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9 15:15: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实践经验总结

篇1

1)课题申请

既然打算做社会实践,那么课题申请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学校是不给你资金的。学校的钱是难“骗”到的。

课题最好是挑你自己最熟悉的来做,不然做到以后是很累的。确定了课题以后就得开始找你的队友咯,我们学校的规矩是只能找相同院系的,所以我采取的方法是通过飞信群发,广发英雄帖,总有人会上门的。。。找齐人才了后呢,就开始着手准备写申请了。由于我是第一次接触这种东西,在百度上找了一些别人写的申请来参考,主要是看看人家的申请是怎么写的。

总得来说申请包括:第一,课题相关现状。第二,选着课题的价值和意义。第三,课题的研究视角、目的和重要观点。第四,本课题国内外相关成果。第五,调研的方法与途径。第六,小组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就是给学校吹牛,说你们小组很厉害~)。

你要写一个课题申请就得先了解这个课题的现状,那么相关资料的查阅就显的很重要。在资查阅方面,我个人感觉在普维,万方等专业期刊数据库查是比较方便的,因为只有在这些数据库中你才能找到专业的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很有说服力的。直接通过百度等搜索到的资料最好只作为一般性的参考。

最后是我个人的小经验,你还可以去对课题做一个前期的调研,问一下你的调查对象面临什么具体问题。这样不但对调研视角和思路的搭建很有帮助,还能向学校方面表达出你很积极去做这个调研的心态,这样能在调研申请批复的时候会给老师留下很好的印象。整个申请写下来就4000字左右,不要太多了。

2)调研

当你的课题得到学校批复了以后,你就得着手准备调研了。

调查问卷表是极其重要的东西,它决定着你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如果你的调查问卷表没做好,那么在整个调研结束后你是没法去弥补的。调查问卷是用来收集数据的,那么你就得把很多问题都考虑清楚。我觉得你最好去寻求指导老师的帮助,指导老师都是有经验的,他肯定能给你很多很好的建议。

然后是出门调研,在这我觉得大家要注意安全,最好是两个人以上组队出门,万一出了什么事有个照应,毕竟社会上的坏人是大大的有滴~

第一步,说明你的来历,该低头哈腰就去做,着别人白眼和讥讽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要坚持,俗话说的好,人不要脸天下无敌。我做调研的时候有次坐了40分钟的车、走了一个小时的路、等负责人又花1个小时,得到别人的答复是:我们不接受你们的调研,你快出去。。。

第二步,和你的调研对象交流,在交流过程当中你自己心中要有底,把你自己想知道的资料套出来,并且让他填好你精心准备的调研问卷表。还有,在交流的时候你要给别人留余地,不要总是你自己问。你可以给别人抛出一个范围很大的问题,看看他的想法和思路。很有可能,他就有一个你完全没想到的东西。

第三步,是整理你采集到的数据,可以想象你采集到的数据肯定是很繁杂的,你的使用excel等的东西把数据统计出来,以背你做报告的时候引用或制图表。当然还有专业的统计软件和统计学上的知识,因为我才大一,什么也没学过,就跳过了。。。。虽然我觉得肯定是要使用的。

3)写报告

材料有了,最后就剩这个万恶的报告了。写报告最好是由一个人主笔,比如我自己的调研报告就是我写的,因

为每个人的笔风是不一样的,几个人来写的话就会感觉牛头不对马嘴。在这里我引用下别人写的格式要求,很好的。

篇2

一、文化理论工作的当代意义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别指出,在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进程中,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推进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足见,在文化建设的大潮中文化理论工作愈发凸显其重要性。

首先,文化理论的繁荣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根据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文化理论研究属于“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而且是“真正的生产”。[1]因此,社会主义文化生产需兼顾产品生产与理论生产两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无疑应当包括文化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发展与繁荣,是内容与形式、理论与实践的全面发展与繁荣,缺一不可。流于形式的繁荣会缺乏内涵和远见,止于书斋的理论会失去根基和方向,为了真正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必须在生产文化艺术精品的同时也生产文化理论精品,在激发文艺生产创作活力的同时激发文化理论研究的活力。

其次,文化理论的中国化是中国化和构建当代学说的重要环节。发轫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文化理论,其诞生之始就是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及其基本原理在实际运用中一向“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文化理论研究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紧跟时代潮流,根据当代文化发展趋势,在准确把握文化理论的基础上,赋予文化理论以新的内涵,健全中国化的理论体系。这也是目前文化理论工作的重中之重。

再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有坚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鲜明中国特色、基于中国文化建设实际情况的文化理论的支持,以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主要目标、根本任务、发展方向,规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只有在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化的文化理论的科学指导下,我们才能取其精华,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中外文化交流,真正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最后,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与繁荣,也必须大力加强文化理论工作,充分发挥文化理论的创造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既要通过文化理论的创新去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又要通过实实在在地回应新情况,探索解决新问题的对策,让文化理论研究走下纯理论的圣坛,以更为平实的姿态贴近人民、服务人民,推动当代中国大众化。

总之,进一步加强文化理论研究对于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引领社会的思潮与风尚,充分发挥文化的吸引力,把握文化发展历史规律和趋势,推动理论大众化,构架与当前文化建设相适应、相匹配、开放互动的文化理论结构,并用以指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对于融汇中西,贯通古今,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的基础上,促进显现中国气派、具有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求真:文化理论工作的当代内容

面对加速发展的世界,文化理论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文艺理论研究的窠臼,而是融合经济学、政治学、传播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形成涉猎极广、兼收并蓄的跨学科研究态势,也因此带有鲜明的社会科学色彩。文化理论不再以探究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主旨,而开始强调以现实存在的各类文化现象、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无论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还是积极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都需要我们从各种角度进行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以推动社会主义的文化形态及其社会实存状态的科学发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文化理论工作的准则依然是“求真”。求真,顾名思义,就是探求、追求事物的客观真理。当前的文化理论工作的“求真”已不仅仅是探索客观规律、获取真理性认识,而是要通过变抽象的原理、概念为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使真理性认识还原到生活中,并为更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这就意味着文化理论工作实际上是由两部分构成,即认识、理解和阐释、说明,因此,文化理论工作也就包括文化理论研究和文化理论宣传两个方面。

