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22:0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篇1

今天,我非常高兴参加市人民医院第四届科技大会,会议对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充分体现了市医院对科技工作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刚才副院长家宁博士做了一个很好的讲话。在此我代表市科技局向受到表彰的先进科室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市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表示亲切的慰问!

近几年,市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医务人员科研创新,在科研、申报科研成果、应用新技术、医疗技术双新项目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充分说明了市人民医院科技创新的成果有目共睹,为医院乃至进一步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要夯实基础,强化管理。科技创新,离不开扎实的基础。对于医院和医疗工作来说,基础就是临床基本功和各项规章制度,这是多年实践经验的总结,是简便、安全、有效的保证,弥足珍贵。在当前新技术、新疗法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医院不仅要注重新技术的引进和开展,更要重视新技术的“软着陆”,即要强化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模式。因为,新技术很重要,但如果新技术不能被先进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所承载,那么技术的价值不一定能实现。当然,没有相应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纵有再好的技术,也会变得很苍白。希望全体医务人员进一步总结经验,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加强管理,优化服务,为深入推进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培养人才,做强学科。科技兴院、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要进一步畅通人才渠道,引进高精尖人才。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层次、多渠道”的方式强化人才培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多学习、多实践;要对在医院科研工作及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参与科技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搭建好工作平台,让有为之人充分施展才华。要加大对重点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鼓励各专业学科根据本地区疾病谱的特点,积极开展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新项目,努力拓宽业务范围,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三要关注前沿,着眼长远。未来医学发展的持续性和水平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科技创新。广大医务人员要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关注国内外医学科技的前沿,关注本科室、本专业科技发展趋势,坚持突出实用性、适宜性、有效性,立足群众服务需求和常见病、多发病,积极探索实践,开展一些经得起考验的研究,开发一些质量过硬的品牌,开创一批新技术、新疗法、新项目,使群众享受到“技优价廉、安全高效、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

篇2

一、工作计划

(一)积极争取政府支持,通过增收节支等途径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医疗保健业务用房紧缺的状况,以适应保健业务发展的需要,力争实现妇幼保健院的整体搬迁。

(二)大力引进人才,补充后备力量。

(三)加强妇科设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儿监护水平。

(五)完成化验室检验设备的更新及增设

二、工作目标

(一)做好医院整体搬迁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继续开展妇幼保健和临床新技术、新项目。

(三)加快医院信息化建设。

(四)提高妇幼卫生工作质量管理。

(五)改善医院内部环境。

(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三、具体要求

(一)临床医疗工作

1、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2、抓好“三基三严”培训和质量监控,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3、落实消毒隔离措施,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妇幼保健工作:

1、继续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婚检率。

2、加强两个系统管理,降低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

3、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高母乳喂养率。

4、开展妇幼保健新业务。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医院文化建设。

2、做好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加强行风建设和医德教育。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保障后勤供应。

2、逐步改善医院环境。

3、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防止环境污染。

4、加强安全管理,维护医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因地制宜实施改革与创新,抓好两个效益,保持医院稳步发展。

2、加强院科两级管理,继续实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

3、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工作,使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

4、发挥信息系统作用,搞好宣传报道和医疗保健信息管理。

5、加强群团组织工作,丰富活跃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6、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二)业务管理

1、妇幼保健:认真抓好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规的贯彻落实,进一步重视孕产妇和儿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断规范保健技术服务,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加强对各项工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指导,及时提出工作建议,巩固提高妇幼保健各项质量指标。

(1)保健科负责具体的业务技术指导工作,对各乡村卫生院、所的业务指导全年不少于4次。

(2)继续实行基层妇幼人员例会制度,以定期总结交流工作情况,布置各阶段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扎实做好岗位工作。

(3)采取专题培训以会代训等方式,对基层妇幼人员进行2次以上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高危孕妇筛查与管理、体弱儿筛查与矫治以及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等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4)第二季度对妇产科质量进行一次检查,对产科质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第四季度对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基础情况进行一次抽样调查,以分析妇幼保健工作面临的困难与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扩展农村妇女病查治覆盖面,安排妇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开展妇女病查治,提高妇女的健康水平。

2、临床: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1)妇科:开展无痛人流、无痛分娩,同时充分利用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设备,开展对宫劲癌及艾滋病预防等妇科疾病的防治,确保医疗安全。

(2)产科:加强孕期监护,完善孕产妇管理,特别是高危管理,减少围产儿死亡率。力争创建产科ICU,更好的发挥我院在全县孕产妇抢救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3)化验室:按国家认证要求完成标准化实验室的改造,开展微量元素、电解质、细胞涂片、薄层细胞自动涂片机、艾滋病初筛系统等新型化验项目;

(4)辅助科室:加强与临床的协作配合,进一步提高辅助检测技术水平和质量。B超室开展乳腺超声检查;

(三)经济管理

1、加强财务管理,完善经济核算与分配办法。

2、严格执行医疗收费标准和政府统一采购制度,强化监督管理。

3、搞好院科两级核算,控制医疗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查”。

(四)后勤保卫工作

1、加强后勤管理,全力保障后勤供应。

2、完成医院搬迁协调及准备工作,争取搬迁项目早日开工。

篇3

总额控制基本原则是 :一坚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二坚持年中考核、激励约束、风险共担。建立合理适度的结余留用、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超预算费用由定点医疗机构和医保基金合理分担。

总额预算是国际上非常成熟的付费方式。总额预算的环境门槛较低,宏观控制力强,可以较好改善微观管理效率,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我院是全省AAA级医保定点肿瘤专科医院,从2013年实施医保总额付费控制以来,我院医保管理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遇到了一些困难。现将我们医院医保付费总额控制之下的医院医保管理情况分析如下:

