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2 17:2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改革
一、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意义
高校专业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从2000年开始就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力度,预计用20年时间,使毕业生能够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企业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需求与学校培养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之间存在的差距仍然较大,主要是因为学校在进行教学定位、课程安排和明确教学目的时没有通过社会调研,无法与社会市场接轨。对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进行综合实际调研,学校与用人单位联合进行教学,共同培育出合适的计算机技术人才是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出路。因此,本文通过对目前学校计算机课程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学生掌握的具体专业知识等相关问题,从中探索出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创新方法。
二、社会对计算机人才技术需要分析
1.我国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就业及技术需求情况,京津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这两个地区的就业需求,专业的计算机技术就成为一种亟须的专业技术。该地区计算机技术人才的位置分布决定了该经济增长圈的发展规模及形成模式。京津地区已形成以进京的公路和铁路为中心的经济高速发展快圈。特别是一些滨海新区成立之后,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各圈发展的核心技术,它在工业、医疗、生活等各种领域成为重要的连接因素。
2.基于企业计算机技术需求的调查
(1)调查问卷设计。在进行企业计算机技术需求的调查问卷设计中,主要包含高校学生在计算机课程中掌握的专业技术能力、学校计算机课程设置、学生在进行计算机课程学习过程中最喜爱的和最感兴趣的方面。该调查问卷共设计了九项内容,对专业技术问题安排了六个内容,对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共设计了三个内容。希望企业用人单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专业技术进行提问,同时也将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安排到计算机课程改革之中。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可以了解目前企业及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某项技术的需求情况、计算机人才竞争重点、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感兴趣的方面和知识点,进而对教学、实用性、学生兴趣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2)调查问卷的选取。本文提供的调查问卷及调查对象共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京津等重要经济发展地区的企业用人单位,另一部分为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三年级学生。用人单位包含了软件开发单位、计算机游戏设计单位、金融投资单位、大型钢铁冶炼单位、网络销售单位等共33家企业,共有职工837人参数调查,1000人以上大型企业2家,100人以上企业8家,50人以上企业15家,50人以下企业8家。
(3)调查问卷统计。在综合所有调查问卷结果与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意见后,采用Office2013版的Excel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3.统计结果的分析本文的调研结果分析代表了用人单位和学生两个方面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需求情况,较为全面和客观。对企业调查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问卷中可以看出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第一,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越大型的企业和单位对专业计算机人才需求越走向于高、尖,中、小型企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操作性技术人才较为需求。第二,从对学生的调查分析结果可以发现,49%的学生都认为现阶段学校计算机课程设置没有兴趣且脱离今后的实际工作需要。这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三、计算机专业课改革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1.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目前计算机课程改革必须以服务用人单位为宗旨,以学生毕业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更新教育和就业观念。课程改革就是指对目前课程的意见和看法,必须坚持以学生的根本为课程改革根本,改革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课程改革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更要能够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和提升自身素质,适应用人单位发展要求。课程改革必须要引入多元化理念,针对学生因材施教。
2.计算机课程改革的原则
(1)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在对高校计算机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就业和学习结合发展,综合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需求为基础,以学生自身能力为根本,提升学生在校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技术发展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计算机素质。
(2)计算机课程改革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高校的计算机改革必须面向用人单位,面向企业需求,面向中国科技发展的未来。我们的课程改革必须要解决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求才难之间的矛盾,力求对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知识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同步,科学制订课程计划和课程内容。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老师很少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不知道用人单位常用的计算机技术,没有最新的技术需求信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将用人单位的需求加入到教学之中,教学内容脱离实际。高校教学必须要产与学相结合,以满足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为出发点,以学生毕业后实际的就业工作为背景,为用人单位和企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使教学目的更有针对性,提高学生的适应性。
(3)课程改革与技能创新相结合。创新是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生只有不断更新技术,提升技术水平,才能担当起不断创新的使命。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工作中必须要有创新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具有创新能力,是更加宝贵的课题。因此必须重视以下几个内容。第一,了解学生性格,注重个性创新。创新是学生的个人素质,在学校中要注重对该能力的培养,了解学生个性的心理状态、掌握的知识层面、兴趣爱好等。实践证明,了解了学生的性格,才能对学生的素质、知识及能力进行综合培养,让学生协调发展,提高学生对该项技术的学习兴趣。第二,深化计算机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长期以来,学校对学生教学多使用全国统一配发的教材,不能因地、因人施教,现在的社会用人单位和企业越来越讲究实用技术与应用能力,学生再按教材统一学习与考试,就要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必须要舍弃20世纪80年代教学时应用的汇编语言、数据结构等不切实际的理论专业课程,加入一些比较流行、应用广泛、学生兴趣大的动画制作、平面制作、多媒体等更加实用且操作性强的计算机课程,这样学生既对课程有兴趣,又能在毕业后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三,创新教学方法。旧的教学方法老套古板,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造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将看、动、听结合起来,教师还能边教学边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让学生主动学习,更有兴趣,从而开发学生的创造性,达到综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结论
计算机专业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企业要求毕业生能够零距离上岗,否则就不具备足够的就业竞争力。所以,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必须尽力达到这一要求。从当前计算机专业所设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案例中的实践经验来看,课程改革核心的步骤有两个:一是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中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和基本素质的要求是什么;二是如何培养这些素质,采用何种课程模式、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等。目前的问题不是寻找一种万能的课程模式,而是探索一套改革的程序,可以引导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参考各种成功模式,探索出一个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施计算机网络方向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还存在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慢、缺乏实践经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校企合作存在不足等问题。为使中职计算机专业所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高校应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将实证与理论更好地融合方面作进一步研究。
作者:睢丹 张亚利 单位:安阳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安阳学院计算机系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培训与教育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2]杨闯,曾毅军,李秀疆,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指导[J].交通职业教育,1999,(5).
