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9 19:22: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混合式教学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混合式教学案例

化学工程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开设工程伦理课对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该课程教学案例滞后、教学方式落后和师资力量薄弱三个关键性问题,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具备丰富实践背景的同类专业教师组成授课团队,利用各自的专业基础知识优势开展案例教学,并引入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对工程伦理概念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践过程中的伦理问题并认识到这些问题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关键词]工程伦理;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混合式教学

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所依循的规范和准则称为伦理,属道德范畴。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各行业产业之中而形成的各学科总称为工程[1]。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工业化是必由之路。中国方案的提出及实践与中国智慧的显现及发挥,有助于我们科学处理工程与社会、自然之间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工程伦理是将模糊、不准确、无法量化的行为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开设工程伦理课,就是传授工程实践中理应遵守的伦理规范,提高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循伦理规范的意识和能力。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德才兼备的工程师是服务社会的责任与必然。从欧美先进国家的工程伦理教育发展过程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呼唤工程伦理教育的前提,社会认知水平制约着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视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进步得越快,工程伦理问题就愈加突显,工程伦理教育的开展也愈加紧迫。当前,我国工程领域的伦理教育已起步并稳步推进,当务之急是使之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更好地服务社会。我国工程伦理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晚于西方国家。2015年,全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开设工程伦理课程[2],标志着工程伦理课程建设正式启动。至今,我国已经开展“全国工程伦理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20余期,开展“高等院校工程伦理课程建设研修班”2期。国内高校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推动,使工程伦理教育不断发展。从2017年起,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就顺应时代要求,针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开设了工程伦理学位课程,以增强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完善工科人才教育方案,工程伦理课程在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逐渐突显[3]。

一、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开设的工程伦理课程多为1~2学分、16~32学时,一般采用传统的老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以课堂练习与提交小论文的方式进行考核。该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国外教材中教学案例使学生难以理解。工程伦理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分组讨论”“情景模拟法”,其中案例教学广受教师青睐。由查尔斯•E•哈里斯等著、丛杭青等翻译的《工程伦理概念与案例》一书中有很多案例可作为教学参考,因此教师会直接将这些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社会制度迥异,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和工业化程度不同,国外教材中的一些案例让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对学生进行工程行为示范引导的目的难以达到。二是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不佳。社会经济高水平发展是工程伦理课程产生的时代背景,对该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一些教师仍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也无法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三是受过专门培训的工程伦理课程师资缺乏。工程伦理作为一门研究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活动中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课程,要求教师熟悉工程伦理的理论内涵,且具备工程实践经验,能够从伦理学视角进行授课。在一些学校,该课程由具有人文社科背景的老师讲授,授课教师往往过于关注抽象的道德判断,缺少对更广泛影响条件的详细描述,很难解释工程实践中复杂利益冲突和多元伦理判断对工程问题的视角错位问题,从而影响了授课效果。还有一些学校的工程伦理课程由工程类教师负责讲授,他们往往注重工程实践过程与工艺路线优化,以及如何实现工程经济效益最大化,而未能评估工程对行业发展生态的影响,也没有对涉及工程技术案例问题进行伦理范畴的分析评价,从而失去了向未来工程师传递自觉、主动地参与工程伦理行动的机会。

二、教学改革探索

查看全文

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分析

摘要:数学可以提升医学生定量分析与处理医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医学工作的科学化与精准化。本文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进行探讨,以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用高等数学学科的推广与应用做出贡献。

关键词:混合式;高等;数学;教学

1医用高等数学相关介绍

“医用高等数学”是结合医学生的教学特点设立的高等数学课程,是医学生后续理科课程如医学统计学、医用物理学等的基础课程,这一课程对培养合格的医学相关工作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医用高等数学目前属于医学专业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具有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以及内容抽象等特点,再加上部分学生会觉得这一课程与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联系不大,而导致学生对学习医用高等数学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2]。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基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医用高等数学教学模式将对目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法等展开改革,从而实现精准性、趣味化教学。

2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用高等数学中的应用优势

2.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等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性的理论知识、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保留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将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可为学生提供一个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从中体会到医用高等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创新性学习的目的。2.2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医用高等数学具有一定的逻辑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与理解能力,可是大部分学生面对过于复杂的教学内容还是很容易产生消极的学习心理。再加上不同学生的层次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借助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弥补了教学空间、时间上的局限性,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途径,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2.3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基于混合式教学线上教学的便捷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开展学习,这样就提升了教学效率。同时,从教学角度来看,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向教师请教关于医用高等数学的题目,教师也可借助平台布置课后习题,并在平台中看到实时汇总的答题情况,这有助于教师迅速了解班级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计划,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查看全文

