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应用文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0:41: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应用文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应用文总结

篇1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一、选择题

1.(2018浙江)已知,,,成等比数列,且.若,则

A.,

B.,

C.,

D.,

2.(2015湖北)设,.若p:成等比数列;q:,则

A.p是q的充分条件,但不是q的必要条件

B.p是q的必要条件,但不是q的充分条件

C.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D.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3.(2014新课标2)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则的前项和=

A.

B.

C.

D.

4.(2014浙江)设函数,,

,记

,则

A.

B.

C.

D.

二、填空题

5.(2018江苏)已知集合,.将的所有元素从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一个数列.记为数列的前项和,则使得成立的的最小值为

6.(2015浙江)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不为零.若,,成等比数列,且,则

7.(2013重庆)已知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其前项和,若成等比数列,则.

8.(2011江苏)设,其中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9.(2018江苏)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1)设,若对均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若,证明:存在,使得对均成立,并求的取值范围(用表示).

10*.(2017浙江)已知数列满足:,.

证明:当时

(Ⅰ);

(Ⅱ);

(Ⅲ).

*根据亲所在地区选用,新课标地区(文科)不考.

11.(2017江苏)对于给定的正整数,若数列满足

对任意正整数总成立,则称数列是“数列”.

(1)证明:等差数列是“数列”;

(2)若数列既是“数列”,又是“数列”,证明:是等差数列.

12.(2016年四川)已知数列的首项为1,为数列的前项和,,其中,

(Ⅰ)若成等差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双曲线的离心率为,且,求.

13.(2016年浙江)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4,=2+1,.

(I)求通项公式;

(II)求数列{}的前项和.

14.(2015重庆)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前3项和.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设等比数列满足,,求前项和.

15.(2015天津)已知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是等差数列,且,,.

(Ⅰ)求和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16.(2015四川)设数列(=1,2,3…)的前项和满足,且,+1,成等差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17.(2015湖北)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已知,,,.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当时,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18.(2014山东)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前项和为,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19.(2014浙江)已知数列和满足.若为等比数列,且

(Ⅰ)求与;

(Ⅱ)设.记数列的前项和为.

(ⅰ)求;

(ⅱ)求正整数,使得对任意,均有.

20.(2014湖南)已知数列{}满足

(Ⅰ)若{}是递增数列,且成等差数列,求的值;

(Ⅱ)若,且{}是递增数列,{}是递减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1.(2014四川)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

(Ⅰ)若,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求数列的前项和;

(Ⅱ)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在轴上的截距为,求数列

的前项和.

22.(2014江苏)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任意正整数,总存在正整数,使得,则称是“H数列”.

(Ⅰ)若数列的前n项和(N),证明:

是“H数列”;

(Ⅱ)设

是等差数列,其首项,公差.若

是“H数列”,求的值;

(Ⅲ)证明:对任意的等差数列,总存在两个“H数列”和,使得(N)成立.

23.(2013安徽)设数列满足,,且对任意,函数

,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24.(2013广东)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且构成等比数列.

(Ⅰ)证明:;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Ⅲ)证明:对一切正整数,有.

25.(2013湖北)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成等差数列,

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集合;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6.(2013江苏)设是首项为,公差为的等差数列,是其前项和.

记,,其中为实数.

(Ⅰ)

若,且,,成等比数列,证明:;

(Ⅱ)

若是等差数列,证明:.

27.

(2012山东)已知等差数列的前5项和为105,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将数列中不大于的项的个数记为.求数列的前m项和.

28.(2012湖南)某公司一下属企业从事某种高科技产品的生产.该企业第一年年初有资金2000万元,将其投入生产,到当年年底资金增长了50%.预计以后每年资金年增长率与第一年的相同.公司要求企业从第一年开始,每年年底上缴资金万元,并将剩余资金全部投入下一年生产.设第年年底企业上缴资金后的剩余资金为万元.

(Ⅰ)用表示,并写出与的关系式;

(Ⅱ)若公司希望经过(≥3)年使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000万元,试确定企业每年上缴资金的值(用表示).

29.(2012浙江)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

(Ⅰ)求;

(Ⅱ)求数列的前项和.

30.(2012山东)在等差数列中,,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对任意的,将数列中落入区间内的项的个数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31.(2012江苏)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两个数列和满足:.

(Ⅰ)设,求证:数列是等差数列;

(Ⅱ)设,且是等比数列,求和的值.

32.(2011天津)已知数列满足,

(Ⅰ)求的值;

(Ⅱ)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Ⅲ)设为的前项和,证明

33.(2011天津)已知数列与满足:,

,且.

(Ⅰ)求的值;

(Ⅱ)设,证明:是等比数列;

(Ⅲ)设证明:.

34.(2010新课标)设数列满足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令,求数列的前项和.

35.(2010湖南)给出下面的数表序列:

其中表(=1,2,3

)有行,第1行的个数是1,3,5,,21,从第2行起,每行中的每个数都等于它肩上的两数之和.

(Ⅰ)写出表4,验证表4各行中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等比数列,并将结论推广到表(≥3)(不要求证明);

(Ⅱ)每个数列中最后一行都只有一个数,它们构成数列1,4,12,,记此数列为,求和:

专题六

数列

第十八讲

数列的综合应用

答案部分

1.B【解析】解法一

因为(),所以

,所以,又,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

若,则,

而,所以,

与矛盾,

所以,所以,,

所以,,故选B.

解法二

因为,,

所以,则,

又,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

若,则,

而,所以

与矛盾,

所以,所以,,

所以,,故选B.

2.A【解析】对命题p:成等比数列,则公比且;

对命题,

①当时,成立;

②当时,根据柯西不等式,

等式成立,

则,所以成等比数列,

所以是的充分条件,但不是的必要条件.

3.A【解析】,,成等比数列,,即,解得,所以.

4.B【解析】在上单调递增,可得,

,…,,

=

在上单调递增,在单调递减

,…,,,

,…,

==

=

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可得

因此.

5.27【解析】所有的正奇数和()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在数列

中,前面有16个正奇数,即,.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不符合题意;……;当时,=

441

+62=

503

+62=546>=540,符合题意.故使得成立的的最小值为27.

6.【解析】由题可得,,故有,又因为,即,所以.

7.64【解析】由且成等比数列,得,解得,故.

8.【解析】设,则,由于,所以,故的最小值是.

因此,所以.

9.【解析】(1)由条件知:,.

因为对=1,2,3,4均成立,

即对=1,2,3,4均成立,

即11,13,35,79,得.

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2)由条件知:,.

若存在,使得(=2,3,···,+1)成立,

即(=2,3,···,+1),

即当时,满足.

因为,则,

从而,,对均成立.

因此,取=0时,对均成立.

下面讨论数列的最大值和数列的最小值().

①当时,,

当时,有,从而.

因此,当时,数列单调递增,

故数列的最大值为.

②设,当时,,

所以单调递减,从而.

当时,,

因此,当时,数列单调递减,

故数列的最小值为.

因此,的取值范围为.

10.【解析】(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

假设时,,

那么时,若,则,矛盾,故.

因此

所以

因此

(Ⅱ)由得

记函数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所以=0,

因此

(Ⅲ)因为

所以得

由得

所以

综上,

11.【解析】证明:(1)因为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则,

从而,当时,

所以,

因此等差数列是“数列”.

(2)数列既是“数列”,又是“数列”,因此,

当时,,①

当时,.②

由①知,,③

,④

将③④代入②,得,其中,

所以是等差数列,设其公差为.

在①中,取,则,所以,

在①中,取,则,所以,

所以数列是等差数列.

12.【解析】(Ⅰ)由已知,

两式相减得到.

又由得到,故对所有都成立.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从而.

由成等差数列,可得,所以,故.

所以.

(Ⅱ)由(Ⅰ)可知,.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由解得.所以,

13.【解析】(1)由题意得:,则,

又当时,由,

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设,,.

当时,由于,故.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当时,,

所以,.

14.【解析】(Ⅰ)设的公差为,则由已知条件得

化简得

解得,.

故通项公式,即.

(Ⅱ)由(Ⅰ)得.

设的公比为,则,从而.

故的前项和

15.【解析】(Ⅰ)设数列的公比为q,数列的公差为d,由题意,由已知,有

消去d,整数得,又因为>0,解得,所以的通项公式为,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解:由(Ⅰ)有

,设的前n项和为,则

两式相减得,

所以.

16.【解析】(Ⅰ)

由已知,有

=(n≥2),即(n≥2),

从而,.

又因为,+1,成等差数列,即+=2(+1),

所以+4=2(2+1),解得=2.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故.

(Ⅱ)由(Ⅰ)得,

所以=.

17.【解析】(Ⅰ)由题意有,

即,

解得

故或

(Ⅱ)由,知,,故,于是

①-②可得

故.

18.【解析】(Ⅰ)

解得

(Ⅱ),

当为偶数时

19.【解析】(Ⅰ)由题意,,,

知,又由,得公比(舍去),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所以,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i)由(Ⅰ)知,,

所以;

(ii)因为;

当时,,

而,

得,

所以当时,,

综上对任意恒有,故.

