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理论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2 12:13:3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货币政策理论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外汇治理论文
摘要:本文从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现状入手,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持续双顺差对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和外汇治理的影响,并对完善我国货币政策工具操作与外汇治理的途径作了探讨。
关键词:货币政策;外汇治理;国际收支
一、目前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1994—2005年间,我国国际收支差额的年均增长率为16.9%,且除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出现过63.2亿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均出现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的“双顺差”。2005年我国国际收支顺差为2237.8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4.8%,占GDP的9.82%。其中,经常项目顺差1608.18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71.86%;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629.64亿美元,占国际收支总体顺差的28.14%。
在国际收支顺差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外汇储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1994—2005年间,我国外汇储备年均增长率为28.6%,且2003年以来年增长量都超过了1000亿美元,2005年末外汇储备已达8189.3亿美元。
二、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对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和外汇治理的影响
国有商行货币政策管理论文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问题的提出;信贷规模由按计划发放演变成事实上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1998年以来各年度新增贷款情况的分析;基本结论:信贷规模不适合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论述。其中,主要包括:,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良影响、改革开放前的大部分时间里,只有中国人民银行一家银行、信贷管理政策有所改变,但仍实行较为严格的计划管理的办法、新增贷款调控目标数与实际数之间的差异较大、影响贷款增量的主要因素:存款增量、理论上,信贷增加额这一指标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实际运行中,信贷投放规模越来越受到其他融资手段的制约等,具体请详见。
摘要:1998年央行取消信贷指令性计划以来,信贷规模逐步演变成了央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之一,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利率、货币供应量等传统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本文分析了我国央行的信贷调控目标与实际信贷增长之间的差异,通过实证和理论分析的方法论证了信贷规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它们已经成为自主经营的主体,央行不应直接干预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此外,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企业的融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信贷已经不再是企业融资的唯一形式。因此,信贷规模控制不宜成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关键词:信贷规模;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一、问题的提出
2006年初,央行提出2006年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调控目标是2.5万亿元。到一季度结束时,全部金融机构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了1.26万亿元,超过央行人民币新增贷款预期目标的一半,而时间仅仅过去了1/4。与此同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呈加速上涨势头。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投放倍受瞩目甚至非议。有很多人士认为,信贷过快增长是造成固定投资过快增长和房地产业过热的重要原因。尽管一季度后央行出台了很多调控措施,意图抑制信贷过快增长。但是到6月末,新增人民币贷款仍然继续上涨,上半年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2.18万亿元,占央行全年预期目标的87.2%,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增7233亿元,增幅达50%,远远超过同期GDP和投资的增幅。于是再次引起了各方议论,似乎信贷增长成了当前一切经济过热问题的罪魁祸首。
不可否认,信贷的过快增长会对宏观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但是我们也注意到,2005年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控制目标是2.5万亿元,实际新增2.4万亿元。到2006年央行仍将新增人民币贷款的调控目标定为2.5万亿元,这显然是不妥的,因为我国GDP现值的年增长率不会低于10%、过去几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亦几乎都在20%以上,因此,年度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也应该有相应增长,而不是维持不变。如果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在过去几年里央行制定的新增贷款调控目标与实际增加额之间存在很大的“误差”。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息相关,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微观经济主体等层面上存在的障碍是我国货币政策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所在。本文对此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效
