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11:3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专业技术考核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时间安排
2011年度小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工作从6月开始,10月底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6月到7月上旬):各县区开展岗位核定,组织实施拟晋升人员上示范课,填报评审表及相关材料,研究审定推荐上报晋升人员名单并进行公示。
第二阶段(8月上旬):各县区报送材料,市上对材料的完整性、规范性进行初审。
第三阶段(8月至10月初):分别召开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和小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审会,评委对上报的材料进行审核、评议,量化打分,投票表决。
第四阶段(10月底前):向省、市职改部门报送通过评委会表决的材料。
各县区及局属单位的小学高级、中学一级、中学高级教师职务评审相关材料,均须在8月10日前一次性报送市教育局人秘科,逾期不再受理。
二、上报材料
(一)个人申报材料的种类。
每一位申报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的人员,都应报送下列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每人填写一式三份。填写中应注意将任现职以来的主要专业技术工作业绩(包括个人专著、教研教改成果、主要教学内容及成绩等)逐年逐项载明。
2、《专业技术人员晋升综合考核登记表》(一式二份)。县区职改部门须在“任现职以来考核情况”和“综合考核结论鉴定”栏签注考核结论和审查意见并加盖公章。
3、《教学人员任课情况登记表》一份。本表由学校统一填写,教导主任、校长签字(如申报晋升职务者系校长的,还须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签字盖章),学校盖章后方可视为完整、有效。
4、示范课(公开课、观摩课)教学情况记录表。
5、推荐晋升人员校内公示证明(一人一份,注明公示时间、范围、反映,校长签名并加盖学校公章)。
6、申报人如系初中、完小正副校长,须同时附送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合格证》。
7、申报人已发表或交流的最高层次论文1—4篇(必须是原件,复印件不予认可。具体篇数和论文教研要求按省上有关文件规定,教研单位人员至少报送4篇)。可增加报送能代表个人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包括个人主持、独立或参与完成的课改、教育教学研究、多媒体课件等。
8、教育教学综合业绩考核表一份(附表样)。重点记录教师、家长和校委会评议的结果,学校对其任现职以来的思想政治表现和工作业绩进行认真、全面考核,对师德师风、班主任工作、教育教学效果作出鉴定。
9、个人工作业绩报告或思想工作总结一份。
10、有关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包括:
(1)教师资格证;
(2)学历证(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历证书);
(3)现任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
(4)现任职务聘任书;
(5)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如本人已接受继续教育且成绩合格,但尚未领取证书的,由市、县区职改部门出具书面证明材料)
(6)奖励(荣誉)证书;
(7)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证;
(8)计算机考试合格证(免考人员必须附身份证复印件)等。
各县(区)教育局、局属各单位要对原始证件的真实性、合法性、有效性负责,并确定专人对复印件与原件核对无误后,在合格复印件上签名、签注意见和审核日期、加盖公章,方视为合格、有效。无审核人签名和县区教育部门盖章的一律不予认可。
上述材料必须真实、有效,有涂改、伪造、变造及弄虚作假者,视为无效材料,一经发现,取消其参评资格,情节严重者,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有关教师职务申报的证书原件,市教育局接收材料时与复印件核对无误后,退回各县区教育局统一保存至此次评审工作结束(其中,考核登记证、继续教育证、计算机合格证原件、论文原文随材料上报,其它材料报送复印件)。省、市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管理部门和评审会议,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阅。
(二)县区统一报送的材料。
各县区在报送教师个人申报材料的同时,须报送以下材料:
1、分别报送中学高级、中学一级、小学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花名册一式两份(样表统一在汉中教育网下载,不得修改表式及各栏大小。下载地址:)。同时用U盘报送该表电子文档或发送电子邮件。邮件地址:
2、报送本县区教师职称评审材料分专业统计表一份。
3、报送对所有推荐人员的农村任教、支教情况认定的专文一份。须载明姓名、现在学校、在农村任教或支教学校及时段。必须是教育局领导签发(局属学校由校长签发)的正式上报文件。
4、本县区推荐申报人员公示结果说明一份。写明公示时间、范围、结论,县区教育部门盖章。
(三)材料送交程序。
各县区报送材料之前,应与市教育局人秘科电话联系确定时间,以便安排初审;个人申报材料和县区统一报送材料,必须齐全,否则,为不合格材料,不予接收。
三、有关事项
1、关于考核结论问题。按照市职改办《关于贯彻执行省人社厅<关于加强当前职称改革工作的十条意见的通知>相关问题的通知》(汉职办法[]44号)要求,申报中级职称,仍继续执行综合考核结论必须为优秀的规定,其前提是任现职以来近两个聘期(一个聘期按3年计算)内必须有两个年度考核为优秀,其中不得有年度考核不合格。如近两个聘期内年度只有一个优秀,其他年度考核均为合格,获得县、区级政府和市级部门以上奖励(综合奖、单项技术成果奖),在申报中级职称时可以按年度考核优秀对待。一年中多次获奖者,只按当年考核优秀对待。
2、关于示范课问题。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局属各单位要按照《汉中市晋升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观摩课(公开课、示范课)的实施意见》(汉教发[号),制定实施方案,统一安排、组织本辖区或本单位所有申报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上好示范课,并组织专家进行认真评议,评议结果作为晋升职务的重要依据。市教育局、职改办将对上示范课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关于教育教学评价。对申报晋升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和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的教学效果评价,按照《汉中市晋升中级以上教师职务人员教学评价的实施意见》(汉教发54号)进行。尤其要对是否担任班主任、是否开展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及效果做出认定和评价。
4.关于工作量问题。申报人员工作量指学年实际完成工作任务量,统一折算为年度总课时量填报。教研人员须按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要求,将下基层指导工作、上示范课及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完成情况在评审表中逐年详细填写。
5、关于小学高级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职务问题。必须严格按申报条件、岗位设置要求推荐小学高级教师参评中学高级教师人员,汉台、南郑、城固、洋县、西乡、勉县每县区可申报2名,其他县可申报1名。
6、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问题:根据《陕西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原汉中市人事局《关于开展全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试行)》要求,从2011年起,专业技术人员每年完成继续教育情况将作为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称的必备条件之一。凡未完成规定学时学分者,不得晋升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7、关于破格晋升问题。中小学优秀中、青年教师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执行陕西省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和省、市人事部门有关文件,按要求报送有关材料,并上报专门的推荐报告。对超过破格晋升年龄或符合正常晋升条件的人员,不得按破格报送。
8、关于公示的问题。职称评审工作是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热点敏感问题,增强职称评审工作的透明度是搞好这项工作的重要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在评审工作开始之前,要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职称评审工作有关政策规定,公开本次评审工作的岗位职数,在学校评委会召开之前公示(一周)每位申报人所提供的评审材料,接受群众监督。评审工作结束后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再向群众公示。对于在评审工作中群众反映意见比较大的人和事,学校应该认真研究,对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对其中确有弄虚作假的,按职评工作有关规定处理。
9、关于计算机合格证问题。未取得计算机合格证的人员一律不得推荐上报。符合免试条件的依据身份证载明出生年月计算是否符合免试条件(报送身份证复印件)。
10、从事学校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的教师,可按照相应层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申报教师职称。
四、工作要求
1、加强政策宣传。各县区和各个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和教师了解教师职务评审工作的政策规定,认真解答教师在申报教师职务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始终坚持政策宣传在先、思想教育在先、化解矛盾在先、理顺情绪在先的“四在先”原则,引导教师不断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诚信意识,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教师职务评审工作。
篇2
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最新版全文第一条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水平,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79号)及其他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指对通过参加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一级教师、二级教师、三级教师岗位竞争推荐,拟聘任到相应职务等级人选的品德、知识和专业水平是否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的综合评价,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
第三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必须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不再进行岗位结构比例之外、与岗位聘用相脱离的资格评审。
第四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坚持以人为本,本着客观公正、公开透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实行同行专家评价,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
第五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实行分级管理。正高级教师由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评审,评审结果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备案;其他等级教师职称评审按《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由相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教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认真组织实施。
第六条 申报评审中小学教师职称,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必须符合《安徽省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规定的标准条件和要求。
第七条 中小学教师申报评审职称,须个人提出申请,按要求填写《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申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人员简明情况登记表》,并如实提供相关申报评审材料,申报材料具体要求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鼓励中小学教师向基层流动。经所在学校(单位)和拟聘学校(单位)同意,主管部门批准,中小学教师可跨校申报、竞聘。
第九条 学校(单位)根据岗位空缺数量和工作需要,按一定比例差额确定参加竞争推荐人选,并组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未被聘用的和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符合岗位条件且教育教学成绩突出的教师均可参加竞争推荐。通过竞争推荐,已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可由学校(单位)直接聘用;未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须通过职称评审后再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
第十条 学校(单位)成立以同行专家和一线教师为主的推荐委员会(一般不少于7人),对参加竞争推荐人员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推荐意见。
第十一条 学校(单位)根据推荐委员会的推荐意见,结合参加竞争推荐人员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按拟聘岗位数量或分配的推荐数额,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
第十二条 申报人所在学校(单位)对通过推荐拟参加评审的人选申报材料进行审查核对,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及时送呈报部门。