20.【解析】(I)因为是递增数列,所以。而,

因此又成等差数列,所以,因而,

解得

当时,,这与是递增数列矛盾。故.

(Ⅱ)由于是递增数列,因而,于是

但,所以

.

又①,②知,,因此

因为是递减数列,同理可得,故

由③,④即知,。

于是

.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1.【解析】(Ⅰ)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又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所以

因为点在函数的图象上,所以,所以

又,所以

(Ⅱ)由,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所以切线在轴上的截距为,从而,故

从而,,

所以

故.

22.【解析】(Ⅰ)当时,

当时,

时,,当时,,是“H数列”.

(Ⅱ)

对,使,即

取得,

,,又,,.

(Ⅲ)设的公差为d

令,对,

,对,

则,且为等差数列

的前n项和,令,则

当时;

当时;

当时,由于n与奇偶性不同,即非负偶数,

因此对,都可找到,使成立,即为“H数列”.

的前n项和,令,则

对,是非负偶数,

即对,都可找到,使得成立,即为“H数列”

因此命题得证.

23.【解析】(Ⅰ)由,

所以,

是等差数列.

而,,,,

(Ⅱ)

24.【解析】(Ⅰ)当时,,

(Ⅱ)当时,,

,

当时,是公差的等差数列.

构成等比数列,,,

解得.

由(Ⅰ)可知,

是首项,公差的等差数列.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Ⅲ)

25.【解析】(Ⅰ)设数列的公比为,则,.

由题意得

解得

故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由(Ⅰ)有

.

若存在,使得,则,即

当为偶数时,,

上式不成立;

当为奇数时,,即,则.

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正整数,且所有这样的n的集合为.

26.【证明】(Ⅰ)若,则,,又由题,

,,

是等差数列,首项为,公差为,,又成等比数列,

,,,,,,

,().

(Ⅱ)由题,,,若是等差数列,则可设,是常数,关于恒成立.整理得:

关于恒成立.,

27.【解析】(Ⅰ)由已知得:

解得,

所以通项公式为.

(Ⅱ)由,得,即.

是公比为49的等比数列,

28.【解析】(Ⅰ)由题意得,

(Ⅱ)由(Ⅰ)得

整理得

由题意,

解得.

故该企业每年上缴资金的值为缴时,经过年企业的剩余资金为4000元.

29.【解析】(Ⅰ)由=,得

当=1时,;

当2时,,.

由,得,.

(Ⅱ)由(1)知,

所以,

,.

30.【解析】:(Ⅰ)由a3+a4+a5=84,a5=73可得而a9=73,则

,,

于是,即.

(Ⅱ)对任意m∈,,则,

即,而,由题意可知,

于是

即.

31.【解析】(Ⅰ)由题意知,

所以,从而

所以数列是以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Ⅱ).所以,

从而

(*)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知下证.

若,则.故当,,与(*)矛盾;

若,则.故当,,与(*)矛盾;

综上:故,所以.

又,所以是以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若,

则,于是,又由,得,

所以中至少有两项相同,矛盾.所以,从而,

所以.

32.【解析】(Ⅰ)由,可得

又,

(Ⅱ)证明:对任意

②-①,得

所以是等比数列。

(Ⅲ)证明:,由(Ⅱ)知,当时,

故对任意

由①得

因此,

于是,

33.【解析】(Ⅰ)由可得

当时,,由,,可得;

当时,,可得;

当时,,可得;

(Ⅱ)证明:对任意

②—③,得

将④代入①,可得

因此是等比数列.

(Ⅲ)证明:由(II)可得,

于是,对任意,有

将以上各式相加,得

即,

此式当k=1时也成立.由④式得

从而

所以,对任意,

对于=1,不等式显然成立.

所以,对任意

34.【解析】(Ⅰ)由已知,当n≥1时,

.而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Ⅱ)由知

从而

①-②得

35.【解析】(Ⅰ)表4为

1

3

5

7

4

8

12

12

20

32

它的第1,2,3,4行中的数的平均数分别为4,8,16,32.

它们构成首项为4,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将结这一论推广到表(≥3),即表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将这一结论推广到表,即表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简证如下(对考生不作要求)

首先,表的第1行1,3,5,…,是等差数列,其平均数为;其次,若表的第行,,…,是等差数列,则它的第行,,…,也是等差数列.由等差数列的性质知,表的第行中的数的平均数与行中的数的平均数分别是

,.

由此可知,表各行中的数都成等差数列,且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Ⅱ)表第1行是1,3,5,…,2-1,其平均数是

由(Ⅰ)知,它的各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构成首项为,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从而它的第行中的数的平均数是),于是表中最后一行的唯一一个数为.因此

.(=1,2,3,

…,

篇2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教学 畏难心理 训练梯度

应用文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它是各类文章中使用频率最高、使用人员最广的文体。作为传递信息、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应用文在处理公私事务、传递信息、组织生产、交流交往、学科研究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是高职毕业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而且是社会对高职学生能力的评价因素之一。但大多数高职生对应用文写作不感兴趣,怕写应用文,甚至存在畏难、厌烦心理。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克服学生的畏难心理,使应用写作教学取得实效,是广大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畏难心理。

经调研了解,在初高中应试作文的训练下,大多数学生提到写作头就疼,由于对应用文写作缺乏认识,很多学生把应用写作课程当做中学作文课程的延续,存在厌烦、畏难心理。加上校园生活的限制,认识不到应用写作的实际价值,普遍认为作为基础课,只要及格,拿到学分就行了,关键是学好专业课,不愿为得到想要的高分而多费力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尝试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从纠正学生认识偏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消除畏难心理。比如在应用写作第一堂课上,进行课堂调查,让学生自主发言,请学生谈谈除了为学分而学之外,这门课程与我们平时和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的关系,引导学生说真心话,就势引导,纠正认识偏差。从学生生活实际、未来学习和工作需要出发,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课程,明确课程定位。让学生从内心确认,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激发学习动机。当然,抽象的说教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可举一些实例来证明。比如,将学生写在教学楼门厅黑板上的寻物启事、招领启事拍摄下来,制成课件,引导他们分析其中的错漏之处,让学生在笑声中体会到应用文就在自己的生活中。指出应用文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能力课。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学时不多,但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技能课,需要反复实践训练。如果学生不重视写作实训,学习效果就收效甚微,很难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让学生克服纯兴趣的学习观点,从理性上接受这门课程,用学习动机驱除畏难心态。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收集一些身边常见的应用文例文,利用课前几分钟上台朗读评析,让学生在搜集评析的过程中认识到应用文就是用于生活实际的文章,感受到应用文就在自己的身边,每时每刻都可能使用应用文,引导学生认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学中,继续充当心理辅导员,及时化解学生的畏难心理。比如在讲计划前,让学生谈谈周末安排、健身计划等,培养做计划的熟手,平时写在心里,说在口上,而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它写到纸上,借此消除畏难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在具体文种教学时,要通过分析写作技能和相关素养对学生未来参与竞争的重要性,来帮助学生认识应用文的实用价值,激发起对应用文写作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应用文写作是自己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掌握了这种技能可以使自己终身受用,从而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调查报告文种时,笔者根据所教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设计训练任务,“某某站接客电[2012]102号,关于做好2013年‘春运’客流调查的电报后,车站领导十分重视,分管副站长亲自抓,成立了由车站营销科牵头的客流调查小组,深入车站吸引区内的重点厂矿企业、大专院校,各大型旅行社等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如果你是调查组成员,你会写调查报告吗?请你写写看”。以此导入调查报告文种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该课程对他们现在的学习及未来的生活、工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学习行为是外部刺激与认知主体内部心理互相作用的结果。如果所提供的外部刺激与学习个体内部心理相吻合,就能够引起学习个体积极的态度和求知欲望。为了消除厌烦心态,增强学习主动性,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把多媒体引入课堂,文字、图形、声音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脑、眼、耳等多种器官接受刺激,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习兴趣。比如,讲求职文书时播放求职视频,引导学生掌握求职信、简历的编写技巧及应注意的问题;讲合同时,播放合同引起纠纷的视频,引起学生对合同条款明确性、完备性的高度重视。也可补充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故事吸引学生,培养兴趣,使教学有趣有味。比如在讲述什么是应用文时,补充“博士寻驴”的故事;讲“条据”时展示网上流行的《一个中文系学生请假条》;讲“计划”时讲述《聊斋》中商三观为报冤仇的复仇计划,《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宏伟规划,展示网络搞笑版《一封老婆写给老公的购房计划书》;讲“总结”时可让学生“大话西游”,总结唐僧师徒西天取经成功的经验等。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克服畏难心理。

