建筑技术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9:46:3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技术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建筑技术学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背景下,为加强建筑绿色性能教育,对建筑技术系列课程进行整合,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培养方法,并通过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水平,探索培养绿色建筑师的建筑技术课程教学体系,以期为有创造性的绿色建筑设计专门人才培养方法奠定理论基础及提供探索案例。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教学体系;教学改革

高校建筑学专业教学体系设置仍以设计课为主,贯穿五年的设计课意在培养学生处理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教学内容依据建筑规模、功能、交通流线等方面由简至难,着重训练学生空间组织及造型处理能力,而建筑的其他性能尤其是绿色建筑指标基本不涉及。与绿色建筑相关的理论课程仅有《建筑物理》,却与设计课完全脱离,最终导致一种相互矛盾的现象:高年级涉及绿色建筑的设计课或毕业设计,仍将处理功能与造型作为首要任务,对场地物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的分析流于形式,将绿色性能模拟作为装饰品,对方案并无帮助。对于绿色建筑教育的探索,国内均处于初级阶段,发散性设计思维与严谨科学精神的培养,正如建筑中艺术性与技术性的矛盾一样,贯穿建筑教育始终。在校重点教改课题支持下,对建筑学专业建筑技术课程进行了改革,初步探索以绿色建筑为导向的建筑技术课程体系研究。

1系列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的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是针对二、三、四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知识点分散,涉及的相关专业众多。为了增加课程间的系统性及连贯性,除了常规知识点的教授外,在绿色建筑主线上的知识点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做了相关整合,制定了各门课程应达到的教学目的,使这七门课相互间具有较好的衔接。绿色建筑课程的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2以绿色建筑为导向的技术系列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技术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满足这种教育要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合理开发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探索创新性教学模式是必然发展趋势。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非常重要,对学生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相关知识,希望对高职院校建筑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帮助。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在工程实践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科出现了,经过长期教学,规范化教学方法逐步形成。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社会实际发展需求,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积极创新,在此基础上,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奠定良好基础。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希望借助最好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综合技能型人才。但实际上,还有很多高职院校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教学方法不适应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学生所学知识无法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岗位。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而言,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促使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建筑市场人才需求不断提高,需求量扩大,因而高职院校针对本专业重新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术,综合能力要强,以此确保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1]。所以,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不但要从学识、专业技术及综合素质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操作、岗位适应、创新、沟通及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结合工学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岗位工作能力的提高,教学中引入建筑行业职业人员新标准,探索“岗课证融通”现代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同时,能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需求,自身就业竞争能力也得到提高。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就业前景

查看全文

《建筑材料》教学与信息技术分析

一、本课程教学过程使用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法。教师课前针对教学内容精心选取工程案例,该案例大多来自实际工程中,也可从教师科研项目中选取。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对具体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并让学生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教师加以讲解得出结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拓宽学生的见识,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充分发挥它的启发性、实践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如课程中可以用到“港珠澳大桥隧道沉管混凝土温度控制”,“混凝土质量差大梁倒塌”、“过道屋面混凝土剥落漏水分析”、“北京西直门旧立交桥混凝土开裂”等案例,学生对案例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他们在分析时也能头头是道,教师讲解时,大部分同学也能听得津津有味。2.分组讨论教学法。教师布置任务或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明确各自的分工,团结一致试图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具体的集体任务中,强调合作,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而该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开展分组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建筑材料实验课中可采用此种方法,一个实验项目,编排几个小组,每组3-4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但又相互依赖,达到共同的目的,可取得不错的效果。3.调研汇报法。学生通过到建材市场、材料的生产厂家、搅拌站等场所做调查研究,从网上获得补充性的资料,完成调研报告,任课教师审阅批改,挑出完成质量较好或具代表性的报告,通知相应学生做PPT,教师给与深刻建议和指导,择期让学生在全班做汇报,这种教学方法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颠倒,变成学生讲,教师听并给出建议与鼓励表扬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达到以优秀学生教导引导其他学生的目的,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锻炼学生口才、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等。4.课堂竞答教学法。通过一定时间的教学,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大部分知识内容,可适当采用现场竞答教学法,使用相应软件,学生现场竞答,评定名次,给与适当奖励,竞赛过程生动有趣、激烈异常,现场气氛浓重,选手机制应变,旁听者通过观看比赛间接获取知识。此种教学方法本人使用过,学生反响较高。

