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22:14: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总结

篇1

首先,校长代表校领导和老师向新生表示了欢迎,同时向同学们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规模及校园文化,并对同学们的初中学习生活提出三点建议,要求同学们要为三年的初中生活作一个计划,然后坚定不移地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努力,不虚度青春时光。他希望同学们做到要尽快完成从小学到初中的转变,珍惜时光,好好读书,做三好学生。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教务主任,对教务、学科设置、和学习方法等相关事宜作了详细的介绍。

接着,七年级新生代表发表了激情向上的讲话,代表全体新生表示今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个优秀的中学生,将来报效祖国。

最后,全体新生在会上进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本次新生入学教育大会针对新生刚进初中时心理压力大的特点进行了详细而认真的指导,给了新同学们满意的答案,赢得了新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通过这次新生入学教育大会,新生们对初中生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同学们更快地适应初中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篇2

【关键词】立德树人 高校新生 入学教育研究

一、立德树人理念与新生入学教育的关系

(一)立德树人理念的内涵

立德树人,“德”字为先。立德即树立德业,《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为人处世,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并且感染给其他人,使所有的人都跟着你向善。然后才是立功,最后才是写书立言。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重要理念和优良传统。党的十报告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十报告为做好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本质要求,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指明了方向。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涵

新生入学教育不仅是大学新生走向成熟和成才的开端,更是其追求个人道德、人格完善的基础。入学教育的目标不是指向学生某一方面的素质养成,而是以帮助学生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全面发展、能力提升和健康成长为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人格和谐发展为价值取向,引导大学新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立德树人理念在新生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教育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树人”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发展。大学新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是其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期。把握大学新生的特点,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教育的本质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是大学新生健康成长成才的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做法及成效

目前,国内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已经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模式。一般来说,在时间安排方面,普遍采用新生入学教育周或入学教育月的模式。主要做法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编发入学教育资料

国内高校一般都编印有各种入学教育资料,如:通过招生宣传资料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在新生报到时给新生发放入学指南,系统地介绍学校的总体情况,对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常见的困难予以提示或提出应对策略,为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2.组织集中教育

这是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最主要的入学教育方式,常见的做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军事训练;二是组织新生开学典礼;三是集体参观考察;四是专业思想教育;五是学籍管理制度和校纪校规教育;其他方面,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也主要采取集中教育的形式,对新生有积极的影响。

3.活动

一般来说,每所高校都有一些传统的品牌活动项目。比如,大部分高校的党团组织、社团组织、学生会等都组织有新生运动会、文艺汇演、征文比赛、演讲赛、辩论赛等文体活动让新生充分展示自己,感受大学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参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4.其他方式

许多高校根据新情况、新形势,结合自身办学特色等,采用各种各样的入学教育方式。比如,部分高校开始重视利用现代网络媒体及通讯技术,把校园网、QQ群、博客、微信等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载体。还有一些高校,重视学生宿舍区的建设,设置辅导员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学生党员干部服务站等,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阵地。使新生更方便、更快捷地受到教育、得到帮助和服务,比较轻松和快速地融入新的环境,受到新生普遍欢迎。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各个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总体上还是比较让人满意的,无论是在重视程度还是在教育内容及形式、效果等方面有一定进步,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一,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太短,不符合人的发展规律。大多数高校的入学教育时间都安排在新生报到后的约1-2周或1个月以内,其中部分教育活动与军训交叉进行。这种集中的、急风暴雨的方式,的确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学习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和体验,对新问题、新困难还未来得及面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接受未曾接触过的大量信息,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第二,新生入学教育缺乏针对性,与新生实际需求脱节。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开展入学教育时,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往往只是笼统地对所有新生进行集体式的入学教育,教育内容几乎年年一个样,而且局限在一些特定方面,较少对新生本身进行深入研究,在入学教育工作的目的、方式与时间上存在认识偏差,往往与新生的心理期待、实际需求存在比较大的偏差,缺乏针对性,致使新生在环境、心理、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的不适应症并未真正消除,没有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新生入学教育的形式单一,与新生的特点联系不紧密。许多高校沿袭固定的模式,教育形式趋于简单化、形式化。入学教育局限于开大会、听报告、参观、军训等,较少运用符合新生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富于时代感的、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这种枯燥乏味的教育形式,将新生看成是纯粹的教育客体,进行单一灌输,缺乏辅导员与新生的双向交流,没有激发起学生的主动参与,难以根本解决新生真正关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立德树人的观念尚未完全树立,未能深入教育本质。当前高校现有的新生入学教育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究其根本是没有把着力点放在立德树人理念上。新生入学教育首先应依据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从本质上说,是一个致力于新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有利于创造能力培养和自主性全面提高、个性共性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将德育工作融合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方面,而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真正体现于入学教育的实践之中,将有助于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立德树人”理念下推进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一)构建入学教育新体系

一是构建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构。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个系统工程,高校要建立入学教育工作机构,坚持以学工部门为主要力量,以各院系领导、辅导员、后勤服务人员、学生骨干等为重要力量,杰出校友及新生家长积极参与,相互配合,发挥整体合力。二是适当延长入学教育时间。对大多数新生来讲,大学生活学习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新生入学教育时间应该适当向前延伸和向后延长,通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约一个学期为宜。三是建立入学教育工作考评机制。要把入学教育工作各学院的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工作考核指标体系,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由新生对自己所接受入学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二)优化入学教育新内容

1.遵循立德教育与成才教育的双重理念

新生入学时人生目标处于迷茫的状态,帮助他们确立新的目标和人生理想,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加强立德与成才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让新生提前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引发新生对大学生活、人生发展、职业选择进行积极思考,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志趣和个性特点初步拟订人生规划,应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2.突出专业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双重标准

从中学到大学,新生所面临的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学模式、评价体系和指标的差异。指导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的专业学习,如何利用大学的资源和环境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应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核心内容。比如:帮助新生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主要课程设置;了解各类学习奖励和今后进一步深造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介绍大学教学特点和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行环境教育与人际相容性教育的双重导向

大学新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复杂多样,加之大多是独生子女,个性鲜明,自主生活能力不够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是入学教育的第一课。帮助他们熟悉与其生活、学习密切相关校园环境,积极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拓展能力、陶冶情操。积极引导新生培养诚信、宽容、尊重、合作等品格,指导他们把握成功人际交往的原则,在新的环境里尽快构建新的和谐人际关系。