第十三条 申报材料经用人单位审查确认后,按下列规定呈报相应评审委员会,并出具委托评审函。
(一)三级教师、二级教师申报材料,县(市、区)以下所属学校(单位)的,由其主管部门呈报;市属学校(单位),由申报人所在单位呈报。
(二)一级教师和高级教师申报材料,县(市、区)以下所属学校(单位)的,由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呈报;市属学校(单位)的,由主管部门呈报。
(三)正高级教师申报材料,由省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教育行政部门呈报。
第十四条 呈报部门应对评审材料进行认真审查,严格把关,按照申报评审材料的要求及时呈报到相应评审权限的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
第十五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根据有关要求受理申报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制定评审工作方案,经评审委员会授权组建部门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评审前应组织专人(须有一定数量的同行专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核实,符合规定要求后,再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不符合要求的材料不予受理。
第十六条 中小学教师职称实行评审委员会评审制度。根据评审的需要分别组建和调整正高级、高级、中级、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及评委库。其中高级、中级、初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及评委库组成按我省现行有关规定执行。正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由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授权组建。
第十七条 各评审委员会应结合实际,采取科学、有效方式对申报人员进行综合评价。
第十八条 评审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简要汇报准备工作情况;
(二)学科评议组成员或评审委员会委员分组审阅评审材料,集体评议讨论,提出初步评议意见;
(三)专业(学科)评议组或评委会委员向评审委员会汇报评议情况;
(四)评审委员会全体委员审议,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第十九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应在评审工作结束后15日内将评审结果按职称管理权限上报相应审批部门审批。
第二十条 评审委员会办事机构写出工作总结、会议纪要等,对评审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按要求整理好有关评审材料,及时报送核准。
第二十一条 对经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人员实行公示制度。审批部门对评委会评审结果进行逐一审核,并通过网络等有效形式向社会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
第二十二条 对公示无异议的,或公示有异议经调查核实符合条件的,由相应审批部门核准公布。评审未通过的人员,当年度不再重新召开评审会议对其进行复议,也不得再改报其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二十三条 对经核准公布,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表》存入本人档案。
第二十四条 改革期间暂不实行破格申报评审。其他未尽事项,按照《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组织管理暂行办法》(皖人发〔20xx〕80号)、《安徽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实施细则(试行)》(皖人发〔20xx〕81号)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小学可参照本办法组织教师参加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6)11-0050-04
一、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界定
“双师型”教师是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而言,根据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对专业课教师提出的素质和能力要求。这一概念最早由上海冶金专科学校王义澄先生于1990年提出,后来陆续在国家政策性文件中出现,从而将其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多年的研究表明,对“双师型”教师的基本内涵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认定,例如,从获取证书视角的“双证”认定,从能力评价的“双能”认定,从职业素养要求的“双素质”认定,从获取职称的“双职称”认定等。在此基础上,“双师型”教师的行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还应与所在中职学校内涵建设相匹配并得到本区域内行业企业的认可。
“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是专业课教师学习成长和再成长的过程,其基本内涵具有阶段性、职业性和终身性。第一阶段是专业课教师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过程,第二阶段是“双师型”教师向更高的目标奋斗,实现专业发展的过程。两个阶段都需要明确的目标引领和具体的指标界定。“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既是教师职业领域的成长,也是行业企业职业领域的成长,“双师”赋予了双重职业属性。经济发展、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技能更新以及职业教育领域不断改革深化等因素,决定了“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目标是动态和发展的。因此,“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永远在路上,没有终点,应该属于终身学习理念范畴。
二、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认识误区
当前,职教界的一些中职学校和教师对“双师型”教师及其专业成长存在认识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也影响了学校内涵建设和内涵发展。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的唯“双证”论
唯“双证”论观点认为,只要专业课教师取得了教师资格证或教师职称证,再去考一个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许多学校以此来统计和宣传“双师型”教师的比率。其实,“双证”只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指标之一,并主要体现在表象上。加之当前职业技能资格证考试的局限和管理的不规范,造成了证书等级与实际的技术技能水平不匹配;只看“双证”显然是“双师型”教师认定的误区,必须纠正。
(二)“双师型”教师认定的“低端”认识论
有观点认为,“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不仅要看“双证”,还要看是否能胜任本职工作,专业课教师在具备“双证”的提前下,只要能够胜任德育和理论课教学,又会专业技能并带领学生实训,就是“双师型”教师。用这两方面来认定“双师型”教师并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但是,标准“低端化”了。因为能胜任和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会操作能带学生实训与技术技能是否与行业接轨并达到技师水平,两者的内涵标准是不相同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和要求的“低端化”,严重制约了专业课教师的成长和提高,也进一步影响到学校专业建设、校企合作和产教结合。
(三)“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自我满足”论
“自我满足”论观点认为,学校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组织并要求专业课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上公开课、撰写论文、进企业实践锻炼,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水平,这就是“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其实,用这些措施来培养“双师型”教师,促进“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是正确的,但仅凭这些措施和过程就认为是专业成长,就带有明显的模糊性,也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认识。这种误区缺乏较高目标的引领和成长水平的明确鉴定,容易使学校和教师在低水平阶段“自我满足”,从而制约高水平“双师型”教师的涌现,影响专业技术含量的积累和提高,进一步影响专业吸引力和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
三、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设计
(一)“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
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总体原则应该与中职学校自身内涵建设要求和价值取向相匹配,与区域内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要求相对接。
1.在表象职业资格上要达到“双证”要求
具有中职教师资格证和教师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取得专业对应工种高级工或技师资格证。
2.在工作能力上要达到“双能”要求
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既传授学生知识又教给学生方法,达到本区域或校内优秀教师水平;专业技术技能和素养达到区域内行业企业骨干技师或师傅水平,进入企业顶岗能进行熟练的生产操作或经营管理。
3.在职业背景上要达到“双重”要求
连续从事教师职业并担任该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两年以上,累计从事对应企业生产操作或经营管理工作达两年以上。在企业工作期间要以现代学徒制理念向企业高级技师和高级工程师拜师。
4.兼具教科研和技改能力
在学校主持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并有论文公开发表,在企业参与过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并具有成功经验。
5.体现双重职业和技术技能的“双融合”要求
这里强调优秀教师和优秀技师在同一个人身上,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双向融合;能够把复杂的技术技能和行业素养以学生易懂、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根据行业和工作过程要求,整合理论知识、整合教学资源、进行课程设计,使学生乐于学习和训练。
(二)“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顶层目标
作为中职学校仅有以上标准的“双师型”教师是不够的,已经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还要继续学习和锻炼,实现更高标准的专业成长,专业的吸引力和中职学校的吸引力都在于此。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中职学校办学的使命和根本任务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满足行业企业现实的用人需求,以技术技能服务和支撑行业产业的发展;二是通过教育手段使自然人与职业结合,培养现代职业人,满足青年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前者,在社会和行业企业眼中,学校举办的专业应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广泛的技术积累,专业就是行业的技术技能中心,中职学校就是区域内主要行业的技术技能中心。后者,在学生和家长眼中,中职学校就应该是区域内学生的成长成才中心。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正是这两个中心内涵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因此,要制定“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顶层目标,就要将着眼点提升到中职学校办学的使命和根本任务的高校上来。
1.具有“双高”职称
既有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又有专业对应工种高级技师或高级工程师资格。
2.在教师工作能力方面
要有高尚的师德修养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能力,传授学生知识与方法结合,树立学生自信与启迪智慧结合,达到本区域内名师或特级教师水平。
3.在专业技术技能方面
要掌握区域内行业尖端技术技能,能带领团队开展企业生产技术革新或经营管理改革,解决或协作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技术难题。
4.在科研能力方面
能够主持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研究,撰写论文、编写教材、课程开发等在区域内有较大影响力。
5.推进现代学徒制从校园进企业再回归校园方面
“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取得相当成就时,要在企业挂职或开展技术革新项目中,以现代学徒制理念当师傅带年轻教师和实习生;回到学校,又要在课堂和实训室带徒弟;以“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推进现代学徒制从学校出发,在企业开花结果,回归校园生根发芽。
以上五个方面目标,是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顶层定位,不苛求每一位“双师型”教师都要实现目标,而是要所有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学习和成长。“双师型”教师以顶层目标为引领的专业成长过程,将会给学校、社会和教师本人带来不断的惊喜。
四、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来源
(一)内生动力
1.教师自我激发内生力
专业课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善于自我激发专业成长的内生力。第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体现自己人生价值而产生强烈的专业成长欲望。第二,要学会激发自己潜在的感觉,每个人都有许多正面积极或负面消极的潜在感觉,自己要在生活、工作和感知外界信息中,学会激发自身的荣誉感、成功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等正面积极的感觉,唤醒自己专业成长的渴望。第三,要学会自我激励,教师自我激励包含自我鞭策、自我约束、自我欣赏、自我鼓励等内涵,教师自我激发产生的内生力是专业成长的主要动力。
