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环境应急演练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9 20:10: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发环境应急演练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突发环境应急演练总结

篇1

【关键词】无脚本;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能力;创新;实践

应急演练作为检验、评价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应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应急演练方式以展示示范为主,不重视演练评估总结环节,在检验和锻炼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且实战性不足,协调配合不够,不能客观反映应急力量的实际能力。要提高应急力量的实战能力,必须探索和尝试更加贴近实战的演练方式方法,真正锻炼队伍,提升实战能力。

为此,公司大胆创新,将度夏和度冬前期定为“应急演练周”,按照“演练即实战”的要求,结合模拟推演突出实地演练,提出开展不预先通知演练时间、地点和课题,不制定演练脚本的“无脚本”综合应急演练。重点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指挥人员的临机决策能力、应急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与协同联动能力。通过应急演练工作,向公司系统宣贯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思想认识,明确具体工作职责,掌握应急响应流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一、“无脚本”应急演练的开展情况

为确保“无脚本”应急演练活动成效,公司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相关工作。

1.准备动员阶段

1.1梳理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确定无脚本应急演练可实施性。

准确、完善的应急预案是开展无脚本应急演练的基础。公司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应急预案的相关要求,已建立了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其内容涵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四大类突发事件的处置。按照动态管理要求,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方案,考虑突发事件应对、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情况,分析预案的执行效果,按照“实用、实际、实效”要求提出预案修编原则和方案,组织公司应急专家和相关专业人员对预案中各项处置流程进行梳理、审查和完善。同时,加强预案的全过程管理,完善预案编制和评估机制,以及预案修编意见征集和专家评审程序。增强预案的有效性、科学性,确保各级各类预案的有效衔接。

1.2宣传学习预案知识,确保各级应急人员会查会用。

以公司“应急演练周”活动为契机,结合“安全月”活动,开展形式多样、互动性强的应急知识宣教和应急预案培训活动。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安监系统、内部媒体等多种渠道,利用各类安全及应急管理培训班、班组安全活动等各类方式,宣传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先期处置、应急避险知识、安全保障措施,并采取预案推演方式模拟突发事件处置流程,促使各类应急力量熟练掌握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职责、响应处置程序等。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处置能力,防灾避险和自救互助能力。为开展无脚本演练奠定应急处置人员的技能基础。

2.组织实施阶段

自2013年始,公司开展了春节保供电和迎峰度夏两次“无脚本”综合应急演练。本文以度夏演练为例,介绍具体情况。

2.1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设置演练科目

一是建立演练组织体系。按照“统一领导、专业管理、分类分级、各负其责”的原则,成立了以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为组长的演练领导小组,下设演练工作组和导调、考评、专家、保障四个专业组,通过多次会商,总体部署、组织实施演练工作。二是统筹安排策划方案。针对大规模“实战”演练,特地向国网公司安质部应急处及系统内外应急专家请教,借鉴成功经验。工作组以及专业人员反复研讨,协同配合,精心策划,审定主网、配网故障,以及负荷缺口三类突发事件的演练方案,并制定演练标准流程图。三是结合实际设置科目。紧密结合我省自然环境、区域特征、经济发展状况和今夏供电形势,设置三幕场景,分别涉及度夏期间可能出现恶劣天气造成的主网设备设施受损和变电站监控信息短时中断事件、城区配网故障造成大量用户停电事件、区域过负荷和单线单变过负荷情况下有序用电事件,科学定位演练重点。

2.2强化保障,确保安全,制定防范措施

“无脚本”应急演练十分接近实战,没有前期准备工作,演练过程中容易发生危险事件。所以必须切实保障演练人员人身安全和演练区域周边环境安全等。一是根据演练需要组建演练保障工作组,统筹做好演练中的过程管控、安全保障、后勤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保障等具体保障工作。二是充分评估困难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科学制定组织方案,制定详细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保障工作,避免人员伤亡。三是各职能部门根据演练方案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演练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四是演练启动时,要及时公布信息,减少演练对公司正常生产以及城市公众生活的影响。

2.3立足实战,力求实效,开展应急演练

一是明确“无脚本”形式。不预先告知演练具体时间、地点和科目,不预先编排演练脚本,不预先集结演练队伍,不预先进行合成演练。“无脚本”演练虽然不提前制定演练脚本,但为确保演练质量和过程安全,应具备演练方案和演练基本流程图,以确保演练导调人员、评委能够把握演练环节的衔接。同时演练完成之后,也可通过公布标准演练流程图的方式,达到培训参演人员的目的。二是力求实效。演练通过应急平台短信演练科目和启动指令,演练各工作组按照方案迅速组织就位,参演单位按照预案程序开展演练,其中涉及基层工区、班组的现场处置方案由主管职能部门根据演练进度予以触发。以贴近突发事件实际环境为演练目的,尽量在参演人员实际的岗位上开展,使得模拟的演练场景与真实的工作环境高度接近,促进演练逼真性,尽量符合各单位突发事件的处置实际,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三是突出综合性。此次演练科目涵盖输变电设备抢修、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权移交、低压故障、营配协同、舆情应对以及如何启动有序用电方案等。科目设置全面、演练内容丰富,突出应急决策、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应急联动等环节,检验应急力量协调联动和应急实战能力。四是动态调整演练内容。在现场演练过程中,视情况临时增加次生和衍生灾害,考验应急力量应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真正达到实战效果。针对演练中的突发事件,进行分类并明确处置措施。由演练工作组予以纠正,并根据领导组指示宣布取消此演练环节或中止全部演练。

3.评估总结阶段

3.1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演练评估制度

采取现场监督评估和召开讲评会的方式,对演练活动的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善后处理等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评估,比较演练实际效果和目标的差异,总结演练成效和不足。为达到理想评估效果,在演练覆盖区域的关键地点和各参演应急演练的关键岗位上派驻公正的考评员,通过观察和记录演练活动、访谈演练人员,以获得全面、正确的演练评估结果;演练后及时组织召开讲评会,由参演人员汇报、考评员对演练情况做总结,重点围绕发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法,明确整改措施。