一、总额付费后我院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

1、我院的资金运行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总额预算优化了结算方式,采取按月结算和年终清算相结合的方式,将总额控制指标按月分解,每月30 日前,中区直医保每月按定额、南市医保中心按上月参保人员实际发生费用的90% 拨付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切实做到结算及时,以缓解我院的资金运行压力,为我院进一步扩大医疗服务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供资金支持。

2、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逐步下降

2012中区直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10.25%,实施总额控制后,2013年中区直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9.36%,2014年中区直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2.29%。

2012南宁市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28.75%,实施总额控制后,2013年南宁市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18.49%,2014年南宁市医保职工住院医疗费用同比增长2.39%。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医疗费用的增长趋于合理,过快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统筹基金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3、我院的控费意识逐渐增强

实施总额控制后,我院积极实现了由要我控费到我要控费的转变,逐步建立健全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管理机制。我院医保部门根据中区直医保付费总额控制的指标和要求,对医疗费用进行动态监控,每月进行动态分析,指导临床使用进度,同时又保证了医疗工作的有序、高质推进。每月出版医保专栏。经努力,2014年度区直医保职工付费指标累计使用38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7万元,指标使用余额39万元。指标使用控制优秀,使用率为98.98%。2014年度南宁市医保付费指标累计使用7035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1万元,指标使用余额276万。指标使用控制优秀,使用率为96.23%。

4、参保人员住院个人负担明显减轻

既往使用医保目录外药品及诊疗项目的做法得到有效控制,医保目录内药品及诊疗项目所占比例明显增加,职工个人支付费用更趋合理,报销比例稳步提高。截至到2015年上半年,我院与中区直医保、南宁市医保的系统全部完成了动态库的对接,实现了实时结账出院,参保人员不用再垫付30%的预付金,可享受直接结账出院。

二、在实行总额付费制度后,我们的医保管理也面临的挑战

医疗保险中心的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但也存在某些定额标准过低,超过定额部分费用往往需要医院承担的问题。某些情况下影响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展,因为这些新技术方法的开展可能会导致费用的增加,而医院必须考虑在为患者治好病的同时不能超出定额标准,从而给医院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同时,医院要发展,必须在保证符合医保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增加医院的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的医保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另外,临床医师逐年增加,新近医师对医保政策理解不到位,出现一些违规行为。

三、对以上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采取的对策

1、极转变医院管理经营理念

积极探索与医保总额付费制度相适应的的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网络管理,协调医疗诊疗工作,用药、结算等关键环节,制作医保保健科简报,定期总结参保人员门诊就诊人数、住院人数、门诊次均医疗费用、住院次均统筹费用、病人满意率、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等指标,加强对医院各临床医技部门服务质量和业务数量考核,及时发现、反馈、监督不合理、违反医保管理的医疗行为,努力提高医疗保险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

2、加强对医务工作人员的医保政策培训

通过定期举办医保相关知识、政策的培训学习班,编制各种医保政策手册、医保宣传栏等形式向全院职工宣传医保政策及规定,从而使医院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依照医保政策规定进行本职工作。

3、强化医保各环节的管理工作,健全医保管理制度

加大医务、财务、药剂等多个涉及医保工作部门的医保工作宣传力度,同时加大对这些部门的监督及审核力度,促使医院各个相关部门重视医保管理工作,使其相互协调,避免医院内出现多收费、漏收费及乱收费现象。加强监管医保目录以外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的使用,检查确定这些项目使用后是否与患者签订了协议。

4、加强与医保经办机构的联系,减少不合理医保拒付

篇4

“15年前,省医处于自身发展‘磨合期’,15年后,省医的帮扶足迹遍布贵州各地,医联体建设使得受援医院的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技术水平整体提升,能更好地服务群众,为他们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院长孙兆林今年2月在医联体建设工作座谈会上发言时的总结。

“省医的医疗专家来给我看病,我真是太感动了。以前生病总要往省城跑,现在有了远程会诊,看病方便多了。”贵州省赫章县双坪乡病患金华平(化名)告诉记者。

通过医院的远程会诊室对医联体单位的疑难病例进行会诊,是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医疗专家每天都要做的工作。这一举措不仅为病患提供了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锻炼了基层医院的医生诊断水平,提高了医疗技能。

创新实现发展

发展反哺基层

15年倾情帮扶,24家医联体成员单位,这是贵州省人民医院在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向省委、省政府交上的答卷。

作为贵州省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02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面对一系列发展难题的同时,医院没有忘记自身的公益性定位,在“万民医师支援农村工程”工作中,不仅派遣专家前往基层医院参与科室管理与医疗,更把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受援医院的整体实力上。

2002年,医院借助“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平台,先后与威宁、赫章、丹寨、黄平等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协议。根据对口医院医疗资源配置现状,制定出适合医院发展的激励人才机制,努力改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

同时,充分发挥省级龙头医院的带动引领作用,按照“以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用发展反哺基层”的模式,积极帮扶,带动基层医院共同发展。经帮扶后,所有受援县医院均顺利通过“二甲”医院评审,其中威宁自治县医院还进入“三级”医院行列。

2013年,旨在提高服务效能,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康复回社区”分级诊疗模式的“医联体”质量管理模式提出,贵州省人民医院按照“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的理念,对受援医院从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训和技术指导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立体式帮扶,实现病历、检验、远程会诊平台的“同质化”管理,全方位提升受援医院的医疗水平、科研教学水平、群众满意度。

倾情帮扶促发展

突破“瓶颈”助提升

毕节市人民医院是贵州省人民医院最早帮扶指导的医院之一,双方2003年就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2013年,医联体平台思路形成后,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制约毕节市人民医院建设发展的“瓶颈”科室进行深入调研,逐步攻克。

“15年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无私帮扶下,我们医院的学科建设、医疗水平、医院管理成绩迅速提升,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办主任鲁懿说。