4.强化身体健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目标

身体健康、思想阳光是我们培养青年学生的基本目标,也是新生教育培养的主要内容。新生的适应困难主要是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不能应对新环境,不能及时调整角色造成的,这时,新生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出现不适应性反应。学校要通过倡导体育锻炼,提升新生的身体素质,要通过对新生进行发展心理学教育,帮助新生在理论上明确自己所处的心理转折阶段,引导新生有意识地适应环境,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的适应能力,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新生。

(三)拓展入学教育新途径

1.贴近学生需求实际,精心设计入学教育活动

教育的目的一旦隐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就会通过活动产生各种情感体验。精心设计系列化校园活动,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活动,让新生在趣味性、互动性、体验性的活动中认识大学、融入集体、开阔视野、锻炼自我。如果能借助新生乐于参与的新兴传媒、网络等载体,组织创新活动,教育实效可能更明显。

2.倡导全员参与形式,切实提供服务和指导

应该动员所有的教育资源(包括校内和校外)参与到入学教育中,从不同角度和层面为新生提供服务和指导,构建全员育人格局。比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开展贴近学生的课堂教育;发挥高年级学生的作用,搭建朋辈教育载体;发挥社会和家庭教育资源的作用,根据不同需求,采用讲座、论坛、对话等形式,充分利用网络(博客、QQ群)等载体,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家长、校友等参与对新生的入学教育。

3.积极搭建成长平台,突出发挥自我能动性作用

在入学教育体系中,新生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促进新生主动投入和参与到入学教育活动中来,入学教育才能产生实际效果。要让新生有展示自己、寻求支持、交流思想的空间。比如充分发挥校报、校园广播、宣传栏、社团通讯、服务手册、横幅、校园网络和手机短信平台等校园传媒的作用。一方面为新生提供主动参与、自我教育的平台,一方面将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寓于校园文化氛围之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教育目的。

(四)营造入学教育新环境

1.培养复合型入学教育新队伍

必须培养一支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政治素养高、思想作风好、管理能力强的入学教育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在新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培养一批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力量。其次,各学院学业优秀、素质全面、有奉献精神的高年级大学生要充实到入学教育队伍。再次,培养学生骨干作为入学教育工作的补充力量。

2.搭建全方位入学教育新体系

入学教育的调节评估体系,就是对入学教育的实践进行反馈调节、检测评估和总结提高的方法体系,在目前高校入学教育工作中,一般都是凭经验办事,不注重教育质量的检测。在制定入学教育计划前,一定要对新生的思想状况和不适应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加强计划的针对性;及时了解和把握入学教育动态,及时调整和修正教育方案,保证入学教育过程的有效性;四是入学教育结束时要及时总结经验和不足,并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入学教育方案,不断提高入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挖掘多层面入学教育新资源

新生入学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事情,还需要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作用,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高校应在寄发录取通知书时或新生入学时,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概况、教育思想、办学定位、育人理念等,为他们指导学生提供条件,同时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积极争取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为新生入学教育创造良好条件,营造一个有利于新生适应大学的环境氛围。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探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需要高校学生工作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在开展的各种新生适应教育工作中,以积极发现、积极面对、积极解决、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力求构建一个以“立德树人”为理念的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民办高校 入学教育 现状 对策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关系到学生能否适应大学生活,优质的完成学业。民办高校要抓住学生的群体特点(高考成绩低,学习能力差;行为散漫、纪律意识不强;对民办学校缺乏心理认同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实现入学教育的功能最大化。

一、入学教育的概念

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国内对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概念的界定不尽相同。学者季宜敬认为,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指高校组织协助大学新生成功地融入大学氛围、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学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性教育活动。这主要从新生适应性出发对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概念进行界定。学者刘天浩认为,新生入学教育是指新生入学后,学校依据教学目标和大学教育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变化和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从入学教育的内容对入学教育进行界定。

借鉴己有的研究成果,总结起来,笔者认为入学教育是指高校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特点,现实需求,组织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对大一新生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生活适应、学习指导等适应性教育实践活动的总称。

二、入学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贯彻执行国家教育方针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明确提出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当前中学教育在很多地方是欠缺的、不完善的,很多学生经过了中学教育并没有形成独立生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更有很多学生以为高考结束就和书本再见,轻视了大学的学习教育。这就要求新生入学教育要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方式、养成大学学习习惯、形成大学思维模式,让大学功能最大化,实现学生和学校的价值,落实好国家的教育方针。

(二)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等教育早已迈进了大众化教育时代,学生在选择学校上有着越来越大的自。虽然近些年我国民办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评价还处于中国高等教育的尾端。能否吸引生源、抢占生源、留住生源将直接关系着民办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设计好入学教育,认真做好入学前、入学中、入学后教育,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降低新生退学率,对民办高校十分重要。

(三)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近年来,由于大一新生不适应大学生活而出现问题的报道屡见不鲜。有的因为生活不适应而退学,有是因为心里过度焦虑而影响学业,有的因为人际关系问题影响心理健康。要清楚的看到中学生活向大学生活转变过程中学生群体中出现的心理焦虑、生活不适、学习迷茫等现象并予以重视。学校要抓住入学教育这个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帮助新生尽快度过“水土不服”的阶段,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

三、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的现状

(一)入学教育顶层设计不合理

各民办高校对入学教育不够重视,在顶层设计上存在着盲目、缺乏针对性等情况。很多民办高校忽略了学校入学教育的人员配置、参与部门、新生群体特点等情况直接照搬其他公办院校的入学教育大纲。也有一些民办高校甚至没有顶层设计,直接将入学教育推给各系部甚至甩给辅导员。对于入学教育的实施和开展情况更是不询问、不检查、不评价,入学教育成了“形式主义”。

(二)入学教育指导目标模糊

科学的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是要兼顾共性和个性的,既要注意共性的问题,又要解决个性的问题。而当前很多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指导目标仅仅解决了共性问题而忽略了个性问题。没有根据学生高考成绩低、学习能力不足来设计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力,没有根据学生对民办高校缺乏心理认同来设计如何让学生尽快从高考失利中走出来,主动适应学校等等。导致入学教育的针对性不强,教育效果削弱。

(三)入学教育形式单一

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往往集中在开学一两周内,大多与军训同步,入学教育的对象简单定义为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策划者实施者基本由辅导员单独完成,入学教育的方式即为简单的班会、座谈会、讲座。时间短、对象单一、人员严重不足、形式枯燥乏味,入学教育成了“过家家”、“走过场”。

