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学科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0:0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实践学科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顺德调研
1.1顺德中医医疗发展现状调研
录入汇总、数据分析总结。
我团队由于事先进行了本次调研的主要策划,因而可以有针对的对被问卷调查人员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
此次问卷调研获取有效问卷4091份,问卷有效率达84.77%。调研采取自愿填写问卷的形式,被问卷调研者大部分都比较认真填写问卷,而且各个年龄阶段、各个职业领域的人群都有,故问卷数据比较真实可靠,为我们进行接下来的数据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完美的数据源。我们也对问卷进行了进一步的筛选,去除一些填写不合格的废弃问卷,更大的提高了问卷数据的真实性。此次调查以发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从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以了解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现状的看法和一些医院的中医医疗制度。从而发现中医发展的一些障碍,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设性意见,让有关部门从中获启,进而完善中医医疗有关制度和政策,让中医在中国得以更好的继承和进一步的发展,让中华民族瑰宝得以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永久矗立,发展壮大。
经过了两天的顺德调研和10多天的数据分析,作为医学生,我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现状和顺德区居民对中医医疗的看法,从此也可以基本反映出中国中医医疗发展现状,通过数据分析,我们总结出了顺德区中医医疗发展的瓶颈和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使有关医疗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中受启,从而完善相关的医疗政策和制度,为中医发展创造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中医在它的发源地中国没能受到重视,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否要思考要反思?当然,这不是因为某一个个体或者某一个单位的不重视,而是因为我们国家当前的国情、政府的政策、西医的成效等等因素。在这个中医逐渐被西医所代替的中国医学背景下,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和医学生,更应该勇敢的肩负起继承中医精粹、弘扬中医文化的重任。
2.校园行——招生宣传
2.1过程
篇2
关键词 社会实践项目化 第二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3.005
“第二课堂”是相较于以教育活动为主的第一课堂而言。“从广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学生在学习以专业知识为主的教学计划课程之外所从事的一切活动,约等同于课堂教学之外的所有日常生活。学生可以在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课程之外的各类活动中,开阔视野、愉悦身心、锻炼能力、积累课堂讲授以外的丰富知识与经验。从狭义上来讲,第二课堂是指相对于第一课堂(即课堂教学)而言的具有素质教育内涵的学习实践活动,即学生在教学计划的规定课程之外自愿参加、有组织地进行的各类活动,按照其类别(主要是其培养的学生素质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德育活动、社会实践、学术科研、社会工作、学生社团、志愿服务、勤工助学、文艺体育等几个方面。”①强调社会实践在“第二课堂”中的作用是与目前高校“第二课堂”的内容设置、学生需求等是相一致的。在“第二课堂”的诸多内容之中,社会实践所占的比重较大,基本出现了以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运行模式,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更是如此。“第二课堂”涵盖内容广泛,涉及领域较广,包括了除课堂教学之外的几乎所有的教育内容,在众多的“第二课堂”内容当中,社会实践起到了社会实践能够为“第二课堂”的其他内容提供必要的内容支撑和源动力。从“第二课堂”的相关内容运行效果来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参与率相较于“第二课堂”的其他内容都较高,而且实际效果较明显,受益面较广,有效地提升了“第二课堂”的整体质量和实效。因此,要做好高校“第二课堂”,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效,从社会实践角度进行探索无疑是一条捷径。
针对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和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现实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迫切要求,毫无疑问,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关注和支持,要结合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社会需求等因素来研究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基本规律,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整体水平和实践效果。从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情况来看,可以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化模式,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实践资源,提高社会实践效率,发挥社会实践作用。
1 实践活动项目化概述
社会实践具有实践性强和学术性、兴趣性、协作性等特点。但长期以来,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缺乏必要的科学组织,在运行方式上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这一现象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表现尤为突出。长此以往,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流于形式。针对此种现象,可以在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推行和完善实践活动的项目化模式。实践活动项目化简单地说就是以实践项目为依托,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指导并做好保障和其他相关工作,通过实践项目的逐步推进,从而保证实践活动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实践项目是一项系统性、体系化的运行模式,要从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项等各方面层层落实、层层把关,坚持将成功立项的项目扎扎实实地做出来,体现出实践活动应有的高度、水平和功能。
实践项目的立项是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在整个实践活动中起到了基础作用。要通过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达到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的目的,首先要把好“选题关”。选题要把握题目的通识性、时效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就是要求所选项目能够达到开拓学生思维和眼界,贴近社会热点和时事问题,在学术性、实践性上能够得到有效体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在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体现一定的学术性、可研究性、实践性。
只有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才能够检验并实现项目的应有价值。在项目成功立项后,要在再次充分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之后,由学生组成相应的实践团队负责项目的实施。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观念,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要通过良好的组织建设让团队中的所有成员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协作性。与此同时,保证有相关专业领域的教师能够提供必要的指导,避免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的盲目化。
结项是实践成果的总结、反思阶段。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之后,要组织专门的结项汇报或答辩,以直观地反映社会实践的基本情况。通过结项汇报或答辩,要能够真正发现好的项目和取得的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要发现社会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有益经验。结项汇报或答辩也应成为整个实践活动总体评估的一部分。
2 建立良好的实践保障制度
制度保障是推进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法宝,就是要从高校顶层设计到基层院系的具体落实都要围绕实践项目形成一整套的制度模式,使实践项目运行的各环节和最终评估以及经费支撑等都有相应的制度依据。要“加强学生服务社会与实践指导工作的重要地位,营造具有约束与激励效应的政策环境,确保服务社会与实践指导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②
制度保障的前提就是要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制度能够将实践活动形成制度设计,将实践活动的有益经验很好地总结下来,也可以使实践活动较好地体现出延续性,形成实践活动的常态化。从此目的出发,实践活动才能出成果、出实效。制定制度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要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和教师指导的积极性;要具有可操作性和长效性。
制度为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就是要通过高校层面的制度设计,为学生的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能够调动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投入到学生实践活动中。在人力保障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成立社会实践项目的专家组来具体负责项目的立项、指导和评估等工作;在物力保障方面,一方面,高校可以在日常经费中划拨定额资金用于专项学生实践活动经费,依照实践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进行分期拨付,保障项目能够顺利结项;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体现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科优势,在可行性范围内实行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开发、整合、共享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比如某一基层院系或专业围绕其学科或研究领域而建立起的社会实践基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全校范围内共享,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激发兴趣活力的机会。
