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视汇报材料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5 02:20: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检视汇报材料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乡镇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情况报告
一、整改落实情况
1.关于“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不到位,决策过程缺少详细记录,没有全面反映每位参会成员的意见建议的问题。
一是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对需要表决的事项,严格征求了每位班子成员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参会人员、列席人员、请假人员情况,以党委会议形式表决,同时由党委秘书认真记录每位成员的发言情况。列席人员不再发表意见建议,不再进行表决。二是组织人员到县委办公室进行了学习,完善并提升党委会议记录标准档次,并且严格按照参会范围组织会议。三是按照整改任务分工及整改时限,倒排工期、夯实责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间节点上报资料,镇级整改上报所有资料必须由业务干部、主要领导签字背书,村级整改上报所有资料必须由包村干部、包片领导签字背书。
2.关于农村“三资”管理不规范、村务账目管理知晓率低、坐收坐支的问题。
一是强化农村“三资”监管督查力度,每季度调度一次,督促农村财务及时报账,避免坐收坐支,对报账不及时的村负责人进行了提醒谈话,督促抓好问题整改。二是对财务账目进行一季度一张榜公示制度,且时间不少于7天,加大对农廉网的宣传力度,切实加强群众知晓率。三是配齐专业人才队伍,今年12月,将一名有5年会计工作经验的人员调到经管站,切实提高业务水平。
3.关于党委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不严格,2016-2017年没有落实“每年至少两次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每半年向上级党组织专题汇报一次意识形态工作”。
主任教学述职述廉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又是一个学年将尽。偶然窥镜,见鬓间白发,常不免感叹岁月无情;但,每每于这样一个时候,回顾一年的人生历程,又不觉心生丝丝缕缕的欣慰。因为,在回头试着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的同时,更多的不再是仅仅刻意于自己一年里有多么的辛苦、忙碌,甚至委屈,而是越来越增加了对自己沉甸甸地认知、反省和修正。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向在座的领导和同仁们作以简要汇报。
一、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意识。
校长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协调处室和综合管理部门,综合承接上级部门的指示,综合协调处理学校行政事务,是上传下达,联结学校与上级、领导与教职员工的信息桥梁和纽带,也是学校对外的窗口和中介。
一年来,在学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在各处室部门的协助下,在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组织协调,增强内部职能和规范公文处理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首先,克服人少文多的实际困难,认真完成了市教育局和学校要求的各类工作计划、总结、活动方案、责任制度及汇报材料、宣传材料等大量的文字材料工作,并进行了及时的上报。据不完全统计,仅“创先争优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资料就达十几万字之多,而因为日常工作和教学任务,很多的文字材料只能是加班加点地在灯下完成。
其次,在做好办公室日常工作和文字材料撰写的同时,克服困难,精心筹划,尽心尽力地协调组织安排好每一次会议、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接待,事无巨细,始终如一。因为办公室的每件工作几乎都和其他处室的工作、活动紧密相连,所以,自己更有幸加强了和同事们的相处,收获了相互的支持,当然,有时也会因一些细节的疏漏而给同事造成麻烦和遗憾,在这里,我真诚地送上我的感激和抱歉!