1.文化理论研究。这是“求真”的第一步,是从文化的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经验、概括为理论、上升到哲学。面对社会沿革中出现的全新的、重大的文化课题;面对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战略中热点难点;面对文化建设中的各种事实材料和数据,只有通过文化理论研究才能找出真正的答案,才能去伪存真,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挖掘出藏在表象背后的真理。文化行政部门一直以来都倡导文化理论研究要以应用性对策研究为主攻方向,就是希望文化理论研究工作能充分发挥对决策和执行系统的参谋职能和思想库的作用,为治国理政,为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为党和人民的文化事业、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理论贡献。

2.文化理论宣传。文化理论研究倾向于认识,文化理论宣传倾向于阐释,是对看似抽象的理论概念的解读和诠释,这也是一种“求真”,是对用以指导实践、指导生活的具体可行的真理的追求。要使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文化理论研究成果和中国化的思想成果从被少数研究者理解掌握转变为被广大群众理解掌握,必须大力推进文化理论宣传工作,通过文艺批评等诸多形式,将哲学化抽象化思辨的语言和概念通俗化、形象化,扩大受众和影响力,推动文化理论和的大众化。列宁曾说过:“最高限度的=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和简单化。”[3]因此,文化理论宣传工作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传播活动,而是将理论概念还原为生活思维的行动,赋予佶屈聱牙的理论以通俗易懂的话语、直观明了的形象,让文化理论真真切切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务实:文化理论工作的当代品格

文化理论工作并非止于“求真”,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哲学家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求真”是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能够更加科学、和谐地向前发展。在文化理论工作中,务实是求真的基点和归宿,是文化理论工作所应具备的内在精神、当代品格。

1.务实,要求文化理论研究必须从生活实践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理论更不是自足的,它是实践的产物。然而,当前文化理论工作中存在着就理论说理论,对概念和原理生搬硬套的现象。不少文化科研成果是“为赋新诗强说愁”式的产物,缺乏社会实践的根基。尤为严重的是,在文化理论研究体系中,失去了从事实到理论的逻辑,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之间出现了明显的断裂,由源于实践的经验总结上升到理论概括和抽象的哲学层面的研究成果乏善可陈。因此,当前的文化理论工作最需要务实,需要关注社会文化生活和文化建设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立足客观实际,从现实世界出发,科学地洞察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产生根源去理解、把握事物。为了防止理论研究工作与生活生产实践脱节,要鼓励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开展田野调查与研究对象直接接触,以获取鲜活的一手资料;更要挽起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之间的纽带,鼓励科研人员对经验总结进行再总结、再概括,形成更具普遍意义的理论成果。

2.务实,呼唤文化理论工作的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求理论工作必须与我国的国情紧密结合,体现时代要求,并以此为基点,推动文化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文化理论工作一方面要面对文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形成有现实解释力的理论话语,一方面要面对理论传统形成具有自洽性的理论话语系统。因此,文化理论工作有责任更有义务加快马克思文化理论中国化的体系完善,以有的放矢的理论创新去指导文化建设实践、促进文化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属于我们自己的,带有深刻民族烙印的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文化理论的创新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务实的、善于把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的创新;是站在国家、民族的立场上,立于时代的高点,有着开放的心态和高度文化自觉的创新;是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创新。

篇3

1.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意识水平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基层与生产实践中。通过大量的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国情、社情,分析社会现实需求与自我价值间的差距,从而有针对地加强自身的能力。高校开展社会实践,能够在增强教育实效性的基础上,丰富大学生的社会经验,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素养 

社会实践内容丰富,涵盖内容广泛,在丰富大学生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很好地锻炼了还未真正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三下乡”、扶贫类志愿服务、社会调研等实践可以很好地磨炼大学生的意志,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身抗压的能力、调节心理状态的能力,并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从而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以适应未知的将来,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3.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大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前接受的大多为书本上的知识,社会实践能力较弱。理论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更好的理解和再发展,因此开展各类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帮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理解科学精神,从而形成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4.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往往需要接触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人群,也需要得到校内外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协作,共同完成社会实践的内容。因此,社会实践需要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较强的人际协调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自身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创新能力,为今后的学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案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职能的核心,而人才培养方案是基本纲领。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重要地位。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时,总是将大部分精力花费在如何设置理论课程、如何设置课程顺序和课程学时、如何进行课程考核等方面,而对于课程实践(实践教学)的考虑严重不足。实践类课程在大部分高校的总课程数中占比极低,即使设置了实践课程,但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并没有真正达到实践课程对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2.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性教学质量低 

大部分高校课程仍然采用满堂灌式的传授性教学,严重忽视将科学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的实践性教学,对学生的参观、调查、练习、实验、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重视程度不够,甚至直接省略某些环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不利影响。 

3.素质能力平台建设不足,缺乏规范 

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为学生搭建保质保量的平台,而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平台、科技创新平台、职业发展平台等素质能力发展平台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而这些往往是学生亟须加强的素质。各高校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与评价比较模糊,没有形成体系,往往只对学生的课程成绩进行度量,缺乏对学生素质能力的综合评价,也没有建立引导性、规范性的文件纲领,无法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社会实践缺乏支持度 

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了解社情、国情的主要途径,应当受到高校的重视,而现实情况是高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导致部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的支持程度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也不够重视,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不太愿意接收和安排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此外,大学生自身也没有充分理解社会实践的教育意义,积极性、参与性、配合度不高,导致社会实践仅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社会实践缺乏规范的组织制度 

社会实践顺利开展的前提是高校要进行细致周密的组织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高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创新性,组织形式枯燥、单一,对当代大学生缺乏吸引力。此外,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际效果和开展情况缺乏有效指导和科学监督,考评机制尚未形成,这进一步导致学生的社会实践仅停留在表面。 

