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4-05-03 23:10:15

导语:这里是公务员之家根据多年的文秘经验,为你推荐的十篇货币论文范文,还可以咨询客服老师获取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参考。

货币论文

货币联盟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回顾了适用于严格固定货币汇率的技术方法,并从对货币联盟通过货币汇率严格固定所获得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的研究中给出证明。事实上,丧失货币主权而付出的代价由于有效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降低了。本文还讨论了一个被忽略的实行严格货币固定的好处,即小国因此而事受到更好的货币政策。完善的货币政策得以形成是因为小国将其货币主权交托于大型机构(大国央行或是货币联盟央行)后,其货币政策将免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另外部分原因在于大型机构拥有更多的金融和人力资源去设计和执行最佳的货币政策。由于在联盟内部实行区内贸易和资本流动,因此即便太央行的货币政策出错。对于它所服务的成员国来说,造成的影响也较小。

关键词:严格固定货币联盟的成本与收益国家货币主权

一、引言

如果各国能消除其货币对外价值的波动和长期变化,那么必定使各国从中受益,这一断言是毫无争议的。存在争议的则是对与此政策利益相关的代价估计。

本论文的第一部分讨论了严格货币固定的本质,欧洲共同货币亦是包括在此类固定中的一种形式。这一分析对于清楚地理解严格货币固定所能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论文的随后各部分将对传统成本和利益做出评论。最后讨论在以往的文献中被忽略的小国利益问题。

二、严格货币固定的本质

查看全文

货币政策关系货币资金论文

一、文献综述

目前文献关于现金持有的理论大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动机理论。凯恩斯在其经典论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货币需求动机可以区分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Keynes,1936)。交易动机指“由个人或业务交易而引起的现金需要”而储存现金,由于现金等价物转化为现金的过程需要花费相关成本,因此,为满足企业日常的经营运作需要储存一定量的现金,减少相关的交易成本。预防性动机是指为了防止未来可能发生的现金流风险,抵御未来现金流可能出现短缺或者不确定变化。而投机动机则是指保留部分现金,在商业投资机会到来时抓住机会进行相关投资。在此基础上,凯恩斯提出交易成本模型,从边际成本概念出发,认为企业的现金持有量是由现金短缺的边际成本和持有现金的边际成本曲线所决定的。后续的Baumol(1952)、MillerandOrr(1966)提出和修正了现金库存模型。第二类是权衡理论。该理论的代表者是KrausandLizenberger(1973),它认为现金持有可以同时带来收益和成本,现金持有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均衡点便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权衡理论模型是在借鉴交易成本模型基础上对现金持有问题的深入研究,但是它没有将信息不对称、委托等问题纳入研究的范畴。

第三类是理论与自由现金流理论。上面的权衡理论提出企业持有现金应在现金持有收益与现金持有成本之间做出权衡,从而达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该理论是从股东最大化目标来持有现金的,但在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人并非总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来行事,人即企业的管理层会偏好持有更多的资金来降低企业风险,从而巩固自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权。JensenandMeckling(1976)从成本理论出发,提出自由现金流假说,即企业持有更多的现金为企业的管理层谋取更多私人利益。根据现金持有的上述三种理论,学者们基于企业内部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证研究。Opler等(1999)通过对1971~1994年期间美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成长性强的公司、现金流量不稳定的公司以及小型公司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而容易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的企业、大型的企业通常持有较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Faulkender(2002)以美国1993年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小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美国小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因素,发现现金持有量与财务杠杆、公司成立年数、研发投资等正相关,而与规模、收入等负相关。Harford等(2008)检验了现金持有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发现公司治理差的公司比治理好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高。他们发现,公司治理较差的公司,管理层往往容易将现金用于低效的并购等支出,导致较低的公司效益。Pinkowitz等(2006)采用价值回归模型,基于35个国家1988~1998年的数据研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投资者保护程度更强的国家,现金持有量与公司价值呈更显著正相关关系。