中学校长办主任述职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诸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
时光匆匆,转眼间已又是一个学年将尽。偶然窥镜,见鬓间白发,常不免感叹岁月无情;但,每每于这样一个时候,回顾一年的人生历程,又不觉心生丝丝缕缕的欣慰。因为,在回头试着看清自己走过的路做过的事的同时,更多的不再是仅仅刻意于自己一年里有多么的辛苦、忙碌,甚至委屈,而是越来越增加了对自己沉甸甸地认知、反省和修正。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向在座的领导和同仁们作以简要汇报。
一、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树立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意识。
校长办公室作为学校的综合协调处室和综合管理部门,综合承接上级部门的指示,综合协调处理学校行政事务,是上传下达,联结学校与上级、领导与教职员工的信息桥梁和纽带,也是学校对外的窗口和中介。
一年来,在学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在各处室部门的协助下,在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在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强化组织协调,增强内部职能和规范公文处理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为保障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转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人保系统作风纪律整治工作方案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关于集中开展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精神,为深入推进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切实转变全局干部队伍工作作风、精神状态,警醒干部职工在新时代飞跃式地发展下,不忘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结合工作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全会,州委十一届八次、九次全会,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以及全州系统作风纪律专项整治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强化“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认领问题,抓好问题整改,着力促进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转变工作作风,不折不扣落实工作任务。
二、整治内容
1.责任意识弱化。重点整治个别领导干部履行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主体责任不力,对行业作风管理不研究、不部署,对发生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习以为常、放之以宽,任由小问题演变为大矛盾。个别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工作不严谨、不细致,工作效果较差等问题。
2.宗旨意识淡薄。重点整治个别干部缺乏群众观念和基本职业素养,服务群众不热情、不主动、不耐心,语气生硬,态度恶劣,敷衍塞责,甚至人为设障,故意刁难,给办事群众留下“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不良印象的问题。
组织生活会半年工作方案
根据中共县委组织部关于印发《在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开展“严制度、转作风、树形象”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支部组织生活会每半年召开1次,为开好此次组织生活会,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会议主题
要以学习贯彻党的会议精神为主题,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结合“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对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为落实我县工业经济指标提供坚强保证。
二、时间、地点
时间:2018年6月(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地点:县工信局党员活动室
一季度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面对“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风险,根据《关于报送一季度工作小结的通知》,深入贯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县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统筹兼顾、压实责任、强化措施,坚决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好经济发展推进战,做到“三战”齐打,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将应对疫情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止2020年3月底,根据国办系统统计显示,全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800户10691人,省定“十三五”贫困村17个。在本次肺炎疫情中,全县确诊感染病例15人,分别分布在4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户、边缘户无一人感染,贫困村确诊感染1人,全县无疑似病例人员。截止4月7日,全县贫困劳动力已返工就业3281人,受疫情影响仍在家待外出务工338人。全县在家务农贫困户已全部恢复发展,全县扶贫车间、龙头企业、致富带头人经营主体已复工。
二、疫情影响和攻坚形势分析
1.“两不愁,三保障”受疫情影响情况
