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09:19: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就业问题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就业问题;高校大学生;新思考
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帮助大学生实现就业,这样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政府、高校、大学生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妥善解决,结合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三方都在不断改变思维和工作方式,目的都是为了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解决就业问题,本文站在大学生,政府和高校三个角度,去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的改变
1.传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在过去我们对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解中,常常会觉得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难字主要表现在:供求总量失衡、结构矛盾突出,大学生的数量是在逐年增多,而社会的就业岗位其实并没有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而增加,相反有些岗位的需求量是在逐年减少,这给大学生就业的竞争带来了压力;其次是高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需求不相符,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就是为了增加学校专业的全面性,师资力量不足,不考虑学生就业,而且课程设置老套,缺乏创新,只注重理论的讲解,没有实践经验;最后是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如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社会经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同时缺乏就业技巧,就业信息渠道不足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2.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所带来的思考。
结合今年和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传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有所转变,新闻中一个例子,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的一份调查显示,今年新就业大学生的平均月薪只有2400元左右,呈逐年下降走势;月薪的下降所反映的是大学生就业态度的转变,不再出现有工作没人做的现象,大部分大学生都能踏实的下基层工作,不再眼高手低,也原意接受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新的就业形势,这种转变所反映出现的是:
(1)就业竞争压力的问题让大学生做出了改变,传统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大学生期望过高,没有认清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找不到理想就业的情况下陷入迷茫,采取观望态度,不愿意在一些中小企业就业,而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改变了就业认识。
(2)就业观念的转变。先就业,再择业,先就业积累工作经验,放低身段,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些就业观念上的转变让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率普遍有所提高,这其实反映出的是大学生就业已逐渐理智和科学,逐渐认清就业形势并接受现实,踏实的为工作努力。
二、高校自身的改变
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的问题上,高校应该在其中扮演重要的推手作用,在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面前,高校自身也应该做出改变,多开设对大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有用活动,讲知识理论联系就业工作实际,以帮助大学生就业。
1.高校开展就业指导,但仍不够深入。很多高校都为毕业生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也有就业指导中心来决绝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都不够深入,表现在就业指导课程往往流于形式,内容缺乏说服力,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所以在就业指导上院校要紧跟时展需求,以最新的就业形势来给大学生进行指导,必要时可以把就业指导的课堂移出在教室之外,给学生更大的实践感受。
2.就业教育的对象往往都是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没有及早为学生建立就业意识。很多大学生都有这种认识上的通病,那就是就业是大四的事情,而大一大二要么玩玩、乐乐,要么好好学习书本知识即可,等到了大四真正面临就业问题时才发现,自己所需要学的、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太多,这时才开始着手就业根本来不及;因此高校的就业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一入学就开始灌输,从思想再到实践中,建立就业意识和准备工作。
3.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往往都只注重理论,而没有实践应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就业后都感觉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际的就业中用处不大,除了一些专业性较强且专业对口的学生还较好外,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感觉到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除了大学生自身要学会学习外,高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应尽量联系就业实践,可以在假期开展实习活动,也可以将就业搬入校园,目的是尽快适应工作需求。
三、政府的努力
政府的积极努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政府,教育,企业,应该加强联系,政府应宏观调控,加强培育就业市场,尽可能的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环境,在拓宽就业渠道等方面要做大量有效工作,同时在政府和高校也要大力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宏伟计划,大学生村官等措施,不断开拓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给大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就业方面提供更多的选择。
教育部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教育的大方向上要让高等教育成为帮助大学生就业的基础,让教育的知识和内容符合时代教育需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把责任落实到高校、院系和职能部门,强化对工作薄弱地区和高校的分类指导要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信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完善政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拓宽渠道、扶持创业、困难帮扶、征集入伍等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大力拓宽渠道,及时根据形势变化,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多场大型招聘活动。
最后政府要与企业加强联系,鼓励中小企业吸引大学生就业,加强对企业的支持,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保障大学生就业。
四、总结
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终身发展,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如今社会重视教育投入的大前提下,大学生数量增加同时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问题,可喜的是,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近几年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每年都有新增的就业岗位和多样的就业形势供大学生选择,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在将来还会有更完善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 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01:72-76.
篇2
关键词 框架理论 大学生就业 媒介呈现 中国青年报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成为政府、高校高度重视,媒体持续关注,公众关心的社会焦点问题。
起源于社会学的框架理论认为,大众媒介的工作不仅仅是报道新闻,更重要的是将新闻组织到已有的框架之中。框架的作用在于在行文中使事实的某些方面更为显著与突出,目的是就所描述事物来说,对其中某一特定问题的定义、对其前因后果的解释、对其进行的道德评判和,或处理意见加以强调(Entman,2004)。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样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解和关注程度。而媒体又是如何呈现这一社会问题的?在对大学生就业相关议题的选择上,媒体是否全面客观的呈现?是否受到媒介“框架”的影响,这种“媒介框架”又是什么?
