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小组长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7 23:49: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班级小组长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利用小组制度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小组长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特别的岗位,直接关系到制度能否顺利实施与实施效果。许多班主任用小组制度进行班级常规管理不成功,甚至让小组制度成了制造班级矛盾的罪魁祸首,受害者中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小组长。常见的就是让小组长维护常规纪律,维护不了就记名字向班主任报告。小组长上报违纪名字,同学关系难处理;不报违纪名字,又难向班主任交差,结果往往导致小组长在同学面前、班主任面前都很难做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呢?
首先,这种方式的小组管理制度的实施目的本身就简单粗暴有问题。我们实施小组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帮助老师“管好”学生?恰恰相反,我认为我们实行小组管理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班主任将班级还给学生,实现学生自主管理,锻炼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民主意识、公民意识、服务意识,健全人格,提升修养。如果我们这样定位,我们的小组长自然就成了一个很有锻炼价值、很有挑战意义的岗位。
再次,小组长缺乏正确自我定位。小组长必须有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服务意识,或以培养自己这些意识为担任小组长的出发点;明确小组长的功能不是管,更多的是协调、指导和为大家服务;小组长最大的锻炼价值就是通过履行职责,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处理各种关系、解决各种问题,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人格修养。
在我们班,小组长不是什么官,它的职责也不是管理小组组员,更准确的理解是领着小组成员为全班服务一个星期。当然,他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是要从“利人、利己、利集体”三原则出发调整新一轮小组成员座位;在自愿申请基础上协调本组成员职责分工;一周时间内提醒督查每一个组员高标准履行职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小组值周完毕后撰写值周总结且要做成PPT,星期一班会课进行小组值周情况汇报。这是一周的基本工作,这些工作都是锻炼人的沟通能力、整体协调能力、表达能力,树立全局观念,培养自己综合素质的好机会。
当然,我们还赋予小组长一些特别权力:在班会上点评所有组员履行职责情况,提名一名最佳组员和一名一周特别推荐人物,并写一份推荐词说明推荐理由。这些权力为小组长顺利完成工作保驾护航,因为,评上优秀组员、一周特别推荐人物是年终评优的重要依据。当然,这也考验着小组长的公平、公正。我们班的小组长还有一个权利,那就是每一位担任过小组长的人都能获得优秀干部的提名资格。
下面是“行知队”组长肖腾芳的值周总结:
值周感言:
1.没有利用好今天的人,没有资格谈明天。睡觉前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我做了什么?我还可以做什么?明天我要做什么?
2.不要问自己得到多少,问自己付出了多少。
班主任短评:
肖组长辛苦了,肖组长的“组员能做的事组长不做”的思想我很欣赏,推而广之:学生能做的事班干部不做;班干部能做的事班主任不做。这可以成为我,也可以成为大家日后管理工作的指导原则。
我们班上实行小组值周制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大家学会承担责任,培养大家做事的专心、用心、细心和责任心,我希望每位同学不要浪费这样的学习机会、成长机会。
祝贺受到表扬的每一位同学!感谢行知队所有组员的倾情奉献。
篇2
一、带班期间我所做的工作如下:l)b|VWF [此资料转贴于学习网报告总结工作总结 ]Gzu521.coml)b|VWF
1.细心观察,做好带班准备
从7月8日带班后,我就上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文章,如:《班主任兵法》等,还在博客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以更好的借鉴各位同行的带班经验。
经过假期一段时间的带班,我给自己制定了“细,严,勤”的管班原则,每天早上7点20分,下午2点15分都站到教室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校,亲自查学生的迟到,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对哪些学生经常迟到就做到了心中有数,我又抽没课的时间巡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对哪些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有了了解,轮到我班大扫除的时候,我和学生一块打扫,又让我知道了哪些学生爱耍奸溜猾,根据这些情况为我开学制定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业有成的必要条件,而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创造,班主任能做且必须要做的就是搞好协调。从建班的那天起,我就给学生灌输要有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让大家成才的思想。一直坚持让学生撰写《班级日记》和《班级日志》,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好带班钱的准备。
2.加强班干部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经过假期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班同学不管是表现好的还是调皮的对座位都很在乎,抓住这个心理,把排座位和班级管理挂钩,班干部优先,其他同学排座位根据学习成绩加表现。实行“班干部承包制”,班干部分别负责几个小组长,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即小组长是本组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本组的卫生打扫,负责本组的作业收缴等,每周在班会上进行一次评比,选出最好的组,最差的组,若是班干部管理不善或是组长管理不善给其一周整顿的时间,仍不见效,根据情况撤销其班干部或小组长,另在班内选,其组员罚多打扫卫生一天。若是连续两周都被评为最好的组,管理者得小礼品(中性笔一支或是笔记本一本)并奖励其所在组免值日一次,这样逐渐形成了相互监督自己管理自己的风气。