3.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缺乏实效性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高校、学生层面都不受重视,导致实践活动主体的针对性、适当性均存在较大的问题,不能很好地与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进行对接。同时,高校缺乏对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专业性指导,没有有效的管理和考核机制,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产生不规范情况。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基本局限于假期的短期实践,这类社会实践难以得到各方支持,无法达到培养的效果。 

4.社会实践缺乏连续性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属于系统的教学环节,仅依赖于经费、人员、场所等客觀因素的影响时断时续地开展,没有形成稳定、有效且能够被社会、高校、学生三方共同接受和普遍认可的学习生态。此外,由于高校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和高校指导教师数量有巨大差距,社会实践不能在人员、制度、经费等方面得到保障,且受到多种因素限制,难以进行有效组织并达到预期效果。 

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对策

       1.提高各方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视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高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这要求企事业单位应给予大学生社会实践足够的重视,使大学生的勤工助学、志愿服务、挂职锻炼、社区共建、教学实习等各类活动日益常态化。高校也要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大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位,并鼓励大学生群体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促使其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锻炼,发展素质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当深刻认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实行全员重视、支持、参与,提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 

2.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体系,规范素质能力发展体系 

高校要将社会实践纳入到完整的教学方案中,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在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中加以体现,从而得到制度保障。在制订社会实践的整体教学方案时,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相关课程进行对接,使其成为一门必修课,进行学时和学分认定,从而进行有计划性、针对性、目的性、保障性的实践教学活动。同时,高校要建立激励管理和评价机制,定期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监督、总结、表彰,形成长效稳定的运行机制。 

3.完善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提供素质能力的場地保障 

社会实践需要长期有效地开展,才能使其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结合。因此,高校要不断开拓社会实践基地,整合校内校外优质资源,协调各方,保障大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有效场地。同时,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要进行资源配置优化,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同时,学生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发挥聪明才智,创新思维,推动科技成果创新,将自身成长与企业和社会发展有效结合起来。 

4.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全面发展素质能力 

社会实践要强化其教学功能,必须加强设计,使其活动主题、内容、形式多样,促进实践成果的多样化。除了设计和大学生理论课程相关的社会实践,还应当设计学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系统的社会实践和理论课程学习后成为拥有良好专业素质、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的合格的服务者和建设者,也使社会得到一批高素质的实践者,从而有效促进和推进专业领域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5.加强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使大学生素质能力指导专业化 

高校需要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钻研、敢创造的教师队伍,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深入、扎实、有效。指导教师在实际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仔细规划、全面评估、经验总结,不断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不断结合社会实际、企事业单位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科学决策,满足各方需求。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可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素质能力。为了能满足新时代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应日益发展和完善社会实践体制研究生,加强社会实践组织和引导,对其活动内容与形式等进行不断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参考文献: 

[1]周贞琪.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学生主体性激励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3-214. 

[2]刘兼唐,沈伯秀.推进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2). 

[3]李杰.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3. 

[4]张志伟,安静,李炳焕.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的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J].科技资讯,2010(1):226-228. 

[5]杨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素质能力的养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8(6):75-76. 

[6]李宏宇.如何发挥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素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8(9). 

[7]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4

随着经济社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更新,职业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人才的培养上不能只是应付就业需要,更要注重创新精神等新的素质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工学结合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学模式,这要求职业学校根据自身专业设置去寻求企业的帮助,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一起培养出适用的人才。我校把办学的方向统一到了面向企业需求上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创设新的专业培养急缺的技能型人才,真正达到了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目的。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办学最重要的就是要贴近就业市场,积极地寻求适合的企业进行合作,建立起实习与就业、生产和教学、学习与工作等相互结合的产学研一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即把作为用人单位的企业和育人单位的学校密切联合到一起,这样才能真正把职业学校做到企业化、市场化,以满足时展的迫切需要。

二、如何推进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我校综合两年以来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下面几个有效的推进措施。

(一)为了保障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

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相关的管理机制当今社会的职业教育和企业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让企业直接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办学中是推进工学结合的最佳方式,也是进行技能型、素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之处,能够使校企之间优势互补、共享资源,达到共同发展。为了使企业参与办学助推职业教育发展,2012年我校选取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的食品厂、养殖场和饲料厂等相关企业确立了校企合作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与企业合作的新理念,在人才培养上做到了工学结合与产学研一体化,在制度建设上切合实际制定出了《教学与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办法》等制度,在组织机构上专门设立了针对工学结合的专业化教育团队,学校高层每学期就工学结合问题召开专题化会议,对培训计划进行修改和制定,并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同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在教改政策制定上要以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为重心

对于学校来讲教学的质量就是生命。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仅要学会专业的知识,也要学会实际操作的技能,使培育出的人才能够应用到一线的管理、服务和生产岗位中去,以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用,达不到这一目的。如今的职业教育模式需要切实推行模块实训和案例教学等更为先进的教育方法。一是要建立贴合企业和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建议组设专门的专业课程建设委员会来指导专业课程的建设,促成“盯住紧俏产业建设专业、根据专业选择适宜产业、学科和产业相互链接、岗位和专业相互链接”的科学化办学模式;二是把课程设置的实用性作为核心内容,在课程的规划和设计上要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联合企业建立课改指导机构,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上把握好“学生为中心、就业为导向、课程为主体、能力培养为本位、职业活动为主线”的总体思想。

(三)推行进入企业顶岗实习的方式

1.如何理解顶岗实习模式

以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例,在学生实践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顶岗实习,这是学生如何将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也可以借此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顶岗实习模式的具体要求

顶岗实习需要学生通过企业专家和教师的指导独立完成所负责岗位的全部工作,并据此提报顶岗实习的报告。

3.推行工学结合与校企合作的成效

篇5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本科;实践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本科层次教育。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逐年扩大,高等教育也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本科院校依据招生层次有“一本”、“二本”和“三本”,各层次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再是过去单一的研究型,一些“二本”和“三本”院校依据自己院校的特点提出了以应用型作为学生培养目标,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应用型财会人才与普通财会人才相比,最大的区别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综合能力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都对此进行着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据有关院校对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问卷调查,显示财会专业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一是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和合作共事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四是财务分析决策能力;五是终身独立自学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六是经济业务处理能力。这是应用型财会本科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以上素质与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在课程的设置体系、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要体现实践性,强调应用型和创新性。但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缺陷。