本文在框架理论的视野下,选择《中国青年报》(以下简称“《中青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为内容分析的样本,探究媒体与大学生就业之问的关系。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文选择《中青报》作为研究对象。该报作为一份以青年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主流报纸,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极高,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报道也十分突出,因此在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上具有典型代表性。
时间上本文选择《中青报》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这一年的报纸为分析对象,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1999年开始决定大规模的高校扩招,到2007年前后,扩招后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基本出现;二是2007年没有冰雪灾害、大地震和北京奥运等重大事件,基本属于媒体常态报道期,比较能代表媒体呈现大学生就业的常态。
为了研究的科学性,本文采用普查的方法,通过阅读2007年全年的报纸找到该报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文章共计290篇。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包括高职、大中专院校的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对“就业”的界定包括了毕业生考公务员和参加西部志愿者等途径。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中青报》的大学生就业报道划分为七个类别:报道的版面位置。报道的体裁、报道的主要内容、报道的角度、解决问题的途径、报道的地域和报道的对象。在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后分析如下:
1.大学生就业报道已成为媒体的重要议题图1:《中青报》对走学生就业报道的版面分布情况(总计:290篇)
从图1可以看出《中青报》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版面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创业周刊”和“头版”上。其中“创业周刊”是专门关注就业的固定版面。而在头版(要闻版)中有关大学生的就业报道也达到67篇,占有相当的比重。这说明有关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青报》关注的重要议题。
2.媒体试图客观、深入呈现大学生就业图2:《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分布情况(总计:290篇)
本文将《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划分为消息、深度报道、评论和其他4类。这里的深度报道包括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预测性报道、精确性报道等体裁;评论包括“青年话题”版的内容和“采访手记”等。从图2中可以发现《中青报》在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选择上多采用消息和深度报道这两种形式,分别占到了51.72%和32.07%,而直接代表媒体立场和态度的评论体裁较少,仅有27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这个热点问题试图采取客观理性的态度;而93篇深度报道也反映出媒体试图深刻全面地呈现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面貌。
3.媒体对大学生就业报道倾向于积极引导图3:《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统计情况(总计:290篇)
从图3中可以看到,《中青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的解读和就业对策的报道,这两方面内容的报道数量分别是52篇和66篇,分别占到了17.93%和22.76%。这是因为,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引起了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中青报》作为一份面向青年群体的主流媒体。在该问题上的报道自然更多关注国家出台的相关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并力图通过提供一系列的对策,促进问题的更好解决。
因此,《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的报道角度选择上,更多地从引导就业的角度进行报道。
4.媒体大学生就业报道在地域和对象上呈现不平衡图4:《中青报》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地域分布情况(总计:148篇)
在《中青报》对大学就业的报道地域上,本文划分,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从图5中可以看出。《中古报》在对就业报道的报道地域选择上不平衡,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较少关注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笔者认为,这一方面是因为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普及状况不如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也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愿意去欠发达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绝对数量仍然不多,更多的大学生还是希望能在发达地区找到合适的工作,从而造成发达地区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更容易引起媒体的关注。
对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本文总结了五类:政府政策的促进、学校的就业教育、求职者自身努力、用人单位提供机会、其他社会团体推动。在290篇文章中,《中青报》提到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途径的文章共有185篇,其中,主张求职者自身的努力、政府政策促进和学校的就业教育。三者共计154篇,占83.24%,尤其是主张求职者自身努力的文章占了近一半。这让我们看到了《中青报》在对待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更倾向于主张求职者自身、政府和学校三者的共同努力,而较少关注用人单位在大学生就业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研究结论及建议
经过分析不难得出下述结论:《中青报》在大学生就业报道中存在框架,因而选择性地呈现大学生就业问题。具体表现为,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已成为《中青报》的重要议题,在其要闻版中占有较大比例,并试图通过消息、深度报道等体裁客观深入地呈现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而在具体的报道上,《中青报》作为一份主流媒体,以积极引导作为报道思路,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和全社会应对措施的关注;在报道的地域和对象上,把目光更多的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身上。
篇3
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如今也已经成为社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除了与大学生本身的就业理念有关,也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国家相关政策息息相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措施,有助于为大学生就业指明方向,也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一、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唯一得到社会、政府、商业界认可的第三方教育咨询评估机构麦克斯研究院2014年《2014就业蓝皮书:2014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2013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分为七类:第一类,受雇就业,分为受雇全职工作(包括与专业有关和与专业无关)、受雇半职工作两类;第二类,自主创业;第三类,毕业后立刻在国内或国外读研;第四类,毕业后读本科(针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第五类,没有就业和求职,在家准备考研或留学;第六类,没有就业,继续求职;第七类,没有就业,暂不求职并且也不准备求学。调查结果显示(表1)2013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1.4%)比2012届(90.9%)略有上升,比2011届(90.2%)上升1.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8%,与2012届(91.5%)基本持平,比2011届(90.8%)上升1个百分点;高职高专院校2013届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0.9%,比2012届(90.4%)略有上升,比2011届(89.6%)上升1.3个百分点[1]。就总体大学生就业率来看,情况较比之前两年有所改善,但上涨的比率并不高,还应该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
表1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
另外,调查结果中还显示,此外,2013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3%,比2012届(2.0%)高0.3个百分点,比2011届(16%)高0.7个百分点。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33%)高于本科毕业生(1.2%)[1]。那么久目前的数据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少,绝大部分毕业生毕业之后不会选择自主创业而是选择去找工作。
那么,上述进行的调差是毕业生毕业半年之后的情况的统计,2013年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对毕业生的必行落实率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毕业时“以确定单位”的仅占43.5%,若只考虑“确定去向”(包括确定单位、升学、出国、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落实率为71.9;从学历层次看,落实率呈现中间小,两头大的趋势,即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86.2%;其次是专科生,为79.7%;本科生的落实率最低,为67.4%;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78.1%;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75.5%;普通本科院校排第三,为75.4%;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的落实率最低,仅为44.3%[2]。
二、 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原因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社会、学校、家庭乃至大学生自身,都对如今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产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从各个方面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社会原因
首先,由整个社会的就业情况来看,我国社会整体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据统计局数据,十一五期间中国共增加就业人员仅2170万人,根本无法赶上新增流动人口的速度。近两年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未明显改善,截止2011年末中国流动人口2.3亿,城镇户籍居民6.9亿,如果仍按照2亿失业人口计算,失业人数占全部城镇生活人口的21.7%。但是,失业率是以劳动力人口为分母,因此,真实失业率水平显著高于21.7%[3]。整个国家的就业的压力,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另外,政府为建立健全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目前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但实施力度不够。使得很多大学生不敢涉足一些风险大,不确定性强的行业。还有一个社会原因是缺少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再培训,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指导机制缺乏。
(二)高校原因
首先,随着国家政策的放宽,我国各大高校纷纷扩招,扩招所造成的结果便是大学生人数增多,毕业后共同竞争就业机会的人数增多,竞争者增多无疑给毕业生带来莫大的压力。第二,高校对专业安排与社会需求不符。很多社会上需要的专业人才,在高校中根本找不到相关专业,而一些社会中不需要或者需求量并不大的专业,高校仍然保留,导致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偏差。第三,各高校开设的专业课程,往往只是纸上谈兵,理论性很强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不大,造成大学生毕业后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录用这种所谓的“职场小白”[4]。第四,作为高校来讲,没有更多的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即使提供了实践机会,大多数工作和岗位都是将大学生当作廉价、甚至是免费劳动力使用,并不能真正的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到东西,学生迫于完成学业的压力只好服从安排,缺乏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使得学生有意见有不敢反应,不情愿的去从事工作,打击了学生学习、获取经验的积极性,另一个层面来说浪费了时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原因,高校并未对大学生的择业就业观进行有力、有效的指导。正是这一原因,很多大学毕业生存在错误的择业就业观念,对自己的能力以及适合的工作认识不清,导致盲目择业。另外,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发掘并不到位。诚然,现在各高校都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诸如“挑战杯”之类的科创以及创业大赛,但这种鼓励仅仅停留在比赛的层面上,并未让大学生树立创业的意识,使得大学生对创业的意识淡薄,毕业后绝大多数都选择就业,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压力。
