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专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18:5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专题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专题论文

篇1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探索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国际上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基础。大部分的研究分别从需求、供给以及供求匹配三个角度来进行(NiallO,Higgins,2002)。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工作岗位的数量与结构都存在问题。就数量而言,工作岗位的增长速度与大学毕业生增加的速度不一致,当缓慢的工作岗位增长速度无法吸纳快速增加的大学毕业生时,就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另一方面,工作岗位的供应也会受宏观经济起伏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就业调节器”。就就业结构而言,经济社会上既大量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不愿意从事的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达不到要求而无法从事的职业。从供给角度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核心在于就业能力的不足。对具体的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资产,取决于他们配置和使用这些资产的方式与向雇主展示这些资产的方式以及他们寻找工作的特定环境(Hillage,J.&Pollard,E.1998)。从供求匹配角度看,就业服务是关键。国外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的角度是有关在校大学生收入预期的研究。相关的研究有Betts(1995),Dominitz和Manski(1996)。他们的研究方法各异,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但都获得了一致的研究结论:高校学生通常会高估自己的预期收入,也就是会表现过度自信。国内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的角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教育学的文献一般是研究大学扩招后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国家、高校与学生如何调整相互的关系、角色。陈岩松(2004)通过向毕业生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杨伟国(2004)从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分析大学生就业出现的供求困境: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与不愿到艰苦地区就业的矛盾。认为国家应通过提供外部激励的方式鼓励学生到艰苦地区就业。社会学的文献一般更注重从学生的个人属性上来探讨对就业各方面的影响,如就业期望、就业途径等,相关的文献有潘锦堂(2001),瞿振元等(2001)。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曾湘泉(2004)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大学生就业发生困难的原因及对策。赖德胜(2001)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即在某些大中城市,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是相对过剩的,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宋福进(2002)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指出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是研究生、本科生及专科生三个层次就业率不同的原因。此外,也是学者把关注的重点放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李颖等(2005)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兴趣相适度等多个方面比较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分析得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会影响就业质量的结论。总结上述的研究发现,国内外现有的研究重点放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及解决上,还较少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更鲜有从学生所学专业的角度来研究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本文拟研究金融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学生的特征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2研究的方法

我们以广西南宁某高职院校2013届67名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包括毕业生的籍贯,从事的工作,所在单位(或公司)的性质、规模,第一份工作及获得的途径,当前工作及获得的途径,当前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收入状况,在校期间是是否职业教育担任过班干部或学生会干部或是否参与过社团活动等内容。截止至2013年11月底,回收有效问卷52份,问卷回收率为77.6%。我们把学生的就业质量按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职业类型进行分组,把学生在校期间的总成绩作为学生学业表现的衡量变量,采取对比研究的方式研究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

3研究过程

3.1就业分布状况2013年,金融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包括专升本)为96%,比全国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的89.6%(2011年数据)高出6.5个百分点,主要流向是民营企业,其次是银行类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进入到金融机构的学生比例占到22%,,超过70%的毕业生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无关,远高于全国高职院校40%(2011年数据)的比例。对样本学生半年的就业经历进一步的考察,从事过或正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人数有28人,占比58.3%,部分从事过本专业工作然后放弃的主要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及贵金属投资公司的理财产品销售代表为主。放弃的原因在于工作业绩的压力大,收入没有保证。从毕业生的收入水平来看,毕业半年后的毕业生月收入水平集中于1000~2000,2000~3000的水平,收入水平与行业有关,同时也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关。本次调查样本学生集中于广西地区就业。而收入水平处于月收入3000~4000及4000以上的样本学生从事的行业有银行行类金融机构、房地产。校园招聘是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来源,原因在于校园招聘是绝大部分学生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毕业半年后所从事工作主要来源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及参加社会招聘,校园招聘占比较低。在与社会磨合初次就业的过程中,校园招聘会提供的职位还满足不了毕业生的心理预期,亲戚朋友的介绍及直接参加社会招聘更能促进毕业生与就业职位的匹配。

