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阶段性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1 05:2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项目阶段性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土地平整工程:
1.1土地平整173.58万m³
1.2土地翻耕184.68hm
2、农田水利工程
2.1新打机电井86(眼)
2.2井房89(座)
2.3管道134249.2(米)
2.4给水栓1656(个)
2.5涵管44(座)
2.6斗沟18046.3(米)
2.7农沟35670(米)
2.8排水井89(座)
2.9高压线路22400(米)
2.10低压线路18800(米)
3、田间道路工程。
3.1新建田间道路13275(米)
3.2改建田间道路3545(米)
3.3新建生产路26190(米)
3.4改建生产路1950(米)
4、 农田防护林工程
4.1乔木栽植7.46(万株)
5、 设备购置
5.1水泵89(台套)
5.2变压器45(台)
5.3高压线22400(米)
5.4低压线18800(米)
二、监理组织机构
1、公司派驻项目区监理部承担该项目的监理工作。
篇2
关键词:MOOC教学模式;过程评价;工作过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276-01
现阶段,对各大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正大刀阔斧的进行项目制教学的改革。在此形势下,本院的计算机多媒体专业长期在此领域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并总结出来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根据人才培养体系将系统化的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
在实践中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项目制的重构和排列,不再按知识体系来安排章节,而改为以行动体系的过程性知识为主,成熟性知识为辅,以项目为依托。与本行业的各大企业密切合作,共同研究提炼出本专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在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先关知识融入于项目任务中,并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筛选出做适合本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作为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以课程教学需实现的岗位能力为目标,按照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以及该项目的难度对课程内容进行整理,并形成规律形成基础阶段、提高阶段、实践阶段的过渡阶段递进的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这种分段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必须切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即教师要明确每一个项目及每一次子任务须达到的岗位能力,并将该能力的形成按照分步阶段递进方式进行再分解,再设置下一级子任务内容,且在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项目制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实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的实施。
二、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进行MOOC教学方式与项目制教学相融合教学模式改革
Mooc教学是一种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平台而进行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学习者通过在线的视频讲座进行学习,并在通过学习社区或日常讨论进行的一种主动式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融入MOOC教学模式,需要将项目制教学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半开放MOOC教学方式。它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可以利用MOOC教学模式,提前布置每次课要完成的项目任务,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内容学生进行在线视频的学习和资料的查阅,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学习模式,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也有更强的学习驱动力。2.我们专业的专科学生特点使得MOOC的自主学习模式不能完全脱离课堂的项目制教学,教师要将课堂利用起来,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严格监管。检查学神完成情况、结合任务中的重难点进一步讲解,帮助学生对成果完善和修改。同时学生的交流改进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参与其中,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独创的多课程联动的考核方式
因为本专业的整个教学是以项目为依托,并不适合完全采取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来进行考核的方式,因此我们独创了以体现学生实践能力的项目制考核方法,即对于学生的成果考核的是要求学习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的情况来进行考核。
但是,在项目制教学中,项目工作的完成和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并不仅仅是由单门课程的学习就能完成的,而是由多门课程的学习共同完成的。因此,项目制课程的考核改革应以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基础,从实际的工作过程出发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为准则,将人才培养目标根据职业能力的高低细分为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并根据该阶段性目标来完成课程体系的改革。把能够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关联性课程放在同一阶段来进行开设,形成联动课程。这样的联动课程由于需要完成阶段性人才培养目标是统一的,则可共同选择一个综合性项目,将多个课程的知识内容融入到这个综合性的项目当中,每个门课程都负责完成项目具体一个部分,这样,不同的独立课程之间就产生了密切的相互关联,不同的课程所涉及的不同任务或子板块相互组合。学生通过完成这样一整个综合的项目,充分掌握了项本项目具体子环节的相互衔接方式以及共同作用方式,这样就使得学习者具有了项目全局思考的能力,最终促使其职业综合素养的能力形成和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的无缝连接。
四、多元化过程评价方式改革
对于项目制教学的评价,我们认为不应该仅仅是教师个人对项目结果的喜好来决定的,而应该是一个多元化的过程评价。这种评价方法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方式过程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项目评价主体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方法,由老师、学生、企业专家、用户等多重角色共同组成评价主体,形成任课教师评价、同行教师评价、企业专家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等多个主体相交融的多元化评价。
评价方式的过程化则是指将考核评价细分到各个项目,将各项目中的能力关键点进行梳理,根据实际的岗位职业能力情况将各个能力关键点在整个岗位能力中所占比例进行量化,对学生各个能力关键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将评价方式过程化。同时再结合每个子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性评价,最终形成多个评价主体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与项目制教学改革相适应的综合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篇3
县供电企业“管理创新提升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山东省电力公司为解决县公司历史遗留问题、消除薄弱环节,实现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提升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工作效率、达到预期目标,阳谷县供电公司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程序,总结出了“三化一结合”的推进模式,实现了工程的良好开局。“三化”即“组织实施程序化”、“工作任务项目化”和“过程管理动态化”,“一结合”即“管理创新提升”与“同业对标”相互结合,努力实现过程与结果的有机统一、指标与管理的同步提升。通过实施“三化一结合”,实现了“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良好开局,取得了“部署诊断阶段”的预期成效,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
