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儿童教育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7 04:25:1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户外儿童教育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教育精准扶贫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
[摘要]教育精准扶贫主要是政府借助扶持教育的方法对贫困地区进行的精准扶贫方式,让不同的人群享受相合适的教育资源,接受教育。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避免教育帮扶的盲目性。文章通过对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从教育精准扶贫的角度提出创新教育精准扶贫模式、构建教育精准扶贫梯次和增强教育精准扶贫力度及稳固教育精准扶贫成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大理剑川;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目前,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迫在眉睫。指出“扶贫先扶智”,精准扶贫工作必须把教育扶贫放在首位。可见在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关注,同时也为解决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迎来契机。本研究涉及的农村留守儿童指:“年龄未满18周岁,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半年以上,被留在户籍所在地而不能随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调查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通过整理家庭、社区、教师和学生的调查问卷后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经历给其造成安全失保、心理失衡、学习不佳、道德失范等负面影响。因此,剖析造成剑川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安全、心理健康、学习和道德品行问题的成因,结合教育精准扶贫的策略提出解决措施。
一、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契机
(一)教育精准扶贫提出的背景。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指示后,政府把教育精准扶贫规划到精准扶贫战略中,教育成为扶贫攻坚的重要路径之一。通过让教育扶贫精准化,实现农村贫苦地区不同人群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接受正规教育,带动各地教育稳定协调有序发展。教育精准扶贫强调精准识别、帮扶、监督和管理等,因此对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实施教育扶贫,必须建立精准的教育扶贫体系,实现教育资源配置的相对公平,在民族地区将公共教育资源落实到实处。教育始终是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面对社会的加速转型,人口流动既是动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越发严峻。通过教育改善当地贫困状况,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数量,将教育作为脱贫的武器来解决精神和物质贫困,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价值。(二)教育精准扶贫在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的实践。精准扶贫战略出台后,各地方积极制定符合本地区情况的教育精准扶贫规划。在教育精准扶贫实践中,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扶贫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第一,政府扶持型。政府出台相关规划政策或出资完善大理剑川的基础教育设施,如剑川县金华镇在政府出资帮助下,通过采取有效的教育精准扶贫举措,新建教育基础设施,对留守儿童走访调查、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定期核查,确保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精准扶贫。第二,基金帮扶型。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学生设立奖助学金等,最具代表性的是“希望工程”。云南省把“两免一补”和“控辍保学”落实到实处,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大多集中在中小学,享受到义务教育支持补贴的书本费、杂费和生活费等救助。第三,学校帮扶型。大理剑川县各个学校实行的教育帮扶,如剑川金华镇中小学组织成立留守儿童研讨小组,学校聘用心理学教师为留守儿童心理疏导;通过家访精准了解留守儿童日常生活状态,构成家长、监护人、学校多元一体化共同管理留守儿童的帮扶群体。第四,社会公益型。大理剑川县民间自发组织的公益型教育帮扶。如剑川县老君山镇对留守儿童实施关爱工程,举办“爱心妈妈”牵手“留守儿童”活动,一对一地结成帮扶关系,帮扶人定期联系和探望帮扶对象,全社会共同努力精准帮扶这群特殊的儿童。(三)教育精准扶贫在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上取得的成效。经过大理剑川各部门的不断努力以及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效果,各界愈加重视当地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实践证明,通过教育精准扶贫发掘当地的优势资源来摆脱贫困,确实对当地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改善具有一定成效。如大理剑川当地政府抓住沙溪古镇、海云居、石宝山、石钟山石窟等名胜古迹的旅游资源优势,让本地人融入旅游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在剑川就业的机会,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缓解外出打工让孩子留守的状况,留守儿童数量减少了,同时也就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起到促进作用。据调查,学校在假期都会组织教师到村寨进行教育精准扶贫帮扶,实行一村一户的一对一精准扶贫,大理剑川不少留守儿童得到精准帮扶后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快乐成长。
