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生活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4 16:44: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学习生活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大学生学习生活总结

篇1

不该迷茫,不该彷徨,不该踌躇的大三也终究来了。

本该是思绪万千,提笔却有不知该如何写下第一笔,只得对着冰冷的键盘敲打,从而远离了我那贵重的钢笔。

追忆

难得有点时间了,暑假的那些感悟时时涌上心头,是参加了一个星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好,还是在一个家教中心带了一个星期的课,这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亲身经历的一些感悟,与城市的孩子相比,我更喜欢乡村的孩子。冥冥之中有种感觉,认为自己暑假留在学校这边是正确的,也许吧!因为在体验那种租房、做饭、学习、偶尔工作的生活,让我想起去年假期去长沙,朋友刚刚实习时各种辛酸的日子,我毕业后会怎样?

回想起暑假那十多天去操场锻炼的时光,从最开始的两圈到最后的八圈,夕阳落下之际,汗水的流淌,耳边音乐的回荡,那是一种多么惬意的生活,每次也会看到有些考研的同学去操场跑步、会看到一些老师带着小孩在那散步,有一个背影在我的脑海里刻下了深地烙印,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手拿着蒲扇在操场一圈一圈的边走边聊着天,那是令人感动的一幕。8月8日,刚跑了一两圈,肚子有些不舒服,我也没想到自己最后坚持着跑完了八圈,把八圈分成两个四圈跑,每跑完一圈就在心里对自己说又少了一圈了,到最后跑完第八圈时,自己感到有些奇怪,怎么这么快就跑完了。我想这只因为两个字:信念!我在以自己的方式纪念XX年8月8日,我想知道自己到底是选择坚持还是放弃,坚持过来了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那天的日记本写了满满的两页,想要实现一个大的目标,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很多小目标来做。已不再是曾经的跑道,我也不再是曾经的我,只是想起高中的那段时光我倍感怀念。

只去了一次本部的阅览室,里面基本上都是在备战考研的同学们,羡慕他们的那种学习状态,心中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指引着他们前进。在网上浏览了一些有关考研的信息,在徘徊,还是在纠结?考与不考都有一个恰当的理由。看《中国梦想秀》被感动过,XX年被提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梦”了。抛开自己的梦想不说,现实给我的就是最实在的,并不是我在现实面前低头了,只是我在以另一种方式和现实对抗。只有家人不用那么操劳了,我才有资格谈及自己的梦想,只是把那些梦想暂时尘封罢了。在《职来职往》中,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那个南京师大音乐学院的“跑跑女生”了。当许多老师说大学里就应该逛逛街、看看电影、谈谈恋爱时,她说:我觉得我能够站在南京师大的平台上,我就应该珍惜,好好把握。有老师说从她身上看到了两个词:完美和高傲。对于老师们的各种批判声,最后,她已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养获得了酷狗音乐做音乐编辑的工作。同时,她也迎来了曾经错过的爱情,当男主人公出现在舞台上时,在场的许多人都被感动得哭了。最后雷明老师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青春的岁月当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努力奔跑,想尽快变成内心憧憬的那个自己,只有我们变成了那个自己,我们才好像觉得我们做好了准备,可以找人来陪伴自己,但没有变成内心憧憬的那个自己之前,我们宁愿倔强的认为孤独也是一种美。”青春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看每个人如何抉择!

站在《职来职往》舞台上的大多是天之骄子,毕业于名声较好的大学,从他们成功或失败的求职过程中,有看到对自己及专业认识不够透彻的人、对自己的求职方向不明确的人、对自我的能力认识不确切的人······大学,真正教会了他们什么?教会了我们什么?大学里所有的荣誉都已是过去,踏入社会你就是一张白纸,等着你的伯乐去打造。遇不到伯乐,你又是否真正的有那个能力去推销自我、让他人肯定你吗?

篇2

那么,首先对活动存在的问题做一下自我检讨:

1、活动中不够冷静,比如第一天的宣传板问题,第二天排插的问题。。。。还有些发脾气,这是工作过程中的一大忌,这里向大家做自我批评,也请大家以“我”为鉴吧,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控制好自己的脾气,同时大家也监督一下我吧!

2、过于感性,有些时候其实是想为大家着想,因人而异分配任务,但发现还是事与愿违了,一些人还是忙上加忙,一些能够展身手的反而没有用武之地。

3、缺乏总揽性。没有能够让自己从活动中的一个工作人员跳出来站在一个组织者的角度来控制整个活动。归结一下还是我没有放开让两个部员让其他战友放手去做,对他们信任度不够的原因。其实大家的潜力都很大,我们这些部长主席团的同志们应该更多地只是个引导与控制的辅佐角色,真正放开让大家去做,才会让他们更快的成长。而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益匪浅,完成角色的突破。

然后再提几点这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建议吧。

1、活动第一天,我接到黄俊电话,说我们的宣传板不见了,食堂中央已被人占场。赶到发现确实板子被搬走了。但是真是很气愤,还好后面因为有认识的同学顺利解决了问题。

这里想跟大家说:以后我们在举办活动需要动用其他院系或是社团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先打好招呼,而自己院系的权利收到损害时也一定要挺身而出,不过要冷静处理。

