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环境创设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7 17:52: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环境创设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班级环境创设总结

篇1

在中国百年奥运会刚刚落下帷幕的金秋,我们育红幼儿园又迎来了一批活泼、可爱的新小班小朋友。我们是小蒙三班,是一个全新的班集体。作为老师,面对全新的幼儿、全新的家长,深感责任重大。

(一)、幼儿情况分析:

1.男女比例不均衡

我班共有幼儿23名,其中女孩9名,男孩14名。男孩多,女孩少。男孩天性活泼、好动,这会给班级的常规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2.有部分幼儿未上过幼儿园,他们初次从家庭走入幼儿园,需要适应新的环境、新的伙伴、新的生活。在情绪上可能波动很大,需要老师更加耐心的引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3.由于幼儿大多是祖辈带的较多,这些孩子比较娇气、霸道,教师要引导幼儿在幼儿园逐步克服这些不良习惯尤为重要。

(二)、家庭情况分析:

1.家长期望高:

我园是省一类幼儿园,我们班级又是蒙氏特色教学班,家长对我们的工作给予很大期望。因此,我们的工作只能精益求精,不能让家长失望。

2.通过学期初的家访工作,发现我班个别幼儿吃饭较慢,体质弱,容易出虚汗。这些都提醒我们老师要更好的安排幼儿在园的生活,更加细致的观察幼儿的表现,注意幼儿的活动量,避免引发相关疾病。

(三)、班级工作人员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两位教师和一名保育阿姨。我们对幼儿都非常有爱心和耐心。李老师担任计算、美术、社会的教学。黄老师担任语言、音乐、健康的教学。保育阿姨主要担任班级的卫生和幼儿的保育工作。我们三位将同心协力,让每一个孩子在我们这个大家庭里快乐、健康的成长。

二、班级常规工作:

1.采取“以大带小”的方式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坚持正面教育。我们的教育以表扬为主,多树立榜样,多鼓励、引导。但不忽视孩子的不良倾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帮助幼儿形成是非概念。

3.善于发现和把握教育契机,将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

4.科学合理的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力求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紧凑、有序。

三、生活护理与卫生保健:

(一)生活护理:

1.根据天气变化,及时为幼儿增添衣物。

2.午睡时,教师巡回检查,及时为幼儿盖好被子,防止幼儿感冒、受凉。

3.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

4.保证幼儿每天有充足的饮水量。

5.按时按量给生病的幼儿喂药。

6.鼓励幼儿自己吃饭。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帮助他们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二)、卫生保健:

1.良好习惯的形成:

教幼儿正确的洗手,安静进餐,不挑食,保持桌面干净,不乱扔垃圾等。

2.良好生活环境的创设

坚持教玩具、班级、午睡室、毛巾的定期消毒等。

3.疾病的预防和处理:

配合保健老师作好幼儿的保健工作。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精神面貌。

四、家长工作:

1.家访:开学前,本班教师对每一位新生进行家访,了解、熟悉幼儿情况,并与家长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与沟通。

2.随机交流:利用入园、离园时间与家长客观反映幼儿在园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配合解决。

3.利用“家长园地”橱窗,向家长推荐有关家教等方面优秀文章,引导家长关注新的教育观念。

4.召开家长会。利用每个学期两次的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级工作重点和班级工作总结

5.利用家长开放日活动,鼓励家长来园参与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更好的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6.定期开展家长学校讲座,让家长学习一些育儿经验和有关保健方面的知识。

五、班级活动:

九月份:

1. 欢迎新生入园。

2. 提醒家长为幼儿带有关用具。

3. 学期初的家长会。

4. 摆设蒙似教具,向幼儿规范要求,初步开展生活常规工作。

十月份:

1. 迎“国庆”幼儿早操表演。

2. 班级进行环境创设。

3. 练习拍球。

4. 蒙氏月工作总结。

十一月份:

1. 班级环境创设。

2. 秋游活动。

3. 家长开放日活动。

4. 幼儿生活自理技能比赛。

5. 蒙氏月工作总结。

十二月份:

1. 班级环境创设。

2. 家长学校讲座。

3.“迎新年”游园活动。

4. 蒙氏月工作总结

元月份:

篇2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环境创设;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4-0039-03

【作者简介】朱媛媛(1966-),女,江苏宿迁人,宿迁市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中学高级教师。

一、以研讨为先行,达成共识,全面落实环境教育发展观

(一)全员参与,广泛研讨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有效地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为了明确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我们结合幼儿活动的需要,考虑幼儿园整体环境,以及教师在环境创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组织教师、家长以专题讲座、观摩研讨、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讨论。研讨主要围绕“幼儿园环境包括哪些”“我心目中的幼儿园”“主题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游戏区角创设与利用”等专题,并对班级环境创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幼儿园房屋建筑无法体现幼儿园的特点”“主题墙饰更换不够及时”“材料张贴不方便幼儿自主更换”“环境创设中展示性材料偏多、操作性材料偏少”等进行反思。通过研讨,明确了幼儿园整体环境创建要体现活泼、明亮、温暖、富有童趣的设计追求,使幼儿园成为幼儿憧憬和向往的乐园;要紧扣当前主题活动的目标与内容,反映幼儿的兴趣与爱好,有利于与幼儿实现有效互动,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另外,幼儿园的基础环境设置要富有变化,体现灵活性,为教师和幼儿的再次创设提供便利。通过全员参与研讨,教师创设富有特色班级环境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