(四)缺乏评价机制

很多民办高校对入学教育采取不评价制。既没有把入学教育纳入课程体系,进行听课考核,也没有对入学教育的实施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提出工作要求,更没有对入学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入学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四、入学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对入学教育的重视及相关理论建设

民办高校的入学教育研究较少,大多停留在学校内部实践和研讨总结,形成学术论文的目前还没有,笔者在中国知网上搜索“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结果为“4”篇。国家要重视对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的理论研究,在科研立项上有意识向其倾斜,形成民办高校入学教育研究的新热点。要提供专门的学术研讨会促进相关学术成果的产生、转化。民办高校要积极利用自身入学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生特点,尽快形成系统化有指导性的理论。

(二)明确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

入学教育的指导目标切不可整体一刀切,要分类设立。如生活适应指导目标、学业指导目标、心理健康指导目标、行为督导指导目标、思想教育指导目标、职业引导指导目标等。具体的类别划分要结合各学校参加入学教育的组织人员、时间安排等实际情况来设定。同时,指导目标的设定还要结合学校学生的群体特点,如民办高校学生的普遍学习成绩低、学习能力不高,生活自理能力弱、生活适应能力差、对学校缺乏认同感等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

(三)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

要结合民办高校的指导目标合理的设计入学教育的内容。既要包括基本的生活篇、学业篇、心理教育篇、行为督导篇、思想教导篇、职业引导篇等等。又要结合时代特点、学校特点丰富入学教育内容:如现在网络诈骗横行,要充实网络安全教育篇;大学生校园贷肆虐,要抓住入学教育这个关口,做好防止校园贷的教育。总之入学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切不可一层不变。

(四)创新入学教育的模式

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枯燥的入学教育模式,形成新模式。扩大入学教育的对象。要把学生家长纳入新生入学教育中。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把入学教育的相关信息及学生入校后的表现告知家长,强化学校和家长的联动,形成学生教育的合力。延长入学教育的时间。民办高校要积极做好入学前教育,通过学生管理部门和招生就业部门的合作,在招生前就要做好入学教育的相关工作,入学中要做好设计,入学后要做好衔接,形成各部门联动参与的局面,提高入学教育的效果。要创造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形式。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和微信平台,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作用,着力推行学生体验模式。

(五)建立入学教育的评价体系

要重视入学教育的评价体系的建立,随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很多学生选择学校的机会多了,民办高校面临着严重的生源问题,没有生源就没有生存和发展,很多民办高校,入学后都会有退学的现象产生,通过笔者的调查,这种趋势正在加大。科学严谨的评价体系一方面可以促使高质量的入学教育,使得学生受益,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学校不必要的生源流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学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宜敬,何学军,杨琪,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及方式探究[J].高校辅导员,2010,(4).

篇4

【关键词】入学教育;体验式教学

大学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起点和关键环节,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入学教育目标定位是否准确,课程设计是否科学,方式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当前,大部分高校仍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不高。体验式教学的理念、方法与新生的基本特征和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目标相吻合,引入体验式教学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有益尝试。

一、当代大学新生基本特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多元化选择。这种多元化选择,反映在当代大学新生群体中,表现尤为突出。在思想方面,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代大学新生的学习和思考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学新生富于时代气息,习惯通过网络资源来获取信息和知识。他们的眼界开阔,思想表现出超龄的成熟,能教快地接受各种新事物,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个性独立有主见;在心理方面,当代大学新生出生在经济飞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成为国策的时期,所受到的关爱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人,却较少有独自面对困难的经历。笔者所在的高校是一所独立学院,许多学生心理上存在着高考失利的阴影,挫折感强,思想萎靡,生活懒散;在生活方面,当代大学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不做家务。进入大学后,他们住校学习、生活,面对学校简单的饭菜,简陋的住宿条件,面对陌生同学习惯的差异,他们很难快速的适应大学生活,吃不好,睡不好,不会与同学相处;在学习方面,进入大学后,一部分新生因高考失利,产生厌学情绪;另一部分则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积极性不高。总之,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所授课程缺乏必要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目标

一般说来,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任务包括: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学习。大学生入学教育的目标,即在于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些任务。学会做人,是要形成积极上进的做人准则。在入学教育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学会做人的重要性,不断地学习做人的方法和道理;学会做事,既包括完成自己的衣食住行和学业,还包括完成其它公益事项。在入学教育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要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奉献精神;学会与他人相处,是指培养处事能力和交际能力。在入学教育中,应使学生认识到,处事能力和交际能力只有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才能学会,这就要求学生要多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各种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的哲学,同时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学习,是大学期间最主要的任务。在入学教育中,应使学生认识到,要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学会制定学习计划,讲究学习方法,及时总结学习经验。更重要的,是要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培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当代大学生入学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引入体验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目前,不少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容易将新生看成纯粹的教育客体,采取单向的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或把既定的知识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口头讲述给新生,或以规章制度汇编等文本的形式分发给新生,片面强调新生的知识识记,忽视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造成了学生对入学教育的怀疑、厌恶等逆反心理。由于缺乏与新生的双向交流,不能及时调整和补充教育内容,不利于新生顺利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体验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学方式。通过有目的地创设活动式的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让学生亲身去感知、领悟知识,在反思中提升自己的经验,形成行动策略,并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活动环境中体验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验式教学不仅包括了把具体观察和反思综合起来的个人体验,也包含了杜威“做中学”的思想。这种教学方式一旦被引入到大学生入学教育中,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1.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更好地推进新生教育。传统教学强调学习,讲究记忆,以接受知识为导向;而体验教学则强调感受,讲究领悟,以分享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为导向;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而体验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在新生入学教育中,体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使新生在愉悦的体验中培养新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促进新生精神世界的建构。

2.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验教学中,教师借助活动引发新生的兴趣、注意和思考,使新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接受这些知识,进而对其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体验教学可以在引导新生挑战自我的过程中激发其潜能,让其在体验中开拓思维,解决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新生还可以通过互相之间的交流,形成较完整的知识点,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并在体验中学会判断,形成坚韧自信、真诚合作、敢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3.加快学生素质养成,提高育人成效。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较短,注重从“面”和“方向”上对新生的指引,要求新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所接触知识理解、融通和内化,强调素质的养成。体验式教学适应了这种要求,在新生入学教育的体验教学活动过程中,既有认知系统的参与,也有非认知系统的参与,往往将蕴涵于知识中的情感、精神纳入内心深处,融合在自身的情感、态度之中,使知识成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使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四、大学生入学教育实践中的体验式教学

