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项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0 03:41: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测试项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回顾这将近一年的工作,我感觉这一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以前在铁路项目所学的知识与房建项目所学的知识各有不同,而从实践中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经验,才是我一生的财富和珍藏。
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是完成了个人的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现将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
本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我从做好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地做出成绩,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岗位业务,精通本职位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使我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
工期紧,人员少,试验项目多,能够做到跟班作业,保证按时完成检测任务,保证工程检测畅通,表现出我们试验人员的动手能力强,发扬了我们试验人员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岗位职责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及研究开发的方针政策,履行本岗位负责监督检测的工程产品的有关标准、试验方法及有关规定,做到所做每项检测都有章可依。
负责本项目所有试验检测工作,主持试验室全面工作,对本室的技术、质量、安全全面负责。建立健全试验检测工作体系和试验室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完成施工所要求的各项试验检测工作,批准本试验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审核签发试验室各类文件。
坚持对工程的原材料进行检测及监理见证取样、试验,频率不小于合同及规范的规定,做好委托单接受,项目检验,资料,反馈等工作,做好跟踪台帐,便于日后查阅。
由于试验检测项目多,项目检测时间不一,提前将工作做到位,避免技术人员不了解工程检测要求及技术指标而延误工期,影响进度。作为试验人员,应本着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遵守规章制度,全心全意服务与施工现场。
四、具体工作
我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对一些工程土建类材料(水泥、砂、碎石、钢材、减水剂等)及成品(钢筋焊件、混凝土试块等)进行试验、检测;参与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试验;对搅拌站混凝土的搅拌进行监督;对现场混凝土及回填土进行控制工作等。
我刚参加工作时首先接触到的是换填土检验,换填土虽然单一、枯燥,一般人都觉得那不就是换填土,有什么好做的,但了一段时间,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
从土的材料要求开始,土壤类别以及它的控制指标;什么部位需要换填土,什么部位需要换填砂石或者是3:7灰土都要有技术指标,换填机具的选用;换填之前条件是否具备?
地基强度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土的材料对最小干密度的要求,虚铺厚度及压实系数是否已确定,回填夯实达不到要求,那就要造成塌方,下沉,甚至造成更大的危害。
所以在后来逐渐接触的其他材料检验前,在我心中已奠定干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简单,不能有一丝含糊。
陆续的在试验室接触更多的项目检验,明确了工作程序,在具体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的完成本职工作。
⑴ 对原材料的控制:凡进入现场的原材料,每批都应出具生产厂家的质量保证书、检验报告,每批次的原材料都应按规定的数量进行检验。
①对于水泥,在使用散装水泥仓时,不同厂家、不同品种、不同标号的水泥严禁混用。在使用袋装水泥时,应有防护隔潮措施,避免水泥受潮结块。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在使用时,应提前与室验室联系,对水泥的实际标号进行二次复查。
②砂石进场不能掺异物、煤屑等,尤其是不能混泥土。当发现原材料与样品不符或异常时,应与试验室联系,及时进行复试从而不影响施工进度,所有进场原材料都必须及时委托试验,对水泥试验采用3D强度和28D强度,砂、石等在试验室接受委托后二十四小时内出具试验报告。所有需要检验的材料必须由试验室检验合格报告出来后才可使用。即先检验,后使用的原则,否则视为不合格品,禁止在工程中使用。
⑵ 对于换填土的控制:换填土的施工之前,施工部门应如实填写换填土委托单,有设计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施工,没有要求的按国家规范执行。换填土施工选择的土料含水率要求最佳含水率,每层的铺土厚度按规范分层夯实,不得漏夯,逐层验收。经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换填,不合格的部位进行返工处理。
⑶ 对于砼工程: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砼及大体积砼应提前委托,开罐后应进行开盘鉴定。搅拌砼时,应严格执行配合比,控制好塌落度及和易性,并做好搅拌和生产控制记录。如果体积较大时,要及时通知试验室作动态调整。
在使用粉煤灰时,应避免或减少环境的污染。搅拌站运到工地的砼要及时制作试块,试验室将根据搅拌站生产的砼等级、批次、时间、对搅拌站进行砼生产评定,使用砼制作的梁、板、柱等砼构件安全可靠性有一定的保障依据.
⑷ 对于钢筋工程:对于进场的钢材,要求有厂家质量合格证和材质单等基本资料,随后第一时间按批次、规格数量进行送检复试,及时取得试验结果,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对于不合格的钢材要及时进行双倍复检,等试验报告出来后方可使用,如还不合格就要及时做退场处理。对于应经合格的钢材做好试验台帐,以便检阅核对。
⑸ 对于其它材料如防水卷材、减水剂等,根据试验规程及时收集材料并进行复检,做好试验台帐,取得合格报告后方可投入使用。
我刚到项目部时对试验也是一知半解,在各位同事的帮助下,我很快融入到工作中去了,不断要求自己,不断督促自己提高。
作为一名试验工作者,对待工作我丝毫不敢懈怠,要求自己做到把工作中的得失和每次出现的问题记下来作为教训,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工作中的困难就向同事和领导请教,耐心的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因为我所在的部门大部分时间只限在一个小圈工作,我不能坐以待毙,我要及时与工长、技术接触,了解工程程序、步骤,便于今后更好的服务于工作。
篇2
【关键词】软件测试 测试报告 测试流程
1 引言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确认一个产品的品质或性能是否符合开发之前所提出的要求。对软件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某种程度上测试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软件产品的交付和用户的满意度。因此,如何做好测试工作,使测试在软件工程中顺利进行,辅助软件开发工作是我们每个软件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
2 软件测试的目的
(1)确认软件的质量,确认软件做了你所期望的事情,确认软件以正确的方式来做了这个事件。
(2)提供信息,比如提供给开发人员或程序经理的反馈信息,为风险评估所准备的信息。
(3)软件测试不仅是在测试软件产品的本身,而且还包括软件开发的过程。软件测试的第三个目的是保证整个软件开发过程是高质量的。
3 软件测试的对象
软件测试并不等于程序测试。软件测试应该贯穿整个软件定义与开发整个期间。因此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以及程序编码等各阶段所得到的文档,包括需求规格说明、概要设计规格说明、详细设计规格说明以及源程序,都应该是软件测试的对象。
4 软件测试流程
软件测试工作并不是在软件代码开发完毕后才开始的,这一点是很多软件人员的误区,需要明确一下,它其实是在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就开始了,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的时候,就应该启动软件测试工作了。
下面根据笔者的测试经验,详细阐述一下软件测试的流程、每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及整个测试过程产生的文档。
4.1 计划与设计阶段
4.1.1 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当项目进入软件实现阶段(编码),测试经理召集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开会确定测试交接时间,开发团队与测试团队交接测试内容,对测试目标达成一致,商讨测试计划的可行性,统一项目组的目标和测试的工作重点。进行规模预估并成立测试团队,完成《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
4.1.2 设计测试用例
明确了测试需求和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文档确立基线以后,测试组需要针对测试需求编写全部测试用例,在实际的测试中,测试用例将是唯一实施标准。
4.2 实施测试阶段
4.2.1 实施测试用例
实施测试用例将花费测试组绝大部分时间,这些工作都是建立在前期很多计划工作的基础上。当测试用例全部编写完成后,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计划中分配给自己的测试任务,实施相应的测试用例,并记录测试结果。
