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概论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16 11:43:0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环保概论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环保概论论文

佛教思想与生态哲学研究论文

1996年1月,台湾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结集出版《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内收释传道《菩萨社会关怀的二大任务----庄严国土、成熟众生》、释恒清《草木有性与深层生态学》、王俊秀、江灿腾《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以台湾地区的佛教实践模式为例》、张维安《佛教慈济与资源回收----生活世界观点的社会学分析》、陈玉峰《台中市放生文化的初步研究》、释悟殷《佛教的医疗保健--以<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广律为主》、洪启嵩《器官捐赠与佛教的生命关怀》、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关于佛教生态观的思考与挑战》、杨惠南《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陈清香《当代佛教建筑所反映的佛教生态》、王淳隆《当前台湾寺院建筑之困局与转机初探》、王镇华《庙宇的空间组织----以山西五台山的庙宇为例》等十二篇论文。按杨惠南的看法,台湾的环保运动,在1970年才开始萌芽;而台湾佛教界之参与环保运动,则是近几年的情形。(杨惠南A)但从上述论文题目来看,台湾学者对佛教思想与环境保护的研究,已经涉及相当具体的领域,在理论探讨上也进入比较深入的层次。

台湾清华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暨社会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王俊秀与台湾大学历史所博士生江灿腾合写的《环境保护之范型转移过程中佛教思想的角色》一文,基本上是对西方环境保护理论模型的介绍,但从中亦可一窥台湾佛教环保实践及思想演变的概况。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杨惠南的《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和成功大学中文系教授林朝成《心净则国土净》二文,则对佛教环保思想的理论基础作了比较有份量的论述。照王俊秀与江灿腾的说法,这两人在环保思想上的研究,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界“环境范型”的思想回响,而且也可以视为此一领域在台湾地区的先驱性研究。社会关怀,是推行人间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环境保护则是佛教关怀社会的重要方面。笔者主要根据上述三篇论文所提供的资料,对此略作介绍。所用资料,悉据从国际互联网下载的台湾大学佛学研究中心所建佛学资料库电子文档,特此志谢!

佛教思想如何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所谓“范型”(paradigm),是指用以检验人类社会现象的观念及假设,可用来提供一种世界观或宏观视野。长期以来,人类以自身创造的文化,自许为“万物之灵”,“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一直是社会运作的基本路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认为“科技万能”,人类可以向自然索取一切,“成长无限论”一再被认为是人类自我肯定及超越的一种表现。在这种“环境侵略思维”笼罩下的人类生活方式,创造物质文化的过程对人类而言是“文明化”,对其他万物而言则是“野蛮化”。人类对其他万物“野蛮化”的过程间接、直接地影响人类自身安危及生死的各种“生态反弹”,并体会到“万物之灵”有可能会变成“万物之零”。(王俊秀、江灿腾)

自1989年起,全球性环境问题已年年列入“世界末日”指标。从此环境污染不再只是“脏”的问题,更是“生与死”的问题。治本之道在于改变世人的思考模式及生活方式,因此“范型转移”(paradigmShift)乃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必要过程。王、江的论文首先介绍了四组对比的观点:一、由“万物之灵”到“万物的一支”;二、由“人定胜天”到“天人合一”;三、由“科技万能”到“科技有所不能”;四、由“成长无限”至“成长有限”。以上所述“范型转移”观念,可见近百年来,人类社会(特别是指欧美社会)如何从“成长范型”(HEP)逐渐转移成为“环境范型”(NEP)的思考和体认。

回顾战后近五十年来台湾佛教的环保思想,则倾向于传统的护生和惜福。例如著名的佛教目录学专家蔡念生,从1950至1980年,在各种佛教刊物及报章杂志撰写了几十万字的护生与戒杀的文章,并在1983年集结为《如是庵学佛賸语----护生百讲》、《如是庵学佛賸语----鸟兽春秋》,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但佛教界从环保角度对放生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则要迟至八十年代后期。1988年4月,释圣严在《人生》第62期发表《为何放生?如何放生?》;1989年3月,文化大学生物学系在《人生》第67期发表《请勿随意放生》。而且这两篇文章,都未进一步提出如何保护生命或生态的问题。

查看全文

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方法

摘要: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首先分析了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现状,然后论述了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最后提出了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方法。