全科医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以CanMEDS-FM框架为基础,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不同,探索整合性思维、整合性教学资源、整合性内容、整合性方法、整合性教学评价体系等“整合式教学策略”。开展全科医学教学实践,明显提升全科医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好的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全科医学人才。

关键词:整合式教学策略;全科医学教学;CanMEDS-FM框架;教学改革

1CanMEDS-FM框架

20世纪90年代,加拿大皇家内科和外科医师学会提出CanMEDS框架(canadianmedicaleducationdirectionsystemframework),旨在通过定义各专业医师在医疗实践中所需的胜任力来指导医学教育和实践[1]。由于全科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加拿大家庭医师学会于2009年在CanMEDS框架的基础上了CanMEDS-FM框架(CanMEDSFamilyMedicine)。CanMEDS-FM框架提出了全科医学的4个基本原则:(1)医患关系是全科医师角色的核心内容;(2)全科医师是集多种技能为一身的临床医师;(3)全科医学以社区为根基;(4)界限分明的专业领域中,全科医师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同时,CanMEDS-FM将4个基本原则整合于不同的岗位胜任力之中。全科医生7种岗位胜任力,包括:家庭医学专家、沟通者、合作者、管理者、健康促进者、学者、专业人士[2]。CanMEDS-FM框架目的是改善全科医学教育质量和提高全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

2整合式教学策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整合式教学策略”不同于混合式教学的“1+1”或是“1+n”,而是要将不同的教学模式的理论、过程、方法与技术的各个方面进行融合,形成一种崭新的模式。“整合式教学策略”内涵包括以下几点:(1)整合性思维。教学方法改革涉及对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教学环境等不同种类事物或概念关系的认知与心理重构,因而需要教育者的整合性思维活动;(2)整合性教学资源。需要整合课程资源、教学资料库、网络教学应用平台等,实现不同数据库与平台间的资源共享,从而保障教学的有效与高效运行;(3)整合性内容。我们可以将理论性知识按照知识点进行整合,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可以整合,临床知识和实践与医学人文可以整合,等等。整合教学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4)整合性方法。需要突破现有的模式和方法,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汲取现有教学模式的精华,整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课内与课外教学的无缝衔接,以提升教学效果;(5)整合性教学评价体系。按评价主体可分为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按照评价内容,可分为知识、技能、情感等层面。

查看全文

药物分析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研究

摘要: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在药物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依托云班课信息化平台,采用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法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出了药物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思路,并通过教学案例对实施过程进行阐述,旨在为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方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很多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积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法[2],是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具有我校特色的“开发内化创新”教学法为核心,依托“云班课”在线学习平台,构建药物分析课程线上线下学习环境,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研究,旨在为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一、药物分析教学存在的问题

药物分析是药学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药物质量分析、基本方法技术和常用代表性药物的分析规律,是一门具有很强综合性、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学科[3]。药物分析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全面控制的观念,使学生掌握药物分析研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能够胜任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临床使用及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并具备创新研究和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维和能力[4]。本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学生课堂以外接触到的相关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较少,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2)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收[5];(3)课堂讨论较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导致知识的单向传输;(4)平时成绩评价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因此,传统教学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查看全文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摘要:目前,我校处于地方高校由理工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过渡时期,为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需求,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运用在线学习和教师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问题求解能力以及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实现与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无缝对接,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计算机基础;超星教学平台;在线学习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高校必修的公共计算机课程,主要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不仅为学生后期的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还为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坚实的操作计算机的能力的基础[1]。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一)内容多,时间短,学生不能很好的做到讲练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是一门讲解和操作相结合的课程。虽然要求课程重点注重学生的操作实践,但是理论讲解也是必须的,理论讲解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操作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同班级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由于地域差异,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差异很大。来自教学质量较高地区的学生已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而来自偏僻地区的学生,信息技术相对薄弱,基础知识还很不熟悉,并且现在公共课教学的学生人数多,班级容量大,很难做到平衡。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学生认为过于简单,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有的学生却认为难度太大,出现“消化不了”的现象。传统教学在进度上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习需求,导致有基础的学生很难得到提高,没基础的学生又不能完全掌握,以至于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三)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纯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理论课进行讲解及操作演示,学生实践课上机练习,教师讲授时间与学生动手实践很难同步,以至于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激发学习热情。教学中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主,很难关注学生是否掌握,更谈不上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能力提升。(四)教育部要求。根据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提升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合理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真正把“水课”变成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金课”。加强学生能力的训练,注重学生素养的养成。培养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达到解决复杂问题和高级思维的综合能力[2]。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查看全文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学模式亟需作出相应转变。新时代高校教师应积极适应并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勇于探索创新适合自身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本文基于OBE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结合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特点,尝试通过对MOOC、SPOC、雨课堂等在线课程以及新教学手段的引入,对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金课”设计。在阶段性教学后,通过调查问卷可知,学生对新教学模式的开展普遍持有肯定积极态度,对未来的就业也有了更大信心。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有助于实现课程教学由“填鸭式”的灌输向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的转变,使学生成为真正“高效高能高质量的学习者”。从而使课程真正服务于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OBE理论;酒店管理;混合式教学;课程改革