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有了一定的进步。高职高专如何根据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及时调整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向及教学方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类人才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
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是由社会发展大环境决定的,我国的国家信息化进程已经并将继续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产生重要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深入,计算机专业的就业领域也逐渐扩大,毕业生可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行政管理等单位或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等工作,可从事的职业岗位包括软硬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信息工程监理工程师、网络集成工程师、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等。然而,就业选择面如此之广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难题。
二、计算机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是人才过剩,而是供需结构性失衡。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还是在实际办学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正确的、基本的实验方式、方法与应用技能,对专业学生应要求具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技术开发、应用能力。
造成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有如下几个:
1. 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高职高专教育在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与知识推广方面有比较好的优势,但对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却有些单一。
2. 教学方法与内容陈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仍然沿照多年前的专业设置方案,未能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3. 实习实践环节缺乏。
大多数高职院校以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作为实习实践的环节,这些实践环节存在着学科片面性、与企业应用脱钩、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充分的实习实践环节。
4. 师资建设滞后。
教学一线的教师多属于理论型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无暇从事应用项目的开发科研工作,缺少实践应用经验,无法在计算机应用上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建议
三、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为促进我国信息化进程的发展,为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需要对现行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1. 转变教学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多数院校以培养理论型、研究型的计算机人才为目的,这种培养理念符合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发展初期的需要,在当时的条件下,计算机技术处于理论研究与推广阶段,发展趋势缓慢,理论研究有助于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院校应抛弃以前的教育模式,跟上社会的发展,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密切结合社会的发展动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改革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设计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协调发展。
3.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
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其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对该门专业课程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应用能力。在企业应用中,需要综合运用多门专业课程的理论及其应用知识。实践出真知,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可以尝试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既是把学生送入企业中实习,观摩、学习、参与企业的生产环节,这可以让学生更早地与企业接触,深入了解企业对计算机应用的需求,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对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的学习,掌握业界内计算机最新的发展趋势;建立以项目为主导的实践实习基地,可以让学生有参与项目开发实践的机会,并力争使学生们参与一个或多个企业实际应用项目的开发过程,从项目需求定义、项目设计、项目开发、项目测试运行到项目维护。经过这个过程的学习与锻炼,同学们能将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实践能力应用结合起来,一方面加深了同学们对计算机专业应用的了解,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性,另一方面,企业应用项目有一定的复杂度、时间限制,对同学们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在有压力的驱动下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同学们与他人沟通协作的团队精神。
4. 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仅具有理论教学的能力,而且还应具有项目设计开发应用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具备相关实际应用开发经验,在教授理论课程时,能够深入把握课程的要点,并结合具体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教授实践实习课程时,能将应用项目的问题分析得很透彻,条理清晰,便于同学们理解与掌握理论与实践知识,而且能够在学生专业技术上、就业上给予积极的支持与帮助,同时也树立了应用型人才的一个榜样。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很快进入工作岗位,就需要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院校需要改变原有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改革教学体系与课程设计,积极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张典兵.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究.2006(2)
[2]李志仁.办学特色:高校发展的生命线[J].计算机教育.2009.(2)
篇3
关键词: 中职计算机教学 弊端 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进入现代社会必须具备计算机能力”这一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都开设有计算机专业,所有专业都开设有计算机课程,但是不少学生毕业工作之后,用人单位对其计算机能力不满。事实证明,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是不太成功的,都在一定程度上进入了一个误区。我针对当前的社会环境和需求,结合自己多年从事计算机教学的经验,谈一谈如何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使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能力,提高学生未来在职场的生存能力。
1.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弊端
1.1课程设置多、繁、杂。
许多学校为了体现本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完备、丰富,将大学、大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加以简化照搬,从电子技术到微机原理;从PASCAL到C++、汇编语言;另外还有Dreamweaver,3Ds Max,CorelDraw……不可谓不全面,基本上囊括了计算机的各个领域,但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课程所面对的学习者。首先要明确一点:中职学生普遍是历经中考失败而来到职业学校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信心不足,主动学习兴趣不高。对这样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学习计算机原理、程序设计等就连大学生都颇感吃力的课程是不现实的,让连初中基础知识都没有掌握完全的他们立即进行数据库、平面设计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无异于赶鸭子上架。只有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将来参加工作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设置相应的课程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才能提高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
1.2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大部分职校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以学期末的考试成绩来衡量,这不是一种科学的评价方式。而且考试的方式往往单纯采用笔试或机试,试题的质量不高,评分不客观,信息不反馈。中职计算机教学的重点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注重的是实践操作水平,因此传统的以考试为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对计算机学科很不适用,不能从整体上反映学生的实际计算机能力水平。应加大实践考试的分量,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对教师专业设计技能的掌握和题目设计的方式和技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3部分教师的知识结构达不到新时期计算机教学的要求。
计算机不同于其它基础和专业科目,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特别快,所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及时学习计算机的新知识。如果教师不进行新知识的学习,知识结构将会老化,不能适应新的计算机教学要求。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比较紧缺,他们教学任务繁重,很少有时间去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教学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计算机专业的教师由于学校缺少对他们必要的培训,很少向他们提供与外界的接触机会,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没有进行不断更新和提高,对计算机新知识、新软件缺乏必要的学习和了解,知识结构和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这将无法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与管理
2.1提高课程构建的科学性。
2.1.1根据实际需要精选课程。社会对中职学生尤其是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舍弃《汇编语言》、《组成原理》、《数据库理论》等“重理论、深分析”的纯理论型课程,开设《Photoshop》、《多媒体制作》、《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实践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2.1.2按专业进行划分,对计算机专业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分开设置。计算机专业可以讲授一些简单的理论作为基础,如计算机组装、组网等,以实用软件教学为主,如Photoshop、Flash等较流行的专业软件。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作为能力提高部分在最后学年学习,可以只选择VB、DELPHI等一种或几种面对对象较常用易入门的语言,完全没有必要学习C++、汇编语言等深奥难学的语言。非计算机专业则主要以办公软件为主,如Office系列,辅以部分本专业常用工具软件,如AutoCAD、CorelDraw等,能够胜任本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就可以了。
2.1.3对教材进行有选择的取舍。目前适合中等职业教育的计算机教材偏少,不太适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教师应该根据所教专业班级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建,对于落后的知识可以只作简单介绍,多加入一些最新发展的知识和技术,这样学生毕业工作之后才不会觉得学无所用。
2.2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采取多样的课程考核形式。
在创新课程考核机制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让学生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去完成考试任务,以考促教,以考促用。作为新时期的职教工作者,我们既要培养“学以致用”型的计算机操作人才,更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为其以后发展奠定基础。
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考核形式。
2.2.1以实战代替考试。每个模块任务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程序设计、作品展示、摄影摄像等实战来代替考试,以综合打分代替考试成绩,以汇报表演代替成绩单。
2.2.2竞赛促学。举行一年一度的学生技能竞赛,展示学生素质,推动学生对专业的学习。通过举办计算机组装、图像设计、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技能比赛,展示学生素质,用行动代替语言推销自己。
2.2.3技能证书考核。职业资格证书分为初、中、高等多个层次,目标性很强,非常适合中职学生考核。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还要争取取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达到以考促学,实现学生能力本位的目的。
2.3教师要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知识更新飞快,尤其是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师没有学习,就不可能获得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教师应每年至少到企业顶岗锻炼一个月,了解计算机专业社会发展行情,参与企业相关的具体技术工作及过程。学校应引进企业相关的技术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期为教师作专业技术讲座,对教师的实践水平进行具体的指导。也可选派教师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技能水平。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教育质量,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改革就一定能结出丰硕果实,让学生真正学有所长,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课堂教学模式辨析.教育技术研究,2008,4.