通过合作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标准化新生儿科PICU、呼吸内科RICU、儿童重症医学科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市内急危重症患者的就医环境和条件。同时,区域检验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成为全市标准化检验实验室;学科重组取得突破,妇科、产科独立建科,新组建脊柱外科、儿童重症医学科,分科更加专业化;自主完成室间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动脉导管未闭缝闭及结扎术、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心脏瓣膜病换瓣及等心脏手术,成功运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眼科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切割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加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等;脑部内镜、心脏介入,鼻内窥镜治疗、腹腔镜微创、消化内镜下治疗、关节镜下治疗日趋成熟,标志着毕节市人民医院的医疗技术向“微创、高效、创伤小”方向全面迈进。

结合自身需求,贵州省人民医院还确定了重点帮扶学科,采取“长短新结合”的形式,帮扶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范化专科建设。“长”即帮扶专家长期驻扎;“短”即根据实际,定期组织专家、博士到帮扶医院相关科室开展会诊、查房、手术示教、业务讲座等;“新”即突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使帮扶医院“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派出一支队伍

带好一所医院

“感谢省医对我们医院在人员培训、实地帮扶、学科细化等方面的帮助,通过医联体合作,我们的医生、护士能去省医学习进修,将好的技术、服务带回来,让偏远地区的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赫章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吴春焰说。

2003年3月12日,贵州省人民医院开始对赫章县人民医院实施对口帮扶。本着“派出一支队伍、带好一所医院、服务一方群众、培训一批人才”的工作思路,贵州省人民医院每次选派医疗专家,都是按照赫章县人民医院上年末提出的急需帮扶专业需求计划确定。

对口帮扶期间,贵州省人民医院每年均派出专家医疗队到赫章县人民医院开展学科和科室建设规划、技术带教、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手术示教等一系列支援工作,14年累计派出医疗专家60名,通过临床带教等多种方式,为赫章县人民医院培养了一大批本地医务人员,切实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增强了帮扶医院的自身发展能力。

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帮扶下,赫章县人民医院的科室设置从2003年的5个临床和医技科室增加到2016年的22个,在去年新建立神经内科、新生儿科、急诊ICU、泌尿外科的基础上,今年又新增了肾内科血液透析室和高压氧科,肾内科目前共接诊病人住院治疗90余人次,开展血液透析700余人次,高压氧治疗病人400余人次。

在派驻医疗队专家的积极带动和帮助下,赫章县人民医院拟定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开展了适宜的新技术、新业务。肾内科血液透析室和高压氧治疗等特色专科创建后,贵州省人民医院派遣专家帮助血液透析室进一步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规范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建立肾内科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室,带动了医院专业技术的发展。

一对一对口

“个性化”帮扶

2016年,根据贵州省卫生计生委、贵州省扶贫办、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贵州省军区后勤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贵州省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贵州省人民医院将医联体辐射到贵州最为边远的地方,与望谟县人民医院沟通,制定对口帮扶计划,签订对口帮扶协议,以“项目管理”为思路,为受援医院定制“个性化”帮扶计划。

篇5

【关键词】 输血科;输血纠纷;管理

作者单位:046204山西省长治市潞安集团总医院输血科

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的不断提高,而临床用血由过去的单一模式(输全血)发展到现在的多种模式(输成分血),以及由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1],把输血医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医院血库仅充当配、发血的角色是远远不够的。1999年1月实施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设立输血科”。输血科作为新兴的、涉及多科学的综合性科室,成为了医院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2]。为贯彻《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我院也逐步成立了输血科,随着我院各科室的医学业务发展迅速,输血科为配合临床也不断发展建设起来。总结我院输血科成立以来的管理经验,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由以下几点体会写出来以供交流。

1 对内做好思想教育,完善科室管理

1.1 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注重人员素质培训 输血科成立初期,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而近几年随着医院各大手术的增加,特别增加了心脏搭桥术等大型高难度的手术,ICU的扩建,使输血科的工作量增加,工作压力增大,针对这个问题,科室实行了以下措施:通过各种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思想不断提高,大家都养成了爱岗敬业的精神;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业务学习,巩固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每年派工作人员外出进修或参加全国性会议,拓展视野,接收最新的医学信息,及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使我院输血科水平向全国先进的医疗水平看齐;更重要是工作中把好质量意识关,强化工作人员对安全输血的思想意识。

1.2 输血科的规章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保证,所以健全输血科的规章制度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必要措施。通过参考其他医院输血科的工作,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院输血科建立了各项制度。交班制度;每次交班都做好记录并签名,交代清楚每项细节,以免有错漏;岗位制度: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分工清楚,责任到位;每项试验实行双签名制度:一个是操作者,一个是审核者(值班除外);实行三查三对制度:查对姓名、查对住院号、查对科室病床;临床预约用血实行负责医生签名及输血科负责人签名制度等,保证不放过一个错漏,及时改正任何缺失,保证输血安全。

1.3 加强输血科的规模建设 我院过去的血库只负责配血、发血,随着各项新技术的开展和成分输血的发展,加强输血科的规模建设也势在必行,如今我院输血科有配血室、发血室、贮血室、实验室,并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管理人员,还引起了先进的血库专用电脑管理系统,使输血科的管理更科学更方便,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主观因素失误。

1.4 开展新技术、新业务,满足临床不断发展规律的要求 医学事业不断发展,而医院的设施配备也不断增加,输血科作为一个与临床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室,也必须不断发展才能配合临床要求。我院输血科开展了不规则抗体筛选以及盐水、凝聚胺两种配血法,有效地避免了由于不完全抗体引起的输血反应;既降低患者输入异体血引起的输血反应的机率,也减少了患者输血的安全隐患;输血科开展了血液的白细胞滤除,并向全院各种推广;还开展了ABO溶血的孕妇产检和卡式微柱凝胶血型鉴定等项目,并发表多篇文章对新开展的项目进行探讨和临床验证。