4.2.2 填写测试记录
测试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测试工作时,需要将测试内容填写在测试记录表中,直到所有的测试执行工作结束。
4.2.3 提交BUG清单
在具体的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发现BUG后,需要将BUG记录在清单里,并及时提交给测试经理。
4.2.4 提交测试报告
在约定的测试周期完成之后,测试工程师需要总结此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测试工程师根据此轮测试的结果,编写测试报告,主要应包含以下内容:
(1)测试报告的版本。
(2)测试的人员和时间。
(3)测试所覆盖的缺陷――测试组在这轮测试中所有处理的缺陷, 不仅要写出覆盖缺陷的总数,还要写明这些缺陷的去向。
(4)上一版本活动缺陷的数量。
(5)经过此轮测试,所有活动缺陷的数量及其状态分类。
(6)测试评估――写明在这一版本中,哪些功能被实现了,哪些还没有实现,这里只需写明和上一版本不同之处即可。
(7)急待解决的问题――写明当前项目组中面临的最优先的问题,可以重复提出。
在每轮测试结束之后应尽快将符合标准的测试报告发给测试经理。
4.3 总结阶段
测试工作结束或即将结束时,测试组就要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总结的工作。
4.3.1 编写测试总结报告
在测试结束之后,测试经理编写测试报告,对测试进行总结,并且提交给项目经理,为产品的后续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测试经理根据测试的结果及测试工程师提交的测试报告编写测试总结报告,测试总结报告必须包含以下重要内容:
(1)测试资源概述―多少人、多长时间。
(2)测试结果摘要―分别描述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结果,产品实 现了哪些功能点,哪些还没有实现。
(3)缺陷分析―按照缺陷的属性分类进行分析。
(4)测试需求覆盖率―原先列举的测试需求的测试覆盖率,可能 一部分测试需求因为资源和优先级的因素没有进行测试,那么 在这里要进行说明。
(5)测试评估―从总体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估。
(6)测试组建议―从测试组的角度为项目组提出工作建议。
4.3.2 测试验收
测试验收工作是在以上工作全部结束后,测试经理对测试的过程、效果进行验收,签发测试验收报告,宣布测试结束。由测试经理进行测试验收,验收内容包括:
(1)测试效果验收―测试是否达到预期目的。
(2)测试文档验收―测试过程文档是否齐全,符合标准。
(3)测试评估―从总体对测试的质量进行评估。
(4)测试建议―对本次测试工作指出不足,需要在以后工作中改 进的地方。
(5)宣布测试结束―测试组成员签字宣布本次测试结束。
4.3.3 测试归档
测试归档是在测试验收结束宣布测试有效,结束测试后,对测试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标准文档进行归档,主要包括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报告、验收报告等。这些文档的编写保障了测试的顺利进行,同时作为整个测试项目的痕迹,被保留下来,供查阅。
参考文献
[1]佟伟光.软件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8.
[2]Rex Black.测试流程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3]Robert V.Binder著,华庆一等译.面向对象系统的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4]Mark Fewster, Dorothy Graham著,舒智勇等译.软件测试自动化技术与实例详解[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5]Karl E.Wiegers著,陆丽娜,王忠民,王志敏译.软件需求[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质量管理
1前言
2015年6月,作者参与了“XXXX”软件项目(以下简称为S软件)主管一职,任务来源于航天系统外部客户,XXXX应用于航天XX卫星载荷分系统导航任务处理机计算机模块S,主要目的设计支持应用程序的上载和重构功能。由于本软件应用于航天卫星系统,对软件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本软件的开发过程中结合国军标GJB5000A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的框架要求(相当于CMMI三级要求),以及软件工程学的质量保证策略进行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S软件类型为新研类项目,使用C语言编码。软件的生存周期包括: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实现、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软件验收交付7个阶段,由于S软件应用于航天系统,可靠性安全性要求较高,需要对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认真的评审和审查,所以整个阶段采用瀑布模型进行软件的研发。2016年1月,S软件已随卫星发射,目前卫星在轨运行,本软件运行正常。
2软件开发平台下的质量保障
下面作者以此软件开发平台项目为背景,论述了如何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大环境下,进行项目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项论软件工程化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文/许琴本文详细论述了如何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大环境下,进行项目的质量规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了如何通过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制,遵循和灵活运用组织级的质量管理体系来提升项目的质量绩效,论述了质量保证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了项目执行中的经验和教训。摘要目质量管理工作。
2.1项目初始阶段,对组织级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剪裁,制定项目的已定义过程
作者所在的公司是一家科研研究所,我所已经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也通过了国军标GJB5000A能力成熟度模型三级认证。我所具有较为完备的项目管理体系文件,其中包含了质量管理体系。我所制订了相关的质量方针和目标,落实了质量责任。按照我所项目管理流程,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启动后需要对组织的质量管理过程以及相关的项目管理过程进行剪裁,剪裁过程依据我所制定的过程剪裁指南执行。为保证用户需求不被遗漏、蔓延,为项目制定了需求双向跟踪矩阵,并根据体系文件《需求管理过程剪裁指南》,将需求双向跟踪矩阵包含在《需求规格说明》中;根据《工程过程域剪裁指南》将《概要设计说明》和《详细设计说明》合并为《设计说明》;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过程的工作产品输出为:质量保证计划、不符合项记录、产品评价记录单、过程评价记录单、软件质量保证报告。剪裁完毕后,形成本项目的已定义过程,之后我作为项目经理组织了同行评审,邀请项目组成员、相关专家、以及所EPG组成员参与,经过评审通过后,作为本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指导。并将已定义过程写入开发计划的一个章节,作为制定质量管理计划的输入之一。
2.2项目计划实施阶段,制定质量计划、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在完成项目管理的剪裁和开发计划后,作者领导和组织质量保证人员开始制定项目的质量管理计划。在质量管理计划中,明确了组织和资源,人员的分工;明确了质量目标;明确了质量保证活动和进度安排、以及使用的工具;明确了质量控制过程、进度安排、以及使用的工具;明确了工作产品和过程不符合项的解决和处理途径,软件BUG的管理。作者和项目组成员进行了充分的沟通,明确了质量对项目的重要性以及大家如何做才能保证项目的质量,使大家对于如何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充满了信心。使大家就以下内容达成了一致:(1)项目的质量是靠规范的项目管理流程和质量保证人员对项目的监管,而不是单靠测试保证的;(2)要十分重视项目的质量成本,越在项目早期发现的错误,纠正的成本越低。(3)项目质量目标的达成需要全体项目成员的参与,而不是个别人的事,质量保证人员在对过程和产品评价过程中指出的问题,项目组所有成员都应予以配合,及时纠正。根据规划,在项目实施期间,质量保证人员对软件工作产品和工作过程进行评价。过程评价依据组织级过程检查单,对工程过程和管理过程进行评价,包含需求分析需求分析过程、软件设计过程、软件实现过程、软件测试过程、需求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过程、同行评审过程、测量分析过程的评价。除配置管理过程由事件促发评价外,其他过程评价每周一次,生成不符合项记录和质量趋势评价报告,对发现的质量问题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工作产品完成后两天内由质量保证人员完成审核,然后开展同行评审。对质量保证过程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形成不符合项纪录,及时通报给相关责任人,遇到质量保证人员和责任人意见不一致则逐级上报,先汇报给作为项目经理的作者,对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汇报给部门领导。考虑到本软件应用于航天系统,对质量要求较高。对本软件的源代码由测试组人员开展了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测试组人员设计了相关的测试用例,单元测试语句和分支覆盖率均达到100%;在集成测试中,制定了模块设计和集成测试用例的双向跟踪举证;在配置项测试中,根据《需求规格说明》,制定了需求和配置项测试用例的双向跟踪举证。除开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配置项测试外,增加了代码走查,由每个模块的二岗设计师按照《航天软件C语言安全子集》要求对代码进行代码走查,形成走查报告,及时发现问题,修改代码直至符合要求;对关键模块代码进行代码开展同行评审;并请专业测评机构对软件开展第三方测评。对所有工作产品进行同行评审,对需求规格说明和配置项测试报告开展了用户参与外部评审,形成评审报告,对评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质量保证人员跟踪验证,直至问题关闭。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的BUG,使用TestDirector进行BUG的跟踪、管理,直至问题关闭。对软件源代码和相关技术文档使用SVN系统进行配置管理,工作产品经过评审并对评审问题经质量保证人员验证关闭后进入配置管理系统,对交付用户的工作产品,待验收通过后需入产品库,再交付用户,保证了软件版本的有序性和正确性。