关键词:非技术能力评价;工程教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工程专业教育标准和工程师职业能力标准的提出最早来自《华盛顿协议》,该协议于1989年由美国、英国、加拿大等6国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并签署,是国际工程界对工程教育标准公认的权威要求[1]。我国于2016年6月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我国工程教育质量标准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截至2020年底,我国共有257所高等学校的1600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综合《华盛顿协议》成员国实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工程专业学生毕业时达到的能力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技术直接相关的能力,称为技术能力;另一类是与技术相关性较弱,但对毕业生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能力,称为非技术能力。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用标准包含了毕业生应具备的这两类能力,并对照给出了12项毕业要求。在12项毕业要求中,工程知识、问题分析、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研究和使用现代工具这5项为技术能力,工程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及项目管理这3项则将非技术能力与技术能力相结合,而职业规范、个人和团队、沟通及终身学习这4项为非技术能力。目前,高校对于技术能力的培养及评价研究比较成熟,通过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的方式进行定量评价。但非技术能力往往是隐藏在整个教育中,评价起来比较困难,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处于探索阶段。修光利等[2]研究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非技术能力达成的教学环节,以及基于教学环节的达成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过程考核的形成性评价方法。李年银等[3]指出了石油工程专业非技术能力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专业培养模式的改进方向。刘会娥等[4]以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研究对象,对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支撑课程的精心设计,给出了可行的培养方法和较易理解的达成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拟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加以探究。

一、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现状

第一,非技术能力课程培养体系还未完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2017版)》对学生毕业提出了“明确、公开、可衡量、支撑、覆盖”的要求[5]。毕业要求通常可以分解成若干指标点,每个指标点的达成需要相应教学活动支撑。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比较容易采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支撑,而非技术类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很难确定,通常采用实践类课程支撑,但与技术指标点对应的教学环节相比,往往显得更为分散,缺乏系统性,很难全面支撑能力的达成。大多数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往往实践学习占比较少,且实践教学与生产实际相脱节,教学所用仪器多为已经过时被淘汰的生产用具,导致学生对真实的企业生产情况不够了解。第二,非技术能力达成评价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自2016年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以来,不少教育者、教育管理者对学生的非技术能力培养进行了研究[6-7],但大多强调非技术能力的重要性,关于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方案、表征与评价方法的研究并不多见。从已有的研究[8-10]中可以看到,评价方法及内容单一、片面,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因此关于非技术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第三,教师和学生对非技术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实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之前,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往往强调技术能力的培养,也有了成熟的评价体系。直到近年来,非技术能力才逐步被重视,但这还不够。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非技术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才能在繁重的工作中开展融入性、创新性活动,如项目、座谈、调研、讨论等,才会使学生充分重视并主动、积极地参与这些项目,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等非技术能力。

二、工程教育中非技术能力评价的内容

查看全文

世界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论文

内容提要

本文采用抽样调查、内容分析和个别访问的方法,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探讨以美国为主流的新闻与传播教育汇流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过程,并由此探讨世界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

美国新闻与传播教育从最初重视人文学科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的传统模式,历经历史变迁,逐渐融入社会科学研究,重视跨学科发展,内容由窄渐宽,培养目标由专才而变为通才。现今新闻教育内容已经包括新闻、广告、公关等所有的传播领域。这也是目前美国传播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威斯康星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是综合性新闻和大众传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几十年来该学院一直按照分专业的教学模式发展,其基础课程设置和5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全面丰富,强调社会科学的量化研究方法的培养,很有特色。这种模式对目前中国的新闻与传播教育颇具参考价值。

最近两年该学院致力于课程改革,取消原有的专业,代之以新闻学和战略传播两个方向,在战略传播方面又发展出新的特色。改革的目的是打破专业界限,着眼于传播通才的培养,以适应复杂环境中的不同媒介。这个新的课程模式已然成为美国主流新闻与传播教育的发展趋向。

宾夕法尼亚大学安那堡传播学院是重视传播研究的典范,重视跨学科建设,重视各层次学生在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的训练和基础素养的培养,强调传播学核心课程,比较系统地开设有传播学各层次多领域的丰富课程。

查看全文

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课程设计论文

1我校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课程现状

我校是率先开设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该专业于2010年申报成功,2011年开始招生,现在校学生共174人,第一届毕业生已全部就业。我校煤层气抽采技术专业是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群中专业之一,也是矿井通风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专业向矿井瓦斯防治方向的一次延展和深入,侧重点在于煤矿井下煤层气抽采技术和管理。该专业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主要涵盖煤矿井下开采、通风、监控、抽采、安全管理等方面学科,构建以煤层气开发与利用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程技术为主线,兼顾相关知识、素质教育,培养出综合素质高、适应市场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端技能专门人才的课程体系。

