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材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4 08:10:2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化学教材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化学教材论文

化学教材教学改革论文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近年来一直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学校一再缩减教学课时,甚至取消这门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或实际工作作用甚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是培养和造就现代科学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化学已深入到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

现代科学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下个世纪各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将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目前化学教材的种类比较多,大部分教材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部分篇幅较大,有一定的深度,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少,有些内容陈旧过时。课堂上讲授大量以实验为基础的“描述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这样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中很少有不抱怨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化学教育上升到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保证基本的化学知识。

化学课学时受聚,必须改变课程的重点。首先应该明确对于非化工专业学生教学目的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知识。从目前中专化学教材看,我认为有必要删除或减少一些纯化学学科理论的内容及部分化学计算,可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

1.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排布,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半径,电离能,元素分区变化,化学健等,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这些虽是化学最基本的理论,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无法应用,脱离实际,对于刚进中专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因为不可能要求他们从分子,原子,离子的深层去学习后续内容广泛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删去这部分内容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查看全文

化学教材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教学由“教”与“学”两部分构成,与教材作为中介连接起来。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事关教学的成败,效果的好坏。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熟读教材,对其作充分具体的研究,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深度挖掘教材,提高备课质量,力求收到最佳教学效益。

关键词:教材挖掘备课

教材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依据,又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凭借和载体。我们的教学任务不仅是把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教材的学习,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为探求未知世界打下坚实基础,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因此,教学中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教学情景,把教材作为凭借,把教师置于组织者和指导者的地位,使教材的死内容变为活内容,再把学活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真正体现教材的作用。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一线的不懈探索,谈谈怎样深度挖掘教材备好化学课。

一、对教材知识内容的挖掘

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很多,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处理需要注意的是:

1.知识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对教材知识内容分层次梳理单元知识,归纳知识点,连成知识线,构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防止知识遗漏,便于学生系统化、条理化地掌握知识,构建学科知识体系。

查看全文

化学课程教材管理论文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在1997年试点的基础上,1999年初在全区推广开展了以“删并教材、改革课时”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底,潍坊市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现场观摩研讨会在潍城区召开,中央、省、市专家和与会代表对潍城区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

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材,尤其是地方自编教材,不难发现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内容重复;二是部分内容脱离生活实际;三是部分不教即会的生活基本技能内容多余。潍城区经过充分调查论证,本着既维护教材的系统性,又符合素质教育需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原则,对小学思品、劳动、自然、社会、健康教育等教材的有关内容进行了合理删并,并将有关课程进行了适当调整。这项改革干1997年在永安路小学开展了试点,1999年3月在全区推开。他们的做法如下。

一、调整教材。一、二年级取消劳动课。该段只保留教材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小部分篇目,调到三、四年级学习。

删减合并重复或简单的教学内容。对同学科教材简单的内容,按照大小课时间进行合并。对教材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学会的内容及脱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知识,进行了较大程度的删减,并将这部分知识列入学生自学范畴和考察内容。

二、安排大、小课。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一是压缩部分小学科目的学时。将删减后的自然和劳动合占一个课时,社会与健康教育合占一个课时,每学期上完自然、社会,再上劳动、健康教育,缩短教师授课时间,既解决教师备课繁重的困扰,又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实行大课与小课相结合的方式。大课40分钟,小课30分钟,每天安排7节课(其中大课3节,小课4节)。既不超出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6小时的规定,又使每周课时量由原来的30节扩为35节。一、二、五、六年级每周增加了7节小课,三、四年级每周增加了6节小课,满足了英语、计算机、创造教育等增设科目的教学需要。每周还设两节体育活动课。

三、增加大课间活动。为使学生有充足的体育活动时间,把上午两节课后的课间操时间延长至30分钟,学生每天可轮换做两套广播操或轻松器械操或进行集体舞、秧歌等快乐体育活动,或室内操与室外操结合等大课间活动。在此基础上每周根据不同年级,分别增加1~3节体育活动课,保证了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不低于五小时。