2.3项目收尾阶段,总结经验教训,丰富组织过程资产
在项目交付时,由用户和相关部门领导、资深工程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项目的成果进行了验收。认为项目的主要交付物已达到用户要求,可以交付用户使用,参与XX卫星载荷分系统的分系统联试。但也提出技术文档和源代码版本的配套说明欠缺,在《版本说明》文档中加以描述,经过评审后,入配置管理受控库。之后,源代码和需交付用户的文档入我所产品库后交付用户。作为软件开发主管,组织了项目组成员开展了项目的总结会议,分析了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形成项目总结报告,并归入我所资产库,作为历史数据供后续项目参考。对质量保证过程检查单进行了修正,经过评审通过后,也归入组织资产库中,丰富组织过程资产。
篇4
在比赛中出现任何技术故障,不仅会给运动员带来无尽的懊恼和愤怒,还会影响赛事的精彩程度。因此,信息系统是关系到比赛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奥运会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来说,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更加不可估量,这就为奥运会筹备人员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压力,白晓颖作为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一员,从2002年进入奥组会到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切切实实地感受了6年多的时间。直到奥运会圆满结束,她才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真正松了一口气。
白晓颖,清华大学副教授、计算机系软件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测试、分布式系统、服务计算等。童年时父亲从国外为她带回的一个小小的游戏机,为她打开了通向计算机的一扇门。长大以后,她真正走入了这扇门中的那个计算机的世界,并且不断攀登前行,走到了如今的辽阔天地。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她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三年后硕士毕业,远赴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1年底,她学成回国,进入清华大学任教。
2001年7月,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国欢腾。2001年12月,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正式成立,虽然当时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6年多的时间,但是大量的准备工作都要开始着手进行。从2002年1月份开始,奥组委开始着手成立各个领域的相关部门。技术部是最早筹建的部门之一,负责奥运会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及场馆技术系统的相关工作,年轻的白晓颖参与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奥组委技术部的科技攻关合作,成为技术部的一员,白晓颖笑称自己是北京奥运会最早的“技术志愿者”之一。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奥运会信息系统结构复杂、涉及面广,项目实施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也是奥运科技系统中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主要部分之一。奥运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分析是充分了解系统特点,有效控制系统质量、进度、预算的前提和保证。奥运会信息系统包括运动会管理系统、计时记分系统、现场成绩处理系统及成绩系统四个主要部分。各子系统及相关模块分别由位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承担,包括国际奥委会指定的顶级合作伙伴、顶级合作伙伴的分包商、以及主办城市组委会所签署的赞助商、提供商、开发商等,是典型的大型国际化外包项目,项目组织管理复杂。时限严格、大型遗产系统的继承及再工程,以及包括技术、管理、操作各层面在内的系统体系结构复杂,是该项目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奥运会的所有赛事都是“一次性艺术”,甚至是“一瞬间艺术”,任何人为失误或技术漏洞,都会成为白玉瑕疵,无可补救。一次性的艺术异常精彩,但有时也会带点残酷。白晓颖和她的同事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奥运会信息系统筹备工作。
面对奥运会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挑战,白晓颖和周立柱老师在2003~2005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总体方案及集成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做好前期的预研、规划和准备工作,降低风险;加强对测试的管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地集成测试系统、有计划、有组织、高效地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达到提高奥运会信息系统可靠性的目的;加强测试队伍的建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培养骨干力量。带动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促进北京乃至全国的测试技术的发展,逐步探讨软件集成测试规范,为我国自己高水平的软件集成测试标准的建立探讨依据。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历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的调研,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方案的研究,以及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计划,课题组完成了要求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总结和分析了悉尼、盐湖城和雅典三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形成了两份调研报告《技术体系架构》和《集成测试分析》;立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实际情况,参照往届奥运会的最佳实践,在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报告;研究开发了基于Web的、可应用于分布式开发环境的测试管理系统。
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白晓颖还亲自前往200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进行实战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项目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加上实地“取经”,课题组交出了最后的答卷,完成了技术体系架构分析集成测试分析两份调研报告,从应用系统的功能、运行环境、接口、数据流等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架构;从项目管理、测试环境、以及测试用例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往届奥运会中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方式、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9万字的总体规划报告,结合北京奥运会的技术战略,从人员组织、测试过程、进度计划、质量保证、策略选择及风险分析、实验室建设、测试工具选择、标准与规范、经费预算等九个方面,全面讨论了北京奥运会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方案,为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筹备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报告提交以后,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认为调研报告详细、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奥运会信息系统在测试目标、内容、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并评价课题组制定的集成测试总体方案系统、全面、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课题组的工作成果被直接应用于奥组委技术战略,为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成为伦敦总结会中北京奥运会技术传承的一个重要经验,得到国际奥委会会的高度评价。
