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案例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0 13:51: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护理教学案例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护理教学案例

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各类中职院校逐渐开始了在教育方面的改革。该文重点分析了目前护理教学中模拟教学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微课讲授及案例教学方式在儿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中职儿科护理学;模拟教学;信息化

模拟病房医学模拟教学是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模拟手段,重塑临床上的医学场景,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虚拟化的仿真环境,促进其快速无风险地学习临床知识技能[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模拟教学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护理学作为实践性很强的医学专业,要求学生能够在3—4年内掌握临床护理技能以及医学基础知识,因此,模拟教学非常适用于护理学,尤其是护理中职教学。目前,模拟教学方式类型多样化,本文重点阐述了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微课讲授及案例教学方式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中职护理教育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及微课讲授的概念

(一)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的概念。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是一种利用多媒体高仿真模具simbaby婴儿进行儿科护理实践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多媒体仿真模拟训练能够提供各种实训场景,例如头部静脉输液穿刺模型、婴儿保温暖箱、新生儿蓝光照射等训练,同时,可以辅助设置多媒体影音设备,例如语音教学等,实现仿真训练与观摩训练教室的连接。更有趣的是,此类模拟病房附带音频传输功能,可以完全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零距离实时动态沟通与讨论[2]。(二)微课讲授的概念。微课又称为微课程,是依据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由视频及配套资源组成的一种微小课程,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戴维•彭罗斯(DavidPenrose)于2008年提出[3]。(三)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案例教学法是以患者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育[3]。案例教学启发式效果显著,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此类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性思维,使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信息化simbaby模拟病房、微课讲授及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现状

查看全文

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分析

摘要: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编制科学的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以提高护理教学效果。从团队、目标、内容、资料、定稿、运用等方面阐述案例编制过程,关注案例质量,突出教学重点,以科学的理论框架为指导,持续提高教学质量,为护理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

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是毕业实习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临床护理实践紧密结合,理清护理思路,制订符合实际需求的护理方案,是护理教学的重点。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知识涉及面广,需要较强的跨亚专科护理能力,教学难度大,因此,探索新的护理教学路径,突破教学瓶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护理问题评估是护理评估的核心,也是护理程序的第一个步骤,决定了后续护理工作内容,需要在科学评估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奥马哈系统是一种护理标准化语言,问题分类系统作为其子系统,为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提供了系统化模板,使护理评估工作有章可循,是有效的资料收集工具[1-2]。编制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教学案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与掌握护理问题评估方法,对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探索糖尿病肾脏疾病护理问题评估教学案例的编制,以期为护理教学提供依据,促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案例编制步骤

1.1成立编制团队

案例编制团队包括7名成员,即1名医生、1名教师、5名护士,涉及临床、教学、管理多个领域。根据专业特点进行成员分工,内科护理学课程教师确定案例教学目标,肾脏内科病房护士长按照案例编制计划推动编制进程,肾脏内科病房主任医师从临床病例中选取资料,肾脏内科病房教学护士、专科护士及责任护士撰写案例初稿。团队成员临床实践及教学经验丰富,熟悉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并参与过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应用研究。

查看全文

高职护理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之中,案例教学法应用非常广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案例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相应的教学任务,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并自主解决问题,能有效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在文中摘要就针对高职护理教学,对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教学;高职

