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班会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9 23:31: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班会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案例概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从马加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从刘海洋硫酸伤熊事件到周岩毁容事件,一个个惨痛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沉重的警钟。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20.3%的受访大学生有心理问题,25%—30%的受访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这些表现都可以归结为心理亚健康。心理亚健康不仅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变得悲观、失望、消沉,并产生悲愤、恐惧、焦虑、忧愁、痛苦等消极情绪,还会带来生理上的影响,由心理上不平衡导致生理上产生各种病变。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学生工作者需要深刻思考、科学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成因包括多方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尤其是通过经常性地与学生交流沟通,重点从学生自身角度归纳总结出以下几方面原因:
1.适应能力较差。从中学到大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过渡,大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方式、交际人群等都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能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对大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的一个重要考验。
2.自我期待过高。有的学生在高中时是班上的尖子生,是老师眼中的佼佼者,并给自己制定了很高的目标。但是,到了大学后发现,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的都是精英,许多同学的成绩及其他方面的素质都在自己之上,自信心受到打击。
3.学习就业压力大。大学生在学习上面临激烈竞争,在面对日益加剧的就业压力时,更是充满了焦虑和茫然,没有方向,看不到希望。
4.感情纠葛。由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年龄较小、阅历单纯、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不能完全理性地对待和处理与异往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发争风吃醋、单相思及一些其他矛盾和冲突,甚至出现失恋后的极度消极行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5.不良网络信息影响。进入大学后,他们普遍感到学习压力没有高中时那么大了,很多学生开始沉湎于网络游戏和不良网站,不仅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而且大大缩减了与老师同学交往的时间,进而陷入孤僻、麻木、懒散、焦虑的心理陷阱,难以自拔。
三、解决方案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近年来,笔者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主题班会,并且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做法是: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主题班会活动,让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会交流和自我减压,感受集体温暖,消除孤僻性格,走出思想误区。
(二)活动准备
1.让同学们每人写一封“灵魂信笺”。包括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和最想对身边的人(家人、老师、同学、朋友等)说的一句话。
2.让每名同学在互联网注册一个微博帐号,并随时将自己的想法、心情更新到微博上。
3.成立“吐槽小组”,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收获或者不快,畅快地“吐”出来,组长收集整理信息,征求学生意见,鼓励学生把愿意与同学分享的故事或者对社会热点现象的看法见解讲出来,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
(三)活动过程
1.组织学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学习。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充分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树立起“爱自己才能更好地爱他人”的理念。
2.分享灵魂信笺。主持人随机抽取同学们投到信箱里的“灵魂信笺”,并随机挑选一名学生在台前朗读。老师针对不同的“信笺”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点评,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发动学生进行讨论。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
3.爱心关注。教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微博留言在班会上宣读,引导学生在网络上关注这个微博,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让学生学会互助互爱,交流学习。通过微博上的讨论和交流,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还可以帮助老师实时掌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4.一吐为快。由“吐槽小组”组得吐槽学生同意后在班会上将“吐槽”同学的心情或对一些事物的看法公开,引导大家畅所欲言,一吐为快,老师给予总结和指导。
5.组织“心有千千结”游戏活动。请所有同学出列,分成3组(每组10人),每组中的九位同学任意随机牵手,形成一个大大的“结”,另一位同学在其他同学不松手的前提下把结打开,形成一个大大的“圆”,时间最短者获胜。通过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
6.班会总结。老师针对学生心理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分析和疏导,鼓励同学间多交流、多关爱,热爱生活、热爱班级,绽放自己年轻的生命。(播放汪峰的歌曲《怒放的生命》或其他励志歌曲)
四、启示与思考
笔者在组织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系列主题班会中,不断进行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梳理出的几点启示:
1.树立预防意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消除心理障碍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一定要树立超前预防的意识,不要等问题出现了才去解决。
篇2
在大学生活里,我们要度过4年,在不断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虽然不是很突出,比例也不高,但是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大学生受教育多年心理素质和思想素质都得到不少的提高。但出现一点问题我们也要关注。
一、活动背景
据调查,在我国,存在一定心理困惑及轻度心理障碍的大学生比例高达25%-30%,而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咨询、讲座、宣传展等方式来帮助广大同学,这些方式已不能满足广大同学的要求。因此我材料120126班开展心理主题班会活动,让心理教育走进班级。
二、活动目的
1、 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营造大学生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氛围
2、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为了活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创建和谐校园
三、活动宗旨
提高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班
四、活动主题
我爱我,与幸福同行
五、活动方式
主题班会
六、活动时间
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七、活动地点
A栋108
八、活动过程
1、 由班长向大家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的由来。
5·25”心理健康日的由来:“5、25”是“我爱我”的谐音,是2000年5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发起,北京十多所高校响应,目的在于呼吁学生关注自己心理健康的一次活动。此后,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办公室向全国大中学生发出倡议,确定每年的“5月25日”为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
2、 提问同学们什么时刻你会开心的笑
3、 选出3队同学进行“心有灵犀”的游戏,游戏前问他们组成一对的原因。(游戏规则: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下物品名称,一位选手背对黑板,另一名面对着他用肢体语言向他描述,直到选手说出该物品。说出物品最多者获胜,有奖励哦)
4、 组织同学讲出其他同学的优点
5、 玩鸡对鸭讲游戏(最少要有四到五个人玩,人越多越好。每个人发一张纸。每个人在纸上针对另外某个人写下问题例:小王的头发为什么那么短?)。写完后丢在一个大碗里面。每个人轮流抽,如果抽到自己写的就丢回重抽。随意想一个答案,写在另外一张纸上。答案丢在另一个碗里,问题自己留着。问题抽光、答案写光后,开始玩:每个人轮流,先念出自己手上拿的问题,
再从碗里抽一张答案,念出来(抽到自己原来写的答案就丢回重抽)。
6、 由班主任总结发言
九、活动意义
篇3
近年,许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大学生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比如,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情绪低落,感情脆弱,耐挫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有障碍,等等。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才,而且对整个社会都至关重要。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带来了许多困难,给家庭造成了负担,而且严重的敌对、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可能诱发违法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因此,重视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引导大学生排解,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活动目的
此次班会的目的是丰富本班同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加强班级同学之间的联系,是同学们在重压的环境中学会自我调节,采取有效的解决途径。解答一些实际的心理问题,增强班级凝聚力,破除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树立正确的维护心理将钢的意识。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20xx年12月4日19:30—21:30咸嘉心理咨询室
四、活动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公管0901班全体同学
(2)物力资源:心理咨询室、小奖品等
(3)小奖品合计23。5元
五、活动策划组织者
公管0901班团支部、班委、心育委员
六、活动参与者
公管0901班全体学生
七、活动流程
(1)组织全班同学做热身小游戏,制造欢乐和谐的氛围。
(2)进行心理测试,让同学们更了解自己。
(3)同学们将自己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大家一起协商解决方案。
(4)大家一起玩团体小游戏。