[2]“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长治学院学报,2008,10.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认证;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9-7049-02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甚至包括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教育,当前一些教育界人士、社会以人士及学生们颇有一些想法,比如:
一些教育界人士争论:编程、原理性的内容、DOS命令以及具体的应用软件的操作等内容该不该讲,该讲应讲到什么程度?
有的学生认为:教材落伍,内容不实用,上机时间少,学了跟没学差不多,拿了毕业证,还得上计算机短训班。认证要不要考,考哪个实用呢?
有的社会人士反映:动手操作能力太差,名不副实。
这些看法实际就是:
对于教材来说就是:要怎么编写教材,要选择什么内容,具体的内容又要包含、覆盖到什么程度。
对于教育界来说就是:要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谁来严格要求,谁为这些学生把关,培养真正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
1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教?学生又该怎么学?谁又来为这些学生把关,培养出社会真正需求的人才呢?
对此,我们要铭记一点:计算机是为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服务的,是个重要的工具,不管他是否从事计算机专业工作。我们培养的当然是满足个人、社会需求的人才。当然,不同个体、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对计算机的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那么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首先,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教给学生所有应对终生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给他们一个点石成金的“金手指”,而不是一大堆金子。也就是说,我们要传授给他们自学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满足自己学习、生活及企事业单位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的需求。
其次,我们要传授给他们一些基础知识,也就是说识别石头的能力,连石头都认不出来,谈何点石成金?虽然不同个体、不同行业在不同时期的需求的侧重点可能不同,但必定有些基础的、共同的需求,这些基础的、共同的需求就应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内容。考虑到学生自学的需求,我们还要传授学生一些虽然看起来没用或暂时没用的内容,但却不能忽视的内容,比如原理性的内容、编程性的内容以及DOS命令等,要考虑到系统性,为以后的自学奠定基础。
此外,我们还要既考虑国内的情况,又要考虑到国际的需求。不能孤立地,局限于中专、大专、本科,就事论事。而应该从幼儿园到小学,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中到大学,按部就班,制定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因材施教。并要根据计算机技术的现实变化及时进行修订,以跟上时代的步伐。
也就是既要满足现实的需求,又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需求,要用系统的、发展的眼光来选材。其它的那些额外的不同的需求该怎么解决呢?可以借鉴“专业英语”的概念,不同的专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再开设“专业计算机”课程。而且最好的情况应该是在中、小学到高中阶段我们就应该解决掉计算机普及的基本问题,在大中专以及高校就可以用心地进行“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即便是现在做不到,我们也应该在以后编撰中小学、大中专以及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的时候,能够通盘考虑,并逐渐将计算机基础知识向中、小学计算机教材中转移,最终完成这一转变,避免总是“烫剩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2 计算机课程的认证
有了好的教材,才能教出好的学生。怎么才算好的学生?教到什么程度才算好,要达到什么标准,那就需要认证了。通过认证来把关,来检验。事实如此,学生热衷取证,社会也需要认证。据统计,参加软件水平考试的考生中,60%是在校学生。
IT领域,永远是社会体系中知识与人才流动最快的地方。所以,对于已经走入或即将走入IT围城的大、中专毕业生来说,考取各种认证是快速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捷径。但前提是——你的证书当之无愧、名副其实。当前,全球经济不太景气,竞争就更为剧烈,认证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内IT业高端专业人才仍非常短缺,要进入IT业的某一领域,取得相应的认证证书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本身是非计算机但又想在计算机界发展的学子来说尤其如此。但在IT领域没有任何一种认证证书是IT行业的“万金油”。由于IT行业自身的特点,其分工非常精细,新的领域不断出现,新的认证也应运而生。实际上,在校大学生所能学到的课程往往难以适应IT技术的快速发展,而IT认证作为他们就业的重要手段,正被他们所接受。
在国内,由于主管认证机构的政府各部门间缺乏统一的认识,各办各的认证项目,而且互不承认,导致国内各种认证项目普遍叫不响。
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有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证书(NIT)、全国少儿计算机考试(少儿NIT),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组织实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同时,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又主办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OSTA),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还与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国家职业资格信息技术双证考试,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国家信息化工程师认证考试管理中心也主办有国家网络技术水平考试(NCNE),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主办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项目(CEAC),而中国电子商务协会自己还主办有全国电子商务技术水平考试(NECE)。
名目是如此繁多,而且还都打着“国字”招牌,实在让人难以选择,难以辨别。就连国内最权威的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也不得不在其宣传材料中明确写到“少数IT社会化考试在宣传时冠以国家考试、政府认证等名义混淆视听……其他IT社会化考试没有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的政策规定,没有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用印的证书,个别IT社会化考试在证书封面上违规印制国徽或盗用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的印鉴”。
我们毕业需要计算机等级证,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需要参加全国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持证上岗需要参加高新技术认证。即便是通过了这些名目繁多的认证,学得的知识在社会上也不一定实用。这些“本本”只不过是我们暂时的内部“粮票”,只用于职称、技术等级的评聘而已。可以这样说,凭这些“本本”要想去找工作是万万不能的。
为什么呢?时至今日,我们的学生还在苦学C语言、FoxPro等,应付毕业拿证。平心而论,C语言、FoxPro等对我国的计算机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毕竟社会是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也是在夜以继日地飞速发展,我们怎么能在这里故步自封、停滞不前呢?
