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管理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00:45:1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健康生活管理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健康生活管理

社区民众健康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和《*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今年*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我市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疾病活动要求,为推动今年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查看全文

社区民众健康指导方案

根据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和《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今年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我市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疾病活动要求,为推动今年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查看全文

2011社区民众健康活动策划方案

根据卫生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和《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要求,结合《今年市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我市保健康快步走预防慢性疾病活动要求,为推动今年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深入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成立我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领导小组和行动办公室。

(二)确保我区在今年底前开展保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完成启动工作。

(三)全年至少开展2次“日行一万步,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以下简称“健康一二一”)行动内容的健康干预现场活动。

(四)积极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示范餐厅”的创建活动。于9月15日前至少申报一个“示范社区”或“示范单位”或“示范食堂”(“示范餐厅”)。

查看全文

城乡保护爱国卫生运动第二阶段工作方案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指导思想;活动内容;保障措施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协调联动、全民参与、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工作原则,以“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动力,通过“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系列活动的实施、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行动?开展医疗卫生系统禁烟行动、开展农村改厕示范建设行动、开展垃圾围村集中整治活动、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加强部门配合、加强督导检查等,具体材料请详见:

为深入开展“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爱国卫生运动,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和危害,全面推动全民健康促进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协调联动、全民参与、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工作原则,以“干部作风建设年”为动力,通过“清洁城乡、保护健康”系列活动的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创造支持性环境,结合爱国卫生、全民健身、健康教育、文明建设等活动,大力普及卫生防病和健康知识,倡导和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能力,有效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活动内容

在8—9月期间,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五个系列行动。

查看全文

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研究

1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影响因素

1.1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健康生活方式包括规律生活行为、运动锻炼行为、饮食营养行为、健康危害行为、健康责任行为等。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和实际调研(见表1)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不容乐观。1.1.1规律生活行为方面。调查数据显示,23.7%的学生做不到起居作息按时规律,26.5%的学生做不到睡眠充足。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发现部分高职学生作息不规律,晚睡晚起,许多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沉迷电脑或手机游戏,不仅白天玩,晚上熄灯后还会在宿舍玩到深夜,睡眠严重不足,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1.1.2运动锻炼行为。调查数据显示,51.5%的学生做不到每周持续3次30~60min的慢性有氧运动(做操、慢跑、散步等),44.6%的学生做不到每周至少3次较剧烈(会流汗)的运动,54.8%的学生做不到每次运动约30min。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发现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从小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平时存有“怕苦、怕累、怕出汗”的心理,对于体育锻炼不感兴趣,课余时间不参加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少,直接导致学生体能下降,学习精力不足,免疫力较差,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1.1.3饮食营养行为。调查数据显示,17.1%的学生做不到每天吃早餐,16.4%的学生做不到每天三餐时间固定,16.7%的学生做不到每天喝至少800ml水。许多高职生饮食习惯及膳食结构不合理,如不吃早餐、三餐时间不固定、摄取食物营养不均衡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他们未意识到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对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不关心、不重视,也不够了解,而且缺乏饮食营养知识。还有部分学生一味追求形体美,有意控制饮食,少吃甚至不吃供能食物。1.1.4健康知识学习行为调查数据显示,31.6%的学生不能主动学习疾病预防(特别是结核病、艾滋病等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一项关于大学生学习内容倾向的调查显示[2],大学生最想学习的知识中,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实用技能和科技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人文知识。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选择所学知识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仍然集中在学科的实用性而非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上,但过于强调实用性的专业知识势必导致学生研究领域过于狭窄,不符合多元化、全球化时代对“全人”的要求。除此之外,哲学、历史、文学、语言等人文知识积淀不足,也导致学生缺乏研究兴趣和精神动力。另外,学习方法不科学也成为学习方式方面的问题之一。1.2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影响因素。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且关系错综复杂。生理特征、心理及认知特征、家庭特征、院校特征不仅各自影响着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而且生理特征与心理及认知特征、生理特征与院校特征、家庭特征与生理特征、家庭特征与院校特征之间也存在着影响关系。也就是说,生理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也可通过“生理特征→心理及认知特征→健康生活方式”或“生理特征→院校特征→健康生活方式”来间接影响。家庭特征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也可通过“家庭特征→生理特征→健康生活方式”或“家庭特征→院校特征→健康生活方式”来间接影响[3]。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级、专业是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4-7]。性别方面,女生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优于男生,这与女生更注重健康知识积累,比男生更懂得健康知识的重要性,更注重自身形象有一定关系。例如,女生对心理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比较注意,尤其是对体重非常关注;另外,女生天干净,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男生抽烟较多,女生对被动吸烟的知晓率高于男生,同样在面对吸烟时,对相关保护措施知晓率高于男生。男生健康技能得分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对各种技能的敏感度及面对突发情况的反应速度高于女生有关。专业方面,医学专业学生健康知识、行为、技能和健康素养均优于其他专业学生,说明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后,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积累增多,健康意识增强,能把健康知识和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促使个体有意识地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医学专业学生在校学习和医院实践中,健康技能逐步提高。而非医学专业学生没有系统学习健康知识,对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健康意识薄弱,对不良行为对自身健康的危害了解不深。年级对健康素养水平也有影响。一年级学生健康素养普遍低于二年级学生,主要是由于新生在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大、睡眠时间不足等影响其健康素养水平。而进入大学以后,一是学习压力有所减轻,二是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进行引导,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养成,因而学生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