(三)企业原因
当下企业虽然为大学生毕业生提供了数量繁多的机会,单就企业整体而言,适合大学毕业生的岗位并不多,综合上述高校的原因,多数大学毕业生实践经验少,对于企业中的很多岗位还不能胜任,因此大学生的择业面相对较窄,多数岗位都是基层岗位,与其他较低学历的人的岗位包括薪资相差无几,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大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很多好的企业或者企业总部都集中在诸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使得大学毕业生为了追寻更好的就业环境和就业机会,纷纷扎入发达城市就业,使得这也城市就业压力过大。
(四)个人原因
首先,很多大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进入大学之后便开始享受轻松地大学生活,并未注重个人能力以及素质的提高,导致毕业后在找工作时到处碰壁,信心受到打击。第二,很多大学生心气高于能力,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不凡,可以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但在面试中,自己喜欢的、觉得能胜任的工作没有企业愿意提供,而企业愿意提供的工作自己又觉得薪资太低、或者太无聊,自己不愿意做,导致就业困难[5]。第三,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不愿意创业,也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一些大学生没有主动找工作的意识,等待亲戚朋友以及家人帮助自己找工作,在等待的过程中消极待业。第四,大学生个人能力有待提高。当前,大学生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来源于大学生自身,一个人能否在学习上包括职场上创造自己的一片天地,其主动性与创造性,即个人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是外部环境建设的再完备,大学生自神的意识和能力不高,同样无济于事[6]。
三、人力资源管理视角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应该从社会、高校、企业以及学生个人角度出发,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策略。
(一) 社会角度
1. 健全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
大学毕业是大学生离开学校不如社会的转折点,必须完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保障大学生利益,使得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能够有足够的自信、时间、机遇去选择职业[7]。另外,健全的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的建立,也为大学生创业提共更多、更便利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风险,为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创造可能,鼓励大学生创业。
2、 开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再培训
在大学生就业原因的分析中说道,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足,在就业时通常存在“眼高手低”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政府应该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的二次培训,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同时培养大学生的工作能力并进一步加强毕业生的学习能力,是他们能够更好地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工作。积极转变大学生思想,鼓励大学生扎根西部,挥洒青春,为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8]。
(二)高校角度
1.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作为大学生培养基地,有义务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资源以及平台。高校应该在对大学生培养的过程当中,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并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高校可以在完成课程教学的基础上,推荐大学生进行兼职活动,增加时间经验,还可以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志愿、社会服务活动,真正的走出校园,走入社会,积累实践经验,为日后工作打基础。
2. 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素质
现在企业在招聘的过程中,除了看应聘者的工作能力之外,面试过程中,主要考察的是求职者的沟通交流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高校在今后的教育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学生人机交往能力的训练以及素质的培养。在开设基本理论课的基础上,开设礼仪训练课、以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实践课程和类似模拟招聘、职场竞争方面的课程,一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素质。
3. 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
虽然当前国家乃至疙瘩高校都在积极的羁绊各种科创活动、科创赛事和创业赛事,也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此类比赛,但学生的思想只是停留在参加比赛获得荣誉来证明自己的能力,或者是能够凭借所获得的荣誉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更胜一筹。很少有学生会想到去自主创业,成就自己的事业。因此,高校在鼓励学生参加科创、创业赛事的同时,应该让学生树立自主创业的概念,鼓励学生通过比赛积累创业经验,从而在毕业后创造出自己的一番事业。
(三) 企业角度
1. 为大学毕业生留存一定数量的岗位
大学毕业生是拥有相对较高学历的一个群体,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另外,面临数额巨大的大学毕业生,各企业应该留出一定数量的岗位来吸引人才,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施展他们的才能。另外,企业通过扩大招聘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可以为企业注入新的血液。对招聘今企业的大学毕业生实行轮岗,使得有能力的大学生不仅局限在一个领域,而是能够在不同的岗位上发现自己的能力所在,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
2.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晋升机会
大学生毕业后进入企业,势必要从基层做起,去了解企业的文化同时熟悉业务、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但就现今来看,很多大学生不甘于做基层岗位而是向往到更高的职位上去施展才能。企业可以根据毕业生的工作能力,适时调整试用的期限,能力强的缩短试用期限,早日转正,或者直接进入管理层工作,这样就能级发大学毕业生的潜能,使他们能更好的工作,也从另一个侧面激发了大学生的就业动力。
(四) 学生个人角度
1. 放宽就业的地域视野
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就业以基本趋于饱和,很多企业都会在各个地区建立分公司,相依些国际知名企业都会在世界各地进行招聘,因此,大学毕业生应该放宽对就业的地域视野,不仅局限于发达的大中城市。放宽自己的就业视野,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2.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大学生自身出发,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在对自己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和评估的基础上,找到适合自己能力水平、自己能胜任的工作,避免“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不要以为追求高职位、高薪水,愿意先从基层开始注不学习,不断地充实和丰富自己。找工作室时免攀比,从个人能力出发,脚踏实地的就业。
3. 培养自主创业的观念和能力
大学毕业生还应该主动培样创业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多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等,培养个人的实践能力,积累经验,也可以通过在大学期间参与兼职、实习,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管理方法,培养自己的办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毕业后勇于自主创业,开辟自己的事业。开始时不必做得太大,也可以选择加盟连锁企业,不断学习。也可以选择先就业,岁这逐步的学习,在进行创业。总之,培养自己的创业观念,有助于自己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就业。
篇4
有关这次主题班会的具体内容如下:
一、由团支书权飞飞主持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宣读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目的、班会流程和班会纪律。
二、本班心理联络员何瑞、杨慧分别发言:
就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别发表看法。他们的发言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国家政策以及大学生就业应该有的正确态度等几个方面展开,引导同学们正确面对大学生就业问题。
三、观看相关视频:
在这次班会中我们选中的是新东方教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敏洪先生直击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视频《大学生就业》
这个视频主题主要是大学生就业心态,从中我们深刻的明白了心态决定了结果,能够放低自己的人,通常将来能够走得更高并且对就业、职业和事业这三个工作中的必要步骤有了一定认识:就业可以是临时的,职业则是一辈子的而事业是职业的更高境界。所以我们可以现就也在择业,从不断前进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与人生价值。
四、调查同学有关就业发展方向以及就业准备情况
未来发展方向调查详情如下图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同学对自己以后发展方向都有很明确的打算与计划,不到10%的同学至今发展方向不明确。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引导方向明确的同学坚定的前进,而那些方向不明确的同学更需要我们的关注给他们正确的指导希望他们早日确定方向并为之努力。
并且我们也了解到了在大学3年里都在积极地为未来就业做着准备,除了平时认真学习专业课以外还自学自考了多个方面的就业资格证书与能力证书,主要有人力资源助理师、计算机二级、会计资格从业证、高级办公自动化、文秘等级证书等等,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男生拥有的各种资格证书比女生少很多,针对这一情况,我班团支部联合各个班委以及心理联络员鼓励男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发展前进。
拥有资格证书的具体情况如下表:
五、由班长总结这次班会的主要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正确的态度通过正确的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现实有多么现实,坚持最初的梦想。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做好一切准备,及时转换自我角色。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大学阶段过的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都较有规律,这样的生活方式与现实社会存在一定的距离。在大学生活结束之际,踏上岗位之前,最重要的就是能够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做好就业心理准备。在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够及时完成角色转换。
深入了解自身 就业前如何选择职业,要根据自身的个性特征来决定。全面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是选择职业的重要前提;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者。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出发,这就更需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每一个求职者进行职场定位的依据与前提,而大学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这需要我们冷静来思考。
对自己充满足够自信 要做好准备在就业遇到各种困难,困难是只阻碍你成功的绊脚石,但他也是是陪伴你走向生命制高点的经之路。在面对困难时只要我们能挺过来,那就是你又一次跨越了人生的另一个高峰.大学生就业虽然严峻,但我们也不用担心,因为社会是不会淘汰有能力的人在面对困难时我们不能失去自信,只有你充满自信,你才能够跨越这制高点。
这次班会能够顺利成功的举性事全班同学努力的结果,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们会继续努力前进.
