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1 10:19: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调研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课题申请
既然打算做社会实践,那么课题申请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学校是不给你资金的。学校的钱是难“骗”到的。
课题最好是挑你自己最熟悉的来做,不然做到以后是很累的。确定了课题以后就得开始找你的队友咯,我们学校的规矩是只能找相同院系的,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飞信群发,广发英雄帖,总有人会上门的。。。找齐人才了后呢,就开始着手准备写申请了。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在百度上找了一些别人写的申请来参考,主要是看看人家的申请是怎么写的。
总得来说申请包括:第一,课题相关现状。第二,选着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课题的研究视角、目的和重要观点。第四,本课题国内外相关成果。第五,调研的方法与途径。第六,小组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就是给学校吹牛,说你们小组很厉害~)。
你要写一个课题申请就得先了解这个课题的现状,那么相关资料的查阅就显的很重要。在资查阅方面,我个人感觉在普维,万方等专业期刊数据库查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只有在这些数据库中你才能找到专业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很有说服力的。直接通过百度等搜索到的资料最好只作为一般性的参考。
最后是我个人的小经验,你还可以去对课题做一个前期的调研,问一下你的调查对象面临什么具体问题。这样不但对调研视角和思路的搭建很有帮助,还能向学校方面表达出你很积极去做这个调研的心态,这样能在调研申请批复的时候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整个申请写下来就4000字左右,不要太多了。
2)调研
当你的课题得到学校批复了以后,你就得着手准备调研了。
调查问卷表是极其重要的东西,它决定着你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如果你的调查问卷表没做好,那么在整个调研结束后你是没法去弥补的。调查问卷是用来收集数据的,那么你就得把很多问题都考虑清楚。我觉得你最好去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老师都是有经验的,他肯定能给你很多很好的建议。
然后是出门调研,在这我觉得大家要注意安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组队出门,万一出了什么事有个照应,毕竟社会上的坏人是大大的有滴~
第一步,说明你的来历,该低头哈腰就去做,着别人白眼和讥讽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要坚持,俗话说的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我做调研的时候有次坐了40分钟的车、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等负责人又花1个小时,得到别人的答复是:我们不接受你们的调研,你快出去。。。
第二步,和你的调研对象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你自己心中要有底,把你自己想知道的资料套出来,并且让他填好你精心准备的调研问卷表。还有,在交流的时候你要给别人留余地,不要总是你自己问。你可以给别人抛出一个范围很大的问题,看看他的想法和思路。很有可能,他就有一个你完全没想到的东西。
第三步,是整理你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想象你采集到的数据肯定是很繁杂的,你的使用excel等的东西把数据统计出来,以背你做报告的时候引用或制图表。当然还有专业的统计软件和统计学上的知识,因为我才大一,什么也没学过,就跳过了。。。。虽然我觉得肯定是要使用的。
3)写报告
材料有了,最后就剩这个万恶的报告了。写报告最好是由一个人主笔,比如我自己的调研报告就是我写的,因
为每个人的笔风是不一样的,几个人来写的话就会感觉牛头不对马嘴。在这里我引用下别人写的格式要求,很好的。
篇2
关键词:上海大学生;理财
一、调查目的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等教育市场化运作日趋明显。近年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了高等教育的殿堂。父母抱着“再穷也不能穷孩子”的观念对教育进行投资,也让大学生的消费能力高出了一般水平。与此同时,大学生大多数没有正确消费观。他们消费观复杂,感性消费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理性;攀比、随大流引起的消费比例不少,热衷于品牌的他们会不惜花上半个月的生活费买上心仪的包包、电子产品等。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使得大学生消费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发展。因而,大学生理财行为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二、调查背景
“90后”的大学生与“80后”迥异,他们有自己鲜明的特点,他们思想活跃、想法新颖、充满激情,喜欢标新立异、追求时尚,他们是被打上时代烙印的特殊消费群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速,21世纪的中国经济也在飞速发展,中国的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完善。尤其是作为中国经济之都的上海,上交所每天的操盘,证券期货每天的买进卖出无一不证明中国金融时代的来临与崛起,一个交易更趋活跃、体系更趋完善的金融市场框架已在上海展现。随之而来的是,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越来越多,竞争愈发激烈。在经济形势发展的大环境下,上海高校的大学生究竟对于投资理财作何想法?又通过何种途径进行理财?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点。
三、上海高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分析
(一)调查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我们就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特征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调查。采取以问卷调查为主,同时辅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网上调查和面谈调查等形式。第一,问卷法:我们针对大学生设定了一套关于理财方面的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重点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南汇大学城、临港大学城和松江大学城内大一至大三学生为主要问卷调查对象的大学生进行广泛的调查,以学科类型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展开此次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每月消费构成、日常消费行为以及消费特征等。同时发放网络问卷,增加样本容量。调查中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0份,有效问卷57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到95.33%。第二,我们采用文献调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及分析,我们大致概括出大学生理财状况及理财观近5年来的变化,为之后的总结分析打下基础。第三,我们采用了实地调研和面谈调查。跟踪调查了不同高校大学生一个月详细收支状况,在问卷数据的基础上深入调查了大学生理财状况,并通过面谈了解了不同大学生对理财的认知及理财方法的选择。
(二)数据分析
我们项目组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中,问卷的重测信度系数r=0.7623,表明问卷设计达到了设计要求。被调查者分布的特征是:47.2%为男生,52.8%为女生。且抽样样本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比例分别为30.8%、37.1%、23.6%和8.5%。此次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调查结果真实可信,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上海市的高校大学生目前的消费状况。
上海大学生个人背景的统计资料
性别 年级
女 男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302 270 176 212 135 49
篇3
摘要:社会的发展最终依靠人才的发展,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不仅要求智力的突出,更表现为创造性人格的卓越。山东大学根据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调研大学生人格特点,提出人格培育的育人特色。作者在过去一年的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实践中,从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发展指导工作三大块入手,与人格培育工程中11项典型行为相契合,做出了方法与路径的探索。本文通过对所做工作的总结,并通过量表测评数据对比,论证了探索的有效性和方法的可行性,为大学生人格培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格培育 健全人格 成功人格 特色工作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具有良好人格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获得较好发展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其人格发展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可以通过实施人格培育工程,引导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使其自主自觉地健康发展,奠定其健全、以致成功人格基础,以不断适应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大学生人格培育目标和体系内容
