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考核中学教师个人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15:32: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师德考核中学教师个人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师德考核中学教师个人总结

篇1

一、宣传学习工作。

组织教师学习了《蒙城县教育局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要求教师对照自己的工作与表现,深刻地剖析自己。为做到考核工作深入人心,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人人皆知,还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考核文件,宣传考核目的,明确考核时间和步骤。

二、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

组长: (校长)

副组长: (教务主任)

成员:(党支部书记)(总务主任)(教师)

(教师)(教师)(教师)

三、考核办法:

1、学生评价。每班下发5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任课教师进行作出评价,要求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教师的评价,允许学生将表格带回家同监护人共同完成,收集后,作为考核的参考资料。

2、家长评价。每班下发5张评价表,要求学生家长对孩子的任课教师作出评价。

3、教师互评和师德师风考核小组评分,每位教师对本校全体教师进行评分,要求做到严肃、认真、客观、公正,不打击报复。学校师德师风考核小组评分同时进行,及时收集评分表,过期交表作弃权处理。这样教师之间的评分相对保密,以免出现“人情分”和教师之间互相猜疑、影响团结的现象。

四、统计成绩

1、将所有教师的互评分、学生和家长评价表等录入电脑,算出参评人数的均分,工作组评分累计相加。

2、将每位教师的四项评分相加。

五、考核结果

根据我校实际,本次应考核人数31人,实际考核31人,无未考核人数,没有不合格人数。通过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加强了师德建设的力度,提高了教师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学校重视了师德师风建设,从教师个人师德考核分数来看教师队伍整体风貌是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很强。另外一年来教师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及师德师风水平提高的很快,涌现出许多动人的事迹。

总之我们通过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把师德评价作为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到制度完善、加强过程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保证师德建设有成效。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提高。

篇2

[关键词]教师 资源 开发 学校 发展

在经济知识化、信息网络化、学习社会化、教育素质化和竞争激烈化的形势面前,学校如何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回避并需做出明确回答的问题。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程度和水平。走人力资源开发之路,持续不断的开发人力资源,促进优化教师个体全面和谐发展的状态和水平,既是学校管理本身的职能要求,也是学校生命活力之所在。因此,实施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已成为学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要做好中学教师人才资源开发,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才管理思想

人力资源是指现在和未来一切可能成为生产要素的人口,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潜在的人力资源和未来的人力资源。学校人力资源是指进入学校管理活动领域并与学校管理者发生功能联系、产生互动作用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个体人的总和,具有生命性、能动性、动态性、智能性、社会性、增值性等特点。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人力资源开发,是每位学校管理者面临的头等大事。

二、学校要对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保障教师的成长

学校的人力资源开发是以政策为导向,以学习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持续不断地增强学校成员的能力,改变其工作态度,形成群体合力,促进全体成员个体全面发展,提升学校整体效能的管理活动。

学校最重要的资产是教师素质这一无形资产,对教师最大的关心是关心教师的发展。教师的素质、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学校忠诚和认同将决定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1.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制度,并能保证充分表露教师的才能。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和造就研究型教师,实现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一项重要要求,课改需要一大批有专业能力的专家型教师,而教师专业的提升、发展必须有学校管理制度的支撑。我校以人力资本投资和制度建设作为发展的新动力,建立健全并完善教师培训制度,积极探索校本培训模式及各种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成立学校资源研发领导组织、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组织,聘请专家到校做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专题讲座,创立有利于教师个体成长、整体建设的周期性提高、长远性发展、持续性前进的各种方法途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网络等开展教师培训,把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通过制度来保障和管理。

2.建立学校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是一种未来组织的形态,它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意义在于让人活出生命的意义。学习是一个不断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过程,人们需要终身学习。学校人力资源的培育与挖掘,是以学习型组织为依托的人力资源主体开发活动,就是在教师终身学习的基础上,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见其效。是提高教师劳动技能的重要手段。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指出:“一个组织的持久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而要做到这些,就要建立学习型组织。”把学校办成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培养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以自学和团队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分层要求,共同提高。为教师发展自我提供广阔的空间,实现知识共享,注重专业提升和学历提高并开展教学研究,培养教师积极进取的心态,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水平,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型团队。一是采取专题讲座式培训。二是参与研讨式培训。为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环境,使教师获得更多的自。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层次性,三是对外交流培训。寻找校外优质资源,建立校外培训基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四是自主学习式培训。利用学校网络,倡导教师的自主学习,制定自我研修发展计划,学历进修,提升专业发展的基础。五是资源共享,合作互学,互动互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组教学研讨和备课组活动,学会交流合作,共同促进提高。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有制度地开展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不断促进教师自主学习、自觉更新、自我完善,从学科知识的“单一型”转向为“复合型”,从教育教学的“独奏者”过渡为“协奏者”,从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转化为“创造者”,从而更好地承担起新课改赋予的重任。

3.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之路。中学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学科基础知识与教育教学理论及技能之上的,既受知识与理论的支撑,也受技能与实践的支撑。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广闻博见,给教师带来了挑战和压力,也给教师专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和动力。

一是专业引领。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我校采取聘请有关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参加科研课题研究、进行“名师”及能手示范课、说课和评课等多种形式,给教师的教学研究以切实的帮助。

二是在岗提高。重心指向课堂教学,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创新和解决问题。为探索适合生源素质的新教法,我校通过课例研讨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开展。形成了研究课中“执教者个人反思+参与式评课+名师点评”的模式;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开展青年教师评价课、高级教师示范课、毕业年级复习研讨课的讲课、评课活动。让青年教师充分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大胆展示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高级教师改革传统教法,将探究性教学引入课堂教学中,在教学理念、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精讲少讲,精练多练优化课堂,关注学情,起到示范作用。点评教师直面问题,引导、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改进提高;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引导、启发学生,营造和谐课堂,释放学生智慧和思维,实现有效课堂。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师生和谐互动,共同成长。

三是互助合作。利用公开课或研究课,组织同学科教师一起听课,一起评课,鼓励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让不同的思想、观念、方法发生碰撞,使每个人的劳动技能都得到培育、提升,将每一节研讨课都当作是同伴互动,共同成长的过程。

四是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我校提出“一年能胜任,三年能循环,五年有特点”的奋斗目标。制定培青计划,设立以教学校长负责,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培青领导小组,提出政治、业务上的总体要求,形成有内容、有目标、有方向任务的培青机制,常抓不懈。加强常规性培养和提高性培养,常规性培养重于教学常规方面的训练,如怎样写教案、怎样组织好课堂教学,怎样运用鼓励性评价批改作业等。提高性培养则重于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方面的训练,如怎样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深化和拓宽青教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内容,开展以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为主要形式的技能训练,组织参加各级青教基本功大赛和教学能手活动,更快地提高业务技能。鼓励青教业务冒尖,体会教师岗位就是最能展示才华的舞台。举行拜师会结对子,以老带新,基本功严考查,工作上压担子,教学上细指导,多听课勤讲评,使其尽快成为年级、班级管理的行家里手。对青年教师关心、呵护、尊重、支持,加大奖励力度,促使青年教师师德、师能不断提高,思想成熟、业务精湛,在各级赛教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

1.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对教师进行教育法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伦理的教育,提高依法施教的水平;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抵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侵袭的能力;加强尊重和热爱学生的教育,处理好与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加强为人师表的教育,提高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加强文明用语与行为礼仪教育,文明施教;加强严谨治学,精益求精良好教风和忠于职守,安于教学,吃苦奉献,甘为人梯良好师德的培养。提倡教师写学习心得,定期交流总结。

2.制定教师行为规范及考核办法,建立常规。我校将师德规范逐步内化,使之成为教学和科研实践中的自觉行为。明确奖惩考核力度,并将其作为评先、定职、晋升职称和聘任的依据之一。以平时考核和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平时考核:学生、家长通过校长信箱以及来信来访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情况、年级组长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职业道德评价以及通过家长了解的有关情况、主管年级的学校领导和值班领导在日常工作中了解教师职业道德情况。集中考核:每学期集中考核一次。通过学生及家长座谈会,由主管年级的学校领导召集,对本年级任课教师师德表现进行评议。对班主任实行学生和家长评价制。学期末,由学生、家长根据班主任的工作态度、班级管理、班风、师德等方面情况进行全面评估;把职业道德表现作为重要内容,全体教职员工进行评议。建立常规:学年初签定教师岗位任务书;学期末汇报考评;学年度教师考核。实施奖惩:完善规章制度,增强考核和处罚力度。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定期检查考核,表彰先进,树立正气。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有力措施予以纠正,对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坚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四、构建有效协作的团队组织,加大团队核心竞争力