3.2准确分析总结问题并改进完善

准确评价演练成效,不仅总结成功经验,更重要的是总结教训与不足,针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改进完善,并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切实提高应急演练的实效性。着重解决各级各类应急预案衔接、应急综合力量的配合与协调、资源整合与调配、纠正重“演”轻“练”的惯性思维等难点问题,并强化公司系统内部各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切实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培训职工的目的。

二、“无脚本”应急演练的成效与思考

公司开展“无脚本”加“实兵”应急演练,本着轻“演”重“练”的指导思想,完全按照实战模式启动应急响应,具有突发事件模拟的高度仿真性。在逐步推进过程中,通过灵活选址、模拟环境条件、设置故障场景、动态调整内容,提高演练的难度和强度。“无脚本”演练的实施,即发现了问题,又取得了成效,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真实检验公司应急基础状态

无脚本应急演练活动达到了检验预案准确性和应急处置能力,以及锻炼队伍、提高应急意识与协同作战水平的目的。真实体现了公司系统当前的应急管理水平,真正通过演练查找发现了一些问题与不足:一是应急预案有待完善。目前执行的预案在整体衔接和内容精简实用等方面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专项预案的事件处置流程不够明晰流畅,需进一步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更好的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二是应急培训有待深化。通过加强应急专题培训和宣传教育,深入学习应急理论,普及应急预案知识、增强应急意识,树立正确的应急理念,提高各级各类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演练组织有待健全。无脚本演练无需事先编排脚本和合成预演,大大缩短了筹备时间和降低了活动成本,但是对演练组织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相关部门单位明确职责,协同联动,加强在活动宣贯、方案审定、合力组织、通信保障等方面的沟通协作;四是通信保障有待加强。应增加质量可靠、功能先进的应急移动通讯装备,满足突发事件现场音视频的传输要求,为指挥决策人员提供有力依据,掌握控制事态发展的最佳时间;五是应急队伍有待完备。整合应急队伍资源,按照“平战结合、反应快速”的原则,健全应急救援基干分队和应急抢修队伍,配备专业齐全、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的抢修力量,满足与社会和政府部门应急救援联动的要求。健全应急专家队伍,建立专家信息库,在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应急演练组织、考评等方面发挥专家作用。逐步锻炼出一批专业技能精湛、工作经验丰富、应急意识全面的应急专家骨干。

2.提高应急管理意识,强化处置流程认知

针对以往的演练多存在只“观摩”轻“参与”的情况,“无脚本”演练对参演角色和参与形式进行了创新。应急响应后,公司领导、各参演部门、基层单位领导强化会商、汇报、指挥等动作,使预案涉及的部门、人员有机结合,使之真正参与到演练全过程中。达到管理人员敢于担当,果断决策,指挥人员妥善组织、主动协调,处置人员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显著成效,避免了统筹不利和各自为战的情况发生,形成高效的处置合力。通过实战演练,增强了公司上下的应急意识,明确了部门的应急职责,强化了对应急处置流程的认知,为突发事件到来时快速、有序、科学、高效应急处置奠定了基础。

篇2

一、职责分工

(一)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负责县内卫生系统开展卫生应急培训演练的计划和推进实施。做好卫生应急基本理论知识培训的组织工作;负责本县突发事件综合性医学救援演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综合应急演练的组织工作和辖县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专项应急演练的指导工作;负责对辖县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活动开展情况的督导和总结工作。

(二)公共卫生机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全县疾病预防控制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和指导;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的组织和指导工作;组织开展条线内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做好卫生监督条线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计划制订、组织和指导工作。做好条线内卫生应急技能培训、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工作;本条线活动开展督导、总结工作。

(三)各级医疗机构(含医疗急救中心)

负责做好本单位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的工作计划和推进实施。按要求做好应急队员(志愿者)的相关培训、演练;做好活动的总结工作。

二、活动内容

根据文件要求,本次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主要从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应急演练两个方面开展实施。

(一)理论知识及技能培训

1.县卫生局:组织辖县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和卫生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卫生应急基本理论培训。培训包括内容:卫生应急工作基本知识;卫生应急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预案的基本内容;卫生应急信息报告的基本要求和方法等。

2.县公共卫生机构: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应急处置和信息报告的相关理论与技术;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等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技能;流感、脊灰等突发传染病的防控技术方案要点;突发中毒事件、放射事件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结合年度工作,组织本单位和辖县各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人员、应急队员(志愿者),开展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培训应包含以下内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等。

3.各级医疗机构(含急救中心)组织卫生应急人员积极参加县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监所开展的卫生应急理论和技能培训;组织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做好单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预案(包括事发现场和院内救治)、基本救护技能、专业技术、后勤保障装备使用以及信息收集和报告等方面的培训工作。

(二)应急演练

1.县卫生局组织开展辖县内以应急流程、应急岗位职能为内容,多部门参与的突发事件综合医学救援演练。演练科目包括:事发现场公共卫生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紧急救援和后送;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2.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开展突发传染病防控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传染病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食物等样本的采集、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实验室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和受污染人员洗消、疫点消毒;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3.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开展突发事件公共卫生应急演练。演练科目为:突发事件公共卫生现场调查和应急处置;现场生物、环境和水样本的采购、保存和运送;现场快速检测鉴定程序和方法,检测结果分析与研判;现场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和等。

4.各综合性医疗机构负责组织开展本单位医疗应急救援队伍(志愿者队伍)的现场应急医疗救援演练和院内批量伤员救治演练。演练科目为:紧急医学救援现场的展开、伤情判断、检伤分诊、医疗救护和后送;院内批量伤员的应急救治工作的启动、展开、接收、分流、处置、信息收集和报告;现场应急指挥、专业技术和后勤保障设备的使用等。

三、工作要求

(一)各单位对本年度卫生应急培训演练活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谋划,制定本单位工作计划。

篇3

1、指导思想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安监总局17号令)等法律法规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非煤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和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提高企业应对矿山突发事故的应急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

2、演练目的

1、评估企业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应急预案、执行程序、行动措施中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2、评估企业对突发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进一步促进企业内部的协调;