3.2就业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了考察就业质量与学生特征的关系,我们把已就业学生按收入、职业的稳定程度、职业类型进行分组,收入位于区间3000~4000,4000以上及就业于银行类金融机构、国有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事业单位、公务员及国有企业的定为高质量组,其他的定为一般质量组,同时把自主创业的独立出来。并考察他们的成绩、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及就业所在地等学生特征。成绩按学生在校区间的总成绩来排序,把排在前十位的定为优良,排后十位的定为差。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用是否担任过班干部、学院的学生会干部或社团活动来衡量。如表6所示。通过对比就业高质量组及一般质量组的情况可以看到,学业成绩、是否积极参与组织活动及亲戚朋友的帮忙对毕业半年后的高职金融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并没有显著性的影响。而考察就业所在地、入学所在地与毕业生的籍贯的关系,因有部分学生籍贯、大学所在地及就业所在地是重合的,重新整理数据可以发现一般质量组学生有60%放弃回到籍贯所在地工作,90%是选择在入学所在地南宁工作;高质量就业组的学生中,超过90%是选择在籍贯所在地工作,80%的学生籍贯与大学所在地不同,选择回到原籍工作成为高质量就业组学生与低质量就业组相区别的显著性因素,这是因为大学所在地南宁是广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就业的竞争激烈,高职生的竞争力不强。

4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广西某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就业质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①高职院校在培养高职金融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学生的就业与社会的需求之间的衔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表现在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低,当然这其中部分原因也包括:a多数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招聘条件设置上把高职类学生排除在门外。b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所提供业务类岗位工作业绩压力大,与资本市场周期性密切相关,留不住资源匮乏的毕业生。

②学生的就业质量与学业表现、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及是否有亲戚朋友的帮助关系并不明显,而回到原籍工作的学生反比留在大城市就业的学生能获得较高质量的工作。因此,鼓励学生回原籍就业是提高就业质量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篇2

 

一、民族院校金融学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选题大而空泛,与实践严重脱节

 

好的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选题方法,选题随意,选题范围重理论轻实践,或好高骛远、求大轻小。例如,金融专业的同学前几年喜欢选诸如“加入WTO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我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研究”等,去年甚至有同学选“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还有些同学选题犹豫不决、随意换题,不少老师都抱怨学生选题不和导师商量,当导师不同意时甚至随意从网上直接下载论文,结果不但影响了选题的质量,又不利于导师指导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创新与分析问题能力不足

 

金融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也应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思路,即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实践中,不少学生只为交差过关了事,不仅相关文献阅读十分有限,如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网上转载的各类文章甚至博客文章等,笔者甚至发现有个别同学的参考文献竟然是学院自己办的内部杂志上的文章,既不权威又不准确,有的参考文献几乎都是几年前出版的教材等,对于文献调查等基本收集资料的方法不会运用。同时,论文写作过程中又缺少相关的调查和实证分析,要达到深入分析,甚至要有所创新自然就是相当困难的事情。

 

(三) 论文结构不合理、语言表述欠规范,极个别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表达能力有限

 

按照我国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相关要求,笔者所在高校也制定了毕业论文管理的相关规定,但不少学生却达不到这些要求。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论文评阅环节要求:(1)内容:立论正确,方案设计、论证、计算正确;内容完整充实,论文结构合理;结论正确;工作量足、难度适当。(2)水平:有独特的见解与创新,或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对所学专业知识有较好地运用;取得阶段性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或应用价值。(3)格式:全文格式、中英文摘要、参考文献完整且符合要求;语句通顺、条理清楚、逻辑严密;数据、图表完整,图纸规范。而不少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或者出现头重脚轻,即前面的概念、发展历程、问题现状等罗列较多,而后面的原因分析和相应的对策部分十分简略;或者是另一极端,前面的分析介绍简短,而后面列出的建议对策动辄十几条,甚至有的问题分析和后面的建议几乎没有直接关系,论文质量堪忧。笔者还遇到过极个别的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有限,完成规范的毕业论文有相当的难度。

 

二、影响民族院校金融学毕业论文质量的主要原因分析

 