项目团队是由一组为实现一个具体项目的目标而组建的协同工作的人员队伍。学校的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就是一个个的项目团队组织。每个组织成员只有高度信任,高度合作互助,齐心协力地进行工作,方能实现项目目标。如备课组,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们集思广益,进行开放、坦诚而及时的沟通,发挥集体智慧,使各种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得以交流,最终形成一个较成熟的案例,资源共享。教研组协调好本组教师的教、研、训工作,形成团队凝聚力,有效地开展工作,尽可能多地创造教师之间互相沟通、相互学习的环境,才能使培训和教科研、课堂改革等学习、研讨过程成为教师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才能完成三年一轮的团队使命,取得满意的中、高考成绩。特别是现在实施的高中新课改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其主途径课例研讨,是以备课组、教研组、实施新课程的起始年级组三种团队形式进行,不仅需要教师转变教育理念,更需将新的理念转变为实践,大胆探索,也不仅需要教师个人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更需要各学科教师之间大量地交流信息、观点,共同探索,智慧互激,互相调适,主动创新,相互接受彼此的反馈及建议性的批评,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冲突,并把它当作成长和学习的机会,基于这样的合作,才能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只有增强团队意识,用团队精神激发潜能,积极参与教研组教学研讨和备课组活动、年级组管理,学会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和交流合作,才能最终实现团队帮扶,同伴互助,共同成长,提高团队绩效,使项目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总之,对教师加以约束力:依法治教、规范行为等;给以压力,评聘结合、竞争上岗等;激发动力,创设各种让教师脱颖而出的环境、舞台、机遇等;增加提升力,提供多种培训、提高的渠道、途径等;增强牵引力: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并以此带动全体教师的建功立业精神等;加大吸引力,不断提高其政治、工作、生活待遇等,并拧成一股强劲的合力,形成既有利于教师个体快速成长又有利于中学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氛围,从而促进教师的个体以既全面发展又独树一帜、教师的整体以既教书育人又科研创新的态势承担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教师发展之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职业理想

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专业知识和必备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是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最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还需要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在实践教学中形成的与语文学科相关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专业能力和完善人格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这也是新课改为实现预期目标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中,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令人堪n,尤其是县级非重点中学、乡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更是参差不齐,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新课改的实施。

一、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

为了深入调查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本课题组做了一次针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平顶山市八中、平顶山市九中、叶县叶公中学等9所初级中学和叶县一高、鲁山一高、平顶山市二中、襄县一高等4所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125人,其中初中78人,高中47人。调查内容涉及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职业理想、所读教育论著论文、语文教学研究、最新教学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等31项,共回收有效问卷118份。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问卷调查中不难发现,75%的中学语文教师缺乏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究其原因在于这一群体感觉工作压力较大。压力主要来自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长时间的超负荷运转以及各种名目繁复的评估、考核、总结使得中学语文教师耗掉不少的体力精力疲于应付,并逐渐产生一种职业疲惫感;而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期望和对教师的评价以及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道德绑架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都令他们缺乏职业的幸福感。长期的压力积累得不到释放,进而产生了职业倦怠,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沦为谋生的工具,哪里还有职业理想与职业热情?怎么会努力完成好教书育人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缺乏职业理想和职业热情是教育事业的最大威胁。段落修改

二是教育观念滞后,角色难以转换。调查问卷显示,68%的语文教师教育观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墨守成规,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依旧按照原来的套路实施课堂教学。对于新出现的教育理念无法接受并且具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些新的教育理念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方式,说到底其实是中学语文教师固步自封、宁可守旧不愿革新的思想所致。新课改背景下视阈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来了一个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大翻转,中学语文教师由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习兴趣,开拓思维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进而完成角色的转换。但是,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无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离开满堂灌无所适从,角色转变僵化,使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仅仅停留在理论和概念上而无法实现。

三是知识更新率不高,教学方法呆板,教学技能有待提高。问卷中86%的语文教师每学期没有完整地看完一本与本专业相关的书籍,78%的人近三年没有看完过三本教育方面的论著,67%的人很少关注语文教学的教研论文。而且,问卷调查中“您课堂教学中常采用的教学方法都哪些”的回答中,仅有35%的教师能够写出“导读法”、“自主探究法”等体现新课改精神内涵的教学方法。不难看出,中学语文教师的知识更新率比较低,没能及时把握时代的脉搏,依旧满足于旧的知识体系固步自封,无法与新课改对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精神实质的要求接轨。而且教学方法单一不求新变,问卷中同样显示出65%的语文教师对于基本教学技能运用比较薄弱。

四是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差。调查问卷中,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与科研能力堪忧,经常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仅占被调查对象的45%,而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与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二、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要求

新课改要求建立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去,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实施。教育部为了推进教师队伍建设,2012年出台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这是国家对各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它对中学教师在职前教育的培养、入职门槛、入职后的各种职业培训、考核等各方面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它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出发,强调中学教师在“职业理解与认知”“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学科教学知识”等14个领域内要达到61个方面的专业素养指标与要求。从本课题组发放的问卷调查来看,绝大部分的中学语文教师持有传统的专业理念故步自封,与新课改相关的新的专业理念缺乏,专业知识结构不健全,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不全面,语文教学的专业能力需要极大的提高,与新课改以及《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相差甚远。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新时代对语文教师从业标准的逐步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必将是一个历久弥新、持续长久值得关注的话题。

三、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措施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而专业素养的提升更需要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师院校、中学、教师个人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共同来努力才能达到成效,绝非是中学语文教师个人的行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提升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树立职业理想。中学语文教师要从灵魂深处热爱自己的职业,发自内心的关爱自己的学生,升华专业理念,树立为人民教育事业甘愿奉献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中学语文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奋斗希望达到的个人在教育事业方面的职业目标与职业境界,是语文教师献身于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对于每位教师来讲,树立职业理想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潜在意义。只有树立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才有为实现理想而激发的内在动力,才能刻苦努力,为实现职业理想而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内涵提升和专业素养提升。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化的传承者、灵魂的塑造者,要领会到教师这一职业所承担的历史重任,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宁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因此,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深刻懂得教师职业的伟大和重要意义。段落修改

(二)转变教育观念。思想决定行动。任何一种改革,其先导首先是思想观念的革新,并在新的理念引导下付诸于切实行动。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彻底转变,中学语文教师不可能充分理解新课改要求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等新的教育理念,自然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迎接新课改。新课改从本质上来讲,是强调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也即是说,新课改让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中被动地适应教师的“教”向主动的适应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的“学”转变。对教师来讲,要由原来的满堂灌的“教”向“引导”转变,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进行角色的调整与转换。新课改语境下,中学语文教师已经不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比较全面的知识架构的呈现者、现有知识信息地整理者和传递者,而是比原来的单纯“教”有着更高要求的课堂教学设计者、课程开发者、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教师的角色由台前的主角转变为幕后的极其重要的配角。知识的更新与爆炸使得教师即便穷毕生精力也无法将其全部“教”给学生,而“引导”学生掌握如何获取知识的思维与方法并自觉养成信息处理的能力,才更为重要,正如前人所讲,“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鱼”。

(三)扎实做好中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阶段主要在师范院校,因此要从源头做起,加强师范院校对师范生的培养力度,实行严进严出的原则,对师范生高标准严要求。

从专业素养的视角来看,师范院校对中学语文教师的职前教育与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语文教师的知识体系,培养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师范院校在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即明确培养目标是为中学输送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课程体系设置上,除了文学类、语言类、写作类、文学理论类、语文教学法等核心专业课程之外,还要设置教育学、心理学、课件制作、等相关课程,使师范生意识到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学科知识,并且将教师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教育贯穿与课堂教学的内外。甚至在第二课堂活动中,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演讲大赛、教学课件制作大赛、三笔字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构建师范生的学科知识体系,树立师范生的教师意识和职业理想。二是树立师范生的师德观念。师范院校教师要以自己的高尚师德、渊博知识、谦逊有礼的行为处事方式和实际行动,潜移默化地熏陶师范生什么是“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明了“师范”的真正含义,帮助他们树立师德观念。三是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教育实践环节应该是一个“教育实习――反思――再教育实习”的三个阶段环环相扣的过程。而许多师范类高校只重视第一个阶段教育实习,缺少最为重要的“反思――再教育实习”后两个阶段。缺少教育实习的反思阶段和在教育实习阶段,使得教育实习生对教育实习认识不深,找不到自己在学校学习期间专业知识掌握方面的短板和不足,没有机会有针对性的弥补中学语文教学所缺少的专业知识,不能更好的做到查漏补缺。教育部充分认识到教学实践的重要性,2014年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文件中明确要求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十八周即一个学期[2]。这一硬性要求目的在于祛除教育实习流于形式的弊端,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的质量。