2018年6月,教育部召开了中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在报告中提出在2022年要建设2万门“金课”。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的建设是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特别对类似酒店管理专业这类实践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单纯的知识灌输已不能满足时代对现阶段学生所提出的要求。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还普遍停留在相对单纯知识灌输阶段,忽略了对学生知识输出能力与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文章基于此,以OBE教学理念为指导原则,尝试推进酒店管理专业相关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知识输出与运用能力,对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有重要意义。

一、OBE教学理念

1994年,教育学家威廉姆·斯帕蒂在其代表作《Out-come-BasedEducation:CriticalIssuesandAnswers》中提出了OBE教育理念,并逐渐成为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教育改革的主流理念[1]。OBE作为一种基于成果产出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未来更好的就业与发展。基于此,现阶段教育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类似酒店管理专业这类以应用实践为主的学科,要求教师教学设计需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与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实现方式有很多,比如混合式教学、PBL、CBL,本文主要以混合式教学为例,对酒店管理学专业课程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二、基于OBE理念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策略

查看全文

管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

《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在新的时代环境条件下,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模式面临着教学环境网络化、教学对象个性化、管理实践多样化等多重挑战,迫切需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形成有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方案,主要包括:将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程教学、编写情景化教学资源、编写新疆本地企业案例集、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有机衔接等。通过实施改革方案,达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1现状分析

《管理学》课程是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所有专业必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在财经类高校是经济类专业或其他类别专业开设的选修课程,在新疆财经大学每年约3000名本科生开设该课程,涉及人数众多。多年来,新疆财经大学《管理学》课程团队综合运用理论讲授、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项目设计、企业家进课堂等多种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管理学》是新疆财经大学最早获批为自治区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之一,目前课程授课团队中有2位自治区教学能手,2位校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获得省部级教学竞赛奖,1位教师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多名教师获得校级优秀教学质量奖、优秀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管理奖及教学竞赛奖。在这些年的不懈努力下,课程案例、文字和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不断积累完善,在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课堂教学设计方面也不断创新。2019年成为新疆财经大学最早在中国大学MOOC网上线并同步为SPOC的课程之一,并作为学校首批金课立项。这为《管理学》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传统“灌输型”教学模式面临着教学环境的网络化、教学对象的个性化、管理实践的多样化等多重挑战,都使得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成为必然。

2《管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2.1实现思政目标和育人目标的需要

首先,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根本,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将立德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高校要通过“三全育人”理念和行动全面落实,引导青年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育人是重要载体。传统的《管理学》课堂教学偏重专业理论的传授,思政元素与育人元素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改进。

查看全文

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探索

摘要: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是一项长期、系统、连续的任务。我们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胸痛课程中引入“雨课堂”,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尝试,阐述了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的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并通过小样本调查,初步分析了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关键词:雨课堂;混合式教学;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是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全科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多元化和专业的特殊性,其继续教育培训是一项长期、系统、连续的任务,全科医生在学习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指南的同时,仍需及时跟进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技术。短期内的培训虽然可以在临床技术的提高上显现一定的成效,但在慢性病管理和三级预防方面缺乏显著性差异[1]。这也表明在对全科医师的培训形式上需做多样化的尝试,以提高其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面对面的传统教学与数字化的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它既发挥了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也增加了教与学的互动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雨课堂”是由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与学堂在线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型智慧教学工具,其突出的特点是只需要借助于Powerpoint和微信,将网络MOOC视频、各种课件等推送到学员手机,师生沟通及时反馈,实现师生课前—课中—课后的全面互动,为持续性学习及反馈提供了便捷[2]。我们在全科医师继续教育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胸痛课程中引入“雨课堂”,进行了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的尝试,以期对全科医学继续教育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有所启示。