造成民族院校金融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不理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论文写作中投入精力十分有限

 

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又遇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从四年级上学期开始直到毕业,除了考研的同学外,大部分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找一个理想的工作上面。而一般毕业论文撰写正好是这段时间。而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都知道,毕业论文成绩对找工作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大部分学生对论文并不重视,投入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个别学生在答辩前两三周才与指导老师联系,论文写作的质量自然无法保证与提高。笔者每年指导的学生中,总有个别同学忙于实习或各地找工作,要等到最后才与老师联系,考虑到就业的压力等老师往往无法严格要求学生。笔者所在学院的老师还发现,对毕业论文投入较多精力的学生,往往是那些工作落实得较早的学生,自然毕业论文也写得比较规范;那些工作一直没有落实或落实较晚的学生,很难把主要精力和时间花在毕业设论文撰写上,论文选题和质量自然存在不少问题。这在二本院校中应该不是个别现象,尤其是民族类高校。

 

(二)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投入不够

 

影响大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指导教师投入精力的多少。毕业论文指导一般从学生选题、拟订论文提纲、收集资料到规范写作、反复修改等过程中都要给予必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而现在高校教师本身也存在攻读学位、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等压力,再加上论文指导的报酬通常都不太高,因而面临指导动辄10来个学生的毕业论文,实际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指导论文的时间、精力必然相当有限。如笔者所在的学院,老师平均指导的学生通常在10个左右,甚至有些学院的个别教研室老师指导学生有时多达15个以上,教师的指导任务相当繁重。尽管毕业论文早就布置下去,但学生往往集中在最后时间才联系导师,这时在正常的教学、生活之外,导师的指导工作量突然增加。所以,包括笔者在内的不少老师也是希望论文只要过得去就行,论文质量的提高缺少相应的激励机制。

 

(三)学校对毕业论文答辩等管理流于形式

 

与国外高校的“宽进严出”不同,国内高校多年来普遍实行“严进宽出”原则,只要学习成绩、学分修够了,很少有高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在毕业论文环节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对论文自然采取东拼西凑的态度,毕业论文答辩也就只能流于形式。尤其是现在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反过来使学校在论文质量把关和就业率压力之间偏重就业率的提高,自然就会更加放松论文答辩及其管理环节。因为高校每年都面临一次就业率的排名,甚至第二年招生指标、招生计划等的变化都与就业率直接相关,论文质量的提高也就被忽略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毕业论文成绩=评阅成绩(60%)+答辩成绩(40%),且答辩成绩不能低于60分,但在答辩中,即便对极个别答辩学生想给低分,考虑到就业形势以及民族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文化基础等综合因素,最后往往也是手下留情。

 

三、完善民族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的一些建议

 

在面临持续的严峻就业形势下,民族类高校毕业生质量的提高需要各方的努力。

 

(一)学校要加强论文质量的全过程管理

 

民族类高校要根据自身的培养模式和办学条件,努力探索切实有效的毕业论文质量管理途径,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提高。如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适当提高导师指导毕业论文的报酬,努力提高教师积极指导论文的积极性;又如,近年各省(市)教育厅(局)对毕业论文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抽查和评优等,在职称评聘、教学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向毕业论文工作有所倾斜;再如,进一步落实毕业设论文写作与实践的联系, 加强民族高校与民族地区生产部门、企业之间开展协调工作,为学生论文选题、写作等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另外,民族类高校有些汉语水平确实较差的学生,可否采取其民族语言写作和答辩,至少不要和其他高校一样搞一刀切,真正发挥论文写作环节对学生的能力考察和提升功能。

 

(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应早作准备

 

针对目前就业与论文写作的冲突,毕业论文的指导与写作也应宜早不宜迟。如果前面几年的学习中没有思想准备和材料积累,仅在几个月乃至最后一学期或一年的时间里,要完成从选题、研究到写作的全过程,确实很难指导或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如在专业课学习阶段,就应先学习一些指导论文写作的有关论著,提高文字修养;还要选读一些本专业的优秀论文,从中学习写作经验和了解学术动态;掌握做简单的文献综述的方法和基本格式等;对本学科领域中自己感兴趣的某些专题或方面,有意识地积累资料,为论文写作进行各方面的准备,还可适当缓解导师集中指导的繁重任务。