在高职院校的课程安排上,应用文写作一般只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课时不多,但应用文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涉及的内容大多是学生陌生的领域,从内容、形式、行文,都迥异于学生原有的写作习惯。如果学生在具体的各章节学习中接连接触一些平常很少接触的应用文书,如行政公文、调查报告、规章制度、合同等文种,就势必会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对它们各自的写作格式及语言表达难于掌握,有的学生甚至会丧失学习兴趣,从而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任何一种写作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取得认同,又要遵循由熟悉到陌生、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可先选取一些浅显易懂易写的日常生活文种进行训练,使学生逐步掌握,增强写作兴趣。在应用写作概述的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从学生熟悉的最简单的文种入手来介绍这门课,在介绍应用文的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程式性等特点时,均以启事、借条、请假条等学生最熟悉的文种为例,这样学生能听得懂、听得进,对这门课产生亲近感。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学生容易掌握的文种,让学生慢慢走进应用文写作这扇有些陌生的、令人望而生畏的门。在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上,笔者把日常生活文种作为第一个训练项目,从学生认为很容易或以为简单的应用文种入手,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写作情境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进行写作,在共同评议的基础上归纳格式、内容要素和写作注意点。比如条据的写作,这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经常用来说明某种情况或某件事情凭证的字据,它的写作格式及语言表述常常是约定俗成的,格式可以套用,只要重点训练一种,其他的写作要领就能熟练掌握。但大多数学生因对此接触甚少,仅凭想当然,所以就很容易写错。这样通过简单易写的文种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写出合格应用文的基础上,使其逐渐明白写作的基本道理,体验成功的愉悦,帮助其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其应用文写作能力。

目前高职应用文教材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职场文书、商务文书、诉讼文书、科技文书、传播文书等多类应用文,但课时有限,教师要根据各专业的不同需求及岗位的需要,对重点内容仔细分析,从岗位的需求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改革,调整、删减、补充教材的某些章节,重组教学内容。如财经和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可适当增加经济类文书的内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侧重学习广告文案的写作等,使教学内容的安排符合学生目前和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这样的内容安排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消除恐惧畏难心理。

三、选例贴近生活、专业实际,激发学习热情,提升学习兴趣。

在应用写作教学中,几乎所有的文种都要结合案例分析进行。因此,案例的选择和解析至关重要。应用文的文体写作都是有惯用格式的,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先讲文种的概念,然后讲写作格式,学生就定会因为枯燥而不喜欢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结合他们的生活环境,及时地选择那些他们熟悉的、发生在身边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参与兴趣,就能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例如行政公文模块中的“通知”、““意见”、“公告”等文种的写作,属于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公文文种,学生社会阅历少,对写作课本来就存有畏惧心理,且行政公文都采用惯用格式,有些离学生的生活也较远,要是直接讲述格式并用教材上的年代久远的老案例,学生必然失去兴趣。可采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本校下发的文件,从校园网页行政公文栏目中选取相关例文,比如,《关于做好2013届毕业班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高大学生党员素质的意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铁设备询价采购公告》等例文,在讲授调查报告时,可选择与学生校园生活、专业相关的例文,比如,《你是怎样看待校园文化的?——我院校园文化建设调研报告》、《大学校园消费情况调查报告》、《某某工务段发生车辆伤害事故的调查处理》、《某某站2011年“五一”客流调查汇报》、《某某站停车事故的调查》等调查案例。在事务文书“计划”、“总结”的写作训练中,教材所选的案例是《2008年建筑管理工作计划》、《天津市2008年度植树造林工作总结》,因不够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达到以例导写的效果。可补充一些时代感强、体式规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与专业实际的优秀范文,如《大学三年学习规划》、《电子商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2012年下学期学习计划》、《大学生个人总结》、《实结》、《学生会工作总结》等作为典型教学范例,通过案例分析,和学生一起讨论归纳出“计划”、“总结”写作的目的、结构方式、写作思路,总结写作技巧和格式,这样便会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选择一些典型的“病文”供学生讨论,避免写作时“就范”,这样有助于学生下笔成文。这些病文可以选取之前所教班级的学生作品和当下所授课班级的学生作品让学生评析和修改,例如“运输管路学院男子篮球赛活动总结”、“学习部2011年工作总结”等,身边的可接触到的人和物往往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可。所以,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专业特点对例文有所取舍。教师设置的任务、选用的范文、病文题材都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校的活动实际,贴近本专业岗位的实际。这样的例文可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需要、专业岗位需要,有助于消除厌烦、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觉得应用文写作这门课重要,学了有用,愿意去学。

四、设置训练梯度,降低学习难度,消除畏难情绪。

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应注意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一味拔高,这样会适得其反,徒增学生的畏难情绪,弄巧成拙,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实用文种采取分步进行的做法,先易后难,逐步提高。如对难度较大文种的写作,可不作硬性要求。例如计划的写作,因其种类不同,写法也各不相同。对一个尚未走出校门的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社会是陌生的,不可能写出内容复杂的大型计划。所以可以要求学生先从个人学习计划、班级活动计划等小计划入手,且把内容定在学习、工作等学生熟悉的方面,训练起来容易成文。任何技能的获得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设置循序渐进,设置训练的梯度,由易到难,增强信心。高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都是有限的,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理论的基础上,如果马上让学生进行写作,学生往往就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此时写作难度较大,学生不但有畏难情绪,且一旦写不好还会伤害其自信。在求职信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从教材、范例中探究求职信的特点、要素和基本格式后,出示瑕疵例文,让学生修改,师生合作进一步归纳求职信的写作技巧与注意事项。先从低难度的训练项目开始,提供病文让学生对照范文和教材理论,指出文章毛病,并试着进行修改。让学生去发现别人文章中的问题并且改正,这不仅使他们进一步掌握与运用了理论,落实了教学重点,也使他们对写作建立了初步的信心。但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的目标是学生能自主写作,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于是进入实训环节,根据导入材料,对应企事业单位招聘的相关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列实现自身未来求职意向应有的求职条件和设想的竞争优势,写一封完整的求职信。学生模拟写作自荐信,教师巡视,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在ppt上展示批改标准,各学习小组组内交流、互评,写出评语与修改意见,各组代表阅读组内优秀习作,全班共评,教师要对学生的习作和评议给予一定的引导与肯定。在整个单元教学中,综合运用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展开教学活动,消除畏难心理,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正确认识和探索解决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畏难心理是增强应用写作课程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教师的配合。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充当学生的心理辅导员,纠正学生认识偏差,激发学习动机,改变厌烦心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置训练梯度,激发学习热情,消除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能为学生未来职业生涯和实现职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邵瑞珍,皮连生,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韩富军,高雅杰.应用文写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黄建岚.怎样上好高职应用写作第一课[M].文教资料,2012,(2).

[4]何芸.点燃兴趣以用促学——对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的几点思考[M].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1).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格式固定;内容结构固定;语言模式相对固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2-0116-02

在职业学校教学中,应用文因其实用性和在未来工作中应用的广泛性而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应用文教学却存在着尴尬,虽教学难度不大,但教学效果往往很差。笔者多年从事应用文教学,并不断总结经验,认为应用文教学应“精讲多练”,突出一个“写”。“精讲”即是精讲理论,是为“写”提供理论依据;“写”是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是为了达到应用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认为,在精讲理论时应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紧扣“三个固定”来进行。

紧扣“格式固定”

应用文有它的特点,在人们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格式。这种固定的格式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明确每种应用文的固定格式,让学生先模其“形”。格式上的这种“形似”会使学生的写作在外在形式上符合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这应是应用文写作教学所要达到的最基本目标。

应用文种类繁多,每一个文种都有自己的格式,如果让学生分别记忆,会感到记忆量大,且易混淆。如果能对各种格式进行适当的归纳与总结,就会起到删繁就简,方便学生学习与记忆的目的。笔者对事务类、公文类、礼仪类应用文格式做出如下总结:要么是三部分结构,即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要么是五部分结构,即由标题、称呼、正文、结束语、落款五部分组成。两者的不同在于有没有“称呼”与“结束语”,而这两者又是配套存在的,即有“称呼”,就会有与这一文种相对应的“结束语”。所以,在学习每个应用文种时,学生只需问自己一个问题:“该应用文有没有称呼?”然后就能判断出该应用文种的格式。如此一来,教学简单,学生也更易懂。

基于此,每当开始新的应用文教学之前,笔者都会事先明确应用文在格式上的这一特点,让学生心中有数。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这一认识,并在学生学习一定量的应用文后,引导学生对所学应用文种在格式上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得更为清晰完整的认识。如公文类应用文、礼仪类应用文、事务类应用文中的专用书信、条据中的便条因都有明确的写作对象,所以其格式均为五部分结构;而事务类应用文中的计划、总结,条据中的单据均不需要有称呼,所以其格式均为三部分结构。这些规律性总结可以将应用写作理论删繁就简,极大地简化教学,也会让学生记忆得更清晰。当然,也有特例,如事务类应用文中的会议记录、简报,宣传类应用文中的新闻,经济类应用文等在结构上有其特殊性,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特别记忆。

紧扣“内容结构固定”

应用文写作的重头戏是正文的写作,学生往往对此感到束手无策,因为不知道写什么,也不知如何思考。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一是学生缺少生活与工作的经验,二是学生尚未掌握所写应用文种在内容结构上的规律。解决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教师在例文的选择与练习题的设计上多思考,多寻找适合教学的例文,而对正文内容结构规律的认识则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引导学生去理解、总结。

