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化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30 12:07:40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湖湘文化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湖湘文化论文

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思考

1湘潭县文化建设现状

1.1县域文化网络逐步形成。全县已构建成覆盖县、乡、村、社的文化设施网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为满足城乡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创造了条件。目前,县级拥有县文化馆、图书馆、花鼓戏剧团、电影公司、文物管理所、白石文化广场等文化企事业单位和公益文化活动场所。文化馆已达到文化部县级文化馆一级馆标准;图书馆藏书15.7万余册,拥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网点,被评为县级公共图书馆二级馆;纪念馆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被中央六部(委)确定为“红色旅游圣地”、“全国百佳旅游景点之一”;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集电影放映、表演、乒乓球训练、器械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白石文化广场集体育锻炼、休闲娱乐、文艺表演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此外,修复开放了齐白石故居,完成了尹氏宗祠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申报工作,建成了省电视监控的高标准文化库房。19个乡镇均建有宣传文化站,乡(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云湖桥镇建成投资20多万元的文化大楼,文化站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全省百强文化站”称号;石潭镇建成一栋400平方米的文化广电大楼,图书借阅、文艺培训、活动开展等功能一应俱全。村级文化活动室蓬勃发展,县城八大社区和50%以上的行政村均建有文化活动室和中心图书室。1.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目前,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活动在县内普及开展,村村有节目、月月有活动。同时,在节目内容、节目表演形式等方面力求彰显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如闹元宵龙狮彩车游城、元宵文艺焰火晚会、石鼓•青山唢呐、湘潭花鼓戏、皮影戏、剪纸等民俗文化中的优秀项目已成为我县文化活动的重头戏,各社区都成立了文艺宣传队,排练健身舞、腰鼓、狮龙表演等节目,为全县人民提供了新鲜活泼、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大提升了县域知名度和美誉度。1.3文化遗产保护初见成效。该县历来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省、市、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库存文物均得到有效保护。故居、齐白石故居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鼓•青山唢呐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石鼓木偶和响塘纸影戏被列入湘潭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4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稳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的整体改革,组建了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版权)局和广播电视台。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在其内部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现已完成第一阶段的方案设置。有序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1.5文艺培训和创作成绩突出。全县文艺培训经常持久。县文化馆常年开设声乐、器乐、舞蹈培训班,近10年已培训学员5000多名;各乡镇常年开展文艺培训,参训人员达12000余人。文艺创作成绩喜人。群舞《QQ宝贝》在湖南省“三湘蒲公英”青少年音乐舞蹈大赛中获金奖,歌曲《江边有个湘潭县》在湘潭市“湘人湘歌”大赛获一等奖,论文《鸣箫牌子与筚管浅谈》获文化部“群众文化理论论文”评奖活动金奖,新编剧目《花郎缘》、小品《照镜子》、《太后吉祥》等广受称赞。尽管该县在文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依然较多。基层活动在丰富,但其内涵有待提高;群众参与面在扩大,其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阵地在拓展,其规模和影响有待提升等。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费投入不足。经费问题是长期以来困扰的一大难题。县级财政吃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有限,在乡镇一层尤为严重。尽管对文化经费的投入有文件规定,但真正落实很难到位。除了人头经费外,县、乡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几乎没有,导致文化设施建设滞后。乡镇文化站不能依靠自身发展,依靠产业化、市场化运作生存困难。二是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任重道远。齐白石文化旅游区项目计划自1999年实施以来,至今仍未达成预期效果。白石镇是齐白石大师的故乡,不仅交通条件优越,而且这里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齐白石早期艺术渊源、贡莲等乡土特产、湘中民俗风情、亚热带山区风光和风水、民间传说等相互融为一体。根据湖南省的旅游发展战略重点:岳阳-长沙-韶山-南岳-郴州的“名人名城名山名水旅游走廊”,新建的白石文化旅游区正处于这一走廊的中点站,是省旅游重点确定的“长沙-韶山-乌石-花名楼-白石”名城名人胡里游的一部分。该项目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主要建设“三区一中心”:白石艺术园景区、莲花寨景区、紫荆湖竹海景区及中心贸易区。此外还有黎氏八骏艺术馆、晓霞宾馆等休闲娱乐设施。白石镇具有得天独厚的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走旅游开发之路切实可行,前途广阔。然而为什么从1999年的项目制定到现在的2014年,时隔十多年,这旅游开发却看不到当年计划之中的成效呢?