(二)方案制订,形成共识

在研讨结束后,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主题墙饰、装饰墙饰、功能墙饰、室内外游戏区、区域标志挂饰等各类功能性环境的设计,制定出班级整体环境的创设方案。方案应体现“以幼儿为本”的理念,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布局合理,贴近幼儿、贴近生活、主题突出、设计新颖、美观实用、富有童趣,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和丰富性;第二,结合近期的教育主题和目标,具有教育性和实用性;第三,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体现安全性、多样性和探索性;第四,灵活多变、创意新颖,结合实际、操作性强,富有变化和创造性。如根据小班孩子刚入园,对陌生环境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特点,我们在小班设定了《我爱我家》《我爱我的幼儿园》《我和我的小伙伴》等主题方案,使用孩子人园前不同时期的成长照片、与家人的合影、与教师的合影来布置主题墙饰;用孩子从家里带来的玩具布置娃娃家,让孩子感受到家的熟悉氛围,从而拉近幼儿与教师、同伴之间的距离。

(三)自主学习,互动培训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提升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创设水平。在创设环境前,我们首先让教师对幼儿园的房屋建筑特点、班级布局进行前期考察,了解班级环境创设中有哪些可借鉴的元素,并畅谈自己对班级环境创设的思考。然后,我们举办了环境创设培训会,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培训。在培训会中,有的教师利用直观的电子图片向其他老师介绍不同材料的运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应用(挂、串、吊等);有的教师依据“经济实用、方便幼儿自主更换,便于反复利用”的创设宗旨,选择和利用废旧材料和自然物,挖掘各种材料使用的方法,凸显本班环境创设的特色;有的教师选择一种主要材料,与孩子共同想办法利用这一材料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和游戏活动。通过自主学习与互动培训,教师们开阔了眼界,明确了方向,为全面落实环境教育发展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多方参与,组织实施

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广泛发动幼儿和家长参与到环境创设中去,力求让环境充分体现教育性、多变性和参号性。我们组织教师定期总结前一段时期班级环境创设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改进的措施。在环境创设中,我们提倡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过程,为幼儿提供参与的时间和机会,引导幼儿共同完成环境创设;活动区的创设根据主题的生成不断充实可供幼儿操作、探索的材料;将走廊、大厅等公共区域设置成可供幼儿随时操作、探索的区域。

二、以幼儿为主体,多方参与,齐力打造多元互动的教育环境

(一)创设人本实用的班级环境,落实教育环境的安全性

孩子天动,在创设人本实用的班级环境过程中,全面落实教育环境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在设置基础环境时,既要注意符合安全的要求,也要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应让孩子了解环境安全、活动安全的重要性,明确共同努力创设安全的活动环境的目标。我们结合不同班级的活动区,引领幼儿共同商定活动规则,共同制作容易理解的图文规则牌,指导幼儿遵循行为规则。如班级里的电器要摆放合理,电源插座应设置在幼儿手臂够不着的地方;门边用木线条包裹,突出墙面的柱子用木板包裹制成圆形书柜,既方便幼儿存放图书,又避免了误撞;卫生间采用防滑地砖,隔墙、踏步做成弧线形,防止幼儿滑倒,等等。

(二)构建丰富的主题环境,追求教育功能的优化

在主题墙创设过程中,教师紧紧围绕主题内容,发动幼儿和家长参与资料收集和墙饰布置。主题墙的创设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整体式、分散式、过程式和集中创作式等。同时,我们还注重为幼儿的创作留出空间,让幼儿亲手创作班级主题墙,如图片展示、手工作品、涂鸦画、调查记录表等,从而发挥主题环境的教育功能。我们组织大班集体制作奥运宣传板块,由师幼共同设计制作,通过板块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奥运,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小班的主题墙则通过幼儿在园生活各方面的照片向家长们展示孩子入园后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成长与变化,满足家长了解孩子入园后学习生活情况的需求,促进家园共育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入园适应期。

(三)开发多元的游戏环境,实现幼儿发展的自主性

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考虑各班具体的环境条件,我们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空间、人员、时间等资源,创设具有开放性、操作性、多变性、实用性的多元游戏区角环境。如利用走廊、楼梯角落创设“快乐美食城”“快乐吃吧”“小小棋社”“娃娃超市”“小小建构区”“阳光小舞台”和“快乐娃娃家”等角色游戏区;利用走廊磁砖墙壁开辟“快乐涂鸦天地”

“颜色找家”和“快乐转转转”等智力操作区。在这些多元区域不定期地投放不同层次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以操作、摆弄、探索为主的个别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另外,这些区域的开辟很好地弥补了我园活动场地不足的问题,深受孩子们和家长的喜爱。