二、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大理剑川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表现
浅谈信息技术学前教育创设游戏活动
摘要:根据信息技术等手段以及季节性变化,为幼儿组织户外游戏;开展物理活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对幼儿活动的科学指导和对幼儿活动的及时管理;重点放在工作过程上,在幼儿中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鼓励他们正确地开始和完成工作,并学习如何独立地组织玩具。因此,本论文简要讨论了如何在目前幼儿教育进程中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幼儿游戏活动的效力。
关键词:分析措施;幼儿活动;效果改进;游戏活动
前苏联教育工作者Makarenko曾经说过:“游戏与成人活动、工作和学习等一样,在儿童的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创造条件,让儿童参加各种游戏。所有类型的游戏都需要仔细组织和不断实施,以便不断提高儿童参与游戏的效率。
1根据季节性变化安排户外活动
在秋冬季节,外面的温度很低,环境比较恶劣,在寒冷时期幼儿是比较脆弱的,并且将电子仪表放在寒冷的环境中,也不利于信息技术设备的保存与保护,不想去户外活动幼儿这是正常的,但是,幼儿从幼年开始,教师需要抓住孩子,爱好抓住机会,也就是离大自然很近,这个时候就是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电子仪器,比如摄像机等等,帮助幼儿们玩得更开心。但是,儿童的皮肤很微妙,在户外活动中必须控制时间,教师通常在20分钟内让儿童在活动和游戏中行使他们的意愿。
2发展体育活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户外游戏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学习,高质量的游戏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围绕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促进儿童心智发展的影响与空间类型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儿童成长;户外游戏;空间设计
现在的儿童户外场地设计,越来越注重“个性化设计”,对儿童的场地设计是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实际设计中,应将儿童作为一个专门的关爱群体给予更多独特的考虑和关注,而并非只是圈定一个模式化、简单化的场地。如何为他们设计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游戏环境,在日益注重儿童教育的今天,有着深刻而积极的意义。
1游戏活动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儿童伴随着游戏成长的过程中,给儿童提供了身体运动、智力、认知、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机会。许多人都研究或论述过游戏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实践也充分地证明,游戏不仅不会浪费儿童的宝贵时间,反而是儿童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人们对场所的规划,不单单是空间,也不是内容,而是一种体验。“相互作用”是创建具有刺激性与挑战性,能够激发儿童更多想象、思考和探索的游戏空间,并有利于儿童心智的发展。良好的户外游戏空间环境,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不仅提供了儿童与成人间的活动,并蕴涵多种哲学和文化理念,以至于儿童置身在其中时,能激发潜能及表现出自我,感悟其文化传统和哲学理念,进而改善行为、陶冶性情、涵养气质。
2释放儿童心智发展的户外游戏空间型类的设计
混龄体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价值探讨
摘要:游戏是儿童教育中的重点,貫穿于儿童教育教学活动始终,潘龄体育游戏对儿童身心、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文针对混龄体育游戏展开探讨,在简单了解这一游戏模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后,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分析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儿童体育活动开展。
关键词:幼儿园;泥龄体育游戏;儿童发展
混龄体育游戏将混龄游戏和体育游戏混合在一起,应用在儿轍育教学制J中,从JL童的个体錄出发,为JL*身体能力錄、1H4化和社会化鎌奠定基础。现如今,国势t个体差异教育、个性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髙,混龄体育游戏的优势作用日益突出,在儿童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这一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
一、混龄体育游戏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混龄体育游戏同时具备体育游戏和混龄游戏的优点,通过这一游戏模式,可以让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在混龄体育游戏中,年龄大、能力强的儿童成为年龄小、能力弱儿童的支架,通过这种“以大带小”的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儿童身体能力得到提髙。而儿童能力发展的同时,自信心、责任心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增强,还能够形成乐于助人、相互帮助等优秀品质。其次,混龄体育游戏让儿童处于一个跨越年龄的群体环境中,儿童可以接触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同学,学习、交往的机会大幅度提髙。在这样的情况下,儿童的同伴交往能力也会得到发展,同时学会理解他人想法、倾听他人意见的良好品德。最后,混龄体育游戏在提高儿童认知能力上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年龄差距问题,看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这一游戏模式中会产生一定的认知冲突。而解决冲突、实现平衡转化就是儿童认知能力提高的过程。