2突出地方特色袁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思考

2.1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完成县城湖湘文化体育、金霞山广播电视中心(含广播电视自立发射塔)、县文化馆文艺培训中心等工程建设。完善县电视台、纪念馆、白石文化广场、湖湘文体公园等重点文化阵地建设;在滨江风光带项目建设中,着力融入历史和湖湘文化元素,将滨江风光带打造成一条集群众休闲娱乐、文化品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观长廊。加快乡镇文化站业务用房、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和文化室建设,形成县有园、乡镇有站、村有室、组有户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全面建成设施先进、功能健全、运行高效、惠及全县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幸福指数。2.2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按照方便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原则,加强社区配套文化设施建设,在居民小区建设一批文体活动中心和体育健身场所,推动公益性文化设施和场所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在农村切实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广播电视“村村通”和无线网络的建设力度。组织好传统节日、重大节庆、纪念日的群众文体活动。重点办好中国(湘潭)湘莲文化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乡镇、街道文联组织建设,切实发挥文联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定期举办乡镇唢呐艺术大赛、龙舟赛、花鼓戏表演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认同感和参与度。积极繁荣文化创作,建立优秀作品奖励机制,依托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定期举办湘莲文化艺术节和多种形式文化交流活动,吸引更多的文化艺术人士来湘潭县采风、创作,弘扬湖湘文化、白石艺术文化的独特魅力,建设文化强县。2.3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湘潭县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历史,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必须深入挖掘湘潭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使之焕发新的时代气息。加大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加大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力度,加快文化遗迹的修复建设速度,不断丰富文化内涵。保护开发罗亦农、王闿运、黎氏八骏等名人故居地;加快易俗河老街的保护和开发,展示以“千年洛口”为核心的文化名片,提升县域文化品位。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鼓青山唢呐”的传承保护为重点,鼓励更多民间艺人投身这一领域,推动我县唢呐艺术团的发展壮大;完善市县两级非遗代表作保护名录,加强对白石书画艺术、白石胡秀英剪纸、石鼓木偶戏、石鼓油纸(布)伞制作工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充分发挥历史文化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2.4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一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围绕“神洲人文圣地、三湘生态乐园”主题,着力打造“人文之旅、红色之旅、生态之旅”三个品牌,打响做强文化品牌,增强文化感召力和吸引力,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弘扬湖湘文化品牌。挖掘湖湘文化内涵,传承湖湘人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和务实拼搏的进取精神。发展湘莲文化品牌。弘扬湘潭县爱莲、植莲、咏莲的文化传统,坚持办好两年一届的湘莲文化节,以文化艺术作品展、文化专题讲座等方式,充分展示湘莲文化的丰富内涵,不断提升“中国湘莲之乡”的品牌形象。二是发展文化休闲产业。生态休闲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方向,重点开发以金霞山、晓霞山、昌山、花石水库、中路铺水库、上石坝水库、湘江水系、涓江水系、涟水水系及易俗河老街为主的山水品牌。积极发展农业生态休闲游,创建一批省级旅游名镇(村),提升镇村旅游名气,打造一批星级“农家乐”;整合旅游资源,创建一批上档次的旅游景区和旅游酒店,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加快与韶山、衡阳景区对接,融入大韶山旅游圈,努力将该县由旅游资源大县打造成为省级旅游强县。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传媒产业。依托电视、报纸、网络三大媒体传播平台,以资产为纽带,加大资源整合力度,调整媒体结构和节目布局,打造新闻服务品牌。大力发展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加快发展数字媒体,用现代科技提升传统印刷产业,建设湘潭出版发行印刷产业园。四是大力发展书画产业,依托齐白石纪念馆,筹建书画艺术品一条街,建立书画艺术创作交流中心,健全艺术品交易拍卖市场,擦亮“中国书法名城”“、中华诗词之市”等品牌。2.5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县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占比不少于1%,且每年增幅不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重点支持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文化产业项目和社会影响大、群众受益度高的文化事业建设,设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明确文广新局、旅游、规划、财政、工商等部门引导和支持文化发展的具体举措。支持民营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文化发展领域,狠抓文化项目招商,突出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社会力量支持文化发展。