(四)营造互动的家教环境,力求家园教育的同步化

注重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营造和谐互动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较好地增进家园之间的了解和互通,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我们在班级设立“家长园地”“今日活动一览”“我的信箱”等宣传板块,开辟“周活动一览”“温馨寄语”“家园速递”“请您关注”等小栏目,及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班级活动内容、家园配合相关要求、活动通知,以及家庭教育经验等,便于家长们利用接送时间及时了解幼儿在园活动内容,主动汲取所需的家教知识。有些班级还专门开辟了家园互动区,巧妙利用包装袋插放供家长取阅的通知、宣传材料;同时,家长的留言和疑惑亦可放置其中,利于家园信息互通。

(五)挖掘活动材料的多元价值,凸显绿色环保的教育主张

在环境创设过程中我们注重自然资源、废旧资源的创造性开发与利用,努力显现绿色环保的教育观念。我们引导家长、孩子共同参与搜集各种废旧材料,在充分发掘材料自身功能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材料,使材料的价值最大化,突出体现新颖性、多变性、实用性、安全性等特点。如在主题板块底板设计上,有的班级利用多层废旧纸箱板制作成不同大小的蘑菇造型,然后与幼儿一起涂色装饰,这样不但具有较强的装饰性,而且有助于幼儿自主地更换主题材料。在作品展示区,有的班级利用质感质朴的废旧麻袋作为背景墙,然后在麻袋上挂上木夹供孩子们夹放作品。在制作游戏区域标志时,有的班级利用旧芭蕉扇的不同外形,让孩子在上面涂色装饰,并通过巧妙的组合,制作成不同区域的标志牌。

(六)打造立体的整体环境,追求环境育人的目标

在幼儿园整体环境打造过程中,我们围绕教育目标、主题内容、幼儿发展水平和实际环境条件,组织教师、幼儿、家长多方联动,因地制宜地发掘走廊、过道、楼道、楼梯角落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立体空间,布置花团锦簇的四季花坛,绘制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壁画,设置开放性的、功能突出的公共游戏区域,开辟可供幼儿创意表现的涂鸦创意区等,全力打造富有童趣、充满教育性的立体、丰富的幼儿园整体环境。

篇3

关键词:幼儿园墙饰;引导幼儿学习;跨越学习难点

学习是幼儿最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他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需要。因此可以说,支持儿童的学习应当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项使命之一。幼儿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与人、物互动的环境来实现的。因此,教师通过创设适宜的环境,选择和投放适宜的材料与资源来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的学习,尤其是通过班级创设互动墙饰来引导幼儿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一、适宜的环境、材料和资源的基本特征

什么样的环境、材料和资源能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探究呢?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是环境创设和材料提供的第一要求。使环境与材料具有安全性、趣味性、美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优良传统,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此外,随着幼儿学习方式的变革,应该是环境和材料具有新的性质,以便能够引发和促进幼儿的自发、自主和主动学习。近年来的研究和经验表明,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具有选择性、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蕴涵着活动的目标与领域的关键经验,具有层次性和渐进性是墙饰创设的基本要求。

二、使墙饰具有发展和延伸的空间

主题墙饰是教师普遍关注的环境内容之一。让主题墙饰与幼儿互动,反映、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是教师的目标追求。教师选择的教育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遵循科学领域的基本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与幼儿一同猜想,并带领幼儿实地探究、发现、验证,使幼儿不仅获得了科学经验,还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探究方法,在注重墙饰教育的同时,不要忽视其艺术价值。墙饰是幼儿探究过程重要的阶段性成果的总结,它能够展示幼儿的想法,分享不同的经验,强化获得的认识。

三、让墙饰反映幼儿学习过程与结果

墙饰的创设过程,实际上是幼儿感受、喜爱和表达的学习过程,也是我们对于“互动”的理解、摸索、尝试、反思的过程。教师能够随时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推进学习过程,使主题墙饰真正成为记录幼儿活动、表现幼儿想法、总结活动结果、展示幼儿成长的平台。

四、通过适宜的材料投放与游戏活动,支持幼儿跨越学习难点

教师应该能够分析幼儿的问题,找出幼儿学习中的关键点和难点,确定适宜的目标定位,使每一个学习活动只涉及一个重点或难点,有效地支持幼儿的学习和进步。当然,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墙饰材料和设置环境去支持幼儿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还应该更充分地利用周边的有效环境为幼儿活动创设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总之,当幼儿爱上墙饰环境及墙饰布置后,幼儿学习就显得轻松并有乐趣了。适宜的、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墙饰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它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是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篇4

良好德育环境的创设不仅要与学生自身的生活密切联系,还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相联系。通过好班集体的德育环境,可以使道德植根于现实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可以促发学生对生活的有效体验。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课的同时,不容忽视地要讲求对环境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不断想象这种理论所联系的实际是什么。这样就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环境的意境自然而然也就贯融于其中了,环境的溶剂作用学生的德育培养的有效途径。教师的积极引导可以引发学生对道德感的认知,促进学生对道德的实践性。

教育指的是教育要把受教育者看成能动的、独立的主体,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尊重其独立人格意识,培养受教育者在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自为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德育过程中,教育对象受教育者具有教育客体和教育主体的双重身份;当他们是接受教育影响的对象时为客体;当他们在自我教育可对其他教育对象发生影响时则为教育主体。学校德育工作如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主体性教育,使作为道德实践活动的学生,能够通过对道德原则的积极、主动的理性的思考后自主、自觉、自愿地做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