2、很多同志知晓我们此次签名活动具体内容应该都是在周日例会的时候,也就是活动前一天。同时任务分配的时候也没有具体到人。当时是考虑到大家课程的原因,但是其结果是耽误了大家更多的时间同时活动当天也显得紊乱。

想跟自己说也向大家提个醒儿:活动策划一定要尽早上传博客并通知大家,同时人员安排上要做到具体到人,不妥之处再商量单独协商。一些活动也确实需要大家牺牲课业时间的,也请大家做好心理准备。

3、多向有经验的战友,同学请教。比如西西告诉我们准备贴图片的时候用订书机订一下,这个我们就没有想到,但却是个非常好的建议,解决了我们的一个大难题。

篇3

转眼间,我已不再是那个初入大学殿堂的大一新生了,也不再是那个经常向师兄师姐寻求帮助的师妹了。大一的时光短暂而又漫长,我所学的是那么少,而要学的还有那么多。大一的学习和生活是我们对大学的初步体验,我们即将迈向大二,相信我们会更加意气风发,相信我们会在下一届大师弟师妹面前树立起好的榜样。很高兴能学习植保这个专业,而我的成绩也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大一上下学期的绩点分别是3.73和3.63,虽然不是最好的成绩,却是我努力学习的结果。现在作为一位师姐,谈谈我大一学习的心得,希望能对师弟师妹们有一定启发作用。

首先,应该端正学习的态度。很多新生往往沉浸在大学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没有将大部分时间花在学习上,这种态度会直接导致期末成绩的不理想,甚至会导致挂科。所以,大学里学习仍然占首要地位,应合理安排学习和活动的时间,规划好学习任务。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对课本上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期末考试也会相对轻松一点。

第二,应该注重对知识面的扩展。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一味地局限在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注重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大学里可以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来扩展知识面,以学到课本之外的东西。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向更广泛的方面深入研究,从而学到,同时在个人能力方面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第三,应该重视实验。植保这个专业与科学密不可分,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实验的过程中养车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素养。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总结、学会创新。例如,在做化学基本实验时,要弄清楚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实验步骤,在做完实验之后,针对所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讨论,进而总结实验的成功与失败之处。总之,实验是我们必须重视的,我们要有最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大二、大三专业课的实验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不能抱着只是玩玩的心态,应该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待每一次实验。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说得不好的地方还望见谅。可以说,大学是人生中最后一个能比较系统地学习知识的阶段了,大家都应该珍惜这段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努力锻炼自己、塑造自己、提升自己,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愿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篇4

关键词:东北师范大学 教师 生活满意度 工资 政策

我国实行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教育及教师一直收到广泛关注。教师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其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也在转变。现如今看来,教师的待遇和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自从2007年教师享受公务员待遇后,教师们的生活普遍有了明显改善,那么教师群体的生活满意度是否也随之上升了?教师群体的生活中是否还存在迫切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调查分析的。

我们课题组成员通过文献阅读,资料查找等工作,并且参考国内外学者对于生活满意度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工作满意度的考量维度主要包括“工作本身”、“报酬”、“晋升机会”、“工作条件”、“领导风格”“人际关系”和“单位发展前景”等方面。同时在正式调研之前,我们也对课题组成员的工作进行了严格的分工。就此我们制定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案,目标在于通过对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生活满意度的调查,掌握教师群体的生活结构、基本现状、现存困难,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本课题为切入点研究当今教师群体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需求,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生活满意度提出合理建议,为学校工作的发展添砖加瓦。

为了达成研究目标,我们制定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点:当前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的生活现状和结构分析、历史变迁下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生活满意度的新表现和新特点、当前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生活满意度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原因、东北师范大学教师生活满意度的区域对比和历史对比。

对此我们采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和系统反思几种研究方法。首先通过对手头易得的文献参阅和网络信息采集,对文献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并逐渐广泛查找资料形成对课题的科学的认识,在进行非接触性研究方法同时不断的深入讨论过程中,得到初步的调查方向,并通过整理文献和文献的汇总得到对课题意义的深入理解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调研计划,以达到制定课题的研究目标。然后,我们课题组成员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和总结之后,完成了问卷的设计。之后,向东北师范大学学院的教师进行问卷的试发工作,试发之后我们对问卷进行了统计,得出了初步结论,也发现了相关的问题。在试发问卷结束之后,我们又找指导老师进行了指导,并且课题组成员又进行了缜密的讨论。这样我们的问卷最终形成。随后我们便正式开始了问卷发放工作。向东北师范大学教师发放问卷来搜集研究材料,通过向东北师范大学各个学院教师分层抽样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教师有关生活满意度的各个方面情况,获得了所要研究课题的相关数据,对收回的调查的问卷进行汇集整理,用excel、SPSS等软件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工作,筛选出有用信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调研报告,我们在之前通过网络和图书馆资源了解到了调研报告的具体写作方式和相关格式,然后形成初步的调查报告。课题组成员又一起对初步形成的调研报告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修改之后,调研报告正式完成,同时,我们也完成了课题论文。这样我们的工作即将完成,对资料进行了相关的整理,运用哲学的视角审视东北师范大学的生活满意度相关问题,对现实层面的调研资料进行哲学追问,反思存在该现象背后的根源问题;了解教师生活观念,反思该观念形成的本质原因,并用哲学视角去透视结果,准备结题。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此次课题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我校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有利于我校的改革发展和和谐校园建设,课题研究成果对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有着参考价值。此次课题中,课题组创新地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三个角度出发,运用不同的学科研究方法分别对调查结果进行逻辑分析,做出从三个角度出发的不同结论,然后得出综合结论,并对现实层面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哲学追问,反思现象背后的根源问题,运用哲学视角去透视结果。本课题发现,在市场经济的今天,金钱的作用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收入问题是任何一个职业的从业者关心最大的问题,在教师行业中也是如此。物价的上涨带来的是每一个家庭生活开销的加大,捉襟见肘的生活难以顺心,更难以使得一个人对自己保持信心;同时,当今社会的权力本位思想的蔓延使得教师的受尊敬程度有所下降,而教师会因此对自身职业丧失信心,产生倦怠,难以安心于高质量地进行本职工作。