3、检验应急参与人员对矿山应急预案、执行程序的了解程度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参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4、通过演练,进一步提高全员安全意识。积极探索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后采取的应急处置方法和伤亡人员救助,同时检验我局在发生非煤矿山坍塌事故时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的组织、指挥、应急处置和协作配合能力。三、方案策划

1、演练地点: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XX矿采石场

2、事故假设:2020年X月X日下午2时00分,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XX矿采石场作业现场,一名工人在实施作业,一台挖掘机在进行装载作业,上方约20米处突然发生塌方,石块大量滚落,一名工人被石块块掩埋了,生死不明,情况危急。

3、演练时间:30分钟

四、组织领导

演练设立演练总指挥部,下设现场指挥组、应急救援组、现场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宣传通讯组。

(1)总指挥部

总 指 挥:XX

副总指挥:XX

现场指挥组

现场指挥:XX

负责协调组织事故现场处理工作。向各组传达指挥部指令;向指挥部报告各组救援进展的重大问题;督促各组工作。

(2)应急救援组

成员: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XX矿部分职工负责调用铲车等机械清除塌方土块,组织有关人员解救被埋人员;观察事故地段上方塌方状况,制定防范措施。(3)现场警戒组

组长:XX

成员: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XX矿部分职工

负责划定现场警戒区,并组织警戒,矿区及进出口实行交通管制;保证救援车辆畅通;疏散事故区内无关人员。

(4)后勤保障组

组长:XX

成员: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部分职工负责抢险救援过程中的后勤保障工作。

(5)宣传通讯组

组长:XX

成员:XX

负责演练现场拍摄、宣传工作。

五、组织及实施单位

本次演练由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承办。

六、演练人员及器材

参演车辆、器材:应急指挥车1辆、救援车1辆、演习装载机1辆、挖机1台,对讲机5部等相关器材。

参演人员30名:现场指挥组 1人;安全警戒组5 人;宣传通讯组3人;参演人员(现场作业)10人;后勤保障5人;工作人员6人。

7、演练前的准备

1、下午1时00分,参演人员、车辆到达现场,对车辆、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察看现场和停车位置,准备工作在下午1时15分之前完成,准备就绪后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2、13时15分,各小组长和工作人员进入演练区开始清场,检查进入演练现场的道路是否畅通,无关人员劝退出场,全部准备工作在13时30分之前完成,各小组一切准备就绪后向现场指挥组报告。

3、13时40分,由现场指挥对演练单位和场地设施全面检查一遍。

4、13时50分,全部车辆、人员、器材各就各位,等待演练开始。

8、演练角本

14:00

XX县XX建材有限责任公司XX矿采石场塌方,现场一名作业人员被掩埋,厂长立即上报总指挥,并及时拔打120,总指挥命令启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05 事故救援预案启动,现场指挥组、应急救援组、安全警戒组、后勤保障组等分别赶赴现场集合。

14:10 各组人员集合完毕,总指挥长统一指挥,警戒组设置警戒区,在进入塌方面主要路口设置警戒人员,防止闲杂人员进行警戒区,确保救援区内畅通、安全,并且随时关注塌方情况;应急救援组,马上进行对塌方地面的挖掘,并搜寻是否有受伤者;后勤保障组确保通信和道路畅通,以及后勤物资的准备。

14:15 伤员从塌方地面被挖出,从事故现场被移至(正确搬移方法)就近安全地带,医疗救治开始诊断救护,经过对伤员采取临时包扎措施后,立即送往医院救治。

14:20 应急救援组安排人员对工作面进行清理,排除险情隐患。

14:25 险情隐患排除,应急救援组人员撤出,清除警戒。

9、演练要求

为了确保所有参与演练人员、周围群众、生产环境等的安全,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演练前必须组织参与演练人员对这次演练计划方案进行认真学习,熟悉与这类事故相关的救援程序和抢救技术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2、参与演练的人员必须听从统一安排,服从指挥,按照规定的路线和区域进行救援活动;在救援时必须保证本人和同事的安全。

3、演练过程中必须保持警惕,注意发现可能出现的真正的紧急情况,一旦发现真正的紧急事件应立即终止演练活动,并按照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程序立即通知所有参演人员转入真正的应急救援行动。

4、演练过程中要求做好各项记录,演练后必须进行认真的总结。

十、演练总结评估

为落实应急演练工作,公司制定了应急演练计划,并按演练计划开展了坍塌事故应急救援模拟演练,现将演练情况评估如下:

一、开展情况:2020年X月X日,公司开展了坍塌事故应急救援事故演练,由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各队伍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应急物资配备到位,应急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得以顺利完成。

二、演练效果:

1、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应急演练工作扎实顺利开展,取得预定演练目的;

2、参演人员联合互动,检验和磨合相互各应急队伍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和配合能力;

3、此次应急演练为模拟演练,严格以模拟高空坠落的真实环境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提升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4、通过演练,参演人员得到了锻炼,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分工,明确了救援程序,掌握了应急救援的相关方法和技巧;

5、通过演练,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三、演练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1、操作不熟练,失误较多。还需平日里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和加强练习;

篇4

卫生应急工作的首要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或事件发生的初期,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现后,及时动员相关资源和技术力量,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迅速控制在有限地范围内,减少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疾控预防控制机构在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中,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主要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对有关人员采取观察和隔离措施、采集病人和环境标本、环境和物品的卫生学处理等)、开展病因现场快速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等。基层疾控机构是第一时间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部门,作为重要的卫生应急机构,若事前不开展练兵,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难以按照程序规范开展工作,从而会失去疫情处置的最佳时机。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开展对各病种疫情的应急演练,能够检验卫生应急预案的完善程度,熟悉卫生应急程序,锻炼卫生应急队伍,及时发现卫生应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完善提高疾控机构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协调处置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者根据多年参加卫生应急演练的实践浅谈如下做法与体会,供同仁们参考。

1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是搞好卫生应急的前提

年初要根据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计划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工作计划。计划内容要详实,具有可操作性,要根据年度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气象等部门的重大自然灾害预警以及其它尽可能收集到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确定本年度演练的种类,并确定参加的部门、科室以及相关人员、场地、医院、病员、大体时间、演练所用的仪器、防护用品、调查用的表格等,并在计划中一一列出,确保计划完整周密。

