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4 03:14: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回归母校社会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就业 学习 选择
企业和社会对于大学生来说,既陌生又期许,这个领域从前属于父母,属于长辈,属于向往而敬畏的梦想,属于放飞青春的地方,更是大学生学业成果的检验场。因此,利用假期时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尽早了解未来就业形势,对于大学生将来自主择业,做出更加切合自身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砥砺成才,寻访校友”就业实践团,连续3年从深圳到东北再到西北,寻访校友百余位,深度访谈30余人;参观了中国中车、兰州石化等15家企业;参观的行业从化工、信息、房地产到新闻娱乐及各行各业,足迹遍布深圳、大连、西安、兰州等12个城市,沿着校友们的返乡足迹,寻找就业的经验和创业的精神。
力学笃行,脚踏实地,行实践寻访征程。实践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一路聆听校友的阅历和经验,一路交流感悟和心得,一路相互帮助和鼓励,难忘的经历,满满的收获和温暖。在寻访校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感受着不同城市的就业环境,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人们以其特有的快节奏创业和工作方式发展着自己;在东北三省,感受着老工业基地焕发的生机和活力;在大西北,高科技和物产资源的紧密结合呈现在眼前。实践团参观的行业有化工、房地产、传媒、信息产业等,其中有大型国企,也有民营企业,还有自主创业。大家看到,不管身在何处的大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在的岗位,在他们的身上闪烁着当代大学生执着的进取精神。
踏进企业,见到校友,交流与访谈间,感受着他们的蜕变和成长。“机会不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而是留给准备好了的人”“沉淀自己、管理自己、成就自己”“夯实专业基础,切勿眼高手低”“努力学习,注重实践,完善知识结构,做好人生规划”……这些感悟是校友们的肺腑之言。大学生们在感受着就业形势严峻的同时,也得到了莫大的鼓舞与激励。
敬受良箴,纵横捭阖,建校友资源机制。几十年来,母校培养的大批人才正活跃在社会发展的广阔舞台上,日渐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一流大学的建设离不开学生毕业后,在国家各个建设岗位上乃至国际上体现出的公认信誉。校友是大学生就业发展道路上有力的社会资源,是体现学校教学水平,注重学以致用的最好实例。社会实践团对构建校友联系网络、推动校友机制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坚持可持续性,把控情感性,注重信息互通,建设长效机制,利用校友机制为在校大学生就业、择业提供最真实、最快捷的帮助。
立足数据,研讨问卷,看理性分析结论。社会实践团在出发前,从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领取了调查问卷,针对大学生就业城市、就业方向、就业岗位、就业心理展开调查。同时,密切关注本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就业前景、就业心得等。调查的形式除发放问卷外,更加注重面对面交流,调查原因,了解心理,观察细节,体会实情。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倾向性的观点:一是个人价值体现渠道更加多样化。就业、创业分向分流,如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偏向自主创业,且以高科技形式的依托为主,东北、西北地区偏向返乡就业。铁饭碗概念消失,选择股份制企业、私企就业已很普遍。自主创业更是体现了青年人挑战自我的勇气。二是返乡情节更加普遍。体现了大学生择业更加理性客观,更加注重自身价值实现,更加关注家乡发展和机遇。三是终身学习更加坚定。社会的大学堂注重学以致用,坚持终身学习,努力成为实践练兵场上的好学生。四是个人素养更加关键。包括扎实的理论功底、适应社会的能力、诚信敬业的品质和不断创新的勇气。
回归初心,座谈感想,促心灵收获传播。社会实践团成员带着疑问,带着对未来的不知所措出发。在经历了触动心灵的访谈和亲身体验后,学校及时组织召开实践成果座谈会,总结分享实践心得,实践团成员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受。
一、书本中学习理论,工作中培养能力
校友中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完全对口的实例很少,甚至根本与专业无关。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十几年的学生生涯,不间断地积累知识,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了学生超强的学习能力和钻研精神,这是今后适应社会、适应岗位最重要的素质需求。因此,学生时期培养学习习惯和进取精神更为重要。
二、脱离学校自我管理,有责任感的学生更受青睐
无论是从事技术工作,还是管理工作,或是服务类行业,在埋头拼技术、学管理的同时,更要历练品行。大家都希望被认可,希望成为骨干,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因此,需要具备的最首要的品质是责任感。对企业、对工作、对同事有强烈的责任心,能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机会,更快地成长。其次,还要具备热情诚恳的态度、乐于助人的心态以及谦虚好学的习惯。特别的感悟是,新入职学生一定要放下身段,主动融入环境,从零开始,抓住机会。
三、一线城市不是唯一出路,返乡就业不失明智之举
对于未来,多数人觉得大城市更有前途,机会更多,更有发展。在体会了校友们的心路历程后,实践团成员有了不同的认识。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返乡就业,亦或是选择其他城市,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才是明智之举。职业生涯很漫长,做喜欢的事儿,并能在热爱的岗位上做出成绩,就是成功。听从心灵的呼唤,理性分析自我,把对工作岗位的热爱、能够发挥自身特长作为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内容。
社会实践团成员来自天南地北,有着各自的故乡情怀,却又都在大都市读大学,见识着最先进的文化和城市。看到学长们从大学生到职业人的蜕变,从职场新人到创业成功的经历,实践团成员热血沸腾、充满期待。社会实践考察归来,大家目光更远了,思路更清晰了,信心更坚定了,砥砺成才,我们一直在努力。
大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坚持寻访校友,完成实践目标。不仅明白了书本知识和就业实际的关系,同时对于如何选择工作城市和岗位,如何在职场中成就自我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采集鲜活的人物素材,引发学生对职业规划的思考,为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和就业技能提供真诚的帮助。通过校友会、校友群与各地校友取得联系,建立起在校生与毕业校友及所在企业的联系纽带,创建长期沟通交流的平台,为就业招聘提供信息和指导。另外,社会实践团也为母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提供了人才质量培养调查分析报告,为母校改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