 

(三)学生要正确认识论文写作与就业之间的冲突

 

客观地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生没有就业压力,可专心致志做毕业论文;而在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应聘时若已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工作会落实得较早、较容易。而毕业论文的写作,正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基本要求。所以,学生应正确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否则对其就业、毕业论文完成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篇3

关键词:财政金融学;内容整合;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伍士林(1963-),男,安徽无为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管福泉(1973-),男,湖北黄岗人,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浙江?临安?3113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农林大学“财政与金融”精品课程支持的研究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8-0098-02

一、“财政金融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财政金融学”课程属性

“财政金融学”是一门经济学方面的基础理论课程,由财政学和金融学两个部分构成,都是研究社会经济运行中资金运动的。财政学是研究以政府为中心的货币资金收支的,而金融学则是研究社会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的。这两部分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从联系上看,两者都涉及资金运动,但两者研究的范围则是根本不同的,一个是国家财政体系,一个是社会金融体系。因而,两者的联系是有限,而区别则是最主要的。大纲要求:通过“财政金融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弄清有关财政、金融的范畴,系统地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正确认识财政与金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业务,掌握必要的基本技能等。可见“财政金融学”内容广泛,理论性强,且要求全面,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

2.“财政金融学”课程在高校中的设置状况

“财政金融学”作为经管类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之一,广泛地开设于经管类的众多专业中,如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等,且大多被列为经管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此外,还有不少高校则将“财政金融学”列为通识性课程,开设为全校性选修课;在教学时数安排上,“财政金融学”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为32学时到64学时不等,通常以48学时者为多,但总体教学时数偏少,浙江农林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情况就是如此。二本开设此课程的主要有会计、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6个专业,三本则有会计、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5个专业开设,而二本及三本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则单独开设“财政学”与“金融学”。同时,“财政金融学”也是我校全校性选修课程之一。我校该课程教学时数一般为48学时,部分专业为32学时,全校性选修课也为32学时。

3.“财政金融学”课程的教与学情况

由于“财政金融学”课程偏向于理论课型,长期以来该课程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采用以班级为单位,以教师课堂集中讲授为主,同时辅之一些其他手段,如课堂提问、课堂讨论、作业等,而联系实际的课外调查、专题论文、实际操作等带实践性的教学方式采用得比较少。现今教学条件改善,教师可利用的手段也较以往多,如大多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上课,然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是主流模式;再从学生学习方面看,目前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课堂听课、做笔记或打印PPT课件、做作业等方式为主,大多以完成课程任务获得学分为限,缺乏学习主动性,被动学习比较多。

二、“财政金融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财政金融学”是重要的基础课程,但并非是专业课,且每个专业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着诸多的问题:

1.教学内容问题

在“财政金融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遇到的且较为犯难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内容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

(1)课程内容取舍或称教学内容广度问题。如果财政学与金融学分开上,都有不少内容,“财政学”一般有十二章左右的内容,“金融学”有十五章左右内容,多者达二十章内容,而合并为一门课后,课程教师就必须要考虑应安排多少教学内容问题。教学内容过多,则显得十分庞杂,而教学内容过少则又不能反映课程的主旨。

(2)教学内容的深度问题。这和教学内容广度紧密相关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本科教学不同与专科,教学内容应有一定的深度,但在有限教学时数的限制下,若教学内容安排较深,则会影响教学内容的广度。

(3)“财政金融学”与其他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复问题。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涉及财政、金融的其他课程很多,这样难免会存在不同课程间教学内容交叉、重复现象,如财政部分的税收与税制与“中国税制”课程有交叉;又如金融部分的涉外金融与“国际金融”课程部分内容有交叉等,外如“财政金融学”和“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投资学”、“保险学”等都存在有此类问题。

(4)教学内容的更新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财政与金融的社会实践在不断地改变,而教学内容有很多地方比较陈旧,甚至与现实脱节,难以紧跟时代的发展。

