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基础教学范文10篇

时间:2024-05-21 04:46:49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画画基础教学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画画基础教学

小学美术教育中涂鸦式教学方法实践

摘要:随着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日渐成熟和完善,美术教师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在小学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中也更注重培养学生兴趣、释放学生天性。在学生的绘画作品上再也不是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味追求形似,而是更加推崇发散学生思维的涂鸦式绘画,使得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喜欢上画画,爱上这门课。因此,将涂鸦式的教学方法带入美术课堂中力求打破原有的模式,从而创造全新的美术课堂。

关键字:小学美术教育;涂鸦式;教学方法:实践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的美术课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有自己的教学价值。美术课还能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同时担负着培养学生美育的责任。在当今社会不断重视美术教育的情况下,各个学校的美术教学慢慢改变了单一、呆板的教学方法,也不再局限于课本中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美术教师开始应用多媒体、绘本、涂鸦等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增加更多有趣、有实践性的内容,甚至有很多学校开发了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校本课程以充实美术教师的教学。

二、涂鸦式美术教学应用的必要性

美术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美术课程的价值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涂鸦式美术教学在美术课堂上不只是单纯的美术教学活动,更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美、表达自己思想的一种方式。在涂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画画来表达自己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满足感,这是每一个学生都会经历的天然的成长方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适合这样的美术教学方式,因为他们的思维还没有固化,在美术课上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养成。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正是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查看全文

小学美术教学创新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小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欣赏、创造的能力。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学应该积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或策略,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始终把“以生为本”的理念贯彻到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美术教学的质量。

一、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培养和塑造小学生的美术素养

1.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或手段。根据小学生差异化的个性,发展学生美术方面的特长,这是美术课教学贯彻国家教育目标,实现美术课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对美术课教学的新要求。

2.针对学生的具体特征,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做起:(1)从一年级时就开始着手。从一年级学生着手,对美术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2)塑造学生对美术素养。要从美术最基本知识开始入手,告诉学生美术的画种,让学生了解色彩的类型、名称、分配、属性等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画画,大胆地涂鸦,敢于动手,提高美术的实践能力,让其感受到画画带来的快乐。

二、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美术教学中,小组合作方式教学已是比较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教学的策略。在日常的训练中,有效地进行分组,使各小组能够相互交流和学习,积极提出各组的建议,这样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合作办画报,这样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强化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可以组织小组成员合作画画比赛。让各小组创作作品,拿出来进行比较,加强各组成员的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教案: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

2.读懂每句话,理解词语意思。

3.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认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知道青蛙冬眠的特点。

4.学会6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查看全文

初中数学教学能力培养论文

[摘要]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需要平时多训练,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充足的发展。要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初中数学能力培养学生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已转变为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为每个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能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那么,到底什么是能力呢?能力是人们完成某种任务的身体和心理活动的本领,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数学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预习能力较差,自觉性不强,主要表现为不会读书、记笔记、查资料。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呢?

查看全文

识字新方法管理论文

本设计致力于体现新课程概念:结合儿童熟识的生活材料、生活经验,充分利用识字资源;力求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设计力求做到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轻松愉快地识字。具体思路如下:

一、学习的开放性

上课伊始,老师兴致勃勃地与同学们一道从读教室四周布置的汉字:“汉语拼音字母表、图书角、学习栏、第一组、部分同学的名字、课程表、语文、数学”等,认出一字词,全班同学跟读两遍,同时让同学把课外认识的字拿到班上交流,对识字多的同学要予以奖励。

评点这一环节,看似与教材无关,实则是引导孩子在生活环境中识字,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关注生活,留心观察,处处皆语文、这就是母语学习的优势,是建构大语文教学观的主旨。

二、学习的情境性

根据汉字较易理解的实际,本设计的“情境”着重在营造学习气氛上下功夫。

查看全文

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教学教学理念

论文摘要:新课程改革给小学美术教学带来重新整合的机遇,美术教师应以新课程理念改革传统美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美术教育焕发出新活力。

