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6 06:42: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总结

篇1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生命周期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危及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对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大影响、急需学校甚至政府快速应对的负面事件。”高校突发事件除具有突发事件的共性,又因其特定的发生场所——高校而具有了其特性。高校作为知识传播的场所,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频发,这不仅影响了高校正常运作,影响师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也给学校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对应急管理的研究。陈安、王宏伟等提出了应急管理理论。赵林度在城市应急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其他学者从政策理论角度给出了对高校应急的相关策略。但在已有的研究中,缺乏针对中国高校的系统的应急理论研究和应急体系的构建。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为主线,研究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并提出相关策略。

一、基础理论

1.高校应急管理

管理学对应急管理的观点有很多。伊恩·L. 奥古斯丁认为应急管理是关于应急为何生,以及如何能够阻止其发生或恶化的研究;罗伯特·希斯认为应急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 ;格林认为,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事态已发展到无法控制的程度”。对于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丁烈云、杨新起等认为,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是指学校、政府在校园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急管理机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应急措施,预防事件的发生或减轻事件的危害,恢复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

2.全生命周期

全生命周期法将应急管理的全过程划分为减轻(Reduction)、就绪(Readiness)、响应(Response)、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减轻阶段是应急管理的第一个阶段。王宏伟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产的自然或人为致灾因子或降低脆弱性的行动”。在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中,我们将减轻阶段定义为“基于高校本身所采取的一切降低高校内突发事件发生可能性或减轻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的行动”。这一阶段所采取的安全措施是建校时就应注意的,在日后高校应急管理中不易补救的措施,如:高校选址、建筑设计、电路水管的布置、各处安全设施的配置等问题。该类措施使得高校在遭遇同等突发事件的冲击时,能将损失降到最小。就绪阶段是发展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的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包括:成立应急办公室、制定预案,进行预案演练等。该阶段任务完成后,高校应基本具备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能力,即为应对突发事件已准备就绪。该阶段在发现安全管理漏洞时应及时补救。响应阶段是事件的爆发、控制与解决的过程。应急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分别为信息获知、有效反应、重点应对。恢复阶段是在突发事件的主要矛盾解决完毕后处理次要矛盾的过程,主要包括排除危险因素,防止次生灾害、评估损失并修复受损设施、灾后公众心理干预、评价奖惩以及应急管理预案的终止。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就是从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研究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二、应急管理的全生命周期

1.减轻阶段

减轻阶段是应急管理最基础,也是最易被忽视的环节,该阶段要求高校选址避开突发事件易发地带;建筑质量及安全通道的设置符合国家标准;电路铺设为暗线,有效防止私接私拉问题;水管布局应与应急设施布局相适应。

2.就绪阶段

(1)应急组织机构。将学生管理办公室内分管突发事件的部分与保卫处分管突发事件的部分合并,成立一个专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办公室——应急办。应急办向上接受校办、党办领导,向下负责协调后勤部门、卫生科、宣传部门、心理部门、法律咨询部门工作,形成一个三级一体的领导体系。

(2)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针对该校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应急预案应该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全面具体地考虑突发事件的种种可能情况,并在实际应急工作中不断完善。

①应急预案制定。制定高校预案总则,明确高校有关部门相应职责,形成有序的常规化管理。按突发事件类别制定预案。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别制定,并结合高校自身情况有针对性的细化到某类事件。在同类事件的预案中,再对突发事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以及事件等级制定不同的方案。借助三维GIS的帮助,模拟出最佳应急方案。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多样性,各高校各自为战难以对所有突发事件做出预案。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拟将高校预案进行校际共享,对于已发生的高校预案中未曾出现的情况,可以参考高校突发事件预案库,再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制定出适合本校的事件处理方案。

②预案演练与评估。对于可积极应对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根据预案进行定期演练。

演练前,宣传部门负责进行应急知识普及,注意形式多样化,举办专家讲座、开展应急活动周活动,或者是应急知识进课堂,作为一门课程普及应急知识,调动同学参与积极性。做好演练宣传工作,向参与演练人群详细解释演练流程。

演练中,注意秩序,确保安全。对于耗费应急资源的演练,如消防灭火,可采取比赛方式,宣传应急器材使用方法。其他演练,应尽量使可能受影响人群都加入演练当中。

演练后,及时做好总结,发现预案中的不足,进行改正,并将演练结果及时反馈给参与演练人群。

(3)应急资源资金。高校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否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管理能力, 而高校管理能力是由可得资源和资金的多少, 以及有效发挥这些资源最大效用的能力决定的。

①资金。高校应急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一般应提取一部分资金作为预备费用,以应对突发事件。这类资金的资金量应视学校规模而定。资金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动资金,由后勤部门负责,用以购买更新应急设施。一部分固定资金,用以应对突发事件。

②资源。应急资源的配置应按国家标准定,同时兼顾学校自身重点,关注突发事件易发地带。应急完毕后,后勤部门及时动用应急资金中的流动资金购买补充应急物资,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4)学生心理问题监测。前诸多高校突发事件因学生心理问题而起,而该问题因平时不易发觉,破坏性大而成为高校应急中的棘手问题。据此,高校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心理健康检查,建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库,对检查中暴露出的一些有心理隐患的学生应给予关注,适当地由心理老师介入;加强日常师生沟通,确保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障碍,及时排除隐患。

(5)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评价。以组织弹性来衡量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工作水平。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系统的弹性是指其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能够恢复到初始状态或理想状态的能力, 包括恢复到正常绩效水平 (应急资源储备、专业救援人员比率等 )的速度。只有高校应急系统具有足够弹性,才能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3.响应阶段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现场人员及时将信息反馈至应急办,应急办负责学生工作与安全保卫工作的人员第一时间赶至现场,通知相关部门,合力控制局面。同时以电话方式口头报告党办、校办相关负责人。党办、校办接到报告后,及时组织应急管理各部门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上,应急办人员介绍突发事件起因及目前情况,对事件发展作出评估,而后根据高校已有预案或参考预案库中预案,制定解决方案,分配各部门任务。