一、组织实施程序化
建立健全“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日常工作程序,确保工程实施有序推进,取得预期成效。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为加强对“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各专业部门的工作职责,确保工程的各项任务目标得到贯彻实施,成立了以经理、记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任为成员的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审批“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诊断分析报告》,研究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等。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协调组,负责审核各专业《实施方案》和《诊断分析报告》,工程实施的日常管理和组织协调等。结合“三集五大”体系下各部门的职责划分,设立了12个专业组,分别负责业务范围内工作任务的实施、提升目标的落实等。二是健全工作制度,规范日常管理。为使“管理创新提升工程”融入日常工作,建立完善了工程运行机制。一是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坚持召开周例会和月例会,总结上周、上月工作成效,安排下周、下月主要任务,分析讨论重点疑难问题。二是建立“工作报告”制度,由各专业组每周上报本周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周计划,每月28日前上报本月工作完成情况及下月计划,由工程办公室汇总印发。三是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每个专业组每月至少总结、提炼2条工作经验和特色亮点,促进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积极采取创新提升措施。三是规范实施步骤,量化阶段任务。按照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关于“县公司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四个阶段划分,制订并实施《管理创新提升工程推进措施计划》,明确和量化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和提升目标。“部署诊断阶段”制定下发《实施方案》,拟订专项指标计划值。开展诊断分析,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全面实施阶段”开展内部工作流程优化,强化各专业之间横向协同,规范供电所机构职能岗位设置。全面开展整改工作,阶段性解决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完善提升阶段”根据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同业对标和综合评价结果,修订完善整改工作方案,申请市公司组织帮扶,针对性地进行整改、提高。“总结评价阶段”开展提升活动“回头看”,对全年的管理创新提升整改情况进行自查自检,制订持续改进计划。进行经验总结,提炼管理创新成果。
二、工作任务项目化
为将提升工程做实、做细,公司探索实施了“管理创新提升工程”项目化管理机制,使工程的各项任务目标进一步具体化。一是确定提升项目。要求每个专业对各自的子方案进行细化分解,确定2013年度本专业的具体提升项目,共13个专业、68个具体项目。明确了每个项目的责任部门和配合单位,制订了实施计划,并提出了预期目标和成效。通过确定提升项目,使各个部门、各个专业进一步明确了努力方向和提升任务。二是严抓整改项目。为保证“部署诊断阶段”分析、查摆的各类问题得到全面彻底的整改完善,公司将各类问题和不足归纳整合为43个项目,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整改责任级别”分为“部门”、“公司”和“报请上级专业部门”三类;按照“整改期限”分为“全面实施阶段”、“完善提升阶段”两类。三是筹划课题项目。为使“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实施过程改进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措施固化到各专业的日常工作中,总结有用的成果和经验,将工程实施与课题研究工作相结合,立足于“提升项目”和“整改项目”,确定了年度59项课题研究项目。课题研究项目的实施,将有效促进管理创新成果的培育和转化。
三、过程管理动态化
为促进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长效推进,阳谷公司建立并实施了三项工作机制,加强了对工程实施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控制。一是动态诊断分析和循环整改机制。将“诊断分析”由阶段性任务转化为长期坚持的工作,要求各个专业在每月底前开展月度动态诊断分析,将发现的问题分为“原发现未整改”和“本月新发现”两类。针对“原发现未整改”的问题,分析未整改原因,修订整改措施计划,针对“本月新发现”的问题,立即着手进行整改完善。形成循环推进、持续提升的整改工作机制。二是指标定期调整和阶段分析机制。建立健全专业指标管控体系,在集团公司85项专业提升指标的基础上,根据各专业实际,增加了20项管控指标,在分析同业对标信息的基础上制订了指标提升计划。要求各个专业部门根据省、市公司季度专业对标信息,结合本专业工程进展情况,对本专业指标的提升目标的提升措施进行动态调整,以保证提升效果,带动工程质量。三是管理提升回顾和效果评价机制。按照“县公司管理创新提升工程”四个阶段的划分,每个阶段末进行“管理创新提升”工作回顾。要求各专业部门编写“阶段工作总结”上报工程办公室,由工程办公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充分运用对标手段进行纵横向对比,验证各个专项工程的提升效果,并对各个专业的阶段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四、管理创新提升工程与同业对标工作相互结合
将“创新提升”与“同业对标”两项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创新提升”中提升对标指标,通过“同业对标”强化管理措施。自省、市公司要求开展“县公司管理创新提升工程”以来,坚持工程实施与深化对标同步安排、同步实施。在“管理创新提升工程”的“部署诊断”阶段,以深化“同业对标信息分析”作为基础的前提,提高“管理提升诊断分析”的针对性。指标方面,重新梳理了各个专业、各项具体指标在全省、全市所处的位次以及发展趋势。管理方面,充分运用集团公司“最佳实践库”,各个专业分别对比本专业在管理措施与先进实践经验之间的存在差距。立足于同业对标息分析结果开展专业诊断分析,切实提高了“诊断分析”效果,真正明确了管理提升的努力方向。
篇4
摘要:工程项目承包存在风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工程项目总承包作为工程项目承包的一种形式,不可避免也存在风险。但是由于工程项目总承包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工程项目总承包比一般工程项目具有更大、更广泛的风险,如果不加以防范,导致的损失会更严重。为了当风险出现时将损失降到最小程度,搞好风险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contracting there is risk, is a fact of life. Engineering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as a engineering project contracting a kind of form, there are also inevitable risk. But because the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decision than general project is more big, more extensive risk, if not to prevent, lead to the loss will be more serious. In order to appear when risk loss will be minimized, do well the risk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engineering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总承包风险管理就是要对可能存在的不确定事件进行识别、评估、预防和风险发生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全过程。总承包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是提前识别预测、提前做好应对的方案,控制风险不发生或当风险出现时将损失控制到最小的程度。基本方法如下:
一、 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对总承包风险有前瞻性
总承包风险管理与防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贯穿于工程总承包的全过程,但是进行总承包风险管理必须强调前瞻性和预见性,前瞻性有赖于对事物的了解、分析和经验。不难理解只有良好的愿望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只有对总承包的项目进行仔细的研究,充分考虑到项目运作的各个环节的特点,甚至对项目运作工程进行模拟计算,做到“知己知彼”、“了如指掌”,才有可能准确识别风险,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二、 总承包风险管理必须融入日常的经营活动