07级3班团支部
班主任意见及签字:
团支书:
班 长:
副班长:
心理联络员: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Employment and Solutions
BING Lu
(Music Department of Jining University, Qufu, Shandong 273155)
AbstractAt present, the situation of obtaining employment is severely difficult,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received everybody's widespread attentio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for the difficul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get jobs, some suggestions to solve 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rate were given, they contribute to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and maintain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society.
Key wordsuniversity student; employment; reason; countermeasure
在当今经济大发展科技大进步时期,国家需要培养大批的知识型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是必须的,可是大学毕业生人数上升,就业率反而下降是一个不得不引起大家关注的问题。
1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就业制度和就业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改变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逐步过渡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就业。这是一个新的挑战,传统就业观念发生着变化,高校培养人才的教育内容也在随之调整,但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下降,大学毕业人数的增长,供大于求,使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高校教育的影响。高校培养人才受传统就业制度的影响,仍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并出现了严重脱节的现象。首先是专业设置不合理,没有考虑到原有专业的设置是否能与社会需求相一致,是否需要新增一些有前景的专业,而是一味沿袭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受限,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不能很好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下岗位的需求。其次是学生质量不能得到保证,随招生规模的扩大,新招学生的分数有所下降,入校后,管理工作不到位,只重视效益,而对学生思想、学习等各方面的教育有所忽视,使其综合素质得不到很好的提高,用这种状态来面对毕业后用人单位的招聘,必然会被拒之门外。最后是高校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不够系统。开设相关就业指导课程,只停留在理论指导方面,学生仍然不懂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寻找工作很盲目;收集相关的就业信息,但忽略了对学生心理、思想上的辅导,也会导致寻找工作的失败。
(3)学生个人因素的影响。这是造成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主要有:①自身定位的不准确性。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正确的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对自己的前途是一片迷茫。②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受传统就业观的影响,大学生认为进事业单位、考上公务员,端铁饭碗才算就业。择业的地区是北京上海等发达的大城市,只看眼前利益,不考虑到自己专业特长的发挥,认为一次就业就决定了终身。这样往往会大大影响就业的成功率。③自身就业能力的不足。专业知识不扎实,面临招聘单位的测试则没有足够的自信心;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就反映了在校期间的大学生往往眼高手低,重学习\不重应用,对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漠不关心,认为是浪费时间,结果没有实践经验,导致就业失败;综合素质有待全面的提高,综合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这也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地方。当代大学生不懂礼仪、不懂感恩、不会为人处事,缺乏责任感,有才无德,也是造成就业难的一个原因。
2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
(1)政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①政府采取积极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经济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岗位。②提供更优惠的就业政策,如 “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去基层锻炼,同时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③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人才就业市场,无阻碍地提供更加及时和系统的就业信息。
(2)用人单位也应转变用人观念。改变只要有经验的、看重高文凭的、只要男不要女、生源歧视、身高歧视等观念,要制定合理的招聘标准,多吸纳大学生,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从而优化单位人才结构,促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3)高校的教育工作也要以市场为导向,转变原有的传统办学观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造就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提升就业率。①专业的设置多考虑社会的需求,包括教学内容、模式等各方面都要与社会需求联系在一起,多培养专业知识牢固、实践能力强、有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②建立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为主要的工作任务,这是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课的规范化,要知道就业工作从新生入学时就要抓起,必须对学生每个时期的不同情况加以专业化的指导,使其做好大学毕业后的就业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职业道德,正确的设计出自己的人生规划,用良好的品德及过硬的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4)大学生也应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转变观念,积极的迎接毕业后的社会上的各种挑战。①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就应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要注重其它能力的培养,多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②正确认识现在的形势,根据自己的现有实力,主动的去寻找合适的工作单位,不可坐以待毙,可先就业再择业,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施展自己的能力,寻找自己的价值,自己创业也未尝不是好的选择。③对于国家的优惠政策及就业政策,大学生也应该着重考虑下,从基层做起也是为自我发展提供的机会,要懂得将自己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相结合,更好实现自身的价值。
(5)家庭观念的改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从小到大家长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发展,从而使毕业生择业时考虑过多,所以家长也应该发挥家庭就业教育功能,了解孩子的思想和能力,为其做积极的引导和大力的支持,这也为大学生毕业就业提供了坚固的后盾。
就业问题关系到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工程,需要社会、用人单位、高校、个人和家人等多方面的协调和合作。只有这样,大学毕业生才能找到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鑫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5(12):19-20 .
[2]李雯,陈学法.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0(30):177-179.
[3]付玉华.大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与辅导[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4):103-104.
[4]武威.关于多方努力共同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的思索[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3):105-108.