经过不断学习和历练,白晓颖在迅速成长,如今她已经成为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研究所副所长。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先后承担了10余项包括科技攻关项目、国际合作项目、863计划及973计划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和软件工程重要会议上70余篇,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在服务化软件研究方面,是国际上最早开展服务软件测试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到面向服务,软件形态与其开发方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服务化已经成为互联网软件的主要形态。服务化软件具有代码不可见、服务动态组合、在线演化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以人工为主或是以程序分析为基础的测试技术难以适用。针对这种新型的软件范型的质量问题,课题组从协同测试、自动化测试、在线测试三个方面,研究有效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技术。另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以机载软件为背景,研究嵌入式软件中模型驱动测试自动化技术。机载嵌入式软件的规模和复杂度成指数级增长,机载软件质量控制实际上已成为世界航空业的一个挑战性问题。课题组针对机载国产操作系统标准符合性测试的需要,实现了基于模型的测试自动化工具。
2001年8月,世界军人锦标赛在圣彼得堡举行,俄罗斯选手斯卢德诺夫以27秒25的成绩打破了50米蛙泳的世界记录。但遗憾的是,由于赛场内的电子计时器出现故障,没有记录到斯卢德诺夫的成绩。短暂休息后,斯卢德诺夫又以27秒25的成绩再次打破世界记录。谁料,他的这次成绩仍旧不能作数,原因是裁判忘了重新启动电子计时器……“就因为这样,我所有的努力,以及数月来的训练和准备工作全都白费了,真是让人恼怒!”这位游泳健将绝望透顶地说。
在比赛中出现任何技术故障,不仅会给运动员带来无尽的懊恼和愤怒,还会影响赛事的精彩程度。因此,信息系统是关系到比赛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奥运会这样的世界顶级赛事来说,信息系统的重要性更加不可估量,这就为奥运会筹备人员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压力,白晓颖作为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的一员,从2002年进入奥组会到2008年8月24日奥运会闭幕,切切实实地感受了6年多的时间。直到奥运会圆满结束,她才放下了一直悬着的心,真正松了一口气。
白晓颖,清华大学副教授、计算机系软件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工程,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测试、分布式系统、服务计算等。童年时父亲从国外为她带回的一个小小的游戏机,为她打开了通向计算机的一扇门。长大以后,她真正走入了这扇门中的那个计算机的世界,并且不断攀登前行,走到了如今的辽阔天地。199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计算机系之后,她考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系攻读硕士。三年后硕士毕业,远赴美国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就读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2001年底,她学成回国,进入清华大学任教。
2001年7月,我国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国欢腾。2001年12月,北京奥运会组织委员会正式成立,虽然当时距2008年奥运会还有6年多的时间,但是大量的准备工作都要开始着手进行。从2002年1月份开始,奥组委开始着手成立各个领域的相关部门。技术部是最早筹建的部门之一,负责奥运会信息系统、通信系统及场馆技术系统的相关工作,年轻的白晓颖参与了清华大学计算机系与奥组委技术部的科技攻关合作,成为技术部的一员,白晓颖笑称自己是北京奥运会最早的“技术志愿者”之一。
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现代奥运会成功的基础和保障。奥运会信息系统结构复杂、涉及面广,项目实施规模大、周期长、风险高、难度大,也是奥运科技系统中技术含量高、应用范围广的主要部分之一。奥运会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分析是充分了解系统特点,有效控制系统质量、进度、预算的前提和保证。奥运会信息系统包括运动会管理系统、计时记分系统、现场成绩处理系统及成绩系统四个主要部分。各子系统及相关模块分别由位于不同国家的不同机构承担,包括国际奥委会指定的顶级合作伙伴、顶级合作伙伴的分包商、以及主办城市组委会所签署的赞助商、提供商、开发商等,是典型的大型国际化外包项目,项目组织管理复杂。时限严格、大型遗产系统的继承及再工程,以及包括技术、管理、操作各层面在内的系统体系结构复杂,是该项目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奥运会的所有赛事都是“一次性艺术”,甚至是“一瞬间艺术”,任何人为失误或技术漏洞,都会成为白玉瑕疵,无可补救。一次性的艺术异常精彩,但有时也会带点残酷。白晓颖和她的同事开始了马拉松式的奥运会信息系统筹备工作。
面对奥运会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挑战,白晓颖和周立柱老师在2003~2005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总体方案及集成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做好前期的预研、规划和准备工作,降低风险;加强对测试的管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地集成测试系统、有计划、有组织、高效地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最终达到提高奥运会信息系统可靠性的目的;加强测试队伍的建设,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培养骨干力量。带动软件测试行业的发展,促进北京乃至全国的测试技术的发展,逐步探讨软件集成测试规范,为我国自己高水平的软件集成测试标准的建立探讨依据。
本项目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历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测试的调研,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方案的研究,以及测试管理平台的预研。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计划,课题组完成了要求的研究工作:收集、整理、总结和分析了悉尼、盐湖城和雅典三届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资料,形成了两份调研报告《技术体系架构》和《集成测试分析》;立足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实际情况,参照往届奥运会的最佳实践,在软件测试及软件工程理论的指导下,形成了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报告;研究开发了基于Web的、可应用于分布式开发环境的测试管理系统。
在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白晓颖还亲自前往2004年奥运会举办城市雅典进行实战考察,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对项目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理论研究加上实地“取经”,课题组交出了最后的答卷,完成了技术体系架构分析集成测试分析两份调研报告,从应用系统的功能、运行环境、接口、数据流等角度系统全面地分析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架构;从项目管理、测试环境、以及测试用例等几个方面,总结分析了往届奥运会中系统集成测试的实施方式、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19万字的总体规划报告,结合北京奥运会的技术战略,从人员组织、测试过程、进度计划、质量保证、策略选择及风险分析、实验室建设、测试工具选择、标准与规范、经费预算等九个方面,全面讨论了北京奥运会集成测试的总体规划方案,为奥运会信息系统的筹备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报告提交以后,得到了相关专家的认可,认为调研报告详细、准确、全面地反映了奥运会信息系统在测试目标、内容、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要求,并评价课题组制定的集成测试总体方案系统、全面、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课题组的工作成果被直接应用于奥组委技术战略,为北京奥运会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提供了有利保障,成为伦敦总结会中北京奥运会技术传承的一个重要经验,得到国际奥委会会的高度评价。
篇5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控;知识管理;知识沉淀
中图分类号:V233.7+57
0 前言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1],需要长期坚持与努力从而形成文化。从这个概念上来讲,知识管理不是项目,不能按照项目管理的组织和运作方式来管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可项目管理的意义,项目管理中的一些思想也慢慢演变成为普遍适用的管理理念,这些思想也能够适用于知识管理[2]。
1 知识管理的概念