2007年7月,广东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训中心在广东省第20期思想政治骨干培训班上,首次开设团队拓展训练课程,由此揭开了体验式教学纳入广东省大学生入学教育的新篇章。从2008年9月开始,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每年都将素质拓展训练写入新生入学教育计划,着力试行体验式教学模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体验式教育不仅仅是强调“在做中学”,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心认知情感共鸣。交流与互动是体验式教学最大的特点,它对培养新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氛围和改进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信息交流等都大有裨益。在城市学院,从事体验式教学的老师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从关注开始,逐渐了解和掌握应用体验教学的基本技巧和技能。在体验式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将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与丰富的新生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强调学生的“体验”和“先行后知”,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进入到角色体验中来,在游戏活动后,老师们引导新生深入挖掘活动的内涵,将活动带来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老师们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一些特别设计的游戏项目,在个人和团队经历了一番思考和挑战之后,把个人和团队的感悟一起讨论分享,把这些从“体验”中得来的认识与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实际相结合,将培训中的情景与学习、工作目标相联系,最终达到激发新生个体潜能、锤炼团队整体精神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柯林・比尔德,约翰・威尔逊.体验式学习的力量[M].黄荣华译.广州:中山大学出版,2003

[2]单云德.体验式读与写[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篇5

一、高校入学教育现状

由于各高校层次不同,造成在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认识上存在局限性,在高校层面缺少整体认识和部署,各部门缺少沟通和交流。所以大部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仅采取固有的“军训加开会”模式。这样的教育模式单一,新生缺少主动性,教育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一)对新生入学教育理解模糊

当前仍然有不少高校将新生入学教育等同于新生教育。其实不然,新生入学教育应当是新生教育的一环,是从属关系。在时间上,新生入学教育应当是从新生报到时就开展的一项工作,是新生教育的开端,教学时间周期不宜过长,最迟应结束于国庆后的第一次班会。而新生教育则是贯穿整个新生大一第一学期,甚至第一学年。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及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校学习和生活的节奏,避免因不适而产生迷茫、失落或焦虑。大学新生教育的目的是对新生完成从中学到高校的角色蜕变,让高校新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

(二)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名人效应

许多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一直沿袭着“军训加开会”的固有模式,除军训外,大都局限于开新生大会、新老生交流会。这种形式不仅过于僵化,而且产生的实际效果与新生实际需求相距越来越大。新生入学教育作为新生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亮点来拉近高校与学生间的距离。近年来各高校都为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校友。新生大会、新老生交流会只能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帮助,缺乏名人效应给新生在思想上带来冲击。单一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只会让其流于形式。

(三)入学教育过于随意缺乏系统性

各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随意性很大,而入学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工作,却在教育内容的设置和时间上都过于随意。在现实中,新生教育的组织和实施者都过于依赖高校思政工作者。加之高校各部门在此阶段都缺乏相应的沟通、交流和投入,导致入学教育由于支持力度有限而缺乏系统性。因此与新生入学需求不相称,所以经常被整个高等教育工作边缘化。

(四)教育内容繁杂缺乏针对性

新生从中学向大学转变的这一重要时期,各高校的入学教育内容不仅繁杂,而且缺乏针对性。现阶段我国大学新生教育都是以校史校情、专业介绍、校规校纪、军训国防、心理、安全等方面展开。由于缺乏针对性,有的教育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不同的场所多次被提及,容易造成新生听觉疲劳,进而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新生入学教育效果只会大打折扣。新生教育应是人文关怀下因材施教与大众教育的结合,需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对学生造成积极影响,促使学生开始进行角色转变,进而体现入学教育的真正价值。

(五)过于依赖思政工作人员缺乏多元性

对人的教育分为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身教育。在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诱因都会对人的发展产生不同作用。当代社会中,人们关注重心往往集中在学校教育,而忽略其他形态的教育。即便学校教育也未能被充分开发,各高校都会将新生入学教育的重担交给基层辅导员。久而久之包括教师都会认为新生入学教育与己无关,造成新生入学教育力量单一。不仅没有其他形态教育接入和支持,连学校教育本身所给予的支持都十分有限,这样缺乏多元性的新生入学教育只会离人们的期望渐行渐远。

二、高校入学教育对策

以上种种现状,导致新生入学教育流于形式,效果弱化,与其重要性形成强烈反差。借鉴国外高校入学教育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入学教育实际情况。各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各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尽所能将我国高校入学教育效果不断扩大,以达到让社会所期望的程度。针对现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一)加强新生入学教育研究

加强新生教育研究的好处是,投入小,产出大。任一有效的入学教育方法或成果,至少能影响新生很长一段时间,有的甚至能影响终生。我国关于新生入学教育研究的质量呈上升趋势,但是大部分任然停留在新生高校适应、角色转变、教育教学内容等的一般经验分析和总结上,探索的深度还远远不够,部分研究还将新生教育与入学教育混为一谈。正确区分两者间的概念,有助于在开展工作和研究时有的放矢。我国部分高校在入学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等方面进行尝试,取得了一些十分宝贵的经验,但仍然处于独自探索阶段,缺乏有价值的新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平台。

(二)丰富入学教育模式加强名人效应

现行的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可分为两大组成部分,既适应教育与养成教育。适应教育主要针对大学新生进行有关适应大学内环境与外环境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提高大学新生改变自身特点和习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由于缺乏理论支持,大都以生活适应和学习适应为全部内容,而忽略环境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及心理适应。养成教育主要针对大学新生自身的内在思想表现与外显行为表现的教育与养成,是通过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和教育,以及受教育者切身或模拟反复实践和体会来完成的,是一个可长可短的训练培养过程。由于缺乏规划,大都以国防军事训练、行为规范为主,很少能涉及职业生涯规划、人身价值观教育。当代高校正逐步注重校友文化,校友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判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标准之一。将学校知名校友请回母校,以他们的角度去分享他们当初在校学习生活上的得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更容易让新生对学校产生骄傲感和认同感,拉近学校与新生间的距离,提高和强化入学教育的效果。

