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5 05:1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志愿者个人总结

篇1

感动

第一次份感动是学校的老师以及一群孩子冒着烈日呆在学校呆了一整天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记得当时已经中午1点多钟了,有些家里远的同学等得肚子饿了才回家,但还是有好多孩子还是用期盼的眼神等待着我们的到来,直到我们下车的那一刻,他们觉得辛苦还是值得的。

第二份感动来自于孩子们的梦想,吴建苍同学,他的愿望是当司机,让更多的爸爸早些回家。其次还有吴新芝的:我想要只猫,因为没有人陪我睡觉。我真的很感动,[莲山 课件]感动于他们的梦想原来是那么的简单,感动于他们对有亲人关爱他们、陪伴他们是多么的渴望。

第三份感动来自于像吴艳珍同学等许多听话的孩子,照顾着社烟、社平,尊重我们的老师,同时会在送她们回家后看着老师们,追上老师们,告诉老师正确的回学校的路。

第四份感动来自于所有的孩子们,他们给我写得信,送给我的礼物,有封信是这么写的:“张泡哥哥:你好!我想你回去的时候让我去看你一眼好吗?我和龙娟、龙羽都舍不得你们,张泡哥哥有时间你可以来鱼井村来玩好吗?我想你们来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了,祝你们一路顺风!祝你们一路平安!---龙欣”我感动于孩子们的懂事,感动于自己有时候都比不上这些孩子,文章来源:[莲 山课件]我会点点滴滴的珍藏。也希望孩子们能够记住我们给她们带来的爱。

工作

7月17日,我们接待了第一批报名的孩子,并将他们的信息收入档案,也是在这天,我们开始了第一天的家访,这一次家访也为我们带来了第二批、第三批的孩子。招新过后我们开始了正式的课程安排,分大班、中班、小班,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需要安排了一系列的课程。

7月18日,我们坚持一条原则:坚持每天送小孩子回家,无论家里多远,也无论有多少个孩子,这天我们饿着肚子背着几个小孩一直送每一个孩子回了家,饿了吃野果,累了在马路边坐一坐,无聊时聊聊自己美好的事情,回家路上主动帮老爷爷弄柴,感觉自己就像个活雷锋。

7月19日,看了许多小孩子很少洗头、洗手、洗脚,我们临时子用买来的洗发水、毛巾、梳子用热水帮小孩子免费洗头洗手洗脚,让他们感受到了我们的关爱。

7月20日,梦想的收集与带同学们去野外进行植物标本采集活动。令我感触最深的还是吴建苍的梦想,盼望父母早日回来,自己就不会那么孤单、寂寞。

7月21日,因助苗网的负责人吴建辉的邀请来到了千公坪学校和中南大学等著名高校进行了一个暑假支教系列活动经验交流,了解到每个团队支教活动条件都很艰苦,通过交流学会了怎样去灵活的处理支教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体会到了我们与其他团队的差距,并把好的思想、方法与我们队员交流给我们队伍更好的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7月23日,我们组织去看望了山江镇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并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我觉得我们应该要有老人们积极乐观的态度。

7月24日,家访的时候确实累,但当我听到这样一句话时,我觉得我们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一个叫吴新芝的同学:我想要一只猫,因为没有人陪我睡觉”。

7月25号,我们组织了孩子进行了手工艺及植物标本的制作比赛,相信孩子们在比赛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会了知识而且也感受到了一定的乐趣吧。

7月26日,为普及交通知识,我们组织孩子们进行了 “文明相伴、伴你成长”的系列活动。其中包括xx交通大队的警官进行的交通知识讲座,以及有关交通的飞行棋游戏。而下午时,我院院长与彭书记一起为我们在这期间生日的孩子及所有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生日派对。

7月27日,上午的体育活动竞技比赛,异常火爆,下午的文艺汇演也给我们不寻常的下乡之旅增添了一点色彩,虽然有点累,但觉得一切都值得,最后一首《朋友,别哭》把小孩子都唱哭了。后来我们也被带哭了,因为真的不舍!

7月28日,离别时,我们忘了笑,孩子们也忘了笑,只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他们的亲人—我们要走了,剩下了他们一群留守的儿童。

感谢

感谢xx华老师在这段期间陪伴着我们,照顾着这群孩子,也照顾着我们。

感谢炊事班的志愿者们,特别是xx这个炊事班的班长,不仅要准备志愿者们的三餐,还要照顾孩子们的中餐,为此,煮面烫伤了手臂还在坚持。

感谢个任课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本班孩子的倾心照顾。

感谢各志愿者每天都坚持护送孩子们回家,以及在下乡过程中带回来的种种信息,同时也相信志愿者们在下乡过程中收获了更多感人的故事,更多复杂的表情(包含的更多的是无奈和心酸)。

感谢宣传组及活动组的志愿者们,为我们这一次的下乡活动增了色彩。[莲山课 件 ]

篇2

一、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制度层面,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并未列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即是自愿贡献自己的精力和假期休息时间,不求回报地服务“三农”,推动农村文化、科技和卫生事业进步活动,可以说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接受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强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过程。但是,这仅仅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形式,并没有在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中被明确的提出来,故教育效果不明显。据调查显示,一部分大学生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消极应付学校任务,随大流的心态,认为参加这样的活动意义不大;一部分大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不明确,动机不纯,他们或是为了获取先进荣誉称号,或者是为了赚取就业资本,甚至有些人抱着去农村游玩、度假的目的。所以,有些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到农村后敷衍了事,走过场、做样子,不是真心想着为当地老百姓提供文化、科技、卫生服务,而是先去有关部门盖章、开证明,邀请当地新闻媒体跟踪报道他们的活动,被当地老百姓戏称为“作秀”、“演戏”。

二是实践层面,高校尚未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志愿精神的培育体系。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应该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并形成一种全面的培育长效机制。然而,一些高校往往利用行政命令要求大学生参与活动,这种被迫参加的志愿者,不能保证自愿性,原则上偏离了志愿精神。此外,一些高校不重视志愿精神的推广教育,致使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的受众面也仅限于部分参与该项活动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参与人数相对较少,对广大学生而言,影响较小,甚至一所高校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都不被广大师生所了解,更谈不上接受大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据任江林的调查显示,进大学后,仅有1/3的大学生参加过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包括高校统一组织的集中活动和自发组织的分散活动,而由于受名额、经费和安全等因素的限制,约有2/3的大学生没有这样的机会。可以说,目前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模式影响了大学生的参与面,也忽视了对广大普通学生志愿精神的教育。

可以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实践理论知识、培育奉献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的重要阵地和平台,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运行机制的不健全和高校重视不够是不可回避的两个重要原因。其一,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运行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缺位。在历年、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共同下发的通知文件中,虽提出“培育奉献精神、增强服务意识”的理念,但并未明确提出相关要求,所以未能引起一些高校的足够重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没有突出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内容,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效果。其二,部分高校对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高校强调专业技能教育,多以“专业实训”或“专业实习”的形式设计服务项目,提升大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忽视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还有一些高校虽把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但在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却没有从大学生志愿精神教育的角度来设计活动目标和活动内容。

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构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体系

志愿精神,就是培育大学生的道德和良知,培育一种奉献精神。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构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体系就是培育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过程。大学生往往是先接受了有关志愿精神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才会产生相应的道德情感,才会选择参与这项志愿活动,并为抵制外来的困难和内心的困扰,产生坚持下去的意志。

(一)志愿者招募活动增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志愿者招募是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准备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向广大学生传播和普及志愿精神相关知识的重要渠道。1.借助舆论宣传,营造志愿精神教育的良好氛围。舆论宣传是传播知识最为便捷的方式,受众广,速度快。充分利用课堂和校园各种媒介来引导校园舆论,营造宣传教育的良好氛围,在全校广大学生中普及相关知识,是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认知的有效途径。一是课堂。尤其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作为理论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教师对志愿精神的解读和答疑解惑,是学生获取相关理论知识,形成理性认识的主要来源。二是校园媒介。校园电视、报纸、广播和校内宣传栏等传统媒介是学校宣传的主阵地,也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全面、系列宣传报道的传播平台。此外,互联网、QQ群、QQ空间、微博、微信、论坛等新媒介作为当前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媒介,是大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渠道。借助这些宣传媒介,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网络,用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乐于接纳的方式来传播志愿精神,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此外,利用校园网和BBS论坛等发起相关话题讨论,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就相关问题解答疑问,引导校园舆论,大力营造传播志愿精神的浓郁氛围。2.突出面试选拔内容,增强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志愿者面试选拔是对应征者专业技能和志愿精神认知的一次全面深入的考查。这些应征者是志愿者招募的潜在对象。他们前来应征,愿意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表明他们对志愿精神有一定的了解和认知,所以一定要突出面试选拔内容,把面试选拔环节打造成志愿精神教育的平台。一是要提前向应征者公布面试范围,引导他们通过应试准备来开展自我教育;二是设置一些有针对性和深度的面试选拔内容,进一步强化应征者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可以说,这种全面深入的认知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养成的基础和前提。

(二)志愿者培训增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情感志愿者培训是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全面系统认知,增强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情感的重要途径。其中,培训的对象是从众多应征者中间选拔出的佼佼者,也是随后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所以培训应以专业培训和通用培训为主。专业培训主要根据志愿者服务具体的岗位进行培训,介绍岗位的基本情况、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工作场地的相关情况、紧急情况的处理和志愿者团队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而通用培训主要是志愿精神相关知识的培训,介绍暑期“三下乡”有关志愿服务理念和志愿服务价值意义等,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意识,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认知。客观来说,志愿者们能否正确对待并顺利完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可能仅仅依靠对志愿精神的认知还不够,还需内化为对志愿精神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对志愿精神的情感是大学生就参与志愿活动是否满足“社会需要”和“自我需要实现”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要培养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情感,一项重要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志愿者培训。一是专家讲授。专家有关志愿精神主题讲座,对志愿精神的深入解读,有助于培育大学生在志愿活动中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也即是强化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情感。二是实地考察、观看影像和专题讨论。志愿者前期对暑期“三下乡”目的地的实地考察、观看有关目的地的一些影像资料和组织相关的专题研讨,都能让志愿者们了解到暑期“三下乡”目的地的一些真实情况,唤起志愿者的亲切依恋感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他们的志愿服务是一种“社会需要”。此外,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和当地人生活的窘状,也必定会燃起志愿者的同情心,从而激发参与志愿服务的初始动机,有学者称之为“移情训练”。所谓移情就是个体由真实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的并与之一致性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一种替代性情绪、情感反应能力。移情训练,即是唤起志愿者内心深处的同情之心,让志愿者站在他人的角度,通过“想象”来感受别人情感的能力。在志愿者培训中,也就是要志愿者看到当地人困难、苦楚的现状,遂产生同情之心,继而产生帮助他们摆脱苦难的愿望。同情心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它表达的是一种对他人困难的体谅之情。培养同情心是志愿精神培养中的基础工作。三是经验分享。邀请参加过该项活动的志愿者讲述他们之前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经历的感人故事、人生感悟,分享他们的经验与收获,让参加培训的志愿者真切感悟到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激发他们“自我需要实现”的强烈冲动。