“心灵之约”团日活动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的基础。同时,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也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面向全院学生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我院心育部和组织部倡导“心灵之约”心理主题班会。接到通知,我班班委、团支部积极准备、策划,12月4日,我们的班会如期举行。
活动分为三部分:
(1)由校心协心晴小组成员郑文华同学带领大家做“数三抓手”热身小游戏。在这个小游戏中,有几位同学不幸被罚,周芬芳和朱丛给我们表演了伦巴,廖胜强和祁双分别打了长拳和太极,宁凯也一展歌喉。他们的表演让那个同学们欢笑不断。
(2)由心理委员胡君给大家做心理测试,从个人喜好和小西关推到性格和以后的发展。然后大家讨论这样的心理测试准不准。在测试和讨论中,其实是在了解自己。
(3)解决大家的烦恼是此次班会的主要目的。我们组织同学们将自己的烦恼写在小纸条上,然后全部放入小纸盒里面,每个人抽出一张,念上面写的字,说出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会怎样去做。然后别的人再发表自己的意见。这个环节中,大家说出了“学习工作时间冲突”“不够自信”“暗恋的烦恼”“想找到知心的朋友”等心里话,在相互的讨论中,我们得到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大自然各个同学也非常热心的帮助解答。有的同学主张有压力是多出去走走,多去亲近大自然。烦心的事后找人说说,不要憋在心里。还有人说“暗恋不是烦恼,烦恼是没有暗恋”。其实,这些都是大家伙多或少都有的烦恼,一起解决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原来大家都是这样,我们都会有烦恼,但是只要坦然面对,都可以解决。最后,团支书和心理委员提醒大家可以在无法排解心理问题是预约心理咨询师,并指出这是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时而安静,时而欢笑,大家集思广益的过程温馨美好。
篇4
关键词:辅导员;心理健康;高校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现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知识密集、竞争激励的信息时代。他们所面临的社会活力与压力、机遇与风险并存,让他们既有很多选择也有很多迷茫。这种环境,严重影响到了学生的智能素质、人格成长和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认为,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转变,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他们在这一阶段,虽然生理上快速成熟,但很难快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如果调试不当,就很容易产生心理不适,甚至出现心理障碍或严重的心理疾病。
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不少人生活在被宠溺的环境里。家庭教育的不足导致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差、感情脆弱、适应速度慢,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第一位的社会发展模式的负面效应,导致了90后大学生急功近利、好强而脆弱的性格,一旦失败将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查中发现,大学生认为诱发心理问题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学习压力大、不懂恋爱或失恋后的消极心理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二、辅导员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
1.采用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
(1)群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相结合。茫然、失望、空虚是心理问题的导火索,只要正确引导,积极沟通,解决这类心理问题还是很容易的。比如定期召开年级例会、班会、除了总结、部署工作外,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从人生观、价值观角度,为学生分析人生,将学生的全部精力引导到学习的轨道上来。
(2)常规心理疏导和专业心理指导相结合。学生中出现的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轻微的,有的是与同学有点小摩擦,感情不顺利等一时思想上想不通,也有的仅仅是需要倾诉一下,对于这类问题,我们要耐心指导、以情感之,帮助其走出阴影。对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患有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的学生,则交给专业的心理辅导中心指导。
(3)学校教育和家庭劝导相结合。学校教育合理,家庭教育合情,学校和家庭主动沟通,加强交流,根据不同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劝导教育,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建立乐观、健康的心态是非常必要的。
2.辅导员自我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升
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是非心理专业的,为了既做好德育工作又能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加强专业学习,积极参加心理教育培训、实践,切实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大部分高校积极推行高校辅导员三证培训,部分高校通过构建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划分成知识能力模块、方法能力模块和实践能力模块,分层次培养。在对现有辅导员加强能力培养的同时,在招聘中,有意识地增加心理专业辅导员的数量,提高整体心理教育水平。
3.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咨询等教材和书籍已经出现了多种版本,但在课程建设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主要是讲座、心理咨询和选修课,还没有真正地纳入到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去。学生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了解还很不全面,所学知识不能解决自身遇到的各种问题。
4.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指校园文化心理、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师生关系等能够对大学生心理形成影响的校内环境。高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有利条件,挖掘潜力,为心理健康教育创造适宜的条件,形成自己的特色。
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潜在的,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形成优良的自我发展的空间,这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无裨益。
5.加强辅导员自身修养,改善辅导员心理健康
辅导员是与学生交流最多的高校教师,面对的学生数量多,负责着学生干部的培养、奖助学金评选等很多与学生的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学生的不满。
但是当前情况下,辅导员面临的问题多,工作难度大,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对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创造一个和谐、宽松、乐观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交流中发展,有利于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使其健康发展。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浩大的工程,即便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效果也未必明显。心理健康教育预防重于治疗,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与解决极为重要,做到这一点单靠辅导员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骨干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5
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主题
绘人生蓝图 圆青想
二、活动时间
xx年5月20日
三、活动地点
待定
四、参于人员
xxxx级x班全体同学,倪导师,张辅导员
五、前期策划准备
1、心里联络员了解同学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通过查资料、询问有关老师找到解决方法;
2、召开班委会议制定详细计划,考虑全面。以使在班会中,心理联络员作主导作用,每位班委协调配合好。调动同学们积极性是尽可能多的同学在其中受益,而不只是一个形式。
六、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
设计并筛选活动流程,确保同学们在快乐的同时学习心理知识,解决学习生活疑惑,做好人生规划。
2、班会序幕
做一个真心大冒险游戏,既可以调动同学们的好奇心,又可以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使班会在轻松而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行。
3、班会开始
讲解此次班会的意义,并对整个健康月的活动做一个总结,把此次班会的安排流程告诉同学,是同学对对此次班会有个大致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4、视频观赏
播放几个同学们感兴趣的而且与本次活动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视频。
5、疑惑解答
讨论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在交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此同时,心理联络员为大家讲解一些学习到的心理知识,增加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帮助做好人生规划。
6、游戏阶段
(1)心理测试。在娱乐中了解个人性格、交流等方面的优势特点及不足之处。进一步了解自己,探索自己。
(2)文字接龙。以宿舍为单位分组,进行语言传达。让同学们在集体中感受到快乐,增强集体观念。认识到未来的社会仍需要合作。
(3)户外活动。另找时间开展户外活动,譬如,混合篮球,编花篮,兄弟连等各种的娱乐活动,放松同学们的身心,认识到身体是未来竞争的资本。
7、班会总结
与同学们交流此次活动的感受,以书面形式字数不限,重在参与。对最近班级里存在的问题做一些分析,并提出个人的见解,对今后同学们共建和谐班级提出合适的建议。
8、班会结束
班委做后期工作。如,卫生方面,会后保持教室优良的环境。讨论此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寻找更加合适的解决方法,为以后开展活动汲取更多的经验,以完善各项工作。
七、后期工作
心里联络员对同学们所写感受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同学的情况适当的与其交流,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自我,做好人生规划
xxxxxx学院
xxxx级x班
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趋势;症状自评量表;大学生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新生,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不论是校园环境、人际氛围,还是学习方法;也不论是个人目标、家庭期望,还是自我定位,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大一新生基本上都需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近年来,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多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心理学界和精神卫生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在教育学界,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专业化心理健康机构的建立、机制的完善和队伍的优化,共同引导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向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就是发展模式下的重要工作之一。位于滨海城市—河北省秦皇岛市的燕山大学是一所国家重点大学。自2002年起,该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先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房树人投射测验等在每一届本科新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普测和筛查。根据测验结果,为每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并针对筛查出来的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开展了如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等多种形式的干预和辅导工作,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效果。笔者从近三年燕山大学的新生心理普测结果和后期干预的有效经验出发,谈谈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一、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现状
