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教育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4-26 22:24:36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和谐教育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和谐教育论文

家庭和学校和谐教育论文

家庭教育是教育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庭和学校一般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家庭内的教育”,这是和学校教育明显脱节的表现。家庭教育不是单项封闭的而应该是和学校双向互动的教育活动。在构建和谐教育的今天这个问题应被重视并落实到位。

社会的和谐是以人的和谐为基础的,而要培养和谐的人,其关键因素还在于和谐教育。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早就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如今的“现代化”要求我们不仅要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客观环境,更要具备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主观环境。主观环境即是指:和谐教育在最终实现和谐人的发展时,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干群关系和家校关系。这三种关系中,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所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协调二者的关系也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很多学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它们硬件设施齐全,学校环境幽雅,师资力量雄厚;但学生流失现象依然存在,学生中途辍学时有发生,开家长会时仍然还有部分家长怨声载道。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极力打造和谐教育模式的今天,这些不和谐音符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家庭与学校的关系是实现和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处理好二者关系,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才能推动教育的和谐发展。反之,其出现的不和谐问题必将制约和谐教育的发展。不和谐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来自家长对学校的不够支持、不够理解,另一方面来自学校对家庭如何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缺少帮助和指导。

对如何建立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问题,家长们实际上处于一种困惑状态,要么是一脸“茫然”,要么是一头栽进“误区”。多种政策力量缓解学生学杂费压力的今天,很多家长抱着孩子“能读到哪里就砸锅卖铁送到哪里”的坚定信念,但由于家长本身文化水平较低,在如何切实指导教育孩子的方法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有家长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到学校,认为孩子入学就似进入了成材的保险箱,到期取产品即可,产品不“合格”就将责任全归咎到学校或老师身上。有更多家长是积极“取经”——从朋友那里获取间接的家庭教育经验,但实施过程确实要子女向某某看齐。其结果当然是邯郸学步,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反感情绪。也有家长受当前社会打工热的刺激,抱着“读书无用”的观念,给孩子造成“到学校读书就是混毕业”的思想。如此种种,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距离越拉越远甚至发生了错位,试问,我们的教育目标如何与学生的健康成长相一致呢?

如何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股力量真正连接成一股力量,学校应该首先站出来解决这一难题,帮助家庭和指导家庭建立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学校本有义务和责任这样做。目前学校往往只重视了硬件建设,师资队伍的培养等问题,却忽视了协调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学生辍学、流失,家长不满意,学校得先思考自己哪些工作没做到位。学生为什么要辍学,学生为什么不在你学校读了,老师清楚其中的原因吗?家长缺乏家教意识是一个方面,如果开家长会就只为了走走形式,家长能没有怨气吗?家长会本来是和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纽带,却不知怎么在家长心里种下了“反正又是收钱”的恶果。这是学校的“茫然”,没有尽到对家庭指导和帮助的义务。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本文以中职教育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中职教育下德育教育的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德育中存在的缺陷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有效提高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成效。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职;德育教育;对策;研究

一、引言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组织编制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学生的技能化、职业化与社会化,其所强调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的教学,更是指对价值观、行为规范、思想道德等的全面健康型人格的培养[1]。中职教育的对象通常为15岁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在这个青春期年龄段的学生通常具有非常敏感而细腻的情感,其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较以往更为跳脱,若是在这一阶段不对其思想、行为等加以正确引导与教育,则青少年学生极易因为小事而走上偏激、悲观、自卑的道路,不利于其家庭的团结稳定,其将成为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稳定性因素,危及个人发展前途与社会安定[2]。

