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系统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0 13:06:4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监管系统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基于系统论的企业市场监管分析
【摘要】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论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产品市场消费特点,在中小企业产品消费特点基础之上,在中小企业市场监管的必要性的指导下,总结了中小企业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最后在系统论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4个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
【关键词】系统论;中小企业;市场监管;措施
1系统论的主要思想
系统思想源远流长,“系统”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古希腊时期,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论,人们公认是美籍奥地利人、理论生物学家L.V.贝塔朗菲创立的。认为:复杂性、整体性、开放性、关联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共同的特征。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我们把中小企业市场监管系统的构成元素理解为:一是中小企业生厂商。商品质量好坏与他们有直接关系。二是城镇中低收入群体和农村地区消费者。他们是中小企业产品主力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偏好会影响中小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三是经销商和销售渠道。它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对话。四是竞争者。它所采取的促销措施能够对当地的市场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五是政府,能够采取措施,营造和规范中小企业市场环境。
2中小企业产品市场消费特点
2.1存在多层次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行为。我国地大物博,东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和结构差异相差较大。东部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消费热点已经转向中档和较高档次的商品消费,消费结构升级显著,消费欲望强烈,但也存在城镇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还存在追求实惠型商品。西部地区居民消费热点呈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比较严重,相当一部分居民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对低端必需品的消费较为强烈,近阶段还缺乏消费自由,整体上还是贫困型消费者,此外,还有一部分居民消费已经实现了从温饱型向小康型消费过渡,基本生活消费品较为丰富。2.2有明显淡季和旺季消费。城镇居民因平时上班和受到大卖场促销活动的实施,其消费行为主要集中在劳动节,国庆节、双十一、春节等时间,而农村居民因平时忙于外出打工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对春节等假日消费、婚庆等事件消费较为突出,在农业生产比较繁重的期间和没有节假日和婚庆等期间,其消费受到抑制,整体呈现淡季和旺季。整体而言,大多消费集中在红白喜事、亲友往来以及春节、中秋等节日里。消费往往是积累一定时间,一次性大量消费,呈现离散型和淡旺季消费。2.3适合需求的产品还呈现部分不足。在城镇服装市场,服装供给渠道多样,产品丰富,价格适中,收入上等的城镇居民在激烈的商战中,能够较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但对于城镇中低收入的居民和农村地区的居民而言,购买衣服如果通过乡镇的集贸市场或者中低端的服装市场上购买,衣服整体价格便宜的同时,质量就难以保证,如果通过城市购物广场购买,质量上去了,价格也飙升不少,适合自己的服装存在不足,整体上还存在较大缺口。此外,对于城镇老年消费群体和农村居民群体而言,受到教育程度和收入影响,消费者很难短时间掌握操作复杂的电视机,同时,实用电视也往往集中到开机、暂停等常用功能,但目前大多电视机,功能繁多,对于该类消费者而言,存在功能过剩,较为不适用。2.4商品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城镇中低收入居民和西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收入的影响,在消费商品上,注重选择价格便宜的、实惠的产品,很大程度上,更倾向于价格较为低廉的商品,甚至由于自身文化程度,导致购买劣质,假冒商品的购买,这种情况无论是在食品的消费还是农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这样的消费倾向,导致其对产品的品牌意识并不强。对于部分城镇和农村消费者,也存在部分商品,如电视、手机消费品牌意识较为强烈,但在休闲食品、大米的消费上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农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诠释
1农产品质量安全概念界定
关于质量安全的定义,目前还存在两种争议。一种理解是将“质量安全”视为一个“偏正式”组合词,语意重心是“安全”,其意思应理解为“质量方面的安全”,与“数量安全”形成一组相对应的概念(如英文中的safety和security),如JulieA.Caswell[1]将食品质量分为安全属性、营养属性、价值属性、包装属性和过程属性5个部分,安全属性决定食品是否直接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营养属性决定食品对于消费者的使用价值,而另外3种属性决定食品受消费者欢迎的程度等。另一种是将“质量安全”视为一个“并列式”组合词,其含义既包括“质量”又包括“安全”,相当于“质量与安全”的意思(如英文中的qualityandsafety),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该定义[2]。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问题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定义在不断发展变化。按照国际通行原则定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指质量和安全的组合,而从我国工作实际和工作重点来定义就是指质量中的安全[2]。2006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定义为“农产品质量符合保障人的健康、安全的要求”,就涵盖了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的内容。钟真[3]等提出了“全面质量安全观”,认为“质量安全”可分解成品质和安全两大属性,安全属性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而品质属性具有私人物品的性质。