虽说文无定法,但同一种应用文在相同与相似的使用范围下,其内容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正文内容的结构具有三段式的特点,即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且每一部分写什么内容也大体相同或相似。如计划正文的开头部分即计划的前言,一般写计划制定的依据与目的;主体部分写明计划的三要素,即所要达到的目标、采取的相应措施、所作出的时间上的安排或工作的步骤;结尾部分多数写计划执行中所要注意的事项,而且如前面已写得较充分,这一部分也可省略不写。再如请示的正文也分三部分,即请示的理由、请示的事项,结束语。请示的缘由就是提出请示事项的理由、背景、依据;请示的事项就是请求上级批准、帮助、解答的具体事项;结束语是对受文单位提出要求,常用的写法有“以上请示,请批复”。这种正文内容结构上的规律可以说普遍存在于每一种应用文中,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反复强调,让学生形成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不知道写什么”的困惑。

紧扣“语言相对固定”

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的最初阶段多数是进行模仿写作:一模格式,以求形似;二模内容,以求神似;三模语言,以求韵味十足。而模仿语言又是学生最难过的一关,因为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已习惯用叙述、说明、议论风格的语言表情达意,对应用文直陈其事、质朴简练、多用偏正、介宾、动宾结构的语言特点毫无认识,更谈不上运用了。所以,在进行写作练习时,许多学生心中知道是什么意思,但不知用什么样的词语与句式表达才合乎规范。这应该是教师要帮学生解决的难题。那么,教师应怎样做才能教会学生去模仿语言从而突破这个难关呢?笔者认为可分三步走:

(一)分析例文时,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语言,让学生初步了解应用文的语言特点

如在分析申请书、计划等应用文时,笔者先简单介绍介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的结构特点,然后要求学生划出文中使用的这些短语,并结合所讲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短语的特点及在文中如何应用,并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这些短语。

(二)在分析例文后,总结出每种应用文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让学生仿写

其实,应用文除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固定的惯用格式外,甚至还形成了“出现次数较多、使用频率较高、具有相对固定位置的术语”,这些术语相互组合形成某些相对固定的语言模式,这种语言模式可以给初学应用文写作的人以很好的指导。如申请书正文的内容结构应分三部分:申请的理由、申请的事项、申请人的态度,这三部分可用如下语言模式:

我是×××,我现在……(写遇到的困难或处于的情况)。为了……,我想……,特此申请……,请批准。

我今后一定会……,以报答领导与组织的关心。

再如凭证性的条据——收条、领条、欠条、借条的语言模式是基本相同的:

今收(领、借、欠)到……单位(或个人)……物品××个(元)。此据。

当然,这几种条据在个别地方也有不同要求,只需讲完后特别说明即可。

在给出每种应用文的语言模式后,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介宾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在语言模式中的运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应用文语言特点的认识,并要求其在写作时自觉运用这些短语。

一开始,多数学生面对陌生的“语言模式”感到无从下手,笔者就采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明白如何套用语言。在反复练习中,学生慢慢明白“原来应用文写作只要照葫芦画瓢就行了”。尽管这些“语言模式”对学生思维有一定的束缚,但对初学者来说,却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有时个别学生也会写出“超出规矩”但又合情合理的语言,笔者也会及时加以肯定。但对那些还不太熟悉应用文写作的学生,笔者坚决要求其按“规矩”来写。

当然,语言是最灵活的,每种应用文的语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因为使用情况的不同,可能会有些出入,但变化不是太大,只需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即可。

(三)在反复推敲与比较中提高语言的准确性

在学生基本掌握应用文的语言特点后,教师可通过反复推敲与比较以提高学生写作用语的准确性。同一个动宾结构,可能有多种搭配,但往往只有一个是最符合客观实际的。如“学习气氛”,横线上可填“营造”,也可填“浓厚”,但两者的意思有差别,究竟填哪个,需根据客观实际情况选择。同样道理,同一个意思也可用多种句式表达,但往往只有一个最符合应用文语言特点。如在指出活动目的时,学生喜欢用“为了使同学的课余生活更丰富,使同学间关系更友好”这样的使动句式,语意表达也清楚明白,但读起来总觉得不够顺口,如改用动宾结构“为丰富课余生活,增进友谊”,就更符合应用文的语言规范。如此反复练习,学生会逐渐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也在锤炼语言中感受成功写作的快乐。

通过以上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讲解与练习,学生可基本掌握应用文写作“三固定”的特点,并在大量的练习中慢慢练就写作应用文的技能与技巧,在不断的创作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由原来的不喜欢学应用文,逐步变得爱上应用文。

参考文献:

[1]俞培吉.文秘应用文写作[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2]中等专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中等专业学校教材各类专业通用(语文)(第三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陈合宜.秘书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295.

[4]曾丽容.文秘应用文写作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开放式文秘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之一[J].南方论刊,2010(11).

[5]朱彦.浅谈如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以文秘专业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1(10).

[6]张杰.引进生活元素 倡导生活写作——文秘应用文写作教学研究[J].才智,2010(14).

篇4

关键词: 民办高职院 应用文写作 教学方法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通过贺信、请柬等进行交际,加强联系沟通;通过写启事等求得别人的帮助;通过毕业论文、求职信函等可以顺利毕业、谋求工作;通过写经济合同、诉状等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写计划、总结等使自己的工作、生活更加有条理。结合高职院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应用文写作可以说是必备的素养和技能。

一、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完善应用文写作教学体系

从2011年开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开始实行“注册入学”。“注册入学”给更多的考生带来入学的机会,但是实施注册入学的录取方式,取消了高考分数线的门槛,直接导致生源质量普遍不高。“注册入学”生源的质量又决定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大多不尽如人意。一方面他们在在文字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注册入学”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学习主动性的差异较大,使得原有的应用文教学体系难以适应新情况,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教育对象的新需求。

1.了解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构建专业所需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平台。“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差异较大,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为了给应用文写作教学找到一个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平衡点”,首先要摸清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专业的需要,构建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基础知识平台。

2.围绕培养目标,构建适合学生特点的应用文写作教材体系。目前民办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多,教材中对各种文种的介绍面面俱全,没有突出不同的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为应对“注册入学”录取方式所带来的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民办高职院必须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应用文写作的教材体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新。可以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知识特点,改变过去从“行政公文”这类语言刻板、格式固定、写法僵化文种入门的方式,从申请书、演讲稿、计划总结等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礼仪类、事务类文种入手,由浅入深,构建循序渐进的教材体系,以适应注册入学学生的新需要。

3.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在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对学生常用应用文种进行强化训练,特别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应用文,如:书信、请假条、借条、通知、广播稿、学习计划(总结)、申请书、倡议书、介绍信、表扬信、请柬,等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提升。通过大量结合实际需求的实践教学,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模式,充分理解应用文的意义和作用,明确应用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语境,不断提高学生的基本写作能力和职业的素养。

二、因材施教,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

民办高职院校要在摸清“注册入学”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前提下,认真研究,深入进行教学改革。

1.注重基础知识的延伸衔接。“注册入学”的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在设计教学环节时,要兼顾写作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意识地将现有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向基础方向延伸,使之能与学生头脑中既有的知识衔接起来。如:从请假条、借条、学习计划等学生熟识的文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使基础稍差的学生也能进入课堂教学所要求的学习状态,从而达到应用文写作教学所要求的目标。

2.精选文种,精讲多练。目前大部分民办高职院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多,教材中对各种应用文文种的介绍面面俱全,没有突出专业特点和专业需求,学生短时间内学习起来难度大,不能达到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目标。因此,必须根据市场对专业的实际要求和“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状况,对教学大纲中的文种进行遴选,采取精讲多练的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那些专业要求必备的文种,并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以学好最有效的知识以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叶圣陶先生在《认真学习语文》一文中说:“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得到本领。”多练要做到“三多”:多读、多写和多改。①多读,要求多次阅读教材、例文,逐步增强应用文写作的语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应用文写作的语境。②多写,把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应用文写作语境与实际需要的情境结合起来,按照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求,进行练习性的写作,努力追求“心手如一”,不断写出符合规范的应用文。③多改,应用文要写得好,表达规范而且得体,是需要反复斟酌修改的。写出文稿初样后,需要精心修改,不仅是重点内容重点改,还要做到一般内容认真改;不仅要斟酌立意、调整结构,还要斟酌词句、修改标点;不仅要自己修改,还需要请贤能者评改。强化“三多”的过程,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进步提高的过程,所以,学习者必须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实践。

3.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模拟工作情境(如:会议、求职、演讲等情景),来设计应用文课程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再现、演示生活工作场景,不仅可以使枯燥的应用文理论知识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而且可以使教师能够在有限的空间里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工作场景和情境体验,也更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应用文学习的乐趣和意义。

三、多种方式交替,优化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的,即通过教师讲解教材内容,使学生学到教材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能、形成世界观),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课堂效率,所以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丰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有效教学方法。

