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鉴赏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30 11:14:1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建筑鉴赏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美术教学培养图像解读能力探讨
摘要:当前,图像文化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学生学会解读图像时代纷繁多样的信息显得尤为迫切。引导学生学会审美、提高审美趣味,既能够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又能缩短图像文化的迅速发展与个人审美趣味滞后的距离。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从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介绍了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并对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对今后的美术教学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美术教学;图像学;图像解读;美术鉴赏
一、美术教学与图像解读存在的误区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在社会高速发展、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图像艺术的划时代意义更为明显。美术鉴赏、图像解读逐渐发展成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如户外视频广告、电脑屏幕上的图像等,这些内容的出现都意味着对图像的解读应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鉴赏能力的重要性,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鉴赏能力。据笔者了解,对图像的研究主要包括前图像、图像志和图像学三个层次。其中,前图像阶段是从应用角度对画面进行分析,这就要求学习者既要理解作品的基础含义,又要掌握深入分析作品的能力。目前,美术教学在图形解读这一模块存在一些误区。第一,一些师生没有认识到图像具有深刻性和复杂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凭直觉描述美术作品,而学生所用词语往往为“好看”“色彩鲜艳”等,这就进入了“重欣赏、轻解读”的误区。有学者认为,我们的观看只是停留在观看阶段,被动地接受视觉图像,并没有深入分析图像背后的许多东西。与简单的“看”相反,我们需要主动地辨析图像世界,摒弃直观描述与评价的习惯。在欣赏一幅作品时,不能就画论画,而应和大师进行心灵的对话。第二,“重图式、轻内涵”。一些师生对图像的解读侧重对形式的描述,忽略了对形式的分析。仅仅从图式上欣赏作品,并不能透过作品表面分析、探究其深层含义。笔者认为,由于图像本身具有较强的多义性,“重图式、轻内涵”难以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二、图像解读的过程与意义
1.图像解读的过程。图像解读的过程大致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想什么”。“是什么”主要是弄清图像作品的形式语言,通过线条的节奏、面、空间、光影及色彩这五要素对图像作品进行形式分析,而艺术家也通过组合这些要素引起观者的共鸣。但是,没有什么艺术作品会具有一种确定的、不会改变的意义,所以“为什么”比“是什么”更需要我们去追问。任何一件艺术品都要向观者传达创作者的情感,而不是单纯地描摹现实。凡•高自杀前创作了《麦田上的乌鸦》这幅作品,我们仔细欣赏,会发现阴沉的天空、大片黑色的乌鸦与其之前的作品有一定差异。联想到他的自杀事件,我们就会明白艺术家的用意,他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天空、乌鸦等物体的自然属性,而是将痛苦、忧伤等情感融入其中。2.图像解读的意义。图像解读对美术学习、艺术创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但在目前的美术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和学生忽视了图像解读与艺术创作的关系。纵观古今,凡大家巨匠,大多留下了读画笔记,通过不断地读画提升自身绘画品格。笔者认为,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图像解读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激发学生的美术鉴赏兴趣。图像解读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展现艺术作品,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艺术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由于学生好奇心较强,只有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才能使他们真正融入图像解读的过程,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第二,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信息时代到来,纷繁复杂的图像信息充斥于人们的生活,图像解读能力、美术鉴赏能力逐渐发展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之一。现代美术教学已从单一向复合转变,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显得尤为迫切。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图像解读能力,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