因疫情影响,县内贫困户产业滞销、企业开工复工等问题已基本消除,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和春耕备耕工作已全面恢复正常;对贫困户住房安全、饮水安全问题进行排查,暂未发现受疫情影响存在困难的情况,但全县有四类对象83户172人纳入2020年危房改造计划,其中贫困户9户21人,已督促各乡镇加大施工力度,目前已完工2户5人,其余7户16人确保在6月底竣工入住。各小分队积极上户为贫困户调试设备,统筹协调解决贫困户子女接受教育问题,先后为近200名贫困学生解决网络和电视设备问题,实现贫困学生停课不停学的目标。县人民医院为发热门诊定点救治点、同济医院为肺炎定点救治点;县中医院统一接纳一般患者看病,享受“一站式”结算报销,无贫困患者无法治疗报销的情况。
移民局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县移民局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围绕移民后扶工作任务,找准立足点,发挥思想引领、舆论推动作用,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将2018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把握方向、守住阵地、管好队伍。
(一)明确责任
按照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成立县移民局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明确具体负责意识形态的机构和人员。
(二)健全工作机制
产科护理质量评价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医疗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医学模式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变化。因此,护理质量也成了人们关注的问题。产科是临床医学中较大的学科之一,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关系着新生命的降临,需要精心的呵护,为产妇提供舒适、安全、满意的服务。在产科临床护理中运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和护理质量评价模式的干预效果,以分析护理质量评价对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产妇12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3~36岁,平均年龄为(28.1±3.1)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为(38.1±1.1)周。观察组中,产妇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为(26.3±2.1)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为(39.1±1.3)周。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包括检查产妇的身体状况,对产妇的饮食进行指导,并对产妇进行语言方面的安慰等。观察组产妇用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具体方法如下。(1)建立质量评价小组。该小组主要由科室主任、护士长者责任护士来负责,任组长,其他的护理人员为小组成员,由于小组负责人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可快速解决临床中的突发事件,随时随地指导护理小组成员。同时,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对组员实施理论宣传教育,并给予实践操作指导,提升组员的技能和职业素养。(2)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表。由质量评价小组根据实际工作环境,阅读与质量评价相关的文献等材料,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护理质量的标准要求,或根据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并结合产妇及其家属的投诉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相对应的奖罚标准,通过护理质量评价措施的进一步实施,以不断提升产妇的满意度,并在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护理模式进一步为产科服务。(3)护理评价的具体实施。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随时阅读,方便指导工作,也能确保护理人员工作的全面性,同时也能让护理人员随时做到自检,通过质量评价表来检视自己的工作,督促护理人员不断改进自己的护理态度和方法。护理人员除了正常的检查工作之外,还要与产妇多交流沟通,疏通产妇的不良心情,增加与产妇的互动。尤其是对于生产后的妇女,更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产妇的抑郁心情能够得到排解,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新生婴儿的照料工作,降低产妇抑郁症发病率[1]。质量评价小组的组长要不定期的查阅护理记录及病历资料记录的准确性,同时也要随时查访产妇及其家属,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与服务质量,将其作为对护理人员的考核。(4)护理质量的评价反馈。由于临床治疗中遇到的产妇各不相同,出现的问题也有差别,护理人员的临床工作经验较少,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以书面形式汇报。医院针对护理人员汇报的问题进行总结。如果是医患沟通的问题,需要从双方沟通解决;如果是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理论知识等方面不足的问题,医院要组织护理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让护理人员学习,提高护理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培训的手段可借助网络工具,开展公众号培训,让护理人员能随时学习,随时应用所学的知识,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2]。
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研究
