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培训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4 07:05: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化学培训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农村化学实验教师培训
今年已经是我省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十个年头了,新课程教师培训已不是新话题,化学教师们都或多或少地参加过新课程的集中培训,或是远程培训,但其中关于化学实验教师的培训却非常少,访谈中了解到我省一些地区已经很多年没有专门举办过针对化学实验教师的培训活动。然而,化学实验教师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从教人员,一名称职的化学实验教师是保证实验顺利开出,完成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保证,因此随着课改的深入,化学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已经变得十分重要。恰逢今年我省得到了教育部“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的支持,由我校承办“云南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师短期培训”项目。由于我们也是第一次举办这样的培训,经验尚浅,经过调研和分析,我们研制了初步培训方案,设置了以专题为主的教学内容,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通过及时反馈调整课程,尽量使培训工作贴近化学实验教师的实际,希望学员从认识和工作水平上都有所提升。同时在培训过程中通过问卷和访谈也发现了本次培训任务存在一些问题,为了保证以后培训的实效性,本文通过对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1培训方案制定
1.1前期调研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本期培训的培训方案及课程,专家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全省近30个州县农村地区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师进行调研,调研结果显示:80%以上农村中学没有设专职实验教师;50%农村中学不能按课程标准要求开出分组实验。由于没有专职实验教师,实验室管理很混乱,化学教师自己准备实验来上课,实验教学变成“良心工程”,凭良心和责任心来对待化学实验教学,因此许多学校的化学实验教学就是“说实验”和“画实验”;其次化学实验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处理不到位,许多农村中学对化学实验,尤其是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问题重视不够,新课程的理念也得不到真正的落实;而且有一部分化学实验教师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及实验改进能力较弱,对教材中许多疑难实验没有办法做出应有的实验现象和效果,但不知道问题的出处,也不知道如何改进。调研信息还显示,中学化学实验教师教非所学、学非所教的问题很严重,学历水平普遍不高,教师专业素质不能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此外农村教师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教师职业倦怠感也很明显。根据调研信息,我们确定了本次培训的目标:通过短期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参与式交流和实践训练)、远程学习与跟踪指导、在岗实践研修等方式,针对性地解决基层中学化学实验教师普遍存在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验教学问题;以中学化学实验教学问题为中心、以中学教材中疑难实验为载体,培养一批具有中学化学实验室管理能力、化学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能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验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落实新课改教学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从而显著提高云南省农村基层化学实验教师队伍素质。
1.2课程设置
根据培训目标我们设定了以下四个模块的培训内容:模块一———教育理念与教师专业发展;模块二———初中化学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模块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模块四———现代教育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其中模块一,安排了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化学实验改革新视野、教师职业倦怠及自我调试等几个专题讲座,通过专家讲解与学员互动的方式,让学员真正地体会新课程理念,并学会调试自己。模块二,结合我省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介绍实验室科学管理、实验室的安全防护与环境保护,并且和学员进一步探讨如何使中学化学实验室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等相关问题,同时开设了中学化学实验中简单玻璃仪器的制作实操课。模块三,安排了一线教师为学员展示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实验设计与创新、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教学等专题,同时选择部分中学化学疑难实验、趣味实验、微型实验等让学员分组做实验,并安排学员到实验条件相对较好的中学参观交流。模块四,安排了多媒体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专题,主要从课件制作,实验视频录制、剪切,动画制作与应用等方面来提高学员多媒体操作运用能力。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探析
摘要:在化学品产业中,相当一部分化学产品具有有毒有害、放射性、易燃易爆等特点,若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储存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对环境与人类安全造成损害。鉴于此,本文将探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管理,以期全面促进危险化学品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安全培训;危险化学品;管理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约9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工作人员安全技能不足、安全意识不高等导致的。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培训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中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培训、健康管理对策
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心得感想
通过紧张有序的学习,交流、研讨、评论等对这次课程培训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之前的一些疑惑和迷茫有了深刻的答案。同时也“被迫”对自己的心态和角色进行了调整——原先想既然是远程培训,也不会很紧张,可是从培训的第一天起,就体会到了——放松一下的想法都让这每天的听、想、写等无形的压力赶的无影无踪。培训真的是既太紧张太辛苦!
在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和视频学习中: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可以说,在研修学习的这些日子。每一天对于我来说都有触动,无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也有一些感悟.
