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业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8 22:42:44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环境专业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论文
一、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一)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要求教师结合课程内容增加实际图片、实际案例的教学,以增加学生的直观经验;同时,要求增加调研、考察、实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及语言总结、临场发挥的能力。改革后的专业核心课程明确以教师讲课为辅、教师辅导为主,以学生调研、总结、课程设计为主。每门专业课程需要2—5个经典的课程设计为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可以由1人增加为2—3人共同担任,根据不同的专题、不同的研究方向进行具体的课程设计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技能。这样一来,在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能将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法课统筹巩固,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应试技能,又能让老师掌握学生阶段的专业水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这种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对学生课程设计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也能提升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模型课的教学模式改革
模型课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同学是非常必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近几年的经验发现,单独的模型课会让学生感到厌倦,使之产生应付了事的心理,改革后建议取消单独的模型课,要求相关专业课老师在核心专业课的讲授中以及每个阶段的课程设计中安排一个课程设计的方案,要以实体模型进行展示,一来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实践能力,二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模型课单纯为做模型而设,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生态度,加强学生的尺度感和空间感。
(三)选修课的教学模式改革
专业环境审计团队管理论文
摘要:首先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的现状,然后阐述会计师事务所涉足环境审计领域已成必然,最后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环境审计;必要性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战略问题,环境审计作为综合性的经济监督手段备受人们关注。
1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的现状
实践中,会计师事务所开展环境审计工作的功效不大,推动力空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审计依据不足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设计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对空间概念和建筑空间分类的阐述,从设计角度出发,对建筑空间的阶段性、地域性、前瞻性等方面论述了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对建筑的影响及对人们的心理和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形式协调前瞻性阶段性地域性
空间的概念
“空间”是无限宇宙空间的总称,它与“时间”对应,本文不讨论这个大的概念,只涉及我们生活的环境区域空间和建筑空间,主要来探讨与人们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建筑空间的属性以及对其设计定位的理解。
空间的存在都应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它的美也因空间的自然状态或人为的雕琢而变得更加璀璨。在中国,“天人合一”是传统哲学和审美思想的基本精神,这正是体现了一种和自然和谐、亲密的关系,即“意”和“境”的高度统一,这样的“统一”也就是我们在设计当中应该强调的完整性之一。在做构思方案的时候就必须考虑它的环境因素,应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通过什么方式来使主体形态更加完整和耐人寻味。灯光明度,色彩的变化,环境与主题形态的反差形成对比方向、朝向等等,这一切都会发生相应的视觉反应,这样一种感受是空间的、全面的。
综合性因素在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
建筑环境专业发展论文
这里就我个人的理解谈一些想法,供参考。
一、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人们对改善居住与工作环境的要求,即健康、舒适越来越迫切和强烈。随之而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多,相伴而来的保护环境的压力(温室气体限排、ODS物质替代等)日益增强。急需提高认识,寻求对策。对习惯做法要重新加以审视。
经济全球化是大潮流,我国加入WTO已成定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观念、技术、管理、法则等诸方面都会有深刻变化。人才争夺将更为突出。
科教兴国、西部大开发、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等等将深深影响我们今后的活动。我们要关注、要应付。
二、关注能源结构变化的影响,推进节能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论文
摘要: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基于就业能力培养,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重,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夯实学生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环境设计;就业能力;培养;课程改革
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基于就业能力培养,在适应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造力和适应社会能力,为学生创造机遇,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必须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综合能力、创造力、实践能力为中心。