(四)做好入职后的培训与学历提升。入职后,中学语文教师还要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充电”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参加各级各类的课程培训与学历提升是较好的途径。一是加强新任中学语文教师的岗前培训。大力加强新任教师的岗前培训,强化师德意识和教师的行为规范,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有计划有目的的拓展延伸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面,是新时期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部通过制定并实施“国培计划”,要求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入职前岗前适应性教育培训,“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 。这一举措,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高和角色的转换,更好的胜任中W语文教学工作。二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升。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提高了中学教师的任职学历标准,通过中学语文教师在职进修语文教育硕士学位、文学硕士学位等提升学历渠道以及招收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投入到中学语文教育中去,使得中学语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学历层次得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学语文教育的教学、科研整体水平。三是鼓励语文教师积极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短期集中培训课程的时间一般很短,形式灵活,可以脱产集中时间学习,也可以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这种培训方式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通过培训可以帮助中学语文教师解决在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新课改无论是从知识的广度深度还是知识的时代性来看,都对中学语文教师知识素养提出了新挑战,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充电,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诚如孔子所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中学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勤于思考,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活跃创新思维,才能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逐渐适应新课改对中学语文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进而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努力向着学者型教师的标准迈进。新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中学语文教师积极了解我国语文学科领域内最新的学术动态,把握时代脉搏,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还要对于其他学科如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哲学甚至理工科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否则,面对某些交叉学科的科普说明文以及与学生沟通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世界等等将无从下手。因此,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中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此外,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善于向同行业专家和同事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通过多观摩优秀语文教师的示范课,多阅读语文学科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优秀同行的专著、教研论文、教学感悟、教学心得体会等,可以将别人的优秀经验借鉴过来,帮助自己提高专业素养。

(六)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教学反思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己日常教学实践活动的深入思考和课堂教学经验的总结。通过教学反思,探索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不断地通过教学积累形成自己独到的教学经验,使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将逐步提高。而且,教学反思也是中学语文教师对自身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教学实践的全方位的理性思考和自我诊断,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必由之路。而教师的科研能力恰恰就是在教学反思基础之上的提高与升华,没有经常性的教学反思与经验总结,很难有高质量的科研论文。语文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通过文字形式表现出来,并用文字将这种教学反思加以固化,就是教研活动的开端。教研活动的开始,往往意味着中学语文教师不再单单是个优秀教案的搬运工,而是一个有创新意识、有独到见解的的、善于思考和总结经验的学者型语文教师。因此,教研论文可以看成是教学反思的提高和凝练,是中学语文教师思维活动中由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迈进,也是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必由之路。所以,教学反思可以说是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过程中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显著性标志。

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成为学好数学、历史、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课程的基础条件。因此,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对于新课改的实施和预期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注释:

[1]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印发和的通知》(教师[2012]1号)

[2] 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

[3]教育部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教师[2011]1号)

篇4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21世纪的教育应该是开放的、创新的教育,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必须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必须能够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勇于创新……否则将无法适应21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继续教育工作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全国及省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省市县有关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专业知识、理论水平、教育教学方法、科研能力、管理能力。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广大教职工要认真学习《中小学职业道德修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教师七要七不准”、学校制定的“教师师德修养十六条”、“实验中学教师十不准”等,并于期末举行有关以上内容的闭卷考试;组织教师观看《师表风范——全国优秀教师师德报告会专辑》、《职业道德启思录》和省教育厅组织的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报告录像。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师德系列教育活动。要进一步规范教职工学习制度,保证学习时间,写好学习心得。学习中要联系学校和个人实际,认真总结教育教学的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明确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创新工作的新任务和学校的新要求,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努力塑造自己良好的形象,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训斥学生、不经学校允许擅自收费、随便接受学生家长宴请的现象。增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开展师德建设标兵评选活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

遵照学校制定的“40岁以下的任课教师在3年内必须取得专科学历,6年内必须取得本科学历”的教师继续教育目标。要继续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提高培训,争取到2005年,我校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将达到100%,具备本科学历者占到专任教师的70%以上。

3、今年,要按上级要求,继续组织好骨干教师培训,学校要为参训教师提供经费保障,支持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骨干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

4、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到2004年,争取所有任课教师能够自制课件,并能够较熟练地运用现有设备辅助教学。

5、继续搞好校本培训。一要狠抓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艺术,包括: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技能、班级日常管理技能、组织班级教育的技能、对学生进行评定的技能、普通话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板书的技能、教学设计的技能、电化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科学考核的技能等等。并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技能训练:①、组织教师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或才艺展示,规范教学基本功标准;②、指导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的典型案例;③、开展说课活动和公开课、评优课、展示课、课题研讨课、示范课的评课活动。二要进一步加强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双控闭路电视设备操作培训和计算机课件制作培训。三要认真抓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者比例,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及全国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四要制定"名师"和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学习的机会,以"名师"培养带动"名校"建设;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落实好"拜师带徒"活动,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对新调入和新分配教师进行必要的入校教育,以使他们尽快融入实验中学这个大家庭,尽快跟上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

6、学校还将继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继续支持干部、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阔眼界,或邀请名家名师来校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

7、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优化课程结构、调整课程门类、更新课程内容、改革课程管理体制和考试评价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要组织老师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优质教育,适应未来发展,培养身心两健、学创俱能、知能双全、五育并举的合格人才。

三、工作措施版权所有

1、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落实。为进一步搞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学校继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落实。

2、提高认识,努力做好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开展以培训全体教师为目标、骨干教师为重点的继续教育,使中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因此要引导教师充分认识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积极参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完善激励和制约机制。把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考核和岗位聘任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对违反规定,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在岗位聘任时给予低聘或缓聘。

篇5

根据山东省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总体部署和市教体局文件要求,我校积极宣传发动组织全体教师参加2014年远程研修。为切实保障培训效果,扎实做好研修工作,把每一件事落到实处,做到极致,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研修目标

今年远程研修创新点是自主选择课程的菜单式设计,以问题解决为目的,以校本研修为基本组织形式,全体参训教师要充分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远程研修平台,在学科课程专家引领下,通过观看专题讲座、学习文本资料、在线问题研讨等形式的对话交流,帮助教师诊断和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师合理设计与有效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能力,提高老师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具体达成以下目标:

1.通过专家对教学内容的解读,增进教师对教学内容结构的理解和把握;

2.通过专家指导开放性备课,为教师集体备课提供示范,为教师备课提供案例型资源;

3.通过典型课例分析与探讨,强化教师课堂诊断的意识,提高设计和实施教学的能力;

4.通过远程网络平台的交流与分享,教师自身差异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反思、超越,增强教师的学习意识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能力。

二、研修对象内容

远程研修参训对象包括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音乐和美术12个学科教师。以基于新课标的课例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主要包括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基于课标贯彻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学科教学问题与对策、贯彻课标的混合式课例协同研究、课例研究常态化及其变式应用等。研修共50学时,第一阶段集中研修6天,36学时;第二阶段分散研修,14学时。分散研修阶段,旨在学习借鉴应用集中研修期间的成果,结合日常教学,进行课例设计与研究,并通过平台提交研修成果。

三、研修时间

2014年7月22日——2014年7月27日

上午7:30——11:30 下午:2:00——3:00

模式:上午集中学习,下午完成作业。

上午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

各学段提前2天开放平台,请督促教师提前熟悉平台,远程研修开始之后,将不再受理帐号登陆不上、视频播放不了等技术问题。

四、研修模式

研修模式强调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的整合;学习方式突出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让老师经历理解学习、案例学习、创建学习的完整学习过程;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基于数据可视化分析的过程性和质性评价。

五、研修地点 :各自办公室

研修组长

语文 :梁娜 数学 :刘玲 英语: 姚明田

物理 :李爱芳 化学 :朱志强 政治:高伟

体:刘家亮

1.对本学科的优秀作业和课例要及时传我校网站;对本学科的工作情况要及时把握,要办好简报,做好宣传(学校统计通报)。

2.各学科负责人(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3.王江负责学校整体信息宣传报道

六、管理保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远程研修领导小组。

组 长:魏彦文 副组长: 陈志平 王树相

组 员: 孙春源 门泉航 陈宗剑 姚明田

宣传报道组:各学科研修组长(培训期间每人分别报道至少2篇 ,有文字有图片,内容力求新颖独特,切忌大通套,人云亦云。要让学科领导过目)

技术服务组:马玉军

后勤保障组:巩殿春

(二)严肃纪律,规范考核。

学校在研修期间实行签到制度,集中组织与管理,责任到人,确保网络畅通,确保人人参与,全程参与。按要求组织各科教师集中观看视频、参加讨论;分散研修,学校领导根据任教学科参与研修讨论。研修期间将严格考勤制度,无特殊原因不得请假,确实请假必须校长签字。

附查岗责任人(带参训名单点名,至少两次):

22号:陈志平 23号:祝焕利 24号: 王树相

25号:陈宗剑 26号:孙春源 27号:门泉航

各处室负责人负责本处室出勤学习情况。学校整体检查。

研修期间(上午学校组织观看视频,下午3:00之前写作业、作评论,以备指导教师和专家推荐),学校制定科学的奖惩激励措施,积极调动教师参训积极性,学校在上午7:30前通报前一天的学习情况,对未完成作业的教师要提醒督促;鼓励指导参训教师在完成数量的前提下重视作业质量,争取被省专家推荐或入选资源库,今年评选各级先进以作业质量为主要标准。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重点检查参训教师出勤情况、看视频的纪律情况、服务保障情况、研修计划执行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敦促整改,要求凡报名必参加,凡参加必合格。