经过这一个阶段的高中化学新课程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总的说来通过紧张而又认真的学习所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课改必须更新教师观念。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因此广大教师参与各级培训,优化校本教研,自觉发展专业素养和教学艺术,力求以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规范优化教学行为;另一方面科学认识和处理推进课程改革以及实际教学时的矛盾,处理新旧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的矛盾。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副局长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培训会讲话
一、统一思想,确保责任到位
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大局需要,是严格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安全生产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实际步骤。全省从事危化监管的同志,一定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精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充分明确随着省级行政审批事项的下放和委托实施,设区市、县两级安全生产行政审批权力范围扩大了,但责任更重了,要求更高了,务必请各设区市、县(市、区)负责危化监管的同志,认真学习领会省局的《通知》精神和这次业务培训的统一部署,明确下放、委托事项,明确工作流程,明确有关要求,加强沟通,通力合作,使下放、委托工作实现“无缝对接”。
二、规范程序,确保实施到位
设区市、县(市、区)安监部门要严格依照《行政许可法》和省局的《通知》要求,进一步规范危化安全生产下放、委托项目实施的内容、条件、标准、程序、流程和时限。
一是规范实施下放项目。根据省政府的《决定》和省局的《通知》要求,“甲种经营许可证中的民营加油站的许可下放至设区市安监管理部门;除乙种经营许可证的气体经营单位、有仓库的经营单位的许可外,其余门面、店面的许可下放县级安监部门”。上述下放项目的实施主体是设区市和县级安监部门,对实施的法律后果负责。市、县两级负责危化监管业务的同志,对下放项目的审批依据、标准、程序、流程和时限要尽快熟悉,组织对口业务培训,加强业务指导,尽快进行下放项目的实施工作。
二是规范实施委托项目。根据省政府的《决定》和省局的《通知》要求,“在危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方面,投资额1000万至4000万元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投资额1000万至5000万元的其他高危险和安全风险较大的项目许可,委托至设区市安监部门审查;在危化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方面,投资额1000万至4000万元生产、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建设项目,投资额1000万至5000万元的其他高危险和安全风险较大的项目许可,委托至设区市安监部门验收;非药品类(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许可,委托设区市安监管理部门许可;还有设立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审批,除省局保留的外,其余项目的许可委托设区市安监管理部门许可”等,对委托的项目,省局很快将与有关设区市安监局签订委托书,明确委托权限,双方责任和义务等。委托书签订后,各设区市安监局业务科的同志要熟悉危化委托项目许可的法规、标准、程序、流程和时限,及时做好委托的各项承接工作,保证委托权限落实到位。
简述化学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培训
1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何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如通过“粗盐的提纯”的实验,我们引导学生总结出制取纯净的晶体物质的实验原理和所需要的基础知识以及操作等方面的规律。
2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确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2.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选择仪器。初中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初中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着重向学生阐明两点:①凡是对固体物质进行加热制取气体时,均可采取制取氧气的这套反应装置;②集气的方法和操作,应根据气体的溶解度、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常温能否与水或空气中任一成分反应等因素而定。
因为我们在讲氧气时进行了上述分析,所以在讲氨气、甲烷等气态物质时,就可以从启发学生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分析,提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装置,来完成制取上述物质的实验。
探索学生化学实验能力培训途径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源泉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习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在化学教学中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的培养和科学方法的训练,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观察能力试验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试验
一、在化学实验中的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现象千变万化,它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广泛的途径。从科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事物及其变化都具有科学观察的价值,也就是说观察是有目的性的。因此,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并制定观察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否则,学生往往只是注意那些感觉新奇的表面现象,而错过了实验目的所要求观察的重点内容。
对于实验现象观察的范围,不同的实验要求不同:有的实验要求全面地观察,有的要求有重点的观察。如对于具有代表性、典型的物质性质实验,往往需要全面而系统地观察,以便能较全面地了解物质的性质。例如,钠单质放在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观察反应过程时,有的学生只是听到了"嘶、嘶、嘶"的响声,有的则只看到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而未注意到钠已熔成一个小球,还有的学生只看到溶液变成红色。有些反应的主体特征较微弱,易被次要现象所掩盖,此时就必须提示学生排除干扰,对关键现象进行重点观察。简言之,为了便于学生观察,老师要精心准备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关键之处要引导学生,力求达到最佳效果,实现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目的。
二、通过试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油田化学品质量监督论文
1油田化学品质量监督及技术存在的不足
1.1油田化学品名称混乱
目前我国油田化学品的种类较多,一些油田化学品生产厂家在进行各种油田化学品生产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与产品名称混乱的情况,使得产品名称标注不准确。除此之外,一些生产厂商还夸大油田产品的适用范围,扩大产品的使用功能,使得油田产品种类分化不清,产品质量检查无法有序的进行。
1.2技术标准不规范
在对油田化学品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的过程中,技术标准不规范这一问题普遍存在,产品技术标准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其一,生产厂家自行制定标准。很多油田化学品厂家由于生产技术、生产能力有限,无法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规范的进行产品生产。此种情况下,生产厂家自行制定产品技术标准,进行产品生产,这使得产品质量较低。其二,产品参数不能体现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一些厂家在生产油田化学品的过程中,未根据相关资料和技术来准确的标准产品参数,使得产品参数无法真实的准确的体现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对于安全、有效的应用油田化学品有很大影响。
1.3质检人员水平较低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论文
摘要: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作为防止事故发生的有效手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培训体系应当具有完善系统的培训内容、专业的培训队伍、多样的培训方式、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等几部分。要结合安全管理制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全员覆盖、分层次、常态化的培训机制。