在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中,胡国柳和蒋永明(2005)发现企业规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而现金等价物、财务杠杆以及公司年龄与现金持有量显著负相关。杨兴全和孙杰(2007)发现公司现金持有量在不同的行业中存在着显著差异,产品市场竞争强度与现金持有水平正相关。张人骥和刘春江(2005)从股权结构、股东保护程度的角度进行研究,发现现金持有量随股东保护程度的增强而降低。辛宇和徐莉萍(2006)从公司治理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微观治理机制越好,其超额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即公司治理结构越好,现金持有水平就越合理。罗琦和许俏晖(2009)从大股东的视角进行研究,发现制度因素与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大股东性质对现金持有具有显著的影响,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有着正相关关系。孙进军和顾乃康(2010)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来研究我国现金持有行为,静态实证结果证实了权衡理论与理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中国企业的现金持有行为,而动态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通过上述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已有的文献大都从企业内部特征的视角研究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较少从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的视角来研究其对微观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中国“关系型”社会背景下,同样的宏观政策(货币政策)对不同微观主体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不是基于市场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关系等非市场原则,目前这方面基于中国制度背景的相关研究文献比较缺乏。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货币政策与企业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会通过多种渠道来影响经济活动,主要包括货币渠道(利率、汇率和资产价格等)与信贷渠道。国内融资环境与国外有较大差异,企业融资渠道少,银行贷款是企业获得资金来源的主要途径。中国银行业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证券市场(Allenetal.,2005),而银行业又是极易受政府管制和影响的行业,在国内企业融资渠道单一、银行信贷主导资源配置的金融背景下,货币政策通过银行的信贷政策调整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当执行紧缩货币政策时,银行信贷供应量将会减少,迫使银行减少贷款,由于信贷融资难度的增加,企业会增加货币资金持有量以应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所以如果货币政策从紧,从预防性动机出发,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假设1:货币政策会影响企业的货币资金持有,货币政策紧缩时期企业会更多地持有货币资金。

查看全文

货币理论模式研究论文

摘要:货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的总量关系,这种总量关系的特征是处于历史时间中,企业家对货币利润的追求和对未来利润的不确定性预期影响着投资、产出和就业,并导致了总量关系的不稳定性。新古典理论家进行实物经和货币经济两分,把资本主义动态的总量关系置于静态和比较静态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框架,并抽象掉总量关系的历史特征是新古典总量理论陷于各种逻辑困境的根源。本文研究了新古典总量理论的三种模式,揭示了它们内在的逻辑问题,说明它们揭示的不是资本主义总量关系,同时回顾了凯恩斯和马克思的总量理论,指出凯恩斯和马克思的总量理论是从根本上反对两分法的,在分析资本主义货币经济关系时,他们使用的是动态的分析方法,不同的是马克思为资本主义总量关系找到了坚实的价值论基础。

关键词:新古典凯恩斯马克思

Abstract:Itistherelationsofaggregatevariablesinthecapitalismmonetaryeconomicsthatisthesubjectofaggregatetheoryresearch.Thecharacteristicsoftherelationsarefollowing:itisinthehistorytime;theactivitiesofentrepreneurpursuingmonetaryprofitandtheiruncertainexpectationaboutfutureprofitaffectinvestment、outputandemployment;andthesemaketheaggregaterelationsinstable.Neoclassicaltheoristsfollowthedichotomybetweenmonetaryeconomyandrealeconomy,putthecapitalismdynamicaggregaterelationsintostaticandcomparativestaticwalrasiangeneralequilibrium,andignorethehistorycharacteristicsofsuchaggregaterelations.Abovemethodisthebasicreasonwhichleadsneoclassicalaggregatetheoryintoallkindoflogicalparadoxes.Inthepaper,theauthordiscussesthreeneoclassicalaggregatemodels,pointesouttheiressentiallogicalproblems,andfindstheaggregaterelationstheytrytoexplainarenotthecapitalismaggregaterelations.Intheend,theauthorreviewstheKeynesandMarx,aggregatetheory,andpointsoutKeynesandMarxopposedthedichotomy,theyuseddynamicswhenheanalyzedthecapitalismmonetaryeconomy,thedifferencebetweenthemisthatMarxbasedhismonetarytheoryonsolidlaborvaluetheory.

