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项目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2 05:5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伏项目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发电;光伏;投资
中图分类号:F540.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1
光伏发电企业发展影响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为进一步研究光伏发电项目投资问题特点,探究解决的方法和途径,首先分析总结光伏发电投资项目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光伏发电企业投资项目的特点
1.需要大量的资金
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得先支付或预先支付大量资金。光伏发电项目由于自身的特点要求项目前期投入大,资本成本较高,持续投入期长,所以光伏发电项目需要投资者仔细小心的分析和决策。
2.项目施工期长
光伏发电项目整个周期可能会达到几十年的时间,所以项目投资者必须承担巨大的资金需求压力和市场价格供需的波动风险。
3.变现能力差
整个光伏发电项目周期冗长,需要大量资金,整体造价昂贵,交易机会小,资金流动性小,对投资者的资金供应链是个巨大的考验。
4.受政府政策波动较大
光伏发电综合发电成本是传统发电项目的两倍以上,一旦政府下调对光伏发电项目或者企业的补助,这对整个市场和项目都是巨大的冲击。
5.电资源并网风险
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不确定性,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环境变化的影响,对电力公司的调控和运行要求很高。长时间不稳定的功率电压对整个电网的设备损耗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6.发电量下降
光伏发电对光照的要求相当的挑剔,接连的阴雨天气都很容易造成供电量的下降。这都直接影响了整个发电项目的效益。
二、光伏发电项目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分析
光伏发电项目在规划、建成、和投入运营、获利的阶段无不是受到市场优胜劣汰的影响。同是还要受到政府相关的补贴政策等的影响。所以影响项目投资决策和项目投资的因素众多,未知的风险贯穿整个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的过程。通过对光伏发电项目产业特点和经济学原理,总结出以下两个因素。
1.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成本和项目投资收益率
光伏发电项目风险多,包括项目招标、开始施工到投入产出的项目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光伏发电项目的设备和公司管理水准、还有项目进度和设备技术等风险因素的变动都会间接或者直接的作用在光伏发电投资项目的发电成本和资本的投入上。还会因为一些设备的质量,人员的素质影响到光伏发电项目发电效率、产出稳定性,最后作用在利润的回报和投资者的回报上,影响投资者做出理智的决策。
2.影响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的政策和环境因素分析
环境的变动和政策的变动一直以来的都是影响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最后又直接作用到投资者身上,影响他们对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决策。接下来我们将着重分析环境变化和政府政策变动情况下对投资者投资决策的影响。
(1)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世界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环境保护的需要和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推动了光伏发电市场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电价机制、环境保护、经济结构等的变化影响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决策。
(2)政府相关政策的影响
一国政府的利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产业管制政策、能源政策以及环保政等都会对影响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决策。国家产业政策影响着光伏发电项目运营成本和投资收益。
(3)其他替代能源情况的影响
光伏发电项目也会受到其它能源消费情况的影响切,能源市场的各种变化、传统能源项目和风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发电价格、电力市场供需变化及发电成本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项目投资决策。
(4)电力市场方面存在问题的影响
电网与电源建设发展的相互协调、需求侧和电网方面相关技术及管理水平的影响、电力市场监管机制不完善的影响、现有发电企业对光伏发电项目市场力的影响以及发电企业与电网公司信息不对称的影响。
(5)气候等不可抗力引发风险的影响
光伏发电对光伏电站所在地的气候要求较高,气候的频繁变化导致光照时间不足、不可控的自然风险都会影响光伏发电效率和发电成本,降低项目投资回报率。
在光伏发电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实务中,影响项目投资的诸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投资者在进行决策的时候需要结合多方面的因素做出合理的决策。
三、光伏发电企业项目投资问题分析
光伏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T多问题,不仅影响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影响光伏发电企业项目投资决策。
1.光伏发电产业的市场化竞争是光伏发电平价上网的前提。
2.目前我国光伏产品的原材料和主要市场在国外,国内市场与生产能力相比,十分狭小。
3.光伏技术研发投入有限,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后劲不足。
4.光伏技术的滞后使环保问题与高能耗问题凸显。光伏产业的废弃物也会产生环境污染。
5.政府的产业政策不够细致,对光伏产业的行业竞争和产业发展的监管存在滞后效应。
6.电价补贴迟迟不能到位。对电站业主来说,迟迟没有收到可再生能源补贴电费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之一。
7.部分地方政府要求电站开发企业交纳保证金,以确保企业能够按期推进项目。
参考文献:
[1]翁亮.论净现值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局限性及改进方法[J].企业经济,2002(5):30-32.
[2]吴有祯.项目评估中敏感性分析和风险分析方法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9:199-201.
[3]潘久政,李敬.我国投资项目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4-35.
篇2
【关键词】分布式 光伏发电 建设 运营
1 分布式光伏发电概述与优点论述
分布式发电通常是指发电功率在几千瓦至数十兆瓦的小型模块化、分散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就地消纳的、非外送型的发电单元。其装机规模较小,电能主要由用户自用和就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发电设施或有电力输出的能量梯级利用多联供系统。
分布式发电的核心特征是“就地消纳”。随着集中式单一的电力系统己不能满足负荷对供电质量与可靠性的要求。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系统建立,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及安全性,而且能够节省投资,目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结合的分布式光伏安装在屋顶或墙面,无需占用新的土地资源,并且较为美观。能够有效的利用分散存在的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及其使用带来的污染。
(2)经济性方面,分布式发电相比大型电站的总投资要低,同时无需远距离的输电线路建设投资。分布式发电系统接近用户负荷,就地消纳,减少了电能的输送损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
(3)分布式有利于电力市场的改革。在大电网出现故障时,仍能够对负荷进行供电,表现出更强的可靠性。同时具有调峰的功能,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布式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的构建
传统的项目融资方只负责光伏项目的融资业务,存在质量难以控制等诸多问题,光伏发电建设运营模式可以根据业主的不同要求设置不同的模式,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下面我们就分别进行讨论:
2.1 基于民用建筑的建设运营模式
2.1.1 民用建筑的项目合作方式
光伏项目公司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融资,并负责项目的设计、建设、安装、运营等。通过向贷款方、投资方募集资金,同时这种方式一般是基于长期的合同,以租赁费或者购电协议的形式获得项目的投资收益。而发电项目的业主方则可享受自发自用所节省的电费,剩余电量采用净电量计量的政策将多余的电量销售给电网而获得收益;或者直接按照光伏标杆上网电价销售电能。
屋顶业主与项目公司的合作模式包括:
(1)在固定期限内,购买光伏发电系统产生的电量。该种形式下,屋顶业主购买光伏设备所发电能的电价低于传统电价。
(2)支付固定的月租费用,在租用期限内拥有光伏系统所发的所有电量。在理想情况下业主租用光伏设备的费用通常低于其购买传统电能的费用。
(3)业主支付全部初始投资,拥有光伏发电系统的产权,并且拥有全部的发电量的收益权。
2.1.2 EPC模式租赁/购买模式
基于个人屋顶的分布式光伏项目,EPC模式租赁/购买模式的实现可以依靠租赁/购买等模式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在租赁模式下,屋顶所有者,即业主无需购买光伏系统,因此也就不需要大量的初始投资。项目由第三方提供融资,并由第三方负责设计、施工、运营等。这种模式在未来的中小型光伏项目中具有很好的竞争力。
在租赁模式下,项目业主向第三方项目公司申请后,项目公司根据政府光伏发展规划和电网接入条件及项目业主屋顶的具体情况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并由项目公司进行融资,然后进行系统设计,包括了结构分析和太阳能电池板布局方式设计,接着进行安装并检查调试,在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后,对光伏设备进行持续的监控分析和运营维护。
成熟的光伏项目公司能够为屋顶业主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灵活的选择,其需要建立专业化的服务能力,包括以下三点:
(1)全方位服务能力。成熟的项目公司为业主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服务,包括为业主融资,定制设计工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安装及持续的监控系统。并且有专业人员持续的提供关于项目状态的信息及服务。
(2)质量能力。成熟的项目公司对于项目质量的关注不仅仅限于核心部件如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质量,还包括发电系统的软件的质量要求,并配有具有专业资格的项目监理师保证项目质量。
(3)资源整合能力。成熟的光伏项目公司出来拥有先进的安装技术,建立柔性方案库,降低不同项目之间的复杂性,整合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运输、仓储、安装全流程服务能力。以此为基础降低成本,增加方案的经济可行性与经济吸引力。通过这三方面的能力提升,打造品牌效应,进行整体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2.2 基于工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
传统的分布式项目建设运营模式的建设方包括了设计单位、建设单位、O理方、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检修单位等。没有形成统一的协调建设运营机制,因此造成了建设成本高,建设单位协调难度大,各方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工业园区的建设运营模式应鼓励工业园区成立管理委员会,政府牵头,对园区的屋顶进行合理规划,统一进行光伏项目建设的协商。并建立由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项目投资方好和电网企业共同参与项目建设公司及运营维护公司,对工业园区内的分布式光伏项目进行统一的电费结算。由于光伏电源与负荷极为接近,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发电系统所有者难以收缴电费的困境。因此在购电协议模型中,第三方项目公司中包括电网公司,通过电网公司对负荷用户进行电费的收取,能够保证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有稳定的电费收入。这种模式下,项目方需要通过光伏系统所发电能获益,也就激励促使项目方保证光伏项目的质量。由于一般工业区的用电量大,并且有较好的电价水平,所以这种模式也适用于在工业区屋顶建设安装的规模较大的分布式光伏电站。
3 结语
综上所述,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瓶颈,而分布式光伏做为科学用能的典范形式,不仅具有可再生性,而且具有环境友好性的特点。
本文通过总结归纳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的建设运营特点,分析了适于中国分布式发电发展的建设运营模式,希望通过相关分析,为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史梓男,金强,李敬如.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消纳能力新指标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06).