2.教学形式问题

从目前“财政金融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教学模式以传统模式为主,而诸如启发式、讨论式、研究性教学和互动教学等教学方式采用得比较少,究其原因有:

(1)课程教学时数不足。由于“财政金融学”课程的特殊性,它在整个教学计划安排中不可能有较多的课时,这样就存在一个教学时数有限问题,致使多种教学手段难以开展。

(2)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使得除讲授外难以采用其他教学方式。实践中,课程教师常常会陷入如果运用其他多种教学方式,则难以完成教学内容,若要完成教学内容,则只能以讲授为主的两难境地。

(3)班级大,学生多。“财政金融学”课程一般都是合班上课,少则两个班,多则达四个班,人数常超100人,客观上也给多种教学模式的采用带来一定的困难。

篇4

关键词:柏林;犹太妇女;沙龙

中图分类号:K3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089―08

犹太妇女沙龙最早出现在18世纪80年代的柏林,它是随着启蒙思想传播到德国并以法国妇女沙龙为原型出现的。主持、参与沙龙的犹太妇女均出身于富裕家庭,其祖先往往具有宫廷犹太人的身份。其中,著名的有亨利爱特・赫茨(1764―1847)、拉赫尔・列文(1771―1883)、撤拉・莱维(1761―1854)和阿玛丽・比尔(1767―1854)等人。她们将自己的住所作为与基督教上流社会交际的公开场所,前所未有地将贵族、学者、作家、政治家等聚合在一起,被誉为“茶桌上的革命”。直到19世纪末期,柏林犹太妇女沙龙都是德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持、参与沙龙的犹太妇女在犹太人中人数不多,却具有文化研究的重要价值。

西方学者在研究犹太人的同化、现代化以及政治解放等问题时,对犹太妇女沙龙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代表性著述是《犹太妇女和她们的沙龙:交谈的力量》以及犹太裔历史学家黛博拉・赫兹撰写的《旧政权体制下柏林的犹太上流社会》。汉娜・阿伦特在《犹太女性拉赫尔・瓦尔哈根的一生》中,以拉赫尔为个案,分析19世纪初德意志犹太女性试图实现自我解放的种种努力和身份认同问题,赞扬沙龙女性在德意志浪漫主义运动中做出的贡献。还有一些专题论文,探讨犹太女性热衷于沙龙的原因及其沙龙对她们的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从总体上来说,他们都把犹太妇女沙龙看作是犹太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认为是犹太妇女应对世俗文化和现代化挑战时的一个反应。

从国内学术界来看,外国妇女史的研究和犹太研究勃兴,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有关18―19世纪欧洲犹太妇女的研究已经展开,王艳、倪勤勤两篇硕士研究生论文围绕犹太妇女沙龙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前者着重分析柏林沙龙犹太女性的同化进程及其深层次原因,以及沙龙犹太妇女的认同危机;后者从文化史的角度,将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意志犹太女性沙龙的流布和影响作为讨论的中心内容,分析犹太女性为适应主流社会而做出的诸多努力。张倩红著《马斯基尔与犹太社会》(《世界历史》,2012年第1期)、李伯杰等著《德国文化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亦有涉及。本文以柏林犹太妇女沙龙为视角,透视犹太启蒙运动视域下德国犹太人所面临的异族通婚、改宗等问题,探讨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犹太人在自我解放与身份认同、文化适应与同化之间的困惑与抉择。