民间文化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的作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行,美育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众多教育者的重视。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发现仅凭书本中的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十分困难的,有学者提出将本土文化资源运用于高中美术教学。岳亚鑫在《宁夏文化资源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本土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结合,对双方都是有益的。本土文化资源是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的有效载体,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也为本土文化资源的推广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二者相辅相成。和秀谷在《纳西族东巴字画资源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指出:地方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结合不仅可以提升高中生的美术素养,而且可以丰富高中美术课程内容,传承地方美术资源,可以实现高中美术课程改革要求的“要让学生理解、传承、热爱中国优秀艺术的价值和意义”。诸多学者对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机结合进行了研究,认为这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方式。因此,在这样的趋势下探索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相结合的路径,将是一条可行的途径。
一、民间文化资源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1.高中美术教学中现存的问题。目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寻找全新的教学方式是当务之急。首先,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学生的美术学时不足,美术基础相对薄弱。因此,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从开始就面临衔接难的问题。其次,课程设置相对单一。现有的高中美术教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于美术特长生专门开设的美术专业课程,另一部分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对于美术特长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主要练习绘画的各种专业技巧,但忽略了提升审美能力;而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鉴赏课程则相对空泛,学生难以从美术鉴赏课程中获取深层次的美术知识。最后,高中美术课时与教材不匹配。高中美术教材的教学大纲要求的总学时在部分学校的实际教学中达不到要求,难以保证足够的学时。2.民间文化资源的传承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文化资源的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传统文化与信息时代产生了一些矛盾,某些传统手工技艺在今天濒临消失。不过,自从我国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受到了各界的重视。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如今面临一些问题,学生对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地方的风俗习惯等不够了解。这是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很多优秀的民间文化与民间传统技艺都将濒临消失,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3.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的契合之处。文化资源,是相对于自然资源的资源形式,有学者将其定义为人类文化中能够传承下来的可以利用的那部分资源与形式。就我国的文化资源来说,悠久的历史为我们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资源,如剪纸、年画、皮影、民居、刺绣、服饰、印染等,而这些文化资源大都与美术有关,绘画、雕塑、书法、建筑、工艺等,都属于美术研究的范畴。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丰富的民间文化是美术教学的鲜明载体。基于美术教学和民间文化二者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寻求将二者有机结合的方式,提高高中美术的教学效果,以弘扬民间文化。
二、民间文化资源运用到高中美术教学中的具体路径
1.教学渗透。教师要将民间文化资源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了解本地的文化资源。山东省已经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美术项目包括剪纸(高密剪纸、烟台剪纸等)、泥塑(聂家庄泥塑、惠民泥塑)、面人(曹州面人、曹县江米人)、柳编(博兴柳编、曹县柳编),以及石雕、木雕、核雕、葫芦雕刻等。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将学生身边的这些传统技艺融入教学。如,《中国美术欣赏》中的第十六讲,教师就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这些传统技艺的相关制作视频,让学生熟悉并产生兴趣。教师要注意在讲解这些传统技艺的同时,向学生传达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如石雕不同纹饰的寓意,面人的造型代表了什么,艺术品具有怎样的艺术价值,等等。这些都是民间文化与美术的契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另外,教师还要拓宽视野,将其他省市的代表性民间美术项目带入课堂教学,如北京的鼻烟壶内画、内蒙古的蒙古族刺绣、江苏的苏绣、四川的蜀绣,等等。以各省市的刺绣技艺为例,刺绣讲求配色、手工技法,教师可以将各省市具有代表性的刺绣技艺整理出来,以课件形式向学生介绍来自不同地区刺绣的不同色彩特点和刺绣针法。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查阅一种刺绣的具体资料,在下节课上让各组学生进行展示。在自主学习、自由展示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并将其整合。在此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刺绣艺术,了解了苏绣、湘绣、蜀绣、粤绣以及其他门类刺绣的区别,以及错针绣、乱针绣、网绣、满地绣等多种刺绣手法,从而快速提升自身的美术素养。以上教学方式主要针对民间文化资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美术类别,因其都是手工制作技艺,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快速了解。推而广之,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不同种类的民间文化资源,可以在课堂中营造艺术氛围,扩大学生的美术鉴赏视野,而不是局限于课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合理运用各种现有的条件,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在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性。