在研究课题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了不少的挫折和困难。比如教师工作繁忙,很多教师难以联系上,这就对问卷的分发和回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耐心和认真的联系,等待,最终还是将问卷回收到位,对科研的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作用。在问卷的设计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之间也产生了很大的分歧,由于我们课题的研究非常复杂,涉及到的方面也很多,所以设计的时候问题也很多,有争执也有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最终,在课题老师的指导下,问题得到了解决,我们得出了统一的问卷设计方案,得以圆满完成课题。

篇5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大学生,思政教育,应用分析

随着当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不断改革,“学习共同体”的讨论不断增多,尤其是教育者,对“学习共同体”的关注更加明显,但是,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运用“学习共同体”,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面临的难题。本文将对“学习共同体”进行解释,并且对当前大学生思政课程的学习现状进行分析。

一、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和特点

“学习共同体”的定义是:一个由学习者和助学者结合起来共同构成的团体,团体成员之间经常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沟通和意见交流,对学习的资源共同分享,对学习的任务会共同完成,学习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个过程称为“学习共同体”。其中助学者包括教师、教育专家和学习辅导员。“学习共同体”具有组织目的性、组织系统性和组织适应性等特性。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本质性的特征,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的特点。

二、“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核心内容,为了高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建立“学习共同体”,来帮助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从而提高思修成绩和思政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实践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共同体”必须要通过实践才能帮助大学生很好的学习。现在的大学生,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了,物质条件相对优越,加之大学校园自由的学习环境,因此养成了懒散的习惯,这些问题在学习上表现的尤其明显。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比较差,上课不做课堂笔记,为了帮助学生改掉这种不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建立“学习共同体”,监督学生学习,课堂上可以开展一些小活动,锻炼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性,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开展课堂交流活动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一些讨论活动,比如提出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去讨论。这样做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勤动脑的习惯,增加“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互动频率和交流机会,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更有利于学生学习。

(三)注重了解学生的心理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教学上应该经常了解学生的心理世界。例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当学生在说出对该问题的看法时,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所说的答案的来源,分析学生的想法是其自己思考之后得出来的,还是用手机百度的。教师在了解学生心理活动的时候,提问的方式要恰当,不能提一些非常苛刻的问题,这样容易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压力,打击学生自尊心。建立“学习共同体”,就是为了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学生的信任,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

(四)增加课堂评价环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单一感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增加课堂评价的环节。“学习共同体”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那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当学生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教师应该对该学生的表现和回答内容做出相应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优点提出表扬,对学生欠缺的内容进行补充,教师对问题进行讲解,教会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感知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从而有效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融入“学习共同体”,起到了改革教学模式的作用,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堂,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了传统教学课堂上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枯燥,培养了学生勤动脑的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共同体”对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学习为自身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思政教师去反思和总结。对“学习共同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不断研究和长期探索的问题,思政教育工作者自身应该多参加相关的学习交流和培训,总结经验,丰富教学方法,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秀婷.课堂“学习共同体”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62-66.

篇6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00-2

0 引言

学习能力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们社会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尺,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社会竞争能力强弱的标准。因此,学习能力的构建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大学教育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机构,其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从而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提升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1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逐渐发生了改变,更加趋向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两个重要性”。第一,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关键。人的一生之中只有1/4的时间是在校园生活中度过的。而学习确是终身性质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价值观的直接体现[1]。自我学习能力是衡量人基本素质的标准。因此,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从而始终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保障学生终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学生未来人生道路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可以说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2]。良好的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知识学习能力能够从内在和外在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社会性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

2.1 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

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困难的困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从根本观念上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多层次的对自我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3]。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在其教学上落实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育改革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改进。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培养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其不仅表现在思政教育教学中,也是各学科教学的通病。在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采用了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缺少多样性,均是以单一的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培养途径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较为广泛,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确的确定自我学习的重点,严重制约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4 缺乏学习方法培养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思想认知方法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对其进行思想、观念和认知的灌输,强制性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性[4]。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正是缺乏“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根本的落实,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导致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低,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2.5 自我认知能力差