社会上,尤其是国外的企业、公司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立名目繁多的专业技术认证项目,比如:微软认证、Cisco认证、Oracle认证、Ciw认证、Adobe认证、Hp认证、Intel认证、Lotus认证、Novel认证、Linux认证、Java认证、Cit认证、华为认证等等,其中的每一种认证又根据专业、技术水平不同进行细分。由于这些认证项目多由其产品开发公司开设,并随产品的更新而及时更新认证内容,因此非常实用,特别对外企来说更是重要的“敲门砖”。而且,对于许多IT企业、公司来说,拥有经过认证的工程师也是企业实力的一种重要标志。因此,这些认证项目一般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且被昵称为国际认证。当然,这些认证项目的花费一般也非常昂贵,但它的实用性、高含金量仍吸引了很多学子倾囊学之。
与之相比,我们国内的认证项目却开办的不是很成功,尤其是政府部门间缺乏合作,各霸一方,整个社会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缺乏统一的标准。这就像我国的英语学习一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学了一二十年英语,最后的水平还赶不上人家小学生的水平。你搞四、六级英语考试,我搞职称英语考试,他又搞公共英语等级考试,各自为政,谁也不服谁。但一个也不实用,得不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出国还得考GRE、托福、雅思。当然,作为中国计算机类考试中专业技术水平最高的考试项目,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已与部分国家实现了互认。但距离真正的国际认证,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因此,有必要将国内现有的认证机构合并为一个政府各个部门共同认可的统一认证机构,并根据社会需求制定认证标准,各部门共同努力去把它打造成国际认可的认证项目。
同时,围绕这一统一的认证标准,选择内容、编撰教材、实施教学,最终又将教出的学生通过这一认证标准进行考核,检验教学效果,最终培养出服务于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人才。
篇5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3.06.050
0 引言
计算机专业的从业人员大都需要经过3、4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承担起工作的职责。校企合作是实现高等院校办学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院校发展教育的必由之路,通过校企合作的有利平台,拉近了学生与社会企业的距离,学校的教学内容也更贴近社会的需求、更贴近实际操作,使得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用性。
1 社会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的现状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计算机行业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软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动了信息的快速发展,进而计算机人才的缺口加大。目前,从教学、工作、餐饮、网购等日常生活中各个方面,包括儿童青少年到退休的老人,无一不在使用计算机相关软件,因此社会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专业的有用人才。
2 外语特色计算机校企合作的重要性
作为计算机从业人员不但需要能够读懂软件项目文档,还需要有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这就需要在学校里加强外语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是高效的必要的培养方式之一,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是使学生从学生角色到职员角色、从校园环境到社会工作环境转变的有利桥梁,而且,校企合作可以更好地弥补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的不足。
首先,计算机方面的各种软件,大部分都是从国外发展到国内,计算机专业学生如果有一定的外语基础,接纳与学习起来相对于比较快,特别是采用校企合作的培养方式,学生很快就会很快了解企业的要求,会很快适应企业的运转。
其次,学生在学校接受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因为学校不确定学生就业的岗位,所以,学校重在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能力。专业相关课程可以和社会主流技术相接轨,但是,毕竟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就业岗位对就职人员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服务方向,学校又不能按照相应的岗位设定课程,所以解决学生适应公司的要求和需要的有效手段就是校企合作,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使其更早、更快适应公司的运转。
3 人才培养的策略
随着计算机行业的兴起,各个高校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扩招和相关专业的增加,各个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式,就业有着巨大的竞争和挑战,建立合理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是重要的课题,以下提出推进创新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增加校企互动,建立实训基地和建立合理的考核检验体系三方面策略:
3.1校企合作模式
大力度推进创新型外语特色计算机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的发展,邀请具有丰富的工作经历、熟悉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素质的企业专家,成立培训小组,高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的指导体系,创新教学模式,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导向,强化英文文档的阅读和写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教学、操作、实践一体化模式,促进培养目标、学生职业素质和基本操作技能标准进一步贴近企业需求。分析职业岗位需要,结合岗位工作任务,明确专业培养方向之后,确立详细了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专业的课程、课时。最后,根据工作岗位技能要求创新教学培养模式,高效的利用合作的企业资源,着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动手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将课程项目化与模块化,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思维,确保学生的专业技能全方面发展。
3.2 实训基地
建立学校与企业的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前提,增加校企双方互动,合理利用和分配各自的有利资源,公共建设学生培训基地。学校的实践课程应该结合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建立和完善以计算机专业技术为核心的具有真实工作需要的实践体系,然而企业建立重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训平台,担负着培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学生的重任,实现学生与企业就职人员一起交流、一起工作,共同学习,达到不断提升自己能力的目的。通过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共同打造具备专业技能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计算机人才,拉近学生与就业的距离。
3.3 考核体系
合理、健全的考核检验体系有利于培养更高质量的学生,建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由学校传统的考核检验方式转变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体系,根据行业要求规范、工作岗位要求和职业能力标准等,建立和完善考核检验标准和方式。注重实际操作考核和过程跟踪考核,形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进行阶段性和总结性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检验体系,重点检验学生的职业技能,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实现基于外语特色的校企合作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目标。
3.4 外语能力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各专业特别重视外语的学习,表现在外教人数省内最多,校园广播中设置英语广播节目,在校园文化以及学生活动中突出外语的重要特色。在计算机专业中,除了学习专业英语之外,还设置英语晨读以及外教授课环节。
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的同时,充分利用外教资源,在课程中学习外教相对于标准的英语发音与语法,更有利于外语能力的显著提高。
在校企合作的到企业中实训的环节,也要强化自己的外语能力,虽然没有在校时的良好资源,但是可以借读原版影印图书,不断地学习外语知识,提高与强化自己的外语水平,旨在为以后的计算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中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6
1 专业文化的界定
专业建设在职业学校内涵建设中的重点地位决定了专业文化建设势必成为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专业文化作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该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专业文化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约束性、规范性和陶冶性,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专业教育氛围,能驱使师生为自己的专业成长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
2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及其在专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计算机文化代表一个新的时代文化,它已经将一个人经过文化教育后所具有的能力由传统的读、写、算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即计算机运用能力(信息能力)。这种能力可通过计算机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得到实现,在职业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应用专业就是其真实的写照。
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作为计算机专业师生同化的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既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内涵除了具有一般意义上文化特征之外,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中等职业学校的“职业性”、“专业性”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要有良好的基本素质。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能吃苦、任劳任怨、虚心学习、对人有礼貌,具备较强的语言文字(尤其是英语)表达能力。
其次,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精通一到两门最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程序开发软件,为新的计算机技术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再次。要有良好的计算机专业技术素养。主要表现在有良好的理解力,通过学习快速掌握新的技术,良好的自学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对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很重要。 随着信息技术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新的理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中职校不仅要对毕业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言传身教,更应向学生传授最新的教学理念与创新精神。
在激烈竞争的时代,综合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面对挫折的耐力等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养都与计算机专业文化相契合。在中等职业学校重视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的建设不仅对计算机应用专业自身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学校的专业建设乃至内涵建设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3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优化的策略探究