一、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目前,部分高校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整合。一些高校贪大求全,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有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专业技术课程等。其中,建筑设计是在建造建筑物之前按照建设任务,以图纸和文件等方式,将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与方法通盘展现出来;室内设计是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和物质技术手段,创造功能合理且优美、舒适的,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室内环境,包括居住建筑室内设计、公共建筑室内设计、工业建筑室内设计、农业建筑室内设计等门类;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设计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进行整体考量与设计,以提升建筑群和周围环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审美度的设计过程,包括景观规划设计、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室外空间环境创造、景观资源整合保护等方面;环境设计专业技术课程包括素描、色彩、构成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等。这四大门类的课程涉及面较广,故不可能求全责备,而应将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景观设计类课程分为三个大方向,让学生主攻其中一个方向,然后再学习一些专业技术课程即可,通过实践强化就业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论文
摘要:应用型人才培养旨在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为目标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文章选择了《立体构成与空间组合》课程教学改革案例,分别对教学内容、实训内容、实训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明确课程改革目标,采用多学科交叉知识,引入课题式创作实训,提出了发展产教——科研一体化,依托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训基地,组建导师辅导团队,以比赛、项目研究导入课程设计中。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与空间组合;改革;创新
高校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重点在于能否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订合理的培养方案,能否构建以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从而深化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传统的《立体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内容陈旧,没有学科与专业针对性,课程内容千篇一律,课程训练模式单一,不能很好地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相对接,不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与学习。所以,本研究在传统《立体构成》课程中对课程结构内容作了调整,并引入课题式综合训练,组建了《立体构成与空间组合》课程内容与实训版块的改革与创新。是针对环境设计专业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空间造型能力为宗旨,以提高学生三维立体空间想象力为目的,从课程内容模块设置到课程实训部分都做了大胆创新。
一、环境设计专业立体构成课程现状分析
2015年,从国家各政府部门层面与地方政府部门联合下达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希望地方院校能在应用转型发展中明确办学定位,转变办学思路。本学院在践行这一应用转型过程中,通过重新审视本学院学科专业的特殊性,积极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通过与地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把学生真正地输送到企业中学习、实践。同时也邀请其他院校学者与业内专家共同探讨与论证培养方案,制订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在应用转型中找到一条符合本院校专业发展的转型之路。环境设计专业在转型过程中也开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忽视了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改革,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教授三年多《立体构成与空间组合》课程教学与反思,深刻体会到传统的立体构成教学模式与环境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不上,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专业针对性。立体构成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一门研究立体形态造型要素与三维空间设计的独立学科。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建筑设计、园林景观设计、雕塑设计、广告设计、环境设计等设计专业。但在专业教学培养目标、大纲、内容、方法都没有学科专业针对性,也没有针对专业的差异性做出内容调整与改变。教学的重点都放在运用构成四大要素中点、线、面、体的做立体造型练习,难点放在掌握立体构成在造型设计中对形式美感的掌握与运用。但由于环境设计专业与视觉传达设计、广告设计不同的是,除了关注二维图形的视觉呈现,更应强调学生如何运用具象的二维平面转换为抽象的三维立体空间,这需要课程在教学内容上有所侧重与改革,才能引导学生进行课题创作。(二)课程实训内容单一。传统立构课程在实训内容上大致分为点、线、面、体四大构成要素练习;运用折纸形式表现2.5维半立体构成练习(一切多折与多切多折)。一方面,这部分的课程实训内容已延续多年,随着学科的发展与细化,传统的课程训练内容并没有针对专业基础课程的差异有所针对地设置课程实训内容,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学生在课程训练中,通过借助网络学习资源,直接临摹甚至抄袭的现象比较严重,作品缺乏专业特点与创意,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专业基础薄弱,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提升。(三)实训内容材料运用单一。传统立构研究的是造型与空间的关系,忽略了材料在造型表达过程的重要性。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造型能力,更应对日新月异的材料市场有所了解。通过对材料市场的调研与认知,引导学生关注造型的同时也要关注材料在空间造型设计中的表现。在课题创作中,拓宽设计思路,运用多种材料形式创造出不同的造型形态。学习的难点之一是对材料的掌握与创新运用。传统教学上大多运用纸质材料作为课程练习的主要材料。这种单一的材料表达形式不易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重复性的课程训练内容及单一性材料的表达扼杀了学生的创作激情与实验探索精神,使学生缺乏对材料属性的了解和掌握,不能更好地展现其设计创意。
二、课程改革目标
环境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论文6篇
第一篇: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教学思考
[摘要]通过机器设备的引进、教师对于机器雕刻技法的传授、木工师傅专业的制作指导,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程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明显提高。然而忽略设计实践与设计思维的训练,只注重于雕刻机的学习与家具的制作,在笔者看来与培养工匠无异。环境设计专业的家具设计教学课程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为学生的设计之路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环境设计;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思考