2目前存在问题

2.1课程定位的局限性

我院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煤层气开发企业和矿山企业,但现课程设置中较少涉及煤层气地面开采与利用,学生毕业后尚不具备到煤层气、页岩气相关企业进行地面开发、设计、施工及管理所需的技能、知识和专业素质,学生无法到地面开采的相关企业工作,尚不能扩展学生就业的需要。

2.2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有待调整

查看全文

试论提高幼师教育素质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准幼儿教师;科学素养

论文摘要: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科学素养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准幼儿教师”是指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统称。根据所在学校级别的不同主要分为三大类:本科层次及以上的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科层次的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还有就是一些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文章中将这些统称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或“准幼儿教师”。

学前教育是指对出生至六、七岁前儿童的教育,包括幼儿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和学前家庭教育。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各类学前教育机构的教师、科研人员及相关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广播、影视、书刊等各类大众传媒的策划与制作人员,相关企业(如儿童玩具、儿童服装和食品等)的设计与制作专业人员。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科学素养主要指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已经被人所接受的科学知识的理解,主要是一些概念性知识,诸如一些事实、法则以及有关自然世界的理论;二是对一些科学探究方法和程序的理解,主要是了解科学知识如何产生,如何发展,以及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等;三是对科学作为一项社会文化事业的理解,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科学的应用问题,了解其中的问题、争论以及它们的解决方法。文章中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具有正确的科学世界观及良好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科学探究、创新、思考及实践能力;具备较扎实的、系统的科学知识体系。

查看全文

地方农业生态建设的对策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查看全文

英语专业跨文化能力现状综述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跨文化能力现状

论文摘要:21世纪,各国在经济、政治、卫生、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和交流越来越频繁,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机会与挑战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敏感性。

一、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

21世纪,地球已成为人类群居的村落,不同肤终·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像“村民”一样朝夕与共、息息相关地同生存、同劳动。这种变化使得外语学习的目的,外语教学的目标、方法、手段等都发生了变化。人类社会迈人了一个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时代。现在人们可以自由地在因特网上快捷便利地交换信息。据报载,全世界互联网中85%以上的信息,是用英文的。中国正在走向世界,世界正注视着中国,中外文化的建立交流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这一切使得跨文化交际成为我们时代的突出特征。外语学习的目的,现在是作为交流的工具,为生存生活本身而学。在交际中的成功与否,除了取决于双方对中介语的应用能力外,在很大程度上还受制于对异域文化的敏感度和容忍度,即了解对方思维习惯、认知模式、合作态度等的程度如何,当然也包括对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的了解。因此,就英语专业学习者而言,其最终的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也取决于我们对英美及西方文化的了解程度。

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

80年代中期,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统一制定了教学大纲,全国统编了几套符合教学大纲的教材,87年开始实施四、六级考试,这些都对大面积的英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迅速地走向世界,社会上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浙江大学1993年的调查,社会上对本科毕业生听、说、写的要求分别为67.25%、71.11%和61.480,然而在这些方面,我们的教育却明显滞后。一方面普遍的应试教育带来了相当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传统的外语教育观还深深地束缚着我们教师的手脚。中国的学生,从小学直到大学,有的还进人博士生阶段,总共学习十多年的英语’,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查词典、记单词、分析句子结构上。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有了词汇和语法知识就可以阅读,就可以应付考试,但是,在跨文化交际时往往会出现问题。

查看全文

高技术纤维课程教学改革分析

1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

1.1理论课程教学与实际加工工艺差别大。高技术纤维在实际加工过程中经常受到材料种类、价格、用途、环保甚至流行趋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尽量考虑这些影响因素,从而对课程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纤维概念、加工原理、加工方法以及后处理内容等做出适当调整,尤其是对于加工方法繁杂、内容过于专业化而导致非本专业学生混淆概念,或者对同样的问题只能片面地进行设计、分析,一旦高技术纤维的性能要求发生改变,往往使学生无所适从的内容[2]。例如,在探讨碳纤维的制造工艺时,学生往往因为不了解碳纤维材料的加工工艺原理,仅仅靠死记硬背的模式来选取聚丙烯腈纤维、粘胶纤维、沥青基纤维或者碳化、石墨化过程,这就很容易造成学生混淆概念,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1.2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过少。《高技术纤维》课程的内容涉及面较广,该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涉及的内容涵盖化纤基础、化纤工艺学、纤维改性技术、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和高分子流变学等多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因此在讲授过程中知识面相对较广,实践和课堂讨论等课时较少,对学生创新性素养培育环节力度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师课程讲授+学生课后作业”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紧凑的条件下,学生往往学习动力不足且学习效率不佳。在这种环境下,任课教师应该改进教学实践方法,尽可能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增加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创新和探索的热情,提高其创新思维和解决未来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1.3教学课程考核形式单一。《高技术纤维》课程内容由涵盖纺织工程、化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中所涉及的多门专业课整合而来,因此,要将如此丰富的内容仅仅在32课时内给非纺织工程专业的学生学完实属不易。因此,任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只能选取重点章节和内容进行讲解,且要求学生在课后应当进行大量的自主学习。因此,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效果检验就是本课程的考核难点之一。在教学改革之前,本课程采用传统考核模式,即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等,期末成绩主要通过闭卷的方式进行考核。然而期末考试题目数量有限,重点内容往往是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讲授的内容,因此部分平时不用功的同学,利用期末进行考前突击复习,也能得到不错的成绩。这种模式下,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完全体现出真正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应当改变教学途径,丰富考核形式。