3.1 以先进的理念引领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
理念先行。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指引专业(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航标,只有形成正确而核心的办学理念,才能塑造出职业学校的特色专业文化,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学生素养的要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
建校之初,学校就确立了“企业环境中的学校”和“学校环境中的企业”的专业文化建设理念,“上善若水”、“以德立身、以能立足”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
计算机应用专业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结合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特色,进一步深化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的建设水平,确立了“为专业建设塑造专业精神、营造专业氛围,创建校园专业文化精品”的专业文化建设目标。在计算机的实践教学中引进企业化管理环境,实施“6S”管理,塑造规范、优良的实训环境;加强成本核算, 节约实训耗材;以企业为蓝本制定学生实训的岗位规范,加强学习,严格计算机操作规范;鼓励团结互助,发扬团队精神;让学生参与管理,让他们学会现场管理,学会服从管理。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素质提供了良好的专业文化理念。
3.2 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物质文化建设,主要是环境建设、氛围建设、专业特色建设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和感悟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精神,使学生得到充分的专业文化的熏陶。
加强职业环境布置。环境布置精心安排,每条走廊、每堵墙都会“说话”,内容上体现计算机应用专业的特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发展历史和取得主要成果;二是往届优秀毕业生事迹;三是专业领域著名的技术能手、技能标兵;四是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趋势;五是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六是专业领域的名人格言警句。
加强职业氛围营造。根据职业岗位(群)特点,各教学、实验实训场所精细营造企业氛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结合实训室建设,做好真实工作环境和职业氛围的营造;二是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精神;三是安全生产规范,按行业标准张贴安全标语、生产流程、安全规程;四是生产流程介绍;五是企业的管理方法,严格按照操作流程上岗实习。使计算机的教学场景与现代企业生产场景相接近,有浓厚企业文化氛围,形成体现现代文明的专业特色和个性化育人环境,积极营造“学校环境中的企业”和“企业环境中的学校”。
强化专业格言、创意和标识设计。根据专业理念,精心设计各具不同、极具创意的励志格言、凝练出计算机专业格言、设计专业标识,并将之应用于专业文化建设的各种载体,图文并茂地宣传计算机的职业理念和专业精神,培植学生的职业情感和道德,用优美的环境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多策并举,打造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场所。专业文化建设内容必须通过合适的载体呈现出来,其主要载体有教学楼、实训楼、宿舍楼,具体可分为教师办公室、学生教室、实验实训室、走廊楼道、学生宿舍等。
3.3 强化制度文化建设,保障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加强组织保障机制。为保证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成立专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专业文化建设的统筹、协调、指导、检查。把专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专业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和主要负责人员,形成有序的工作体系。
制度保障机制。根据IT行业和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点,着眼于专业文化建设的未来,通过宣传发动、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分析等工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制定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方案;制定专业文化建设工作制度和规范,提高专业文化建设效率;制定专业文化建设的教育学习制度及考核、奖惩制度,调动师生员工对专业文化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物质保障机制。建立专业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做出资金预算、统筹安排、分步实施、落实到位,为专业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加强专业文化建设的硬件实施建设,完善专业实训基地设备设施、师生员工文化活动场所、图书资料等专业文化设施;充分利用和完善专业文化建设的传播媒介,丰富和优化专业文化载体设计和运用,比如:专业文化手册、专业简介、实习实训安全操指南、宣传栏等。
3.4 完善教学模式,使教学成为计算机专业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中,按照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等要求,特别是项目教学的特殊要求,打破传统的模式,进一步研究实验、实训室的布局安排、流程设计、设施配备、环境布置等,创设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教学情境。利用网络,消除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上所受到的传统时空限制,创造有利于培养师生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参与创新活动的教学环境。
围绕计算机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和考证,设计理论、实践课程合二为一,理论、实训指导教师合二为一的教室、实验、实训一体化的组合式教学区域,做到边教边练,边学边练,边练边考;以“做”为中心,教、学、做合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只有当教师具备了创新的品质,勇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活跃思维的过程。年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营造出适合学生创新能力发挥的良好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才能培养出信息社会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3.5 善抓活动文化,丰富计算机专业文化建设的 内涵
计算机专业行为文化指师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中的生活方式、实际行为、态度、价值等。具体表现在学生行为养成、教师行为示范、岗位管理规范等方面。
学生形成良好职业行为习惯是行为文化的关键。如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管理和计算机实训室“6S”常规管理,学生实习实训管理等都要求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并接受管理和考核。
教师行为示范应包括教师形象、语言表达、行为礼仪和工作作风等,这些看似与教学无关的细节,往往对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教师行为示范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的各种行为和语言对学生行为养成、职业技能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计算机实验实训室是学生学习、操作的实训场所,对学生操作岗位应该从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各个环节,参照企业标准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要求师生要规范各类设备操作流程,适应岗位管理制度。在管理上要将学校的教学管理转变成完全的企业管理,在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操作标准、安全规程制度等都应严格按照企业的标准来制定和执行。如进入实训室应统一着工装,岗位6S整理、上下课考勤等。
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的建设,促进了学校、教师及专业的发展,提升了师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素养,推动了计算机应用品牌专业的建设工作。虽然我们 “ 以校为本”的专业文化建设正在起步,还在摸索阶段,但它已给了我们许多的收获与思考,这将激励我们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苦乐相伴,把计算机应用专业文化建设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篇7
关键词:互联网+;立体化教学资源;民办本科;计算机专业
利用“互联网+”环境构建符合三本学生特点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并通过该教学资源平台进行教学活动,将更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更有助于实现培养三本学生较强专业能力的目标。
一、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组成与作用
1.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组成要素
教学包、教学资源库和学科网站是构成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三个核心要素。教学包主要包括纸质教材、网络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纸质教材主要由主教材、参考书、实训指导书组成;网络教材主要包括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和基于网络的各类学科专业电子资料;多媒体教材主要由电子教案、CAI课件、电子图书、案例库和流媒体课件等组成。教学资源库主要指管理教学资源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主要包括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学指标体系和教学资源。学科网站:学科网站是针对专业特色,结合学科教学层次、教学目标、生源特征和专业领域,为了满足学科课程培养目标而建设的服务型网站。
2.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在民办本科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
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重在为学生提供有别于课堂的、符合个体学习特征的学习资源;提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平台。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效资源共享。在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下,学生和老师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理论和实践学习资料,以此提高学习效率。(2)促进学习主动性。在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下,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课堂的束缚,能更加主动地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教师更加容易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习。(3)加强学习活动中的交流协作。在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和学生之间都有了一个更为广泛的、跨时空的交流平台。(4)拓展学习时空。在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下,学习过程中时空的限制被最大限度地打破,信息传递的超时空性得到最大化的突出。
二、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