3.充分发挥小组长管理机制,是班级管理有序化
除了让纪律班长强抓考勤,上课的纪律外,根据各组情况,让小组长兼任课代表或者是各种监督员,有作业监督员,卫生(教室,宿舍)监督员,值日班长监督员,早读监督员,每个小组长负责一个时间段,监督每天当中的一两件事,并且坚持抓,慢慢地使管理变得有序化。
4.每周一次的班会
每周一次的班会,有个小组长安排包括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各小组长先写好班会计划书于周二早上交班主任提出建议下午班会课具体执行,由组织委员记录每次班会情况并按要求打分,计入小组长考核内。班会常规内容:班内互评,班干部班主任上周情况小结及本周任务(一周班会针对一个具体影响较大的问题),把班会开成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班会。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采用与家长共同撰写教育日记和家访的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到家校合一,使管理统一化,更有效化,在本学期的尝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后还会继续坚持。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班级的凝聚力还不够强,还有待于增强。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学生纪律散漫,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苗头明显,以后我准备组织互帮互学小组,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2.学习管理信心不足。
篇3
一、带班期间我所做的工作如下:
1.细心观察,做好带班准备
从7月8日带班后,我就上网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文章,如:《班主任兵法》等,还在博客中写下了自己的体会,以更好的借鉴各位同行的带班经验。
经过假期一段时间的带班,我给自己制定了“细,严,勤”的管班原则,每天早上7点20分,下午2点15分都站到教室门口迎接学生的到校,亲自查学生的迟到,这样虽然辛苦一点,但是对哪些学生经常迟到就做到了心中有数,我又抽没课的时间巡查学生的上课情况,对哪些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有了了解,轮到我班大扫除的时候,我和学生一块打扫,又让我知道了哪些学生爱耍奸溜猾,根据这些情况为我开学制定有班级特色的规章制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业有成的必要条件,而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创造,班主任能做且必须要做的就是搞好协调。从建班的那天起,我就给学生灌输要有好的学习环境才有可能让大家成才的思想。一直坚持让学生撰写《班级日记》和《班级日志》,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的情况,做好带班钱的准备。
2.加强班干部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
经过假期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班同学不管是表现好的还是调皮的对座位都很在乎,抓住这个心理,把排座位和班级管理挂钩,班干部优先,其他同学排座位根据学习成绩加表现。实行“班干部承包制”,班干部分别负责几个小组长,实行了“小组承包制”,即小组长是本组的第一负责人,负责本组的卫生打扫,负责本组的作业收缴等,每周在班会上进行一次评比,选出最好的组,最差的组,若是班干部管理不善或是组长管理不善给其一周整顿的时间,仍不见效,根据情况撤销其班干部或小组长,另在班内选,其组员罚多打扫卫生一天。若是连续两周都被评为最好的组,管理者得小礼品(中性笔一支或是笔记本一本)并奖励其所在组免值日一次,这样逐渐形成了相互监督自己管理自己的风气。
3.充分发挥小组长管理机制,是班级管理有序化
除了让纪律班长强抓考勤,上课的纪律外,根据各组情况,让小组长兼任课代表或者是各种监督员,有作业监督员,卫生(教室,宿舍)监督员,值日班长监督员,早读监督员,每个小组长负责一个时间段,监督每天当中的一两件事,并且坚持抓,慢慢地使管理变得有序化。
4.每周一次的班会
每周一次的班会,有个小组长安排包括每两周一次的黑板报,各小组长先写好班会计划书于周二早上交班主任提出建议下午班会课具体执行,由组织委员记录每次班会情况并按要求打分,计入小组长考核内。班会常规内容:班内互评,班干部班主任上周情况小结及本周任务(一周班会针对一个具体影响较大的问题),把班会开成解决问题的实事求是的班会。
5.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采用与家长共同撰写教育日记和家访的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做到家校合一,使管理统一化,更有效化,在本学期的尝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后还会继续坚持。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班级的凝聚力还不够强,还有待于增强。
集体是在活动中产生的,大集体如此,小集体也一样。学生纪律散漫,个性强以自我为中心苗头明显,以后我准备组织互帮互学小组,学习上好生带差生;纪律上互相提醒;劳动生活上互相帮助。通过活动扩大班干部在同学中的积极影响,通过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2.学习管理信心不足。
篇4
关键词:小组建设;班级管理;策略
一、研究的意义
班级小组建设就是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奋斗目标,完成学习、活动任务。小组建设对班级管理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它是打造有效课堂的有力支柱(“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导学案、课堂评价标准),让教师从传统课堂教学的重担中解放出来。
2.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好处:
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研究的原则
小组合作学习也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过程简要地总结和评r。
主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激励性原则。
三、研究的内容
通过小组内学生间的互助及各小组间的互动,改变学生过于单一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研究的步骤
第一步骤:如何分组
1.分组的方法。
以学习成绩为主,将全班学生分成均等的A、B、C三个等次,在此基础上将各等次的学生平均分成四或六个合作小组,小组内成员座位最好对面而坐,使对面左右都能结成学习对子。
2.课桌摆放。