从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看,人格是带有个体独特性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是人的内在精神性状(知、情、意及自我意识)与外在行为方式相整合的综合体现。根据行为指向和对人格状况的显示度,人的外在行为可以分为三类11项典型行为:第一类是调控自我行为,包括自我心理调控、道德自律、责任担当等典型行为;第二类是相处环境行为,包括适应环境、人际交往等典型行为;第三类是实现需求行为,包括表达与表现、行动与实践、学习与创新、沟通与合作、组织与协调、理想信念与人生规划等典型行为。这些典型行为是把握个体人格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实施人格培育工作的主要切入点。通过增强个体在每一项典型行为上的自我意识,提高其行为能力和行为水平,进而使个体在整体的行为上增强自我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和水平,最终使个体的人格状况得到提升。因此,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在校学生都养成健全人格,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发展成功人格。
学生个体在第一、二类各项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在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的同时,如果学生个体在第三类部分或全部典型行为上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不同程度的成功人格素养。按照我们对大学生人格培育的目标和内容的理解,以及对健全人格与成功人格培育的认识,大学生人格培育的概念模型构建如图1所示。
二、大学生人格及其培育工作的现状
1.大学生人格特点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一个人格、知识等方面迅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其人格结构处在剧烈变动与定型的过程,需要引导;而其人格理想已经逐步明确,但仍需提升;同时,其人格发展中的情绪和情感丰富,需要调节。
2.当代大学生人格所存在问题
在笔者所带2011级本科学生入学伊始,笔者即使用《学生人格培育典型行为表现测评标准表》,对全年级252名本科生进行了人格测评。量表发出252份,收回252份,经统计,全部样本数据均有效。人格素养状况的总体评测可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和“拥有健全人格素养且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两个层次。学生个体在第一、二类各项典型行为表现层级都为B以上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若在第一、二类的五项典型行为表现中有至少一项C出现,则被视作“具有健全人各要素但存在弱项”),在拥有健全人格素养同时,如果在第三类部分或全部典型行为上都有良好表现即可视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且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
经统计,252人共中有13人具有健全人格要素但存在弱项。见图2、图3所示,第一、二类5项典型行为的12项标志性行为调查情况,问题较多出现在“对国家、集体和他人态度”及“面对不同社会环境的表现”上;共有178人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状况并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
三、工作所取得成果和体会
在上述特色工作实施近一年来,笔者于2013年4月在所带学生中再次通过量表进行测评。量表发出252份,收回252份,经统计,全部样本数据均有效。统计结果显示,252人的样本总体中具有健全人格要素但存在弱项的人次减少为3人,“对国家、集体和他人态度”及“面对不同社会环境的表现”项上有了明显好转。拥有健全人格素养状况并不同程度拥有成功人格素养的人次上升为209人,“参加社会实践情况”以及“学涯、职涯、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情况”的问题明显得到好转。“参加创新类活动情况”仍是问题所在,也是我们下一步人格培育工作的重点。
在这一年的工作中,笔者也对人格培育工作有了一点体会:
1.常规工作与特色工作相结合
学生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和发展指导工作的每一项细微的工作都能与人格培育工程中11项典型行为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相契合。扎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和发展指导的常规工作,有利于推进学生人格培育工程。
当然,并不是说做好了常规学生工作就意味着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了学生个体。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学生个体,且真正取得实效,需要学生工作者系统的“顶层设计”,组织推进,过程监督和效果反馈。
2.整体推进和个体落实相结合
人格培育工作落实到学生个体需要从整个年级或者整个学院进行整体推进,但是也要注意差别化、差异化,不能一刀切。同时人格培育的过程是渐进式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
3.学生自主训练和集体组织实施相结合
工作要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基础上,把鼓励学生发展健康个性与帮助学生消弭行为弱项结合起来,既注重开展教育和引导,同时注重提供服务和支持,在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自己的人格状况、明确人格发展目标、自主制定人格养成计划的同时,为学生开展人格培育提供指导和建议、提供参加培养训练提供载体和平台,使学生在提升人格素养同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所具有的天赋和潜能。
参考文献
[1]方宏建.大学生人格培育应从典型行为培养入手[J].高校理论战线,2012(3):43-45
[2]李慧英.重视人格教育,塑造学生健全人格[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近年来,贵州财经大学积极融入贵州省大扶贫战略,将大学生双创工作与党建扶贫紧密结合,逐渐摸索出一套“党建搭台、专业唱戏、电商扶贫、创业助力”的新模式,既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又为解决贵州扶贫攻坚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一园三区,打造创业孵化基地
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贵州财经大学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从2003年起,连续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多次获得金奖;2010年,建成创新创业实训中心;2012年,获团中央、国际劳工组织批准,成为全省首家“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2013年,获批成立“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
在创新创业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学校组建了贵州财经大学科创园。科创园遵循“整合资源、搭建平台、开放共享、服务双创”建设理念,致力于打造良好的创业生态环境,为入园企业提供一流的软、硬件服务。园区规划为“一园三区多模块”的总体布局,主园区为花溪校区创新创业园,同时拟在河滨校区与贵阳市政府共建大数据双创园,在鹿冲关校区与云岩区政府共建大数据产业园。
创新创业园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包含创业孵化示范区、跨界创客空间、跨界众创咖啡、企业家讲坛和校企共建创新创业实训平台等。依托学校已有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有创新创业类实验室34间,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拥有实验教学系统(软件)60余套,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20门,各类实验项目178项,已培养出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具备创业实战能力的师资队伍,现有创新创业导师100多人。
为更好地开展双创工作,2015年,学院将创新创业园沿街门面全部用于学生创业,一些创业团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天天奇旅团队致力于打造省内深度旅游精品线路,实现营业收入130多万元;阿尔法旅游团队针对大学城师生出行难的痛点,与客运公司合作,成功运送2万人次大学生安全回家、返校,实现营业收入251万元;尧米科技团队研发出智慧照明专利并签下615万元的大单;智邦之家团队通过开展“互联网+”驾考业务,实现网上流水3200多万元,营业收入240万元。饮水不忘思源,今年,智邦之家向种子基金注资1万元,明年还计划拿出更多的钱资助贫困的学弟学妹读。
2015年12月,贵州财经大学科创园入选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目前,科创园入驻企业已达50家,校企合作共建双创平台4个,参与创业学生人数近400人,产值4000余万元。预计到2020年,实现在孵企业100家以上。
创新创业,为育才注入新活力
2015年5月,贵州财经大学在全省率先成立正处级的双创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管理办公室。随后,学校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认真总结双创工作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贵州财经大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经管专业 毕业设计 创新
毕业设计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形式。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和管理对于保证本科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然而,近年来,由于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指导教师精力投入不够,以及教学管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毕业设计教学基础训练课程不完善、答辩流于形式,毕业设计与毕业生找工作、考研、联系出国、甚至岗前培训等交织重叠,从而无法在时间和精力上加以保证等等,是导致目前各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存在“被应付”之风的主要原因。毕业设计质量滑坡,未达到锻炼学生独立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一现象在经管类专业中尤为突出。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我们在毕业设计的指导过程中,根据专业性质和培养目标,积极探索和拓展了不同的培养模式,现将几种毕业设计改革模式总结出来,期望能对致力于教学改革的同仁带来一些帮助。