一、时代背景与犹太妇女沙龙的孕育

作为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沙龙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并在17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出现。在18世纪中叶以前的巴黎,沙龙作为文化聚会、社交活动已经成为法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阶级妇女是沙龙活动的重要主持者和参与者。相比于巴黎,柏林要保守得多,社会等级秩序依然被严格地执行,犹太人受到普鲁士的法律限制和社会歧视,仅有少数富有的犹太人因其宫廷犹太人身份以及在金融领域中的特殊作用而享有保护的地位。正是来自于这些家庭的女儿们,成为第一批犹太沙龙女主人。沙龙为何能在普鲁士统治下的柏林出现并发展起来?国外学者认为,因为它满足了城市贵族、犹太社团、犹太知识分子的需要。犹太人的财富带来了他们文化上的繁荣,犹太人借助沙龙为平台为自己寻求政治上的解放。柏林大部分沙龙由犹太妇女主持,是因为犹太妇女比同一时期德国的非犹太妇女受过更好的教育,有更高的文化素养,贵族可以在她们举办的沙龙中获得知识上的愉悦,建立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对于柏林当地具有启蒙思想的知识分子来说,去犹太人的家里则是展示自己解放思想的一种公开的方式和渠道。

柏林犹太妇女沙龙的出现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就思想和文化层面而言,犹太启蒙运动所倡导的“宽容、平等和解放”等理念为犹太妇女主持、参与沙龙活动提供了重要的社会理论基础。作为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在中欧和东欧犹太人中兴起的一场社会文化运动,犹太启蒙运动是“犹太文化摆脱蒙昧、保守的中世纪状态而步入文明、开化的现代社会的第一页”,它呼吁犹太人走出“隔都”、顺应社会潮流改革犹太教、大力发展现代教育,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到主流社会中,加速着犹太人的解放进程。以摩西・门德尔松为代表的犹太启蒙运动倡导者提倡宗教宽容,以理性的态度看待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差异。同时,他鼓励犹太人积极开展世俗教育,学习德国文化,对柏林犹太人的生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犹太沙龙妇女大多出生在18世纪60年代,恰恰是在门德尔松时代成长起来的。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她们努力寻求自我解放,试图摆脱古老的犹太文化和传统的限制,以实现自身存在的价值。在她们生活早期,就接触到了德国的文化和社会生活,她们讲德语,阅读德国文学作品,不再严格按照犹太教宗教规范生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犹太妇女没有阅读马斯基尔的作品,大部分马斯基尔没有为妇女写作。她们在犹太文化之外,找到自己的兴趣、受到启迪以及施展才华的平台。

就柏林犹太沙龙妇女而言,富裕的家庭为她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社交机会。据国外学者统计,这一时期柏林600个犹太家庭中,有2/3很富裕。拉斐尔・对同一时期柏林的450个犹太家庭进行调查,有45%即使不是“腰缠万贯”,也是非常“富有”。这些富有的犹太人为普鲁士的宫廷经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弗里德里克大帝也给予了他们特别优待,不仅没有对他们的居住设定限制,而且在18世纪60年代,最富裕的犹太家庭被允许在城市中心建造富丽堂皇的住所。最早主持沙龙的犹太妇女无一例外地出身于富有的犹太家庭,这不仅为她们创办沙龙提供了经济基础,而且使她们有条件接受非常好的教育。一些有远见的父亲在家里教授女儿,送她们去女校,让她们学习音乐和各种语言。柏林第一个犹太沙龙女主人亨利爱特・赫茨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们家既遵循犹太教正统派传统,又非常强调世俗教育,她的父亲亲自教她学习法语、英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赫茨15岁的时候,嫁给了杰出的医生和哲学家马库斯・赫茨(1747―1803),结婚以后,她的丈夫鼓励她读书、学习语言和科学,她最终掌握的语言包括法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丹麦语,还会讲一些土耳其语、马来语和梵语。亨利爱特・赫茨个人的语言天赋以及她对文学发展最新趋势的热情,成为她创办第一个犹太妇女沙龙所具备的独特条件。主持音乐沙龙的撒拉・莱维是当时柏林最有影响的犹太银行家丹尼尔・伊特齐格的女儿,她和兄弟姐妹都接受法语、法国礼仪方面的教育,据说他们家以固定的薪水为孩子们雇佣了一个出色的钢琴师。多罗特娅・施莱格尔作为摩西・门德尔松的女儿,也从父亲那里接受了世俗教育。