1998年以来,针对国内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国内消费需求疲软以及出现了通货紧缩等突出问题,中央政府持续地适当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等扩张性货币政策。这些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市场物价渐渐转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4%,改变了1998年来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分项目看服务项目上涨14.2%,居住上涨4.8%,食品除水产品﹑蔬菜价格上涨外,其他继续下降。2001年1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0.7%,比去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呈现出平稳并略有上升的势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继续小幅上涨,一季度累计上涨3.5个百分点,粮食价格总体比较稳定,服务类项目调价已基本到位。但另一方面,分地区的居民消费价格上升不平衡,食品﹑衣着类商品价格继续低位运行。工业消费品价格稳中趋降。4月份,衣着价格水平与上月持平,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价格﹑医疗保健﹑个人用品价格分别比上月下降0.3%﹑0.1%①。全年物价水平上升势头不强劲,通货紧缩仍然存在,中国经济增长仍然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约束。总体来讲,货币政策收效甚微,没有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实现货币政策的有效是各国中央银行力求实现的目标,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密切相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灵敏有效是货币政策有效的基础。下面便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方面分析货币政策有效的条件。
理论上来讲中央银行从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到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产生影响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是影响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即基础货币和短期利率;第二阶段通过操作目标的变动影响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即货币供应量和长期利率;第三阶段是通过中间目标的变动影响最终目标,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这个传导机制可用图1说明。
欧洲经货联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理论研究综述
内容提要:欧洲经货联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是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欧洲经货联盟的运行,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理论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欧盟的经济政策协调。本文对经货联盟建立前后有关货币政策协调、财政约束与协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动态不一致性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欧洲经货联盟协调
欧洲经货联盟的建立,使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范畴、内容体系和工具方法,在借鉴了其他学科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最近20多年,经济学家开始更多地注意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尤其是在酝酿欧洲经货联盟过程中。欧洲经货联盟的政策协调逐渐成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焦点。下面对经货联盟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理论进行简要回顾。
一、经货联盟建立前关于政策协调理论的研究
1.关于财政纪律(fiscaldiscipline)。对财政纪律研究起源于萨金特和华莱士(Sargent,Wallace,1981),他们强调政府财政赤字的程度是预先确定的,并具有非持续性,货币政策和价格水平不是外生的。然而,他们都没有明确制定财政政策的目标,尤其是没有包括宏观稳定的目标。不过萨金特和华莱士所分析的方案在强调财政纪律是货币稳定的先决条件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经货联盟设计者将这一思想加以吸收,并写入《马斯特利赫特条约》(简称《马约》)中的关于经货联盟第三阶段标准的有关条款。
2.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TabeHini(1986)是最早运用微分博弈模型来分析单一国家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的。他证明,与非合作博弈结果相比,政策协调加快了经济向稳定状态演进并趋同的速度,从而使经济向预定的目标更加靠近。
剖析货币政策对商业银行的管理论文
摘要: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货币政策看国库管理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归纳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定义,阐述了在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必要性,介绍了国库现金管理的几种模式,并分析了其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国库现金管理的可行性方案以及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国库现金管理货币政策
国库现金,是指国库库存资金。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库现金进行有效的运作管理,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国库现金管理的对象主要包括库存现金、活期存款和与现金等价的短期金融资产。通过实行国库现金管理,可以减少闲置现金与弥合资金缺口,最大限度提高国库库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金融市场创新,冲抵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挤出效应”,健全两者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使社会经济沿着健康稳定的良性轨道发展。因此,在国家实施“双稳健”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必要性
国库库存余额是各级政府一个重要的可用财力
在以往的预算管理体制下,国库库存余额的波动幅度很大。2000年以来,随着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的逐步确立,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方式的推广采用,国库现金支出节奏日益均衡,国库库存余额的变动日趋稳定。更为重要的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减少了各级预算单位的资金结余,留存在人民银行国库的库款余额出现明显增长态势。以东部沿海某省为例,1999年以来,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作用下,该省经济保持了生产加速、需求旺盛、效益提高、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GDP增速逐年加快,财政收入不断增加,国库库存也节节攀升。