一、项目带动式毕业设计模式
针对大学生上课时间紧,缺乏较长时间从事与毕业设计相关的工作问题,我们结合已经开展的“项目带动式”人才培养模式,将其与本科毕业设计相结合,进行了所谓的项目与毕业设计一体化实践模式探索。
该模式适用于所有经管专业的毕业生。项目的主要来源是校方设立的科技创新基金项目,以及威克网招标项目。前者能获得学校的资金支持(一般为500-1000元),后者则是通过网络互动问答平台出售个人的技能,知识,智慧获得财富一种模式,内容涉及微博营销、推广注册、QQ群推广、论坛推广、博客推广、QQ日志营销网络营销策划,也包括品牌故事、产品推广方案和营销活动、便利店营销推广策划、广告语等文案写作。这类题目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较强的实际意义,它能将学生的知识资源转化为财富,所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学生在学习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将学校教育与企业、行业融为一体,有利于实现学生与行业、社会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以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项目带动式能将毕业设计与项目充分地融为一体,以项目带动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营造一个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良好环境。在时间上,项目带动下的毕业设计提前至大三,给学生相对宽松的时间。在空间上,表现为让学生走出教室,根据应用型本科的专业特点,市场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学生个人的兴趣、性格等,指导学生深入社会、广泛接触社会,进行市场调查、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在方法上,采用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个案研究等,使毕业设计指导充满人性化和个性化。由于项目带动式以考察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因此安排了3-4人为一个项目团队。通过团队的集体力量和能力完成毕业设计,同时出考核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分工等能力。
以这种模式为主导的考核采取学院与学校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考核相结合,或学校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1、学校专家组考核
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要经过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等环节。
项目组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填报申报书,专家组对项目进行评审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项目下达后,项目组将与学校签订《重庆工商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协议书》。半年后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将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包括项目负责人及课题组成员是否按计划开展研究,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研究计划的要求;是否有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等。一年后,学校将组织教学指导专家委员会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通过事前指导、事后督促的全过程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可利用的显性资源、隐性资源,做出有实用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毕业设计来,使学生获得了“点石成金”的方法。
2、企业考核
参与威客悬赏项目,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一种无形的“知识商品”和服务在网络上来销售。通过威客网站这个平台买卖“知识产品”,让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逐步转化成个人财富。学生开始体会到,个人的知识(资源)不但是力量,而且又是个人的财富。学生参加威克网上相关的悬赏项目,一旦提出的方案得到信息者的认可,就实现了知识、智慧、经验、技能等转化为经济价值。学生们对某个项目进行投标,并争取中标从而获得项目开发机会。企业的评价无疑侧重于方案的可行性等等。
3、学校考核
指导老师负责审批学生的营销策划方案进行检查和评价,老师的评价不仅侧重于内容及格式的规范。同时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水平。
二、顶岗实习带动毕业设计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市场营销专业。这种模式操作流程简单,考核方式新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等特点。该模式的运行情况如下:
1、实习工作计划与总结
学校对学生毕业实习的去进行跟踪把握,并及时和实习单位的领导进行沟通,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实习单位的表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每周撰写一份实习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于每周日晚之前与指导教师联系,请指导教师批示。这两份资料都有统一的模板,参考兄弟院校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为防止学生搞突击,每张表格上附有的位随机编号。截止实习期结束,每位同学要至少完成8份在同一个公司实习的工作计划和总结。并于参加答辩时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通过这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实习环节,帮助他们合理规划实习阶段的各项工作。
2、营销策划或调研报告方案
实习工作开始一周后,学生们对工作岗位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和适应。这时候,就要求学生们自拟营销策划方案或调研报告题目。指导老师兼顾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题指导。毕业设计的题目要结合顶岗实习具体情况,并发挥个体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虽然顶岗实习带动的毕业设计具有形式灵活、内容多样的特点,但仍要求营销策划书或调研报告要符合统一要求。题目确定后,学生就可以着手进行策划书或调研报告的撰写了。毕业设计的内容除了综合性,深度和广度要求外,还要结合学生个体的专长和兴趣爱好,进行合理的内容及指导方法的策划。学生能通过策划撰写过程,巩固和应用专业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能力、问题求解能力,以及综合、评价等实践创新能力。在此期间,指导老师既要责任到位、严格要求,又要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大胆探索、并营造一个支持有力、沟通顺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考核方式
顶岗实习带动毕业设计模式采取企业考核与学校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首先由学生实习所在企业的直接领导对学生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策划等进行检查和评价,然后签字并加盖企业的公章。其次指导老师负责审批学生每周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和评阅营销策划方案。最后由该专业老师组成毕业设计指导小组,通过面谈、博客、QQ、电子邮箱等对学生进行指导、考核。
以上两种毕业设计模式改革是我们在探索应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进行的大胆探索和尝试。经过我们近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当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是单靠一种方式和方法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我们从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方式等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即使是项目带动式和顶岗实习带动式毕业设计模式也受到老师投入精力问题、场地问题等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对学生的具体指导不够等等问题。因此,这一模式的进一步推广,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
基金项目: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课题(高职《市场营销学》课程“实践课业教学”创新研究,编号:09-3-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庆工商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经管专业“毕业设计”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丁明跃,骆清铭.大学生二课、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研究实践探索[J].北京:科技资讯,2008,(03):185-186.
[2]段全林.高职高专开设“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课”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130-132.