一、现行的财会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培养方向存在偏差

目前,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大都定位在大中型企业,忽略了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也包括当前财会毕业生大量地服务于小企业这一现实。

(二)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体现在“两课”与专业课的课时比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各门专业课的课时比例、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等方面存在的课时结构不尽合理。表现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过多过滥,不明确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造成会计专业学生掌握的会计知识面宽,而深度不够的局面。

(三)实训手段比较欠缺

主要表现在实训手段以仿真为主,少有实战的训练;实训资料中存在仿而不真,与实务操作存在较大的差异,实训规范有待加强。

(四)实训指导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主要表现在财会教师队伍中相对注重的仍是教师的专业职称、文凭等,而具有双师、兼职、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比重仍不理想。这一方面源自具有较好的企业背景的财会专业人才向高校流动的动力不足;另外,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得校内教师无暇顾及外面的兼职及考取会计职称证和注册会计师等证书,即使有有限的闲余时间也不如进行再深造,以此取得高校师资的文凭为重。具有实战经验的实训教师的匮乏必然会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应用型财会本科教学模式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应用型、实践性和创造性,经过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探索,笔者认为应作如下改革:

(一)加大财会实践课程比重

由于财会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可使学生把所学的财会理论知识及时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之间架起了桥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财会实践课程的比重由过去的10%提高到30%以上,这样才能使财会专业毕业生不断更新财会知识,适应千变万化的环境,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二)建立多层次的财会实践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地设计财会实践课程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可靠保证。财会实践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全面系统的理解,达到系统掌握、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认为财会实践课程应包括单项实践、综合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1.单项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单项实践课程是以理论教材章节为试验单位,按理论进度分别组织实践,科目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审计、会计电算化等专业能力试验课程。一般安排在每门理论课讲完的那个学期末,时间大约2周,这样可以乘热打铁,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使财会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

2.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目与时间安排

财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将几门相关课程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进行的实践,目的是达到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时分别安排了单项实践。在《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两门课程都学习完之后,再安排2~3周的时间会计综合实习课程,重点进行工业企业的综合会计业务实践,实践的目的是熟悉企业会计账簿的登记、成本的核算和会计报表业务。试验的内容一般选用一个工业企业12月份的业务进行试验。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年终结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整套会计处理业务,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应用能力。

又比如在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学完之后,可以安排2~3周理财综合实习课程,选择相对来说筹资、投资业务较多的某些上市公司或其他成长性较好、较有活力的企业为考察研究对象,进行该企业、该行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股利分配等业务实习,以更深入地进行具体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在这一课程中可以很好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的采集、处理和分析。达到学生对财务管理知识的融会贯通,而避免只拘泥于每一个孤立章节的单项实践,以提高学生进行较为综合和较复杂的财务决策能力。

3.社会实践课程

笔者建议,除以上的实践课程主要集中在每一学期末之外,为了与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有一个很好的衔接与准备,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后半期进行为期十周左右的社会实践课程。这一阶段是在学生已将校内所开课程全部修完,而在大四第二学期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之前开设的。这一阶段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社会,带着任务到企业、事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社会实践。单位主要由学校来联系,主要是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这样便于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统一管理。这样可以将财会专业的所有重点理论课,如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管理会计、税务会计等内容,真实地融入到企业财会工作的综合实务中。当然在最后一周可以将有关实践数据结果,带回到学校,进行财务分析和审计,并运用有关财会理论知识,提出管理建议。这个成果可以形成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

有人认为,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与毕业环节的毕业实习会有所雷同,对此,笔者不敢苟同。经过多年的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认为虽然要求学生进行为期八周的毕业实习,但个别学生由于就业压力,毕业论文的压力,联系实习单位的积极性不高,或联系了和自己专业无关的实习单位出具相应的证明以敷衍了事,这样,使我们的毕业环节的实习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笔者认为在大四第一学期就安排这样的一个社会实践课程,一是对学生毕业实习单位的联系、论文选题的把握有了一个提前的准备,二是对就业的压力有一定的缓解。因为越早一点接触社会,对我们的学生就越有好处。对这一环节的实施,需要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将有关非核心专业理论课程进行适当压缩,以保证这一阶段较大的实践课时数。

4.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

应用型本科财会专业的论文,要求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财务、审计等的具体问题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及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完善校内模拟试验和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1.校内模拟试验的完善

校内财会试验室在传统手工账务处理的基础上,应大力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会计电算化实习和综合的财会实习内容。比如会计电算化课程,教研室可以选派相关教师到财务软件公司挂职锻炼,去实际参与企业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工作,然后把经验和技术带到课堂,用企业的实际数据来解释教材中的原理。

还可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引入ERP(企业资源计划)(用友版)网上虚拟实验(包括五大系统:财务会计实验系统、管理会计实验系统、供应链管理实验系统、生产制造管理实验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实验系统)组成。ERP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与案例教学相结合方式,在用企业的实际数据强化基本层(账务处理、报表管理、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模块)的教学上,开展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生产计划等环节的教学,加大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此外,还有财务软件公司开发的沙盘对抗赛、银行证券等多样化的虚拟试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2.积极开拓校外实训基地

学校可以联系行政事业单位、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房地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贸企业等的财会部门,作为本专业的专业实践基地。尽管在一个单位的财会部门建立实习基地会有一定的难度,这毕竟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这就需要学校的支持和教师对实践的勇于参与。

(四)高素质的实训指导教师的培养与聘请

学校应鼓励财会专业教师参与社会各类财会专业职称和注册会计师等能力考试,以提高“双师”教师比重,同时建议教师更多地进行校外兼职。当然,这些措施需要学校有充足的师资,教师的教学任务得以减轻的情况下才能得以实现。此外,在鼓励教师走出去的同时,还可聘请校外较高层次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财会工作人员来学校作短期的实训指导教师,这样可以将其切身的工作经验、业务能力传授给学生,这样必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教学效果。

通过以上财会实践教学的改革,将会使培养应用型财会类专业毕业生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娴熟的财会实务操作技能,使其所学与所干零距离,毕业与就业零过渡的目标尽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经长.“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12期.