作者:蔡月芝 单位:中共湘潭县委党校

查看全文

青年法律思想的影响论文

摘要:青年时期的文章和书信,对法律有着大量的论述,蕴涵着丰富的法律思想和法理,涉及了宪法,婚姻法、经济法等众多部门法领域。其法律思想也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其间,“善法恶法论”、“民治”观点等清晰可见,“宪政”和“法治”的法律理念已依稀可辨。湖湘文化在四个方面深刻影响着青年的法律品格。

关键词:湖湘文化;青年;法律思想

Abstract:InthearticlesandletterswrittenbyMaoZedongathisyouth,thereareagreatdealofdiscussionaboutlaw,andcontainrichlawthoughtandlegalprinciplerelatingtomanybranchlawfieldssuchasconstitution,marriagelaw,economiclaw,etc.Histhoughinlawhadalsobeenundergoneazigzagdevelopingprocess.Fromitthepointofgoodorevillawandgovernbypeoplecanbeseenclearly,constitutionalgovernmentandrulebylawhavebeenfoundvaguely.CultureoriginatedHunanfielddeeplyaffectedyouthMaoZedong’slawideacharacterinfouraspects.

Keywords:cultureoriginatedhunanfield;youthMaoZedong;lawthought

一、湖湘文化的特质及对早年的浸染

(一)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质

查看全文

法律思想探析论文

一、湖湘文化的特质及对早年的浸染

(一)湖湘文化的形成发展及特质

湖湘文化是长期以来在现今湖南地域范围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域文化。其渊源表现为伟大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留下“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已掩涕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求索”等千古绝唱,汨罗江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蓝墨水的源头”。岳麓书院“成就人才,以传道而济斯民”,“朱张会讲”弦歌不绝,赢得“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盛誉。湖南也是范仲淹题壁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地方。湖湘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悠久的渊源成为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一极。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湖南学人竞相研究,使之成为湖南学界的显学,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其发展一般被认为经历了四个阶段:南宋时期的第一次大融合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洋务运动时期的第二次大融合,使以经世致用为特征的湖湘文化兴盛一时;和辛亥革命的第三次大融合,使湖南省风气大开;新文化运动以来的第四次大融合,是湖湘文化发挥巨大社会功能的时期。有的学者指出近代湘军的崛起,堪称湖湘文化重要的发展阶段,湘军深远的影响成为弘扬湖湘文化的动力[1]。湖湘文化经过一代代湖湘儿女的咏唱践行,薪火相传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一是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与力行践履的道德修养;三是追求理想,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群体参政意识;四是运筹决胜、平治天下的军政谋略和革故鼎新的历史观;五是具有浪漫主义情调,哲理思维与诗人才情的有机统一[2]。总之,湖湘学派十分“留心经济之学”,不尚空谈,重经世致用,主张从国计民生、“日用之实”中去探求富国强兵之道。王夫之更是“言必征实”,“义必切理”,从而使“即事穷理”的实学思潮盛行于湖南。与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相联系,历代湖湘学者大都重视实践,提倡力行[3]。长沙市近年把湖湘文化的内核高度概括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作为长沙精神。