案例教学法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推广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结合教学主题,通过仔细研读案例,讨论案例,查阅资料分析案例,紧紧围绕教学主题的问题回答等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具有真实性、启发性、主动性、论证性。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明了通俗易懂。患者的治愈效果受自身的态度、抵抗能力等影响,疾病的临床表征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同学们又还没有接触临床,很多具体的疾病表征是同学们几乎没有见过的。通过具体疾病案例把同学们带入临床情景有助学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并且培养同学们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课前的应用。在正式使用案例教学前教师应先收集满足不同科室护理教学要求、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然后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和教学任务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发给学生,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在教学开始前通过班级QQ群的方式把案例发给大家,然后给出若干个思考问题。同学们以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回答问题。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动性,可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通过分析案例还可以把其它学科的知识贯通起来。比如高血压并高血脂的护理。这个疾病同学们基本都听说过,高压和血脂超过正常标准,但几乎没有同学知道具体的病因,具体的临床表现,疾病的预防,以及对这种疾病的预防。换位思维,如果自己以后换上高血压并高血脂疾病会是什么感受呢?肯定会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因此我们要预防本病以及了解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激发同学们课前预习。(二)课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案例有助于课本知识点的学以致用,起到活跃课堂、调节思维,集中注意力的作用。教师应导入适当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以班级或者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及时回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总结讨论结果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教学知识点的认知度。教师在完成一个或者多个案例教学后可以把相似的案例整合在一起,让学生集中讨论其中存在的异同点,提升学生的病因鉴别能力,帮助同学们辨别相似临床表现的疾病。比如泌尿系统疾病肾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这两个疾病的临床表现有一些相识之处,比如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蛋白尿,发病年龄,严重时都会出现肾衰竭。但这两个疾病的病因、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病人的护理、健康宣教都不一样。肾小球肾炎是非凹陷性水肿,水肿的机制是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所致。肾病综合征是凹陷性水肿,水肿的机制是低蛋白血症导致胶体渗透压下降,液体在间质区潴留。所以区别这两个疾病可以分析他们水肿的性质。(三)课后的应用。教师应发挥现代化设备在教学中的积极效果,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图像影集等形式以更直观的形式将案例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将书本知识与就医环境和患者相结合,增加学生对相关疾病的感性认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案例教学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模拟学习,模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过程,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使他们走上护理岗位后能灵活使用教学知识点。在学习一个疾病之后,教师还可以给同学们几个典型的案例,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以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学习小结,让同学更系统的掌握相关知识点,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学以致用的教学氛围。(四)案例教学法的评价方法。客观评价有同学们对疾病护理的实训报告,期末考试成绩,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情况等,还有问卷调查的方式。教师应及时总结学生的反馈,找出学生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寻找解决途径,让学生从对疾病的感性认知上升为理论认知,进而实现预期的教学成效。

二、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查看全文

骨科护理案例教学法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5月—2018年5月进入该院骨科实习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主体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32名;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观察组成员实行案例教学法,对比两组成员的考核成绩及教学方法评价结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操作成绩、理论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教学方法满意度各项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各项考核成绩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值得在临床教学领域使用及推广。