[2]张燎,金文进,薛岩等.基于分布式网络控制的太阳能跟踪系统设计与开发[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3(04).
作者简介
孙新鑫(1984-),辽宁省普兰店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网规划及电力工程技术。
篇3
【关键词】居民家庭;光伏发电;必要性;发展策略
0.前言
近些年来随着光伏发电市场的逐步开拓,光伏发电逐步延伸至广大普通居民家中,并逐步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光伏发电项目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转化成人们所使用的电能,是未来供电企业发展的重点研发项目,对此,本文主要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策略进行分析。
1.光伏发电概述
所谓光伏发电,主要是运用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实施的。光伏发电主要是运用太阳电池,将照射的太阳光直接转化为可以使用的电能。随着政策的支持,光伏发电已不在局限于发电场,其更深入到各个居民生活中,例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灯具等,都是利用太阳能电池实现能源转换的方式来对其进行供电的[1]。另外,也有很多公共设施是应用到光伏发电,例如,路灯、道路两旁的电力设施等,有效的节省了大量的电能,充分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作用发挥出来。现阶段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控制器、太阳电池板、逆变器等三大部件组成,其中涉及到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充分运用了电子技术、半导体技术等,是未来电能转换的重要研发途径。另外,光伏发电应用到居民家庭中,可以有效的降低居民家庭电能消耗的投资,可实行“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如图1所示)。
2.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必要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用电量的不断增加,使得电力系统的用电负荷也在不断的增加,直接增加了供电企业的负担[2]。特别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居民家庭的用电量不断增加,将会对供电企业的供电系统带来极大的挑战,而且,后期经常会因用电负荷过大而出现线路以及设备的损害,从而增加了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运行的投资,不利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确保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证居民家庭的供电质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光伏发电可以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太阳能发电厂主要是运用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来实施的,抓住这个突破口,可以将光伏发电项目延伸到居民家庭中,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居民家庭的用电质量,同时,对降低供电企业电能输送的负担有着一定的作用,而且,光伏发电项目对减少居民用电的投资也有着极大的作用,是未来居民家庭供电需要广泛拓展的供电市场,对促进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大的作用。
3.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发展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了解到,光伏发电能够给居民家庭带来长期的效益,而且对保障居民家庭用电的可靠性也有着一定的作用,同时光伏发电更有利于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举三得。然而,在实际的发展中,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进度缓慢,很多用户家庭缺乏对光伏发电知识的认识,针对这类现象必须采取有效的发展策略,如针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绿色通道、完善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政策、加大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宣传等,具体发展策略分析如下。
3.1 针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绿色通道
以往在居民家庭开展光伏发电项目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会针对项目的开展进行重重审批,最终确定可以实施光伏发电项目之后,居民才正常建设光伏发电的项目[3]。整个光伏发电项目的报建流程较为复杂,且在居民家庭中实施普遍比较小,过于复杂的管理流程、审批流程等势必会打消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的积极性。对此,建议应针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绿色通道。首先,要对原有的居民家庭开展光伏发电的审批流程进行简化,取消部分审批项目,提升居民家庭光伏发电小项目的审批效率。其次,应有针对性的开展绿色通道,由于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比较小,与大的光伏发电厂无法比拟,安全威胁相对较小,再加上当今光伏发电设备配置警报系统、安全防护系统等,进一步保障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安全性,因此,应取消以往光伏发电的一些繁杂环节,为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提供便利的绿色通道,加快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降低电力能源的消耗,减轻供电企业的负担。
3.2 完善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政策
通过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来分析,整体建设效率不高,主要是因为居民家庭光伏发电具有一次性投资多、收益偏低、成本回收的期限比较长等原因,从而影响到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的积极性。针对这类情况推行的补助政策、支持政策等,有助于推进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进程。同时税务主管部门以及财政主管部门可以研究出台免收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税费政策,从而有效的调动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另外,在报装建设及后续用电管理方面,应合理考虑申报流程、发票开具、补贴领取等问题,以提升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另外,应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出台支持政策,以此来激发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减轻供电企业的供电负担,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发展。
3.3 加大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宣传
从目前光伏发电项目技术上来分析,光伏发电的项目可以选择自发自用或余电上网等模式,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虽小,但是在数量上是有着一定的优势,有着很大的市场等待着去开发。但是现阶段关注光伏发电的居民家庭并不多,大多数居民对这个项目都不了解,从而影响到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效率。另外,由于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偏小,社会上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宣传较少,因此,应加大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宣传工作。应加大对可再生能源以及光伏发电的宣传,并将光伏发电知识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家庭认识到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报以及优越性等,全面提升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投资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的扩充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市场,并结合供电企业以及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等,来完善销售、安装、运行维护等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全面提高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服务水平,加快居民光伏发电项目的建设进度。
4.总结
总的来说,当前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建设效率并不高,通过以上的分析得知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居民缺乏对光伏发电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对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缺乏支持政策和补助政策、居民家庭光伏发电的审批以及管理流程较为繁琐,从而影响了居民家庭光伏发电项目开展的积极性。目前,供电部门已经逐步关注光伏发电居民家庭小项目的市场开发并结合自身管理加快了报建审批流程,这将有效推进居民光伏发电项目的推广。本文主要从几方面居民家庭光伏发电发展策略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加快居民家庭光伏发电建设进度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洋洋.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刍议[J].科技风,2011(03).