篇6
一、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学类相关专业主要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截止到2015年,我国共有700多家高校开设有新闻传播学的相关专业,在校本科生人数达23万余人。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以及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招生人数和就业人数也取得了较快增长,给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问题,尽管随着大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以及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新闻传播学类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多元的就业岗位和选择,例如传统媒体、新媒体、政府部门、各种传媒机构、高等院校等都进一步丰富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就业渠道,教育部相关部门针对2013年针对我国高校新闻传播类本科生就业的调查也显示学生的就业率达到了80%以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总体偏低、就业结构矛盾显现及就业质量较差、自主创业能力不足等就业问题依然困扰着巨大多数的新闻传播类学生,我国新闻传播类学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改善我国新闻传播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的策略分析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一名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人生幸福,更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大事,因此面对当前我国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有关各方都应积极从自身做起,共同促进和改善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问题。
(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措施推进就业
推进高校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为大学生提供和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责无旁贷。当前,政府部门应积极通过各种措施首先巩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现有就业渠道,例如鼓励和倡导国企、国有单位等不裁员、不减薪,积极出台并严格落实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和相关高校牵线搭桥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平台,设立大学生创业专业资金,对大学生创业给予专业补贴,动员社会力量帮扶大学生创业等等,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推动新闻传播类学生及其他专业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满意就业。
(二)高校应切实加强对新闻传播学类学生的就业指导,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现实生活中,许多高校在针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上往往存在着思想不重视、行为不积极等现象,往往在学生临毕业才临时抱佛脚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是导致包括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在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作为高校,应在学生一入校就对其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就业服务指导教育、利用各种形式如讲座、选修课等强化学生就业意识,给予学生实实在在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断提高其就业能力,与此同时,针对当前不少高校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危机,高校也应组织相关力量搭建学生就业心理危机干预与防护体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在平时就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而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闻传播类学生应真正树立科学、正确的就业观
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新闻传播类毕业生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就必须在平时的生活中树立起正确的自我意思,客观看待自己,了解自己的优势、不足、兴趣、爱好、特长等等,增强择业和就业的针对性和可靠性,理性择业就业,避免盲目择业就业,避免在求职过程中好高骛远、眼高手低或者妄自菲薄,从而错失择业良机;另一方面,面对大媒体融合时代到来对高素质、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追求,作为新闻传播学类学生还是应该在平时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为自己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增添砝码,顺利找到心仪的工作。
(四)社会、家庭应对新闻传播类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社会和家庭应为大学生就业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事实上,当前许多包括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内的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缺失面临着许多额外的社会压力和家庭压力,这对于那些来自于农村家庭被寄予了整个家庭希望的大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这也是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频发的重要外因之一,因此,社会和家庭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给他们的择业就业创造更自由的空间和环境,因为找工作并不仅仅只是选择一个工作岗位和工作环境,它更是一种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抉择,这时候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能有时间去思考、去沉淀,明白自己未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尽量减少各种由于定位模糊、盲目从众等就业问题从而为自己的下一阶段的人生道路做出更理智、恰当的选择。
篇7
关键词:学生社团;本科生;就业;主观因素
一、引言
大学生就业问题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经演变为社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是社会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生社团是高校参与人数最多的学生组织,也是高校对就业模式进行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生社团来对学生进行事业心、进取心、探索精神等心理品质的教育和从事事业、企业、商业等规划、活动、过程的教育,培养有创新实践能力和有创业能力的人才,使大学生学会如何主动获取新知、创造新知,并通过有效地配置自身的各种资源,将知识转化为现实的个人和社会价值。
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存在的主观因素
(一)缺乏职业认知,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大学生就业中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对工作认知的缺乏,没有明确的求职意向。实践创新能力是现今工作单位招聘应届生的重要衡量标准,然而这也是当今大学生所缺乏的能力之一。高校教育模式现今并未针对社会需求做出大的改动,这不仅体现在高校的授课模式、考试模式,也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科目等方面。针对部分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学生自然也是应付了事,不能真正增长专业知识,甚至国内高校的许多学生都采用考前突击来应付期末考试,又何谈实践创新能力?
(二)就业期望偏高,就业准备工作不足
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但是大学生的就业观却仍存在着期望过高的情况。一方面,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高是一件好事,美好的期望才会带来奋斗的动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对于就业的准备工作并没有做足,导致理想并不能成为现实。这说明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既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又难以踏实的做好就业准备。
(三)综合素养欠佳,个人能力不足
当今职场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应届生的综合素养决定了求职成功率的高低。一个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应当具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等素养,而这些素养也是现今许多大学生所缺乏的。专业知识可以简单的从教科书上获取,但是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并不能在课堂上学到,必须积极主动的寻找机会锻炼自己,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去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就业主观因素的影响
(一)学生社团有助于大学生增加职业认知
大学生通过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一点便是认识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另一方面,学生社团既具有相当完备的制度和组织,又有着自由灵活的特点。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的组织、宣传、外联等工作既可以使社团的成员更好地为自己进行职业定位,同时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在求职就业的过程中有着更加清晰的定位。
(二)参与学生社团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1.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
社团活动都是组织者通过会员的兴趣爱好来策划的。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就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长期合作有利于团队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会员们一起参与活动不仅能够缓解学习压力,某些特定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意识。
2.有助于创新意识的提升
学生社团具有自由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特点,社团活动的组织和策划都是由大学生自主完成的。一个新活动的产生需要社团成员共同商讨,并融合整个团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在社团的运营过程中,社团成员的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3.有助于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
现代社会由于高度的分工和高度的综合,因而在工作中组织协调和科学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大学生社团干部在社团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具备了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社团分工明确,每次活动都需要各个社团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个优秀的社团干部要能做到合理的分配活动任务、协调部门关系、确定社团发展方向、总结活动经验等,这都体现了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而能够胜任这些工作的大学生已经在未来的求职就业中比别人抢先一步。
4.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水平
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共同的兴趣爱好自发性组建的。很大部分是以大学生所学专业或个人爱好为基础、根据专业特点组建的,他们通过专业社团活动对专业知识相互切磋、深入研究,使所学知识得到不断强化,比如翻译学院的众多语言类社团:英语、德语、法语、日语等。特别是社团的学生来自许多不同的专业,当他们加入到学生社团中去,在平时的活动和交往中会感受到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这种交叉影响使社团成员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延伸出去,创造一番新天地,从而起到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靳艳芬.刍议高校学生社团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9.4,
[2]陈炯,潘善洪,张为鄂.解读大学生创业的关键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3).