设计教育这门课程一般都是一个学期,学生学习到的东西也就是初步了解了一下家具的大概知识,一般的设计与制作方法。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像家具造型设计中具体设计经典案例的分析、整个设计程序,参与团队设计课题等,有些学校却没有。学生家具制作所用材料一般是木材,其余材料最多再用到布料,例如做坐垫就是用的布料,别的材料基本上没有用在家具制作中。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实务内容的拓展,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家具造型设计的程序、规律与要点等等都没有。(二)教学中轻理论重制作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做家具实物,相比理论学习,学生更愿意动手做。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前年修建了家具实训室,购置了一些木工机器设备,还买了一台精雕牌雕刻机,这对家具设计、模型制作与工艺等课程教学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从此,学生们能像模像样做出自己设计的家具、模型制作课程的模型等。后来的家具设计课,学生就是用这些设备完成他们的作业。不过,有一个班的学生从9月开学直到12月都在做家具,而该课程上课时间安排在连续1个多月内,可是许多学生除了上其他课外,晚上加班加点地做家具,几乎用了一学期的空余时间完成了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图1、2)。这些木质家具做工看起来还比较粗糙,但是整体上还是可以,毕竟这些学生不是学了几年出师的木匠,他们能做出来已经十分不错了。学生的家具作品会在家具作业展览上被贴上价格进行销售,这让参与制作家具实体作业的同学获得成就感。此外,他们还把家具作业送到学校旁边的市场进行销售,获得经济效益。正是有任课教师的教学功劳,特别是能教他们使用雕刻机的老该专业主要传授室外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等内容;有些学校设有单独的景观设计专业和单独的室内设计专业,其所学内容又与环境设计专业所学内容相差无几。这些专业主要培养学生从事室外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的能力。这些专业都有家具设计课,而且是必修课程之一,这是因为家具是室内外环境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是在室内设计中。这些专业的学生以后也可从事家具设计,但是有些学校家具设计课教学过于重视制作,不重视理论教学和创意设计,以致个别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会问家具设计课教师会不会使用精雕机,如果得知老师不会操作就认为老师没水平。还有一位学生非常热衷于机器操作,说毕业后自己准备去应聘精雕机操作的工作,所以他一有空就去操作机器,对其他课程学习不太认真,其他设计课程作业也做得并不好。这些事反映出学生对技术学习的渴望和热情,对老师水平优劣不正确的评判尺度,以及反映出学生对设计专业综合能力形成的肤浅认识,同时从客观上可以说家具设计课教学中还存在问题,即教学中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的结合。那么,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学?这是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环境设计专业家具设计课教学现状
学校培养学生是按自己制定的培养方式与教学计划,虽然国内环境设计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学生模式与教学大纲各有不同,但总的看来是大同小异。(一)教学内容单一在教学内容上,家具设计课基本上都是先讲家具概述,然后是中外家具风格,再讲家具结构、材料、造型形式美等,最后做点纸上的手绘设计或用电脑设计、实物制作。师,才有这些学生不错的成品。当然,还有学校请的专业木工实地指导的功劳。通过整个教学和学生的实物作业反映出家具设计课教学中,理论教学不够重视,非常注重制作。(三)教学没有突出设计训练学生在校学习的几年时间内,有大量的课程需要学习,多数课程就是使他们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或学会基本的技能操作,家具设计课程也不例外。由于与专门的家具设计专业不同,环境设计专业(包括室内设计专业)的家具上谈兵,没有实用意义。(一)设计思维教学比制作更重要从学生作业中可以看到,有些人的作业是从网上或参考资料上找一种家具样式制作出来,或“设计”出来,其实,真正的设计含量不多,甚至根本算不上设计。设计应是独一无二的,无论是从事室外环境设计、室内设计,还是家具设计,设计师或设计人员贵在创新,而不是一味照抄照搬。抄袭或者模仿的制作不是设计,这样培养的学生最多算是工匠。设计对形式美的参与,是在有用性前提下,把美的因素赋予形式。像坐椅的设计,是现代设计中十分重视的项目。根据人体工学的测定,椅面原型根据坐姿有五种,但现设计课程学习时间很短,不可能深度掌握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更不可能对机器设备的操作全面精通。即使有机器的学校,在课堂上也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完全学会机器的操作,原因是机器数量少,有一台精雕机已属不易。但是,学生的家具设计课作业实物制作,多是找资料上比较好看的款式加工出来,很难看到独创性的设计。这也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设计训练。
环境设计专业素描课程教学论文
一、环境设计专业素描基础教学的现状分析
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具象的、设计的以及结构等多样化的素面各自代表着不同的任务。我国目前的素描教学主要有两种,第一种就是通过具象的描绘造型来实现传统在绘画素描上的造型;第二种就是通过观察和理解等设计创造能力的培养来实现建筑以及其他设计领域的应用。
1、在素描的认识和区分上出现不明确的现象
从我国环境设计相关的教育来看,大部分的学校在教学的过程中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设计素描的课程教学之中,通过具象的素描造型能力的不断提高来实现教学管理的渗透,借助造物和填充来实现素描方面的训练,最终导致了其在观念和方法上的矛盾,这就使得课程的教学与专业性的发展存在脱节的现象。在传统的设计素描课程的教学中,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实现设计师的培养,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古语注重学生的形体能力和明暗关系以及质感上的物体塑造,这就使得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写实能力,并且能够准确的把握物体的明暗关系以及物体的基本形态。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在创造能力、设计能力方面的薄弱以及长期的单一性、简单的组合联系使得学生缺乏空间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而画面逼真效果以及质感的过渡追求使得学生形成了僵化性的思想,而创新性思维也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
2、陈旧的教学模式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我国环境的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素面成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性课程,并且代替了传统的绘画素描,这就使得其从根本上没有克服传统的营销,在教学上也实现了传统的内容与模式的沿用,通过绘画性以及艺术性的教学来实现质感以及虚实方面的重视,画面效果的过渡追求使得其设计意识以及空间观念等方面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教学目的、教学模式与环境设计专业出现特点和性质的不一致状态,这就使得学生出现思想僵化,生搬硬套的设计使得整个作品没有任何的灵气与创意。