查看全文

化学知识教材管理论文

一、知识存在方式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及整个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材中知识存在方式问题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知识在课程与教学中到底应以何种方式存在,这是课程与教学都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教材、教学的性质与存在状态。在近年“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及实践中,有人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认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活性。但是,知识在教材中该以什么方式存在呢?笔者认为,“激活”知识不能只依赖于教学,编写教材就必须考虑知识的存在方式。

教材中知识存在方式所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的存在性状,特别是知识与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的关系。知识在教材中的理想存在方式应是开放的、积极的,有着与学习者展开精神交往与对话的可能与姿态。知识的组织是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的,无论是“纵向组织”还是“横向组织”,也无论采用“直线式”还是“螺旋式”,就课程知识而言,知识问题要么被回避(如“心理”组织的观点),要么只改变了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和知识的前后关系。可见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并不就是知识的组织问题。

历史的经验表明:教材设计必须既重视知识(包括系统化了的知识),又避免系统知识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强制或支解,而后者的关键就是要给教材中的知识设计以恰当的存在方式。所以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教材设计问题。众所周知,杜威(Dewey,J.)对传统教材给儿童造成的压制深恶痛绝,因而强烈主张“以经验为中心”,按照儿童的心理线索来编写教材。但杜威的理论并未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回避了知识及其存在方式问题。为了化解知识对儿童的强制,杜威从“知识”一步跨越到“经验”,要求“以经验为中心”,这事实上等于丢弃了知识,更没有意识到教材可以通过为知识设计恰当的存在方式而改变知识与学习者的关系。杜威提出的“立足于惊讶来组织教材”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系统知识联系儿童本有的经验来组织教材”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是极不相同的。后者也努力破除体系化的、抽象的知识对学习者个体精神自由的束缚。但与杜威不同的是,它主要通过改变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通过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来达到目的。杜威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教材设计不能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

提出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实际上意味着教材设计的着力点的转变。传统的教材设计重视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把设计的重点仅仅放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上,听任课程知识以静止的、封闭的、冷藏库式的方法存在,结果使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与一般文化产品(特别是学术著作)中的知识的存在方式趋同,导致知识对学习者的强制。杜威注意到了传统教材的这种局限性,但他把教材设计的重点放在知识向经验的“还原”以及经验的组织(特别是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上,实际上也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存在方式问题。知识存在方式问题的提出,首先意味着教材不能不重视知识,但同时还意味着教材的设计要在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同时,突出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尽可能通过设计恰当的知识存在方式去破解知识对于学习者的强制。这是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也不同于杜威的教材设计之路。

二、知识应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教材

查看全文

化学知识教材管理论文

一、知识存在方式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国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以及整个教学方式的改变,对教材中知识存在方式问题没有给以足够的关注。知识在课程与教学中到底应以何种方式存在,这是课程与教学都必须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它直接决定着课程、教材、教学的性质与存在状态。在近年“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及实践中,有人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认为教学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要重新“激活”书本知识,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在“多向互动”和“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中凸显知识的活性。但是,知识在教材中该以什么方式存在呢?笔者认为,“激活”知识不能只依赖于教学,编写教材就必须考虑知识的存在方式。

教材中知识存在方式所关注的焦点是知识的存在性状,特别是知识与学习者个体精神世界的关系。知识在教材中的理想存在方式应是开放的、积极的,有着与学习者展开精神交往与对话的可能与姿态。知识的组织是无法完全解决这一问题的,无论是“纵向组织”还是“横向组织”,也无论采用“直线式”还是“螺旋式”,就课程知识而言,知识问题要么被回避(如“心理”组织的观点),要么只改变了知识在教材中出现的位置和知识的前后关系。可见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并不就是知识的组织问题。