(二)湖湘文化对早年的浸染

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在读私塾时就熟读了“四书”“五经”同时爱看中国古典小说、特别是关于农民造反的故事。1907年到1910年读了《盛世危言》和一本关于列强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后,开始忧国忧民。随后接触了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特别是对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爱不释手,接受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1911年,到长沙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开始受到当时湖湘风云人物黄兴、宋教仁的影响,深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所吸引,常阅宋教仁等主编的《民主报》,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他曾写过一篇主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文章,贴在学校的墙上。武昌起义后,为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参加了湖南新军。从文化理论上接受湖湘文化的熏陶则主要在1914年进入当时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期间。在湖南一师求学初期,在杨昌济、黎锦熙等的影响和指导下,认真阅读了谭嗣同的《仁学》、曾国藩的家书和王船山的哲学著作,以及《楚辞》、《韩昌黎文集》等[4]。韩愈同屈原、杜甫一样,都是影响湖湘文化的重要人物,他被贬广东时,曾游历湖南南下,在湖南境内的衡阳、郴州、永州、邵阳等地至少留下11处手迹、诗文碑刻和故事传说,至今仍有遗踪可凭吊[5]。对晚年生活在湘江流域一带的忧国忧民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湖南一师读书时多处寻觅杜甫留下的遗迹去凭吊,以致后来,在革命年代对《杜甫传》依然爱不释手。在1915年全国人民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中,和学校进步师生常去船山学社听反袁世凯的演说[4]。可见在青年时期深受湖湘文化的浸润和熏陶,而且是有比较、鉴别的吸收其精华,因为在退出新军,进入湖南一师前曾在湖南省立图书馆刻苦自学半年,读了达尔文、亚当·斯密、穆勒、斯宾塞尔、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一批反映十八九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社会科学和先进自然科学成就的著作。他是在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视野下,对湖湘文化进行吸收的,所以青年其视阈比别人开阔,思想观点比别人深刻独到。湖湘文化要求社会精英,必须德才双馨、胆识俱佳。在湖南一师开展的优秀学生“人物互选”中得票第一,而且“敦品”“言语”单项第一,“胆识”一项唯他独有[6]。在湖湘人物中,青年曾一度很崇拜曾国藩,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左宗棠在青年时代以“身无半亩,身忧天下”相标榜。青年则以“身无分文,心忧天下”自勉。黄兴曾被赞誉为“实行的革命家”[3]。对湖湘近代人物,他这样评价:“曾、左吾之先民,黄、蔡邦之模范。”[7]“的军事思想是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里找不到现成答案的思想的精华部分之一,但却可以从船山的军事思想宝库中找到其民族的理论渊源。这是‘中国式智慧’的生动体现和最高发挥。”[8]可见,湖湘文化对早年的浸染和熏陶深刻地影响后来的成就。

二、青年法律思想要论及其光芒

查看全文

遗产旅游价值分析论文

1从时间线条来说,遗产旅游呈现出历史价值、现实价值与未来价值的线形关系

就遗产本身来说,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背后都具备了一段很长时间的历史。自然遗产动不动就是几十亿年。文化遗产像北京周口店有50万年的历史,故宫将近600年,中国最年轻的颐和园也有250年。这些遗产不仅有它的历史功能,还有它的现实功能。例如故宫,它的历史功能是皇宫,是皇帝坐朝与居住的地方,而它的现实功能是博物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未来功能也会显现,未来价值有可能上升也有可能下降。

1.1历史价值:记忆

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悠久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例如,有相当一部分民间文学就是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反映着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变迁,是现代和传统之间流动的见证,我们可以从中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思想禁忌。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因此,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2现实价值:造福人类

地球缔造了一处又一处自然造化的奇观,也孕育了一个又一个饱含着人类智慧的奇迹。奇观,令人敬畏;奇迹,让人崇拜。交通的发达,可以让我们到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去瞻仰历史的灿烂;传播的便利,可以让我们在任何一个空间去欣赏不同区域文明的辉煌。具有世界性、杰出性、独特性和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查看全文

服务业发展新格局论文

摘要:在长沙市五区中,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处于落后状态。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对岳麓区现代服务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岳麓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条件,从产业构成、空间布局等角度提出“一区三圈六街两带”发展的对策,勾勒出长沙市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格局,把岳麓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成为便利人民生活、强化城市功能、创新技术进步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岳麓区;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发展对策