篇6
在目前的教育理念和就业形势下,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化、全程化的过程指导帮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便帮助大学生顺利的完成毕业,另一方面就业指导对大学生的成才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由于开设的时间短、及缺乏一些优秀的教师资源,所以还没有成为高校的必修课程。而我国的就业指导教学方面存在很多的缺陷问题,比如教学内容过于重视技巧的表达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素质培养、教学的模式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及教学的方法过于简单和僵化等。针对这样的问题,现今的高校就业指导课应该重视案例实践教学,丰富教学授课的方式、增强互动并更多地去结合就业的实际,进行实地参观的教学方法切实的去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教学模式;就业指导
就业的问题是目前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近几年的发展形势来看,大学生的就业本质上已经开始不单单只是与大学生的生计相关,更是关系到他们在社会尊严问题,所以这样的形势也就自然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高校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前学习知识及提升自我素质修养的地方,这样高校也就自然而然成为了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圣地,但面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不能只靠学校的努力,更多需要社会与国家和大学生本身的努力,才能更好的有所发展。目前,高等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就业,所以大学院校进行的就业指导课程也就要进行更为深层次的改革,来满足现如今的就业状况。
一、现如今大学生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世纪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就日益的突出,在这样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开始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其中分为必修和选修及讲座等类型。但现如今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一)教材的不统一导致学生缺乏针对的学习
在目前的很多院校的教材都是自己编写的,这样就使得教材缺乏正规性和统一性,但是目前更多的情况下都是本校老师自己编写去准备相关的材料,但更多的是教学大纲不做要求,就让就业的指导老师自己去自由的发挥。在指导老师教学素质和文化水平不高的时候,进行这样的就业指导对学生而言往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也难以保证上课的质量;另一方面容易导致就业指导重于形式,导致连续出现学生不感兴趣的情况发生。
(二)过于重视教学内容技巧而忽视实践的作用
[1]如果把教学的课程内容依旧停留在收集就业形势,面试时的技巧等这些东西在实际的求职过程中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更会偏离了教学的本来目的。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大班教学使得教学方法单一,教授的内容也大多都是重理论轻实践,实效性不高。老师往往过于重视书本概念就会使得老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也就进一步的缺少与学生之间的实践和交流,这样就会让让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课程的模式缺乏系统化、全程化、个性化
在很多的欧美就业指导体系都追崇人性和谐自由,与人生互相促进发展的教育指导观念。所以西方的高效就业看中的是有计划的指导和学生的人性化,但是这样的简单两个方面在我国是基本无法做到的。我国的高校没有将就业指导课与学生成长相连,一般都是在找工作前才开始进行相关指导,缺乏系统性和个性。而大众课堂的传统方式教学,就很难能体现尊重学生的差异来进行教学,也很大程度的忽略了学生的自身优点和个性[2]。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式创建
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满足社会进步的不发对人才的渴求,所以就要求改变旧的局面,让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观念起到积极地借鉴效果,来帮主大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问题。所以在目前的形势下为了让指导课程更贴近实际需求,就需要我们深入问题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教学实践化案例的使用
实践化的案例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进行生活上的模拟,来推动教学的发展,让学生自己深入情景中,最后让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看法。但在目前的教学特点来看,使用案例教学的情况不多,也就不能带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也降低了讲课教学的效率。教学实践案例化的方法与就业的情况联系,在重视老师和老师和学生互动的情况下,努力开发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3]。老师要多注重材料的完整性来进行模拟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就业指导教师应该深入社会,进行广泛的调研相关的典型事例,编写就业指导案例,进行讲解给学生听。只有让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发言,展开自由的讨论或角色的扮演,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实地的考察教学
教学方法是一种组织形式而通过具体的调研来获取知识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校外的讲课一般自作笔记,在总结写出感悟,来巩固自己的旧知识,更好的掌握新的知识。大学生只有通过实地单位的参观考察后才能了解新的就业形势从而为自己的就业做打算。
三、总结
在现如今的社会就业压力竞争下,进行大学生的指导课是很有必要的。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一套理论性较强的任务,所以需要各方面的运用综合才能解决。在不断改进旧有模式的基础上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转变,来真正的提高自己的就业水平。
参考文献:
[1]严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模块化教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15.
[2]信素巧.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篇7
关键词 全员育人工程体系 构建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8.006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ll Staff
Educ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KUANG Cuifang, LIU Xiaoyong
(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Xiangtan, Hu'nan 41110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ake Hunan Electric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o explore how to build a project and full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system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pecifically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First, actively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and create full education atmosphere; the second is to broaden the ways of educating people, educating people to build a full new platform; Third,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to build the full new system of education.
Key words all staff education engineering system; construction; implementation
多元文化思潮影响下,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观多元化,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的考验,传统的“救火队”式的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已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因此湖南电气职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引进CRP高校管理系统,将“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理念融入日常各项管理中。
1 积极组织学习,营造全员育人氛围
为了推动CRP高校管理系统的应用,构建全员育人工程体系,我院多次组织教职员工学习了CRP高校管理系统模块应用、全员育人理念和典型案例,认真学习和领会相关文件精神。在学习文件基础上,创新性提出新型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立体体系,即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者全员参与教育体系中,积极发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和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校德育工作最大化。“全员育人”是指高校上下联动,全院一盘棋,齐抓共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败与否,不能只靠专职辅导员和学工部门,而是要靠全院上至行政领导下到后勤杂工,人人关心,个个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上下齐心协力,在全院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网络体系和格局,真正把学生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
为了营造浓厚的全员育人氛围,我院党委在行政会议上三令五申,从制度制订到监督执行,多渠道、多方法,多管齐下。通过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清晰地看到全院教职员工对学生德育工作的心路历程,从“不愿管―我要管―乐意管”;对学院实行的CRP高校管理系统模块的运用,也从“最初的生疏不懂操作、不愿花心思、嫌麻烦,到现在熟练运用,一天不用闲得慌。”同时,我院大学生自身修养、行为素质也得到极大的提高,我院也从最初名不见经传的高职院校到成为省示范高职院校、全国魅力校园等。目前我院教职员工的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即教书、管理、服务与育人浑然一体,全院上至行政领导下到后勤杂工自觉在工作中承担自己的双职责,甚至是多职责。
2 拓宽育人路径,搭建全员育人新平台