篇4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电池组件 逆变器 并网
1 前 言
在可再生能源里,太阳能的稳定性、可持久性、数量、设备成本、利用条件等诸多有利因素考使其将成为最为理想的可再生能源。
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突出了深圳软件大厦发电工程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
2 设计实施
2.1 深圳地区的太阳辐照量
深圳地处广东南部沿海,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120.5小时,太阳年辐射量5404.9 MJ /(m2.年)。软件大厦位于深圳市(22°N,114°E),在软件大厦屋顶安装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采用正向朝南安装,组件安装倾角为10°。
2.2 深圳软件大厦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
深圳软件大厦是新建项目,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区。为深圳市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工程。
软件大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总安装容量为204KWp,系统年输出电量约为229249 kWh/年。整个光伏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太阳电池组件、并网逆变器、汇线盒、屋面交流控制箱、配电室交流配电柜、若干动力电缆连接线、安装钢构架及监控系统。
2.2.1 系统要求
深圳软件大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建设必须满足国际绿色建筑认证体系(LEED)及国家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的要求。在不干扰屋顶设备及屋顶绿化的情况下,采用钢构架进行安装,最大限度的利用屋顶空间设置太阳能电池方阵。
2.2.2 设计遵循的标准
1、IEC61646--2008 非晶薄膜光伏件(PV)设计鉴定和定型
2、SJ/T11127-1997 光伏(PV)发电系统的过电压保护―导则
3、IEC1724:1998 光伏系统性能监测,测量,数据交换和分析导则
4、GB/T19939-2005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5、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6、GB/T13869-92 用电安全导则
7、GB/T50052-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8、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9、GB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
10、IEC61727:2004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2.2.3 系统设计
软件大厦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安装在屋顶,在系统的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整个光伏系统的荷重,抗风能力和系统的发电效率等综合因素。
在经过繁杂的设计、论证、调整、修改后,最后确定在屋面安装3000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池组件方阵,整个光伏系统共采用2040块100Wp的非晶薄膜太阳电池组件,5串*408并,以及33台太阳能光伏并网逆变器,总安装容量为204kWp。整个光伏系统分成33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配置1台并网逆变器,同时由1套数据采集监控系统完成对整个软件大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数据采集与远程监控。
整个软件大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采用多点并网的方式进行运行并网,分成四部分分别与配电室的4个市电联络点连接。光伏子系统通过与光伏专用汇线盒、并网逆变器、屋面交流控制箱连接后,最终与配电室的市电联络点连接,实现光伏系统的并网运行。
整个光伏系统的安装支架采用NLF系列支架.支架采用热镀锌钢材料,抗风能力达到150kMPH。所用钢材除了热镀锌层外,外层又喷涂了醇酸红丹防锈底漆和醇酸面漆以防盐雾腐蚀。
在防雷设计上,屋面太阳能钢结构与大厦防雷接地引下线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整个钢结构形成可靠的电气通路,太阳能电池组件金属框、电池组件安装支架和屋面钢结构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
2.2.4 系统设计技术指标
(一)、电能质量要求
(1)并网电压偏差:三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单相电压的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
(2)并网频率偏差:并网后的频率允许偏差值为 0.2HZ。
(3)谐波和波形畸变:系统设计的总谐波电流小于4%。
(4)功率因数: 设计所选用SMA并网逆变器的功率因数为1。
(5)电压不平衡度:并网运行时,三相电压不平衡度小于2%,短时小于4%。
(6)直流分量:当并网运行时,逆变器向电网馈送的直流电流分量小于其交流额定值的1%。
(二)、并网保护要求
(1)过/欠电压保护:当电网接口处的电压超出偏差允许值时,并网逆变器进入离网状态,光伏系统停止向电网送电。
(2)过/欠频率保护:当电网接口处频率超出频率偏差允许值时,并网逆变器内置的过/欠频率保护将在0.2S内动作,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3)防孤岛效应:当电网出现失压状态,防孤岛效应保护将会在0.2S内动作,使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4)恢复并网:当超限状态导致光伏系统停止向电网送电后,系统在电网的电压和频率恢复正常范围后(20S~5Min可调)向电网送电。
(5)防雷和接地:光伏系统和并网接口设备的防雷和接地,严格按照SJ/T11127中的规定执行。
(6)短路保护:并网逆变器对电网设置有短路保护装置,即当电网短路时,逆变器的过电流小于额定电流的150%,并会在0.1S以内将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7)隔离保护:光伏系统并网逆变器交流输出与电网连接的配电柜内,严格做好光伏系统与电网的隔离保护措施。
(8)逆向功率保护:系统在不可逆流的并网方式下工作,当检测到供电变压器次级处的逆流为逆变器额定输出的5%时,逆向功率保护将会在0.5~2S内使光伏系统与电网断开。
3 实施经验总结
软件大厦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程完成安装调试,经试运行3个月后通过竣工验收。以下问题需要总结:
(1)在设计过程中,应对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做全面的考虑。在本项目中设计没有考虑对电池组件的清洁维护通道,且电池组件的面积较大,这样就给对电池组件的清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2)加强对构件加工单位和施工单位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的培训和制定相关的加工要求和工艺标准,以避免因为构件加工和安装工艺对系统的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 太阳能专业人员和建筑专业人员应经常协调,建筑物的设计变更应尽量避免对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影响,尤其是在太阳能电池方阵周围追加设备(暖通管道、空调室外机等) 时,应注意设备阴影及排气温度对方阵的影响。
(4)由于并网光伏系统的运行将会影响电网的正常运行,因此并网方式需提前与相关供电部门沟通,并网的实施需在得到供电部门的许可后方可实施。
4 结束语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在深圳的应用还刚起步,相信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一事业一定会得到蓬勃发展。我们还将结合深圳这个大都市的环境和特点,发展建筑一体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参考文献
〔1〕王长贵,崔容强,周篁等.新能源发电技术(第一版)〔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篇5
【关键词】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现代农业大棚
一、前言
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相对于巨大的人口基数,面临的能源资源形势十分严峻。矿产资源能源等非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污染,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农业大棚地理位置以农村、郊区为主,电力等能源非常短缺,传统电网难以到达这些地区。能源问题,农业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及相应的政策倾斜。《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将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定为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
二、光伏农业大棚介绍
光伏是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系统。大棚的“升温、保温”一向是搅扰农户的重点问题。“光伏农业大棚”,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由于夏季的高温,在6-9月份众多品类的蔬菜无法正常成长,而“光伏农业大棚”如同在农业大棚外表添补了一个分光计,可隔绝红外线,禁止过多的热量进入大棚;在冬季和黑夜的时候,则能禁止大棚内的红外波段的光向外辐射,降低晚上温度下跌的速度,起到保温的作用。
“光伏农业大棚”能供给农业大棚内照明等所需电力,剩余的电还能并网。在“光伏农业大棚”离网体系中,可与LED体系相调配,白天发电保障植物的成长;黑夜LED体系可应用白天发的电,给植物供给光照。
三、光伏发电系统原理
四、应用原理
选用光伏组件:以半透明非晶薄膜电池为主,可以根据需要做透光度。太阳光入射到地球表面包括:紫外线、可见光及红外线。紫外线占7%(改变植物物质结构,具有破坏性)可见光占71%(提供照明、供植物光合作用)红外线占22%(产生热能)
太阳光谱在280~315nm时,对植物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