[2]李瑞生.新经济时代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认识.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2):56.

篇6

关键字: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双向互动模式

中国化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工作,在本文中,在研究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模式时将涉及对文学批评中的一些理论。但要说明的是我们并非要对文本进行完全意义上的文学批评,这一点,在下文中还将论及。本文中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以文字的形式保留下来的,中国的传统著作。

一、马克思理论家看待文学经典的视角

文学著作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悠久文化,是当时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及人类几千年的文明都被这些著作所记载,实现的本土化就需要对这些著作尤其是经典进行化。然而如何做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与实践的问题。首先我们应改重新审视一下经典作家是如何对待这问题的。

恩格斯在1884年4月初《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就说过,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至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在这幅中心图画的四周,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如革命以后动产和不动产的重新分配)所学到的东西,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1]”。在这里我们看到恩格斯在对待巴尔扎克的文学著作《人间喜剧》时,并非简简单单的从文学的视角进行阅读与批评,而是在有意识的进行着对巴黎社会的阶级分析,不仅仅是恩格斯是这样看待文学作品的,列宁也是从基本原理出发来分析文学作品的,并从中阐释革命道路,例如在列宁的《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文章中列宁明确的指出:“俄国的合法报刊登满了祝贺托尔斯泰80寿辰的文章、书信和简讯,可是很少注意从俄国革命的性质、革命的动力这个角度的去分析他的作品[2]。”在这里列宁认为托尔斯泰作品的中所反映的矛盾正是当时的“俄国实际生活所处的矛盾条件的表现”[3]。列宁在对文学作品中分析中阐明革命教训。在他的分析中不乏对矛盾分析法的运用,可见列宁也是在从的基本原理德视角来分析文学作品,并且是对为俄国人所熟悉的本国作家的作品来进行革命的宣传与教育的。

二、与中国文学文本的双向互动模式

实现与中国文学文本的双向互动,使植根于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用中国文化来诠释,应该说是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我们从理论家,尤其是同志在阅读文学文本时方法,对我们探索与文学文本的互动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接下来我们就对此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化

首先,我们在这里强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文字形式保留下来的书籍文献,而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化就是运用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立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批评分析和解读。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待中国文化要用辩证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同志在对古典名著的解读时,始终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和原理对文本进行分析,进而达到消化吸收,为我所用的目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对作品的思想性、现实性的一些分析,但我们并非要像文学家一样对其进行文学批评式的分析解读,而更主要的是能够用的观点、立场和方法对其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读,是以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来取代文本中所蕴含的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以达到对这些传统文化的化,使其摆脱其中包含的某些唯心的、迷信的、封建的糟粕,使其中所包容的民族精神、科学认识得到肯定与继承。

(二)的中国化

我们在这里要强调的中国化就是把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具体地说,就是要用化的中国文化对进行再解读,即在找到立场、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之处后,在用中国文化中的内容来阐释,当然这一阐释的观点、立场、态度是的,而形式、内容则是中国的。本身就是经过翻译传入中国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必然要经过翻译者对的语言翻译体系的建立,然而这种翻译要求的是对原文的无限接近,并且是在语言层面的翻译,对于中国的普通大众读起来,还是非本土化的,不宜理解,或缺乏吸引力,这对的大众化是非常不利的。而要想实现真正的植根中国文化,那必然要运用中国文化对进行解读。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确实也包含着许多的观点,如老子的辩证思想,《礼记》中对大同小社会的描写,王充的无神论,孟子的生态观等。这些都与马克思所阐述的思想相近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整理总结,重新组合将中的理论与中国的历史传统联系起来,使其在中国的根基迅速延伸。为普通大众所理解,接受。

(三)中国化的检验

对于中国化的检验,无疑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作为从文本到理论的成果需要回到实践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也是我们对中国化目的的直接实现,对于这些成果的检验标准分为三种:第一,中国化是否符合时代要求,即实现的时代化,是否真正的达到与时俱进;其二,的中国化阐释,对于阐释的成功与否关键还要看这种阐释是否便于群众理解,是否使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是否已经具备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具备了中国气派;最后,这种的中国化阐释是否有利于对我们日常工作的指导,是否这种阐释能够更加具体化的应用于工作。

三、总结

植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首先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化,即运用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立场对其进行辩证的分析和解读,剔出糟粕,取其精华,然后进行的中国化,即在批判的分析和解读中国文化之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语言、形式进行的阐释,最后运用中国化的指导实践,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接受实践的检验,提高认识。这一模式不仅有利于的中国化,也有利于中国文化的创新。

的中国化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向后看,向前看,就是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运用,实现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将社会主义改革、建设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而向后看,则是要运用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关照历史,吸收转化传统文化,总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实践史,以史为鉴,将前人的实践经验总结上升为科学理论,同样指导社会实践。使五千年的中华文明重新焕发活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683.

篇7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开放系统中不仅涉及高校和学生,政府、企业、园区、协会组织、投资机构等主体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是创业教育的最主要实施方,汇集各方资源,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在创业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影响;学生是受教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政府作为主管部门,通过政策制定与在宏观上给予方向性的指导,通过资金与项目的扶持,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条件;企业是大学生创业的最佳实践基地;园区作为企业、人才的汇集地,可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与产业发展导向。单独一两个主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优势也不甚明显,只有多个合作方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形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提高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沉浸式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

各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手段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创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因素的提升为目的。根据大学生创业特点及其所需知识、技能的要求,本文将大学生创业教育分为知识学习层、信息交流层、虚拟体验层与创业实战层四个主要层次,各个层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支撑了沉浸式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在该模式下,企业与高校相互合作,资源整合使得创业教育贯穿于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到创业实践全过程,学生完全沉浸在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之中。