对燕山大学近三年(2006-2008级)新生心理普测数据中的SCL-90的结果作以比较、统计和分析,得出如下四方面的结果和启示。
1、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以因子分≥3作为检出标准,2006、2007和2008级新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1.24%,7.86%和4.83%,三届新生总体的检出率为7.89%。国内其他采用SCL-90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一般为2.3%-26.1%[1-3]。燕山大学的研究结果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说明国内不同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特点存在一定差异;同时,本研究中三届新生总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9%,没有超出上述同类研究结果的范围,基本处于同类研究的中下游水平,提示该校新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比率正常。
2、三届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方差分析结果显示,SCL-90的总分和9个因子分在三届新生之间无一例外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并且有明显的逐年降低的趋势(p<0.01)。提示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年提升。
3、三届新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与常模的比较:三届新生总体的SCL-90的所有因子分与大学生常模和全国常模相比较,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与大学生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9个因子分均较低,提示该校新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比较乐观,同时也表明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自己的群体特征,与大学生常模存在明显差异。与全国常模相比较,三届新生的躯体化、抑郁和敌对3个因子分较低,其余6个因子分较高,提示该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一般人群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两方面的薄弱是三届新生的共性,应引起该校相关心理健康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4、三届新生心理问题症状表现的因子分布:结果显示,三届新生中重度症状比例最高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为强迫症状、人际敏感和偏执,2007级为人际敏感、强迫症状和抑郁,2008级为人际敏感和强迫症状,三届新生总体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接近或大于2%;重度症状比例最低的因子分别是:2006级、2007级和总体均为躯体化,2008级为躯体化、恐怖、焦虑和精神病性,上述因子的检出率均小于0.5%。不难看出,强迫症状和人际敏感两项的异常,是近年来该校大学新生的通病,这无疑给该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明了今后开展工作的方向和侧重点。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
众多关于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论述均指出:大学新生的适应主要表现为生活环境适应问题、人际关系适应问题、学习适应问题、自我认识与定位问题等方面[4]。燕山大学心理中心针对大学新生的上述常见心理适应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性和服务性措施,这些措施是在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摸索和研究,总结提升出来的,现已形成一套较完备的、行之有效的体系[5]。燕山大学以国内外科学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案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和涵盖了上述诸多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该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的基本思路。从燕山大学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出发,引申和扩展到我国高校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应着重从观念的转变和措施的开展两大方面入手。
(一)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的转变
1、由矫治模式向发展模式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体现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目标定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的典型方式。从服务对象和目标的角度来分类,有矫治模式和发展模式两种类型。矫治模式以有心理障碍学生为对象,以消除症状为首要目标。此种模式带有浓厚的医学色彩,其特点是注重心理问题的具体分析,通过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使双方能在共情的基础上平等、真诚地对话,有针对性地消除心理问题。其局限性也很明显:矫治模式是一种被动的教育策略,即当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后再采取补救性的措施;而且,矫治模式对教育者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要求很高,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和训练,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技术问题,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2、施教者主体的转变
在高校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施教者的主体是为数不多的校内专兼职心理教师。即使是按照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咨询教师与在校大学生的数量配比要求——1:3000的比例来配置,对于像燕山大学这样一所仅本科生就达三万名的高校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也不足十名。这样为数不多的数名心理教师肩负着维护全校几万名学生的心理健康重担,很明显是超负荷的,所以仅凭他们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协调模式”恰好弥补了这一缺憾。此模式的核心是构建“校—院—学生”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统筹协调三级网络的工作,使之服从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目标。此模式不但能够保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期、稳定地开展下去,而且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高校的整体工作结合起来,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以燕山大学为例,该校自2003年起就逐步构建起了由校(学生工作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院长、学生科长和辅导员等)和班级学生骨干(班干部和“心理危机阳光小组”成员等)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为一级网络,主要负责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与评估以及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理论与技术指导等;学院的学生辅导员等为二级教育网络主体,起衔接、沟通、强化教育的作用;班级的学生骨干为三级教育网络主体,主要负责及时发现和反馈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等。该网络体系中各级的责任、分工和工作重点不同,但大家紧密联系,及时沟通,密切合作,通过二级、三级教育网络系统向全校范围辐射,有助于心理中心对于全校危机学生情况的掌握,信息通畅且有效[5]。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际操作体系的丰富
针对上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趋势中的两大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工作方法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1、与发展模式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矫治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不外乎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热线、危机干预等几种形式。上述工作形式中,心理教育工作者基本都是坐等心理问题学生上门,然后给予相应的辅导或干预。其工作对象是少数出现心理不健康或不正常状况的学生,教育和服务的范围较小。而新型的发展模式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其未来发展问题,主要任务是使大部分学生学会自己应对问题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所以是以前摄性预防为主导思想的。此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将大大扩充,主要有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心理健康常识和技能的宣传(如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报纸、网站等形式)、佳片心理解析、心理知识大赛、朋辈心理辅导、新生心理普测、各年级心理问题排查以及根据普测或排查结果给予的约谈、团体辅导、主题班会、新老学生座谈等活动。
2、与施教者主体扩大相对应的心理教育途径
预防发展模式的兴起必然要求施教者主体的改变,正如前文所述,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者从少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扩展到遍布全校的三级工作网络全体成员,此工作网络中,经过系统培训的学生心理骨干(学生干部、心理健康协会会员、班级心理委员等)、辅导员、任课教师等成为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措施也随之丰富起来,主要有辅导员举办的心理健康讲座或主题班会(常见主题同上),辅导员或学生心理骨干组织的老生经验谈、心理情景剧、心理沙龙、素质拓展等班级活动,学生心理骨干自办的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的板报、报纸、广播节目,同学间的朋辈心理支持与辅导以及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参考文献:
[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个案研究——吉林师范大学05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06,(11):74-77.