风险管理不是一次性的管理行为,不能一蹴而就。就每一个项目而言,风险管理要贯穿于项目周期的始终,不是孤立的管理行为与工程总承包的其他管理工作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要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角度,提出对风险的监控措施,而绝大多数风险防范措施都是通过总承包的各个管理系统实现的;不是某个部门或少数人单独完成的,必须依靠总承包管理单位的所有部门、所有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风险管理关系到总承包项目的成败、不能走过场、摆花架子。只有确实把握住风险发生的规律,提前做好防范,总承包项目才能顺利完成。
三、 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的识别和评估
风险识别与评估是风险管理工作的基础。总承包风险的识别可以按照风险的类别进行识别,也可以按照总承包工程的进程分阶段进行识别。无论从哪个角度,采用哪种方法进行识别,都必须力图分析清楚点在何处,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一旦风险发生带来的后果是什么,损失有多大。
对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估后,应对风险进行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根据工程实践总结,风险分类可以分为特大风险、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极大且后果严重,应及时终止以规避风险。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大但后果不是很严重或者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但后果比较严重,就应列为风险防范的重点,制定有效措施,进行严密的监控,以阻止风险的发生或者降低后果的严重性。如果风险发生的概率不是很大且不良后果一般,也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或避免。如果经过评估属于发生的概率极小或引起的不良后果极小的风险,则可以列为一般风险,只作监控,不必采取专门的措施。
四、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的阶段性控制与动态管理
不同的阶段存在不同的风险,而风险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发生概率,进行风险管理不可能自始至终采用一种模式、一种策略,通常采用阶段性控制与动态管理。
在总承包项目开始之前或开始之初进行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使总承包管理者对项目全过程潜在的风险有一个比较完整和清醒的认识,便于从总结的高度和全过程的角度对风险防范进行安排。但随着项目的展开,情况会不断地变化,原来预计的风险可能没有出现,而新的风险又会产生;原来预测概率较低的风险可能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所以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也要不断的进行,必要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补充。风险管理采用阶段性控制的好处在于每个阶段的重点突出,有的放矢,把管理的力量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
阶段性控制的主要工作除了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外,要点是分析清楚该阶段主要存在哪些风险?表现形式是什么?风险发生的条件是什么?风险发生的概率有多大?主要防范管理措施是什么以及组织落实。
阶段性控制突出了各阶段风险的特点和工作重点,但容易忽略对其他阶段以及总体的影响,因此还要强调动态管理。动态管理就是要瞻前顾后,有大局意识,着眼全局,立足当前。
五、总承包风险管理要做好风险预案与应急处理
现代管理科学强调预见性与控制能力。针对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结果,应该就特大风险和重大风险制定专项风险预案,对于一般风险可以制定使用于一般突发事件的风险预案。一旦发生了风险,切忌慌乱无序。应该立即启动风险预案,按照事先预定的的原则,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处理。首先,应急指挥系统应立即进入临战状态,尤其是主要负责人员应立即承担已经指挥的责任。当预案中规定的第一责任人不在现场,无法履行职责时,应按预案的规定由替补人员担负起应急指挥的责任。信息传递系统在处理风险事件中,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这个系统负责收集所有的情况信息,提供给指挥系统进行决策,同时把指挥系统的决定及时准确地传达下去。应急指挥系统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处理原则,结合实际情况的变化,制定具体的应急措施和行动方案。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篇5
工商管理专业一直以来是一门综合性专业,学生掌握知识丰富全面,但是有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使其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目前,大多数独立院校无论在培养目标,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凸显了对实践能力的重视,很多学校在理论课程体系中增加了大量的案例教学和独立的实践课程,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在以往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以此追求学生操作能力的提高。但是,相对于工科专业来讲,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效果的落实很难直接量化,在导致实际实践效果不佳。因此,对于工商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进行优化分析,提高实践教学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实践目标方面,各个实践课程总体培养目标清晰,但各个具体实践环节的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却缺乏有效界定,导致实践教学过程缺乏有效控制。
第二,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系统性和关联性。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在实践课程设计方面往往存在着内容的重叠,或者部分知识的缺失。
第三,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规范的教学内容和计划。这也是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最严重的问题。一门实验课程往往只有简单的教学大纲,并没有规范的、明确的、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对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方法缺乏研究讨论,教学实施环节因教师而异,差异较大;而且教师引导有限,放羊现象严重,教学效果参差不齐,未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
最后,现行的考核体系不能全面客观的反映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目前的学生成绩主要依据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未明确实践环节所占的考核比重以及具体的考核方法,教师对学生实践环节的学习成果的考核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学生学习成果的评定仍然是基于传统的理论学习的考核方式,不能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
三、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独立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效果提升思路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梳理了实践教学的目标和过程,提出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优化思路。
(一)指导思想
系统性思考和设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能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综合考虑各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相应实践课程;构建课程质量标准体系,规范标准化实践过程,重点突出,层次分明。
(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
充分调研,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精心设计与之E配实践课程和环节[2]。所谓职业能力,指的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在职业活动与发展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通过企业调研、专家访谈等形式,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目前就业岗位所需能力以及若干年后职业发展能力进行统计与提炼,最终界定工商管理专业职业能力主要包括经营计划与决策能力、人力资源规划能力、物资采购与客户管理能力以及战略规划与管理能力四个方面,围绕职业能力设计建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如图1。
(三)实践教学过程优化
1.实验准备阶段