一、课前准备

(一)硬件准备。通过“学堂在线”官方网站下载“雨课堂”软件,安装成功后,PPT菜单栏就会增加一项“雨课堂”。然后点击微信扫一扫,登录后,即可进行幻灯片的制作及各种视频、音频、文件、图片的插入,同时还可以插入习题与投票等功能。(二)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相关教学资料的推送。根据全科医师对于胸痛识别的特点及技能掌握要求,结合教学目标,将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分段式推送。比如:(1)基础知识:将诊断学相关的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常见心电图检查等内容以PPT形式或习题形式进行预习。(2)背景知识:根据常见致死性胸痛原因,制作思维脑图,将典型症状及体征进行结构化及细节化,以便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3)相关案例及最新指南:推送国内外最新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指南及相关急救视频文件。同时将集中授课时的模拟教学案例提前,告知其需要进行的互动或任务的分配。

二、多形式的课堂教学

查看全文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塑与创新

摘要:为了解决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课程重塑与创新方案,并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实施的措施。改革的实践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内容重塑;混合式学习;翻转课堂

1引言

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探索上进行了积极地探索,摆脱了旧有的知识框架,形成新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能力、思想。《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作为计算机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在课程矩阵中占有核心地位。区别于其他将该门课程作为通识选修课的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该门课程上不仅仅要掌握编程语言的具体语法规则及简单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C语言这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使得学生理解计算机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掌握结构化编程的技术与方法,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工程问题。这也为后面的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深度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及编译原理等人-机交互原理和方法的专业核心课打下重要基础[1-2]。这门课程的教学希望达成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举例阐释C语言的三大流程控制结构、数组、函数、结构体、指针、文件等基本语法规则,并在此基础上阅读、分析一般程序运行结果。(2)能力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方法设计、编写、调试C程序,并解决具有一定规模的实际问题。(3)素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3]。然而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上述课程目标中的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达成度一直偏低。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往往只掌握了编程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简单应用,未能内化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维和方法,编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限。为解决如上问题,本文从教学资源与内容、过程与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与创新,形成了具有一定推广价值的做法。

2课程教学存在问题

本课程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着眼于解决如下三个突出的问题:(1)缺乏兴趣与内驱力。由于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很多学生觉得编写程序是一项很困难、很枯燥的事情,解决问题耗时过长,造成他们缺乏学习获得感、成就感,影响进一步学习的内驱力,课堂参与度低。(2)能力目标达成度低。该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一学生。这类学生缺乏人-机交流经验,计算思维还没有建立起来,一边要学编程语言的具体语法规则(外显知识),一边又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算法,内隐知识)。外显知识易掌握,但是内隐知识的习得却是一个较为漫长且困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编程经验积累。因而第一门编程课往往看似听懂了课堂的全部知识,但是当动手编程时却困难重重。他们在编程模仿后面比较容易实现,但是当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又存在较大困难。(3)核心思维与创新能力弱。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陷入在对具体问题的解决上,往往出现学过的、见过的题目会求解,未学过的问题则没有思路,缺乏深度思考、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科学思维,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知识迁移能力、想象与创新能力、综合实践应用等核心方面的能力难以提升。

查看全文

网络编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究

摘要:根据网络编程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提出项目驱动下的网络编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从课程规划、教学设计、在线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深化、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介绍项目驱动下的网络编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构建与实施过程,最后通过教学评估数据说明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驱动;网络编程课程;混合式教学;在线教学

网络编程课程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理解先前学习的计算机网络原理、TCP/IP协议和程序设计基本思想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网络程序的结构框架、套接字编程等网络编程技术,实现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通信,培养学生网络编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4]。目前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大都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虽然有助于教师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有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教师的言传身教,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在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网络编程课程的内容涉及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理论,知识面宽,逻辑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又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编程能力。因而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集理论性、实践性与能力培养于一体的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要求。混合式教学可理解为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这种理念要求综合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技术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5-7]。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成熟,慕课、微课等在线教学得到迅速发展。在线教学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但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很难监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利于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于是把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融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8]。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而且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9]。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学不是教师一味的“教”,而主要在于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借助于教师提供的资料或各种网络资源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在线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与测试,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化自己的知识与拓展自己的能力。学习也不只是学生单方面的“学”,更需要教师的“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地安排学习进度,提供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线学习,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但在混合式教学中,如何把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有效结合,使得两者的优势相得益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1项目驱动下的网络编程混合式教学构建与实施