二、港龄体宵游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亲子互动空间设计必要性分析
摘要:在儿童活动场所中,家长仍处于从属地位。设计师往往忽视家长作为活动对象的需求,导致真正的亲子互动空间少之又少。本文从亲子互动空间的概念与现状分析,挖掘儿童活动空间缺陷与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的作用,最后从娱乐设施入手提出改造设计的两类建议,希望家长和孩子能够共同玩耍,维护最本真的童心。
关键词:亲子;设计;童心
童心,即为孩子般的心灵。它是宝贵的情感,能带给人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的欲望、对生活的期待与清澈的笑容。孩子生而带有童心,喜爱玩耍,简单而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成人的现实和多虑并不意味着童心的消逝,而是单纯的情感被隐藏,即便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也经常有被称为童心未泯的老顽童。那么如何在生活的磨练下保持一颗童心呢?和孩子们一起玩。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在街头绿地、儿童公园等地方,孩子们在架构和配色都几乎一样的滑梯上一遍遍重复着爬上去、滑下来,无精打采的父母则在一旁监管、拍照,消磨时光。与孩子玩本是愉快的事,为什么家长会产生这种情绪状态?事实是根本没有娱乐设施供他们活动,一些所谓的亲子游乐园成了家长休息和托管小孩的去处,这类空间中,大都以儿童游戏、父母长辈看护的方式展开,在设计中往往讲究儿童的娱乐设计和家长的休憩设计。难道家长只需休憩而不爱玩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玩是人的天性,不会随着年龄而消失。趣味性的活动并不是儿童的特权,家长也需要从乏味的监护中获得乐趣,舒缓工作和生活压力。在现在这个“亲子游”、“亲子园”等词汇频繁出现的时候,仍需要真正专门为亲子设计的空间,一个能使家长和孩子共同玩耍的地方。
一亲子互动空间
亲子互动空间即亲子产生互动行为的空间场所,分为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室内互动空间主要指在商业空间中逐渐兴起的亲子乐园,即通过五颜六色的室内游戏设施搭建的较为安全的游戏场所。而室外互动空间主要有儿童乐园(指在居住区和学校附近设置的有完善安全设施的独立空间)、综合公园中的儿童游戏空间以及儿童公园等可供亲子活动的户外场所。
1.1室内亲子互动空间
城市儿童活动空间设计研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五感是人们获取外部信息,感受这个世界的渠道。在景观环境中,五感可让人们形成多元立体的感受,因此在景观设计中,调动人们的五感来感受环境、欣赏景观是一种大的趋势。对于儿童,他们的认知来源于自身已有的知识,他们的行动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于儿童来说,自己通过感受得到信息就是最直观的学习。在现代社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中儿童的生活环境充满了各类现代化的建筑和道路交通,儿童们由于缺乏自然元素,他们中的一些个体已经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当儿童想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会有来自父母出于安全的顾虑以及当今社会中的学业压力。因此,许多儿童大多接受了生活在虚拟世界的环境,所以在城市环境设计中要考虑多去设计体现自然的元素,让儿童能在人造的自然中自由安全地活动。设计师在设计儿童活动区时应注重植物的搭配,富有生命力的植物不仅丰富了空间,美化了环境,还能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儿童活动场地的绿化面积应在65%以上,这样环境的生态能力才会体现,也能合理地搭配出植物景观。儿童教育学的研究表明,儿童在自然环境中学到的远远比在玩具等娱乐器材和设施上更多,这说明儿童活动环境中的自然景观不容忽视。
2儿童成长发育与景观的关系
儿童时期是孩子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思维和感官感知能力都十分敏捷,有些家长认为人的能力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从而忽略了在儿童时期充分给予其合适的环境,这是错误的。据儿童教育学的研究表明,能力是由先天形成和后天发展共同决定的,而影响后天发展的重要方式就是儿童通过自己的感官把外界信息传入人脑神经中枢,并在相关中枢区域产生活动,从而增长自身的各项能力。在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也会加大儿童对外界信息的学习需求,因此儿童的能力提升与获取外界信息是一种相互促进的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一个好的景观环境能使儿童五感齐发并相互沟通,不仅在知识文化教育方面能给予儿童成长,也能提升他们身心健康的质量。在当今城市生活中,由于缺乏自然环境,许多儿童患上了自然缺失症,导致儿童注意力、创新力、学习能力等行为能力下降。首要原因是儿童父母出于工作因素,没时间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同时也不放心孩子独自外出体验自然。其次是城市中自然环境的缺失以及电子设备把儿童留在了虚拟世界中。
3儿童的五感特性分析
3.1视觉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探讨
摘要: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由于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留守儿童缺乏呵护与陪伴,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大多由家中长辈监护,“隔代抚养”易造成非正常成长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合作,共同构筑起面向“留守儿童”的一整套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隔代教育;心理问题;人格塑造
