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课程改革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3 06:10:4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混合式课程改革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混合式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下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摘要:在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加大的新形势下,以实践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对高校课程的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热点。学前教育专业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幼儿教师的使命,其课程的实施直接影响着学前师资的质量。结合时代和政策对幼儿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对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为依托,从课程准备、课程实施以及考核方式三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并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而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化学习的有机结合,教师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帮助、促进、引导和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问题解决。[1]当前,高校正积极构建“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课程改革的关注重点逐渐转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因此,混合式教学为当前环境下高校专业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混合式教学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适用性分析

(一)响应时代和政策的呼唤。2018年教育部颁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正快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展现出信息资源丰富、获取便捷快速、不受时空限制等一系列优势。但近些年随着各地高校课程改革研究和探索的深入,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学生单纯的线上学习由于缺乏教师的参与和指引,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混合式教学逐渐受到各大高校的关注,掀起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高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幼儿教师需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这就要求幼儿教师不仅具备设计教育活动、开展组织管理、进行沟通协调的能力,还应具备进行教育观察、反思以及研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应当顺应社会发展与相关政策的要求,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为导向,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化学生反思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二)弥补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不得不承认,当前高校课堂的吸引力并不强,迟到、缺课、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很是普遍。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的“讲授”课堂已经融入了各种多媒体技术,尽管有了这些看似新鲜的元素,但还是无法改变课堂教学的本质,只不过是从传统的灌输变成了“机灌”而已,大学课堂始终没能走出教师“权威”的束缚。混合式教学则加大了学生自主性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摆脱教师的无差别“灌溉”,将系统的知识讲授环节改为学生的线上自学,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技能培养。[2]文史类课程采用混合式学习更能拓展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3]因此,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有天然的学科优势。(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学习的效果。不可否认的是,包括幼教专业的大学生在内,囿于当前普遍的教学模式,他们在小学、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导致其进入大学阶段后,一时之间难以实现从被动督促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另外,原有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由于课前基本不进行预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极为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跟上老师的讲课思路,进而影响到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不但是混合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混合式教学所要培养的目标,[4]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能够将教师的传授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获取,促使学生从“我要学”的角度主动学习。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的准备

查看全文

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手段严重滞后于。本文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建筑力学》课程为例,重点介绍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的发展路径进行说明,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和《建筑力学》2门课程进行课程有效分析,建议将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资源分解再整合,采用线上线下多平台方式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一定的改革性建议,以便行业内参考。

关键词:多平台;碎片化;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1绪论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与转型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线上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成为了课程改革最有效的方式之一。[1-2]2014年5月,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MOOC平台中国大学MOOC。[3]2013年,哈佛大学对三门课程进行了SPOC实验,国内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翁恺老师在2014年9月开始采用SPOC的方式来辅助课程。[4]目前,国内在高校课程教学过程中涌现出大量的在线学习平台,对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提供了较多的便利,这也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重大变革。本文以我校适合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建筑力学》、《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2门特色课程为例,下面重点对《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进行系统的分析与判断,重点解决3个问题:第一,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什么类型的课程符合混合式教学改革?第二,混合式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什么?第三,混合式教学改革如何实施?