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

我们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突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教师课前整理并处理图片制作PPT,从纪录片或其他影像资料中剪辑精彩的相关视频,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中的声音、图面和播放器巧妙穿插来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现场教学方法是一种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最好方法,但是会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经常实现,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弥补了这种缺憾,学生在课堂中仍能通过较为直观的形式接触到真实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完美结合。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可以作为模拟教学、案例教学、讨论等教学方式的有效辅助形式。例如教师有目的的摄录学生实验过程的片断,作为教学评价的第一手资料,鼓励学生积极的进行自评、互评,进行班与班之间的教学交流。该种教学形式,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并且能提供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培养我们所需要的创新人才。信息技术手段还可用在课堂问答、课堂测试及课下作业中。网上相关软件和平台越来越多,比如“问卷星”、“问卷网”和“微助教”等等,教师在后台创建问卷并,学生利用网络完成问卷,助教平台帮忙阅卷、进行统计和分析,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程度,并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尽早查缺补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同时学生也能更加直观了解自己的不足。

三、结语

将多种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建筑材料的教学中,可以提高课堂整体效果,辅助于整个教学过程,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使学生受益匪浅。同时,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因为教师课下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对教学内容相当熟悉的基础上,还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相信只要经过教师的不懈努力,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手段才能为学生带来巨大的帮助,使学生真正学好该门课程。

查看全文

土建类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实践教学研究

一、建筑设备产业细分体系与岗位能力分析

对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永佳裕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等一流建筑企业进行调查研究,以调研结果作为培养目标的确定、岗位职责与能力的分析的依据,分析建筑设备行业的现实情况及发展趋势,根据典型工作岗位确定工作任务,由此开展课程教学设计与开发,利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生产性实习实训(教师认证培训)基地软硬件环境,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二、构建“二方向、三层次、五功能”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湖南省建筑行业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岗位资格考试标准、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永佳裕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湖南第三工程有限公司等优质规模企业职业标准为依据、融合行业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真实项目为载体,把建筑设备安装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典型项目产品转化为实训模块的内容,明确设置模块教学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与项目相适应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注重各模块岗位训练过程及任务完成过程的评估与考核,构建“二方向、三层次、五功能”模块化的生产性实践教学体系。

三、基于真实项目载体的模块化课程教学内容建设

通过从湖南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入典型建筑设备工程施工项目,确定每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形成以耒阳财政大楼、学院图书馆、湘潭市政府大楼等实际项目为主的教学内容案例库。根据建筑安装工程行业岗位(群)级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各模块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完成实训所需的实训条件,教学活动的设计,内容考核点。制定实训模块的考核评价标准以及评价的方式等。

查看全文

建筑学专业BIM技术及应用教学研究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是由Autodesk公司在2002年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BIM技术依靠数字建模技术,对建筑实体和施工过程进行模型仿真,并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是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正在引领建筑行业的又一次巨大变革。GB/T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示准》将BIM定义为: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在“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框架内,依据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紧随建筑行业发展前沿,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把“BIM技术及应用”融入核心课程体系,使学生从理论层面上领会BIM思想,在实践层面上能够运用B丨M技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BIM三维设计思维。本课程来源于行业需求,是一门与行业紧密接轨的技术应用型课程。随着BIM技术不断深入发展,各专业对BIM技术的应用场景有所区分。本文将探索建筑学专业“BIM技术及应用”课程,基于教学“痛点”问题,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教学中的“痛点”问题

1,1二维设计思维难以转化至三维设计思维

建筑学是一门古老的综合性学科,我国高校建筑设计教育主要继承了“鲍扎”(Beaux-Arts)“包豪斯”(Bauhaus)“德州骑警”(TexasRang?er)三大体系[2]的相关内容,注重对设计的艺术性表达,以二维平面推敲为主要设计方法,即以二维设计为教学主线。而与传统的二维建筑设计思维相比,B丨M技术是近年来行业内新的热点技术,需要具备三维正向设计思维。BIM三维正向设计是指设计师通过BIM协同平台进行可视化空间协同设计和图纸制作的过程,即在三维环境中直接开展设计的行为。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会习惯性运用二维思维进行设计和建模,难以转化为三维设计思维。

1.2本课程面临学而无“用”的处境

“BIM技术及应用”课程讲授的BIM技术作为新兴技术手段,在课程体系中相对孤立,与核心课程体系之间缺少应用支撑。本课程在行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却又夹在行业新需求与传统二维设计教学模式之间,面临着学而不“用”的尴尬局面。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运用