2015年6月9日,贵州毕节一个家庭的4个留守儿童集体服毒自尽的事情,震惊了所有人,4个孩子中最大的哥哥13岁,最小的妹妹才5岁,正是天真无邪、青春烂漫的年纪,却戛然而止,只留给世人无尽悲伤。2012年,5名身份不详的男童,被发现死于毕节城区一处垃圾箱内,据警方调查,5个小孩系躲进垃圾箱避寒时一氧化碳中毒身亡,5个死亡的男孩均在10岁左右,最大的约13岁,最小的约7岁。真是令人感到无限惋惜和痛心。此类案件屡见不鲜,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令人堪忧。2015年全国两会上,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关注其教育及心理健康成长。”留守儿童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话题。全国政协委员张静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进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议》,建议构建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关爱服务体系,保障留守儿童群体生存发展的基本权益,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必要条件。关心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亟待解决,我们需要从学校教育、人格塑造、心理疏导、素质培养多方面关注留守儿童,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更好的融入集体、适应社会。
1当前留守儿童的现状
由于诸多原因限制,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下,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尤为迅猛,沿海地区经济发达,需要大量劳动力,农村地区偏僻,生产力较为落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提高家庭收入,改变生存现状纷纷外出务工,由于户籍限制及经济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大多留守儿童由此产生,由家中老人代为看管。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进城务工劳动力约为1.3亿,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1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超过4000万人,在全部的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8.29%。该数据呈逐年递增趋势,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留守儿童据其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分为“母亲外出”,“父亲外出”,“父母亲均外出”三种情况类型。对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研究,共计2032名学生(占全部学生95.4%)。从总体上看,“父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614人(占30.2%)、“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131人(占6.4%)、“父母都外出”的留守儿童数量为377人(占18.6%),三类留守儿童的总数量为1121人(占55.2%)。数据显示充分让社会感受到压力,留守儿童数量庞大,他们的教育心理健康问题亟待解决。父母纷纷外出务工,留守的孩子由谁监护和看管?谁来承担起“启蒙教育”的职责呢?孩子的心理情感缺失和精神空虚将由谁弥补?对744名农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发现,有230名是托付祖辈照管,占38.7%;有23名托付亲朋好友照管,占29.7%;有344名是由母亲在照管,占43.2%;由127名是由父亲照管,占18.1%。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看,父母未能承担监护教育职责,“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尤为凸显,导致留守儿童情感教育多方面缺失,不利于其全面健康成长,不能较好的适应集体。
2留守儿童的教育及心理问题
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一、融合教育给学前特殊教育带来的考验
融合教育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教育。1994年的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首先重申了《世界人权宣言》提出的“每一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进而通过的《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中规定:“作为全纳性学校应该接纳所有的学生,而不考虑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及其他状况。”[3]由此可见,融合教育为特殊儿童提供了可接受教育的机会。1990和1994年国家分别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残疾人教育条例》中以法律和法规形式对随班就读予以规定。此后,随班就读成为我国推行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式。[4]但是融合教育并不仅仅是为特殊儿童提供入学的机会,而且要求保证所提供教育的质量水平。因此,在这种融合教育的背景下,对我国学前特殊教育的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幼儿园融合环境的创设。在融合教育的主流背景下,幼儿园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否自觉接纳特殊儿童。这里自觉接纳特殊儿童不只是让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幼儿园,也包括让他们享受和普通幼儿同样的教育,形成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观和教育活动,这里的儿童是包括特殊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第二,是否创设适合特殊儿童的融合环境。幼儿园的建筑安全性和楼层的高度,占地面积的使用和户外活动区域的规划,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是否满足特殊幼儿的需要。