2.学校培育教师内生力
中职学校要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注重培育“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内生力。第一,制定和描绘学校和教师共同的发展愿景,将教师个人幸福点、发展点和成功点与学校发展愿景紧紧联系在一起,让教师为共同的期望和抱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第二,倡导学习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从源头上了解和明确学生的知识和技术技能规格要求,让专业教师对照自身差异,为了学生成才和发展,激发教师专业成长愿望。第三,学校要关心关爱教师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生活质量,不断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增强对教师的情感投入,营造学校的大家庭氛围,激发教师努力工作,提高质量。第四,学校实施管理重心下移,给予每一个教师和管理者充分的信任,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设积极信任的情感氛围,让教师感知信任,产生主人翁感。第五,学校要搭建平台,加大宣传,奖勤罚懒,营造积极向上和自由竞争的良好氛围,让优秀的“双师型”教师脱颖而出,带动全体教师共同实现专业成长。
(二)外驱动力
中职学校要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搞好学校内涵建设和发展的顶层设计,完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将“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纳入学校人事管理、绩效考核、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制度保障等范畴; 构建“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实施框架体系,营造空间压力,形成教师专业成长外驱力。
五、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选择
(一)自主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学习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凭借学习能力开展不懈的自主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第一,拟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分阶段实施。第二,注重学习职业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和专业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理论水平。第三,要善于挤时间和利用时间,既要工作又要学习是很辛苦的,很多人都感到时间不足,其实工作中和工作之余有许多零星时间,要善于积零为整,保障学习时间。第四,要善于利用学习资源,日常教育教学、企业调研或生产经营、学习培训等都是学习资源,要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成长。
(二)依托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长
依托学校工作,目的是提高师德修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第一,与优秀教师“结对子”,跟师学艺,相向融合学习。第二,多参加学校的各级教研活动,在交流中学习提高。第三,要善于写反思,坚持写课后反思和班主任工作周反思和月反思,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第四,争取多上公开课和参加教学比赛,公开课是难得的成长机会。另外,还要多参加说课、赛课、教学设计比赛等,这是自己教育教学能力快速提高的最佳学习锻炼途径。
(三)依托科研,在课题研究中成长
依托科研实践工作,目的是提高科学研究能力。第一,多参加别人主持的课题研究,获得学习锻炼的机会。第二,尝试主持校本课题或微课题研究,学习研究方法,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多参加企业生产技术革新或工艺改造等项目研究,既提高科研能力又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第四,勇于承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包含教科研课题和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难题,或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参与或承担这些课题研究,有助于快速实现自身专业成长。
(四)依托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成长
依托企业的生产经营实践,目的是提高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第一,多去企业。专业课教师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要时刻关注对应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主动多跑企业,向经理厂长、工程师、企业师傅、一线工人等拜师,与他们做朋友,分享他们的技术操作和经营管理过程,把有用的经验为我所用,找出不足的地方供研究探讨。第二,主动参加行业协会活动,在活动中了解和收集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第三,学校应定期将“双师型”教师派到企业挂职顶岗。第四,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学校应派出技术团队深入行业企业真诚服务,为“双师型”教师打开学校与企业的双向通道。
参考文献:
[1]王义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1990-12-05.
[2]张扬群,吕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7):52-57.
篇4
1、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供人才保障,确保学院各项工作高效运转
人才,是学院的生命线,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学院要想取得健康、稳步、快速发展,无疑是一句空话,学院的发展,需要人才来支撑。本年度我们采用多种渠道、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加强人才引进工作。我们共参加招聘52次,其中xxx现场招聘30次,xxx人才市场6次,中高级人才市场、大型招聘会7次,报纸媒体上招聘2次,橱窗招聘3次,同时在学院网站上常年招聘。
全年我们共引进各类人才xxx名,从岗位结构上看,专职教师xxx名,外籍教师xxx名,辅导员xxx名,行政人员xxx名,后勤服务和教学辅助人员xxx名;从人才层次上看,具有研究生学历的xxx名,中级职称xxx名,占总引进人数的xxx%,教学人员、行政人员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职工整体素质逐步提高。各类人才的引进,为学院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另外,我们在外聘教师的聘用上,注重聘用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的外聘教师。今年,我们共增加聘用外聘教师xxx名,其中副高职称xxx人,占xxx%;讲师职称xxx人,占xxx%,外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员工培训方面,我们坚持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在内部培训上,我们侧重于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今年6、7月份,我们配合学院董事会对学院的管理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8月底管理制度下发后,我们一方面组织各部门自行开展相关管理制度培训,另一方面由我们人事处组织,先后3次对后勤服务和教学辅助人员、教学人员、行政人员进行人事管理制度方面的培训,并对部分岗位人员进行了考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外部培训上,我们侧重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本年度共组织了xxx名教师参加了教师资格认定岗前培训,xxx名教师参加了高校教师进修班,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等。
3、建立考核机制,强化考核职能,充分发挥人事决策作用
一是加强学年度和年终考核工作,今年5月份,组织开展了20**-20**学年度考核工作,为教职工职务晋升、工资调整、转岗、去留等人事决策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参照依据。今年12月份,我们又根据新修订的考核制度,创新考核办法,注重量化考核,从形式上分岗位进行考核,从内容上强化关键绩效指标的考核,力求考核更科学、公正。
二是加强新聘员工在试用期内的考核工作。在人才引进上,我们遵循“严进宽出”的原则,严把招聘关和试用关。我们及时跟踪了解新聘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工作状态,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学院领导。我们更侧重于加强对关键岗位试用人员的考核力度,9月份,我们对新聘的几名处室负责人进行了考核,为学院领导的正确决策提供了参照依据。通过加强对试用人员的考核,确保了人才引进的质量,在今年下半年新引进的人才中,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率基本为0。
三是及时搜集员工的工作绩效信息,为员工考核提供参照资料。
4、完善教职工福利和奖励制度,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在教职工福利方面,今年,除特殊工种和具有特殊劳动关系员工外,全部办理了社会“五险”。另外,我们及时做好员工福利的发放工作。
在教职工奖励方面,我们加大了奖励力度,延伸了奖励内容,创新了奖励方式,建立起一种长效激励机制。今年11月份,我们相继出台了《论文奖励办法》、《员工培训费用报销办法》等。
5、做好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工作,完善学院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和聘用制度
今年下半年,我们共办理了xxx名教师的转正定级工作,目前,已有xxx名教师取得助教任职资格;同时,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积极组织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申报工作。
**月份,我们协同教务处开展学院内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经过个人申报,所在系(部)推荐,人事处审查,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审,今年共有xxx名教学人员获得我院内部讲师任职资格。根据“评聘分开”的原则,我们又对我院xxx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聘用,同时颁发聘书。
6、规范劳动关系管理,夯实人事基础工作
员工入职手续办理、劳动合同签订、员工档案管理、员工信息资料建立健全、离职手续办理等一系列人事工作,逐步规范和完善,人事基础工作更加扎实、细致,本年度,未出现一起人事纠纷,投诉现象也很少发生。
在合同管理上,今年,我们共签订劳动合同xxx人,其中与学院续签合同xxx人,新签合同xxx人,与后勤服务公司新签合同xxx人,真正做到人人有合同,规范了劳动合同管理。同时,在非全日制用工、特殊劳动关系用工方面,也全部签订了协议。
在员工档案管理上,我们一方面与安徽省人才市场建立联系,做好新老员工原始档案托管工作,目前,已有xxx名员工档案关系转入我院;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内部档案的建立健全工作,丰富员工信息资料,提高员工内部档案的利用率,为人事管理做好服务。
七、努力完成上级相关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
**月份,配合完成民办高校和民办非学历高等学校教育机构20**年度检查工作;*月份,完成了20**年度残疾人就业年审工作;**月份,完成了20**年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申报和稽核工作;**月份,完成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填报工作;**月份,配合完成高等院校档案检查工作。
二、存在问题
1、人才层次低,结构不合理
从整体来说,学院的人才层次低,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严重缺乏,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含辅导员)所占比例不到16%;从年龄结构上看,毕业2年以内的专任教师占了很大比例,整体趋于年轻化,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都严重不足。
2、缺少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引进上疲于应付,人才储备不足
在人才引进上,我们总是在“救火”,一旦出现员工离职,立马需要组织招聘,往往在短时间内又招不到合适人选,缺少必要的人才储备。今年下半年,由于学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对教师岗位人数的需求增大,为了能够保障教学正常运行,只能通过降低岗位要求的办法来招聘,造成新聘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
3、培训工作开展不深入
今年我们在员工培训方面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只是侧重于在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素质方面,在员工的执行力、团队意识、基本素养方面的培训较少,培训工作开展的不够深入。
4、和各部门的沟通不够
由于过多地忙于日常事务性工作,平时和各部门的沟通不够,未能充分发挥人事处的管理职能和人事管理的参谋作用。
5、人事基础工作不够扎实
人事工作是一份非常精细的工作,每一个工作细节都与教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今年下半年,由于审查不严,造成有2名员工提供虚假资料获得聘用,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另外,员工基本信息资料还不够完善和健全,人员进出流程还不够顺畅。
三、20**年工作重点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加强人才储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变被动为主动,变“救火”为“防火”,改变以往在人才引进上疲以应付的局面,提前做好岗位需求预测,加强人才储备工作。同时做好岗位分析,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加强培训工作,完善培训体系