高校要在制度设计上对学生参与程度和教师指导程度给予一定的引导性优惠条件,“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制定倾斜政策,调动院系及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③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应当采取制度性保障和措施有效增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同时,指导教师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有效辅助,绝对不能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时候忽视对指导教师的积极性的调动,缺乏必要的专业教师的指导,实践活动的效果势必会大打折扣。在调动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措施,比如可以给予学生适当的学分或物质奖励、实践成果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年终总评当中等等,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时间可以折抵一定的课时,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作为职称评定等的参考。
在制度能够保证以上基本的实践条件得到满足之外,不能忽视的就是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和长效性,要着眼于制度本身的价值。可操作性和长效性强的制度能够保证实践活动的实效性和促进长效机制的建立。
3 实现实践评估科学化
实践评估是对实践活动的督查过程,也是对参与实践的师生进行正确引导的过程。对实践活动进行是否科学合理的评估是关系到实践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的重大环节。在对实践项目进行评估时,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过程性评估;坚持全面性评估。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估就是要通过评估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专家组给予适当的补充、完善和指导,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能够从专家组的评估过程中了解到在实践中的得失,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践所取得的成果和实践本身的价值和意义。不能仅以学生是否取得理想的研究成果等硬性指标来评价学生及其实践活动。
坚持过程性评估就是要在评估过程中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察,不能以量化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要注意在社会实践中的细节性评估,比如教师的指导情况、学生的协作情况等。
坚持全面性评估就是不能仅仅依靠学生实践中的某一方面来评价学生实践成果的好坏,要综合参考学生实践中的各个因素,尤其是参考一些柔性因素,如总结汇报时的表现、实践结项报告或论文的撰写、安全教育情况等。在做全面评估时,可以将基层学院指导学生建立社会实践基地的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实践评价指标。
在评估完成之后,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反馈时,可以采用“成绩+学分”的形式,即在评价学生实践成绩时,可以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这五个等级进行评定,摆脱传统的分数制的限制,使学生免受分数高低的干扰。在对学生的实践成绩进行评定后,由高校教务部门对评估合格的实践项目按照统一标准给参与项目全过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学分。这样就完成了整个社会实践工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项目化的统一引导下,将实践活动的开展与制度保障和评估体系融于一体,能够使社会实践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鉴于社会实践在高校“第二课堂”中的地位,通过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高校“第二课堂”的体系完善,促进高校“第二课堂”发挥培养学生和实践育人的作用。
注释
① 卢亮.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关系初探[DB/OL].(2007-4-13)[2014-8-1]http:///gzyj/dcyj/138584.shtml.
篇3
关键词:德育功能;学习方法;言行;生活实践
当前,凸显初中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已成为初中政治教师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话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就如何彰显政治学科的德育功能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一、注重对学生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政治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思想性,因此,思想政治课平时的课堂教学,必须联系当前的时事政治,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和难点,用理论引导时事,用时事印证理论,从而引导学生正确做人,树立关心社会、热爱国家的意识,最终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课标对课程的设计、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成绩的评估都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全面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基本上改变了过去那种脱离青少年心理发展实际和精神需要的做法,使思想课不再单调乏味。这样,教师在工作中就可灵活运用这一方法,充分挖掘本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用正确的思想理论体系引导学生
贯穿整个思想政治课的一条主线,就是的社会科学理论体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即尊重事物本来的面目,辩证地看待问题,用一分为二的、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现实生活纷繁复杂,学生阅历不深,明辨是非能力不强。教师可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遇到问题后根据需要,再从书本中寻求理论支持,然后再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经过这样反复训练,既消除了学生生活中的困惑,又提高了学生对书本理论的理解程度,思想道德水平也相应得以提高。如在教授“不良诱惑”这一知识点时,我引入了“网络”这一话题,设计了两个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可以带给我们生活、工作上诸多便利,但是不正确对待也会有害,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应用中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和现象。
三、用正确的言行引导学生
不可否认,当代中学生面对的教育干扰太多,冲淡了思想道德教育。这些干扰因素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学校和社会的,人们往往由于急于求成、功利色彩浓厚等,忽视了学生的内心感受、人格尊严和积极的情感、意志、品质、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就需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做到知行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师应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以表率,同时运用各种正当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唤起道德需要,形成道德认识,塑造道德情感,树立道德信念,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知、情、意、行的转化,使学生对真理的认识深深地植根于自已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个人意志、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
四、用生活实践磨炼学生
我所说的生活实践就是坚持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书本理念的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之养成积极的意志、品质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必要性。现在的初中生对当今社会发展的认识相当肤浅。《教学大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其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思想政治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措施,也是学生深刻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意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的基本特征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直接观察与体验,认识社会本质,获得生活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我们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增长学生的才干,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完善学生的人格、品质,使之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当然,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时,要控制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消除不良社会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保证学生在各种正确、积极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2.结合课堂教学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1)鼓励学生结合实际参加各种社会性的征文读书竞赛活动,向书中的前先、英烈学习;(2)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区、工厂、田头等,走访、观察、调查、对比体验,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社会、国家的情感;(3)访问老革命、退伍军人、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聆听他们的奋斗及创业历程,感受他们催人奋进的斗志,学习他们的优秀品德,激发学生增强社会意识和责任感;(4)邀请热心教育的社会知名人士到班座谈,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性的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品质;(5)聘请校外辅导员,加强社会法制教育,要求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6)组织春游野炊等活动,让学生负重步行,自己动手拾柴造灶,培养学生耐挫能力,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