2 制定科学实用的演练方案是搞好演练的基础

2.1 开展卫生应急演练之前要根据本单位年初制订的工作计划确定的演练种类,由中心应急办或相关科室组织专业人员制订卫生应急演练的方案,内容要齐全,要符合该突发事件防控方案的要求,应包括演练的目的、 组织指挥体系、参加的部门(科室)、时间、地点、演练程序、点评程序、总结通报、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内容。

2.2 修改补充完善方案。方案初步制订后要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审定,看方案是否有缺陷,通过演练能否达到预期目的,以便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

2.3 方案在修改完善后,要组织部分专业人员首先进行桌面演练,经桌面演练检验方案可行后,再进行现场模拟演练。

3 设置科学的模拟现场是搞好卫生应急演练的根本

3.1 鼠疫、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应急演练应设应急队员个人防护用品穿脱戴现场、接诊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病房、接诊的大夫、护士、病人的家庭、个别家庭成员、病人的排泄物、医疗垃圾、接送病人的车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演练还应设立养殖场、病死禽等。

3.2 食物中毒演练要根据食物中毒的类别设立就餐单位的餐厅及其餐饮具、加工用房及其剩余食物、饮用水、食物储存场所,零售企业,有的还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车间,食品生产加工人员等;就诊的诊所、医院的门诊、病房及接诊人员等;霍乱演练还应设立集贸市场、超市、自来水厂等场所。

3.3 急性职业中毒,应设立演练人员个体防护用品穿脱现场、现场监测用品和仪器、作业场所如毒物泄漏的车间、冷库以及医疗机构的病房、抢救的现场、救护车等。

3.4 核和放射突发事件的演练,应设个人防护用品的穿脱现场、监测器械、核事故发生的场所、医院的诊断或治疗室、事故污染涉及的区域以及撤离的道路等。

3.5 重大灾害事件卫生应急演练应根据具体演练的事件模拟设置地震、水灾、高温等现场。

4 县乡(镇)两级卫生部门联合演练可以获得双赢效果

4.1 县级演练人员要与乡(镇)医院临床医师搞好联动。事前让他们了解演练的内容,演练时让他们介绍演练病员就诊接诊过程,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情况、治疗情况等为流调提供临床资料,并对目前的诊治情况与县级疾控人员沟通。

4.2 县级演练人员要与乡(镇)医院防保科工作人员搞好联动。根据防保人员的实际情况将其分组编入演练的流调组、消杀组、健康教育组等与县级演练人员一起参加演练,使他们进一步熟悉专业知识、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5 演练过程的规范化是搞好卫生应急演练的关键

5.1 根据演练实施计划,演练指挥人员要提前到达演练现场下达演练指令(事前不通知)。

5.1.1 调度办公室。由演练组织人员在演练现场向中心办公室或应急办报告突发事件有关情况并记录报告时间。

5.1.2 调度各科室。办公室或应急办接到疫情报告后要对电话内容进行认真记录,并根据疫情性质立即向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报告,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下达处置指令,由办公室调度车辆,组织参加演练的应急队员携带个人防护用品、物资器械、资料表格等赶赴现场。

5.2 现场集结:演练组织人员详细检查并记录科室应急分队集结时间、带队领导及应急专业人员构成、个人防护用品、消杀检验药械、宣传材料、有关文书表格等情况。

5.3 现场处置。

5.3.1 现场指挥:演练组织人员在现场介绍模拟事件的情况,现场指挥人员做好组织调度。

5.3.2 模拟处置:应急分队根据指挥人员下达的分工指令,各个专业组迅速进行现场模拟处置,演练组织人员分组观察记录处置是否规范。

5.3.2.1 个人防护 观察记录每一位演练人员在处置疫情前穿戴和结束后脱摘防护用品的流程、废弃物和个人用品的处理及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要求等。

5.3.2.2 消毒、杀虫、灭四害 观察记录演练人员对需要消杀场所面积的测量计算、药物是否在有效期内、药物的配制、用药量、现场消杀灭的程序、仪器设备是否规范使用、消杀灭效果监测情况等。

5.3.2.3 流行病学调查 观察记录演练人员流调所用表格、流调的对象、程序、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对传染源、密切接触者的调查处理是否全面,疫点疫区的划定是否准确,对病人治疗的建议等。

5.3.2.4 卫生学调查 食物中毒应急演练应跟踪记录流调人员对食品原料的来源和卫生状况、可疑中毒食品的工艺配方、食品整个加工销售过程和现场环境调查等内容,尤其注意分装、储存的条件、保质期及用具等,接触可疑中毒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培训情况及卫生习惯等情况。职业中毒应向企业负责人或工程技术人员询问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对现场环境状况、生产工艺流程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调查中毒者及相关人员,了解中毒事件发生的经过,向临床救治人员了解诊断治疗情况,确定采集样品的种类和数量以及现场处置方案等。

5.3.2.5 样品采集 跟踪记录检验人员采集样品所用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对传染病人及有毒物品等标本采集是否符合程序,个人防护是否符合要求,样品的储存运输是否合格。

5.3.2.6 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 跟踪记录健康教育人员所携带的宣传品内容是否与演练的病种相符、教育干预人员的工作技巧等。

5.3.3 现场提问:演练组织人员分头对应急分队人员进行提问,进一步检验其对现场处置程序、专业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等情况。

6 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是提升卫生应急演练水平的有效措施

6.1 点评 由演练组织人员根据分工及现场处置过程中记录的问题,分专业对演练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点评,说明正确的做法,对今后的工作提出要求。

6.2 总结演练结束后,要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认真查找出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形成书面报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修订,进一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天津地铁

中图分类号:U231+.2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各个城市迅速兴起。但由于其运营组织专业性强、技术装备复杂、客流量大、封闭运行等特点,一旦受到系统自身或环境影响时,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处置不当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1][2][3][4],通过研究总结天津地铁运营生产现状,重点阐述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危险性分析、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2组织机构