第三,管理方式是否满足特殊儿童的需要。在特殊儿童的安置方式上,根据特殊儿童的障碍类型和障碍程度,是否需要资源教室辅助教学。家长的参与是保障特殊儿童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与家长合作教育?如何让家长参与到特殊儿童个别教育计划?这些都是幼儿园融合教育所要面临的挑战。(二)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特殊儿童被纳入普通幼儿园,幼儿之间的差异就会增大。幼儿教师将会面临如下考验:第一,教师的融合教育观念和态度。特殊儿童作为人,享有人的基本权利和平等的受教育权。已有幼儿教师对融合教育态度和幼儿园融合教育现状等等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对特殊儿童类型存有差异性的接受态度,幼儿教师较容易接受言语与语言障碍、学习障碍以及肢体障碍的儿童,而较难接受情绪与行为障碍以及多重障碍儿童。第二,教师的融合教育知识结构。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停留在普通幼儿的领域,如何了解特殊儿童的身心特征,如何发现并满足特殊儿童的身心需要,以及如何与特殊儿童正常的沟通和交流,如何为特殊儿童设计适合的教学活动,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对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出一定的挑战。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在融合教育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身心特点和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学习目标和教学进度,为特殊儿童制定个别教育计划,实施适合于各类儿童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面对不同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也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沟通技能,比如盲文、手语等。(三)幼儿同伴接纳态度的转变。融合教育既给特殊儿童提供了正常化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但是这样的环境也对他们提出了挑战。当今社会对特殊儿童的歧视态度未发生根本性改变,特殊儿童在融入普通学校的环境中仍然承受着被排斥感,甚至拒绝融入普通幼儿园,面对生活中与普通儿童相处学习的处境,就需要他们调节自己的心态,主动适应环境,并不卑不亢地与普通幼儿合作学习,共同处理生活游戏中的困难。而作为普通儿童,融合教育不仅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的多样性,也为他们认识人类的差异性提供一个机会。除此之外,对幼儿在学前期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因此,融合教育是特殊儿童如何融入普通幼儿园和普通儿童如何接纳特殊儿童共同需要面对的挑战。
二、学前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从目前融合教育视角下学前特殊教育的相关研究中,发现我国以随班就读的学前特殊教育面临着融合理念、资金投入、师资培养、家长支持等方面的诸多困境,影响着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一)融合教育理念缺乏。融合教育在国际上盛行,是基于平等自由、尊重差异、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从人权和平等的角度强调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然而目前,我国在学前特殊教育发展中融合教育理念仍然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特殊儿童视为需要同情和帮扶的弱者。这容易导致有些轻度障碍的特殊儿童产生自卑感,不利于这类特殊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第二,幼儿园缺乏权利意识。通常认识不到特殊儿童享有和普通儿童同等的基本权利,尤其是受教育权,在儿童入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第三,教师过于注重教学效果的呈现。没有根据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强对特殊儿童的专门练习,超越特殊儿童身心承受的能力,这样反而会出现反面效果,不利于特殊儿童的生态化成长。(二)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不平衡。我国财政投入是特殊教育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在学前特殊教育方面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特殊教育经费。我国专门服务于学前特殊教育学生的资源教室或资源中心数量有限,而且康复设备设施应用率较低。长期以来我国的幼儿教育财政投入只占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的1.2%—1.3%,学前教育中特殊儿童教育的资金投入要比普通学前儿童的教育经费要高,然而现在的投入比例在整个教育中比较低,经费投入比例失衡是影响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前特殊教育中的教学设施不足,教学设备配置较低会影响特殊儿童的康复训练。(三)师资培养存在不足。学前特殊教育教师是提高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关键,关系到特殊需要儿童的长远发展,目前,据调查研究显示,学前师范生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的态度比较消极,是否学习过融合教育或对特殊教育课程对特殊幼儿的接纳态度有着显著影响。学前特殊教育在职教师队伍中,有部分教师仅是学前教育专业,对特殊教育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取和普通幼儿一样的教学方法,可是这样的教学措施并不一定适应特殊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导致出现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实践能力欠缺,主要表现如下:1.缺乏独立的特殊儿童观,不能较好地尊重差异进行个别化教育。2.特殊教育教师职前专业认同感较低、专业知识不够坚实。3.