当前正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的新课程改革,给学校各学科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并为素质教育思想在普通教育中的全面落实创造了新契机。一直以来处于学校教学之薄弱环节的美术学科教学,更应该抓住这次新课改的契机,以新的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为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健康发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观念影响下的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美术课在普通学校中地位的弱化,除了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外,还与人们普遍对美术学科缺乏认识不无关系。人们一般认为,美术课就是教会学生一定的绘画等美术技能,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这是偏颇的认识,在这一观念的影响下美术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校普遍重视不够,教学设备投人不足;教学方法陈旧简单,重技法轻素养;美术课成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装饰品,表面上丰富多彩,实质上空虚苍白,远未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再认识

查看全文

美术线描教学管理论文

线描教学活动是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行小学美术教材中新课程理论得到充分、直接的反映,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在实践着美术新课程的理论,并不断积累着经验。这种教学经验为美术新课程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实践的依据,也对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途径的多样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近几年,在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我认识到线描教学能帮助小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的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潜能和智力能力。线描是一种带有趣味性、游戏性的孩子美术活动,这种活泼自由的美术活动形式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美术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能为学生以后更加系统和专业的美术学习活动提供坚实的基础。

线描即白描,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单纯的用线画画。线描是从素描和速写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使用工具简单,画起来方便,它对具体物象既能作概括处理,也可进行细致刻划;既能进行造型训练,也可以创造表现。因而,在小学阶段,线的造型训练是学习绘画的基础训练,线描教学更是小学美术课程中绘画教学的基础。在线描中线条可以有许多变化,如长短、粗细,曲直、疏密、轻重、刚柔和有韵律等。线描写生要注意把物象的前后遮挡关系表现正确,一般来讲,在画面中近处物体的基线应比远处物体的基线低。为了更好地表现出线条的美感,我们不能看到什么就画什么,应该通过比较和感受进行有目的地取舍与提炼、加工。常用的线条有直线、弧线、曲线和折线。

一、线描教学的基本规律。小学生的线描教学要从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入手。一般来说,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画画。低年级的孩子对自己的作品总是很满意,画画没有什么约束,绘画的热情很高。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渐增强,开始知觉到空间的结构,观察力逐渐提高,注意到对象的细节,比较能力也有明显提高,能够发现绘画作品与客观事实的差别开始追求绘画对象的形似,但绘画技能没有明显提高,不能满足认知水平的需要,难于充分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对自己作品的要求变得严格,认为很难在绘画上取得足够的进步,以至于发现自己的画太差劲而对画画失去信心,甚至讨厌绘画。教师在这个时期应当注意学生心理上的变化,进行恰当的引导,不能挫伤了学生的绘画积极性。一是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正确指导学生线描,首先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评价学生的线描作品,应从不同年龄学生的实际出发。一是看这些画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个性特点;二是看线条的运用是否大胆、肯定,富有美感。三是对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稚拙味”,“原始味”应以鼓励为主,不能简单地以“象”与“不象”来评价,多和学生交流,一起欣赏他们的作品,让学生知道自己作品的可取之处,以提高他们作画的兴趣。二是应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即要与学生的年龄、内容相适应。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应结合其心理特点与认识水平,作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可要求他们大胆地用线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如用线简略地勾画出一个人或一个场景,并使构图饱满。三、四年级的,除要求大胆用线外,还要能对物象作初步的描述。如头像写生时,能够用线条较精细地描绘出五官结构。在这一时期,应着重培养他们的观察与写生能力。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外多进行线描写生练习,自觉地用线条表现出物象的结构和质感,体现出写实美,并能通过线的巧妙运用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另外,在线描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开始学习线描时,要选取学生所熟悉,且新奇有趣、形状简单的物体作为绘画对象。如画他们爱吃的水果,画每天陪伴自己的玩具或上学用的书包等。当他们有了一点基础后,再引导他们画爸爸妈妈等线条较复杂的人物。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画,会使学生易于感知,增加兴趣,形成良好的开端。此外,在选择线描内容时,还要注意描绘的对象,要先少后多,先静后动。为了克服作画简单化,类同概念化的孩子心理弱点,在学习初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多用线条来刻画物象,不轻易放过所见的一切,特别是要牢牢抓住物象有特征的细部,宁繁勿简。这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毅力,耐心及认真、踏实的学习态度,是很有益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多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优秀线描作品,提高对作品的审美能力。

