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社会实践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4:3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社会实践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请笑纳!
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寒假里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了敬老院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刚刚走进敬老院,我们什么都不知道。这时,我们便找到了一位清洁工人,说明我们的来意后,他便笑了起来,连连夸我们有爱心,然后就匆匆的领着我们来到了老人们生活的地方,而且还将我们领进了一位他最熟悉的老奶奶的房间中。
刚进房间,我们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味,那是一股花香,一股桂花的清香。随后,清洁工人又告诉我们,这位奶奶姓张,今年已经76岁高龄了。然后,他又向老人说明了来意,说完便走了。
看到老人后,我们便亲热地叫了她一声"张奶奶!”她也开心地应了一声。
张奶奶要我们坐下,还准备给我们倒茶,我们却异口同声说“不用了!”是啊!我们是来帮老人解忧的,而不是来为她添负担的。
然后,我们就和她聊天、谈心,只到我们要走的时候,他还依依不舍的抓住了我们的手说:“你们以后一定还要再来哟!”嗯嗯嗯,我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可能这句话并不是只正对她自己一个人,而是针对敬老院里的老人吧!
我觉得这些最平凡的人才是世界上最需要人们关注和关爱的人,往往这些人的生活总是空虚的,那是因为很少会有人去看他们,她们很寂寞!
可能这些老人的孩子有些已经升官发财了,他们却忘记了还活在社会那些基层的父母,这些人真该好好反省了。应该用心想想,如果自己老了也像这样的活,哪——该怎么办啊?
这短短的暑假实践我碰过壁,受过累,流过汗,但是我却成长了。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道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长了见识,为我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想,作为一名中学生来说,建立自身的十年发展计划已迫在眉睫。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
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2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不断改变,一些中学生为了追赶所谓时代的潮流,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外在形象,设置过分标新立异。于是,中学生的形象问题越发突出。在这个问题上,不同年龄的人们都持什么态度呢?对此,我们进行了一次主题为“您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的社会调查。
调查问卷为同学自己设计,被调查者须填写性别、年龄及25道选择题。题目如“您认为影响中学生形象的因素”、“中学生是否可以染发烫发”、“中学生是否应该追求流行”等。
同学共被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持事先印好的100份问卷分别来到滨江道步行街、津汇广场、小白楼商业区等繁华地带,向行人发放调查问卷。
天气十分闷热,但同学们却十分积极,不断地向过路行人说明用意,请他们填写问卷。刚开始一些同学不好意思开口,可看着别人一份份的把问卷发出去又收回来,胆子也逐渐打了起来。有些行人很热心的帮我们填写,但也有许多人不予理会,径直走开。一次次的受阻并没有打消同学们的积极性,相反,同学们__越勇,更加积极的寻找,更加耐心的讲解和等待R22;R22;更有一些同学积极开动脑筋,请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来填写,如商场售货员、看车大爷、卖水的阿姨,都成了我们调查的对象。
终于,经过近三个小时的努力,500份问卷被如数填写、收回。然后,我们会对这些问卷进行整理和统计,得出最终的结果——人们心目中的中学生形象。
这次活动,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我们通过对不同人群关于中学生形象的调查,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社会对中学生形象的看法和期望,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更重要的是,我们提高了能力、锻炼了胆识、磨砺了意志,更加接近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同学们也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艰辛,更加懂得应该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待人接物、如何面对和战胜困难挫折。
而且,我们诚恳的笑容、谦和的态度、耐心的讲解,无不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在社会中树立了良好的一中学生形象,为团旗增添了光彩。
相信这次活动,一定会让同学们更加明确学习的目的和目标,不断跨越挫折,勇攀高峰!