教师不注重自身教学的反思评价,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评估的能力不足。除此之外,教师性别比有所差异,女性教师居多、男性教师偏少,这对教学安全问题有所影响。由于教师专业能力较弱,教师培训力度又小,师生比例失衡,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不能满足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需要。(四)家长的支持力度低。关于特殊儿童家长,一方面,不愿承认孩子的特殊性,以致错过了孩子可以干预康复的关键期,导致残疾幼儿在某些器质性障碍方面,产生器官萎缩、功能丧失。而且认为在普通幼儿园中,孩子会受到同龄人的嘲笑冷落。另一方面,家长把孩子送到融合幼儿园,就把孩子的一切发展都交给幼儿园,家长较少参与幼儿的学习进程中,对儿童的评估测试也没有向老师咨询结果要求解释,造成老师和家长之间对儿童的教育难以达到一致性,影响了特殊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的构想
以融合教育为导向,以生态理论为基础,关注以特殊儿童为中心的生态主体与周围环境的多元支持,[5]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前特殊教育发展策略提出构想。(一)融合教育理念———指导思想。转变对特殊儿童的观念,营造宽容、接纳的社会环境,深化社会大众对学前特殊儿童的认识。首先,从发展的幼儿观来看,遵循幼儿身心成长的规律,关注幼儿生长敏感期。学前期是儿童认知、技能、情感等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因此针对学前特殊儿童在学龄前的教育更是有利于弥补其缺失的功能、发展其潜力。[6]而特殊儿童在某些个体机能有所丧失,并不能否认其他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幼儿园增强特殊儿童权利意识。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权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2014年1月出台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提出的“全面推进全纳教育,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接受适合的教育”也着重强调了实现保护特殊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最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面对有差异性和特殊性的儿童,教师应该遵循特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更新教育观念,给予适度的教育材料,安排适宜的教学进度,转变对特殊儿童的消极态度,为学前特殊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融合环境是发展学前特殊教育的关键。(二)教育经费保障———发展前提。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经费支持,尤其是特殊教育的发展,资金的保障是发展的前提,因为我们特殊儿童教育需要的教育资源不同于普通儿童所需的教育条件,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实施特殊的教育方法。特殊的教育支持。在特殊的教育工具上,譬如听障儿童在器质损伤不大的情况下可以佩戴助听器,助听器的花费很大,这就需要政府的帮助支持才能满足需要。在教育环境的设置上,为了保障特殊儿童的安全,在室内室外环境都尽量避免尖硬材质的建设,房屋装修材料也要环保干净,以免儿童误食影响生命安全。所以,首先在学前特殊教育中总的投入要加大,根据国家GDP的增长速度及财政支出的总额,增加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学前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保障学前特殊教育正常有序的发展。教育经费的投入结构要合理。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比例要均衡。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投入比例占全国应该较低,因为当地政府的经济发展较好,有能力提供更多的教育资金。而在西部经济发展欠缺的地区,国家要增加经费投入比例以环节地区发展慢资金短缺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村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当然还可以提倡东部带动西部,以发达地区帮助扶持西部欠发达地区。扩大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民办特殊学前教育,建立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社会各种力量基金投入为辅的原则,通过多种形式像宣传、募捐等方式积累更多资金,开展行之有效的助学活动,帮助特殊学前儿童积极健康的发展,享受和谐社会带来的温暖。(三)专业教师培养———质量关键。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提高我国学前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之一,没有高水平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准的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提升计划》规定“鼓励高校在师范类专业中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的全纳教育理念和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学能力。”文章关于提升学前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也提出以下几点构想:增加高校学前特殊教育师范生人数,缩小师生比,增加专业教师数量。但是数量的增加并不能保证良好师资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质量,还需要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对学前师范生融合能力的培养。第一,整合专业课程。整合学前专业与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使学生共享课程,加深对特殊儿童的了解;第二,强化相关课程设置。