太阳光谱在315~400nm时,植物对叶绿素吸收减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植物茎伸长;
太阳光谱在400~520nm(蓝光)时,植物对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
太阳光谱在520~610nm时,植物对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太阳光谱在610~720nm(红光)时,植物对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太阳光谱在720~1000nm时,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太阳光谱大于1000nm时,太阳能将转换成为热量。
总结:因此太阳光谱在400~520nm(蓝光)和太阳光谱在610~720nm(红光)这两个区间最有利于植物生长。为了增加植物所需要的光谱,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屋顶薄膜太阳能电池板和普通透明白玻璃间隔排列;采用LED灯补充植物需要的光谱,达到植物生长的光环境。同时,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组件发电需要的主要光谱为600nm,对紫外线几乎不透过,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对植物的生长影响。发电的同时确保植物光合作用有效进行,并起到有效的保温作用。
五、建筑方案
类型一:棚顶南侧:发电组件(柔性透光性较差)和专属附框与钢骨架柔性连接。
棚顶北侧:棚顶部位采用普通夹胶玻璃。
大棚南北侧:立面采用钢化玻璃。
类型二:棚顶:隐框单坡采光顶结果。
主钢结果:钢桁架形式。
前后钢结构立柱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顶棚支撑结果:主次檩条方格布置形式。
六、光伏大棚温室系统可选配置
1.开窗系统(以达到通风降温的效果)
例如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利用水的蒸发降温原理实现降温目的。特制的湿帘能确保水均匀地淋湿整个降温湿帘墙,当空气穿透湿帘介质时,与湿润介质表面进行水气交换以实现对空气的加湿与降温。
2.喷雾系统(对于温室不仅起灌溉作用,还可以起到降温,调节湿度,叶面施肥等作用)
3.LED植物生长灯(400~520nm--蓝色的光线以及610~720nm--红色光线,对于光合作用最大。520~610nm--绿色的光线,被植物色素吸收的比率很低)
通过改变电流可以使LED发出不同颜色的光,LED还可以方便地通过化学修饰方法,调整材料的能带结构和带隙,实现红黄绿兰橙多色发光。如小电流时为红色的LED,随着电流的增加,可以依次变为橙色,黄色,最后为绿色。选择蓝红LED灯,两种波长的光线,覆盖光合作用所需的波长范围。蓝色(470nm)和红色(627nm)的LED灯,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光线。
七、应用优点
1.光伏发电效益
一部分对棚内设施供电,多余部分可以并网出售或蓄电池储存夜间使用。
2.社会经济效益
(1)提高土地利用率:可以在向阳面和背阴面根据不同的光照条件配置以对光照要求不同的植物;较高的大棚可以构建立体农业,借用LED进行补光,例如在育苗时,可以把育苗床上架等。在一定的土地空间上,光伏农业大棚实现了农业作物经济和能源发电效益的“双赢”。
(2)促进农民再就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以及40-60农村留守人员的就业。
(3)农业高效规模化的示范作用:温室大棚与屋顶技术相结合的光伏大棚,不仅可以保证棚内设施的正常运转,还可以储存雨水、雪水等循环利用,是集低碳、节能、环保、旅游于一身的新型高科技农业生态建设项目。这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向工业化农业的发展,也对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实现了农民、企业、政府的“多赢”局面。
(4)观光旅游和生态农业一体化:“光伏生态大棚”还可与旅游结合构建观光农业,与社区农产品需求结合,构建社区农场,与市民体验结合构建开心农场等集高效种植、农业科普、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新型农业项目。
八、经济效益分析
目前我国政策为:金太阳工程补贴:约11元/W;光伏建筑一体化补贴:7.5元/W;农业清洁能源补贴上限10元/W;分布式光伏电价标准:1元/kwh。
《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规划》已将太阳能光伏生态大棚电站的模式划为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项目,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根据电费收入、作物利润等,华盛绿能、保定天威、东方日升等进军光伏大棚的公司给出的结论是—6-8年收回成本。光伏大棚的经济效益主要由光伏发电并网补贴和农作物经济效益构成。一般农业蔬菜大棚造价不超过100元/平方米,而光伏农业大棚造价目前大概为每亩15万元。
九、风险分析
1.政府扶持政策变动
——目前财政补贴政策的变化不会给公司生产经营业绩带来很大的风险,但是对于光伏农业大棚,若补贴政策发生变动,将对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不利影响。
2.自然灾害的影响
——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都将是影响光伏大棚正常作物生长的风险因。
十、现存问题
由于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模式在我国才刚刚启动,而且多为示范区,太阳能装机容量普遍较小,目前并没有大规模推广,还存在诸如前期投入成本较高、太阳能发电与农作物生产相结合关键技术不成熟、运营保障技术不到位以及国家扶持资金比例不高等问题。具体体现为:
(一)前期投入成本很高,农业企业或农民独自承担不起。
(二)薄膜光伏太阳能电池与农作物生产相结合关键技术不成熟。
(三)已建成的薄膜光伏太阳能农业大棚多为示范工程,与农业生产结合不紧密。
(四)配套设施不完善及运营保障技术不到位,导致实际应用效果不理想。
(五)太阳能发电量与农业生产用电量不相匹配,与当地电网并网存在较大困难。
篇6
关键词:并网 光伏 发电站 设计 施工
中图分类号:U665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光伏发电站是一次性投资很大、运行成本很低、无污染、不消耗矿物资源的清洁能源项目,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国幅员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将会有广阔的前景[1]。因此,有必要总结和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和施工经验。笔者有幸参与了格尔木某20MWp地面并网光伏发电站设计,并与建设及施工方保持紧密合作,本文介绍该光伏发电站设计,总结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工程概况
本项目装设容量为20MWp,占地面积730亩,位于格尔木市区东出口,G109以北的戈壁荒滩上。厂区地貌上处在昆仑山山前倾斜平原的后缘一带,地形平坦,地表为戈壁荒漠景观,海拔高程2852.9~2867.6m。厂址距市区约30km,距G109国道约2.8 km,交通便利,运输方便。格尔木日照充足,30年平均水平面总辐射为6929.3 MJ/,30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3102.6h。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办法》QXT89-2008确定的标准,光伏电站所在地区属于“资源最丰富”区。
3系统运行方案
设计遵循美观性、高效性、安全性的设计原则,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20个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光伏并网发电方阵进行设计。每个光伏并网发电方阵的电池组件采用串并联的方式组成多个太阳能电池阵列,太阳能电池阵列输入光伏方阵防雷汇流箱,经光伏并网逆变器接入35kV升压变压器。
每个太阳能发电方阵设一台升压变压器,升压变压器采用美式三相1000kVA双绕组分裂变压器。光伏组件阵列、直流汇流箱、逆变器及升压变压器以方阵为单位就地布置,经35kV电缆集电线路接至35kV配电室。在本次设计红线外还为光伏发电站35kV侧配置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通过总升压变压器并入110kV电网,该部分未在本次设计范围内。光伏发电系统组成见图1。
图1 光伏发电系统组成示意图
4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根据建设方拟采购电池组件情况,本项目采用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总安装容量为20.10MWp,组件参数见表1。
根据业主提供的组件品牌参数进行设计,具体安装容量如下:
#1~#3子系统采用京仪涿鹿JY-P156-235W-G30V型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12720块,容量计为2.9892MWp;
#3~#20子系统采用晶科JKM245P-60型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69840块,容量计为17.1108MWp。
表1 组件参数表
5主要设备选择及安装
1)光伏发电方阵
电池组件:电池组件为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组件行间距取为6.9m,取20块组件为一个组串,以34°倾角固定安装。
电池组件支架:固定式电池组件支架形式为纵向檩条-横向钢架式。
汇流箱:汇流箱进线为12路、16路,出线1回,进线装有直流熔断器,出线装有直流断路器。安装方式采用挂式安装方式,采用螺栓固定。
直流防雷配电柜:每台500kW并网逆变器配置1台直流防雷配电柜。
逆变器: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选用京仪绿能JYNB-500KHE系列500kWp的产品,共40台。
2)升压配电方阵
35kV出线主要设备:本工程35kV出线1回,无功补偿装置及接地变压器。接地变压器安装工程包括接地变压器及其中性点设备的安装。变压器高压侧通过电缆与35kV开关柜连接。
35kV高压开关柜主要设备及技术参数:35kV开关柜位于生产楼高压室内,设备成单列布置。
3)电气二次及通信部分
光伏发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由站控层设备、网络层设备、间隔层设备组成。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主要完成对本电站所有被控对象安全监控及电站整体运行、管理的任务。