2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依据与研究方法
农产品市场的质量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问题,政府监管与规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有效办法。乔治•阿克尔洛夫[4]最早分析了卖者和买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对质量信号的影响,提出了“柠檬市场”理论;阿克尔洛夫、斯蒂格利茨[5]认为,“柠檬问题”是因生产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尼尔逊[6]对搜寻品、经验品和信任品的划分为正确认识食品质量信息传递提供了极大方便。国内学者王秀清[7]、周洁红[8]、王可山[9]等较早研究食品安全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性的市场失灵问题;李功奎[10]等认为,农产品“柠檬问题”的存在造成高质量农产品市场的萎缩,高质量农产品市场难以形成;周开宁[11]等学者对农产品市场中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方法主要有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两大类[12]。AntleJM[13]讨论了治理结构中的道德风险问题,提出了有效食品安全管制原理;周德翼[14]等论述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信息管理的成本收益问题;陈小霖[15]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演化博弈模型;李长健[16]提出了运用系统论方法研究农产品质量安全影响因素的思路;郭晓东[17]等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宋英杰[18]等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扩散过程中政府管制的影响因素。
3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顶层设计及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相继制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和与之相配套法规和规章,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明确了农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责分工,逐步建立了农产品质检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和标准化生产体系。“十二五”期间,构建和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认证、风险应急和执法监管五大体系,改革和完善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一步明确了农业部门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职责,形成了部、省、地、县、乡五级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十三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信息平台,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检验检测体系。目前,我国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实践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监督体系、农业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定认证体系和信息服务体系等方面的缺陷[19-21]。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对策研究中,陈锡文[22]等从构建我国食品安全科技支持体系、检验检测体系等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构建政府监管、企业监管和部门监管的“三管齐下”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孔翔玉[23]提出加强监管主体(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工具(法律、技术等)、监管客体(食品生产和销售部门)和监管目标(食品安全无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对策。
药品监管局监管科干部事迹材料
***,女,**年9月生,历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检验员、稽查员、办公室副主任、综合监管科副科长等职。多年来,她忠于职守、勤奋进取、兢兢业业地奉献在药监一线,以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普通药监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深沉情怀。
一、病魔非但没有摧垮身体,却锤炼了她更加顽强的意志
20**年1月23日,***同志患恶性乳腺肿瘤,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做了手术并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化疗。出院后,单位安排她在家休息些日子,可一直把工作视为生命的她没有在家里呆一天,就回单位上班。领导考虑到她的身体情况,将其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后勤岗位工作,但她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应该为单位干点实际工作,强烈要求回一线工作。在她的再三坚持下,局里将其调整到综合监管科工作。工作中,她亲自带队上山下乡,验收药店、规范指导、监督检查,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最佳的精神状态奋战在监管一线。为提前完成工作任务,经常加班加点,复查身体、康复治疗,都是利用节假日,没有因私事耽误一天工作。
二、强势面前不低头,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不怕“得罪”人