在培训内容和形式上力求有所创新,从形式上,采用拓展训练、开展系列讲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员工培训工作;从内容上,增加执行力、团队精神、基本素养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
3、加强和各部门的沟通,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沟通顺畅,互通有无。多与教职工接触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想法,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发挥人事管理的参谋作用。
4、进一步夯实人事基础工作
人事基础工作是做好其他人事工作的前提,基础工作没做好,就像万丈高楼没打好地基,随时都可能有坍塌的危险。切实做好人事基础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减少工作中的误差,提高教职工的满意度。
四、几点体会
本人今年xxx月xxx日进入学院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学院的管理制度修订工作,8月中旬正式调入人事处任处长,在这半年多的时间内,感触很多
1、注重合作
部门整体绩效的提高得益于下属员工的支持,同样,下属良好的工作绩效也取决于领导的指导,两者相辅相成。部门内的合作主要是部门领导和下属之间的合作,下属与下属之间的合作,部门的整体绩效取决于部门内部员工之间的合作程度。我很感谢xxx、xxx两位同事,她们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很少需要我督促她们去做,平时交办的事也都能按质按量完成,正因为她们的努力,平时对我工作的支持,能让我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脱离出来,有了时间去思考,的时间去分析人事工作的存在的问题以及她们本身的不足,反过来又给她们工作上的指导,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让我这个从没有高校人事管理经验的“门外汉”逐步成长起来。
2、注重思考
通常,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整天忙忙碌碌,可又不知道自己每天在忙什么,工作绩效低,问题不断,主要原因就是缺少思考。缺少思考,部门工作就没有规划,工作缺少思路和方法,问题出现了,只是被动地解决问题,不去思考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怎样才能彻底解决,治标不治本。作为一个处室负责人,一个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要学会思考。
3、注重创新
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因此具有双重特征,一方面具有公办院校的管理特征,另一方面具有民办企业的管理特征,民办高校近几年才发展起来,没多少成功的管理经验让我们借鉴,往往只能通过自己以往的经验来开展工作。目前,学院的一些中层干部一部分来自公办院高校,一部分来自企业,管理理念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民办高校的管理体制,因此,注重创新是解决当前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观念上、管理上、工作方法上都要进行创新。我一直在企业里从事行政、人事管理工作,虽然具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但对高校人事管理不熟悉,因此,创新对我而言对我显得尤其重要。
篇5
关键词: 校企合作 中职教师 下企业实践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是培养教师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专业建设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所以在职业教育改革中,要办好专业,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与行业接轨,满足社会急需。《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提出,要“建立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专业课教师、实训指导教师每年有一个月或两年有两个月以上的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这是中职学校校企合作发展的一种新举措,对于建立、健全企业实践制度和教师下企业实训管理制度,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校企合作项目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现状分析
1.教师下企业实践取得的初步成效
(1)学校依托政府和教育部门两大平台,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与企业合作组成了教师流动工作站,拉近了学校与企业的距离,进一步连接了产教研的通道,形成了产教研的初步模式。
(2)在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师资培养、校企合作项目、学生下企业实习、面向社会开展培训等方面积累了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师能亲身感受企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的发展动向和用人需求,社会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标准,真正解决理论与实际脱节问题,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提供保障性依据。
2.教师下企业实践存在的实际问题
(1)师资队伍难以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据统计,中职学校的双师型教师数量有限,资源匮乏,专业教师中有教师资格和专业技术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占比较少,况且,“双师型”教师中取得高级技术等级证书的比例也明显不足。对于企业而言,在教师的选择上比较倾向于“能说会做”的专业教师,但是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师师资方向倾向于理论型,70%的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与企业脱轨,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空有“一肚子墨水”,教师在教学中很难有机会与企业接触,不了解行情,致使企业难以选择到“双师型”专业对口教师,校企互动“对接”难以成行。
(2)缺乏制度保障,教师和企业双方积极性明显不高。对于中职学校来说,专业教师的工作量大且师资短缺,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就必须在确保教学正常进行的条件下合理调配。但是学校无法集中时间让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占用教师的寒暑假,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教师心理上的不平衡,让教师感到心力交瘁,部分教师往往会顾虑重重。如实践期间额外支出谁承担?到企业里如何和员工相处等类似问题接踵而至。
对于企业来说,安排教师到本企业实践,无疑会给正常的工作、生产带来一定影响,易导致企业的不情愿和无作为,即使企业接收,也是鉴于人情因素。此外,从实践时间方面,基本上都安排在寒暑假,企业可能本身就是生产淡季,对于教师来说,谈何增长实践经验,锻炼何种专业技能?
(3)不同的教师企业需求差别明显,实践过程流于形式。大部分企业偏向于执教经验丰富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教师,对于新进教师和基础课教师的选择比较被动,需求差异明显。现在学校传统的做法是“一刀切”,造成有的教师“吃不消”,有的教师“吃不饱”,教师在教学任务和工作量上差别较大。对于一些涉及企业机密或从事与企业核心利益相关的岗位,比如会计、金融、科研岗位,企业很难接收和安排,即使有熟人介绍,也只能从事一些表面性的基础工作,教师很难深入一线学习,导致实践锻炼的效果大打折扣。一些基础学科,例如体育、政治、职业道德等,企业很难消化和解决。部分教师思想意识单薄,走马观花,企业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则往往使得教师下企业实践流于形式,最终达不到要求又“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4)校企考核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的质量跟踪和评价机制。校企管理方面,对于教师下企业实践主要是“流放式、粗线条”管理,企业仅需教师按时到岗,工作任务轻松;学校只要求正常出勤,很难构建出精细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与跟踪管理。学校教学部门习惯性地会将非专业教师安排实践并人手一份计划书,但在教师实践过程中缺乏专人指导监督,实践教师也无月度汇报制度,致使计划书成一纸空谈。企业不能为教师提供针对性强、专业对口的实践岗位,教师积极性大打折扣,致使产、教、研合作不到位。
二、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初步探讨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教师和企业参与实践的积极性。
要提高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政府或学校要在政策、经费上予以支持,如校内待遇、校外补贴、绩效考核、晋职晋升等方面,切实落到每个实践教师身上,只有让教师认识到下企业实践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才能真正变“要我去”为“我要去”。另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看,教师应更好地为企业服务,给企业带来一定利益。学校努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思路,努力与实践企业长期保持合作关系,在企业急需人手时伸出援助之手,增派学生和教师到企业中为其所用;科研方面互相交流和学习,教师可以将学校的科研项目带入企业为其服务,也可以将企业的研究项目带回学校为其发展,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真正将开展“校企合作”深化为“校企互动”。
2.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检查评价制度。
首先,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使学校能拥有一支师资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并从政策和制度上鼓励教师取得“双师型”教师资格。其次,地方有关方面应从政策上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政府出面选择当地一批知名企业长期作为实践基地,学校制订学年教学计划时提前规划教师的企业实践内容,合理安排时间。再次,从根本上解决实践过程中“流放式、粗线条”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激励和评价机制,如学校定期指派负责教师下企业考核,通过看考勤、估任务、走访企业员工等方式实地评估。教师返校后,要求教师提交实践成果(研究报告、技术成果、培训心得等),考核合格后将教师的实践成果为学校、企业所用,真正达到实践目的。激励方面要从工作量的计算、教师绩效考核、晋升发展、项目(课题)研究、职称评定津贴发放等方面多向参加企业实践的教师倾斜。
(1)借鉴中职学校“师带徒制”教师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校企的“师徒关系”,让教师与企业员工合作学习,并要求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完成合作项目,向学校与企业递交研究成果。一方面从实践教学活动层面上,双方可以通过“集中备课”的方式,做到“协同授课”,分享实践成果。另一方面教师可积极参与师傅的技术革新项目,相互汲取经验,达到产、教、研的目的。
(2)学校要制订出台《教师下企业实践管理办法》,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考核结果,一方面考核教师在企业的出勤情况,规定教师严格遵守企业的考勤制度,履行员工职责,企业负责对教师进行监督,提供企业出具的教师考勤表。实践期间如需请假,必须向双方履行请假手续。另一方面验收教师在企业的工作成果,要求教师提交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实践的具体要求、实践目的、实践过程和预期效果等;提交实践周记,认真填写《职业学校教师实践研修手册》,汇报取得的研究成果,如实践工作案例、产品研发与创新、获奖证书、专题调研报告、课题研究报告等材料。
3.构建“双赢”的校企合作平台,培养多元化质量保障体系。
目前随着校企合作机会增多,将实现校企间合作面的扩大和合作关系的密切。这种良性的互动,将使校企构建更为牢固的合作平台,促进产教研的发展。校企合作方面,应考虑实行“订单”培养,借鉴“工学交替”的模式,学会使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既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人才或技术骨干来校开展教学讲座,对学生进行培训,又可以挑选操作能力强的教师进入企业,帮助企业开展培训和进行学术研究。同时,学校可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课程标准设计方面,双方共同参与、分工和研究。在硬件设施方面,政府可以深化和完善现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如与相关企业构建“校中厂”模式,为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搭建更宽广的平台。
总之,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职业专业化的迫切要求,是加快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措施之一,能进一步帮助企业与教师、学校快速成长与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职学校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关键是教师,核心在于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安排教师下企业实践,教师应本着积极的态度学习,从实践中了解企业的运作、技术发展和创新方法,使自身职业素养得到根本提高,并将自己所学真正运用到授课中,提供给学生针对性和实施性更强的专业知识,不断与行业接轨。通过有效的方式达到实践目的,真正达到“做实、求精、保质”。学校还应进一步完善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加强专业研究和实践探索,为促进专业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俊英.学校与企业校企互动双向介入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彭祖荣.高校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研究[J].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2014(10).