3.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应首先亲力亲为,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学生正确的指导和影响。
篇4
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同时还是受教育者,他们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在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地位。作为学校课堂教育的必要延伸和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暑期社会实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然而,部分学生对暑期社会实践重视度不够,认识不足,很多同学仅仅限于暑假打工,赚取生活费,或者认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不过是游山玩水,走马观花,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而已,而不是学以致用,将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
二、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
要让大学生参与到融入专业元素的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让他们走出校园,深入企业,服务社会,以更形象更直观的方式认识所学的专业,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实际生产技术有感性的认识,使理论知识得到充实、印证、巩固、深化,有利于对后续课程的理解。同时,意识到自身水平与工作要求之间的差距,以便今后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二)有助于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企业和高校的共赢
暑期社会实践是架起学校和社会的一座桥梁,实现了高校教育手段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通过高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可以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有效促进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深入了解学生素质、高校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模式是否与社会需求相一致,从而优化高校办学方向。另一方面,学生将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回学校,作为研究课题,寻求解决方案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提供有一定适用性的项目策划方案和专业化的模式、机制,共同促进双方和谐发展,实现共赢局面。
(三)有助于培养适应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人才,促进学生社会化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面临的人际关系不再是简单的师生和同学关系,而是直接接触到各个级别、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的社会人,这就需要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完成社会角色的转变。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发展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使他们产生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从而促使他们较客观地去认识和评价自我,摆正自身和社会的关系,处理好自身和他人的关系。
三、暑期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结合的路径和方法
(一)注重与实践单位的合作,使实践基地阵地化
高校应积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在学生实习、培训、就业、科研等方面开展长期、紧密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培养和打造优秀工程技术人才。高校根据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指定年级、专业的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企业将优先满足学生在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方面的需求,每年暑假接纳学生开展科技、文化等服务活动。同时,学校根据单位的要求培养符合规定的人才,每年邀请企业参加校内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并为企业输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真正实现学生得技能,学校得发展,单位得人才的三赢局面。
(二)加强社会实践师资队伍建设,使社会实践专业化
为确保社会实践的深入开展,就必须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勤思考、善研究的校内外、专兼职相结合的专业指导队伍,邀请学科专业的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广泛参与,使社会实践与他们的科研项目有机结合。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变活动的简单组织为工作的专门研究,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
(三)充分挖掘学校资源,搭建社会实践平台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建立起现代化的具有学科优势的实验室,社会实践教学的很多内容可以利用实验室来完成,充分利用现代实验室资源,对专业实践过程进行仿真和模拟。同时,将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致力于改革工程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以一些专业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等形式给学生创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四)发挥新闻媒体的媒介作用,树立社会实践典型
篇5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寻找到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之路。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适应。学校在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注重活动内容、活动形式等与学生的心理、生理与认知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实效性。如一年级开展了“我爱我家”主题实践活动;二年级开展了“春华秋实”主题实践活动;三年级开展了“家乡植物”主题实践活动;四年级开展了“走进农家”主题实践活动;五年级开展了“家乡旅游”主题实践活动;六年级开展了“家乡的红梨”主题实践活动。形成了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主题活动体系,使不同年龄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到适合自己的主题活动中去。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科活动有机整合。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学校注重与各个学科知识结合,将学科实践融入主题之中,实现了“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向“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的转变,为综合实践活动注入了不竭的生命力。如我们在开展“青山碧水雁栖湖”主题活动过程中,学生运用数学、科学、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索,获得了真实、全面、说服力较强的第一手材料,效果十分明显。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与学校德育相适应。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校注重挖掘活动本身的德育内涵,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注重养成教育、环保教育、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主人意识。特别强调与学校德育重点相适应,如五月份学校的德育重点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开展了“走进怀柔区军训基地”主题活动,使学生在参与军训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军营生活。经过努力,学校现在已经初步形成了1—9年的主题活动网络,形成了有一定特色的教育体系,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强化了学科融合思想,增强了学校德育实效性。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有机结合。自2008年9月北京市启动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以来,怀北学校紧紧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大课堂活动,致力于基地资源的课程开发。并不断开发市区基地资源,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大课堂基地开发体系。特别是学校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特点确定了相对固定的活动资源,使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形成了常态化。
篇6
关键词:思维教育;思维课程;教育教学改革;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章标识码:A 1673-291X 文章编号:(2012)05-0257-02
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激烈与升级,愈需要更高的国家公民群体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支撑。应将在学校开展思维教育,确立思维课程设置及建设,作为提高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一、设置思维课程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思维教育教学的关键作用