1.问题探源教学法。“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应用文学习是一个不断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如:什么是应用文?大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应用文的各种文体规范体式及意义,等等。所谓“问题探源法”,一般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问,一个是教师向学生提问。由此可以派生出四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提问学生答,学生提问教师答,教师提问学生答,教师提问教师答。最理想的当然是前两种模式,在学生主动提问的过程中,加深对文种的领悟,从而准确而牢固地掌握文种写作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写作能力。同时教师只有深入发掘,科学设计,热忱评点,牢牢掌握教学的主动权,才能确保“问题探源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2.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典型任务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如:市场调查报告、制订学习计划,等等。任务驱动教学法采取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的方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就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灌输式的被动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团队合作、探索发现的新型学习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应用文写作学习的主动性。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即运用丰富典型的范文、病文分析,讲解应用文写作理论。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例文的阅读、分析,病文的修改,让学生发言讨论,在典型的案例中调动学生的亲身体验,经对比、分析研究,对具体文种的认识由抽象到具体,对知识点从零散的状态到集中的状态,对理论知识从表面的认识上升到规律性的总结,从而解决了学生在写作中“无从下笔”的困难。

4.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师根据应用文不同文种的应用环境设计不同教学情景,设定学习情境,以实际工作内容作为任务,如召开班会、参加就业招聘会、就业自荐书、社团就职演讲等为教学的依据,引导学生在某种特定的工作情境中,扮演职场角色,以角色的身份构思应用文写作内容和格式,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轻松而又愉快地掌握应用文写作的知识和技巧。

综上所述,应用文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写作的文章。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针对“注册入学”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心寻找处理新问题的新观念、新方法和不同策略,让我们的教学生涯充满活力,不断成长,利用学生反馈进行课堂评价与研究,采取多种形式的授课方式,改变学生的“要我学习”为“我要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2).

篇5

关键词: 《应用文写作》课程 教材和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核方式

应用文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用以处理各种公私事务、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格式规范、语言简约的多种文体的统称。因此,《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强且对学生的生活和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作用的课程,高职院校开设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在现代生活中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应用写作。叶圣陶先生早在1981年与《写作》杂志编辑谈话时就指出:“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文写作》课程不仅体现不了其意义与作用,而且或是因为课程本身的特点,或是因为教师的教学方法,或是因为教材的选择等原因,往往是课堂内容枯燥,教学内容死板,学生学习索然无味,教学效果几乎为零,该课程几乎陷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境地。

那么,结合课程的实用性特点,以及学生基础水平差这一现状,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去做,才能真正发挥《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效用呢?

一、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

进行课程教学,首先必须考虑的是学生的情况,《应用文写作》课程当然也不例外。现实的情况是高职学生基础水平较低,其中五年制高职及高考理科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和事情的理解能力较低。因此,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不仅要针对高职院校的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目标,考虑实用性,而且要针对学生现状,考虑其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对于学生的吸引力。

纵观现在市场上各种类型的《应用文写作》教材,大部分的教材仍旧沿用老的应用文编排体系,直接从各种行政公文进入应用文的学习,这样的一种安排或许只是一种习惯,但是编者更应该考虑学生的感受,本来就基础较差,甚至对写作就不感兴趣,这种编排的体系让学生对于课程的感受就是索然无味,只能是使学生的反感情绪更甚,对于《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非常不利。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建议选择以日用类或是事务类等学生更易接受和感兴趣的文体来作为教材的第一章内容。这样,从一开始就尽可能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也很大。针对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这一特点,《应用文写作》应遵循其要求,选择一些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文体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处理教材内容,例如日用类应用文中的条据和启事,事务类应用文中的计划、总结、求职信、调查报告和规章制度,礼仪类应用文中的感谢信、慰问信、请柬、邀请函,公务类应用文中的决定、通知、通报、公告、请示、批复,都是实用性很强,而且学生在生活、学习及以后的工作中都要用到的,应该作为必学内容;另外一些文体,例如议案、意见、简报、合同、意向书等,因为难度较大,有的在使用中有现成的模板可用,因此在教学时可以作为选学内容。

二、改革教学方法

《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方法选择得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应用文写作方面往往采用的是理论讲授―例文分析―学习写作三步走的教学方式,导致的结果是太强调理论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也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因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情商,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采用灵活多样、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文教学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综合教学实际情况,我认为下列几种教学方法的收效还是不错的。

1.例文导入法。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从理论讲授开始,内容枯燥,往往从一开始就使学生拒应用文于千里之外,非常不利于后面教学的开展。采用例文导入法能消除学生的厌烦甚至抵触情绪,从而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例如,在进行广告这一文种的写作学习时,我用了几个经典广告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一切皆有可能。”“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等等,学生积极配合,说了很多好的广告词,这时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这些广告为什么大家熟知甚至喜欢?”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显然,这样的导入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愿意学、主动学,教学效果很好,课后学生还创作了很多相当不错的广告词。

2.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即运用具体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在应用文教学使用的最好时机就是在学完一种应用文种时,教师把学生在现在的生活、学习甚至以后的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情境在课堂上创设或者模拟,让学生把学习内容和相应的情境相结合,从而完成具体文种的写作。在学习求职信的写作时,我就在课堂上创设了毕业求职的场景,让学生作为求职面试者,向“用人单位”来介绍推荐自己,最后进行讨论点评;在进行寻物启事的写作学习时,我让学生分两组来进行,给第一组同学设定的身份是失主,分析讨论应该把丢失物品哪些信息告诉给拾到者;给第二组同学设定的身份是物品捡到者,分析讨论看到启事里面的哪些信息才能确定所捡到的物品即是对方所寻之物品并知道如何归还。运用情境教学法,使枯燥抽象的应用文写作具体化,并能启发学生和实际相联系,从而分析、讨论至最终解决问题,课堂教学内容也相应得到延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所学的知识,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3.比较教学法。应用文文种中,有很多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比如借条与收条、计划与总结、请柬与邀请函、请示与报告、请示与批复等,在这些文种的教学中就可以采用比较教学法,一方面可以强化已学内容的巩固,另一方面有助于新知识的掌握。例如计划与总结,二者本身结构基本相同。所以在教学时,首先可以通过比较让学生先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白其先后的内在关系,即计划是事前的安排,总结是时候的回顾;而同时计划又是总结的前提,总结是计划的结论。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差异学习,最后进行比较、指导。

4.病文纠错法。应用文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写作形式,其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其程式性,即其规范化的内容和格式。这不仅是《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重点,而且是学生掌握上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方法和效果。病文纠错法是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行政类应用文请示的教学中,针对目前学院西校区需要建设,以及学校操场需要建设塑胶跑道的实际情况,我做了一个学院写给省教委、省公司的提出以上两个建设的请示,让学生来讨论,针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要点,学生对比发现其中主送机关和请示内容两大问题,指出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请示内容应该是一事一请示。针对病文,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实践证明,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改革考核方式

提到大学生的考试,更多的人想到的是一张考卷定成绩。《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果采用这种传统的考试形式,不仅不能考核学生实际的写作能力,更不能调动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改革中,我对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做了改革,变传统的封闭式考试为过程性考核。把总的成绩分配到学习中的课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资料收集及实际写作能力几个方面,按不同的比例来进行对学生总评成绩的计算,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学期中的任何一个表现亮点都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

过程考核项目中的实际写作能力考核,即把写作考核这部分的总分分配到具体每个写作中去,在具体的应用文体教学时,针对每次的教学内容来布置课堂的实践写作。例如,计划这一文种的教学进行完成后,我就给学生布置了《应用文写作学习计划》这样的实践写作作业,要求学生结合个人情况,结合课程情况,结合计划的写作要求来完成,然后根据学生的写作完成情况来评分;再如在完成了调查报告的教学后,我给通信专业的学生布置的作业是《手机使用调查报告》,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调查,最后进行调查报告的写作整个过程来完成,然后我对学生的写作完成进行评分。这种形式的作业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用了其写作知识,收效相当不错。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写作实际的综合得分即是该部分的实际得分。

篇6

关键词:应用文;教学;实用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计划中均开设了应用文写作课程。应用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真实性、时效性、规范性,是现代书面沟通交流、传递信息、行政管理的重要工具。在教学实际中,应用文又受到格式固定、意图明确、语言平实、语体复杂等特点的影响,经常出现教师教之无味、学生学之无味的现象。另外,诸多现有教材为保证编写的完整性和普用性,教材文体多、内容杂,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因此,抓住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对切实提高学生技能、适应职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专业大类定教学内容,做到“有的放矢”

学生在中学阶段已初步认知和接触过应用文知识,但中学应用文写作主要是基础训练,和职场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高职院校均按照专业进行教学,这与中学阶段教育有着很大差别。安排教学内容时,既要遵循课程设置的要求,也要兼顾学生的专业和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充分了解高职学生情况和职场需求,因人制宜地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制定授课计划,做到“有的放矢”,这样才能使学生潜在的写作技能得到充分发挥,满足未来职场的需要。所以,高职院校在应用文写作教学总体布局上就应分专业大类确定教学内容,提前归类、及时调整,把计划、总结、求职信、函、通知、请示、报告等属于公共应用文写作能力范畴的进行普遍学习;类似导游词、策划书、广告、商品说明、招标书、投标书、紧急合同等诸多文体均具有明显的专业属性的进行分类学习。例如,对旅游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导游词、广告等文体;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招标书、投标书、经济合同、状等文体;公共事业管理类专业的学生,除学习公共应用文写作外,还应学习规章制度、演讲稿、启事、悼词等文体。