2混合式教学研究

2.1《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分析。装配式建筑的课程特点符合混合式教学应用特色,从2016年开始,全国多数高校陆续开始将装配式建造技术方面的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中,装配式建造技术目前国内外应用体系相对较多,标准制定行业内还没有基本完善,各地区各企业自主研发或从国外引进技术实施不统一,装配建造技术的相关课程内容讲授表现出“多,散,杂,整合难”的特点,即“多”,课程教学知识点多,装配建筑相关课程在国内属于新开课程,行业内的技术体系较多,各大体系包括的技术知识点相对较多;“散”,新开课程的建设对碎片化的教学内容要求较为严格,而装配式建筑课程内容表现出“多而散”的课程特点,内容体系较散,课程改革力度相对较大;“杂”,国内典型的几家建筑企业装配建造体系,包括中南集团NPC技术、黑龙江宇辉等,在我校前期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中都已实施讲授,课程内容杂乱,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整合资源,从而进一步的表现出《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等相关课程资源整合“难”,改革力度较大。2.2《建筑力学》课程分析。针对我校近年来对于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重点对《建筑力学》和《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2门特色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研究,对比分析我校建筑工程技术和道桥专业所有课程,发现《建筑力学》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均存在“多,散,杂,整合难”的特点,完全符合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此处对《建筑力学》课程分析不作太多展开分析,下面对混合式教学改革提出相应的有效建议。2.3混合式教学改革建议。下面对《建筑力学》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等相关课程分析显示,课程内容讲授表现出“多,散,杂,整合难”的特点,笔者从《建筑力学》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课程的前期实施效果研究,将碎片化、多平台线上线下教学改革提出一定的建议,以供行业内参考:(1)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改革应抓住课程的特点,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可以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改革,我们应以每门课程的特点充分分析,列出混合式教学的主干,然后进行逐层分解课程内容。本课程《建筑力学》与《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在行业内目前处于新技术,内容整合需要从零开始实施,内容“多,散,杂,整合难”的特点完全符合改革的要求。(2)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改革过程中将待改革课程进行碎片化内容分解再整合是关键,课程负责人应将课程所有内容系统性的列表,列出主干内容,逐层分解,将主干内容“项目化”的分解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作为一个考核目标,列入课程标准考核指标内,强化混合式教学改革课程的“过程测试”,弱化传统期终考核比列。(3)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改革应注重课程学生自学、互动、提问、解惑、鼓励积分代替考核等功能模块设计,不要局限于课堂上的平台交流时间,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改革是不受课程时间安排、学生出勤情况等因素的影响。比如某学生因特殊原因某次课程不能上课,但在该学生未到场的情况下也可以参与课程互动,或者在课后某时段参与线上自学、在线完成任务、在线试题测试等方法弥补课程缺席问题,这也是课程改革中的比较重要的部分。(4)线上线下多平台混合式教学改革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有特殊要求,即课程标准的设计不能拿传统课程标准的模板直接硬套,应首先从课程标准上进行大胆尝试,只要能够满足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课程标准的格式并不是唯一,因此,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课程标准的革新。

查看全文

管理学原理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文章对《管理学原理》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进行了初步地探讨,指出了该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阐述了混合式教学的方法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课程特点,注重理论、实践的混合,为其他专业理论课程的混合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管理学原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混合式教学是指综合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数字化网络教学模式的一种策略。当前主要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E-Learning)这两种典型教学形式的有机融合,即线下线上教学结合。混合式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面对面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进行整合,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管理学原理》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管理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管理学原理的课程体系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综合管理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专业管理素质、社会责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才能真正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实施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有力的条件。在《管理学原理》课程教学中,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混合式教学方法运用到《管理学原理》课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管理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应用于《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可以将《管理学原理》课程实践部分内容按照管理职能分为若干个管理技能模块,在每个技能模块训练中采取学生参与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老师与学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互动、男生与女生互动等方式,营造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会很愿意提出问题、深入探索问题,最后概括总结问题。这样,老师要求学生认真配合课程项目的开展,全员参与,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互联网+”的新形势要求课程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改革引入了新的理念。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互联网+”的理念,互联网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都在从“辅助者”向“引导者”转变。互联网+课程建设,给探索课程建设与课程改革模式,灌注了新的理念。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课程建设进行深度融合。基于这种新理念,传统的《管理学原理》课程也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平台进行调整,用信息化改造它,用混合式教学法改造它,以在线学习、MOOC等方式促进《管理学原理》课程改革,达到资源共享课程建设。

查看全文

混合式课程情景化改革与教学质量探讨

【摘要】文章以混合式课程《管理数据分析》中的混合式工作过程情景项目化课程重构设计为例,结合混合式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和教学实施特点,论述了混合式课程的教学质量评价的几项原则,最后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质量;评价

在“互联网+”背景下提升混合式课程教学质量的系统化改革中,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线上混合式学习的优势,又要注重课程以工作情景进行系统化改革,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能够无缝衔接。融合课堂教学和线上教学的优势,从而彻底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在混合式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基础上,以管理数据分析的混合式课程改革为例,分析“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课程改革实施中的教学质量评价。

1情景项目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内涵

混合式课程在项目化设计中,一般基本理论性的内容学习通过线上网络课程平台,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情景项目”式混合式教学改革,指在课程的系统化改革中,将真实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化,与传统的知识模块相互融合,转化成工作情景项目,学生通过工作情景项目的学习来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每个工作情景内均包含多个实际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的完成均需学习相应的知识点,以情景任务的完成来带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结合“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工作情景项目驱动学生开展线上的混合式自主学习,指导教师通过指导、综合知识的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完成工作任务。

