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文化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8 04:22:11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红色旅游文化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红色旅游文化

红色旅游文化教育功能构建思考

1巴中红色文化形成的社会背景

1.1历史背景

历史上的川陕苏维埃政府和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设在四川,其分布区域包括巴中、广元和达州3地。巴中属于川陕苏区的一部分。1932年,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共设置40个县、市、区,其中四川设置37个。李先念、、廖承志和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工作和生活达3年之久。巴中具有特色的历史地位,是土地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首府,被称为“全国第2大苏区”。红四方面军蓬勃发展,有力支持了中共苏区的发展和建设,对红军的鼎盛和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国家主席李先念以及元帅、大将王树声等446名高级将领曾在这里战斗。当时巴中人民有40万人,其中12万人参加红军,解放了23个城市,解放根据地4.2万km2,人口600多万,红军离开巴中时队伍壮大到10万人。在参加红军的12万人里就有4万多人为革命献出了生命,至今全市还有6300多名老红军健在。

1.2文化背景

巴中文化是属于山地文化的巴文化,精神文化体现为有独特的观念文化,其核心是价值观或人文精神。巴人以“良心”为其根本出发点,良心是其人性本体,在此基础上又发展为“尚力尚勇”和“淳朴憨直”的阳与阴、刚与柔的二元人文精神结构。其次是物质文化,是指巴人加工自然环境和物质资料以满足自身各方面需要的产物以及加工工具等全部物质构成的总和。巴中有鲜明特色的物质文化,如建筑中的吊脚楼;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饮食中的辣椒、蕨巴、腊肉等;服饰、西兰卡普;虎钮于等。再次是制度文化,是指整个社会的组织构成及其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巴人的社会组织、语言和风俗习惯等。从社会组织看,主要是巴人古国和方国的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军事制度等。语言方面,巴人的语言基本消失;从风俗看,巴人的习俗主要表现在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婴儿诞生、婚嫁、老人寿辰、死亡方面[1]。

2巴中红色旅游文化的形态结构

查看全文

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文本翻译研究

[摘要]广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的宣传文本是向外国游客传递信息的重要桥梁之一,提高其翻译质量将为广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走向国际提供一大助力。本文以功能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广西徐悲鸿故居为例,分析当下广西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文本翻译所存在的背景知识缺失,用语习惯差异及语法错误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红色旅游;功能主义;翻译策略