(三)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践行志愿精神,磨炼大学生意志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践行志愿精神表现,也是对志愿精神认知与情感的结果和归宿。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社会实践活动本身也是培育志愿精神情感和磨炼意志最好的途径。在志愿活动中践行志愿精神,养成志愿精神,一定是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他律”是靠制度规范成行为习惯。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初期,带队老师或活动负责人一定要告知每一位志愿者的岗位分工和工作内容,明确活动纪律,并提出具体要求,督促志愿者严格遵守活动方案,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用爱心和文化科技卫生知识服务当地农民。当然,带队老师或活动负责人要全程跟踪,及时疏导志愿者情绪,协助他们解决问题,指导志愿者开展志愿活动。在志愿精神培养过程的初始阶段,用这种组织纪律和相关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志愿者的志愿行为,培养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良好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自律”是把快乐体验化为自我需求实现。志愿活动要有生命力,一定要加入“快乐”元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是严肃的,但活动形式可以是活泼有趣的、喜闻乐见的,让志愿者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开展志愿活动,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并把快乐的“种子”种在志愿活动的“土壤”中,种在每个志愿者的心田里,让它生根发芽。因为有了快乐,志愿精神的“幼苗”才会在志愿者心中长大。志愿活动带来的快乐体验还应该由这种感性的快乐逐步升华为理性的快乐,即来自志愿者自我需要的实现。根据志愿者不同的需求,实施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如满足个体价值取向的层次激励法,满足诱因的过程激励法,满足个体成长的需求激励法,可以使个体不断在工作中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提升,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还是磨炼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意志的主要渠道。所谓意志,是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磨炼意志就是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坚强和坚持的意志品质。志愿者在开展志愿活动中会遇到诸如食宿不如意、长时间辛苦工作、水土不服而生病,甚至付出的努力不被群众接受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是选择坚强、坚持,还是选择放弃、回避,是一种考验,更是一种意志的磨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带队老师或活动负责人的鼓励和帮助,需要队友的支持和分担,更需要自己对志愿精神那份承诺的坚持,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跨越一切障碍。正如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人的意志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有意识的培养,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形成的。”

(四)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的情感很多高校往往忽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工作,草草了事。事实上,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活动是大学生志愿精神养成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加深大学生对志愿精神情感,坚定大学生意志的关键一步。与以上三个环节不同,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的受众对象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刚参加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志愿者,二是全校师生。很多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的形式主要有成果图片展、成果汇报会、校报或学报刊发调研报告和总结表彰大会等。借用图片或演讲的形式向全校师生展示志愿者服务“三农”的劳动成果,召开表彰大会,评优评先并颁发荣誉证书,是对他们暑期志愿行为的一种肯定和认可,是对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激励,定能激发出他们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加深对志愿精神的情感,坚定他们参与志愿活动的意志,让志愿精神内化为他们的精神品质,外化为经常性地参加志愿活动。同时,一定要借助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影响和教育更多的学生。看到身边熟悉的同学、校友参加了志愿活动,会让全校师生感到亲切,并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学校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也会影响到他们对志愿精神的认识和情感。事实上,成果汇报和总结表彰等活动本身对全校学生的影响力是有限的,要加强传播的力度,扩大宣传,就一定利用好学校的传播媒介,诸如课堂、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园网络、QQ、微博、微信、论坛等,把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的成果传播到校园每一个角落,营造宣传报道的浓郁氛围,积极传播志愿服务崭新理念,激发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

三、总结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者 服务动机

1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志愿服务已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服务社会的一种直接途径。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志愿服务,帮助更多学生通过志愿服务增长才干、锻炼能力,营造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氛围,是现阶段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次关于“新兴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情况”的调研,共抽取南京市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200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共计196份,其中男生115人,女生81人;2011级57人,2010级76人,2009级63人。调查对象分布在三个年级。

课题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本课题以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志愿者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其参与动机和参与效果进行深入调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全面探讨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作用。

1.1 理论意义

聚焦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内的志愿服务项目——教育活动,丰富了活动内容;聚焦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对这一特殊成人群体的参与原因、参与后的变化等状况的描述,揭示具体的参与动机,关注其思想变化和精神诉求;分析研究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志愿者的参与动机,建立动机与效果的相关性,试图对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理论推动作用。

1.2 实践意义

揭示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真正原因,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提高其积极性;揭示新兴应用型本科院校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后的个人效果,肯定其价值,宣传其效果,加深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动员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2 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

2.1 新兴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者活动的关注状况

通过图1,我们可以看出57%的受访大学生偶尔关注志愿服务活动,23%的受访大学生则经常关注志愿服务活动,仅有3%受访大学生表示从不关注。另,在表2中,可以看出74.5%的受访者都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这说明大多数当代大学生愿意参加到志愿服务当中去。

2.2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途径

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可能会从多个渠道了解到志愿服务,从表3中显示出有50%的受访者是通过学校组织的,学校组织作为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学校的重视。另外也有一部分学生会自己主动了解志愿服务活动,有意识去了解,这也说明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不断增强。

2.3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个人动机差异

从表4中我们可以得出,受访的大学生中有37%认为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促使个人服务意识的增强,其次有32%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可以累积自己的经验,但是同时也有小部分的大学生觉得纯粹是觉得好玩以及是为了获得补贴。

2.4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收获

从图5中我们可以得出,有23.5%的受访者觉得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能够使得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分别有20%觉得自己能够更加乐于助人、奉献自己的爱心和觉得自己能够做更多的事情。但也有21.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没什么变化和收获。

2.5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自豪感

从图6,我们明显看出,绝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当一名志愿者是值得自豪的,我们很高兴地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志愿服务意识并不薄弱。

2.6 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对日后的影响

从表7中可以看出,有70%的人认为,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有一种自豪感和满足感并且会更加的乐于助人;有27%的人认为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后,不觉得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另外极少数人则认为自己在志愿者活动后是与志愿服务没有什么关系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大部分人在志愿服务后都获得了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现今新兴应用型本科大学生志愿服务基本情况的总结

3.1 分析

根据调查可以得知,80%的学生会关注志愿服务,74.5%的学生都参加过志愿服务,大多数大学生愿意参加到志愿服务当中去,而且对于志愿服务活动持有积极的态度,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以成为一名志愿者为豪。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参加次数不满5次的人数占57.1%,说明一半以上的同学不能坚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性不强。

3.2 结论

首先,作为宣传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的机构,高校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大学生了解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反映出同学们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不够强烈,志愿服务文化氛围不够浓郁。

其次,大多数学生认为志愿服务活动意义重大,在参加志愿服务后都获得了相应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认为自己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变得更加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同时,提高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增强了个人服务意识、积累了经验。这说明不管是主动参加还是被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客观上,活动都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4 调研结果启示

为使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继承和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几点改进:

第一,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大学生志愿者阵营。通过志愿服务讲座、志愿活动宣传组织、总结表彰等形式,发现、选拔、培养一批志愿服务活动骨干力量,以此为抓手,不断增强广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积极认识,广泛征集有志愿服务意愿的学生,拓展他们参加志愿服务的途径。

第二,高校充分发挥引导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作用,努力转变自上而下的活动组织模式,通过营造志愿服务文化氛围、提供志愿服务活动的相关平台和保障制度、鼓励学生自觉成立志愿服务团队,培养自下而上的活动需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深入探索活动长效机制和青年志愿者管理办法,为志愿服务活动的蓬勃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第三,积极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紧密结合起来,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建设志愿服务团队的有效管理、考核模式,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长效开展;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总结、交流和表彰工作,通过宣扬优秀典型、先进事迹交流会、颁发志愿服务证书等活动,进一步帮助志愿者明确认识活动意义和个人收获。

参考文献:

[1]陈文冬.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现状及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南京市四所高校的调查[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4.