在学前教育专业除开设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的必修课之外,增开融合教育课程,加强学生对融合教育知识的学习;第三,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到特殊教育机构或融合教育幼儿园进行见习或实习,使其亲身接触各类特殊儿童,进一步加深对特殊教育和融合教育的理解。[7]实行资格认定制度,借鉴学习美国“双证式”人才培养模式,[8]调整课程设置,重视学生对特殊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对于学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既需要掌握学前儿童教育的知识技巧,还需要掌握特殊儿童教育技能。强化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加强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是提高教师特殊教育专业能力的重要活动,目前世界各国学前特殊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因此,加强对教师进行定期集中的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师的融合能力。复合型师资的建设既需要内部自身的发展,也需要外部环境条件的支持。提高特殊学前教育教师的待遇,缓解职业倦怠,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职前职后培训要定期进行,不断充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建立稳固优秀的复合型教师队伍。(四)融合环境创设———外界支持。融合教育背景下学前特殊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融合幼儿园内环境的创设,其中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在物理环境方面,强调保护特殊儿童的身体安全,在周围环境和空间设施内不能存有不安全的设备、污染、暴力等危险因素。不管在饮食还是日常活动中,应该保障基本的卫生措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提出“加强特殊教育资源教室、无障碍设施等建设,为残疾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生活便利。”一方面,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儿童入学的准备,使其受教育的环境达到无障碍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儿童学习活动的参与水平。[9]另一方面,改进设备和教材以便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满足儿童的特殊需要,为特殊儿童适时提供康复活动。在心理环境方面,强调整体环境能为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一种归属感和愉悦感。[10]同时也要提供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积极互动的机会来实施教育活动,激发特殊儿童探索发现的潜在能力。(五)家园合作发展———人力保障。为特殊幼儿提供一个健康的融合环境,必须在家园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健全交流机制,才能形成教育合力,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引导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学前特殊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根据特殊儿童的特殊性提供个别化教育,根据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育以达到教育的最优效果,同时也要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决策、教育计划和教育过程中,提供家庭咨询、家长培训、家长辅导。家长也有权参与评价孩子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可以查阅对儿童的评估测试记录,对评估结果进行评价并要求学校做出合理解释。为改善家长对特殊儿童的观念,使家长正视特殊儿童的缺陷,学校可以建立“学前特殊教育家长委员会”来更好地进行家校合作,以提高学前特殊教育的质量现状。[11]
刍议家庭教育下的儿童教育
一、学前儿童在家庭教育视角下的实际需求
总体上家庭教育趋向极端化.一是抢抓“教”教育,表现为早学,多学,深学;二是“教”育代替“养”育、关心、关爱,轻视了的身心关怀和抚育。即便是关心层面的,家长也常常用“教”的方式进行。那么,现实中在家庭教育视角下学前儿童的实际需求是什么呢?(一)约1.5周岁之前阶段的学前儿童1.5周岁作为分水岭的依据是此前的学前儿童对母亲有绝对的依赖,这个时期的家庭教育重点是关爱其生理健康需求,避免与事物接触中所产生的恐惧心理;尽量让学前儿童与亲人一起生活,培养亲情;同时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与生活环境接触,提高适应环境能力。(二)约1.5周岁至入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此阶段的学前儿童具备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观念,有自己喜好的生活环境,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更为生动,依赖父母动机更为复杂,比如爱与同伴一起玩,爱户外活动,爱玩玩具,对新事物爱观看、探问和模仿等。实践证明,这一阶段的学前儿童有了“你”、“我”、“他(她)”的概念以及万物(它)的意识。那么,家庭教育不能不顾及学前儿童智力成长的发展,减少“家长判定式”教育,从而尽可能多地让学前儿童从玩耍及生活中体验家庭教育。(三)幼儿园阶段的学前儿童入幼儿园后,学前儿童对家庭教育看法和态度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学前儿童对教师、同学、学校等概念有自己的认识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渐渐削弱,学前儿童倾向于探索好奇事物、选择和偏好某一衣食、与同伴交往、展示自我等。此时,家庭教育不能忽视他们的兴趣,否则就会挫败孩子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家庭教育的权威性。因此,这一阶段是学前儿童教育生涯中的重要阶段,事事都得小心,父母的言行会影响到学前儿童的智力成长与身心状况。