2.1组织体系

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原则,由公司主要领导组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救援工作。其下设应急救援执行组,由各部门按相应职责及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图 2-1。

结合地铁运营生产特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常设于控制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转交指挥权。

2.2人员构成

总 指 挥:运营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部门经理

现场指挥:依次为现场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经理、副总指挥和总指挥。

应急抢险队伍分为三级:

一级:在岗人员(现场人员);

二级:兼职抢险队(各专业抢险队伍);

三级:支援抢险队(由各部门人员组成的支援现场救援的抢险队伍)。

3危险性分析

从“人、机、环、管”四大要素,针对地铁运营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作业环境、现场管理及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人口密度、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制定专项预案。

本文针对地铁运营生产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突发事件。大量的电气设备、建筑装饰材料、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恐怖袭击、纵火等均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地铁火灾事故扑救困难,事故后果损失严重,容易造成较高的社会影响。

3.2大客流冲击

天气变化、地面交通堵塞或中断、交通管制、大型活动等可能诱发地铁车站大客流。一旦突发大客流冲击,造成乘客滞留车站,甚至造成踩踏、运营秩序混乱等。

3.3通信系统故障

设备老化、维护等原因造成通信设备故障,会引发运营局部中断、列车降级无安全防护运行,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4列车故障

地铁运营各设备系统技术密集,构成复杂,相互协调配合难度高,部分设备直接服务于乘客。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5电力系统故障

电力系统因发生短路、断线或保护、遥控等功能失效而导致电力设备本身或其他相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危情发生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降级运行、照明缺失或用电设备无法运行、运营局部中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6建筑设施损毁

运营正线上由于外部施工、建筑病害、车辆撞击、隧道施工质量、地质灾害等原因,会造成区间结构出现裂损、坍塌、道床起拱的等现象,此类事故发生概率较低,风险等级较大,会造成运营局部中断、列车冲突脱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运营生产条件及其环境不断变化,所形成的危险性分析仍须不断更新。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目前地铁监测方式主要由设备监控、人员检查、数据分析三个方面[5]。

设备监控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列车自动超速防护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构成。

人员检查主要由数据测量、安检、作业人员巡视、工作检查等构成。

数据分析主要由行车数据分析、设备故障分析、客流分析、气候分析等构成。

4.2预警行动

4.2.1突发事件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2.2突发事件预警范围

当发生以下可能预见的会影响地铁运营的重大事件时,需突发事件预警:

车辆、重要设备设施突发严重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地铁车站周边重大活动;

可预见的大客流冲击;

恶劣天气;

控制区内发生可能危及运营安全事件;

各工作点位认为有必要上报的预警事。

4.2.3预警信息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各类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向各应急救援执行组传达;各应急救援执行组接到预警信息后,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做好急准备;信息组根据预警级别向社会公众相关信息。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准确、逐级上报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据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如图5-1。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本文结合地铁行业应急处置特点,将四级突发事件进行了重新整理,见表5-1。

5.3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如图5-1。

5.4应急结束

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I级、II级突发事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终止,III级、IV级突发事件由现场指挥决定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事件现场处置完毕,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满足运营条件后,经现场指挥确认后,现场应急结束。

6培训与演练

培训与演练是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应急人员能够正确进行应急响应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四级培训与演练管理制度,见表6-1。

7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不断增加,随之带来各地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地铁运营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日益上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将有效的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减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

《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篇6

一、突发事件的特点及提高县支行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意义

县支行特别是边远落后地区的县支行,由于地处偏远,经济发展滞后,加之自然条件恶劣,人文环境复杂,是自然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突发事件较为集中和高发的地区,而突发事件所具有的随机性、不可预测性的特点,决定了它影响范围之广,危害程度之深。而处于人民银行最基层的县支行,肩负着维护县域金融稳定、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历史使命,所受到的突发事件威胁是不言而喻的。为此,切实提高县支行应急处置能力,对于保障基层人民银行正常工作秩序,确保资金及广大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和危机意识不强

虽然边远地区县支行是突发事件较为集中和高发的地区,但从客观上讲,突发事件发生几率低,绝大多数基层县支行还未发生过重大突发事件,导致少数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忽视了隐藏在日益复杂的社情和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的各种风险隐患,危机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警觉性和应对准备。

(二)应急预案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近年来,人总行在全系统以应急预案编制为切入点,逐步建立了自上而下,分级负责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目前基层行所制定的应急预案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有总体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内部应急预案,形式要素齐全,包括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分工、预警机制、应急保障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预案覆盖面不够广泛。现有应急预案大多围绕业务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工作安全制定,针对职工人身、财产安全,特别是应对地震、火灾、水灾、重大流行疫病及类似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仍不够健全;二是处置环节和指挥层次过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现场处置精力,不利于高效处置突发事件。

(三)外部应急联动协作机制不完善,沟通协调难度大,应急指挥整体能力难以发挥

当前,县支行面对的突发事件中除系统内业务性突发事件外,还包括区域性金融风险、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重大流行性疾病等,对外涉及到许多相关单位,如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通信、电力、气象、卫生、地震、公安等,从现阶段县支行建立的应急管理机制或应急预案看,现有应急预案在具体的对外协调方式、手段方面存在盲区,尤其是缺乏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协调机制和操作规程,影响处置效果。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部门间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难以有效衔接,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联动处置效力大打折扣。

(四)应急预案演练缺乏实战性和系统性

当前,县支行组织开展的应急演练基本上都是以消防、抢劫、重要业务系统和网络系统应急演练为主,缺乏以大灾、大害等公共突发事件为场景的实战性应急演练。同时,由于演练时间和演练范围的限制,演练过程无法覆盖完整的应急处置流程,对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工作效率是否高效,应急指挥是否正确,指令的执行是否到位,处置程序是否正确,部门间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机制的有效性等预案内容不能通过实战演习进行检验。

(五)信息报送不及时、不准确

突发事件发生后,在确实难以确认信息准确性的时候,县支行在上报突发事件信息时,会出现上报延迟、报告内容不准确等情况,严重影响了上级行及时准确有效的进行指导和决策,导致应急处置工作陷入被动,甚至给应急处置工作带来较大风险。