Abstract:InfiveareaofChangshaCity,modernserviceindustryinYueludistrictisinthestatefallingbehind.Oninquiringintotheanalyticalbasis,thethesiscarriesoutanalysisontheproblemthatthereexistsincurrentsituationandtheircauseinYueludistrictmodernserviceindustry,developsthemodernserviceindustrybasisconditioncombiningwithYueludistrict,anglessuchasformation,spatialdistributionbringsforward“onethreeareacirclessixtwosimultaneousstreet”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fromestate,drawtheoutlineofChangshacityYueludistrictmodernserviceindustrydevelopingthenewpattern,Yueludistrictmodernserviceindustryisdevelopedbecomingconvenientthepeoplelife,thecornerstoneindustrystrengtheningthecityfunction,thetechnologicalprogressbeinginnovative.

Keywords:Yueludistrict;modernserviceindustry;spatialdistribution;countermeasureofdevelopment

1前言

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新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次产业出现结构演变的同时,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传统服务业逐渐分离出新兴的服务产业,即现代服务业[1]。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了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知识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2],本质是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业的崛起和城市化都是工业化的产物,它们互为因果,相互作用,推动城市发展,使城市能级不断提升[3]。论文将其分为七大类: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教育科研文化体育业、商务服务业、旅游业。

查看全文

传媒使用推进时尚词语盛行论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湖南电视、广播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特有的时尚方言词语在湖南流传。它们具有形象性、通俗性、流传性的特点。反映的内容主要有:(1)反映湖南人交际变化;(2)反映湖南人称呼变化;(3)反映湖南人经济活动变化。它们折射出湖南人求新、求异、从众等社会心理。

论文关键词:湖南时尚词语方言词语社会心理

近年来,受到湖南电视、广播传媒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湖南方言特色的时尚词语非常流行。这些时尚词语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传媒也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竞相使用,为它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湖南时尚词语的性质

语言要素中变化最频繁、最迅速、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从词汇的生成来看,反映最灵敏的又是时尚词语。什么是时尚词语呢?时尚词语是指具有很强时尚感,在一段时期内频频在新闻媒体亮相的流行词语,并具有新的词义的词汇,它使新事物、新现象与语言符号很快地发生对应关系,从而准确的反映社会现象。(于红,2004)例如《三湘都市报}2003年9月23日笫13版有标题《汪涵碰大兵,有理“策”不清》。其中的“策”(声调是长沙话的阴去55)就是一个表示“调侃地说”的方言时髦词语。可惜我们在《长沙方言词典》和《长沙方言研究》中都没有查找到。《长沙方言词典》根本没有“策”。《长沙方言研究》第70页有“策(ca人声)”。但是没有读阴去声调的“策”。从同音的“择”文读是人声,白读是阴去来看,读阴去的“策”应该是白读声音。

时尚词语又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比普通新词语更加直接也更加敏锐地反映着当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心态,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和创新。由于在一个时期里使用极其频繁,所以,和普通新词语相比较,时尚词语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查看全文

红色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的运用

一、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专业教学的重要性

(一)红色文化是当代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代表、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许多重要会议及讲话中都强调要传承和发扬。对红色文化的传承是党的十八大、关注的重点。[1]同时,随着以研究、开发、利用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主要任务的红色文化研究机构在全国各地陆续成立,红色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红色文化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教育,对树立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有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所体现的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高尚的为人民服务的道德情操,都是当下思想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学习红色文化,可以进一步意识到正是无数先烈们的牺牲才换来了革命的成功,只有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树立坚定的信心,奋发图强,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二)湘南红色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实践研究中的背景。湘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灿烂的红色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湘南有许多中国红色革命时期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革命历史事件是1928年1月12日由、领导的湘南起义,以及湘南起义前后发生的一系列革命活动。还有长征时期湘南的汝城县沙洲村的“半床被子”的感人故事,被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特别提到。在中国红色革命的各个时期,都有著名的革命领导人的足迹,留下了许多为人民津津乐道的红色革命故事以及红色文化遗址。湘南丰富的红色文化内涵为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三)数字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方式的巨变,随之而来的是大众接收信息方式的改变。[3]随着数字化发展、移动客户端的普及,丰富的媒体形式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也应随着媒介的变化而变化,适应当前时代的发展。因此,要在复杂的媒介环境中有效传播湘南红色文化,正确理解和牢固掌握红色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意,处于前沿的传播媒介设计——数字媒体设计承担了时代赋予的这一重要任务。在教学中如何开发利用湘南红色文化资源、如何引导学生设计出易于大众接受的红色文化的新的传播形式,是当前我们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本课题就是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湘南红色文化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二、湘南红色文化的界定与内容