[3]全晓松.高校学生社团与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
前言:在近几年的国家发展中,由于教育体系的改革和录取工作的推进,大学生的数量大量的增长,表面上培养了大量人才,实际上很多人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实力,后续的学习也没有按照预期来开展。在就业方面,很多大学生的心态非常不正确,出现了好高骛远的情况;在创业方面,大学生所拥有的能力并不合格,本身又没有良好的思维和渠道,所以创业难度较大。此时,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学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对策来处理,否则将会导致今后的工作遇到更多的阻碍。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
在大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问题首先摆放在众多的大学生眼前。从社会上的整体情况来看,“毕业等于失业”的现象不断严重化,即便很多大学生从大三、大二就开始寻找工作,依然无法在毕业时增添较多的竞争力,而后续的挑战将会接踵而来,促使很多大学生无法有效的面对。本文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重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学生的毕业人数在逐年的增加,甚至是成倍的增长。企业在选择大学生时,会从学历、能力、个人心态等多个方面来考核,面对庞大的大学生群体,互相之间能够达成“合作”意象的数量非常少。此时,很多企业直接与技术学校、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合作,从最开始就培养自己想要的人才,大学生则成为了忽视的群体[1]。第二,经济形势紧张。我国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值得肯定,可是在经济的形势上并不特别放松。现下的社会物价高涨,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来讲,大学生都对薪资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企业不可能在最开始就给予较高的薪资,这种供需矛盾,直接促使很多大学生无法找到满意的工作,最终演变为赋闲在家、啃老族等现象。
(二)大学生创业现状
除了就业问题以外,大学生的创业现状也得不到正确的对待。我国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虽然对大学生创业非常的推崇,但是由于各项因素的影响较多,因此大学生的创业并不符合预期,有很多的问题都集中的暴露出来。第一,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足。国家在转变的过程中,希望很多的大学生在创业上更加努力,推动社会发展。但是,在很多的大学院校当中,创业教育要么体现在理论上,要么根本没有任何的体现,而在毕业以后,又对大学生提出了创业的要求,这种矛盾冲突的情况,将会对日后的大学生群体发展,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2]。第二,大学生选择创业的比例较低。从某种程度上来分析,多数大学生在毕业后,无法完全脱离家庭的经济支持,因此即便要进行创业,也需要家庭资助才能完成,这就涉及到了很多的问题,包括家庭观念的冲突、创业项目的选择、个人发展的规划等等。除此之外,一旦创业失败,不仅浪费了时间,还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以至于很多大学生宁可选择安稳的工作,也不会去冒风险来创业。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对策
(一)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并重
在现阶段的发展之中,大学生就业创业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点影响因素,在该方面不能出现任何的缺失现象。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认为需要在教育手段上实施彻底的革新,最重要的在于,必须将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并重执行。第一,在创业教育上,应该让大学生对此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不是天马行空的现象。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现下的绝大多数大学生,无论是在资质上,还是在能力上,都表现一般,应该从最基础的创业开始执行,而不是总是将一些国内的名人作为案例对比,这很容易让大学生误入歧途[3]。第二,在就业教育上,必须从大一阶段就开始,同时要加强实践方面的教育,不要总是通过“就业指导理论课”来完成,这其中并没有对大学生有所帮助。第三,学校应适当的邀请往届成功毕业生回校,为新晋毕业生提供指导,包括高薪毕业生、创业毕业生等等,他们经过社会的历练与磨合,自身的感受能够与新晋大学生形成共鸣,所以在教育效果上会更加的显著。
(二)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
经过长久的讨论与分析,认为在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解决上,应该对人才的培养保持多元化。以往,每个专业的大学生,其在培养的过程中都是应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并没有太多的顾及到学生自身的想法,以至于整体上的成就非常不理想。日后,必须在多元化人才培养上持续的努力[4]。第一,创业型人才。第二,研究型人才。第三,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大学生在进入到校园以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虽然拥有较高的自由,但也意味着面对更多的无形挑战。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得到足够的师资力量,以至于自身出现了严重的浪费时光现象,而在毕业时,又面临着创业和就业的难题。建议在今后的问题解决中,需要不断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能总是放任大学生不管,应该在思想上、技能上、实践上给予较多的指导,同时让其对社会工作充分了解,减少个人的错误想法和主观臆断[5]。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创业教育的优质师资是当务之急。
总结:本文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展开讨论,从已经得到的成绩来看,很多地方的教育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整体上的工作符合预期,各方面的成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未造成严重的问题。日后,各个院校应该在大学生就业、创业上开展深入的研究,让大学生对就业和创业进行深入的了解,多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地方所给予大学生就业创业必要的帮助,营造相应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蔚娅,盖世洲,郝志功. 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创业法律服务体系的探讨[J]. 教育与职业,2012,21:78-79.
[2]蔡雄彪,文轶. 关于高校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的思考[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10:46-47+75.
篇9
【关键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建议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的切身利益,而且还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人才战略的实施,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的高度重视。
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2009年,我们国家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更是首次突破了600万, 2013年接近700万,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放缓和国际经济形势的持续低迷,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然而,对于法学专业大学生来说,就业情况更为糟糕。《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数据显示,连续三年,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2012年就业率87.2%,排名倒数第一。这就意味着,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失业量较大,月收入较低且就业满意度较低的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河北省也是人才大省,2013年有35.5万大学生毕业,毕业形势不容乐观。旨在了解高等院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际走访和师生深度访谈的形式,对河北省多所高校法学专业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心态、就业途径、就业技能、就业取向、专业素质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课题组针对四所高等院校2012届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下发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并就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一、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分别从就业率、就业单位去向、就业区域、就业途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率
根据统计,到2012年低,2012届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为88.5%,基本维持在全国平均水平上。由此可以看出,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确实不容乐观。
(二)就业单位去向
根据统计,进入国家机关工作的15人,占8%。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35人,占19%;进入国有企业工作的16人,占8%;进入私营企业的41人,占22%;进入律师事务所工作的18人,占10%,个人创业的有18人,占10%,考研的有32人,占20%,从事其他职业的14人,占有7%。调查数据显示,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呈现出多样化、分散型的特点,其中,考研和进入公司就职的较多,比例占50%。但是,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就业比较困难,学生不得不扩大范围,放弃本专业方向,进入就业门槛较低、要求不高的公司。
(三)就业单位地域分布情况
据统计,工作单位在大城市的有53人,占28%;在中小城市工作的有102人,占54%;回家乡工作的有22人,占12%;到偏远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到其他地区工作的有6人,占3%。数据显示,从就业区域来看,法学专业大学生在中小城市工作的居多,比例近五成多,其次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近三成。而回家乡和去偏远地区工作的人非常少,还不足两成。这一现象说明,大学生愿意去经济条件好,生活质量高,发展潜力较大的大城市和中小城市,主要是北京、天津、石家庄及省内的地级市,而不愿意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的偏远地区。
(四)就业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全面建立,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开始全面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用人单位与大学生双向选择、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就业途径呈现出多元化、多渠道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和人际关系资源,来谋取就业机会。就业途径包括参加公务员考试、招聘会,考取研究生,学校推荐,通过网络自己投简历,利用亲戚朋友关系等等。
二、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趋向之解读
(一)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
在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模式下,毕业生加强“修炼内功”成为必然趋势。专业、学历和社会实践经历成为求职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大学生自身全面素质的高低越来越成为人才市场上获胜的决定性因素。
在回答“哪些问题将成为您成功就业的关键因素”时,大约60%的同学选择了综合实力(包括社会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及专业素质等),20%的同学选择了知识储备,1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关系。这一择业态度符合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符合未来国际趋势。可见,自身的综合素质是人才竞争的关键,人才的竞争就是个人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二)理想职业规划