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课程,就可以细分为调研和资料收集、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战略分析与决策、战略规划与计划、撰写总报告以及总结与考评六个阶段,每个阶段详细列明具体的训练内容、训练时间和训练方式,并明确各阶段性成果。
其次,准备相关资料素材。为保障实践效果,作为教师课前必须做好相关的资料准备,比如《采购管理课程实训》中招投标采购环节训练,教师应准备不同行业企业的各种招标文件帮助学生加深对招标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提供背景企业方面,尽量选择当地知名企业或者学生感兴趣的企业,在实训之前将相关资料发给学生,要求认真研读。
第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全过程、全方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各阶段考核指标体系,在考核指标选择方面,除了对专业知识和效果的考核外,应适当增加考核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思考、团队协作,服务精神等方面指标,并清楚描述各指标标准,形成课程评分表。
最后,加强沟通。为了加强实践过程把控,教师课前可先与班委、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了解该班学生基本状况,为实践课程分组分工、重点控制打好基础。
2、实验实施阶段
首先,合理分组、恰当分工。实践课程的开展一般以小组或者项目组的形式展开,课程开始之初,教师可采用“自由组合”与“教师微调”的方式对是实践学生进行分组,在组内分工方面,可指定或学生自我推荐形式产生组长或项目经理,具体任务由组长或项目经理根据组内成员特点恰当分工。
其次,组织培训、授权管理。实践课程强调全员参与,团队合作,但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授课特点一般是学生较多,教师在重组织和过程控制中的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采取组长负责制形式进行管理,对各小组组长或项目经理进行培训,明确组长或项目经理的职责权限范围,授权其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考勤、激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教师从旁指导,做好监督和协调。
第三,定期考核、阶段控制。做好阶段性成果验收提升整体实践效果的重要保障,因此对于学生实践效果必须定期验收。对于有实质
成果的实验可采取提交相应材料的方式进行,比如《战略研究与规划实训》,在环境调查、分析与评价阶段,要求学生提交《战略环境分析报告》;对于没有实质成果的环节,可组织学生进行发言汇报,与其他小组分享实验过程中的体会与收获。
3、实验考核阶段
首先,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公正客观进行成绩评定。管理类实践课程的考核仅仅是知识应用的考核,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按照构建的质量评价体系,对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考勤、团队合作、阶段性表现以及最终成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
其次,最终成果的考核可以采用“书面报告+口头汇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整理汇报,学生对于整个实践过程和环节能够进一步总结,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三,在成绩评定主体选择方面,可以由教师和各小组组长共同组成。各小组组长对其他小组的成果进行评分,评分的同时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小组的亮点;另外,各小组组长也要对本下组其他成员的表现进行打分,组长对于各自成员的表现比教师了解更加深入,打分将更加准确客观;教师对于各组成绩以及各成员成绩做最后的把握和调整。第四,教师最好实践课程的总结和评价。不仅仅是单纯成绩的公布,教师应该对实践课程过程中各小组、各成员的表现进行概括总结,中肯评价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诸如态度、团队合作、只是理解等各方面的表现,肯定突出表现,指出不足。尽量做到关注细节,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过程的重要性。
四、总结
篇6
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提高管理职及全体职工的重视度。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既是上级下达的一项任务,也是卫生院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自发性需求。不改革,安于现状是没有出路的,只要把视野放宽,放到先进地区、放到卫生事业发达地区,通过比对,我们就会明白我们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除了硬件上面的投入,我们在现代医院管理理念和制度上的欠缺由来已久。改革人浮于事、管理缺位、执行不力、有章不守的陈规陋习,是一项非常紧迫而且必须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在省委张春贤书记掀起的解放思想大潮中,我们必须认识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大趋势,要把乡镇卫生院建设好,服务于群众,满足新形势下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保健需求,就必须走“规范管理、优化服务”的道路,就必须把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提升卫生院形象和服务水平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只有从思想上重视并且深入落实,不搞消极应付,不搞浅尝辄止,不搞临时抱佛脚那一套,才能够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端正态度,真正做好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各项工作。
其次,对任务解码要正确,详细,深入。要对当前现状有一个全面、清醒的认识,掌控优势与不足,家底摆在那儿,对照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评价考核标准,一项一项划出我们做到的、做的但还须加强的、准备做但还没有着手的以及在思想里还是空白的几个部分,对每一个项目都登记在案,做好规划,制定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周、按月、按季度定好阶段性目标,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达成期限,确保实施时的有条不紊,不搞一哄而上那一套。
第三,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诠释到位。小的阶段性目标制定好了,就要做好部署,分工,按照公共卫生、临床诊疗、财务管理、新农合管理等几大块,各个项目指定专人负责,把任务及时限分解好,以书面的形式下发到各个具体人员,确保每个具体负责人对自己该做的项目要胸有成竹,问时能说出个一二三来。同时对该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要予以说明,并且加强经常性的沟通,及时了解相关人员对自己任务有什么不明白以及遗漏的地方,做好解释或调整。
第四,检查和督促要常抓不懈。关注每个人每个项目的进度,要求每个人做好定期汇报和专项汇报,了解其思想动态、遇到的困难、遭遇的阻力,及时予以疏解。按照时间表检查每个项目的落实情况。制定《项目进度公示表》对进度予以公示;对经常的、长期的项目如病历规范化、卫生区域责任化、考勤制度实施等要制定专项检查方案,落实考核及奖惩。定期召开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专题会议,通报进度,集体评估落实各项目落实情况,研究方案,协调交叉性任务。
第五,做好信息收集及反馈工作。对各种文件资料及时整理,所有活动记录在案,对专题会议及各项目活动均要有书面记录,每一位相关责任人员的工作计划、阶段性总结、相关表格列入规范化管理并且造册,统一编号存档。对医疗文书要作为重点,改革管理方式,全面推行规范化书写、规范化审核、规范化检查和规范化保管,落实病历质量评价和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相关评价指标及评价结果入册并且作为职工综合考核依据。每月在宣传栏公示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的事项,每月总结相关资料向县卫生局报告。
篇7
自2003年赵志群在《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一文中提到行动导向学习以来,该理念遂逐渐进入各级各类职业教育之中,而以行动导向为思想的各种教学方法也成为职业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标志。项目学习作为行动导向的主要形式之一,提倡“做中学”,倡导在发现式学习的基础上发展学生21世纪的技能,有利于实现操作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最先开始引入项目学习,经历了由单一课程内容的项目化教学到项目课程体系的建立,逐步形成具有我国职业教育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伴随职业院校项目学习的深入开展,其实施效果的评价也日益引起教师、专家和学者们的关注与研究。
二、项目学习评价
项目学习的评价是指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的科学分析,以判断其价值。规划项目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价内容,制定包含要素、等级与评价标准的评价表。广东省恩平市教师进修学校的曾迎春在《基于项目的学习在中职计算机基础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提出了关于项目学习的一个设计流程,该流程包括准备阶段、开始阶段、展开阶段和结束阶段,评价则贯穿于每一个阶段之中。