全员育人多路径是指育人路径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变、参与育人机制和育人资源也多元化、全面化,具体来说就是由过去单一的学校路径转变成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多元路径,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学生个人全员参与的育人机制。各育人路径之间形成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态势,且各育人路径凭借自己的优势和资源,通过搭建一体化育人沟通平台,积极对话、交流等方式树立全员育人目标,形成“由内而外、由点构面”发散性式育人路径网络,最终构建共同承担育人责任的统一体。
2.1 搭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个人一体化育人沟通平台
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德育工作形成齐抓共管、一体化育人格局,从而避免三者之间德育工作效果的方位抵消,从而增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学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的联系,建立长期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发现学生问题及时通报、沟通。如可以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情况及子女在校表现,我院定期向学生家长发放校刊和校报,定期向学生家长寄送学生在校期末考评成绩,从而让家庭更好地参与学校管理,更好地做好学生德育工作。其次,我院不定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社会上的教育阵地和一切可以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机会,让学生融入社会,深入生活实际,识国情、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
2.2 开辟“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管理渠道
在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学生既是全员育人的服务对象,也是全员育人实施的主体,因此在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至关重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作为高校的管理者,我们重点不是“教”,而是如何“导”,给学生必要的体验、尝试和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们将自身的潜能调动并发挥出来。高校学生自我教育组织,如班委会、学生会、各种社联团体等能引导学生发挥自我管理和教育的能力,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同时通过创建形式多样、生动有效的自我教育活动载体,让学生在活动策划中、组织中、执行中,不断地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能力,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与校园管理中,我院在院办公室、后勤服务部门、各系部学工办办公室等部门设立学生助理、副班主任、食堂监督员、宿舍卫生检查专员等岗位,帮助教职员工打理班级事务和学生日常管理事务,定期对食堂、宿舍进行监督检查,广泛采集学生们对食堂、宿舍等地方建设性意见,从而不断地完善食堂、宿舍管理制度,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物美价廉的就餐和就寝环境。
3 整合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新体系
要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必须重视资源整合,构建全员育人新体系。
3.1 抓好德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首先定期开展辅导员沙龙活动,研讨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和创新工作理念。“个人智慧终有限,全体智慧大无边。”让辅导员们彼此推心置腹,将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讲出来,在相互追问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互动交流中尽情汲取自身发所需营养。改变过去“孤军奋战、单打独斗”工作方式,实行“共同攻关、共渡难关”有效尝试。其次,对辅导员提出了“四要”:一要做到“五勤”,即脑勤、眼勤、口勤、手勤和腿勤;二要做到“一本五心”,“一本”即指以学生为本,“五心”即指细心、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热心;三要树立“四新”意识,即指工作角色创新、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创新和工作模式创新;四要具备“四意”即指全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最后,作为高校的管理者,作为全员育人体系中一员,要改变过去“检查督促”的角色,不再是“专家”“领导”“检查者”角色,而是全员育人工程体系中一员。和专职学生德育工作者站在同一阵线,注重一线调研,制订好工作计划,注重德育工作者之间专业切磋、管理方法改革、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协调与合作等,在全院师师之间、师生之间和学校之间搭建好信息交流、经验推广和专题研究平台。
3.2 积极开发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
当今在我国偌大的手机使用群体中,高校大学生所占比重极大。手机媒体成为了大学生与外界沟通、网上学习、获得信息、休闲娱乐等等重要通讯工具,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乃至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极大。手机媒体给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者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麦克卢汉”保罗・莱文曾在他的书《手机:挡不住的呼唤》中说到,“手机是一种超越电脑网络的新的革命,手机把我们又重新送回了大自然,让我们同时能够走路和说话。”在他的书我们认识到手机的疯狂、神奇和温馨,以及其对家庭、生活、商务和战争的影响。现实确实如此,手机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带来正负面影响。一方面,其信息量大、知识资源丰富,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快捷通道,另一方面,因其网络资源自身具有的虚拟性、隐蔽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很难规范手机不良信息、手机犯罪等不乘虚而入,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因此,作为高校管理者,我们应该积极开发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通过主动创建校园手机媒体硬件平台、丰富校园手机媒体文化活动、提高学生使用手机媒体素养、制定校园手机媒体运行机制等措施开发应用好高校大学生手机媒体教育平台。作为一线高校德育工作者,更是要与学生网上网下多沟通交流,做好跟进、引导、规范等工作。让手机媒体成为正面意义上的文化媒介和信息载体,避免它带给大学生负面、消极的影响。
3.3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具有对大学生的价值导向、行为约束、情操陶冶、心理因素建构、精神品性的引领、理想人格的范型定位等育人功能。因此我院多年来,一直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塑造正确价值观。
为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我院每年开展大量大型的校园文化活动。一是积极策划和组织学术科研比赛,鼓励学生将社会实践活动提炼总结成文字,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从而达到积极开展活动,研究性学结效果。例如,今年4月份在全院开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小组调研报告大赛”、“大学生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会徽设计大赛”等;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体活动,形成独具我院自身风格和魅力的校园文化。每年我院组织开展读书月、寝室文化艺术节、校园文明“拍拍拍”摄影展、蓓蕾文学社征文比赛、“校园之星”评选、师生健美操比赛、迎新足球赛、秋季田径运动会等。三是科学指导和建设高水平、高规格的校园社团。社团是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拓展平台,更是校园开展全员育人的重要载体。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我院从物力、人力、财力等多方面多渠道支持学生社团建设。为了确保学生社团活动场地,我院专门将校园老图书馆改建成学生活动素质拓展中心,共四层楼,专门用于学生各社团活动的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提高文化素质水平提供广阔的舞台,为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更是为整个校园浓郁的文化氛围添光增彩。
总之,我院在全员育人工程实施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显现出很多不足,因此还有待各位同仁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进一步完善全员育人的工作体系,并提出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全员育人模式,使学生工作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古桂琴.全员育人多路径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
篇8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现状
在一些发达国家,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与实践体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在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虽已有了令人欣慰的进展,但仍有许多不足。
1.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本土化缺失
我国开始推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时间比较晚,目前高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现状基本是直接应用国外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缺乏本土化,更多的是停留在就业指导层面和说教层面上。
2.理论教学、大班教学效果不理想
职业生涯规划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了解职业,关注学生个体成长,故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和实践性。目前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受师资和受众面等因素的限制,课程停留在对学生理念的传播上面。笔者对浙江省高校进行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开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校采取了讲座、活动宣传的方式,88%的学校利用就业指导传递职业生涯规划理念,79%的学校采取了辅导员日常教育、就业网站、征文比赛等方式进行传播。这些做法大多数是优秀人物的故事展示、成功人士现身说法、理论信息的提供,而没有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问题有效对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体验,缺少联系实际和个性化指导,教学效果有待提升。