目前,在班级管理中,普遍存在着一种不良的现象,对教育对象的客体性质注重较多,而对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质往往认识不够。道德教育主要通过灌输德育知识、树立榜样典型、借助集体舆论等方法来完成,没有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的主体作用,导致班级变成了班主任唱独角戏,吃力不讨好,效率低的局面,束级了学生主体的道德的提高。为了克服上面的毛病,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素质,实现班级目标管理的优化。从第三学期开始,我在班级管理中,用“全班参与,轮流执政”的“轮换”取代了过去的“个别参与,应付管理”的“固定”。尽量使教育对象成为教育主体。充分调动全班同学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年来的实践证明,“轮流制”是提高班级管理和培养学生主体性道德的一条有效路线。“轮流制”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组建“自管小组”

“自管小组”是“自主管理小组”的简称。我将全班42位同学分成四个“自管小组”。分组时不能自由组合,而是先选拔人才,每种特长的人才只选四人。比如:组积能力最佳、普遍话最佳、体育最佳、音乐美术最佳等等,名单不可重复。选好之后进行编译,然后,由组织能力最佳的四个同学从各类人才中抽签组合,组成“自管小组”。各小组再协议执“政”的顺序和时间,每组执“政”大约一个月。

二、明确岗位职责

“自管小组”成立后,各组按常规班委安排好职务,然后把落实的结果上报班主任。班主任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岗前培训,使学生明确各类职务的岗位职责,从而使他们能各谋,各尽其责。

三、制定工作计划

针对性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是提高自我教育效率的立足点。为了克服工作上的盲目性,明确班级管理的针对性,必须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这是使学生认同和参与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也是班级目标管理的基分点。“自管小组”成员的职务落实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工作计划。各组的班长必须及时组织本组成员议定任期内的工作计划,然后在班会上向全班同学宣读。由于各组的工作计划是班级学期计划的分解,所以各组的工作重点是不一样的。如果各组计划雷同太多的话,班主任必须督促各组加以协商调整,使之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工作计划最后落实后要张贴于教室,以便互相监督,同时也能使各组的自我管理行之有据,验之有规。

四、反馈强化,指导管理

实施“自管轮换制”的目的在于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培养。因此,在各组自管期间,班主任就要放手让学生锻炼,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工作。但放手不等于放任自流,班主任必须做好幕后参谋,要对各组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协调的指导,及时召开班干会,让各任职同学反馈管理情况、工作成效以及面临的困难、存在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指导,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同学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培养学生的成就意识;对工作方法有创新的同学不管成功与否均要给予鼓励,以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对胆子小、没信心的同学要加以引导和激励;对个别不尽职的同学则要进行批评,让其承担管理工作失职的责任,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五、总结考评,奖励先进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为此,在“轮换制”的实施过程中,我还设立了两种考评制度。一是每任小组结束工作时,班长在班会中作出工作总结,谈谈工作体会。别组的同学可以加以评议,班主任也要进行表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为下任同学提供借鉴。二是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要对任期内的所有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写成书面材料。全体同学参加考评,考评时要比照各组的工作计划。评出达标度,评选最佳小组和个人。评选优秀的依据是“五项文明”评比的成绩、组织参加校级和年级的各项活动的成绩以及班内各项活动的组织开展和效果。凡被评为最佳小组和最佳个人的同学,可增加德育分5分,并加适当的物质奖励,最佳个人还有机会竞选优秀学生干部。

篇5

【关键词】PBL教学法教学环境环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64-01

1.PBL教学法的应用简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西余大学医学院的综合课程教育,后来扩展到包括教育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中,已成为国际上较为流行的教学方法。1969 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 Barrows 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先把PBL引入了医学教育领域。我国最早是1986年由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西安医科大学引进PBL的。90年代以来,引进PBL的院校逐渐增多,这些院校分别在基础课、临床课和实验课中部分试行了PBL,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2.教学环境项目

教学环境要求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课堂教学环境的所需要的条件因素。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广义的教学环境是指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全部条件,它可以是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而这两类环境又可作为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存在,并具有各自不同的构成要素。狭义的教学环境特指班级内影响教学的全部条件,包括班级规模、座位模式、班级气氛、师生关系等。

3.医用化学教学环境的建立和优化

3.1 PBL讨论分组人数

将班级内人数随机分为2人、3人、4人、5人、6人结合方式,记录各组回答3个问题需要的总时间,按照人数-时间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对各点进行高斯拟合,得到最佳的分组人数为4.16人。经分析可知:如果人数过少,回答问题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人数过多时间又有增加,原因可能在于过多成员间讨论过多,反而更耗费时间。一般在PBL教学中一个案例,一般为2-4个问题,如果问题过多,最佳人数应该适当增加。

3.2 PBL教学班级人数

根据平均耗费时间,每组讨论整理问题时间不会超过15min,最佳人数为每小组4人,根据课时安培,每次课90分钟,小组讨论时间限定为15分钟,总发言时间30分钟,每组发言不超过3分钟,除去相似发言组之外,则班级人数不超过40人为最优,剩余45分钟为授课教师安排时间。

3.3 PBL教学硬件环境要求

3.3.1教室环境:PBL教学需要大量的展示资料,故授课教室应配备多媒体投影系统,便于教师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