二、中职教育中德育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重庆市医药学校是重庆市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机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定点培训机构、卫生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是长寿区职业技能定点培训学校、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基地、移民培训学校、“阳光工程”培训定点学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考试考点、职业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基地。重庆市医药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卫生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例如近5年来学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过关率为87%左右,今年卫生专业“3+2”毕业生转段考试升学率达97.7%,对口高职上线率100%,上述数据无一不表征着重庆市医药学校在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傲人成效。但是由于学校在中职教育方面的关注点主要落在学生的就业率与升学率层次上,普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学精相应的专业技能就能在职业招聘中找到好工作,获得良好的经济回报,未曾深入关切到学生的道德层面,更未曾将道德教育上升到与职业教育同等层次上,这种对于道德教育的忽视使得中职教育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师队伍组成均缺乏德育相关的内容,即使学校安排了德育相关课程,也大多流于形式,浮于课堂表面的德育教学未能真正落到实处,更未能获得其应有的教学成效[3]。加之中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由中考失利的学生构成,这些学生或是存在学习态度不正、行为习惯不规范等主观随意性显著的性格特征,或是由于中考失利而产生强烈的自卑与迷茫情绪,总体而言其在性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偏差,需要道德教育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其心理与情绪加以剖析与疏导,通过理论教学与心理疏导活动引导学生从原先生活与学习的雾霾中走出来,以更为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中职课程学习与未来职业发展。但是现阶段的中职院校缺乏健全的德育教育机构与德育教育专业型人才,导致其开设的有限的德育教育课程无论是在教学方法还是在教学内容上均无法真正走入学生的内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查看全文

和谐理念高校教育论文

一、和谐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内涵

(一)民主理念

现代人文核心理念包括平等与民主,高校集中了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独立意识与文化素质的人才,此类人才对民主与平等理念的需求与其他群体相比更加强烈。面对此类群体,高校应当以柔性管理取代传统的刚性管理,并且在贯彻民主思想的基础上开展监督管理,通过自主自治,发挥自身意愿与个性。高校在制定管理制定时,应当充分听取各个阶层的意见,促使成员积极参与到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提高成员积极性,实现共同管理[2]。

(二)关爱理念

人是最具有创造性的重要资源,高校应当重点加强人的管理,充分尊重人的合法权利,认识到人的独立性与完整性。人属于情感动物,心理需求强烈,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当积极运用激励手段,最大程度的满足学校成员的合理需求,从而开发其潜能,激发创造性与积极性。此外,主动协调成员关系,培养其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二、和谐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实践

查看全文

和谐元素艺术教育论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认识到了艺术形态中“和”的本质:《庄子•天下篇》里说“乐以道和”;《荀子•儒效篇》里说:“乐言是其和也”;孔子关于“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学说,则从艺术的“激发情志、体验情理、协和情感、宣泄情绪”等人的感知和接受角度,准确总结了人对艺术形态的正面依赖即艺术形态对人的和谐作用。“和谐”作为关系范畴,它在指事物的协调、温和、平衡、融洽的理想状态的同时,又指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整合异质中所呈现的内外在和谐统一的动态过程。社会要健康、稳定及快速发展,和谐是基础,而和谐的关键在于和谐发展的人。艺术教育,便是通过艺术形态本身及艺术教育过程所折射、释放的和谐信息,在使教育对象获得艺术专业知识或素质的同时,提高其内外在诸因素协调及平衡的能力,以达到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艺术教育与和谐人格