[关键词]骨科护理;案例教学法;应用效果

作为兼顾互动性及开放性的新型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无法脱离事前周密策划及准备的支持,主要通过向学生发放特定案例用于提前阅读实现学生间广泛讨论得出活动交流经验,并且案例教学倾向于将理论知识与新兴观点、以往经验及知识信息相结合,碰撞学生思维,确保其得到启发[1]。同时,案例教学中案例不止是用于阐明事实的实例,更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以事实为基础所编写的例子,适用于课堂分析及课堂讨论帮助学生得出讨论结果,进一步增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2]。从目前我国骨科教学水平来看,轻实践重理论情况相对严重,尤其是骨科护理教学中理论知识涉及方面较少,客观上要求教师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鉴于此,该文重点探究骨科护理教学应用案例教学法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进入该院骨科实习的6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人员划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组32名。其中,对照组32名成员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30岁、最小年龄为22岁、中位数年龄为(26.5±5.3)岁;观察组32名成员均为女性,最大年龄为31岁、最小年龄为23岁、中位数年龄为(25.6±5.2)岁。结合上述资料发现,两组成员各项资料中年龄及性别等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具备研究对比的纳入机制,并且两组成员均自愿签署实验同意书以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及实验流程,该实验得到医院及学院批准同意。1.2教学方法。对照组成员实行常规教学法,即教师紧扣教学任务及教学大纲向学生讲解具体内容,学生自行记录知识要点。观察组成员实行案例教学法,即:①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深化教学印象,教师以全面掌握丰富医学资料为前提条件,仔细筛选教学案例突出案例呼应教学内容的作用,全面整理源自临床一线的病例资料,将教学内容与临床典型病例资料相结合汇编形成相应的辅助教材,便于学生深入探讨深刻分析;②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收集疾病临床体征制作成教学课件,帮助学生以直观角度为出发点理解知识深内容深化教学印象,带领学生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病史及查看临床体征,实现获取第一手临床资料的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拓展学生学习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③由于课堂讨论氛围与问题设置有效性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换而言之讨论问题设置越直接越能引发学生深思,越能活跃学生思维及课堂氛围,例如以骨科手术围术期护理内容为例,教师带领学生通读全文后向其提供患者具体病历,结合患者实际病历采取相应的护理实施措施,尤其是护理前期准备、手术过程护理及麻醉后可能出现并发症等,并且立足于教学难点内容及教学大纲提出相应的讨论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身意见;④受教学是一项兼顾启发性及思考性过程的影响,其应用效果与教师是否能于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间存在着密切联系,教师可将课堂讨论划分为小组讨论及全体讨论,讨论时不得忽略自身引导作用,尤其是教学重点内容及难点内容时予以相应的CHINAHEALTHINDUSTRY指导,预防学生偏离病例讨论主题,并且相关问题尽可能于讨论过程中进行分析,尊重学生教学主体地位,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1.3判定标准。统计两组学生操作考核成绩、理论考核成绩及病历书写成绩,并且向两组成员发放该院自行研发的教学方法,评价调查问卷分别纳入自主学习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及教学方法满意度等指标记录其例数[3]。1.4统计方法。该次实验经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获取的相关数据,其计量资料表现形式为(x±s),二者对比研究以t为标准完成检验;其计数资料表现形式为(%),二者对比研究以χ2为标准完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查看全文

体验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某高校2020级的96例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7例,实验组49例。实验组实施体验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普通教学法,授课周数为19w,共102学时,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的学习成绩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沟通能力量表、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得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生学习成绩和沟通能力量表及问题解决能力量表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可以提高外科护理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外科护理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学而优则仕”旧思想的影响和支配,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关系上,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问题解决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1]。这种重记忆、重考试而轻探究的旧教学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医疗救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同时人们的维权意识也逐渐增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逐渐增长,在对护生护理理论知识提出挑战的同时对其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也提出新的挑战[2-4]。体验式教学法创建的是一种互动的交往形式,强调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亲切、温暖的情感,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在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下愉快地学习[5],并能主动探索,提高护生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因此,将体验式教学应用于外科临床护理教学中,以期在培养护生护理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同时,提高护士的各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关怀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便利选取某高校2020级的96例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47例,实验组49例,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均为女性,其中实验组学生年龄为(20.90±0.74)y,对照年龄为(21.20±1.23)y,两组护生年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662,P=0.517);实验组护生上学年单选题成绩、多选题成绩、客观成绩、总成绩分别为(19.00±5.01)、(27.10±4.58)、(30.10±3.79)、(76.20±10.95)分,对照组护生上学年单选题成绩、多选题成绩、客观成绩、总成绩分别为(18.70±2.95)、(26.20±5.12)、(30.80±3.79)、(75.70±7.93)分,理论成绩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3,P=0.872;t=0.414,P=0.683;t=-0.430,P=0.672;t=0.117,P=0.908)。

查看全文

进展性案例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的运用

摘要:目的:观察“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2个外科护理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各60名,外科护理教学中分别给予“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观察组)与常规护理教学。比较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学生各项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在教师态度、主动讲解、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在提高学生考核成绩、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作用显著,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互联网;进展性案例;外科护理教学;评判性思维能力;满意度