货币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探究
摘要:宏观经济政策能够对微观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资本市场效率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货币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以及投资者错误定价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对不同货币政策诱致的会计信息质量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所引发的投资者定价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
关键词:货币政策;会计信息可比性;应计异象
现有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动能够影响企业管理者的经济预期,进而调整财务策略和会计政策来应对经济环境变化以及货币政策冲击(姜国华和饶品贵,2011)。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频繁利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存贷款基准利率等工具调整货币政策,当预计经济过热时,会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等紧缩的货币政策来给经济降温;反之,则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频繁的货币政策变动给本文研究宏观经济政策变动与企业微观会计信息披露行为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非常难得的研究契机,故本文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文献回顾。
1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
信贷配给理论认为,货币政策能够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渠道(Bernanke等,1992;Kashyap等,1993;Bernanke等,1995)。货币渠道表现为利率和汇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政策趋紧时,银根紧缩将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钱雪松等(2015)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渠道已经在发挥作用。而信贷渠道则表现为资产负债表和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在货币政策趋紧时,投资、总需求下降,银行放贷意愿也随之下降,信贷约束条款更趋严格(Gertler等,1994),银行将要求企业提供更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确保其贷款的安全性。郑军等(2013)认为,信贷渠道是中国货币政策对经济实体发生作用的重要传导渠道。但叶康涛和祝继高(2009)和罗荣华等(2014)的研究却表明,银根紧缩时,银行的信贷决策并非主要服从于经济目标,导致银行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较低,银行未发挥出有效的监督作用。金鹏辉、张翔、高峰(2014)研究发现,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会放松贷款审批条件,从而承担过度风险。现有文献研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主要集中于货币政策与银行信贷之间的关系,对货币政策通过股票市场传导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刘剑和胡跃红(2004)系统梳理了西方经济学家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股票市场关系的研究文献。他们总结到,西方国家股票市场主要通过资产结构调整效应渠道、财富效应渠道、流动性效应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和股票市场渠道传导货币政策,研究这五种渠道,不难发现,无论哪种渠道都会使股票市场价格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而上升,并最终影响到实体经济。Baker和Wurgler(2002)根据市场择时理论研究发现,在股价较高时,企业会择时性地进行外部权益融资,当货币政策宽松而股价上涨时外部权益融资可能就会发生。Almeida等(2004)发现,当企业外部债务融资受限时,外部权益融资和内部权益融资成了唯一的替代。张西征(2012)、马文超(2012)和马文超和胡思玥(2012)研究发现,货币渠道下的货币政策会对企业融资产生显著影响,但并不直接体现于企业的银行债务融资,而表现为资本市场的权益融资,进而形成一种债务融资替代。刘星、陈名芹和李宁(2015)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宽松时,企业更容易取得再融资资格,而当货币政策紧缩时,企业更愿意通过发放现金股利取得再融资资格。既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就自然会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货币政策首先会通过货币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基于Friedman(1961)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货币政策趋紧时,货币供应量的下降导致股票投资者持有的货币量减少,进而持有的非货币资产在其持有的总资产比重中占比提高,出于动态平衡的目的,股票投资者更可能出售包括股票在内的非货币资产以获取货币资产,导致股票价格下跌。与此同时,货币趋紧时的利率上升,也会使股票价格下降。Sprinkel(1964)和Hamburger和Kochin(1972)等的研究表明,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之间确实存在着显著关系,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导致投资者在货币与股票之间进行替代,从而引发股票价格的波动。Thorbecke(1997)发现,货币政策从紧时期,股票回报呈现下降趋势,而在货币政策从宽时期,股票回报则呈现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Lastrapes(1998)的拓展研究表明,货币政策的变化能够解释股票回报波动的大部分。王曦和邹文理(2011)发现,中国资本市场也存在着这一现象,即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价格上升,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股票价格下降。货币政策还可以通过信贷渠道对股票定价产生影响。Yuan(2005)认为,在货币政策从紧的情况下,知情投资者可能会因为无法及时获得外部信贷融资,被迫降价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以换取现金,非知情投资者也会因为无法正确判断知情投资者出售股票等非货币资产的原因是融资不足还是获知了坏消息而不愿意接盘,导致股票价格持续下降。Florankis等(2014)研究发现,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中央银行会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回收基础货币,此时,商业银行将被迫提高信贷标准、降低信贷额度和提高保证金率等,从而提高了股票投资者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这将促使投资者尤其是杠杆投资者由于其面临的融资约束而被迫降价出售股票,其他投资者也因不知情而不愿接盘,导致股票价格发生短期暴跌。代冰彬和岳衡(2015)的研究也表明,货币政策紧缩也会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此外,也有部分学者研究货币政策趋紧时,银行信贷融资的其他替代。饶品贵和姜国华(2013)研究发现,在货币政策紧缩期,非国有企业可能采用更多的商业信用作为银行信贷的替代。张梦云等(2016)研究发现,货币政策紧缩后,上市公司融资方式明显由银行贷款转向债券融资。