Keywords:Neo-classicKeynesMarx

货币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货币经济中宏观总量的关系,因此又可以称之为总量理论。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特征是以资本雇用劳动而不是劳动雇用资本为基础,而且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获得以货币衡量的利润,利润是资本主义货币经济存在的关键,也是资本雇用劳动这种经济关系得以存在并不停复制自己的关键。资本主义经济的全部总量关系的运动都以资本运动的目的为核心。

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这种特征提醒理论家在进行总量理论研究中不能忽视或割裂这种经济的两个方面:一是它的历史特征,即处于资本主义特定历史阶段的特征;二是这种关系是一套货币信用关系而不是实物技术关系。而在研究资本主义总量关系中,这两者是不可分的而且是相互作为条件的,这两个方面决定了经济变量是处于历史的时间中,而不是逻辑的时间中。

查看全文

金融货币政策调整思考论文

论文关键词:货币政策;金融危机;“一保一控”

论文摘要:从紧的货币政策包括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外汇政策等。中国经济当前主要面临:世界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经济增长放缓、资产泡沫破灭、严重自然灾害的冲击等方面的挑战;对此应改变从紧的货币政策,增强信贷控制的方向性和灵活性,适度调整利率,放慢或降低人民币升值的步伐和幅度,重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联动与配合等,以落实中央“一保一控”的方针。

近一段时间以来,对现行的从紧货币政策是否需要调整,出现了不少的声音:有的专家提出,为了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下滑应放弃从紧的货币政策,有的专家则认为,为了对抗通胀,从紧的货币政策不能放松。现行的货币政策是否需要进行调整?怎样调整?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状况

所谓从紧的货币政策是指通过降低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挤出市场上过多的货币,促进总需求、总供给的平衡以实现稳定物价,控制经济过快增长的货币政策。一般来说货币政策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①信贷政策;②利率政策;③外汇政策,包括汇率政策和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等,当然也包括一些制度法规建设及金融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盘点2007年至2008年9月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央行采取的措施有:

查看全文

验证货币调查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方法;调查方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等进行讲述,包括了要验证货币幻觉假设,一些学者都是通过构造经济理论模型、国内学者根据我国经济主体中居民关注名义值而忽视实际值的现象来验证货币幻觉假设、他们提供证据证明货币幻觉影响慈善捐款等,具体资料请见:

人们习惯于按照货币的名义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货币幻觉对于个人福利的影响很小,但对总体经济的影响巨大,因此,货币幻觉假设是一个古老而又具有根本性意义的论题。基于经济事实的计量分析与检验方法、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方法几乎都验证了货币幻觉假设的存在。

关键词:货币幻觉;计量分析;调查法;拟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方法

根据经典的经济理论,如果实际值没有变化,仅仅是名义数量变动的话,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人们是否可以揭开这层货币面纱(monetaryveil),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Shafir等认为,货币幻觉就是人们倾向于用名义货币价值,而不是实际价值进行思考。该假设的提出可追溯到Fisher。Leontief的定义更为正式,如果在名义价格的情况下需求和供给函数是零次齐次性(homogeneousofdegreezero)的,那么将不存在货币幻觉。Patinkin的定义则是“如果他对于商品的超额需求函数不是单独地取决于相对价格和实际财富,这个人将会被认为存在这种幻觉”。早期关于货币幻觉的文献集中于劳动力供应与失业等领域。尽管货币幻觉很常见,但是经典经济理论一般假设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特别是理性预期理论假设人们是理性的,理性的个人不会表现出幻觉,所以没有研究的必要,于是货币幻觉假设几乎被经济学家所忽视。

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近20年来货币幻觉又逐渐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经济学研究应该关注的是,人们实际上是如何做出经济决策,而不是他们应该怎样做。货币幻觉成为人类决策中众多潜在的“异象”(anomaly)之一。Akerlof认为,应该将包括货币幻觉在内的一些行为观点作为宏观经济学的基石,这是因为这些假设有助于解释真实世界经济偏离竞争、一般均衡模型的原因。

研究货币幻觉是否存在是一个实证的问题,学者们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寻找货币幻觉的实证证据。应用比较早而且普遍的方法是基于经济理论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计量分析,检验货币幻觉假设。最近兴起的方法包括Shafir等人、Svedsater等人的调查方法、Kooreman等人的拟自然实验法、Fehr和Tyran使用的实验室实验方法等。