(一)知识学习层。知识是指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的成果。它可能包括事实,信息,描述或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知识学习是创业教育的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创业政策、创业法规、创业融资、创业团队建设、创业风险、创业素质、公司经营、企业管理等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创业教育的知识学习要区别于其他基础与专业学科的教学。首先,要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以成功的案例激励学生,以失败的案例警示学生;其次,要注意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型的创业;再有,施教人员也不应局限于高校教师,要更多地聘请社会上的创业精英、优秀企业家等具有一定创业经历的社会导师进行讲授。

(二)信息交流层。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传递效率显得尤为重要,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信息的交流的效率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创业教育中的信息交流的主体既包括学生,又包括高校、企业、政府、产业园区等多个组织与个体。信息内容不仅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创业经验,还包括企业的技术信息、政府的政策信息、高校的培训信息、园区的资源信息、投资机构的投资信息等大量信息。在创业教育中要尽可能地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减少各个方面获得这些信息的成本,提升信息的准确性。

(三)虚拟体验层。创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学生应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体验,在感官上对创业有更深的理解。体验到的东西使学生感到真实,并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创业教育虚拟体验层的实施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以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的方式加入创业团队或创业企业中,亲身体验创业氛围。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校应把大量的创业企业、创业团队请进学校来,实现企业孵化,这样既可以助推区域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为便捷的创业体验环境。

(四)创业实战层。对于有一定理论基础,有着较强创业意愿,创业思路较为清晰,做好创业准备的学生,创业教育就要升级到创业实战层。在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首先要做好扶持工作,通过项目补贴、资助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启动资金,并且帮助学生更好地对接政府在资金扶持、免息贷款、税费减免等方面的创业支持政策,使学生能够在创业起步阶段进展更为顺利;其次要做好指导工作,刚创业的学生团队在人员管理、项目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需要专业化的全程的指导,将创业风险降到最低范围内;再次要为学生创业团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资源既包括场地、设施等硬件资源,也包括业务、市场、技术等软性资源。而这三方面内容,尤其是后两方面,高校受限于自身的机制体制以及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无法单独凭借自身力量对创业学生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要联合企业、投资方等,多方合作,整合资源,共同推动沉浸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三、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创业教育经验总结

篇8

在这所美丽的校园里,没有人知道这里汇集了多少响当当的荣誉:“中国名校”、“全国基础教育六百强小学”、“中国特色学校”、“全国优秀家长学校”、……无论哪一个,都昭示着这所小学60多年教书育人的深厚积淀。“三完小名声在外,不仅仅因为我们获得了一个个沉甸甸的荣誉,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培养合格的现代小公民,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坚持‘质量是生命,德育是灵魂’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公民教育带动德育纵深实施,走出了一条实践探索之路,在湘南大地开出了一朵璀璨的公民教育之花。”眼前这位秀气中透出干练气质的知性校长,就是三完小的当家人、全省知名特级教师张丹凤,她的话语中,透出一股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魄。

确实,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在这里健康成长,在这里度过美好的童年时光,在这里展现丰富多彩的才艺、放飞多姿多彩的梦想,接收人生的第一缕阳光。他们的身上,折射出一股特有的气质,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就是三完小的学生。

于是,在三完小采访的日子里,我们聆听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收获到一个个沉甸甸的感动,都是关乎三完小全体教师“为了花儿绽放”的美丽宣言,下面采撷的束束浪花,就是实施公民教育的真实写照。

执法严明的“小交警”

如何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舒适而安全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是每个学校都很重视的课题。安全教育,既是家长们尤为关注的,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保障,也是培养孩子们公民意识的重要一课。

在孩子们还没进入校门时,一道交通安全教育的课题就摆在了眼前――三完小门前,有一条不是很宽的马路,以前,每到孩子们上学放学的时间,人流车流混行,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担心的安全问题。

主管德育的副校长魏蔚告诉记者,为了加强交通安全工作,学校借助交警部门的力量,与交警部门合作,在学校建立“交通安全教育基地”,筹建了“交通安全阅览室”、“交通安全电教室”和“宣传栏”。交警部门定期派出警官来校进行交通安全讲座。

2011年3月9日,“交通安全校园行”――郴州公安交警护卫天使活动启动仪式在该校举行,全市“女警护学岗”在该校挂牌。为配合此次行动,学校专门从四年级以上的中、高年级孩子中选拔小交警,由女警护学岗的交警们负责培训。于是,郴州市三完小就有了这样一道特别的风景:在校园内的操场上,在文体活动时间,由每班选的四名学生组成的小交警培训班,在交警阿姨的指挥下,学着标准的交警手势,认真地听着交警阿姨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在校外的马路两端,在每天的上学和放学时间,两名女交警分别带着学校的四名小交警执勤,杜绝机动车辆通行,确保学生安全。

设立小交警的举措不仅切实增强了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交通安全事故的能力,更让孩子从小培养了社会责任意识。“无论是校长,还是老师,还有送自己上学的家长,只要是自己值日,这些小交警就会‘六亲不认’,一律按章办事。有回,我班上的一名家长送孩子来上学,一到马路口,这名叫刘凯的同学立马下车,伸手拦住母亲的车不让进,还振振有词:我现在是小交警了,不能,你再进就堵住学校的通道了,请回吧!后来这位家长特地给我打电话说道,没有想到学校的小交警活动搞得这么有板有眼,我之前还以为是作秀,现在我感受到了,孩子的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都在日益增强。”5年级年级组长姜红月老师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件小事。

小交警活动的精神正延伸到学校每个角落,每一个来接送孩子的家长无不感受到学校的安全氛围,将注重安全转变成为一种行为自觉,成为孩子甘于担当、主动奉献的一个切入口。

魏蔚说,从校门外的马路走向学校,然后再在校园走一圈,你会有一个奇特的发现:以前在校门口的马路上,尤其是在上学的时间段,学生和家长吃过早餐后留下的白色垃圾十分刺眼,而现在,路过这里的行人再也看不到这种景象。校园里,你竟然看不到一个垃圾筒,而校园内的操场上,在孩子们欢呼嬉戏的场所,你依然看不到塑料食品包装袋、纸片等垃圾。“这一切,得益于我们大力推进的小城管活动的深入开展,培养了孩子们作为小公民应有的良好的社会公共卫生意识。”