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构成课主要包含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该课程在经历了几十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后,特别是以美院为代表的“构成”课程,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其经验也在各高校逐步推广。而在国内现今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大学的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就“构成”课程教学而言,其教学体系大多是模仿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早期的教学模式,尚存在着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相对滞后、课程设置时段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与后续专业设计课程脱节,教学方法以“灌输式”居多、师生“互动性”不强,实训课题与专业方向的联系不够紧密等诸多不足之处。
一、更新教学观念,采用“先破后立”的方式及教学工具的改革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更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课程应该打破只对传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制作技能上,而应与本专业设计结合起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构成教学观念应顺应时代潮流,融合设计教育的崭新理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成课作为专业课的前奏课,学生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充满了好奇感,而我们的构成课还是停留在常规的基础概念和练习上。所以在授课之初,就应该站在专业方向的角度来确定课程大纲。发现并感受到构成与专业的碰撞。如构成课的练习一方面要注重造型训练,渗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意识,另一方面要从审美的因素来考虑画面效果,构成教学强调以造型训练为核心,先抛开一切实际因素的限制,简单地从纯形式的角度探讨各要素的特点及规律。将抽象形式练习与空间设计进行密切的联系。艺术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提倡去生活中发现一些美的构成法则,在立体构成的学习中可以从构成的基本要素入手,将点、线、面的形态要素与组合关系置入具体的空间环境中。如选择现代主义著名建筑名作进行解析,主要训练对几何体构成与有机造型的空间的推理猜想与复制。也可以利用“九宫格”的练习方法,以此网格为参照线,利用一定的材料如卡纸来围合,限定或分隔出各种基本空间组织关系,成功的将点,线,面与空间的梁,柱,墙等具体建筑要素结合一起,体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另外强化对二维形态、色彩、立体造型、空间、媒材等“构成”元素展开综合研究方面的内容。如:将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有机结合,以培养学生对视觉语言的整体组织和把握能力;将媒材与立体构成有机结合,以训练学生的立体造型能力和细节表现能力;将立体构成和空间构成相融合,以培养学生对建筑形体、空间、比例、结构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在色彩教学中,引入电脑。程序被简化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而然落到了色彩本身上,在数字媒介的带动下,增添新的教学内容,不断在教学上推陈出新,这种以思维训练和创造为研究主体的互动的教学新秩序,可以使构成与技术得到完美地融合。
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丰富教学手法,增强学生兴趣
一方面,教学中采用“纵横双向结合”的方式,将环境设计专业社会实践中的“软装”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专业意识。综合性的训练时,创作应围绕专业去选题,如以展示空间为中心展开,要求学生分组到株洲市区的商场里去调研,将构成与橱窗、陈设设计等相联系,要求考虑点,线,面在空间中的应用法则;或以景观设计为中心展开,同样的要求学生分组到炎帝广场等室外空间去调研,将构成与场地设计、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等相联系。在景观的地面铺装与构成组合关系联系起来,如广场地面铺装一般都以发射或同心圆的构成居多。那么我设计点元素的构成时,就可以从实际的空间中去提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形象生动地找到环境艺术设计与构成的契合点。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直观地体会构成与室内外空间的关系。同时辅以照片和徒手绘制的形式记录,分析其构成的特点。而在构成的作业中,材料的选择上纸材、金属材料和废品的再利用和生活用品的再设计等多样化选择与处理。通过此类教学让学生快速愉快的认识到构成与本专业密不切联系。构成课的教学,应该着重于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让思维模式达到要么具有一定的广度,要么具有一定的深度,为日后的环境艺术设计打下扎实的基础。在训练中,发挥学生的主观创造性,鼓励学生的作业做有特色的创造表现,避免出现过于单一的概念化的作业。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鼓励学生作业打破传统模式,,教学成功的评价标准应该是格调清新、趣味盎然的设计作品。
三、结语
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究论文
摘要:在大学本科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之间并非主从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相互依存,又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专业实验教学是环境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学生培养的质量与专业实验教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对于环境工程专业来说,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培养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如何开展专业综合实验,新增专题实验和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研究相结合,以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综合实验专题实验创新实验
一前言
环境工程专业是集理论性、技术性和实践性的工科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也普遍提高,这就要求培养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然而,传统的高校教学主要侧重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学生在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则较为薄弱。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培养具有理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必须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因此,本文将结合几种实验模式进行探讨。
二三种专业实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