3.3.2参考书籍:按照教学评估标准,图书馆对应专业书籍藏书量不能低于人均20册。

3.3.3互联网:学生在校园内应该方便地接入INTERNET,实现网上多媒体信息传递和多媒体信息资源共享。

3.4 PBL教案准备

3.4.1资料的选择:在教学案例资料的选择上应以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化学知识为主,对于理论性较强的知识,选择以化学史中有关的内容,这样可以降低难度,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不懈的学习素质。另外,对于中职卫校学生更应注重选择与医学相关的教学资料,为进一步学好医学专业课奠定基础。

3.4.2问题的创设:由于中职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限制,在问题的创设上多采取直观的问题,应当避免推导、过于复杂的计算和逻辑性太强的问题。问题的提出要考虑到中职学生化学基础薄,逻辑思维弱的特点,问题要基础、形象和实际,重在基础知识应用方面,同时还要注意到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动获取知识。

3.4.3 PBL教案内容:教师用教案:教师教案内容包括授课题目、教学目的与要求、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教学媒体形式、案例名称、讨论问题、主要参考资料等内容。学生教案:学生教案一般包括教学资料、问题和参考内容三个方面。

3.5 PBL教师授课要求

教师仅仅起到导向作用,掌控整个教学过程,把握各个教学环节,积极引导和促进学生思考问题,避免直接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多采取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3.6合理的评价方案

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表扬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成绩,鼓励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必须要制定一套有效、合理、科学的评价体系。

4.总结

本文通过对PBL教学方法的实践,总结出PBL教学方法在人数、资料准备、教案书写、教学硬件、评价方案等方面应该做好的工作,为开展这种教学方法的学校提供有益的帮助。总之,PBL教学方法是个系统工程,整体的实施最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恰当的选取资料和创设问题,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6

英国思想大师怀特海说道:“我们现在仍坚持认为,发展的本能来自内部,发现是由我们自己做出的,纪律是自我约束,成果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首创精神。”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怀特海说:“教师具有一种双重作用:他们以自己的人格和个性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创造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更坚定的目的的环境。他的作用是避免浪费。”他的意思是教师的作用与责任是创造环境,创造一个以自己的人格精神和个性激发学生热情的发展环境,创造一个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与促成学生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人为整合的环境,所以,这个环境能够避免浪费。而在我们中国的学校里,这种整合环境的责任很大程度上集中体现在班主任的身上。自己做班主任很多年,虽然称不上优秀,但也算称职,尤其是我一直做高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尤其重要,下面就简单谈一谈自己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认识自我是人对自己本身的反省和认识。少年儿童不能很好地认识自己,班主任要做的工作就是要指导学生,让每个人都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因此教师要根据班级的情况,创设情境,让学生能主动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比如,我每接一帮新生,第一节课,我就要布置学生一样作业,让每个学生谈谈自己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自以为豪的,还有哪些地方感到很苦恼。自己本学期的打算。然后,我经常利用班会时间,让学生写写阶段总结,或者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互相交流。让学生对班上的每位同学轮流进行优点点评,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自身的优点,树立信心。也让每位学生明白,再差的学生身上也是有闪光点的,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在今年的班主任培训中,我看到有的老师在班级内用成长树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好习惯,对我很有启发。于是我也在班级内搞了这样一项活动,目前来看,效果很好。我是这样操作的:一棵大树,分成八个枝杈,每小组一个,每得到一项奖励,粘上一片树叶,每五个树叶就长出一个果实。现在,那块芳草地已经成为同学们关注的焦点。现在班级内再也没有看到闲的没事打架闹事的人了。成长树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有一次,我们班的陈军主动帮一年级的小朋友拿矿泉水,为他们小组添了一片绿叶,全组都为他鼓掌。以前由于他学习很不好,成了大家嘲讽的对象。他也破罐子破摔,现在,他变了。如今,同学们在一起共享学习、生活的成果,共享成长的快乐。

二、创造机会,让学生查找不足,实现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就是行为的自我约束,在“规矩”中去成就“方圆”。这一阶段班主任要根据实现目标的需要,努力创设民主的管理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学生首先要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校规校纪制定班规班纪。这些年,关于魏书生的报告,我看了很多次,每一次我都会有新的体会。模仿他的班级管理。我在班级内实行班委负责制、全员岗位责任制与值日生负责制相结合。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开学一段时间,通过观察、民主选举和毛遂自荐的方式选取班委成员。召开班级会议,请全体同学监督。其次,我把班级的各项任务细化,全员参与,让全班每位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管理好班级的事就是管理好自己的事。值日生工作细化整理后打印上墙。实行“人人有权,人人有责”。这样使全班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工作能力。(班主任 )一学期来,同学们各司其职,工作起来也井井有条,学生建立了初步的自我管理意识。当然在学生的自我管理过程中会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班主任在这一过程中应起指导者与保护者的作用,学生做得不好的要耐心讲解,教给他方法,学生有了难题给予帮助,有了委曲可以倾诉,作为一个爱学生的班主任,本身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班主任要勇于为班级的过失承担责任,保护学生,从而为学生的成长、为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创造宽松、安全的环境。