2 对外做好沟通工作

2.1 做好与临床医务人员的沟通工作 输血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常常开展新实验项目,而部分临床医务人员的观念仍未更新,对于新技术新项目的临床意义和实施方法,输血科要做好充分的解释和宣传工作:印发宣传单或小册子到临床各科室;或者请专家学者来讲课,推广新技术新项目。

2.2 做好与血站的沟通工作 与中心血站开展全方位的业务交流,共同做好临床输血工作,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把临床用血的不同需求报告中心血站,工作中注意每个环节,避免由于沟通不足造成患者不必要的损失。

2.3 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工作 对于患者关于输血方面的咨询,输血科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并准备制作板报向广大患者宣传输血知识;对于门诊患者的用血,不能即时供应时,也要向患者解释并留下联络方式,在准备妥后第一时间通知患者。

3 临床输血纠纷的防范措施

做好以下几点:严格按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病患的输血适应证;要求临床医师具体填写好用血申请单;输血前要求患者进行相关传染病的检测;要求临床医护人员填写反应回报卡,掌握输血反应的第手资料,并做输血反应的相关实验;加强临床医务人员及输血科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4 以后的发展方向

提高血液质量,减少输血反应,引起科学的方法、先进的设备,使临床输血更安全更放心,是输血科以后的发展方向,例如不完全抗体的筛选及鉴定、疑难配血、特殊血型的鉴定等技术在全国部分大医院已有开展,同时医院要加强用血管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规范自已的医疗行为,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好输血的每一步检查和相关工作从而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

参 考 文 献

[1] 杨世明.加强输血科建设及其质量管理.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995,6(6):345.

篇6

一、科研教学

1、强化领导,加强管理 。年初调整了医学伦理委员会、医学技术委员会。一是通过加大中高端设备配置、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全院全年共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的推广实施共计17项,其中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较好10项已转入常规技术开展,继续临床试用6项,待定1项。项目包括辅检新技术、中医骨伤康复、儿童康复、乳腺手术、宫腔镜手术、腹腔镜手术,妇科肿瘤化疗等。二是通过邀请三级医院的专家、教授,来院会诊手术指导,从而推动我院二甲执业范围内重大手术的开展,缓解我院一些技术上的瓶颈。三是对承担的西南区域自然人群出生队列研究项目工作,做到了启动及时,工作开展有序。

2、教学工作:我院接收南充卫校学生进修实习,并签订了定点实习协议。为落实该项工作,我院规范带教管理制度,出台了带教管理资质人员文件,实施了见习前岗前培训,全年共完成5名应届毕业生实习带教工作,主要分布在护理、助产、影像、药剂专业,实习时间共8个月。并接待其他医学院校见习人员6人,这些学生中最长的见习1月,短期为7天。同时接受基层人员在我院进修妇幼保健5人。

二、科教管理

1、进修学习是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直接方式,本年度制定了年度业务培训计划,进一步规范了外出进修、培训学习管理制度。针对重点、紧缺专业由单位统一安排人员外出到三级以上的医疗机构脱产进修学习,年内共派出医疗、护理、医技等专业10人外出进修学习,分别到省妇幼保健院、川北医学院等。

2、按照上级安排,积极派出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专项业务培训学习、短训、学术交流、学术年会、资质认证等。全年完成短训14人,参加各类培训、学术讲座等61人次。

3、参加市、县医学会,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等举办各类学术活动,年会和专项培训共100余人次。

4、全年医技、护人员参加国家级资格考试,取得执业医师4人,助理医师2人,执业护师1人 ,护士1人,国家职称考试中级职称考试合格2人。

三、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1、强化领导,加强管理 ,本年度我院把该项工作纳入单位目标管理考核,并制定了相关制度。

2、规范了继续医学教育和学分管理,各科室成立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委员会,年度有计划,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到科室及个人,科室设置了继续医学教育专人负责,科室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各科室每月不少于两次科内业务培训。

3、继续医学教育工作取得了预期成效,全院职工共计152人,参加各类业务技术人员培训135人,院部组织的年业务培训有12次,内容涉及传染病管理、母乳喂养知识、医疗安全与风险防范、医院院感管理、毒麻精药品的管理、抗生素的应用管理、医疗核心制度解读与执行、流行性疾病等,医院全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覆盖率100%,达标率99.3%。

4、法律法规,三基三严考试。本年度我院组织了各类形式的业务理论、操作考试,主要针对低年资初级人员,本年度的各项培训、考试开展顺利,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5、市继续医学项目在我院举办。通过精心筹备,多方努力,我院组织申报的市继续医学项目“xx县2018年妇产科学术年会”顺利开展,圆满完成任务,来自辖区内一百多名妇产科医师及代表参加了会议,此次学术会议的举办,增加了妇产科学术交流,提高了基层妇产科医师的临床诊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院创建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填补了继教经验的空白。

四、存在的问题

1、全科科研水平实力较低,申报激情不高。

2、市级重点专科建设未落实。

3、各科室新技术新项目整体创新能力不足。

4、科技论文产出少,级别不高,这可能与职称晋升有关。

5、继续医学教育工作,一是流于形式的情况很普遍,部分科室及个人在参加院部的相关培训任务时还是有抵抗情绪。二是医务人员参加院内业务学习兴趣不高,有迟到早退现象。

五、整改措施

1、一是做好科研(含论文、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工作量的统计及奖励工作,重视上级批准课题的进展,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联络,邀请省、市专家指导,探索科研合作,认真组织全院医师、特别是重点专科申报各级科研项目、课题、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订,并制定有关在科研课题的监督,激励方面的鼓励措施。二是加强已开展的课题研究常规管理,使课题研究能够扎实有序的进行,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有总结、有专人负责,并重视课题完成率,总结成绩,找出不足。