大脑的生物机制使人在存活及实践中自然产生思维及思维方法,但这个过程较为缓慢。相对于寿命周期,个体自然形成思维能力所占用时间的比例过大。自然形成思维的方式、速度、种类等依赖于个体所处的环境及机遇,使依附于生命存活的大脑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而教育教学加快了思维方法的掌握,提高了应用效率,缩短了个体思维技能产生、掌握及熟练应用的时间,提高了个体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了生命存活的质量与效率,增加了社会整体的思维资源。
2.通过思维课程学习促进大脑的进化
某个时代人类大脑的生物能力是既定的。但个体大脑通过使用及学习,可以掌握更多的思维方法技巧,提拔更高的思维品质,促进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神经细胞聚集构造的器官)的变化及大脑能力的扩展上升。长期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的提高与累积,成为大脑能力增强及生物进化的基础。进化包括大脑本身容积扩增和内部结构的复杂与优化。进化是缓慢的,人类考古学分析发现,从古猿到智人脑容量不断增加,以平均脑容量与其95%人口置信范围的考证数据按进化顺序有:纤细型南方古猿450毫升;能人646毫升;爪哇猿人(印尼)883毫升;北京猿人1 043毫升;智人1 345毫升。人类大脑一直在进化之中[1],通过思维课程的灌输,将会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促进大脑的进化。
3.现代教育教学的差别将造成大脑思维能力及思维品质的差别
人类进入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和社会文明高速发展时期,对大脑的使用明显增加,大脑能力也明显上升。科学技术进步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信息传递及储存的工具方法,大脑接受信息数量及种类巨额增加,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压力迫使人们去掌握更多、更复杂的思维技能,迫使人们提高思维品质,这个过程在推动着大脑进化的加速。既然有进化就必然有进化的速度,就必然存在进化中群体间的差异。现代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群体接受教育教学内容与过程的差别。注重和突出思维技能与思维品质的教育教学,必然会体现在同代人竞争力的相对较高,必然会加快群体大脑进化的态势。围绕使学生增加及快速掌握思维技能、提高思维品质,增设思维技能与思维品质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4.思维课程的教学灌输
思维的生理基础是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的运动,是个体肢体运动的状况通过感觉、知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平衡觉等神经系统传递给大脑,大脑神经元细胞团做出反应,呈现苦辣酸甜、影像声音、痛楚舒服等感受,并启动判别分析决断,下达动作指令,刻录记忆痕迹等大脑生物组织活动过程。人类大脑原始生理被动活动的逐渐增加,促进着神经元细胞团的变化,累积着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的体积增加、层次扩展、串联通道活络等器质性改变,直至大脑累积出现复杂主动的思维活动,出现千变万化的思维方法技巧,出现思维品质的优化拔高。从大脑生理被动活动演变为自主活动及主动活动,呈现大脑思维能力扩增与思维品质提高并不断递升壮大的趋势。当大脑形成复杂体系,能够自主活动主动思维时,直接向大脑灌输思维方法技巧,不仅大脑能够接受,而且大脑神经元细胞团会更加快速、灵活、多样的运动,思维课程教学传授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5.教学内容与认知能力和社会实践的搭配及领先
思维学科前向以大脑及神经系统为基础,后向成为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应用的工具,经由抽象提炼、归纳演绎及应用实践而逐步完善提高。思维根本上是人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的运动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技能,不能脱离个体大脑发育成长成熟的阶段和社会实践运用的内容。大脑思维运动离不开人体的活动,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人大脑的思维,人活动是大脑思维的本初源泉。因此,学习过程也必须与大脑发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必须根据大脑发育成长成熟所在的年龄阶段,和个体所在践行的社会活动,决定所要学习内容的应用层次、难度级别及具体顺序。另一方面,学习内容应领先于学习者所在的认知能力与社会活动的层次级别,以求达到通过课程学习个体既对过去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综合及总结,又对今后的社会实践做出指导指引,以及提供更先进的工具方法。
二、思维学科知识体系的定位
1.思维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与区别
在人类历史上,以大脑神经元细胞团活动为基础,相继出现了哲学、逻辑学、心理学、语言学、思维学及脑科学等学科。这些学科相互渗透交叉,但又各具特点、任务及方向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去观察、分析、思考和处理问题,指导自己行动的方法论[2];心理学是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和指导实践运用,提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独特视角的综合性基础学科 [3];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结构形式,思维的基本规律以及一些简单的认识客观现实的方法和科学[4];脑科学是研究人脑的生理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揭示人脑思维的物质运动的科学 [5] 11-12;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结构、特征和运动规律的科学 [5] 12-13。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之一,语言学的研究促进了现代思维科学的发展。这些学科都与思维学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钱学森认为,思维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有意识的思维的规律、方法和运用的科学 [5] 5。思维学科与哲学、语言学和脑科学有一定的交叉重叠,也有明显的区分,与心理学和逻辑学存在着相当的交叉融合。
2.定位于实践应用学科的看法
思维是以人类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的运动为基础,伴随人类社会实践活动而产生、形成及发展的指导指引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方法技巧。思维学科是在社会实践中能够有效使用的思维方法技能和思维品质等知识技能体系。本研究认为,思维科学应当是一门研究、传播具体提高思维技能和思维品质的方法的应用型学科。由此避免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任务、方向等与心理学和逻辑学过多的交叉重叠,从而能够向思维的实践应用领域更深入、更广泛地开拓。作为一门有必要且能够独立存在的学科,有一个合适的定位是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思维科学不能也不应当与发育较为成熟的其他相关学科出现过多的重复替代。思维科学带有很大的实用性,国内外学者近些年在实用领域的研究有较多的成果,并且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使用。定位于实践应用学科,以研究与推广思维方法、技巧、能力、品质以及训练方法等为学科的任务,既满足了社会需要,又跳出了学科纠缠,使思维科学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和广泛深入的应用。
三、以教育教学和实践应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架构
1.课程内容的发展变化
思维物质的生理特性决定了思维学科的渐进性和开放性。最初的神经元细胞团由各种感受器传递感觉信息而简单运动,并且呈现数量渐增、结构优化和功能扩展的生物进化,逐渐成为复杂系统,层次网络结构协同运动及功能逐步增加,神经元细胞团的数量及脑组织容积越来越大,进化累积导致生物器质性改变,成为更高等的生物功能体。如此进化循环,摆脱原本的结构和控制形态,使人脑既有当前的功能与肩负的任务,又渐次升级换代,发展进化的具体方向与状态难以预料,且称之为大脑思维的“累积演进,器质递升”趋势。时空无限,人类大脑的思维也没有尽头,肯定会有新的思维方法出现,肯定会有更高的思维品质。因此,所列课程内容也只是我们目前所能认识到的,嗣后的改变和增加是必然的。
2.课程设置的多样化选择
大脑神经元细胞团的运动千变万化,所处环境条件及面对的事物事件的不断推陈出新,造成思维技巧不断的翻新、变异及增加。决定了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细胞团个体数量的大量存在,思维的内容必然丰富多彩,方法种类日益增加,样式模式快速变化。思维学科的理论、方法、技能及课程的种类体系在不断的分化整合、解析建构。思维学科的教育教学设计、课程设置等也仅仅是依据现有情况条件选择的。不同时期、不同时代,会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顺序、层次和级别。思维课程确立初期,各类学校做为插入课程,补上教育教学缺失的一环,会出现各自不同的选择。整个社会应逐步建立起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的分层次、分级别的课程配置体系。总体趋势是逐渐完善与提高,使学习者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课程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的积木化构造
课程按照知识技能学习的顺序和内容分类,构造内容分块的积木化体系,积木块之间存在着逻辑顺序。课程内容结构积木化有利于不同时期、不同对象的选择使用。并且肯定会有更多、更好的课程积木块逐渐被创造出来,供学校教学选择使用,可以根据学习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堆砌更优化的课程组合。
4.思维方法技能在诸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伴随着思维课程的学习,学校其他课程的教学过程应当引进使用相应思维学习训练的方法技巧等。将思维技能技巧学习训练与诸课程教学融合在一起,课程教学通过思维技能技巧的使用提高教学效果,思维技能技巧通过在诸课程教学中的使用更加融会贯通。
5.课程设置要目
(1) 思维理论知识
包括①大脑构造、功能和神经系统;②思维的机制;③思维的过程;④思维的规律;⑤思维的形式;⑥思维的方式;⑦思维的方法;⑧一般应用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黑箱理论,自组织理论等)。
(2) 思维方法技巧训练
包括① 思维导图;②平行思维及六顶思考帽;③柯特思维训练;④思维方式训练。
(3) 思维品质训练
包括① 快速记忆训练;②想象力训练;③创意思维训练;④逻辑思维训练;⑤辩证思维训练;⑥形象思维训练;⑦顿悟(灵感)思维训练;⑧发散思维训练;⑨创造性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1] 约翰C埃克尔斯.脑的进化[M].潘泓,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23-42.
[2] 谢新观,王道君.哲学原理[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1-4.
[3] 卢家楣,魏广安,李其维.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10.