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外科护理涉及病种复杂多样、护理工作繁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外科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挑战[1]。外科护理教学强调在向护生传授外科护理理论知识的同时,应注重理论知识向护理技能的转化,以更好的满足临床外科护理需求。随着现代外科护理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外科护理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2]。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以“互联网+进展性案例”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得以应用,其将真实的护理病例作为素材,动态跟踪患者病情变化,结合教学目标及学生学习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为探究其运用效果,研究收集2个外科护理班学生各60例,并总结汇报研究结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2个外科护理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人数比例为1:1(即观察组、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47例,年龄均值为(22.63±1.72)岁(21岁~23岁);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48例,年龄均值为(22.53±1.69)岁(21岁~23岁)。统计学检验两组间有可比性(P>0.05)。(二)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外科护理教学,授课前1周将教学案例发放给每一位学生,案例内容包括患者病史、既往史、临床检查情况等,并提出问题,由学生评估患者护理问题,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在课堂上进行探讨。观察组:给予“互联网+进展性案例”外科护理教学,具体如下:(1)进展性案例设计。选择医院临床外科工作中典型真实的护理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学生认真分析血清,结合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目标,临床护理专家指导对案例进行剪辑,所呈现的教学案例难度应与学生需求相适应。将时间作为基础,每一个案例采用6~8幕的形式呈现,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的形式,每一幕反映1~2个主题,时间控制在3min内。播放结束后均针对主题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讨。为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可以采用视频的方式展现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评判性思维,调动学生积极性。(2)智慧职教云平台的应用。教学案例编撰完成后,将其上传到智慧职教云平台,每个学生发放账号与密码,登l录平台后自行完成课前预习,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课下探讨等自行解决,对于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总结记录,在课堂上进行探讨。(3)教学实施过程。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发放预习测试题,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测试结果掌握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集中讲解。在进展性案例教学中,可以采用动画情境的方式导入主题,然后提出问题,预留2min时间学生独立思考,然后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对问题一一解答,教师最后进行总结。课后教师可以将作业传输到智慧职教云平台,学生登录系统完成作业提交。也可以在讨论区与其他学生或教师进行知识探讨。(三)观察指标统计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评估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1)学生出科考试包括理论知识(100分)、操作技能(100分)、综合能力(100分)三个方面[3]。(2)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包括7个维度、70个条目,分值范围为70~420分,高分值代表正向评判性思维[4]。(3)学生满意度问卷涉及教师态度、主动讲解、操作示范能力、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五个方面[5]。(四)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算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率(%),组间比较用卡方(x2)进行检验;采用平均值±标准差(x±s)的形式对正态分布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用t,结果显示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查看全文

护生职业培养急救护理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高职高专护生职业素养是其核心素养体系内容之一,通过调研学校2013级、2014级护生的紧急救护能力、护生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情况及对急救护理技术课程的建议和意见等相关内容,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进行了急救护理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对教学内容和方法做了适当调整和修改,进一步促进实践和教学的相互融合,提高了我校护生的职业素养,利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与新护士入职培训相接轨。

【关键词】护生;职业素养;急救护理技术;教学改革

一、课程内容的调整

1.理论教材的更新

近年来,教材采用的是我校同人卫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急救护理技术》教材,2016年12月,理论教材刚更新完。参考最新的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急救护理学本科教材、危急重症护理学、灾难医学、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和学生调研情况,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编写调整。新增了气道异物梗阻(成人和婴幼儿)、上消化道大出血、抽搐、急性疼痛、糖尿病急症、低血糖、血尿、风灾、踩踏等内容,修改了心肺脑复苏章节内容,与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接轨,内容更加丰富,更与临床护理贴近。