三、项目学习评价的必要性
国外学者曾经提出,改变学生学习的最迅速的方式就是改变评价体系。评价在任何教学方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职业院校项目学习中尤为突出。
首先,职业院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很少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关注与赞扬,在基础教育阶段常常表现出学习积极性欠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毅力不坚定、自我评价与自我管理意识较差等不良现象。开展项目学习,有效而积极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而有效地开展学习活动。
其次,项目学习的评价作为项目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对其他各个环节起到诊断、激励和促进的作用。项目准备阶段,教师需要以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基础,对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将要学习的新内容进行预评价,以此作为开展项目学习活动的基础;项目开始阶段,在教师的协助下,学生组成活动小组,通过自评和他评确定项目主题;项目展开阶段,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反思评价,分析并解决项目主题所涉及的各个问题,形成阶段性作品,记录成长过程,并进行客观评价;项目结束阶段,教师和学生分别对小组作品开展评价,总结收获,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形成下一轮项目。
第三,项目学习的评价能够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不会偏离项目学习的活动环节与目标。项目活动涉及多个学科知识,往往需要网络等多方面资源环境,阶段性的行为评价、作品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使学生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从而为了达到项目的总目标而进行深入学习。
第四,项目学习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项目小组活动中,成员对角色、作品的自评与互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团队合作,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小组成员,从而帮助学生在小组的团队中扮演合适的角色。
第五,项目学习的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开展新一轮的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本身具有生命力,课堂学习中,根据学习内容、学习主体、作品与目标等的不同,它将呈现一定的生态性、动态性,常常衍生出新的问题与目标,在这些问题与目标的指引下,师生将开展新一轮的项目学习。
四、项目学习评价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认为,当学习者能够明确学习目标并取得与之相应的学习成果时,学习才可能成功。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推崇的是弘扬个性,
关注个体,更多的是靠自身的建构来选择性地接受课堂学习内容并进行意义的再建构。建构主义对学习的评价是:一方面倡导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不断完善学习策略,开展
自我分析与反思;另一方面倡导团队协作与小组会话,成员之间的互评不可或缺。项目学习作为建构主义理论支撑下的新型教学方法,要想构建个性化的知识体系,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就需要在各个活动环节设立目标,并建立起与之相应的评价标准或量表,在标准和量表的规范下,学生
通过评价和反思个性化地设计学习目标,并明确自己是否达到所定目标。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多元评价主体的参与,主体可以是专家、教师、家长、学生等,但是更需要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加德纳还认为,学生对评价活动的主动参与还使得评价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职业院校学生在项目学习活动中,将经历亲身收集、组织信息的自由,随之而来的还有自我评价的快乐,当教师、专家、同伴或者家长给予肯定的评价,他们将体验到完成一项工作、解决一个问题而产生的自信。
五、项目学习评价的研究现状
国内外项目学习的有关著作中,巴克教育研究所著的《项目学习教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指南》一书提出项目学习要评价学生真实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在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中,使用多元评价指标来把握学习过程,关注学习结果。郑大伟、柯清超教授在《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一书中采用Kirkpatrick四层评价模型构建了项目学习评价的模型,包括学习者反应层、知识迁移层、行为改变层和结果层四个评估层次,并且提出评价要贯穿于项目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中国知网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项目学习”为关键词精确搜索,截至到笔者完稿之时,共搜集到1037篇相关文章,其中以“评价”为主题的文章为133篇,所占比例约为12.8%,其中以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的文章14篇;以“项目教学法”为关键词精确搜索,搜集到5748篇相关文章,其中以“评价”为主题的文章为410篇,所占比例约为7.1%,其中以职业院校为研究对象的文章132篇。
张娟桃在《高职英语项目化教学多元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提出,项目化教学应以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既有定量评价,又有定性评价的多元的、开放的、形式多样的综合评价形式,利用观察法、访谈法、演示法和档案袋法,以发散式评价体系构建为指导,对项目化教学进程的评价内容和指标进行研究,用收敛式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加以细化和运用。陈杰宏在《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中职学生实训成绩评价方法的探索》一文中分析了传统的实训成绩评价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构建一种以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的动态评价方式,通过效果评价、能力评价、质量评价和创新设计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不仅注重学生实训结果的评价,更注重整个实训过程的评价。邵顺增在《项目化教学之学习评价》一文中面对职业教育改革中的问题,通过实践总结出项目学习评价过程中要遵循的原则: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等级性评价为辅;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也要注重形成性评价。提出具体实践中要进行结果评价和过程评价、个体评价和小组评价、技能评价和素质评价,以及学习方法评价。彭荣利在《项目式教学中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探讨》一文中提出,高职课程应采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融合的评价方法,构建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张瀚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一文中对高校“基于项目教学法”课程评价的内涵进行了解释,从构建“基于项目教学法”课程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方位评价标准、多样化评价方式、多维度评价环境与多阶段评价内容等五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王小明在《表现性评价:一种高级的学习评价方法》一文中提出表现性评价是对能力(或倾向)的行为表现进行直接评价的方法,首先要明确所要评价的能力或倾向,而后再编制表现性任务,最后确立具体的评价方法。李永军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学习评价与应用》一文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在形式上应以学生自评与学生互评为主体,教师评价为辅助的方式进行;在内容与过程上除了注重知识与技能评价外,还注重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评价。