2教学问题的解决途径

针对《高技术纤维》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特点,将课堂理论教学与高技术纤维实践加工工艺相结合,增加高技术纤维实物示范内容,该过程可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兴趣,同时加强了过程性考核模式,着重考查学生对纺织工程、化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交叉学科的理解和灵活应用,真正做到使期末总评成绩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获得实际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水平。2.1建立课程学习小组。在经过一学年教学过程,本教学研究团队将整个课程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上好每一章节理论课程内容的同时,安排自主学习各类高技术性纤维研究进展,将更多的教学精力放在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上。以课堂讲授为基础,结合高技术纤维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其最近研究进展等,将全班学生以自愿的原则分成4~5人的课程学习小组,由任课教师布置每个小组的自主学习任务,一般以《碳纤维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磷氮阻燃剂在高分子纤维中的阻燃研究进展》和《导电纤维在纺织品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等类似题目作为每个课程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作业,要求学习小组按照各自的课题内容,自主分工,在2~3周内完成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和PPT制作等相关任务。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专任教师组织课程学习小组进行PPT汇报,每一小组的汇报人由专任教师随机挑选,在讲述完PPT后,须有其他小组成员进行3~5个问题的提问,并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专任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并给出相应的成绩,该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此次课程改革过程中增加了课程自主学习内容及工作汇报相关任务,有助于学生积极消化课程讲授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使学生在寻找课题、收集资料、归纳总结、团队合作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2.2强化课程实践体验。在课程改革之后,专任教师在进行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述过程中,尽可能在每一个章节教学前展示与课程相关的高技术纤维或纺织品,以加强学生对相关纤维或纺织品的感性认知[3]。比如在讲解碳纤维章节时,专任教师将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羽毛球拍和碳纤维织物给学生进行展示、观察和触摸等。而在讲述导电纤维的章节时,则将含有导电纤维的织物与普通纤维织物进行简单的摩擦实验,使学生对高技术纤维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可以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本身的专业特点,比如,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可通过了解聚丙烯腈的分子结构和聚合工艺,从而理解为什么制备碳纤维最常用的原丝是聚丙烯腈纤维,这对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有很大帮助。此外,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一些功能纤维或纺织品的简易制备实验或参观等环节,增加非纺织专业的学生对高技术纤维制备技术的直观认知。再者,邀请高技术纤维相关企业专家进行“业界精英进课程”的教学环节,在保证正常教学进度和授课内容下,邀请相关领域的企业导师亲临课堂讲解课程内容,使学生深刻感受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这类实践教学改革对未来学生到相关企业就业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2.3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同样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为了体现过程性考核[4]在本次课改中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之间的比例做出了一些调整,由30%平时成绩/70%期末成绩调整为50%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再对平时成绩的组成做出适当调整,将10%出勤/10%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的构成部分调整为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20%团队自主学习/10%创新分的构成部分。新的平时成绩构成部分中5%出勤/5%课堂表现/10%课后作业部分与原先相同,20%为团队自主学习分,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学习报告书写、PPT制作和讲述及讨论等由任课教师打分获得。创新分部分可以通过撰写高技术纤维相关科技小论文或者参加大学生科研项目等获得。强化课程过程考核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与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一致。

3教改展望

通过近一年的课程改革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随着时代的更新,新的教学方式也不断涌现,课程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未来发展趋势[5],教学团队在本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已经初步建立了线上线下《高技术纤维》网络课程,经过任课教师的甄选,将课程内容以及国内外高技术纤维的最新研究进展到线上线下课程上,并做到定期更新,使学生可以及时了解最新的高技术纤维动态信息,这种教学模式也是未来《高技术纤维》课程的新教学模式的初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文