篇4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208-03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指热心公益事业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大学生社会核心精神的体现,它将服务社会与个人素质的提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效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一、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及特点

1.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体现,是新形势下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国家志愿者组织和志愿服务管理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的号召。这些都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主动性。根据我国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者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时间层次等多种因素分析,青年人占志愿者绝大多数,其中高校大学生居多。如在2011年第八届残奥会的志愿者招募过程中,全国共有37519名热心人士递交了有效的志愿者报名申请表,其中在校大学生占所有报名人数的92.99%。这充分说明了高校大学生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主要社会群体。但是当今国内外经济发展进程中,不确定因素增多、突发事件冲击加大、社会局势越来越复杂,志愿者管理条例尚未建立,加上大学生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的存在社会阅历较浅,这些给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带来的严峻的挑战。

2.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志愿服务具有自愿性、公益性、实践性、参与性等特点。但是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随着社会发展和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呈现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新的特点。无偿性与功利性并存:高校大学生自愿参加志愿服务,以不图任何物质报酬为前提,活动的动机是非营利趋向的,确定了志愿服务具有无偿性。当代大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环境中深受“利益原则”的影响,在自己付出志愿服务的同时总是想着如获得社会认可和社会价值,从而呈现出较强的功利性。组织性与随意性并存:为了顺应社会发展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高校团委均成立志愿者组织,实施对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并根据服务项目需要组织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时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强制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体现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性。但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是自愿无偿性的,往往与志愿者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有关系,不会受服务个体需求和组织要求而制约,从而呈现出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随意性。多样性和专业性并存:高校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思想觉悟和的文化素质,他们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面对社会公共需求,开展服务西部、社区建设、环境保护、赛事服务、抢险救灾、对外援助、敬老爱幼等志愿服务,在形式上和内容上的体现出服务的多样性。高校也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大学生总是喜欢将本身所学专业与开展的志愿服务相结合,参加专业类的志愿服务活动,从而巩固大学所学专业,体现出志愿服务的专业性。文化性与社会性并存: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传承校园文化的一种方式。深受高校历史文化的影响,体现出高校文化特色,从而使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文化性。志愿服务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使其高校志愿服务具有社会性。

二、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功能

1.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交织的战略机遇期、社会管理任务艰巨而繁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导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弥补部分社会保障的不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2.高校志愿服务有利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志愿服务成为高校大学生参与程度最深的社会公益实践活动。它将大学生设置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志愿服务树立正确而的大学奋斗目标,加强自身修养,挖掘自己的潜力,了解自己的长处增加社会经验,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志愿者在帮助他人,服务他人的同时,也无形中受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纠正功利性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大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增进了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国家、社会和人生观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提升个人思想道德素质,最终实现社会价值与自身价值的有效统一。

4.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服务他人的同时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培养了大学生环境适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领导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办事能力、自我推销能力、市场机制的运用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我国高校志愿服务工作还没有明确的法律为志愿服务事业“保驾护航”,志愿组织体系不健全.缺乏服务具体标准和有效监督与服务记录,培训机制不健全,临时突击培训占主导,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服务能力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在志愿服务中倘若出现一些意外也没有任何的保障机制,重挫伤了大学生的服务热情。

2.服务内容单一,专业特色不明显:高校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理解趋于肤浅和简单.仅仅停留在利用双休日或节假日到公共场所开展环境保洁、义务宣传、无偿献血等活动,虽然服务范围都很广,但很难实现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造成了高校志愿服务内容的单一化和服务活动形式化,专业特色不明显,不利于志愿服务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

3.高校重视程度与宣传氛围不够: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特点决定了志愿服务是没有利益回报,部分高校领导不重视大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只是偶然组织参与公益的活动,不能形成长期性和固定性。还有部分高校将志愿活动作为服务政治需要的工具,在宣传报道的过程中夸大其实质,存在虚假行为,造成了大学生对公众诚信度缺乏信心,严重挫伤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激励措施不到位: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尚未形成一套长期有效激励措施,经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存在激励定位不准确、激励的形式过于单一,激励方式不恰当,社会认可度低、缺乏人性化激励机制等问题。高校大学生志愿者只是被动接受,参与志愿服务的率不高,不能长期坚持参加志愿服务。

5.资金短缺与监督缺失:资金短缺是高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经费来源较单一,缺乏主动向社会和企业募集志愿服务所需资金的观念和能力,资金使用上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体制,从而制约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6.志愿者素质有待提高:现阶段高校大学生受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越来越注重个人利益,对志愿服务不感兴趣,缺乏创新奉献精神。加上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对学生管理和协调也不够,缺乏有效的指导培训,使得志愿者水平参差不齐,不能独立开展项目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四、新形势下促进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管理办法,做好志愿服务的机制保障。高校要依托共青团组织制定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保障机制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管理办法,从志愿者注册条件、权利、义务、注册程序、管理、激励表彰等方面制定有力措施,保证服务服务的有序、平稳开展。同时要建立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优化志愿活动项目,争取社会活动资金,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坚实的保障。

2.加强大学生志愿者培训与管理,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素质,是高校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虽然说大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知识、技术资源,但是在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配优秀的指导教师,做好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同时高校可以建设建立志愿者库和志愿者网络电子资料库,并根据人员变动更新和维护,为志愿服务供需双方提供服务增强对志愿者管理服务的透明度,保障志愿者活动良性发展。

3.注重以学生为本,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激励是“最伟大的管理原理”。高校应以学生为本,针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动机的多样性,建立社会、高校、个人与项目四位一体的人性化表彰评定激励体系,满足不同志愿者的心里需求。高校团组织还要及时肯定志愿者付出的努力,表扬优秀志愿者;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习;设计独特的志愿兴趣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志愿服务激励氛围,推动志愿者行动的蓬勃发展。

4.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凝练志愿服务品牌。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校外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实现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同时注重创新志愿服务内容,力争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的主体性地位,让大学生自主设计形式新颖、时代感强志愿服务项目,以此来锻炼大学生的组织、策划、运筹等能力。同时不断扩大志愿服务领域,探索“专业+志愿服务项目”模式,创建自己的志愿服务“品牌”,真正实现服务成才,不断借助品牌建设将志愿服务予以模式化、规范化。

5.加大志愿精神的宣传,内化志愿服务为自觉行为:高校团组织应注重整合信息资源,充分运用新媒体如互联网、微博、移动通讯,结合传统广播、电视、书刊、报纸等手段,树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典型,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服务精神。同时要鼓励党员及学生干部带头参加志愿者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形成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从而培养大学生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甘于奉献的公益美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志愿服务成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

6.转变教学管理模式,志愿服务实习学分制促进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高校应将志愿服务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将学生选修课学分获取、实习实训成绩、评优选先、组织发展、奖助学金评定、就业创业等政策相结合,由此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健康、有序发展。这也是实现志愿者工作常态化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设和谐社会,促进时代进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高校、团体、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不断去探索,引导大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全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许人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

[2]袁鑫鑫.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9(1).

[3]黄巧荣,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与弘扬[J].当代青年研究,2012,312(3).

[4]康红蕾.多元价值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探析[J].江西科技学院学报,2012,3(7)1.

[5]林蔚华.构建大学生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3(30)21.

[6]李媛媛.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J].商业经济,2010,(03).

[7]郭超.新时期高校完善志愿服务工作的途径[J].巢湖学院学报,2012,14(2).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9JK113)

篇5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430)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Guangzhou 510430,China)

摘要: 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就新时期高校如何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与培养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热情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Abstract: Taking 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how to build the long-term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 volunteer service and inspire university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participating in volunteer service, and proposes the rational proposals.

关键词 : 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持续性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volunteer service;long-term mechanism;persistent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84-02

1 有效激发与保持志愿者热情,促进志愿服务持续性发展

1.1 了解大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志愿服务热情 笔者面向20所高校了《关于大学生激励机制的调查问卷》,其中“你为什么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回答中,看出新时代大学生在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同时,渴望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增长社会经验。从心理学角度了解“准社会人”的大学生,他们渴望提前感受社会,以实际行动对某些社会活动给予支持或反对,志愿服务是正好能满足他们实践愿望的大舞台。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志愿服务总结表彰大会、志愿者典型先进事迹报告会、班级志愿服务风采展评活动”等形式来弘扬“团结、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通过对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唤起了广大学生的责任感和忧患意识[2]。加强个人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的引导与激发他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点燃志愿服务的热情。

1.2 以服务项目阶段晋级制保持志愿服务热情 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是复杂而多变的。从多年志愿工作经验发现,刚进入大学时的学生,急需通过参加各种组织活动更多地融入社会,满足归属需求。而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获得了比较丰富的社交体验后,逐渐追求满足个人自尊与自我发展的需要,更欣赏具有挑战性、能展现自身价值、证明自己能力的工作。

从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最主要的动力是“内心的兴趣,能够为别人做一些事情”。为了保持志愿者的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志愿时期的学生,根据变化了的需求提供相应的志愿服务发展平台。

我们将志愿者服务按照质量和种类分为A级、B级和C级三级。A级服务是志愿者提供的较高级别的服务,具有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特征,诸如法律咨询、医疗救援等。B级服务专业性弱一些,由受过一定培训、具有一定技能的志愿者完成,诸如公益表演、专业维修等。C级为普通大众化的服务,诸如助老助孤、环境保护、家政料理等。可以让志愿者开始时参与级别较低的活动,随着服务时数的增长与次数增多,给机会优先参与高等级的服务项目。在志愿时的记录上志愿项目等级越高,志愿时计算乘以的系数也越高,相同的服务时间里,不同级别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时有高低之分。

实验对比发现,这种志愿服务项目等级晋升的新鲜感与挑战性能有效地保持志愿者的兴趣与热情,志愿时系数递增的激励方式,促使志愿者为获取更高等级的志愿服务项目努力,有效推动志愿服务稳定与持续发展。

2 有效归类服务项目,针对性强化岗前培训,促进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

2.1 志愿服务项目分类定级,细化服务要求,规范项目管理 笔者综合20所高校志愿服务研讨会议要求发现,目前很多大学生受志愿精神的感召和大规模活动的吸引,不考虑自身实际,盲目参加志愿活动。一旦在工作中遭遇挫折,一些学生就选择放弃,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了志愿者队伍的稳定性,导致志愿者组织公信力下降,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因此,为保障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提升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对志愿服务项目进行了分类定级,细化志愿服务要求。在招募时让志愿者初步了解服务项目的相关工作内容及技能要求,使志愿者能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结合自身特长来报名。实验对比发现,此种做法不仅有利于激发并保持志愿者的参与热情,对项目规范与管理,特色品牌项目重点打造,志愿服务队伍的稳定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2 成立岗前培训机构,打造师资队伍,提升培训水平 在《关于大学生激励机制的调查问卷》中发现“工作被社会各界所质疑”最能让志愿者工作热情下降。

在白云区20所高校志愿服务研讨会中超过8成志愿项目负责人反映,与社会处于“半隔离”状态的大学生,对社会了解有限,特别是首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一旦对其委以重任,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就逐渐暴露出来,如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责任意识、表达与沟通能力差等。志愿者工作中的不足往往会引起外界对志愿者工作的质疑,进而打击志愿者的工作热情,影响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该院通过在对项目分类定级以及岗位细化的基础上,将不同的志愿服务项目进行课程化管理,制定了同类志愿服务项目的通用培训方案。院团委成立了志愿者培训部,各二级院系团总支成立素质拓展部。团委志愿者部成立了志愿项目讲师团、志愿培训课程开发小组,为储备志愿者提供通用与专项志愿培训学习机会,有效提升了志愿者的整体水平。