广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广西旅游中占据重要地位。据统计,广西共有各类红色旅游资源单体370多处,7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处全国经典红色旅游景区,10处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47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我国掀起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的浪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些红色景区为了完善红色旅游建设,推广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外国游客,对景区文本进行了翻译。然而,跨文化翻译难度很大,这些翻译中存在着不少不足之处,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原文信息的传递,给外国游客带来了阅读及理解等方面的负担。有些译文未能充分发挥跨文化交流的“桥梁”作用,导致部分外国游客的流失。为促进广西红色旅游走向国际的步伐,吸引更多外国游客,提高文本翻译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广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中的一处代表性建筑——阳朔徐悲鸿故居为例,对景区文本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1广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文本翻译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广西红色旅游文化景区中的阳朔徐悲鸿故居进行了实地调研,详细搜集了故居内的文本英译资料,发现存在一些问题:1.1译文中的背景知识缺失。就像王佐良先生在《翻译中的文化与比较》中所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人们会说:他必须掌握两种语言,确实如此;但是,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理解背景知识对翻译活动的意义非同小可,如对背景知识理解有误将会导致读者对原文理解的偏差,造成信息传达的不准确。【例1】原文:1953年,徐悲鸿辅导中央美院和浙江美院教师进修小组,这是他最后一次教学活动。译文:Intheyear1953,XuBeihonghostedclassforcapitalartschoolandZhejiangadvancedartistgroup.ThisisthelasttimeXuBeihonghostedpubliclesson.在本句中,中央美院(即中央美术学院)在1950年就已经正式改名为“中央美术学院”,它的英文翻译应为“CentralAcademyofFineArts”,而译文中的“capitalartschool”是“国立美术学院”的翻译。译者由于对背景知识的不甚了解,给读者造成了理解偏差。因此,鉴于红色景区蕴含丰富的文化及背景知识,译者需充分理解并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做到准确传递原文信息。1.2译文中语法错误。语法使用的差之毫厘都会造成译文的谬之千里,因而在翻译时需十分注重语法的使用,才能保证翻译的准确性。语法主要包括词法和句法,但却涵盖甚广,本文无法在面面俱到,仅就本景区一些典型例子做分析。(一)语态误用。英语语态包括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若使用错误,会使译文与原文信息截然不同。译者在翻译中出现过多处此类错误,需要得到改正。【例2】原文:1949年,徐悲鸿受委派出席世界保卫和平大会。译文:In1949,XuBeihongappelntedbyPremierZhou,attended“TheWorldConferenceforConeervingPeace”.译文中出现了单词拼写等多方面的错误,此处仅在语态方面做分析。从原文“徐悲鸿受委派”可以得出:英译若以“XuBeihong”为主语,其应为动作的承担者,那么英译应为被动语态,即“XuBeihongwasappointedbyPrimierZhou”。诸如此类将被动与主动语态错用的问题,不仅仅是语法错误,并且改变了原文的本意,与原文传达的信息截然不同,有可能外国游客造成误导。(二)词组固定搭配使用错误。在英语语法中,一些词组的固定搭配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约定俗成的用法,一般都不能变动。译者在翻译中却犯了一些明显的错误。同样在例2的译文中,译者意把“受委派”译为“wasappointed”,“appoint”的用法为“beappointtodosth”,那么正确的翻译应为“In1949,XuBeihongwasappointedbyPremierZhoutoattend...”正确使用短语搭配,才能使句子或语篇流畅通顺,以便外国游客理解和接受。1.3译文中的生搬硬套现象。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难以处理的内容,译者常常按照原文翻译把词组翻译为对应的英文,再将其生硬地连接为一个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句子,这样的逐字逐句翻译使得部分翻文过于“呆板”无趣。【例3】原文:1946年,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时与师生合影。译文:XuBeihongwithhiscolleaguesandstudentswhenhewaspresldontofBeipingInstituteofFineArts.译文中除了单词拼写问题之外,还存在把原句中“徐悲鸿”“担任”“北平艺专校长”“与师生”这些单词或词组翻译出来,再组成一个自认为完整正确的句子,仅仅是通过逐字翻译来完成翻译任务,全句缺少谓语动词,如此“机械式”翻译不仅呆板,而且出现重大语法错误。不难发现,译者生搬硬套“机械式”翻译在故居翻译文本中多次出现,对景区文本翻译的整体造成了一定不良影响。1.4译文中的违背语言基本规则错误。英文文本中出现许多微小但又不容忽视的错误,包括不遵守英文字母大小写规则、单词拼写错误、标点使用错误等。译文“ThiswasAphotoofXuBeiHongattheageofseventeen.”“zhejiang”“capitalartschool”等显然犯了英文字母大小写不规范的错误。“appelnted”“presldont”“Exihibitlon”“victima”等错误的单词拼写在文本中比比皆是。这些错误比较低级,但是,某一个单词、一个标点的表述不当也有可能呈现出与原文意思完全不同的内容,作为传播红色文化的语言媒介,这样的错误实属不应该。

2从功能主义谈红色旅游文化景区文本翻译策略

查看全文

红色旅游文化创新设计价值分析

〔摘要〕红色旅游是传承红色文化、培育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实现铸魂育人的重要形式之一。沈阳作为辽宁省省会、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和终点,有众多红色文化元素可发掘并利用,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期,应加以新的时代内涵并继续传承和弘扬。本文从沈阳红色文化现状出发,探寻红色文化价值及相关产品特性,为打造沈阳红色城市形象提供参考借鉴,从而树立除工业城市以外的另一张城市名片。

〔关键词〕沈阳;红色文化;设计价值

一、沈阳红色旅游文化现状

红色文化是我国特有的文化,以红色文化为话题的相关研究在国内已较为广泛。在我国一些红色革命老区旅游业蓬勃发展、红色文物古迹遗产的保护以及红色精神教育等方面的重视程度,皆可体现我国人民对红色文化的喜好与热衷。同时这也为沈阳红色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但目前针对沈阳地区的红色旅游文化研究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沈阳市现有红色文化遗址资源80余处,众多的红色文化纪念地形成了鲜明的红色文化内涵。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诞生、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中国审判日本战犯旧址纪念馆、沈阳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等众多红色文化载体是都是沈阳红色文化的宝贵财富。曾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们要着重对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红色精神进行传承,提升沈阳城市红色文化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用红色文化构筑城市之灵魂,最终将红色因子融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使红色因子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辉,为推进沈阳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红色引擎。