人格,是指个体在适应他人、自然、社会环境与事物时所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性格,是行为的方向标。人的和谐首先是人格的和谐,只有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潜能才有望自由、充分的发展,创造力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能量社会化。而艺术教育对人格的优化、激进即和谐作用早已在实践中被证实。33岁的麦克阿瑟奖金获得者罗伯特•鲁特•伯恩斯坦曾经研究了150位科学家的传记,他发现几乎所有的大科学家、发明巨匠,都同时是诗人、提琴手、作家或者业余画家。由此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任何放任自流的教育、凭受教育者从个人爱好出发的教育或者不包括艺术在内的教育,都不是完美的教育。艺术教育犹如给心灵加上了眼睛,给理想增添了翅膀,否则,学生们只能置身于混沌的世界而一筹莫展”。由于生命存在的有限性,人类会对终极产生不安和焦虑;由于社会激烈竞争状态的存续,又会导致人类情感、道德的懈怠和软化,它们都是造成人格危机的温床,都是人类人格危机蔓延的加动力。对此,佛洛伊德认为,美是欲望之升华,艺术不仅是人们脱离现实的压抑和束缚的避风港,而且为人本能欲望的满足与宣泄提供了一条合理升华的途径。因为艺术是人本质对象化的主要方式,是对人高尚的生命及精神的再现和弘扬,当人本质的艺术美进入艺术审美视野时,艺术审美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就是对人的现实本性即和谐、理想人格的体验和肯定。西方美育之父席勒则把人的生命状态分为三种:自然人、审美人和道德人,在他看来,道德的人不能产生于自然状态,只能由审美的人中胜出,即要成为一个道德的人,首先必须成为审美的人。中国近代教育史中记载,蔡元培先生就曾经将美育纳入国家教育方针中,他当时极力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来实现道德教育及人格培养的目的。戏剧理论家狄德罗更有一句名言:“只有在戏剧的池座里,好人与坏人的眼泪交融在一起”。美育的核心内容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形象本身及创造性、理想化、多元化的教育过程,在对人情感的引导及净化、道德品质的粘补及修正和心理平衡能力的积累及提高的同时,促进受教育者健康即和谐人格的养成。人格是内在力量的持久组织,它能帮助一个人决定任何情形下的反映,并同行为保持一致,由此,我们可以把“持久性”和“一致性”看作是人格的基本特征。艺术教育过程和艺术本身对人情感的震撼不仅体现在当时的审美愉悦中,更重要的是它会伴随审美者的感受记忆融入道德成分里,逐渐在审美者的感性情欲中消融、历练,在潜移默化中积蓄成人的审美心理因素,进而在形成真善美的价值取向的同时,最终达到左右人的精神气质及规范人格的目的。从一位波兰钢琴家回忆录改编的电影《钢琴师》中我们看到,那位犹太钢琴家虽面临二战时期种族灭绝的考验,但他却泰然自若的坚持用手指虚拟演奏,心境在无声的音乐中定格并坚守,心中的音乐帮助他战胜了困境和死亡。而“形象”、超然并和着灵性的钢琴音乐,也同时唤醒了那位冷酷的德国军官沉睡、麻木的人性。在犹太艺术家和凶残的德国军官之间,发生着音乐与屠刀的搏斗、天使与野兽的较量,最终,是钢琴和音乐的力量战胜了绝望、复苏了人性。德国哲学大师谢林说:“只有艺术和审美的创造,才是唯一战胜生命焦虑的力量和对生命的最终慰藉”,而这种力量和慰藉所产生的结果,会经常超出人们的想象和意料。由此,从人格的持久性和一致性特征出发,艺术素质一旦深入人心即内化,它将对人性即人格起着普遍及恒久的支持作用。善是美的前提,美是真和善的具体表现。事实证明,艺术教育即审美过程中所体验和积蓄的艺术本质化的情感,的确是激发人们心灵深处自觉追求真善美及历练人格的理想营养源,因此,在艺术中追求人格的道德境界和在道德中追求人格的艺术境界,应是通达人格美育即人格和谐的重要途径。