要严肃学风、学纪,提倡真实研修的理念。研修期间要指定专门人员对网上言论和参训教师作业进行筛查,坚决禁止发表涉及政治宗教等的不良言论以及抄袭作业、粘贴评论等现象,并公布举报渠道。对于举报的涉嫌抄袭作业、复制粘贴讨论等违规行为,一经查实,要作为研修事故及时、严肃处理。师德考核不得评为“优秀”。市教育体育局也将对各学校研修情况进行随机检查。

(三)宣传到位,争先创优

召开全体教师参加的宣传会议,首先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远程研修对提升教师基本素养的重要意义,明晰远程研修的基本步骤和自己担任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召开全校参训教师参加的动员大会,明确分组,同时提出了互帮互助的要求,让老教师在作业完成过程中对新教师负起责来,新教师帮助老教师解决网络上出现的问题,形成教研共同体。

(四)要保留原始档案

每位老师要在集中研修和校本研修后分别提交纸质研修总结报告。

要将研修期间的方案、点名册、优秀作业、精彩课例、每日通报、宣传报道、总结等存档,作为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每位组长、参训学员要及时保存好所有文字材料(优秀作业、精彩课例、宣传报道、个人收获总结等),注意按照行文格式。在7月27号前交学科负责人,再交分管领导,最后集中给教研中心王江。这些是督导检查的必查内容

(五)全程跟进,及时反馈

研修过程中,校长、分管领导、各分管主任全程参与,和老师们充分交流,答疑解惑。同时组织技术人员随时服务,保障网络畅通。在研修期间及时组织教研组长召开碰头会,通过学校平台交流情况,分享成功做法。研修教师依据课程研修的要求,完成观看视频、撰写作业、参与互动、总结反思等研修任务。

七、考核评价

篇6

1.教师专业素质的界定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该具备的多方面的专业要求,是顺利进行教育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胜任工作的基本条件。

2.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结构性特征。其结构素质包括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教育部2012年2月下发的《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其基本内容包括三个维度、十四个领域:三个维度是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分别对应的领域有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个人修养与行为、教育知识、学科知识、学科教学知识、通识性知识、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班级管理与教育活动、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同时,每个领域都有具体的基本要求。

3.综合文科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设计应着眼于培养教师专业素质对于进行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笔者认为,其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应着眼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如综合文科学科知识与教育教学知识的积累、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价能力的获取、教学实施及反思与发展的体验、教师专业情感与教育教学态度的养成等,为将来能够走上或适应中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改进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素质的课程目标下,依据学科课程的特点,专业任课教师探索和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人文社会科学概论课程的自学辅导式教学方法、政治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法、自然地理学的直观教学和读图分析法、世界通史的探究式教学法、中学政史地教学论的项目实训教学法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其中,以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为课程主要目标的是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的项目实训四阶段教学模式。依据初中政史地教材内容体系与特点,我们分别将中学历史教学论、中学政治教学论、中学地理教学论课程设计为5~6个实训项目,并将课程理论内容融入贯穿到项目实训过程当中。该模式是把项目实训过程分为项目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总结提升四大阶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实训的教学模式。第一阶段,项目实训任务布置。该阶段需教师组织,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每个项目需要有相关的理论做背景,均有教师素质训练的侧重点,需要任课教师做相关说明。如教学设计与模拟教学项目,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教案的设计及教态的训练,需要任课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初中教材的内容结构,每一部分内容有什么特点,教学内容如何设计才能符合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怎样将教学内容呈现出来才能让学生接受,并将教学设计编写为教案,教案与教态有哪些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必要时还要展示以往学生的模拟教学视频加以说明,之后布置该项目实训任务,发放项目实训指导书。第二阶段,实训准备。该阶段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事先将学生分为6人一个小组,每组准备一套该学科初中教材、配套教学参考书及课程标准,每个学生选择好内容,依据项目实训指导书的要求和课上所学内容,利用课下时间,研读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并查找相关资料,小组进行集体备课,做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作课件,小组长组织试讲、试评。第三阶段,实训展示。该阶段还是由项目实训小组长组织,其中一组在多媒体教室模拟教学、模拟说课或见习交流,教师全程跟随,适当评价,小组成员详细记录教学过程,依据评价标准评分,教师组织自评、互评。其他小组同时在微格教室模拟教学展示,同一小组成员记录、评分,小组长组织自评、互评。该阶段重点培养学生教学实施能力与教学评价能力。第四阶段,总结提升。各小组项目实训展示结束后,全体同学集中起来,由教师组织有针对性的总结,回放学生模拟教学录像视频或微格视频,指出存在的问题,学生反思、改进、提高。该模式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教师要有驾驭全程的组织指导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依据初中教材的内容特点及课程教学目标,设计并确定实训项目,每个项目要有具体的实训指导方案;第二,教师要研读初中教材、教参、课程标准,并经常到中学听课,研究中学相应学科的教材、教法,以便对项目实训实施指导。我们有的任课教师有中学相应学科教学经历,运用该教学模式得心应手;第三,教师要结合学生的项目实训展示进行理论提升,需要精心筛选学生展示实例,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仅要学生知道怎样做,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由于该模式各实训项目将课堂教学形式生动化,将实训任务布置、实训准备、实训展示、实训总结紧密衔接,将“全班”与“小组”“、小组”与“个体”有机结合,学生全程参与体验,既有现场指导,又有总结提高,体现了目前倡导的“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特点。并且,在中学政史地教学论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的带动下,其他学科课程也依据课程的特点,设计1~2项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师专业技能。

2.形成实践课程体系,探索实践课程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教师专业素质本专业的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等。2012年,结合《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我们对综合文科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实践课程课时有所增加,其中教育实习增加到480学时(14.5周),目前已形成学科课程项目实训教学、教育见习和社会调查、综合技能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相互贯穿的实践课程体系,教学模式也为四阶段,即:课程实训奠基—教育见习(包括调查)感知—综合训练强化—实习体验。对于综合文科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对于学生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其操作过程及特点是:一是在时间安排上,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体现课程内容及课程目标的衔接性。在大二下学期配合教育学课程,安排1~2天的教育见习,初步感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在大二结束后的假期,安排1周的社会调查,综合文科教育专业的内容是教育调查,进一步探讨中小学、教育问题;在大三上学期,配合中学政史地教学论,安排2天的教育见习,学生观摩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模拟教学及教学评价;大三下学期,首先安排4.5周的教师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将教师的基本能力综合为几个大的项目,逐一训练,集中考核,考核合格,才具备实习资格。之后安排14.5周的教育实习,一般是8周的集中实习,统一组织到初中进行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实践。其余时间学生自主分散实习,进一步强化教师职业素质。二是在组织形式上,自大三上学期的教育见习始,对应中学政史地教学论课程,学生自主选择学科(历史、地理、政治任选其一),依据选择该学科的人数,再分成小组,分别配备指导老师全程跟踪指导,包括教育见习、综合能力训练与考核、教育实习、集中考核、总结交流。该模式以培养学生教师综合能力为主要任务,形成了从组织方法到组织形式都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体系。三是在管理方式上,采取系主任监督,教学主任主管协调,教研室主任落实,中学政史地教学论任课教师、初中学科教师协同具体指导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的作用,设置活动课程组长(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担任)、学科组组长(由学科教学论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长(小组推选)三级管理体系,负责活动课程的纪律、安全、活动项目的准备、练习、与指导教师沟通等工作,使各门活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能够按计划有序、高效运行。由于学生自我管理与教师督促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各门实践课程教学效果非常好。四是在实践课程评价上,各门实践课程均制定了课程教学评价方案,采取综合评价的办法,实行校内指导教师评价、校外中学指导教师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形式上,实行书面评价与学生实践表现评价相结合,书面评价包括教育见习报告、教育调研报告、教学设计方案、教育实习参与活动的记录及教育实结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探索采用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不仅关注学生教师专业技能,还关注教师专业态度、教育教学反思等的考查。

三、结语

篇7

一、确立“导学导育”关系

每学期开学初,学校汇总并公示各班级导师的专业特长、教育风格等详细情况,供学生选择时参考。随后由学生填写申请表,自主选择1~2名教师做自己的导师。接着是教师根据学生申请和自身特长,选择受导学生6~10名。在师生双向选择的过程中,学校负责调剂余缺,重点考虑家庭生活有困难、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等特殊学生群体,同时兼顾品学兼优学生。师生在4~6周的互相适应期内可根据双方意愿进行“微调”,调整结束后,师生的搭配就正式完成,也就确立了导师对学生的“导学导育”关系。