所谓知识管理的定义为[3],在组织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并不断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组织的知识成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市场的变迁。
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4]。
2 项目全寿命周期管控方式
作为一个企业,要形成有效的知识管理模式,关键是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管理组织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项目管控模式[5]。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的整体框架从不同层次和维度展现项目管理,形成管控视图、过程视图和实施视图[6]。
在管控视图下,可抽取出公司管控层、部门管控层、项目组管控层所关注的项目活动;在过程视图下,可展现出项目整个寿命周期的过程;在实施视图下,可展现出各项工作活动、遵循的工作标准(即工作内容、方法论、工具、模板、最佳实践)、产生的成果等。此管控体系的整体框架具有层次性,可将管控的重点和内容映射到项目的全寿命周期过程和活动中。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的项目管控体系能够指导项目日常工作的开展,实现多维度的项目管控。
1.1 管控策略
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迅公司”)业务类型较多,项目管控的周期也相对较长,从项目前期至项目后期,通过对全部业务类型的项目阶段和项目活动进行梳理,形成适用于全业务类型的通用阶段,并将各类型的项目活动与通用阶段进行逐一对应,形成适应于普迅公司全业务类型的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的项目管控体系。管控体系通过约定各类型项目各个阶段的项目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成果,明确责任部门、管理和配合部门、管控方,实现项目工作规范开展、公司各层次项目管控。
1.2 管控项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的管控项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通用阶段:是指总结形成的适用于各个业务类型的项目阶段,包括项目前期、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应用、售后技术支持、验收、项目后期。
项目活动:是指项目开展过程中应履行的各项工作。
工作内容:是对项目活动的描述,说明项目活动的主要内容。
工作标准:是指项目活动开展应遵循的标准,使节点工作更明确,使节点管控方式更具指导性。
成果:是指开展项目活动所产生的成果资料。
责任部门:是指项目活动的承担部门。
管理与配合部门:是指项目活动开展所涉及的其他部门。
管控方:是指对项目活动进行管控的各个机构或组织。
1.3 管控体系下各阶段主要工作
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将项目分为项目前期、项目启动、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应用、售后技术支持、验收及项目后期十个节点,各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
项目前期阶段:包含15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项目储备、项目策划、项目可研分析、项目初步设计、项目开工确认、招投标或免招标签报、合同签订、商务回款、确定项目组成员,共9项工作内容。
项目启动阶段:包含17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内部项目立项、客户方项目启动会、与客户制定项目相关制度、培训宣贯、项目资源准备、安全保障工作、制定总体方案,共7项工作内容。
需求分析阶段:包含22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客户方数据收集与分析、客户访谈、问题诊断、需求分析、内部需求评审、客户方需求评审、需求确认、测试准备、客户回访,共9项工作内容。
设计阶段:包含41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概要设计、方案设计、详细设计、改进方案制定、负荷预测、站点规划、网络规划、投资估算、开工申请、开工确认、客户回访,共11项工作内容。
实现阶段:包含2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原型开发、系统开发、数据采集、分阶段施工、安全检查、数据整理、控制成果解算、图形绘制、电力信息成果编制、工程绘图、测绘成果提交、施工情况阶段性评审、设备调试、会展活动执行、VI设计制作、VI设计成果提交、客户回访,共17项工作内容。
测试阶段:包含15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测试申请、单元测试、集成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第三方测试、工程质量检验,共7项工作内容。
应用阶段:包含37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功能内部评审、权限搜集与确认、安装版本、实施准备、数据移植、测试环境准备、商务回款、客户方培训、培训回顾、集成调试、网络和硬件安装配置、项目组联合测试、上线申请、系统安装部署、客户方功能测试、试运行申请、系统试运行、上线启动会、改进方案实施、成果固化及最终报告,共20项工作内容。
售后技术支持阶段:包含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制定维护策略、制定维护计划、系统支持、信息备份、系统版本和更新、业务周期工作、项目情况周期性总结,共7项工作内容。
验收阶段:包含6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验收资料准备、验收资料审核、验收资料装订、项目验收会准备、项目验收会开展、项目验收,共6项工作内容。
项目后期阶段:包含28个项目活动。其中关键工作包括商务回款、内部结项、知识整理、知识文档审核与入库、项目评审、正式运行、实用化评价、项目评奖、、申请专利、后期宣传、项目逾期管理,共12项工作内容。
3 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知识管理模式
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理模式下的知识管理,能够实现对知识的有效管理和不断更新,为项目开展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活动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促进项目开展与不断改进。
上图为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项目管控体系中项目开展的示意图。图中横向为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体系下的各个项目阶段,纵向为每个项目阶段的企业知识过程,体现为开展项目活动、按照工作标准开展项目活动、按照模板编制项目成果、形成案例、完成项目总结的流程。
图中以项目前期及项目验收两个阶段作为样例说明项目开展过程中知识产生和管理的过程,透过上图自下而上来看:
针对最底层的项目阶段及项目活动,在不同的项目阶段中,项目将开展对应的项目活动,以项目前期及项目验收为例,项目将分别开展招投标和验收工作;
针对图中第2层的工作标准,是指项目在开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项目活动所遵循的对应的工作标准。工作标准是根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要求进行制定,能够指导不同项目阶段下的实际工作活动,使工作开展有章可循,实现标准化作业。例如项目前期的招投标工作,需遵循对应的招投标工作标准;项目验收阶段,则需要遵循对应的项目验收工作标准;
针对图中第3层的模板,是指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项目活动所产生的成果模板。输出项目成果是开展项目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内容,制定统一的成果模板,则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例如在开展项目招投标工作时,需编制投标商务文件、投标技术文件等项目文档,在编制过程中,必须依据对应的投标文件模板;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时,必须依据验收报告等文件模板编制验收材料;
针对图中第4层的案例,是指某一项目的实际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例如**项目招投标的商务文件和技术文件,**项目的验收资料等;
针对图中第5层的总结,是指项目工作完成后,项目组对项目开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等内容进行总结,形成新的知识文档,将知识归集起来并进行管理。
所谓企业知识管理,便是在上图所示的各层工作中,首先将工作标准、成果模板、案例及项目总结作为企业知识归集起来,进行统一管理,再从归集的知识中提炼出对项目开展有指导性意义的内容,进一步完善、优化管控体系的工作活动、工作内容、工作标准和模板。完善后的管控体系又指导其他项目的开展,进而形成更佳的案例、经验、知识归集……如此往复循环,逐渐推进公司知识体系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形成知识沉淀。
4 总结
知识管理是目前企业发展必须要具备的重要管理职能。有效地进行企业知识管理,加强知识积累与沉淀,能够使员工快速成长,提升员工技能素质和工作效率。基于项目全寿命周期全节点管控的知识管理,对于以项目建设为主的信息化企业来说,是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使企业的知识管理走上规范化道路,实现了不同业务类型下的知识获得、创造、分享、储存、更新及应用过程,使企业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不断自我优化,逐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美国项目管理学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北京现代卓越学术交流中心,2000.