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厦门的早晨,空气中伴着湿湿的凉意,没有了夏日中午的炎热,走在人并不是很多的路上,仿佛吹着海风一样徜徉在春日的沙滩。或许心境也是一个原因吧,想着自己马上就能经历一段自己未曾经历过的时光,那种感觉或许就像是你的生活中突然出现一种新的味道来刺激你的味蕾一样,十分的特别。每一天总是新奇的,对于我自己来说,参加这次少儿图书馆的志愿者活动给我太多的意外的"惊喜"了。
我第一天几乎都是带着笑意踏上去车站的路的,然后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才不会愧对志愿者的称号。就这样,一路上思索着"做为一名志愿者的职责"、"志愿者的细节注意"、"如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等等一些问题,一晃眼工作的地方就到了。或许,当你在专心的想着一些问题的时候,时间就是这样毫不犹豫的悄悄从你身边溜走,悄无声息,只不过在时间的流失中你也在慢慢沉淀一些东西,为你的学习或工作增添一些必要的策略。
这一天的工作——整理每个人所负责的书架,显然是相对陌生的。这活听起来像很轻松,可是当我们做起来的时候就不这么想了!首先我们要按照每一个书架上面的号码,把不符合号码的书整理出来。然后再把每本书的排列整齐。最后就是把我们所整理出来的那些不符合的书,再重新上架!之后我们便可以轻松地坐下来看我们所喜欢的书籍了。由于我所负责的书架,书似乎很受欢迎,都被借走了许多,所以我的工作量也相对轻一些!当我做完的时候看到了几个忙碌的身影,这便是帮忙把读者还来得书本重新上架的几个同学。虽然不认识,但我深知她们的工作量远远超过我们,因为她们几乎是一刻不停的。这给我极大地震撼,在现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作为90后的我们更是显得有些“过分”!而她们却是那样的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也许这就是我一直都没有理解的志愿者的含义吧!志愿者虽然很平凡,却很幸运;很辛苦,但也很快乐。她们是沟通的彩虹,是交流的桥梁,她们用生命影响生命,因此,作为志愿者的我们是快乐的志愿者。聚时,是一团火;散时,则是满天星。
第一天的工作就这样悄然地过去了,接着连续8天的工作我都深深地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的那种自豪。特别是当别人向你询问时,那种被他人肯定和赞赏的感觉,是我这次实践最大的收获!往常的我们总是那么的懒,总觉得只要把这张实践表盖个章就可以了,几乎很少感受到到这种劳动的快乐!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前进,在这个充满竞争、挑战的社会,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许多毕业的大学生和在校大学生,都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伤透露了脑筋。因此,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来充实自己的学习生活,累计经验,为自己的将来补充“能量”。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而我们责应该用行动证明自己。
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4是雄鹰最终总会翱翔于天空,是鱼儿最终总会畅游于水底,是祖国未来栋梁的我们最终将会尽我们的所能为我们的祖国做出贡献,从而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以及社会理想。现在还处于青少年时期的我们拥有着绚丽多彩的青春年华,我们可以肆意的绽放属于我们自己所独有的青春风采。谁说意气风发的我们年少轻狂,禁受不住暴风雨的洗礼?谁说象牙塔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学校,告别象牙塔,踏上社会后,我们能否不辜负社会的期盼,为我们的人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对于我们这些初中生而言,初中本身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我们踏进初中的时候,我们一只脚已经踏上了社会。而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更能考验个人能力的综合性初中。只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我们才能脱去象牙塔的稚嫩,慢慢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而我们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我们才能更好的发掘出我们身上潜藏的潜能和存在的不足,为我们今后走出初中、踏上社会做好准备,才能使我们学有所成,成长并服务于社会,以便更好的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所谓的“劳动创造价值”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生假期进行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初中生综合素质、引导初中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初中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意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各大高校的高度重视。当今时代,社会实践活动被各大高校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适当的参加社会实践有利于使初中生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并最终服务社会。同时,社会实践也能够使初中生学到更多在初中学不到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使初中生更加容易创造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社会理想。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当然了,有些兴奋还有紧张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对于一个初中生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然天气严寒,寒风呼啸,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俗话说:"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招’难!"意思就是说:在家里的时候,有自已的父母照顾、关心、呵护,那肯定就是日子过得无忧无虑了,但是,只要你去到外面工作的时候,不管你遇到什么困难,挫折都是靠自已一个人去解决。在这短短的20多天里,让我学会了自强自立!凡事都要靠自已!这是我参加社会实践得到的深切感悟。相比于以往我所想的住宿生活很艰难,我才猛然发觉,原来我一直都挺幸福的。在学校无非就是自己洗洗衣服,然后读书写字,累的时候还可以跟同学一起娱乐一下。特别是上了初中以后,感觉相比于以往的读书生活,真的是自由了好多,甚至于很多时候都有不少同学会感觉到迷茫,而且迷茫的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初中生在自己支配时间方面真的是自由了很多,自由到让不少初中生感觉到迷茫,有时候真的会因为这样感到有些讽刺。在公司里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公司有公司的规定,自己就一直被限制着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还得小心自己是否做得不好,以防被主管什么的抓着,那个时候被骂就真的是很尴尬了。进入公司进行实践后,自己真的是成熟很多了,我会想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比较合适。现在想来,就算父母不在我的身边,我都能够自已独立!