二、明确导师的“十项”职责

导师对施导学生实行承包责任制。其主要工作形式是“一对一”的个别化教育,主要职责包括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制定中长期与近期学习成长目标;深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过程,为其有效学习提供可行性策略;做好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工作,落实双休日、节假日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施工作;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做好学生的个别辅导与教育工作,每学期不少于5次;采用导师家访、家长来访、电话访谈、函件交流等有效形式做好跟家长的协调与沟通工作;协助班主任做好对学生的素质评价工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确保活动的实效性

1.建章立制,逐步形成规范的全员育人导师制运作机制

学校成立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应的工作小组,在综合分析学生、教师情况的基础上,修订完善《 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实施方案 》《 “导师制”考评办法 》《 导师职责 》等制度,人手一册《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习共同体工作手册 》,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全员育人导师制与德育活动相结合

在教师中深入开展“工作就是责任”“用心去做”“真情塑造未来”“泊里镇中心中学教师应有的十种正确的心态和观念”等师德教育活动,细化“三到”(到群众中去,倾听教师心声;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到课堂中去,研究教与学)、“三联”(党员干部联系1~2个班级,联系3~5名教师,联系6~10名学生)制度。力求“问题在一线发现,困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典型在一线推广”。在学生中开展“师恩难忘”“我和老师的故事”“我的理想我把握”“我和老师交朋友”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感恩和励志中有效学习,在激情和梦想中快乐成长”。教师真诚付出,学生感恩奋进,“让学生人人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人人有牵挂的学生”的良好氛围逐渐形成。

3.全员育人导师制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

认真搞好教师职业发展个人规划,全力落实《 泊里镇中心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千分行动计划 》,强化教师自我学习的动力。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抓实《 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 》《 泊里镇中心中学课堂教学应知应会的一二三四五 》《 泊里镇中心中学有效/高效课堂教学技能技巧培训手册 》进头脑、进课堂,把先进的理念和技巧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中。举办班主任工作论坛、导师专业发展论坛、导师工作问题研讨和经验交流等活动,引导教师学点滴、行点滴、思点滴,不断提高导师育人能力和工作水平。

4.导师的个体指导与主题活动相结合

“导师制”从实施的基本形式上看,是教师个体对学生个体的帮教活动(指导、帮助、教育、影响),导师要根据帮教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形式的帮助和指导工作。从活动整体进程来看,不同阶段的帮教活动也应该有所侧重。为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推动全员育人的整体进程,学校每个学期都分阶段确立活动主题,开展了系列专项活动。具体内容是,第一阶段:做学生的知己。要求导师通过参加班级教导会、家访、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学业成绩、个性特征、生活及学习习惯等情况,与学生共同确立远期与近期奋斗目标,尽早做学生的知情人、知心人。第二阶段:点燃学习的激情。要求导师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培养学习兴趣。第三阶段:科学设计,优化过程。要求导师帮助学生搞好学习过程的设计。第四阶段:正确选择,正视人生。帮助毕业班学生做好人生去向的规划、中考志愿的选择,做好应试技巧的指导与考试心理的辅导工作,顺利通过人生的重要关口。

5.全员育人导师制与学校教科研工作相结合

主要做法包括将“导师制”工作作为教研(备课)组、年级组教研活动的重要议题,作为班级教导会学情诊断的重点工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把“导师制”工作作为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契机。为此,学校先后开展了“保优增优、转差补弱”“成才行动”“中考冲刺分层指导”等研讨竞赛活动。对学生及时进行正确的诊断性、激励性和导向性评价,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人人有才,个个合格”的办学理念,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教育指导学生的新策略、新思想。

四、搞好全员育人导师制的评价工作

学校分三项考核:一是过程性考核。采用过程调查、材料检查方式进行。二是学生与家长评议。由学校统一组织,采用家长、学生问卷及校长亲自电话回访家长等形式,确保评议结果的客观性。三是实绩考核。对受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纳入教师年度考核档案。学期末,学校对贡献突出的导师进行表彰奖励,推广先进经验,全力打造“全员育人导师制和学习共同体”的助推机制。

五、全员育人导师制工作成绩斐然

1.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具体实践促进了学校内涵发展,良好的校风日渐形成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青岛市文明单位”“青岛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校本培训示范学校”“青岛市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等几十项次荣誉称号,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学策略先后多次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作专题交流。

2.教师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为因材施教提供了可行性保障,教学有效性的进一步提高,促进了自身专业化成长

近年来,学校有30多名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称号,近百人次举行了市级以上公开课、研究课或在上级组织的优质课、基本功比赛中获奖,百余篇论文在地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3.学生的自信心有所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增强

教师有针对性的谈话指导,帮助学生确立了远期与近期的奋斗目标;教师有的放矢的策略指导与过程监控,促进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大批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中获奖。

4.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一般学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也都普遍受到了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重视,任课教师对学生全方位的指导与帮助赢得了学生的尊重。

5.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有了实质性进展

篇8

论文摘要: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本文阐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相关概念,并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管理理论为基础,对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活动进行了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一般模式。

在教育领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之争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大多数中小学教师认为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没有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支持他们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应该不是或主要不是教育学教科书或研究者们提出的高深理论,而是另外一些性质和存在方式都不同的教育知识。但是,如果要问他们那些教育知识到底是什么,从哪里获得,以什么方式存在和发挥作用等,他们又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但是,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却明显地受到了这些知识的支配。这类知识正是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它在无形之中支配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行为,也即本文中所提到的教师实践性知识。笔者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不断反思自身及其他教师的行为,而逐渐建构的能有效指导其教育教学实践的知识。这种知识产生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探究与应用,对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学校的管理绩效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涵义

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即学校管理者采取一定措施,将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的活动,力图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知识适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协助教师分享并应用于实践,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学校管理目标。

按管理的主体不同,,知识管理可分为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和教师个人层面的知识管理,本文所要研究的对象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管理活动,即组织层面的知识管理;在本文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客体主要是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转化、系统化分类等活动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对教师的管理,因为教师是实践性知识的承载者,实践性知识的生成、共享、转化等活动都离不开教师本身,所以很难将实践性知识管理与教师管理截然分开。

二、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基于知识管理的视角,我们将教师实践性知识分为隐性实践性知识和显性实践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图表等符号进行表征的知识,也是一种经过编码化、格式化或结构化后的知识。教师的显性实践性知识主要指经过外化的存在于教师外部的文档化知识和电子化知识(或成为数字化知识)。隐性知识是指难以用文字、语言表达清楚,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隐含于行动和过程中的知识,教师的隐性实践性知识是指那些深植于教师内部,蕴含在教师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情感、认知、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教学科研等经验性的知识。笔者认为,没有被教师清晰地表达出来的即没有外显化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即教育领域内的隐性知识,因为与教育理论相比,它具有不系统性、不规范性、情境性、个体性等特点,因而受知识霸权的压制而被迫保持沉默。

在知识管理理论方面,野中郁次郎较好地发挥与运用了波兰尼的理论,认为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包括信仰观点和心智模式,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不易传递给别人,它比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更具创造价值,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而知识管理就是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转换,为此,野中郁次郎构建了一个名为SECI的知识转换与创新模式,分别是:共同化、外化、结合化、内化。

1 共同化(由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人们通过和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觉,交换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价值、行为模式等隐性知识,进而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通过“内隐学习” (Implicit Learning)与“同化”方式实现隐性知识从一个群体(个人、团队、组织)转移到另一群体。“内隐学习”在这里是指通过师徒制,经由沟通、交换心得、自我思考、反省、观察、模仿、练习、言传身教等方式而获得隐性知识的过程。

2 内化(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将显性知识内隐化,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一般是通过不断地教育训练(training)、边做边学(lerning-by-doing)以及不断地练习(exercises)等,使组织成员逐渐接触到团队和整个组织的知识,最终改善其价值观、态度与行为。

3 外化(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隐性知识,例如经验、心得、想法、心意、价值、心智模式(MentalModel)等进行结构性的概念化,从而转化为可定义、可用文字、概念、比喻性文字∞gurafive language)、图片或影片表征的显性知识的过程。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将隐性知识以让人能理解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使他人能够明白。例如程序设计师编写程序,建筑师设计建筑蓝图等。

4 结合化(由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将许多外显的观念和知识通过分析、分类、分享及重组等系统化的方式加以结合,从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是将原来较零散的知识转化为更为复杂、更为多样,更为综合性的知识。

野中郁次郎的知识创造与转化模型,是组织实施知识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其核心是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同时它包括了知识的获取、转化、共享、应用、创新等环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管理过程,这一过程促进了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加强了组织成员对知识的交流和分享。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包含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状态,并且教师实践性知识大多属于隐性知识,促进两种形态实践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核心,因此,本文将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作为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中学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模式或过程

以野中郁次郎的知识转化与创新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笔者所调查的几所中学教师知识管理活动的分析和归纳,笔者将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过程分为共同化、内化、外化、结合化四个部分。