继电保护设备的范围:35kV线路保护、站用变保护、站用电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光伏发电系统在各个逆变室设有数据采集柜,每面数据采集柜含1套通信服务器及1套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各数据采集柜采集的逆变室内及室外箱变的负荷开关、接地开关、低压断路器等位置状态,逆变器信号、变压器及组件温度等信号通过通信光缆接入变电站。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接入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显示。
环境监测仪可测量光伏发电站当地气象条件,包括:风速、风向、辐照、环境温度等环境参数。硬件配置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日照辐射表、测温探头、控制盒及支架等。
4)交流控制电源系统
交流控制电源系统设置1套UPS,为站控层设备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电能量计量系统等设备提供不间断的交流电源。同时设置一面交流电源配电屏,电压等级为AC220V,设一段电压母线,为间隔层柜内辅助照明加热等设备提供交流电源。电源进线分别取自0.4kV站用电源系统。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变电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报警方式”,以集中控制器为中心采用编码传输总线方式连接和控制系统内各探测、报警和灭火联动等设备。消防控制中心设置在中控室内。
6)全站线缆敷设
全站线缆敷设工程包括35kV高压电缆、0.4kV电缆、1kV电缆、控制电缆、计算机电缆、光缆、通信电缆、高低压电缆头制作、光缆熔接、电缆试验、电缆管埋设、预埋件及支架安装等。
7)设备基础和电缆支架
包括所有设备屏柜基础的安装和预埋,屏柜基础采用在混凝土中预埋插筋,将槽钢和插筋焊接作为屏柜基础,屏柜基础必须平整、焊接点不出现虚焊。屏柜基础满足承载的要求。
包括所有电缆支架的安装,支架基础必须平整、焊接点不出现虚焊。支架满足承载的要求。
8)设备接地及等电位接地
所有组件支架通过扁钢与接地网连接,为节省钢材用量,利用支架横梁做部分接地网联结。发电区、生产区接地网接地电阻应不大于1Ω。等电位接地网由裸铜排、绝缘电缆等构成,对主要二次设备及通信设备构成一个统一的等电位接地网,通过一点与一次主接地网连接。逆变器室、中控室、太阳能电池方阵、箱式变电站等均与区域等接地体连接。
9)电缆防火
全站电缆沟、电缆穿墙、盘柜孔洞的封堵及穿越防火分隔的封堵和电缆防火涂料的施工等。
6设计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1)国家规范《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及《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GB50794-2012已发行,是光伏发电站设计和施工的主要依据,设计及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
2)用于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分析的现场观测数据应连续观测记录,且不少于一年。
3)光伏组件串的设计。为使技术经济最优,光伏发电站一般采用最大组件串数原则设计。但在组件串设计时应考虑逆变器的MPPT跟踪范围、逆变器直流输入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光伏组件的开路电压/工作电压的温度系数等因数,现在主流的光伏发电站组件采用235~250Wp,500KW逆变器的MPPT工作范围450~820V,组件串常用配置为20个1串。
4)组件基础。优先采用成品钢桩基础,施工速度比条基快,施工精度特别是桩顶标高控制比条基方便。地质条件不允许时,采用条形基础。
5)组件支架设计、加工和安装。支架连接螺孔,均尽量采用椭圆孔,增加安装时调整的余地。支架支腿底板的2个螺孔建议采用两个方向的椭圆孔,增加调整的余地。C型钢檩条的开口方向建议朝下方,有利于受风的剪切力,也有利于保护光伏电缆,此檩条是组件之间光伏电缆的通路,若朝上,可能积水。
7结语
光伏发电站设计和施工应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本文介绍格尔木某光伏发电站设计经验,并总结了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狄丹.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理想的可再生能源[J].华中电力,2008年5期
篇7
关键词:天津西站铁路客站;光伏并网发电工程;EPC总承包管理
中图分类号:F721.6 文献标示码:A
1.引言
天津西站交通枢纽是集高铁、普铁、地铁、公交、长途客运、出租车、社会车、非机动车、人行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
在天津西交通枢纽建设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场,能更好地向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绿色环保的理念。
2.项目概述
本项目为建筑一体化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即太阳能组件与雨棚屋顶相结合,光伏电池平铺于雨棚上,组件与雨棚的倾角一致,电池组件与雨棚之间以支架连接的应用模式。组件铺设面积约36000平方米,总容量为1883.84kW,其中玻璃非晶硅组件设计装机容量约为1.3MW,铺设33216块;柔性非晶硅组件设计装机容量约为0.6MW,铺设4096块。
项目由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EPC工程总承包商负责项目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全部工作。项目于2012年9月15日成功并网发电。
3.项目管理策划
确定项目EPC总承包后,组建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编写《项目管理计划》,并组织各部门编写《项目管理实施计划》,对进度管理、质量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环境管理、合同管理、费用管理、风险管理、文件资料管理、后勤综合管理、安全事故预案等进行详细规划,形成本项目的管理体系文件。
4.项目管理效果
4.1项目进度、费用管理
项目采用P3e/c与Microsoft Project软件相结合进行项目管理。在公司总部采用P3e/c,而在项目现场采用Microsoft Project软件,项目管理过程文件可以相互输入输出。
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与管理模式,在企业“铁三院承包处承包项目下的其他类型承包项目”EPS结点下建立“京沪高铁天津西站光伏发电总承包项目”,按照业主单位工期控制计划编制进度计划。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是对项目范围的一种逐级分解的层次化结构编码,它将项目工作内容逐级分解到较小的易控制的管理单元,对于工程实施过程中进行各项报表统计有着重要作用。天津西站光伏发电项目建立了三级WBS层次,一级WBS包括项目前期工作、设计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等。
根据业主单位总体施工计划计划,总承包单位的P3e/c团队在各个WBS节点下创建各项项作业,并根据组织关系、工艺关系建立作业间的逻辑关系。
进度更新是P3e/c进行进度管理的核心,通过建立目标计划,定期对更新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从横道图上可以清晰地体现项目整体进度情况以及与计划的偏差情况,便于对后续作业进行调整。相关数据在每月向承包处报表中以图表形式表现。采用了赢得值曲线技术进行费用和进度综合管理。对关键点进度进行列表详细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拟采取措施,采取措施后的效果等。
费用控制分业主验工计价和对下分包方验工计价。制定相应的验工计价办法,严格执行。
4.2 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部成立以后,根据《项目管理计划》编写了《质量管理实施计划》,在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等各阶段制定详细的质量管理要点,并严加实行。
本项目过程质量控制效果良好,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为100%,项目实施全过程未发生质量事故。
4.3 项目安全、职业健康与环境管理
本项目安全管理是重中之重,特别是雨棚顶太阳能组件安装过程中,交叉施工情况复杂,雨棚周边及天窗部分无法全部设置安全防护网,雨棚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繁重。为确保项目实施安全,项目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
项目实施过程中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质量事故。本项目天津市电力质检站进行质量监督。监督意见为“施工安全状况良好”。
针对环境管理,确定环境管理控制目标,保证项目管理活动、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可控范围内,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实现环境影响的最小化,实现环境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项目未对环境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环境保护控制效果良好
4.4 项目信息与沟通管理
信息与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部十分重视信息与沟通管理的重要性,项目部制定了信息与沟通管理制度保障项目各成员及时掌握项目各项信息。信息管理过程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的加工整理、信息分发、信息存储等。表障了项目信息与沟通的畅通和及时。
4.5 项目风险管理
为了规范本项目的风险管理,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避免或减轻项目管理过程中各类风险造成的损失,项目部制定了风险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风险管理,建立本项目风险管理组织,指定专人具体分管本项目风险管理工作。贯彻落实上级风险管理规章制度和风险控制决定。定期识别本项目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析评估、研究应对风险措施,并进行动态监控。每季度定期向技术室报送本项目风险管理报告。
本项目风险管理的范围包括从项目信息追踪、投标、合同签订、分包、采购管理、施工管理、试运行、施工验交、质量保修全过程。
4.6 项目合同管理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项目部对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提升项目部合同管理水平,项目部制定了《合同管理办法》。
项目经理负责授权范围内有关合同方面重大事项的决策,计划合同部归口合同管理,项目各部人员全力配合。