(一)湘南红色文化的界定。湘南红色文化是湖湘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湖南南部以郴州地区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追求国家兴旺、民族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共同创造并形成的先进文化。湘南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二)湘南红色文化的内容。湘南红色文化的内容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红色遗址3个方面的内容为主。其中心内容是在由、领导,王尔琢、胡少海等革命先辈参与的革命历史事件(湘南起义、郴县苏维埃政府的建立、莽山洞联席会议等)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以及后来在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时期发生的革命故事。著名的“半床被子”故事发生在红军长征时期。遗留下来的红色旧址大多散落在郴县周围的宜章、桂阳、资兴、桂东、汝城等地。其中有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湘南起义汝城会议旧址、“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颁布纪念地、资兴苏维埃政府旧址。

三、湘南红色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党中央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湘南各地成立了红色文化研究所、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文化美术馆等,出现了许多研究红色文化的学者及优秀文艺作品。除此之外,地处湘南腹地的郴州市建立了36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有2个国家级、5个省级、29个市级。市政府大力宣传红色文化,积极推进红色文旅产业,发展红色旅游。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红色文化逐渐渗入高校的思政教育,成为了当代大学生重要的思想教育核心。

查看全文

秋瑾爱国注意情操的文学教育价值研究论文

【论文摘要】秋瑾所生活的年代处于中国文化转型的重要历史阶段,她的文学创作印证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与融合。她前期的创作以诗词为主要形式,集中在赞誉古代女英雄的主题上;后期成就最高的是赋有启蒙思想的白话文创作。对她前后两个时期文学创作的考察与评价,可以管窥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某些特质。

[论文关键词】秋瑾;创作;传统;现代;转型

秋瑾所生活的时代(1875—19o7)是中国新旧思想更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与交融的时期。1902年(或1903年),…秋瑾随夫北上,成为她生活与创作的重要转折点。据此,秋瑾的文学创作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主题与形式上均有很大的差异。这种文学创作现象反映了秋瑾思想上的巨大变化,也彰显出近代文化转型期文学所必然发生的变异。

一、秋瑾诗歌的主题

秋瑾出身于官宦之家,天生聪慧,加之少时在私塾中接受的传统教育,助其成为精于诗文的典型的传统社会才女。1892年,秋瑾随父亲秋寿南迁至湖南,开始了居湘、北上、旅日、回国几个重要的人生阶段。

其中,北上之后的北京生活时期促成了秋瑾思想的裂变与飞跃,形成了秋瑾前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创作主题。l896年,秋瑾遵从父母之命在湖南与富商子弟王廷钧完婚,这是她居湘期间由闺秀到人妇的生活转折。王家优裕的物质生活使秋瑾无衣食之忧,并有读书、交友、赋诗之闲。秋瑾赴京之前的创作形式以诗歌为主,其中以五言、七言居多。这时的秋瑾与传统社会的大多数女子一样,被阻隔在社会生活之外,借“春愁秋悲”表达她们闺中寂寞难耐的苦楚。她曾以“闺内惟馀灯作伴”、“一点无聊托素琴”(《寄柬理妹》)的诗句表达自己孤独寂寥的情怀。这类诗歌与大多数古代女子常见的主题相同。

查看全文

浅析花鼓戏的传承与拓展

摘要:本文从总体上对湖南花鼓戏传承和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认识到了湖南花鼓戏非常严峻的传承和发展形势,通过一些实例和对比,从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讨论了造成湖南花鼓戏在传承发展过程中问题出现的原因,然后通过针对其传承和发展问题的分析,最终提出六点解决方案,并在总结中提出湖南花鼓戏与其他地方戏曲在传承与发展方面共通之处。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内因;外因