按东西走向摆放桌子,两两相对摆放,紧紧靠在一起,整体看上去四列两大组,中间有过道。每组桌面上除放当节课的学习用具外,其他一律放到桌内或书架上,确保学生能无障碍交流。
3.选好小组长。
每组设大组长一名、学科组长若干名,保证人人有责任,人人要参与。
第二步骤:文化建设
加强合作学习小组内的文化建设,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合作的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1.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
2.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如,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挑战自我,团结第一;快乐大本营,天天好心情;行动,才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等。
3.制作组徽――有绘画创作特长的小组可以尝试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第三步骤:确定教学模式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学生在校时间缩短了,这对于学生而言,极大地减轻了他们的学习负担、课业负担。但对于教师而言,就必须向课堂要质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只有这样的课程改革,才是基于现实基础上的成功改革。于是,李校长决定以科研课题为切入点,也就是以课题的形式解决上述问题,让课堂教学减时提质,让教师减压提效,探索一条适合我校学情的教学模式,“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第四步骤:明确小组长职责
1.及时主动地向班主任、任课老师汇报工作,领取学习任务。
2.要组织组内成员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自主学习任务和各项作业,组织组内帮扶辅导,督促学习对子互纠互查,改正错误。督促完成作业不积极的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协助教师做好辅导工作。
3.要组织、带领全组学生开展课内外合作学习,并检查本组成员自主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帮助小组成员解决疑难问题,同时通过组间交流解决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
第五步骤:班级常规化管理
1.建立小组长例会制度。
每周周末由班主任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总结一周工作取得的成绩,解决小组一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周的工作要求,并把小组长会议的主要内容在下周一班会课上进行通报。
2.建立小组考评制度。把各小组的主要工作进行量化考核,一周一小结,一月一总结,表彰优秀者,鞭策落后者,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周评价评出:展示之星、合作之星、进步之星、专业之星、优秀个人。
学期评价评出:优秀小组。
第六步骤:对组长强化培训
1.加强思想教育,让小组长们明白,自己当上小组长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小老师”,应当发挥老师的职能和作用。
2.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敢于放手,善于放手,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开展小组建设和班级管理工作。
五、研究补充说明
1.小组建设要稳中求变。
一个学习小组确定后,尽可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但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必要的时候可视情况进行调整,但最好不要推倒重来,这种变化包括组员之间的调整、组长的调整,使小组活动能够有序、持续地开展。
篇5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使全园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园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园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园 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幼儿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全体幼儿。
3、时间:2010年6月11日(周五) 上午9:10。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教职员工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园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进行一周时间为幼儿教会紧急避震的正确方法,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3、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赵xx
副组长:梁xx
成 员:全体教职员工
信号员:涂xx
(2)教室室内指导组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幼儿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幼儿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幼儿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县体育场。
③、班主任和配班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幼儿园大楼
一、一层之间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二、二层之间 具体安排见疏散演练表
职责:
①、合理调节幼儿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②、处理幼儿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拍照:毛xx
(5)救护:胡xx 吴xx 姚xx 夏xx (地点:体育场中央)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小朋友们,xx县幼儿园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请各班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电铃一分钟持续)。