计划合同部从计划经营室接收总承包合同文本并检查、确认其完整性和有效性。计划合同部及时跟踪合同执行情况,每月定期向计划经营室汇报。履约过程中发生变更、违约、纠纷、索赔等事宜时,计划合同部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处理,并向项目经理汇报,必要时组织召开项目部会议研究解决。计划合同部负责合同文件的整理、管理和收尾。计划合同部每月定期按处《工程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办法》的要求,组织项目部进行项目风险评价。每季度定期向技术室报送本项目风险管理报告。特殊情况及时报告。
按照总包合同约定,设计分包、施工分包和设备材料采购由业主和我方共同完成。项目经理负责与业主沟通,并与计划合同部一起编制分包招标计划,报业主批准。项目经理负责与施工单位和供货厂商进行商务洽谈,经业主同意后实施。对于公开招标的施工或采购,应招标公告,并由项目部编制招标文件,具体分工由项目部成员协商确定,招标文件经项目部和院处有关部门评审后,出售给投标单位。
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过程资料由计划合同部负责整理,整个招标过程结束后移交处计划经营室。
项目经理在院法人代表授权委托的范围内签订各项分包合同。各项分包合同主要由计划合同部起草,经项目部和院处有关部门评审后实施。
本项目质保期为一年,合同缺陷通知期限至2013年8月30日。已经获得业主签发的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
5.结束语
总结本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经验,对今后工作有如下建议:
1.与大型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宜结合大型建筑工程主体尽早立项,以便预留设计、安装条件;
2.与大型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应与大型建筑工程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并综合考虑各种边界条件,避免造成废弃工程;
3.从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考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可能对投资方进行扶持,为投资方争取投资效益;
4.有关鼓励太阳能分布式并网的政策应予以落实,为投资方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
5.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工程适宜采用EPC/交钥匙工程建设模式,建议发挥大型建筑设计院的综合优势,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分布式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制约因素发展对策
一、引言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采用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分布式发电系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有效推广对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推广起步较晚,发展过程中面临很多制约因素。科学分析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制约因素并制定发展策略对促进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用。
二、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一)项目投资回收周期长
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需要业主的支持。目前,政府主要通过免税和补贴的方式来提高业主投资分布式光伏的积极性,如已经落实的《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中规定,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实施全电量补贴价格为0.42 元/度,按此补贴额度和执行期限计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内含报酬率在8%11%之间。在如此高额的补贴下,分布式光伏电站工作开展仍然屡遭瓶颈的原因在于高额的初装费用。一般来说,中等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初装费用在58万元,保守估计此投资回收期将长达10 年,如此长的投资回收期使很多投资者望而却步。
(二)政策持续性的公众信任度低
在现行政策下,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将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支持,并且政府也明确规定了光伏发电项目自投入运营起执行标杆上网电价或者电价补贴的标准维持20 年不变。然而,我国的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状态。媒体报道, 2015 年,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资金缺口为800亿元。这样的资金缺口让业主对政府补贴分布式光伏发电20年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导致了很多投资商踌躇不前。另外,在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并网问题上,虽然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已经出台了鼓励分布式并网的政策,但电网对光伏发电的支持能持续多久存在不确定性。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必然会增加电力设施的维护成本,进而增大电网的运营成本,而这部分成本如何分摊尚未确定。
(三)政策落地效果不显著
虽然从2013 年起各种关于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好政策就已经不断出台,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尚存在体系障碍和政策盲点。如个人光伏发电审批流程问题,光伏组建市场的混乱问题以及上网电费的结算问题等等,特别是在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以及投资者3 者之间的责任区分上仍存在盲点,这也导致了在政策落地过程中出现部门之间协调不力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速度,同时也降低了业主的参与热情。
三、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对策建议
(一)增加融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
相较于其他大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而言,分布式发电投入成本较高。因此,完全依靠政府投入或者完全依靠企业个人都是不现实的,而现有上网电价补贴的方式,并不能有效降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风险,从而造成业主及相关企业在投资问题上止步不前。因此,必须使政府与企业及个人形成利益互锁关系,为企业及个人提供多种融资渠道以降低初装投资门槛。
具体来说,对于个人,政府应该着力降低其短期成本;对于企业,政府应该保证其长期回报。之所以这样考虑,是因为个人相对于企业而言更加看重短期的投资回报,所以应该从降低短期成本入手;对于企业而言,如果企业资金比较充足,可以选择自我投资的模式,政府可以帮助这些企业建立专项基金,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而那些资金不太充裕的企业和公益性场所可以选择合同能源管理制(EMC)。
(二)落实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
要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就必须明确各方责任,做好产业引导。笔者认为,国家的责任主要在于分布式光伏产业战略的制定上,另外也要关注各地产业发展所面临的共同困境。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结合本地的资源禀赋进行有侧重的支持。另外,我国政府也要做好产业引导工作。建议政府部门可以对相关企业及个人进行定向培训,强调我国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目标,即保护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要向企业及个人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回收期,以及政府政策的持续性等问题,从而保证投资人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建设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一个积极的态度。
(三)提高行政效率、做好部门协调
分布式光伏发电由于其投资的分散性,其发展离不开群众的支持,而为群众提供一个优良的投资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府任务。特别是个人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推广,如果审批流程过于繁杂,必然会让很多投资人望而却步。所以政府首先应该简化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审批流程,同时也要简化政策,提高部门之间的协调性,增强政府部门人员的办事效率。
四、总结
综上所述,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的能源安全,同时也能帮助我国的光伏产业扩展国内需求,捋顺产业链条,其发展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当然正如所有新能源产业一样,分布式光伏发电在我国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坚持前期进行投资引导,后期进行“半市场化”处理的原则。在这样的原则下,我们进一步对投资者进行正确引导,消除业主想要投机的心理误区,同时也要扎实地做好产业的政策基础,形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为以后的产业市场化发展提供可循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丁芸,林韵.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5(03).
[2]邵汉桥,张籍,张维.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及政策分析[J].电力建设,2014(07).