二、红色旅游文化价值及产品特性

红色是中国的象征色,寓意着吉祥与喜庆,红色文化也被作为中国特有的文明符号,红色旅游相关产品主要通过图形、色彩和文字三类要素来演绎红色因子。革命英雄人物形象、著名战役场景及枪支物件等战斗工具,为相关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各类图形素材。将红色文化设计因子抽象提取出来,有利于在相关产品设计开发中进行适度应用与创新。结合当代审美与文化精神需求的提升是红色文化旅游相关产品的设计核心,相关产品体系的不断完善,创新视觉设计渗透在红色相关产品的各个方面。当代社会公众审美取向更加多元化、包容化,对新鲜事物的尝试和接受愈发普遍。不同时代的消费群体对红色文化的感知、喜爱和偏好不尽相同,对红色文化的追求也有所异同,对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的关注度自然也有不同。传统红色旅游纪念品因造型款式老旧,款式单一又缺少创新,很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而通过视觉设计的多样性和载体多元化的丰富形式,逐渐符合部分受众群体敏锐的感知度,提升红色艺术时尚的审美偏好。对青少年群体影响较大,迎合大众时尚潮流并结合现代视觉设计手段运用到红色文化相关产品设计当中,易获得受众认可。红色文化相关产品的情感风趣性有助于拉近年轻人对红色文化的距离感,唤起中年人对红色文化的情感以及老一辈对红色革命的追忆;其艺术创新性满足受众群体对红色文化独特美感的表达和对经久不衰红色文化的传递;其产品形式的多元化可体现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市面产品种类繁多,购买者可任意挑选出自己满意的相关产品载体,既实现红色文化元素的广泛运用,又能满足受众的不同诉求。1.红色旅游文化价值①文化价值红色文化鼓舞并激励着人们为理想和信念拼搏奋斗,是在物质条件匮乏年代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我国红色文化,使得中国人民更加具有凝聚力,并指导中国革命的胜利。红色文化中的精髓,即红色精神时刻鼓励人们勇往直前,作为人们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当代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红色文化价值进行深入挖掘并继承发扬,可对当代年轻一代人生观及价值观的树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②经济价值我国近年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鼓励红色旅游业的相关政策,极大促进了红色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和连带产业的发展。另外,众多改编后的红色影视作品也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如《建国大业》《红色娘子军》《亮剑》《八佰》等。其中今年上映的《八佰》上映34天就创造了将近30亿票房的好成绩。年是国庆70周年,随处可见的红色题材宣传画、标语及五星红旗的景象,大型商场、超市等各大购物中心随处可听到播放着改编版的红色歌曲,将红色文化植入人心的同时添加新的时尚元素,使红色经典“动”在我们身边。③艺术价值红色文化显示出的是一种独特审美旨趣,红色文艺作品大都伴随着我国重大历史事件而产生,特别是革命战争时期的文艺创作,壮美崇高的美学特征通过各种载体的感性显现,时代特征鲜明,传播力度强,深入人心,激发出人们心中高尚的情感和思想,很好地起到了教育和鼓舞人民的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以革命史实为基础再创作的作品,在对其进行审美观照时,最易获得壮美和崇高的情感体验,记录了特殊年代的历史印迹,艺术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以红色宣传画为例,其取材大多源自生活,曾被大量印刷,张贴在大街小巷,在革命战争年代鼓舞了军民士气,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感官,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感性形式上的大、内涵上的刚烈和力量上的强大等特点,唤起了人们内心的激情、勇气、力量。很多红色文化题材的艺术创作者正是受到了红色文化的感染,把激情倾注于作品,而经久不衰的红色经典作品也充分展现了红色文化的强大感染力。2.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特性①直观感受性基于红色文化因子的设计产品具有直观感受性。对红色文化的视觉设计是时代的产物,根据受众对其视觉感官的需求,使基于红色文化设计因子的设计开发制作出相关产品具有直观的视觉感受,即购买者利用简短的时间无须深入了解产品每个细节内容,而是通过视觉的冲击得到直观的感受。红色相关产品其外形首先是人们读取的对象,购买者通过观看就能获得产品的特有信息,因此需用通过简约生动的设计来吸引购买者,在视觉设计中需要注意图文结合以及特殊地域元素的应用。②时效决定性运用红色文化因子创作的相关产品是一个快消时代的新产物,红色文化产品视觉设计的时效性与其商业性有很大关联,为了达到更好的商业目的,商家经常会选择不同节日做商品促销,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国庆节时相关产品的活动力度较大。红色文化产品的视觉设计保持时效性可让红色相关产品销售保持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令购买者耳目一新,刺激消费欲望,达到商业销售目的,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变化、商业的需求而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红色文化产品包含大量红色文化信息,在对其进行视觉设计过程中,需注意把控各要素之间的主次关系,合理安排位置排列关系和视觉冲击力度,便于购买者浏览之后的快速抉择。③情感风趣性红色文化的革命情怀及其文化趣味性使中小学师生寓教于乐,大学师生在互动中领悟红色情感趣味的真义。传承发扬红色文化因子需揣摩受众心理,关注用户情感体验,发挥情感攻势和心理暗示的力量,达到传播红色文化的目的。对红色文化因子视觉设计中的风趣性恰恰符合当代社会娱乐化的大方向,相关产品以幽默风趣的表现形式吸引大众目光,是一种视觉感受在心理反应的状况。目前消费特征随物质水平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对审美的重视,想要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让更多受众认可红色文化产品,就要考虑红色文化因子在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多方面走访调查,以形式美感法则创造意念,让红色文化因子与现代设计接轨,保持视觉设计的创新化和多元化。④文化交融性依托沈阳红色文化中的红色因子设计相关产品,对带动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沈阳遗存大量革命相关事迹,蕴含着宝贵的精神与丰富的物质财富,是沈阳红色特色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当今,红色文化因子的相关设计应充分并合理运用文化本身具有的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特性,给受众带来更深层面的艺术体验。其中,调动主观抽象的思想价值在红色文化因子的视觉设计过程中值得重视起来,一件红色相关艺术品常因其积极的价值信念而使得购买者对其产生敬仰和崇拜。在红色因子的设计应用方面需全方位交融红色文化的艺术特点。此外,红色文化因子的视觉设计不能仅停留在其简单的文化层面上,还要感悟它所携带的红色革命精神文化价值,更深地溶入艺术创作当中。⑤艺术潮流性红色文化因子的艺术设计变化在视觉设计中对大量红色文化资源的高效传播,提取红色文化因子视觉要素首先要杜绝特效,以二维形态展现,有助于辨别,灵活运用做减法的设计原则,强调对一切红色视觉元素做减法,避免不必要的元素出现在产品当中,使得视觉展现层次清晰,注重技术美学应用,把握技术美和功能美的融合关系,帮助购买者迅速高效地达成商品选择,提高艺术潮流性。在结合现代潮流同时尊重红色文化因子原有的文化精神基础上,将传统和现代工艺及材料相结合并进行合理搭配使用,进一步创新突破,使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具有现代感和潮流性,不断创新红色相关产品的视觉形态,创造出符合大众审美趣味的红色文化相关产品。⑥传播教育性众多的红色文化遗产,激励我们珍惜幸福生活、努力向上、敬业奉献。红色文化相关产品对传递红色精神、传播红色力量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有必要将其融入现代教育中,时刻提醒当代人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在现代设计中,将红色文化因子融入文化教育的产品中,再现沈阳革命史发展的重要节点,增强大众对红色文化的了解认知,领悟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并提高思想境界,使不同受众体会红色文化力量,树立文化自信,从而自觉地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