自我认知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过分侧重对学生统一认知能力的培养,缺少对自我思维分析,实现学习、生活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重视。大学生在其思政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体会教育的中心内容,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发散思维,寻找自我认知,从而构建自我认识能力。因此,目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差是其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最大困境之一。

3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创新优化途径

3.1 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针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进一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实现大学生学习观深入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和思想中加深学习观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学习观的改变。此外,在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增加知识和记忆再现的方式为大学生树立高层次的应用自我学习观,从而逐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3.2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课题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建立以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目标,利用教学活动和教学课题,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由浅入深的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3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主要是指将学习目的设定为提升自我修养或提升自我职业技术能力。目标的创建需要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阶段性建立,使学生在善于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目标的实现,带动大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两种,内在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外在目标主要是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行为的提升[5]。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4 加强学习方法培养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教学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自我摸索适合自我学习的方法,以探索和质疑学习法,强化大学生自我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3.5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主要是从大学生观察视角出发,强化学生对事物和问题观察的视角,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构建社会生存活动、社会认知活动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自我认知能力。

4 总结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差等困境。因此,未来在创新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途径的过程中可以从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学习方法培养、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期进一步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高效性,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为社会建设输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广正,陈钧.试论非正式学习视野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10(01):84-86.

[2] 刘奕岑,巫国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09):238-239.

[3] 王军,田春英,吕迎,等.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是提升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新途径[J].经济师,2015(05):189-190.

篇7

(宿迁学院,江苏 宿迁 223800)

摘 要:随着国家放宽对民办大学的限制和大学生数量的与日俱增,民办高校抓住了这一机遇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民办高校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也意味着学生问题的增多,其中首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本文从部分民办高校的调研数据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总结出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并站在教师的立场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此来帮助大学生走向社会.

关键词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2-0094-03

我国民办高校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到目前为止,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民办院校数量已经达到424所,接近普通高校数量的1/5.30多年的发展使民办高等院校不仅在学生数量,而且在学校规模、办学质量上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学生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学习心理问题.

据有关媒体的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了727万,江苏地区为54.1万,创往年历史新高.如此大的毕业生规模给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挑战,《教育蓝皮书》对6省份30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就业率最低,为44.3%.如此低的就业率不仅给正在寻找工作的毕业生带来压力,更会给在校的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1].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阶段,自我定位非常重要.考入民办大学的学生成绩一般不是特别理想,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上大学就是为了一张毕业证书.有些学生会因为自身的成绩,片面夸大自己与公办高校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对自己和身边同学在学习或人际交往等方面持部分否定态度,对自己的未来和人生没有信心,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问题,比如急躁、懒惰、依赖、自卑、畏难、消极等[2].

1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学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民办大学就读的学生,在品德、性格和心理等方面比较容易产生偏差,从而产生不良后果.我国在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刚起步不久,特别是对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研究还存在着很大的空缺.笔者在长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总结发现,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一般是由学生的不良习惯和情绪引起的.学习心理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大学生要经历四年的大学生活,在其人生塑造的关键阶段,较容易受到不良情绪和氛围的影响,从而导致学习心理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焦虑性障碍、适应性障碍、抑郁性障碍[3].

1.1 焦虑性障碍

焦虑是一种不明原因的害怕,是不能达到目标和不能克服障碍时表现的紧张不安,遇到一点心理压力,便会慌张地不知所措,这是在民办高校学生中常见的现象.其突出表现为懒惰、消极、散漫.

每个人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焦虑一般是由压力造成的.大学生的学习压力相比于高中生来说要小很多.但目前大多数民办高校学生仍会在学习时出现焦虑,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日常学习不足,一方面来自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日常学习不足表现在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差,最近有调查显示:在大部分民办高校(包括公办高校)的学生中,玩手机、看网络小说、玩游戏成为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休闲活动,这些活动代替了看书,而且也代替了运动锻炼.“手机党”、“小说党”、“游戏党”在大学校园盛行,占据了学生课外活动的大部分时间.因而,学生日常学习时间较少,知识范围较狭窄,知识储备较少.但学生多少会有一些学习规划和目标,能力和规划目标的差距,使得学生不仅在学习时急于求成、囫囵吞枣,还会产生焦虑情绪.

高中时“填鸭式”的学习方法在大学已经没有市场,大学里宽松的学习环境,特别需要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但因为缺乏必要的引导以及学生自身原因,很多学生根本不注意学习方法,盲目跟风,从而使学习问题不断积累,出现了“越不学越学不会,越学不会就越不学”的恶性循环状态.

1.2 适应性障碍

适应性障碍主要出现在新生入学阶段,是学习心理问题中最早发生的,也是最容易忽视的学习心理问题类型.主要表现形式为恐慌、盲目和懒惰.

由于高考的分数不理想,学生选择了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即使在选择初期存在着一定的失落感,但很快,大学里的新鲜感就完全冲散了心中的不愉快.然而生活习惯、交际范围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会难以适应.大学里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宽松的学习环境,都让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而且,大学里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要求更高,交往范围更为广泛,使得一些学生出现恐惧、盲目等不良情绪,从而影响了平时的学习.