[2]陈劲.研发项目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毕星.项目管理精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德海,张晓婉,赵维宁.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项目_管理者操作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
篇6
一个软件项目从可行性研究起到开发成功投入使用, 要经过若干互相区别而又联系的阶段。一般划分为以下六个阶段:
(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确定项目开发目标和总的要求,进行可行性分析、投资、效益分析,并制订开发计划。
(2)需求分析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分析,确定软件项目的各项功能、性能。
(3)设计阶段。在充分理解软件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多个设计方案,经分析比较,确定最佳方案。
(4)实现阶段。完成源程序的编码、编译和调试工作。
(5)测试阶段。对程序进行全面测试,并检查审阅已编制的文件。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即前五个阶段), 开发单位要按月编制开发进度月报。
(6)运行与维护阶段。在软件运行使用中,不断进行维护,并根据新的要求,对原程序进行必要的扩充与删改。
在每个阶段中,都要编制一定的文件。这些文件是整个软件项目成果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
(1)本阶段工作的成果和结束标志。
(2)反映开发工作的进展情况,以便对各阶段进行检查。
(3)提供技术和管理信息,便于管理人员、开发人员、操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了解和协作。
(4)对整个项目内容、功能和性能的描述。
二、各阶段所需完成的文件和文件编制目的与内容
(1)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可行性研究与计划阶段完成。目的是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可行性, 并在多方案中论证所选定的方案,内容包括:①对现有系统的分析;②系统方案的选定; ③投资与效益分析。
(2)项目开发计划: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目的是把项目开发过程中各项工作的负责人、进度、对软硬条件、 经费预算的安排以文件形式记载下来,以利据此检查项目的开发工作,内容包括:
①项目概述:项目内容;主要参加人;产品及成果验收标准;完成时间等。
②实施总计划:任务分解;进度;预算;关键问题等。
③支持条件:计算机系统支持;需用户承担的工作等。
④专题计划要点。
(3)项目需求说明:在需求分析阶段完成。目的是对项目完成后应达到的具体要求作出规定,作为开发工作的基础,内容包括:
①任务概述:目标;项目环境的特点;约束条件。
②要求规定:主要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时效性、友好性等要求;输入输出要求;常规处理要求;异常处理要求;其他专门要求。
③环境规定:设备;支持软件;接口;控制。
(4)测试计划: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完成。目的是为提供一个对开发软件项目的测试计划,内容包括:
测试内容;进度安排;测试方案设计考虑;测试数据的整理方法; 测试结果的评价准则。
(5)项目设计说明:在设计阶段完成。目的是说明对程序系统的设计考虑和说明系统各层次中的每个程序的设计考虑。 此部分由于工程项目的不同而差异很大。 开发单位可参照有关标准具体编写,总的要求是:
①总体设计:包括需求规定;运行环境;逻辑结构;物理结构; 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②详细设计:包括控制及处理流程;功能、 性能和输入输出设计等。表达形式:有文字、图、表等。
(6)使用说明:在需求分析、设计和实现阶段中逐步完成,内容包括:
①用户手册:提交给用户的使用说明,主要内容:
1)概述
2)用途:功能、性能
3)运行环境:硬件、支持软件
4)使用过程:安装与初始化、输入、输出及举例。
②操作手册:提交专业人员的使用说明,主要内容:
1)概述
2)构成说明
3)安装与初始化
4)运行说明
5)异常处理
(7)模块开发卷宗:在测试阶段完成。目的是记录和汇总低层次开发的进度和结果,以便对整个模块开发工作的管理和将来的维护。
篇7
随着**服务公司信息化要求不断提高,信息化项目也越来越多,整个第一季度都是在紧张和忙碌中度过的,回首这三个月的工作,繁忙与欣喜同在,感谢信息中心全体成员在工作上的配合和生活上的照顾,现就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1.提交“移动信息中心内部考试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和需求分析报告。根据修改意见完成代码开发,并将其部署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使用。
2. 按信息中心内部要求,开发一套“论坛系统”并将其部署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使用。
3.提交“辅助办公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根据反馈信息和指导意见完成代码开发。并将其部署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使用。
4. 参与集团彩铃项目小组,按分工进行代码开发工作。主要负责投诉模块,铃音库模块开发。 开发完成后,参与集团彩铃系统的链调,并按新的要求对各个模块进行调整,并将其部署在信息中心服务器上使用。
5. 参加adc管理平台技术交流。
6. 提交“绩效管理系统”,“在线培训考试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和需求分析报告。
7. 参与面试出题工作,提交c语言测试题。
8. 参与全省彩铃平台的测试工作,模拟县级大客户经理的角色。对个人信息,工单处理,投诉,留言等模块进行测试,并提交测试报告。
9. 参与自主研发信息化项目与oa系统接口讨论会议,并按会议讨论结果提交系统接口申请报告。
10.提交“在线培训考试系统”项目开发设计,设计整体框架,并按此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分工。
篇8
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发展,多种绩效管理体系纷繁呈现,诸如360度评价体系、KPI指标体系和平衡记分卡等。然而,分析各种理论体系在国内的发展与实践过程,我们不难发现,成果是有的,而其局限也同样不容忽视,常见的情况是: 绩效管理体系成文容易执行难,且效果达不到预想的要求。
难点1: 绩效评估的主观性强,难量化;
难点2: 员工所提交的绩效过程数据无法反映其工作成绩。
以上难点最终导致绩效管理体系的推行与员工的日常工作发生脱节,使得绩效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经过多年探索,笔者所在企业在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项目中,推行了一套融绩效管理与项目管理于一身的绩效管理体系,较好地克服了以上难点。该体系通过科学地组合绩效管理体系的要素和项目管理的要点,把绩效管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项目管理过程,对于企业信息化项目的进度管理和项目目标的达成,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把我们的实际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项目绩效管理框架分为四部分: 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的提交、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绩效目标制定: 依据项目目标制定;
绩效阶段划分及计划制定: 绩效阶段划分是绩效计划制定的基础,通常依据项目规模以月或以周作为绩效管理的基本单位;
阶段绩效总结和评估: 在每个绩效阶段结束后提交绩效总结;
项目总体绩效目标总结: 每个绩效阶段的总结累积成项目总体绩效目标。
下面分别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
绩效目标的制定
企业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需要首先明确项目目标,而项目的目标也就是该项目组最终的绩效目标。众所周知,项目的目标无非就是围绕着三要素展开: 即质量(Quality)、成本(Cost)、交付时间(Delivery),对于某一个具体的项目而言,项目的QCD就是项目的绩效目标!