不仅如此,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更加了解到团队合作在工作中的作用。虽然以前也总是看过并听过这句话,原以为自己已经有够了解的了,但现在看来并不是那么简单啊。“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的是所言非虚啊。因此,我会依次为起点,以后更加勤奋学习,多参加实践活动,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
交流与沟通也是一个障碍,是我通过这次实践遇到的一个问题。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事物,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选择沉默,以此来回应周围的人事物。因此,如何学会与人交流与沟通时非常重要的。3年之后的我将不再是一名初中生,而是社会中的一分子,要与社会中形形的人事物接触、交流以及沟通。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我会更加努力,锻炼自己的与人交流以及沟通能力。毕竟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一个人是生活不下去的,或者是生活得下去,但却应该是自己孤孤单单、痛苦的生活着。
还有就是,整天在公司辛辛苦苦上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同一样事物,真的好无聊啊!好辛苦啊!在那时,我才真真正正的明白,原来父母在外打工挣钱真的很不容易。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也明白了:在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付出的不光有汗水,还有智慧和技巧,更多的是自我超越。因此,自己变的成熟了,少了一份脆弱,多了份坚强,忘了如何去依靠,想的是如何去学习让自己独立自强。没有了父亲和母亲的关怀,没有了老师和同学的指点,自己的一切事物都得要自己亲自去解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这次实习中我深深的体会到没有自己办不成的事,只有自己不想去做而已。认认真真的学习,勤勤恳恳的做事,这就是生活,是真正的生活!可以说,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深刻的了解到,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了解的更多,使自己未真正踏入社会就体会社会更多的方方面面。
总之,这个寒假,通过短期的社会实践,我看到了一些在初中看不到的东西,学到了一些在初中学不到的知识。我想,这应该算是我这次做社会实践最大的收获吧。
初中的社会实践活动总结5这次假期实践我以“善用知识,增加社会经验,提高实践能力,丰富假期生活”为宗旨,利用假期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社会实践中检验自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收获不少。我认为以下四点是在实践中缺少的。
一.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认识更多的人。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工作的机会不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与同事的沟通也同等重要。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更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二.在社会中要有自信。自信不是麻木的自夸,而是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肯定。在多次的接触顾客中,我明白了自信的重要性。你没有社会工作经验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你的能力不比别人差。社会工作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没有第一次又何来第二、第三次呢?有自信使你更有活力更有精神。
三.在社会中要克服自己胆怯的心态。开始放假的时候,知道要打假期工时,自己就害怕了。自己觉得困难挺多的,自己的社会经验缺乏,学历不足等种种原因使自己觉得很渺小,自己懦弱就这样表露出来。几次的尝试就是为克服自己内心的恐惧。如哥哥所说的“在社会中你要学会厚脸皮,不怕别人的态度如何的恶劣,也要轻松应付,大胆与人对话,工作时间长了你自然就不怕了。”其实有谁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小时候天不怕地不怕,尝试过吃了亏就害怕,当你克服心理的障碍,那一切都变得容易解决了。战胜自我,只有征服自己才能征服世界。有勇气面对是关键,如某个名人所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
篇2
实 施 方 案
一、课题的背景及提出
新课标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本课程主要具有三个特性,人文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人文性要求关注学生的需要与体验,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尤其强调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与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综合性要求学生从经验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门学科进行综合,注重知识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帮助学生获得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的整体性认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实践性特点更强调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
马克思说:“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在体验世界中,一切客体都是有活力的,充满了生命的意蕴和情调,在教学中培养人的体验能力,它将学习的材料与学生个体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悦,使学习成为学习者自身的需要,使主体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这也是符合人性自我发展的完善方向的。我们提出“体验式学习”,是让学生在不断地自身社会实践和感悟中升腾体验、丰富体验,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共鸣,在不断地熏陶感染自身实践中领悟祖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领悟中华儿女不朽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培养创新精神、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尝试运用体验式学习方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是新课标和新时代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二、课题的界定: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 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或者说,通过能使学习者完完全全地参与学习过程,使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单方面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视 、可听、可感的教学媒体努力为学生做好体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过程,并积极接触社会、运用社会理论,在亲身体验中学会分析社会、感悟社会,从而完成新课标的要求。
所谓“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应让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精神敞开地面对社会,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社会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悟社会,使个体心灵从中体验到历史与社会学习本身的乐趣,让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过程与生命个体的丰富、发展过程相一致,从而享受到生命活动带来的震撼和愉悦。
体验式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载。其一,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其二,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体验是学生内部积累与外部学习材料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激发回忆等条件作用下,学生已有的与新的学习材料相关的知识积累、事理感受、人生体验便被激活、催化起来,并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多次地加工、创造,不断地冲突、顺应、融合,从而累积新的体验。其三,它是一种让学生享受生命快乐的学习方式。且这种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是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是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的、体验的,学生从中也充分享受着学习初中历史与社会的乐趣。
三、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式学习的区别
体验式学习与传统式训练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以学为主,后者以教为主。要使教育有效,教学的主体必须是学生而教师,正如伽利略所说:“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因此,“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
传统学习
体验学习
过去的知识
即时的感觉
记忆
领悟和体认
自主学习
团体学习
注重知识、技能
注重观念、态度
无接触
直接接触
单一刺激
高峰体验度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员为中心
标准化学习
个性化学习
理论化
现实化
强调化
强调做中学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标:
1、提高全体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本研究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热情和感悟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体验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向,在体验的不断丰富、深化中使学生的历史与社会素养得到提高。
