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5 10:30:22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会计专业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非会计专业教学探索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论文是教育工作者对于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思考研究的结果,有事后的反映也不乏有未雨绸缪的规划。因此,有必要分析一下近十年有关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教学的研究论文,从侧面了解在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状况。以非会计专业、会计、不包含高职作为关键词在CNKI中进行检索,发现对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研究最早开始于2003年,截止2012年11月2日查询当天,公开发表的研究论文185篇,具体情况见图1-1:从图中可以看出:2003年左右在会计课程教学中开始关注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问题,认为有必要对会计专业和非会计专业进行差异化教学;2007年以后对于此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参与此项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学校不断增加,2009年发表研究论文数量最多达到35篇;近三年较2009年有所下降,但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一定会促进大学本科教学研究的发展。
(二)学生需求逐年增加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2012年增长到3167万人,跃居世界首位。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教学资源紧缺、师资不足、学生就业难等一些问题。201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转变时期,这意味着每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学生就业压力加大,单位用人条件不断提高。为了找到工作、找到适合的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在学习期间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除了学好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之外,开始涉猎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会计学》在管理大类中很受学生的青睐,其他学科大类选修这门课的学生逐年增加。以我校为例,按照教学计划,管理学院的所有专业都开设了《会计学》课程,并且从2007年开始在理论教学基础上安排了实践学时;学校开设的辅修课程,所有学生都会选修《会计学》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一方面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适应社会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教学实践有待提升
会计文化融入会计专业教学思考
【摘要】本文以会计文化建设为切入点,剖析了会计文化建设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列举了当前会计专业教学中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此作出了分析,最后结合现状提出如何在会计教学中融入会计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使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输送专业人才。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教学;人才培养
会计文化是历代会计人员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它的本质属于管理文化的一种。会计文化建设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融入会计文化,加强高职院校会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会计文化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一)会计文化建设的内涵。会计文化建设有物质层面,也有制度层面,最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会计文化与社会经济活动紧密联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会计文化也在不断进步与发展。在党的报告中指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因此打造会计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会计文化建设之中,弘扬正气、凝心聚力,使它们成为会计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提升从业者的素质。(二)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高职院校是培养会计从业者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高地,将会计文化建设融入到高职会计教学中,发挥会计文化的导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推进会计文化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深对会计的认知,使其参加工作后,不受利益驱使,保持初心,不违法乱纪,遵守会计职业操守,成为一名合格的财会人员。因此,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基于工匠精神的会计文化培养,是提升学生社会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二、会计专业教学融入会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模块化改革探索
[摘要]会计是绝大多数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程,目前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是比较完善的,而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教学实践的需求。根据不同经管类专业的知识结构与会计专业的相关度强弱,进行相关度评分,然后依据分值高低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使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更加规范化。