2混合式课程工作过程情景设计思路

查看全文

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探讨

摘要:从质量内涵、目标价值内涵、评价标准内涵三方面入手,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核心理念,论述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思路:做好金课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完善课程管理机制。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策略:明确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完善课程管理体系,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加强教师技能培训,教学重构与持续改进并举,进而保证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课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关键词: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土建金课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支撑点和立足点,是提升应用型技能人才发展的关键。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高效融合,基于互联网的创新教学思维为成功申请校级重点课程改革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研发在线课程互动交流平台,可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高校课程的开展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2018年教育部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增负”,拒绝“水课”,淘汰过于陈旧的内容,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课程,切实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能力。为积极落实金课的建设目标,保证设计的课程符合“两性一度”标准,结合应用型高校办学的基本定位,研究了基于土建类课程的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思路重点解决以重构现有课程模式为切入点,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的“泰勒原理”(RalahW.Tyler,1949)为理论支撑,从相关课程的确立,到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明确,组织开展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等,通过课程评价等方法,不断完善课程模式的重塑,同时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虚拟仿真实践,促进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该混合式金课课程重点在于解决课程教学质量不达标的现象,培养和锻炼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1应用型本科高校混合式金课建设的核心理念

1.1质量内涵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车道,应用型高校作为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学府,要承担起培育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担和责任,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金课建设与规划的过程中,要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思路,在办学理念上应符合“教育、应用、创新”三个基本质量内涵。其中,教育性是金课混合式课程设计的前提,目前我国部分高校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强,但实践能力较弱。应用性是金课混合式课程设计的主攻方向。创新性是当代教育的主旋律,新技术、新学术问题、新工具和方法不断涌现出来,应紧跟时代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更新思路和方法,优化教学工具等。

1.2目标价值内涵

应用型本科高校在金课建设的基本目标及价值内容上,主要包含了“主体参与的有效性”“知行合一性”等。其中,在“主体参与的有效性”上,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以教师为中心,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相对较低,且学生课外自主学习与互动学习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学生应有的基础学习地位缺失。在金课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更要关注教师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例如,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授课方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既要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查看全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快速推进,计算机基础的相关教学逐步获得提升和改进。大学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不可缺乏的核心学科,构成了学科体系内的要点。计算机基础的日常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思维,形成灵活的实践思维。截至目前,计算机基础的日常教学仍存在弊病和缺陷,有待长期改进。教学改革中,教师有必要引入混合式的新式教学流程和教学思路,从全面的角度入手改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各行业都不可能缺少信息化作为根本支持。信息化逐渐深入的状态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受到了广泛重视。在大学的各类学科中,基础性的计算机教学构成了要点,同时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近年来,新教学改革给出了新颖的教学模式,其中包含混合式的计算机教学方式。相比传统模式,混合式模式表现出新的特性,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总体需求。师生应因地制宜地引入混合式的基础教学新模式,以此提升整体的计算机教学水准。

一、引入混合模式的必要性

新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改进计算机基础原有的教学模式,重视培育高水准的操作技能。经过新阶段的改革,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教学逐渐更重视质量,同时重视引入全方位的实践操作。然而不应当忽视的是,现阶段的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表现出差异性,面对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很难达到一致的掌握程度。这种情况下,教师没能意识到混合模式在提升实践质量过程中的重要性。若沿用常见的讲解模式,学生将会感觉枯燥且乏味,针对实践缺乏必备的兴趣。由此可见,计算机基础的现有教学模式亟待改进,这样做才可以提升日常教学达到的整体质量。混合教学的新模式结合多类型的具体教学模式,属于混合型模式。这种模式中,师生都可以因地制宜,在课堂中选择最适合基础教学的一类模式作为主导,而其余几类模式就可以作为辅助。同时,新型的混合模式更便于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因此具备了可以共享的资源。展开自主学习,通过反馈和交流的方式逐步推进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水平提升。混合教学把学生视作课堂主体,充分调动自主性。由此可见,一体式的混合教学更符合新教学改革的宏观需求,在这种基础上推进计算机基础相关教学的整体改进。

二、具体改革思路

查看全文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证券投资的应用

摘要:证券投资课程是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依托“超星学习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课前准备—课中探究—课后提升”三个环节的精心设计,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能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教材内容较陈旧、教学时间难安排、因材施教有难度、考核评价不全面等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证券投资;应用研究

所谓混合式教学(BlendingTeaching),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2013年后,随着互联网的技术发展,特别是MOOC、翻转课堂等的应用为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混合式教学步入了深化发展阶段,研究人员更加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辅导方式的混合。20余年的研究,混合式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人员普遍看好混合式教学未来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当前,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由于在线教学环境下学生学习痕迹的易获得性,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更进一步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从而为学习者创建真正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将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笔者负责的投资理财课程群建设中,通过校企合作积极整合群里课程教学内容,寻求行业最新动态,开展课程改革研究,并将这些成果与资源通过“超星学习通”进行“交互”,从而有机地将“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证券投资课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增强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推动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1传统证券投资课程教学存在的困境