摘要:现今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教学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建筑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可或缺。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上的应用改变了建筑设计以往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建筑设计者的创新能力。该文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建筑教学上的意义,探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最后为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教学者;多媒体技术;建筑设计

一、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的意义

当前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竞争激烈,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设计者的压力较大。为了能够设计出优秀且受人喜爱的建筑,人们应该努力提高建筑设计教学水平和质量。人们要与时代接轨,紧跟发展步伐,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建筑设计教学中。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打破以往的教学方式,塑造一个全新的建筑设计领域,充分激发学生对建筑设计的兴趣,培养更多优秀的建筑设计人才。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优势

1.丰富的表现力

查看全文

建筑学在房屋施工技术管理的应用

摘要:新时代的房屋建筑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住宅体验,也为房地产企业和建筑公司带来收益和利润,促进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环节贯穿全过程,围绕着建筑施工工程安排,因此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具有实际的影响作用。文章就房屋施工技术的实践性与建筑学管理的学术性联系,分析二者在房屋建筑工程过程中的动态连结点,指出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供新的思路,以促进建筑行业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房屋施工技术;建筑学;思考分析

当前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期,建筑行业作为民生领域的热点板块,应受到关注。其中,房屋建筑是建筑业的重点工程项目,因此其施工技术和相关管理要建立科学系统的联系,从而保证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处于一个稳定可靠的环节。建筑企业应根据施工工程的技术考量完善施工过程方案,将技术管理环节透明化,以此强化工程监督和安全管理工作,推动房屋建筑在质量和效益上均有所提升。

1房屋施工技术管理与建筑学的联系

房屋施工技术管理服务于建筑的整体建设过程,横贯建筑立项到项目竣工这一长跨度期间,房屋施工技术管理就是通过统筹工程中的各项施工技术,使工程建设能够科学高效地进行,并达到建筑的总体要求和确保房屋的整体安全性。现今房屋的建筑规模和建设环境变化较快,对施工技术的要求有所提高,又由于房屋建筑的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涉及各个方面的技术要点和施工步骤,直接关系着最终建筑的质量,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位置。施工技术管理并不是单一针对技术而言,而是涵盖与技术相关的每个环节,比如施工人员的安排、房屋质量的验收、使用设备的了解、技术标准的掌握等[1]。建筑学中包含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因而在建筑施工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实际上房屋施工技术管理与建筑学之间依然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将建筑学的学科发展融入实际的房屋建筑施工中,能够形成理论和实践的施工技术之间的连接和借鉴,进而提高房屋建筑的艺术水平和安全质量。随着新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建筑学科的持续进步,在房屋施工技术领域内出现了许多新鲜事物,行业内新旧技术交替、新老材料变换导致工程施工难以统一,因而需要对此现象进行妥善管理,使房屋施工在正常的工作环境下进行,以保障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

2房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看全文

《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一、《建筑节能技术》教学内容改革

(一)建立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建筑节能技术》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热能动力工程等专业的专业拓展课。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毕业生知识背景相差较大,课程内容应该能兼顾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课程内容应该以基本概念和原理为主,无需过多的基础知识和导引内容,以便于各专业之间的交叉融会。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既相互联系,又自成体系,这样有利于不同专业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自行取舍各自的课程内容。所介绍的建筑节能技术应该是国内外的成熟技术,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各项建筑节能技术均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气候适应性,不存在通用的绝对节能建筑,必须根据建筑的实际情况,经过技术经济分析来最终确定建筑工程采用的建筑节能技术。

(二)课程内容应该与新规范紧密结合为了促进不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实现建筑节能,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与建筑节能相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例如,《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J26-2010)、《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采暖居住建筑节能检验标准》(JGJ132-2001)、《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JGJ/T129-2012)、《公共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77-2009)、《居住建筑节能检测标准》(JGJ/T132-2009)、《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JGJ176-2009)、《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民用建筑节能现场检验标准》(DB11/T555-2008)等。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补充与新规范相关的重要内容,启发学生进行新旧规范、规程和标准的对比,深入思考新规范、规程和标准修订的原因,进而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和遵守规范、规程和标准的意识。