各部门根据会议安排,负责相应工作。卫生处负责伤员健康恢复工作;后勤部负责应急物资的供给;学生处处理与学生有关事件,安抚学生;保卫处维持高校正常秩序,加紧巡逻;宣传部作为校方对外新闻发言人,负责向校内外公布事件进展,避免谣言产生,同时防止媒体过多报道产生负面作用,使事件成为反面教材;心理咨询部门负责对突发事件涉及人员的心理干预,稳定师生情绪;法律咨询部门确保事件的处理依法进行,收集事件处理过程中相关资料,为事后处理问题做准备。

4.恢复阶段

恢复阶段首要任务是排除危险因素,防止次生灾害,该工作主要由保卫处和后勤部负责。其次,评估损失,由应急办联合后勤部检查登记受损物资,人员伤亡,整理成书面报告,报党办校办,动用应急资金修复受损设施。 再次,心理干预,由心理咨询部门有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老师对涉及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减轻心理创伤,助其走出阴影。对于受打击较大的人群,需进行长期心理干预。然后是经济赔偿问题,突发事件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赔偿问题,双方常在赔偿金额问题上进行拉锯战,严重影响事件的快速解决。高校可设置法律咨询部门,由具有律师资格的人员常驻该机构,突发事件发生后参与赔偿问题的谈判,从法律角度加速赔偿问题的解决,依法办事。最后,由党办校办组织召开突发事件应急总结会,总结经验,发现不足,会议内容整理成知识,以报告形式存入应急管理预案系统。对此次应急中人员表现进行奖惩,应急终止通知。

三、各类突发事件应对策略

上文中提到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每一类相应的应对策略有所不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如下:

1.自然灾害类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是指高校驻地发生自然灾害危及高校的高校突发事件。一般包括气候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类应对策略为:遏制致灾因子,降低高校脆弱性,做好各个方面的监控和相应管理工作,尽量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具体有:注意建校选址,远离地震带和火灾高发区;建立和定期疏通排水系统等。组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成立应急办公室。明确责任人及其职能,并进行相应培训,从而在事件发生时能做到临危不乱,冷静地做出正确而高效的决定。各部门各司其职,在应急办的协调下有序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确保受灾人员安置及救灾资源供给。

2.事故灾难类

事故灾害类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发生各类事故灾害所造成的高校突发事件。主要包括:火灾事故、交通事故、校园周边安全事故等。除自然灾害类事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外,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中还需要注意的是:保卫处制定日常行为规范,远离和监控各种可能的致灾因子,如禁止使用违章电器,禁止乱接电路,校园内车辆限速行驶等;后勤部门注意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对安全通道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安全通道的畅通,并定期与宣传部门联合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应急办负责人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安排人员疏散,报警接警;卫生科负责现场急救;宣传部门事件起因及进展,避免谣言产生;心理咨询部门对受影响人群进行心理干预。最后,由应急办调查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理。

3.公共卫生事件类

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是指高校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师生健康的事件。该类事件应注意监控校内及高校周边食品卫生安全,普及相关常识。在高校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卫生科针对该问题迅速给出急救和防控措施,避免病情恶化和疫情扩散。宣传部及时公开事件处理进展,做好与师生家属、媒体的沟通工作,与心理咨询部联合对师生进行心理干预,避免恐慌和谣言。事后,应急办调查事件原因,并由法律咨询部门负责处理相关经济赔偿工作。

4.社会安全事件类

社会安全事件类突发事件是指高校内发生的社会恐怖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等。预防和应对该类事件,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制定相关政策,对少数民族进行相应照顾,避免民族宗教事件的发生;安保部门防止校外闲杂人员进入校园,遏制该类事件的致灾因子。心理咨询部门根据心理健康库的资料,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师生出现极端情绪。注重安保部门人员的日常训练,加强安保监控力度。事件发生后,应急办人员及时赶至现场,保护案发现场,第一时间联系警方,配合警方调查。事后宣传部门进行相关信息公布,心理咨询部门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干预。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化,社会对高校的关注度不断加强,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问题急待解决。本文根据全生命周期理论将高校突发事件分为减轻、就绪、响应、恢复四个阶段,并结合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的经验,提出各阶段应注意的问题。将数据库知识运用到高校应急中,建立师生心理健康库,随时监控,防止他人因心理问题暴力伤人。将法制观念引入高校应急管理,以法制化加速突发事件的解决。注重媒体的双刃剑作用,合理运用媒体公布讯息,避免谣言,同时防止媒体过多报道使事件成为反面教材。随着科技发展,类似于三维GIS技术也将运用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管理,使得管理科学化。一个越来越系统、法制、科学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必将有助于高校突发事件的避免和解决。

参考文献

[1] 丁烈云,杨新起,等.校园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

[2] 施雪华,刘耀东.中国高校应急管理的意义、问题与对策[J].新视野,2011(2).

[3] (美) 伊恩·I·米特若.危机!防范与对策[M]. 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 娄钰华,李生校.高校危机管理策论:一个模型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9).

[5] 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43-45.

[6] 王宏伟.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出文献版社,2010(8).

[7] 肖潇,朱大明,夏蓉.基于三维 GIS 的校园火灾应急救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河南科学,2011(1).

[8] GwyndafWilliams,S tuart Batho,LynneRussell.Responding to Urban Crisis- The Emergency Planning Response to the Bombing of Manchester City Centre [ J].Cities, 2000, 17( 4 ) : 293-304.

[9] 赵林度,程婷.城际重大危险源应急网络协同弹性研究[J].软科学,2008(3).