2、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和学分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有待进改进,一是加强外出学习和院内学习考核力度;二是多请院外专家进行学术讲座,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水平,规范并形成专业学习氛围,从而提升培训效果;三是严格考核,与绩效挂钩;四是增加高水平、实用性讲学次数,切实提高院内业务技术水平。

篇7

[关键词]病理技术人员;新技术;作用

[中图分类号]R44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09)20-25-02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病理科研与病理诊断的需要和推动促进病理新技术不断产生㈣。病理新技术普及应用是推动病理学前进的动力已成为业界共识。病理学新技术从专业技术角度分,有关于诊断方面的新技术和关于技术方面的新技术。

开展病理新技术成功与否、效果如何体现单位诊断医生和技术人员整体综合水平。开展诊断方面新技术决定于医生水平,开展技术方面新技术取决于技术人员水平,受医生水平制约。单位性质及条件对新技术构成限制。借助单位诊断优势,区域技术优势是技术人员开展新技术最佳、最有利条件。技术人员职业精神、职业习惯是顺利开展新技术的坚实基础。病理技术人员要重视把开展新技术作为知识更新,提高病理技术质量的重要保障目,使新技术成为本单位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病理医生关注的是新技术结果,病理技术人员作为新技术开展和应用过程中主要承担者和实际操作者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作用和任务。

1 新技术项目的立项

目前情况下病理学新技术几乎都是由诊断医生确定。什么时候病理新技术以诊断医生为导向,技术人员真正成为新技术另一个主动性轮子,则新技术效应对病理学科发展的动力作用才会真正充分显示出来。病理学新技术先进性分析、可行性分析、新技术成熟程度、适用范围等技术性实质内容和开展新技术关键技术问题是病理技术人员首先必须要考虑的。以新技术加强本单位特色技术优势,提高技术学术影响力及技术影响力,创建一流技术水平是有事业心的病理技术人员应追求目标。

1.1诊断方面新技术

基本上都是由诊断医生提出。这时病理技术人员主要是认真学习新技术原理,了解文献情况,充分认识新技术开展必须具备的技术条件和自身知识和能力,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从技术角度对新技术开展的可行性提出意见和建议。当然,理论基础扎实,诊断与技术融会贯通,有能力技术人员不妨在发挥本单位技术优势,地区特殊疾病优势新技术项目上适时、谨慎地提出恰当建议。

1.2技术方面新技术

如先进设备、仪器更新,新技术操作方法引进,新试剂使用,则最好是技术人员自我提出,并在对新项目充分论证情况下以书面报告形式提交科室。这是提高病理技术人员理论水平,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最有效的手段。同时技术人员要格外重视和听取那些对病理技术有深切了解的诊断医生对新技术项目看法,因为他们对新技术洞察力几乎都是方向性的,方向比项目更重要。

1.3技术人员的选择

针对新技术要求,以业务能力较强技术人员组成攻关小组是新技术成功开展关键。特别是病理诊断依赖性较大的现代分子病理学新技术,客观上技术人员资历条件一定要高,业务素质一定要好,要求要严格,具备病理学诊断基础知识或者组织学知识是最起码的条件。在体现单位技术优势新技术上也是如此。技术人员要认真体察,病理诊断依赖性越大的新技术病理医生面临的风险会越大,技术人员千万不要以自己的不足甚至是低劣技术去误导,去帮助诊断医生犯错误,去增加疑难病例,这也是技术人员最起码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1.4公司和产品的选择

强调新技术项目开展所需要的设备、仪器、试剂必须选择信誉度高、质量好、售后服务佳的著名公司和产品,以确保新技术顺利开展和质量稳定㈣。这是高素质技术人员经验之谈。

1.5实地学习和考察

技术人员应该争取选择开展新技术或相关项目较好,科研能力较强,病理技术在业界有影响力的单位实地参观学习。

2 新技术的实验

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观念在新技术工作一开始就必须潜入技术人员意识中,以保证实验操作认真严谨,才能有效排除新技术开展中的问题,即技术人员操作的问题这个最普遍现象。

2.1新技术实验条件的专业化

对新技术开展必备的设备、仪器、试剂等必须做到专用。争取先进设备及仪器对做好新技术,确保新技术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对新技术要求的环境条件要以专业标准去衡量,不使用替代品。

2.2新技术操作方法的规范化

严格按照新技术标准及操作方法规范性进行实际操作,可以确保新技术结果准确性和质量稳定性,防止因技术操作问题对新技术结果造成影响,尽快摸索出本单位实验室达到最佳结果的最佳条件。

2.3实验资料的准确记录

实验资料记录要详细、客观、准确,包括实验失败的记录,解决实验失败的方法改进和改进后的效果。结果最好数据化。依照记录对照结果,及时整理总结和进行阶段性总结。对实验资料要妥善保存,以利于回顾性总结,查找问题和对新技术应用特性的认识,以及其他技术工作方面的借鉴。

2.4对新技术效果正确评价和结果科学判定

新技术开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病理科研和诊断水平,只有高质量新技术才有高质量病理科研和病理诊断。因此新技术结果出来后,要认真听取诊断医生意见,取得诊断医生认可,必要时新技术结果可以请外单位有经验诊断医生或技术人员、公司技术人员加以判定。单位与单位实验室之间结果对比有助于找出差距,推动标准化管理和质量监控。同时,要充分意识到对新技术结果的判定需要丰富经验,也充分体现了科室诊断医生和技术人员整体业务技术水平。不同时具备优秀的诊断医生和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往往是目前新技术流于形式的根本原因。