2、获取一整套能提高学生历史与社会素养的比较成熟的成果,如体验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体验式活动主题系列,体验式作业题,学生成长的个案记录。
3、针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具有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评价的手段,本研究还力图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的评价方案。
研究内容:
1、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一般问题,即体验学习的基本理论、原则、操作策略等。
2、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具体问题:
(1)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
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构建一种可操作的体验学习模式,将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价值和学生学习的价值结合起来。改革课堂学习结构,提倡研究性学习,尽可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初中历史与社会实践,培养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独特体验的天地。体验式学习的基本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亲历感悟反思发展。
(2)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课外活动主题的设计
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初中历史与社会的学习资源博大精深,我们该创造条件,拓宽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让学生自主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性课外活动(包括参观访问、旅游考察、社会实践等)中关注社会、思考生活,体验初中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学习。这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一块重要内容。
(3)建立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题库
长期以往日复一日的被动作业,实质是机械记忆与低效的重复和再现,它不仅磨灭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侵蚀了学习的主动性,更为可怕的是形成了与信息社会不相适应的学习方式。本研究还将努力去影响和改造学生的作业,建立起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匹配的体验性作业,让学生在具有导向激励功能的综合性作业中发展深化体验。
(4)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的成果方式及评价体系
本研究重在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成长记录的途径,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过程体验的资料,如关于平时表现、兴趣和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家长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避免繁琐化、庸俗化,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注重定性评价,对学生的档案资料和考试结果全面客观分析,用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并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间互相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评价体验中受到激励,明确努力方向。
3、与体验学习有关的相关问题的研究。如参观访问、社会实践与体验的关系;学生个体特征的差异对体验的影响;情景与体验的联系等等。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模式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以及调查研究法。
在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我们会研究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资料,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同时,我们会在相应试点班级分班分阶段进行实验教学,不同阶段分别采用传统学习与体验学习两种方式,在实验过程中,及时对实验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每阶段实验结束进行阶段考查,根据考查情况比较分析,再根据结果进行研究;在各阶段的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在适当时机以问卷调查形式对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和学习感悟。
六、课题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大阶段:准备阶段 2005年12月——2006年2月
课题申报、开题工作,进行课题初步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大阶段:实施阶段 2006年3月——2007年8月
1、2006年3月——2006年5月课题组组织相关的培训、交流、研讨活动
2、2006年6月——2006年8月 开展第一阶段实验教学
1、 2006年9月——2006年11月 进行第一阶段实验总结
2、 2006年12月——2007年2月 课题中期总结与评估
3、 2007年3月——2007年6月 开展第二阶段实验教学
4、 2007年7月——2007年8月 进行第二阶段实验总结
第三大阶段:总结与结题阶段 2007年9月——2007年12月
1、 整理分析实验资料;
2、 撰写课题实验总结报告;
3、 撰写课题学术研究报告。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 提交课题实验报告一份,学术研究报告一份;
2、 若干;
3、 构建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推广。
4、 建立初中历史与社会体验式作业题库和评价体系。
八、课题组成员名单:
课题组组长:
石成辉(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课题组成员:
董亚英(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陈苏玲(中学社会一级教师 )
石玉英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2、《学习心理与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卢家楣主编;
篇3
虽然教育改革正不断的推进,但高中和大学的选拔模式依然没变,应试教学育还根深蒂固,初中作文教学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升学压力大,剥夺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虽然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各学校选拔学生的方式基本上没有变,导致学生的考试压力依然很大,时间都用在做题提高考试成绩上,没有从学习重担下解放出来。因此,很多学生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时间接触现实生活,缺乏对基本素材的感性认识,也就很难上升到理性的角度,这导致很多学生失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缺乏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文教学时间不够,没有开展合作式教学
初中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很多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在学习数学和英语上,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相对较少。另外,教师在上课时也很少有针对性的进行作文教学,主要是讲阅读,字词为主,很少把学生组织起来进行合作探讨,不能有效得提升作文教学的教学效率。
(三)教师重视不够,缺乏有效的写作指导
在初中阶段,学生普遍阅读量较少,把大量的时间都用于搞题海战术,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基本功,即使有些学生喜欢阅读,也是只从自己的爱好出发,在阅读过程中只注意对情节欣赏,很难从写作技巧去把握。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还要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教会学生阅读方法,特别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技巧,让学生去模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
二、初中作文教学优化策略
所谓的作文教学优化策略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而制定的方案,以便让学生容易实现教学目标。通过方案的优化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和成长,达到初中语文教育的客观要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情感体验,参与社会实践
感情体验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感情体验才会让写作生动而丰富,但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还是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学生只有对一个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内部动力,否则教师再努力也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只有把学生的内因调动起来,才能事半功倍。写作就是要激发学生写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生活,积累一定的情感体验,这需要把社会知识和书本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的生活深入到社会的各种领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不会空洞无物。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比如在写《我的爸爸(妈妈)》类似的文章,可以让学生回去看看过去的照片,回忆一下往事,这样容易在生活中找到亮点,在细微之处找到真情。