历史的经验表明:教材设计必须既重视知识(包括系统化了的知识),又避免系统知识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强制或支解,而后者的关键就是要给教材中的知识设计以恰当的存在方式。所以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就不可能真正解决教材设计问题。众所周知,杜威(Dewey,J.)对传统教材给儿童造成的压制深恶痛绝,因而强烈主张“以经验为中心”,按照儿童的心理线索来编写教材。但杜威的理论并未取得成功,原因就在于他回避了知识及其存在方式问题。为了化解知识对儿童的强制,杜威从“知识”一步跨越到“经验”,要求“以经验为中心”,这事实上等于丢弃了知识,更没有意识到教材可以通过为知识设计恰当的存在方式而改变知识与学习者的关系。杜威提出的“立足于惊讶来组织教材”与我们现在提倡的“以系统知识联系儿童本有的经验来组织教材”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是极不相同的。后者也努力破除体系化的、抽象的知识对学习者个体精神自由的束缚。但与杜威不同的是,它主要通过改变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通过知识的“活化”和“生命化”来达到目的。杜威的失败给我们的启示就在于,教材设计不能不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

提出知识的存在方式问题,实际上意味着教材设计的着力点的转变。传统的教材设计重视了知识的重要性,但把设计的重点仅仅放在知识的选择与组织上,听任课程知识以静止的、封闭的、冷藏库式的方法存在,结果使知识在教材中的存在方式与一般文化产品(特别是学术著作)中的知识的存在方式趋同,导致知识对学习者的强制。杜威注意到了传统教材的这种局限性,但他把教材设计的重点放在知识向经验的“还原”以及经验的组织(特别是经验的“连续性”和“相互作用”)上,实际上也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存在方式问题。知识存在方式问题的提出,首先意味着教材不能不重视知识,但同时还意味着教材的设计要在重视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同时,突出重视知识的存在方式,尽可能通过设计恰当的知识存在方式去破解知识对于学习者的强制。这是一条既不同于传统、也不同于杜威的教材设计之路。

二、知识应以何种方式存在于教材

查看全文

化学教材建议管理论文

一、不必为了保证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面面俱到

初中化学新旧知识体系本身就不具备完整性,基础理论中除了部分基本概念外均未涉足,教与学本身又缺乏认知上的完整性,所以,在进行化学教学过程中不必从化学学科上一味追求知识面面俱到的完整性,或造成教学内容主次不分,详略不当,甚至把选学内容当做必修,或补充某些课外内容。

由于“一纲多本”体制的实施,作为教师使用哪种教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吃透新大纲,严格按新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将课时集中到“是什么”、“怎么做”,以及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为什么”这些方面。

二、不能为了追求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而盲目拔高教学要求

新大纲对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提出了4种不同层次的要求,这些层次及其比重(用知识要点数表示)分别为:常识性介绍17、了解36、理解8、掌握13。对不同内容所规定的不同层次的要求是师生教与学中在知识的难度和深度上的限定,也是为了从根本上避免盲目拔高。

当然,对学有余力的优生,从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出发,提高一点要求是允许的,但必须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实际。

查看全文

化学教材调整管理论文

教改现行高中化学课本(第一册)将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列在第一章第三节,而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列在第六章第五节。这样编排的优点是:学生学习了氯气的性质及有关反应,就给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打下了基矗通过氧族元素、碱金属元素、氮族元素的学习以及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了较深层次的理解,再学习方程式的配平,就很自然,分散了难点。但给实际教学带来了困难,一是教学缺乏系统性;二是教学要求低;三是缺乏系统练习。

鉴于上述情况,对教材可作如下调整,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教学移至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之后、第三章氧族元素之前进行。调整后优点是重点突出,难点逐步突破。当然,调整后起点高、难点集中,一部分学生“吃不消”。为此,我同时又对教学做了三个阶段进行的改革试验。

第一阶段:知识准备

1.在进行高一化学教学之前,先对初三化学进行复习。使学生对原子、分子、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的实质;化合价与电子得失的关系有较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2.在进行氯气化学性质教学时,根据原子结构,分析反应中得失电子、化合价的升降等,使学生既掌握了氯气的性质,又能判断化合价变化、电子转移数目。