18世纪的德国,学习世俗文化并不需要平等的公民权。在1812年普鲁士犹太人获得有限的公民权之前,柏林的犹太人已经掌握了主流文化的语言、学术,并且可以按照德国人的习俗而生活。甚至在门德尔松成名之前,柏林已经有一个小的犹太学者圈子在学习哲学、数学和医学,最富有的家庭甚至在家里建剧院,其孩子可以在社团长老的允许下表演世俗剧。事实上,这些犹太人已经开始了与德国社会融合的进程,犹太妇女起到了非同寻常的作用。对于犹太女性来说,举办沙龙最直接的目的是寻求自身的解放和女性本该拥有的诸多权利,努力使自己摆脱犹太传统和文化的束缚并被主流社会所接纳,从而实现与德国主流社会的真正融合。她们坚信要想获得尊敬,就必须使自己追随主流的脚步,认可并模仿其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接触上流社会。

在犹太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家境较好的犹太妇女普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并且在丈夫和朋友的帮助下,培养了读书和学习的极大热情。像亨利爱特・赫茨一样,柏林的沙龙犹太妇女除了德语以外,一般都会讲流利的法语和当时欧洲的文化语言,并且会阅读和书写。18世纪下半叶世俗文学作品在欧洲图书市场逐渐流行开来,城市里富裕家庭犹太妇女的私人教育大部分集中于世俗的欧洲文化,在中欧和东欧犹太人的生活中,阅读同样成为影响犹太妇女生活的一个重要活动。亨利爱特记载:“阅读非常美好,我从中找到了快乐,当其他的事情在平日里占据我读书时问的时候,我会在周六和周日读两遍,以这样的速度和坚持,我可以在一天里读完一本小说的几章内容,然后再去离我家不远的外借图书馆,以借到其他的书籍。”阅读在这些接受了世俗文化的犹太女性身上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不仅仅是她们知识和价值观念的源泉,还是她们打破犹太圈子的界限,与非犹太社会交往的一个重要方式,她们以此加入到18世纪在德国出现的公共生活中,以举办沙龙、参加读书协会等方式与非犹太人就文化、社会包括政治问题交换看法,与主流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互动和碰撞,从而加强了与非犹太人之间的社会交流。此外,犹太人重视知识文化的价值,他们研习《塔木德》的释经传统几乎弥漫于整个家庭中,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犹太妇女热衷于对话和讨论的倾向。

柏林社会公共生活的变迁,为犹太妇女沙龙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背景和时代氛围。在1740年弗里德里克大帝登上王位的时候,柏林还没有一家剧院,也没有任何公共的场所可以供文化人聚在一起。1786年弗里德里克大帝去世的时候,柏林的公共生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音乐会和上流社会的聚会以外,在皇家学院有公开的讲座、在杰出学者家里提供私人的讲座,同时还有讨论俱乐部和读书协会等,但是,在1760年之前的柏林上流社会,犹太人和普通的知识分子是没有机会获得入场券的。犹太人与非犹太人的交往一般是在私下的场合,比如摩西・门德尔松经常在自己家里召聚非犹太客人,而在1760至1776年间,门德尔松并不是唯一这样做的犹太人。这表明,在1760年之前,尽管犹太人还不能融入柏林的上流社会,但是犹太人和非犹太人之间的社会交往并没有受到严格限制。

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期,普鲁士王国经历了40余年的和平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柏林作为普鲁士王国的宫廷所在地,无疑对各个地区、各个阶层的人们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法国胡格诺派教徒被邀请来到这里,法语、法国时尚、法国思想以及法国社交方式在柏林广泛传播和影响。维也纳的犹太人家庭也受邀来到这里,他们的后代中有许多具有深刻思想的犹太人成为沙龙的组织者和参加者。君主和贵族开始关心思想文化生活,崭露头角的年轻作家因此蜂拥至柏林受雇为教师、职员、巡回讲师等。到19世纪末,柏林已有人口172,000,成为德国统治地区最大的城市,在中欧仅次于维也纳。人口的急剧增长,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开明认识,社会文化氛围的日益浓厚,使得普鲁士传统贵族、新兴资产阶级、平民以及犹太人都需要一个满足各自需求的社交场所,犹太妇女沙龙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

二、典型犹太妇女沙龙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