2.实训内容的增加

查看全文

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信息能力研究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院信息化的进程,在科学、知识和信息三位一体主导社会发展的大数据时代,对临床护理人员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1]。医疗机构期望新上岗的护士能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为此,所有本科护生在毕业前都被要求具备较强的信息能力,护理本科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作为未来护理临床、科研、教育的主力军,本科护生只有具有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胜任未来越来越密集的信息化工作环境,具备终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和临床护理科研工作的开展。相关文献显示,我国本科护生的信息能力较为缺乏,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不足以满足护理专业需求,亟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面提高本科护生的信息能力[2]。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本校护理学本科三年级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计四个教学班212人。四个班在大学期间的其余各科考试成绩从统计学角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信息检索课程的讲授时间安排在大三第二学期。因为学生马上面临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已进行完计算机相关课程及大部分基础课和专业相关课的学习,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并具有进行医学信息检索、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等临床护理信息知识学习的需求。1.2研究方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随机选取两个班为对照组,其余两个班为实验组。根据已有的测量工具并根据护理学学科特点从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信息需求五个方面自编调查问卷,题目由医学信息检索教师和护理学专业教师共同编制,编制完成后进行调查问卷的预发放,并进行信效度检验[3]。根据上述结果,最终问卷共计20题。在授课之前,由授课老师讲明进行问卷调查的意义,并讲明问卷填写中应注意的问题,并进行问卷发放,问卷发放后,由辅导员进行回收。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问卷212份,经检查,全部为有效问卷。问卷结果采用EpiData3.0录入,并使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实验组采用案例引导的嵌入式教学法,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由信息检索教师提供具体的检索案例,检索案例与即将开始的临床实习结合,邀请护理专业教师共同参与选取,除了包含传统的医学信息检索之外,还涵盖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内容。学生根据检索案例,进行自主学习并进行检索报告的撰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汇报完毕后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案例分析,课后师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流互动。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学生根据授课进度进行上机操作,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实习题[4]。

2调查结果分析及教学案例选取

2.1调查结果。通过对调查结果分析得知,信息意识所包含的5个题目中,其中关于上网频率的统计结果表明,有74.8%的同学每天上网时间超过2h;17.2%的同学经常登录学校图书馆主页,71.3%的同学偶尔登录学校图书馆主页;有82.4%的同学主要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信息;有61.5%的同学听说过信息素养。信息知识所包含的4个题目中,其中有31.4%的同学在借书之前利用图书馆的查询系统去查询是否有所需要的图书;其中关于获取医学专业信息的统计结果表明,有51.3%的同学选择利用百度,17.4%的同学选择利用学校购买的各类数据库;81.5%的同学习惯利用中文数据库获取信息;21.3%的同学利用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功能。信息能力所包含的4个题目中,39.4%的同学能够快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24.7%的同学能够判断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和新颖性;11.2%的同学能够对获取到的信息使用相关的处理软件进行整理加工。信息道德所包含的3个题目中,有37.1%的同学认为使用公共领域的信息(没有版权,可以被任何人复制和使用)要注明出处;81.3%的同学认为网络存在隐私权;91.2%的同学表示不会去网络中攻击服务器、随意辱骂他人。信息需求所包含的5个题目中,有84.1%的同学希望利用互联网获取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有91.4%的同学渴望了解一些与见习实习内容相关的医学知识及与考研、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相关的资讯等;92.6%的同学表示对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知识感兴趣并认为用处很大;84.7%的学生希望通过教学案例尤其是通过教学实践获取相关的知识;91.3%的学生希望将文献检索教学融入即将开展的专业课程学习中[5]。2.2教学案例选取。教学案例的选取依据《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安排,结合临床教师的授课进度和循证医学理论,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检索水平等情况,坚持真实性、针对性、互动性、典型性原则。针对不同的授课内容,引发学生思考自己的知识盲区以及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效率和效果如何。如在临床教师讲授糖尿病相关知识之前,从检索的角度要求学生利用各类免费资源如搜索引擎等和学校图书馆购买的各类信息资源如图书、期刊、中外文数据库等检索糖尿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并发症、治疗的最新标准、治疗方案的最新进展、护理诊断、护理措施、饮食原则、膳食计划的制定等内容。在检索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并要求提供详细的检索策略和使用数据库的分析功能,在文献较少时如何扩展检索,在文献过多时如何缩小范围,获取到密切相关文献。使学生体会到教学案例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提高信息素养的同时加深对医学专业课程知识及研究新进展的认识和了解。不同数据库的界面和检索功能以及检索途径各异,在设计检索案例的同时还要凸显出某些数据库独有的特色,如CBM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在进行主题检索的区别等。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需求,增加疾病风险评估、电子处方、电子健康档案处理等内容。