3.师资水平半专业化
在既有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师资队伍中,专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很少,从事教学的大多是以毕业生就业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和各院系的负责领导、辅导员、心理咨询中心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等相关专业教师为主,他们基本上专业不太对口,且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和培训,只凭经验对学生进行学习、人生等方面的教育。加之他们的日常工作任务相对繁重、从事教学的精力有限,缺乏专业交流和指导,对教学工作也不能及时进行总结,往往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这种从业教师半专业化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水平。
二、构建多维、立体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践教学体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构建以大学生可持续发展、长久竞争力为主的课上课下、线上线下、校内校外全方位、多维立体的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体系非常有必要。
1.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构建专业化团队
笔者所在的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咨询中心,由2名专任教师领衔,组建了一支由30多人组成的专兼结合的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成员有政府职能部门、全省高校就业指导专家、知名企业人力资源专家和校内教师。这为我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完善职业生涯课程课堂实践教学体系
(1)案例教学。老师收集本校毕业生职业发展故事,让学生在案例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分析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不同学生是如何实现职业顺利发展的,成功之处在哪,不足之处在哪,怎样做才会更好等等。这样,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会促发学生的个体思考,而不是只停留在理论上。
(2)活动体验式教学。每次课程开始前都会组织热闹的“热身活动”:小组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抢答竞赛、招聘模拟、成果汇报、游戏娱乐等课堂活动轮番上演。如求职简历和职业生涯规划书制作时,笔者采取让学生上台演讲、成果汇报,同时聘请同学为评委对其作品进行点评的方式。目标设定激情演讲、放飞梦想,面试过程“真人秀”。在活动中,学生可以观察到真实的人际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这样的方式增加了师生互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3.线上自助式职业测评和线下生涯辅导相结合
学校引进职业天空测评软件,设有专门的职业测评室,聘请学生担任助理工作,全天开放,利用职业生涯规划博客、职业生涯规划QQ群和就业网等信息平台,让学生通过自助方式快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初级理念,帮助学生进行简单的自我探索、学业规划等。这种线上方式有助于缓解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理念教育的基础问题。同时,学校考虑到线上人机对话的局限性,还辅助开展了“读大学,你准备好了吗”和“生涯目标活动月”等系列讲座及主题活动。
4.共性的课程指导与个体辅导相结合
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性质定为公选必修课程,这只能解决学生的共性问题。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笔者采取了团体辅导与个性咨询相结合的模式。先后开展职业素质训练营、职业生涯工作坊,由获得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及国际生涯教练、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一批专家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个性咨询服务。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需求和职业能力的提升。
5.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教研室成立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协会,依托学生社团平台,组织各种主题明确的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体验式学习。如开展生涯人物访谈、人才需求市场调研,目标职业岗位调研,职业体验、招聘会等。通过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激发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学习热情。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我认识,提升自我竞争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生涯发展。
6.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普及生涯规划知识理念,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通过举办模拟招聘、职业角色模拟、生涯人物访谈和生涯规划大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课程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课程吸引力。
三、学生对多维立体实践教学体系的反馈与评价
自2005下半年开始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在7年多的教学质量评价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成为全校最受同学喜欢的课程之一。根据3000多名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情况,发现我们采取的这种多维、立体、全方位的实践教学方式实现了课程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以下是参与调查的部分学生的情况反馈。
学生甲: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从中获益良多。终于有一门课实实在在地在关注我们学生个人本身了,很多人会学习却不会生活,懂知识却不懂得自己。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让我们更加懂得自己,了解自己,让我们有信心积极面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体验教育还让我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体验式教育,它为我们提供了实践动手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拥有了很多有意义的回忆,感悟很多,而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又给予很好的指导和运用。
学生乙:这学期我们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一开始以为上这门课跟其他公共课没多大的差别,只要坐在那里听就好了。可上了之后发现,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这门课对我们以后就业很有帮助,它甚至比那些专业课还要重要。
学生丙:自从学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课程一个学期后,我觉得我学到了很多。老师上课讲到的兴趣、性格、能力、责任、价值观、职业世界等都使我对这些有了一定的了解,让我知道了我的使命和对家庭、对社会应有的承诺,我的人格宣言是什么,我到底想成为怎样的一个人,我将来想从事的行业到底是什么,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最想要留下什么……所以在这里非常感谢老师的教诲。
学生丁:每次我都用笔记录收获的点点滴滴,用心回忆铭记的所见所听。此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收获的是信念,铭记的也是信念。用信念支撑,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让我获益匪浅。最后一节课老师让我们在脑海中描绘10年后的场景和自己所期望的生活,这让我们更有动力,对未来的生活更加憧憬向往,让我们更能努力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学生戊:职业生涯规划这门课程是每一位大学生必学的课程,这能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从而为人生接下来的几十年的奋斗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
学生己:这种有趣的上课方式让我们对这门课产生了不一样的兴趣。因为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及目标,也更加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对多维立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学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结多年实践教学的经验,笔者认为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1.课程设计应相对灵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关注个体发展和感受,强调个体在理念指引下的积极行动,每个个体既有共性需求又有独特的个体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发挥课程的作用,在课程设计上就要相对灵活、留有余地。笔者所在学校在每一轮授课完毕后,都会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完善课程标准,修订教学内容设计,这样课程不断更新,也更好符合学生的需求。
2.应加强任课教师的“双师”素质培养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如何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用人标准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培养自身的核心就业能力,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要加强社会实践,对接市场需求调整授课内容,有效地指导学生规划自己的人生。
3.课后跟踪回访
篇9