北京化工大学“砥砺成才,寻访校友”就业实践活动坚持多年,参与的学生越来越多。学校的支持与重视,每年的活动都受到师生们的一致好评,网易、新浪、搜狐三大门户网站进行了全面报到。实践团通过实地考察、采访交谈、思考感悟,收获颇丰。大学生被校友们的热情和坚守感动着,被校友们的智慧和执着激励着,对自己的未来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同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实践锻炼,在校期间为学弟、学妹们做一个示范和榜样。
篇2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和谐班级;作用机理
作者简介:汤帮耀(1969-),男,湖南澧县人,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8)易鹏(1989-),男,湖南澧县人,广西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湖南农业大学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0SZ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1-02
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加强学生教育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采取有效方法建设和谐班级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理想。笔者试图从理论上分析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中的联系,找出以团体心理辅导方法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作用机理进行,以期为高校建设和谐班级提供新的方法参考。
一、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及其概念
和谐作为一种文化,可溯及远古,我国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和为贵”、“和而不同”、“天人合一”以及道家始祖老子宣扬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以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等理念,无一不显示出古人对和谐的追求与向往。而现今人自身发展的不和谐、人际之间的不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和谐等现象却屡见不鲜,将这些不和谐现象引申至高校班级建设,“生生不和谐、师生不和谐、班级建设与家庭教育不和谐、和谐班级建设与学校评价体系不和谐”[1]最为人所熟悉,原因是大学生班级建设与其他教育阶段的班级建设存在差异性特点,其主要表现为:第一,多元性。班级成员本身所具的文化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等决定着班级多元性文化的形成。第二,独立性。大学生个体所处的期望摆脱束缚、走出依赖、向往独立的成人化阶段心理断乳期的特征,激发了班级群体性追逐独立及差异化发展方式的思想。第三,社会性。大学生是特殊的社会个体,既是学生,又是国家公民,都有自己的父母、家庭与社会关系网络。大学班级承载着班级成员由学生过渡到社会人的重要任务,处理着班级、学院、学校与社会的种种利害关系。[2]由此可见,倡导和谐班级建设对于整合大学班级多元文化理念、及时诊断并处置大学生个体心理特征发展中不和谐因素中将大有作为。
和谐班级建设理论多见于“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主体教育理论”和“和谐教育思想”。[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是在人本主义学习观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植根于自然人性论,且强调人是自然实体而非社会实体,即在处理与人相关的事件上,一切要从尊重人的本性的角度来考虑,落实到班级建设中则体现在强调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上,班级管理活动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是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与和谐班级建设观相呼应的重要体现。关于主体教育理论,我国学者丁建志在其著作《主体教育》中谈到,主体教育就是遵循教育哲学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强调学生作为教育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与教师等各种因素和谐结合,以高效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素质和谐发展,使他们成为具有鲜明主体精神和主体人格的主体创业人才的教育。[4]故而在班级建设中,承认学生是班级的主体,并依托学生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途径是与主体教育理论相容的和谐班级建设思想的主要思路。与此同时,儒家学说中“和为贵”以及“仁者爱人”等思想可谓是和谐班级建设中处理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一副良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是班级建设具体实践中处理班级与其他社会环境,如校园环境等和谐相处的良方。
综上所述,和谐教育与和谐班级建设的根本着眼点都是人。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班级是一个由学生人群构成的集体,因此,高校班级和谐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各种关系和谐的总和,其中包括大学生个体自身心理、生理发展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及学生与其他环境的和谐等,而和谐班级建设则是班级责任人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或协调手段,促使上述和谐关系实现的具体执行过程。
二、和谐班级建设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联系
心理辅导起源于欧美,作为心理辅导主要形式之一的团体心理辅导也是从欧美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百年历史。[5]团体心理辅导又称团体咨询、小组辅导、集体咨询,是指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的形式,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的助人过程。[6]从宏观上看,学者们把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划归于以人为中心的团体心理辅导理论;从微观上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主要由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人际沟通理论、个人中心治疗理论构成,更有学者在上述微观总结基础上继续丰富和完善其理论体系,比如廖飞在其硕士论文《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戒毒者的应用研究》中认为,该理论基础在除了群体动力、社会学习、人际相互作用、人际沟通、以人为中心的理论之外,还应包括理性情绪理论。对于本研究而言,要探讨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联系,结合前述中关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是团体心理辅导的主要理论基础。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联系主要表现为:
1.以人为本是二者共同倚靠的理论基点
无论将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分列,还是将二者串联,人始终是两者的主线,离开人的存在,团体心理辅导将失去实施对象,和谐班级的建设也会失去根本,因此,尊重人的本性以及承认人的主体性是二者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而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及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则是以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是以人为中心治疗理论创立的鼻祖,他对人具有自我实现的内在动力表示赞同,认为在尊重和信任的环境中,人会出现向积极心态靠拢的自发性倾向,因为人是理性的,人能感知到自身心理方面的不良状态,并努力通过改变自己的现状来寻求心理健康,而人之所以会出现心理问题,关键在于对关爱、信任、归属感的缺失。所以,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辅导者采取积极接纳、尊重与关怀的态度,并为整个团体营造出一种充满真诚、信任、尊重的氛围非常重要。再对照人本主义教育理论,首先该理论亦强调“以人为中心”;其次,在内容实质上,人本主义教育理论所强调的自然的人性以及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尊重与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理论相互呼应。对于自然人性的强调基于性善论、潜在论和价值论,在和谐班级建设过程中体现为对班级成员主体性的尊重及对其成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信任。此外,该理论所强调的对人的个性发展的尊重,也就正好说明了在和谐班级建构中,在集体内部,积极为学生建构一种关爱、和谐和尊重氛围尤为重要。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创立于1959年,作为一种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目的在于协助人们了解他们与别人互助的本质,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通过人际交往获得更为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辅导中,团体成员通过互动可以观察到他人的变化,并逐渐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在互动中增强对自己与他人的觉察力,并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和沟通。[7]对比分析强调学生是班级主体的主体教育理论,其主要内涵就是和谐班级的建设必须依托于主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因而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它们具有共通性的一面,即在自我教育意义的认识上形成聚焦点,无论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或是了解自己的人格特征,都是人对于自身情况认知发生改变的心理活动,应该纳入自我教育的范畴。二是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是主体教育理论的基础和方法指导。主体教育理论中所表述的发挥人的主体性,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从某种意义上看不过是一种没有实际行动方向的概念,而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所倡导的通过人际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而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正好解决这一难题。
2.群体和谐是二者共同追逐的价值目标
追求人的和谐是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最原始的动机。关于人的和谐,在包括人自身发展和谐的同时,还应包括人与外界和谐,比如人与人的和谐或者人与环境的和谐。但人们对和谐的追求若止步于追求自身和谐的层面,这种和谐注定是不完全的和谐,还可能会成为影响团体和谐的因素。也正如和谐班级的概念所述,和谐班级是一切以大学生为中心的和谐关系的总和,而团体心理辅导则是帮助达成这些和谐关系的工具,由此可见,在理论渊源上对群体和谐的追求是二者理论价值的终极回归。
团体动力学理论也可对此进行阐释: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动力是指某社会团体之所以形成的原因,及维系团体功能的一种力量或方式。团体动力是一种团体内互动的过程。[8]该理论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提出,他认为团体是一个心理场,这个心理场是由人的行为和心理组成,个体或团体所表现出的行为是人和环境的函数。由于场具有多变性,且这种多变性所产生的动力结构会使场演变成动力场,因此,当场发生变化时,人的行为和心理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思路对于研究团体的形成与发展、团体和个体的关系、团体之间的冲突、团体的行为、团体的内在动力以及团体的整体凝聚力等与群体和谐相关的问题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同时,和谐教育思想作为和谐班级建设的理论基础之一,在回归群体和谐方面也与团体动力学理论有着异曲同工的效应,只要将“齐之以礼,和为贵”的和谐教育思想引申到和谐班级建设,就可通过寻求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和谐而实现班级集体和谐,同时亦可通过寻求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和谐而达到更高一级团体和谐的目标。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和谐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1.强调以人为中心,促进学生个体的身心和谐