证券投资课程是投资理财课程群中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证券投资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分析能力。鉴于此,许多高校都在该课程中安排了实践环节,并鼓励学生参加模拟投资大赛等,以此提升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及证券分析能力。但笔者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教材内容较陈旧

查看全文

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摘要:成果导向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在疫情背景下,在线课程一方面需要把线下课程在线化,保证“不停教、不停学”,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在线课程的教学质量,推进混合式教学,真正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文章基于成果导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对给排水专业核心课《水质工程学(上)》混合式教学进行了分析,以该课程在毕业要求中的能力为出发点,探讨了课程教学方式,为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成果导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学改革

2020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病毒肺炎疫情打乱了各所高校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计划,紧急开始在线课程教育迫在眉睫。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创新,线上授课已不再是新鲜事物。自《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出台,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旨在树立课程建设的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1-2]。其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推荐类型之一,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疫情“催动了”网络教学建设的步伐,这也为疫情期间的线上授课提供了资源与先机。文章以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水质工程学(上)》为例,探索基于成果导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1成果导向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起源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基础教育改革,其内涵包括以下5个方面[3-5]:(1)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教育方法,所有学生学习都能获得成功;(2)因人而异,建立个性化考核与评定等级;(3)因材施教,强调基于学生学习成果的教学评价,以学生个性化评定等级为目标,以达成学习目标为教学评价依据;(4)强调绩效责任,强调教学效果评定、学习成果的达成,学校、教师更应该为学习成效负责,并能提出能持续改进的依据;(5)教学目标应与培养的核心能力相对应,且明确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中。

2基于成果导向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探索

查看全文

高校数学混合式教学法研究

摘要:为了更好的提高我国高校数学教学效果,提出基于知识衔接对高校数学混合式教学法研究。首先对高校数学教学结构中不同的知识体系及其关联性进行分析,根据知识关联性特征有针对性的提出对高校数学混合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改善,以实现对当前高校数学学科教育进行混合式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知识衔接;高校;数学;高校数学

一、引言

为了响应我国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号召,提出基于知识衔接的高效数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研究,积极转变和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以期通过对数学学科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达到促进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积极性[1],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进行探索和拓展,使高校数学教学摆脱传统的枯燥特征,使教学结果达到最优化最大化要求[2]。并针对数学知识中各个知识点结构中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内在关系进行深入的挖掘和有效的拓展,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和应用原理。

二、基于知识衔接的数学教学内容

为提高高校属性的混合式教学效果,结合教育改革要求对当前高校数学教学知识及教材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数学教学目标模块有三个:第一,掌握较为复杂的空间几何概念,第二,对复杂数据进行分析和运算,第三,掌握数学信息推理和建模等相关内容[3]。各个模块看似自成一体但实则皆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在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对不同知识点的合理衔接和梳理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数学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素养。为保证各个教学模块间顺利衔接,需要遵循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是分析学生在某一阶段知识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阶段性原则是针对不同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不同水平进行筛选和教学内容的选取。持久性原则为保障教学效果需要在完成教学后,进行知识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和使用。根据上述三种选择进行混合式教学可有效实现数学知识的衔接,并根据知识结构中的内在管理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结合混合式教学方法进行讲述和展示,帮助学生掌握多种数学原理和思维,解决数学学习过程中因抽象性过高导致的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亟需作出相应转变。新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适应并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勇于探索创新适合自身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结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尝试通过对MOOC、SPOC、雨课堂等在线课程以及新教学手段的引入,对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金课”设计。在阶段性教学后,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开展普遍持有肯定积极态度,对未来的就业也有了更大信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由“填鸭式”的灌输向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的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高效高能高质量的学习者”。从而使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OBE理论;酒店管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报告中提出在2022年要建设2万门“金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特别对类似酒店管理专业这类实践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单纯的知识灌输已不能满足时代对现阶段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普遍停留在相对单纯知识灌输阶段,忽略了对学生知识输出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此,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原则,尝试推进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知识输出与运用能力,对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一、OBE教学理念

1994年,教育学家威廉姆·斯帕蒂在其代表作《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中提出了OBE教育理念,并逐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OBE作为一种基于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基于此,现阶段教育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类似酒店管理专业这类以应用实践为主的学科,要求教师教学设计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与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实现方式有很多,比如混合式教学、PBL、CBL,本文主要以混合式教学为例,对酒店管理学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