3教学设计及效果评价

查看全文

基础护理学实训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摘要]探讨模块化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实训教学中对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选取某护理学院2护理专业160名护理本科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模块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混合式模块化教学;基础护理;实训教学;基础护理

实训教学是学生学习临床护理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重要课程,是一个知识与能力交汇融合的阶段。本研究在模块化教学法的基础上,对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的需求,制订教学计划,以案例为导入,开展实训教学,以达到“知识—能力”相结合,为高校护理实训教学提供参考。

一、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选择2018年9月—2018年12月期间,某大学护理学院大二年级护理专业160名护理本科学生,将1—2班80人设为试验组,3—4班80人设为对照组。纳入标准:(1)全日制统招护理专业本科学生;(2)了解本次教学的目的和意义;(3)自愿参与,能按要求完成考核;所有入选学生均为女性,对照组平均年龄19.56岁,试验组平均年龄19.55岁。(二)编写综合实训模块,构建多站式综合技能考核病例。根据基础护理学教学大纲,结合临床护理工作编写基础护理综合实训教案模块,设置各模块内容:1.核对—核对模块—(1)核对医嘱(2)核对操作;2.评估能力—评估模块—(1)现病史(2)既往史(3)操作项目的认知(4)操作禁忌评估(5)生长发育评估;3.沟通能力—护患沟通—(1)操作项目认知(2)配合要点;4.物品准备—准备模块—(1)环境准备(2)患者准备(3)护士准备(4)物品准备;5.分析能力—情境模块—(1)疾病案例(2)基础护理技术操作;6.操作能力—基础护理技术—(1)肌内直射(2)皮下注射(3)皮内注射(4)静脉输液(5)静脉采血(6)氧气吸入(7)吸痰法;7.解决能力—教师引导模块—(1)注意事项(2)不良事件的预防(3)意外事件的处理;8.反思能力—反思模块—(1)反思存在的问题(2)总结分析。构建教学案例:在遵循临床路径、护理工作需求基础上,编写教学案例。案例设置为疾病情况、医疗诊断、医生医嘱、护理实训等教学模块问题。(三)实施实训教学。1.教学的准备。实训教师准备:实训教师根据护理临床发展的前沿知识,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设计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模块;课前提前1天通知学生授课内容,发放课程案例。学生准备:学生收到授课内容及案例,根据教学内容在小组内分配任务;通过网络或教材等渠道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预习相关情境及疾病知识、护理技能;小组成员就查阅的各自负责的模块知识、技能进行组内交流,完成预习;将授课内容及案例中各模块存在的问题带入课堂,进行课堂学习。2.技能操作的讲解。(1)课前检查:于每次实验课上课前查看案例完成情况及本次课的预习情况。主要询问案例的准备情况及其中遇到的问题。(2)组织教学: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将本次课主要的学习内容及时间分配情况告知学生,以便学生了解课堂内容的进行顺序,做好心理准备。(3)导入案例:依据本次要讲授的操作情况,将含有该操作的案例导入课堂,该案例无须复杂,含有本操作即可。学生先对案例进行了解与分析,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前的评估,老师补充。(4)实验物品的熟悉:以病床为单位准备用物。3.教学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实训模式教学,每8人1组,分为10组,每2组为1个授课班,采取教师课上操作示范,教师示范后学生以4人为1组模仿教师操作进行练习。(2)试验组:采用模块化教学,每8人为1组,分为10组,每2组为1个授课班,授课前,教师将授课病例交由组长,由组长通知组内成员对病例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上教师将相应授课案例进行分解模块,按照临床护理工作,逐层进行引导,讲解每一个模块遵循的要点,各小组按照课前预习进行实训操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和指导,由教师进行操作示范及讲解。(3)讨论评价:模拟后,老师和其他学生可提出疑问,小组学生给予解答。各组分别选派代表说出本组的评价和修改意见。最后是教师评价并总结本次情景模拟的成功及改进之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观点或质疑其他组员的想法。(四)评价指标。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量表:采用张喜琰等编制的自主学习能力测评工具,该量表包括学习动机、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等4维度,共计30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从“完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5分,得分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越强。(五)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ridit分析;计数资料用相对数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查看全文