尽管从表面上看,确立绩效目标很简单,那就是企业管理者在明确的企业战略目标与任务的前提下,将需要项目经理、员工做什么、改进什么、朝哪个方向努力等要求归纳出来,归纳的结果就是工程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但是,需要注意,在归纳绩效管理指标时,应能体现该项目对企业总体目标的贡献。另外,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绩效目标一定是企业管理者、项目经理和下属员工共同制定的,人力资源部代替不了。也就是说,绩效管理目标的制定,必须多沟通,由上而下。只有这样,完成目标才能做到由下而上,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才会有积极性。
第二步:
以绩效阶段划分为基础提交绩效计划
为了保障最终绩效目标的达成,需要结合项目的实施过程先把最终目标分解成阶段绩效目标,然后再把阶段绩效目标分解成个人绩效目标,最后把最终绩效目标分解为固定时长的阶段绩效目标。原则上我们推荐以周为一个绩效考核阶段,由于阶段绩效目标的达成是最终项目目标达成的有利保障,因此,要做好绩效管理工作必须首先从阶段绩效目标的确定开始。
项目经理根据项目目标,通过召集项目工作会议,确定项目的阶段目标,以周为单位分割,则可确定项目组的周工作计划。周工作计划确定后,各项目组成员根据周工作计划的安排,制定自己的绩效计划。每人需要明确自己本周的具体工作,并明确自己所需执行的公共工作以及公共制度的执行。这样,一方面项目工作可以在每周落实到人; 另一方面,公共性的工作或者制度要求也可在每周落实到人。具体来说就是,每人的绩效计划包含工作计划和公共要求两部分。每周个人绩效计划中体现个人周绩效目标,将每周项目组各成员的个人绩效目标的累加,就成为项目组每周的绩效目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对实际周阶段绩效总结数据与周目标绩效进行比对来监控项目的完成情况,一旦发现周阶段绩效目标没有达成,则需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采取项目管理措施,尽早干预和调整。如通过加班、增加人手等多种办法调整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期将项目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在个人的绩效计划中,除了说明本周自己要执行的具体工作外,还需要同时说明执行该任务的资源需求或其他工作条件,并同时明确执行该任务的验收准则。例如,张三在本周要实施一个压力测试,则工作任务是压力测试,验收准则是提交压力测试报告,所需资源是具备压力测试环境。一般而言,技术开发工作以提交代码并通过测试为验收准则,方案书写工作以技术方案文件通过项目组评审为验收准则,项目活动以该活动成功完成为验收准则,公共制度的遵守以项目组没有收到投诉为验收准则。在个人绩效计划中,本周有多项工作的,需要注明每项工作的权重,权重代表该项任务的工作量。
当项目组成员在每周一完成自己的绩效计划之后,提交给项目经理,如项目组分为多个小组,则每个组员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组长,组长提交自己的绩效计划给项目经理。 收到下属提交的绩效计划后,直接上级首先需要判断该成员的计划是否符合周计划,是否有遗漏或者理解上的偏差,是否需要给下属提供工作条件或者资源,一旦直接上级发现有不清晰之处,则直接上级需要找到该成员进行工作沟通以达成共识。当直接上级审批通过,则该成员的绩效计划开始生效,并存档。
在每周的周一,项目组所有人的绩效计划自下而上提交,并经项目经理同意存档,然后在每周的周五,进行下面将要谈及的绩效总结工作。
第三步:
阶段绩效总结与评估
在每周的周五,按照绩效计划提交的同样过程,下属先对自己本周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对每项任务都需要明确标注是完成、部分完成、还是未完成,对于部分完成或者未完成的工作,需要说明原因和理由,并列出可能的补救措施和建议,如申请加班或申请直接上级列入下周的绩效计划。每个人根据绩效计划的完成情况,再根据任务权重,采用百分制给自己打分,提出自己本周的绩效考核成绩。
直接上司收到下属的绩效总结后,如果发现是未完成或者部分完成,则属异常,就需要找该成员了解详细原因,对于因客观原因造成未完成的,需要确定补救措施; 对于下属因工作能力而未能完成的,可以考虑调整该成员的岗位,或者补充其他人员协助完成。对于未完成的异常,直接上司需要规划在余后的几周内赶上,并在后续的绩效计划中进行落实。当直接上司对下属的工作总结进行分析之后,就可以确定该下属的本周工作绩效,根据其自评得分,给出一个直接上司确定的分数,并与该成员达成一致。
当全体项目组成员的绩效总结完成后,项目经理根据已经确定的成员的分数,列出本周项目组成员的分数汇总清单,向项目组公布本周分数排行榜,这种通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实际分数,实现对项目组成员的过程绩效评估,具有客观性,是一种可实现量化考核的有效办法。
第四步:
绩效总体总结和评估
当项目进行里程碑评审,或者项目完成时,项目经理根据各个成员每周的绩效分数,进行累加,形成该成员的绩效总分。同样,对小组成员的绩效总分的汇总就形成了该小组的绩效总分。这样,项目经理能够客观地评价多个小组、评价每个成员,实现了项目绩效的总体总结和评估。
每个绩效阶段成绩的累积就形成了项目总体绩效目标。不过,到此还不算大功告成,这一阶段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即根据阶段绩效成绩和绩效总分,从整体上总结绩效数据和过程中的经验,对项目进行宏观的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及失败的教训,这样我们才有机会在下一次做得更好,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也,最后一步,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工作单位为福建龙岩卷烟厂计算机中心)
链接
项目绩效管理的几点体会
通过上述的项目绩效管理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企业信息化项目中,这种绩效管理方式是简单易行的,在未增加管理成本的前提下,操作性强,目标明确。其中,绩效总结是以绩效计划为依据,不存在随意性或印象分; 绩效计划中的任务是以项目工作为内容,使得绩效计划与项目日常工作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在实际项目的运作中采用了这种方式,极大地保障了项目的成功实施。总结该绩效管理方式的各个参与人的体会,我们得出以来结论:
1. 评估是量化的。杜绝了感性化的评估,项目组成员容易接受这种方式,促进了项目团队的共同进步。
2. 工作是量化的。绩效总结以绩效计划为依据客观地评估,杜绝了随意性的评估,由于对公共要求部分也实施了评估,避免了只注重工作而忽视公共要求。使得项目工作能够以团队方式有序地推进。
3. 实现不同岗位排名。通常在考核过程中,因员工技能要求不同,往往很难进行统一的排名,通过正文所述的方式,不同岗位的人有不同的绩效计划,视计划完成情况进行绩效总结和打分,从而可以提供一个统一的分数排名,对项目组全体成员提供了一种综合排名的方试。
篇9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数字电子技术;应用
前言
为了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需求,更好的培养技术性人才,高职院校必须把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放在主要的地位,将教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体现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1.数字电子技术项目化教学的意义
随着信息数字化的发展,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面前,如手机、数字电视等,它们的功能实现都是以数字电路为基础,学生要能理解这种用来传输、加工与理数字信息的电路,数字电子技术是越来越重要。而数字电路的集成门电路种类比较多,功能比较强,必须先要求掌握各门电路的基本功能及逻辑符号,还有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是电子、通信、电气控制、计算机等专业的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是与人才市场接轨的培养方法,实践操作是在实验室或许在模拟工厂中进行,能培养学生较强的纪律观念,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精神,能对学生确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怎样与他人相处,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以项目为单位进行教学活动,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的教授转化成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围绕着某个项目选择所需要的课程内容,以项目为主线去设计教学内容,体现了教学一体化的课程理念。每个项目设计严谨,项目要典型,知识内容从易到难,知识面合理,要易于实践操作。