2.5新技术存在问题的处理

对新技术出现的问题,要主动与所属公司提出积极沟通,听取公司技术人员意见,争取帮助,共同努力查找原因。新技术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在不影响病理诊断质量原则下可以在应用中积极寻找解决方法。

3 新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在诊断医生认可情况下,技术人员在确认新技术质量基本稳定条件下可以在实际应用中转为常规技术使用。

3.1操作人员的相对固定与分工合作

根据新技术要求和技术人员个人能力情况选择胜任,合适人员相对固定。让每一个技术人员都有专长,既分工又合作。

3.2新技术工作与现有技术工作的有机结合

配合诊断,合理安排好新技术时间,重点推进,使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互印证,互为促进,成为一个技术整体。其既满足诊断需要,又保证科室技术工作有序进行。

3.3新技术应用特性的总结归纳

在新技术应用中要重视把新技术应用特性及时总结为宝贵的工作经验,并且最好找到理论上的依据。新技术应用特性是认识和把握新技术的关键。

3.4充分有效的利用好新技术

与诊断医生携手,探索拓展新技术应用的空间和范围,试图在新技术应用中有自己的创新领域。这是视野开阔、经验丰富技术人员经常采用的方法,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独树一帜的创新效果。

4 新技术的改进和完善

无论是发展中新技术还是比较成熟的新技术,在所有技术程序上都有标准化规定和质量控制似乎不可能,这就给新技术改进和完善留下了空间。因为科学的发展与进步是通过新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表现出来的。

4.1新技术开展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是技术人员攻关方向

针对新技术存在问题,可以根据科室实验室的优势,诊断和技术力量以及个人经验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4.2运用成功技术经验对新技术进行针对性的完善

成功技术经验是技术人员不可多得的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针对性强,受到干扰比较少,成功率会比较高,容易把握。

4.3加强沟通

关注新技术进展情况,多与同行交流,虚心向同行学习,从中获得灵感与启迪,找到发现解决问题的新视角。多与诊断医生交流,学会从诊断角度看新技术,依照诊断要求做好新技术。

[参考文献]

[1]陈杰,掌握新技术,迎接新挑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7):433。

[2]丁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病理技术员[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69-70。

[3]李甘地,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

[4]张乃鑫,医院临床病理科工作质量控制的一些战略性思考[J],中国肿瘤,2007,16(6):394-395。

[5]王翠菊,试论强化病理技术在病理诊断中的作用[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6,12(23):3258。

[6]李向红,技术人员在病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7):501-502。

[7]马恒辉,周晓军关于病理技术室质量保证的讨论[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39-240。

[8]王建东,浅谈医疗新技术的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8,24(6):409。

[9]陈剑伟,黄伟灿,医院开展新技术管理初探[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7):422。

[10]陈磊,分子肿瘤病理学的新进展[J],癌症,2007,26(1):106-112。

[11]王琼书,杜鹃,刘宏,等因病理诊断而引发医疗纠纷的成因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8):532―535。

[12]刘复生,刘骅,吕福东,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J],癌症进展,2007,5(4):355―361。

篇8

1、述职测评领导小组:

长:*

*

副组长:*

*

*

2、述职测评小组:

长:*

员:*

*

*

二、述职的对象

200*年12月前在院工作的所有中层干部。包括:职能科室主任,临床和医技科室主任、班组长、护士长。

三、述职的内容

主要包括200*年的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科室管理、医疗安全、科室收入、200*年的工作设想等内容。

四、述职的测评方法

1、中层干部在参加测评的人员范围内进行认真述职。

2、根据中层干部的岗位不同,参加评议的人员范围有所不同。总分值200分。

(1)、职能科主任述职

参加测评范围:考核领导小组(60分),各临床和医技科室的主任、班组长及护士长(80分),述职中层所在科室职工(40分),200*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人员及院级先进(20分)。

(2)、医技科室主任、班组长

参加测评范围:考核领导小组(60分),职能科室主任、各临床科室的主任、班组长、护士长(80分),述职中层所在科室职工(40分),200*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及院级先进(20分)。

(3)、临床科主任、护士长

参加测评范围:考核领导小组(60分),职能科室主任、医技科室主任和班组长(80分)、述职中层所在科室职工(40分),200*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等次的人员及院级先进(20分)。