[2]王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630-632.
[3]王希华,赵广平.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趋势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3):287-290.
篇7
1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学证明:女性对于情感的敏锐体验要远远超过男性。女大学生作为女性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特殊年龄段、特殊的情感成长期,往往使她们的情感极为敏感。据有关调查:女大学生中经期身心综合症的发生率高达82.95%,有13.7%的女大学生一年中有1/3的时间是在抑郁、烦躁、不适中度过的。这表明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比较严重。根据笔者多年学生管理工作实践调查发现,目前女大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表现较为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心理。女大学生的自卑感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自身外表不突出;二是自身能力不足。大多数学生经过高考的拼杀,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普通的一员,除了学习成绩之外,还有诸如知识、才艺、交际等方面的差距。三是城乡差距所产生的心理落差。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会在城乡的对比中变得极度敏感多虑,尤其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女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这种状况在大一的女生中表现得更为明显。笔者曾接触过这样的一位大一女生,由于经济困难且说话带着浓重的乡音,她较少与其他同学一起行动,久而久之就习惯将自己内心世界重重隐藏,对外界产生一定的排斥,由自卑走向自闭。
(2)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意识是青年期心理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面,而女大学生是一个自主性和自我意识较强的群体,她们在进入大学后才逐渐体会到“自我管理”的意义,进而加强其自我意识。而强烈的自我意识决定了当代女大学生的自我主义,如更为关注自我形象,注重自我评价,在很多时候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很少也很难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
(3)焦虑烦闷普遍存在。在当今的大学校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郁闷”一词,随着大学生中独生女的增多,“郁闷”的状态在女大学生中更普遍地存在。女生情绪易于激动,有时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以让女生宿舍处于几天的冷战状态。另外,当女生面对学习、生活、感情等困惑时,往往又不像男生那样有更多的表露和发泄的方式,由此而产生的焦虑烦闷常隐藏心中,无形中加重其心理的不适。
(4)人际交往关系紧张。大学里,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汇集成一个社会小群体,由于各自家庭背景、生活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冲突和情感损伤。而受女性特有的细腻、多疑等心理特质的影响,女大学生人际关系显得更为紧张。且随着大学生独生女人数的增加,父母娇惯、自我中心,心胸狭窄,经常抱怨他人,特别是在女生宿舍,较之男生宿舍更显现得复杂和微妙。据笔者五年一线学生工作经验总结,女生宿舍问题所占女生日常生活问题的比例高达95%。笔者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曾遇到这样的状况:一间女生宿舍5名学生,饮水机多达5部,5名学生因宿舍电费及公共用品费用开支不能达成一致而造成相互关系的严重紧张,并发展成同宿舍两个月以来没有任何的言语交流,处于长期的“冷战”状态。
(5)恋爱及性心理的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青春机能的成熟与性意识的觉醒引起了女大学生心理上微妙的变化。在中学阶段,由于父母看管较严且身负升学的压力,即使有爱的需求也常藏于心中,而在大学相对宽松的环境下,爱的需求开始得以表露。而相较于男生而言,女生在感情上更为敏感、盲从、幼稚和单纯。女大学生一旦恋爱,极其容易陷入一种“爱情至上”的境界中,不善于把握感情的分寸,可以为对方献出自己的一切,甚至认为肉体的关系会让双方感情进一步升华。当双方感情破碎时,女生往往会觉得自己付出较多而产生心理的不平衡,随之产生心理包袱或因过度悲伤失去理智而做出轻生的举动。笔者曾处理过一例大二女生因失恋而试图割脉跳河的事件,该女生来自观念保守的农村,其在大一时认识了比自己高一年级的师兄并确定恋爱关系,在半年期间,该男生曾多次提出与其发生性关系均被拒绝。而当男友提出分手时,为了让感情得以维系,该女生最终答应了男友不合理的要求并与其发生性关系。而两个月后男友再次断然提出分手时,该女生认为自己已献出肉体而产生心理的极度不平衡,进而产生轻生。幸好该宿舍同学发现其异常并及时报告辅导员老师采取相应的干预才阻止了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恋爱中出现的挫折,会导致女大学生身心的疾病并酿成悲剧。
2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
女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客观上的社会、家庭、学校的因素,也有主观上的生理、心理因素。
2.1客观原因
(1)传统文化对女性心理深层次的影响。女性自古以来被视为弱势群体,诸如“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的传统性别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深深地影响着现代人。尽管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追求男女平等,但改革的浪潮还不足以将“男尊女卑”的观念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角色轻视的观念,是导致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2)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家庭是个体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教育方式、态度以及价值观、期望值等都潜移默化地成为子女思想观念的一部分并直接支配其行为活动。受重男轻女的旧观念的影响,特别在多子女家庭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农村,女孩子的受教育权受到限制,家庭对其关注及关怀严重缺失。小婷是笔者所在学院07级的女生,因生活在梅州某县“重男轻女”观念相对严重的农村,从小就受到父母的明显冷落而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进入大学后又发觉自身各方面能力不足并没有“亮点”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其采取在大众面前用夸张的言语及异常的行为来引起关注,把自己伪装成心理异常学生来获取老师和同学的重视和关心。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女大学生心理产生的严重影响。
(3)我国基础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长期以来,从小学到大学,绝大部分学生都缺乏良好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注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其情感教育。目前,很多高校甚至中学都开展了情感教育、性教育,而大多基本上停留在标语、口号式的宏观层次上,缺乏必要的细致和深入,尤其是对女大学生的个别教育引导还不够。
2.2主观原因
(1)自我意识不健全,常出现认知偏差。女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大都与自我意识有关,例如不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不能准确地自我定位等。
(2)生理的因素。当前的女大学生年龄基本上在18-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逐渐成熟中。女性具有周期性的月经来潮直接影响着她们的思想情绪。据调查,大部分女大学生会痛经、闭经,这给她们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困惑。
(3)应对策略与应对能力欠缺。很大一部分女大学生在对生活事件的应对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当她们遇到某些困难,虽然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过程及内外原因进行分析,但是最后往往会出现“我知道……,但是我该怎么办?”的疑惑。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她们面对困难时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而是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最终导致心理障碍。
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疏导对策