引言

花鼓戏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主要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地方小剧种之一,是我国古代戏曲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花鼓戏是指湖南境内六种花鼓戏的总称,即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岳阳花鼓戏和邵阳花鼓戏,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逐渐形成了六个有着不同区域风格的地方花鼓戏。”[1]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也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一方面的有力支持。

一、湖南花鼓戏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湖南戏曲艺术源远流长,明代永乐年间,弋阳腔自江西传入湖南,万历年间,昆山腔自安徽传入湖南,促进了湖南地方戏曲的发展。”[2]湖南的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湖南地方特色的“高腔”,在湖南省各地广泛流行,成就了湖南独特的文化传统。湖南花鼓戏作为诞生于农耕文化背景下的一种艺术形态,浓缩了广大湖南人民200余年的情感,是湖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是湖湘文化的一种最为形象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全文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探析

摘要: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均等化服务理念,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政策和措施。文章从顶层设计、均等化内涵、建设现状等方面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实现服务均等化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图书馆;服务

1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解读

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初具雏形[1]。次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标志着我国公共图书馆开始走向和谐理性发展的新时代。200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在顶层设计层面加快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均等化服务理念得到进一步深化。2013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纲要》提出要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标[4]。2015年,《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等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由此可见,我国对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要求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研究综述

笔者以“公共图书馆”“均等化”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所有学术论文进行检索,共得到相关研究文献200多篇。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从2008年开始受到图书馆界专家学者的关注,此时学者们探索的内容主要包括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现状、服务均等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布局等。自2010年起,关于均等化服务的研究论文数量激增,在2014年达到高峰,2010—2014年间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均等化服务的路径选择。2015年后,关于均等化服务的研究有所减少,研究领域扩展到均等化服务模式的构建等方面,研究成果逐步走向深入。目前,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相关理论研究较为深入,相关的实践研究和案例分析论文也较多。2.1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内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公共图书馆宣言》中阐明:“每一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利,而不受年龄、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的限制。”[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新、文化产业和版权部负责人戴奥克拉奥女士将其简明而全面地表述为“我们必须保证让世界上每个角落的每个人都有书读”[6]。中国图书馆学会发表的《图书馆服务宣言》指出:“图书馆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阅读权利为天职,图书馆致力于为全体读者提供人性化、便利化的服务。”学者们对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林碧英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可以保障居住其中的所有人都能就近获取知识、信息、文化资源及其他图书馆服务[7]。洪凯认为,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均等化是指公共图书馆能够为所在社区公众提供平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公众公共文化权利的平等[8]。张正认为,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就是政府大力发展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保障广大群众平等地享受图书馆服务[。9]。笔者认为,公共服务均等化简单地说就是让每个人都拥有平等享受公共服务的机会,让每一个人在同一标准上实现机会的均等。2.2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问题与对策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主要面临财政和立法保障体系不完善、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10]。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对公共服务、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2015年全国人均购书费最高地区(7.65元)与最低地区(0.27元)之间的差距高达27倍[11],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与此同时,我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动服务均等化政策和措施的出台和施行。例如,2011年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政策出台,国家财政对免费开放给予了大力支持,使我国公共图书馆向服务均等化目标迈出了坚实而具有跨越性的一步。据统计,2016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共有3,153家,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77家,增长率为2.5%;2016年,国家投入2,917亿元用于文化事业建设,比2012年增长了40.6%;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正式施行,使公共文化服务在法律层面得到了保障。2.3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建设经验和实现路径。为了实现服务均等化目标,于良芝、邱冠华等总结了公共图书馆的基层图书馆建设、总分馆建设、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等模式[12]。温州、苏州、无锡、东莞、深圳、江阴、嘉兴等地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走在全国图书馆的前列,不少学者对这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总分馆建设进行了深入的理论联系实践研究。此外,肖希明提出,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推进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构建网络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化服务将极大地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效能[13]。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