1.3 抑郁性障碍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持续低落,郁郁寡欢,悲观厌世,心理功能下降,自我评价降低等情况,严重的可能会成为抑郁症患者.抑郁性障碍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其对日常生活和未来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有调查研究表明,抑郁是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29%的学生患有抑郁症.可以说,抑郁性障碍是大学生心理中最严重,影响最大,最难消除的障碍.抑郁是长期心理作用的结果,受环境和个体自身的影响.

对上海10余所高校近千名学生(2所民办高校)的调查显示:16%的男大学生和23%的女大学生表现出轻度抑郁,8%的男大学生和6%的女大学生表现出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的男女大学生均占2%.

在抑郁源方面:有83%的大学生有学业方面的压力,而就业压力达到了48.1%,学业和就业仍是大学生压力的两大来源.此外,情感方面、自信心以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原因占30%左右,而社会适应、健康问题等约占20%.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产生抑郁的主要来源仍然是学业压力,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做到真正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

2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其方法是:在某省随机抽取3所民办高等院校,然后再随机抽取13个专业2580名学生,由专职辅导员和调查员负责本研究的抽样调查,采用一般情况问卷和SCL-90量表两份调查问卷,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答完.一般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层次、家庭所在地、是否为贫困生、经济来源和家庭收入、家庭成员文化程度、人际交往情况等多个方面[4].

通过与该省公办高校学生心理状况的数据对比,得出了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性别、年龄、专业、来源地、经济收入均有关,其中年龄越大,心理就越健康,女生的心理状况较男生差.民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公办高校是一致的,但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2.1 经济困难与学生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一直是学校管理层关注的重点,这些同学在校期间基本生活费用难以达到学校所在地最低伙食标准,且无力缴纳学费,日常生活没有稳定性保障.根据调查显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低于非贫困生,且有近1/3的贫困生有中等以上严重程度心理问题,同时,贫困生的家庭结构、父母受教育程度等背景条件也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较大影响,且需要进行心理咨询的人数比例也比较高.因此要重视提高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存在的经济困难,并特别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不同方面和层次细致地做好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的工作,及时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状态[4][5].

2.2 年龄、性别与学生心理健康

通过调查发现,年龄与心理健康状况是呈正相关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不断增加,一些心理问题自然而然的就解开了,对一些原来看不透、不懂的问题也就明白了,对来自生活、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能承受,能找到多种方式来排解不良的情绪,这些可以解释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心理的逐渐成熟和逐渐完善.

在此研究中还有一种因素值得我们去注意,那就是性别.女生的心理障碍率(28.08%)高于男性(22.70%),女生更容易遇到心理问题,其原因是两性生理和心理的差异,男女学生能力素质发展程度的不同和社会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

2.3 城乡不同来源的学生心理健康

城乡差别不仅体现在经济收入、社会福利上,还体现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发展上.农村生源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27.26%)高于城市生源(23.6%).农村生源的心理问题相比于城市生源不仅数量多,而且构成复杂.其原因是生活在农村的孩子,虽然独立性较强,但在经济、文化、教育、交流、信息等多个方面要远远落后于城市的孩子.再加上民办学校的高学费和高消费,对本来家庭条件就不好的农村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农村生源的学生社会关系较少,将来择业就业时会有困难[4].

3 学习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

在综合分析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后,我们应该看到要解决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研究,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笔者结合多年的学生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开学引导,学中调节,学后帮助

针对大学生适应性学习心理问题,教师和学校要加强开学时的引导工作.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良好的开端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首先引导方式要多样化,可以通过开班会、办小型迎新晚会、优秀学长学姐学习经验交流会、课外班级活动等等,迅速建立起学生之间、学生同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将学生的新鲜感化为其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其次引导的内容要深刻.在确立良好关系后,要及时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可以通过开展读书小组,实验小组,助人为乐小组等,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中调节是对于已经在校一段时间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的调节,不仅仅是学习方面,还应该从日常生活、兼职、情感等多个方面,解决好学生平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看待事物思维,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持续稳定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对一些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要重点关注,定期的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还可以通过活动提高其在班级集体中的存在感,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心,避免不必要情况的发生.

学后帮助就是对学生的择业就业提供帮助.这不仅需要教师的信息,更需要学校铺设的渠道.民办大学较差的就业率使得学生对于未来充满了担忧和焦虑,加之一些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有可能会让心理脆弱的学生精神崩溃,进而产生自杀的倾向.作为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信息和人脉帮助学生就业,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对于学校而言,要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信誉,同时积极与企业进行接触,为学生铺设更广、更宽的就业路[6].

3.2 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解决心理问题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影响因素,所以有针对性的处理和解决,才能将学风建设工作推向更高的高度.

对于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习,以“突击”的方式对待考试,以“应付”的心态对待日常作业等等,要及时纠正学生学习的态度,改变他们自由、散漫、畏难的心态,加强纪律要求,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来自农村的学生及女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调节,避免“情绪累积”情况的发生,对于经济困难学生,学校要给予一定的学费减免或者资金帮助.

4 结束语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都是不同的,教师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了解每一个学生大致情况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互相监督、互相帮助来解决学习心理问题,对于个别严重的可以教师和学生一起帮扶,要让每一个学生在大学校园里既学到做人的道理和专业知识,又能形成自己正确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吉春.高职高专学困生学习心理问题的教育对策研究[J].学生管理,2013(12):11.