2.实地参观。相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无形的手工技艺,具象的民间文化资源则更好利用。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般只是给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这些艺术原本存在的时空。各地的博物馆和各种艺术展览拥有丰富的古代文物、斑驳的历史痕迹,包括陶器、玉器、漆器、彩塑以及各个朝代的山水画、人物画等,其中的历史氛围更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美术的魅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聆听讲解员讲授这些工艺品的历史来源与艺术特点。这样的学习机会较少,学生的印象往往会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鉴赏这些古代艺术品时还应留下一些问题,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的空间。博物馆定期会有关于文物或书画的展览,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去观看。在观看展览的过程中,学生身处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之中,更能感悟其中的奥妙。多参观各类展览有助于拓宽学生的艺术鉴赏视野,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在讲解园林建筑艺术时,教师要突出南北方园林建筑的差异。如果不能带领学生实地考察,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制作小模型的方式展现园林的特点。如,北方园林讲求格局结构,园中建筑排列严谨有序;南方园林则水石相印,布局自由。教师可以将乔家大院与苏州园林的缩小化模型搬到课堂,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南北方园林建筑的具体差异,欣赏两种园林风格的不同魅力。3.组织讲座。高中美术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只有教师的指导远远不够,教师在很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完善。教师可以通过邀请专家举办讲座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如,教师可以请石雕、木雕、核雕等传统美术技艺的传承人,为学生讲解技艺的历史来源、传承现状。讲座活动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而且可以让这些传统技艺走进校园,让学生深入了解并产生兴趣。这是传承民间文化的有效方式,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具有重要的作用。除了组织传统技艺讲座,还可以举办鉴赏类讲座,通过专家的讲解,让学生感受美术的魅力,这比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图片的教学效果更好。4.组建社团。除了上述短期活动,教师还应该在校园中为学生营造学习美术的良好艺术氛围。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教师应该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校园中建立各种美术社团,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美术活动,如国画、油画、水彩、书法、雕塑、剪纸等,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指导学生,为喜欢美术的学生创建一个平台,这也是学生在课业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教师可以定期为学生举办校内展览,让学生在课外也有展示自己的舞台。这些美术社团是以民间文化为基础建立的,在长期接触中,学生会在其中发现自己喜欢的美术项目,从而为民间文化的传承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高中美术教学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解决。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之间具有契合之处,因此,教师可以在高中美术教学创新实践中,尝试将民间文化资源与日常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二者的结合不仅表现在物质和行为层面,而且表现在精神层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过程中,完善民间文化资源与高中美术教学的融合之道。
房地产公司网站策划书
一、网站建设的意义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站正成为政府、学校、公司、企业、及团体进行形象展示、信息、业务拓展、客户服务、内部沟通的重要阵地,他不但具有快捷、无距离及随时随地均可更新的特性,更能提供一些互动性的功能,如留言板、会员制、讨论区等等,使得网站充满生气,让人倍感亲切。传统媒体就这一点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可以说网站的快捷、无距离及互动性是其在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政府现有的管理系统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政府网站是政府在Internet网上的门户,是政府机构宣传和展示自身先进性、代表性、的窗口,是政府对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政府领导班子展示个人能力和风采的舞台。
二、网站栏目
公众版栏目导航
以下的所有栏目都可以直接点击直接进入相关页面。
现代大学公共艺术基础课程分析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下发的有关公共艺术课程设置的相关文件,进一步了解我省公共艺术基础课程实施现状,分别对我省的部分高等院校进行了详细调研,以发现不足,进而弥补完善来推进我省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建设。调研涉及近十所高校(包括三所民办),分为三种方式:问卷、访谈、听课,具体针对公共艺术课程门类设置、学生上课出勤情况、课程内容、课外实践、师资状况、学分设置、课程评价体系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自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公共艺术教育以来,虽然目前在全国985、211重点高校已经取得显著的成绩,但是在我省才初具规模,仍然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滞后、应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结构重理论轻实践,缺乏内在逻辑性