查看全文

货币政策实践研究论文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发展;货币政策可信性的国际实践;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分析等进行讲述,包括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欧洲中央银行的设计、欧洲中央银行具有高度的独立性,不受政治影响、中央银行通常发表声明,指出控制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从货币政策实践的史料来分析、稳定倾向的减小等,具体资料请见:

如何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直是货币当局和经济学者所关注的中心问题。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指出,货币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会导致较差的政策效果,而货币政策的可信性会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本文在阐释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对其在国际实践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接下来运用该理论于我国,从中央银行制度改革的进程和货币政策实践两个方面来剖析我国货币政策的可信性和有效性问题,并对如何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可信性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可信性;规则;相机抉择

一、货币政策可信性理论发展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的一个重要的贡献是提出经济政策中存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政策时间不一致性又称动态不一致性(dynamicinconsistency),它是指一个关于未来政策的决策,构成了初始日期时形成的最优政策,但从后来的角度看,即使在这同时没有新的有关信息出现,该决策也不再是最优的。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得出的结论是,政府按预先承诺的最优规则行事优于相机抉择,也就是政策应该具有可信性(credibility)。政策可信性理论的提出,对于由来已久的规则与相机抉择之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研究的基础上,巴罗一戈登(1983)建立模型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他们所建立的模型成为后来研究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的基础。该模型的关键假定是中央银行的产出目标高于自然率水平。在这一假定下,中央银行会通过实行意外的通货膨胀来提高产出水平,也就是说中央银行有通胀倾向(inflationbias)。20世纪90年代,一些学者如Glarida,Gall和Gertler(1999),Woodford(1999)等把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应用于货币政策分析中,对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性问题进行了重新的阐释,这大大深化了对该问题的研究。他们指出即便不存在通胀倾向,中央银行按照预先承诺的最优规则行事仍然优于相机抉择,同样论证了货币政策应该具有可信性。在无通胀倾向的情况下,如果中央银行相机抉择行事,则存在稳定倾向(stabilizationbias),即针对外来的成本冲击,中央银行会做出较大的反应以使经济很快恢复到均衡状态。这种稳定倾向带来的不利后果是降低通货膨胀需要以更大的产出下降为代价。如果中央银行按预先承诺的最优规则行事,则针对成本冲击,中央银行会保持反通货膨胀政策的连贯性,即政策调整的幅度小,并且在较长的时期里保持这种政策调控方向不变。这种连贯性增进了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的可信性,有助于降低公众对通胀率的预期,从而使得降低通货膨胀只需以较小的产出下降为代价。

既然相机抉择会导致较差的政策效果,那么为什么大多数国家没有在宪法上或者通过立法程序来确定预先承诺的最优规则呢?原因是规则不能顾及到完全未预期到的情况。制定一个规则使得货币增长对正常的经济发展(如失业的变化)做出反应并不困难,但是有时会出现一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事件,例如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一次大的股市崩溃。这次股市崩溃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导致经济活动和货币存量的许多标准度量之间关系的失效。很难以想象一个规则能预期到这一事件的发生。规则性有助于增进货币政策的可信性,消除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而相机抉择能够处理事前无法预料到的外部冲击,从而避免了因固定规则过于僵化而造成较大的经济波动,也就是说相机抉择能够使得货币政策具有灵活性(nexibility)。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既考虑到政策的规则性,又考虑到政策的相机抉择性,实行一定规则范围内的相机抉择。

查看全文

我国货币政策探究论文

1997年中国宏观经济实现“软着陆”后,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通货紧缩等矛盾逐步暴露出来。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由1993--1996年的抑制总需求膨胀转为扩大国内需求、调整供给结构。与之相适应,中国货币政策也由坚持适度从紧以治理通货膨胀转变为适当扩大货币供应量,防范通货紧缩。

1997年至1999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在缓解外部冲击、促进内需增加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面对通货紧缩、国内需求不足、失业增加、国内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处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难度加大、国有企业改革步履唯艰、居民消费和非国有投资低迷等不利条件,中国货币政策无论是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还是传导机制方面都遇到了困难。在新世纪,中国货币政策任务仍很艰巨,也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诸多挑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将近两年中国货币政策实践中遇见的矛盾和挑战作初步的理论分析。