2货币政策与会计信息质量
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同时受到了来自国外的多种因素影响。但近两年,我国经济增速出现明显的下行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在宏观经济调控中,货币政策贡献了无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文章回顾了相关理论研究;其次,针对我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以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并对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经济下一步健康、持续发展提出了合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宏观调控
一、前言
目前,学术界就货币与经济周期关系的研究主要经历了古典学派理论、凯恩斯学派理论、货币学派理论、新古典学派理论以及新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历程:古典学派理论指出,在资源充分利用的前提下,货币数量的增加只会相应地导致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的增加,而对实际就业和实际产出没有影响。也就是说,长期来看,货币是中性的,反对以通货膨胀换取经济繁荣;凯恩斯学派理论则与古典学派完全不同,认为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因素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总产出,最终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货币学派理论虽与凯恩斯学派理论有着相同的理论基础,却是完全不同的结论,其认为货币政策不存在固定的传导机制,而是随着商业周期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且对于货币政策如何影响全部资产的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的研究十分重要;新古典学派理论则认为意料之中的政策是无效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往往会使公众产生更多不稳定的印象,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新凯恩斯学派学者并不反对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但其认为政策制定者制定一个合理的政策依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达到其预期的效果就必须使得公众对政策预期相当了解。通过对已有研究文献的梳理得知,国内外学者均就货币政策是否会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影响持有不同的观点,即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是有效的,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表现出“中性”的特征,以及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政策表现出“非对称”的特征。
二、中国货币政策、经济周期及传导关系的分析
(一)我国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特征
银行业结构特点对信贷的约束
一、引言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直是货币政策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目前利率市场化还未完全实现,这就限制了通过利率传导的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而通过银行传导的信贷渠道仍然是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主渠道。因此,以组织资金融通任务为主要任务的银行业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在现实经济中,银行资本充足率程度的差异、流动性水平的不同和规模大小的区别使得各个银行表现出异质性特征,这就使得每个银行对货币政策都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对信贷规模具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力。与国外相比,中国银行业具有市场集中度高、受政策性控制强、有效竞争不充分等特点,因此,关注中国特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银行信贷渠道的影响,对完善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银行信贷渠道传导效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基于此,本文在Kashyap、Stein、Matousek和Sarantis的模型基础上,通过选取中国不同类型的57家银行1998—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①,对1998年中央银行正式取消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控制以来的中国银行业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本文从银行资本充足率、流动性和规模三方面特征入手,同时引入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虚拟变量,运用广义矩估计(GMM)方法考察了中国银行业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及内外资银行的传导效应的差异性。
二、相关文献回顾
将银行产业组织理论引入货币政策及其传导机制研究,是近年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Kashyap、Stein和Cecchetti指出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和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2-3]。同时由于有些银行有能力通过非存款资金缓冲流动资产,所以不同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是不一样的,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不同的银行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关银行业结构特征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反应程度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银行资本充足率特征与银行信贷渠道传导