三、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增强危机防范意识

广大基层员工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要对引发突发事件原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客观、准确的认识,深刻理解应急管理工作对于保障基层人民银行正常工作秩序,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生命财产安全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大力宣传和普及预防、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切实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二)完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

一是县支行每年要对现有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特别是要制定出应对地震、火灾、水灾、重大流行疫病及类似自然灾害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应急预案要更宽广泛地考虑可能发生的状况;二是进一步强化上级行对下级行的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开展应急处置时应保持与上级行的紧密联系,及时寻求政策支持和对处置工作的指导。特别是对人民银行介入风险处置的问题,在加强风险监测和分析的同时,应加强向上级行的汇报,把握好救助时机,做到履职不失职、站位不越位,切实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同时,进一步完善应急组织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应急工作组织指挥体系,为快速反应、有条不紊地处置风险提供机制保障。支行“一把手”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牢牢把握风险处置的主动权。

(三)上下联动、内外配合,全面凝聚风险处置的工作合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突发事件,建立科学、合理的应急工作机制是实施有效风险处置的关键。对内要不断完善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对外要不断加强与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通信、电力、气象、卫生、地震、公安等单位的联系,对涉及外部相关部门的突发事件,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预案沟通,争取各方配合,积极构建信息共享、金融稳定、金融运行监测等协作机制,健全联合指挥体系,充分利用地方应急指挥平台,提高协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强化应急预案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县支行要采取桌面演练、实战演练、突发演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当地风险较高的突发事件演练,尽可能地模拟真实危机环境下发生的各类突况,增强演练的实战性。特别注重开展跨区域、跨机构、跨部门的演练,把应急演练与提高实战能力有机结合起来,与普及应急知识、提高全体职工的应急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整个应急预案的演练重点放在“练”上,而不是“演”上。

篇7

一、演练目的

检验相关预案的落实情况和实施搜救应急过程中的组织、指挥和反应能力,增强社会救援力量参与水上搜救应急的热情度和参与度,营造一种“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全民参与安全”的社会大安全的氛围,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和应急救援培训相结合,切实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应对水上突发事件预警预防和应对应变能力。增强公众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救援的信心和应对意识。

二、演练组织

本次演练由县交通运输局、县应急管理局主办,镇人民政府、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中铁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承办,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县生态环境分局、县蓝天救援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单位协助。

三、演练时间、地点

(一)时间:2020年6月5日上午9:00-11:30;

(二)地点:镇西湾村杭埠河水域。

四、演练船艇及演练器材和人员配置

(一)参演船艇配置

各类船艇2艘,冲锋舟2艘负责人员搜救、人员转移、船舶消防等任务。以上船舶由县蓝天救援队负责组织协助。

(二)参演车辆配置

医疗救护车1辆,县卫健委落实,小型消防车1辆,县消防救援大队落实,警车2辆,公安局落实。

(三)演练器材配置

1、救生圈10个、救生衣12件、干粉灭火器10只、大道(段)一标、二标负责落实。

2.对讲机12台、救生衣10件由蓝天救援队提供

3、观礼嘉宾座椅16张、办公桌8张、矿泉水10件由镇负责落实

4、观礼台一座(含搭建背景图等)、手提电喇叭4个、烟幕弹8个和音响器材一套和横幅等,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公司负责落实到位。

(三)参演人员及配置

1.县蓝天救援队人员10人,每艘4人,负责水上救援等。

2.模拟落水人员2人(模拟假人代替)。

3.县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消防员4人,负责消防灭火。

4.医疗急救人员2人(医护各1人),负责现场救治落水人员。

5.县公安局派警察(交警)8人,负责演练当天现场秩序维护、警戒。

6.县生态环境分局水体监测人员2名,负责现场水体监测。

7.镇应急人员8人。

8.其他人员若干。

(四)邀请现场观摩人员

邀请县政府领导、市交运局、应急管理局、安全新闻媒体等人员到现场观摩。

五、演练内容设计

(一)主要内容

因施工作业中操作不当原因,某日,大道(段)一标在杭埠河特大桥3#墩施工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电焊操作不当,引发作业平台火灾,处置中造成2名作业人员落水。事故发生后,各相关单位、部门以及社会力量迅速开展应急响应,积极投入应急救助,成功处置险情。

因此次演练主要针对内河水上常见的人员落水、消防等事故,通过协调和调度各专业或社会救助力量,实施人命、环境和财产救助,提高水上救助人员的实战技能,提高水上从业人员安全意识。

(二)演练科目设置和内容

本次演练共设人员搜救、消防灭火二个科目。

(三)演练步骤

1.大道(段)一标在杭埠河特大桥3#墩施工过程中,现场作业人员电焊操作不当,引发作业平台火灾,处置中造成2名作业人员落水,现场管理人员向县应急指挥中心82568319报警。

2县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告知施工单位进行自救,并向相关单位通报,指示县交运局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现场应急。

3.县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将事故情况向县政府负责人报告,县政府负责人宣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示交通、公安、卫生、生态环境、应急等部门和属地镇人民政府前往现场,按《县水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县水上搜救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处置。

4.作业平台现场作业人员启动水上作业应急预案,积极救助落水人员,成功将一名落水人员救起,另一名落水人员失踪。

5.蓝天救援队到达现场,2艘冲锋舟在人员落水处搜救。

6.120救护车赶到现场,对救上岸的救助落水人员进行抢救,并将人员送往医院作进一步观察救治。

7.人员得到救护后,作业平台发生火灾,消防车到达现场,从岸上对作业平台实施喷淋灭火,消防人员随后登上平台,用灭火器扑灭平台余火。

8.县生态环境分局人员到达现场对水体监测。

9.水质达到规定要求后,县应急指挥中心将现场应急情况上报,县政府负责人宣布应急行动结束。

为了保证演练顺利进行,正式演练前,准备组织1次预演(初定6月4日下午3:00),使所有环节得到磨合,使全过程更加流畅。

六、演练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演练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交运局。

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责:

(1)在演练前研究制定完善预案;