20**年1月的一天,***同志在对某非处方药店监督检查时,发现该药店货架上摆放着大量处方药,这明显属于超范围经营!她当即查封了药品,并立案调查。办案过程中,她先后接到三个“说情”电话,当事人还找了她的亲姐姐。说实在的,在友情、亲情的面前,她的心里也斗争过,但看着一大堆查封的药品,正义感和责任感立即布满了全身,她顶住压力果断把案子办了。20**年6月的一天,她到某诊所例行检查,发现该诊所大批药品没有填写购进验收记录,该诊所负责人提供不出任何有效的票据和供货单位资质材料,经进一步调查取证,查清了该诊所非法渠道购进货值金额达5238.80元药品的事实,依法应给予没有违法购进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罚款的处罚。听到这种结果后,当事人恼羞成怒,扬言道:“**这么小,你不要做得太过分,否则找几个人收拾收拾你。”***同志没有因遭到恐吓而退缩,毅然毫不动摇地坚持依法办案,依法给予了处罚。因为秉公办案,过于“死板”,不好说话,她“得罪”了不少人。但她认为,办案子本身就是“得罪”的活,假如自己“得罪”几个人,能换来辖区百姓的用药安全,值!。
三、该办的事果断办、不该办的事果断不办,严守纪律不逾“雷池”一步
审计市场制度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是市场经济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会计信息市场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市场中审计产品的供需双方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对审计产品供需双方与市场中其他相关、是对相关的社会资源的一种动态的整合,是审计市场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等进行讲述,包括了各国在进行审计市场管理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审计准则等市场规则的制定、在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时,无疑是发挥了注册会计师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力量等,具体资料请见:
审计市场作为供求双方实现对审计产品的出售和购买的实现方式,是一国商品市场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特点。在这个审计产品市场上,有以下市场要素:供给方,即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方,即需要向社会或有关利益主体提供经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市场主体,或需要以审计后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等;市场客体,即审计报告、鉴证报告等审计产品;供求关系,即供给方和需求方围绕审计产品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所造成的或业已存在的供给方和购买方之间的关系。供求关系以价格为调节手段,相关利益主体围绕价格进行竞争,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竞争又会随着基本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竞争特点,例如,完全竞争市场的自由竞争,不完全市场的垄断竞争,以及寡占市场的竞争。当市场因为规则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市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便需要政府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
同时,审计市场上,作为审计客体的审计产品是一种信息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又具有一般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即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在提供给一个使用者使用后并不减少其使用价值,即具有非排他性;审计信息可同时提供给无限多的使用者使用即具有非竞争性。正是由于审计产品的公共性的存在,使审计产品产生了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后果,容易产生社会上的一些使用者“搭便车”,即使用审计信息而不付费,使实际审计产品供给量小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审计产品供给量,造成供给不足。这要求政府进行干预,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以上审计市场的两种特性,无论是作为一般市场产品,还是作为一种信息产品,都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功能的不足;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中,以价格为核心的自由竞争机制是市场存在的优势形态,即相对于政府管制的经济来说是具有明显的优点,也就是说,政府的监管职能是作为市场功能的补充,而不能代替自由竞争的市场。
在商品市场中,到底自由竞争的力量和政府监管的力量各占多大的比重?或者说,政府的监管采取体积方式与自由竞争市场结合,能够使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使市场运行效率最大化,这便成为各国理性的市场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同样,审计产品市场作为各国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对审计产品市场而言,各国市场对审计产品的供给者,即审计主体提出资格要求,要求审计产品供给者必须达到各国市场对审计服务的最低资质,包括会计知识、审计知识、必需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既然是为了解决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对审计产品产生需求,那么在审计市场的监管上,特别强调审计主体资格等信息的透明性。类似的,在监管过程中,必须有既定的,明确地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有相当明确的监管规则,来对审计师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而在一定的时期,审计市场的监管又必须考虑大的市场环境,例如一国的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状况,法律完善程度等,来对审计监管的各种资源(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力量,政府中相关的部门,社会其他团体的相关监管力量等)进行整合,并对监管的力度、范围、方式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并非监管者单方可以做出的,而是社会相关各方力量多次博弈达到的一种策略均衡。这种对审计主体资格的准入限制,对审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以及为达到监管目的而对监管的范围、程度、方法的调整,对监管的资源、对象、市场要素进行事例的系统,称之为审计市场管理机制。审计市场管理机制一般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对审计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监管,对审计执业行为的规范,对违规者的惩戒。这些监管又由不同的机构来实施,具体包括行业自律组织,政府部门和独立监管机构。而监管的依据大致有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