21世纪要求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女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更需关注。为此,针对女大学生存在的较为突出的问题,根据其特有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教育疏导对策,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势在必行。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学生管理工作一线的辅导员,我们应在平时的教育引导中帮助女大学生加深对自身角色的理解和把握;认清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自己的期望与追求;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她们树立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增强她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促进她们的全面发展。此外,高校要不断优化德育工作队伍,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在高校扩招、学生增加的情况下,及时配备、补充管理队伍,发现并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加强爱情观的教育,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婚恋观女大学生在恋爱方面存在的感情问题与婚恋观直接相关,而正确处理恋爱问题也是做好女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我们应从女生生理和心理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她们充分认识爱情的真正意义,而不应在恋爱上盲目从众或失去自我。同时应注重方式方法,改变传统的说教式,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合理的案例教育并采取谈心聊天的方式,让女大学生们懂得巧妙地拒绝恋爱中不合理要求的艺术,学会以尊重对方的态度和机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此外,还要在平时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培养女生承受失恋打击的能力,并从中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把情感转移到学业上及自己感兴趣的更广泛的领域中。如针对大一的女生刚刚离开父母来到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分不清友情和爱情,面对高年级师兄的“关心”,常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高年级女生常对男友的一些不合理性要求感到困惑,毕业班女生开始对“毕业即分手”产生恐惧,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会根据年级的特点开设相应的女生恋爱观教育的讲座及座谈会,并以“恋爱观”为主题开展主题班会及辩论赛,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3)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针对女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女大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情靠情感染,心用心沟通,教育必须以活动为载体。高校的学生工作应利用工作方式灵活多变、教育内容紧贴时代的特点,有侧重、有针对性开展系列的主题活动,强化教育效果。各学院可以征文、主题班会、辩论赛、“女生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心理情景剧比赛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具有女生特色的活动,促使女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展现自我,寻找自信,追求独立。同时可以通过学生会女生部,定期开展一些譬如“关爱女生”,“关爱自己”,“关爱生命”的关怀活动。通过这种主题鲜明的活动,逐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关爱和被关爱所带来的温馨,从而提供一个便利的机会让学生反思,应该如何跟人相处,怎样正确对待爱情,怎样懂得珍惜自己生命及报答他人。如笔者所在学院每年3月举办“女生节”系列活动(包括“心灵手巧”插花比赛、“心语心愿”祝福语征集等),5月举办全院心理情景剧剧本征集及“心理健康月”活动,九月举办“恋爱观”主题班会及辩论赛,十月评选“罗活活优秀女大学生奖学金”及“关爱女生”征文比赛等,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4)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释疑解惑,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我们应该坚持发展性与补救性咨询相结合,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咨询,帮助其缓解压力、宣泄情绪,引导她们走出心理的误区。在每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试普查建档的基础上,通过电子邮件、QQ、书信、面谈等方式,对存在心理问题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帮助她们尽快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同时,根据女生的心理特点,很多女生在遇到心理困惑时往往不能在心里埋藏太久,更愿意向好友、同龄人倾诉以寻求帮助与支持。因此,朋辈心理咨询作为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朋辈间相互开导、安慰和帮助的形式,实现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是高校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同时,让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也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可以组建朋辈心理互助中心,挑选一部分对心理咨询工作富有热情及责任感的学生,经相关专业培训后组成中心成员,开通心理热线电话及短信,开展朋辈间的心理咨询与帮助。如笔者所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成立的由各学院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心理咨询小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就笔者所在学院心理委员反馈,通过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帮助下,自己提高了对心理问题的鉴别能力,对自己有了客观的认识,在提升自己的同时还帮同学们解了不少“愁”。
篇8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请笑纳!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1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完善人格,全面提升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__第二高级中学在五月份开展了以“关爱自我心灵,阳光伴我成长”为主题的“525”心理健康节活动。
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成长情况,心理健康节相关活动在各年级分别展开。面向高一、高二基础年级,重点强化对心理健康的了解,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展开心理测试活动、召开主题班会、征集心灵之声征文等多种形式帮助同学们解决心理困惑,以更好更健康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
面向高三毕业年级,结合高考备考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的实际,重点开展考前心理疏导工作,全天候开放心理咨询室,通过图片回顾展、趣味游艺活动、特色班会、心灵角落等多重方式全方位引导和帮助考生舒缓压力、放松身心。并与油田EAP项目组联合推出公益讲堂高考专题,为考生及家长减压助力,放飞心情,成就梦想。
学校在重视学生和家长心理成长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特与校工会联合,专门为教师设计减压活动,校园摄影比赛、趣味投篮比赛、户外徒步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老师们喜爱和欢迎。
学校今年还特别印制了“525”心理健康手册,与学生和家长共同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点推介了由60个项目组成、包括10个分量表的《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同学们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测试,测量自己心理状态的变化情况。
“525”谐音为“我爱我”,提醒大家“珍惜生命,关爱自己”。心理健康节活动由心理教研室策划,德育处与各年部鼎力配合,旨在引导师生及家长学会心理调适的基本技巧,化解心理危机,激发学习内在动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2不知不觉,担任我们__班的心理委员差不多两年了。首先我想以一个问题作为开篇:5 月25 日是个什么日子?——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到来之际,我总结一下我这近一年来的工作和感受。
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它相当于一次讲座,从那次培训,我大概了解到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一、协助老师了解并收集同学们的心理信息,及时汇报异常情况。所以我时常观察同学们的心理,可喜的是目前我们班没有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我也相信未来也不会有。
二、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自己不是心理专业的,不懂得什么心理知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解决一般情绪问题的方法。例如:倾听、安慰。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很有用的,另外,我们班级也会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和讲座,同学们也积极参与。 同时,我们班级也非常注重宿舍文化的培养。宿舍是我们休息的场所,所以对于宿舍,首先抓的是卫生和安全问题。我们班级通过男女生互访宿舍检查卫生安全评比等活动让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宿舍的环境卫生。另外,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上,我们也不放松。平时,班级经常组织同学们通过宿舍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增强宿舍同学之间的联系和班级集体感,也通过学习小组活动让大家在学习想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的总结,愿__班各位同学永远健健康康、活泼开朗,祝我们班越走越好。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3__年9月6日、7日两天,我们学院迎来了__级新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学院更加充满生机。学院师生都在为迎新奔波忙碌。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很柔和温暖。