(三)根据当代大学生特点开展针对性教育

当代大学新生特点鲜明,认知能力强,目标不明确;悟性强,理性思维弱;竞争意识强,抗挫能力弱。大学生活强调自我管理,而以前由家长代为承担和安排的生活节奏突然消失,会让新生感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如果没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久而久之,掉队的新生会感到焦虑、抑郁甚至自我否定。了解和分析这些特性和问题,掌握教育对象行为思维的共性规律,从而有针对性的根据对象确定内容,进而选择正确的方式和手段,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节奏。

(四)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篇6

【关键词】入学教育 必要性 主要内容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入学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必要性

新形势下,我国价值趋于多元化,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想和行为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其次大学新生均是从全国各地汇聚到一起,由于成长环境、生活习惯、经济条件、个人性格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而产生不适应。再次新时期下大学生成长环境优越,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物质和财富的追求超过了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个性张扬、缺少团队合作。近年来,大学新生出现不适应新的学校,生活环境问题频频出现。有的学生难以适应新的环境,有的学生学习目标迷失,有的学生存在着心理调适不当、人际交往困惑等问题,甚至个别新生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根据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最新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满意度不高自动退学率近3%。不少学生因为不适应高校生活而终结自己的大学梦。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人数的不断增加,新生入学后的适应性问题愈加突出。因此,切实做好新时期下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是对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新时期下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新时期,新生入学教育主要使新生在思想、行为、心理等方面适应大学阶段的要求,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自我,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逐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为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西安翻译学院的工作实践及新时期大学生的主要特点,我认为大学生入学教育工作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1. 校史教育

校史是一所学校历史和发展轨迹的真实记录,是学校新建、发展、壮大的历程,是办学经验、教训、智慧等方面的长期积淀。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以及学院的发展史、发展前景、校园环境、功能布局、条件状况、特色和培养目标等内容。发挥学院光荣的传统和优良的校风、学风等,激发新生对学院的热爱,才能有良好的心态去安心学习,思想有提高、学习有动力、生活有规律、前途有希望。

2. 专业教育

新生入校后,由于新生在高考期间选择专业的盲目性,所以对专业大多比较陌生,对专业发展的前景不清楚等,专业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素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分专业介绍专业设置和专业优势,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目前的发展前景、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本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要求掌握的专业技能、考证情况安排、社会需求情况及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等,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专业思想,初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专业学习信心。

3.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就是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自营自救,锻炼自护自救能力,能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我保护,机智勇敢地处置遇到的各种危险。专家认为,通过教育和预防,80%学生意外伤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可见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学校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学校所在环境想更多的了解,周末或节假日离开校园,容易发生迷路、不熟悉当地交通路线等发生的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简要介绍高校财产安全的表现形式、基本特征以及预防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特别是新生的防范意识,加强对自身财物的保管,避免财产损失。再次是消防安全及安全实用常识,介绍常用消防常识,学习相关消防法知识,常见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及一些简单的安全自救能力等等。

4.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和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研究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确定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及目标,使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做到有的放矢,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明确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及目标,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及在大学期间需要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各项技能,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全面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为就业奠定知识与能力基础。

综上所述,认真做好大学新生的教育工作,是大学生成长的关键。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帮助大学新生很好地完成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任务,顺利地完成一个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强文化,树立整洁文明、亲密互助的宿舍风气,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风,促进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辅导员应通过座谈会或报告会等形式向新生进行教育,使他们在入校伊始就确立新的目标,成为均衡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淑华. 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轻工教育,2006(3).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新生;入学教育

新生进入大学校园都抱着复杂的心情,有高考的失落、有重振旗鼓的希望、有对新起点的美好憧憬,也有对未来不可知性的迷惘。而且新的环境也对新生提出了许多现实的压力和要求。环境、心理和思想的急剧变换,造成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整体不适应,这对我们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笔者就新形势下的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方法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

从生源的组成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新生主要由各地高考失利中的落榜者和成绩相对比较差的两类学生组成,虽然具体情况不一,但总体可以归为这两类。

从心态上来看,上述两类学生在经历高考后,都具有不同的心理感想,与重点本科失之交臂的高考失利同学可能一蹶不振,抱着消沉失落的心情进入高职高专院校;而成绩较差的同学,侥幸通过高考,取得进入高校读书的机会,这样无疑助长了他们蒙混过关的心态。

从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我们不能简单将分数与能力和素质划等号,但我们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高职高专院校的新生素质普遍低于本科重点院校。

2、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存在的问题

高中到大学生活环境的突变,导致许多高职高专院校新生难以适应新环境,他们面临着"人格上的自立、生活上的自理、管理上的自治、学习上的自觉,以及思想上的自我教育"。[1]这些新的挑战引发我们的新生出现种种问题,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学习问题,新生普遍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进入大学后,学习层面上的竞争逐渐淡化,对于所学专业和个人长远发展目标没有清晰的认识,无法设定新的奋斗目标,进而也就失去学习的动力。

人际交往问题,由于目前高校独生子女的比例大幅增加,对父母的过分依赖,使很多新生缺乏与他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很多新生也是第一次离开父母出远门,造成他们在刚进入大学校园,都普遍出现自我封闭、独来独往、怀疑他人、病态竞争、亲老乡疏班级等问题。

人生定位问题,很多新生对如何成人、成才、成功缺乏正确清晰的定位。他们不知道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知道怎样去积累成才的底蕴,不知道怎样去搭建创造成功的阶梯。

二、对新生入学教育的对策性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是我们在进行新生入学教育时必须面对的现实, 我们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和新生自身的特点,在刚入学时帮助他们全面设计自我、促使他们顺利实现角色转变,教他们学会做人、做事、学习和生活。

笔者认为在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前提下,应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新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思考和解决

1、新生学习方面问题的对策性分析

从以应试教育为主的中学阶段过渡到自由度较高的大学阶段,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学习条件、学习方法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新生能否顺利适应大学里学习方面的各种转变,对于能否适应和悦纳大学生活有着重要作用。加强对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新生的专业思想和学习适应性教育

新生入学后,由于对专业的不了解和不满意,普遍对专业学习抱有迷惘的心态。虽然目前各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中都包含专业思想教育,但多数都流于形式和过于模式化,使学生从中摄取的有用信息很少。

"中学教育是实行的'他律',而大学是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地方,主要靠'自律'。许多新生在失去'他律'后缺乏必要的'自律',学习自主权的变化引起的不适应使很多大学新生出现'学习焦虑症'。"[2]所以学习适应性教育就被提上重要日程。