〔2〕杨宪华.商洛学院学生心理障碍状况调查分析[J].商洛学院学报,2011(4):86-91.

〔3〕郭卫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2.

〔4〕李佳.高职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疏导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4(4):9-10.

〔5〕李伟兰.论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基本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25(5):44-45.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习心理;培养

大学生学习心理,是指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在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注意力、学习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高职院校许多学生都认为自己是高考的失利者,一些学生存在不良的学习心理,已经影响到了其自身的学习质量。

一、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心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动力

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成绩普遍相对较差,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缺少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量,缺乏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甚至厌倦学习,逃避学习。想象中的大学生活和现在的大学生活有很大的差距,从内心深处感到失望,自己以前的那种理想没有得到实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使学习生活过得没有新意缺少激情,这是失去动力的最大原因。其次,大部分学生不熟悉自己专业情况,学习兴趣不够浓厚,这也造成其学习动力不强,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

2.学习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

对高职院校学生调查发现:学习态度不端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随便迟到、旷课;课堂上看小说、杂志,或戴着耳机听音乐或干脆睡大觉混日子,或者做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课后沉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或宿舍玩牌下棋之中,没有学习的抱负和希望,求知上进性不足,把主要精力放在娱乐等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考试总是抱着侥幸心理,希望老师降低要求,或划出考试要点。

3.没有明确学习计划,学习效率低

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是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每一个想把学习搞上去的学生,要拿出的第一个实际行动,就是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当订完学习计划后,心里有了底,会感到学习目标的实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目前大部分高职生都是按照老师的教学进度学习,甚至根本就没有认真听老师的授课,更别说按照自身学习情况而制定可行、高效的学习计划了,而缺乏计划性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一旦坐下来,还要为该干什么事考虑半天,因此白白浪费了很多时间。

二、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学习心理的培养

1.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帮助大学生在了解自我和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为个人走向职业成功提供最有效率的途径,也是避免目前中国所学专业和就业不对口造成教育资源浪费的可行性方法。针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引导同学们尽快摆脱高考成功后的无目标状态,有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职业,高职院校学生才能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确定学习目标,把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前沿信息,积极主动地学习提高沟通、表达、专业技能等相关能力。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他们成为学习型个人,自觉地进行终身学习。

2.转变传统学习观念,把知识与素质提高相结合

首先,传统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核心,大学学习是“自学为主,教师讲授为辅”的自主性学习,因此应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树立新的学习观,树立大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观念,正确的学习观对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次,高职院校更要树立以培养创造力、动手力为核心的新的人才观。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理论知识、环境适应、社会交际、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其中动手能力更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技能。而且他们正处于质疑、求索和发现的时代,是一个实现创造和发展创造力的阶段,其创造思维的发展,独立人格的确立,以及个体的自我发现,构成了大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3.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

目标是激发学习动力的最有效因素,学生进入大学,等于眼前的理想实现了,新的理想目标又等待着自己去确立,这种新目标的确立要根据大学的学习规律,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来完成,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使用如教师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专业前沿信息等内容、通过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做出及时反馈等方法。学习方法不当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也显得非常重要。主要有:主动学习为主,老师辅导为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学用脑,睡眠时间要充足;善于积累和总结愉快的学习体验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用丰富的知识启迪智慧等。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点。其中“专心学业――专心修成德能兼备之才”的学风,是引领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奉献国家、服务社会的本领保证。我们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开展与学科相关的学术、科技活动,不定期地举行大学生辩论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等。并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国家奖学金的公平竞争,校内奖学金的及时到位,实行分类详细的“综合测评”,覆盖学习、纪律以至劳动等各个方面,明确规定了奖罚制度,也是学生在校表现最重要的参考标准,这些措施非常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校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三、结论

学习心理状态是学生搞好学习的载体、前提和保障。我们必须对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帮助高职院校学生培养起健康的学习心理,明确学习目标,转变学习观念,激发学习动力,掌握学习方法,营造学习氛围,加强学习心理辅导,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顺利而健康地进行,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当代大学生。

参考文献:

[1]风华.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成因初探[J].潍坊学院学报,2008(1).

[2]李小倩,李晓娜.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剖析及对策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4).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

篇9

关键词:学习 学风建设 大学一年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大学生的来源也呈现出多元化。学生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不尽相同,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对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大学生教育体系应朝着长期化、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等方向发展。一年级大学生可塑性最强,因此一年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尤为重要,其内涵,内容,形式均应进一步丰富和多样化。

1、大学一年级新生同学特点

1.1 想象与现实的落差引起的失落感

在许多新生看来,大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知识殿堂,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上大学之前,他们或多或少地从电视、电影及文学作品中看到一些有关大学生活的描述,留下的往往是绚丽多彩的印象:没有升学的压力,也没有没完没了的考试和似乎永远也做不完的作业,更没有老师和家长的“唠叨”。在他们眼里,大学生活是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当新生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间的差距时,容易产生某种失落感,带来思想情绪的波动。

1.2“优越”和“自卑”的情感交织

新生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后,往日的紧张、担忧顿时消失,一种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经过一段大学生活,紧张的学习和激烈的竞争又使其发现四周“高手如林,群英荟萃”,有的又很快产生自卑感和挫折感。意志不坚者则可能放弃努力,随波逐流。