二、小学生线描教学的训练活动。线描是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思考,然后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用线的形式细致描绘出来,它既区别于儿童画创作,与写实的写生画又有较大差距,它的教学规律由简单表达到复杂表现,由意象到再现。他们的写实能力随认识发展自然提高。他们对物象的自然属性:比例、结构、透视、体积和色彩的认识与表现,依靠感知不断提高。

首先学好线描写生画要建立正确的观察方法。一是从整体出发,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观察。线描写生是从局部入手,但在画局部的时候,心里还是要想着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不能只盯一个地方。例如画人物时,始终要注意人物各部位的比例关系。二是观察时必须抓特征,细致观察物体形象的微妙差异和本身的结构关系,例如人物五官脸型有长、方、圆不同,眉毛、眼睛、鼻子更是千差万别。要抓住细节,深入刻画。

其次要画儿童感兴趣的事物。老师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发展个性的课堂气氛,培养每个孩子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老师要鼓励他们表现自己的感受,在他们画的基础上,教给他们怎样提高,怎样完整,怎样完美。儿童是依靠感知认识事物的,并不依赖形的繁简发展认识,而是从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开始。让儿童通过观察捕捉形的特征,发现有趣的细节,力求生动,富于美感,不要求形的准确、比例、透视正确。儿童绘画内容本身并不存在难易问题,关键是所画的题材儿童是否感兴趣,像男孩子喜欢汽车、机器人,女孩子喜欢洋娃娃、花卉等,老师用讲故事、儿歌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对蔬菜、植物、人物、玩具的直观认识与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为兴趣能激发儿童无穷的绘画潜力。

查看全文

六大解放对幼儿美术教育的启迪

一、解放孩子的头脑,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幼儿眼中的世界绚丽多姿,幼儿作品不要求色彩绚烂、形态逼真。教师要突破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标的传统绘画教学,挖掘绘画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注重幼儿个性、创造力、成功感、绘画兴趣和习惯等的培养。所以要由老师为主的“我要他画什么”转变为以孩子为主的“孩子想要画什么”上。老师可以在幼儿游戏、绘画、编故事及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孩子有目的地思考。如《鞋子的遐想》,我将一只大鞋放在天空、海洋、森林等不同背景下,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创作出一幅幅新奇的作品,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艘潜水艇,许多美丽的鱼儿围着她做游戏;有的把大鞋想象成一幢高楼,一楼住小兔,二楼、三楼住小猴和小松鼠,门前还有大花园……幼儿在自由发挥的同时,教师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和支持幼儿大胆表现,让幼儿能充满自信地创作,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动起来

幼儿的思维有具体形象的特点,陶行知提出: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孩子的创造力。我们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要积极为幼儿创造动手操作的机会。孩子们的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但是再多的人物形象也是“蝌蚪人”,现实的人物都有动作、有表情,“蝌蚪人”的画缺少了每个孩子自己的特色。让孩子动起来吧,可爱的脸上做各种各样有趣的表情,知道喜怒哀乐时眼睛、眉毛、嘴巴等不一样的表情特征,可爱的小手小脚做着各种不同的动作,知道原来身体有这么多好玩的姿态,把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以孩子的方式添加到他们的画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三、解放孩子的眼睛,激发创造兴趣

解放孩子的眼睛,让孩子学会观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展孩子的观察能力,培养孩子获得知识的积极态度。幼儿对生动有趣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事与物非常感兴趣,对新奇的东西有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师要激发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理,发现幼儿有价值的兴趣内容,引导他们把好奇心转化为探索兴趣。在组织幼儿春游前,我向幼儿提出仔细观察的要求,在后来的绘画活动“春游”中,孩子们将公园美丽的风景、玩过的玩具、小伙伴围坐一起开心的吃东西等情景呈现在自己的作品中。他们通过仔细观察,完成了这次绘画活动,因为他们的头脑中有丰富的生活材料,这就是激发他们创造性的源泉。

查看全文

让孩子在轻松快乐中学习透析

写话、习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话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人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怎样让孩子把写话作为一件乐事,在这里说说我的一点想法、做法。