由于族群、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阶层等差异的存在是一个客观的社会事实,文化多样性成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基本社会特征。这一特征使得学校教育及教师面临多元文化的教学情境,需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和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为回应多元文化社会、导向社会重建、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而积极倡导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淤,因为“这个世界最大的问题并非源于人们不能阅读和书写,而是源于来自不同的文化、种族、信仰和国家的人们无法一起合作解决世界性的难题冶,而“在多元民主社会中,有文化的公民应该是在普遍联系的世界中具有反思能力、有道德的和活跃的公民冶[1]2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兴起并发展。西方国家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兴起的主要动因源于对“技术至上冶工具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的批评,寄希望于通过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为少数族群学生培养优质教师、提高城市薄弱学校的教育质量,进而推动社会正义。[2]“文化多元性冶不仅指种族、民族的多样性,而且包含社会阶层文化的多样性。当代中国社会的多元文化特质与英、美、加、澳等西方国家“大熔炉冶式的、主要由移民带来文化迁徙而形成的多元文化的不同在于,历史、社会(职业分工)和文化传统等因素使得阶层文化及其冲突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重要表征。面对阶层分化及其相互间冲突的加剧,学校教育如何在阶层流动及其利益格局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各个阶层的人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美好生活,规避社会结构固化的发展风险,协调社会阶层关系,实现社会和谐发展?“有效的教育计划应该帮助学生审视和澄清他们的文化身份冶,而教师对不同文化群体的态度又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对课堂中复杂的学生文化身份与特征有所认识并敏锐而熟练地做出回应冶,“教师应学习如何促进学生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求,帮助他们成为共同的公民和国家文化的有效参与者。冶[1]129-130生活在当下中国社会多元文化世界中的每一位教师都会面临多元文化及社会价值教育的挑战。培养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和特质的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并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教师是教师教育的重要使命,亦应成为我国教师教育谋求新公平的发展目标。然而,在我国各类教师教育中,多元文化育的理念熏染、知识传授、方法示范及能力锻炼等都相对不足。因此,在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特点凸显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一、课程目标与内容:增强文化敏感性,凸显社会公正
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及教师教育都面临着有效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使命,为所属不同阶层文化群体的学生创造平等的教育机会,帮助全体学生获取知识、态度、技能以满足在多元文化社会的交往需要,创造利益共享的公民道德社会。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与内容选择应体现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致力于增进未来教师的文化敏感性和社会正义感。(一)课程目标:增强文化敏感性,培养社会正义感现代民族国家的文化多样性特征使学生面对的社会环境并非由单一文化价值观所主导。教师需要积极适应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并采取措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校生活,使其能够与不同民族、语言、阶层等文化背景的人友好相处。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时首先具备敏锐的文化敏感性,能够从不同文化的视角来合理地诠释个体及其所属群体的经验并恰当地采取教育行动。具有文化敏感性的教师能够了解并依据不同文化族群和社会阶层学生的知识、能力、个性、特长、文化经验等,来发展课程、设计教材、实施教学、开展评价,并将多元文化议题融入课程。比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内容解释与举例时能否顾及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避免呈现、传递对异文化的负面信息;能否给不同背景的学生以平等参与的机会;是否经常反思自己对待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言行有差异等,这些都体现出教师的文化敏感性程度。为此,教师教育课程目标不能仅仅停留于传递和掌握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而应拓展到文化(特别是学科文化)本身的特征、作用及发展过程,使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数学、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与价值过程中,体验文化差异并学会从文化多样性视角来理解和解释不同文化群体的生活经验,在认知结构中形成西方学者所说的“多元文化的内置冶[3],这种“内置冶有助于未来教师敏感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要与反应,更能理解、欣赏不同文化差异的合理性,消弭和避免文化刻板印象,生发社会正义感。(二)课程内容:深进学科文化内核,凸显社会公正我国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多从主流文化传统出发,较少考量如何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视野、能够尊重不同文化并具有跨文化教学能力的教师,对学校教育存在的城市化倾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现象也缺少必要的揭示和探讨,不利于教师形成多元文化视野,自觉而敏锐地关怀与尊重不同文化群体的差异及胜任多元文化教育。