3 建立有效的管理与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发展

3.1 完善自身建设,加强队伍管理,开拓服务平台 面向20所高校的调查问卷《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调查》结果显示,近9成的大学生都是通过学校、社团组织途径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担任着社会志愿服务生力军角色,青年人才培养重任的高校,如何将志愿服务转化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与创新载体,有效实现工作压力内化为自身发展动力,同时成为促进社会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推力,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3.1.1 完善自身组织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专门工作机构:该院设立了院级青年志愿者协会,下设实践部等8个部门,统筹管理二级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二是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志愿者服务教师人才队伍。三是提升组织管理、教学培训能力,志愿服务培训部门加强办公教学场地建设、师资队伍完善、教学科研专项经费的保障。

3.1.2 加强队伍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招募机制。招募后利用学生的专业以及特长将志愿者队伍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与建设,可以方便管理,同时减低建设成本,实现效益最大化:例如家电维修志愿服务队优先考虑电气自动化专业、电子专业的学生,地铁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优先考虑城市轨道运营专业的学生。二是建立健全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机制。学校首先要强化大学志愿者层级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规范性。该院在共青团组织和志愿者组织的统一领导下,逐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志愿者管理体系,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逐步提升管理效率,强化了大学生志愿者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引导其自觉遵守团队纪律,积极践行雷锋精神。

3.1.3 开拓服务平台 该院将志愿者行动纳入社会整体工作体系中另一方面来拓宽志愿服渠道,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平台,同时通过与白云区团委、石井镇政府等事业单位、广铁集团、花都车辆厂等企业单位、同德围社区服务队等社会组织合作,将多方资源的整合利用,减低队伍管理建设成本,提高育人与服务效果,实现一举多得目标。

3.2 建立各种激励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发展

3.2.1 学校方面

①将志愿者服务教育纳入毕业生就业成才体系中,建立相关配套补偿机制,激发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热情。该院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当中,将此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制定了《素质拓展积分办法》,鼓励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志愿服务与素质拓展活动累计积点,积点换取学分,未修满学分将无法毕业,同时在毕业时发放具有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成绩的素质拓展证书,给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成绩优秀的同学增加了就业的砝码。

②制定了完善的志愿服务学习培训、评优评先、党员发展激励制度,提升志愿者身份地位。该院善于利用志愿时系统,定期统计志愿时评优与表彰。对具有大型的亚运、创文等志愿服务,除了给予志愿者素拓积分,还通过评优评先表彰活动,在党员发展发面奖励票数的方式来激励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活动。

③加强组织建设的经费保障,正确引导志愿服务朝终身化发展。志愿者服务虽然是公益事业,但是建设经费却是志愿服务的规模与质量坚强后盾与有力保障。志愿服务虽然是义务无偿的服务,但并非倒贴服务,在组织、培训、管理以及活动后勤保障中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撑。在筹备经费以及管理过程中,学校必须声明经费并非用于志愿者的报酬,而是用于志愿者装备、基本交通餐饮保障、购买人身保险等方面,教育引导大学生摒除功利之心,正确认识志愿服务的无私性、保障性、阳光性以及长期性,正确引导志愿服务朝终身化发展。

3.2.2 社会方面

①要提高对志愿服务事业的认同、重视与支持。学校可以进一步呼吁政府部门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并积极给与物质和精神支持,以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可以成立专项基金,积极扶持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社会用人单位可以在招聘大学生时多考虑大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历,多重视素质拓展证书成绩。

②借鉴发展相结合,加强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继续加强志愿者注册登记制度、志愿服务认证制度以及志愿服务考评体系,建立志愿服务档案,使志愿者创造的价值得到社会的认可。定期统计志愿时,给予等级认证与颁发证书或奖励勋章。继续坚持广州入户积分鼓励外来人员参与城市志愿服务事业的有效做法。借鉴义务献血政策的有关做法,开展志愿时换取志愿服务待遇,在自己需要别人服务时,可以申请享受不同类型与级别的志愿服务;可建立志愿者等级身份社会福利挂钩制度,根据身份等级享受公交优惠或旅游景点门票优惠等社会福利,让志愿服务事业走向正规化、制度化、常态化、长期化、终身化。

参考文献:

[1]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

[2]高天琼.论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J].襄樊学院学报,2006(11).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35-03

一、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措施

1.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志愿服务文化也在社会上逐步受到重视。志愿服务精神源于西方,在西方社会中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基础。现阶段,中国党和政府将志愿服务文化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注重志愿服务文化的培育,重视提升志愿服务文化的社会认同度。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志愿精神培育的文化氛围,可以让大学生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志愿精神的实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内容。高校可以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着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和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潜移默化的将志愿精神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中。在重点培育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同时,也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重视大学生的“基本原理”等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其次,加强大学生志愿文化的培育,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在大学生实践课堂以及外界的社会实践中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的培养,引导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并通过总结会、报告会等形式激发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参与的兴趣和热情。在社会实践中,主要是培养大学生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事业的动机、参与态度,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过程中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与志愿服务的专业技能,培养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为大学生营造一个弘扬志愿精神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等大众传媒的作用,运用言论评论、公益广告、新闻报道等形式”。

2.加强法律体制建设

伴随着国内青年志愿服务领域的不断扩展,志愿服务环境日趋复杂化,志愿服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志愿服务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无偿服务,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会遇到很多法律问题的困扰。因此也就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体系,以支撑当前大学生服务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一,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志愿者的相关法律制度,确定专职部门对志愿服务活动进行统一指挥与调配。我国虽然还未专门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制定相关法律条文,但我们完全可以参考国外一些在志愿服务精神培育中取得成效的国家已有的相关规定,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基本的法律保障。

第二,提供完备的法律保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保障,是在维护大学生志愿者权益的同时,推动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通过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逐步完善,大学生志愿组织将会在领导体制、约束机制以及考核机制等多方面进一步的制度化,进而保证大学生志愿组织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基本权利义务、管理培训原则和权益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诸如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劳动保护、学习、生活、医疗等各个方面。

3.建立长效的培育机制

高校是青年志愿者的摇篮。建立长效的志愿精神培育机制是我国政府、高校党团委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需求。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前期准备、活动中的协调和管理、活动结束后的评价和总结,可将志愿精神培育机制分为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和评估机制。

第一,优化招募机制。大学生志愿者招募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的前提,是志愿服务工作开展最重要的一贯。在招募的计划中,应做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建立宽阔的信息宣传渠道。甄选过程应主要考虑志愿者自身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服务对象、专业技术水平、服务领域、服务地域、身体素质等综合条件,并通过对多项条件的基本调查,确定志愿服务人员的初步人选。尽可能的招募具有专业服务技能、工作态度认真、对志愿服务工作充满热情,并具有较强奉献精神的志愿者。

第二,完善培训机制。大学生志愿者初步人选确定后,需要对志愿者进行统一的系统培训,确保大学生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正面的积极作用。培训能够更好的激励参与者为组织工作,而在志愿者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情况下,就无法更好的完成既定的目标。首先,制订培训计划。根据培训的动机、培训对象的特点、培训的时间、地点、培训目标、培训经费等情况的考察,制订培训计划。其次,确定培训内容。大学生志愿者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基础知识培训即通用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等。再次,丰富培训方法,如普通授课、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技巧示范等。

第三,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既可以让志愿者得到他人、社会的尊重和认可,又可以帮助志愿者建立自信心。学校可以举办志愿者先进评比活动,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和贡献的先进个人或团体,给予精神上的和物质上的奖励,如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勋章,并给予“杰出青年志愿者”、“杰出青年志愿团队”等荣誉称号,并对此进行全校或全省的宣传报道,以此扩大志愿服务活动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加入德育学分制里,鼓励大学生积极的参与志愿服务。外部激励的方式主要包括人际关系激励、工资奖励激励等。

第四,健全保障机制。志愿服务保障机制主要包括:法律保障机制、组织-管理保障机制、经费保障机制、保险机制以及应急志愿服务保障机制等。志愿服务是一项志愿者投入全身的精力与感情且不求任何回报的项目,因此,健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保障机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要保护志愿者的热情。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需要得到不只是学校的肯定和支持,更多的是来自社会各界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认可和鼓励。

第五,建设评估反馈机制。虽然志愿服务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展业的评估体系,但当前高校在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的研究还相对薄弱。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反馈机制应该转变为组织者与志愿者双向评估监督反馈机制。有利于志愿组织这和志愿者之间更好的沟通与交流,就对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单项评估模式上可以按大学生主体的特殊性分为:志愿服务对象的评估、志愿服务组织的评估、志愿团队内部及自我评估。

4.加强组织间交流与合作

但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限制发展的因素也随之而来,如信息部通畅、组织活动单一、财力匮乏等,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团队的发展。因此,高校志愿者组织应加强各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内外合力为志愿服务提供有力的志愿和帮助。

第一,注重与其他志愿组织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志愿组织的发展不能单独依靠本校对志愿精神的研究和组织的实践活动,需要与其他的志愿组织经常交流,团结合作争取达到资源共享。高校志愿组织与这些同盟军可以在志愿服务组织的团队经营管理、拥有的技术手段、信息获取渠道等方面进行资源方面的共享和交流,将本校的志愿服务组织当做是整个社会志愿工作体系的一部分,借助社会化的资源来充实自己,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和发展空间。

第二,增进与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高校的志愿组织应积极的与企业间增加沟通和交流,不但通过企业的资金赞助为志愿组织筹资解决困难,对于企业来说,与志愿组织的合作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塑造了良好的社会形象,进而获得更大的利润。这对于高校的志愿组织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双赢的合作。但志愿组织在进行企业选择的过程中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发的权利和义务,并制定详细的合作计划,起到一定的监督和控制作用。

第三,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想要志愿组织能够健康稳定的向前发展,必须要有科学有序的管理。志愿组织近从理论上学习,从整体进行改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借助外力,即加强与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在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中,可以随时发现志愿组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及时避免错误的发生。高校可以成立相关的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与社会上或其他高校的相关机构进行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5.拓宽筹集资金渠道