迎新结束后,又开始紧张激烈地进行社团 会员招新活动了。我们心理健康康协会选择在9月8日到9月16日这段时间到新生宿舍去招新,对着届招新我们会干都期待已久,信心百倍,我们始终坚信:心理健康协会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融入我们他们会更健康,更加自信。在此之前,我们做好了招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心协会徽、宣传单、宿舍新生安排表,分配好各会干的任务。(会徽图案是“双手捧着一颗红心”,代表爱心)
在新生宿舍里,我们信心十足,热情地介绍我们协会的概况,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心协。我们主要介绍我协会从创办至今的概况及举办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进行手抄报比赛,到安老院慰问老人,去特校看望特殊儿童,观看精彩的心理影片,每年举办的5.2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新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此也很感兴趣,频频发问,我们都乐意地去解答每一个问题。
招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新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的过程。去新生宿舍招新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我协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纳、并融入我协会。
__年9月17日、18日这两天,全院所有社团都统一在篮球场那边摆台招新,给新生最后选择想要加入社团的机会,虽然那两天阳光猛烈,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但我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任由汗珠滚落却依然保持微笑。
9月18日下午,协会招新工作进入尾声,我协会圆满完成了此次的招新工作,经过统计,我协会共招的120个新会员。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协会注入了新的血脉,使我协会更加壮大,更加充满力量,我相信:我协会的明天会更好!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4为响应学校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号召,自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四级网络建立以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指导下,在全院学生的广泛参与下,传播学院结合学生实际,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对营造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产生积极的影响。08-09学年我们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工作、通过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预防心理问题发生及做好个案咨询三条主线开展工作。现具体总结如下:
一、在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
1、协助做好5.25心理健康节的相关工作。
在我校首届心理健康节中,我们和管理与经济学院共同承办了“心随影动”优秀心理影片展播活动。在活动中,我们选择了《海上钢琴师》等四部心理影片,精心制作海报,联系教室,为大家放映。放映前,我院心里协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向观众简要介绍影片内涵,引导同学们从心理角度欣赏影片。此外,我们还组织观众撰写影片观后感,并邀请我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老师担任评审,评选出优秀作品。
2、建立心理档案,做好个案咨询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统一指导下,认真做好2011级新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建立工作。通过整理档案数据,我们针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心理知识普及工作;对于心理问题严重的学生,及时反馈给该生辅导员,并通过于辅导员老师的沟通,寻找该生的症结所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案咨询工作,并关注该生在学校的发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由于广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好,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通过抓好心理社团、心理委员和心灵护航员,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素质拓展工作,从而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主要通过以下工作具体实施:
1、依托组建心理社团,倡导自我服务
2011年6月,为激发学生积极关注心理健康,学院在心理辅导员老师指导下成立了心理协会。协会从成立初就建立了较完备的体制,征集确定了协会名称“聆心心理协会” 及logo,拟定了协会章程,并确定了工作宗旨、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等。协会的成员包括各班心理委员、各宿舍心灵护航员及对心理知识感兴趣的同学。协会内根据公平竞争的原则,竞选出秘书、调研、策划等工作小组的负责人。协会自成立以来,常规工作和特色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调研组定期调研学生心理情况,并在例会中上报心理辅导员,然后根据老师的指导寻求解决办法。协会还通过“心理活动月”等特色活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同学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心理协会的成立为学院心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抓好骨干培训,夯实工作基础
学院的心理工作主要通过心理委员和心灵护航员开展和落实,他们是学院心理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工作是否到位事关整个学院心理工作。为了提高他们在心理工作方面的专业素质,学院组织了多次心理委员培训讲座。培训中,学院心理辅导员老师介绍我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四级预防体系及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和工作要求,并结合案例介绍如何科学合理地预防与解决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扩展心理委员的心理知识,指导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方法及强调保密等工作原则。参加培训的同学专心聆听、认真记录,收效良好。一名心理委员参加培训后说:“作为一名心理委员,很高兴能接受到专业的培训,这无论是对个人心理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班级心理工作的开展,都是一件很有益的事。经过培训,我对自己的工作更加感兴趣了。”
3、注重教育实效,丰富活动载体
学院每学期通过征集问题、张贴海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分阶段进行心理知识普及。本学期开学后,为了帮助08级新生更快、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帮助07级、06级同学及时排解心中的苦恼与疑惑,协会向06、07、08三个年级的同学发去了邀请函,邀请大家参与“最困惑自己的心理问题”征集活动。活动得到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写下令自己最困惑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地反馈给协会。协会通过向心理辅导员老师反映、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资料、向心理专家请教等多种渠道寻求解决方案,并及时将得到的信息反馈给大家。在团总支的指导下,各班还召开了“感悟生命”、“朋辈互助”、“如何塑造成功心态”、“怎样正确面对考试”等主题班会,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
4、打造特色活动,浓厚心理氛围
学院从2011年11月到12月上旬组织了“心理活动月”特色活动,活动月期间开展的各类活动面向全院同学,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系列活动包括“心随影动”优秀电影展播、“心路启航”心理健康培训、“欢乐体验坊”游戏环节、“快乐向前冲”心理知识竞赛四个内容。“心随影动”每周一期,共放映了《美丽心灵》等四部电影,引导同学们从心理学角度观赏影片,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并组织同学们撰写观后感。“欢乐体验坊”环节中通过解手链、排生日、说与唱等多个心理游戏,促使个体通过团体的内在交互作用提高团队意识、交往能力和组织归属感,完善自我。在游戏之后,有同学说通过心理游戏不仅能加深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能在开心与放松的同时学到很多的心理知识。在“心路启航”讲座中,学院心理辅导员老师为各班心理委员、心理导航员进行心理知识普及和心理工作培训,以发挥心理委员的专业职能。“快乐向前冲”活动分为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室外活动在校园中进行,依靠团队成员的团结协作来完成探路、寻宝等任务,并依据所用时间确定参加室内活动的队伍。室内部分是心理知识竞赛,竞赛中考察了参赛同学较为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让喜欢心理知识的同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促进了心理健康知识在同学中更为广泛地宣传和普及。心理活动月历时近四十天,活动形式多样,参与同学多,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
心理健康教师工作总结5__年,我在教育局及活动中心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发挥中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阵地之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途径、方式、内容等方面作了一些尝试。为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更好地开展明年的工作,特写此总结与计划。
一、工作总结
1、__年暑期,举办了两期“生命如花绽放”心智成长主题夏令营即中小学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供辅导学员35人。