二、艺术教育与和谐交流

人类主要依赖人际交流沟通、存续和发展,社会心理学家把人际交流分为“双向交流”和“信息传递”两种形式。后者的单向性和非对称性,只能使接受者作为客体被动接受主体发出的信息。而前者的平等性,则开发和调动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意识,使双方在相互碰撞下,达到交换思想、沟通情感、开拓思维即和谐交流之目的。在艺术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或者心灵与艺术之间,由于他们既具备双向交流的基本条件———双方,又进行着彼此主观能动意识的碰撞,所以,应是社会心理学家眼中的“双向交流”。但他们不是普通的程式化、被动式的人际交往,而是在艺术形态的激发和感召下,心灵与心灵之间、心灵与艺术之间相互碰撞后的下意识自觉沟通。这种各自主观能动意识有感而发的、无功利的和真实的沟通,在艺术“为美”本质的浇灌和给予中,必然产生人心向善的结果即人我和谐的交流。艺术教育的主体形式是“课程教授”与“创作展示”,它们的核心是艺术传播与艺术接受。“课程教授”中的教授者、接受者(学生)之间与“创作展示”中的艺术家、接受者(观众)之间,前者是将艺术作为授课内容教授给他人,后者则是通过艺术创作展示助人接受。虽然二者的传播和接受形式不同,但都是人际交流形式中典型的“双向交流”,它们的传播宗旨皆是传道解惑。就艺术形态本身而言,它的自然、和谐及本质的美,往往使交流者之间即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永远处在主观彼此下意识的感应、欣赏及愉悦的积极状态中,这自然形成了心灵与艺术之间、心灵与心灵之间忘我、平等、主动的和谐交流,这种潜在的、下意识的审美交流特性,对人的深层心灵沟通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之作用。法国作家缪塞在谈创作体验时说:“当作家在书写的时候,是心在说话、在呻吟、在融化,是心在舒展、在流露、在呼吸”。海明威也曾形象地将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体验和审美交流比做人与作品在“恋爱”,说“犹如你已经向你所爱的人倾诉爱情一样”。蔡元培先生则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他认为,以人对美的普遍认同感和美自身的超功利性,下意识的审美结论尽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当人们随着艺术的教授、展示过程的引导而进入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时,艺术家、艺术形象、艺术接受者之间便下意识架起了心灵沟通与内在自我交流的桥梁,由此,便自然产生了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传播者与传播者之间及接受者与接受者之间自然的感情传递和呼应,他们在艺术与心灵的共鸣与下意识的主动交流中,各自实现着对文化及精神实质的判断和理解,即在内心深处本能的实现着“和而不同”的、自觉的和谐交流。在艺术教育活动中,除了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外,他们各自还处于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艺术审美交流中。以艺术传播者为例,他们的创作过程,是建立在经历了对人类灵魂的探索和对群体内在律动的窥视之上的,正如诗人荣格所言:“每一位诗人都为千万人道出了心声,为其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说出了预言……”。也就是说,诗人只有在接受了(多方)“千万人的心声”和“时代意识观念的变化”的信息,并且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才能赢得优秀艺术作品,就此,艺术传播者已同是艺术接受者。又以艺术接受者为例,在艺术诸因素对其意识及感官、视觉的冲击下,艺术接受者们一会儿置身于作品的人物、情节及环境中,一会儿又徘徊在现实生活里。对此,艺术心理学家维尔茨基是这样描述的:“读者从两个方面观察悲剧:一方面,他通过哈姆雷特的眼睛察看一切;另一方面,他用自己的眼睛察看哈姆雷特,所以,每个观众既是哈姆雷特,又是他的观察者……”。有人把观众即艺术接受者上述的“里出外进”现象称为艺术的表演性,即如台下的艺术接受者,一直都下意识的在观众与舞台形象(表演者和剧中人物)———艺术传播者之间摇摆、重叠。就艺术传播者和艺术接受者而言,除了彼此双向交流外,这种多方的即彼此兼具的深层沟通和审美交流,往往是二者到达理想艺术境界的重要条件。这种超越语言信息传递的、以同一场景与同一情感体验生成的高级心理对话与沟通,在艺术传播者与艺术接受者同在社会、历史、人生、艺术家、作品等之间充分游走至感悟中,在艺术形态本身的超功利境界中,在心灵与艺术之间“为美”因素的碰撞中,定以各自的自觉交流形式赢得人类所追求、需要的美及和谐。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人们进入艺术境界时,伴随审美体验的提升,来自外界的干扰逐渐隐退,审美主体随之进入趋向平衡的审美心理场,此时,心理的各种负重、压抑、焦虑得到化解和消释,取而代之的是艺术审美进入高潮的主要标志———情感的净化,而情感的净化则是对人情绪宣泄的极大超越,这种超越可以使人平衡精神、疏导思虑、提升境界,进而实现在个体心理和谐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及群体的和谐交流。

三、结论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下的德育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德育素质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伟大实践。德育教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体现。德育工作如何顺应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承担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任,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

一、德育与社会的和谐共存

(一)德育角度下的和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社会结构中以人为主体的各层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相互通融、彼此协调的状态;道德则是人类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伦理智慧与行为规范,是以一种非强制性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内心信念、人类良知以及教育去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保证整个社会有序运行的精神力量。无论社会多么进步,法制多么完善。和谐社会的首要前提无疑是一个具有高度道德感的社会。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下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化肇始于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随后向全欧和北美扩散,再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大。为了叙述的方便,本文将时间限定在20世纪以来,主要涉及美、英、法、德、日、“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的实践。

现代化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迁,不仅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面貌,也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一切变化也带来严重的思想道德问题,带来普遍的忧虑和困惑。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二十世纪尽管拥有物质的繁荣,政治与经济的自由,可是在精神上二十世纪比十九世纪病得更严重”。①面对社会发展变化带来的大量思想、道德问题,发达的科技和经济往往无能为力,各国都认识到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来说,20世纪是最具变化的年代,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基本完成,实现了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生产力的发展显示出巨大适应力;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结构性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殖民地掠夺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加之军国主义兴起与经济军事化,终于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经济大萧条的爆发;随之而来的是法西斯主义作为自由资本主义的反动而猖獗一时。这些新因素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