篇2

一、进一步抓好《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的贯彻落实。

1、做好街道本级的贯彻落实。以会议形式将《条例》纳入培训、研讨范围;发放《条例》到各居委会;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2、督促各居委会贯彻落实。各居委会要组织干部学习《条例》;要结合实际,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微信、网站等宣传渠道进行宣传。3、配合好县应急办对《条例》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二、进一步充实完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根据领导变动及工作实际的需要,对照街道各项应急预案,调整充实街道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各居委会对照自己的实际工作需要,建立自己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并上报街道。街道和各居委会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名单上报县应急办,加强街道与县应急办的沟通联络。

三、进一步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1、要绷紧应急值守“严防死守”这根发条,严格24小时值守纪律,做好应急值守排班工作。街道应急值班将以街道现有的值班安排为基础,确保每天都有人值班。2、以“两办”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为依据,强化第一时间报送,杜绝迟报、谎报、瞒报、漏报现象。建立信息报送的总结评估机制,在完成突发事件首报、续报后,要及时向县应急办报送总结,总结评估信息报送情况、存在问题以及改进措施;建立典型案例汇总分析制度,及时汇总、及时总结。今年至少向县应急办报送案例分析、工作调研等2—3篇。

四、进一步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及演练。

1、开展《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学习,切实提高街道应急预案管理水平和运用水平。2、根据街道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街道的各项应急预案;要求各居委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各项应急预案。3、至少开展一次应急综合演练,强化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战性,进一步规范应急演练程序,强化应急演练总结评估工作,提升应急演练质量。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管理与建设。

以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为核心,安照“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多灾种救援”的要求和思路,街道成立了一支应急救援队伍,并储备有各种应急救援物资。各居委会要依托基层警务室建设、组织一支不少于20人的兼职应急救援小分队,发挥突发事件“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救援处置作用。并将救援队伍、信息员名单报送街道。

篇3

关键词:医院;应急管理;认识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变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医院承担着救死扶伤的重要职责,在应急事件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应急管理水平是检验医院综合实力的首要。

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处置预案

在应急管理“一案三制”(即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法制)体系中,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迅速、有效、有序的行动方案,成为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的重要抓手。医院涉及的应急预案很多,在医院国家等级评审中,各种预案占相当一部分内容。从符合大型现代化医院管理处理紧急事件的视角出发,应充分考虑新形势下医院紧急事件应对的各个环节,制订一系列紧急事件预案。例如,重大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包括重大伤亡抢救预案、重大治安事件应对预案、紧急情况人力资源调配预案、病人高峰合理分流患者预案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包括食物中毒抢救预案、甲型H1N1流感防治预案、H7N9流感防治预案等;突发医疗救护事件应急预案:包括职业暴露、生物安全、输血反应、废物意外事件预案、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等;突发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处理和人员疏散预案、电梯意外事件预案、停电预案、停水预案、停气预案及设备供应应急预案;网络信息系统故障预案、信息泄密事件处置预案;节假日期间物资领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医疗纠纷应急处置及引发群众性事件预案;病人意外伤亡、逃亡处置预案等。医院涉及的预案方方面面,需要重视的是预案的编制,无论是重大事件预案,还是专业性预案,均不可随意照搬照抄,必须符合医院的环境条件、技术条件、人员条件和资源条件,注重系统性、实际性。在建立各种预案过程中,要解决突发事件的事前、事发、事中、事后谁来做、怎样做、做什么、何时做、在哪里做等问题,包含突发事件的情景、参与应对的机构和人员、应对所使用的资源、应采取的行动四要素。所采取的应对措施既要严格遵循技术规范,又要遵守法律法规,内容既要非常具体,又要简单明了、容易操作。除此之外,预案在使用过程中要不断修订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每年进行修订,对人员进行调整,对处理流程进行优化,将修订预案当作总结经验的过程、查找薄弱环节的过程和改进工作的过程,以求达到准确无误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2无缝隙开展应急管理教育培训

每当人们在回顾总结突发事件的时候,总存在人群应急处理知识欠缺的问题。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应急知识和能力须人人掌握,全面开展培训非常重要。首先要学习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如《突发事件应对法》《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让全体员工对提高参与应对应急事件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其次要对各种预案进行演练,通过自学自背、讲堂讲授、案例分析、事件评估学习,人人总结经验,人人参加考试,人人熟知流程,使应急知识入脑入心。实施分层演练培训,以各科室为主体,行政后勤科室要开展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相关紧急事件预案演练,提高组织管理及科学研判、后勤支撑能力;临床医技科室开展本专业预案的演练,如伤亡抢救、意外抢救,重点训练应对流程的合理性,反应的迅速性,处理事件的冷静性,提高救治能力。要将应急知识培训演练纳入全面质控管理,纳入个人年度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纳入新职工岗前培训,确实让每个员工重视。对于人人必须要掌握的火灾事件、电梯事件、地震事件、治安事件等基本逃生本领,每年须开展规模演练,让员工不仅学会保护自身安全,还要具备协助病友及群众逃生的能力。要适应新形势开展紧急事件新闻发言、信息报告制度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员工掌握和理解应急管理专业术语,了解媒体的运作规律,谨慎发言、规范传播信息,按规定向上级报告。创新思路,建立应急志愿者奖励机制,在常青藤志愿服务队中开拓组建一支医院应急志愿者队伍,根据各自专业特点,对应急志愿者开展规范化培训,提高志愿者救援素质。加强群众宣传,制定医院应急处理知识手册,把手册放在候诊厅、病房、医护办公室各个服务窗口,方便医护人员及病友了解医院各个部位的注意事项,以及突发事件应对知识。在电梯间、各应急通道口、有危险危害地方张贴紧急处理事件的方法、标示、示意图。利用微信、短信、网站、电子显示屏、电视等广泛宣传医院应急管理常识,使医院应急管理培训全覆盖,人人训练有素。