三、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塑造自我,激励自我。

自我激励是行为的内化过程,它把学生的自我目标变成持久的约束力,从被动实现目标转变到主动实现目标。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各种途径的自我激励。自我激励是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一个学期,我一般有针对性开展几次大的班级的活动,。上个学期,我一共举行了三次大型活动。首先开展了读书演讲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养成爱学习,爱读书的习惯。通过一些优秀生的上台演讲,让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方向。其次为一位平时一声不响,不为大家所注意的叫晓萌的同学过集体生日,在生日派对上,每个同学都对他说了一句真诚的祝福语。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晓萌那张乐开了花的满是泪痕的脸。通过这样的活动我要让同学们懂得关爱同伴,同时让每一位同学都感受到你是受人关注的,大家非常在乎你。再一次活动是才艺展示。同学们发自肺腑的称赞,让每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是最棒的。孩子的个性在活动中展示,孩子的自我在别人赞叹声中散发着自信的美。

四、评价总结,让学生自我反思,重新认识。

篇7

关键词: 幼儿园 精神环境 创设 利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被认为是一种隐形课程,其具有促进幼儿个性和幼儿智力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能激发幼儿进行思考并指引幼儿进行相关活动和行为,进而改变幼儿的理解和认知,同时幼儿在和环境互动中,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怎样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精神环境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

一、建立良好的幼儿和教师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幼儿园里担任着支持者和指导着的身份,在幼儿教学活动中,不但需要教给幼儿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幼儿道德规范及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教师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首先要在情感上表现出对幼儿的尊重,这是幼儿和教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基本条件。其次教师在教育幼儿的时候要采取民主态度,对幼儿的行为要善于疏导而不是采取压制的方法,不要以老师的身份权威的命令幼儿,善于倾听幼儿建议和想法。最后保持指导而不支配,自由而不放纵的民主教养态度和方式,鼓励和尊重幼儿的个。

二、指导幼儿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家长溺爱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礼貌待人,团结友爱,同伴之间互相关心,共同交流思想情感和感想等行为,创造良好的幼儿园环境。为此,需要教师通过积极的教导训练和社会往活动引导幼儿的行为。

(一)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感情和思想

大部分幼儿都存在自我中心的倾向,不善于观察他人的情感和需要,对他人的情感状态严重缺乏了解和认知,因此导致幼儿普遍缺乏同情、复位、关心、 帮助等亲社会行为。教师应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思想感情,让幼儿之间相互了解,对他人的需求有所认知,从而产生合作、帮助的行为,同时从帮助幼儿的行为中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幼儿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让幼儿从别人的分享中学习。

(二)引导幼儿建立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的氛围

引导幼儿建立正确的关心他人的方式,让整个班级处于一种相互友爱、相互关心的良好氛围之中,让班级不再出现你碰我、我碰你的现象,没有向老师告状、幼儿之间吵吵嚷嚷的现象,取而代之的是相互之间询问关心,互相礼让,整个班级处于一种良好的环境之中。教师应在日常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将对幼儿的培养贯穿其中,例如在幼儿玩游戏时,鼓励幼儿将玩具和他人分享,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不小心碰到同伴,要先向同伴道歉,当自己被他人撞到时,别得理不饶人,在和他人交往时,要学会把“不客气”“谢谢”挂在嘴边。对于那些因为性格内向、害羞、不善于与他人交流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多和其他幼儿交往,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也可以鼓励其他幼儿和不善于交往的幼儿交往,让同伴帮其建立自信心。

三、树立教师和教师之间交往的良好形象

教师的行为往往对幼儿的行为有直接影响,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形象,让幼儿以自己为榜样。教师和教师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如果能做到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相互抚慰,相互关心,那么幼儿在实际的活动中也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并慢慢地稳定下来。相反,如果教师和教师之间就表现出一种人情淡漠、相互之间漠不关心的态度,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幼儿养成各种亲社会的习惯就存在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加强自我约束,以自身示范为幼儿树立好榜样。

教师和教师之间的良好交往,能为幼儿园的班级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教师和教师之间的相关帮助、相互关心能为幼儿园和班级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激发幼儿的各种亲社会行为,幼儿也会在教师和教师之间的交往中不断受到影响,慢慢学会适宜的、正确的行为方式,学会观察他人的情感情绪。因此,在创造幼儿园的精神文化环境时,不管是幼儿园的主班老师还是配班老师,都要注意自身行为,确保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四、结语

幼儿的健康发展不仅受到单纯幼儿园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到其他各种环境的影响,因此,幼儿园教师要先建立和幼儿之间的良好关系,其次鼓励幼儿和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建立友好关系,最后以身示范,建立良好的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幼儿园精神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Stewart Cohen, Susan L.Trostle. Young Children’s Preferences for School-related Physical-environmental setting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November 1990, Volume 22 Number 6:753-766.