2、保育老师或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小组长)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幼儿“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幼儿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幼儿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保安立即打开幼儿园大门,各班把全部通道门打开,中二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楼1号安全通道(大门对面的安全通道)、小一班小组长迅速检查二号安全通道(厨房门口通道)有无障碍物。
4、1分钟后,进行检查并记录不足之处。
5、2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三声短电铃)。
6、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幼儿,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幼儿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地从教室出来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2、各班演练撤离路线如下:
大大一班、大一班、美术班、小一班、大二班幼儿从二号安全同通道跑向体育场,到体育场指定位置集中,并抱头蹲下。
舞蹈班、大大三班、中二班、大大二班、中一班、小儿班幼儿从一号安全通道跑向体育场指定点集中,并抱头蹲下。
3、5—10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组织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七、演练注意事项:
1、对不能参加演练的幼儿,班小组长提前向总指挥报告。
2、分班演练时,班小组长要教育幼儿首先要冷静,稳定幼儿情绪,有序地组织幼儿从撤退路线迅速撤离。
3、全园演练时间可能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
4、全园演练前5分钟,演练指挥小组所有成员、各教职工必须各就各位,如有幼儿摔倒,可立即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事故、踩踏事故。
5、全园演练时,演练撤离时不分班级先后,幼儿上下楼梯时可以不排队。
6、疏散引导小组、当节任课教师、班主任、其他业务人员在就近楼梯口旁边指挥幼儿撤离,杜绝拥挤踩踏事故,直至最后一名幼儿离开后才能离开,离开前由各楼层负责人检查所负责楼层及教室是否有人。
7、演练期间,任何教职工不得离校。
8、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立即报告总指挥,第一时间启动《特大灾害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八、演练总结
1、请领导小组组长赵园长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xx县幼儿园
2010年5月22日
教室内应急避震检查指导小组分配表
一楼:刘xx 小(1)、大大二班、大二班
周xx 中一班、小一班
二楼:黄xx 大一班、大大一班
张xxx 中二班 大大三班
紧急疏散小组站位分配表
一楼:涂之康负责一号疏散安全通道。
二楼:黄慧玲负责二号疏散安全通道。
篇6
一、民主推荐组长,把握成员思想动态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重中之重要先选任出合适、尽职的小组长。
虽然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了如指掌,但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影响力、凝聚力的把握还是不够全面的。我一向认为最了解学生的还是班级里的同学。所以,可以由学生先提出,班里按人数分成小组,由小组成员推荐,最后要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商议,再汇总个人意见确定。
二、明确组长职责,推进小组合作有效实施
当小组长确立以后,教师就组织召开组长会议,使每位组长明确他们的职责。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角色;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每周公布、总结一次,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并及时收齐上交;6.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等等0
三、丰富交流形式。让每位组员都动起来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被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等等。小组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的单一舞台型走向“师生搭台师生唱”的小组合作型。当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学生搭台学生唱”。为了动员全员参与,我要求小组长在每次交流时,都先由小组里学习相对弱一点的6号同学开始表达见解,然后由5号、4号质疑或补充,较强的其他成员再解疑、补充,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四、计划步骤实施,提高合作学习科学性
第一步“学”:学生进行自主预习,根据《教学案》,先自主学习,再组内一对一相互检查,然后教师进行口头或书面检测,检测内容都在教学案上,一般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如生词或短语,要求人人过关。反馈方法可以是教师抽查每组一名后来居上生,如果过关就给小组插红旗。根据教材内容,针对重难点还可以设计一些选做讨论题。教学案上的知识掌握后,再学习课本知识。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疑难问题,相互解答,教师巡视做必要的指导和解答。教师把应该板书的重点难点,疑难解析都打在教学案上,以备学生学习参考。
第二步“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对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引导、指导和教导。
第三步“练”。进行课堂巩固练习,也就是学以致用或实战演习,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教师每组抽取一名中等生当堂批阅,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其余的小组内讨论、互批,完成好的小组加分。
第四步进行课堂小结,小组自我完成。