(一)共同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共享环节

这一阶段是指教师之间通过共同的备课、 “师徒帮带”、教研活动等形式来交流、分享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这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首先通过知识共享,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才能得到检验、才能为其他教师所借鉴,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其次,对于新任教师而言,知识分享是他们学习实践性知识、增强实践能力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师通过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分享,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会发现实践当中存在的新的问题,通过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一发现新的问题……的循环过程,来不断生成新的实践性知识,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集体说课、备课

说课和备课都是教师日常的专业实践活动。一次好的说课,可以在说教材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可以在说教法时听出说课教师对目标与手段的把握;可以在说学法时听出说课教师的学生观——是担心学生还是相信学生;是控制学生还是引导学生等;可以在说流程时听出说课教师对整个课堂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师的这种种理解,正是他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实践性知识。通过“说”、讨论、争辩,使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共享。集体备课是学校中同一学科的教师聚集在一起,对某个教学内容共同研讨,形成一个大家都遵从的基本的教案。在研讨的过程中,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对教学各方面的思考和认识表达出来,同行相互切磋、相互提问和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性知识在教师之间得以交流和共享。当然,如果只是把备课当作一种形式,备课组长一言堂,其他教师只参加不发言,只有定论而没有争论,那么,备课就失去了教师实践性知识共享的意义。

2 “师徒帮带”制度

“师徒帮带”,在此指的是在我国广大的中小学校中,根据初任教师(一般指上岗1-3年的新教师)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配备在业务水平和师德素养等方面都比较优秀的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的指导,使新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对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的检查与批改,教学效果的考核,班主任工作及撰写教育教学论文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能尽快熟悉和掌握,从而达到促进和加快初任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师徒帮带”侧重实践性知识的传授,与初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相结合。与传统的师范教育是人文课程加上专业教育课程和有限的教育实习相比,“师徒帮带”实质上是初任教师在“看中学”、“做中学”。通过观察、选择、借鉴和模仿,吸收大量的外部知识和蕴含于资深指导教师教学行动中的隐性知识,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渐进拥有教学知识和智慧。在这一过程中,对于新任教师而言,是其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有学者将其纳入内化这一阶段,但笔者认为,从对整体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管理来讲。“师徒帮带”制度更多的体现的是专家教师与新任教师共享其本身已有的实践性知识的过程,因此,将其纳入到共同化这一阶段。

3 网上互动

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中的共享,而知识的流动,又可能会遇到时间差异、空间差异和社会差异等多种障碍,利用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可以很大程度克服这些障碍。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共享提供了多样化的途径和技术上的支持。现在很多学校都开通了校园网,广大中小学实施的“校校通”工程,更为我们实现校与校之间、学校知识与外部知识之间的互动及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因特网上无限的知识资源,更成为组织学习的巨大知识库。教师可以围绕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自己对某些教育问题或现象的看法通过自己喜欢的沟通方式(如:Email、QQ、Blog等)与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在对话中实现实践性知识共享。

4 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

听课,即“课堂观察”,是指观察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过程。评课是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及其原因作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听课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无可非议的,在客观上促使和授课教师不断进取,使之想方设法组织好教材和学生,上好课,促进教学双方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听课后的评课,集中了集体的智慧,是教师们实践性知识的交流和碰撞。因此,从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讲,同事间相互听课、评课也是实践性知识共享的重要途径。因为很多教学行为都是教师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教师本人很难记录下来,而同事们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却能发现教师的这些习惯,在评课时能够提出中肯的建议,让教师对自己的隐性知识有所觉察,同时,也让这些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分享。

(二)内化:实践性知识在实践中的生成

这一阶段是教师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习得实践性知识的过程。教师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尝试自己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运用、不断创新,直至能有效地改进其教育教学行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逐渐习得了实践性知识并自动化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实践性知识还是来源于实践,因此,教师应以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应该不断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认真对待工作中的专业困惑,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的过程。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日常的学校生活和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中,边行动边研究。由于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教师要经常反思行动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应依据行动的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计划,完善行动,在良性的变革之中达到问题的解决,使教育教学的工作过程成为一个研究过程,使研究过程成为一个理智的工作过程,达到研究和行动的完美结合。由此可见,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教育教学实践者——教师及教育管理人员,当然也不排斥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研究对象是教育教学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研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查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实践活动。这一过程也是教师在行动当中不断生成实践性知识,并将该知识内化到其知识体系中去的过程。

(三)外化:实践性知识的明晰化

这一阶段是教师将其在实践中习得和积累的实践性知识以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实践性知识的外化是实践性知识共享和将其系统化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践性知识的显性化,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进行不断反思,又可以为其他教师的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这一环节在教育管理实践中,主要体现为:

1 教育反思日志

教育日志是一种教师对生活事件定期的记录,它有意识生动地表达了教师自己。它不是仅仅罗列生活事件,而是通过聚集这些事件,让我们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假定。0教育日志通常需要每天或几天记录一次,至少也要每周记录一次,记录的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当然,日志的主体部分还是对自己的或自己所观察到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记录和白描。而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笔者在此将教育日志和教育反思结合起来,将其称为教育反思日志,即在记录教育事实(教育日志)的基础上所进行的思考和评判。教育反思日志是教师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情境的结果,它展现了教师对教育问题的处理方式,体现了教师的情感和认知方式,将教师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心得体会一览无余的展现在读者面前,因此,教育反思日志是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外化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途径。

2 教育案例

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每位教师在其教育教学生涯中,都会遇到形形的问题,例如如果正确引导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如何组织自己的教学、如何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如何处理与领导、同事的关系等等,诸如此类的事件,实际上都可以经过一定的思维加工,以案例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把事例转变为案例的过程,也就是一个重新认识这个事例、整理自己思维的过程。案例写作是以书面形式反映某位或某些教师的教育教学经历,它可以使其他教师有效地了解同事的思想行为,使个人的知识为其他教师所共享。

3 教学课例

教学课例是指在对一堂课进行实录的基础上。并对这节课进行的阐释。这里之所以把教学课例作为实践性知识外化的重要途径单独列举出来,是因为课堂是教师工作的“主战场”,教学课例作为教师教学行为的真实再现,其中一定蕴含着教师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实践性知识。课例与案例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案例自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而课例展现的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经过细致加工。两者在问题的结构上也有着一定的区别,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教学课例是教师对自己一堂课真实情况的详细记录,它体现了教师对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和构思,展现了教师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的技巧,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也体现了教师的学生观等等,这些实践性知识也通过教学课例活生生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四)结合化: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个人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

篇9

通用版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一】 自我校开展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活动以来,通过参加我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使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更加熟悉。现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育工作表现,作自我鉴定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热爱教师的职业方面表现要更加突出。我平时扎实工作,爱岗敬业,认真上课,努力学习,勇于创新。虽然我很清楚地知道,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但是在教育工作中与有经验的教师相比自己做的还不够.

2、在教育教学理论方面学习不够坚持。我经常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天天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实验活动,经常与本组教师探讨相关的问题。同时,还撰写相关的实践论文、案例、说课稿和教学设计,以便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而这些都不是经常性和自觉性的,这都是为了完成任务。现在深入剖析起来,要想不断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教师,就得必须不断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能尽快的提高起来。

3、在关心学生,热爱学生方面再耐心些民主一些。平等民主对待学生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是,我自己有时上课时,学生不听话,因缺乏耐心民主,也常训学生,现在仔细回想起来,对待学生(特别是调皮学生)确实要再耐心些。

4、在教学工作方面不敢勇于创新。本人虽然能运用新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工作,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但是,目前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还是有点滞后,课堂上还是为能完成教学进度,而突略对学生各方面发展的训练和培养,没能真正地做到放手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同时,自己思想认识还放不开,总是顾虑太多。另外,对待学生更加爱心、细心、耐心些。比如有时对待学生的错误,再多些循循善诱的教育,使其改正错误.