广播电视调查研究几点思考
一、做好调查研究,要凸显“五性”
广播电视工作承担的调研课题要在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凸显其思想性、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性。思想性。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统领课题研究,这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在承担精品创作生产这一课题调研时,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将“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作为新时代电视剧创作的重要遵循,把握电视剧创作的正确方向,着眼“从作品向产品转变、从产品向精品转变、从精品向传世之作转变”,打造了《有个地方叫马兰》《最美的青春》《远方的家》《太行赤子》等一批反映燕赵特色、体现中国精神的精品力作。理论性。理论性是做好调查研究的一根红线、一条主线,要贯穿始终。不管调研报告多长多短,都要有理论的光芒和厚度。每研究一个课题,都要按照系统论的要求,把课题放在一个理论体系里面,运用现代管理学理论指导立论,围绕理论体系寻找论据、进行论证。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在做加快媒体深度融合课题时,把它放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取代而是迭代关系”这一理论体系当中,坚持以融合为本,积极打造融媒产品,推进融媒体中心建设和智慧广电建设。目前,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领导,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实行行业管理,河北省重点打造的第一家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型媒体集团——长城新媒体集团,负责建设了“冀云•融媒体平台”,现已构建出“云上河北”新闻+政务+服务大数据中心及覆盖全省、功能完备、互联互通、运行顺畅的网络公共信息云服务体系,成为河北省云服务的总入口、总平台。专业性。每一个调研课题都要联系课题所关联到的各个领域,这就是专业性的要求。对于广播电视人来讲,要在广播电视专业的语境下找到专业的表述方法、表述路径、表述数据,只有这样才具有专业色彩,才能提出专业问题,找到专业的解决办法。比如,河北省广播电视局邀请业内专家,为全省系统讲解行业热点的培训项目《广电大讲堂》,就是一个有益尝试。举办的课题讲座《顺应泛在网络趋势发展智慧广电加强行业监管的思考》《泛在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媒体建设》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性。调研课题要具有实践性。理论来自实践,又用以指导实践,这是调研的生命线。作为本次机构改革后新组建的单位,河北省广播电视局通过调研和思考,把职能定位为“新、智、融、监”,即运用新思维、探索新模式、掌握新技术、培育新业态和创造新产业;汇集广电智力、建设广电智云、发挥广电智育、提升广电智能和打造智慧广电;实现信息内容通融、技术应用互融、平台终端共融、人才队伍交融和经营机制相融;开展音频监听、视频监看、信号监测、运行监控和行业监管,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生动实践,来推动广电系统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指导性。调研及成果呈现要具有指导性。要言之有物、有理有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参照性,而不只是单纯的学术论文。调研成果一旦形成,就要能够运用到具体工作当中,有用是做课题调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扶贫工作中,河北省广播电视局党组探索了“片区+党的组织”工作方式,片区打破了过去的行政区域,比如自然村、乡镇建制。顺应了当地地域、产业形态、党员活动方式的改变,确定了把党的组织生活和片区的产业相关联,使流动党员能够找到党的组织,能够在所承担的新兴产业业态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这本身就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把党员推到了生产建设第一线,把党的关心、党的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
二、做好调查研究,要掌握方法
提高调查研究的成效和水平,重点要把握三个方面。调研的过程就是学习实践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要有这么一个调查研究过程。河北省广播电视局“三个广电”任务的提出,是在学习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智慧广电会议精神和河北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讨班精神之后形成的思路。一方面要加快高清超高清电视能力建设,推进县级融媒体建设;另一方面要提升法治监管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监管。同时还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内容生产。在到秦皇岛、唐山等地调研时,受到打造魅力城市、创建魅力单位工作的启发,经对标对表,认为做好魅力广电,是要提供更好的内容产品的本质要求,最终形成了做优智慧广电、做强法治广电、做好魅力广电的的工作体系。调查研究要有一个哲学思辨。就是运用好反复、比较、交换三个环节,这是哲学思辨的过程。好的调研文章就是在不断比较中完成的。譬如,拿出一个提纲,大家从各个角度提出建议,对建议进行吸收,再进行加工,然后再反复查阅资料进行完善。弄清楚有关课题有没有人研究过,所提论点经没经过验证,其在思想性、理论性、专业性和实践性方面还有哪些不够完善,论点、论据、论证还有哪些不够严密等。这是同志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也是陈云同志“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讨论、反复、比较”的思想。一定把调研的过程作为理清工作思路的过程,作为坚定工作目标的过程,作为强化工作措施的过程,作为增强工作信心的过程,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的过程。把整个流程走完之后,就是增强“四力”教育实践的过程。“脚力”有了,通过调查深入实际,就会深入到某一个领域、某一个方面;“眼力”有了,繁杂的事物就会看得清楚;“脑力”有了,经过大脑加工,分散的零碎的信息按照语言逻辑、哲学逻辑就会被理顺;“笔力”有了,体现为表达能力,就可以很精准地把信息、想法表达出来。