据调查,在我国最受欢迎的职业是公务员(包括检察官、法官)律师、高校教师等等。由此可见,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福利待遇的职位受到人们的青睐,公务员和通过继续深造成为科研人员成为大学生的首选目标。
公务员成为我校大多数毕业生的首选职业。在问卷调查中,有两道题就能够证明这一观点。1:大学毕业,您打算如何就业?65%的同学选择考取公务员,15%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12%的同学愿意通过亲缘关系进入国企或公司,7%的同学愿意应聘私营企业。2:如果您毕业时没有考上公务员,您会怎样?67%的同学选择继续考公务员,30%的同学选择考研究生,而只有3%的同学选择自主创业。
(三)就业薪酬期望值
问卷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毕业生在选择岗位时,约有40%的人会首先考虑工资待遇问题。关于薪酬的数额,不同学生的期望值是不同的。在回答“您心中理想的工资待遇”时,有18%的同学选择2000-3000元,有45%的同学选择3000-4000元,37%的同学选择5000元以上。可以看出,现在的毕业生对职位薪酬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四)就业区域的意愿选择
在被调查的四所院校,其学生主要来自于本省境内。调查结果显示,在就业时,大概30%的学生会优先考虑地域问题。
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大学生更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福利待遇好、发展潜力大的东部沿海地区就业(尤其是大城市),而不愿意到经济落后、环境较差的中西部地区工作。
三、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之不足
近几年,面临全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很低,法学专业成为“红牌”专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下面仅从学生和学校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一)学生方面
1、就业倾向单一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毕业生心目中最理想的工作单位就是国家机关单位,成为法官、检察官,而现实情况是,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不断增加,招考岗位数量日趋减少,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有的岗位录取比例达到几千比一的程度。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愈发明显。受就业倾向单一化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的法学专业毕业生都梦想成为法官、检察官,进入公务员队伍,而较少考虑其他的就业岗位和就业途径。而最后,学生去企业或其他单位,都是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
2、缺乏开拓创新精神。现今,不论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甚至是一些企业团体及高校都提供了很多创业机会和平台。一方面,国家、社会鼓励创业,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而另一方面有很多毕业生瞻前顾后,担心失败,认为自己缺乏经验、资金和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进入机关单位工作,抱着“铁饭碗”,谋取一份稳定的工作。问题症结之所在,并不是法学专业学生没有创新能力,而是受过时观念束缚,缺乏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坚韧的创新意识。
3、实践能力不强。由于受就业观的影响,为了成为法官和检察官,为了通过公务员考试,学生将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司法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上,而忽视了自己司法实务知识的增长、司法实践能力的提高。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从大三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试和司法考试,而忽视了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到了大四阶段,学生为了准备公务员考试,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造成了毕业论文写作质量下滑、时间过长、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到毕业。
(二)学校方面
1.缺乏指导学生就业的意识。部分院校对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学生就业是学生自己的事,和学校自身没有关系。在课程设置上,更没有开设就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2.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学校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没有真正融入到市场经济中去。虽然我国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已进行了多年,但是,很多高校仍停留在过去的象牙塔内,没有考虑市场经济和实践对人才的需求,而只是闭门造车培养自己的学生,这就造成培养的学生与司法实务部门脱节的问题。
3.师资力量不强。法学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学科,需要高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随着国家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很多高校也纷纷建立自己的法学专业。几乎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法学院(系),这就导致学校的师资力量不强。
四、提高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水平的几点建议
影响法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是多面而复杂的,既有来自国家和社会的宏观因素,又有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微观因素。为了使大学生成功就业,需要国家、社会、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面仅仅从大学生个人和学校的角度出发,谈几点建议。
(一)法学专业学生自身方面
1.理性面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要理性、冷静的看待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难,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具有普遍性和时代性。在我国,造成就业难的原因是客观的、多方面的,受国家体制、政策方面的影响,更是国家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必然产物。大学生不要惊慌和胆怯,要用理性、积极的心态去坦然面对。
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择业观。公务员虽是现在比较理想的一种职位,但不是唯一的就业选择。法律行业是一个门槛高、口径宽的领域,除了做法官、检察官、律师之外,我们学生还有更多选择,可以从事公共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以及自己创业等等。
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首要问题。我们大学生要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把基础功打扎实,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才有机会和能力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避免一门心思去准备公务员的考试,而忽视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提高司法实践能力,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校方面
学校要转变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人才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校就需要转变过去的老观念,要着眼于市场需求,设置相关的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实践课程,传授市场急需的专业知识,培养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学校要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通过开设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老师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为社会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制定客观、实际、理性的职业规划,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家华,吴庆.2000 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研究.2001(3):26-31.
[2]张文海,牧小霞.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状况与趋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88-91.
[3]李发军,张宏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7):55-60.
作者简介
张庆林(1980―),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博士生,中央司法警官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民法、婚姻家庭法研究。
栗军(1983-),男(汉族),河北衡水人,衡水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研究。
篇10
【关键词】生产业;大学生;就业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市场涌现出“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用工荒”的现象。出现这种状况是复杂的,从产业劳动需求的角度看,大学生就业在产业链环节分布,应该以设计、生产、服务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但由于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地区间差异较大,提供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尚不能满足大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其次,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对人力资源需求不匹配,造成有的专业人才供过于求。生产业被公认为具有知识密集型属性,也是就业增长最有潜力的领域。因此生产业发展水平与大学生就业关系密切,由此成为学者关注的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1.国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大多数国外研究者都是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等视角来进行研究的。Hillage(1998)从需求视角来研究,认为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存在矛盾,从供给视角来看,就业能力不足是核心问题。一部分学者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进行研究。Vassilis、Spyros(2007)通过对欧盟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指出尽管在失业率最低的瑞典和比利时,雇主也会认为,虽然大学毕业生是有着勤奋和博识的特殊性人群,然而他们没有做好面对现实世界的条件和缺乏创造力,适应性和灵活性。
2.我国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
①从劳动力供求关系角度分析。余东华、范思远(2011)从微笑曲线与劳动力供求关系来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随着高校扩招,高学历、高素质人才数量逐年增多,而能够吸引其就业的岗位却相对有限,大学生就业难由此而生。朱延强、韩俊、彭振兴(2011)在他们的文章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即高校的课程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培养模式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
②从大学生自身能力角度分析。朱延强、韩俊、彭振兴(2011)指出大学生本身素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生在校所学的知识有限并且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动手实践的能力。社会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动手能力。