第五步达标测试,我们称为小试牛刀,我能行!限时完成,小组交换及时批阅,老师抽查,给最好的小组加分插红旗。其中有一部分题目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优秀生选做A层,中等生可以选做B层,基础差的学困生可以选作C层,以示公平。
篇7
【关键词】小组合作教学 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和小组长评价
一、小组长的培养
小组长是小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小组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建设的成败,有的班级小组建设不到位,关键是小组长没有担负起责任来,全组还处于一盘散沙的局面,从而使小组建设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于是选择一个好组长就成了老师最头痛的一件事,选出来的组长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一些老师就开始抱怨说:我们班没有几个能胜任组长的。其实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真正好的组长不是选出来的,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老师培养出来的。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组长现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潜能的开发与培养。我们往往是把“选组长”这一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而又把“培养组长”这一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在我们班里选的组长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学习成绩,这是为以后的互助合作学习做准备。对于组长的培养,老师要有耐心和爱心,这是一份相当细致而又坚巨的任务。我的大致做法如下:
1.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小组明确担任组长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培养与锻炼,只有这样才会使自己变的更加优秀,应该好好的把握这样的机会。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小组建设成败的关键。我们做老师的可能都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选出来的组长突然有一天来炒你的鱿鱼,说自己干不了。或是说自己不愿意干了。我们班就曾有一个这样的事例:有一天,六组组长王思琪哭丧着脸走进办公室,她说她不想当组长了,因为组员都不听她的,还合伙不理她。我就这样去开导她,我说“世界上可以说有两种人,一种是管理者,一种是被管理者,可人人都希望自己是管理者,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胜任管理者的岗位,管理也是一种能力,既然是一种能力就需要去培养,去锻炼。难道你想失去这样的机会吗?正因为你学习成绩优秀,所以我才给你这个机会,想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全面发展学生。”从此之后她也有自信了,把自己的小组组织的很好。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小组长的思想工作,让他知道当小组长是一次锻炼的机会,是他施展自己才能的舞台。这样他才能积极主动的去管理自己的小组,真正成为小组的主人。
2.明确小组长应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诚实、刚正、以身作则。
3.明确小组长的职责:在以身作则的基础上,对组员的学习、行为、思想等进行监督、督促和指导;把一切不良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灭在小组内部;按时参加小组长例会,在同学和老师之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起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作用。
4.制定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对本小组内出现的一切问题负责,必须在第一时间内通知老师,老师根据小组长在这一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加减分处理。
二、如何评价小组和小组长
这是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能否有效运行的保证。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个详细科学的评价标准,就会使小组竞争陷入混乱的状态,所以小组建立后就必须出台一个详细科学的评价标准,那么如何做到详细和科学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定时召开小组长会议。一般情况下,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小组长会议。会议议程大体是:各组组长汇报本组情况;优胜小组长介绍自己的管理经验;最差组组长提出自己在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其他组长集体讨论解决该问题的办法;教师做总结并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效果还真的不错。大部分的组长都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
2.量化的数值要小,不益过大,这样才能使学生感觉分数的珍贵,也容易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一般以0.5和1分这样的数值为益。如果分值差距很大,后面的同学使劲追也追不上,他们就会有“破罐子破摔”的思想,干脆放弃了。
3.加分和减分要并重。不能只制定减分的标准,更要制定加分的标准,让学生对量化更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加分,如果一节课下来,一个问题都没回答的同学就要减分。并且回答问题越多,得到的分数也越多。老师布置的作业,认真完成而且没有错误的同学可以加分,而书写较乱又有错误的同学就要减分。这样坚持时间久了,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就养成了。
4.学习要和其它方面并重,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不好的学生要兼顾,这样学习差的学生才有可能在量化分数上超过学习好的学生,学习好的学生也才有危机感。如制定一些思想、品德、行为方面的加分标准,这更能激起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的积极性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篇8
1、自主管理,形成习惯。