篇6
关键词: 分类管理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 实施对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人才队伍分类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高校教师岗位分类管理是结合高校定位与发展战略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岗位,制定与岗位相应的考核激励政策,从而实现科学化管理高校教师队伍,使人才资源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清华、浙大等部分高校最早开展高校教师分类评价,根据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将教师分为:教学型、研究型、教学科研并重型,浙大还单独设置社会服务型。不同类型的岗位考核体系不同,改变以往以科研为主“一刀切”的做法。
1.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意义
教学研究型大学是“以教学、研究相结合,研究为重点”,与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相比,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型教师规模相当,学校应当更注重教师的分类评价与管理,以激励教师发展,带动学校教学与科研并重发展。
在高校分类管理与评价中,由于高校自身情况存在差异性,合理制定教师分类标准至关重要。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能够明确引导教师向不同类型发展,有助于教师的岗位工作更专业化,同时符合人的发展具有个性化特色的客观规律,真正达到分类管理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深入分析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探讨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的有关对策,旨在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实施教师分类管理及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提供参考和建议。
2.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环节
在大学教师分类管理过程中,应当明确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通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带动学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标杆参照体系,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以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为两翼,通过制定相应政策为教师专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下图所示:
图 教师分类管理主要环节示意图
(1)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
大学要实现对教师分类管理的核心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实行分类管理过程中,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导向。在不同岗位类型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根据教师的工作表现、自身素质能力基础、个人发展目标,通过实施教师评价,引导教师制定较强的专业发展可行性短期目标和职业期望,激励教师自身的内在发展动力、职业自觉意识,促进教师在包括教育信念、动机、知识、能力、专业态度与规范等方面的专业成长。同时,引导教师将个人专业发展与学科、学校未来发展相结合,在实现个人专业发展的同时,或带动所属学科的发展,或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推动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2)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
实施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而言,教师分类相对比较明确,在制定不同类别岗位职责和考评体系时,应当以教师胜任力为基础,通过建立合理、公正的岗位职责要求及绩效管理体系,符合不同岗位类型教师事业发展期望,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满足学校不断发展的需求。如果岗位要求不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无法发挥引导作用。高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当明晰学校教师的能力储备和未来要求之间的距离,对学校师资进行总体评估和合理配置;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可以根据各个岗位的要求,分析所需要的能力条件,论证各岗位职责的适应性,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激发自身的期望动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推动个人职业发展。
(3)激励效应。
在制定教师分类管理相关政策时,应当确保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起到激励作用。在“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前提下,从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两个方面,对不同类型教师的贡献进行评价,无论作为教学型教师,还是作为科研型教师,都要使其因贡献得到承认而受到激励。另外,适当拉开不同职位和不同能力水平人员之间的价值分配额度,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念从“领工资”向“挣工资”转变,切实体现“优绩优酬”,使教师作出的贡献得到相应的回报,激励教师不断向前发展。
(4)保障措施。
在高校教师分类管理实施过程中,“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意识氛围必须贯穿始终。学校应当在工作条件、工作氛围、培训机会、晋升机会等方面制定相应保障性的措施,营造学校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大环境,为不同类型教师发展创造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3.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对策
(1)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性教师评价与奖惩性教师评价相结合。
教师分类管理的目的之一是推动教师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专业发展方向,因此单纯的奖惩性教师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目前国内外高校教师评价主要有两种体系:传统奖惩性评价体系和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体系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充分体现教师个体和学校集体共同发展进步的思想,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奖惩性评价对教师的直接激励作用同样不容忽视。因此,高校实现分类管理的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推行发展性评价为主、奖惩性评价为辅的教师评价体系。
(2)结合学科特点及教师个人素质,引导教师做好个人发展规划。
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目标之一是引导教师个人发展,因此做好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环节。由于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存在各学科发展不均衡,以及一般学科、基础学科、新兴学科多种类型学科并存等问题,必须通过岗位层次设计及复合考核指标,引导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个人基本情况制订个人发展规划。
对于教师所在的学科在学校处于引领和提升地位的重点学科,可通过适当增加研究型岗位比例,引导教师向研究型方向发展;对一般学科、新兴学科的老师,则从现状和未来发展目标着手,设置适中的教学与科研型岗位,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向教学或科研型教师发展;对属于基础学科的教师,应适当增加教学型岗位比例,突出教学能力在该类岗位考核中具有重要地位,引导教师向教学为主方向发展。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科的岗位设置的基础上,学校应当了解教师选择岗位类型后的职业期望,制定保障措施和政策扶持教师向职业目标进步,协助青年教师制订出适合自身特点又能保证其持续发展的职业规划,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及时了解未能完成短期目标的各岗位类型教师的困难,协助教师重新修订职业规划。
(3)结合职称与岗位构建多元多层次的绩效评价体系。
在教师分类管理中,不同类别岗位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实现分类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目前岗位聘任依然实行分级管理,其中专业技术岗依据岗位任职条件进行区分。在发展性教师评价思想的指导下,将教师分类管理与岗位设置相结合,通过设置不同职称级别、不同类别岗位实现教师的分类聘任。根据岗位职责和要求,为各类岗位的教师设置不同的职业发展通道和绩效要求,纵向由层级构建区分度,横向由类别构建区分度,从而构建以职称级别和岗位类别为主的多元多层次绩效评价体系。
对于不同级别不同岗位的教师,学校设置不同的考核标准和工作任务要求。如对于教学为主岗教师,应当对其承担本科生或者研究生的课程教学时数有所要求,绩效考核则侧重于对教师教学工作量、教学满意度、教学改革成果等方面;对于科研为主岗教师,应当明确其年度承担科研项目的经费额度最低要求,绩效考核则应侧重于对教师科研课题、专著、学术论文、专利等方面;对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岗位,应当明确教师承担一定的课程教学工作时数,同时要求承担的科研项目经费达到一定的额度。
(4)设计合理的薪酬体系。
合理的教师薪酬体系是实现教师分类管理的重要保障。教学科研型高校在构建薪酬体系时,首先应当明确“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的理念,教师教学工作与科研创新只是分工不同而已,确保内部公平性,保证同一组织内部不同职位之间或者不同技能水平人员之间薪酬水平的公平性。薪酬设计应当反映岗位职责和能力的大小,与岗位特点、教师个人能力素质及实际工作绩效向关联。在具体措施上,实行教学积分与科研积分通用,实现不同类型岗位的教师薪酬达到统一的定价标准;实施教学与科研奖励,在设置高校科学技术奖励的同时,对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也一样设置奖励,引导教师在教学方面取得成绩并有所突破。
4.总结与展望
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特征及实际情况,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胜任力、激励措施和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教师分类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而提出面向教学研究型高校的教师分类管理对策,为高校实施科学化教师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提升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高校教师自身发展与学校学科发展相结合,推动学校实现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司福亭.论发展性教师评价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08):37-39.
[2]刘万海.教师专业发展:内涵、问题与趋向[J].教育探索,2003(12):103-105.
[3]卢昌宁,赵雪梅,蔡强,等.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和分类管理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1(06):1-8.
[4]李志超.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绩效评价体系的反思与建构[J].渤海大学学报,2010(05):15-17.