查看全文

红色旅游文化如何促进高职教学发展

摘要: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参与旅游为方式的学习与旅游相互结合的旅游形式。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对于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高职院校要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通过在高职院校教学当中进行红色旅游文化的渲染,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红色旅游文化;爱国意识

我国红色革命历史当中有着十分丰富的精神内涵,红色旅游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文化能有效弘扬我国的民族精神。发展红色旅游文化有利于保护以及利用我国优秀的革命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红色革命中的先进文化。目前我国社会各方面都经历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大发展大变革交织并行,各个学段的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弘扬革命传统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但是在教育大发展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教学却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整个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格格不入,落后于时展。处在青春期的高职院校学生,普遍都会有强烈的旅游欲望,在高职教学中融入红色旅游文化,不仅能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促进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可行的实践优势。

当前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第一,学生上课态度消极。受到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不少人认为高职院校文化课教学只是调节学生学习氛围的一个陪衬,不如技术性专业技术教学实用,没有考虑高职院校文化教育对学生以后的人生,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什么重要的潜在意义。这种观念导致学生不愿意上文化课,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消极应对,从而影响高职院校教学的发展。第二,教育方式传统缺乏创新。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式,都比较传统单一。再加上高职院校教师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学校内部职称评定方面也存在困难,使得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较低从而导致他们很少去钻研教材、创新高职院校教学的方法。因此,在课堂上也就很难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导致高职院校教学效果不佳。红色旅游文化融入高职教学的意义第一,红色旅游文化有助于学生摆正人生位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要重点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红色革命历史以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以及他们崇尚追求的革命目标,是红色旅游文化中的核心内涵。红色历史文化中凝聚了的党的实践探索与中国人民的智慧经验。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红色旅游文化,在红色革命历史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伟大情怀的影响下,能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人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学生摆正自己所处的位置,不断地去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第二,红色旅游文化能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高职院校大学生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一样,是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高职院校教学不仅是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为国家培育人才的重要使命。从宏观层面来说,高职院校对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具有重要影响。红色旅游将革命传统教育和旅游产业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全面传播传统革命精神的教育方式,也是最贴近革命历史和生活的大课堂教育方式。红色旅游文化对青年学子精神面貌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红色旅游文化的熏陶,能有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以及学生的爱国意识,引领高职院校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质素。运用红色旅游文化促进高职教学发展的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利用红色旅游文化提高学生民族自信心。