(二)倡导合作学习,开阔写作思路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学生合作学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开阔的思路,在交流中找到其他人的闪光点,再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很快找到思路,写出精彩的文章。笔者曾经通过和学生的座谈了解到一些情况。很多学生谈到写作的问题时,还没有拿起笔就感觉煎熬,称自己脑子里是一堆浆糊,无从下笔,只能瞎编乱造,凑字数。这些都是因为学生只在学校学习很少外出参加社会实践所导致的。基于这个情况,笔者认为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启迪。因为受各有方面的限制,学生不可能有太多的机会来参与社会实践,这就需要学生的合作学习来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
(三)学习写作技能,打好写作根基
写作能力的培养不但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写作素材,在很大的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写作技巧的培养,否则,即使有丰富的素材也很难写出好文章。在与学生交流中,了解很多学生感觉心里有东西可写,就是无从下手,或者很难有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些都是缺乏写作技能的表现,因此,掌握一定写作技巧也是至关重要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比如让学生阅读范文,找到优秀作品的写作方法和修辞技巧,再比如让学生分项训练,强调积累,可以把日常看到的听到的经典语句收集起来进行模仿。最重要的还是要帮助学生整合听、说、读、写等多种技能,在这各种技能的融合中才能从根本上打好写作根基,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有效 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总目标是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由于许多学生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望而止步,难以理解,再加上有的教师只是说教式地讲授一些条条框框,强硬灌,无疑会挫伤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情绪不高,滋生畏学的心理,这给思想品德课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笔者通过近三十年来的教学感受,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真切体会到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总目标,就必须在教学工作中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以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的有效教学呢?笔者现将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愿和广大同仁共同探讨学习,以求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充实有效!
一、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精致的备课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树立大备课观,实现多维度备课。不仅要备学生、备课程、备情境、还要备怎样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备设计。要把学生的需求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放在首位,思考和解决对教材的处理如何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怎样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活动是否能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教学过程是否有足够的时空留给学生自主活动等问题。备课中还应使用好现代教育资源,借鉴或设计制作好相应的课件。备课中的难点应该是把握课程和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品位,即寻找教育教学的真谛。从而给自己带来充沛的教育情感和教学激情。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直接动力。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创设相应的教学情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社会热点、焦点,设法找到相应的情境材料,比如注意收集现实生活材料,到图书馆找报刊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情境材料,然后对情境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学情景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枯燥的政治教学变成学生喜爱的情感体验,提高教学实效。科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从版面设计、内容体系和语言风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昔那种严肃的说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泼有趣的画面,极富哲理的名言警句、优美动听的语言和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活动等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使用好这些教材中的素材,并结合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进行适度的拓展,进而有效地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兴趣,开启他们的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形成师生互动的精彩课堂,很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精心的复习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证
新课改正在进行中,有效教学主要表现在对“效果”、“效率”、“效益”三方面的综合评价上,其核心就是追求教学的效益。因此,有效教学要更多地关注其可测性或量化,还要用好复习巩固这个“常规武器”。
首先,要用好“标”。这里指课标和考标。课标即《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考标即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认知能力的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体为综合考查学生的以下能力:“识记能力,考生应能再认或再现考试范围内的概念和原理;理解能力,考生应能对有关知识进行转换、解释和推理、应用能力,考生应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表述能力,考生应能恰当使用所学思想品德科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表述,社会实践能力,考生应能设计一些基本的社会实践活动程序,具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素质,能反思总结所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其次,要把好“脉”。这里指的是社会热点和焦点。要寻找热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点,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复习言有信度、悟有载体,切实提高复习效率。要设计好热点素材与教材相关的有效问题,既丰富课堂学习的内容,又提高了复习的效果。
再次,要选好“题”,坚决反对“题海战术”。要注重选题的针对性、特殊性,学生先练后用,注重选题的典型性,做到一题多用,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注重选题的探究性,选题应基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与方法。通过精心选择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老师设计的问题必须认真看书,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真正从复习巩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后,要上好“课”。复习课必须上得充实、扎实,注重回归教材,关注社会生活,落实知识点,做好知识的整合与迁移,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特别是发挥和使用好多媒体复习课容量大,直观形象,整体感强的特点,使教学更有效,学生多受益。
篇5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活动
一、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关于初中政治教学的实践活动有机地转化成具有现实生活背景的实践活动,并通过活动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在政治生活化教学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利用一些突出的事件引起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刺激学生学习初中政治的潜在心理,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为生活的主人对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抱有想要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简单地说,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就是将初中政治融入现实生活中,以实际生活为教学背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使自己的内在素养修为更丰富。通过亲身参与生活化教学的实践,在生活中学习初中政治,可以有效地获得具有生命活力的政治知识,还能被浓厚的生活化思想品德文化所熏陶,不断进行自身思想品德的信仰,陶冶情操。
二、探讨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践