篇7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
1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实行项目化运作,可以对现有高校社会实践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行系统管理,可以有效解决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实施社会实践的项目化运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以项目的形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能将学校现有的项目资源、优秀师资、活动经费和设备统一集中到实践活动中来,使学校在服务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它是产、学、研结合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与企业合作项目,以市场为杠杆、协调推进活动的方式,通过洽谈、签订合同等形式确定活动项目和利益分配,这种方式既达到双向受益、互利互惠的目的,又推动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提高社会实践的效益,凸显社会实践服务地方经济的特色。其次,通过项目的形式将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容易提升社会实践活动整体质量,容易出亮点和实效,方便学校对外宣传,能积累和培养稳定的社会声誉;第三,项目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的,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能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第四,社会实践项目化意味着其必然有项目目标,有经费使用的管理办法,这为活动结束后的考核与宣传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由学院面向各系团学组织和广大学生提出社会实践项目规划,如“挑战杯”创业计划作品竞赛,学校与各社会实践团队签订社会实践目责任书,这种方式既能使经费、实践基地等有限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又能宏观调控与有效引导社会实践团队项目的开展。
2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的运行模式
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基础工程,是大学生走向社会、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桥梁,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的保证。我校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示范性建设要求,本着“合作共建、多元受益”的原则,一方面,基地不仅为高职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也为他们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很多学生在基地实践时被用人单位看中,毕业后直接到基地去工作的;另一方面,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利用基地的便利条件,能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许多技术难题。社会实践活动与振兴地方经济结合起来,根据社会需求和企业的意愿,因地制宜与社会实践基地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体现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高职特色。随着我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不断地增加,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笔者以为结合社会实践基地,推行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是校企合作双赢的好模式。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可由“酝酿项目选题,灵活组织团队,指导阅读文献,自主设计方案,前期技术培训,实施实践活动,撰写实践报告,考核评价宣传”八个环节组成。
2.1 酝酿项目选题
选题的制定是项目化运作的保证,也是每年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和亮点所在。学校每年会根据当年的热点问题以及学校党政的工作重心,提出当年的社会实践主题,针对大的主题,各二级学院再进行细化,提出与主题相符的项目选题,这主要是一些社会考察调研类的活动,对于一些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选题,一是可以由学院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自行确定,二是可以由专业教师根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确定有关选题,三是可以由当年备战“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的学生,根据自己备战的实际进度,确定相关选题。
2.2 灵活组织团队
团队的组织是社会实践项目成功开展的保证,成员的专业素养、知识技能的掌握、是否有责任心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部分。作为二级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还要考虑到:1.团队中是否有原籍在实践活动所在地的学生,对当地情况的了解有利于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2.一定的男女搭配比例,男女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往往会产生一些互补效应;3.参与学生的专业构成,这对一些需要多专业和多学科背景学生联合开展的项目特别重要;4.一定程度的“老带新”,即团队成员中必须有低年级的学生,这能为以后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期开展培养更多的骨干力量。
2.3 指导阅读文献
确定所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后,组织学生在技术指导教师 、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的指导下进行广泛的阅读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尽量使学生快速熟悉参加实践活动的有关知识,确保在面对自主设计方案和其他环节时,能够做到有主题、有创新、有步骤和有考虑。技术指导教师主要偏向于学生专业知识和实用技术学习的指导阅读,而学生政治辅导员和班主任则偏向于组织动员和学生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指导阅读。
2.4 自主设计方案
方案是社会实践活动的行动指南,也是后期考核的依据之一,合理、科学的方案能指导项目团队顺利取得预期成果。实际上,有许多社会实践团队不重视方案的制定,大致确定了活动主题和团队成员后就仓促开展,活动随意性较大,能开展到什么地步就什么地步,无总体目标,团队成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无压力也无动力,很难取得较好的实践成果。造成这一原因一是因为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课余时间不多,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落实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二是因为学生的社会经验有限,对很多问题认识不足,方案设计过程中“纸上谈兵”的成分较多。因此,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学院的辅导员和专业老师应适当介入,帮助对一些细节进行把关,同时,方案的设计也应适当详细,要多把一些细节的东西考虑进去,特别是项目预期成果的部分要反复斟酌。目标定高了容易打击团队成员的积极性,目标定低了不容易出成果。
因此各学院在校团委酝酿的社会实践项目选题内,根据各院条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和文化特长,自行设计暑期社会实践方案,对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计划安排、目标效果等方面进行全面策划。学校和学院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2.5 前期技术培训
很多团队成立以后,就以为下面等待他们的只剩将计划变为现实了,往往忽略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前期的培训演练恰恰是决定一个社会实践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进行科技服务的团队是不是对服务对象的情况充分了解,各种仪器是否都会用,成员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是否够用;进行社会调研的是否已对开展活动的当地情况了解,调研准备用何种方式,问卷是否已经准备好,这些问题都应在前期加以充分准备。由学院安排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验教学中心的教师对学生队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专业测试技能、调查研究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的技巧等。培训方式有公开授课和专门辅导两种。专门辅导是只针对专业测试技能培训,如现场监测和现场采样技术等。组织学生技术骨干进行的专门辅导,在进行实用技术强化培训的同时,并做好现场监测仪器的校验和准备工作。时间一般安排在学生放暑假后的几天,现场活动开展之前。
2.6 实施实践活动
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 、深入基层 、深入实际开展实践活动 。要注重组织实施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确保社会实践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开展 。注重学生对过程的参与重要性认识,对需要现场监测的要素,一定要规范使用便携的仪器设备,实施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是对活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建立一定的反馈和应急机制,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例会制度。成员每天活动结束以后对当天的活动进行一个总结,看一看有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工作当中还遇到哪些困难;2.服务对象的反馈。在实践过程中注重收集服务对象的反馈是改进实践活动的有效手段,可以采取让服务对象填写反馈表的方式,也可以在服务过程中询问对方的感受,还可以在服务结束后通过电话或电子邮件等形式进行回访;3.编写简报。编写简报在这里并非只是做简单的对外宣传,还主要是向学院和学校老师和领导做阶段性的工作总结,以取得上级的支持和有效指导,同时,编写简报也是对一个阶段实践活动的总结。实施实践活动最主要的是要将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积极性都发挥出来,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遇到困难能群策群力,集体解决。
2.7 撰写实践报告
当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被提供后,应对其进行整理和处理 。对数据中的异常值必须慎重对待,不应掺杂任何个人和主观因素。在对调查情况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结论,最后写出完整的实践报告。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在探索、研究 、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实践报告的撰写时对整个实践活动的总结,也是成果内容的体现,项目化的实践团队,首先应由团队共同完成一份高质量的团队实践报告,这份报告应是团队每个成员实践成果的汇集,也是整个团队总体实践成果的整合升华。除此以外,应鼓励学生结合学科专业,从自身所长与兴趣出发,在探索、研究、创新的实践训练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独立撰写个人的实践报告。
2.8 考核评价宣传