篇7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层级发展体系;实践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2.13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2-0-03
0 引 言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经成为共识,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办学规律探索”、人才培养战略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等方面的改革有了较大的突破,形成了高职教育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办学规律,并日益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高职教育的特色和历史原因,高职在办学体制机制、经费来源、课程改革和师资建设等领域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其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制约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我国的高职师资存在教育理论素养不够、专业实践能力不强,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发展培训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发展缺乏清晰的定位和设计,缺乏相对统一标准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培育质量难以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就微观层面而言,如何激发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动力,实现教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应有的关注。
1 国内外高职教师发展相关研究评述
“能力本位”(Competency Based)是个外来概念,我国当代职业教育既受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等国的影响较大(这些国家各有自己的职业教育发展特色),又对“能力”这一概念缺乏统一的认识。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伯林纳在对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研究中,受人工智能(AI)研究领域中“专家系统”的思路的启发,在Dreyfus职业专长发展五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五阶段理论。Berliner认为,教师教学专长的发展可以划分为新手教师、熟练新手教师、胜任型教师、业务精干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五个阶段。谈向群、姜敏凤认为要胜任职业院校教师,必须既具备专业科学知识,又具有教育科学知识。职教师资专业化的培训应突出如下两个方面:学科专业化(课程体系与内容)和教育专业化(课程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张宝歌认为,培养与评价一体化是提高高职“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有力保障。“双师型”教师的内涵与标准纳入教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采用考评体系和资格认证制度,将高职教师的专业水平能力和技术成果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李芹对职业能力的本质通过对教师专业能力的相关概念如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素质等内在关系的探讨,同时结合能力、专业能力、教师职业特点等去伪存真,把握教师专业能力的内涵,揭示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本质特点;赵志群认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具体又包含了专业能力和专业之外的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相应的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与发展应服务于这一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迈克利兰的“冰山模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观点,就高职教师而言,要胜任这一职业,必须同时既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又兼修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而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共同构成高职教师的核心能力。这也是本研究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建构的基本依据和出发点。
有关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文献较多,从不同的维度对高职教师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培训策略、体系建设与规划等进行了研究。申小军、靖桥认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是关系到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基于三所院校的分析,提出了外部提供制度保障、内部加强教师的职业能力培训的改进对策;李小蔓、钟生军提出了基于心理需求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卢小平、童遵龙[7]在对高职教师队伍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包括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学位)水平偏低,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匮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强化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等相关措施。
吴全全认为职业教育师资的能力结构具备“双重实践”和“双重理论”的特征,而提高职教师资培养培训总体水平的关键在于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与培训专享教学门类和专有培养序列,以及构建融合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与继续教育于一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吴全全基于芬兰职业教育的背景介绍,就芬兰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教师教育的做法从成为职业教育教师要求、培训模式、理想职业教师职业能力构成、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质量保障等8各方面进行了系y介绍,她认为国家政策和职教教师发展体系化建设至关重要。
反观中国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问题,首先是管理者要更新观念,重视大学教师发展,意识到大学教师发展是一个全方位教师发展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师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中,不仅要重视教师的选聘,更要重视教师的发展。随着我国高校问责制的逐步确立,全国性高校教学评估工作的展开,教师教学发展和课程发展的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而美国大学教师发展模型则指出,在教师发展中还要注重教师的个人发展,尤其要重视组织发展,创造相应的组织结构与环境,同时在过程、结构和态度三个层次进行发展规划。
分析有关教师发展研究的文献,可以发现大学教师发展问题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热点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丰硕。同时,文献分析也发现有关高职教师发展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基于微观视角,结合高职教师特点和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如课程改革、特色化建设、教师能力等进行研究的文献更少,较多的宏观和中观层面的解读和研究难以对高职教师发展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更缺乏对于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内涵界定和基于实践的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相关研究。
2 高职教师层级发展体系模型(以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规划2014-2020》也对高职学校教师培训提出明确要求,包括“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和符合职业院校特点的教师绩效评价标准的建设;完善教师培养制度,建立职业院校教师轮训制度,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依托高水平学校和大中型企业建立“双师型”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为稳步推进学院师资建设,保证师资水平满足学校战略发展需要,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在对师资现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师发展规划的系统设计,规划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教师个人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由各二级院部专业教研室负责落实专任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MY PLAN)的制定,计划要求个人职业发展目标明确可行,规划任务清晰,实现措施具体可操作。各二级院部专业教研室负责对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制定前期的检查辅导,规划中期的监督和完成情况反馈和规划期满的考核评价。
2.2 分层次确定教师发展阶段及培训对象
根据教师发展阶段理论结合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专任教师基本情况分析,学院教师发展中心将全院专任教师划分成5个职业发展层级,分别对应新教师阶段、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阶段、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阶段、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阶段、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阶段。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制定各层级的培训必修课程体系,并为各层级的教师成长打造发展平台,为教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咨询建议和支持服务。
2.3 系统开发教师发展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师培训的重要资源,设计并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对教师发展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学院教师发展课程体系的设计要体现协同的理念,按照整体推进的原则,逐步形成“培(培训)、练(教学)、赛(赛项)、反(反思)、研(研究)”五位一体的教师发展和教学能力提高的教师发展新机制。
课程分类:教师发展课程体系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各层级教师的发展需求分别设置培训必修课程。各二级院部教师发展分中心负责全院教师选修课的开设和本学院教师培训需要设置特色必修课程(包括教学实操、同侪观摩交流、多师同堂和根据各自学院的课程改革特色设置相应的必修课程,以上课程设置不能与教师发展中心的必修课程重复)。
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①修订学院教职工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明确每个教师发展层级需要完成的必修课学分和选修课程学分;②建设学院教师发展网站,实现全院教师发展课程的信息化管理,教师通过学院教师培训网络提交电子版培训档案(成果)而自动生成培训学分;③部分培训课程由教师自主选修,公选课程由二级院系开设,教师发展中心赋予相应学分,实现培训课程学分动态化管理。
2.4 建设教师发展档案
首先通过建设学院教师培训网站各层级教师必修课程和学分管理制度,并实现教师网上选课和资源共享及培训管理,逐步增加教师培训档案生成及管理、数字教学研究资源共享等功能模块。教师发展档案需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个人成长发展规划、学术成果与教科研项目、大赛获奖汇总、每年的工作绩效考评记录、年度培训进度和学分完成情况、个人教学反思、教师的课件、讲义、培训学员作业与考核评价资料等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师个人发展档案的自动生成与提取管理,实现学院教师发展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为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2.5 评估教师发展质量
教师发展质量评估是推进教师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规划实施的教师发展中期评估与反馈,可以及时修正并优化发展规划,进而保证发展规划最终目标的实现。教师成长档案是教师发展重要的记录文件,也是实施教师发展质量评估的主要依据。学院教师发展网站的功能模块中为每一位在编教师建立电子信息档案,每一个学年度结束,教师发展中心协同质控部依据教师发展档案和评教结果对教师的培训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并逐步形成一个资源分享、工作联动机制,实现培训效果监测常态化。
教师发展中心根据培训实施情况编制教师发展阶段培训效果评估量表,分层级进行问卷反馈调查,基于每个培训层级教师对培训情况的反馈进行深入的量化分析,及时掌握教师对培训的需求动向和培训满意度,对培训课程设置进行有针对性调整。
就每个层级的调研结果组织部分教师进行深度访谈,挖掘培训中存在影响质量的深度原因,结合质控部的跟踪督导评价结果和教师个人成长档案对每个层级的教师发展培训效果作出科学评价,并最终提出基于教师个体可持续发展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3 教师发展层级课程体系设计框架
学院教师发展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遵循:以师资管理为定位进行必修课程包的设计,满足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需要;以服务为定位进行选修n程包的设计,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
根据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队伍现状,层级培训课程体系设计共分成5个层级,分别是新教师、初级职称教师、中级职称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和正高级职称教师(框架结构见表1)。每个层级的必修课程结束之后,每位参训教师首先要以答辩或者考试的形式进行培训考核;其次,对教学实践的考核结合随机听评课进行检查;最后,学员要对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情况进行总结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上3个环节要形成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文件,进入教师个人成长档案。
4 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对策与建议
基于山东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发展案例,实现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统筹规划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标准,进而建立完善制度规范,形成发展协同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搭建共生发展平台,建立多元互通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评价与问责制度等,促进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施教师素质与能力提升工程。
4.1 规划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标准,建立系统的高职师资队伍职业能力建设制度
首先界定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内涵标准,加强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构建覆盖新进教师入职培训,全员教师在职培养、提升的各项制度。创新制定重点制度,如制定教师执教资格准入制度和教育素质评价制度,对教学素质和教学能力不足的教师进行回炉式培养;建立师资梯队系统培养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梯队结构、提升培养层次,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建立教师持续发展培训制度,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全员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与能力;建立教师培养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视角下的学校与企业协同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的设计与实施。
4.2 搭建共生发展平台,建立多元互通的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体系
建立校本培训体系。以教师发展中心机构为依托,大力建设面向全体教师的校本培训体系,聘用院内外专家和外派培训返校教师针对不同层次教师的发展需求,分类别、有目标地组织实施院内培训,培训内容采用课程化和专题化,建立并实施院内培训学分制度与继续教育管理相挂钩,将校本培训体系打造成一个促进全体教师能力持续发展的培训平台。组织在职学历学位进修,提升教师培训层次,包括组织企业实践研修培训、组织海外研修培训、实施科研培训、建立师资培训信息库等具体实施策略。
4.3 创新教师职业能力全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教师素质与能力
机制创新是实现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举措。山东某高职院校基于学校战略视角的教师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教师层级发展体系建设全面规划建设中的创新做法,如基于BOPPPSBOPPPS即导入(Bridge-in)、学习目标/结果(Objective/Outcome)、先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六个课堂教学环节的综合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新教师微格教学培训创新。新教师微格教学培训的教学实战环节是新教师职前培训的重要环节,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育教学基本理论能力培养之后进行教学实战能力提升的传统做法,培训初始阶段首先通过微格教学的BOPPPS训练来查摆问题,之后的理论学习中新教师会对教育教学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之后通过师徒结对的方式,利用BOPPPS方式反复演练,最后通过微格教学竞赛的方式完成新教师的教学技能培训整个流程。
要全面提升高职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高职教师职业能力培育体系建构还需要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教师的发展需求进行系统思考,制订相应的培养计划,采取相应的策略,例如:青年教师成长助推计划、专业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持续提升计划、专业适应(迁移)能力培养计划、专业团队建设培养计划和企业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计划等。
主要参考文献
[1]谈向群,姜敏风.“专业教学论”与高职教师专业化培养[J].江苏高教,2011(3).