通用版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二】 自参加工作十余年,我始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目标,有意无意的将德育渗透到自己的语文教学当中,并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我是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十多年来,我也不知道资助过多贫困学生,鼓励扶持过多少后进学生。我一直觉得,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反对将学生分成三五九等,反对歧视差生。吴世友、李琼、顾小凯、王黎明等学生,都是出身贫寒的乡下学生,我对此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们将是我一生的朋友,也是我的骄傲。

我是一个有责任心的教师。教书是一门艺术,如果愿意去钻研,可以消耗你很多的时间与精力。为了上好一堂课,我经常翻阅大量资料,精心设计每个环节;为了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我布置的作业少而精,而且所有学生的作业,我都有认真批改。我自己喜欢写作,因而非常重视作文教学。我经常关注高考动态,下载高考满分作文给学生看。

我是一个力求上进的教师。江西省自2008年9月起,高中开始使用新教材。新教材中有很多新课文,新知识。教授新教材,需要更新新观念,需要采取新教法。为了适应新课改,我多次外出学习,多次翻阅《高中课程标准》,多次钻研新教材,进行课题研究,撰写教研论文。并自己学会制作课件,和开设教学博客,与网络上的同仁,共同探讨教材教法。

我是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教师。我总觉得,作为教师,应该为人师表,身体力行,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因而生活之余,我从不去打麻将、打牌,也不去搞副业,挣外快。除了做家务、健身之外,就是上上网、浏览文学网站、研究语文教学,或者写点东西,玩玩博客。

我是一个优秀的教研组长。自20xx年担任本校的语文教研组长以来,我做了大量工作:

每个学期都要组织全体语文教师,开展各种教研、教学活动,如教师的各种公开课,学生的各种语文竞赛;为了提高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建立一帮一体系,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帮助新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我校每学年举行一次优质课竞赛,吉安市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竞赛,我都认真选拔优秀教师参赛。我校。。。。。。。等青年教师,都是通过优质课这个平台脱颖而出,迅速成长起来的。

因为工作认真,教学、教研成绩突出,年终考核多次得优,还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区优秀教研组长等。

成绩代表过去,我将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时刻把师德放在心中。以爱贯穿我的教学中,把孩子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放心、家长放心、学校放心、学生放心的合格的教师。

通用版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三】 从毕业进入教师这份工作至今已近一年,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工作和不断学习,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总结一下近一年的得与失,发扬好的地方改进不足的地方,回顾走过的路可以更好的看清前面的路。

道德是决定一个人价值的先决条件。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需要有良好的师德。因此这一年来我坚持学习党的各种先进理论,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形成自身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学习政治活动,自学过不少社会哲学,这一些都对我很有帮助,我本身也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并一直努力自己能做到。所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都没忘政治学习,并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一直怀着谦虚诚恳的态度待人做事,能和同事和睦相处。常常不忘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不仅能铸造高尚的品德,而且自身也会得到很多利益,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注意方法方式,耐心细心地进行教学工作,深受家长欢迎。

篇10

经过几天的师德师风整训的,使我受益匪浅,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师德是最重要的素质、加强师德建设是队伍建设最为重要的。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全面发展,在此我就个人师德师风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做自我剖析,尽量做到,优良的得以发扬,失误、过失毫不遮掩。

在依法执教方面,本人从教以来,一贯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邓--理论,《法》按《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奉公守法,依法执教,用法律手段维护的合法权益。

爱岗敬业,我一直以来都认真地对待每一位。无论在课堂和课余时间,我都时刻注意的思想动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从未传播过对有害的思想。从教以来,我以校为家,本着校荣我荣,校衰我耻的荣辱观,干好本职工作,只要领导安排的工作,尽最大努力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我心中,质量在我心中。

在热爱方面,爱与责任是师德之魂,体现在既爱“双优”生,更多地关爱“双差”生,平等地对待每,对我总是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和心心相连,尊重的个性差异,不讽刺、挖苦、歧视,不体罚和变相体罚,既是的对象,又是人格不断完善的动力。

在严谨治学方面,认真和钻研业务,不断新知识,探索规律,改进教法,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相互帮助,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坚持理论,不断自我充电。

在团结协作方面,我总是和同事良好合作,虚心向同事、共同讨论。我不仅注意在中的形象也注意在中的形象。同时注意维护各科在中的威信。

在尊重家长方面,人常说是孩子的第一任,好孩子,离不开的。人所受的是多方面的,有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想好,就离不开与家庭联系,共同,只有主动与家庭联系,才能了解每一位的特点,因材施教。积极向家长汇报的思想和情况,共同好,

在廉洁从教方面,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有无私奉献精神。在市场经济繁荣的今天,很多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也不例外,有的私设课外辅导班,收取补课费,有的向推销资料,从中获取回扣等等腐败现象时有发生。我向来以此现象为耻,从不做加重经济负担的事。

在为人师表方面,作为一名,我深深体会到的一言一行都将对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我时刻注重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遵守社会公德,克服个人主义,注意言行,不讲粗话,给做出表率。在校外注意的形象,不参加任何赌博活动和其他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的活动。时时刻刻提醒要严于律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经过,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第一、教学理论不够透彻,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没有从根本上深入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

第二、业务水平有待提高。本人从教多年,但教材在变,时代在进步,虽然不断更新的知识,但与时代的教学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教研力度不够,多年担任教研组,只是听课、评课抓课堂教学,没有把的教学经验总结下来,形成文字。

第四、普通话的水平有待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本人将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整改。

第一、认真理教学理论,积极参加学校部门开展的各种活动,把时间用在钻研业务上。

第二、加强专业知识,虚心求教,探索教学理论,改进教学方法。

第三、加强本职工作,团结互助,发扬奉献精神。

副校长工作自查2

一、教学工作

课前精心准备,把知识烂熟于胸,上课时让学生监督我,看老师是否翻书。号召学生,向我学习:工作上、学习上都坚持“认真”二字。争取提到相关知识,能够关着书象打开书一样,马上“看”到在书的左边还是右边、上边还是下边,一切都历历在目。

我还根据学生特点,结合时事,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配合,生生配合,多边互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

在半期考试中,三年级四班63人,45分(90分)以上的有14人,40分以上的共有34人,全班只有付豪一人不及格(28分),平均达到了40.5分。

二、行政工作

我没有缺位,搞好自己分管教学副校长应该做的工作。坚持每天至少巡查一次教室和办公室,看一看老师们上课情况和爱岗情况,争取对每位教师的表现拥有发言权。当然,我也不会越位,不管在校内还是校外,肯定不会擅自做主,总会先请示、先商量,再按照规矩办理。

在新生分班时,根据考试成绩分成男、女两组,再公平地分成4个班,由四位班主任抓阄决定。由于成绩公开,分班公平,得到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没有一个有异议。

在制定《中学综合考核方案》和根据新方案制定附则一《中学教学管理细则》、附则二《中学教师教学考核方案》时,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四次召开专题会、六易其稿,费时近20小时,从年月日就开始,终于在年月日的教代会上通过,为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提供了保证,为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提供了保证,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台阶提供了保证。

三、自觉加强学习,争取不断进步

人生有涯而知无涯,我记住我们敬爱的的话:“干到老,学到老。”也是照此进行。

1、利用学习。认真看后,觉得上有许多东西很有价值,我的行动变成了自觉的行为,乐在其中,不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再烦恼,不再苦闷,其乐无穷。11月就报到28次,个人经典言论一条,个人思想汇报1条,个人留言3次,《学习心得》2篇。

2、利用博客进行学习。

我的博客截止月日,等级是9级,积分是454,访问3374次,关注人气是4。月写了13篇博客,月写了25篇,月写了19篇,不求数量,也不求质量,只要求自己有所感就写一写,并且坚持不辍。感觉小有成就,决心把生活、工作中自己觉得有意思、有价值的记录一下,就把博客当成日记来记,让自己三天五天、一月或者半载回头看看,反思一下得与失,那岂不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还和自认为可取的人、可交的人加为好友,把欢乐分享,把忧愁分担,“共享阳光,共担风雨”。

我还加入了网,申请经过审核后成为管理员,有空时去逛一逛,瞧一瞧名师(今日的、将来的)的博文,认为好的就加为精华,再发表一下我的看法,大家进行交流,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近段时间,我还在看编著的《陶行知家书》上册,对陶行知先生的了解又多了一分。陶老生于1891年,1923年辞去大学教职,开始全力领导生活教育运动,历经平民教育、乡村教育、普及教育、国难教育、抗战教育和民主教育六个阶段。与志士同仁先后创办了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重庆社会大学等新型学校,提出了著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因积劳成疾,忧愤至深,高度赞誉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从他的家书我们可以看到:

一、矢志不渝献身教育。

他是一位无私奉献、情操高尚的仁者,更是矢志不渝英勇无畏的斗士。

二、倡导、创办生活教育

为了改革“穷国倾家”的旧式教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心系千万民众的教育与生存,用毕生的精力领导了生活教育运动,创办了许多具有生活教育特色的新式学校。

三、从多方面教育子女

陶老注重培养子女的全面素质,从品德修养(一是做人的大道理要看得明白,二是遇患难要帮助,三是要勇敢)、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到身体的锻炼与保健。

反思自己对子女的教育,我总以“儿孙自有儿孙福”、“一切顺其自然”来自我安慰。现在认真想想,我真的有点缺位,我的儿子性格偏“柔”,缺乏男孩儿应该有的“阳刚”,难道不怪我,这方面一定要通过多交流思想、多开展活动增添“阳”气,减少“阴”气。我儿子理科弱,文科还可以,我不能因为自己是文科老师而推脱责任,更不能沾沾自喜。儿子是我的,也是一个社会的人,我当父亲的有责任、有义务,为社会培养一个从身体到心理、从知识到能力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

我是个党员,在这次活动中,要勇于创先;我是个行政,在这次活动中,还要争优。只有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敢于、善于创先和争优,我们学校的整体工作才可能谱写新的一页。