高职院校是育人单位,其教育的本质功能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不仅是加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帮助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因此,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融入红色旅游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强化学生建设祖国的使命感,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只有变得强大,才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第二,利用红色旅游文化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不断改进,高职院校的师生关系是处在不断变化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现有知识出发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教学活动是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开展的,这样学生才能科学掌握现有的知识经验,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因此当下高职院校要有效利用红色旅游文化,提升教师职业素养水平,可以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红色旅游,通过让教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让教师感悟红色文化,增强教师为国家培育人才的精神意识,全面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使教师在红色文化的引导下,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第三,利用红色旅游文化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良好的核心素养是引领学生积极成长的重要精神支柱,当下高职院校开展核心素养培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要利用红色旅游文化强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通过历史情境教学以及参与红色旅游的实践性教学方式,通过开展“重走长征路”“重上井冈山”等红色旅游活动,积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红色革命教育环境氛围,利用红色旅游文化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表现在人文基础薄弱、知识结构片面以及人生观、价值观认识模糊,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不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非常令人担忧,长期忽视文化教学,不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红色旅游文化中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职院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利用红色旅游文化熏陶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注重红色旅游文化知识教育,为国家培养出爱国、有着崇高理想、具备高素质的专业技术型人才。

查看全文

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将高校教育和红色旅游文化进行有效结合,拓展了红色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路径,也充实了高校教育的内涵,促进了人文精神的发展。把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作为背景依托,打破高校教育的僵化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南充人文城市魅力,还能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发挥出红色文化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功能,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信息化时展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高校教育所具有的影响力。红色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其某种程度上也充实了高校教育内容。南充历史文化悠久,其中张澜故里、罗瑞卿纪念馆、故里风景区等红色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在深入探究南充红色文化旅游的同时,可以让红色文化借助旅游传播的方式融合新的宣传路径,并将其运用到大学生教育过程中,以便更好地加强当地居民、学生对南充历史文化的归属感[1]。因此,积极地探究南充红色文化和大学生教育相结合的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

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

南充市在我国四川省东北部,该城市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四川省四大城市之一。1年8月下旬,四川省在旅游工作会议中主推了两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其中一条就是以川东北广安、南充故居作为核心的将帅故里游。此外,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纲要明确要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十二个重点红色旅游区,而南充市就是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2]。正是因为南充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才为南充城市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红色基础。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到南充旅游文化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南充城市文化具有的魅力,促进南充经济发展。高校教育视域下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加强红色旅游发展意识高校在教学中要加强自身红色旅游文化发展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在国家层面上。国家需要提高在高校教育过程中对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度,并且要给予一定的引导,鼓励高校借助开展红色旅游文化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寓教于乐,保证高校教育水平得以提高。其次,在高校角度上。高校需要把学校领导作为切入点,在教育过程中融入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相关内容,为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保证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的发展可以顺利进行[3]。

建立专业、高素质导游队伍

高校教育视域下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导游队伍专业素养较低的问题。南充红色旅游基地和高校都必须重视这种情况,站在不同的角度上解决因导游讲解员专业素养不足给学生带来不利影响这一问题。现今就需要建立起专业化高素质的导游队伍,以这种方式解决导游队伍水平低的问题,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展开:首先,在红色旅游基地角度。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建设需要着力解决导游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具体的讲解工作开展必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很难通过在较短的时间里大批量更换原有导游讲解员的方式实现。现今,南充红色旅游文化建设需要聘请权威的人士对原有讲解员进行专业、系统性的培训,以这种方式来提高导游自身红色文化素质;在培训的内容方面,也需要紧密地将南充红色旅游文化和当前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实现南充红色旅游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4]。其次,在高校自身角度。高校在开展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以前,需要先做好调查分析工作,结合学校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的要求和目标理性地选择红色旅游合作基地,保证对红色旅游合作方导游讲解员队伍整体水平做出详细的评估,保证导游自身具有扎实的南充红色文化内涵,并做出合理性的选择。鼓励大学生参与红色旅游活动现今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存在大学生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为了自身的发展,高校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引导大学生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中,保证大学生对南充红色旅游文化发展产生兴趣。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加大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力度。在高校中可以借助校园网络、报纸、广播等方式推广红色旅游项目,积极地阐述参加南充红色旅游项目对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作用,真正地突出红色旅游项目所具有的寓教于乐的作用[5]。第二,对南充红色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拥有良好的资金支持才能保证南充红色旅游项目的发展,只有获得了一定的资金支持,才能使红色旅游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发展,同时还可以消除学生对参加红色旅游文化活动的艰苦印象。

鼓励南充红色文化产品创作

查看全文

贵州红色旅游及多重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红色旅游极具中国特色,是近年来我国兴起的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新型旅游项目。当代,我国进入改革攻坚期,在和平年代成长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各个方面都或多或少缺乏应有的不畏困难、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攻坚克难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等革命传统精神品质。因此,“红色内涵”为我们这个时代所亟需。具有多重教育功能的红色旅游,进一步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是社会的需要。同时在红色旅游中教育、休闲、娱乐等旅游理念的统一,往往使红色旅游为大众所接受、认可与喜爱。