由学生自我评价 、指导老师评价 、学校评价和社会新闻媒体评价组成 。首先由学生对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思想认识 、计划实施 、工作态度 、活动成效 、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再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自评进行审查后,结合指导过程和学生的心得体会进行评价;最后由学院根据指导老师的评价和完成论文(调查报告)的质量评定成绩 。此外,加强宣传报道,在第一时间将社会实践项目的活动情况通过多种渠道传递给学院 、学校及当地的各新闻媒体,为宣传报道提供内容丰富的活动信息。同时也可获得社会新闻媒体对实践活动的评价。实验教学中心是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最重要资源之一,能提供组织、指导和保障等方面的条件 。包括聘请中心的实验教师直接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组织和技术指导;提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现场测定的便携仪器、设备;集中培训实践活动中的采样和实验数据监测技术;以及开放实验教学中心相关的功能实验室供社会实践活动使用等。社会实践结束以后,对项目完成情况应进行一定的考核。笔者认为,虽然在项目申报时每个项目都有预期成果和目标,但考核时最应关注的应是学生的实际收获。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的考核中将新闻媒体报道的数量、简报编写的刊数、服务对象的人数等放在首位,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则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容易助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重形式、走过场的习气。有些项目团队把时间、经费和精力都放在邀请媒体、布置场地、编写对外宣传稿件上,活动的启动仪式搞得轰轰烈烈,采访的媒体来了好几家,但后续的活动草草收场,违背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初衷。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考核的主体应是大学生,专家教师、学校领导的考核注重的是实践活动项目开展的效果以及实际意义,学生之间考核注重的是在开展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收获,从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效果的角度来看,学生之间的考核显然更有意义。作为二级学院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考核应与成果交流及对外宣传并举,可以采用现场答辩会和成果报告会的形式,也可以通过举办社会实践成果展的形式让学生先期了解社会实践的成果再参与实践考核。这样一方面保证了社会实践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另一方面也保证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为后续的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3 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的要求和启示
3.2 必须科学合理化组建团队
项目化运作社会实践,首要的是实践团队的组建。学校提出了“合理组队,科学建团”的指导思想。合理组队,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实践项目和内容的需要,突出学生主体团队构成的合理性,选拔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品学兼优的跨学科和专业的大学生构成实践队伍,保证了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和层次的平衡;科学建团,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的作用,由专业教师作为项目指导者,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专业上的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由辅导员作为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项目的实施和顺利完成 。
3.2 必须把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因此,在开展社会实践项目化过程中,必须注重项目的选择 、内容的设立,使实践内容与学生专业进一步结合,既考虑到项目的需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使实践活动成为学生参与积极性的内在推动力,成为学生施展专业知识的有效平台,成为服务社会需求的重要载体,确保实践活动本身的生命力之所在。
3.3 必须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各种保障机制是确保社会实践项目开展并完成的重要条件。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对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并以制度的形式对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学分要求、奖励办法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设立了专项经费,并鼓励通过吸收社会赞助和实践活动创收等途径确保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的资金;从地方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的实际需要出发,建立了一批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提供了实践平台,保证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常性开展;制定了安全预案,编印了安全指南,为学生购买保险,确保了学生安全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3.4 必须加强成果的宣传 、总结和推广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不仅要做好立项和实施工作,更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成果的总结宣传和实践成果的推广应用。通过总结,可以积累经验,总结出科学可行的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经常性的实践打好基础,更好地指导后续实践;通过宣传,可以互通信息,互相交流,促进高校内外相互学习借鉴,也能通过宣传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通过对实践成果推广和应用,可以全面了解和掌握在项目化模式下的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培育和运用不同特色和典型,不断探索社会实践工作新方法、新手段,不断完善、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体制、内容和方式,使社会实践活动成为锻炼同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王红. 关于如何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的几点思考[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1996,(01).
[2] 朱文涛 , 鲍荣清. 他们在社会实践中[J]. 社会 , 1991, (03).
[3] 韩洪涛. 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 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96,(01).
[4] 王庆军. 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刍议[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1990, (01).
[5] 冯巍. 浅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1988, (01).
[6] 孙平.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 2005,(03).
[7] 志方.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J]. 镇江高专学报 , 1995,(Z1).
篇8
关键词:创新能力 知识复合 实践导向
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人才培养,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和部署,提出要将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鼓励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出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能力过硬的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面旗帜”。长期以来,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学校认识到人才培养面临着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新机遇,自觉担当起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使命。为此,学校始终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大学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在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的基础上,以知识复合和实践导向为切入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之适应国家、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新需求。
建设实验班,系统促进学生的知识复合
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多选择、重创新、国际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不断践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依托学校的多学科优势,在强调专业教育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机结合,致力于培养具备复合型知识体系与能力的、身心健康的杰出人才。目前体现在本科教学方案中,本科学生的必修课约占60%,选修课约占40%,整体课程框架中包含通识教育课程在内的全校共同课程60学分~80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约6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16学分。近年来,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满意度调查显示,学生对于“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方案满意度较高,认为其推动了自身的知识复合,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创新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复合基础上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的方式、方法,经过认真研究和设计,自2003年开始,学校依托优势学科,从本科学生抓起,循序渐进,先后开设了若干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目前,学校共有8个跨学科实验班,在读学生700人,占全校本科生比例的5.49%。
学校在举办实验班的过程中,坚持兴趣导向、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的原则,面向全校本科生进行严格的选拔,保证实验班各项教学活动能够得到高水平的开展,使之切实成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试验田。在培养方案设计上,立足于优势学科,积极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在满足一般性通识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要求的基础上,将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形成创新能力所需的知识储备。在教学方式上,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坚持个性化培养和小班教学,引入导师培养机制,通过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型教学和海外交流计划,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实验班着眼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具备跨学科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专门人才,如经济学——数学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数量分析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未来经济学大师;工商管理——法学实验班旨在培养有全面、系统的工商管理和法律基础知识,从而兼具实务技能和法律素养的高端商务法律人才和管理精英等。
学校及时追踪实验班的运行成效,经过近10年的努力,实验班的开设,加强了学生的知识复合,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塑造了学生的创新品格,一些学术新星已崭露头角。以经济学——数学实验班为例,其学生已在《经济学与金融学年刊》(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等国际SSCI期刊以及国内一流学术刊物26篇,在“挑战杯”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种高层次学术竞赛中获奖达32人次。在已毕业的学生中,有80%选择攻读更高层次的学位,其中30%选择出国深造,他们相继取得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法国图卢兹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其竞争能力获得国外一流大学的高度评价。