一、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绐终是货币政策理论中争论最多的问题,尤其是稳定物价与促进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1995年《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一“单目标论”的规定实际上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只是1993和1994年是中国高通货膨胀年份,“单目标论”的法律在当时背景下容易通过。1997年以后中国进入负通货膨胀率,不仅理论上“单目标”与“多目标”之争仍在继续,而且政府和社会各界都要求货币政策“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中国货币政策实质上面临多目标约束,这些目标有:物价稳定、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有企业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不减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多目标约束主要来自中央政府,这可以从每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件和中央银行分行长会议主报告看出。

实际上在90年代后期,发达国家均进入低通货膨胀时期,各国也面临货币政策目标的动摇不定。但象中国这样明确要求货币政策实现多个目标还属少见。货币政策的多目标约束至少存在两个基本理论问题:一是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即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二是多重目标之间能否协调一致。

货币政策能否系统地影响产出在西方货币理论中被称为“货币中性理论”。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和以卢卡斯为代表的合理预期学派最先提出货币中性论。弗里德曼(1963)认为货币只能影响物价等名义变量,而无法影响真实产出。卢卡斯则认为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会由于公众理性预期的存在而被抵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真实经济周期模型(realbusinesscyclemodel)同样认为货币政策不影响产出和其他真实经济变量,只有资本、劳动和生产技术等真实变量的变动才是经济周期的根源(Mankiw,1988)。真实经济周期模型实证检验非常精确地拟合了产出、就业、消费及其他主要经济总量的实际方差和协方差,格兰杰因果检验与向量自回归(VAR)分析表明:如果以货币作为产出波动的解释变量,其解释力度并不显著。展开的分析可见吴易风、王建和方松英(1998)的专著第193-199页。

查看全文

马克思货币理论与电子货币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电子货币;电子银行;结算方式;货币供给;信用

论文摘要:电子货币的出现只是进一步说明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本来就是观念货币和虚拟货币;电子货币并没使人类退回到物与物交换的状态,不能改变货币的本质特点;电子货币作为交换和信用的产物,像实体货币一样,也受国家法律制约;电子货币与流通中的汇票和支票一样,它的数量的多少是由交易和信用状况决定的,不是中央银行完全能控制的。

电子货币创造了新的、虚拟的货币形式,它使经济结算活动在虚拟空间得以实现,使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生活发挥越来越大的反作用,创造出一个全新的社会活动局面。面对这种全新的货币形式,有人对传统的货币理论产生了种种疑问:电子货币这种没有物理实体的符号取代有物理实体的纸币,充当支付手段,人类的相互交换活动不是又回到了物与物直接交换的形式上去了?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是个人和金融机构共同创造出来的,那么,货币的发行是否可以在法律之外,不受法律约束了?电子货币是经济人在信用过程中创造的,它的供给不以中央银行为转移,那么,电子货币岂不是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货币供给的特权吗?对于这些疑惑,我们只能用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给与科学的回答。

一、电子货币和电子银行

电子货币是以现行纸币为基础,以纸币计算单位为计算单位,以电子数据(二进制数据)形式存储在银行的计算机系统中,并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电子货币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1)储值卡型电子货币。一般以磁卡或IC卡形式出现,其发行主体除了商业银行之外,还有电信部门、商业零售企业、政府机关和学校等部门使用的IC卡。(2)信用卡应用型电子货币。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公司等发行的贷记卡或准贷记卡。可在发行主体规定的信用额度内贷款消费,之后于规定时间还款。(3)存款利用型电子货币。主要有借记卡、电子支票等,用于对银行存款以电子化方式支取现金、转帐结算、划拨资金。(4)现金模拟型电子货币。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Internet网络环境使用的且将代表货币价值的二进制数据保管在微机终端硬盘内的电子现金;一种是将货币价值保存在IC卡内并可脱离银行支付系统流通的电子钱包。该类电子货币具备现金的匿名性,可用于个人间支付、并可多次转手等特性,是以代替实体现金为目的而开发的。