3无盲区管控突发事件危险源

篇4

牢固树立危机意识,全面贯彻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加大预案编制力度,力争在今年年底做到全市所有部门、单位、企业预案全覆盖。市有关部门要对本部门所牵头的专项应急预案和所承担的部门应急预案开展一次全面的审查,根据本系统、本单位实际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不符合有关规定和实际情况的预案及时进行修订。年内要基本完成市级全部专项应急预案的修订任务,并组织编写市级专项应急预案操作手册。县区政府要根据自身实际,适时组织开展所属预案修订工作。预案编制和修订过程中,要认真总结预案编制经验,分析查找预案实施的不足和问题,结合新情况、新要求,研究新方法、新措施,着力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预案编制水平。

继续加强应急预案演练活动,以检验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提高能力。今年,市政府应急办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2次市级专项预案的演练。县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认真组织开展群众参与度高、应急联动性强、形式灵活多样的应急演练,不断提高演练的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特别要加强和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的综合性演练。演练组织和参与单位在应急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内容、环节、联动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二、扎实推进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应急管理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学校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办〔〕10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应急管理工作的通知》(政办〔〕38号)精神,不断加强基层应急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组织体系建设、应急队伍建设和宣传教育等各项基础工作,使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逐步迈入常态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单位在预防、发现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第一关口”作用。

制订全市应急管理示范点标准,着力推进应急管理示范点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基层特点、满足群众需要、操作简便易行的基层应急管理模式,有力推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今年,要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得好的社区、农村、企业、学校中评选出一批单位作为全市应急管理示范点,并争取有4个以上单位进入全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的行列。

三、认真做好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公众媒体,多渠道、多层次、立体式地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把应急避险常识逐步普及到千家万户。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应急避险防灾知识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列入课堂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全面开展“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活动。

根据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结合不同岗位的实际,有计划、有重点、多形式、多途径地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重点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应急管理专业人员、特种岗位作业人员、学校教师、志愿者等有关人员应急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应急领导指挥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救援抢险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进一步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和监测预警工作

建立风险隐患定期排查制度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完善风险隐患信息数据库,加强动态监管。严格实行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治责任制,按照属地、属事原则,县区政府和市有关主管部门要在上半年完成本地区、本系统、本行业范围内各类风险隐患的排查工作,并制订和落实综合防范措施,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进一步加强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根据突发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完善基础信息数据库。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加快重点区域、重点目标、重点场所监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基层信息员队伍建设,实现人防、技防、物防及其它各类监测手段的优化组合,不断扩大监测面。进一步健全市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规范预警信息程序,拓宽预警信息渠道,扩展预警信息覆盖范围,努力实现预警信息的全天候、全区域覆盖。不断加强风险隐患信息的分析研判,提高预警信息的及时性和精准率。

五、着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59号)和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政〔〕6号)精神,大力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全市应急救援队伍的普查、统计和调研,制订实施关于加强全市应急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整合、优化、充实现有应急队伍的人员力量和装备资源,健全完善调度、管理、协同机制,全面提升各类突发事件应急抢险救援能力。重点加强公安、消防等骨干应急队伍建设,实现“一专多能、一队多用”。努力提高防汛抗旱、事故救援、水电气抢险、医疗卫生急救等各类专业救援队伍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志愿者队伍。积极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民兵、保安员、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相关人员在应急科普宣传、信息收集报告和先期处置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企业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企业突发事件的自救能力。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救援队伍应急抢险综合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断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合成应急、快速响应能力。

六、逐步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全市应急物资综合保障系统建设,建立常备应急物资储备目录,科学确定储备品种和储备规模。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充分发挥社会储备的作用,实现政府储备和社会储备有机结合。继续开展全市主要种类应急物资(装备、设备)调查和登记,建立完善应急物资装备数据库,建立应急物资调剂和保障办法,力争实现各类应急物资的综合动态管理和共享通用,切实增强应急物资综合保障能力。

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防灾抗灾能力和水平,继续完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配套建设,着力推进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建设步伐,重点增强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供油等生命线的备灾和应急保障能力。组织开展全市“十二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七、大力推进应急平台建设

在充分依托和利用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平台,整合现有的各类信息化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和需要,依靠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相互支撑、安全畅通的全市应急平台体系,实现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监控、预测预警、信息报告、综合研判、辅助决策、指挥调度和总结评估等功能,形成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信息与指挥协调体系,为有效预防和高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今年要实施并完成市政府应急指挥平台一期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与省政府应急平台和市有关部门应急平台的互联互通、图像传输和应急通讯、视频会商。县区政府和市各有关部门要全力做好支持配合和参与共建工作,并要积极做好市应急平台向县区和部门延伸的有关前期准备工作。

八、不断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安排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应急值守工作岗位,并为值守工作提供基本条件和必要装备,确保应急值守工作需要。要逐步推进专业化值守,不断加强对应急值守人员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应急值守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坚持重大节假日、重要时期、敏感时段、高危行业的24小时坐班值守、领导带班制度和抽查通报制度。各部门和各单位应在放假前将值班表传报市政府总值班室。

加强突发事件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拓宽信息来源渠道,组织开展信息员队伍业务培训,提高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认真贯彻省政府办公厅《突发事件信息报告情况通报办法》,进一步落实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责任,建立完善突发事件信息报告考核办法。对因迟报、瞒报、漏报和误报、谎报突发事件信息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篇5

一、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处置相结合的原则,以提升应急能力为核心,以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为抓手,进一步夯实基础,广泛发动群众,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

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一)健全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成立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各机构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局应急管理工作组,工作组下设应急办公室在行政办公室,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担任应急办主任。

应急管理工作组工作职责:负责全系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领导和指挥,并根据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开设应急指挥部或协调相关职能部门组建专项应急指挥部,开展具体处置工作。