二、注重写作实践环节设计,做到“边学边练”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一门以“应用”为主的实用性课程,必须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堂设计和教学实践设计上,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设“模拟课堂”,建立“模拟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各类文体中找到“相通性”和“差异性”,带着相关问题,切实走进社会,做到“边学边练”。结合高职学生实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现模拟向实际转变。

1.分“模块式”教学。学生能否熟练掌握应用文各种文种,首先是要弄清文种间的“对应”、“连贯”关系,例如计划和总结的对应、请示和批复的对应、状和答辩状的对应等。对这类具有较强对应性的文种,应采取模块化学习和理解,即“计划—总结”模块、“请示—批复”模块等,针对实用性较强、使用频率高的重点模块更要加强练习,熟练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取角色定位、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增强趣味性。例如,在讲解“请示—批复”模块时,学生可分角色分别体会“请示”、“批复”的写作特点,一部分学生撰写“请示”后传递给另一部分学生进行“批复”,然后互换角色。教师对这个过程中的典型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个别重点讲解,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亲身感受到写作所带给的乐趣,能够乐在其中,并能够学得积极主动。

2.开设模拟课堂。根据应用文流转的程序,开设模拟课堂,创设模拟情景,让学生体会应用文写作的实际过程。例如,在进行“请示—批复”模块写作教学时,教师在课堂上抛出写作材料,并将学生分为两组,分别扮演下级单位、上级单位的角色,进行请示和批复的实作。在模拟课堂上,“下级单位”小组集体商讨请示写作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最后形成定稿;“上级单位”小组接到请示后,根据写作材料,撰写批复。完成这一过程后,两个小组再进行角色互换。在这个过程中,两个小组均要抽取部分学生体验应用文流转的过程,即“收发文处理程序”,如撰写、改稿、会稿、核稿、签批、制文、校对、盖印、传递等,把应用文流转的全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中,变抽象为实在,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3.重视理论联系实践。学生理解和学习了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后,高职学校和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到企业、机关事业团体等校外单位实践锻炼,把理论转化成实践。应用文写作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写作量和对写作内容的熟悉程度有较大关系。所以,要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加强对应用文文种的熟悉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对工作属性、业务内容和社会现象的认知有限甚至缺乏,在进行应用写作时,往往浮在表面,缺少对事物本质的深层次分析,也就不能概括、提炼阐述问题的具体操作办法、措施等。所以,要精心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和基层,了解和熟悉工作内容,才能让应用文体现的内容“有血有肉”。例如,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应组织学生分组深入到社会,通过对话、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收集材料,在此基础上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从课堂学习走入到实践锻炼,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了解社会,进而提高写作技巧。

总之,应用文写作教学既要重视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深入社会,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能力。①(作者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是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2012jgkt006《职业核心能力在高职文化素质课程教学中嵌入模式探索与实践——以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为例》的支撑材料。

参考文献:

[1]许瑞蓉.职场应用文写作训练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随着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应用文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然而,在中职学校,应用文教学却出现了“教师烦教,学生怕学”的局面。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格式固定的应用文,教师教学方法的陈旧是学生对应用文学习提不起兴趣的主要原因。既然如此,教师就有必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使枯燥的应用文教学也变得有“魅力”。

分组教学是一种应用多年的教学方式,当然,也备受争议。不过,在中职应用文教学中,如果把这种教学方式加以创新,就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一、应用文分组教学具体的含义

这里所讲的应用文分组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按照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的分组。它不讲究学生的个体差异,而是按照应用文的具体种类进行分组,在内容上相对应或者相类似的应用文中分别感受应用文的写法。小组间的成员只是按照应用文的种类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学会应用文的写法。

二、应用文分组教学的目的

应用文分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担当不同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各种应用文的写法,掌握各种应用文的格式,从而产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于快乐中学习。

三、应用文分组教学创新的具体实施

(一)划分应用文种类,制定教学计划

在实施教学之前,将一个学期要讲的应用文具体分类,根据分类的情况制定教学计划。分类的标准是:内容上相类似或者相对应。例如,我校现用的教材是由周晓波主编的《中职应用文写作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根据内容上我们可以将计划要讲的应用文分类如下表:

种类 相类似 相对应

条据与书信 请假条与留言条;各种专用书信 借条、欠条、领条和收条;

公务文书 决定与决议;通知与通报;报告与会议纪要; 请示与批复

事务文书 简报与调查报告 计划与总结

个人文书 自我鉴定、个人简历与自荐信

经济文书 广告与说明书 市场预测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法律文书 委托书与公证书 民事状与民事上诉状

文秘文书 讲演词与领导讲话稿;公司章程与规章制度 开幕词与闭幕词

公关礼仪文书 欢迎词与祝词、贺词;各类启事文书;讣告与挽联

我校每周每个班有两个课时的应用文教学课,以一个学期18周计算,制定教学计划见下表:

周数 教学内容

第1周 请假条与留言条;借条、欠条、领条和收条;

第2周 各种专用书信

第3周 各种专用书信

第4周 决定与决议;

第5周 通知与通报;

第6周 请示与批复

第7周 报告与会议纪要;

第8周 简报与调查报告

第9周 计划与总结

第10周 自我鉴定、个人简历与自荐信

第11周 广告与说明书

第12周 市场预测报告与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3周 委托书与公证书

第14周 民事状与民事上诉状

第15周 讲演词与领导讲话稿;

第16周 公司章程与规章制度;讣告与挽联

第17周 开幕词与闭幕词;欢迎词与祝词、贺词;

第18周 各类启事文书

(二)学生分组,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

传统的分组教学法,是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及成绩差异分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一些想法,例如:我为什么被分在这一组?导致学生有一定的厌烦心理,甚至会产生抵抗情绪,教学效果不佳。人都有好奇心和新鲜感,所以,这里所讲的分组教学是要根据应用文的种类进行分组,而且是随机抽扑克牌的方式进行,并且根据教学计划的进度发展,组内的成员也要随着教学计划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学生在随机抽扑克牌时就会产生一种好奇心,他们会对小组内不断变换的组员感到好奇,从而产生新鲜感,如此全班同学都有一起合作学习的机会,最终激发起学生学习应用文的热情。

随机抽扑克牌的方式是这样进行的。例如我们讲请示与批复。一个班级有40位学生,那么我们就将其分成4个组,每组10位同学。把扑克牌按照花色分别选取从A-10的10张,然后打乱扑克牌的顺序,学生按照所抽的黑桃、红桃、梅花和方块组成4个小组。这样,4个小组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将会分别担任请示的“角色”和批复的“角色”。

(三)教师主导,组内合作,组间评价

无论是哪一种分组教学,都有一个共同点――教师主导学生学习。这里所讲的应用文分小组教学,也是需要教师起一个主导的作用,组内成员合作学习,小组间互相评价。

1.教师的主导。现在,大多数的学校都在提倡“生本教学”,它不需要教师讲太多的内容,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教师只起一个引导的作用。确实,从笔者之前的实践过程来看,教师讲得越多,学生厌烦的情绪就越高涨,不懂的地方也就越多。当然,教师讲得越少,也并不意味着学生就越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引导作用,即“一根线”的作用,只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指导。因为,应用文本身就是一种实践能力要求比较高的文体。所以,教师在应用文的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应用文格式和内容的点拨以及学生练习的点评上。

2.组内合作,组间评价。一节课的关键就是这个步骤。学生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学习,组与组之间的互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应用文的热情,进行互相学习。

(1)组内合作,自行发现各种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每个小组成员根据老师分派的任务进行探索性学习,根据分派的应用文种类,找出其具体的格式和内容。如果讲授相类似的应用文,就让学生找到它们相类似的地方;如果讲授相对应的应用文,就要让学生找到它们相对应的地方是什么,内容上有什么区别。例如,讲授请示和批复的时候,教师可以分派“请示”和“批复”给两个小组进行探索性学习,让学生对比这两种应用文体并找到它们的区别。

(2)成果展示,教师点拨。每个小组分别派一名成员到讲台展示探索的成果。在展示成果后,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可以是格式上的,也可以是内容方面的。这样,可以让学生重新审视自己的成果。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师要将问题加以解决,让学生对所学应用文的格式和内容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识。

(3)角色扮演,巩固成果。根据应用文的种类,给每个小组一个角色,在扮演角色中去巩固教师刚点拨过的内容。例如,我们在讲授请示和批复的时候,就要求其中两个小组扮演“请示”的角色,另外两个小组扮演“批复”的角色。先是让两个小组根据所给题目写一则《请示》,题目如下:

××职业学校在校生1800人,共32个教学班,但专职语文教师仅3人,兼职1人,平均每人负担7-9个教学班的教学任务,周课时达24节以上,长期超负荷工作。近期,其中一位教师即将退休。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离市区较远,很难找到代课教师,师资不足的问题日益尖锐。根据以上情况,学校向市教委写出请示,请求分配3名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应届本科生来校任教。