程序设计能力是三本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核心专业应用能力。因此,程序设计能力的高低对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来说是重要的衡量标准。针对三本学生特征,本文围绕着如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将学生六个学期、六门专业核心课程有机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设计立体化教学资源模型。
2.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实现
通过深入分析民办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要求,深入研究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方式特征和基本原则,在总结六门现有课程资源存在的问题,并做好资源分析和规划的基础上,确定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主要由信息资源的整合、人力资源的调动和技术资源的应用等工作组成,具体如下:(1)信息资源的整合。平台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基本信息、重点内容信息、知识参考信息等。同时配以大量的诸如微课视频、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网络试题库等辅助教学资源。(2)人力资源的整合。平台将学习者、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引入教学活动中,通过这三种角色在学习过程的交流与合作不断驱动教学活动的运行。(3)技术资源的应用。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学活动展开的现有物质资源,主要包括校园网、互联网、教学系统等构建基于“互联网+”体系下的立体化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专业知识的灵活应用和创新应用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构建的立体化课程教学资源平台,为进一步提高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实践证明,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方面都有着显著的效果和一定的推广价值,下一步将以现有平台作为支撑,把立体化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推广到相关课程群资源构建中,以期取得更好的、可持续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宇.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2]杨建卫.高校立体化教学资源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
[3]严五胤.民办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质量保障路径、方法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篇8
汤元斌(1983-),男,汉族,四川安岳人,助教,工学学士,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钱真坤(1980-),男,汉族,四川广安人,助教,工学学士,单位:四川文理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研究方向:现代教育技术。
摘 要:在计算机专业外语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why),学什么(what),怎么学(how)。在对这三个问题进行了浅析的基础上,给予了他们答复,突出了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指出了学习的方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方法;重要性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新概念、新术语、新资料不断的从国外引入,直接采用英文术语的现象越来越普通。[1]伴随互联网的普及,网上涌现了大量的英文信息,计算机操作过程中的菜单、提示、帮助等信息也常以英语形式出现。故英语是计算机专业人员获取最新技术资料和研究方向的重要工具。同时,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参加国内外IT认证考试的必备工具,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学好计算机课程的一门重要工具。[2]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既要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也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经过调查,一部分英语基础不好的学生看到英文命令、提示等,就感觉不知所措,完全提不起学习兴趣。
那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英语首先要做的是选择一本好的教材,还是去找一个好的老师?其实,都不是。在下定决心之后最关键的是要搞清3个W,即:为什么学(why)、学什么(what)、怎样学(how)。下面就浅析一下这3个W。
1.为什么学(why)
学习计算机知识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要想学好计算机就更难。这是因为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这些技术大多来源于英语国家,在引进这些技术时往往受到语言的制约,严重影响到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消化。首先,计算机本身就依赖于英语,其母语就是英语。其次,计算机的技术文档和资料大都是英文,就算有经过翻译的,也可能译法混乱,例如:interface可以翻译为界面、接口或接触面,如果阅读原文则不存在这些问题。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就是等待译文会严重影响我们掌握新技术的时间。通常,一本外文计算机图书从获得版权到翻译出版要一年的时间。就算原作者消化新技术和写作的时间最短为一年,那么加起来已经超过通常软件版本的更新周期(软件版本的更新周期一般是1至2年),这意味着当你通过阅读翻译资料掌握这一版本软件时,该版本可能已经面临淘汰。因此,计算机的学习离不开英语。
2.学什么(what)
学什么呢,是单词?还是语法?其实都不是。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从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多方面去融汇贯通。用计算机专业术语讲,“学什么”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确定系统边界”的问题。因为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若不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义,恐怕难以有一个可以管理学习目标。无目标的或边界不清的项目往往是失败的项目,在学计算机专业英语的问题上也是一样。因此,学生要先根据自己的实际英语水平和工作需要界定下学习的目标。关于实际英语水平,可以简单地以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育作为参考,以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作为基线,即如果通过了CET4,则表明英语水平为中级,词汇量接近5千,不存在基本的语法问题,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如果没有通过CET4,则表明英语水平为初级,词汇量不足4千,可能存在一些语法问题,读写能力较弱。关于工作需要,可将计算机专业英语学习对象划分成计算机研发人员、泛IT人员(在IT行业从业的或与IT行业有密切联系的那些非研发人员,包括操作人员、支持服务人员等)。计算机研发人员要掌握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要求最高,必须掌握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术语和缩略语;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中语法和惯用法的表达方式和功能;能阅读英文文档和技术资料,阅读熟读在100词/分钟以上;能借助字典翻译专业技术图书;能使用英文编写简单的技术文档和程序注释。而泛IT人员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要求不是太高,只需要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常用术语、缩略语; 掌握计算机专业英语中语法和惯用法的表达方式和功能;能借助字典阅读英文文档和技术资料,阅读熟读在60词/分钟以上;能使用英文编写简单的文档。 在了解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一般要求后,接下来就需要对自己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或学习方向。学生为了提高自己在英语环境中掌握计算机技术的能力,所以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因此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围绕其就读的专业领域展开。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的重点应放在专业词汇和术语的掌握上;而对于有一定计算机专业英语基础的学生,则应该把重点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上,并逐渐习惯使用英语注释程序撰写文档。
3.怎么学(how)
在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方向之后,还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怎么学”就是一个学习方法问题。对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把短期的系统学习和长期的日常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做效果最好。短期的系统学习是指集中一段时间系统地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而日常的学习则指平时有意识的多接触和使用计算机专业英语,边用边学,逐渐提高水平。
在学习时必须记住系统的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借助《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系统的了解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网络等多方面的英语表达和专业词汇外,还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对英语语言本身进行学习。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学习不同于英语考试,无法靠短期的突击来完成。长期的日常学习尤为重要。比如,你为了解决学习中的一个问题,查阅英文的帮助或技术资料。但不少学生不喜欢阅读英文,而喜欢使用中文版的软件,喜欢阅读外文文献的中文版。这实际上就错过了许多日常能学习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机会。不可否认,读中文肯定比读英文方便,节省时间,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弊大于利。这种对翻译的依赖使许多学生失去了获取一手资料的宝贵机会。其实,通过对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系统学习掌握一定数量的专业词汇后,就完全可以借助字典和翻译软件去使用原文资料和在线帮助,关键在于坚持。
4.总结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由于该课程的开放性与形式的多样性,因此学生要认清自己的水平,明确自己的目标,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把短期学习和长期学习结合起来,把技术和英语融为一体,不仅要关注课堂内学到的知识,还要注意获取一些其他计算机方向的最新成果和动态,找到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在生活和工作中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的效果,从而获得的不仅是英语水平的突破,更是计算机水平的突破。[3](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2011年面上项目(11ZB139);达州市2011年科技攻关项目(JCY1117)
参考文献
[1] 王小刚.计算机专业英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篇9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类课程 ;教学改革