篇9
【关键词】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仿真平台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光伏发电作为一项清洁无污染的新能源技术,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对其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
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是在此大背景下,面对全球能源危机及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而开设的新专业。因此,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就全国范围内来看属于较新的专业,分为专科和本科层次。目前,南昌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常熟理工学院等高校已相继开设了光伏专业。光伏专业设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是培养具有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光伏应用技术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因此,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正确与否及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国光伏行业的发展[1]。
由于大多光伏类专业院校都与光伏及半导体相关企业进行合作,这些合作企业能给学校提供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同时企业具有的技术、设备及人才等资源都会给教学方案的制定提供大量有用的信息。部分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加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力度,在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这三方面的培养,才会培养出更多光伏行业所需的应用技能型人才。
1 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光伏产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我院于2010 年在物理学院开设了光伏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本专业系统学习物理学及材料科学相关知识,以光电材料和电子电路学习为主,面向光电、尤其是光伏行业及相关企业,培养从事光电材料和器件研制、测试、分析和管理等工作的相关专业人才[2]。我院的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相对开设较早,但在授课中也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光伏专业课程确实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和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因此,选择针对目前我院光伏专业大三上学期所开设的课程《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初步探索尝试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作为光伏专业的新课程,在开设之初借鉴了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进行教学,但是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根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课时多,而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少;实验课内容安排较少,注重学生自主性的设计性实验更少;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等,将本课程结合课程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与探索。
2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方案
2.1 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项目化教学,加强课程设计后期分析
从培养方案来看,太阳能光伏发电这门课共54学时,理论课42学时,实验课12课时。考虑到本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较强,同时教材的后面章节实际是对前面基础知识的总结及应用。因此,考虑适当改变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分配及结构。教学上采用“基础理论讲授+实验+综合分析课程设计(师生共同参与,分析-讨论-总结)”这一教学模式,即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项目化教学。
课时初步分配如下:30课时课堂教学,讲授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的相关基础知识,包括太阳辐射的常识,太阳电池的原理,光伏系统的构成及各部分的结构功能,以及设计简易光伏电站的步骤流程及注意事项;14课时实验教学,带领学生将相关的可实现的实验进行演示及动手实践,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认识[3]。同时,对实验中存在的一些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从而掌握最新的光伏行业发展相关信息。10课时课程设计及分析,在理论学习及动手实验后,要求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课程设计的撰写,通过课堂讨论分析,促进知识的进一步掌握。
2.2 重视基础知识应用及实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校企合作
在光伏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中,对于《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这门课程的改革,除了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以外,还要对一些基础设施进行改革,其中包括实训室、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的建设等。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制约,目前我院针对光伏专业的部分实验室及配套实践基础设施还比较贫乏。当务之急,需要将课程中学习的相关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实训基地建设包括两方面,一为校内实训室的建设,二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前,洛阳有多家相关的光伏企业。因此,在学校条件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实践的前提下,可以优先考虑校企合作,通过企业的参观及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对课程理论的掌握以及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4]。
同时,作为相关课程的任课老师也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加深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随时掌握行业动态,根据行业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3 课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原有的教学大纲中,本课程的考察方式为闭卷考试。但是通过对这门课程的讲授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本门课程的综合实践及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初步建议对本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一定的调整,即采用闭卷考试+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综合考察方式。
闭卷考试成绩以百分制进行考核,占综合成绩的40%;课程设计也以百分制进行考核,占综合成绩的40%;学生的考勤情况及参与实验的成绩,占综合成绩的20%。在课程设计中,要求学生不能有完全重复的题目,例如在选题上要有特定的地理位置、环境因素的设置,在设计光伏系统时要尽量实现不同的功能应用及特点。通过以上具体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 积极探索课程发展模式,开发光伏发电仿真平台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若能完全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验同步进行,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和动手能力。但是由于目前光伏专业的实验设备相对贫乏,同时校外实践也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实验学生不能够亲自动手参与进来。因此,在目前的条件下,借助于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可以考虑开发一个光伏发电的仿真平台。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实验和动手能力的问题,同时相对购买成套的实验设备,也能够节约大量的成本[5]。同时,相关专业(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加入其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相关的仿真平台的开发。
3 结论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一门新课程,因此课程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除了不断调整、更新教学内容、应尽教师职责之外,教学方法、考试形式、实验室建设、实践训练、多媒体教学手段均在改革范围之内,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改革过程。
根据本门课程的特点,通过初步的改革尝试与探索,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表现在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合作意识增强,工程意识得到提高等几个方面。同时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也会发生深刻变化:知识结构得到调整,同时加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和教学内容的整合能力,最终教师职能逐渐向导师职能转变,这也为我校应用型专业教学转化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启东,袁竹林等.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会议论文集[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赵书安.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3]汪一鸣.从实验教学看工科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05.
篇10
一、高效太阳能电池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发展必须要紧密联系光伏产业的发展来考虑。
(一)市场有效需求难以培育
要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必须要立足长远利益而积极培育市场,变潜在需求为现实需求,进而促进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市场有效需求难以拓展成为阻碍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产业发展的关键设备受制于发达国家领先企业的市场垄断而难以国产化。主要原因在于转换成本高,使得相关下游企业不愿轻易使用即便是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的新设备。有设备制造企业反映,国产PECVD设备相比于进口设备而言,价格低、产品效率高、综合性价比高出至少50%,但国内厂商不愿在大生产线上应用,创新成果面临推广难的境遇。此外,我们还面对国外领先企业市场策略的阻隔,即在国内缺乏同类型产品时,国外领先企业采取高价策略;当国内同类型产品试制成功后,国外领先企业迅速降价以阻碍国内产品的应用。另一方面,在培育壮大光伏应用市场、以市场需求拉动产业技术能力的提升方面,相关扶持政策通常重顶层设计而轻微观机制建立,这也造成政策扶持效果不佳。例如,有的地方虽然已经将光伏电站与节能减排相挂钩,但没有给出更进一步的解决现有难题的措施,包括初始建设资金来源、合同能源管理等。而且,电站投资者还要面对融资难、不能买卖项目权(“路条”)以及补贴资金能否及时到位等众多现实挑战。