(2)演练的策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演练按进度顺利进行;

(3)评估演练成本,筹措演练所需的人财物力;

(4)组织演练的宣传报道;

(5)编写演练总结,召开总结会议,评估演练效果;

(6)演练结束后改进应急预案。

(二)演练现场指挥部:

指挥部主要职责:

《预案》启动命令;综合协调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应急处置保障;调度各单位按职责完成权限范围内的任务;对救援和后勤保障做出决策;下达救援命令;宣布救援结束。

指挥部下设六个工作小组:

1、水上救援组

组长:县蓝天救援队队长

成员:县消防救援中队(4人)、蓝天救援队队员10人,镇综合应急队伍8人。

主要职责:

(1)负责本次演练的所有水上救援、搜救演练科目的具体工作;

(2)对所有参演船舶、器材、人员进行参演前的落实检查;

(3)模拟救援快艇等按照演练科目要求驻泊指定位置;

(4)规划好各船舶的行驶路线;

(5)负责平台救助灭火,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

2、保卫警戒组

组长:县公安分管负责人

副组长:镇派出所所长

成员:公安局(交警)8人。

主要职责:

负责演练区域相关路段交通管制和疏导,主宾台、观礼台秩序和人员安保。

3、水域防污染组

组长:生态环境分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水质监测人员2人

主要职责:

负责对施工平台溢油情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集水质样本。

4、医疗救护组

组长:县卫健委分管负责人

成员:县120工作人员2人(其中医生1人、护士1名),救护车1台,担架2付,防暑及急救药品3件(藿香正气水、人丹丸、急救药品各若干)。

主要职责:

(1)负责调度医疗救护队伍进入事故现场,实施临时医疗急救点抢救;

(2)及时准确判定危重伤员并实施转运救护。

5、施工单位应急救援组

成员:应急救援分队12人

主要职责:施工单位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救援人员,采取措施进行自救。

6、综合协调组

组长:县应急局分管负责人

成员:

主要职责:

负责综合协调工作;审核演练方案、脚本;协调县公安局、县卫健委局、生态环境分局、县消防救援大队、镇等单位参演;邀请新闻媒体等,协调处理应急救援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

7、后勤保障组

组长:镇分管负责人

成员:

主要职责:

(1)负责准备和运送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和现场通信畅通,提供参演人员的补给;

(2)负责安排参演人员和观摩嘉宾的餐宿。

(3)安排人员对当天进行演练区域内路段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引导。

七、演练筹备组织

成立以县交通运输局分管任组长、镇分管负责人、蓝天救援队负责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经理为成员的演习领导小组。

主要职责:

1、了解演练场所水文要素等情况,确定演习场地的具置及范围;

2、确定参演船舶的待命点,演习船舶的锚泊位置及警戒船的摆放位置;

3、设计所有参演船舶完成参演科目的航线和位置;

篇8

关键词: 突发;监测;环境;

1江阴市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现状

江阴市在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居前,经济总量大,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仓储和物流发达,应对突发性污染事故,保护饮用水源的压力显而易见。自2004年以来,江阴市环境监测站参与的应急监测类别涉及水、气、声、固废、辐射等;形式包括爆炸、火灾、泄漏、翻车、放射源丢失等,2008年以后,应急监测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统计数据和相关研究表明:我市正处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高发阶段。

2环境应急监测能力现状[1] [2]

2.1制度、人员和响应时间

环境监测站制订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方案》,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制度。同时由自动监测室为主、其他科室抽调业务骨干组成的应急监测工作小组。目前响应时间为工作时间15分钟,休息时间30分钟,能够满足大部分应急监测的要求。

2.2应急物资和设备

2.3应急培训和演练

我站积极派员外出学习,请专家举行讲座,内容涵盖了应急监测全方位,不断提高应急监测业务能力。注重有机废气能力的扩展和储备,完成了臭气浓度、固废及空气中乙酸乙酯等项目的扩项工作,不断拓展监测领域。针对本市特点的演练成为应急监测演练的必修课。

2.4应急监测技术储备

在应急监测技术储备上,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2.4.1关注国内外应急技术发展趋势,有选择参加新知识的培训。

2.4.2逐年开设室内分析新项目。

2.4.3针对性添购便携式现场速测设备。

2.4.4重点做好挖掘便携式傅立叶红外、便携式水质分析实验室等现有大型仪器的潜力。

2.4.5针对应急监测定性、半定量的特色,做好了一批非常见项目非标方法的应急监测准备,如溴素、乙酸正丁酯等不仅在多次应急监测实战中经受了检验,也为纠纷处理,污染调查等提供了补充。

2.5应急科研开始起步

随着监测科研的发展,应急监测方面的科研开始起步,2010年初,《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能力现状调查及改进方向研究》作为站内课题得到立项,着眼于本地化防范的应急监测科研得以系统的进行。

2.6自动监测系统对应急监测的补充和完善

2.6.1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基本覆盖全市,在应急事件的处置中利用连续监测的特点,作为应急监测的补充,在日常监控、事后跟踪回顾中逐渐发挥出作用。

2.6.2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我市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起着事前预警、事中补充、事后跟踪的作用。一方面及时的预警使污染事件的控制更方便;另一方面自动监测大大降低了应急监测中人员和工作量的压力。缺点是现有水质自动监测系统主要为常规项目,有机物、金属离子的现场监测基本空白。

3环境应急监测几点特色

3.1以自动监测室为主体的应急体系使应急和预警有机的结合,自动监测对应急监测的支持得到体现。

3.2完善的应急制度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了应急响应时间,保证了应急监测的及时性。

3.3针对应急监测定性、半定量的特点,非常见项目的应急监测储备,在事发后,项目的开设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

3.4一事一评估的报告制度使我市的应急监测处于一个动态的改进过程中。

3.5环境监测站监测科研的发展,带动了应急监测科研开始起步。

3.6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并重,重视总结经验,着手编制中的《应急监测指南》,积极参与到应急管理中。

4结论和建议

4.1结论

4.1.1近年来的应急事件和相关研究表明:江阴市正处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高发期。