大学生学习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开设课程进行宏观的理论指导和面上的学习素质教育,更需要对学生个体进行个体化的学习规划引导、援助和学习困难帮扶。这就不仅仅是开设一门课程或一两个教育工作者所能完成的。大学要实现全体在校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需要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工作,应以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基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科学发展、广泛参与和全面系统的原则,即发挥学习指导机构、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家长、学生自身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科学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高等学校管理由理念、制度、队伍、资源、文化等五个要素组成。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离不开正确的教育理念,要用正确的质量观、教学观、师生观、学习观武装师生的头脑。转变观念,首先要上下一心,人人关心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特别是高校各级领导要转变观念,重视学习指导,要将加强学习指导工作,列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中。高校全体人员要树立多维的质量观念体系,包括服务的质量观、符合目的的质量观、动态发展的质量观、多元化的质量观和整体性的质量观[5]。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围绕这个中心和目标开展。将教师主导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着力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地、有主见地自主学习的作用。用教师的指导作用促进、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发展是指学生良好的情感、观念、知识、能力与品格结构的形成。通过大学生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全面发展与侧重发展相结合的学习观、自主创新学习观,实现学习指导的终极目标:学生“学习素质”的优化———“会学”。
2.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是高等学校管理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要素。高校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设置机构、配置队伍、界定职责、规范程序、明确目标及进行激励。首先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学习指导机构,设立、完善校院两级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心或校院学习指导委员会等专兼职组织机构,并明确其工作职责。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保证制度落实和职责的完成。其次应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管理办法、学习预警办法,制订学习指导课课程大纲,建立健全学习援助机制等制度。
3.健全组织机构大学生学习指导工作不是靠一个机构,一两个人能够做好的,而是需要广大教师、管理人员、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机构的建立应专兼职相结合。健全组织机构首先应设立学校的管理职能机构,学院的职能机构或委员会。其次是在校院两级职能机构或委员会组织下建立的以兼职学习指导人员为主的大学生学习指导系统。兼职学习指导人员由任课教师和学生干部组成。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青年教师、校院学生会学习部学习骨干应在兼职学习指导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健全组织机构学校要明确教学和学生管理等部门以及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各自的学习指导职责,并制订相应的评估考核办法。任课教师要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视为己任,结合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课程学习观和课程学习目标是任课教师的首要职责。学校还要给予一定的人员和经费保障以确保大学生学习指导工作的真正落实。现有的大教学班,高校生师比例是制约学习指导的瓶颈之一。目前,许多课程由于大班,课程教师连教学班的学生尚且认不过来,何谈个性化的课程学习指导。学生辅导员往往管理一个年级,三四百人,日常学生事务工作都疲于应付,又怎能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的学习。为此,必须加大对学习指导的投入。同时学校必须建立科学的教学考核体系,建立机制衡量学生在考试成绩之外的进步,客观地衡量分数评价教学效果之外的教学质量,对教师在学习改革方面作出的成绩予以肯定,这些都是当今大学完善学习指导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运用现代化学习指导手段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信息阵地作用。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一考取大学,家长普遍给其配备笔记本电脑和具有多媒体功能的手机。网络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信息量大、方便、不受时空限制等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完善大学生学习指导也要充分发挥现代化网络信息阵地作用。建立大学生学习指导网站,开辟系列专栏进行指导。通过网站留言板和设立QQ群适时动态地了解学生学习需求,及时解疑答惑。同时给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学习设置平台。建立大学生学习预警系统。集成学生信息、成绩信息、选课信息、培养计划、教师信息、家长信息等,提供学生学习综合信息的查询、预警及对应的指导功能。学生本人、学习指导人员、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人员、教师、家长均可充分利用学习预警系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发展趋势、优势、不足,指导其合理制订学习计划、选课、改善学习、及时给以指导和援助。利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素质进行科学“体检”,适时指导。积极开展“学生学习策略”测试与指导,创建学习素质各要素的测评系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素质各要素进行科学“体检”,找出优势,发现不足,扬长避短。在“体检”基础上,进行科学、高效、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在各要素“体检”指导的基础上发展创建整体学习素质测评系统。
完善全方位、全过程、系统化的学习指导
1.学科课程学习指导。以任课教师的学科课程学习指导为核心,发挥课程教学主渠道的学习指导作用。将教师不自觉进行的分科(局部)学习指导通过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转化为自觉行动。课程学习是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课程教师的学习指导是学习指导的核心。发挥好任课教师学科课程学习指导的作用,有助于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局部)学习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教师教学思想水平、教学能力和指导学生全面发展与成才能力的提高。
2.开设系列学习指导课。以系列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的开设为主线,开展全面(综合)的学习指导。从一年级新生入学开始,四年不断线地开设系列学习指导课,给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学习指导。针对一年级新生入学时存在的学习目标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适应等实际情况,开设涵盖“现代大学、大学生价值观、大学生学习观、大学学习心理与健康、大学学习策略以及相关公共基础课学习指导”等内容的学习指导课,让新生迅速了解大学学习特点,明确大学学习目标,认识大学学习过程和特点,掌握大学基础课学习方法,缩短大学适应期。大二开展专业教育,开设以专业分流引导、学科基础课、双学位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训练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指导课,充分发挥专业系的力量分专业开展。大三大四则通过本科生导师开展职业发展目标与专业学习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学习指导。
3.在校全过程学习指导。建立从新生报到、在校学习以及学生毕业等各个环节的全程学习咨询与指导。通过新生问卷调查,开展新生及在校生学情分析,了解新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从面上给以共性的指导和引导,并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特殊苗头给以个别的指导和援助。对在校生每学期的选课、成绩等学情进行分析,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各学院及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掌握学生群体整体学习状态和深入分析、发现个体学习问题,开展学习指导、学习预警、援助。结合学生经历的学期循环和学年循环的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重点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有针对性的讲座、报告会、交流会。如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解读系列讲座,考研经验交流会,四六级考试命题特点及应试技巧等,满足同学们不同阶段、以及不同层次同学们的学习指导需求。开展毕业生问卷调查,获取毕业班同学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评价意见,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教育教学体制、更好的开展学习指导工作、培养更优秀的人才积累经验。
篇10
【关键词】自媒体;大学生;阅读行为
近几年,随着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兴起,自媒体凭借其平民化、个性化、低门槛易操作、交互强、传播快等特点迅速被大众所接受,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等移动终端更是以其方便、轻捷带来了全新体验。在受自媒体影响的众多用户群体中,大学生由于观念开放、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追求个性等特点,成为了受其影响较大的群体。大学生阅读行为可分为两大类,其一为主导性阅读,其二为自由性阅读。前者有明确具体的阅读动机,如为应对考试,课堂补充……后者则指有整体的较抽象的阅读目的,没有具体的目标,如为提高自身素质,兴趣爱好所进行的广览博闻。但由于自媒体信息数量庞大、良莠不齐、可信度低,学生在阅读时很容易浪费大量时间在一些无用甚至是有害信息上,因此有必要对自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群体对自媒体的利用情况。
一、自媒体及大学生群体的阅读特点
(一)自媒体特征
网络自媒体是以web2.0为基础研究开发的,以网络作为手段,能为网民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等多种个人应用的独立空间,也是面向多数人的、信息交互传播的平台。如:微博、微信、QQ,贴吧,人人网,论坛,校园BBS,博客等,通过它们,任何个体都能在任意时间、地点提供或分享信息,表达自身观点或诉求。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和学者对自媒体特征的归纳,可以简单总结出自媒体主要有以下特征:(1)平民化和个性化;(2)门槛低、易操作 ;(3)互动性强、传播快 ;(4)可信度低 ;(5)不规范。目前,自媒体焕发出极大能量,使传媒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因话语平台的构建而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从而在参与社会事务等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二)大学生群体阅读特点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传播途径众多,大学生群体阅读特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主要体现在:(1)阅读目标的明确性:就业压力对学生自身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的要求导致这一现象。(2)阅读媒介的多样性: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的阅读进入了读屏时代和读网时代。(3)阅读内容的宽泛性:当今的大学生不仅阅读总量上升,阅读范围更加宽泛。(4)阅读程度的肤浅性:网络阅读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式的阅读,很难让人有时间去思考、去联想。(5)阅读习惯的欠缺性:根据调查,大学生的专业阅读往往是任课教师所要求的内容,较少学生自己去借阅专业书籍,如果仅从个体意愿出发,他们更喜欢借阅一些流行小说等轻松休闲类图书。