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教育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进行,通过开展专门的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让学生自主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消除内心的困惑和迷惘,正确找准学习的方向。

(2)引导新生重构奋斗目标

大学,是很多人梦想升起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梦想破灭的地方。因此,新生能否在学习的压力减小,社会压力增大现实情况下,在大学广阔自由空间里重新为自己确立奋斗目标,关系到大学生活乃至以后人生道路成败的关键。

高职高专院校在入学教育中要善于启发新生根据个人的个性特点和实际能力水平,制定明确的目标,将人生理想目标具体化,规划好大学生活的每一步。引导他们在学习实践中发展自己的耐力和自制力,增强对挫折的承受力,加强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将学习目标与人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新生人际交往问题方面对策性分析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几种需要,大致上是依次出现的,具有由低到高的层次性。因此,依照层次理论引导学生寻找到正确的行为动机,重视新生的人际交往,是入学教育的一个关注重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大学新生普遍处在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键年龄段,这个阶段习惯上被称之为'心理断乳期'。"[3]解决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应在入学教育中着力做好以下方面:

(1)指导新生正确认识他人,端正交往态度。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缺点,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维护自我尊严的内在需求,人人都希望自己在做出努力后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肯定。因此,教新生学会尊重他人,向他人展示自己的真诚,是迈出良好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2)指导新生加强自身修养,增加人际吸引力。通过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使新生正确认识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让他们有的放矢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知识积累,成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

3、新生在人生定位问题方面的对策性分析

新生阶段是大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和适应期,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引发问题,也是最容易对以后人生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关键阶段。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必须重视对新生成人和成才教育。

(1)教育新生正确定位自我。诚然从学历层次和社会认同角度,高职高专院校学生与重点本科有现实的差距,但这并不是人生成败的决定因素,引导新生克服自卑,重塑自我。教育新生更好地正确认识自我,从自身找到发展的内源性动力。

(2)教育新生志存高远。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不要总活在借口之下"。无论是高考的失利也罢,无论是以前的不努力也罢,这些都不能成为大学里失落消沉的借口。"梦想开始的地方并不挑选枕头"。所以入学教育应着力让新生认识到自己还有理想,还有希望去摘取成功的桂冠。

三、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质量的几点看法与设想

1、抓住迎新契机,做好入学教育初步准备

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应当针对新生思想实际,有的放失地进行,切忌泛泛而谈。这要求我们必须先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思想情况。在迎接新生时,院系领导和辅导员、班主任都要认真观察新生的特点,对每届新生形成初步的判断,为接下来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奠定基础。

2、抓好新生的军训工作。

军训不仅锻炼的新生的体格,更重要的是磨砺他们的意志。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不能在新生刚入学时如期开展军训,这样就丧失对新生一种很好的吃苦和意志锻炼的机会。

笔者建议,各高职高专院校应克服重重困难,在新生进校后及时开展军训,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品性和习惯基础,严格的军事纪律和军事训练也能重塑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新生改掉许多不良的习性。

3、以军训为基础,抓住本校特色,加强制度教育。

新生进入高校后,其生活、学习、工作和作息都需要自我管理。但他们中有不少人都养成了依赖父母和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惯,如果一开始就放松对他们进行校纪校规教育,不严格要求,他们的不良习惯就会继续发展.经常出现违纪现象。让新生养成把遵守规章制度当做一种习惯。

4、发挥学生团体自主性,做好新老生经验交流。

通过院系学生会自主开展新老生经验交流,让老生中的优秀同学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事迹说服教育新生,有时胜过我们领导、老师模式化的说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提高高职高专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质量,应当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期不断改进、创新。入学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配合,才能富有成效。

注释:

[1]刘书林主编:思想道德修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孔治国:大学新生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19(1)。

[3]范存欣等:一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1):12-14。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翁铁慧:高校学生辅导员行动指南[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

篇8

[关键词]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 “人性化”教育 “实质性”教育

(一)案例聚焦

[A案例]S大学内,快放暑假了,大部分的学生和教师已经离校,整个校园显得空荡荡的。清晨,某学院办公室主任夏老师打开院办大门时,一封信飘然落地,他好奇地打开信封,随着厚厚一沓信纸的翻阅,夏老师的脸色逐渐的沉重起来。原来信是该学院一位大一的本科生写的,大致内容是:由于没有重视入学教育,本学期期末有六门考试开了红灯,根据S校的《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必须做退学处理,而他竟然是在同学的提醒下才去翻看了学籍管理,知道自己将被退学的命运。由于该生是知青子女,高中时候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考上大学后在外地的父母对他寄予了深切的希望。没想到仅仅一年之后就到了退学的地步,他觉得无法对父母交代,在信结尾处竟然写了,若是学院领导不作宽大处理,他情愿离开人世也不接受退学的事实……夏老师在阅读该信后觉得事态严重,第一时间联系了该生的辅导员,并同时把信交给了学院的学生工作副书记。几位老师稍作商量后,立刻分头寻找该生,终于在学校的月亮湖畔找到了呆呆而立、穿了一件红色雨披的他。大家连劝说带责备地把他请进了办公室,在各位老师的关心询问下,他讲述了如何由于入学时认识上的错误、思想上的懈怠而导致了整整一年学习的蹉跎,回首往事,不由潸然泪下……

[B案例]晴朗的六月天,S大学内热闹非凡,今天是应届生毕业离校的日子。在毕业典礼结束后各学院的学生纷纷回到自己班级,喜洋洋地从辅导员手中领过四年辛勤耕种的成果——大红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大绿的学士学位证书。在一片欢声笑语和依依惜别声中,有一部分学生却沮丧懊恼、欲哭无泪的沉默着。原来他们都只拿到了毕业证书,却由于各种学习原因,“丢失”了意义更为重要的学士学位证书。面对着其他同学的笑脸、面对着辅导员老师爱莫能助的神情,其中的一位学生小贾终于忍不住掉下了悔恨的眼泪,哽咽道:“为什么刚进学校的时候不重视?大一大二的时候不努力?等意识到严重性时,不及格的课程已经如雪球般越滚越大,来不及挽回了。早知今日啊……”