4.1.2基于定性、半定量为主的应急监测在环境应急中基本做到了准确、及时。

4.1.3气监测较为充分、水监测尚不完善;事前准备和事中监测较为充分、事后危害和修复相对薄弱。

4.1.4自动监测在应急预警体系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监测领域尚需要拓展。

4.2建议

4.2.1加强以本地化防范为目的的应急监测科研完善环境应急体系。

篇9

关键词:企业危机管理 突发事件 应急预案

一、前言

危机管理起源于西方。起初,研究内容单一,仅涉及政治和自然灾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危机管理的研究内容也逐渐从政治向经济、社会扩展,从自然灾害向公共危机管理扩展,截至目前形成了危机管理和公共危机管理两个既独立发展又相互依存的学科分支。

就目前来看,大多数企业的危机管理水平仍停留在狭义阶段,即危机发生后的处理。事实上,危机管理不仅要在危机发生后对危机进行控制和处理,还应该包括在危机发生前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突发事件过后的恢复与总结工作。如果将“危机”比作一颗无形的“定时炸弹”,那么“突发事件”便是引爆这颗“定时炸弹”的导火索。

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了预防、转化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维护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措施,使企业摆脱逆境、避免或减少企业财产损失,将危机化解为转机的一种企业管理行为。因此,危机管理能力不但是衡量企业发展力的重要因素,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完美诠释。

从动态角度讲,危机的产生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危机发生的前兆、危机的发生、危机的演变和危机善后处理等阶段。不同突发事件的产生、发展、演化并无固定规律可循,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更是难以预测。国内外许多知名学者都曾提出过不同的管理阶段论,主要有危机管理二阶论:危机预防和危机处理;三阶论: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以及六阶论:危机的避免、危机管理的准备、危机的确认、危机的解决、从危机获利等。笔者将危机管理过程划分为三大阶段,即危机发生前的预防、危机处理和危机后的恢复与总结。

二、危机预防

危机预防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其完整性和准确性是衡量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因素。完善的危机预防机制可以减少处理危机的准备时间,从而降低危机发生后对保护对象的破坏力和影响。危机预防阶段可细分为: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界定、危机状态的定义、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应急预案的编制、以及针对应急预案的定期演练。

企业内、外部环境的界定是危机预防的先决条件。企业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来源于企业内部,例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或工人操作不当所造成的火灾或人员伤害。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不满,故意将企业核心机密泄露给竞争对手等恶意破坏行为等。外部危机同样威胁着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例如,地震、洪水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饮用水投毒或污染、城市暴乱等恶意行为均会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界定为下一步的风险辨识与分析划定了范围。

风险的识别与分析在整个危机管理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明确企业的核心战略方针,确定企业的保护对象并依据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识别保护对象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分析这些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可能演变成的突发事件。再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性质及其与保护对象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分析,寻找突发事件与保护对象之间的关系链,通过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来切断或延缓突发事件对保护对象的直接作用。

建立的预案不应该仅是书面的流程,还应该成立一个专门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在此笔者将其称为应急响应小组。定期对应急响应小组内的成员进行培训,使其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在危机管理中,定期的应急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演练不仅可以检验应急响应小组的响应和救助能力,更是检验决策者应对危机的绝佳机会。对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记录、改正和修复,来完善整体的应急机制。

三、危机处理

平时的模拟演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但是,那仅仅是应对危机的基础。与平时模拟演练不同的是,突发事件真正发生时,其发展、演变的趋势是决策者无法预测的。因此,危机处理不仅需要决策者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认识,现场的沉着冷静、快速响应,以及对突发事件进一步演变的准确预判更是转危为安的法宝。

四、危机后的恢复与总结

危机后的恢复与总结是提高危机处理方法、完善应急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决策者通过对现有的企业文化、业务流程、企业战略目标等环节进行深入反思,查找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例如通过改善现有的危机预警系统、完善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流程,来提高决策者应对和处理危机的综合能力,使企业变“危”为“机”。

突发事件的发生打乱了企业原有的平衡状态,威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其瞬间的聚焦性对企业形象和品牌的冲击更是难以衡量。危机管理,着眼于当下,却防范于未然,是企业正常运营与发展的保护伞,应将其纳入到企业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思想中。这不仅需要决策者从根本上对危机管理有足够的重视,更需要决策者将企业的文化与危机管理的理念行之有效的结合,并通过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起一座座 “沟通桥梁”来实现“危机管理”理念的全面普及,从而从整体上提升应对和处理危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永生,蒋蓉华,赵瑞峰.企业危机管理的评述与展望. 系统工程,2003年11月第21卷第6期

[2]孙多勇,鲁洋.危机管理的理论发展与现实问题.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4

[3]高小平,侯丽岩.危机管理方法论初探.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5期

[4]ISO31000 Risk management――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5]苏伟伦.危机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篇10

为进一步检验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充分做好师生返校准备,4月10日下午,我校组织开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泰州市疾控中心专家应邀到场指导,我校全体校领导出席并观摩演练。各学院党总支书记、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和相关人员参加演练。

演练现场,党委副书记蒋春茂首先介绍了演练方案、流程,随后,党委副书记、校长朱善元对演练提出了具体要求和部署。最后,党委书记何正东宣布演练正式开始。

根据我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方案,本次演练共设置了走读学生到校体温异常、学生返校时体温异常、学生在宿舍内体温异常等三个突发情况处置情境,先后在学校南大门、生活区、宿舍楼演练,模拟展示了各类人员入校身份核验、体温监测、信息登记等环节及人员体温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程序。

演练全程紧张有序、模拟场景环环相扣,各部门职责明确、协调配合,整个演练严格按照预案规定流程进行,达到了预期效果,全面检验了我校疫情防控体系水平和应急响应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随即在行政楼317会议室召开了总结会。泰州市疾控中心急性传染病防治科科长何义林对演练进行了点评,对我校的疫情防控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疫情防控是当前高校的首要任务,全校上下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熟悉防控流程、掌握防控要点,抓严、抓实、抓细防控各环节,切实保障师生员工健康安全,实现返岗返校万无一失,确保开学工作平稳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