2.项目教学法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中的措施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每位同学都参与创造实践活动,注重项目的整个过程。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项目让学生完成电路的设计、各元器件的测试、电路的通电检测,故障排除等流程,从中学习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法。可以将数字电子技术的内容分解成几个项目,每个项目由项目导入、项目分析、知识准备、拓展训练和学习检测等部分组成,每个项目都设置里教学案例,突出实践环节。每个项目都附有项目考核,用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能力的提高。在整个过程可以设置知识链接、课堂讨论、相互协作等特色模块。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项目设计过程中应包含以下几方面:要突出内容的综合性、趣味性和实用性,每个项目的选择不仅要考虑到知识结构问题,还有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的选择与设计要做到声音和光亮一体,且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要有层次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个的元器件到单元电路再到综合电路,在数字电子技术教学过程中,每个项目存在差异,同一个项目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也可有一定的差别,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有目的选题,以满足不同的需求;要突出基本仪器的使用,通过了解与调查,大部分学生不能自主完成某个项目是因为不会使用仪器测试,如万用表及示波器是每项任务不可缺少的仪器,要求学生通过一个个测试操作任务,熟练掌握各仪器的使用;要突出元器件的识别及电路的调试和测试;要有项目教学评估,有利于项目的改进与提高,学生要有小结,要求写出在项目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提出的建议。老师根据每组的完成情况及小结进行评价,还要组织各组进行讨论,再进行总结。以17级电子班学生为研究对象,用“抢答器的制作与调试”这项目为例,多路抢答器也是娱乐活动中用的比较多的数字电路,可以使学生熟悉触发器的基本知识及基本功能。任务描述,简易抢答器的组装与调试任务,要有抢答计时、答题计时、显示、复位等基本功能。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涉及到电工色环电子的认识、模拟电子三极管的判断、数字电子数码管的管脚认识及电子仪表的使用。各个元器件测试,准确清点和检查全套装配材料数量和质量,进行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筛选确定元器件(主要是电阻,三极管,数码管等)。项目实施过程,根据各组确定的电路图进行电路安装,安装完成后,通电各点电平测试,还要求画出电路测试连接方框图;最后通电调试。整个过程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工合作,为解决这些问题不断地收集资料、整理资料,主动地、自行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按照已确定的流程工作,出现故障时学生自己诊断分析、判断,确定维修方法以达到预期目的。项目教学评估,评估包含职业素养、操作过程规划性、作品成果、书面小结、工艺等方面。总结,可以每个小组先做讨论总结,再老师根据各小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
篇10
关键词:ERP 实施 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5-0000-00
1 ERP概述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既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它的内涵是“管理+IT”,它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以MRPII技术为核心,提出了评估MRPⅡ内容和效果的软件包。
ERP系统是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集于一身的产物,综合管理企业核心业务,控制整体活动的计划与进行状况,以及实施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软件系统。
2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合理组织、调配和利用材料和设施、人力、资金等各种资源,保质量、保进度、保成本和谐地完成预期的项目目标。
ERP项目不同于日常例行工作,有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项目集成跨度不超过18个月。
3项目实施方法与执行
3.1项目规划
(1)确定项目目标。成功实施ERP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目标合理、明确、稳定。实施团队要明确定义、阐明整个项目的目标。ERP项目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必须确定项目的使命。(2)组建项目实施组织。组建团队工作任务包括:项目经理从销售部接手项目,组建用友方项目团队,选拔符合该项目的实施顾问,并进行审批;正式成立用友方项目成员以及实施团队。(3)确定实施策略和主计划。实施团队可以用在MS格式编制实施进度表的样本,作为给客户开始编制计划的起点。在宏观上对项目实施给出相应的措施和时间规划,最大限度上提升实施效率。
3.2蓝图设计
(1)业务需求调研。这个阶段主要测试用户对系统配置参数的各种选择,通过各部门现场走访,先对客户的整体业务和核心业务流程进行了解并分析,再对分部分的业务进行业务调研,将业务进行串联,明确流程中哪些工作手工做,哪些工作由ERP来做,并明确二者之间的接口和边界。(2)业务流程设计以及初步方案。初步方案主要在前面业务梳理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具体的软件功能,逐项进行回顾、分析,以便对目前每个管理业务流程提出解决方案。
3.3系统建设
(1)静态数据准备。静态数据准备包含信息资料的编码方案以及将确定的业务流程相关的静态数据的准备,主要指导客户建立正确、合理的编码体系的一般过程。①针对物料编码、信息资料的编码方案讨论、BOM的分层讨论。②协助关键用户整理所有编码方案、按照U8的格式通过快速实施工具导入系统。
(2)方案实现。针对初步方案进行模拟测试、把企业实际业务流程以及业务方案应用到ERP,进行实现。方案实现有三条基本路径:系统功能实现、流程变革和二次开发。①通过原型测试、集成测试和模拟运行测试进行系统适配,确定完全实现的功能清单和基本实现的功能清单。②对于少量差异部分通过系统配置解决或者进行变通解决,进行沟通。
(3)产品培训。在ERP系统中,可以看到整个系统的知识的转移过程。这个转移过程是通过实施顾问转移到企业的关键用户那里,然后,通过核心骨干用户转移到最终用户。①培训项目经理和关键用户。针对配置的各部门的业务流程以及特殊业务流程进行培训,顾问应该至少要求管理层在项目开始实施之前委派客户方项目经理、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培训。②制作普通业务流程和特殊业务流程的培训文档和操作手册,方便操作员业务疏通。
3.4上线切换
ERP实施都有一个用于向新的ERP系统装载数据并切换到实际运行的转换过程。所有的任务之前都进行过系统的测试与模拟,很容易被团队接受与执行。
(1)静态数据转换。静态数据转换主要导入基础档案和期初数据。(2)动态数据转换。开始动态数据业务最好的方法是关闭之前数据,只在新系统执行新的业务,要做到:①输入采购到货单以匹配采购订单的状态②进行生产领料和完工入库操作以匹配生产订单的状态③输入销售发货单、发票以匹配销售订单状态。(3)上线正式运行:①上线运行第一笔业务。上线初期,客户会不断的输入业务单据、数据、业务流程,此时实施顾问在现场要实时监控服务器的性能,并跟踪每个最终用户的使用情况,实时解决客户存在的问题及报错。②上线总结。整个项目组和客户针对当前系统运行业务进行总结,尤其是走完主要流程,把其中遇到的问题,还有即将解决的新问题汇总,再沟通解决。
3.5持续支持
(1)上线过程中技术支持。ERP上线后,必须组织对ERP的测试、验收,并且对ERP系统持续给予全面支持。整个运行支持包括建立ERP管理制度的建立、增强实施方的技术支持与再培训,还要解决在运行系统环境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与管理问题,以达到稳定状态。(2)实施项目的监控与跟进:①对ERP系统和最终用户进行监控。主要监控服务器的性能,并且各最终用户系统权限和操作报错,确保所有的业务能完整录入,并且遵循实施期间制定的工作规定。②监测实施效果。ERP系统上线一段时间就要对整个运行效果进行评估,以一个月的账务进行评审,达到财务业务一体化,数据传递。(3)项目总结。ERP项目以一个月的财务报表平衡作为验收基准,此时对实施过程进行总结很有必要,通过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使企业的系统运行维护系统变得成熟,完成顾问到项目经理、系统管理员的知识转移。
参考文献
[1] 徐学军,邹明信.ERP实施方法论研究[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