1.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教师在初中政治教学过程中,大都是以教材内容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然而,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却发现,学生对政治知识的需求远远不止于教材内容,需要新鲜、与时俱进并且具有生活特色的政治内容来提升自身的精神需求,因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并不能有效地接纳并且全部理解吸收,在这样的课堂中,相信教师也不会有教学的成就感,反而觉得自己的授课十分失败,所以,教师应针对这一状态,对政治教学进行思考,对政治教学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例如,在授课时,可以结合生活事例对政治知识讲解,如,50年代,有一次,和一位美国的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听了风趣地说:“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美国记者的脸一直红到耳根。通过这样的一些实际生活中发生过的有趣的小故事在课堂上的应用,勾起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时刻保持注意力集中,还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教师也提高了政治教学的课堂质量,促进政治教育的发展,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
2.初中政治生活化活动的实施
既然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已步入初中政治的课堂,那么,教师就应该将初中政治教学的教材内容尽可能地和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动员全体学生,组织生活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拿出勇气,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潜在能力,找到自己的发光点,进而对政治学习充满热情,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学习兴趣,促使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其实,在初中,学生的学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学校及课堂中,长时间地在教室学习,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学生渴望走出课堂,需要课外实践活动,政治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面对如此渴望实践的学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他们有效地分组,去社会生活中做一些社会调查、社会访谈来体验实际生活中的政治,然后让学生对自己组的社会调查和访谈做一个辩论,例如,在《承担责任,服务社会》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参加大量的生活实践,在实践调查之前,教师可以先提几个问题,什么是责任?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责任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对自己负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去找到答案,去感悟政治的生活化原理,增加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对政治的认识,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了人生阅历,也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提升。学生只有亲身走到社会生活中去,收集资料,关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了解时事问题,才能真正地理解政治与社会之间的微妙关系,更深程度地理解政治,感悟政治。
3.初中政治教学资源生活化的实施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的授课任务十分艰巨,所要教授的政治内容比较繁多。因为,在初中学生所要学习的科目很多,而且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初中政治的学习基本上是以背诵为主,使之学习效率低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随之增加。教师应该正确地看待初中政治教学,在教学中要尽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调整教学方式,使教学资源更为优质化,使学生更容易学习政治内容,净化学生的心灵,提高思想品德修养。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多收集一些教学资料,认真地研究初中教材的内容,把握教材每一单元、每一个章节的知识要点,并对这些资料进行策划、归纳、总结。结合当地的生活实际情况,有效地辅助学生学习政治内容,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有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尽量地避免过分说教的时间和力度,这样也就大大地降低了课堂的枯燥乏味,从而提升政治教学的专业水平。教师也要注意对学生作业的安排,尽可能地给学生布置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作业题,巩固学生课堂学习的内容,只有学生亲自去实践、去探讨,才会对政治有自己的体会与感悟,有自己的思考方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去解决问题的好习惯,使其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去学习政治,提高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在教育中的有效实施,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给了初中政治教学无限的活力与生命力,促使政治教学更亲切,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总之,初中的政治教学需要生活给课堂提供教学资源,需要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继续发展下去,从而推动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喻忠科.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初中政治[J].中国校外教育,2010(05).
篇6
1.教学方法不合适
许多初中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采用的依然还是朗诵式教学的方法,教师只是单纯地将课本内容进行复读,停留在一本书、一支笔、一张嘴的水平上,缺乏相应的引申和趣味性,整个教学过程平淡乏味,缺乏应有的激情,自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这个教学过程依然是灌输式的教学,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重要作用,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压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自然会降低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2.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目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学内容大多还是局限于教学课本,内容多为纯粹的理论性内容,而且许多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缺少与实际生活、流行元素的联系与统一,初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其很难从这些语句中真正体会到相应的概念,对教育的内容缺乏相应的认知或对其重要性认识不够,这也影响了教育的效果。同时,许多教师仅把品德教育作为一项教学任务,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对于教学内容仅限于让学生死记硬背,忽略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情况,导致学生的认知与行为出现偏离。
3.教学手段不正确
首先,大多思想品德教育教师依然还是习惯于传统的说教、批评式教育,而没有考虑初中学生心理敏感、易变等特点,容易使学生出现反感和不满等问题,使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与目的背道而驰;其次,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然以自我为主体,根本不重视学生兴趣、学习欲望等,既不与学生进行沟通,也不和学生互动,也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效果。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探究
1.加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学生对各种问题认识和理解的重要途径,思想品德教育更离不开生活实际。在原有的思想品德教育中,衡量学习情况的指标是考试成绩,这明显无法代表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真正掌握情况,因此,采用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方式,利用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教导学生,才能够有效将教学内容切实转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2.通过社会实践进行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的很多内容都是理论性、概念化的,单纯依赖课本难以使学生充分认知这些内容,所以,需要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体会这些品德教育内容,通过他人的评价、自身的思考和反省,进一步加深对思想品德内容的理解,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学习中不断改进。同时,社会实践的方式还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性,在课堂上主动进行学习,并提出自己思考的问题,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思想品德德知识。
3.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情境教学的方法就是利用设计的情境来给学生一个模拟的环境,使其对教学内容形成直观、深刻的认知,达到启迪学生的目的。这些教学方法都有其独特性,这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思维模式的培养等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需要教师充分结合这些教学方法,综合各种方法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采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最大程度的保证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