根据对我省上述几所高校的调研发现,我省绝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都是有关音乐、美术、摄影、书法、舞蹈、文学六大类,其中85.6%以上的学校都只是理论课程,仅有14.4%的高校真正涉及到艺术实践(或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切实使学生走出理论课堂走进校乐队、器乐技能实践训练、校合唱队、校戏剧团、校合唱团等团体,但是在这14.4%中也明显存在理论课和艺术实践课比例严重失调的现状。另一方面,课程的内在结构设置缺乏横向及纵向的逻辑性,97.8%以上的学校都把公共艺术课程规定进了全校通识平台限选或任选课程中,仅有2.2%的高校把《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归为通识平台的必修课程,其余六门课程以及更多课程分别为限选课程、任选课程。24.5%的高校是要求在一年级修完教育部规定的2学分,46.4%的高校是每学期滚动开设,29.1%的高校是规定课程分别于春、秋季学期滚动开设。即使在上述97.8%的高校中,无论是以一年修完还是滚动开设的方式,都会造成在选择稍有难度的任选课时,例如:《交响音乐世界》或《油画赏析》每班会出现修过《音乐鉴赏》或《美术鉴赏》有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和毫无音乐、美术知识基础的一类学生,这种每门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平等性,导致了课程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性,无法满足不同基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层次。
二、教学内容单一性
在对学校文、理、工科学生抽样听课中发现,大部分的高校在课堂讲授内容上都偏向于对经典音乐、绘画作品的赏析各时期流派的演进等传统知识,讲授的都是大多是权威性的评论,缺乏引导、启发学生能动性地学习如何鉴赏“美”的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因人设课”也是导致教学内容单一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教师的特长来设置教学内容,忽视对学生需求的关注度,涉及领域范围较窄,缺乏运用实践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积极审美的能力。最后,缺乏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以及中原地区特色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甚至有些高校呈现空白的状态。作为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既有辱传承、发展历史的使命,更使艺术教育与民族民间脱离了最本质的保护和传承的关系,同时丧失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三、开设课程门类较少
房地产网站制作策划书
一、网站建设的意义
在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站正成为政府、学校、公司、企业、及团体进行形象展示、信息、业务拓展、客户服务、内部沟通的重要阵地,他不但具有快捷、无距离及随时随地均可更新的特性,更能提供一些互动性的功能,如留言板、会员制、讨论区等等,使得网站充满生气,让人倍感亲切。传统媒体就这一点是无法与之相比拟的,可以说网站的快捷、无距离及互动性是其在媒体中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在这个背景下,如何将政府现有的管理系统通过统一平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政府网站是政府在Internet网上的门户,是政府机构宣传和展示自身先进性、代表性、的窗口,是政府对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同时也是政府领导班子展示个人能力和风采的舞台。
二、网站栏目
公众版栏目导航
以下的所有栏目都可以直接点击直接进入相关页面。
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途径研究
摘要:语文课堂的美,首先是指课文美的形式,然后是课文美的内容,美的感情和美的文字等,更包括教学过程的美,这是一种流动的美、过程的美、动态的美。
关键词:朗读;品味;感受;审美教育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是体现美、呼唤美和创造美的学科。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应该贯穿着美的因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进行审美教育,赋予学生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的功能,让他们因美而感动愤悱而升华认知水平。语文课堂的美,首先是指课文美的形式,然后是课文美的内容,美的感情和美的文字等,更包括教学过程的美,这是一种流动的美、过程的美、动态的美。如何拓宽语文课堂中的审美教育的途径,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朗读文本,传达文章之美
我们常用“书声琅琅”来形容校园。毋庸置疑,朗读———通过声音来感受课文之美,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毫不夸张地说,朗读在语文素养的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朗读质量的高低、朗读量积累的多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
(一)让学生在美读吟诵中体会美
语文教学中美育天地探讨