职业教育是否适应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即能否适时适量地培养出规格对路、质量上乘的人才,是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同时,职业教育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因此,社会需求和人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目标取向的两大主要依据,而作为实现教育目标手段的课程所承担的作用至为重要。因此,课程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现面临一场重大全面的改革,从中央到地方已全面行动起来了,原有的职教培养模式已远远不适应社会快速变化的用人需求。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为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不同的课程,在复合型专业课程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上下功夫,不断完善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和课程评价体系,以使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走出困境,开辟自己特有的生存空间。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它既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生自身的素质,传统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因此,中职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其改革的主要思路是: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扬弃传统的”以教为中心,全面开花”的教学模式。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均应“改版”。
一、课程改革 指导理论与理论借鉴
培养能适应社会市场需求的学生,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指导为依据。我们主张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以“模块结构”理论实施课堂教学;以“多元智能”理论建立学生评价体系;并综合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统筹教育。
1.建立以“能力本位”的课程观
“能力本位”指的是把能力作为教学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符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指导理想。能力本位,大致有三种能力观:①任务本位能力即操作技能,②一般素质,能适应生活及处理事情的能力,③整合的能力观即为综合素质,包括以上两点。
设有计算机类课程的专业依据此所建立的课程,为多元化的课程结构模式,即原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者之间,实际上在突出操作技能能力基础上也要注视培养一般素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比如,文化课开设书法、公共礼仪、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多元化的课程模式,虽然表面上分为三大类课程,但实际教学中都是相互融合的,比如文化课中有专业知识,专业课中也讲究理论相辅。
2.以“模块结构”理论实施课堂教学
职业教育,是面向岗位能力、培养高质量应用人才的教育。其教学体系应突出综合运用知识的育人特色。教师应把根据不同技能模块综合之后的知识和技能教给学生,包括专业技术、与技术相关的专业理论、文化知识和与岗位相关的法纪要求、与合作相关的人际规则等,即横向体系。以此形成的能力课程,学生学了就能应用,能用、会用、管用,能够真正形成岗位能力。根据模块教学的特点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改变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原有的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的学科课程体系,形成政治文化模块、工具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四大类新的行动课程体系。以岗位需求选择模块项目的学习,形成岗位――模块――项目的行动课程体系,遵循够用即可,实用为主的原则。
3.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建立新的学生评价体系
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教育领域中传统的书面考试,只是考察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与“言语语言智能”,而无视于其它几种独立于这两种智能之外的智能。对于职业教育,依上“能力本位”论述,即使学生在操作技能不是很好,但如果一般素质的培养良好,同样也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评价职教学生时,并加以多方面来评价学生。因此,这种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我们的学生,从而形成新的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也更加能够激励学生,单元的突出可以进行激励从而获得多元的发展。
在计算机教学中,善于发现学生的其它优点进行肯定,正确的评价和引导,在学科成绩认定上以多方式来综合,如考核、竞赛、作品、实习、态度等。
4.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来统筹教学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既满足和适应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又要为人才的拓潜性、发展性、创新性奠定基础。也就是说我们今天在教育上所施加的影响,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职业以“就业为导向”促使职业教育要注重现在,即培养现时适应社会能用的技能人才,但教育也要面向未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考虑,因此,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加入理论及应知内容的学习,在教学上也重视理论的讲述及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也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里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其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其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建立在多媒体技术基础上的交互式教学大大优化了教学环境和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熟练地、广泛地运用于计算机教学之中。
4.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
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如:开设网上选修课,进行网上考试,等等。开设网上选修课,可扩大选修课的覆盖面,学生不但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和需要进行选修,且不受时间限制。这种教学的组织形式,不受选修人数的限制,学校可以集中优秀教师主要放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或对网上辅导作补充等等。学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如获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六、考核方法的改革
由于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在整体上处于弱势,按照现有的考核办法。必定会出现大面积不及格。这势必冲击整个教学计划的完成,进一步打击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正水平。因此。考核方法要进行重新设计。
1.采用灵活的考核方法
如果这门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那就考核成绩就是以考技能为主,平时技能考核占60%.期末技能考核占40%。如果这门课程是理念性比较强的课程,那就考核成绩就是以考理论为主,平时表现和作业总评占60%,期末理论考核占40%。如果这门课程是理念加实践的课程。那就考核成绩就以技能考核为主,平时表现和作业总评占20%.平时技能总评和技能考核占60%.期末理论考核占20%。
2.采用弹性学制考核制度
在弹性学制考核制度下只要学生修完学分,就可以提前毕业,如果学生在三年在校学习期间没有修够学分,也可以在外工作期间回校补修,只有修够学分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到毕业证。在弹性学制下学生学习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是必须要学习的一些公共课和专业课.而选修课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选自己学习的课程,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可以利用自己的特长来获得学分。这种考核制度充分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着想的教学方针。
3.采用多渠道的学分来源
学生不仅通过学习来获得学分。而且还可以通过其它渠道得到学分。比如说:获得“优生优干”、在全国、全区比赛中获得名次等等,这些都可以获得学分奖励。这样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各种比赛、各种活动的积极性.能够使同学们有一种争优、创优的良好学风。
七、教师培训与提高
在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方面开展改革的同时,师资队伍也应得到相应提高。
1.“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职业学校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中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由此决定了职业学校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双师型”师资队伍能适应这个需求。
何谓“双师型”教师,其内涵可归纳为:①具备与本专业同系列的技术职称或岗位资格(技能)证书。②虽没有取得实际工作领域专业技术职称,但具有了实际专业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素质;或已具有实际工作领域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到校任教且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可借鉴其他省市对“双师型”教师的取证作出标准:
A、国家高新技术高级证书(图像、网页、编程、办公等)。
B、国家计算机综合等级考试三级(含三级)以上证书。
C、信息产业部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级(含中级)以上证书。
2.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切实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学生三年级顶岗实习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带班指导,同时安排时间参加具体技能实践,在实际岗位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 结合社会创办的计算机行业实体,承接计算机行业相关业务,由计算机专业教师协同解决,在具体业务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总之,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是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需要,且大有文章可做。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也只是教育教学研究的一部分,要想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使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还必须相互配合。只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改革才能结出丰硕果实,中职计算机教育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只有我们认识了自己。认识的市场,认识了学生,我们才会给自己找到一条成功之路.才能让我们的计算机专业也真正的热起来。
篇10
[关键词]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一体;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一赛教融合改革思路
教育部2018年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严把毕业出口关,坚决取消“清考”制度。为此,狠抓学科竞赛,赛教融合是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方向,以三亚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为例,体现在与课程的融合,与专业的融合,与团队的融合。
1加强学科竞赛与课程的融合
把某些学科竞赛中出现的题目融入相应的课程中,如可让教师在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把竞赛中出现的题目拿出来进行分析,讲解,也就是竞赛进课堂。
2加强学科竞赛与专业的融合
从基、专、综三个纵向,软、硬两个横向进行学科竞赛的引导。基指面向全体的学生的学科竞赛,这类竞赛涉及的是本学院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进行的学科竞赛,无专业划分。专指从专业角度进行学科竞赛,引入软、硬两个横向方向,如大数据可参加贴合大数据类的学科竞赛,软件工程可参加软件设计、软件开发类的学科竞赛;计科专业、人工智能专业可参加嵌入式开发、智能开发类的学科竞赛。综指的是在此基础之上能够体现综合素质能力的竞赛,并能够体现创新创业的特点,这类学科竞赛一般以团队形式参加、发挥各自专业及个人的特点,融合专业,如创新创业类学科竞赛。