4.加大对新媒体的重视
当下初中生道德理念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微博、微信等多种新媒体的影响,为避免这些影响中不良成分的进一步深化,需要学校加大对这些新媒体的重视。首先,通过视频、动画等各种多媒体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使其变为更容易被广大初中学生接受的表达形式,将抽象、复杂的教学内容转变成更为直接、形象的内容,使其更容易被初中学生所理解,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和活跃,从而使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得到提升。其次,给学生推荐具有正能量的网站、微博,让学生接触更多积极的、正面的信息,使他们在接触这些信息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逐步认识到思想品德的重要意义,从而主动参与到思想品德学习中。
三、总结
篇7
一、教师树立生活化的教学观念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一切的教学方法及教改内容都是在教师的教学观念下形成的。一般来说,教师的观念与时俱进才能够确保其教学手段的创新等。如:传统教学中,初中物理教学的观念是“以课堂为中心”,注重学生硬性地掌握物理知识,而忽略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更无视物理的生活价值,从而使得学生学习物理都是为了考试而学,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有着很大的局限性。鉴于这种实际情况,初中物理教学想要促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物理,并将知识运用到物理中去,首先教师本身必须树立一定的生活化教学观念,从而才能够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才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性等,感悟物理的生活价值,并尝试将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过程要注重生活化
单一枯燥的知识传授已经不能够吸引初中生,所以,教师要通过教学过程生活化的方式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课堂上吸收、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并通过实践来让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例如,在学习杠杆的应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道具,例如,指甲刀、天平、剪刀以及老虎钳等,让学生应用这些道具,并引导学生说出道具使用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上述工具中的杠杆原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最大化地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三、通过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中每个角落里都存在物理现象,可以令学生举出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以比赛的方式评比每个学生列举的物理现象,因为竞赛通常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在水中游泳时会感受到压力,并且水越深压强越大。还有冬天人们会呼出白雾、积雪融化时比下雪时冷、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往前仰等,这些全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学生较感兴趣的。在举出物理现象后,要及时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老师和学生一起讨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习热情,而且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生活联系起来,达到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受益。
四、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都会根据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判断,有些生活经验与实际的物理理论是相悖的,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学生的物理前概念,将生活性和科学性素材进行加工和重组,运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现象直观、真实地展示给学生。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教师使用事先准备好的多媒体素材进行引入。比如,我们在骑自行车时,停止用力后,自行车继续向前滑行的原因是什么。这就与学生认为有力物体才运动的认知出现差异,在带着悬念的情境中,学生求知欲也更强烈。再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中,可以播放“树荫下的光斑”这样一段视频,从学生熟悉却被忽略的生活画面中导入新课,学生自然倍感亲切。
五、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教学效果
篇8
【关键词】综合性 实践性 开放性 自主性
为期近两月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远程网络培训很快结束了,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言,它仅仅才是一次新的起点和新的征程。通过学习视频课程专家的讲解及相关学习资料、参与案例研讨和专题讨论、完成相应的作业等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研讨与实践相结合的研修模式,使我对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及特点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
它是小学三至六年级、初中七至九年级以及普通高中阶段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来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来改变我国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具有国家使命的一门课程体系,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责任、良知要拥有这种敢于担当责任的义务和精神品质,来推动这门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综合实践是一门基于生活经验的课程,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和需要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是指向实践,以实践为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不仅强调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方式,更强调学生对活动过程的亲身经历与体验。它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使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生活产生了密切的联系,它综合了各门学科的实践性与操作性,把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学与用得到会聚、相互地容纳。
三、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很强的课程
它无固定的师资、无固定的教学场所、无固定的教学模式、无固定的课程体系,它是国家指导下的由地方和学校自主开发的具有很强的地方和校本特色的一门课程。它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有利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不断提升学生的精神世界、道德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的人格臻于完善。它是课程自由度最大、课程空间最广、课程实施最为灵活的课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它跳跃了学生狭隘的书本圈子,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它帮学生打通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通道,它可以使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跳得更高,飞得更远。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自主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去自主创新,自由地翱翔的一门课程,是教师开拓学生潜力、发展学生个性的一个非常好的课程载体。初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对周围的世界也形成了初步的认识,他们不满足对书本知识的简单记忆,希望自己能去尝试、去体验,能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因此综合实践活动将更加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独立创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活动的内容及方式,它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篇9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政治;教学改革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学生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自然也得到大幅度的改善,那么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初中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学的重要性,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现状,促进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完善学生思想道德素质。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有效地促进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改革和创新呢?