在已有研究中,西南科技大学刘永娜在其学位论文《基于项目学习(PBL)评价系统的研究》中借鉴现有评价指标,结合项目学习目标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项目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各阶段评价量规,设计并开发了网络信息技术支持的项目学习评价系统,体现了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内容多样化,发展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现代评价理念。华南师范大学魏忠英在其学位论文《项目学习的评价研究》中将项目学习评价划分为目标评价、计划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构面。丁燕华在其《项目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中提出用多元评价标准,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注重教育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开展持续、动态的评价;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借鉴文件夹评价,创立学生电子作品集。
笔者跟随课堂观察某职业院校在《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开展的项目学习,经过实践观察与师生访谈,发现教师在项目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下精心设计了项目主题、制订了项目计划与评价标准等,学生组建小组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学习的开始阶段,学习气氛浓厚,师生不断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主持下融入了阶段评价和结果评价。但是多次项目活动之后,项目学习的计划、任务与作品评价形成一个固定模式,导致项目成果的评价更受关注,教师倾向于利用传统的考评来检验项目学习效果,教师不能时时掌控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容易偏离项目学习目标,笔者称之为项目学习的“疲倦期”。分析其原因,发现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反思、成长过程以及能够反映学生成长过程的资料、作品等被忽略,项目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资料、反思等得不到永久存留,有限的课堂时间、技术平台与固定不变的评价量表、标准等限制了教师、同伴等适时的阶段评价,使得项目学习结束时的评价失去一部分参考内容,得不到科学评价,致使项目学习发展为现代教学方法与传统评价方式的结合体,从而无法进入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一方面,有关项目学习的模式研究、流程设计、方法策略较受关注,有关项目学习评价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职业院校项目学习的评价在理论上已经形成丰富的框架模式,涉及评价内容、标准与模型,已经构建的评价体系为实践操作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项目学习的评价在实践中能够关注学习过程、考虑对学生的全面评价,提倡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提出具体的方法,例如表现法、档案袋法等开展实践。针对不同的学习主体、学习环境与学习目标,项目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性评价还有待进一步校本化与学科化。如何使评价标准更有效、更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目前,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有: 一是项目评价作为项目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并没有真正穿插在整个项目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每次课堂、每次活动都要有相应的评价方式与标准,这些方式与标准要具有针对性,根据活动内容、活动主体、活动目标的不同呈现不同的方式,这就需要教师从项目准备阶段就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制订评价的要素、标准与步骤。二是教师缺乏项目学习校本化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受传统教育方法及教育评价的影响,重结果轻过程,重全体轻个体,阶段性评价方式和标准没有与阶段性的学习目标进行有效结合,各种评价方式均忽视了个体的评价。三是项目学习评价的开展还欠缺硬件、软件技术上的进一步支持。项目学习需要教师、专家、领导等在内的团队合作,在项目学习理念支持下,共同努力改善学科考评制度,搭建项目学习的平台,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成长的记录等的过程性评价,从而有助于实现科学的项目学习评价。
六、展望
篇8
【关键词】项目组管理;企业研发人员;奖金方案
一、审批立项
根据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和当前工作任务,可将技术研发项目按预研项目、在研项目和临时项目分类设立项目组。预研和在研项目一般按年度立项,每个考核周期确定整个项目的完成程度及实现方式,作为项目组的绩效目标。临时项目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申报、立项。
二、确定奖励额度
对技术研发人员的考核、奖励,可通过考核团队关键绩效指标(KPI),确定以项目为基础的奖励规模。项目奖励额度,应根据不同项目类别确定不同的提取比例。在实现批产前,研发奖励额度可按整个项目预计产值的1%~3%确定;实现批产后,研发奖励额度可按整个项目的0.1%~1%确定,具体比例及金额由专门成立的考核领导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审定。
三、组建项目组
项目组及阶段绩效目标确立后,即在企业范围内组建。项目组组长及成员,可采取个人自荐、组织推荐及组织委派的形式产生。技术部门负责人一般不担任项目组组长,主要承担分管项目组的技术指导及组织协调工作。最终确定的项目组组长及成员名单,经考核领导小组审批、确认。项目组组长及成员的调整变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报领导小组调整、审批。
四、绩效评价
在日常工作中,应充分重视绩效考核工作的时效性,对于跨年度考核项目,可以按年度进行考核,并组合实际情况进行年中评价。对于阶段性项目,可随项目的完成情况而随时进行。年中评价一般在每年三季度进行,按年度计划阶段任务指标进行;年末评价在次年一季度进行,按年度计划任务指标进行。年中评价结果只作为阶段性奖金预支的依据,年度评价结果作为项目组的绩效目标考核结论,最终核定奖金总额。
在进行年中和年末评价时,按项目组提交的总结报告,对照项目进度、功能和质量,综合其他影响因素,由考核领导小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审核确定可提取的奖金比例及额度(A)。在领导小组完成项目审核的基础上,由企业主管领导、技术部门负责人和项目组长,根据成员提交的个人总结报告,对照《技术研发人员绩效评价打分表》为每一名成员打分(包括组长),最终按4:3:3比例加权计算个人最终得分。
注:单项指标未达到临界水平的,技术部门负责人有一票否决权,即该项目中个人考核得分为0。组员(含组长)最终得分:X =主管领导评价分×40%+部门负责人评价分×30%+项目组组长评价分×30%。计算项目组成员应分配奖金额度:项目组组长奖金:T=+10%×A 项目组组员奖金:T=×(A-T)
各项目组组长,对本组其他组员的奖金总额(A-T组长),有15%的自由支配权,但需征得部门负责人的同意。对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入或退出的科技人员,按其参与时间占考核周期的比重,结合其实际工作业绩及表现确定奖励额度。
五、配套措施
在项目关键绩效指标(KPI)确立的同时,项目组长应对每一位成员标进行充分的绩效沟通,达成上下一致的个人绩效目标。整个项目组的绩效考核结束后,在按评价结果兑现个人奖励的同时,应就每一位项目成员的评价结果进行绩效面谈,以达到绩效改进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篇9
关键词: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邓湘(1965-),男,四川巴中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副教授;唐宇(1971-),女,回族,北京人,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讲师。(北京 1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北京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0-0027-02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有三层含义:更新;创造新的东西;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1]所谓创新能力(Creativity)是一种提出或产出具有新颖性(独创或新异)和适切性(有用或适合特定需要)的工作成果的能力。[2]具体来说,创新能力是指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概念、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和发明新技术、新产品的创建性、发展性和开拓性能力。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这是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必须面临和深入研究的问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从大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等方面进行。[1]其培养途径和方法可从五个方面入手。