③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分析。余东华、范思远(2011)他们认为,一方面,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制造业规模庞大,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产业增加值低,能够提供给大学生的工资水平有限,吸纳大学生就业的能力不强;另一方面,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生产业,对于吸纳大学生就业至关重要,但发展滞后。
三、国外关于生产业的研究
回顾生产业的发展历程,从生产业这个概念的提出,至今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锤炼,在国外,生产业的地位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1.国外对生产业的界定
生产业是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1966)在研究服务业及分类时提出的。标志着生产业作为独立的一个研究领域开始为学者所广泛关注。
对于生产业概念的界定,大多数学者都认为生产作为中间投入,满足的是中间需求而非最终需求。Noyell&Stanback(1981)从投入产出关系说明生产者服务业是中间投入非最后的产出。Grubel&Walker(1989)认为生产业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的中间投入,为生产者提供中间产出的产业,是生产者财富形成过程中的中介,并指出生产者服务业所服务的对象是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
2.国外对生产业的研究
随着生产成为服务经济研究的重点课题,很多国外学者从生产自身的增长、生产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生产与制造业的互动影响、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等角度入手,对生产作了广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①从生产业的自身增长因素和其对经济的直接推动作用着手。Riddle(1986)认为生产业是促进其他部门增长的过程产业,是经济的“黏合剂”,生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Herbert和Walker(1988)对加拿大及部分OECD国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生产业是服务业的最大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的结论。Faeeell(1990)从反面进行例证,他假设如果一个地区的生产业竞争力不足,将会阻碍当地制造业效率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进而阻碍区域经济发展进程。Marrewijk、Stibora和Vaal(1997)指出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作用的不断提升主要归因于生产业。
②从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关系来看。Quinn&Doorley(1988)认为成功的制造业企业需要及时反馈的市场信息、更贴近顾客的产品以及短期内更加有效的沟通,而这些活动都取决于下游服务部门的一体化。Francois、Diaz(1990)认为,制造业与生产业是互动关系,服务从新的分工中独立出来,这增强了制造业与生产业的相互依赖。Hansen(1990)提出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引发生产业的过程创新,而生产业的需求又引致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创新。
③从生产业对就业的促进关系来看。Coffey(1991)指出生产业是一种中间投入,其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同时在2000年还提出了生产业是二战后发达国家就业增长最快的部门。Beyers的研究表明,1977-1996年间美国和加拿大生产业的就业增幅分别是总体就业增幅的2倍和3.7倍,生产业成为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行业。
四、我国关于生产业的研究
我国学者在国外对生产业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实证分析与研究。他们的研究可概括来看分为以下几点影响:就业结构、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1.生产业与经济的关系研究
刘志彪(2006)总结了发达国家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发展的规律性现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现代生产者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上升,即生产者服务比重上升。
2.生产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
顾乃华(2008)根据OECD提供的美、日、英、法、德五个国家多个年份的投入产出表,分析生产业的投入比重变化和产业关联效应,得出生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的结论。刘书瀚,张召利(2011)通过对上海和香港生产业的经济贡献率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生产业的发展对经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有优化的作用。何青松等(2011)从生产业对制造业产业高度提升的角度来着手分析生产业,回归结果分析得出,金融保险业等行业集聚特性比较重要,增加这些行业的集聚度,可以更好地促进其对制造业产业高度的提升作用。
3.生产业与就业的关系研究
①生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张淑君(2005)认为,我国服务业存在一定的就业空间,应采取有效举措,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就业主渠道的作用。余东华、范思远(2008)对1990-2008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及GDP值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得到生产业的就业弹性,得出结论:大力发展服务业,对优化就业结构,促进就业人数增加具有显著效果。顾乃华(2008)通过对1980-2002年间美、日、英、法、德五个国家的生产业就业比重的趋势分析,得出生产业对于就业吸纳呈整体增长趋势。
②生产业发展与就业效应的关系研究。孔令锋(2005)研究了上海市生产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他发现上海市生产业整体的就业弹性要比服务业整体高了0.2,表明了生产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而且已经表现出与发达国家近年来服务业就业情况相近的趋势。刘辉煌、刘小方(2008)采用同样的方法,对我国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生产业整体的就业弹性为0.31,远远高于非生产业的0.03。
阮婷婷,张岸嫔(2012)选取1978-2009年的相关数据对生产业的就业效应进行评估分析,建立假定模型并用三种方法进行检验,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生产业整体就业弹性为0.34,高出第三产业的0.31,这表明了生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就业有突出的拉动作用。
五、总结
总体看来,生产业这个领域的研究是从国外较早开始,并且国外的生产业已经相对发展较为成熟,其对经济与就业的推动作用也愈见显著,相对应的理论研究也就比较完善,形成了较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较完备的研究体系。相比之下,国内的研究起步要较晚一些,就现有的研究来看,大凡都对我国产业结构做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而就笔者看来,生产业其知识密集的特点尚未在现存的研究中突显出来,而这种特点正是与大学生的就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二者的关系研究在国内研究领域甚少,此类研究不仅能从政策上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有帮助,而且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也有作用。
参考文献:
[1]Hillage J,Pollad E.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work for poliey Analysis Research Brief 85[M].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1998.
[2]Vassilis Kostoglou,Spyros Paloukis.Graduates’ Employment in European Un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Sciences and Applied Research,2007,3(2):99-110.
[3]余东华,范思远.生产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2):61-68.
[4]朱延强,韩俊,彭振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J].2011:104-105.
[5]T.Stanback,P.Bearse,T.Noyelle,R.Karsck,Service.A New Look at the U.S. Economy, Totowa,NY,Allan Held Osmun and Co.1981:156.
[6]Herbert G.Grubel and Michael A.Walker:Services Industry Growth:Cause and Effects,Fraser Institute,1989:279.
[7]Riddle.Service 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World Development [M].New York:Praeger,1986.
[8]Michael A.Walker & Herbert G.Grubel & Ann Hughes & Alan Nymark & Paul Wonnacott.Canadian-U.S.Trade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J].Western Economi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9]O’Faeeell,P.N. Hitchens D.M.Producer Services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Some Major Conceptual Policy and Research Issues[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0(22).
[10]W.B.Beyers.Producer services[J].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3(2).
[11]Quinn James Brian and Thomas LDoorley.“Key policy issues posed by services”,in Bruce R.Guile and James BrianGuinn(eds.),Technology in Services[M].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88.
[12]Francois J.F.Producer services,scale,and the division of labor[J].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0a(42):715-729.
[13]Hansen N. Do producer services induc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J].Journal Regional Science,1990,30(4):465-476.
[14]W.J.Coffey ,A.S.Bailly.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 [J].Growth & Change,1991(1).
[15]Beyers W. B. There’s Gold in Them There Producer Services[J].Policy Options,1999-11.
[16]刘志彪.发展现代生产者服务业与调整优化制造业结构[J].南京大学学报,2006(5):36- 44.
[17]顾乃华.生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典型国家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8(2):15-22.
[18]刘书瀚,张召利.生产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5):100-111.
[18]刘书瀚,张召利.生产业是经济中心的核心要素———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1(5):100-111.
[19]何青松,张春瑞,李泽昀.产业提升制造业产业高度的实证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2011(4):1-7.
[20]张淑君.我国服务业的就业特征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9).
[21]孔令锋.上海市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