3加强学科竞赛与团队的融合
根据学科竞赛的特点,组织教师组建相应的学科竞赛辅导团队,并组织学生组建相应的学生竞赛团队。形成统一规划、分而治之的特性。
二课程方面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视域下,需要对课程进行全面的改造,全面围绕人才培养计划、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三大模块,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在比赛中总结的问题和经验,汇总出一套具有创新属性的教学方案,才能促进教学工作,推动学科进步,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一)优化人才培养计划
受传统教学理念约束,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依旧以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具备独立作业的能力[3]。而计算机专业课程(不要具体到某门学科)为了满足社会各个领域的需求,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相应技术更新换代的频率是较快的。所以,通过各类计算机比赛所提供的平台,高校的老师可以在学生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及时总结,不仅如此,由于计算机比赛的题目都是组委会根据当前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前沿动态所拟定的,所以高校的带队老师可以根据组委会布置的题目捕捉到一些行业动态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发展的趋势。首先,高校带队老师要深入解析大赛的题目,系统地分析完成比赛任务需要用到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并进行记录。在回到学校之后,要和本专业的老师进行研讨,将前沿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融入原有的教学计划当中,并根据学校现有的师资力量,拟定出新的教学计划,并上报至校领导处,待审核通过后再落实。具有前沿性的教学计划可以普及学生对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认知,进而促使整个教学工作不会和社会脱节。不仅如此,全国每年会举办大量的计算机比赛,高校要把握机会,积极参与到比赛当中,这样做才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最终才能够制定出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计划。老师在具体研究比赛题目的时候,要发现各比赛题目中的关联性,并将各个比赛题目中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其次,高校在参加计算机比赛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其他参赛队伍的实际情况并和同类院校的带队老师进行沟通交流[4]。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计算机专业课程人才的缺口较大,但是绝大部分企业还是秉承着宁缺毋滥的原则,也就是说,高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如果缺乏实操能力,就业相对而言也是较为困难的,而其他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的时候,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这会让学生拥有更大的优势。所以,高校老师在参加计算机比赛的时候,要积极和其他院校的带队老师进行交流,并观察其他队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时总结,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以及本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案进行适当的调整。除了通过观察总结教学经验之外,还可以和同类院校达成战略合作关系,邀约其他院校的老师来本校进行学术交流,并就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讨。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校老师要注意观察本校学生在比赛期间的表现,以及完成比赛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最终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来积累实践经验,而老师则要通过比赛及时总结经验,对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微调。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选择技术手段过程中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地调整教学计划,从而使整个教学效果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改革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模式下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负责讲授课本中的理论知识,最终以笔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这样做显然和竞赛脱节,学生只知道相关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概念,却不知道如何应用[5]。而“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理念,则是以竞赛为核心,并根据竞赛项目所要使用的技术手段,延伸出理论教学。比赛阶段,带队老师要根据比赛任务总结出相应的知识点,并将所有的知识点串联在一起。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老师要结合经典的比赛题目对学生开展教学工作。这样做可以使理论教学工作显得不是特别突兀,通过案例分析可以留给学生一个思维缓冲的时间,不仅如此,由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借助案例可以让学生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进而可以提升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其次,老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不局限于课本或者教学大纲,要遵循“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教学原则,以比赛中总结的知识点作为讲解的重点,确保学生能够知道计算机专业课程如何应用,而不是如何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把控课堂教学的节奏,并时刻关注班级学生,要及时的和学生展开互动。最后,要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计算机比赛之中显然不切实际,所以大部分学生还是无法接受实践的磨炼,针对此类情况,老师可以挑选一些经典的比赛项目,进行一定的微调,以学期作业的形式要求每一位同学利用假期的时间去完成,并在下一学期开始的时候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定。老师在设定学期作业的时候,要在近三年的计算机比赛中挑选比赛项目,确保技术和社会需求相适应。而在对微调项目进行要求的时候,也要根据学生的水平,尽可能地将项目要求控制在学生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6]。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遵循“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基本原则,运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
1项目驱动教学法
计算机比赛,主要是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当年网络技术发展的动向,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技术水平,以及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个大型的计算机比赛项目来开展相应的教学工作,即项目驱动法[7]。教师要以国家级计算机比赛的真题作为研究对象,带领学生共同学习项目中的知识点,并根据学生整体掌握的情况,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案。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工作的延伸性,要适当地结合一些最新的技术知识。
2问题探究法
问题探究法,也是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利用问题探究法开展相应教学工作的时候,要注意所设置问题的严谨性,以及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首先,老师要明确比赛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契机设置问题,通过问题的建立,引起学生对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其次,在课堂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按部就班,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直接讲解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老师在设置问题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结合一些创新元素,要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发展的最新动态相结合。
三建立梯队培养机制
我国近些年在大力发展计算机产业,各个级别的计算机竞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虽然每年我国会举办大量的计算机比赛,但是能够真正参加比赛的学生只是一小部分,有大量的学生在校园选拔中就被淘汰。所以,为了通过比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从梯队建设入手,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办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感[8]。
(一)建立兴趣小组
高校在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的时候,要积极创办计算机网络学习兴趣小组,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9]。兴趣小组不再局限于年级和班级的限制,无论是大一新生,或者是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都可以加入学习兴趣小组当中。当然,为了确保兴趣小组运行稳定,要由老师负责整个小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并且在学生遇到技术型问题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答疑。除此以外,兴趣小组一般都是在课余时间开展交流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学生在集体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知识。为了确保兴趣小组确实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作为老师而言,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并给予学生适当的建议,使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关注计算机行业的最新动向,分享给小组内的学生。在拟定兴趣小组活动的时候,要充分结合近期计算机比赛的项目,作为高年级的学生要以身作则,并向低年级的学生传授自己学习的经验,要积极主动和小组内其他的成员进行学习交流,进而提高整个小组的学术氛围。作为学校要做好兴趣小组的保障工作,为兴趣小组的开班创造出优越的条件,并重视兴趣小组的发展。学校领导要以学校的名义,定期邀请国内知名的计算机专业教育专家来校进行指导工作。
(二)组织校园比赛
国家以及省市级别的计算机比赛规模较大,而且各个方面已经趋于完善。所以,各高校在组建比赛队伍的过程中会淘汰大量的学生,最终能够参加比赛的学生人数是较少的。基于这种情况,就要通过组织校园级别的比赛,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实际的比赛之中[10]。在举办校园比赛的时候,首先要完善比赛机制,要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比赛之中,并设立优胜奖。其次要保障校园比赛具有延续性,要让校园比赛发展成为一个长期性的教学活动。最后,要建立必要的选拔机制。对于校园比赛的优胜者,学校要重点关注,形成一个良好的梯队培养体系,激发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兴趣。校园比赛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形式,虽然没有老师进行具体的教学工作,但是学生在参加比赛的时候,为了完成任务会掌握一些知识,这些知识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灌输给学生的。而老师在校园比赛开展的过程中,要注意维持比赛秩序,并启发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导学生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