[关键词]非会计专业;专业相关度;模块化;会计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院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会把会计学作为必修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会计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等方面是比较完善系统的,而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财政、税务、金融等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还仅仅是其本专业主干课程以外的辅助课程,往往采用从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中适当选取与本专业相关的一门或几门课程进行开设的模式,并且开设的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与会计专业没有明显的区别,在教学内容上或是适当简化,或是全盘照搬,不能有效适应不同专业对会计知识的不同需求,因而常常出现会计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相脱离,会计教材的选择过深、缺乏专业针对性,会计理论和技能掌握片面,无法做到使非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对本专业的学习起到的促进作用有限。针对上述问题,就需要从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的要求出发,突破传统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另辟蹊径,完善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的培养目标、内容设置、教材建设等问题。首先要打破传统的会计学科体系对会计课程的分类,把会计学知识分成几大课程模块,之后再把每个模块分成不同难度等级的若干层次,然后根据每个专业与会计学知识的相关度评出得分并给出不同分数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和难度层次,最后由每个专业按照评分建议自主选择课程模块和难度层次,合理组合成一门或几门课程,安排授课。
二、基于相关度对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进行模块化整合
(一)对会计学知识的重新整合要兼顾模块化和层次化,并通过相关度评分来实现。一直以来,会计学科体系主要包括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学生在学习会计知识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学生这种课程安排是适合的,能使学生在毕业时对整个会计学知识体系有一个完整的掌握。但是,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相关的课程只是为了拓展知识面,以便更好地学习本专业课程,因此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会计专业有很大区别,并且不同的专业对会计知识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税务专业,就要求学生比较全面深入地掌握会计学知识,而市场营销专业,则只要求学生简单了解会计学知识即可。因此,要想更好地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需求,就应该突破传统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限制,把会计学系统知识做重新的整合。首先,把会计学科体系划分为几大模块,如有必要还可以划分出若干子模块,比如会计业务处理与报表编制模块就可以划分为制造业企业模块、商业企业模块、金融企业模块、建筑业企业模块、行政事业单位模块等。其次,再按照难易程度把每个模块划分为不同的难度层次,例如,会计业务处理与报表编制模块就可以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难度层次。最后,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来进行选择,得出评分值,确定相关度,以达到学生在完成会计课程之后能了解会计学知识的全貌,而不是对会计一知半解。具体的模块选择和评分办法见表1,难度低分值较小,难度高则分值较大。(二)根据不同专业的相关度评分,选择一个或几个模块组合为会计教学课程。1.评分值小于7分,相关度较低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专业,其相关度评分为5分,相关度较低,建议这些专业根据表2中选择的模块,安排一门会计课程,帮助学生“懂会计”,了解会计与其本专业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学习专业课和从事相关工作。相关度较低的各个专业,如人力资源、商务英语等,对会计知识的需求基本相似,因此在选择模块和难易程度也基本一致。2.评分值在7分至15分之间,相关度中等的专业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其相关度评分为10分,相关度中等,建议该专业根据表3中选择的模块,安排一到两门会计课程,帮助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懂会计”的基础上还能“运用会计信息为企业服务”。相关度中等的专业还有很多,不同专业对每个模块及难易程度的需求都不太一致,因此在选择时要根据本专业的特定需求来进行,比如工商管理专业可能侧重财务管理知识,国际贸易专业可能侧重会计业务处理,物流专业可能侧重物流企业会计处理等等。在设置课程时,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仅需简单了解的知识合并为一门课程,而将需要侧重学习的知识作为另一门课程。3.评分值大于15分,相关度较高的专业对于相关度较高的专业来说,其设置的课程与会计专业基本一致,只是难度有所降低,另外这类专业一般都要开设特殊行业会计类的课程。比如金融专业,其相关度评分为16分,建议该专业根据表4中选择的模块,安排三门或以上的会计课程,此外再单独开设金融企业会计专业课程,使金融专业的学生“基本掌握会计”还要能“运用会计信息为金融企业服务”,了解金融企业会计的特殊性,使其更好地从事今后的工作。相关度较高的专业对每个模块及难易程度的需求都不太一致,因此在选择时要根据本专业的特定需求来进行,比如金融专业可能侧重金融企业会计,税务专业可能侧重税务会计,财政专业可能侧重预算会计等等。
会计专业教学教育改革路径
摘要:自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口号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便成了技工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这些年,技校生就业高质量压力日渐变大的情况下,创新创业教育在技工院校各个专业教学中的教育地位愈发凸显。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的融合工作,不但能够进一步提升技校生的综合能力,而且还能够为他们更好地就业与发展提供有效助力。基于此,本文以创新创业为背景,就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改革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期能够给广大教育同仁提供一些新的借鉴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创业;改革路径
创新是民族发展之魂,创业是国家富强之路。对于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来说,如何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落实,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2014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广大职业院校要应当围绕创新创业做好关于专业育人体系、教育体系的改革工作。对此,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也要立足专业相关特点,围绕学生的就业需求以及国家发展态势,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着力点,做好专业教育的改革工作,以此进一步提升专业育人实效,为学生更好地就业与发展保驾护航。
一、把控关键节点,启蒙双创意识
客观地说,若想做好双创教育在技工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落实工作,必须要重视一些关键节点的把控。这些关键节点包括有:入学阶段、实训中以及毕业前等,在这些节点做好关于双创方面的教育工作,往往会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会计专业学生入校后,专业教师应当在此时做好双创教育的渗透工作。一方面可向学生做一下关于本专业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的介绍;另一方面也可向学生讲授一些关于双创方面的理念,让学生能够明白提高自身双创能力的意义所在以及创新创业的要素与条件等。具体来说,教师可引入一些关于本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案例,以此来启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实现双创教育的有效渗透。