应急办公室主要职责:预案启动期间,负责落实应急领导小组指示和专项应急指挥部部署的各项工作;负责信息搜集和情况汇总,并及时报专项应急指挥部;针对本预案明确的情形,做好相关的市场预警工作。非应急状态下为常设机构,要对县局各股、室、队制定的专项应急预案及各工商所的应急预案进行备案和管理;开设应急指挥部或专项应急指挥部时,与有关股、室、队共同负责预警信息中心工作;承担应急领导小组和专项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应急事项。

(二)建立应急管理工作机制

1.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制度,各工商所要将辖区内所有市场主体纳入职责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范围。依法接受并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监测、预警机制。一是建立市场骚乱、群体性消费事件等突发事件的监测机制。以12315网络、市场监管巡查制度为基本平台,建立完整、准确、全面、及时的市场信息的收集、报告、分析研究等监测机制,准确把握可能发生的市场骚乱、群体性消费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迹象。二是建立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立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的预警制度;健全对突发事件或根据分析预测结果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确保预警的及时、全面和准确。严格突发发件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制度,及时、准确、客观、规范地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3.建立危险源、应急资源台账管理制度。各机构对所管辖区域、行业的危险源建立台账并进行动态管理。定期将台账报送县局应急办,县局应急办负责汇总全局应急台账,以供应急管理工作组决策指挥使用。

4.健全常备不懈的应急机制。一是建立以应急管理工作机构人员为主的日常值守制度,明确值班值守有关工作职责、工作规范以及工作要求,配备专门的应急通信设备(传真机、电话等),确保24小时通信的畅通;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以及其他重大特殊敏感时期值班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设立专门的应急值班室和值班专线电话,实行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重大节日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二是建立与新闻媒体等突发事件信息沟通机制。依托新闻媒体的信息源和信息渠道资源,拓宽信息报送渠道。三是提高对应急机构人员的处置能力。加强对应急机构人员的业务和处置能力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性和研判水平,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先期综合处置能力。

三、提升应急管理能力

(一)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启动对应急预案的修改完善工作,主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修改完善现有应急预案。我局于2011年制订了《市场监管应急预案》以及部分专项预案,但部分预案存在形式不规范、内容不全面、可操作性较差等问题。县局各股、室、队,要结合当前应急管理工作的实际,对全系统《市场监管应急预案》以及相关专项预案进行修改完善,提高预案的完整性和可操性。二是继续制订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根据《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管应急预案》所明确的应急管理任务以及省、市、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要求,继续制订相关的专项应急预案,把专项应急预案作为市场监管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力求对应急管理任务的全覆盖。三是着手制订相关应急管理保障预案。要根据各项专项应急预案所涉及的相关保障需求,着手研究制订并逐步完善财务、通信、装备等专项应急保障预案和落实规划。同时,还要着手制订《市场监管应急预案演练指南》和演练计划等,切实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应急预案体系。

各项应急预案制定、修改、完善任务分解:

1.《突发重大疫情及严重自然灾害市场监管应急预案》(责任机构:市场股)

2.《因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引发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责任机构:市场股)

3.《猪肉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责任机构:市场股)

4.《打击传销应急预案》(责任机构:经检队)

5.《处置突发性集体上访事件应急预案》(责任机构:办公室)

6.《办公大楼安全保卫应急预案》(责任机构:办公室)

7.《市场监管应急预案》,2011年7月制发。(责任机构:市场股)

各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修改、完善相关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应急管理预案。

(二)推进应急队伍建设。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我局应急救援队伍。建立健全年度应急管理演练制度,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演练,重点突出突发事件预警、指挥机构展开、应急响应和处置等程序的演练,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相关人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加强应急管理的教育培训。一是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完善应急管理培训体系,对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定期培训;二是组织应急管理全员培训。结合业务培训、业务学习以及组织应急演练等形式,对全系统人员进行应急管理的培训,提高人员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自觉性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三是加大应急管理知识宣传力度。利用门户网站、宣传栏、印发宣传手册以及集中宣讲等形式,以应急管理相关知识和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对全系统人员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全系统人员参与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识。

(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一要筹措资金按相关要求配齐配足必备的应急物资。二要建立规范的物资保管库,建立应急物资管理台账,制定领用、归库、核销、维护等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应急物资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处于功能状态。三要掌握全县主要灾害庇护场所分布情况,针对我县灾害事故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布局应急物资储备点。四要加强正确使用应急物资装备的业务培训,确保应急装备发挥最大的功能。

四、扎实做好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工作

(一)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各机构应强化对各类危险源(区域)和因素以及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建立风险隐患数据库,对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风险隐患,要限期治理,对情况复杂、短期内难以完成整改的,要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做好监测和应急准备。

(二)做好预警预报工作。严格值班纪律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杜绝迟报、漏报、瞒报、谎报信息。完善预警信息通报与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媒体和手段,及时预警信息。

(三)宣传普及应急知识。涉安、涉稳、涉灾机构要针对我县灾害事故特点广泛深入宣传防灾避灾避险的科普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篇6

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基本情

截至2011年底,我局进一步完善了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置原则、程序、方法及保障措施。在应对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方面,陆续制定出台了《市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餐饮服务环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保健食品化妆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特殊药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药械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实施细则(试行)》等一系列保障制度,力求从制度上落实监管责任,保证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二、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根本目标,严格遵循“政府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的应急工作方针,扎实做好事故应对基础工作,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人员和措施保障。妥善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了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对群众身体健康造成的损害,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保障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完善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一是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并设立了一名应急工作联络员;二是健全队伍和配备必要设备。建立了由15人组成的应急处置小分队,明确了应急车辆,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进行了内部演练活动。三是加强应急网络建设。在市局网站上建设了“应急管理”窗口,公布了应急管理办公室联系方式和日常管理工作职能,与各县(区)和重点企业建立了通畅的网络信息体系,要求各县(区)局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