1.3 成才目标的抽象性引起的无所适从

刚入校的大学新生普遍思想活跃、关心社会,有立大志、成大才的愿望,有报效祖国、献身现代化建设的雄心壮志,有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但是他们的成才目标一般都不明确、不具体。换句话说,就是只有成才的设想,没有成才的“蓝图”,主观上极想有所作为,客观上却不知从何做起。

1.4 不适应新环境而产生的畏难情绪

从中学到大学,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大学新生对新的学习环境既感到新鲜、好奇,又有许多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在不同学生身上表现有所不同,有的表现强,有的表现弱。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较快地克服自身的不适应;但也有少数思想幼稚、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会长时间被种种不适应困扰,陷入忧郁和焦虑之中,无法集中精力搞好学习。

2、树立大学一年级良好学风的建议

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是有一定普遍性的,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我们应努力创造一个有利于大学生学习的环境。

2.1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伟大的力量来自伟大的目标。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是培养和树立良好的学习品质的根本,是推动学习的有效力量。当代大学生面临着建设祖国、强盛祖国的重任,应该树立起“为中华之富强而学习”的目标和理想。要利用大学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新鲜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有积极向上的要求这一最佳教育时机,积极地从正面引导,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教育。如,请本校优秀毕业生或对社会有贡献的各行各业的先进人物做报告,开座谈会等。尽量多地组织大学生走出校门,通过参观、社会实践、调查等让大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自觉的把个人的命运同国家、人民大众的命运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增强习力。

2.2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处于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而他们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习理论与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指导,全凭自己的经验摸索着学习,急需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要及时向他们介绍本专业课程的内容及特点,介绍大学教师的授课特点,介绍大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经验,在“如何学习”方面提供切实服务,使他们在这一阶段少走弯路,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好的学习方法有许多,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各自的学习方法也不同。但应掌握几个主要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就像盖房子,要从基础学起。预习是基础,听课是关键,复习是归纳和总结,作业是掌握和应用;理解运用原则。学习知识要重视理解,不能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要领会实质,灵活运用;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课后还要进行整理;要提高自学能力。大学生校内的自学主要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自学贵在坚持,并要讲求方法。

2.3 加强班风舍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和舍风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不可能完全自发地产生,需要做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一年级班级建设的任务尤其繁重。但班风学风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发挥巨大的作用。正如原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了很大的教育力量”。应抓住新生入学后的有利教育时机,采取多种措施,使学生尽快在心理上、生活上、人际关系上、业余活动上,尤其是在学习上适应大学的环境。努力做好大学新生从中学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在学习上进行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教育,在生活上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团结奉献的教育。积极组织第二和第三课堂活动,将学生不知如何度过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各类有益的活动。注重对学生学习心理的调适。加强学习纪律,对于一年级出现的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考试作弊等不良现象,要抓住苗头及时处理,逐步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总之,大学一年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年,在各方面尤其是学习方面的适应则直接影响着大学学习生活的质量,对一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一年级学生应充分认识到这种适应的重要性,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将适应过程减少到最短时间,走好大学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成因;帮教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财经学院2016年党建与思想政治课题“学业困难学生帮扶策略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6SZB16)。

教育部《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9月,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4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0%,比2014年增长2.5%。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但随之产生的补考、重修、降级和退学等学业困难现象更为频繁。学业困难不仅关乎个人学业成败,同时影响着各大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大学生学业困难虽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高等教育机制的多元化以及学业困难本身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众多学者对学业困难的定义尚未形成定论。综合众多文献,本文将大学生学业困难群体定义为智力正常,在同等教育机制下,受学习动机及方法、家庭和校园环境等各种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成绩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甚至出现挂科、补考、重修和劝退等现象的大学生。

一、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招生门槛降低,规模扩大,面临学业困难压力的大学生越发普遍。如今的大学更提倡全面发展。虽然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但成绩反映了学生一段时期的学业成果,是衡量学生在校表现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学业困难现状表现为如下几点。

其一,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弱,挂科多,导致学分绩点过低,累计学分达不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而造成重修,拿不到结业证书,被迫延长毕业时间等不良后果。其二,不少大学生因触碰校园底线,违反学校规章制度而被通报批评,劝退。例如多次迟到,旷课,宿舍卫生长期不合格的学生,多次谈话无效,难于管理。其三,小部分学生在说、听、写、算等能力的习得与运用上有先天性智力障碍,这往往由生理和心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超越了高校干预的可控范围,因限于本文对学业困难的定义,本文对此不做分析。

二、大学生学业困难成因分析

造成大学生学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通过对某财经院校的十余名挂科较多的学生和两名休学学生进行访谈,深究其陷入学业困难的原因,再结合自身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总结出大学生学业困难成因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学习动力不足,自主性不强

大学生适应能力差。大学生远离家庭到外地求学,随着周身环境和教师授课方式的改变,部分学生不能完全适应,继续沿用高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不协调,学习方法落后,效率低下,当他们看到其他同学对学习考试得心应手时,不由产生厌学情绪,造成学业困难。