敏锐的文化认知离不开丰富的多元文化知识。教师教育课程首先需要帮助教师学习者正确、全面地看待和理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领域知识的学习,促进教师理解影响教与学的背景因素(比如,语言、文化等因素对学生认知、学习、发展的影响)等,注重与特定文化群体形成与发展相关联的知识学习。虽然要求教师具备所有文化群体的背景知识几乎不可能,但应倡导和鼓励教师以多种途径关注和了解某些特殊社会群体的亚文化特质、不断丰富和拓展跨文化视野。当然,课程内容还需要关注到知识的文化基础与内核,而非知识本身。美国的多元文化教师教育(multiculturalteachereducation)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始从添加多元文化教育知识转向加深学习者对多元文化公平性、正义性的理解,要求所有教师能够理解文化多样性与公平性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够设计体现文化多样性和教育公平性的教学;将“社会公正冶作为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的核心,强调教师教育应面对社会政治、平等、种族主义等“艰难话题(hardtalk)冶,更加重视设置社会正义价值转向的课程(如“为平等和社会正义而教冶),使教师意识到每一个教学行为就是一个政治行为,通过挑战不公正的教育来对社会负责,致力于社会变革(如教师应对各族群学生持相同期望水平、不应对学生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等),为教师学习者提供深入探索教育公平问题的机会,帮助其了解教育如何加剧或缓和社会不公平,发展其质疑教育公平与社会正义的批判性反思能力。
二、课程实施与评价:寓情感于知识中,反思教育公平
近10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取得可喜突破,但知识本位倾向仍依稀可见。未来教师能否具有开展多元文化教学实践的能力,并非单纯取决于知识(即便是多元文化知识)的多寡,是否拥有正确对待不同社会亚群体文化特质的态度和情感更为重要。为此,教师教育课程实施中应注重渗透对待不同文化群体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并加强学习者的体验与反思。(一)理论学习中渗透多元文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英、美等国在培养教师多元文化教学能力时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单独学程模式冶,即单独开设旨在增进学习者多元文化知识与能力的课程,如“民族艺术冶“区域地理冶“跨文化心理与学习风格冶等课程,帮助学习者了解特定文化背景群体的历史发展、生存环境、生计方式、文化形态及学习心理等,促进学习者认同、接纳多元文化,并发展相应的文化适应性教学能力。二是“整合模式冶,即不改变已有教师教育课程框架,只是将多元文化经验材料整合、融入相关课程,如在社会学、历史学等课堂上介绍不同民族、种族团体的经验知识,使学生检视自己对于族群多样性的态度并思考应采取的行动[4]。无论哪种模式都要求教师教育者随时反省自己的课程意识与教学过程,发自内心地尊重由于文化多样性而表现出的不同学习行为及其特点,避免因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而忽略对异文化的尊重,注重渗透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的多元文化理念与意识。唯此,才能真正地促进未来教师将多元文化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情境,使未来教师耳濡目染地感受和学习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恰当地运用公平、正义的课堂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服务于多元文化社会。(二)实践锻炼中加强对多元文化体验与反思的指导研究表明个体丰富多样的文化体验对于形成多元文化观念与态度、提高针对不同文化背景学生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能力以及对于文化多样性问题的批判反思等具有重要作用。师范生及中小学在职教师的多元文化体验除了来自于渗透在教师教育各门课程教学中,通过正式课程、活动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的安排乃至潜在课程的营造所提供的日常生活接触之外,主要来自以教育见习、实习为主的教育实践性课程。但这类实践性课程大多限于课堂上的学科知识教学,很少引导实习生感受和思考学生文化背景对其学业、个性及社会性等发展的影响。事实上,教育实习不仅为师范生演练和改进教学技能,增加教师职业认识,了解自我职业兴趣、特长与不足,以更好地规划自我职业发展方向而开放真实的教育现场;更要为增强其多元文化敏感性和理解力、提升其社会责任感创设环境。有目的、有组织地提供跨文化教育实习机会,让实习生全面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体察不同文化对学生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自己与学生、家长的文化差异,并在实际教学中检视自己已有的教育信念等,将有助于师范生学习思考、反省自己对异文化的态度,增强对异文化的包容与适应,注意规避自己对不同阶层文化的偏见和刻板印象,锻炼、提高自己尊重、理解、欣赏和沟通不同文化的能力,进而促进师范生日常生活中自觉增加不同文化的接触体验,提高文化敏感性。为此,教育实习应注重增加实习生与文化多样性学生的交往机会,提供尽可能广泛的实践使其体验和理解多元文化。美国在多元文化教师教育中采取的实地实习(fieldexperiences)、服务性学习(servicelearning)、现实性途径(realisticapproach)等多种方式以增加职前教师与少数群体接触的机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此外,教师教育课程在形式与结构上还应注重拓展通识教育课程,丰富教育类选修课程,并探索合作、探究等多种有效学习方式。(三)教学过程中探索“文化关联性教学冶能力培育多元文化教师教育并非增加一门名为“多元文化教育冶的课程,而是将多元文化教育思想贯穿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促进教师学习者主动将文化知识、社会情境知识、学科内容知识、课程与教学知识等融为一体。多元文化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应致力于通过丰富课程体系,帮助师范生提高利用学生背景的文化多样性来进行课程规划、实施与评价的“文化关联性教学(culturallyrelevantpedagogy)冶[5]能力,以培养未来教师具备多元文化教育信念,切实提高他们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技能。