1.改革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倡导创造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传统教育方式太注重知识灌输学习,是以考试为手段,以获取高分为目标。而研究性教学则是引导学生在独立地主动思考、探索、创造性学习与实践研究过程中吸收并应用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模式。[3]研究性教学倡导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提高自己的创造性能力。
2.建立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考核评价方式
目前存在大学生能得高分而无高能的现象,这与考核评价方式有直接关系。由于考核太注重书本知识考试的分数,而对学生学习知识后转换为能力或创新用知识储备能力的考量则太少,因此,有些学者(如Eisner)认为应综合检验学习效果。[4]
(1)可采用开卷、实验或社会调查、合作完成论文等方式,不一定是单一闭卷方式。
(2)内容要与教学大纲有关,但不一定完全局限于教学大纲内,最好能反映学术领域的价值,能体现学生知识的整体性。
(3)考核内容应能展示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要学生仅提供一个答案;要注重学生分析和阐述问题的视角与价值观。
(4)与某领域发展情况结合,评价学生学了什么以及进步多大,不要只针对教学内容。
(5)可以让学生选择他们认为最能展示自己能力的考核评价方式。
3.开展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能
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以竞赛方式举办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牢记和掌握程度,还可以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能力,可以磨练学生意志、增强自信心和激发创新潜能。北京交通大学所设立的机械创新设计、节能大赛、电子设计和“挑战杯”等就是很好的例子。自2007年起,学校开展了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形成了校级、北京市级和国家级三个层次的创新实验项目与能力培养训练体系。笔者所指导完成的“新型粉体速度测量静电传感器研制”项目就被最终评定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并获得了校“挑战杯”一等奖。该项目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建设创新型师资队伍,探索依托“导师制”进行创新能力培养
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如果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强就会注重新知识和新技能的传播,会注重运用启发式、诱导式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对创新方法和途径的领悟以及学生创造兴趣和潜能的激发等。因此,高校应同时注重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这对依托“导师制”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至关重要。[5]
依托“导师制”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大学生通过项目立项,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学术或科研活动,可以使大学生自由地进入各种学术领域,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追求和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地发现和解决新问题,从而有效地激发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5.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宽松的创新教育人文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能催人奋进,激发师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陶冶师生情操,增进师生的坚强意志品质、良好心理素质和创新精神培养。[6]大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术报告会、大师名人讲座等均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兴趣与好奇心。
二、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体会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首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注重自主性、探索性、过程性、协作性和学科性的创新训练项目。笔者已完成指导北京交通大学的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3项。下面谈谈具体的体会。
1.以学生为主体,本着“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重在过程”的原则进行选题和指导
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才会使得人们不断发现和创新。因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选题时不仅要考虑题目的创新性,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难易程度和一年时间内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等。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验,既独立又协作地完成好项目。笔者在指导项目的过程中发现有一个学生的专业是车辆工程而不是测控技术,但他对电非常感兴趣,于是笔者大胆鼓励和启用他去负责电方面的难点攻关问题。他不仅把项目完成得好,而且还主动自学了测控专业的多门课程,如传感器原理、电子电路原理与设计、PCB板设计等。同时他还学习和掌握了互相关测量理论知识,用硬件电路和软件算法分别实现了互相关运算与测速等。他对电方面知识学习和实践的浓厚兴趣也带动了项目组的其他成员。
2.明确项目研究内容、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依托“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学生都必须明确研究内容、总体目标和阶段性任务。指导教师要把控好全局和具体的阶段性任务,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让学生大胆实践与创新。笔者在指导“新型粉体速度测量静电传感器研制”项目时就制定了阶段性研究任务: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和传感器原理深刻分析粉体在管道中流动产生静电的机理,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静电敏感型传感器;加工制作并安装相距为L的两静电敏感型传感器;静电电荷放大电路仿真与优化设计、PCB板加工制作与硬件电路焊接调试;基于USB数据采集、显示和存储;相关分析速度测量算法与软件编程实现;小型模拟实验装置研究与制作;结题报告撰写与总结。
由于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研究任务明确,从而顺利实现了目标。项目被评定为“国家级”。
3.进行过程监控和滚动评价,指导教师应严把质量和时间进度关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一般由3~5名本科生组成创新团队,通过双向选择和项目立项后,在导师指导下小组成员进行研究性自主学习与实验,独立完成项目的所有内容,包括总结报告等,时间为1年。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动态监控和滚动评价,也就是在选题立项、期中检查和结题验收三个基本环节要通过专家进行评定。评定的级别实行滚动制。即立项被评为“校级”项目,在期中检查或结题答辩时可能升为“北京市级”或“国家级”,反之可能被降级。有的项目在阶段性检查确实完成得很差时,则立即停止实施。北京交通大学的选题立项、项目运行过程和结题验收都采用公开公正的项目评价机制。每个阶段都要学生公开答辩、专家打分评审、专家提问点评等。同时项目组在实施过程中要每周有详细记录,指导教师每月至少开会1次,听取进度汇报,进行阶段性评价,主动督促、启发、诊断和指导学生。
从这几个环节和滚动评价机制来看,指导教师首先要严把质量和任务完成时间进度关。表1所示就是项目组所制定的时间进度表,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此表进行督促检查,以此保证按计划完成所预期的目标。
表1 项目计划完成时间进度表
2010年5月至6月 查阅资料,深刻理解敏感机理
2010年7月至8月 传感器方案设计、加工和制作
2010年9月至10月 调理电路设计、制作调试
2010年11月至12月 数据采集、算法、编程与实现
2011年1月至2月 测速模拟实验研究
2011年3月至4月 总结、验收与答辩
三、结束语
指导和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实践表明,该计划能有效地训练和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对基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式的建议:项目评价和激励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创新项目的资金支持与保障力度应进一步加大;对“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团队确实取得好成绩的指导教师应给予奖励或计算工作量。
参考文献:
[1]宋佩维.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与途径[J].中国电力教育,2011,(7):25-27,29.