一、在激发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言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这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的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的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可以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自己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了学生兴趣,也激活了课堂教学,进而改变了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
二、兴趣活动与小论文比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这是由教师指导而学生独立进行的教学要素结合方式。它的特点是可以弥补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性不足的缺陷。兴趣活动可以就一门课的内容来组织如“政治理论研究小组”、“思想政治课学习小组”等。也可以就某个专题的探讨组建兴趣活动小组,如“法律问题研究小组”、“人生问题研究小组”、“道德问题研究小组”、“学习方法研究小组”等。兴趣活动小组要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小论文比赛是就大家所关心的某个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论文比赛。论文比赛要有计划、有安排,包括比赛次数、比赛比赛内容、比赛形式等都应纳入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教师对学生的论文比赛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包括课题选择和设计的方法、资料收集的方法、资料整理和研究的方法,论文撰写与修改的方法等方面都要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兴趣活动和小论文比赛的作用:一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实际生活;二是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分析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增进同学间和师生间的团结和友谊。兴趣活动和论文比赛的组织简单易行,我想值得每一个政治教师积极组织和开展。
三、教学内容结合社会实践,不断拓宽学习领域
为有效促进初中政治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师还要注意教学内容和社会实践的有效结合。政治理论知识都是社会实践的升华,是对社会实践的规范化、系统化反应,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知识认识和把握,还能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例如,教师在教授九年级第六课行使政治权利中的建议权和监督权时,可以结合时事政治和社会中的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可行使的权利和体会使用权利必要性的同时,加强对社会的认识,对自己职责的认识,从而促进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另外,经过笔者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进入思想政治认识误区,认为对思想政治的学了考试之外,并没有了其它实际性的意义。那么教师要在充分认识到学生这观点之后,为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必须有效地采取措施扭转学生这一错误的想法。而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效的运用知识,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对政治知识学习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政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伟 《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考试周刊》 2010.46
篇10
经研究,现就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结束工作和暑假活动安排提出如下意见,希各地各校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一、期末考试、暑假及新学期开学时间
本学期期末考试时间定于小学6月30日(周二)一天,初中6月30日、7月1日(周二、周三)两天,学生7月6日(周一)离校,教师7月8日离校。下学期9月1日开学并上课,教师应提前到校做好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认真做好学期结束工作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组织复习考试。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若干规定》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精神,严格控制学生到校、离校及在校时间,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按规定上好各类课程。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尤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工作。要加强考务管理,严格考风考纪,重点加强对学生的诚信考试教育和考试心理辅导。
(二)公正、客观地做好学生的学期(年)评价工作。小学、初中要进一步完善以学生全面素质考评报告单报告学习成绩的办法,对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做出全面评价,并及时记入《学生成长记录册》。
(三)认真做好本学期工作总结和新学期工作计划。各校要对照学期初制定的工作计划,检查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认真做好总结。要尽早制订下学期工作计划,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措施保障。总结和计划要在本学期结束前报我局办公室和相关职能处室。要认真做好教师业务档案、学校档案有关材料归集等工作。
(四)各校在放假前要集中对师生进行下列内容的教育:一是加强遵纪守法的教育。教育师生遵守国家法纪,不参与迷信,赌博和非法宗教活动,不进营业性舞厅、网吧,不看不健康卡通、书籍和录像等。二是切实抓好安全教育。尤其要加强防溺水教育,中小学生外出游泳必须要有监护人管带,以免溺水等事故的发生。目前正值梅雨季节,汛期已至,各校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用房的检查,加强防雷设施建设,发现有安全隐患的用房,要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及时报告。同时,要切实加强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坚决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要严格学校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要立即报告,并及时做好处理和善后工作。要加强假期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实留校、护校人员,严防校产被盗、被破坏现象的发生。
三、精心组织暑期各项活动
(一)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把假期真正还给学生。学校要科学、合理布置暑假作业,让学生度过一个轻松、愉快的暑假。放假前各校要认真组织开展以“读书体验快乐,读书使人进步”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具体另行文通知),丰富学生暑假文化生活内涵。学校的体育馆、运动场地、计算机房、阅览室要有计划地向社区青少年开放,并加强管理。根据省、市有关规定,各中小学不得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集中文化补习,也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放假或提前上学。
(二)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各校可以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建国60周年庆祝活动,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提出明确的、可操作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考核制度。要结合《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全省中小学生环境健康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浙教电传〔2009〕102号)精神(文件另行转发),组织学生开展以“大气环境与健康”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与征文。要指导学生利用暑假开展社会调查,丰富生活体验,撰写调查报告。
(三)精心组织继续教育工作,抓好“两支队伍”建设。各校要精心安排各种继续教育活动,切实提高校长和教师等队伍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重视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训。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建设,钻研教材教法,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适应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四)各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和当地实际,以《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就暑期安排、安全教育等内容告知家长。
四、其他事项要求
暑期中的有关会议和教学业务活动仍按有关文件执行;各学校假期值班表及值班电话请在学期结束前报区教体局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