实验班的创设是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迈出的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也进一步证明了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我们不仅迫切需要,而且也完全能够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面向社会,在实践中培育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人文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实践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源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发生、发展,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产生理论创新。因此,学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注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相统一。近年来,紧密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人才培养目标和“道术结合、文理交融、中西会通、知行统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不断总结经验,开拓进取,统筹资源,加强设计,建立起本科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统一协调机制,逐步建立起以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和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训练体系为重点内容,具备学校学科特色、贯穿于本科教学全过程的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多类型、整合性的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训练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带动广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形成创新教育的氛围,建设创新文化。从2006年开始,学校正式将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纳入学分管理环节,其中社会实践与社会服务环节2学分,社会调查与研究环节2学分,进一步加强了对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鼓励和支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1.完善培养环节,强调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是实践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补充。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工作历史悠久、组织完善、学生带动面大、成效突出,不断涌现出一批有代表性的成果,得到上级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开创了社会实践活动的“人大模式”,成为学校课外教育工作中的一大亮点。2007年~2012年期间,学校平均每年有5,000余名学生报名组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活动,并形成了各类丰富的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学生本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学校初步构建起以“全员参与、重在过程”为指导思想,以五类项目(集中组队项目、自主申报项目、委托调研项目、基地合作项目、纵向规划项目)为主体,以四种机制(实践资源整合机制、实践培训辅导机制、实践过程管理机制、实践评价奖励机制)、四大平台(实践教育研究平台、实践项目开发平台、实践收获分析平台、实践成果转化平台)为支撑的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紧密结合社会形势,服务社会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活动。学校每年都有近千支社会调查团队利用暑期、周末开展社会调查活动,足迹遍及祖国大江南北。学生撰写的调研报告也为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依据,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2012年,在校领导的直接领导下,学校还首次组织了“千人百村”社会调研活动,在学校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的指导下,千余名本科生走进农村、走进基层,开展社会调查。二是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国家级、北京市级集体奖项三十余个,个人奖项近百个,还十余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连续23年获得“首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三是结合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大力开展课外学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学校连续举办12届的“创新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已成为学生课外学术领域最重要的赛事。 2001年以来,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多次获得特等奖和一等奖,在人文社科类高校中名列首位。
2.建设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运行体系,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在2007年启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在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校建立了包含国家级、市级和校级三级创新实验计划在内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体系,构建了一个多层次、多渠道的本科生社会调查和科学研究平台。2007年~2012年,学校共投入1,116万元(其中学校配套经费571万元)用于各级项目建设,共有330个国家级项目、190个市级项目和402个校级项目投入运行,共有3,755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受益面逐年增长,其中2012年达到31.4%。“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已成为学校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训练的重要平台。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不断探索总结,在将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纳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同时,创新工作理念,注重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实验计划在改进课堂教学效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项目实施,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推广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注重与完善人才培养环节相结合,积极推进创新实验计划与实习教学、社会实践、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的其他环节紧密配合,构建起整合性的创新实践能力训练体系,改变传统实践教学环节薄弱的状况;注重与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实现知识体系的更新,倡导集体学习;注重与培育学生创业能力相结合,鼓励学生结合学校的人文社科特色,开展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的创业行动计划设计,不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2012年,为进一步推动创业创新教育,结合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特点,学校开始在原有创新实验计划的基础上,创立了相对独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系,目前,该项目体系已进入运行阶段,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在开展之中。
5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强化了学生对于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认知,训练了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调研让我们积累了经验、拓展了视野、收获了成长。良好的研究能力、勇于创新的体验和习惯会让我们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终身受益。”又如一位学生在项目实施心得中写到:“我们碰到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又以实际行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思想在碰撞中绽放火花,火花在耕耘中壮大。”
我们欣喜地发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还推动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科研成果,在近4年已经结项的项目中,已有30余篇基于项目研究产生的论文或报告发表在各类核心期刊上,一些成果还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教育部和北京市组织的大学生创新论坛和成果展示中,学生完成的项目以其关注社会、服务国家的实践精神、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丰富翔实的调研数据得到了教育部、北京市领导的重视和肯定,得到了兄弟院校广大师生的关注。2010年6月,作为全国高校入选的仅有的两项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学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还参加了第十届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幕式展览,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参观了学生的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参考文献:
[1]蒋香仙,周平,洪大用.国内高校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2,(07-08):124-126.
篇9
高素质,兼具继承性、普适性和可操作性,聚焦立德树人,盖“志”(志向)、“情”(情怀)、“识”(见识)、“践”(践行)四字,试图改变当下文科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的以升学就业为“志”、以一己之私为“情”、以知识技能为“识”,思行脱节、言行不一的现状;复合型,一是使学生对人文与社会两个领域、基础与应用两个方向均应有了解、有兴趣、有尝试、有方法,二是致力于学生综合全面发展并培育文科特长,不片面地追求高考成绩、重文轻理;预备人才,一是获得“深造”创造机会,二是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为其从业后取得相当成就奠基。在这一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校历经20多年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出一条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式、评价策略在内的文科人才培养途径和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侧重谈及学校文科课程设置研究。
一、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贯彻和落实培养目标要求,需要建设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伴随学校对文科实验班培养目标认识的不断深化,学校逐步优化原有课程体系,从立德树人、治学求知、终身发展三个维度,把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细化、分解和落实到课程设置中来,初步形成文科实验班特有的课程体系(见表1)和特选课程
(见表2)。
这一课程体系划归在学校“6+1+1”整体课程框架内,且以完成国家课程基本要求为前提,这是文科实验班课程与其他类型班级课程的“共性”。课程共性源于文科实验班学生与其他学生共同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体现学校为所有学生的发展打好共同基础的课程理念。遵循共性的基础上,文科实验班课程设置着眼于高素质文科人才的需求,为学生设置了具有丰富性、专业性和适应性等特点的课程,充分体现文科学习“宽、厚、实”的特色。这是落实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也是文科实验班课程差异性的重要体现。
二、课程内容的开发和整合
1.文科课程
对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的国家课程进行增、删、调整。增加有助于开拓视野、未来专业深造(涉及学生密切关注的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和专业)所必需的学习内容并作为实施重点,舍弃部分学习内容。取舍的具体标准依据各学科专业视角进行判断,学习内容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有机组合。例如,语文学科就文科实验班生源实际,依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编写《文科实验班语文必修教材》(活页,全10册)并投入使用。历史、英语、地理、政治等学科也进行了国家课程内容改革的研究。于此同时,开发种类丰富的文科实验班特色课程。学校累计开发可供学生选择修习的文科特色课程28种(见表3),举办国内外名家讲座课程70多次。在对国家课程进行整合和对特色课程进行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校本教材的编写,将较为成熟的内容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下来,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