(1)设立记事本。在记事本上把每天的语数英作业以及事情分门别类的进行记录。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打一个勾,每天睡觉前做好检查。
(2)对照学校规矩进行自管。
每天的课前准备、位内清理、地面卫生,都要有自己先做好整理检查。起初孩子们容易忘记,我就把这几项写在黑板角上,眼操之后,学生自动对照整理。现在已经形成习惯,即使我不在教室,学生们照样做的很好。
(3)自习要求自管。
我对学生的自习要求六个字“不回头,不讲话”。只要做到这六个字,就可以得到纪律加分。
(4)课堂听课自管。
“注意倾听、多多动脑、积极发言”,就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5)参与集体活动自管。
在集体活动时要求学生以集体为中心,把自己放在边缘,修饰好边幅,做好装饰,班级自然会人前靓丽。
自管要求和评价体制并驾齐驱。精神和物质奖励同时存在,对学生的点滴进步都予以及时的表扬鼓励。尤其是借助这学期学校开展的导航星活动,激发学生的争星积极性,大部分学生在自我管理方面做的更加出色。我班蒋志敏同学在期末总结中自豪的说:我这学期没有为班级扣掉一分。
2、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互相监督、协作,互相评价、促进,使学生们的集体观念、协作精神在自主管理的同时得到渗透和发展。
(1)小组制度,组长负责制。
在两年的管理过程中,逐渐形成有学习小组长、纪律小组长、生活小组长。学负责检查作业,负责组内学困生。纪律组长负责监督组员的自习课、科任课的组员表现、生活组长则监督杂事,诸如课前准备、个人卫生等。针对鞋套学生总是忘记带的情况,实行了生活组长负责管理之后,几乎没再出现学生没有鞋套上课的情况。
(2)组建班委,凝结集体。
这学期里学生全部入队后,进行了班委的选举。对班委的培养正在进行中。
篇9
【关键词】 小组长,不等式,最值,单调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4-004-01
对学生的教育而言,小组合作对于学习具有独特的意义,在学生的身心发育上有积极的意义。为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锻炼自己,学校积极为其开办各种活动,在团结团队活动上,多多的响应号召进行学生的教育教学培训。而小组长在小组活动上就具有其自身的体育素养,在团队合作上可以带领自己的小组进行比赛,不仅能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还能帮助其他同学。
一、 小组长在体育教学中的特点
在班级大环境下的授课方式,分为几个小组进行授课。在改变原有教学策略的同时,学生的接收方式也随之改变。学生是接收知识的主体,在提倡教育生命力的同时改变原有的传统授课模式,保证学生更轻松的接受。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主要是在形成的学习氛围、教学形式、评价依据相关方向进行组合。
在小组的组建方面,体育老师应结合个人情况进行,互补的配成小组成员。营造一种各个小组实力相当的积极氛围,而且保证各小组在绝对公平的条件下进行评比。因为处于事态不是很明显的发展趋势中,所以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赢得胜利,为了争取属于个人的集体荣誉感,就可以透过组员间的互相帮助,最后完成小组任务内容。
在由若干学生组成的小组中,为了与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应,承接原来教育教学工作的优点,把重心放在对大部分同学的教学上。现利用小组教学将同学按照其在组内的差异安排相关的任务,这样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能更好的起到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小组长,其要负责带动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活动参与热情。而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赋予了学生体育活动的自由性,以及充分的学习热情。组内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心得体验,为如何提升小组的成绩发表自己的感想。成绩评估会根据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开展,而不是对个人成绩进行评估,这样很好的带动同学的团结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对集体荣誉感的重视程度使学生了解走向未来的人际关系方式。
二、 体育教学中小组长学习方式的问题
(一) 应付老师,形式上的合作
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是与小组成员之间关系不紧密的原因,或者是跟小组长的带领有很大联系。因为一个技术较好且领导能力强的组织者具有在组织活动上带动全体成员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甚至有奉献精神,愿意或协助同学完成任务。同时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是很适应,事先缺乏对学生们的自身性格的了解,随意分配小组,组织活动上安排不合理,导致同学们配合度低。最终教师无法真实掌握学生们的心理变化,并且无法达到合作的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各个小组间的水平相互稳定。
(二) 班级人数较多,不适合分组学习
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这样不利于小组的平均分配,因为同学们在体育能力上良莠不齐,可能导致一个小组内的成员过多的问题。小组合作的相互方式,是根据小组学习的任务和目标进行安排与创建的。对于每个组员的表现也不能利用小组的整体形象进行评价,应在小组的范围下,考虑个人的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任务,需要教师在创建活动时提倡小组合作完成,而不是单一个人的完成,最终使得学生明确合作和协同才是整个活动中的重要原则。
小组合作中小组长的设立,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手段,但在实际教学方法中仍存在不足,所以在接下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多与学生们进行沟通了解。把小组长这种体育教学方式融入到课程改革中,让学生们通过学习体育来了解自己,并懂得自身存在的不足和性格缺陷,最终学会成长。为今后高中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实现有效的途径,让教师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最后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育方针。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玉祥.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J].学生之友(初中 版)(下),2011(05).