混合式教学的构建与实施,教师必须在分析课程的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线上线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加强教师的“引”,深化学生的“学”,从而达到线上线下的协调、教与学的平衡统一。根据混合式教学的特点与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课程规划与教学设计、在线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课后巩固深化、课程考核与评价等方面出发构建项目驱动下的网络编程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1.1课前教师课程规划。虽然网络编程的基本原理与选用具体编程语言没有关系,但是其教学必须依托一门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实现其功能。由于Java语言是一种具有较好的分布式特性与跨平台性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可以为网络程序设计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而且网络编程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此前学生已经学过Java程序设计课程,因此可以选用Java语言来讲授网络编程课程。网络编程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多,具有较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专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因此确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在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原理等基础理论的基础上,了解网络程序设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其设计模型和开发流程,熟悉常用开发工具和网络编程接口与类,理解与掌握套接字编程技术与思想,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开发观念,能够学以致用,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良好的网络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教学目标,教师还需制订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根据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学生认识学习的规律,应将教学内容进行层次划分,对于易于理解掌握的知识安排在在线学习阶段完成,对于重点、难点以及需要灵活掌握应用的内容放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网络编程课程的教学内容具体安排及相应的项目[10-12]见表1。1.2项目驱动式教学设计。网络编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在教、学、做中培养自己的实践编程能力,教师以项目的形式来组织安排教学。对每一个教学单元,教师应设计安排相应的项目。在教学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个项目小组2~3人,每个人在项目中分担不同的角色。每个项目贯穿相应教学单元的整个教学过程,由每个项目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每个项目可以划分成很多的模块,这些模块又可以用教学单元中相应的知识点来完成实现。这样教师就可以设计与模块相似的案例来讲解相应的知识点,即通过案例化教学来讲解知识点,使学生学完教学单元的内容后,就能在具体的工程环境中实现项目的功能,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确定了每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及其相应的项目后,就可以根据项目模块设计相应教学知识点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或设计相应的教学资源,制作课件,录制视频,准备相应的项目任务书及一些教学相关的文档,并把这些资源到学院的在线教学平台。1.3课前学生在线自主学习。课前,学生进入学院在线教学平台,根据教师的学习目标、任务与学习建议以及自身的情况等,自主地学习平台中的视频、课件、文档等,也可以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如果学生自己觉得有更好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到教学平台共享区,供教师与学生参考。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平台留言或通过微信、QQ等与教师联系,以便及时得到教师帮助。如果学生对教学有更好的建议或思考,也可及时联系教师进行反馈,以便教师进一步完善教学。当学生学完在线教学的内容后,就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习题对自己进行测试,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最后,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明确项目要求。在线下与项目小组其他成员一起查阅资料,共同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与方案设计,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审核其合理性与可行性。1.4课堂师生多样化教学。在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提问的形式检查和加深学生在线学习的知识点,可以集中讲授重点和需要拓展补充的知识,可以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探讨难点、疑点知识,可以用汇报答辩的形式介绍项目的完成情况及遇到的困难,也可以采用练习的形式来巩固学习成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混合式教学中,课堂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在课前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教学形式,加强与学生交流互动,控制好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思考,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1.5课后巩固深化。课后,学生要及时地完成教师课堂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总结与反思,并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拓展与深化学习的知识。对于项目,学生应该与项目小组其他成员分工合作,实现与完善项目。项目完成后,教师组织各项目组对项目进行汇报、答辩和评估。在课后,学生遇到的各种情况要及时反馈给教师,以便能得到教师更好的指导,也有助于教师更进一步地完善教学。1.6课程考核评价与反馈。在网络编程的混合式教学中,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40%)、项目成绩(30%)和期末考试成绩(30%)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主要由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的测试和完成学习的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考勤与课堂表现等方面打分确定,用来衡量学生能力形成过程。项目成绩由教师、学生和项目组分别打分给予评价。项目成绩包括学生自评(20%),项目组对成员的组评(40%),其他项目组对项目的他评(20%)和教师对学生的在项目中的表现评价(20%)。项目成绩主要评价学生的专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期末成绩通过考试来确定,主要评价学生对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对课程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提出对下一次的教学改进意见。

2教学效果评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