[2]张宝歌.高职“双师型”教师素质的提升:培养与评价一体化[J].江苏高教,2006(6).
[3]李芹.关于教师专业能力本质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3(s2).
[4]赵志群,白滨,张元.职业教育教师教学手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申小军,靖桥.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17).
[6]李小曼,钟生军.基于心理需求视角的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J].职教论坛,2014(14).
[7]卢小平,童遵龙.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及建设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31).
[8]吴全全.芬兰职业教育的教师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8).
篇8
一、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专业道德是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而提出的,是对传统师德的继承和发展。所谓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这一专业工作时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体现教师专业特性、教师道德价值以及教师人格品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其具有不可替性、示范性、深远性等特征。ra它是由教师的专业师德理念、专业服务精神、专业责任、专业理想和专业自律等构成。教师职业道德转变为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关注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培养学生专业道德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专业”,是区别于一般职业并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专门职业,其特征是从业人员需受过长期的专门训练,具备专精化的知识和技能,有自己的专业团队和明确的职业道德,工作上具有权威性及独立自主性,具有高度的自律性和自我提高的精神,因此它更多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而“职业”则是人谋生的手段。教师专业道德是指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能够表现教师专业特征的品质观念和行为规范。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没有专业道德的教师将流同于一般职业雇员,很难有效地行使专业的权利和职责。从传统的强调教师职业道德到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化。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诸要素来看,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而且是衡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职业,认为它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严格训练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持续维持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公共业务。这份正式的文件确立了教师的专业化地位。此后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化运动为新时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由抽象、模糊、未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培养走向具体、明确和专业化的教师专业道德培养。
(二)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必然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范围内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和职业要求,主要以行为原则和规范的形成表现出来。由于教师长期从事教学活动,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接受着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有着共同的职业习惯和传统的职业心理。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为人师表,从而产生了特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就是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道德素质。
随着人们对专业要求的不断提高,任何一种职业仅仅停留在职业道德水平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具有历史必然性。“从最初的一般性的德性要求到道德法典意义的专业道德规范教育,从重视知识、技能教育的技术性培养,逐步过渡到专业精神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提升的兼顾,是教师专业化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侧面。”
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转变并非只是一种理论上的需求,而是有现实的推动,这种推动力源自传统师德已不能适应当下师德的发展。也就是说师德自身发展的需求是促进其发展的原动力。从其生成方式上看,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注重经验性的推衍,即从“万世师表”身上提炼出优秀的教师形象,并由此概括出了社会对教师行业的基本要求,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使其最终失却对于教师、学生的可能价值。教师专业道德针对教师工作的专业特性制订相应的道德规范,反映教师行业“行为主体和主体行为的不可替代性”。因此,教师教育师德培养必须立足于教师专业道德发展的要求,改变传统师德的培养方式,真正地培养专业化所需要的人才。
(三)教师专业道德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教师职业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行为屡见报端,教师教育师德培养任重道远。2008年《教育部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特别指出:“师德是教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师德主要考核教师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特别是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情况,并将此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合格的必备的基本要求。”这些措施的出台,体现出国家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同时也对教师教育师德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国家从教师专业化角度对教师职业道德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培养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二、传统教师教育对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缺失
师德的形成不是一织而就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培养机构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也是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开端,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的师德培养面临发展理念片面化、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缺乏,以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质量。
(一)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理念的片面性
我国教师专业化从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以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十分重视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但却没有建立与教师专业技术相对应的可以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专业道德规范。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功利主义的价值倾向导致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指导应试的能力。教师教育者普遍相信只要教师熟练掌握有效教学的技能,就能产生优质教学,因而帮助新教师掌握有效教学技能成为教师教育的中心任务。所以,我国对于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在过去的一段时期内只停留在技能层面,从而导致其面临着“伦理困境”。在这种技术主义至上的理念引导下,忽视了教师专业道德在促进专业化之发展中的隐形作用,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背道而驰,最终导致教师教育师德培养长期处于浅层次、低水平的尴尬境遇。
(二)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的缺失
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教学的载体。我国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包括三大学习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学科专业教育课程、教师专业教育课程,其中每个领域由若干科目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外语、计算机等必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所占总课时比重较大,包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学科专业方向课程和学科专业实践课程;教育专业课程,主体课程是“老三门”即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教育实习。
在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教育专业课程的学时比重不足10%,教育理论课程的学分和教育实践课程的学分之和不足10%,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关于教师专业道德的相关课程更是少之又少,有的学校甚至用思想道德教育来替代教师的专业道德教育。即使开设教师专业道德相关课程也只是靠以往经验的总结,学习的内容相对抽象、落后和陈旧,没有与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发展同步的专业道德课程。这同时也反映出多年来我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课程制度对教师专业道德课程的价值定位。
然而,就在大陆越来越淡化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和思考时,国外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却保留了教师职业伦理教育的良好传统,在职前教师教育广泛开设伦理课程。存在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大陆的师范院校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以学科专业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专业教育为中心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这一非专业性的教师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指导下,师范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研究极其缺乏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开发与探讨,使得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课程处于被轻视和边缘化的状态。
(三)教师教育专业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道德教育具有的实践性是与知识教育的本质区别,关注教育实践是重塑师德教育的必然选择。”多年来,传统的师德教育主要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其主要教学方法是对学生职业道德规范及相关的师德知识进行灌输教育,缺乏其它的教学渠道和形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十分明显。在师德教育中,教师教育者往往通过言语说教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师德教育,或利用古今中外典型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对学生进行道德熏啕,这些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师德知识,形成一定的师德观念。但是,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师德行为,还必须借助大量的道德实践活动才能实现。道德是由知、情、行、意四部分组成,师德观念必须内化到学生的心理并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来才是专业道德培养的最终目的。知行断裂的师德培养模式割裂了学生与教师专业生活的联系,使学生觉得师德远离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在虚构的师德情境中学习师德,从而丧失了师德培养的本质。
最终导致他们进入教师岗位后,对自身道德责任处于“无认知”或“不自觉”的状态,对工作中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与矛盾缺乏深入了解,在处理教师专业生活的各类问题时暴露出专业道德素养缺乏的问题。
(四)缺乏完善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专业道德评价是学生专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对学生专业道德的培养起着指挥棒和调解器的作用。科学合理的专业道德评价能以正确的方向引导学生的专业道德行为,促进学生专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反之,则会以错误的方向误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不利学生专业道德的发展。
目前,我国对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有严格而又详细的评价标准而对教师专业道德的考核松散且模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评价体系。很多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并没重视学生专业道德评价这一环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科专业方面。学校衡量一个学生是否优秀,其所在学科专业的成绩占居了重要比例。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评价主要内容是师德知识,师德行为考核地较少;没有具体专业道德评价标准,主观性较强;评价的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大多学校采用他人评价或教师评价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对学生进行师德评价的方法一般是在期末采用终结性的定性评价,或进行简单的定量评价。如果学生没有犯重大的错误,评价结果也基本相同。虽然我国的《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案例》等教育法规已把师德作为教师资格认定和新教师聘用的必备条件和重要考查内容,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职前的教师资格认定比较注重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考评,对学生的品行、人格、责任心等都有所忽视。这就难免会造成师德评价走过场、做表面文章的形式主义作风,丧失评价的真正意义。
三、教师教育培养学生专业道德的建议
传统的教师教育对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已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培养教师专业道德需要用正确的发展理念做指导,通过系统的专业道德课程和多样的教学方式以及完善的评价体系使学生逐步确立教师专业道德准则,并逐渐把外在的要求内化为内心的准则,在未来教师专业生活中通过专业道德行为来践行。
(一)教师教育应当确立培养学生教师专业道德的核心地位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其中,教师专业道德是灵魂,是教师无怨无悔地从事于教师职业的根本,它对教师的职业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其作为教师的基本要求,它更多的是一种外在的技术性的素质要求。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应当首先关注学生专业道德的养成,确立培养学生良好的教师专业道德在教师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学生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而教师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要依靠教师教育,教师教育肩负着未来教师师德培养水平的重任。因此,教师教育专业道德培养不能只作为德育课的附加成分,需要开辟自己的领地,在教师教育的目标体系上树立自己的核心地位。教师教育必须成为强化其专业道德、知识、能力与态度协同发展的教育。不仅要在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养上体现实践性特征,还要在专业道德教育方面加强实践性。通过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来引领其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贯穿于教育理论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把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学生个人的道德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二)合理设置教师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