美国在20世纪初期,出现了后来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社会转型时期也遇到的种种问题,即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风气败坏,贿赂风行,假货、商业欺诈比比皆是,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盛行。在欧洲,激烈的社会矛盾促使人们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英国和法国综合国力较之以前有所下降,国内矛盾激烈。他们对文明与进步的信念发生了极大动摇。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宗教价值观进行反省,不再相信有普遍的、共同的价值信仰,不再相信传统的国家主义说教,反对各种各种各样的束缚和规制,蔑视权威,尊重个体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成为人们思想、道德的主流。

查看全文

和谐理念下小学教育论文

一、和谐理念下的小学教育

“和谐”思想是基于我国传统文化哲学而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其蕴含着《周易》中的“天人合一论”和《尚书•尧典》中的“和合论”,是指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要协调统一、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合作互利,以达到整体的最佳发展。和谐理念下的教育管理是指由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等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通过理性、民主的决策来营造和谐学校管理氛围,构建和谐的领导、教师、师生关系等,以实现学校教育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教育管理学家认为,好的学校需要和谐、协调、均衡有序的环境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只有运用和谐高效的教育管理,形成教育内部的和谐,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和谐理念下小学教育的特点

1.以人为本

教育管理的根本是“人”的管理,“以人文本”是和谐理念的核心,要求在尊重和理解人的基础上,营造和谐的氛围。教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即是以师生为本。于学校而言,教育教学管理中需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促进师生的个性发展;于校长而言,需理解和关心教师,尊重教师的合理需求和自主管理,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于教师而言,需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展进步和成长。

2.柔性管理

查看全文

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一、对“和谐社会”的理解

和谐社会的内涵十分丰富。从人的层面看,包括人自身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即人与他人、群体阶层、民族、国家等社会个体和社会主体的配合与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人与自然环境、自然生态的协调和坚持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与保护自然的统一)。从社会阶层层面看,包括社会阶段之间相互开发和平等进入、各个阶层应当得到有所差别的并且是恰如其分的回报、社会各个阶层之间应当保持一种互惠互利的关系等。从社会层面看,包括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地区和行业的统筹发展、社会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等。和谐社会的外延是广泛的,内涵式丰富的,它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人与社会的广阔发展视野,更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二、建设和谐社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远大理想、战略目标,也是一个建设举措、策略应对。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多样化的历史背景下,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激烈竞争中,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其发展进程无疑会遇到各种矛盾甚至冲突,诸如地区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行业之间、阶层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和收入差距扩大;一些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不顾道德与法制,进行官场中钱权交易的以权谋私、市场中钱德交易的伪劣假冒、学场中钱学交易的弄虚作假活动;一些社会主体为了局部和眼前利益而不惜以牺牲长远利益、破坏环境与生态位代价,陷于片面发展。所有这些情况,都已经和正在我国社会发生。如果对这些不平衡状况与突出矛盾不进行有效引导和调控,我国社会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甚至动乱。而社会冲突与动乱,不仅会使我们国家、我国的社会主体与个体丧失发展机遇,而且会使我国丧失民族振兴的目标。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全局、长远发展的高度所提出的策略应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高校作为培养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以理想教育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青年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在内涵上也是一致的。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做好“和谐”工作

1.基础性和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体上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但还存在诸如重视不够、教材建设滞后、办法不多、机制体制不适应等不和谐的音符。这些基础性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深层次矛盾的具体体现,亟待调控和处理:一是要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二是要坚持用科学的精神规划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统一;三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四是要建立科学的评估制度,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高等学校本科封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指标体系。2.匹配性和谐。一是指教育的主题即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相互匹配。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主阵地,家庭是重要场所,社会是大课堂。学校要积极主动简历与家庭相互沟通的渠道,同时争取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二是指教育方法的匹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较之过去要复杂得多,很多问题不是一种方法就可以解决的。这就要求根据思想问题的具体情况,比较分析不同方法的功能和优势,综合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教育。比如,由实际问题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深入人心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由心理焦虑或障碍产生的思想问题,就可以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的办法来解决。3.适应性和谐。时间是不断发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是客观变化着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构建适应性和谐的目标体系。一是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时代特点,引导大学生在价值多元化的文化冲突背景下,增强自立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并基于市场经济的风险性、不确定性,培养大学生适应市场经济的良好心理素质;二是要充分体现与对外开放适应的时代特点,把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中的作用;三是要充分体现与网络化社会适应的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延伸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牢牢把握互联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查看全文