儿科护理教学对护生通用能力的培养

摘要:目的探讨案例式课业设计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对护生BTEC通用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科4个班学生共239人,按随机抽签法将班级分为案例式课业组120人、传统案例教学组119人,学期结束后通过通用能力调查表及期末考核成绩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86.43±6.18分,对照组83.93±7.76分,t=1.515,P=0.136,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护生通用能力较干预前都有所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通用能力总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1);实验组通用能力通用能力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等维度能力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案例式课业设计提高了学生通用能力,为儿科护理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BTEC;案例式课业设计;儿科护理教学;通用能力

BTEC(BusinessTechnology&EducationCouncil)是英国E-dith国家职业教育和学术考试的品牌教育产品,中国在1998年首次引入该课程。BTEC坚持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解决问题、表达沟通等能力。“通用”的含义是指对各种职业、每一位工作人员要获得成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这种能力不随职业的变化而变化,有助于人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本研究在儿科护理教学改革的目标环境下,教师基于大纲要求,设计实用教学案例,采用基于病例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培养护理学生的通用能力,使学生通过完成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任务,取得较好效果,报导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科4个班学生共239人,男生16人(6.69.%),女生223人(93.31%),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1.13±0.68)岁。按随机抽签法将班级分为案例式课业组120人、传统案例教学组119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比、入学成绩和通用能力评分干预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比。2.所用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儿科护理学》教材。3.教学内容选取适合案例教学的章节:小儿肺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小儿秋季腹泻、急性肾小球肾炎及低钙惊厥等共16学时。4.方法传统案例教学组。课堂教学案例将案例直接展示给学生,给学生思考时间,允许学生对不懂的问题进行疑问,并逐一解释,一周后案例作业。案例研究组。把120名护生分为20组,每组6人,每组设有一个小组长,秘书和成员。(1)设计:课程开始前两周,教师和儿科医生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要求设计临床病例并提出相关有助于学习的问题。请BTEC专家组审核并修改。(2)分配任务:课前一个星期前授课教师将案例通过QQ群或者微信群发送到每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根据案例相关问题收到1-2任务,以确保每个团队成员接收不同的任务。(3)课前准备:小组成员围绕各自的任务收集信息、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献,对照教科书对数据进行分析。(4)班级报告,班组报告:每组选择代表,将讨论内容用调查报告的形式写出,并附以幻灯片、视频、角色扮演等内容总结,其他小组可以在不同的讨论领域讨论。(5)总结评价:教师最后对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对重点、难点做详细阐述。5.教学效果评价(1)学期结束后统计两组护生期末考核成绩,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统一试题,统一时间考试,考完试由阅卷人员分题目打分,一位老师阅卷1-2题,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干扰。(2)通用能力进行评价。通用能力评价表采用BTEC通用能力调查量表。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18个条目,每个条目1-4分,总分可达18-72分,分数越高表示通用能力越强。6.统计学分析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干预前后教学效果进行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两组分值进行比较。

二、结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