一、贵州红色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崛起

当代我国红色旅游得到迅猛发展,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结合贵州得天独厚的气候、自然环境、悠久历史、多元少数民族文化等有利条件,旅游业在贵州的经济发展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贵州文化旅游中,红色旅游近年来迅速崛起,红色旅游的足迹丰富。有广为人知的1935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中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红军在贵州的多次战役,诸如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娄山关战役等等都为我们今天所熟知,并仍然津津乐道着。我省保留下来的红色文化资源较多,如“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四渡赤水”的赤水红色旅游文化遗址、息峰集中营旧址等等。遵义市已经被国家旅游部门列入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的10个“红色旅游基地”之一。据统计贵州省“2008年全省红色旅游综合收入39.36亿元,同比增长21%;接待红色旅游游客841.30万人次,同比增长15%”。红色旅游在贵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另据2006年贵州已编制完成的《贵州省红色旅游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5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打造6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建设目标。2010年我省现有国家级、省级、地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多个,大量的革命历史遗迹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丰富资源,并已经完成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打造,贵州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青少年以及党员干部重走长征路,传承红色革命精神集教育、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精品。每年贵州的红色旅游基地都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学习。目前,我省正在大力打造红色旅游品牌,投入大量资金对红军当年的战斗遗址进行保护,并与当地的其他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为整合为红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可以说贵州红色旅游是贵州旅游业中崛起的生力军。

二、贵州红色旅游的当代多重教育功能

随着旅游行业的发展,红色旅游也步入了一个关键期。从2004年以来,红色旅游一直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但是,在经济和教育的价值取向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平衡点。旅游行业能够拉动社会的交通、电信、贸易等行业的发展,有些地方为了增长经济效益,更多的忽视了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做好红色旅游的教育功能呢?根据红色旅游具有的政治性、教育性和纪念性等特性,笔者认为红色旅游文化的多重教育功能集中体现在政治教育功能、经济发展教育功能、社会文化传播的促进功能三个方面。贵州红色旅游是社会新时期新形势下的将历史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巧妙结合,更因其文化感染力,多被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它使得是文化、政治、教育工作的有了一个形象的教育新方式。首先,政治教育功能方面,红色旅游基地的实物历史,极大的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感官,使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革命的艰难困苦,以及共产党员的爱国与坚贞等等。其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的教育重要方式。在艰难的革命历程中是解放人民的信念,对民族、民主的追求。无数的革命先烈为了理想与信念,抛头颅洒热血在党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救中国。其次在经济发展教育功能上,贵州红色旅游不但传递着革命的历史,而且更传承着革命的精神,包括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遵义会议精神,红军的不怕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等等。新时期的党员、青少年以及广大的建设者,在生活、生产中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实事求是、革命乐观主义等精神,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中。再次,在社会文化传播的促进功能上,发展贵州的红色旅游并且纵向和横向的整合各种旅游资源,可以由红色旅游带动其他绿色风景旅游、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等等旅游品牌。在贵州红色旅游发展基础上各种旅游资源的互相带动与整合,积极有力地传播了贵州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贵州地红色精神。其文化传播的功能,有力地点亮了贵州的旅游亮点。

查看全文

陕北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论文

一、陕北红色旅游的兴起

1.红色旅游形成的背景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方式,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出现,60年代渐具雏形,80年代随大众旅游的兴起而加速发展,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则兴起为专项旅游产品。2004年2月,中共中央做出了“要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的重要指示。在此推动之下,全国的红色旅游迅速地发展了起来。当前,红色成为了人们心目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旅游活动。而红色圣地则成为全国人民心中永恒向往,陕北也成为这些永恒圣地中的一大亮点,随之兴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

2.红色旅游的含义

所谓中国的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陕北的红色旅游具有以下三个功能:

查看全文

公民道德建设旅游文化分析

摘要: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和深化发展,加强对旅游文化的研究成为旅游业的共识。将悠久的历史文化、经典的红色文化、和谐的生态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以旅游这种直观生动、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人民群众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思想,展现发展成就,对于凝聚人心,提振信心,提高民众思想道德修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旅游文化;功能

旅游是传播文明、传承文化、传递情感的重要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近年来,注重对旅游文化的挖掘,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特色、文化内涵、文化影响,成为旅游业界的共识。正如所说:“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新时代旅游文化的发展必然要承担新的文化使命,要着眼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旅游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设中的功能表现如下四个方面。