提高学生专业道德的有效性,离不开完备的教师教育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相关的课程内容。
课程开发设计方面,国家要重视教师专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在现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借鉴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优质的教师教育专业道德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设计相关的专业道德教育课程。专业道德教育等课程的开发,要适时增加现阶段国家对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最新要求和规范,以增加内容的时效性。此外,还应注重专业道德校本课程的开发,在满足普遍意义上的学生群体专业要求之外,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与学生专业特殊性相匹配的专业道德课程。
课程设置方面,学生专业道德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其专业道德自主性和自律性为目的。首先,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适当增加学生教育专业课程和以教师专业道德为核心的教师专业道德课程及法律基础课程,加强对学生的专业道德和法律法规教育,同时把握好它们与学科专业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之间的平衡。其次,把学生专业道德教育渗到专业课教育中,充分发挥专业思想的渗透作用,引导学生在入职前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感和职业规范。专业教育与师德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精通专业知识,又熟悉和认同教师职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课程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坚持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专业道德是教育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依据教育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师行为准则。这些行为准则是意志化和规范化了的规律,它意味着如果要规范学生的专业行为,专业道德就必须反映客观规律和教育实际。因此,学生的专业道德课程内容应以强化专业意识与提升专业精神为主。内容选择要贴近中小学教育的实际,突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力图突破传统师德教育内容的空泛化、形式化。
(三)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专业道德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道德信念是道德发展的最高目标,需要道德习惯和道德意识的高度一致。在这里,信念不是指学生知道些什么,而是指他们怎样把知识变为行动,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途径就是实践。15]可见,要想使学生树立专业道德信念,培养学生的专业道德习惯和专业道德意识,就必须把学生的专业道德培养由课本走向实践。这意味着教师教育在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教学方法上,应改变传统理论灌输的教学方式。教师教育培养机构应超越传统教师教育师德培养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认识轻练习的状况,加强学生专业道德的实践,将问题教学和情景教学方式融入学生专业道德教学设计和实施中,采用丰富案例教学、交流讨论等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形成双向互动的课堂氛围。
实践是检验学生专业道德培养的试金石,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和不断完善的重要途径。学生用所学的专业道德理论来指导实践,反之,师德实践也会加深学生对专业道德理论知识的理解。师范生的“顶岗支教”、“顶岗实习”等都是很好的体验教师专业生活的方式。在支教、实习中学生才会发现自身的专业道德问题,受实践活动的感染、熏啕,激发他们的专业情感,逐渐形成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这些情感体现了他们对待教师专业规范和专业理想的态度,使他们自觉地把教师工作所涵盖的目标、目的、愿望、计划与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相联系,从而解决学生专业道德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
(四)建立健全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
学生专业道德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其良好的效果,应积极鼓励学生接受教师专业道德的学习,通过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道德效果的监督与考评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专业道德修养。建立健全的学生专业道德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评价标准方面,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是衡量、判断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行为善恶的准绳和标尺。在确立专业道德评价标准时要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力求能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阶段制定出与之相符的评价细则。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个学生都有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教师教育者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学生专业道德评价问题,在考察和评价学生道德行为时,不能用静止和一成不变的观点来评价学生的专业道德,要根据教师专业化的要求,用变化、发展的理念来进行评价。
评价方式和内容方面,实现多元化专业道德评价方式,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专业地位。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实现教师专业道德评价的标准化、客观化和全面化。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对学生师德知识进行考核之外,还应该对其师德行为进行严格的考核。在进行教师资格认定时,应将教师职业道德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
篇9
【关键词】机械工程材料;因材施教;双师;校企合作
0 引言
机械工程材料指的是用于制造各类机械零件、构件的材料和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所应用的工艺材料。其经历了从石头、木头、泥土、兽皮到陶瓷、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及复合材料的演变过程。《机械工程材料》是高等工科院校、机类和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材料相、组织、结构、工艺与性能之间关系的一门课程,具有实践和综合性强、多学科交叉、应用广的特点,考虑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丰富的基础知识基础上,着重突出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在学校方针政策的指导下,通过明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并选择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产教研结合、调整考核体系等措施充分发挥专业基础课的指导作用。
宿迁学院为2002年建立的本科高校,坚持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高校组)等比赛中多次获奖。学校积极开展应用科研,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为积极实现各级目标,学校持续开展教学改革工作。
1 明确教学目标
机械工程材料为材料成型技术、材料测试方法、机械设计基础等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因此明确教学目标将为本课程及后续专业课程的W习提供指导。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具备以下三点:
1)熟悉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间的关系;及热加工工艺对其影响;
2)初步掌握机械工程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并初步具备选用材料的能力;
3)初步具有正确选定一般机械零件的热处理方法及确定其工序位置的能力。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2.1 目前存在的问题
新建的本科院校处于地方高校数量相对较少的大环境,保留了一部分专科及高等教育的办学风格,因此在教学方面存以下问题:
1)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对于前面提到的教学目标前两点我们可以通过出试卷来进行考核,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程度,但是机械类专业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求实践应用,对于第三点却难以检验。
2)学生基础薄弱
对于三本院校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对于大一大二的他们,没有经历工厂见习及金工实习的操作过程,很难理解部分专业术语及加工工艺过程,因此缺乏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耐心,只将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定义为顺利通过考试。
3)实践教学内容应用性不强
实践教学主要涉及三方面:实验、金工实习及不统一安排的工厂见习。实验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创新性设计性实验较少,同时与工程、工厂实践结合较少[1];在不统一安排的工厂见习中,学生自主性自控能力较差,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利用此机会去接触工厂实际或接触的实践环节与自己专业有所偏离,因此导致实践教学评价不准确。
2.2 改善措施
笔者认为工科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应该选择以现代教育为先导,以学生为主体,提升师资力量的同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以下措施进行教学改良:
1)因材施教,优化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现状,因材施教,并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应学生,实现两者角色互换”[2]理念,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导其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多媒体课件、技术软件,引导学生做假设性的仿真实验,结合实践现实如实验、实习、见习,提升学生动脑的同时提高其动手能力,不断扩充其收获专业知识的途径、改善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
3)建立网络课程平台
建立机械工程材料网络课程平台,在此网络课程平台上设置课件、教案、视频等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同时针对课堂内容设置与学生互动环节,实现课上交流、网络互动,拉近学生和教师的距离的同时给予学生自我检测拓展综合能力的机会。
4)注重双师机构的建设,利用校企合作开展产教研结合工作[4]
“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实践指导能力,既具有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又具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资格证书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宿迁学院在转型过程中需要增加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或具备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教师比例,积极聘请专业能手到学校兼职,利用校企合作开展产教研结合工作,以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5)完善考核体系
课程的学习应该结合一定的考核方式来检测学生的接收能力,本课程原来的考试方式为平时成绩占40%,卷面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和实验报告及其中测试,每项各占10分,卷面成绩主要为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试卷提高应用型题目比例至50%,并且试卷以试卷库的形式,期末考试前由教务处随机抽取,这样全面地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进行全面考核。
3 总结
机械工程材料的教学改革应适应机械类及近机类专业的发展需求,积极关注前沿科技,丰富基础知识,使教学生动化;同时基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办校特点,要准确定位,积极更新实践教学团队,使教师与学生完成角色互换,促进学校教育由以传授理论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型。
【参考文献】
[1]张铟.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初探[J].南阳理工学报,2009(4).
[2]张俊.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篇10
职业技能的各种赛事都选取了该行业发展的流行技术,反映了当今企业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给我们专业教师指明了专业技能教学的方向。随着企业对机电专业计算机类应用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变化,计算机课程的技能竞赛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一是竞赛的项目由单一的软件设计考核、单一专业课程考核变为多种类软件的综合运用考核、多种专业知识综合性考核,旨在检验学生使用软、硬件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由个人参赛形式逐渐转变为以个人赛为辅,团队赛为主的形式,旨在检验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快速分析、总结、表达能力等职业素养。本专业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同类院校技能竞赛的经验,修改和完善了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和教研室其他任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任课班级学生分成项目小组,给学生分配一个个小项目。由学生自行完成人员组织分配、项目规划、需求分析、项目方案制定、软硬件设计和测试、优化等。在此期间,老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在设计中遇到的问题主要通过学生自己到网上或是图书馆查阅资料解决,真正激发了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其自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技能竞赛对机电专业计算机类课程改革的一些启发
2.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职业技能大赛突出针对于实际项目工作中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中,要以该职业岗位中的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将其中重要的内容转化为教学项目,以项目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分解(如鱼骨图模型),用这种方式教授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使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到明显提升。这样,我们就有效地解决了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么教的问题(教学方法)。
2.2针对课程项目,合理编制教材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材编写要适应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以工作项目为载体,理论与操作技能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以工作流程为导向,让学生能以实际工作的状态,理解书本中设定的项目内容。
2.3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完善教师培养制度
- 上一篇:本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 下一篇:医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