篇8

一、小专题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一线教师可谓真正的“草根型”研究人员。在“玩色课题”开展之初,班级两位教师也是零经验,但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教师根据班情逐步细化并明确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进行表现创造;多种形式与方法提高审美体验;积极参与玩色活动,体验玩色游戏的乐趣。明确研究总目标后,笔者又对研究内容进行方向性把握,分别针对小班玩色游戏的内容与材料、形式与方法、组织与实施制定目标:通过对生活中材料的开发和利用,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材料,激发幼儿玩色兴趣;通过趣味化、多形式的玩色游戏,探索多种形式和方法的玩色游戏;通过观察法、实践法对小班幼儿玩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进行探究。小专题研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让教师逐步积累、逐步规范,研究领域专业性得到很大提高。

二、小专题研究方法的摸索

我们主要围绕文献资料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个案跟踪法这四种常见的方法进行小专题研究,贯穿课题的整个过程。比如文献资料法,在小专题研究之初,班级两位教师认真厘清“玩色游戏”的相关概念并正确把握小专题研究方向,逐步积累和收集早期教育的核心刊物中的相关理论、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经典案例等;行动研究法:围绕玩色游戏的内容与材料、形式与方法、组织与实施三个方面开展实践性探究,不断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品位和价值;经验总结法:阶段性地进行理性总结,使小专题的研究成果既有实践应用价值又具有推广借鉴意义;个案跟踪法:教师在玩色游戏的研究过程中进行了长期的个案跟踪观察,避免用“一把尺子来衡量一批孩子”。

三、小专题教学措施策略的研究

1.创设良好玩色环境,培养玩色兴趣

首先,我们根据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生活情景化、拟人化、游戏化等多领域融合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其次,给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玩色环境、营造美的氛围。如欣赏一些中外著名大色块或有特点的作品,感受作品的意蕴,如凡・高的《向日葵》、马蒂斯的《穿时装的女人》等。另外,变换多种形式与材料,体会玩色游戏的乐趣。

2.更新、变换形式与材料,提升审美情趣

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以直接增强幼儿的操作欲望,促使他们从事创造活动。笔者在小专题研究中注意材料、玩色形式的挖掘与变换,幼儿体会不同材料的质感,同时也能接触新的技能,比如利用蔬菜的横截面进行拓印画;人工色素制作各种美食等。除此之外,我们还整合领域、实时新闻设计开展综合活动,如结合2015年世乒赛我们设计《乒宝在苏州》的玩色活动,指导幼儿利用乒乓球蘸颜料在鞋盒里进行滚画。

3.利用辅的画面,体验成功的快乐

幼儿的记忆特点是直观形象,物体或图形在形象记忆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玩色活动时,除了提供操作材料、工具外,小班活动会根据游戏情节的需要在画纸上添画一些辅助的画面、图形唤醒幼儿的相关回忆进行创造。比如,在玩色活动《五彩小鱼》中,幼儿通过两个课时的玩色活动,辅画面帮助幼儿回忆相关经验,幼儿将作品慢慢补充完整,体验自己动手制作的快乐。

4.玩色游戏与课程的融合

为了打破玩色游戏仅仅停留在“美术活动层面“的局限性,我们尝试将玩色与课程环境、班级主题相结合。在手工坊游戏中创设点点涂鸦区不仅能鼓励幼儿的作品,展现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内心世界,文化走廊的开辟将幼儿的每个阶段的作品有所保留,激发幼儿的创作、玩望。

5.抓住挑战教师的教育机制

“一日生活皆教育。”教师要学着在日常生活中去敏锐地捕捉幼儿当前的需要,避重就轻地抓住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东西。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还要注意对桌面、器具摆放的安排,对细节的关注等也都是教育机制的一部分,需要教师在活动中投入关注,及时调整。

四、反思探讨

篇9

政治思想方面:

本人在工作中任劳任怨,乐于接受各项工作任务,热爱每一位幼儿,时时谨记自己是一名幼儿教师,用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孩子,使他们健康发展。对家庭成员互敬互助,尊老爱幼;对同事以诚相待,谦虚互学;对幼儿做到: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思想上不断更新,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勤于钻研,敢于上进;工作中,我能按时上下班,从不无故迟到,早退,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积极参加政治、业务学习,做好详细记录。无论在单位还是在家庭、社会、我都能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业务学习方面:

我深刻地认识到,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教育教学观念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变革,我十分注重业务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视自己,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文化专业知识水平。园里组织的听课、外出学习等活动让我在工作思想和教育行为上得到了很多的启示,而且我也体会到在幼儿园这个团结、向上的群体中,进步是一种需要和必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利用空余的时间翻阅有关幼教方面的书籍,从中了解最新的幼教动态,学习幼教杂志上的文章,了解幼教改革的新动向,看到优秀教师的先进教育方法及时摘录下来,并同时向园内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干中学、学中干,不断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

教科研方面

因我小班教研组青年教师居多,因此,在工作中我注重发挥她们的各自优势,互帮互学,共同进步。每周四的教研组活动日,我们都会在教研组内共同探讨教育教学实践,利用教学实践关注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开展集体备课,分析教材,互相听课、评课活动,通过学习、观摩、研讨、反思等活动形式,关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激励年轻教师的不断进步。

班级环境创设方面

结合我园特色、班级主题活动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环境创设活动,注重创设适合我班幼儿发展的特色文化环境,关注孩子的兴趣点,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创设富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环境,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创设,通过幼儿的参与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特色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空间。另外,我和周老师还创设了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与彰显幼儿个性的区域活动,促进了我班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长工作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我们也总是在说,要做好一名幼儿老师,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有爱,用心去爱每一个孩子。在工作中我注重关注孩子的个性教育,以平常心来平等的对待每一名幼儿,让家长满意、放心。教育孩子不仅是老师的事情,也是家长的责任。和家长沟通是我最头疼的问题,于是我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家长写信。及时地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同时也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生活情况,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经过实践,我逐渐体会到:只要你真正的关注了他们的孩子,家长会从孩子身上看到你教育过的影子。同时,当你主动的帮助家长,诚恳的提出建议。那么,家长就会信任你、支持你,在开展班级工作时家长更会积极的配合你!