美育,即审美教育,它是培养、提高受教育者对社会及文化艺术作品的美的欣赏、鉴别和创新创造的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生活情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一条富于诗意的感情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任何教育都可以发挥它的美育功能,但提到美育,大家都认为它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的事情,把美育与其他科目分开。实际上,语文教学与美育的关系极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有着美的成分,闪烁美的光芒。语文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美育渗透,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升华人格。教师重视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德育功能,美育功能得不到实践。受现行教育制度影响,语文教学形成教师讲、学生练的模式,教材中的篇篇文章被分割成字、词、句、段,然后转化成填空、选择、判断等题型,而课文整体性丧失了。学生因学习千篇一律、枯燥无味而把语文列为讨厌的学科。那么,语文教学中美育的渗透可能性与必要性有多少呢?语文是一门综合各种美地学科,中学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包括各方面的美:自然美,如《天山景物记》《黄山记》《台湾蝴蝶甲天下》;人性美,如《邓稼先》《尊严》;建筑美,如《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闽中桥梁甲天下》;艺术美,如《在罗丹艺术博物馆里》等。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审美对象,为实施美育提供了可能性。语文是美的实践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对教材的赏析就是对美的感受和鉴赏。有表情的朗读,分角色朗读是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作文教学更是融合了观察美、体验美的过程。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处处闪烁思想美的光芒,对真、善、美的弘扬和礼赞,对假、恶、丑的批判和鞭挞,帮助学生真正认识高尚美,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语文教学应在语言教学(即工具性)的同时兼顾美育功能,这是语文特征决定的。语文教学应在学生未知的天地中开拓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而不是陷于枯燥的字、词、句训练,篇章结构的分析的苦海中不能自拔。下面就讲一讲语文教学中如何具体地渗透美育。
一、析文以情发现美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作品,教师应析文以情诱发学生的美感。通过生动的范读,朗诵诱发美感。作家魏巍说:“直到现在,我还记得蔡云芝老师读的诗句和音调。”从中可以想到蔡云芝老师读诗一定很美、很有魅力,所以才能深深打动学生的心,以至于多年以后,学生还能如此深刻的记忆。如果教师能用标准的发音、清晰的吐字、动听的朗诵、文雅的语言讲课,那么课堂就能像和煦的春风一样吹开学生的心扉,激发他们的阅读和赏析的兴趣,使他们在不自觉之中进入美的境界,受到美感熏陶。例如,中学教材中有很多篇目的诗词赏析,包括现当代诗歌和古代诗词。如果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一味地解释字词,势必给学生种下不愿学习诗歌的种子,让学生讨厌单纯的诗歌背诵。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富于感染力的范读、朗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诵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学生学得满意,教师教得轻松,师生都感到心情轻松、愉快,语文课堂成为欢乐的课堂。又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可以借助优秀播音员的录音朗诵辅助教学,把《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西大汉”气概表现出来。用自身雄浑宽厚、字正腔圆的声音读出激昂的感情、磅礴的气势,学生从朗诵中被感染,教学效果非常理想。
二、以文感人激发美
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处于平等、互相交流的状态,而美育也是可交流的。读海伦•凯勒的《给我三天视力》一文时,笔者被作者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求知的渴望及真挚的爱心所感染。上课时,笔者深情地向学生讲述海伦•凯勒的事迹,当讲到海伦•凯勒作为一位盲人、聋人、哑人,仍然渊博的知识、绮丽的想象描绘了假如获得三天视力后的所见所闻时,学生的眼角湿润了。于是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热烈的有关“如何看待生命”的讨论,学生的思想在讨论中慢慢改变了。
三、寓教于乐深入美
大学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探析
【提要】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美育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审美素养的高低对学生们日后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高等学校的学生,这就使得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培养更为重要。但是,纵观我国美育研究的发展史,关于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方面的相关文献、著述屈指可数。此外,诸多高等学府的语文老师认为美育如繁星皓月,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不可攀,不可捉摸。更有甚者,对美育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大学语文美育培养这条路异常崎岖。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大学语文;美育审美
一、审美教育的概念和现状
(一)概念。“美育”一词是审美教育的缩写,简单来说,就是借助一切美的形式和手段,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等,在传授美的知识和审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耳濡目染陶冶情操和美化心灵,提高人们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自觉遵循美的原则,更好地发挥美的创造力。(二)现状及问题分析。在小学、初中阶段,学生处于启蒙时期,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培养较为看重,采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增强学生对美的认识。然而,一旦进入高等院校,审美教育被多种多样的专业课程替代,学生无暇顾及美育的培养。与此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4G、5G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深,行业发展更需要专业化的人才。大学教育为解决专业化人才不足的问题,逐步向实用性知识、技能过渡;学生为解决就业问题,在学习中也开始急功近利,重理轻文,急于将知识变为生产力。这都导致了我国大学审美教育的缺失。1.审美教育内容缺乏个性化深度挖掘。