医生自查3

根据对医疗核心医疗制度开展自查自纠活动方案。对照条例,对自身进行自查自纠报告,内容如下:

作为一名医生,几十年来,一直在自己岗位兢兢业业,善待每一个病人。其实我也很普通,论医疗技术,不比扁鹊、华佗,论奉献,不如孙思邈、白求恩。我一直不断学习,一直不断考试,目的只是有碗饭吃。作为一名医生,我庄重地对医圣、医神无比忠诚的发誓:我一个月的工资奖金,只够养家糊口,有时还入不敷出。自从走上从医这条道路,我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会靠行医发家致富,也没想自己会多么的出类拔萃,虽然也曾幻想自己会出人头地。但现实比较残酷,因为在医院能住上洋房、开上豪车、包上二奶的医生也就只占全院医生的5%左右,这些人都是医院里的精华,我们只能仰慕。同样是看病救人,做人差距就这么大呢?我仔细的分析过自己,也时常在深夜剖析自己的灵魂。

1、因为自己从小就胆小,平时不仅要求自己奉公守法,也严格要求家人这样做。不符合“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的当今社会规律,仍坚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迂腐理论,应该属于被饿死的那一类人。

2、从不倒卖药品(没这个胆),不开大处方(没这个机会),不与药商勾结(社会交际能力差),所以至今没拿过一分钱的药品回扣。对有能力的同事(5%那类)工资基本不用,奖金基本不动,吃喝全部有人奉送的生活,我内心其实非常向往。但每当看见病人卖猪,卖存粮、卖房子,甚至贷款来看病的时候,我实在狠不下心、下不了手。

3、因为我平时社会交际较差,过年过节没时常看望领导,所以只能认命在普通的岗位呆上一辈子。这个我无怨无悔,也不愿意整天花天酒地,说一些违心的话,干一些违心的事情,倒也悠闲自在,只是恨平生所学不能用于病人。

4、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在工作中也时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如三查七对不仔细,时常出现性别弄错,左右弄错,甚至漏诊,我觉得很遗憾。主要是思想不集中,上班时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如小孩读书学费长了,房价又长了,物价也长了,水电气费又该交了...工资却没有长,当路边停车都收费5元以上的时候,我花了半个小时才看完一个病人的挂号费仍然是0.5元;一晚上看上很多急诊病人的夜班费用甚至买不来一碗

5、自己跟不上时代步伐,当别人在跑关系走后门弄假文凭、找人代考,修改年龄,提前进入医疗专家的时候,我还老老实实自己看书。所以别人晋升职称时候,自己还苦苦在不断考试,只能怪自己社会能力太差。

6、一贯听从领导安排,没走一次穴。原因很简单,怕出事,怕担风险,怕失去工作岗位,现在找工作难啊!一辈子也没遇见合适的走穴机会

7、最后还要向组织上坦白的是:从医几十年,没收一次红包,治疗后因患者疗效好,强迫被吃请数次,强迫接受香烟几十包(一般都是10元规格),老母鸡3只、腊肉几块、大米十斤左右、土鸡蛋160个左右。以后我保证,再出现此类情况,强迫被吃喝,实在推辞不掉,一定恳求领导参与,送的香烟以及农副产品,一定上交到组织。

另外我有一个请求,请卫生部以及组织上对这次自查自纠活动要坚决进行到底,最好将范围扩大到医疗机构每一个层次,电梯工、清洁工、护工都要自查自纠,以书面形式汇报。

学校安全检查自查4

学校现有师生两千多人,百分之九十师生食宿在学校。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服务育人”的管理理念的逐步确立,做好安全工作,保障师生身体健康,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我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查找隐患,堵塞漏洞”为主要内容,立足防范,强化监督,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学校安全工作已实现了常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以确保全体师生的平安健康。

根据县教育局安排和上级领导的要求,我校再次对学校安全工作进行了自查。现报告如下:

一、交通安全检查情况:

学校为了确保交通安全,经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在老师例会及学生集会上进行了广泛宣传,以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为了加强学生各种自救意识,培养应急应变能力,学校制定了各种安全应急措施。学校严格执行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学校学生乘车安全工作的指导,建立健全相应的学生乘车安全管理制度,给接送车辆签订有责任书,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交通工具。经检查完全合格。

二、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检查情况:

学校制定有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的体检,人人都有健康合格证,食品、工具、环境、储存室等做到生熟分开、货款分开、住宿分开,无污染霉变。室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消灭苍蝇、老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的措施。有相应的消毒、更衣、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洗涤、污水排放、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施。由原料到成品实行"四不制度":不准买腐烂编制的原料;不留腐烂变质的原料;不用腐烂变质的原料;不买腐烂变质的食品。成品食物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水隔离。学校食堂管理人员经常进行全方位检查和登记,以确保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

三、消防用电安全检查情况:

学校成立了以李汝灿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副校长充分利用周会时间消防安全知识。经常检查用电线路、用电设施、安全通道,把问题及时发现并解决。目前线路已进行了更新,由专业人士施工,状况良好。

四、校舍安全检查情况:

学校无危房、危墙、危厕,楼梯有“上下楼梯请靠右走”标志,设有安全警示标志。学校禁止学生翻围墙、校门、栏杆、篮球架;禁止学生爬窗台、在走廊上和楼梯间追逐打闹;禁止行课期间关闭楼门,堵塞学生畅通;禁止学生在岩边坎上玩耍,禁止学生夏天无大人带领独自下河塘洗冷水澡;禁止路上爬车、拦车。经常教育学生上楼下楼要缓步走,遇到同学摔倒要及时扶起,以免踩伤。实行值周教师和监督岗中午执勤制,负责在校学生和教师安静地午休及学生安全。集会、升旗仪式、各种活动,班主任和有关人员听见信号必须立即到场,维护学生下楼秩序,协助体育教师整队,维护会场纪律。

五、实验安全检查情况:

实验室有《实验室管理条例》,有对易燃、易爆、放射、剧毒等危险化学药品的管理措施,实行专人管理、规范管理,师生实验严格按照试验操作规程进行。

六、校内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检查情况:

学校对学生活动场所等进行了安全排查,学生无校外活动。体育课所用器材符合标准,使用规范,有专职体育教师时刻监管学生安全,学生活动都是适合其年龄段、有益身体健康的体育项目。

七、卫生安全检查情况:

每天清扫教室,擦桌椅面、讲台、黑板、门、玻璃、教室外走廊、靠栏、窗台等,清扫拖教室及外走廊地面,每周四全校大扫除。责任区域到班级,一天三扫,保持清洁。学校经常对学生进行从集体卫生到个人卫生防疫知识的教育。没有自行组织的学生集体使用药品和保健品现象。

八、学校周边环境治理检查情况:

学校重视周边环境治理,无安全隐患。学校加强校园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周边无民用房、无食堂,所以没有出现在学校周边摆摊设点卖食品的现象。学校禁止学生携带刀、棍和其它尖锐物品到公共场所活动和参加体育课,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学生用完刀具应及时放回文具盒。学校附近无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

九、安全管理情况:

学校领导经常组织教工学习上级安全文件、规定、通知等,以增强全体教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加强安全工作的领导,日常安全工作做到周调,绷紧安全弦。学校有安全管理领导组、值班记录、门卫制度、门卫登记制度,对突发事件,有应急方案和防范措施。

接到文件通知,我校领导非常重视,立刻召开领导班子会议,按照文件有关要求,立即在校内开展安全自查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工负责,层层落实。通过检查,学校未存在任何安全隐患。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管理,深入贯彻上级有关精神,积极开创学校卫生安全工作的新局面,为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小学安全保卫工作自查5

学校就就当前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召开校委会、学校保卫室全体成员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值班人员专题会,层层部署安全保卫工作任务,强化安保措施,并根据工作职责与要求认真开展自查,现将我校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安全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了安全保卫工作领导机构,健全了安全工作台帐和规章制度,实行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在学校出入口、校内主要道路、校园学生主要活动区域等人员聚集场所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学校重要部位及管理死角都纳入到24小时实时监控范围内,构筑起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立体防范网络。

二、安保队伍建设情况。学校选配了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教师成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构,安保工作人员加强了对校园的检查力度,并做好记录,保证把校园日常的安全保卫工作落到实处。严格学校门卫制度。学生在校期间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进入校园的校外人员严格盘查,认真履行登记手续;未经学校批准,坚决禁止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校园;严禁非学生家长将学生带出学校。学校保卫室,已做到了制度上墙,警用器械摆放合理实用,人员轮流值班,做到24小时不间断工作。镇派出所与交警部门每天到校门口巡逻。

三、领导带班值班情况。我校根据上级要求,进一步加强了学生上学、放学护导工作。学校组织全体教师,由中层以上领导带队,每天上学、放学时,在校门口进行护导工作,派一名教师跟校车,清点人数、维持秩序。确保了学生进出学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