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大学生脱离了紧张的高中生活,通过了人生至关重要的高考,再加上大学降低了对学业成绩的要求,因而不能保持强劲的学习动力,结果期末考核成绩远远低于班级平均水平,继而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动力缺失。这一恶劣循环长期得不到解决。

此外,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弱。部分学生缺乏活跃的思维和认真的态度,不能及时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进行吸纳和加工。经访谈得知,学业困难学生几乎都有沉迷于游戏等娱乐活动的习惯,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若学生沉迷娱乐难以自制,学业状态将大幅度下降。

(二)大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专业兴趣低

大学生学习基础不牢固。近几年高校扩招,准入门槛降低,学生之间的差距也跟着拉大。一些来自边远农村地区的学生虽然学习刻苦,但由于基础薄弱,尤其在英语和高等数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付出巨大努力却进步较慢。

大学生对所选专业认知不足,兴趣低。学生填志愿时受亲人朋友的影响,对专业的选择较为盲目,进入大学后才发现专业内容和理想中的差距,对所学专业并不感兴趣。加上有些专业就业前景低迷,而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一知半解,便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产生迷茫、厌学情绪,导致学业困难。

(三)大W生校园生活中存在“被动”

“被动”是指个体受到外界突发事件影响,其情绪受到严重干扰。经访谈得知,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存在的“被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如家庭离异、生病、失恋、同学关系恶化等,无法静心学习;二是不少学生家庭条件不佳,经济压力沉重,需要做兼职补贴生活,身心俱疲;三是学业困难群体中学生干部人数占比不少,当学习与工作相冲突时,他们常常把工作放在首要位置,错把副业当主业,对自身的学习功课却一拖再拖,最终导致学业困难。

三、学业困难大学生帮教策略分析

(一)学生互相帮扶,党员干部开展学风引领

提高同伴之间的利用率,形成竞争与合作的良好学习氛围,是解决大学生学业困难的重要渠道。在互相尊重、关系平等、目标一致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选派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乐于助人的党员干部担任学习小组组长,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学业帮扶机制,帮助学业困难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再由学习委员每学期对比各小组学习成绩,并给予优秀小组一定的奖励和表彰。

(二)发挥宿舍阵地作用,营造良好的宿舍学习氛围

宿舍作为大学生校园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以其方便交流的天然优势,对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的转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2017年2月5日中国青年网报道,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一间学霸女生寝室走红网络。四年来,她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获得国家级和校级奖学金共计五十余次,也在国家级、校级、院级比赛中获奖三十多项。

打造志同道合、互帮互助的宿舍氛围,在宿舍内开展优良学风宿舍创建活动,由宿舍内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好头,帮助学业困难学生学习,及时监督他们的学习状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同时,校院还可以设置宿舍进步奖,对每学期学习风气好、学习进步大的宿舍进行表彰。针对学业困难学生人数过半的宿舍,辅导员或班主任应深入宿舍,了解原因后进行重点监督[1]。

(三)转变教学格局,将学业困难群体的教育管理融入常规工作

高校教育教学大体保持着“辅导员具体负责,专业教师积极配合”的工作格局。辅导员是大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师群体,有责任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树立人生目标。但一些辅导员缺少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中仍以思想教育为主;任课教师作为学生的专业课程负责人,在解释相应学科学术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上更有话语权。因此,高校应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形成“辅导员与专任教师双负责”模式,融入常规工作,加强任课教师和学生学业的联系,让学生以师为友,了解专业和未来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一批专业素质优良的精英人才。

(四)建立多级预警机制,按类别确定学业困难学生帮扶措施

学业预警机制是一个系y,是警示机制和干预机制的结合,在发出预警时,相应的干预措施随之产生[2]。但是目前高校的预警机制存在很大的缺陷。预警线较低,每年被学业预警的学生屈指可数,但是出现挂科多、绩点低等现象的学业困难学生却很多;机制缺乏后续的帮扶措施,大多是公布预警名单后附上简单的指导意见,或是找被警示的学生进行谈话便草草结束。

由于学业困难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一成不变的预警机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应划定各个学业警示的量化标准,建立多级预警机制,以科学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业困难的严重程度。同时,力抓学业困难干预的薄弱环节,分别对不同级别的学业困难学生进行教育和帮扶,定期对其进行监督和评定。此外,学校还可组织学业困难学生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听警示教育报告,参观警示教育展等,加强对学业困难学生警示教育的力度[3]。

(五)利用新媒体,建立针对学业困难学生的校园与家庭共同监管机制

学生出现学业困难,与其家庭环境和成长过程是分不开的。因此,只有对其家庭和父母、亲人的状况有所了解,才能找出学生的问题所在[4]。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除了利用邮箱、短信、电话等传统渠道外,高校还应善于利用如微信、QQ、微博等便捷途径来建立家校联动监管机制,建立并时常更新学生成长档案,让家庭了解学生在校动态和学业成绩。高校应及时将学业困难学生在校的基本情况反馈给家长,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帮助学生摆脱学业困难,家校合力,共同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康乐,孙巍.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群体的成因分析及转化策略[J].高教学刊,2015(07):99-100.

[2]郑磊,魏容,邹艳辉.高校学业困难学生的预防与矫治机制探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