夏令营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心理拓展训练等为形式,融入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独特性,学习珍惜和热爱生命并创造生命独有价值。活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尤其是互动中的体验和同伴分享给了孩子们前所未有的心灵触动。学员们通过活动加深了自我认知,树立了生命信念,提高了自信,增强了与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应。
2、10月10日,参加了城区妇联主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
开展了现场咨询、版面宣传和心理健康知识传单免费发放等活动,帮助市民更科学地认识心理咨询的同时,也扩大中心的知名度。
3、10月28日,应基教科要求,为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作了题为《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兼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培训。
明确了心理辅导室建设的有关要求,介绍了台湾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的一般理念和操作技巧,为学校科学规范建设心理辅导室并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课提供了及时而有益的帮助。
4、11月15日至30日,随基教科对全区各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情况进
行了一次排查,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全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的建设情况,并对检查工作做了及时总结和交流。
5、完成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成长沙龙的个人资料收集工作。
6、从11月9日开始,为满足学校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家长教育水
平之需要,主动义务送讲座下校。先后为城区职高、英雄街小学、惠丰小学、淮海小学、站前路小学、华丰路小学等六所学校送去七场教师及家长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受到了听课教师和家长的欢迎。
7、自觉开展理论学习,坚持提升业务能力。
暑期先后赴北京参加了第三届海峡两岸生命教育研讨会和首届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国际研讨会,并将学到的理念与技术及时应用到学生团体辅导和教师及家长的各类培训中。
8、继续完善了咨询部档案并做对外宣传报道。
二、工作反思
1、有时候想问题理想化,脱离实际,原因在于一方面急切想为城区中小学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点什么,但又不了解各校实际状况。
为此,以后还需要更主动深入学校,这样才能确切了解他们的需要,也才能发现典型,总结经验,为做好辅导积累第一手资料。
2、在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内容、途径等方面还需要结合城区实际做进一步的探索,做出特色同时追求实效。
3、在扩大心理与教育咨询部的知名度方面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篇9
随着高等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高等职业教育正迅速发展。对于高职学生这个较为特殊的群体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也日渐突出。据心理专家研究发现,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不容乐观,有轻度心理异常的达25.58%,其中有近9.7%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障碍,有严重心理异常的达1.55%,心理健康障碍检出率高于国内大学生的平均心理障碍率。高职学生相对于本科生来看学习层次较低,自信心不足,专业学习的任务较重,适应新环境、与人交往、学习能力与创新意识、未来职业压力等方面问题日益突显。但高职学院心理专业教师严重不足,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学生对心理辅导仍感陌生甚至心存偏见。当遇到挫折与困扰时,更愿意将心中的痛楚和压力告诉身边的朋友或同学。同心理教师相比,同龄人之间更容易打开心扉、交流感情、倾听烦恼,能把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同时也便于发现行为异常或有心理疾病者以便心理老师掌握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目前,在高职院校进行朋辈辅导运行机制研究,培训一些有助人意愿、助人潜力的学生成为朋辈辅导员,用朋辈心理咨询来解决高职大学生存在的一般性心理问题,营造出富有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缓解学生压力、维护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朋辈辅导或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美国。是因专业人员匮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而在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和革命。有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之后,美国等高校开始设立朋辈辅导的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点由矫治性转向发展性。辅导对象由过去单纯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扩及全体学生。辅导内容由心理治疗、职业指导扩展为生活辅导、学业辅导和职业辅导。朋辈辅导机制越来越健全,朋辈辅导得以推广。
20世纪末期,“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词出现在我国大陆高等学校。现在已经有很多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和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朋辈辅导员成为了一支高校不容忽视的助人队伍,在充分了解其特点及意义之后,深入研究其运行机制,对培养与恰当发挥朋辈辅导员队伍的作用显得很有必要。
二朋辈辅导及运行机制
(一)朋辈辅导的概念及特点
朋辈辅导或朋辈心理咨询(Peer Counseling)是一种特殊的心理辅导形式。朋辈包含了“朋友”和“同辈”的双重含义。“朋友”是指有过交往的并且值得信赖的人。而“同辈”是指同年龄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会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经验,共同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具有年龄接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
苏珊(Sussan,1973)认为,朋辈心理咨询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学生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他帮助的过程。格雷和霆多尔(Grey & Tindall,1978)对朋辈咨询定义为:“非专业工作者作为帮助者所采取的人际间的帮助行为。”包括一对一的帮助关系、小组领导关系、讨论领导关系、劝学、教学,以及人际间的帮助活动。
加拿大的朋辈辅导中心认为:“对于某些当事人以及他们所关心的问题的某些方面而言,由受过训练、掌握了积极倾听技巧的同伴志愿者所提供的帮助是最为有效的。”
高职朋辈心理辅导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职能部门通过培训和督导一批志愿者从事心理援助工作,在心理辅导基本原则的指导下,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服务。与专业心理辅导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自发性、义务性、简便有效性、直接干预性等特点,是高职专业心理咨询的重要补充。
(二)高职学生朋辈辅导的运行机制
机制,通常指制度机制,机制是从属于制度的。机制通过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制度机制运行规则具有强烈的社会性。结合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高职朋辈辅导的运行机制可涵盖以下几个方面: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与管理制度;朋辈辅导员心理健康素质测评与个人成长制度;朋辈辅导员工作运行、成效评估与督导制度;各系心理成长部(含系心理成长干部、班级心理委员、寝室心理信息员)工作长效机制的研究。
三朋辈辅导研究的目标与原则
(一)研究目标
一是朋辈辅导员培训目标。探索出朋辈辅导员的培训机制、培训课程与培训新方式。培训一批批心理健康意识强、自助能力强、有助人意愿与能力的学生成为朋辈辅导员,发挥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体性和桥梁、纽带作用;
二是朋辈辅导工作运行目标。探索出朋辈辅导员有效开展工作的原则、方式,应对各种问题的方式方法,以及对朋辈辅导工作评估与督导机制的研究。
三是学生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快速反应与联动目标。努力做到班班有朋辈辅导员活动,个个寝室有助人者的身影,学生能得到便捷、及时、有效的心理辅导。让朋辈辅导员成为学生成长的守护者,一般心理问题能疏导、严重心理问题能识别与转介、心理危机能及时发现与零距离报告。
四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体系目标。形成专业与非专业、专职教师与学生辅导队伍、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五是整体提升学生的归属感与心理素质目标。通过营造富有人文关怀和同辈支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学院的归属感、生活的适应力、学业的满意度,整体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二)研究原则
一是科学原则。心理咨询是专业性与操作性要求较高的行业,朋辈辅导有别于人们的日常聊天与开导。教师应本着科学态度,遵循心理咨询的规律来指导与培训朋辈辅导员。
二是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原则。在选拔、培训、开展工作与督导中既要尊重朋辈辅导员,同时也要尊重被助者。在助人中要秉承自助原则,要始终将帮助朋辈辅导员个人成长放在首位,朋辈辅导员个人的困扰与问题的解决是助人的前提和基础。