五、述职时间安排

1、200*年2月26日—3月2日11:00前,到人事科递交述职报告。

2、200*年3月10日上午8:00

职能科主任进行述职测评。

200*年3月10日下午10:00

医技科室主任、班组长述职测评。

200*年3月10日下午1:00

临床科室主任、班组长、护士长述职测评。

3、200*年3月12日在医院局域网上,对测评结果进行总结公示。

六、要求

篇9

1.不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有些医院的财务管理者,没有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对医院经济的运营缺乏分析研究,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工程建设项目贷款无计划性,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的贷款闲置多月,医院却要为闲置的贷款支付高息;二是医用材料、低值易耗品、总务物资和部分药品等存在积压现象,用于周转的流动资金因此被占用;三是在采购固定资产之前,缺乏可行性论证,购入后因种种原因不能投入使用;四是投资(包括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缺少投入、产出效益分析,最终达不到预期目标和效果;五是对房屋装修的报批程序占用时间缺乏预见性,造成一方面医疗及行政用房紧缺,另一方面等待装修的房屋却较长时间空置等。由于财务管理者对资金的时间价值重视不够,导致资金使用和投资效率低下,造成无形中的损失浪费。2.缺乏总体清晰的财务管理思路。有些财务部门长期履行的是会计核算职能,财务人员只管记账、算账,没有分析和管理的理念;有的医院财务管理者不是财务会计专业人员,不具备财务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的财务管理者不懂财会电算化;有的不能正确认识财务管理的职能,不能站在医院全局的高度进行策划和经营,对医院经济活动不从全局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的财务管理者对医院的基建、药剂、设备、资产、后勤等控制不严密,缺少制约性,没有起到医院财务全面统筹管理的作用。3.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规范医院经济活动的重要保证和基础。但是,有的医院或财务制度不完善,或是有制度不落实,沿用多年前制定的老制度,长期不进行修订和全面梳理;有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目前仍然存在漏洞,有些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难以找到相应的制度来管理,所以一旦问题暴露,责任不能落实到当事人,结果出现问题相互推诿,导致难以严格管理的被动局面。4.未实现全成本核算。医院成本核算虽已实行多年,但仅是不完全成本核算,目前的成本核算存在不够科学和不完善。例如,一些医院未做到将业务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各类耗费,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归集计入直接成本;有的不能依据核算原则,将管理费用准确的分摊到临床服务成本之中;一些供各科室共用的手术设备,主管成本核算的部门,则将这些设备的折旧费,全部由麻醉科或手术室承担;有的主管成本核算的部门,按照临床科室的需要,按月份人为地主观调整其收入或支出,使严肃的成本核算变得机动,医院因此缺乏明确的硬性考核指标,使本来就不健全的成本核算缺乏科学性。新时期医院早已不再是处过去那种计划经济时代下的管理体制,要想在当今市场经济形势下发展壮大,就必须实现全成本核算。同时,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并将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全成本核算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控制不必要的支出①。5.医疗收费管理不到位并存在不合理定价。医疗收费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但有的医院医疗收费价格管理却不到位,体现在:一是医院价格主管部门对收费人员培训不够;二是“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多年才修订一次,偏低的收费标准与医院市场价购入的价格差距较大;三是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未及时上报,或上报之后长期得不到审批,导致医院无收费标准;四是医院在购置药品、耗材、医用材料、固定资产、总务物资等时,全部均是市场价购入,而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却是国家统一定价。因此,如何管理医院医疗服务收费价格,是值得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和价格监督部门以及医院价格管理者深思和研究的问题。6.预算不落实,管理不到位。预算管理是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医院资金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但有的医院对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不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有的医院对下一年度的收入和支出金额,往往采取在本年度收支的基础上,增加15%的方式计算出下一年度的预算,使得预算的编制缺乏依据。所以,支出审批不严格,开支范围扩大,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背道而驰。每到年终,预算收入或不能完成或超预算支出,财务预算往往流于形式。7.财务管理者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有的医院财务管理者观念落后,业务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不高,分析研究能力较弱;有的医院财务队伍呈现出将不强、兵不精的状态,与现代高效的医院财务管理要求相距较远。8.财务管理者分析意识淡薄。陈旧体制使医院财务人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仅从自身角度简单分析财务状况,不从医院全局进行总结和分析,不能站在医院的高度来整合资源。有的医院的财务管理,至今仍停留在粗放型和简单化管理的状态,不能提供具有说服力的依据,起不到作为医院领导班子参谋和助手的作用。9.无整体的网络化管理。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可以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可使部门之间形成约束机制,网络化管理既能简化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堵塞漏洞,强化管理并提高经济效益。但是,有的医院的财务部门至今还是小网络,处于“孤岛”状态。医院的财务、资产、药剂、设备以及后勤等部门未统一进行网络管理,互不相联,资源不共用,造成部门之间重复劳动以及总账与明细账不相符的局面。

二、探讨医院财务管理的途径

1.高度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的时间价值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资金闲置不用就是浪费。因此,医院要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因为,医院的资金存放在银行,存款利息几乎忽略不计。而医院要从银行取得贷款,则要支付较高的利息。所以,医院贷款要有计划、有安排;医院的投资尤其是长期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可行性研究;还要科学计划采购固定资产和医用材料、低值易耗品、总务物资和药品等,避免积压造成浪费。2.具有总体和清晰的财务管理思路。财务管理能否取得成效,能否由被动型管理转向主动型管理,关键在于财务管理者是否具有总体清晰的管理思路。主要抓好资金流通过程中的管理,特别是基本建设及对外投资、经济合同事前和事中以及事后的管理、大额款项的支付、债权债务的管理、票证的签发和发票的使用、内部控制管理等。财务管理者要站在医院全局的高度,掌握财务管理的主动权,对医院的固定资产和药品、耗材、医用材料以及总务物资等,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3.加强财务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财务规章制度,是做好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财务管理涉及医院各方面,必须加强制度管理并使之涵盖有关方面。同时,制度要有严肃性和强制性,能够约束和规范医院的经济行为,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医院的有关规定。若财务制度健全和管理到位,则可以保障经济有序运行和提升医院的竞争力。4.实现医院全成本核算。医院全成本核算,是依据医院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对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项耗费进行分类、记录、归集、分配和分析,提供相关成本信息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医院全成本核算并非狭义的科室成本核算,其概念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是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能反映医院的全成本状况。全成本包含医院科室成本、医疗服务项目成本以及病种成本等。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与分析,能够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医院的成本,实现对全部成本的有效管理。5.加强医疗收费管理并科学合理定价。医院主管收费及价格管理部门的人员,要认真分析研究收费项目,指导和协调各有关科室的收费工作,定期对各科室收费人员进行培训,及时上报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上级部门及国家价格管理部门应缩短修订《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收费标准》的时间,及时审批医院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收费标准。另外,国家应对医院收费标准的计划指导价与市场价之间的差额,给予相应的补助等。6.加强资金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医院全局性的财务管理行为,医院要将各项收支均纳入预算管理,通过订立制度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成为一种规范。财务管理者要将预算目标进行层层分解,预算目标要落实到各科室,各科室主任对本科室的预算负责。若年初预算中没有的项目,医院原则上不予列入支出范围,目的是增强医院预算的强制性和严肃性,只有这样,预算才不失去其本身的意义。7.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要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必须提高财务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应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国内外财务管理的新动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经验,拓宽知识面及更新观念,将理财观念融入财务日常工作中。同时,应明确财务管理的职责,财务管理者不仅要加强医院日常资金的管理,还必须懂得从宏观上重视和加强对医院全局的管理,为医院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履行职责,做好服务工作。8.搞好医院经济活动分析。搞好医院经济活动分析,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经济活动分析,是借助医院统计和会计提供的资料,对医院经营活动中人力、物力、财力的配备和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对医院取得的经营成果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不断寻求有效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医院经济活动分析是挖掘潜力、改进工作、实现医院理财目标的重要手段。9.实现医院网络化管理。现代化的医院应实现全院联网,使医院的所有收入和支出、固定资产、流动资产、财务会计核算、全成本核算以及医院绩效管理等均在同一口径下进行。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优化流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降低资源消耗和节约医疗成本的有效途径,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前提,它可以保证总账与明细账相符,可以为获得可靠的信息和真实的数据提供保障。能为医院领导合理安排资金和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