志愿服务组织虽然是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而存在的,但其运作的过程仍然离不开市场经济的大背景,因此需要资金的支持。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和项目的实施都必须依靠资金的支持,才能为志愿服务提供稳定的物质保障,这是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立足点。志愿服务工作的经费一般是来自慈善和私人捐赠、企业或组织赞助和政府适当拨款。目前,我国高校志愿组织大多都存在资金严重不足的现状,原因是政府和社会支持的经费不足,且筹资的渠道单一,绝大部分的资金支持都来源于行政拨款。从全球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政府的经费支持也越来越显著。

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方法

大学生在进行志愿服务的同时,拓宽了眼界,建立了信心去迎接挑战,也在自我实现的同时超越了自我。正是志愿服务,实现了大学生主体精神境界的提升、人生阅历和经验的丰富、自身知识储备的扩大、协调沟通能力的增强。但基于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参与形式是完全自愿的,因此,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讲究培育的方法和策略。且必须要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通过自身学习、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相互作用,来提升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1.理论培训与自我学习相结合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一直都处在客体的地位,教育者则一直被作为主体看待,并用单项的思维灌输方式进行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大学生志愿培育的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接受培育的过程放在主体的地位,因为大学生本身是具有思想意识与主观能动性的。所以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积极的主观的融入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以自觉接受,主动学习理论知识的态度才能从根本上理解志愿精神的内涵与精神要旨。进而将其内化成自身的精神涵养。在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中,高校应定期的为志愿者们开设理论知识相关的课程或讲座,用最直观具体的授课方式,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的理论基础教受给志愿者们。而大学生志愿者应该意识到自己是教育主体,根据理论培训的情况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去主动学习和研究志愿精神的精髓,并在内化成自己的理念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进行支配、控制和调节,逐步丰富自己对志愿精神的认识,进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提升自己的精神内涵。所以,进行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过程中进行自我学习与理论培训向结合的方法不仅符合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观教育的规律,也提高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成效。

2.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家庭是人接受教育的源头,是人成长为“社会人”的第一个关键阶段,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成长都起着潜移默化却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家庭教育既包括父母对子女各个方面的教育,也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由性格、做事风格、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不同而潜移默化的相互影响的教育。一个和睦温馨的家庭可以使家庭中每一位成员都拥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进而保持一种乐观向上、正视困难的心态和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因此,在大学色志愿精神培育的过程中供应重视家庭该教育。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角色占有重要地位。子女总是通过家长的处事和道德行为来效仿,并作为衡量种种道德规范的标准。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将奉献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渗透进去,这对子女养成良好的品德有重要的作用。家长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以身作则,做好道德模范。另一方面,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放在首要位置,特别是志愿精神。要鼓励子女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支持他们并做好子女的坚强后盾。还要增强子女的服务意识,帮助子女树立尊老爱幼、乐于奉献、勇于担当的品格,增强他们对家人、团队、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3.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学校生活中受到的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及以上,但这里指的是高等教育中的大学教育。大学生在学校中受到的是具有完备教育体系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思维方式、做事方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思维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更是高校志愿精神培育的重要时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将价值观教育与志愿精神培育相结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是重要方面。大学生价值观并不完全是由自我选择而形成,虽然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仍需要外在的引导和规划,高校的管理者要在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认清这一点,这对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2008年,中央文明委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中央文明委〔2008〕6 号),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把志愿精神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体现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强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意识。”这体现了教育部对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的高度重视。也为高校的志愿精神培育指明了方向。

第二,通过社会实践为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搭建平台。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塑造个人的价值观,更能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大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通过单纯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就获得,还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并采用多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获得。首先,高校要鼓励大学生积极的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加强其对志愿精神价值的认同感。高校应本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本质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如学雷锋活动、学校大型会议晚会的志愿者活动等体现奉献精神的实践活动。如感恩节、劳动节、教师节等体现平等友爱精神的实践活动。再如手拉手、心连心、爱心一元钱等体现互助精神的实践活动,或辩论赛、经验交流会等体现进步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深刻的体会到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并感悟付出的快乐,从而达到培育志愿精神的目的。

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我国志愿服务得到社会的认可、为了公民能够在道德层次上再上一个台阶,为了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能够更稳步的向前发展,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促进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培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丁元竹.发展志愿服务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志愿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软实力[J].精神文明导刊,2010,(8).

[2] 刘建萍,陈征.大学生志愿服务及志愿团队的培养[J].思想政治教育,2007,(6):122-123.

[3] 沈杰.志愿行动―中国社会的探索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贝静红.文化视野中生态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化建设[J].当代青年研究,2012,(3).

[5] 郑朝静.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6).

篇7

一、 调查发现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在志愿者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问题也不断涌现。很多时候,我们过高地把志愿者行动定位在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地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上, 认为报名来参加活动的志愿者是不计较个人得失的义务服务行为。 使得大学生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与活动变成纯粹地为了完成任务或者只是为了社会实践的量化考核。 这些误解和错误的指导严重的影响了高校的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者活动的有序健康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也挫伤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和热情。笔者通过调查分析, 在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 总结出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工作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领导层重视不够 ,缺乏专业的志愿者队伍管理和指导教师。 高校的青年志愿者活动都是在各高校团组织的指导下进行的。高校的志愿者队伍隶属于团委学生会。但是笔者通过走访上海市的部分民办高校发现民办高校共青团组织一般只有 1 到 2 名专兼职干部。 由于民办高校办学体制和学校运行经费来源的特殊性, 有些团委老师还要兼任辅导员的工作, 除了要完成各类团学联的工作之外还要带有一定数量的班级, 完成辅导员的工作。 这导致在志愿者队伍的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指导教师, 志愿者活动疏于有效的指导和策划, 这不利于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2.志 愿者活动形式单一 ,教育实践意义不强,创新不够。人们普遍认为青年志愿者行动是高层次的社会组织性教育活动, 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社会的现实性, 青年志愿者行动具有广发的先进性。 但是现实中志愿者活动却是活动形式单一, 不能体现志愿服务的真正价值。 据笔者走访了解到,上海市民办高校的志愿者活动大体包括志愿献血、 校外公共交通场所维持秩序、 参与科技馆图书馆等事业性场馆服务、 看望敬老院养老中心的老人、陪伴孤儿院的儿童、与幼儿园小朋友玩耍等,多数都是短期和非固定性的活动。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应有的水准不能通过一个有效的平台很好的体现出来, 使得大学生难以找到自我认同, 导致大学生志愿者的参与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降低。通过问卷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大学对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并且没有连续性的志愿者活动是存在一定的异议的。 无论是参与其中的大学生, 团委负责志愿者工作的老师还是社会单位个人, 对于志愿者的理解不应该仅仅的停留在做好事的层面上。 尤其是作为志愿者队伍的管理者各民办高校共青团的负责教师尤其应该思考志愿者活动的真正含义, 以及志愿活动可以大学生带来的成长和帮助。

3.志愿服务缺乏稳定的活动阵地 ,志愿者项目缺乏系统性的规范。 笔者从在大学里参与志愿者服务到参加工作后成为一名老师, 深刻的体会到很多时候高校的志愿者和指导老师都很被动,经常是打游击战,来任务了接受任务。 每年逢学雷锋日植树节志愿者活动日等节日,几乎所有的志愿者组织和共建单位都会开展志愿者活动, 活动主要集中于社区敬老、环境保护、文化娱乐等。 但是这些节日一过, 志愿者活动开展次数就会减少。 高校校内的志愿者活动项目毕竟有限,校外的共建单位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又缺乏系统性的长效机制, 这也非常的不利于高校志愿者队伍的长效发展。

4.志愿者活动缺乏应有的经费支持 。 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在《章程》中认为,志愿者是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笔者认为尽管志愿服务本身不需要支付报酬, 但志愿者活动是必然会产生管理成以及志愿者的饮食、交通、通讯等必需费用。 资金经费成为当前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发展中的一大瓶颈。 就我国目前的志愿服务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和共青团的支付,有少部分的社会募集和商业赞助。 由于民办高校没有国家拨款, 迫于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压力, 学校在资金的内部使用上是一紧再紧。 笔者发现,很多时候,在开展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指导教师、 志愿者队伍的学生干部以及志愿者本人自掏腰包的现象比比皆是。

5.志愿者队伍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 大学是学生走上社会的最后一站, 大学生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年龄阶段, 开始在意和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与看法, 希望得到认可和支持。 虽然志愿者活动在民办高校中受到大学生的广泛喜爱,但是招募多,流失快的现象一直存在。 在笔者的走访和调查中同样也发现, 各大民办高校都有对本校区内评选优秀志愿者。 但是奖项涉及的学生非常有限,奖项的公众认可度也不高,这都在一定的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某民办高校为例,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 的荣誉称号可以参评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但是优秀志愿者就没有这样的优先权。 在与大学生志愿者交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作为 90 后社会普遍认为是 娇生惯样的一代, 但是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并不在乎参与的活动有多辛苦多累, 他们中很多人更在乎的是志愿活动能否给他们带来能力的提升、眼界的开阔、 朋友圈的扩展以及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快乐感。

6. 志愿者活动与学生专业结合度不够 ,与志愿活动相关的培训严重缺乏。 志愿服务按照服务过程和内容可分为非专业化服务和专业化服务两种, 非专业化服务是指技术含量较低的一般活动, 如大型活动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专业化服务是指具有某项专业知识技能或获取专业资格的人士提供的服务,如心理健康、翻译、义诊、法律援助、维修等。 高等院校是知识和人才最密集的地方,但是在现实志愿者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很难或者说很少有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开展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的。 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导致理论与实际的严重脱节。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发展规划(2014-2018)》中就有指出要建立科学的志愿者培训体系, 加强志愿者培训课程、教材的开发,整合各地优秀课程和教材资源,形成较为科学的课程、教材体系。 创新培训方式, 不断提升志愿服务培训的质量和成效。 到 2018 年,每名注册志愿者至少参加一次团组织举办的系统培训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 志愿者队伍的长期发展是缺少不了有效的志愿者培训, 这一问题必须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二、 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若干对策