首先,积极倡导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文化胜任力,即能够从根源上有效理解与运用某种文化,才可能使学生满意其教学并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成就。比如,鼓励来自弱势群体的师范生通过阅读和撰写传记作品,丰富批判性审视不同人生经历的机会;鼓励其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为自己代言冶,从而反省自身在多元化课堂中的经历与体验;帮助教师学习者在他们遭遇与传记人相似或相异的经历与体验时能够有意识地重新审视自身的主体性,自觉地体现自我的主体性;促进教师学习者学会在未来的文化多元课堂中不断地审视自己,并且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并有勇气追求社会正义。其次,增加教育实践场所的文化多样性。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在仔细规划、严格督导师范生教育实践的同时,还应注重将教育实践从学校拓展到社区,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实践体验。比如,选择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的中小学校作为实习学校,组织师范生参加社区实践,开展内容广泛的“服务性学习冶(如为当地社区成员进行健康与安全知识普及、为家长学校开设教育讲座,以及开展其他学术性服务活动)等各种旨在推进社会正义的活动,帮助和促进师范生探索学校和社区情境中的社会文化多样性,并开展教学与反思,深刻检视自己的文化立场和信念等,切实提升多元文化教育能力。又如,注重在多元文化社区中(而非只是在城市优质中小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更多进入薄弱学校和课堂开展教育见习、实习活动的机会,强调师范生浸入性经历的重要性,帮助师范生在多元文化社区中亲身体验并理解弱势群体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其文化特质,学习“如何教与自己不一样的学生冶。再次,多元文化教育实践贯穿课程始终。每个人都会基于自己的种族、民族、性别、阶层、语言等形成多重身份。因此,每一门教师教育课程都要努力开展“文化关联性教学冶实践,都可以运用生活史回溯、自传叙事、文化浸润等教学方法,帮助师范生重新审视自我及他人的多元、交互身份;都可以将“自我检视与反思冶作为重要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坚持不断地培养师范生自觉审视自己的伦理、文化特质,理解自己所属阶层认为的“正当规范冶很可能是一种优势文化的自我优越感,从而学会主动探索文化对学习的复杂影响;都应组织实践活动,要求师范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儿童校内外表现等大量实践活动,从中学习如何了解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思考如何选择和使用与学生校外经验相匹配的教学材料,如何设计与学生个性及其文化属性相关联的教学活动,如何在课堂管理中充分考虑师生间、生生间交往互动的差异性,如何利用各种评价策略最大程度地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等。
三、课程支持与保障:开展高水平研究,促进学科建设
区财政局党建工作总结
2020年,市区财政局党支部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机关工委的具体指导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支部标准化创建为抓手,扎实做好“”,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努力促进党建工作和财政业务工作有机结合,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党建重点工作情况
(一)严格落实党建政治责任。一年来我支部全面贯彻落实区委部署安排,坚持把党建工作同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领导班子坚持把党建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定期研究部署安排工作,重大问题亲自协调解决。制定了《2020年度党建工作实施方案》、召开支委会16次,讲党课共5次;支部班子成员积极履行一岗双责,组织生活制度得到进一步规范落实,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二)扎实抓好党员思想教育。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要学习内容,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党建、陇原先锋、区财政局廉政微信群等平台,采取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家辅导、讨论交流等形式,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学原文、读原著,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2020年共组织支部党员大会23次,“两学一做”学习会13次;组织开展专题辅导2场次,研讨交流6场次,上党课4场次,知识测试3场次,开展警示教育5场次,开展红色教育3场次,组织理论测试3次,开展固定党日活动10次,撰写心得体会4次,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广大党员干部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把学习成效转化为责任担当,转化为推进新时代工作的最大激情,推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在日常工作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固本强基抓好组织建设。我局切实加强党组织建设和党员管理工作,认真排查党员党组织关系,转接党员党组织关系13人次,走访慰问离退休、困难党员11人次,开展民主评议党员2次,建立了详细的党员信息台账、党员民主评议情况表,并登记造册。同时按时足额收缴1—12月份党费。在党员发展工作中,今年我支部,按期转正2名预备党员为中共正式党员,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支部密切关心党员生活状况、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支部书记及支部班子成员与党员干部谈心谈话2次。
以主题党日活动和党员先锋岗为抓手,全年开展固定党日活动12次,组织在职党员进社区260余人次、党员志愿服务2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