在审美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时,常常通过一些特定内容的认知事件开展,而对教学内容事件又是以感性认知形式体现出来,且是在多种不同的审美教育事件中。在语文教学课堂上,为了分析教学事件感性认知所内隐的理性价值,教师不仅要选择恰当的审美教育内容,同时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并且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与之对应的情形,引导学生感受、感悟关于审美的认知与内涵价值。但是,由于教师与学生个性迥异,而且审美视角各不相同,方式方法亦多种多样。当前的审美教学中,老师对审美教学的开发并未做到有针对性地切合教师自身及各个学生审美特点,没有通过审美内涵与问题展开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达不到审美情感的高感受性的教学效果,审美教育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教学主体与责任的个性化意识淡漠。审美教育中,要特别突出审美主体的位置,学生主体地位要在审美教育中实现,构建其审美观念。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的特殊性,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认知不足,忽略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审美教育的参与引导者,其自身定位也不明晰,教师常常被主导观念所控制,忽视学生审美感受和体验。教师并未做好引导者,没给学生创造关于审美问题讨论的空间,仅关注绝对的对与错。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对学生进行协助引导,但并不是主导学生的学习。3.教育资源选用难。审美教育资源的恰当选择有助于从多层面刺激学生的审美感受,提高其判断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语文审美教育资源的选用面临一定的选择难度。由于很多教学素材都夹杂着个人主观看法,例如专家级别的审美观点,多少都会干扰学生的审美判断过程与判断,让学生缺少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的过程,从而丧失自身的个性审美特点。有的教学资源的表达较为隐晦,无法让学生感知美,产生共鸣,触动心灵,陶冶个人情操。所以在海量信息中选择恰当高效的教学素材,给教学资源的选择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探析
(一)将审美知识纳入大学语文教材。1.审美教育目标定位。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继承与发展,在先辈们审美经验之上加以传承、创新。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发现鲜活的事迹及当下的文学经典著作,从而增强当代社会的审美能力。在大学语文的教授过程中,一定要将美育思想贯穿到学校的整个教学环节中去,利用多种形式与手段,让教学成为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的一种过程。2.审美教育材料选择。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材料的选择上既要有积极向上、斗志昂扬的精神,又要与实际相结合;既将经典古文典籍奉若上宾,又要推陈出新,选用当下国内外经典文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包含古今大家思想、理论的著作。例如,在荀子的《劝学》一文中提到“学不可以已”“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等传世佳句。《劝学》一文系统阐述了学习的理论与方法,教导后人学习应持之以恒,恭敬谦卑,广纳细流,博采众长,最终才能集“德”“行”于一身。这种先秦百家的经典古文绵延百代,至今还深深影响着后世。2)国内外先进文学著作。例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提到“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孤独无助的老人面对遥无边际的大海,心生的不是怯懦与退缩,而是超越自身极限的昂扬斗志,不抛弃,不放弃,用顽强的意志战胜磨难,用坚韧的心撑起希望的风帆。《老人与海》可谓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大学语文在审美教育选材上更应将其典藏。(二)增强教师自身的审美素养。1.提高审美感知力。大学语文教师要学会从文章的细微处入手,从跳动的文字、句子中感受美,由字入形,不断升华,最终领悟到文字更深的内涵所在。审美感知力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生活阅历,大学语文教师要从生活中积累经验,开拓视野,不断增加自己的阅历,提高审美的感知水平,从而在语文教学中带领学生领略文字的魅力,最终帮助学生提高对美的认知,享受美的愉悦。2.提高审美鉴赏力。审美鉴赏力比审美感知力要高一个层次,指的是对美育对象的判定水平,这也是大学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审美鉴赏力一方面要求大学教师拥有一定的美学知识,还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审美思想。在授课时,教师应从文章作者审美的角度、思想和方向入手,不断发掘出文章中作者的审美情感,从而引导学生融入到美的海洋中去。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状况,分享美,引导学生进入,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强制。3.提高审美创造力。大学语文教师的审美创造力以个人特殊才华为根,以审美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为本,二者相互独立,缺一不可。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审美教育的相关知识,时刻奏起美妙的音符,推开学生们的心灵之窗,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才能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三)利用中华文化的自身资源。1.挖掘校园文化元素,营造审美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构建包括硬件设施和软文化氛围。校园审美文化氛围的软文化层面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及整体文化氛围对师生的影响。学校领导对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影响教师教学任务的开展及学生审美体验的积极性。校园审美文化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的规划,例如具有中华各民族文化代表性的浮雕、各民族服饰展览柜、绣球建筑等。