大学生志愿服务倡导团结友爱、 乐于助人、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品质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大学生志愿服务以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为指导思想,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有力拓展。 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涵盖支援贫困地区、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社区服务、大型赛会、抢险救灾、灾区建设等,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有效实践尝试。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缺失。 青年志愿者行动正是立足于实践并在充分发挥青年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它尊重青年的自身特点,激起青年的热情, 为当代青年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开辟了现实的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弥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裂痕。笔者作为民办高校的辅导员,3 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 通过志愿者活动来教育和引导学生是一个非常实用并且有效的方法。 针对目前上海市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可以从以下的对策来建设民办高校的志愿者队伍, 促进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 把思政教师纳入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的管理中。党和政府所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却没有在现实生活中转化为更多的利益和价值,这给我们的大学造成了社会主义价值无用的假象。这种假象一旦长期滋生下去将会是非常可怕。 因此,对大学生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笔者认为这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任课教师尤其是思政教师的课题教学,也需要辅导员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大学生志愿服务是高校德育工作开展的有效平台和抓手。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原本说教、灌输教学方式,增加课外实践环节,学生开展生动的志愿者服务能较好地实现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与服务社会的理念。生动活泼的志愿活动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我、 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而且也赋予了校园文化内容与形式的丰富。以笔者所在的上海市某民办高校为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一共 54 个学时,18 周的授课除了每周 2 学时的课题正常授课安排以外还有 18 个学时的学生课外实践要求。在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缺乏专业指导老师情况下, 把思政教师归入志愿者队伍管理中来,既可以为思政课程中的实践课时提供很好的平台也可以缓解民办高校团学联老师在志愿管理中的工作压力,笔者认为这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2.拓展高校志愿者服务平台,加强与非盈利组织的合作, 高校之间建立志愿者合作联盟。 随着现代交通、通信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为高校志愿者平台的拓展提供了便利。 首先,民办高校领导要加强对志愿者工作的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就要加大力度支持,更多的联系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加强合作, 建立志愿者服务共建合作单位,为志愿者建立校外的服务基地。 其次,与非盈利组织合作, 充分利用非盈利组织资源优势,增强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最后充分发挥各高校的自身优势,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3.加强民办高校志愿活动的文化宣传。 由于缺乏固定的建设大学生志愿者文化的方式与途径,所以在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的前期、中期、后期都缺乏有计划、有思路、有模式的培养与发展, 无法从志愿者文化建设层面的具体要求有重点、 有目标的锻炼大学生志愿者, 不注重志愿服务本身精神文化层面内涵的推广与打造, 因此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志愿者始终缺乏一种精神层面的价值引领, 失去了对志愿者文化价值本身的认识与认同,无法带给他们志愿服务的归属感与满足感。首先, 民办高校团学联可以通过校园的广播站、校园网、校刊校报、校园 BBS、志愿者官方微博、 微信、QQ 群以及上海高校中主推的易班网络平台, 有组织有策划的宣传志愿者服务精神和优秀感人的志愿者个人事迹,使志愿服务成为校园生活的一道新风尚。 同时网络平台也能很好地促进志愿者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和信息的互通。其次,可以设计统一的志愿者徽章服装以及大学生志愿者专属的时尚符号,以提升志愿者的归属感。 在北京奥运会后的鸟巢一代,上海世博会的小白菜,以及南京青奥会的小青柠,都成为志愿者的一个专属的称号, 得到了青年志愿者的广泛喜爱和认可。 再次可以组织拍摄志愿者微电影,通过网络视频进行宣传。 以笔者所在的上海某民办高校为例,在基础部校区每年 5 到 7 月份,学院团委都会组织拍摄一部视频介绍团学联的活动其中就包括志愿者的活动。 在每个新学期基础部校区迎接新生的入学教育上团委都会组织新生观看。 视频微电影对新同学的影响和启发非常是非常深刻和直接。

4.更加注重民办高校的志愿者培训 。 志愿者通过培训提升个人的技能不仅可以满足志愿者本身个人的成长成才需要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让被服务对象享受更高质量的服务,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学校应该把志愿者培训和具体的志愿服务紧密的联系起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专业的老师或者经验丰富的社会义工开授与志愿者自我保护有关主题的课程, 进行志愿项目相关的专业讲座,模拟服务场景服务流程。 工作中,笔者发现在志愿者培训上还可以发动学生社团的作用。 很多大学生既参加了志愿者又参加了社团, 在社团中尤其是社团负责的学生干部,大多有很多的特长和较强的组织能力,通过学生之间的朋辈教育和帮助, 学生之间可以达到很好的分享和学习的作用。

5.通过科研项目资金来支援志愿者活动。一般来说志愿者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政府资助、项目经费、企业公民捐赠。 作为民办高校,来自政府和企业的捐赠相当于公办学校来说是少之又少。针对民办高校志愿者队伍的发展学校高层领导在制定每年的财政预算时应该设定志愿者服务专项基金或者资金。再者高校团委在对外联系的时候要努力建立校外志愿服务更加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项目赞助体系。最后笔者认为民办高校应鼓励辅导员和思政教师申请实践性较强的科研项目,利用项目里的调研经费来支持一部分的志愿者队伍活动必须支出。

篇8

关键词 志愿者 服务动机 激励

文章编号 1008-5807(2011)03-137-02

一、志愿者及志愿者激励

(一)志愿者

志愿服务最初起源于19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至今已经发展了两个世纪志愿者。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行贡献活动者”。韩森认为志愿者是指在不为报酬的情况下,基于道义、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责任,为改进社会而提供服务、贡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的人群。丁元竹和江汛清认为志愿者是指那些具有志愿精神,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的人,或者说不为报酬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

(二)激励

激励就是创造满足成员需要的各种条件,激发其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通过激励,可以使现有职工最充分地发挥其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持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通过激励,还可以进一步激发组织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使组织的绩效得以大大提高。所以,组织对其成员的激励是至关重要的。

(三)志愿者激励的意义

相关理论显示,人们在无报酬的工作中,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益是随着时间或工作量的增加而呈现反方向递减的。就算是出于自愿精神的志愿者行动,也有积极性耗尽的一天,因此,对志愿者进行激励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根据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适当的激励。首先,激励措施能增强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服务热情;其次,激励措施能减少志愿者的抵触心理、减少工作矛盾;再者,激励措施让志愿者感受到自己的工作受到肯定、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最后,激励措施有利于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指导志愿者的行为、利于活动开展。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动机

虽然绝大部分志愿者投身志愿服务不计报酬,但总有其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Cuskelly与Harrington通过研究发现,志愿者的动机一般包括:社会联系、帮助他人、打发时间、获得认可、满足他人的需要、协助组织达成目标、个人的充实感、发展技能、寻找快乐、获得成就感、自我的表现以及提升自己的形象等。张萌等以奥运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分为奉献服务型、扩大社交型、自我提高型、价值实现型、提升资历型和盲目型等,并认为发现盲目随大流型的志愿者占调查比例的42%。考虑到国内外对于志愿服务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环境不同,国内外志愿者服务动机虽大部分相似,但也有些出入。本次广州亚运会60多万名志愿者中,在校大学生担任了主力军。大学生志愿者不同于普通社会志愿者,他们参加服务的动机有自己的群体特殊性。

经过对服务于广州亚运会广外场馆的4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调查,超过90%的志愿者明确表示自己有参加亚运志愿服务的意愿,但参与动机中看到同学们参加自己也参加的随大流型也占了30%以上。关于志愿服务动机的多项选择结果如下表:

调查发现,大学生志愿者为获得学分及综合测评奖励而参加的比例最高,在访谈中,部分学生表示因为参加亚运志愿服务是获得实践学分的途径之一,而这个实践学分是每个在校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至于综合测评的奖励,志愿者表示如果其他参加志愿服务的同学获得了加分,而自己因为没参加志愿服务而失去加分机会的话,那么自己在综合测评时将很不利,为了不被加分因素拉下也参加志愿服务。此外参加亚运的自豪感和获取徽章等纪念品在服务动机中也占了比较大的比重,学生表示能参加国际大型赛事,并能获得一些亚运徽章留作纪念,是他们非常看重的。

三、 广外场馆的志愿者激励

外在激励方式:

根据志愿者的参与动机,结合亚组委志愿者部和学校的政策,广外场馆制定了针对志愿者的系列激励制度。

1、 评优:利用评优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或授予荣誉称号,并将评优结果向所有志愿者公布。并且评优的志愿者在综合测评中将获得更加明显的加分优势。

2、 特殊事项的激励:对于家庭发生意外或者服务期间生病的志愿者,给予特殊的慰问关怀。对这部分志愿者的措施和激励效果同对特殊群体的相似。

3、 特殊时间的激励:是指在特殊的日期或时间采取的不同于往常的激励措施。例如:在节日里为在岗志愿者送去节日的问候、举办节日庆典;在志愿者生日当天送上生日祝福、举办生日会;对深夜工作的志愿者进行慰问和关怀等。

4、 不同年龄、性别的激励:对年幼或年迈的志愿者给予特殊的关注和奖励;对女性志愿者从事粗重工作给予慰问和奖励等。

5、 不同岗位的激励:对于不同岗位的志愿者要有不同的激励措施。工作辛苦的志愿者要的到更全面更深层次的激励,只有这样,付出多的志愿者才能保持平衡心态,认识到他们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是值得的。

从激励方案实施的效果来看,均起到了提升志愿者工作积极性和服务质量的作用,但不同的激励政策效果也有所不同。以下图表是根据第16届亚运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体育场馆志愿者进行调研分析而得出的结果:

调查发现,本以为会被志愿者看重的服装激励和零食激励,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而评优和关怀祝福短信以及荣誉徽章的激励满意度则比较高。经过对部分志愿者的访谈,发现志愿者更看重以区别对待为基础的激励措施。具体言之,当志愿者受到的激励措施是针对自己一人或少数志愿者时,给予他的激励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志愿者会感受到强烈的自豪感或归属感,这种激励措施能极大程度提高这部分激励客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相反的,当一项激励措施是面向所有志愿者时,所有志愿者都会有“每个人都有”“不管表现怎样都有”的心理,他们很少会把这种激励措施当成是对自己工作的激励,而更多会当成是理所当然的福利。因此,面向所有志愿者的激励措施只是起到了保障志愿者权益的作用,对于激励志愿者努力工作的效果倒不显著。