二、《建筑节能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建立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学体系《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在国家规范、法律、行业标准的范围内,使用适宜的设计思想、建筑节能及其构造设计方案,具备从事本专业岗位需求设计与施工技能。因此,教学过程应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建立基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学体系。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以教材建设为中心,建立包括电子课件、网络课程、教学参考书、课程必读书目、课后练习题库在内的多媒体立体化教材体系。教师应该提升多媒体课件质量和水平,积极探讨多媒体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特点。以科研促教学,课堂及实验教学紧密联系专业实际科研成果,为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问题导向式教学策略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具体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参照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问题导向式教学具有以下优点:1)在实际使用环境下,学习到与事实有关的知识,更能学以致用;2)能获得解决其它问题的一般原理与观念;3)学过的问题可以作为解决其它类似问题的借鉴。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学生主动提出和思考问题,同时教师从旁边加以指导和点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而可以使教学过程中各因素都能起到积极作用。教师授课过程中,需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所选用的教材,认真备课,编制授课计划,并在认真消化教材的基础上写好授课讲稿和教案,相同教学内容班级的授课计划要保持同步,以便于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查看全文

多媒体技术对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

摘要:当前,很多建筑设计教学课程中都引入了多媒体技术,其技术的应用之所以短时间内快速普及,主要原因在于它能够打破传统建筑设计教学的束缚,为建筑设计提供可操控、高效管理的处理平台,使教学的效果更直观、学习锻炼的机会更多。本文从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应用影响入手,探究建筑设计教学应当如何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使其能配合当前的教育工作,使教学效果更显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建筑设计;教学实践;影响讨论

建筑设计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该学科的专业知识浩如烟海,体系庞大且冗杂,既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设计操作能力。受市场经济影响,建筑设计专业的人才开始被社会所关注,这样的关注度也进一步影响、改变了建筑设计教学的表现。

一、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目前,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实践的趋势已经明朗,无论是哪个学习阶段,学生都会在学习中接触、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如:微课堂、互联网教学、学习软件、网络资源等,这些技术以其独特的教学能力和影响被教育界所关注。可以说,从发展背景来看,多媒体技术更适合建筑设计教学的实际,因为传统纸质建筑设计的方式已经被计算机所取代,网络制图、CAD编程、计算机程序编辑等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安全度,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便捷的建筑设计学习环境和锻炼环境。建筑设计教学学习周期比较长,学生除了需要掌握制图、绘图和一些建筑设计原理之外,还要结合建筑设计经验对自己设计的作品进行检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配合的学习情况可以与多媒体教学形成良好配合,如:CAD、Photoshop、3DMax等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软件,这些软件以建筑设计不同阶段、不同任务为平台设置编辑而成,包含地基设计、自动化钢结构设计、石墙设计等,软件的专业性越强,软件可容纳和包含的误差就越精确。但是教学实践证明,建筑设计虽然需要凭借多媒体技术来丰富,但是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对现实教学造成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两面性,需要建筑设计教学从实践角度克服困难和障碍,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多媒体技术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优势影响

查看全文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我国培养建筑人才做出贡献,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定不足,影响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实践教学地位、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做详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教学

1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环节的地位

在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模式是以应用为主,区别于学科型的教学模式。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它是以应用性专业,它是建筑工程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的地位。从高职院校毕业办公室了解到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发现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在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从而一线的监理工作和施工技术,而工作在建筑结构设计和建筑行政管理方面的学生较少。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多数从事于一线工作,这就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中应注重应用性,突出建筑工程实践教学的核心地位,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的主旨是为社会培养现场技术人员,即具备扎实的建筑专业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综合性应用型技术人员,这是现代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核心主旨。

2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

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需要严格按照实践教学宗旨进行制定教学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素质。为了促进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是实践教学的基础是确保管理工作和组织领导到位。如高职院校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教学为例,学校需要安排专门的指导老师配合实习单位共同完成学生的实习工作,并分实习小组,从而实现从院校领导、实习指导老师、小组长等完善的实习管理,并在实习过程中,不同职位管理人员负责不同的分工:院系领导主要负责实习学生在试下单位工作阶段的安全教育、思想教育;专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阶段的技术方面的解答、指导,规范学生基本操作;组长主要负责改组成员的日常工作。二是实践教学核心是优选实践教学内容。并严格按照“够用、实用”的基本原则,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课程。在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课程的挑选过程中,需要依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选择原则,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先进性等基本原则。在建筑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需要由简单的理论课程逐渐向多门课程的综合发展的教学模式,从而形成递进式的新型教学模式。主要经历以下阶段:第一阶段,现场实习,在新生刚入学的阶段,通过让学生现场实习、工程制图体验,初步认识施工环境、业务流程,对建筑工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建筑工程专业的认知力;第二阶段,技能实训,开展建筑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计量计价等实际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编制建筑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能力;第三阶段,综合模拟训练,给学生提供进入企业训练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