篇10
一、“绿色教育”
促进学生从个体学习走向小组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总是以排排坐的方式就座,形成了整齐划一的秧田式课堂结构,其特征就是所有的学生面向黑板,构成了以讲桌为中心的课堂文化,这使讲台也必然成为课堂的中心。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总是站在讲台上进行授课,学生自然成了被教授者或被学习者,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思维的方式完全由教师来掌控,课堂效率基本上也由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教学艺术、敬业精神等决定。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彼此之间相互独立展开竞争,不能构成信息时代所倡导的学习共同体,与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相去甚远,学生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竞争和合作,个体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把学生的学习异化为考试分数。
如果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建立起小组学习,将个体学习变成合作学习,每个学生不仅代表自己,更重要的是代表小组的一个分子,学生的学习状态必将影响小组内的学习效率和团队竞争,学生的价值是对小组的贡献。因此,小组学习的评价不是以个体进行,而是以团队为主。在这样的班级中,任何一名学生必然要担当起团队的某个角色或某些责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的有效性和自觉性。
日本教育学会原会长佐藤学长期关注课堂学习的研究,特别是针对小组学习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观点:“倘若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构筑起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没有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并同教师合作推进课改,学校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改革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改革学生的学习环境和评价方式,以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二、完善小组建设有助于“绿色教育”的落实
如何将一个班级的个体学习变成学习体,“绿色教育”倡导构建学习型小组,挖掘学生的潜能,其意义就在于遵从了21世纪信息时代人才的发展模式,把合作学生与探究学生落实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合作与探究成为学生的一个思维习惯与生活习惯。这样的学习小组具有如下特征。
一是学习小组的构建。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情况,先将班级学生分为上中下三个层次,然后再进行分组,每个组以6人为宜,基本上是上中下各2人。这样可以保证学习小组之间的实力基本相当,真正构建起能够进行有效竞争的班级学习共同体。二是小组内的制度建设。根据个体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推选出一名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其职能是组织管理小组的日常工作,同时可以再设立一名副组长,保证小组管理层的权威和实力。三是小组命名的要求。组名要有激励作用,内涵丰富,能够长期让组内成员解读并成为小组的灵魂,给组员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并且通过组长每学期在全班的解读,提升小组成员的荣誉感和团队意识,形成小组凝聚力和学习力。四是小组常规建设。要对组员进行有效的分工,让每位组员都能担当起一定的责任,如建立学科组长,日常学科的管理由学科组长负责,相当于小组的科代表一样,目的是明确组员责任,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增强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还要设立小组内的行政职务,以保证小组日常评价。五是建立小组的标志和章程。围绕组名设计组徽、组训、组规,目的是起到凝集团队作用,让各组在平时的班级评比中赢得同学的认同和肯定。组徽可以反映出小组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也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爱美意识。组训是小组的灵魂,通过解读组训可以让小组成员产生一种神圣感,激发自己的小组荣誉感和集体观念。组规就是小组的规范,是班规的一个有效解读,也是保证小组高效发展的有效方式。
三、小组科学有效的评价
与管理使班级走向卓越
小组建立以后,其学习目标的落实必须依托常规评价,因为通过评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小组的合作意识和小组间的学习竞争力,促进个体学习和发展成为团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小组的有效评价从以下方面实现。
一是小组日评。小组日评主要是通过小组长和小组的助理来完成的。评价的主要项目是学生的常规学习活动,如每日的考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导学案完成情况等。通过小组长的检查和小组长组织的检查汇报进行评价,并记录小组台账,作为小组日常考核和评价的依据。同时在评价中体现自主管理理念,首先让助理汇报检查的结果并进行组内的展示和通报,然后由责任人进行说明,确保成绩要实现表扬和认同,并记录在小组台账上。对于没有遵守班规和组规的组员,由本人进行解释,助理提出处理意见,小组内形成统一的处理结果,也记录在小组的台账上,使学生的“小节”及时得到校正和约束,实现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效管理。
二是班级的周评。班级每周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式,主要评价项目是小组一周内日常活动的竞争和评价,目的是强化班级的团队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高效共同体。评价主要由班干部利用周五的周班会时间进行,并把评价结果展示在班级的公示栏内,以促进各组的学习和合作,帮助小组发现常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表彰和肯定班级的优良传统、好人好事并及时纠正班级的共性问题,促进学生的有效行为规范,以保证小组学习活动民主、及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