三、做好调查研究,要坚定信心
调查研究要有信心,这个信心来自调研人员的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精心的求证、认真的调查、精心的研究,要能够自成体系,从而自信满满。强化学习,夯实基础。广播电视工作是政治工作,广播电视部门是政治机关。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广大党员的头脑,解决好泛在网络条件下的媒体融合发展问题,培养党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善于运用科学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视野,熟悉情况。对各个领域工作力求做到“四个熟悉”:熟悉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熟悉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熟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熟悉当地实际情况。“四个熟悉”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工作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是增强“四力”的基本功,也是调研的基本功。广电工作者在“三个广电”建设中,要运用好“四个干”工作机制,明确干什么、怎么干、谁来干、什么时间干成,杜绝“瞎子摸象”,做到庖丁解牛。善于创新,锐意创优。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是今年最重要的宣传战役,也是检验广播电视队伍创新创优水平、提升创新创优能力的演兵场。广播电视要高扬思想旗帜,把牢政治方向,为创新创优引航领路;强化价值引领,为创新创优凝魂聚气;传承文化根脉,为创新创优厚植底蕴;坚持人民立场,为创新创优开源扩流;大力扶持原创,为创新创优增强底气。综上所述,调查研究要遵循思想性、理论性、专业性、实践性、指导性的原则,注重把握方法和路径,抓住重点,呈现亮点,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在调研中孕育新思维、形成新举措,为科学决策、推动工作发展提供可靠前提和坚实基础。
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管理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规模和结构的变动情况。以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社会保障预算为契机,我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演进脉络,经历了社会保障预算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初步探讨、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全面展开和公共财政框架下社会保障预算的建构三个研究阶段。
[关键词]社会保障;预算;经常性预算;建设性预算;公共财政
建国后很长时期内,中国一直编制单式国家预算,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通过几个支出项目表现出来。1992年开始编制复式预算,国家预算被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两部分,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在经常性预算中反映。随着改革的日益深化,特别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框架的初步形成,人们逐渐认识到为全面反映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情况,还应编制社会保障预算,以便政府对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收支规模、结构的变动情况有一个总体的把握。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建立政府公共预算和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并可根据需要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其他预算”。以此为契机,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积极展开了包括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整个复式预算制度改革的全面研究。在迄今为止的10多年间,社会保障预算的研究逐步深入、逐步细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回顾中国社会保障预算研究的历程,可把它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保障预算的国外借鉴及中国的初步探讨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阶段在介绍、借鉴国外社会保障预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应建立中国社会保障预算并对社会保障预算的地位、作用或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此间只是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时论及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未有专门的论述。
王玉先在《外国社会保障制度概况》(工人出版社,1989)一书中谈到苏联国家社会保险的财务制度和管理时,介绍了苏联的社会保险预算。“苏联国家社会保险预算虽然是国家预算的组成部分,但它具有独立性,是严格按照专项用途使用的,其形成和开支的方式是独特的。社会保障预算的收入基础,是企业、机关和组织保险费。”“社会保险预算最大项的开支是不工作的保证金领取者的保证金。”“苏联社会保险预算是国家预算的一部分,由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和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会议批准。但是,国家政权机关只管批准收入总额和支出总额。工会机关对预算经费作进一步分配。工会负责执行预算。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审核和批准全苏的社会保险预算,领导全国的社会保险事业,研究对劳动者的社会保险服务,颁布有关社会保险法规的细则和解释。全苏工会中央理事会拥有立法动议权,可以把一些有关社会保险的法律草案提交苏联苏维埃审定。”
价值创造与财务理论分析论文
一、价值创造在财务理论中的地位