三是双向负责原则。朋辈辅导员既要对自己负责,同时也要对被助者负责;督导老师既要对朋辈辅导员负责,也要对被助者负责。
四初步研究成果
第一,通过系部,在全院选拔与培训朋辈辅导员,先对入选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如SCL-90、人格测查,经过三个月的专题培训后,再进行测查,前后对比后确定合格朋辈辅导员,并颁发聘书。
第二,对合格朋辈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的实践培训。主要是针对本班与本寝室同学开展工作,熟悉工作流程、体会工作方法、定期汇报工作案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通过案例分析、回访辅导对象等方式,评估朋辈辅导工作并促进朋辈辅导员进一步成长。
第三,前期重点以人文系和花艺系为试点,培养和发现个人成长较快、助人技能掌握较好的朋辈辅导员,推动本寝室、本班、本系部朋辈辅导工作的落实,并在全院召开优秀朋辈辅导员经验交流会,推动朋辈辅导工作有效运行机制的形成,成功后再根据各系具体情况进行推广。
第四,在朋辈辅导员培训中,除进行相关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外,更注重解决学员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帮助学员去体悟、去化解、去提升,并完成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第五,在朋辈辅导工作的督导中,我们采用周一会诊制,每个心理咨询师分管一个系,分头搞好各系的会诊,就具体案例听取朋辈辅导的感受与个工作汇报。心理咨询师进行督导,并引导本系朋辈辅导员继续了解学生中凸显的某类问题,在认知、疏导方法等上面得到提升。然后,专兼咨询师一起对本周会诊交流感受和意见,让朋辈辅导工作有章可循,有师在导,真正让朋辈辅导员在助人中提升了自我,在自我提升中有更多能力去帮助同学,并在学期期末召开一次成功案例交流会。
第六,我院通过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网络与朋辈辅导QQ群,连接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朋辈辅导员,注重平时交流,为朋辈辅导员自身健康保驾护航,为朋辈辅导员提供心理学理论与工作技能支持。
第七,培训朋辈辅导员策划与主持班级心理主题班会与团体训练,这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推动心理主题活动的常态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强的可行性。我院以前只有4位老师可以给学生开设心理讲座,只1位老师能组织团体辅导与训练,这对于七八千在校生、60多个班集体,需要面对与解决的问题而言,是无法满足的。于是,我们对朋辈辅导员中一部分组织与主持能力强的学生培训其策划与主持心理主题活动,如心理主题班会、寝室心理沙龙、团体训练,让他们组织寝室、班级甚至院级心理主题活动。通过1年多的努力,各个系部、班级涌现了一批能策划与组织心理活动的朋辈辅导员,开展心理主题活动89场。心理主题活动要求达到“三有”:活动前有策划方案,活动中有辅导员与院级朋辈辅导员观摩,活动后有总结提升。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每年的5月与10月定为各系心理主题班会观摩评比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专人负责方案的指导与现场评比。
总之,只要遵循心理咨询的基本规律,严格筛选与培训,科学管理与督导,高职朋辈辅导员不仅能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还能帮助学生解决一般心理问题,为朋友、同辈的心理健康护航。
参考文献
[1]陈国海,刘勇.心理倾听———朋辈心理咨询[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2]伍翔.朋辈辅导员培训促进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7).
篇10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主题班会
班会是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班会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以辅导员为主要讲述者,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也可以是全班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进行,甚至也可以到校外某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举行。班会可以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详细展开,也可以临时有事召开紧急班会;班会可以是选定主题即主题班会,也可以让同学们随意发挥。而主题班会是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随着信息的现代化和当代大学生自身特点的变化,传统班会对同学们的吸引力逐渐弱化,大学生会对班会认为“不就是强调纪律,传达文件等,去不去无所谓”。而当代大学生身处社会转型期,价值取向呈多元化和不确定性,如何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开好主题班会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新形势下如何创新主题班会的内容和形式,突出班会的教育功能,是辅导员要深思的问题。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分析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班会主题
主题是班会的核心,也是一堂主题班会的主线,选择主题是班会前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主题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主题班会要考虑学生的年级,心理等特征,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所学专业,由于理工农医文史经管等各类专业的学生特点不同,不同年级的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区别,即使同样的主题班会,在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开展的时候,应注意选题的侧重点,用词方式等。不能提出空洞的口号,否则容易引起学生反感。
(二)班会主题要丰富多彩,除了学习以外,团日活动,生活问题,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班会的主题。比如针对大学生恋爱,社会实践,学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和择业的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安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等,都可以成为班会的主题。
(三)班会主题用词应该有特色,有吸引力,号召力,感染力,能够让同学们看到标题后引起共鸣,而比一个索然无味的长句子要好很多。“大学生要文明恋爱”与“爱,要这样行动”(全国首届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获得者主题班会作品),同样是恋爱问题的班会主题,后者比前者明显具有吸引力。
第四,班会主题一定要有意义,有针对性,能对具体的问题现象做出解释,对同学们今后的学习生活提出要求,而不能为了开班会而去开班会,或者开了班会跟没有开一样,甚至起到反作用。
二、对主题班会进行策划或者设计
主题班会策划或者设计,是主题确定后,对班会的形式、过程、环境等方面进行策划或者设计,指导主题班会的召开。
在这个环节中,辅导员要尽量把策划或者设计工作交由学生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主题班会在班级进行前期宣传的效果。但是辅导员万不可以把任务交给学生后就不再过问,而是要时刻跟学生进行沟通,互相听取建议或者意见,对学生进行指导,最终形成以班会主题,班会背景,班会目的,班会意义,班会流程,班会所需要材料准备等内容在内的主题班会策划书。根据主题班会的内容不同,如果有必要,辅导员可以在策划环节给同学们安排任务或者对班会上要发言或者表演的同学进行指导。
三、召开主题班会的方式方法
主题班会设计完成后,就要准备召开主题班会。召开主题班会一定要改变单纯学习型,形式型、说教型等单一形式,而要采取多样、动静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班会的主题不同,可以灵活运用演讲讨论式,辩论式,参观式,表演式,咨询答疑式等多种方式。同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也可以设置各种模拟场景。召开主题班会时,有一个关键问题,必须引起辅导员的注意,那就是一定要让同学们明白主题班会的针对性或者主题班会的意义,并对同学们提出要求。比如召开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同学们保护自己的人身财产安全,保护校园设施的安全等,要对同学们提出要求,比如如何防盗,防火,防骗等,发生意外事故如何处理等,发现情况如何上报等。
四、对主题班会的效果进行总结
主题班会成功与否,不仅要看是否有充分的组织准备,召开环节是否全面准确,更要看是否对班会进行及时总结与反馈。主题班会结束以后,应该通过调查班会组织的得与失,认真总结班会的效果和意义,解决班会的后续问题。班会后,同学们的想法可能会不同,反响可能有差异,有的同学内心受到了感染和启发,有的同学受到了激励和鼓舞,有的同学可能会自惭形秽,有的同学则可能无动于衷,甚至有的同学可能会有抵触情绪。辅导员要抓准班会后的有利时机,跟学生进行沟通,进行进一步的思想教育,强化主体班会的效果。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主题班会内容不宜过多,次数也不宜过于频繁,不要贪多而降低效果;主题班会贯穿了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特点分阶段召开。辅导员老师要在每次主题班会后总结班会的优缺点,并与其他的老师进行交流,提高自己召开主题班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烨.辅导员如何开好主题班会[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02)
[2]崔璨,张玉敏.关于大学生主题班会内容和形式的思考与探索[J].成功(教育). 2010(04)
[3]李明丽.浅谈高校辅导员在主题班会中的作用[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02)
[4]姜德红.“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5]黄正平.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班主任应当处理好几个关系[J].天津教育.2008(10)
作者简介:
李经亮(1983.1~),男,助教,信息工程系学工办主任。
-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教育班会总结
- 下一篇: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