2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措施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围绕健康教育教学主渠道、学生健康教育实践及大学生健康行为(包括运动锻炼、饮食营养、健康危害、睡眠休息、压力管理等)干预等,提出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教育措施。2.1发挥健康教育课程主渠道作用。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公共选修课,从顶层设计高度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安排必要的课时,确定相应学分。按照日常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课程管理,针对高职学生关注的健康问题精选教学内容,吸引学生选修健康教育课程[8]。2.2学生健康教育实践。(1)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把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纳入学生志愿服务管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实践,传播健康理念和知识。(2)结合各种卫生主题宣传日,集中开展各类卫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宣传栏、校园网络、微博、微信等传统和新兴媒体,经常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结合阶段性、季节性疾病预防,以防病为切入点,传播健康生活方式及疾病预防知识和技能。结合高职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三大主要影响因素,学校应制订科学有效的健康技能传播策略,不断探索新的健康知识传播思路、方法及形式,包括开设专业选修课、组织健康知识座谈会、举办健康技能活动等,加强对学生(尤其是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健康教育。(3)将健康教育融入学生管理工作。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素养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及时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和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4)充分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军训等时机,开展艾滋病、结核病等传染病预防专题健康教育活动。①从迎新工作入手培养学生健康意识。迎新工作一直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因为它关乎学校各种教学理念和精神的传承,关乎良好教育教学氛围的营造,关乎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的成长。学生刚踏入大学校园,站在新的起点上,这时学校如果重视学生健康意识培养,那么对后期健康教育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角度来说,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办学理念也会在迎新工作中得到体现。所以,学校是否在迎新工作中融入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会从侧面影响学生对健康生活的重视程度。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学校要抓住新生入校的良机,宣扬健康生活理念,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意识,让其尽早融入创建健康校园氛围中,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②以院系为单位举办特色健康活动。不同院系学生兴趣不同,在组织院系活动过程中既要体现专业性和职业性,同时又要融入健康生活主题,举办特色健康活动。2.3进行健康行为干预。健康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态度。当前很多年轻人不爱户外活动,长期足不出户,过着极不健康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针对不同年级、性别学生的特点,传递相应的健康理念并给予健康行为干预。比如,运动应该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事业,它给我们身心带来的益处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所以,在校三年,学校要把鼓励学生运动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做。对于大二学生来说,大学生活的新鲜感不再那么强烈,此时他们容易在饮食、睡眠方面放纵自己,可能会出现暴饮暴食、作息不规律、熬夜等问题,长此以往身体状况会越来越差,也会严重影响学业。所以,对于大二学生,学校要重点指导其饮食和作息方面对自己进行有效约束。对于大三学生而言,他们在校外顶岗实习,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时刻提醒他们远离烟酒,保护自己的身心不受侵害。另外,大三学生作为刚步入社会的准职场人,他们会在实习过程中感受到各种压力。所以,学校要在这个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困惑,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增强自信心,给企业留下好印象,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在运动锻炼方面,要充分发挥部分男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动其他学生进行运动,如跑步、跳绳、打篮球、踢足球等,让运动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饮食营养方面,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吃高盐、高油、高热量食物,这无疑会给身体带来一些健康隐患。学校要提倡学生一日三餐均衡营养,注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摄入,有效控制卡路里,避免垃圾食品对身体的侵害。睡眠休息方面,良好的睡眠对于健康非常重要,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食欲不振甚至会引发精神疾病。相反,充足的高质量的睡眠会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有效放松,使我们能够以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状态来面对学习与生活。压力管理方面,运动、睡眠都是有效缓解压力的途径,关键是要让学生正确面对压力,懂得通过各种有益的方法排解压力,不要被压力吓倒。

参考文献:

[1]吴志勇,李惠,尹帮鹃,等.高职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现状及成因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3):94-97.

查看全文

健康食堂餐厅创建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要求,有效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现结合我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政府和卫计局关于开展《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指导方案》的工作要求,通过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营造健康生活方式支持性环境,普及健康生活方式相关知识,提供健康生活方式行为指导,培养民众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能力,最终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二、工作内容

1、餐饮服务单位要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包括厨师和服务员)须持有有效健康证明。

2、要有1-2名专职或兼职营养配餐人员,负责营养配餐和管理,科学指导餐厅采购、配料和加工,帮助顾客正确选餐。管理员、厨师、服务人员每半年累计接受2小时以上合理膳食知识培训。新进人员须先接受合理膳食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厨师应掌握制作低盐少油菜肴技能,能够制作低盐少油菜品至少5种。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熟练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基本知识和技能,能胜任解答顾客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问题,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月为餐饮服务单位服务人员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传与指导活动至少1次。