1具有政治导向功能

1.1旅游文化体现国家意志。文化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群体整体意识体现出来的一切活动。曾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成为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统一领导,把维护社会主义发展、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兴盛作为其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旅游文化也应以此为目标,并顺着这一目标来发展。旅游文化主要以向社会提供旅游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产业的特殊功能。旅游文化所展现的这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又必然具有政治性,会受到政治的制约,从另一种层面说它就是社会政治的独特产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治思想的集中化。具体而言,旅游文化主要是在景区宣传、文化景点、文明旅游等方面,对作为旅游主体的游客在价值标准、思想信念、道德准则、行为方式等方面起到引导和规范作用,体现国家意志。1.2红色文化增强国家认可。红色旅游文化能够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史、共产党人的奋斗史是红色旅游文化资源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红色旅游文化中展示给旅游者的历史故事和革命发展轨迹,能够使人们鲜明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差异和优越性,资本主义的自私自利与社会主义的共建共享精神在这种比较中得以鲜明体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道路自信也得到了历史的鉴证。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传播,人们能看到共产党人不怕牺牲、不畏困苦的革命勇气和大无畏精神,能看到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关心爱护人民群众的那份真情实意。红色旅游是讲述在“人民于水火、民族于危亡”之际,共产党人扛起民族大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感天动地的历史伟业和伟大壮举,这些先进个人、感人事迹、无私精神,让人们不仅能够正确地看待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更能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庄重承诺,同时也更能坚定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我们的革命走向成功,只有共产党人才能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信念。可以说,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时代和历史做出的正确选择,是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历练和洗礼后人民的选择。红色旅游文化增强了国家认可,坚定了永远跟党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1.3红色旅游文化还能进一步激发人们的爱国之情。红色旅游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的作用。[2]虽然红色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硝烟散去”,但是当旅游者驻足在红色景区景点时,人们看到的绝不仅仅是绵延的群山、巍峨的峰岭,一定能透过这些景致感受到共产党人振臂高呼的呐喊、浴血奋战的身影,学习到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的勇气,不断开拓进取、不倦进取之心的意志。红色之旅让人民群众学习到共产党人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懈奋斗的精神,感悟到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倒下去又站起来,他们带领人民群众消灭了剥削,推翻了封建王朝;消灭了压迫,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列强的侵略;他们带领人民群众奔走在改革开放的康庄大道上,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在爱国主义精神的促使下,艰苦奋斗,勇于拼搏。言之所见、心之所感,人民群众会深深地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深深地体会到我们党的民本情怀,更加坚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支持国家的各项改革发展,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孜孜不倦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简而言之,红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能使旅游主体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和对旅游文化的吸收中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来自其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认同,来自于对历史故事的感动。旅游者参与到红色旅游活动中后会产生一种体验、感悟,或潜移默化地被感染、受熏陶,进而产生一种思想上的共鸣,坚定向榜样学习的信念,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的认同,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进而实现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和理想信念的坚定,从而达到政治导向的效果。

2具有民风净化功能

查看全文

县第四届旅游文化节开幕致辞

同志们,朋友们:

值此“××县第四届旅游文化节”开幕之际,我谨代表××*旅游局向本届旅游文化节的胜利开幕表示热烈祝贺!

××县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发展旅游业,发展旅游的思路清晰,措施得力。近几年来,××县充分挖掘利用旅游资源,大兴旅游产业,加快开放引进,旅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旅游经济稳步增长,社会效益日渐显现,带动作用日益突出,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呈现出草原风情与大漠风光于一体,现代文明与历史积淀交织的独特风景,原创:自然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历史遗产也很丰厚,哈巴湖、南海子、花马寺等景区(点),已经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还有人类改造自然的典范沙边子生态治理区,有隋代长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家古城趾、窨子梁唐墓群等众多历史遗存,有依托小流域治理开发的“农家乐”,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旅游资源,为盐池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今年,由于××县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力,哈巴湖自然保护区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县红色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是我区红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县以举办本届旅游文化节委契机,发扬奋发图强的革命老区精神,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坚定发展旅游业的信心和决心,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加快促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文化旅游等旅游产品的发展,以红色旅游为龙头,加强旅游规划,加快景区升级改造,着力打造盐池旅游文化品牌,实现旅游富县、旅游强县。我们坚信,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盐池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最后,祝××县第四届旅游文化节圆满成功!

查看全文

红色旅游景区公共艺术探索

一、榜罗镇红色旅游景区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甘肃历史文化悠久,是红军长征的重要转折点,见证了先辈为祖国统一顽强奋斗的历程,是全国红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榜罗镇是目前甘肃旅游开发的重点,地处定西市通渭县西南部,2019年6月,榜罗镇文峰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发展前景不容小觑。就目前来看,榜罗镇红色旅游发展的项目主要有以下几处:榜罗会议纪念馆、榜罗镇圆咀山红军长征纪念馆、警卫团驻地旧址、红军住宿一条街,其中警卫团驻地旧址和红军住宿一条街在原有遗址的基础上进行了修缮,榜罗镇会议纪念馆旧馆是红军将领曾经居住的地方,新馆和圆咀山纪念馆属于近年建成。