查看全文

亚洲货币合作分析论文

1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启示和带动

正如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所说,欧元是欧洲人民联合的象征。欧元最大的贡献就是揭示了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并且具体证明了组建区域货币的可行性。欧元促使欧洲统一大市场真正形成,进一步扩大欧元区的内部流通,从而带动了各国的经济的增长。并且,欧元的出现真正打破了各国的市场壁垒,提高了市场的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稳定效应。欧元出现后,欧盟一体化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欧盟12国将真正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区内市场,在这个市场的产出中,进口约占10%。这样,欧元就和美元一样,有着巨大市场容量,能独立自主,有较强的抗外部冲击能力。同时,欧元使欧盟内部汇率风险得以消除。交易费用下降,生产要素流动更为自由,使欧盟内部资源禀赋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相异的国家互相调剂余缺的功能更强,尤其是南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能更好地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大大增强了其竞争力。欧盟以前有15种货币,其中有的是软货币也有硬货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增长。货币统一后,该问题就自然解决了。而且,货币的统一有助于建立稳健的财政,带动经济增长。

2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必然要求

(1)从外因来看,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特别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亚洲各国普遍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需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区。

(2)有助于亚洲各国摆脱美元化。在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东亚各国和地区的汇率制度虽各具特色,但事实上,大部分东亚经济体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基本上是长期稳定的。随着美国的经济泡沫破裂,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不可避免的受到沉重打击。

(3)危机中IMF资金援助的局限和错误。危机后,泰国、印尼和韩国分别向IMF申请了资金援助。IMF提供资金并不充分,大部分的资金是由其他的国际组织和各东亚经济体提供的。然而,即使是IMF的援助,也不是无偿的。接受了IMF的资金援助就要按其所开“药方”(受援国调低经济增长率、实施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加速开放金融市场、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允许外国公司兼并收购等)进行调整和改革。

查看全文

货币本质分析论文

1.货币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学量

日常生活中,任何经济主体都不可能同时拥有满足他自己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为了生存和发展,各主体不得不用自己相对富余的资源,换回自己缺少而又必需的资源,即交换是主体生存和发展过程中的客观需要。然而交换的对象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为了顺利实现交换,客观上就要求存在一种能够将世间万物按一定的标准(买方所需要或关注的因素:体积、重量、某种有效化学成分等)折合成同一种社会经济学量的量存在,使万物之间具有可比性。这个社会经济学量就是价值。货币就是用来量化、反映和记录这种价值的,如按美元计价、按黄金计价、按人民币计价等,具体即表现为价格。所以说,价值、价格、货币都是客观存在的,就象重量和千克、长度和米、电流和安培、电压和伏特等自然科学界的物理量一样,价值、价格和货币是社会经济学界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学量。

2.货币的本质是债权

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交换,如1只羊换2把斧头等,但这种交换方式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只有双方当事人都同时需要对方的物品时,交换才能实现。物物交换方式造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交换难以实现,交易者急需的物品难以及时换回,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所以此后逐渐产生了以羊、金、银、铜、纸币等充当交换的媒介,使世间的商品交易变得轻松、便捷。但不论用何种物品充当交换的媒介,交换时,卖方卖出商品的根本目的都不是为了直接消费交换媒介,而是想通过交换媒介的周转流通作用,最终换回自己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另一方面,卖方卖出商品时,必然会要求买方留下相应的凭据,以划清相互间的风险、收益,确认相互间因物品转移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从原先的意识上有,到凭据化、书面化),以免以后发生不必要的纠纷。这个凭据便是交换的媒介。可见,交换媒介的本质属于债权。此后,当卖方再将这个凭据转让给他人,用以换取他人物品时,这个凭据便成了通常意义上讲的货币。所以说,货币不是一般的普通商品,它是买方开给卖方的表明商品所有权转移,确定和确认双方存在一定量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即货币的本质是债权,而充当货币的物品则属于可用于流通的债权凭证。

3.防伪性是选择和推动充当货币物品不断演变的根本原因

防伪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技术上,难以复制;②经济上,取得(制造或复制)的成本不低于它所代表的债权价值,或者是制造者将会面临严重的惩罚。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