第二阶段:氧化还原反应基础知识及方程式的配平教学

查看全文

化学教材插图管理论文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化学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除在教材内容的叙述上做到了浅显、易懂外,还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编入了数页彩图和100多幅插图,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直观、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素材,也为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新教材插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插图,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教学往往以其独有的奇妙无比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教材丰富、精美的插图更增添了化学学科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当学生领到新教材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怀着好奇心,把教材从头到尾翻个够,并被其中一幅幅形象、生动的插图所深深吸引。教师在第一节化学课上就要紧紧把握这一教学的好对机,结合绪言中的内容,指导学生欣赏有关插图。例如,教师可问学生:教材封面底纹是什么“花纹”?当学生还在摇头、疑惑时,教师指出,这些“花纹”实际上是构成物质的、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的图象。学生顿时兴致勃勃、神情专注。进而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封面的四幅画面: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钢铁生产,节日中五彩缤纷的气球、焰火,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桂林溶洞。这些都与化学密不可分。这时学生情绪高涨,兴趣更加浓厚。接着指导学生看彩图中“具有绝热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和“用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制的乌笼”两图,让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科学技术的伟大。教师要注意创造这种想问不成,想答而不能的情境,引起学生思维,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此外,各章节的实验仪器装置图、各种示意图、物质用途图、古今科技成就图等插图都具有浓郁的趣味性,教师要重视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稳定兴趣,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查看全文

化学精选教材管理论文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课,近年来一直面临严峻的挑战,不少学校一再缩减教学课时,甚至取消这门课。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要加强实践性教学,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化学》的内容对后续课程或实际工作作用甚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等。但是我们都知道。科学系统的化学知识是培养和造就现代科学技术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化学已深入到现代科学的各个领域。

现代科学的四大支柱──生命科学,能源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无一不与化学紧密联系,说明化学本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类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下个世纪各专业人才对化学知识的需要将远远超过现在的水平。目前化学教材的种类比较多,大部分教材属于以学科为中心的,理论部分篇幅较大,有一定的深度,联系实际的内容很少,有些内容陈旧过时。课堂上讲授大量以实验为基础的“描述性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主要途径。这样很难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中很少有不抱怨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的。世界化学教育发展的趋势是化学教育必须为社会、生活服务,联系社会和生活。我们的指导思想应该是把化学教育上升到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

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删繁就简,突出重点,保证基本的化学知识。

化学课学时受聚,必须改变课程的重点。首先应该明确对于非化工专业学生教学目的应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让学生掌握今后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化学知识。从目前中专化学教材看,我认为有必要删除或减少一些纯化学学科理论的内容及部分化学计算,可从以下几方面内容着手。

1.1核外电子运动状态及排布,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半径,电离能,元素分区变化,化学健等,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占据了相当的分量,这些虽是化学最基本的理论,但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无法应用,脱离实际,对于刚进中专的学生来说难度偏大,因为不可能要求他们从分子,原子,离子的深层去学习后续内容广泛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删去这部分内容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查看全文

化学新教材管理论文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的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讨论,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心理就得到了满足,因而增添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力。如新教材中有很多“规律型”讨论题,其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一章就有13个。这些题目不难,学生愿意讨论,讨论的结论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愉悦地“成就感”。再说,讨论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化学知识及方法去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直接领悟到化学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只要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倍增。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新教材上的“讨论”题目是在长期地教学实践中总结或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例如,“如何用实验的方法鉴别NaCl、Na2SO4、NaNO3、Na2CO3四种溶液?”和“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这类讨论题,放手让学生讨论,就能联系到诸多化学知识,也可得到很多的好答案。再如“归纳SO42-的检验方法”一题,学生能讨论出十多个方案,教师再引导学生广联知识,深入讨论,优化结果。这样的讨论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因此,合理使用这些“讨论”,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都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教材上有一讨论题:“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湿?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型的问题。用什么“溶液”?多数教师想到的是非挥发性的酸溶液,而有的学生却想到是酸性溶液,如NaHSO4溶液等。在回答“为什么?”时,教师易受到旧教材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棉花的作用是阻碍NH3与空气对流以便得到较纯净的气体,而学生考虑则是环境保护问题。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师生共同讨论,相互补缺,相互激励,就能共同提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