以郭复初教授的本金理论为基础,罗福凯(2003)提出了“从财务学内在逻辑发展的历史中描绘出科学财务理论所经历的三大逻辑转变过程,即财务学以本金、资本和价值为核心的三大逻辑”的观点。按照这种观点,“凡是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都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因素。财务理论和实务的具体形态是价值资源的开发、配置、利用、增长和转变等价值创造过程。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价值管理’或实现经济过程的‘价值均衡’成为财务管理的本质特征。”
另外,从西方财务学研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种逻辑脉络也是十分清晰的。1958年,米勒与莫迪格莱尼关于公司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代财务学的诞生。该理论是在融资与企业价值的命题下研究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的。在这篇论文中,米勒与莫迪格莱尼严格地界定了企业价值的概念,并严谨地定义了企业价值与企业风险、资本成本之间的关系,以模型的方式明确了企业价值与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之间的相关性。MM理论出现后,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发展也证实了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命题。后续出现的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成本理论、信号模型等资本结构理论尽管在研究方法上各有千秋,但始终贯穿着融资如何影响企业价值及增加企业价值这条基本主线。如,詹森等在研究了公司治理中的股东与经营者、债权人与股东之间的委托关系后认为,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下企业价值最大。因此,从财务学发展历史来看,价值创造已经是研究各种财务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且所有的财务理论与方法(包括投资、融资、股利分配理论与方法)所要达到的目标都是企业财务管理本质的体现——创造价值。
二、企业的价值分析
(一)企业价值的来源
既然财务管理的本质是创造价值,那么就有必要分析一下企业价值的源泉。但是不同的理论对企业价值的源泉有不同的观点。如何看待不同的价值理论呢?罗福凯(2003)指出,价值是财务学的核心概念。对于价值学说,历来存在要素价值论、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等多种学派或阵营的斗争,至今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他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点研究价值的产生、形成及其客观构成内容,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及本质。另外,不论是要素价值、效用价值,还是劳动价值,都有其各自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例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经济运行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短缺经济时代已经结束,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这时,企业越来越多地面临着产品价值能否实现的挑战,不仅要把产品生产出来,而且更要把产品出售出去。如何把产品卖一个好价钱成为企业运营的关键所在,这种环境催生了客户价值理论。
社会责任实践决定医院成功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组织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市场竞争阶段向全面社会责任竞争阶段转化、以问卷调查为主,现场调查为辅、组织结构、工会是维护员工权益的组织、员工层面、病人层面、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率先实行单病种收费限价、医院公益捐款的用途由大到小依次、环境、医保部门层面、社会责任认知度、缺少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可持续发展是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重要目标、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不均衡、公立医院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很不均衡、积极探索并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报告、亟需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等,具体请详见。
[论文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山东省综合性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方法以山东省2O家综合性公立医院为目标医院,设计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辅以现场调查结果从组织结构、员工、病人、政府、环境及医保部门、社会责任认知度等层面分析显示,医院社会责任各层面的履行情况不均衡。结论当前公立医院缺少社会责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有必要社会责任报告和亟需构建公立医院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关键词]医院公立社会责任数据收集
随着社会责任理念和社会责任运动的深入发展,组织竞争已经从单纯的市场竞争阶段向全面社会责任竞争阶段转化,社会责任实践成为组织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u]。对于公立医院这样一个公益性组织来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和实施社会责任战略,也是医院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形成有责任、有激励的机制。为了解当前公立医院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我们对山东省的三级公立医院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前经医院管理领域的专家建议,选取济南市、青岛市、潍坊市、济宁市、烟台市、泰安市、淄博市等地的20家公立医院为目标医院,每个目标医院选取从事医院管理工作的院级领导和中层领导各两名,以问卷调查为主,现场调查为辅,从组织结构、员工、病人、政府、环境及医保部门、社会责任认知度等层面对当前公立医院承担社会责任的状况进行了调查。