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

[摘要]依托港口航道这一国家重点学科,借鉴国内外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研究成果与先进经验,剖析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培养现存的问题,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设计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模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基于校企合作的港口物流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分析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进展与成效。

[关键词]绿色港口;智慧港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

一、背景和意义

随着“互联网+物流”的发展,智慧化、绿色化已成为港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几年在物流政策的持续推动下,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日益成熟,并在港口物流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了企业的决策水平,绿色发展也成为新形势对港口物流业提出的新要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教与学,推动着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培养满足港口物流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的新时代港口物流人才为目标的新教育模式呼之欲出。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作为开展实践教学的基本支撑条件,在培养现代港口物流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未来绿色智慧港口的物流实践教学平台除了完成传统的教学任务外,需要进一步扩展其功能和其服务的主体范畴,以新的运作和管理理念为支撑,形成学生、教师、学校以及社会资源的良性互动。鉴于自动化、智能化、高效环保等是下一代港口及港口物流的主要特征,因此,在港口物流类专业的教学中,应开设绿色化、智能化、自动化相关理论课程,同时,为了改变由于设备、场地、作业环境等限制对实践教学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探索新一代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研发一套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发挥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对国内外具有相关专业的高校进行深入调研和对港口物流类重点企业的实地走访,广泛吸收了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准确掌握了港口物流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港口物流类人才为目标,规划和设计出一个仿真绿色智慧港口物流环境氛围、管理机制、作业流程的现代化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方案,体现了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先进性、综合性和实用性。

二、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现状

港口物流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和专业,必要的设备投入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绿色智慧港口实践教学平台可模拟港口物流利用先进技术、先进设备进行各种物流活动。计算机仿真技术具有可视化、成本低、无场地环境限制、可控性强等优势,运用该技术模拟各种物流系统的实际运作,使学生清楚、直观地认识各种物流系统,是物流实践教学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内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研究与实践存在主要的问题有:第一,多元化信息技术融合度不够。近期的前沿型实践教学平台项目,对专业技能要求更高,比如增加实验场景的3D效果,这些变化决定了多阶段的工作整合在同一平台上变得非常复杂。第二,教学资源开放与共享程度需要提高。按照教育部对实践教学平台的基本要求,实践教学资源和项目的开放共享程度需要大力提高,在更大的范围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须创建“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特点需要的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运营模式[1]。港口物流是在近年物流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国际大港已纷纷在绿色智慧港口物流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实践,在我国较为典型的绿色智慧港口码头有厦门远海港、青岛港、洋山港等,这些为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案例支持和校外实践基地[2],虽然上海海事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均已经建立了相关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但国内现有的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仍不成熟、不完善,目前还少有高校将港口物流相关实践教学平台与智慧化、绿色化结合起来,绿色智慧港口物流实践教学平台的理论与实践尚且薄弱。

查看全文

中学地理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摘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多民族聚居区域,中学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科定位不准确、师资素养不够、现代化教学设备短缺、教学模式单一等不利因素的存在,严重制约着中学地理教学的发展.推动藏区中学地理教学模式改革,提高民族教育水平,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甘南藏区;中学地理教学;学科歧视;师资力量薄弱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气候环境恶劣,辖夏河、碌曲、玛曲、迭部、舟曲、临潭、卓尼七县及合作市,99个乡镇,总人口数为7.27×105,其中藏族人口数3.6×105,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还聚居有汉、回、蒙等24个民族的自治州.2016年甘南州共有495所各级各类学校,其中普通中学78所,在校学生117744人,其中初中29629人,高中20778人.在校学生比例较小,占总人口的16.20%.由于受历史传统的影响,牧民群众普遍不重视教育,学龄儿童或青少年失学者较多,严重影响了藏区民众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

1藏区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问题

1.1学科定位不准确

调查发现,甘南藏区中学大多数的领导和老师,认为地理在各类考试中作用不大,错误的定义其为“副科”,甚至影响到地理教师在升职加薪、评优选先中往往受到不公正待遇;同时,学校和班主任要求学生把精力投入到语文、数学等“主科”的学习上,使学生和家长在思想和态度上轻视地理课程,产生偏科现象,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地理的兴趣.从2014年甘南州教育局统计数据(表1)发现,有90%以上的学校安排的地理授课教师为非专业教师,其中35%的学校用兼职地理教师,55%的学校聘用非地理专业人员作为地理教师.总之,无论是从老师和学生对地理课程的看法,还是从地理课程的安排,都能看出对地理学科重视不够,这会对学生的学科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教师教学行为及课堂气氛等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