(二)案例分析

是啊!“早知今日”这四个字,易说易写,但是真正体会到它的心情却是无可奈何、悔恨未及。以上两个真实案例分别以某高校大一、大四的学生为例,阐述了在目前高校扩招和新教育形式下,其入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危机。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入新校园的第一课,是学生综合性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一个学生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整个教育过程,其中从高中到大学过渡的入学教育是跨越最大也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高校的入学教育是引导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关键环节。通过新生入学教育,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的相关程序和规范,为新生指道路、明方向,对于保证新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校园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深远的影响。但是现阶段,虽然新生入学时一般都进行了入学教育,但是还存在着种种问题:

1.入学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重概念、轻实践,流于形式化。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多为校长做校情介绍报告、书记做政治思想报告、院系领导做专业介绍报告,班主任宣读各项规章制度等,针对与学生休戚相关的学籍管理条例、专业对口性、毕业分配情况和新环境所要塑造的新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教育的内容甚少。正如案例A中的学生,高中时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却由于对入学教育的疏忽,从而导致了学习生涯夭折于象牙塔内。

2.入学教育形式单一、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级新生的情况都是不断变化着的,但是高校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的形式却僵滞不前、缺少新意,因此其质量也逐年下降。而且在当前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会出现校院领导、辅导员宣讲文件一面倒的情况,而并不注重启发和督促学生读、思、议、行,多数学生一般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致使入学教育的效果变差。

3.对于入学教育的成果,不善加巩固和发扬。新生入学时大强度、大范围的入学教育促使新的班集体形成比较良好的班风、学风。但对其后续教育不予重视,没有及时持续的巩固和发展,从而影响其后续的学业甚至毕业的资格。正如B案例中的那部分学生,若学校能真正实践了入学教育的意义、持续性发扬入学教育的势头,再通过班干部以点带面的引领优良班风带动学习积极性,就会减少迷途羔羊的出现。

(三)案例启示

如同上述A、B两个案例的情况在如今的高校中已不鲜见,或许旁人听听、看看议论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是对于身处其中的当事学生而言却是人生的重大挫折和悲剧,轻则影响他们的择业就业,重则改变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了尽量减少和避免同类事件的发生,为了保证新生入学教育工作卓有成效地进行,我们必须对此提出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1.以充足的准备来迎接新生,切实做好思政工作、顺利实现心理过渡。充足的准备包括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和大量的“人性化”投入,在解决新生的心理问题和环境过渡上,后者更为重要。用最简单的两个字来概括“人性化”那就是“用心”,所以院系领导和辅导员在介绍和宣读各种书面条例之余,更应该深入新生的生活中更多的关心他们、了解他们的兴趣、对学校和专业的态度、今后的打算和奋斗方向,并尽力为他们解答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督促他们认真学习《学生学籍管理条例》,对于其中涉及到留降级、退学的条例更要特别点明,引起重视,教师必须“用心”去引导,才能尽快帮助新生确立起大学生所必备的心理素质,即健康的情绪、顽强的意志、鲜明的个性、旺盛的创造欲。

2.针对专业发展和就业情况进行实质性的专业思想教育。许多高校新生由于志愿的调剂、父母的意愿等原因而选择了自己并不满意的专业,所以刚入校时会非常的迷惘无措,若是入学教育不能及时解决他们的专业思想困惑,新生班就很难迅速建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专业思想教育的进行不仅要生动形象地阐明本专业的现状和前景,更要以有说服力的、实际的数据和实践的方法来吸引新生,现在有些高校就把刚进校的新生也带到了大学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上,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以及用人单位对所需人才的素质要求,让新生感受到工作竞争和就业竞争的压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尽早地设计自己的未来。

篇9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5)

摘 要:公安院校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安院校特色决定了公安院校入学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六个模块”。 一条主线是指以“如何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为主线,六个模块是指警务化教育模块、安全教育模块、荣誉教育模块、激情教育模块、专题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

关键词 :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168-02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显栋(1980- ),男,辽宁大连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

一、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公安院校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安院校特色决定了公安院校入学教育的重要性。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新生接受警察职业教育的开端,是其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入学教育工作质量完成的高低,决定着新生能否适应公安院校学习和生活,能否树立牢固的警察意识。

二、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确定入学教育的内容和范围是我们探讨公安院校入学教育的核心部分。在总结以往入学教育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条主线,六个模块”。 一条主线是指以“如何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为主线,六个模块是指警务化教育模块、安全教育模块、荣誉教育模块、激情教育模块、专题教育模块和专业教育模块。每个教育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具体的活动项目,并安排专人负责教育工作。

(一)警务化教育模块

1.军训工作。军训是新生进入公安院校开始大学生活的第一堂课。军训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队列水平、纪律意识、思想素质、吃苦精神乃至于学校的教学和训练秩序。军训是公安院校入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学院的军训工作一般为开学后的第一个月,从部队聘请了解军训常识、精通队列知识的具备优良军事素质的人员来担当军训教官。通过军训一方面能打牢队列素质基础,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学生养成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令行禁止的纪律作风,同时还能锻炼学生体质,磨练坚强意志。

2.在军训教官的指导下学习整理内务,掌握内务整理规范和标准。开展警务化管理知识讲座,学习《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规定》、《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纪律条令》等规章制度。

(二)安全教育模块

安全教育是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安全教育的内容包括交通安全、人身安全、灾难自救知识、财物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安全教育,使学生具有自我保护和维护正当权益的意识,避免意外伤害。学院的安全教育模块内容包括防火、防盗、防诈骗安全知识讲座、杜绝校园暴力安全讲座、网络安全教育讲座等,并适时组织模拟演练,运用身边发生的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为新生敲响了警钟。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有关规定,引导学生遵守学校纪律,提高他们的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荣誉教育模块

公安院校的办学宗旨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开展荣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荣誉意识,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学院的荣誉教育通过校领导作校史校情报告、警院文化与警院精神报告和参观校史展览馆和各学生大队荣誉室、开学典礼、杰出校友、公安英模事迹报告会等方式,新生授装入警宣誓仪式、阅警仪式、升旗仪式、表彰大会都是开展荣誉教育的好机会。让新生比较全面地了解校史、校情,可以激励新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学校的热爱和认可。总之,学院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打造开展荣誉教育的工作平台,进行环境育人,让学生清楚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优势和办学目标,从而激发新生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四)激情教育模块

激情教育模块包括教新生学唱《人民警察之歌》、院歌《盾牌的光荣》、《青春的名字叫中国刑警》、《人民在我心中》等警察题材歌曲,组织新生开展拉歌比赛,以此来激发新生的职业自豪感。