科学发展金融体制应用分析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建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全面协调的金融是深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金融是衡量中国金融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等进行讲述,包括了以人为本的金融是金融业内在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的金融应该是为广大人民群众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金融、以人为本的金融应该是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金融性财产收入等,具体资料请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以党的17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对照,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需进一步深化。本文试图探讨中国金融如何贯彻“以人为本”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理论上理解科学发展观在金融领域的内涵,结合我国的金融实践提出具有前瞻性的构想,为实现中国金融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金融;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同志在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报告的精髓。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强调中国经济必须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我国今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现代经济核心的金融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使之成为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金融。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金融是深化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和国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应该是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港城一体化战略分析论文
摘要:把港城一体化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海港区位研究阶段、港口区域工业化研究阶段和港口区域一体化研究阶段。对港城一体化战略重点研究领域“临港产业发展、物流化营运和健全港城整合机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港城一体化战略海陆经济一体化港口港口城市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和经济发展背景下,从港城关系研究入手,探讨港口与城市之间互动关系,开展海陆经济一体化研究成为热点之一[1]。港口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走向协调发展与一体整合,港城一体化的战略构想成为推动港口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港城一体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发展阶段
港口和港口城市是两个功能差异的系统,各自形成自己的理论,直接对港城一体化进行理论研究尚不多见,基本上是借鉴区域科学和经济学的理论。港城一体化的目标是整合区域要素和资源重组,协调各利益集团关系,提供一个和谐的人居环境和产业发展空间。港城一体化作为一个复杂的地域系统,必须以区域科学理论作为研究立论基础,以指导获得区域最佳的整体效益和个体(地区)效益的劳动地域分工[2]作为基础理论。
港城一体化研究肇始于1934年高兹(E.A.Kautz)的海港区位论,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30-1960年代,主要为海港区位的研究。主要研究包括1960年英国学者伯德(Bird)对港口区位工业化的研究、继奎因(Quinn)的有关中介区位的假想学说、胡佛的港口、铁路枢纽转运点,是发展工业的理想区位[3]的有关学说。第二阶段,1960年代末期-1980年代初期,主要为港口区域工业化的研究。自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soisPerroux)1950年代提出增长极理论以来,不断地被美国区域规划专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iedan)、瑞典经济学家谬尔达尔(Myrdal)和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O.Hischman)等加以丰富和发展。1970年代,沃纳·松巴特等人在增长极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点轴理论,认为在增长极形成后,人们会不断建设连接这些增长极的重要交通干线(铁路、公路等),形成新的有利区位[4]。港口作为增长极核,必须与区域的工业化结合来促进新的区域增长点的形成,港口区域工业化也就亦将形为这一时期港口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霍伊尔(Hoyle)和平德尔(Pinder)主编的《城市港口工业化与区域的发展》把港口发展、城市扩张、工业发展以及亚非等欠发达国家的实证研究,全面地分析了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的建设对区域发展的贡献[5]。维格里的《临海工业开发区结构演化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论文指出,工业化是1960年代以来港口国家实施的最主要的港口发展战略[6]。第三阶段,198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为港口和城市的协同发展研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源于1970年代赫尔曼·哈肯(HarmannHaken)创建的协同学(Synergetics),通过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将形成一个整体效应或者一种新型结构,这个整体效应具有某种全新的性质,而在子系统层次上可能不具备这种性质[7],其理论核心是自组织理论。1980年代,协同发展理论逐步应用于港口和港口城市间的一体化研究中。霍希尔和希令编著的《海港体系与空间变化》探讨了港口、工业与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演变与时间演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