上表的激励措施中,“志愿者荣誉徽章、评优奖励、保暖物资激励、生日会和祝福短信”是只针对部分志愿者的,只有表现佳或者处在特殊岗位的志愿者才能得到这些激励,因此激励效果显著,大部分志愿者对这部分激励措施表示满意。

此外,“志愿者基础徽章、志愿者服装保障、零食激励”等措施是针对所有志愿者的,因此志愿者们更愿意将这些措施看做是本来就有的福利,没感觉到这些措施的激励作用,因此效果非常不明显。根据图表反应,只有很少志愿者对这些措施的激励作用表示满意。

1、内在激励方式:除了常规的徽章、评优、零食等激励措施外,广外场馆还设置了志愿者之家、志愿者信息处理中心等保障志愿者的机构。而调查结果发现这些机构在运行过程当中,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可以将之称为团队精神激励方式和平等尊重激励方式。

2、团队精神激励方式:志愿者之家是场馆设立的,集休息、会议、展示、娱乐为一体的志愿者活动场所。我们发现,一些小组经常会在此开短暂的任务布置会和总结会,或者利用休息期间在志愿者之家玩一些桌面游戏。在这个过程之中,小组的成员彼此间的友情和信任感加深,团队凝聚力也得到加强,不少志愿者表示这种团队归属感和荣誉感很大程度上能促使他们去更加努力提供优质服务。

3、平等尊重激励方式:志愿者信息处理中心的运作模式是广泛收集志愿者的意见和建议,由中心成员将之反应给相关业务口经理,再将经理的答复或者解决方案反馈给志愿者。我们的调查发现,一些志愿者的意见得到回复、建议得到认可、提得问题得到解决后,会觉得很被尊重和重视,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服务积极性,而极少数志愿者提的一些要求回复较迟或没有答复时,则会有不开心和消极怠工发生。同样的,我们发现业务口经理将志愿者当朋友,平等的商谈和对待时,这个部门志愿者的服务努力程度和工作状态明显较好。因此,我们认为,管理者采取平等、尊重和重视的态度对待志愿者,也将是一种很好的的激励方式。

参考文献:

[1] 韩森. 做志愿者. 金城出版社,2001.

[2] 丁元竹,江汛清. 志愿活动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 张萌,卢兰平,王辰怡. 大学生奥运志愿者服务动机及动机过程化的研究.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0,(7):99-103.

[4] Cuskelly G, Harrington M.Volunteers and Leisure:Evidence of Marginal and Career Voluntarism in Sport.World Leisure and Recreation,1997:11-18.

篇9

关键词:高校学生 志愿服务 招募机制 志愿组织

1.绪论

近年来,高校志愿组织作为志愿组织中最为年轻与活跃的群体,其在国内的发展越发受到关注。北京高校志愿组织在国内高校志愿组织当中较有代表性和先进性,在整合社会资源、完善志愿者管理方面有诸多尝试,但其也有缺乏稳定队伍和持久志愿者资源等问题,阻碍着志愿服务的日常化与持久性。本选题正是基于当下高校志愿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聚焦于影响高校志愿组织志愿者队伍稳定性的因素,就如何开发、保留和管理高校志愿者资源进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提出合理建议。

2.研究对象相关概念

高校志愿组织是指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在共青团组织的倡导下或自发形成的以为社会提供志愿服务,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奉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做出贡献的非营利性组织。高校志愿组织具备志愿组织的一般特征,即志愿性、非利润分配性、公共利益性、起码的正规性及自治性[5]。另一概念“机制”一般被看作开发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原理与动力体系,它包括项目的设置程序和运行方式,特别是主体的认定及项目的编制、实施、管理与监督之类的问题 [8]。可见研究对象的特点是:由多要素以特定方式组成,具有高稳定性、高适应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因此,本文将高校志愿组织志愿者招募机制定义为:高校志愿组织为倡导其宗旨、实现其社会使命,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的原则,针对人员招募这一管理流程制定的规范化的、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模式。

3.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分为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两部分。问卷调查对象为16―30周岁,在北京普通高等院校就读的学生,内容包括受访对象基本信息、受访对象志愿服务情况两大部分。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87份。访谈对象为志愿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共访谈了10位。对高校志愿组织的调查,以与高校志愿组织的负责人访谈的形式进行。

4.问卷调查结果

4.1北京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

(见图1)。

西方奥默托等学者在研究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方面走在国际前沿,他总结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十类动机分别是:职业发展、被承认、社会互动、互惠性、投射生活、自尊、社群性、价值观、认知领悟和保护性[3]。笔者在此基础上对量表进行了修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高校学生志愿者的主要动机构成为V2社会互动:扩展交际圈,丰富阅历、广交好友(19.9%);V4价值观: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19.3%);V0丰富个人履历,有利于学业、职业升迁(18.6%);V6提升我对于自我潜能、人生和世界的领悟(11.3%);V5获得能应用于实际的技能,改善我的现实生活(9.6%);V1赢得社会、机构和他人等对我的认可(8.6%)。选择以上六项的受访者占总体的87.3%,可以解释北京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其中,可以将价值观视作利他主义因素,只占19.3%,利己主义动机占主要部分。

4.2北京高校学生选择不参加志愿服务的原因

(见图2)。

提及为什么不曾参加过志愿者活动时,30.95%的受访者认为“做志愿者工作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目前我的时间和精力不允许”,这与魏娜在《首都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对受访者不愿参加奥运志愿服务的首位原因调查的结果十分接近。其次,有28.57%的受访者认为“志愿者工作比较行政化、官僚化”。

4.3北京高校学生志愿服务兴趣与偏好

通过表1,本文作出以下分析:整体而言,无论是否参加过志愿服务,大学生对赛会活动类、爱心支教类活动的感兴趣程度最高,这与大学生这一个年轻群体的特征相关;目前高校志愿者普遍参与的是传统性、一般性、技术含量较低的志愿活动,对专业知识与技术要求较高的法律援助类、心理咨询类、医疗卫生类活动参与较少;对于曾参加志愿服务的受访者,横向比较他们感兴趣的志愿服务类型和实际参加的志愿服务类型的百分比可知:曾参加过志愿活动的大学生对赛会活动类、爱心支教类活动的感兴趣程度高于实际参与程度,说明其实际参与程度还有提升的空间;除了赛会活动以外,他们感兴趣程度高于实际参加程度的活动类型还有:爱心支教类、法律援助类、心理咨询类和医疗卫生类。笔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普遍期待那些能够充分发挥、运用、增长他们专业知识与技术的活动。

4.4关于招募与选拔方式

本文调查了高校学生对于提供招募信息的多种媒介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过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最常通过学校的各种学生组织(20.37%)来获取招募信息,其次是学校网站(18.52%)、老师和同学(18.52%)、校园内的海报(17.82%)以及校园内的现场宣传活动(16.44%)。高校学生最信赖的招募信息提供渠道是学校网站(31.11%),同时这对他们而言也是最便捷的渠道(26.09%)。

5.访谈结果与讨论

目前,北京高校志愿组织在志愿者开发呈现出招募与入会随意性较大、实际参与程度较低的特点。从研究结果来看,规模较大的组织实行会员管理制度,但是入会门槛低,入会程序也简单联合会对志愿组织理事会成员的任职资格的规定也不够清晰,仅对政治背景、身心条件的基本素质上提出了要求,与业务相关的知识、技能与素质等多方面的要求都没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有定期吸收大量的新生力量的需求,大学生容易成为这类组织注册的日常志愿者,但此类组织普遍没有对人员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志愿活动开展不足造成大量志愿者资源的闲置,志愿者的实际参与率较低。

另外,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志愿者资源主要来自临时性的志愿者招募,这类志愿者对组织的宗旨、活动来由及目标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是简单的接受并完成任务。临时性的志愿者尚未建立对组织理念的信念,难以在个人兴趣和目标上找到与组织理念的融合点,个人行动与组织目标容易背道而驰。

有学者认为,即便志愿者最初的参与动机是利他主义的,其“是否继续参与志愿服务”的决定完全取决于志愿者所获得的自我利益(Janet C.Winniford, D. Stanley Carpenter, 1997)。基于这一理论,由于大学生进入大二、大三后,随着专业课程的增多以及保研、考研、出国、就业等压力的增大,参与志愿的机会成本从大一至大三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分析这一点,也可以说明利己主义期望是大学生志愿服务难以长效化急需开发的原因。当组织缺少对志愿者的特点的考虑时,不利于志愿组织开展长期、有效的志愿者招募及甄选活动。

6.高校志愿组织志愿者招募建议

6.1合理评估目标人群,规划人员需求

招募评估旨在通过收集、分析、综合整理有关志愿工作方面的信息,为志愿组织计划、志愿组织设计、志愿者管理和其它管理职能提供基础。招募评估需要获取两部分内容,一是岗位职责,即说明组织赋予志愿者的任务要求以及完成的时间;二是职位描述,即清晰地呈现出组织对志愿者知识结构、技术与能力、个性与特质方面的要求。从本文调查得到的结论来看,害怕影响时间和学业是阻碍北京高校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志愿组织需要重点考虑某一志愿项目是否符合潜在志愿者的时间安排。

同时,志愿组织应当对确保组织生存发展过程中的志愿者需求进行合理估计,分析组织志愿者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差距,制定各种规划来满足对志愿者的需求,如确定志愿者需求量、供给量、调整职务和任务、培训等,提供可靠的信息和依据,进而保证管理活动的有序化,也有利于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整组织的人员结构,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水平上。