这些极具地方特色的中华文化使学生在充满审美文化的氛围中进行审美体验及审美鉴赏,有利于学生在中华文化氛围中陶冶自身审美情趣。校园审美文化硬件设施另一重要方面是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学生的阅读积累是进行审美体验的源泉,学校图书资源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学生看书难问题的主要路径。图书资源中除了基本的文学著作外,需增加关于中华文化的图书,例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2.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审美体验。学校重视培养学生语文审美素养,开展学校特色语文审美体验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必要的途径。各地区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奇山秀水,学校根据语文教学内容举办相关的写作采风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自然之美、同行之乐。此外,教师还需要让学生进行细致观察,在情感的互动下进行审美感受,并将学生熟知的中华文化特色作为大学语文审美教育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3.开发校本课程,深入审美研究。依托于校本课程有效开展语文审美教育,能够更好地使学生审美意识与中华文化相结合,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已有文化的课程资源中,尽量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包括其居住的地理环境、民居的变迁、农具的类型、农作物品种的分类和辨别等等。另外,以创世史诗、民间歌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山歌的形式存在的精神产品也是特有的语文课程资源,可以以活动课程的形式进行开发,也可以作为文学教育的地方品种纳入课程内容,落实到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内涵。针对大学语文审美教育的现状,开设校本课程,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将语文学习与中华文化传承相结合,使学生在中华文化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论科学美及其美感
内容提要本文揭示了人们长期忽视科学美的主要原因,论述了科学美的本质特征:1科学美是来源于自然美,并能为我们理智所领会的一种和谐,科学美的实质在予反映自然界的和谐;2科学美与艺术美一样建筑于自然美的基础之上,是美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科学美感和科学鉴赏力问题。
关键词科学美和谐美感科学鉴赏力
将美的难以数计的表现形态类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似乎已成定论。这种分类忽视了异态纷呈的科学美。在美学教科书中,科学美要么被置于视野之外不予理睬,要么被囊括在社会美中一笔带过。实际上科学美跟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一样,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审美形态。忽视科学美及对科学美的研究,不能不说是整个美学研究的一大缺憾。
一
科学美是否存在,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正象在是否存在艺术美的问题上艺术家最有发言权一样,在是否存在科学美的问题上科学家也最有发言权。很多著名科学家都在各自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和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古希腊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被誉为“科学史上的艺术品”,少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和罗素都曾将它作为神奇的艺术品来阅读欣赏[1]。爱因斯坦曾称赞玻尔所提出的原子中的电子壳层模型及其定律是“思想领域中最高的音乐神韵”[2],曾惊叹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所使用方法的精湛”和“实验本身的优美”[3]。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被不少科学家誉为物理学中最美的一个理论,玻恩说它“象一个被人远远观赏的艺术作品”[4]。玻尔兹曼曾经把麦克斯韦关于气体动力学的论文当作神奇壮美的交响乐来欣赏[5]。对近现代科学创造史稍作考察便可以发现科学美的存在。尽管科学家们对科学美的阐述大多是零散的、即兴的、缺乏系统的,但他们对科学美的肯定则是不容怀疑的。
如果说科学家体验到的主要是科学创造本身的美和科学理论蕴涵的美,那么不专门从事科学活动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是感受到物化形态的科学设施和科学产品的美,譬如化学实验室赏心悦目的各种器具,现代天文台令人神怡的观测仪器,火箭发射场气势宏大的动力装置等等。我们在观赏这些试验器具、观测仪器、发射装置时,会产生类似欣赏音乐、绘画和其它艺术品时所体验到的那种愉悦感和美感。只要不采取虚无主义态度,一个对科学(包括理论形态和物化形态)稍有涉猎和接触的正常人,大概都不会否认科学美的存在和对科学美有过的美感体验。
文学教育公共选修课教改探索和实践
在工科院校中,随着学习专业的不断细化,学生所接触的人文课程比较少,导致知识面狭窄,精神平庸化与冷漠化,因此他们迫切需要人文精神教育。文学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以下简称公选课)在实现文理渗透互补,开拓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调节思维方式,激发创造火花,塑造他们的健康人格,培育他们的人文情怀等方面具有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以土木建筑类专业为特色,土木建筑类专业本身对文学素养有着特殊的需求,它需要把文学教育课程所包含的审美性、人文精神贯注进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出有品位的建筑艺术作品,因此开设文学教育公选课程非常必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自2005年始至现在开设的文学教育公选课程有:大学语文、《红楼梦》导读、金庸作品欣赏、文学名著与影视欣赏、影视与当代文学、文学与建筑艺术、走近鲁迅、世界经典科幻作品赏析、法国小说欣赏等。这类课程总体上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比较陈旧,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满堂灌,多年级多专业的大班课堂纪律难以调控,已成为重要的辅助手段的多媒体教学或者体现不出多媒性或者过分追求多媒效果,以写论文为主的考核方式容易造成抄袭现象体现不出学生的个体差异,等等这些问题造成文学教育公选课整体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和提高。因此有必要对文学教育公选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推动这类课程可持续发展。我们近几年进行了以下的改革探索。