(五)专题教育模块

专题教育模块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讲座、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讲座、警察礼仪教育讲座、走进警院的图书馆讲座、大学学习讲座、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活讲座等内容。通过不同内容的专题教育,使新生明确大学学习的目的和定位,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适应大学学习特点,要善于利用图书馆和各种网络资源,学会自我学习,充实提高自己。

(六)专业教育模块

对新生实施专业教育,可激发他们对所学专(下转172页)(上接168页)业的兴趣。专业教育模块主要由各教学专业系部开展包括本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及科研成果、课程安排、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特色、优秀校友等方面的介绍以及参观实验室等。专业教育就是要培养新生对所学专业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热爱本专业和公安事业的热情和兴趣。

三、加强公安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一)要加强宣传鼓动工作。引领学生思想,激发学生斗志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在整个新生入学教育期间,学院自上而下都十分重视宣传鼓动工作。在入学教育期间,学院每年都会开展“军训·那一刻”摄影、微视频比赛、队列会操暨队列歌曲比赛、拉歌比赛、宣传板报比赛、警院第一课征文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各学生大队结合本大队及专业特征,都会制作悬挂特色鲜明的宣传条幅。同时,学院还通过建立“从警起跑线”新生专题网站、编印军训工作简报,发动学生撰写入学教育体会和感悟并积极向专题网站和工作简报投稿。

(二)在入学教育的参与者上,可适当吸收从事教学工作的优秀教师担任指导教师,不应该只是学生管理干部参与。例如开展“破冰之旅”游戏,进行团体拓展训练等。另外,可以以老带新,选拔优秀的高年级优秀学生干部作为有效的新生辅导员助理。

(三)要通过辅导员博客、谈心谈话,建立区队、中队QQ群、微信群等方式,建立与新生畅通的沟通渠道,当学生遇到困难和困惑时,能够及时找到帮助和倾诉对象。

(四)要加强调查研究,通过对新生入学教育报告开展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了解掌握新形势下新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特点,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从而使入学教育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五)要在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和主题活动。例如开展迎新生中秋晚会、篮球比赛、拉歌比赛、武装越野拉练、九·一八主题纪念活动、胜利纪念日主题活动等。既可以缓解学生心理上的压力,使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体力和战斗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篇10

关键词:大学新生;不适应现状;存在问题

一、大学新生入校初存在的问题

(一)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现在的大一新生都是“90后”,大部分家庭又都是独生子女,自幼被父母及家人呵护备至,衣食起居被照顾的有条不紊,来到大学,来到陌生的城市和环境,价值这一切都要自己打点,个人生活有时不知如何着手,部分学生难免产生不适应感和无助感。目前为止,还有个别家在附近的家长不时来学校探望,帮忙照料,也有许多学生趁假期回家将脏衣服带回家里让父母帮忙清洗,这处处都反映了这些学生还未能照顾好个人生活。

(二)学习环境的不适应

高中前的教育目标主要是争取高考取得好分数,将来考个好大学、好专业,高考过后,准大学生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心中不免如释重负,觉得目标达成,总想放松一下。殊不知真正的大学生活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但是新生们的心态并不能及时转换过来[1];加之,大学老师讲课速度加快、所学科目与高中科目有所不同,课程衔接不紧密;学习状态也不再是老师督促学习,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需要进一步得到考验,所以新生们对于学习也有产生不同的不适应。

(三)人生目标不明确

度过了紧张忙碌的高中生活,大学梦想得以实现,大部分学生并不能及时依据现实及自身情况设定出适合的人生目标,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就会显得有些空虚无目标。我期队学生中,目前只有不到10%的学生设立好下一步目标,或选择出国深造、或将来考研深造、或本科毕业即就业,其他大部分学生并没有想好将来打算,只是本着边学习边了解,并不清楚自己何时才能做好决定。

(四)人际关系处理不良

现在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从小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同学不能表现出大度和包容,甚至有的同学不屑于和同学搞好关系,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好一切,不屑于结交更多的朋友。加之,周围的同学已不再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更多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教育背景,无论语言上的差异还是思维方式的差距都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加大了学生上较快熟悉的难度。通过近段时间的了解,现在的大一新生大部分已和同学相熟,关系亲密,但也有少数同学没能融入到同学当中,即使是同寝室也没能相处融洽。

(五)对所学专业了解不充分

大部分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并不了解,之前的高考填报志愿有的是家长的决定,即使是自己想法,大部分学生也并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另有一些学生因成绩和报考规则的规定,没能考取第一志愿。如我期队环境科学班共31名学生,仅有两人是第一志愿,其他均为调剂学生,他们大部分表现积极,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依然自信、自强,但也有没能及时调整好心态,若不能怀揣正确良好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在校的学习生活。

二、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入学初的认识

从新生报到、军训开始即加强学生对校园环境、教育方式、师资文化、专业设置的系统了解,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学校环境,形成初级归属感。不仅要求学校、教师、辅导员着力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另外,学校要注意创造条件调动高年级的优秀学生的积极性,通过高年级学生对自身经历、规划、认知的介绍,引导广大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这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二)深入学生,细心观察

入学初,新生对新鲜环境不适应,产生距离和陌生感,但此时也是辅导员与学生深入了解的最佳时机。深入宿舍、深入学生当中,细心观察、全面了解、与学生多谈心,会很快得到学生的信任。同时也会很快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特别关注经济困难、心理负担较重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家庭教育特点解决出现的各种各样问题,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更能将问题解决的更完满、适于学生接受,更能避免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

(三)家庭教育配合学校教育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影响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教育模式。当代大学生们普遍是“90后”,他们家长们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也有了新的更新。但是,这一代的家长们培养出的孩子与当代社会对高校学生的期望仍存在一些矛盾,故及时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是促进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课题。同时,多邀请相关企业多来学校畅谈企业对毕业生的需求和期望,帮助学生更早认识社会和企业用人制度,同时可以及时制定个人学习生活目标,并且此目标会更接近社会需求,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2]。以此,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说就业难,企业说人才难求”的社会难题。

(四)加强专业前景的教育

针对学生对既所学专业不了解的尴尬现状,有必要在入学初加强学校各专业学习方法、专业发展方向、未来职业规划教育,不仅将这些教育渗透在专业课堂上,也应该在方方面面得以体现,这样可以使学生今早认识所有专业,增加对本专业的信息,端正在校学习态度。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而且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课堂以外的机会。大学生可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来培养自己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另外,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作者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