6.2结合高校学生志愿者的特点制定招募策略

志愿者来自不同专业院校、具备不同的知识结构、专业优势、个性特点与参与动机,因此招募的多元化应体现在根据志愿者的特点来制定招募的策略。同时,要针对高校学生的动机来制定招募针对不同群体的宣传策略。基于前文所述的高校学生六大动机,可搭配或组合多种策略:(1)对于社会互动导向的人群,可以采用社会互动宣传策略,用高校内部与外部、志愿者和服务对象或当地的互动、联谊、游历的机会来吸引潜在志愿者;(2)对于价值观导向的人群,应采用价值观满足宣传策略,即在宣传中增强志愿服务的核心价值观的渲染,充分体现志愿服务给他人带来的帮助;(3)对于职业发展导向的人群,应采用发展宣传策略,突出志愿者服务丰富管理经验、锻炼领导才能、促进职业发展的功能来着手宣传;(4)对于认知领悟导向的人群,应采用认知宣传策略,即突出志愿服务促进人们对于自我潜能、人生和世界的领悟;(5)对于投射生活导向的人群,应采用生活提升宣传策略,即说明志愿服务所提供的实践或培训能帮助专业技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6)对于被承认动机的人群,应采用社会认可宣传策略,如关于优秀志愿者的成就、所获荣誉的介绍。

篇10

【关键词】常德周边;大学生志愿者;留守儿童;影响

常德作为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据调查,如今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达121万,留守儿童突破30万人,广大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堪忧,教育环境亟待改善。日前,常德市政协委员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在政协大会上大声疾呼:“关爱留守儿童,构建和谐社会。”关爱留守儿童这一面大旗离不开广大学生群体的响应和配合。作为常德在读的大学生,我们在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希望自身能够发挥所长,反哺社会,在掌握一手资料的同时,通过交流探讨,对比分析,总结出当前大学生志愿者对于农村留守儿童帮扶的现状,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能进一步健全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推动教育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在之前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曾数次下乡进行短期支教,也曾多次走进贫困点村,如我们曾策划参与的“爱心团队,走进古丈”――彩虹人生支教团、“绽放花蕾”夏令营、“青春作伴,牵手竹山”“梦想之旅――走进安乡下码头小学”等关爱和守护留守儿童的系列活动。

经过了多次实地考察和短期实践后,我们确立了湖南文理学院“爱满朗州―常德周边留守儿童守护计划”的实践项目,在依托实体活动的基础上,展开了广泛地调查研究。

一、留守儿童生存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常德周边地区留守儿童数量持续增长,部分地区几乎完全丧失青年劳动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占据当地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虽然因父母外出打工,家庭经济收入有所增加,留守儿童的生存情况较之从前也有所改善,但由于部分地区的长期贫困,医疗机构的严重缺失,学校教育难以为继等原因,留守儿童的生存仍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

(一)受教育权无法保障

以常德市桃源县沙坪镇竹山村为例。竹山村位于常德市桃源县南部,总人口为1638人,其中,10岁以下的留守儿童共计490人。村中以老人和小孩为主,人口空心化、低龄化现象十分严重。

竹山村村内未开设学校,80%以上的孩子为减轻家庭负担,选择不读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当地学生必须到几公里之外的沙坪镇就读。该种情况常常使得当地很多留守儿童在10岁以下时无法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同时,也有部分留守儿童因无力支付学费和住宿费而选择辍学,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在这里“大打折扣”。

(二)心理问题频现

留守儿童缺乏学校、家庭教育,缺乏父母的关爱与家庭温暖,情商智商发展明显落后于同龄人。由于长期缺乏情感疏导与正确的引导,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如自卑、自闭、抑郁、暴力倾向等。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留守儿童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缺少父母陪伴

竹山村留守儿童人数众多,且成增长趋势。他们大多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只能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一起生活。由于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从小便失去了生命中的“第一位老师”,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是非的辨别,对于生理心理的认识都严重滞后,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留守儿童正常的心智成长。导致心理上经常产生自卑情绪,性格内向孤僻,久而久之就会变得不爱说话,不喜欢与人交流,怕见生人,缺乏安全感,总爱把自己封闭起来,再长大一点还可能出现逆反心理。

2.农村学校教育较为落后

部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教学水平较低,大部分老师只是单纯枯燥的讲课,不注重发展,也没有条件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在对待学生的公平上也存在较大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环境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出现逃课行为[1]。

3.监护人思想文化水平较低

当前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主要为文化水平较低,思想较为封闭保守,不懂得教育重要性的老人。老一代人的教育方式使得留守儿童不能接触到新的事物,往往会形成死板、教条的生活观念;同时,由于老人溺爱与骄纵的特性,使得留守儿童不能正确认识到事情的对错,是非价值观模糊不清,得过且过;另外,监护人因年老体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无法,在留守儿童患病时,不能及时进行医治,意外伤害事件屡有发生,留守儿童的安全状况存在诸多隐忧。

二、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的作用

大学生志愿者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服务社会的主要成员。他们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质,同时怀有一颗热衷公益的心,这些都为其帮扶留守儿童提供了一定的可能性。

(一)大学生志愿者对于留守儿童的帮助形式

1.招募志愿者,成立服务队伍。

以一人之力难以科学有效的进行帮扶。为此,大学生志愿者常常通过群体的形式,组成相关团队,利用假期以及课余时间赴相关地区,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作业辅导、心理陪护,开展习惯养成和青少年自我保护讲座等,策划组织户外游戏活动。

2.组织爱心活动,募集物资进行捐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帮扶过程中,不能忽视留守儿童在物质方面的贫乏的短缺。由于大学生志愿者自身经济水平较低,在物质方面的贡献十分有限,所有通常通过组织相关爱心活动,号召大家进行募捐。

(二)大学生志愿者发挥的作用

由于长期留守农村,缺少成年人的陪伴与引导,大部分留守儿童尚未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父母有所不解,对自身丧失信心,对外界缺少认识。针对此种现状,大学生志愿者定点定项发挥自身的长处。

1.改善心理状况

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认真学习或涉猎过教育学、心理学,查阅过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方式,了解过最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心理学的小游戏帮助学生排解内心的苦闷,从而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2.利用先进技术

大学生志愿者对现代化教学工具较为熟练。他们的思维是创新的,这其中包括对新的教育工具产品的使用。在帮扶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手机,电视等留守儿童平时接触不到的东西,向他们全方位展现外面的世界与科技的进步,逐步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

3.追求自我价值

大学生支教、参与志愿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可以借此将自己在书本上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检验自己的理论学习成果。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在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也能帮助自身扩展视野,增加才干,了解国际民情,树立正确的信念与价值观,增加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志愿活动可以认识不同的人,通过参与活动,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自身社交圈,亦可以让自己接触到更多的新事物。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志愿者的爱心活动,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留守儿童的生活压力,起到一定程度的教育意义,但是从目前来看,还存在着帮助的形式较为单一,持续时间不长,影响范围较小,组织性不够强,很难形成长期结对帮扶等诸多问题。

(一)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能力不够

在调查中,35%的人认为组织机构不完善,15%的人认为组织管理不到位,3%的人认为团队合作有待提高[2]。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建设仍存在较大问题,组织较为松散,无明确的规章制度可循,管理能力较低。

(二)时间分散导致人员变动较大

大学生志愿者大多都是以大一、大二的学生为主,而每个专业在大一、大二所设定的课程相对而言会比较多,志愿者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时间有限,一般集中在周末或者寒暑假,其中寒暑假里许多来自外地的志愿者会选择回家或外出旅游,这样一来不仅时间比较分散,志愿者活动的队伍成员变动也会比较大。

(三)服务能力有限

大学生志愿者做活动的经费多数以自己筹集为主,最终筹集到的活动经费不够理想,只能够帮助到留守儿童群体里很微小的一方面。同时,留守儿童群体的不断扩大化对大学生志愿者做活动的压力也在逐渐增长。

(四)形式浮于表面

大学生志愿者的影响力需要靠媒体的宣传,主流媒体的正能量传播会促进大学生志愿者做活动的积极性;但是过分追求轰动效应,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也使得自身将志愿服务本末倒置。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大学生群体过分追求社会效应和个人荣誉,将志愿服务单纯看做丰富自己人生经历,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工具,形式流于表面。

(五)缺乏专业知识和指导

留守儿童所属的这个群体现在已经有了专门的研究,而大学生志愿者群体是由不同专业不同学生所组成,他们对于留守儿童群体的专业性知识了解甚少,单凭一腔热血,而没有理论的支持和指导会影响整个活动的延续。

四、相关建议和对策

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更多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牵动着每一个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的志愿者们的心。如何更好的实现大学生志愿者对留守儿童群体的服务,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与社会上的爱心组织合作,共同进行志愿者爱心服务

与有经验的爱心组织合作,提高自身的水平。同时,建立一个专门的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群体进行专业的服务,志愿者队伍里的成员进行筛选,筛选过后要有一系列的专业培训,让每一个来自这个志愿者队伍的人都能够有较强的能力去进行志愿者服务。

(二)筹集资金方式多样化,寻求社会上一些企业的资助

名声较大的股份有限公司一般都会设有专门的爱心公益部门,利用一些公益活动的方式来扩大知名度。他们提供资助的方式一般分为现金资助和商品赞助,借助这样的方式将大大促进活动的效率,大学生志愿者的积极性也会提高不少。

(三)建立留守儿童记录档案,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变化

大学生志愿者可以定期回访,熟悉了解每一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认真记录下这些细节状况的反馈。根据不同的数据建立出一个有效的服务方案,针对留守儿童不同情况、不同程度制定出他们每一个人独立的个性化方案,有效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

(四)学校加强相关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志愿服务意识

虽然学校本身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但是古板陈旧的教学形式和内容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通过电影、邀请志愿服务的先进个体讲座等形式多彩的教育方式,使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的详尽事迹,具体感知志愿服务精神,为学生树立精神榜样[3]。另外留守儿童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多跟城市的对口学校联系,加强对外交流的机会,派一些表现优秀的学生到外地参加各类知识、才艺、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4]。

(五)增强媒体宣传力度,推动政府出台相关政策

主流媒体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志愿者活动的进展,线上媒体与线下媒体同时进行大力宣传,引发社会上爱心人士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丽娟.试析我国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活动中的作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年02期.

[2]任朋辉.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