一、根据课程特点,更新教学内容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文学教育公选课一般是30学时,相对短暂的教学学时和教学对象的非专业化决定了文学教育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与专业课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它有较强的灵活性。我们以大纲制定的教学内容为蓝本,每学期对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局部更新,尽可能地将最新的信息和资料带进课堂,做到经典性和时尚性兼顾。90后的大学生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和对时尚性表达的偏爱要求教师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引领他们鉴赏那些以前教材中、课堂上未被关注的文学样式,如流行歌曲、网络文学等,我们把其中适合做教学内容的文学素材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提高鉴赏能力,形成正确的文学阅读观。例如:大学语文课程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插入当红男旦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歌曲,这是一首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很多学生都爱听爱唱,“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剑门关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我们引导学生就这几句歌词从原诗里找到相应的表达,并说说各自写法的妙处。陈洪主编的《大学语文》“导语”中有这样的话“现代的流行歌曲,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流行音乐入耳入心,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影视与当代文学课程讲到知青题材的小说时,把网络上红火的“最温馨感人的情感读物”——《山楂树之恋》推介给学生在线阅读,让学生把小说文本和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进行比较,思考这部小说所写的“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在追求性解放的今天还有没有价值?法国小说欣赏课程讲莫泊桑作品时,把当今流行的《金陵十三钗》和《羊脂球》放在一起阅读,比较二者表现的“崇高的人道主义”和“救赎的主题”。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学文本与流行音乐进行参照阅读阐释,“可扩展课堂容量,充实教材中一成不变的内容,使得教学对象在文学体验之路上获得更多知识”[1]。我们还密切关注当代文坛发展动态,在课堂上及时向学生推介国内的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国外的诺贝尔文学奖、普利策奖等奖项的获奖作品,保持教学内容的新鲜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二、强化主体意识,优化教学方法
目前工科学校公选课基本都是大班(180-220人)上课,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人们常常将讲授法与灌输式、填鸭式联系在一起,并把教学的呆板、照本宣科、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看作是讲授法带来的必然结果。其实,造成这些弊病的不是因为使用了讲授法,而是运用得不恰当,即方法本身未能与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环境相协调[2]P269。讲授法对教师的表述语言要求较高。90后大学生“他们对图像化与游戏化的世界相当熟悉,对种种轻巧、有趣的表达非常热衷,对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更是驾轻就熟”[3]。教师讲授语言应尽量适应这样一个教学群体的阅读风尚和欣赏旨趣,可以适当采用戏仿、戏谑式议论、调侃式转译等表述方式,让阅读过程变为“悦读”过程。“在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这就要求“教师讲解声调要有抑扬顿挫,语言应精炼、优美、富有情绪性”[4]P164,加上巧妙剪裁内容、适当制造悬念、适时提出问题、适度穿插花絮,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感情,使课堂充满活力和吸引力。教师要对讲授法不断改进和创新,并实现与其他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自学指导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进入文学情景,获得美的体验和人生启迪。“文学经典作品的阐释与互动是文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5]而且对经过十多年应试语文学习的工科院校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的要求是在课堂上能够多参与,希望能和老师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将自己的认识放在课堂中与大家交流,以便能够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6]。所以要增强师生互动环节。互动不是形式上的热热闹闹,而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的思想、观念、行为、情感的大量高扬,而不是无视甚而压抑。教学属于文科教学,“教师提供更多的是认识论上的判断、机会、视界,以让文科教学固有的大开大合的教学场,承载大学生真实生活自我解放的性灵之声”[7]。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是师生一起探索未知的过程。“在大学阶段,教师降低的是认识尊严”,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要真正放下身段与学生对话交流,实现彼此精神的相遇、心灵的共鸣,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课堂上学生开小差、学生对老师的提问表现冷漠、教师自圆其说的尴尬局面。
三、开放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