人的和谐说到底即为人的心态和谐,而关键又在于个体是否能让自身的心态保持开放。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以人为中心,就是要求辅导者在辅导的过程中要时刻秉持对人性的尊重和对个体能力的信任,并在此基础上极力为群体创造出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环境和空间,诱使受辅导者保持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便于个体在精神上、心理上、道德上保持动态平衡,从而适应外部的动态环境。于个体来说,心态开放无外乎三点,敢于还原自我;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走向升华。[9]还原自我,即让人敢于承认“原来的我”最美好,团体心理辅导所营造的坚持对人的信任以及承认个体自身能力的氛围,是对过度否定自我倾向的一种有效的遏制,还能自动驱离由此可能在个体内心世界产生的人格分裂、心理不安等不良情绪。勇于面对现实是个体保持积极人生观、憧憬美好未来的心理条件和前提,团体心理辅导在活动设计上,强调要为集体营造出一种相互关爱、相互信任以及相互尊重的氛围,让一切有助于个体心理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让受辅导者在这种活动氛围中主动审视自己,了解自身内部或外部的现实情况,勇敢地面对现实。走向升华的意义在于让个体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改变曾有过的自闭、自虐、自杀的心态,转向积极的生活。无论是团体心理辅导所强调的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还是坚持对人的信任与尊重,都会对此产生积极的暗示作用,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强调人际互动,促成班级成员的人际和谐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组织,通常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由此可见,班级成员的人际和谐主要表现在“生生和谐”与“师生和谐”上。学生与学生的和谐是班级人际和谐的最广泛的和谐形态。生生之间是否能保持和谐,不仅关乎于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且更关乎于整个班级向心力的培养。对学生自身的心理发展而言,学生之间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班级,班级成员之间易于形成相互嫉妒、相互猜忌的状态,长此以往,这种异质心理环境必然在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中酿造不良情绪,累积起来,便会形成自私、狭隘、孤僻等心理特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和谐是班级人际和谐中又一组重要人际和谐形态,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看,教育是教师通过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过程,并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形成心灵的启迪与感化,这种启迪和感化是双向的,因此,在师生关系不和谐的情况下,教师不会给学生以尊重和信任,使学生得不到人格尊重,长期下去,必将形成自卑、怯弱、抑郁等心态。团体心理辅导强调人际互动,以教育当事人改变生活态度,对人际交往获得深刻的领悟力,建立自尊、成熟的人际关系为出发点,正好适合处理上述可能出现的生生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问题。同时,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学生能通过活动的参与,深层次了解自身人格特点,洞悉他人的变化,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中增强个体自身的察觉能力,悟出与他人沟通与交往的真谛,自主实现生生关系和谐与师生关系和谐。
3.强调群体动力,保障个体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团体心理辅导以群体动力学理论作为活动设计的理论性基础,将团体这一心理场所体现的行为看作人和环境的函数,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大学生群体所接触的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随着自身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移位,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将会有不同的表现,其中就有好有坏,有和谐的亦有不和谐的,团体心理辅导能帮助学生解决如何与自身所处的学校环境、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和谐共处的问题,促成良好关系的形成。
学生个体置身于学校环境中,校园环境时刻在与学生进行心理互动,无论是有形的建筑设施、图书资料等,还是无形的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培养目标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中父母的行事办事风格、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也是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风格的形成基础;现实社会的整体的价值取向、精神道德面貌以及电视荧屏、网络报刊的宣传都会直接影响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变化。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群体动力,把环境作为变化性函数指标,能通过模拟各种场域的变化,并辅之以爱校园、爱父母、爱社会的主题活动,影响大学生对于校园、家庭和社会的认识。如爱校园、认识校园等主题辅导活动强调校园环境在学生周围的真实存在,孕育学生的母校情节,激发学生对校园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彰显学校的凝聚力,能有效促进学生与校园关系的和谐。爱父母的主题辅导能让学生深入到实际家庭环境,了解父母的现实艰辛,打开学生与父母之间的矛盾的症结,纠正学生对父母的错误认知,理顺学生和父母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家庭这一团体的归属感,形成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爱社会的主题辅导能让学生真实进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实践,对学生辨别社会主流和非主流文化,摒弃异质文化,改变厌世情绪,以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融入社会有重要帮助。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与和谐班级建设在理论上存在有机的联系,团体心理辅导也必然成为促进高校和谐班级建设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冯歌.基于儒家文化的现代和谐班级建设的策略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1.
[2]刘天宇,孙启洲,程艳青.浅谈大学中的班干部管理工作[J].文化教育,2012(2):120.
[3]李雪英.创建和谐班级的策略研究――以乌海市实验小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8-11.
[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80.
[5]张静.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生活适应中的作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3.
[6]樊富珉.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6:20.
[7]廖飞.团体心理辅导对男性戒毒者的应用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14.
- 上一篇:环境保护社会实践总结
- 下一篇: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