[2][美]罗伯特.J.斯滕伯格.创造力手册[M].施建农,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唐宇,邓湘,陈广华.“光电信息技术”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30):192-193.
[4]刘美.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及创新能力培养途径[J].长沙大学学报,2011,25(2):130-132.
[5]汪德彪,等.依托导师制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研究[J].职业时空,2010,6(8):73-74.
篇10
一、计划完成情况(截止5月31日)
水工专业全年共7项工作,按计划本月应完成0项,实际完成0项,完成率100%。详细见下表
序号
计划项目
实施措施
时间
节点
责任人
完成情况(未完成原因)
1
水工建筑物安全检查
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记录;汛前、汛后巡视检查;年度详查表
全年
魏智慧
阶段性完成。汛前、汛中以及每周2次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定期开展。
2
技术档案
图纸;仪器、仪表设备说明书、合格证及台帐;监测仪器检验、率定资料,监测成果;水工设施及设备缺陷及处理记录,水工设施及设备异常、障碍、事故记录等;
全年
魏智慧
阶段性完成。图纸;仪器、仪表设备说明书、已保存,台账定期更新,监测成果整编分析已开展。
3
库岸巡视检查
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记录,边坡竖直位移人工观测
全年
魏智慧
阶段性完成。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定期开展,边坡竖直位移人工观测每月一次。
4
监测设备管理
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台帐;监测仪器、仪表检定;测设施和仪器设备维护;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封存、报废;监测系统自动化维护;监测资料整理和年度整编。
全年
魏智慧
阶段性完成。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台帐及时更新;监测仪器、仪表检定每年定期送检;监测设施和仪器设备维护每周一次监测资料整理和年度整编。
5
水工建筑物维护
检查发现的缺陷与隐患,应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及时组织制定处理方案并实施,消除不利因素;水工建筑物维护包括缺陷评估、养护、维护、记录、总结等。重点关注裂缝修补、渗漏处理、剥蚀修补及处理、水下修补等;
全年
魏智慧
阶段性完成。发现问题已列入问题库,伸缩缝渗水已处理。
6
完善水工专业技术监督相关制度
水工机械运行检修规程;水工观测规程;水工运行维护规程;水工建筑物现场巡视检查制度等。
2020.06.30
魏智慧
已完成。水工运行检修规程;水工观测规程;水工维护规程;水工建筑物现场巡视检查制度制度编制完成。
7
检测仪器定期送检
全站仪、电子水准仪定期送检
2020.12.30
魏智慧
未完成。按照检定周期定期送检,目前未到检定周期。
二、本月工作总结及存在问题解决情况
1.本月工作总结:
本月采集11687点次;对土石坝视准线位移及沉降、1074尾水平台、6个绕坝渗流监测孔进行了人工观测以及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等。本月视准线位移及沉降观测共观测137点次,绕坝渗流监测共观测31点次,巡视检查4次;本月监测数据基本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安全监测成果基本能够反映建筑物的运行性态,工程运行状态整体稳定,本月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正常;土石坝竖向位移和水平位移变形目前速率稳定;连接坝段与土石坝接合部位的防渗效果良好,本月未出现异常变化;基础渗透压力分布和变化规律符合客观规律,坝体内部渗流情况基本正常,上游随水位变化明显,下游侧较稳定,防渗墙效果良好;混凝土坝段坝基沉降变形稳定,目前呈收敛趋势,数据基本无异常;接缝开合度测值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随温度呈稳定周期性变化;泄洪闸坝段及厂房坝段钢筋应力基本正常;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处土压力计测值稳定,前期变化主要受土石坝填筑影响,目前测值主要受渗透压力影响;混凝土坝与土石坝连接处渗压计测值稳定,上下游渗透压力折减明显,结合面防渗处理效果良好。右岸绕坝渗流整体稳定,地下水位基本随库水位变化,且离库区越远地下水位越低,符合一般规律;本月监测数据基本正常,未见明显异常变化,安全监测成果基本能够反映建筑物的运行性态,工程运行状态整体稳定,本月监测仪器设备运行正常。
2.本月技术监督存在问题解决情况:
无
三、2019年下半年技术监督检查问题整改情况
无。
四、本月开展的工作
1、开展水工建筑物定期巡视检查,检查发现问题已记录在巡视检查记录表内;
2、大坝监测资料1次月度整编;
3、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定期维护记录4次;
4、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维护4次;
5、5月水工专业技术监督月度工作总结;
6、5月技术监督月报;
7、右岸上游边坡竖直位移人工观测;
8、土石坝56个观测墩竖直、水平位移人工观测;
9、尾水平台竖直位移人工观测;
五、下月工作计划
1、水工建筑物巡视检查;
2、定期更新监测仪器设备台账;
3、大坝安全监测仪器定期维护;
4、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定期维护;
5、右岸上游边坡竖直位移人工观测;
6、尾水平台竖直位移人工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