查看全文

人民健康生活宣传方案

年9月1日是我国第5个“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10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国高血压日”,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11月14日是第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全国高血压日”和“联合国糖尿病日”宣传活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函〔〕750号)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年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通知》(卫办疾控函〔〕720号)要求,为提高公众主动防控高血压和糖尿病意识,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促进公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水平,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群众喜闻采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深入基层,开展个体化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疾病管理。进一步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构建广泛的社会心理支持和心理卫生服务网络,提高群众学习健康知识和践行健康生活方式的主动性。

二、活动口号和主题

今年“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日”活动口号是“我行动,我健康,我快乐”,活动主题是“减盐预防高血压”。

今年“全国高血压日”活动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和控制目标”。

查看全文

提升留守儿童学校归属感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受到成长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影响,学校留守儿童表现出学校归属感缺失,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内心孤独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学校需要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各种活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心理疏导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从而提升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

关键词:健康生活素养;留守儿童;学校归属感

一、健康生活素养与学校归属感的涵义

健康生活素养是学生的一项重要的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包括学生认识自我的优缺点,发展自我的健康身心,珍爱生命,健全人格,自我管理,能够结合实际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等。教师培养学生的健康生活素养,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健康生活素养意识,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1]学校归属感是指学生对自己所就读的学校,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的认同和投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作为学校一员,愿意承担各项责任和义务,喜欢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增强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将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疏解留守儿童心中的孤独感和寂寞感,提升留守儿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二、留守儿童学校归属感缺失的表现

留守儿童的学校归属感存在不同程度缺失,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认同。部分学生不熟悉学校的办学历史,不了解学校文化精神和价值观,不清楚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制度。对学校的管理要求是排斥,甚至对抗的态度,教育和管理他们成为广大学校和教师的麻烦事情。二是缺乏班级集体责任感。部分学生对班级缺少责任感,不明白自己在班级中的角色和任务,不服从班委干部的管理,不愿意承担扫除、活动排练等责任和义务,不懂得关心和帮助同学,以自我为心,学生交际能力薄弱。三是校园活动参与程度低。对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采取不关注,不参与、不支持的态度,甚至有强烈的抵触情绪,缺乏积极参与、积极提升自我的态度和意识。面对留守儿童学校归属感缺失的现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一些策略,培养学生健康生活素养。[2]

查看全文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的培养

摘要:健康素养培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中生物学课堂的基础教学目标。掌握健康素养的内涵,认识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探究有效的培养策略,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故整合健康素养的内涵,分析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策略,以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健康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健康素养;核心素养;生物学教学

近几年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表明,文化程度高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也较高,初中以下学历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提升效果不佳[1]。教育是健康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而学校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高中奠定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健康素养,既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提高学生的健康生活能力。实际高中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对健康素养认识不清、健康教育方式陈旧单一以及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课时不足等现象[2],导致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被忽视。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健康素养的培养,熟悉掌握健康素养的内涵,充分认识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并有效落实健康素养的培养。

一、健康素养的内涵

健康素养一词由SimondsSK提出,他倡导制定学生健康素养的最低标准。此后,健康素养被陆续开展研究。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素养定义为一种认知和社会技能,即人们获取、理解、采纳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08年初,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公民健康素养的66条具体内容,把健康素养界定为: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推进健康的能力[3]。2011年,江洁、杨金侠提出了健康素养内涵的四维模型,分别是健康知识、健康理念、健康技能与健康行为,其中知识是基础,理念是关键,技能是推动力量,行为是外化表现[4]。2016年,魏保建、黄名等人通过分析青少年健康素养的研究进展,表明了健康素养是个人在特定领域的环境中通过推进健康所获得的能力与技能[5]。健康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指标,在生物学科中与“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密不可分。生命观念即对生物学知识的内化,包括结构与功能观、物质与能量观和稳态与平衡观等,可作为诊断健康生活的理论指导,体现健康素养的水平。社会责任强调担负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可将其提炼为关爱生命、健康生活、主动宣传和社会参与等要点,对学生健康素养的具体要求表现为:掌握正确的健康知识,坚持培养自身的健康行为习惯;积极向他人宣传关爱生命和健康生活的知识内容;主动关注社会的热点健康问题,参与讨论并去伪存真,传播正确的生物学概念[6]。简而言之,健康素养体现学生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本领,是学生建构生命观念指导解决实际问题,践行并维持健康生活的能力。

二、健康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查看全文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为重点,完善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素养,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健康素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整体提升,切实保障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

二、工作措施

(一)重视和加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各医疗卫生单位相关领导和业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热爱本职工作、钻研业务技能、研究工作思路、探索活动载体、增强工作责任,切实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能力建设项目做深、做细、做实、做优。要结合各单位自身条件和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二是目标计划到位。县乡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县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要求,认真制订好各自的健康教育工作计划,明确时间段和工作目标,并按计划有序开展好各项健康教育工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