(二)完善应急预案机制体系建设。根据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相关预案。进一步修订了《市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市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健全覆盖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食品药品安全应急预案体系,督促各县(区)局做好区域应急管理工作,实行日常管理与动态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预案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应急制度和长效机制建设。近年来,我们在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上进行了有效探索,努力加强涵盖应急管理在内的长效机制建设。将风险管理体制建设列入全年工作重点和重点考核项目,组织专门班子,对风险隐患排查、评估、预警、处置等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探讨,基本理清了路子,形成了一套可行的管理制度。作为突破口,我们重点加强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制度建设,建立了市、县(区)、乡三级监测网络工作例会制度、病例报告质量督查和认定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督促医疗机构实施药师进临床制度,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进一步加强了对各级监测站点的调度和现场督导,实现“五个及时”:及时收集整理各类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及时总结、分析、评估全市药品安全风险状况,及时药品不良反应预警信息,及时上报、反馈省、国家局,及时将不良反应大的药品清除出市场。

(四)进一步做好事故救援准备。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咨询小组,召开重点医疗机构座谈会,提高医疗机构对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医疗抢救的责任意识,确保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组织协调现场救援,控制险情,减少损失。

(五)认真排查整治安全风险隐患。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假劣药品信息报告系统,一旦发现假劣药品,立即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实施控制;建立了一支食品药品安全群众协管员队伍。二是加强专项整治,扎实开展了农村食品、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地沟油”专项治理、含罗丹明B火锅底料、重大节日等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集中整治和化妆品原料、痘痘美肤精华液681化妆品、化妆品违规标识等监督检查,经过整治,有力地规范了全市食品、保化品市场;全面开展和加强了基本药物、含麻黄碱复方制剂、疫苗、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打击制售假劣药品等重点工作。总体来看,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监测网络体系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七)积极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工作。米易县普威镇发生家庭聚餐引发的群体性公共卫生事件后,我局在第一时间立即指派相关人员赶赴事发现场,对事故发生原因及前期处置进行了解,并协助指导米易食品药品监管局处置善后工作;同时,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家宴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强化对农村自办宴席和学校食堂等集体用餐的指导,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有效防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八)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工作。一是建立健全了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值班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工作。设立了应急管理值班室和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设立了重大节假日或重大活动期间的流动值班制度,提前排好值班表,每逢重要节日来临,局领导带队、各处室负责人参加,轮流倒换,值班人员保持24小时通讯畅通,并时刻加强对各县(区)局和重点企业的监督和调度,确保节日的食品药品安全。二是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工作信息报告制度。节日值班和应急值班人员全权负责对突发事件或突发事故的信息采集、报送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在突发事件发后的规定时间内上报到市应急办。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是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需要多部门衔接、协同配合,需要政府牵头,统一协调,统一指挥,统一组织,逐步形成相互衔接、完整配套的应急预案体系,加强预案的演练,保障预案演练经费。二是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公众食品药品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仍待提高,突发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信息机制建设相对滞后。

为进一步提高防范应对食品药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特提出以下工作建议:

一是健全食品药品应急管理机构,成立应急办公室,配备专职应急办主任。重点开展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和药械突发事件应急演练、应急知识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强化企业和监管部门的应急能力。

篇7

一、应急体系

我局成立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了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实施突发事件专项应急工作。我局安排落实应急预案编制、应急物资储备、应急培训和宣传教育、应急救援队伍装备配置和应急演练以及监测预警等工作所需经费,建立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和突发事件信息公开制度。我局应急体系健全,确保出现突发事件能够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工作精神做好应急工作。本项考核分值20分,我局全面做好,自查得分20分。

二、预防与应急准备

我局制定了《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并把《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上报本级政府和上一级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开展重大活动制定应急预案上报上一级政府相关行政机关备案,在本局网站上公布《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和应急预案。我局根据不断发展的形势和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精神及上级部门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部署,每年对《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等进行一次修订,删除过时和不合事宜的条文,补充新的条文,使《自然灾害预案》、《防洪防台预案》等符合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要求,确保突发事件预防预警工作到位,能够有效处置。

我局根据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明确了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公共卫生治疗和观察场所,设置了统一、规范的明显标志,所有应急场所向社会公布。我局制定了突发事件分析研判制度,定期召开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领导小组会议,对突发事件工作进行评估,对突发事件趋势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打下扎实基础。我局建立起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的管理制度,落实到相关科室和相关人员,实行分级分类管理。我局建立统一的危险源、危险区域信息库,加强对信息库的管理,提高信息库的质量,确保各类信息真实有效。我局根据工作职责对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建立数据库并实行动态管理,定期将危险源、危险区域的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及防范措施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并按照有关规定在本局网站上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我局建立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及时对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进行排查,对排查出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隐患,落实工作措施,彻底消除隐患,确保社会稳定和谐。2012年,我局没有发生一起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矛盾纠纷,有效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谐。我局建立了维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加强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领导,切实防范社会稳定风险,取得较好成绩。我局为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配备了必要的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加强对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的管理,保持专业器械、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的性能和技术标准,确保在使用中不出现问题。我局对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举行了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演练,2012年进行了X次演练。我局建立了应急管理培训制度,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应急管理培训制度,以制度保证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有效开展,取得实际成效。我局通过各类方式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法律、法规和自救互救等应急知识宣传普及活动,将本局组织应急演练情况报区应急办备案,每年度未将本局应急物资储备情况报区应急办备案。