20世纪90年代初,学术界开始关注资本充足率对银行和经济的影响,随着巴塞尔协议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围绕资本充足率对银行信贷行为和货币政策影响的相关研究更是大量出现。Modigliani和Miller认为,在资本市场完美的条件下,银行的资本水平对贷款没有任何影响,因为银行能够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以满足贷款的需求[4]。因为MM理论提出完美资本市场的要求过于严格,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满足,所以更普遍的观点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不完善的条件,银行资本可能会影响银行贷款,这也是资本充足率影响银行信贷和经济的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中,学者们试图分析在巴塞尔协议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下,不同资本充足率的银行对货币政策传导效果的不同影响情况。Peek、Rosengren、Kishan和Opiela认为,在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冲击下,资本充足率较低的银行更容易削减它们的信贷供给,原因在于资本不充足的银行由于资金限制而没有能力获得更多的非存款性融资(Non-DepositFinancing)[5-7]。VandenHenvel对美国的实证研究表明,资本约束对贷款增长具有显著的影响,资本约束强化了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途径[8-9]。戴金平等人认为:以提高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行为不仅有效地影响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风险意识,而且强化了“逆风向行事”的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10]。
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新视角探讨
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在借鉴传统货币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本文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个容纳通常态、危机态与过渡态三个不同经济状态的全新货币经济逻辑认识框架——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以期对当前货币经济理论体系有所改进与完善,为人们对货币经济理论的再认识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经济状态三角;货币政策三角;经济新常态
1新框架的提出
传统的货币经济理论成型于2007年次贷危机之前,危机的爆发在对实体经济造成严重损害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理论和政策本身的反思。基于传统基础理论体系,借鉴美国次贷危机与我国经济新常态两个典型案例引发的诸多思考,本文将提出一个包容性的货币经济理论新框架,文中将其命名为“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的提出并不是对传统货币经济理论的否定或批判,而是从一个更广阔的层面对危机前传统理论与其危机后新发展的一个新的认识框架和视角。该框架的提出在方法论上主要源于全分类的思想。如同滤波技术将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全分类为不同幅度的周期与趋势因素组合。本文借鉴复杂系统的有关概念将一个完整的经济系统全分类为包含通常态、危机态与过渡态的经济状态三角,其中危机态相当于复杂系统中的极端状态,过渡态相当于复杂系统的临界状态(或称奇点状态),通常态则相当于复杂系统除极端状态与临界状态之外的其他状态。为了进一步突出危机态与过渡态在新框架中的特殊性,本文将二者统称为“非常态”。“非常态”的概念较早由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卢锋提出,他认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中蕴含周期性等非常态属性,只有更好地理解当前经济增速显著降低的逻辑,才有助于真正把“稳增长”与“调失衡”政策结合起来。与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明的观点类似,认为中国的新常态也是一种过渡态。此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唐文进等人对次贷危机期间的非常态货币政策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对中国政策运用的启示。本文对上述概念与研究进行了融合与发展,将危机态与过渡态两种非常态与通常态共同纳入一个全新的货币经济基础框架和视角。当然本文对非常态仅给出了一个称谓性的定义,其正式定义尚需更多的研究者共同探讨。下面将对经济状态三角与货币政策三角的含义进行分析。
2非常态与经济状态三角
传统上,一国的经济状态或经济周期可以分为扩张与收缩两种不同类型,此种划分虽然对经济系统运行的认识具有基础性的指导作用,但其对实际经济状态的刻画过于简单,对货币政策的操作也不具备进一步的指示性。在此基础上,伯南克等人对此二维划分框架进行了调整,将大萧条代表的危机态置于整个经济研究框架的突出位置。实际上,伯南克的经济研究框架也是二维模式的,二维的一端是大萧条式的危机状态,另一端是传统的幅度较浅的衰退与扩张状态。伯南克式的经济状态划分方式与研究视角对于货币政策具有实际与突出的指导作用,在通常的扩张与收缩经济状态下,可以传统的反周期货币政策进行应对,而在较为严重的危机状态,则需采用非常规的货币救助措施进行应对。可以说,伯南克的研究是对传统经济与货币理论的重大突破,且其研究成果经受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实践检验。本文将在伯南克的基础上,对经济与货币的认识模式或框架进行更为深入的扩展与完善,形成一个内涵更为丰富的三维经济货币理论划分框架或体系。在危机态从传统经济状态(周期)划分独立出来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过渡态从通常态——危机态二维框架中独立出来,形成一个三维的经济状态划分空间。经济状态三角中的通常态指一般的经济周期或波动状态,其波幅较小,对经济与政策的冲击也较小,该状态最为常见,在经济状态空间中历时最久。危机态指类似1930年代大萧条和21世纪初次贷危机的较为严重的危机经济状态,其波幅较深,对经济与政策的冲击也较大,该状态出现的频次较低。过渡态指与通常态、危机态相关(存在风险隐患但危机尚未实际发生)但又不同的一种较为不稳定的过渡状态或进程(中国经济新常态也属于一种过渡态)。其波幅介于通常态与危机态之间,对经济与政策的考验较强,若处理得当过渡态会演化为通常态,但若应对不当,过渡态则可能演变为危机态。该状态出现的频次也介于通常态与危机态之间。应当注意的是,经济状态三角的三个顶点具有相互转换的动态性。在不同的发展路径以及外部冲击下,通常态可以转换为危机态或过渡态,危机态依据不同的市场修复能力与政策应对水平经历一定的时间可以转化为过渡态并最终形成通常态,而过渡态由于政策的得失向其他状态的转化则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可能转化为通常态,也无法完全避免转化为危机态。
- 上一篇:高校舞蹈教育范文
- 下一篇:财务合规风险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