一、拼音写话,激发写的兴趣

初入学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说话愿望,老师要保护、珍视这种愿望,让学生自由表达,但此时学生只说半截话,表达不太清楚,要时时处处提醒,指导孩子说完整话,把语义表达明白,渐渐地能说一段完整话,这也为将来的写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样自由、轻松的学习空间,学生们乐于动笔表现自我的愿望更加强烈。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后,慢慢地把作业换成了只写“一句话”,让他们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要求只有一个:不会写的字可以写拼音、查字典、问别人。

如我从教学汉语拼音声母“dtnl”一课开始,尝试指导孩子开始写话。当时学了音节词“māmā”、“pápō”,我带着孩子用拼音写了第一句话——“māmāpápō.”,让孩子明白一句话要讲清“谁在干什么”“什么怎么样”。第二天大部分孩子进行了迁移,有的写了“bàbɑpápō.”,有的写了“dìdipápō.”,有的孩子则运用学过的音节写出与众不同的话——“dìdiqímúmǎ”。

根据孩子学习拼音的进度,我不断提高写话的要求:“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干什么”,循序渐进,在不知不觉中孩子能将一句话写得比较具体。

学完拼音,有的孩子已经能用拼音写几句话,甚至写100多个音节的话。大部分孩子基本能完整地写好一句话。在写话地过程中孩子品尝着学习语文的乐趣和价值。由此看来,孩子的学力不可低估,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善于抓住时间,尽早让孩子步入写话的天地。

查看全文

古诗教学研究论文

古诗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占比例虽然不太大,但是小学生必不可少的语言文字学习材料。特别自新大纲颁步以来,古诗教学的地位越显重要,不仅增加了课内教学量,而且规定了80篇推荐背诵篇目。那么,如何顺应新大纲的要求,改变传统的讲—抄—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感情,领悟诗的写作方法,积累诗的语言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探寻出以下模式:一、初读,文通字顺。即一看到诗后,要求学生自己先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诗的一般节奏与韵律。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强调的就是反复读的重要性。古诗更是如此,不大声地读出来是很难从整体上去感受到它的语言的。再加上学生对古诗这种文体本来就偏爱,所以,一接触诗,他们就非常愿意去放开嗓门朗读。此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反复读,让他们自己主动地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把诗读得通畅,既是乘学生兴趣所致,也是为以后的深入理解奠定基础,两全其美。二、再读,领悟诗意。即在读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自己借助插图、字典等非直接说明诗意的工具书读懂词句,将能读懂的批注在诗旁,将不能懂的作上记号。然后再通过小组或全班的交流领悟词句的含义,从而理解诗写了什么。许多老师对于这一步的处理方式或许有些怀疑,觉得这只能在城里的孩子中操作,乡里的孩子是不可能自行读懂些东西的,或者说只能在白话文中运用,在古诗中是很难的,或者只能在高年级学生中有效,在低年级学生中是行不通的。其实不然,只要每位教师相信学生,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时间放给学生,一定会有所收获,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古诗词固然比现代白话文深奥些,但与现代白话文也有渊源的联系,多数词的变化是不大的,如“床前明月光”中“床前、明月”与现在的说法有什么区别呢?更况且,学生还可以借助插图、字典等工具书,也可以借助相互的交流理解。当然,在最疑惑的地方,还需教师精当的点拨。三读,体会感情。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入情。”在了解了诗的大意后再反复朗读,就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虽然大纲对体会思想感情的要求仅放在高年级,但一般来说,入选小学语文教材中的都是浅显易懂的诗,只要孩子了解了诗意,就会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情感。只不过从低到高年级在表达上越来越深刻,越来越生动。即使低年级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难度,也是“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桃子”的。四读,熟读成诵。即在悟情的基础上熟读,指导有感情地读,以达到成诵的境地。体会了诗的情感,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将诗的外在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此时迫切需要再将自己内心的体验通过一种形式表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无疑是最好的形式。五读,唱唱、画画、演演。读完后鼓励学生以自己喜爱的其它艺术形式将诗再现,或是编成儿歌唱一唱,或是拿出彩笔画一画,如《画鸡》《鹅》,或是小组合作演一演,如《寻隐者不遇》,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语言描写的形象,又易激发学生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总之,古诗教学应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地领悟古诗的魅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