学校大队辅导员赵晓明老师向记者这样描述:为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学校决定参照城市管理执法队成立学校小城管队。小城管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每天利用课间休息的时间在校外马路或校园内执勤。他们不怕脏不怕累,带头捡起地上的垃圾,见到不文明行为立即指出来,为建设整洁美丽的校园做好表率。从几十个小城管队员渐渐到全校师生,都成了城管队员、爱校护校小卫士。

优雅礼让的“小绅士”

小学是人生的起点,也是各种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引导小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在三完小,大气做人、大方待人、大胆做事的“三大”和爱自己、爱他人、爱环境的“三爱”已经成为全体学子的行为准则。这其间,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三完小率先推行的“小绅士”、“小淑女”评选活动。

“作为学校一名班主任,也作为一个就读学生的母亲,我对孩子在‘小淑女’、‘小绅士’评选活动中的变化是感到惊喜的。”王静老师告诉我们,她读一年级的小孩李思源为了争当“小淑女”,在学校不仅学习上积极主动,放学回家后还主动给自己打下手做家务,主动给爸爸沏茶,主动与小区内的小孩子分享她的精美小吃。以前调皮任性的“小辣椒”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活泼而优雅,礼让又勤奋的“小淑女”了。“这变化真不是我们家长能给的,而是学校营造出来的浓郁氛围的结晶。”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的王静如是感叹。

说话间,政教处副主任左娟拿给记者一张《郴州市三完小校园“小绅士”、“小淑女”评选活动方案》,里面详细列出了评选标准。记者数了数其中的细则,足有35小条之多,可见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是花了很多心血的。

“我们的评选活动是常态的、机制的、恒久的,不是搞一阵风,而是实实在在让争做“小绅士”、“小淑女”活动成为三完小每个孩子的精神自觉与行动追求。”左娟告诉记者,通过层层选拔后,“小绅士”、“小淑女”被安排到各个班级开展示范报告活动,同时在校园中设立“小绅士”、“小淑女”示范岗,让他们去监督、影响其他同学,促进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养成,孩子们的互帮互助、感恩意识空前增强,涌现了许多感人的温馨小故事。“去年下学期,同学们就多次自发组织为感动中国的黄珊娇,身患重病的刘镇彰、丁鸿鸣小朋友捐款三万余元,生动体现了孩子回报社会、感恩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在学校采访时,老师们均纷纷表示,模范小绅士、小淑女在学校里粉丝多的很,很多孩子找他们合影签名,可见孩子对这项荣誉看得多重!家长现在对学校评价最多、表扬最多的,也是“小淑女、小绅士”活动的深入开展,“许多家长见到我们,张口就说,我的孩子乖多了,你们的小绅士小淑女活动搞得真个叫好!”老师们的言语中露出欣慰。

处处活跃的“流动小红帽”

2010年11月,在郴州市青少年法律知识电视抢答赛中,三完小选派三名五年级同学参赛,他们不负众望,以团结、机敏和扎实的功底,战胜了近二十支中、小学生队伍,取得了全区第一名、市级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拥有挑战的勇气,有面对竞争的从容,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牢固的社会常识,这要得益于学校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完小全体德育工作者深知,社会实践是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载体,如今全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三完小办学的一大特色,也成为实施公民教育的另一个重要载体。环保调查组、小记者、社区服务组、文艺组、手拉手爱心组、“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科技组……在学校大队部的指导下,学生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活动,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三完小的孩子们头戴小红帽深入社区,深入街道,深入农村,表达着对这个他们生活的城市的爱与责任,成为郴州市民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让学生走上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让孩子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锻炼,主观世界也得到客观世界的塑造!”作为已经从事十多年德育工作的副校长,魏蔚深谙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孩子公民意识必须跨出的重要一步,通过仿真社会生活环境,模拟真实社会活动行为,让青少年进行亲身体验,在青少年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系统地引导,从而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通过在微缩社会环境中的角色设定,培育青少年的独立、勤奋、责任、互助、感恩、创造等综合能力。

为此,学校每个寒暑假都布置了不同主题的假期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工厂,成为深入了解社会万花筒的重要切入点,也成为锻造孩子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以去年的寒假实践活动为例,每个孩子都出色完成了四项作业:看出学问,养成关心时事时政、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收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拓展知识层面,适当记录,积累生活素材;变废为宝,将家中的废旧物,如衣物、书报、玩具等重新组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制作一件简单的工艺品或科技小作品;巧手迎春,在家里开展‘老少同乐写春联’、‘剪窗花’、‘民俗故事’、‘传说’搜集等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品味民俗的幽香;“勤俭节约我能行”,节约用水、用电、用气、用油、用钱等,列出一张《压岁钱收支记录表》,找出自身存在的浪费行为,改掉浪费资源的不良习惯。”学校政教处主任邓智敏如是表述。

学校还积极响应郴州市政府的号召,成为“争做讲文明有素养的郴州人”的先行者与宣讲者,孩子们一个个走向街头,向行人散发宣传资料,耐心讲解活动的要义,以文明的语言,无私的付出,积极的行动,向成年人给出文明市民的答案,赢得了一片掌声。

为此,采访组的学生来到郴州广电中心采访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制作情况,活动全过程均由小记者抢拍镜头,并录制成光盘;社区服务组到孤寡老人家中打扫卫生,搬煤、买米,为孤寡老人解决实际困难;手拉手爱心组的同学,不辞辛苦,来到边远农村,给山村的学生送去了书包、文具盒、笔、书本等学习用品,同时还把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也捐了出来……

篇9

一、坚持形成一个合力——让幼儿园的文化向往成为教师的职业追求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的管理人员逐渐有了一些文化自觉,企业的管理文化也逐渐被幼儿园管理所引用。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必须有其独特的、以师生的价值取向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来引领和支撑。然而文化凝聚人心是一个长期艰苦的工作,不是短期内就能够一蹴而就的,幼儿园管理者必须用特定地文化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使之从语言的认同到思想的认同,最终在全体教职工的日常行为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一个能基于幼儿园发展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深入教职工心灵的共同愿景,一定能聚合幼儿园成员,碰撞思想,形成合力,发展幼儿园。