建设和谐师生环境推动高职教育论文

论文关键词:构建和谐;高职教育质量;师生关系

论文摘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育的过程和结果,凡是缺乏教师关爱的地方,学生的品德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的发展。师生之间只有建立融洽和谐的关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正确理解和谐师生关系的内涵、标准和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高高职教育的水平,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教师和学生是整个高职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也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人与人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如果忽视了师生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相互作用,势必会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说过,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师生关系,也是社会关系体系中一个多因素的关系体系,既反映了社会经济、政治、道德等各方面的关系,又包含有为达到教育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有情感行为的心理关系。在农业、工业经济时代的大部分时期,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是教学主宰,是权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师生关系必然体现着“师道尊严”。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治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旧的师生关系遭受了一定的冲击和破坏。

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和谐教育”,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教育的过程是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和发展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教学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查看全文

基于和谐理念的道德教育论文

一、对实现和谐教育的路径进行分析和探索

1.教育生态学为全面实现和谐教育提供崭新的视角

教育生态学是新兴的教育学科,它用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生态环境和自身协调、平衡的问题时,利用生态学可以为道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道德教育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转型,其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外延的方式与内容以及教育内涵都发生变化,传统教育模式和思维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发展需要,用生态学的方式对教育审视应该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道德教育关于生态内涵的因素。生态内涵就是借助教育和生态学的方法和原理,减少教育的不安定因素,增强教育效果,维护教育系统的协调和平衡。生态内涵是运用生态学审视道德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建立正确的方法论、价值观以及生态观,是对传统教育的合理超越。其二是道德教育中关于生态结构的因素。生态结构要以道德教育作为中心点和立足点,调控和制约道德教育在发展、存在以及产生时存在的多元化体系。道德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要教育和调节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系统的内部外部环境和关系。道德教育比较复杂,要以被教育者为中心,分析影响道德发展的心理、生理、精神、物质等因素,合理展开生态学教育。其三是道德教育中关于生态思维的因素[2]。在道德教育的实践和理论上使用生态思维能够改善教育理念中存在的生态失调、反生态和非生态等问题,反思和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综合性和全面的生态关系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和思考。传统教育理念要运用生态思维向生态教育进行转换。道德教育的生态功能既表现在道德教育能够提升和生成受教育者的素质,也表现在教育的快速发展对相关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同时生态化功能要加强生态观念,创造教育和谐的环境,为道德教育的广阔开展打好基础。

2.实现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生态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教育生态学为实现道德教育提供新的模式,核心是用生态学方法和理论研究建设道德教育,解决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提高教育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基础。首先,教育生态学运用独特的思维方式,对缺失和谐道德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传统教育是固化和单项的方法,难以分析出社会系统、道德教育以及教育系统之间的问题,难以保障教育的实际效果[3]。我们在研究事情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分析存在的问题时要从宏观上研究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情况,理清道德教育和社会因素间的关系,发挥和谐性道德教育的优势,在实践中找到促进教育改革的依据。其次,教育生态学对重新定位教育要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教育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的主体,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家长等。在道德教育中要选择内容、制定目标,以提高主体的能动性。运用生态学对道德教育进行定位,使用和谐道德教育的思维模式来满足道德教育持续发展的需求。最后,教育生态学运用其基本的方法提供实现教育设想的新思路。道德教育是复合性、动态性、整体性的综合体系,利用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要素间应对性的分析以及和谐生态的共生方法对社会环境和教育系统重新认识和思考。教育生态学的探索具有共生协同性、平衡动态性和整体的开放性,三个特性是和谐发展道德教育的新途径。用新的思潮、理论、观念让教育生态学在道德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系统论为实现道德教育的整体构思提供途径和依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