二、优化理论教学,激发双创热情
会计专业教育中案例教学应用
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中,除了通过教科书进行书本知识的传授,还应该推行相关内容的讨论与实践活动,让学生不但掌握本专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要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关注的中心。会计专业是一门集理论性、业务性、方法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就说明,它并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借助对本专业的准则和制度就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实践的会计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让其有胜任岗位要求的社会生存能力。
一般而言,在学校的教学中,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但是具体到怎样用会计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怎样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式各样复杂的问题,往往就显得不知所措。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会计专业的教学,不但有利学生迅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是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会计教学的必然要求。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关于企业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时,传统教学只能是教师来逐条讲解,学生学起来干涩无趣,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也不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全班假设成一个企业,有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也有付款单位开户行和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学生模拟整个结算的过程。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利用理论知识来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熟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但生动有趣,让学生掌握了结算的各种方法和操作程序,而且能够在模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在课本中涉及不到的问题,培养其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二、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优势及应用
会计专业职业实践教学论文
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相对而言的,理论教学是基础,实践教学是延伸和补充,但职业教育的特点却决定了实践教学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学生成人、成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职业实践教学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不同专业职业岗位人才需求的标准,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为基本特征,在模拟、仿真或全真的环境下,借助特定的项目训练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素质、掌握相应岗位技能,能够完成特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教学。因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实习教学开设要求高、难度大,会计实践教学适宜以实训教学为主、实习教学为辅、积极探索仿真的实践教学模式。会计专业能力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同步教学实训、短期独立实训、综合实训(模拟或仿真、全真)、顶岗实习(全真)”一系列分层设计达到各类项目相互衔接,才能圆满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目标。
一、会计专业职业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
1.同步教学实训
同步教学实训指以理论内容为主或理实一体的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教学,如会计基础实务、会计核算岗位实务等。同步教学实训在完成日常教学时设置相关实训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要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入手,基于企业职业岗位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确定实训教学内容,同时要在过程管理、考核上科学设计。
2.短期独立实训
短期独立实训指独立安排以实训为主、内容主要针对某门课程或某一岗位,时间相对集中、但通常较短的实践教学,如出纳岗位实训、财务分析实训。短期独立实训一般指4周以内的实训,一般安排在校内完成。少部分专业也可能统一安排到校外模拟实训,主要适用于行业背景较突出的部分专业和学校。校外模拟实训由学校与有关单位统一联系,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统一安排到实习单位,这种方式的好处是学校对实训内容可以借助企业真实的环境组织实施,但联系实习单位困难,实习组织难度大,实习费用高。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诠释
关键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
提要:本文在正视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现实状况后,从不同方面论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并借鉴现代西方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包括加涅的教学方法理论、布卢姆的教学策略理论,奥苏伯尔的动机理论等,提出会计专业课教学方法。
近两年,国家不仅重视职业技术教育,而且加大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投资,从2007年起,在校中职学生每年可以享受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2008年教育部周济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2009年12月2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中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逐步免除学费。那么,应该怎样教好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课呢?