然后,让另外两个小组根据所写的请示,写一则《批复》。

(4)互相评价,共同学习。评价可以是其他小组写得好的地方,也可以是写得不够好的地方,包括格式和内容。这是让学生从互相评价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首先,得让写同一种类型应用文的小组进行评价,然后再让写不同类型应用文的小组互相评价。例如,让写“请示”的小组与写“批复”的小组先分别组内互评,然后,再让写“请示”的小组与写“批复”的小组进行互评。这样,他们既学习了请示(批复)的知识,又帮助别人巩固了请示(批复)的知识。

四、分组教学在应用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要根据应用文的种类制定

我们不能把应用文看成是一个个的板块,要善于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对比、有发现。

(二)分组要有随机性与可更新性

我们不按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组,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学生的疑虑,在新鲜感和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学习。况且,在小组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只有互相评价才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

(三)教师起引导作用,避免课堂混乱

课堂气氛活跃,是每个教师都希望看到的场面,但若没有组织,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势必会造成混乱。所以,教师在整节课中都要充当引导者和管理者,以避免课堂的混乱。

(四)练习难度要适中,避免过多过长的练习时间

分小组教学中,有一种“羊群效应”。小组中有一位成员不想做练习,就会波及小组其他的成员。所以,我们安排练习时,要顾及大多数人的知识接受能力,尽量安排大家都能接受的练习,并要避免过多过长时间的练习。

中职生厌学应用文的原因有很多,但应用文的教学方式对于守旧老套则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才能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从而改变应用文难教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晓波.中职生应用文写作教程[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篇8

关键词:高职学生 应用文写作 训练

应用文是国家机关、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处理公私事务而常用的具有实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书面交际工具,应用文写作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的文体,几乎涉及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阶层和每个人。其实,应用文写作也是现代人的基本技能,有写作特长的学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优势,一直倍受青睐供不应求,而且要想在实际工作中脱颖而出,应用文写作更是必不可少。

一.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性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应用文写作不仅在国家、团体的管理中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加强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训练,进而提高他们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为适应日后工作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加强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从培养“实用型”人才来看

为了培养学生适应考试需要的能力,学校教育一般比较重视作文教学。当然,高职院校学生中不乏写作能手,写起诗歌、散文,文采飞扬,但是,他们一旦接触实习实训、工作撰写计划总结、毕业论文时,或笔似千钧,无从下手;或文不对题,面目全非。有的同学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多年,所写的交班报告、调查报告等依然问题百出。原因何在?主要就是学生在校期间由于长期习惯于散文式的描述性语言和文学表现手法,很重视语言的修饰成分,而不了解应用文写作的语体特点,缺乏相关语体知识训练。

应用文写作的授课教师在教学中也没有注意给学生开辟专业语言的环境,使学生在应用文的语体文写作中,出现很多文不对题,过多描述,甚至夸大其词,浮华雕做之词句。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师不仅要着眼于提高学生一般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培养,而且不应忽视应用文写作知识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相关专业语言训练,让学生了解、熟悉并掌握应用文语体的语言表达方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将所要传递的专业知识信息准确的表述出来。所以,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即利于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又为以后适应实际工作中的语言环境奠定基础。

2.从高职学生日后发展来看

撰写专业论文和专业应用文在日后实际工作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是个人业务能力的重要体现,许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在职人员,由于苦于缺乏写作之道,表述上的限制,无法将自己的工作感悟、科研成果、成功经验表述出来。许多工作人员写起专业论文困难重重,为其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设置了障碍。而且,我们知道,科学界的惯例是:对于一个国内外同时可能有许多人在研究的课题,谁先以书面形式发表出来,并且得到世人公认,成果就是谁的。历史上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例子,就充分说明了写作在科学技术、实践操作工作者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注重在校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帮助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继续学习、提高发展;对专业文献及专业作品的阅读、写作训练,有利于工作的进步和提高科研能力;而专业论文的写作,即可准确反映自己的技术水平,现在也是部分工作人员业务考核与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所以,为了学生日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必不可少。

3.从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来看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单纯的写作训练,多持无所谓的态度,普遍认为这种训练与专业结合不太紧,与日后实际工作脱节,用途不大,没有兴趣。所以,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普遍关心,尤其是与专业知识紧密联系的内容进行写作训练,学生则显得十分活跃,积极参与,自觉练习,为社会需要而写作,为将来实用而练习。如招投标文书的写作练习中,结合教材已有的案例,加上课外搜集整理到的公司招标文书及投标文书,让学生明白这一类文书的书写规则,记录过程中词语使用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事件的性质程度、物件的具体形状、要素的节点把握等内容做具体恰当表述。

这样,在结合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讲授文书的语体特点,将大大提高学生应用文文种的书写质量,同时,在练习训练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白一份完整而正确的记录,是进行商贸交易和保障利益所得的重要依据,对公司、部门及客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形象的代表,也是中标几率的提升。因此,高职学生在授课老师严肃认真、潜移默化的写作训练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热情,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

4.从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能力来看

应用文写作的教学具有思维训练,提高审美能力,深化知识和思维教育等有效功能,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写作训练的精度高,未经严格的经常性的相关写作训练的人是不大容易掌握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逻辑性,所以写作训练实际上是写说兼备的能力训练的一种手段,忽视写作训练的应用文教学,其知识之所以没有太大价值,就是因为它没有真正融入实际生活和工作的“技术市场”中,因此,写作训练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

二.应用文写作训练的策略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实践型很强的课程,写作训练是应用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写作训练,叶圣陶学生说过:“所谓能力不是一会儿就能够从无到有的,看看小孩子养成走路说话的能力多么麻烦。阅读跟写作不会比走路跟说话容易,一要得其道,二要经常磨练,磨练到了习惯,才算有了这种能力”,只有反复训练,才能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更要注重方式方法,策略实施。

1.重视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高职学生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他们才会愿意学习,乐于接受相关写作训练,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笔者以为首先要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写作自信心。自信心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目标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一种强大动力,对人的成功非常重要,但是高职学生,普遍对写作这种特殊的创造性劳动缺乏自信心,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加强对学生写作自信心的培养。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注意将特别之处划出来,及时给予评语或当面予以肯定。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习文、好的段落句子,挑选出来朗读,也可以请习作者介绍写作感悟,分享其创造体会,让学生感受自己的潜力,树立写作自信心,从而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

2.辨析典型案例掌握写作技巧

教师精心选择和设计案例,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之中,如在讲授公务文书一节时,选取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典型的正反案例,从教师对案例的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文体中,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相互之间启发和学习,在讨论中了解写作技巧,不仅完成写作训练,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评判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取学生自己的习作进行辨析,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在应用文写作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这种方式对学生的触动更大更直接,效果明显。

3.关注现实生活,感知写作魅力

应用文写作存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学生只有了解关心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才能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魅力,才能写出适合时代要求的应用文。因此,教师要注重引导和鼓励,让高职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知应用文写作的魅力。带学生到企业部门学习,了解公务文书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应用;组织学生开展政治、时事知识理论竞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开拓思路,为应用文写作训练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学生到实训基地进行校内外调查,感悟理论知识是如何在实践工作中运用的;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人才招聘会寻求求职招聘信息,积累生活经验,学生体会生活了解社会,在直观的感受中体会到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要性,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极大的增强了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的主动性。

总之,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写作是记录和传播科技信息载体,是附在实际生活和工作各个环节上的韧带和经络,是当代高职学生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德、识、才、学、情等各种素养的综合体现。所以,在当今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应用文写作训练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师,必须首先在思想上认识到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要作用,从实际做起,加大高职学生写作训练力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一军.激发兴趣 模仿提高―应用文写作教学实践.语文学刊,2013(23).

[2]邢益承.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核心能力训练及方法分析.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0).

[3]赵修翠.高职高专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训练过程探讨.语文学刊,2011(8).

[4]王雪菊.应用文写作训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5]艾美华.大学生应用文写作训练多元模式.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0(6).