关键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构建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指出,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1]。为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了“三E对策”[1],即Enforcement(强制、法制)、Education(教育)、Engineering(工程技术),其中的Education就是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员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必须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规范人的行为,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验室安全教育和培训,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有效手段,是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2-3]。
1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培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4]:(1)安全意识淡漠,对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重视不够。对安全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普遍认识不到位,特别是对学生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没有认识到其必要性,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简单地用消防安全、防盗安全等常识性的安全教育代替专业化的实验室安全教育,部分学生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进入实验室,无知从而无畏,导致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故发生。(2)安全培训方案不甚科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优质的培训方案可以使安全教育工作事半功倍,有效地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安全操作技能、突发状况的应急处理能力。但是,目前高校缺乏规范的实验室安全培训方案,培训目标不清晰、培训内容不全面、培训计划不系统,专业性、实用性、操作性不足,存在虽经过培训依然无法处理实际问题的情况。(3)安全培训队伍薄弱,影响培训效果。高校安全培训多由保卫处、国资处等部门的管理人员承担,他们对于专业实验室的情况并不了解,对于实验室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突发状况没有经验,也没有专业知识作为支撑;有些学校的安全培训由实验技术人员承担,往往简单强调实验过程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安全知识的培训没有系统性,缺乏政策法规介绍。(4)缺乏制度保障,无法保证覆盖面和长效性。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大多由保卫处、国资处或装备处共同负责,但是对于安全培训由谁来牵头和负责,缺乏明确的职责指向。进入实验室的人员归口不同部门管理,其中本科生由教务处管理,研究生由研究生院管理,教师、博士后、聘用人员由人事处管理,多部门管理的情况下,缺乏制度的保障和部门之间的协调。
2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内容
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三项行动”的通知》(国办发〔2009〕32号)精神,全面落实省安监局《关于开展江苏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的通知》(苏安监〔2009〕108号)和市政府徐辉副市长《在全市安委会扩大会议暨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动员会上的讲话》要求,切实做好全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三项行动”工作,结合《2009年南通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要点》(通安监〔2009〕3号)和《2009年南通市化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通安监〔2009〕47号),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协调发展”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加强“三项建设”,进一步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强化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提高监管水平,促进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确保我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二、工作措施
(一)以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为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行动
1、进一步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行政许可。严格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条件,不符合领证条件的一律不予换证;隐患整改不到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一律不予换(领)发安全生产许可证;涉及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没有完成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的,一律不予换(领)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相关从业人员基本从业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且没有按要求调整到位的,一律不予换(领)发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未换证的一律责令停止生产;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继续生产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严厉查处。
西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调查研究
摘要: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式。本研究基于国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立足西藏区情,通过多种形式的实地调研,从课程管理和学科教师两个层面提出合理建议,促进实现西藏高中化学实验开出率达100%。
关键词:西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一、问题提出
从当前课程改革来看,实验教学是必然。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展“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1]的学习。另一方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通过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强化科学探究意识”[2]的要求。而西藏的教育区情是:现代教育起步晚,起点低;办学条件差;区域发展不平衡;尤其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还存在着实验药品设备跟不上、实验课时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亟待解决。西藏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实施教育强区、人才强区,逐步实现“五个100%”目标。另外,从教学评价来看:《西藏自治区学业水平测试考试说明》强调化学实验要有实际操作的考察;高考大纲中要求必须包含对化学实验的考察。综上,西藏教育改革发展现状要求研究本地区的化学实验教学,以便有效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二、调查过程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35份,回收问卷129份,回收率为95.6%;其中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为92.2%。所有问卷均由化学教师独自作答,回收后对多选、漏选、矛盾选择和完全一致的问卷均作废卷处理。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数据录入,然后采用SPSS17.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将访谈资料按其研究的问题和目的合并归类、汇总、整理,使其能系统、简明的反映研究对象客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