本项考核分值30分,我局按照要求逐项做好,基本符合考核标准,自查得分29分。

三、监测与预警

我局建立突发事件监测体系,除本局自行监测掌握、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外,还广泛通过互联网、监测网点、信息报告员等多种手段和渠道,掌握、收集突发事件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我局强化信息报告制度,要求有关人员严格按照上级精神做好信息报告工作,如发生较大以上级别或敏感地区、敏感时段的突发事件,及时向区应急办上报信息和做好信息续报,不得出现信息迟报、漏报情况,决不允许出现信息谎报、瞒报情况,同时我局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联系方式,公布了联系名单和联系电话,确保信息报送畅通,让各级领导及时掌握信息情况,作出正确决策。我局建立应急事件24小时值班制度,设置值班台账,要求值班人员按照24小时值班制度要求值好班,做好值班台账记录,决不允许脱岗、漏岗,决不允许找门卫和工勤人员代为值班,发现值班人员违反24小时值班制度的,严肃批评,责令整改,造成损失的,给予纪律处分。我局加强值班室硬件建设,确保值班室设置合理,设施设备能够满足值班需要。本项考核分值30分,我局做得较好,没有发生问题,基本符合考核标准,自查得分29分。

四、应急处置

篇8

(一)编制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预防、控制和妥善处置全区学校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生活秩序的稳定和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教育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市编制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市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区基础教育各中、小学及幼儿园。所称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是指突然发生,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及生活秩序的重大安全事故。

(四)工作原则

1.“统一指导、分级负责”的原则

区属中小学、幼儿园及各直属单位若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应及时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要按照规定时间向区委、区政府、市教育局报告。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由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必要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妥善处置。各相关责任单位派专人迅速赶赴现场,积极协助指导处置工作。

2.“系统联动,群防群控”的原则

学校发生重大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区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要立即深入现场开展工作,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党政主要领导和班子成员要紧急行动,各年级、各班级负责同志要按照学校应急预案的要求深入一线,积极做好事件、事故的处置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影响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安全隐患,要立足防范,抓小、抓早、以快制快。一旦发生重大事件,要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应对,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解决在校内。

4.“措施得力、救人第一”的原则

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应采取一切得力措施,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发生火灾、地震、校舍坍塌等事故,在迅速报警的同时,应紧急组织师生安全有序地疏散,救护受伤学生;发生食物中毒、卫生防疫等事故,在迅速报告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同时,应紧急将受伤、中毒学生送往医院抢救;要坚持“救人为本、救人第一”的原则,在组织抢险救灾时,严禁中小学生参加。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领导机构。区政府成立区处置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应急领导小组),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任副组长,区政府办公室、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民政局、区安监局、区食品药监局、区政府新闻办、公安分局、交警大队和当地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分管领导为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全区教育系统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2.对重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做出决策,根据突发事件情况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统一部署实施应急救援,并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3.负责定期召开应急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做好校园安全稳定的有关工作。

4.监督、检查各成员单位重大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5.负责对事故的原因、责任组织调查,提出处理意见,并经区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审查后适时予以公布。

6.完成区政府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办事机构。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育局。主任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和局长担任,副主任由副局长和区政府总督学、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担任,成员由教育局各科室科长组成。

办公室主要职责:

1.按照应急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要求,具体负责督促、检查各学校的预防和处置方案,并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调整、修订和补充。

2.负责应急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实施。

3.当事故发生时,负责做好校园的秩序维护和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配合上级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5.负责全区校园安全稳定工作的总结、报告及信息工作。

6.完成应急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四个工作组: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校舍安全检查工作组、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及应急抢险队。

1.值班管理与信息报送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党办、行办、电教中心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安排局机关安全值班工作,加强对值班的管理与监督,确保24小时联络畅通;迅速传达安全工作有关部署和工作要求,向区委、区政府及市教育局及时报送学校突发事件、紧急险情及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对突发性安全事件的处理情况等。

2.校舍安全安排检查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负责人担任,成员由计财科、安保科、勤俭办等科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全面排查突发性安全事件后学校校舍出现的安全隐患,认真登记、统计房屋、围墙等校舍受损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对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勘察、鉴定、分析评估;加强陈旧房屋及损伤教室的管理,及时拆除存在严重险情的校舍,彻底消除校舍安全隐患;进行受损校舍修复、重建等工作。

3.学生及教师管理工作组

组长由区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等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基教科、人事科、成职科、督导室工作人员组成。主要职责:引导师生正确面对学校突发性安全事件,做到提高警惕不慌乱,有力有序保安全;指导学校开展师生安全教育,完善处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适时开展疏散演练和自护、自救能力训练;当发生突发事件影响学校正常工作时,组织学生分流,统筹调配师资力量,在确保师生生命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恢复上课,维护教育教学秩序稳定。

4.应急抢险队

(三)成员单位职责

三、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预警。区教育局要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影响因素进行有计划、系统地长期观察,积累第一手资料,认真研究随时出现的新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隐患,对出现可能影响校园及社会稳定的言论、动向或事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健全信息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区教育局要在各学校确定信息联络员,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由学校汇总各方面信息,及时报告区教育局,并随时保持密切联系。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突发紧急情况应当坚持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四、实施步骤

(一)突发性

1.信息报告

若发现学校有突发性的苗头,学校应立即向区教育局报告。区教育局接到报告后,要加强对事件的严密监控,做好信息的收集、分析、报告和情况通报工作,坚持24小时值班,确保在发生重大突发性事件时,做到快速反应,妥善处理。在此期间,区教育局要处于戒备状态,保证联络畅通。加强校园网络管理,防止有害信息传播,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坚守工作岗位,未经上级批准,不得离校出差。

2.应急处置

若校内出现群体性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时,区教育局要及时深入事发学校,采取措施,有效处置,化解矛盾,控制事态的蔓延和扩大。同时,要及时向区委、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信息,并要防止不实有害信息传播,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在中别有用心、蓄意破坏、危及公共安全的极个别人,要及时报请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和监视。各学校要严格门卫管理,防止学生串联和外出集会、游行,防止社会闲杂人员进入学校;学校党政领导、班主任要深入学生班级、宿舍,面对面地做好学生的教育疏导工作。