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模式基于家庭教育“两个极端”和“三个矛盾根源”的现状以及学前儿童的现实需求,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向着科学、实效的“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发展已成必然趋势。(一)“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和爱护”,而是关心、关切、关注学前儿童的身心,即生理和心理。换句话说,要从身体和心理来关心、注意、关怀、满足、抚养学前儿童,超越了单纯的身体关注或单纯的心理关怀,突出“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视。“适度教育”不是盲目地进行学前儿童的学识教育,而是要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综合因素来考量学前儿童的教育种类和深度。其综合因素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承受力、智力承受力、成长中的生理和心理需求等实际情况,还包括衣、食、住、行、喜好等。(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的科学性与实效性1.“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不是简单的“关爱”+“适度教育”的结果,而是“关爱+适度教育”综合能量的考虑家庭教育的前提是对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有充分认识,即在“关注身心”的基础上获取认识信息,选择与学前儿童成长综合因素相一致的家庭教育内容展开教育。同样,“关注身心”也得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渗透,不是单纯的关怀,是关怀中有教育,即“温暖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家长陈旧教育观念与学前儿童成长规律不适应的矛盾慢慢地缓解。一方面家庭教育重视了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满足了学前儿童的成长实际需求,体现了实效性;另一方面结合学前儿童的成长特点进行了家庭教育,采取学前儿童乐意接收的教育方式和内容,不仅提高了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增长了学前儿童的学识和推动了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体现了科学性。2.践行“关爱+适度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模式,能打破现实社会中家庭教育走“两个极端”的局面首先,关心不再是一味地满足物质财富,而是在身体和心理共同关注下对学前儿童进行物质和精神满足。其次,教育不是以成人的主观判断来设置种类与活动形式,而是打造更加天真童趣的教育形式和内容。这样,学前儿童能保持恒定的学习兴趣和拥有健康的身心,为今后学校教育生涯奠定基础。
作者:潘军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商业建筑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二孩政策的全面实施刺激了商场开放空间的变化,这要求设计师在商业建筑开放空间设计中考虑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儿童行为及心理的需求。文章通过结合儿童行为学、心理学,分析商业建筑开放空间中儿童的行为特征,提出了满足儿童行为特征的商业建筑开放空间设计策略,力图实现儿童游乐行为与商业空间的融合,以期为今后儿童使用的商业建筑开放空间提供设计策略支持。
[关键词]商业建筑开放空间;行为特征;儿童
1儿童需求引起的商业建筑开放空间变化
伴随着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童需求消费逐渐占据了家庭消费的较大部分,与此同时为抵抗网络消费的冲击,拉动商业实体经济,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商场纷纷向国外“儿童友好型城市”购物中心学习,布局其开放空间中的儿童体验空间,以吸引更多的家庭消费。于是真正意义上为儿童设计的商业广场数量增加,精心为儿童设计的户外活动场地,富有特色的儿童游乐教育空间得到重视,上海怡丰城的空中探索乐园、虹桥南丰城的儿童乐园和有机农田等一批优质的户外儿童体验空间出现,凭借其寓教于乐的特性倍受年轻家庭的喜爱。发展势头虽好,但在三四线城市的状况却滞后,中小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户外儿童体验空间多是千篇一律的商业项目,设计僵化且缺乏个性特色,维护不善且长久未更新。而市场上文化教育与商业空间碰撞出的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倍受关注的儿童安全问题也尚待解决。儿童需求引起的商业建筑开放空间变化给予笔者以启示:当下商业建筑开放空间的设计需要关注儿童的使用空间,通过有意义、有创意的空间设计保障儿童在其中的安全与利益,为儿童设计,不断提高儿童所在开放空间的质量,这需要设计师在商业建筑开放空间设计中考虑儿童行为及心理的需求。
2商业建筑开放空间中儿童的行为特征
2.1心理行为特征。儿童在商业建筑开放空间中的心理行为主要表现为5个特征:(1)寻找刺激;(2)寻找同伴;(3)求胜心理;(4)模仿特定对象;(5)自我中心。好奇心驱使儿童倾向于在环境中“冒险”,幻想自己是探险家,模仿他们的行径,以寻找有趣或隐含的东西为刺激点。当一些儿童看到其他的儿童开始在某些特定的空间中游戏时,他们会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要求加入游戏中。游戏中发现、探索等成功的体验为儿童们带来快乐。如若这个过程中出现相同目的的竞争者,求胜心理会驱使儿童们他们不断在游戏中表达意愿,展示能力以获得某种奖励或者宣泄情绪。而最为重要的特征是,儿童以故事中心视角理解自我经历,即通过一种叙述性结构理解事物。故儿童场地空间的设计需具备一定的叙述性,以故事化形式体现。2.2活动行为特征。儿童在商业建筑开放空间中的活动行为特征表现为:(1)同龄聚集;(2)易受季节影响;(3)易受时间影响;(4)活动内容随意、多变。在商业建筑开放空间中,充满好奇与未知的商业环境充满了引起儿童们兴趣点的事物,儿童们习惯漫游其中,故活动轨迹多呈曲线形式。好动的特点使儿童活动既不定时也不定点,他们不仅会在指定场地上,还有可能到达具有吸引力的潜在的活动场地,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会更长。因此,儿童场地空间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允许多种活动的开展,同时也要注意与周边其他场地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