二、明确二个基本点:以园为本、以人为本

以园为本:就幼儿园而言,“校园文化”应该是幼儿园全体员工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行为准则,其中价值取向是校园文化的精髓与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讲,幼儿园文化必须体现师生的愿景,具有园本特点,融入所处环境,实现师生的共同愿景。

对于幼儿园来说,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个人随意将会减少,秩序、规范将得到强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校的各项日常工作就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

以人为本:构建幼儿园文化的核心是人本管理,以促进人的完善为管理的最终目的,突出人文科学的价值,强调人的理性、道德、精神的发展。人本管理的过程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组织与管理的过程,本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弘扬和传播幼儿教师职业价值观,为幼儿教师营造了一种良好的文化心理氛围,激发幼儿教师的主体意识,促使幼儿教师将对幼教工作的挚爱和对专业成长的追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形成教师的几种文化自觉行为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费先生还以他所说的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作为“文化自觉”历程的概括。

1、读书是教师修养自我的法宝。

韩愈说:“一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读书是一种积淀,不读书,不多读书,不读好书,很难受到真正的文化熏陶。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吸收到的新理念,融会到从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专业知识体系,直至形成一定地能力。

2、互动教学是心灵交融的钥匙。

互动教学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幼之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视角放在“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上,即通过调节师幼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群体与个体互动等之间的互动,力图产生教学共振,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享受教学艺术的魅力。

要实现这一过程,教师要有良好的个性修养,文雅的谈吐,文明的举止;要处处给孩子以关爱,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要有丰富、渊博的知识;要凭借自身的语言魅力,自然协调的身体动作,会说话的眼神……去博得孩子的喜爱,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教育科研是提升教师教育智慧启动器。

(1)推动教师教育科研由自发到自觉

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是教育科研文化的主干,教师的教育科研行为一旦形成,便可以有力、持续地推动幼儿园科研文化的建设。教师教育科研的行为有一个 巩固、发展和提升的问题。从朦胧、自发到理性、自觉,从显性的意识到隐性的潜意识。因此在实践过程中,要使之逐步上升为理性的自觉。教师的教育科研应探讨其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解决其在幼儿园和日常教学里出现的疑惑,这与理论工作者的价值取向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在实践中生成的,也会在实践中得到转变,因此教师教育科研的目的就在于通过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革新使其获得更有生命力的实践经验。

(2)选择适合的教师的教育科研方法。

我们在分析教师真实的教科研能力的基础上,可引导教师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开展“案例研究”。教师可从自己亲身的大量教育实践中,选择同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且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撰写描述性的案例报告。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让事实说话,详实地写出成“案例”,写教师的原始想法,用事实具体表达教育效果。这是一种教师完全能参与的研究方式。

适合的教育科研方法不仅使研究变难为易,也为教育科研的开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让教师建立起了教育研究的自信。

(3)为教师的研究提供展示平台。

让教师研究过程和结果得到充分关注和赏识,是激发她们研究热情的另一途径。因此,作为幼儿园通过教学观摩、出版成果专辑、汇集教育研究案例等多种方法,让教师教育研究的经验和成果能得到关注、展示和传播,使她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引发她们对教育科研的深层次情趣和热情,最终成为自己教育生涯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

篇10

【关键词】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策略应对

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和新课标倡导的新的科学的教学理念,研究型课程所关注的知识首先主要是“程序性知识”,既关于如何进行创造性学习、如何进行尝试性的探索、研究方面的知识,教师应侧重于对学生的科研基础知识的指导、专业知识的介绍及相关的学科知识的拓展、渗透。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转化为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理论。

新课标着眼于通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数学研究型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研究型课程是与学科课程迥异的课程形态,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结合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有针对性地选择有关专题、课题作为研究型课程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眼手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由教师进行主导,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取数学知识。

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研究型课程的主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与传统课程的传授现成知识的旨趣不同,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因而,它特别关注学生从特定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这也就意味着,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应以学生实践能力的生成为基本立足点,让学生把已学得的知识综合应用到科学探究的实践中,亲自应用知识、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获得深刻的体验,从而既培养了创新精神、锻炼了实践能力,又能有效地防止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脱节的现象。

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受教育的机会及成功的机会均等是教育平等观念的基本体现。开发、利用研究型课程也必须体现教育平等观念,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智能、个性等的和谐发展,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或相关资料,体悟这些知识的价值,体味获取未曾接触的知识的乐趣,要引导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参与,将这些基础性知识从外显的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经个人经验、活动整合的个人化的潜在技能。

研究型课程实施中也要着眼于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社会生活为基础调动多方因素,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

研究性教学策略是指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型课程的选题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世界,在其内容开发上,要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关注自然界、社会生活的现实问题。从社会实践活动中选择专题进行研究,让学生有组织地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去探讨数学逻辑,通过调查,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掌握规律,从而获取基本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提升数学素养,增强研究意识的学习方式。

首先,研究型课题的选择必须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在平等、民主、探究、合作、自主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数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保证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自然学科,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和科学情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贴近现实生活的研究性题材来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并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提高。

其次,研究型课程实施中要注重研究方法的指导,首先向学生介绍科学研究的一些基本、常用的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比较法、历史法、案例分析法、预测法、数据统计法、测量法、列表法、图尔法、内容分析法等。还可对某一方法做出更为详细的介绍,如调查法,就可以对其一些常用的方式如抽样调查、问卷调查、采访或访问、现状调查、发展性调查、相关性调查、因果关系调查等作系统的介绍,以使学生对其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对学生研究方法的指导不能仅停留在理论的陈述、呈现上,应结合学生多样性的研究活动,使其积累科学研究的直接经验,体会科学研究方法的价值、实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地考察、科学实验、咨询专家、交流研究、提案建议、撰写论文或报告、展示成果等专题性研究活动,以充分发挥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