若突发事件已出现在部分学校且已激化,有串联、集会、到校外示威、游行的迹象时,区教育局要迅速深入事发学校,了解情况,靠前指挥,果断处置,并做好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整理工作,及时反馈给区委、区政府。一旦学生走出校门上街集会,游行时,要派人劝阻和随队维持秩序,防止学生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防止学生出现过激的违法行为。各学校要进一步发挥党政工团组织及党政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学生会以及学生党团员骨干队伍的作用,切实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校不漏班、班不漏人。同时做到教师不停课、学生不停学,加强校园管理,严格控制人员出入。

(二)突发性安全事故

突发性安全事故主要包括突发性校舍安全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事故、食物中毒等各种校园群体性伤亡事故。

1.事故报警

各学校若发生事故要及时报警并传递事故信息,通报事故状态,为果断处置事故赢得最佳时机,使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应引导教育每个师生在发现事故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报警。在学校内部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在积极做好师生自身保护和救护工作的同时,立即报警并向学校领导及区教育局报告。

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危险程度、师生伤亡情况、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2.紧急疏散和现场急救

事故发生后,学校应立即根据现场事故发生情况,设立事故现场警戒区,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将学生撤离到安全区域,控制事态发展,抢救受伤师生;现场救助人员在施救前必须做好自身防护措施,施救时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措施进行。

3.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必须即刻赶到事故第一现场,指挥或指导、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处理。各工作组应结合本小组业务特点,稳定师生情绪,做好财务保障、人力和车辆保障,以及信息报送工作,科学、及时、有效处置突发事件,确保广大师生生命及财产安全。

(三)突发公共卫生类事件

1.信息报告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学校要迅速向区教育局报告信息。区教育局要同时向区政府和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2.应急处置

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启动预案,指挥、部署应急处置工作,防止疫情蔓延、控制事态发展。卫生主管部门要迅速联系和配合医疗机构开展对中毒、患病师生的救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进一步扩大。区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卫生监督部门封锁和保护现场,排查致病因素,消毒污染区,隔离接触者,做好对中毒或患病人员的救治。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预防和自我保护意识。配合教职工做好安抚慰问工作。

(四)应急结束

在实施应急救援后,险情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清除,事发地人员和遇险对象已全部脱离险境,由应急领导小组确定应急响应结束。

五、总体要求

(一)各单位、各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落实本预案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学校要不断完善维护学校稳定、确保学校安全的工作机制,健全制度,落实措施,按照突发性事件处置程序制定详细的应急反应工作流程。要做好处置学校应急突发事件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储备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及时有效。

(三)各中、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本预案,制订本学校、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报区教育局备案。同时,区教育局要督促区属社会力量办学单位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进行管理。

六、奖惩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市区总体应急预案》中的有关规定,对本预案实施中的行为进行奖惩。对参加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做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在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失职、渎职等行为,或者迟报、瞒报、漏报重要情况的有关责任人,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

(一)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牵头编制,经区政府批准后实施。

本预案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二)预案修订和管理

区政府有关部门应根据本预案确定的工作职责制定本部门的部门预案,并报区政府备案。

根据《市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暂行)》的规定,本预案原则上每三年修订一次,若本预案出现不能与上级或者同级应急预案保持衔接;应急指挥体系或者职责调整;相关单位或者人员发生变化;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或者应急演练结束后,发现应急预案与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情况,由牵头编制单位及时进行修订。

篇9

一、领导重视,演练活动组织到位

这次消防应急演练活动,安排周密,从演练策划、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到正式演练所经历的各个阶段,公司领导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从审定演练方案,到确定演练目的、原则和规模,全程参与演练方案的讨论和修订工作,为“消防应急演练活动”的成功演练提供了有力地保障。

二、筹划缜密,演练方案安全可行

根据应急预案演练的要求,从我公司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本次消防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火灾事故的应急演练。其主要目的是使每位参与者能学会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火场逃生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化解风险自救能力。在演练前期,经过认真研究,拟定了“20xx年消防应急演练方案”,公司安委会针对本次消防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方案中就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对象都作了具体的安排。

三、通过演练,活动达到预期目的

1、参与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对抗击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现场演练人员能有效组织、迅速地对火灾事故警报做出应急反应,为今后应对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通过演练前组织的消防基本知识培训,使参与演练人员的消防安全知识、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事故发生后逃生技巧都得到了提升。

3、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客观评价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找出弥补的措施,对预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估。并完善预案,为下一次演练提供参考,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篇10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并举”的方针,立足于“早部署、争主动”,以把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出事件损失降到最小程度为目标,按照统一指挥、高效应对原则,组织开展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工作目标

坚持预防为主,防止因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造成基础设施、设备等损失。坚持以人为本,及时抢险,避免人员伤亡,努力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保障审计系统的人员安全和财产安全,确保应急物资及时调动。坚持保障供应,做好全县重大自然灾害期间的应急物资发放、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物资发放公开、公平、公正;资金使用安全。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县审计局突发性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股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组、应急处置组:

(一)综合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综合协调、对外信息、预警预报等工作;负责灾情统计、核实和上报等工作;负责生活物资、应急物资储备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善后处置工作;负责宣传报道、舆情监控等工作;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二)应急处置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力量;负责突发性事件的应急抢险、现场救援、临时安置等工作。负责受灾群众安抚和政策解释等工作。

五、应急响应

发生突发性事件后,相关人员应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领导小组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先期处置,并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县应急办。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组织有关人员开展善后处置工作,改进和完善预案,总结经验教训,整改存在隐患,组织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六、应急保障

(一)通信保障

办公室负责收集、建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应急联络信息,单位全体人员保证全天24小时通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