其他方面:

篇10

2021校园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安全一直是我们所重视的一个问题,那么一个班级的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该怎么写呢?总结就是对之前工作进行一次简要的回顾,找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正,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欢迎大家参考。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一

学校是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摇篮,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因此,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学校安全工作也是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要确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自护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学校安全工作的基础。所以我一直十分重视教育安全工作。

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我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位置,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对上级安全会议精神和文件都能做到及时传达,结合文件精神制定切实可行措施,认真落实。做到每天放学1分钟的安全交通警示教育,每周一次主题安全教育晨会,每月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活动、活动课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加强检查,及时整改。每天让班干部报告人数给上课的老师,实行上课点名制度。每天送路队也认真清点人数。送路队时教育学生要好好走路,不要在路上玩,要按时回家。课间,派出小卫士检查,对于追逐打闹的学生做好登记。对于不守纪律的学生,我认真做好教育工作。

今后,关注学生的生存环境,关注学生的人生安全仍将是未来学校工作的重点。我将进一步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尽心尽职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二

班级安全教育是学校整体安全系统工作的基础工程,要充分发挥安全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切实抓好班级安全工作,实现班级安全教育的“三结合”,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

一、班主任是实现班级安全教育“三结合”的中枢

班级安全工作是通过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劳动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和管理。班主任是组织和发挥班级各方面教育力量,实现安全目标,做好班级安全工作,形成班级整体育人优势的核心力量。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班级科任教师的纽带,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在具体实践中,班主任必须做到一要制定班级安全工作目标,与其他教育力量形成共识。二要落实班级安全教育的内容,这是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的保证。三要强化班级安全教育的过程管理,这是实现班级安全目标,使教育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实效的关键。

二、只有实现“三结合”,才能形成班级安全教育合力

班级安全工作是由各个方面的教育力量共同进行的。要实现班级安全工作目标,班主任必须与各科教学、班队活动、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与任课教师的学科教学结合

科任教师是班级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班级安全教育工作主要 通过科任教师把握学科特点,延伸教材内涵,拓展学生知识视野,从而达到科学、稳定和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更具有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要强化结合意识,进一步使每位教师以安全教育为已任;二是要在教学中认真探索安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不断改进结合的形式和方法,把安全教育与学科的教学结合落到实处;三是要加强班主任和科任教师的联系,统一目标,严格要求,齐抓共管,以增强安全育人的效果。

(二)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少先队组织作用,开展好“自主性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我教育。要做好这一结合,一要在传统的活动中有机地穿插渗透安全教育,如庆祝“六一”儿童节过程中,根据《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交通法》等法规中的有关内容,有目的地编排一些节目,让学生在看演出过程中受到教育和启迪。二要开展主题性教育活动与经常性训练相结合,如主题活动:“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品”签名活动,“逃生自救演练”、“学校是我家,平安靠大家”征文活动等;经常性训练:每期组织一项“雏鹰争章”活动,举行一次“消防知识”手抄报比赛,办一期“用电常识”黑板报等。

(三)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家长的影响和教育的效力是构成学生接受班级教育的基础。家长的教育作用,不仅直接影响其学生本人,而且还影响到班级整体面貌和教育效果,因此班级安全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要做好这一结合,一是建立班级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的安全育人素养。二是发挥家校联系卡的作用,做好家访工作,主动与家长联系配合,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汇报在校表现,育要求,增强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定期举办讲座,有目的地请家长参与,从而端正家长的教育思想,求得家长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整体育人氛围。

班级安全教育工作总结范文模板三

学校安全工作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本学期来结合建立学校安全,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透过明确职责,落实措施,为能够营造一个安全、礼貌、健康的育人环境而狠抓学校安全工作。

因此,做好安全工作,创造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是十分重要,学生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潜力低,大大增加了班级安全工作的难度。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班的安全,具体做法:

一、抓好了安全意识教育

树立了班级管理“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建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利用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了的安全防护知识宣传和教育使学生在主观上树立起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防患于未然。

二、抓好了生理健康教育

抓好日常教育“健康第一”加强了饮食(让学生意识到不食用发霉、发臭等变质食品)、饮水卫生(不喝生、冷水和被污染的水)和宿舍卫生(主要是做好个人卫生常洗澡、勤换衣)的监管,加强了对学生防病治病常识的宣传教育,加强了学生用眼卫生和正确书写姿势的教育,构成人人关心环境卫生、人人创设健康氛围。

三、抓好教室及环境管理

学校环境建设以绿色学校为标准,从思想意识到日常管理都从严要求,因此在班级的环境管理上也要以净化、绿化、美化、优化为要求,真正把教室环境创设为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爱校如家,提高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