二、榜罗镇红色旅游景区公共艺术现存的问题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进程,公共艺术也是如此。针对目前榜罗镇红色旅游景区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缺乏创新意识。榜罗镇会议纪念馆、圆咀山纪念馆等历史文物资料、遗址虽然保存尚好,但都比较平实普通,并不具有当地特色,表现力度不足,难以充分表达其凝聚的红色革命精神。长期以来,景区资源缺乏合理的开发和特色公共艺术的介入,使得当前榜罗镇景区形象与其他红色旅游区过于相似,景区公共艺术的展现形式和主题大多如出一辙,没有展现出榜罗镇应有的特色,因此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二)品牌意识薄弱。我国的品牌形象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重视起来,而通过对榜罗红色古镇的实地调研,发现就目前来看,当地对品牌形象的创造和维护还没有得到广泛重视,对公共艺术的建设处于简单模仿阶段,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当我们在景区参观时不难发现,景区整体形象比较凌乱,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陈列的艺术品极少,例如圆咀山纪念馆周围,只有一排农作物使用的磨盘,展台的设计也比较随意,质量堪忧,存在安全隐患;景区中没有固定的垃圾桶,易导致环境问题的发生;道路目前还是由泥土推成,造成前来旅游的旅游车辆和行人行走的不便。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景区的发展和形象。从整体来看,目前景区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公共艺术的规划体系,各方面矛盾使公共艺术品牌形象无法顺利形成。因此,使公共艺术由单一向多样化、低质量向高质量发展已刻不容缓。(三)缺少大众参与和完善的运行机制。由于现行体制和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景区公共艺术建设的决定权依旧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民众很难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发展建设方案,间接影响到其对景区宣传的积极性。同时,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资金健全公共基础设施,导致基础设施落后,景区周围环境与景区不搭。因此,为了避免独断专权、权利滥用,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打造亲民化设施。

三、榜罗镇红色旅游景区公共艺术发展策略

景区公共艺术设施作为承载当地人文自然、地域性文化的艺术载体,如何利用公共艺术介入景区资源,展现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前,榜罗镇红色旅游正在飞速发展,景区资源规划和公共艺术建设逐渐协调统一发展。要打响榜罗镇红色旅游品牌,提高其知名度和地位,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和品牌意识的完善是当务之急,因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丰富公共艺术表达方式。通过深入研究榜罗镇的革命历史,发掘其潜在特点,要在其艺术造型和包装上合理运用,突出其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运用现代网络科技,贴近群众,烘托气氛,利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对游客进行展示。首先,对各种陈列的历史文物资料进行合理包装,尽量在保持其原型的基础上按其原型修复,这样就能更好的再现当年的历史现状,使其更具真实性和亲和力,可以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刺激,为他们提供更真实的感知环境。我们无法亲身感受当年所发生的历史事件,这时就应该借助艺术设计和造型来表达,可以建立雕像缅怀革命先烈、利用图片和壁画展览、电影解说等方式去介绍革命伟人的丰功伟绩,还可以通过表演话剧和歌咏比赛去铭记历史。通过这些方式会让来往的游客感受到榜罗镇红色旅游基地的与众不同和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全方位的提高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二)公共艺术介入当地旅游品牌的开发。从全国来看,各个旅游资源地都有独特的品牌旅游形象,对其本身而言,品牌形象从根本上代表着旅游本身的市场定位和受众人群,因此,在具体运用公共艺术时,应当确保其符合当地旅游品牌效应,避免盲目开发景区资源。公共艺术本身具有抽象性,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在文化、雕塑、建筑、绘画、影视等多样化领域都呈现出迅速兴起的趋势。面对广大游客的全新需求,公共艺术应当致力于承载新时代潮流文化,确保其价值所在,充分迎合大众取向,对于当地旅游景区而言,如果能将公共艺术融入当地具化形态中,游客就能切实感受到公共艺术带来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冲击。因此,在开发当地旅游资源时,应当结合当地景区地域性、生态性与人文相结合因地制宜,开发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文化。(三)创建优良环境,完善运行机制。长期以来,旅游业受到商业化影响,使得大众忽视了公共艺术的潜在价值,往往通过“东拼西凑、随意堆砌”应付过往游客,因此很难真正吸引游客,创建优良的旅游环境关键在于公共艺术与当地生态文化的结合,在对当地旅游景区具体开发时,应当选择具有独特性的标志去营造气氛,体现公共艺术的价值导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公共艺术运用于景区之中。同时,景区的建设和运营应当完善和落实相应的体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确定公共艺术介入景区的建设方案,结合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审美理念、价值取向,为群众带来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旅游地应当致力于构建完整度较高的生态体系,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游客享受到当地特殊旅游文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