再如,鉴于光伏发电所具有的间歇性、波动性、可调度性低和成本高等特点,大力开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开发被寄予厚望。其中,国家能源局的《关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能新能 2013[433]号),财政部的《关于对分布式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电量免征政府性基金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综[2013] 103号),以及自2014年起实行的光伏发电年度指导规模管理,都将分布式光伏作为重点支持的领域。总体来看,上述政策都具有正确的理念和方向,但却遭遇到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尴尬。
究其原因,一是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存在融资难(电站无法抵押融资,对企业融资能力要求很高)、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特别是,以先行垫付建设费用、再通过电费收缴、逐步回收成本的能源合同管理为主的模式可能因缺乏契约精神而使投资方面临很高的不确定性。二是受到可以用作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屋顶产权复杂,不同屋顶建筑结构特点不同所造成的建设、调整、维修成本不一等问题的制约。项目开发商还要担忧屋顶拥有者是否能存续25年的问题。三是,对拥有屋顶资源的客户而言,一般而言,分布式光伏发电只能满足其家庭用电量的20―30%。再考虑到日照条件、组件发电效率和衰减、上网电价、安装成本、配套补贴等具体因素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投资内部报酬率吸引力也不足以使其投资。此外,相关操作层面上的一些具体细节也亟待进一步细化。
(二)关键设备的支撑能力欠缺
目前,关键设备供应商多为发达国家的龙头企业,如Applied Materials、Centrotherm、GT Solar等。我国在高效节能多晶硅料制备技术,电池用导电银浆、EVA树脂和背板等关键原材料,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的测试设备、CVD(化学气相沉积)还原炉、氢化炉、大型氢气压缩机、线切割机等关键设备制造方面,技术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此外,薄膜电池的主要设备以及超白玻璃、EVA、靶材等上游主要材料都依赖进口。关键设备的使用者光伏企业反映,国产设备的性能、可靠性缺乏验证,自动化程度且产能不高(国产单台设备的年产能一般较国外要小),设备间的衔接困难且与工艺研究脱节;而国外设备生产企业与工艺研发机构有相当紧密地合作,生产工艺被固化在关键设备中,购买设备即获得完整产品制造技术。同时,国外企业可以提供高达50―100人的7天×24小时不间断配套服务,国内企业往往很难做到。
(三)科技体制弊端导致前沿研究效果不佳
目前,绝大部分国内企业都在使用同一种已经应用了长达15年的主流晶硅电池技术,而在新型高效电池的研究领域,我国还缺少“革命性的技术”。一旦主流的晶硅技术被替代,届时我们经过十几年发展在硅片、晶硅电池和组件方面形成的国际竞争力和光伏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可能会瞬间坍塌。为此必须创造适合研究人员和企业发挥的条件、动力和资源。然而存在种种制约。
一方面,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使得研究人员从事前沿研究的动力严重缺乏。鉴于前沿技术的研发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投入的过程,也是一场持久战,而我国现有体制机制不完善,使得“放长线钓大鱼”的前沿技术缺乏成长土壤。例如,荷兰能源研究中心开发的金属穿孔卷绕硅太阳能电池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化历时9年。在此期间,研究中心只进行了专利申请工作,并未发表任何相关文章;而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同时,当前光伏企业面临较大的短期利润压力,也越来越少从事前沿技术研究。
另一方面,科研项目申报、管理的不合理,使得前沿研究的绩效既缺乏效果也缺乏效率。目前,国内支持重大技术前沿研究的主要是863计划和973计划。863项目的资助经费较少,单个项目平均约为2000万元,这与高效太阳能电池研究所需的高额研发资金相比只能说是杯水车薪,企业资金压力较大。973计划中每年资助一项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的研究,存在着专家操控、任人唯亲的现象。而且,在项目的经费政策和具体执行过程中,又存在着企业配套资金过高、经费中人员费用比重过低、项目周期过短等问题。例如,国内某光伏龙头企业的国家863计划重大课题,政府部门的专项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要求企业配套资金达5000―6000万元;且项目存续期只有两年,而企业在项目立项过程、合规性审查方面的时间占比较高,这给企业带来了较大的资金压力和研发紧迫感,并不利于前沿技术的研究。同时,科研经费中人员费用比重过低,难以调动人员的积极性。
二、政策措施建议
政府要发挥出实效,必须要坚持如下原则:一是在职能定位上,政府既要管得少,又要管得好。即要把政府引导支持和企业主体作用有效结合。二是在治理方式上,政府对重大技术发展方向的引导宜粗不宜细。即政府应支持所有类别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而不是代替企业去选择、确定具体的技术方向。三是在策略方法上,政府支持应“聚焦”企业并长期持续投资。即政府应将支持重点放在企业,突出企业主导作用并给予持续、长期支持。
遵循上述原则的同时,我们认为,可行的政策必须要立足于充分考虑各个利益群体的现实利益,以防改革阻力过大而难以执行落实;因此,我们本着尊重现实、量力而行、稳步推进的基调,建议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需求管理方面,应重视“种子用户”的培育和发展
所谓“种子用户”,是那些最初使用并高度认可且能引导大众用户积极使用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的用户。因此,在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必须要瞄准那些对普通大众有示范性、影响力和权威性的高势能人群,利用对高势能人群的洞察以提升客户体验;选择适当的领域和合适的地区,借助高势能地区、领域的影响,顺势而为,以逐步扩大内需市场。例如,在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方面,要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项目,适时总结应用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和政策,形成符合实际的分布式光伏商业模式,以加速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应用领域。
同时可以寻求利用诸如航空、航天、无人船、无人机等某些军事应用需求为主的高端市场,以及民用领域的光伏空调、光伏车棚、光伏幕墙等特殊应用,通过挖掘潜在需求并开拓新市场以鼓励相关技术能力的提升。此外,为避免当前产能过剩背景下,企业恶性竞争而造成的质量下降,确保产品、设备的长期安全可靠,与其他先发国家更好衔接,要继续建立健全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原料和产品的技术标准、检测和认证体系,保证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电站等原料和最终产品的质量,规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并为先进技术的发展提供市场空间。
(二)关键设备方面,应逐步提升本土技术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
要结合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引进的成套关键设备和产业化前期关键技术实行国产化方针,通过对引进技术和关键装备的分解、研制进行创新开发。同时,要逐步减少成套关键设备的引进,着重引进技术专利、技术情报和基础性科研成果。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建立社会公共平台(联合创新中心),以从事工程性、产业化研究为核心,进一步实现创新资源聚合、创新成果共享。在增强行业整体技术能力基础上,加强行业标准的话语权和对外专利谈判的主动权。鼓励企业自愿参加,取得成果、知识产权归平台所有,参与企业有优先使用权。特别是要发挥产学研结合的优势,加强对包括多晶硅冷氢化工艺等在内的高效节能多晶硅料制备技术在内的原材料的制备,以及包括控制器、逆变器、反应器、大型氢气压缩机等在内的关键设备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
即使本土技术能力得到提升,常常也会面临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能力的困局。要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加强合作,要认可用户在创新活动中的参与和互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首台套”扶持等相关政策,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产品的风险补偿机制,并加强政策的透明度,让企业和用户全方位了解政策。鉴于PECVD等关键设备的市场化一般要经过安装和测试、设备参数工艺流程设定、试生产并逐步提高产品良率直至稳定,最后实现产量逐步增加至设计产能的过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首个(批)用户成为了创新过程中承担首台(套、批)产品风险的主体。为解决用户企业的后顾之忧,建议对购买国产首台套的产品用户,按购买价给予一定比例补贴,同时规定国有企业采购必须优先购买国产首台套产品并给予同样价格补贴。这不仅有利于光伏产业中关键设备制造企业降低市场风险,而且还有利于鼓励关键设备的制造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通过自主研发替代进口。
(三)科技供给方面,应对支持前沿技术的方式进行必要改变
前沿技术大多具备重塑行业规范和边界的能力且培育和发展很难一蹴而就的特征,即一般需要较初始预期长的时间才能成为主流技术,而可能引发的结果要较预期结果更猛烈。鉴于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中的薄膜电池技术和新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属于前沿技术,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未来可能成为主流的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提前培育布局。
为实现有限扶持资金的“有效果、有效率”,我们建议,在底线管理思维下选择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进行政府科研资金资助组织方式的变革。即,必须让政府从科研项目评估、定价、选择的角色中退出。成立针对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评估和推进的专项委员会,强化委员会的作用,使其真正成为选择和培育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权力组织。
成员构成方面,委员会必须保证多样性。委员会成员数量在20―30人,由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和政府相关部门决策者共同担当。其中,工程技术专家、企业家成员要超半数,并可外聘海外学有所成的优秀人才3―5人;尤其是那些已通过国家高级人才引进项目甄别的、全职回国并已积极投入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产学研项目的高端实践性人才。同时,委员会成员采取公开推荐的方式,可以连选连任。
决策机制方面,实行集体审议决策。形成决策时,每位委员均享有平等的表决权,以简单多数的意见为基础形成最终评估建议。为防止项目评估、选择和定价脱离研究项目本身的专业价值和市场前景等决策权力异化现象,要建立广泛参与机制,并推行决策过程和结果的公开,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必须设定定期评价机制,对不符合要求的委员定期清理并建立黑名单制度,以完善惩罚机制,全方位提高不作为、胡作为的成本。
项目推进方面,要推动企业、专家和政府形成合力。建议委员会中投赞成票的委员必须在每年抽出一定时间,以个人或团队的模式对企业承担项目给予必要的智力支持;企业则要以项目搭建对接平台,探索以产为主、以学研为配套的新合作机制和模式,实现企业和专家的双赢;政府则应以项目为平台,促进企业、专家间频繁、及时、透明和清晰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