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应用文写作;创新型模式

该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就业导向下高职高专大学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课题编号:GZ11C35

1.引言

在我国日益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英语应用文写作能力在对外交流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目前高职高专大学英语的教学中,英语应用文写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高职院校仅仅局限于应用文写作格式的灌输,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主动吸收。通过对高职高专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我院建议采用过程体裁教学法进行英语应用文教学,也就是围绕语篇的意图结构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具体而言: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的写作教学,我们应该重视写作过程,采用以交际理论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挖掘思想内容,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过程写作法。通过创新型教学模式来更新教学观念和理念,探索符合高职高专现代教育的特点,创造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2.英语应用文写作创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实验

2,1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新生中挑选两个班级,一个作为普通班(42人),另一个作为实验班(46人),共88人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方法:普通班延续传统的应用文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学生练习为主要手段;而实验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方式。教学过程中尽量提供相同或相似的学习材料,以实现实验班和普通班输入量的平衡。在本次教学结束后的一个月,对之前相同的教学内容让所选实验对象的两个班级再一次重新进行应用文写作,该写作内容与一个月前的教学内容一样,目的在于将写作结果收集整理,作为研究的依据。

2.2教学步骤

创新型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分为三个步骤:(1)场景分析。在学生进行写作之前,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题目。教师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学生按照已经分好的小组进行构思讨论,让学生通过互动集思广益以确立写作的格式,采取的语言,如何构建文章等;(2)自主创作。根据小组分析的结果,小组成员对该题目的应用文拟写提纲,进行实际的创作,写草稿并成文。由于学生已经确定了写作的基本格式和用语,他们在进行写作时就不会受到过多的障碍,这也保证了学生能够比较流畅和自由地进行写作; (3)归纳总结。这一步是教学的重点,教师在之前的两个步骤中主要起着观察记录的作用,尽量全面、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应用文写作开展的情况,把握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而在此步骤中,教师要给出应用文写作的正确模块,帮助学生理解、分析并归纳出应用文写作的规律,解决前两个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成果有针对性地给予启发、指导和答疑。再指导学生进行练习以加强巩固。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这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十分推崇,也表示更加愿意教师采取这种模式进行实际教学。而教学成果也显示,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掌握上更胜一筹。

3.结果与讨论

3.1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针对实验的第一个问题,笔者把实验前后的对实验班和普通班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下面是测试的结果与讨论。

实验前,要求实验班和普通班的每位同学都创作一张英语名片,收集的结果显示,两个班学生的英语应用文写作平均得分为78.87和78.42,表明两个班同学的应用文写作水平比较接近。实验后,对实验班和普通班学生重新进行了英语应用文写作测试,试题仍采用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英语海报一题,结果表明,两个班级的平均分为83.47和79.58,显示有明显差异。数据表明在一个月之后,实验班学生比普通班的学生在英语应用文写作上成绩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3.2问卷调查反馈分析

针对实验的第二个问题,笔者在实验班中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6%的学生对创新型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模式感兴趣;79.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比传统模式更加有效:92%的人认为该模式能培养自己的研究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创新型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还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习惯。

3.3实验的不足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尽管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们对创新型教学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而且教学实例的成绩也验证了新型教学模式的优势,实验班的成绩比普通班略有提高,但是这次教学实验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教学实验的时间跨度较短,只有一个学期,不一定能充分反映出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效果。如果能对该模式进行长期的研究,其意义将更加显著。

(2)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在教学实验结束后只进行了一次评测,并将评测结果作为调查研究的重要依据,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收到影响。如果能对实验对象再进行两次测试,研究的依据将更加具有说服力。

4.结论

以过程体裁教学法为指导,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它极大地转变英语教师在应用文写作上的教学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充分发挥了教育者和学习者两方面的积极性。通过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促使其从“学会”到“会学”,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终身学习者。

当然,创新型教学模式对学生和老师都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教学活动或教学手段的转变,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一方面,“学生必须适时地改变自己以往课堂教学中知识信息接收者的被动角色,必须不断反思和总结,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帮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作用,引导学生解决应用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以便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最终让学生能够自主、独立地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释:

1.楚向群,刘采敏.高级英语词汇学习的语料库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117):12-17,2007.

参考文献:

[1]韩金龙.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体裁教学法[J].外语界,2001,4.

[2]吴军赞、朱葵.2005,关于大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0-82.

[3]张吉生.周平.英语写作教学中“结果法”与“过程法”的对比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9.

[4]陈斌蓉.愉快教学与传统教学应用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对比研究[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

[5]沐卫萍.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及其对策探究[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15).

篇10

关键词: 大专院校 应用文写作 教学 优化措施

一、引言

应用文写作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应用文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中处理相关事务所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应用文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涵盖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这一现实,可以看出,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不仅对政府部门的文秘人员十分重要,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大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能力更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但是就我国大专院校关于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现状来看,却不容乐观。虽然应用文写作能力已经被作为大专院校学生的一项基本能力写进了教学大纲,但是应用文写作教学长期以来都处于被弱化、边缘化的状态。基于这一现状,我认为大专院校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二、优化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措施

我结合自身多年来关于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经历,立足我国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措施,以期能够对当前我国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科学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说,要想改变长期以来大专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被弱化、边缘化的状态,首先应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第一,教师应当认真学习应用文写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应用文写作实践,注重总结自身在应用文写作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只有自身真正体会到了其中的苦乐,才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恰当的教育。第二,积极参加各种关于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学习与培训,积极进行同行之间教学经验的交流与沟通。第三,在进行应用文写作锻炼时,应当与学生一起进行写作,同学生习作进行比较,激发学生进行应用文习作的兴趣与热情。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通过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以下经验:要想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好一门功课,首先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应用文写作教学来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

1.精心设计课前导入语

我在进行“计划”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开始之前,采用启发式问答的方式进行课前导入:“同学们,新学期开始了,大家在这个学期里都有什么打算呢?”学生开始纷纷回答,有说要继续学习准备接本的,有说要通过职业等级考试为自己今后找工作打基础的,等等。我继续进行课堂内容的导入:“大家的想法都很好,但是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的计划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呢,就要先说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再有层次、分步骤地说明自己今后应该怎么做。”然后请几位学生阐述自身计划的实现途径,我则继续启发式的询问:“你要通过什么样的对策措施才能够实现这一计划呢?”学生就又详细列举出了几条对策。于是,我顺势在黑板上写下“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下面依次对应写下“依据―目标―措施”,从而有效地将“计划”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引入正轨。通过这样的启发与引导,学生们很容易就对“计划”这一文体形成了初步的了解,为后面应用文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充分结合学生专业特点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当注重同学生所学专业相联系,引导学生认识到公共课同专业课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逐渐培养起学生进行应用文写作等的热情与兴趣。例如,我在给一些理工专业学生进行“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教学时,首先将广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概述,然后布置学生在课下收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自认为最好和最差的广告各一条,再依照教师所讲的广告的特征进行对应的分析与评价,在下次课堂上进行自我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专业化的讲解过程中,不仅能够将“广告”这一应用文体的特征熟练掌握,而且在应用文写作的课堂上感受到了所学专业的应用价值,自然也就实现了应用文学习兴趣的极大提升。

(三)教会学生写

许多教师仅仅把教材上的理论与写作套路照搬照抄到课堂上来,学生对这种抽象化的内容必然会丧失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将抽象的写作理论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写作实践。具体来说,我认为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予以改善。

1.找准学生应用文写作方面的薄弱点

在各种应用文体的教学中,“怎么写”固然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在各式各样的教材中都会有详细的说明,其理论很容易就能够掌握。但是,在应用文实际写作时“写什么”却是让众多大专学生挠头的一件事。基于这一现状,我认为教师必须找准学生的这一薄弱环节,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写什么”上来。比如,我在讲授“消息”时,就在“怎样发现生活中有价值的消息”上花了更多功夫。当时,正是期中考试马上来临的时期,我问学生:“这几天校园里有什么变化吗?”他们想了一会儿,有同学说:“校园里背书的同学比平时多了。”于是,我问:“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他们说:“临近考试了,大家都不想被挂,所以临阵磨枪,希望能闯过考试关”。我问:“那大家觉得这种情况正常吗?符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份吗?”有的同学说:“这很正常,我们己经习惯了,见怪不怪。”针对同学们的这种认识,我总结说:“是啊,学校中这种到了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的现象大家己经司空见惯了,觉得很正常,而这种正常中却反映出了一种不正常现象,即我们大家不重视学习,浪费大好青春和美好光阴,辜负自己,也辜负了养育我们的亲人。所以说,生活中看似正常的情况处处有,但我们应该从这些‘正常’中发现‘不正常’来。”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从看似正常的现象中发现不正常”。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同学们也写出了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校园新闻。

2.采用最为简单实用的写作方法

在应用文教学中,尽量做到化繁为简,把最简单、最实用的写作方法教给学生,空出更多的时间用来让学生练习和实践,然后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评,讲评时指出不足,归纳出应该注意的问题。这种从“理论掌握―写作实践―发现问题―再次写作实践”的知识学习过程,完全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因为直接传授的理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真正领会,而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或者教训他们的印象则较深。

例如,我在讲授“民事书”和“答辩书”时,先通过一些典型事例使学生了解了这两种文种的用途后,然后拿出一则材料,将学生分为原、被告,让他们分头准备“书”和“答辩书”。但作业交上来后才发现许多同学的“书”存在“诉讼请求”得不到“事实理由”部分的支持,或者“诉讼请求”仅凭主观愿望,而不符合客观事实等问题。于是我告诉学生,写书只要把“诉讼请求”写清楚,符合客观事实和法律规定,“事实理由”部分要陈述清晰,并且能够支持“诉讼请求”,就能符合写作要求。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再次修改,很快就掌握了这种文种的写作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是当前大专教育亟待加强和完善的重要课题,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这一职责,深入分析大专院校学生在进行应用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并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予以解决,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推动大专院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付雪莲.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2]李富国.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几点体会[J].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2).

[3]徐克非,胡昆莲.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问题及质量分析[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