二、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现状分析
(一)调研背景
为深入了解自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针对当代大学生群体阅读特点,课题组设计了一份调研问卷,我们采取问卷调查方式,以河海大学常州校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问卷有效率87.75%。被调查者组成情况如表1。
(二)调研数据与发现
1、数字化阅读成为主流,远超纸媒阅读
伴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与普及,纸媒阅读已在数字化的潮流中不断下滑。在大学生群体这一“低头族”的主要组成成员中,数字化阅读更是占据了大半个江山,手机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稻菹允荆有30.48%的学生几乎不阅读纸质书、报纸、杂志。33.9%的学生尽管仍有传统的纸媒阅读行为,但是每天的阅读时间只有不足30分钟。与此相反,28.77%的学生选择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阅读,且阅读时间长达2个小时。在这一阅读媒介之下,平均阅读时长达到每天84.54分钟。另外受学生们欢迎与接受的阅读媒介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其他电子设备。可见,现如今的阅读媒介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化阅读者远超纸媒阅读者。
2、深度阅读限于理念层面,缺乏实际行动
深度阅读作为一种知识点覆盖全面,资源整合的阅读方式,能够克服浅阅读知识平面化的缺陷,促进读者对知识的理解,不仅能够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还能陶冶情操。然而,这些深阅读的好处与意义只是限于被学生所理解的层面,接受程度高,但付诸行动较少。数据显示,在深度阅读对个体发展重要性的问题上,62.39%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浅阅读习惯与行为使得只有5.41%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状况非常满意,高达17.95%的学生对自己的阅读状况十分不满意,一般满意的比例为48.43%。
在自媒体的快速发展对阅读行为以及阅读素养的影响上,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2、表3。
由上表可以看出,自媒体时代,阅读时间与阅读量明显提高,但是自媒体阅读是一种“读图”代替“读书”、“浏览”代替“思考”的碎片化、浅表化阅读,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成熟和人文精神的养成。
3、传统的阅读平台需要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数字化转型
从调查数据来看,无论是纸媒阅读还是数字化阅读,都难以满足读者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对于传统纸媒来说,能在数字化阅读发展如此迅速的形势下生存下来,本身就说明了其有数字化阅读所不能取代的优势,没有被读者彻底放弃。要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纸媒的数字化转型是必不可少的。而转型的重点无疑又在于内容与形式的丰富上。调查显示,学生选择自媒体进行阅读主要是基于兴趣爱好和丰富知识,分别占到74.93%和69.23%。而分析其爱好数字化阅读的深层原因又在于自媒体阅读以其方便灵活,内容丰富有趣,形式多样化,可及时与公众进行交流等众多优点。表4给出了学生利用自媒体阅读时的内容。从表4可以看出,可以实时了解周边人群近况的朋友圈、QQ空间,可以关心时政新闻,可以拓展视野、提高专业技能的行业信息、视频、图片等是大学生偏好的内容,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数字化阅读的方便灵活体现在,电子化形式使得人们随时随地想阅读就阅读,不受到书本的重量、体积的局限。而且,人们的阅读时间可以分散在任何不适合用来做一整件事情,比较零碎比如等人等的区间内(见表5),这样就解决了这个时间段内的枯燥无聊,还能吸收信息,节约了时间也增加了乐趣。
而在被问到阅读平台的哪些方面对阅读有重要影响时,除了48.43%的学生认为内容质量非常重要以外,有51.85%的人认为其内容多元化重要,同时,有高达60.4%的读者赞同版面美观对于阅读的媒介是重要的条件。可见,未来阅读平台改进的方向在于内外兼修。
三、自媒体影响大学生阅读行为的现状喜忧参半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比例急剧上升,阅读行为趋于多元化。与传统的纸媒阅读下的深度阅读相比,自媒体阅读平台对于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可谓是一把双刃剑,喜忧参半。
(一)阅读载体与阅读对象的转变,突破了传统阅读的时空局限
由调查可知,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大都通过电脑、手机等载体来阅读。而阅读对象又主要集中在QQ、微博、微信等沟通交流平台。信息的便捷、无纸化获取方式,使得学生们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利用零碎的时间,在任何地方都能达到阅读的目的,体现了阅读的高度自由化。例如,当学生需要某种专业信息时,不去背b经典,也无需去图书馆翻阅书本,只需手机上网搜索关键词,即可获得海量信息,大大节约了时间,节省了人力,满足了大学生“求快”的心理。
(二)阅读内容和阅读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了个性化阅读的需求,提供了互动交流的机会
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多方位的将读者想要的包括人文地理、专业知识、娱乐消遣等一系列信息呈现在读者面前,没有了传统阅读下对着书本上文字的枯燥,通过增加阅读过程中的趣味性,迎合了大学生读者群体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同时,一改传统阅读的静态性与被动性,学生们可以及时的互动,交流阅读的心得感悟,沟通情感。
(三)“碎片化”阅读,不利于理性思维的培养
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屏幕式阅读,拇指滑动的频率,使得大学生等阅读群体逐渐养成了浮躁的阅读心理,逐渐形成了快速浏览的阅读习惯。一味的求快,导致他们难以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与研究。惰性的阅读思维使得读者处于被动的接受他人的思想,而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就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以及批判吸收知识的阅读观念的培养。另外,缺乏认真的经典阅读体验,会致使学生性情浮躁,难以养成高雅的文化素养,导致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下降和人文精神的弱化。
(四)信息爆炸、鱼龙混杂,不利于思想上的引导
电子化也使得铺天盖地的信息泛滥,而尚不健全的监管体系又使得信息质量难以控制。不健康的信息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逐渐形成阶段的大学生群体极易造成误导。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思辨能力,很多学生容易出现偏离正向思维,随意从众,功利思想严重等一系列思想问题。
四、自媒体时代引导大学生科学阅读的建议与对策
(一)引导大学生阅读方向,宣传深度阅读理念
基于当代大学生群体阅读特点及其对自媒体的利用现状,学校可以利用其在自媒体上的影响力,宣传深度阅读理念,并在自媒体平台上对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分享和推广。可举办一些阅读经典的活动,如经典诗朗诵、阅读经典大比拼等等,增加学生对经典文学阅读的兴趣。要注重阅读调查,及时对阅读动向进行统计分析,积极的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阅读,并给予相关建议。
(二)学生个人自我调节,提高自身思辨能力
学生要有辩证的思想,学会独立思考。在阅读前人作品的同时不能少了批判思维。在阅读方面,不能总限于考证等专业性的内容。大学时期,应该不断地提高个人的综合素养,丰富充实自己。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阅读是提高自己的不错选择。学生需要慢慢地抛开考级考证的书,远离网络小说,根据自身的兴趣,去阅读一些有意义的有文化底蕴的书籍,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修养,同时也是自身受用一生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主动在自媒体平台上分享一些有精神营养的读物,带动身边人积极阅读。
(三)高校图书馆增加图书自媒体应用
图书馆拥有海量的价值读物,可是据调查分析,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程度。其中的原因有图书馆的书籍借阅需定期归还,并且一些文学读物等非专业性知识,学生更愿意用新媒体媒介阅读。因此,图书馆可增加自媒体的应用,如在微信上创建公众号,陆续推出图书馆的资源。自媒体的应用能让学生就相关内容进行沟通交流,更大程度地深化图书价值。
(四)打造高校自媒体平台,建立师生评论监管体制
高校建立自己的媒体平台,加强信息传播过程中内容质量的可控性,在传播个性化、自主化、及时性、交互性信息的同时,把握主流声音不缺位,正确引导学生思想。而在这一平台下,建立起一套师生评论监管体制,这不仅是聆听师生声音,让自媒体平台为师生提供更加对口的服务,更是一种加强内部信息安全、改进思想引导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明霞.新兴媒体对当代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研究[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0(2):112-114.
[2]王婷玮.新媒介环境下大学生的阅读问题[J]. 品牌,2014(7):142.
[3]黄晓斌,林晓燕,刘子明.数字媒体对大学生阅读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08(2):53-56、119.
[4]彭丽,姚亚峰,汪溶.新媒体时代惠州学院大学生阅读情况调研――基于90后的新视角[J].学理论,2014(9):169-170.
[5]黄晓芸.社交媒体使用对年轻人阅读行为及态度的影响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6]郭彩峰. 当代大学生阅读特点及发展趋势[J].图书馆学刊,2010(8):53-55.
[7]谢琳.国内自媒体研究现状综述[J].视听,2014(9):74-76.
[8]李雅楠.自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发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3.
[9]邱子桐,蔡庆庆.自媒体时代大学生深度阅读的策略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46-49.
[10]董莉莉.自媒体时代碎片化阅读的利弊分析[J].出版广角,2015(12):110-111.
[11]彭富明.浅析大学生自媒体阅读的引导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0):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