一、确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模式。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课堂教学要以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因材施教。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是,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中招考试没有考上高中的同学,基本知识普遍较差,综合素质较低。如何处理好现行的中职教材和学生间的关系,就是要确立“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要我学”的现状为“我要学”。国家提倡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广泛获取各种资源,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让其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出“探究、创新”的教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明确,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德育渗透点具体。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包括前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学习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确定目标、制定策略、选择媒体或资源、试行方案、评价和修改等过程。教学过程包括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问题探究、主动学习,交流验证、质疑小结,拓展延伸、深化创新。教学目标包括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教学设计要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连串带有梯度的问题并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它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前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要注意把握学生知识的正迁移,防止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例如,笔者在教《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第一章第三节内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会计要素、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式”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学过《企业财务会计》中企业会计的会计要素以及会计要素间的关系式,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知识正迁移的产生?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笔者决定采用比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提问法。首先采用复习导入法复习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企业会计要素间的关系式(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互联网背景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给会计行业带来了机遇及挑战。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院校会计专业的快速改革,从而培养更多会计专业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院校必须重视研究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文章基于互联网背景,对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改革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专业;教学改革
互联网技术的有效利用能促进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工作效率。会计专业教学的开展存在较多不足,影响了会计人才的培养,导致会计人才的供给及需求不平衡。因此,为了提升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给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会计人才,必须紧密结合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实施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找到更合理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让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的优势。
1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很难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目前,很多院校在开展会计教学时,主要的内容还是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还是围绕着教学大纲展开。比如,在教学财务会计学这门课程时,有的院校将初级会计职称的考试教材当作教学的依据,主要从资产、负债及利润等内容入手,根据顺序进行讲授,而且教学的模式主要是理论讲授及习题演练,在课后让学生做题进行巩固。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会计理论知识,从而将学生通过考试的概率提高上来。不过这种教学方法会导致会计的业务知识出现割裂,学生无法全面地掌握会计业务知识,使其所学的会计知识无法满足企业对会计岗位人才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企业的业务比较复杂,产生的数据流量也比较大,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院校的教学内容很难符合企业对会计人才要求。
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
摘要: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对高职会计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至今仍然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主流形式,这使得高职会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素质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职会计专业相关者应深入钻研当前的教学问题,善用互联网时代优势推进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创新,以提高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实效性、促使高职会计人才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教学改革;创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推进,互联网概念不断深入人心,并逐步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互联网时代下,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新的用人需求、新的人才定义随之衍生。这使得旨在为社会各界培养优质高职会计人才的高职会计专业教育问题不断暴露,时代不适应性越来越强,改革并创新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已成高职教育面临的最紧迫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首先,积极影响。互联网时代下,新的技术不断出现,会计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传统的以纸质媒介为载体的会计工作将逐步向无纸方向过度,各种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技术将会提高会计工作的识别、分析、比较、汇总能力,推动会计工作的实效性、准确性、提升。与此同时,会计工作与其他业务的交往将会不断深入,各项工作的交融流程将会更加科学,独立的会计工作将会不断向集中式的财务共享模式转变。互联网为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是推动高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其次,消极影响。会计市场发生了变化,市场对高职会计人才素质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这使得改革创新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变得越发紧迫。由于用人单位的用人理念不断趋于理性,企业对财会人员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社会对会计人才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高职会计专业必须能够培养出学生相应的技能和素质,否则学生将无法胜任会计职务。然而想要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无法实现的。随着传统的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不断暴露,教育教学对学生发展的制约力不断增强,这必然会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影响高职会计教育良性发展。
二、高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
会计专业网络教学设计研究论文
【摘要】网络课程教学强调运用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学技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并寻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本文从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的冲击出发,通过对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的内容及其实际应用效果的分析、评价,阐述了目前我国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应用;研究
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所实施的环境,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信息技术支撑的有效应用程度。因此,在我国实际情况下,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的开发仅靠专业开发公司是不能满足目前教育发展需要的,必须要有广大教师的参与。笔者认为只有充分认识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的冲击,认真探索会计专业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才能加速网络课程的开发,以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一、网络环境对传统会计教学的冲击
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与完善,为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其中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热点。与传统教学相比,网络教学无论是从手段和形式上,还是从观念、过程、方法以及师生角色上,都具有许多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所提供的巨大信息容量等。而这势必对传统会计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传统的、单方面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新型的教学模式所替代,教学方法也将朝着“网络技术融入学科教学”的方向发展。这些都给传统会计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会计专业网络课程目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