篇10

【关键词】 医院;医学伦理学;工作开展

The Analysis of Hospital Medical Ethics for Work

ZENG Wei-hua,ZHANG Hong-yun.

Yili Prefecture Kuitun Hospital,Xinjiang,Kuitun 833200,China

【Abstract】 In this article,authors introduced the concept of medical ethics,theproblems which exsited during carrying out the work of hospital etyics and some Contents that should been paid attention to during the progress of this work. Concluded that Systematic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medical ethics is very meaningfu for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een Medical workers and other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promoting the developing of medical science.

【Key words】 Hospital;Medical ethics;Carry out the work

DOI:10.3760/cma.j.issn 1673-8799.2010.11.184

作者单位:833200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

医学伦理学(medical ethics)是一门应用伦理学学科,研究医疗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之间的道德关系及道德规范。我们学习和研究医学伦理学,就是要认识和理解医学道德的作用、意义和发展规律,并熟知医学道德的规范及道德原则[1]。在医学科学实践中总是会不可避免地面对一些医学伦理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医学研究的成果不但不能造福社会,还会给人类造成危害[2]。

各家医院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印发的《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试行)卫科教[2007]17号文件要求,尊重和保护患者和人类受试者的合法权益,为了本单位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相关卫生技术的正确应用及相关高、新、尖卫生技术的引进、应用过程,进行有效地医学伦理审查工作,均按照文件要求,成立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应建立了“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以及工作职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扩大和医疗卫生行业因资源配置等因素形成的竞争增强,因此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和提高医院伦理建设具有特殊意义[3]。2010年1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下发了新卫科教发[2010]1号文件《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学伦理工作的通知》,对此项工作又提出具体要求,但是到目前为止,各家医院执行情况不太乐观,我认为存在以下问题。

1 各单位主管领导及分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及相关知识不够了解、重视、要求,宣传不到位。

2 各医疗单位对《医学伦理相关知识》培训不到位,大部分临床、医技专业技术人对医学伦理专业知识不了解或了解较少。

3 各家医疗机构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和高、新、尖卫生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开展的一些新技术、新项目,均没有按照要求,向医院伦理委员会申报,更不可能做相应的具体工作、有相应的资料备案,伦理委员会当然就设有进行审批,所以在医院相关部门就查不到相关资料的现象均为普遍。

要做好医院医学伦理工作,做到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需依据赫尔辛基宣言“保护人民的健康是医生的光荣使命。他或她的知识和道德正是为了实现这个使命”。世界医学协会的日内瓦声明用“患者的健康必须是我们首先考虑的事”对医生在道义上加以约束。国际医学道德标准的规定宣称:“只有在符合患者的利益时,医生才可提供可能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态产生不利影响的医学措施”。和[1]《国家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防病治病,救死扶伤,实行医学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医务人员在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中要热爱医学科学,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技术上精益求精,勇攀医学科学高峰,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还要注重以下几项:

3.1 首先卫生行政管理部门要重视,对此项工作有安排,要有检查落实的相关措施。

3.2 各医疗单位领导重视,分管业务领导要认真抓此项工作的运行情况,安排相应的“医学伦理知识”培训工作。要求各级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卫生部、卫生厅的要求,和医学伦理工作的相关要求,在开展、涉及人的生物研究,高、新、尖技术的引进、应用,本专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时,按照程序进行申报、备案、报批。医疗卫生技术人员还应掌握以下知识:

3.2.1 开展医学伦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

3.2.2 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权利与义务》。

3.2.3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3.2.4 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

3.2.5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内容。

3.2.6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的伦理审查程序。

3.2.7 医学伦理评价的标准和依据。

3.3 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应积极工作,发挥效能,认真履行工作标准、工作程序。

4 结论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医务人员职业教育必修理论课程,也是一门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伦理对规范、约束、指导、监督医学行为,保护患者权益,调节医患关系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必须做到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一方面医学诊断和治疗要科学,要符合理性;另一方面在选择科学的医学技术和手段同时,还要用伦理的价值尺度去审视所选择的医疗诊断或治疗技术和手段是否符合伦理要求,只有做到理性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治病救人的医疗服务理念。也就是说,医学技术只解决我们“能干什么”,伦理学才解决我们“该干什么”的问题[5]。因此,只要认真开展医学伦理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患者,及受试者的权利和利益,同时也保护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权利和医务,减少或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使开展诊疗、科研、技术引进等各项工作的计划和方案更加完备,减少或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对突发事件发生有充足的应急措施(应急预案),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缓解或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丘祥兴,孙福川.医学伦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48.

[2] 黄亮,冯泽明.解决医学伦理问题的基本定理探析.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28(3):164-166.

[3] 孙荣国,郑尚维,邓绍林,等.医院管理制度与医学伦理建设的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8,35(6):1095-1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