2.理科课程
文科实验班的理科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组成部分,但从事文科专业领域学习、研究和工作的人群,对理科课程的内容需求有其特殊性。因此,立足培养目标,我们对理科课程内容同样进行了开发和整合。首先,按照高考标准实施数学课程,增设“数学思维训练”课程,结合未来文科生可能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开设数学专题选修课程,如“经济学中的数学”等。其次,为文科实验班学生设置修满高中学分所必需的科学与技术领域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着眼于文科学生未来发展的实际需求,着重选择科学史、科学精神、科学伦理、科学前沿和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为教学内容。在探索文科实验班理科课程的内容改进方面,化学学科成效突出,在文科实验班开展的化学主题研究课程,已单独作为研究项目在北京市
立项。
3.实践活动课程
文科实验班的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包含“人文特色活动课程”和“人文社会实践课程”两大类,前者主要在校内开展,后者主要在校外开展。我们进一步明确实践活动课程的功能和定位。首先,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学习行为,学生通过前期准备、过程指导和总结交流,能够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发展志趣。其次,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教育行为,有助于培育学生的视野和情怀、修养与习惯、责任感和自律精神。最后,社会实践和特色活动是一种交往行为,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与同学、教师、社会各界人士交往的平台,有助于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沟通,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学生
成长。
出于对该课程重要意义的认识,我们还积极开发新内容和新形式,建设“校内―市内―国内―国外”不断向外辐射的“实践活动课程群”,使学生能够广泛参与到不同组织形式、不同目标方向、不同交往人群、不同任务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来。其中,校内特色活动开发了冬令营、夏令营、国学比赛、传统文化论坛、演讲、辩论、戏剧表演等新内容;市内实践活动开发了参观、访谈、调研、志愿服务等新内容;国内地域文化考察实践开辟或完善两条路线,即秦汉唐文化社会实践、徽文化和江南名人故居社会实践。为了给学生创设条件,我们前往英、美、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学校学习、交流和考察,增进学生多元文化理解力,使学生在一定的规范下习得经验,收获
成长。
学校育人,如工厂生产产品,不但要注重出厂质量,更要注重“耐用性”质量。高素质复合型文科预备人才,从立德树人、治学求知、终身发展三个维度,聚焦文科人才质量,力图使高质量的文科人才“产品”能满足当下及未来中国文化复兴和社会建设的
篇10
关键词:初中阶段;交叉渗透;教学
目前,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分门别类,学科之间衔接不够,相互间缺乏融合和渗透。初中阶段是学生刚刚对学科分类有比较系统的认识阶段,无论是哪一学科,都是人类在对自然界进行不断深入研究、细致观察后的精细化分类,但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本来就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无论是自然学科(例如生物),还是人文学科(例如历史),或兼有自然和人文性质的学科(例如地理),它们之间必然存在交叉和链接的部分,而针对某一学科的具体内容,只不过是在对自然界现象研究的视角不同而有所侧重。初中学生恰好处于刚刚正式接触学科分类学习的初期,抓住几个隶属不同门类的学科的交叉点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视野,建立完整的、全面的知识体系,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多角度、多维度的认识自然和世界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
一、课程解读
“学科交叉”,顾名思义就是指不同学科之间共同相交的部分,既包括学科教学内容上的交叉,还应包括蕴藏在不同教学内容中同一思想、方法、能力或某种情感。“渗透教学”的中心词语是“渗透”,它是“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针对不同的交叉内容,渗透的方式可以是多样的。如,资源补充的形式、微课的形式等。本文所要探索构建的“学科交叉渗透教学”指的是将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部分中蕴含同一思想、方法、情感的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整理,并在筛选的基础上,以专题展示的方式放在同一时间或连续时间内教授。即通过专题课的展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立体的知识网络,同时,教会学生学习,引领学生发展,提升学习品质。
二、课程目标
初中阶段是学科分类教学的重要开端,通过学科教师关注各学科间教学内容的相互交叉、渗透,让学生真正认识知识本身是一个统一整体,并没有严格的分界,课程分类只是人为的学科建设需要,打破学生对学科内容或问题的单一思维。同时,通过学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史地生学科内在相通的思想、能力、方法、情感的同步渗透,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施与管理
专题课的具体实施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中期展示阶段和后期社会实践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是开展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专题课的关键一环,对整个专题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阶段包括对主题的确定、学生及教师的分工与合作等。
(1)确定主题
主题即所开展专题课的主旨和核心。对主题的确定应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基于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点。这里的交叉点主要指的是史地生学科内在相同的学科思想、方法及情感上的交叉。如,通过开展某个专题课,共同提高学生对资料的查找、搜集、筛选和整理的能力等等。
第二,基于社会焦点和热点。现阶段大部分初中生只知“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而对于一些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甚至与他们切身实际密切相关的问题均表现出“冷漠无知”的态度。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这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好学生”还能跟得上“潮流的演变”吗?因此,在专题课主题的确定上,还应密切联系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及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第三,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操作上,一方面学科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列为备选主题。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罗列出一系列的主题供学生选择,然后进行统计,得票率最高的即为专题课的主题。
(2)分工与合作
分工与合作既包括学科教师间的分工合作,还包括学生间的分工合作。具体如下表所示(见附表)。
2.中期展示阶段
中期展示是在前期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进行的,是对前期准备工作的检验。展示课完全归属于学生,展示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得以“爆炸式”体现,台上展示同学“扮演”教师,引领课堂,台下同学质疑、释疑,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同时,在此阶段教师需记录课堂中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捕捉课堂生成以备后期总结、反思。
(1)展示时间:根据专题课具体内容确定时间长短,可一节或多节
(2)展示方式
①以分工组为单位,各组选派一名或多名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同学参与课堂。②展示中需主持人一名,教师学生均可,视专题课情形而定,负责学科间过渡和总结评价。
3.后期实践阶段
由于本专题课的主题源于社会中的某些热点及焦点问题,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专题课堂让学生学会解决这些问题,更有义务将我们掌握到的“新知识”“新方法”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宣传给生活地周边的群众。
(1)实践活动的意义
从对学生情感的影响上说:通过此方式,延续我们的课堂,让学生通过帮助他人,体验成就感的同时,深刻地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不光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还可以服务社区,服务社会(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看: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会尝试着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提升与人沟通的技巧,同时他们的语言表达、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也将得到极大的锻炼和提高。
(2)方法步骤
①方案征集。在实践活动开展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方案征集活动。以前期分工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行方案,然后小组汇总,交流可行性。②择优落实。对于征集的方案,各组选派代表解释各自方案创作的原因以及可以达到的效果,最后师生通过投票选出既简单好操作,又符合宣传需求的方案。如,在社区宣传栏张贴海报、手抄报、宣传单,在市场、社区挂横幅等等。③社会实践。时间的选择:选择人流量大且比较集中的时间段,如早市时间、周末等。地点的确定:选择人流较聚集且开阔的公共场所,如超市门口、市场周边、广场等。方式的采取:既可由原分工组自行分工,实施被选中方案的任务;也可打乱原有小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任务并实施。
四、专题课实践反思
在开展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教学专题课的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问卷调查过程中,被调查者可能会因所处地点、年龄、职业等因素的限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提醒相关学生在制定调查问卷时予以标注。
2.因为现今网上资料纷繁复杂,并不是所有查找出来的资料都具有权威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查找的途径及筛选的方式、方法,还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权威性的网站,如,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
3.在实践活动前应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了解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并尽可能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避免外出不张嘴,甚至玩闹、买零食等情况的发生。
4.由于专题课的准备与实施,需要学生长时间的坚持与付出,教师可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以激发和鼓励学生。
5.由于实践活动一般是在校园外进行,因此学生的安全是重中之重,建议教师带领学生外出前要进行安全教育,充分考虑可能会遇到的危险,制定安全预案。
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明确提出,要有效加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和实践的机会。对初中史地生学科交叉渗透教学专题课的探索,以学科改进意见为指导,力图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校园与社会相结合,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相结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参考文献:
[1]韦群,李纪武.富有时代气息的交叉学科教学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1998(1).
- 上一篇:小学教师师德考核个人总结
- 下一篇:院部社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