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12 10:04: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林业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林业专业技术总结

篇1

1、夏季移植全冠树木应急处理技术的应用

夏季移植全冠树木是园林施工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很多工程由于营造景观效果需全冠移植树木,而全冠移植树木的应急处理技术做不好,将影响移植树木的冠形、景观效果及成活率。本人在工程实践中摸索出应用全光喷雾技术为主的应急处理技术,有效地保留了树木的叶片,保持了树木的原有冠形和景观效果,明显提高了移植树木的成活率。

2、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

呼市大青山南坡生态保护综合治理绿化工程是呼市政府的重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我在该工程14标段中担任技术员。本人从该工程的土地整理;定点放线;施工组织设计;树木选择与配置;小班划分与布置;施工技术规程的制定;施工技术要点的掌握;施工重点难点的控制;春秋季施工的技术措施;栽植技术及质量的控制;施工人员和机械的现场配置和管理;苗木进场的检验检疫;提高苗木成活率的措施;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后期的养护管理;冬春季森林防火措施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全程进行组织管理和技术指导,受到了监理和甲方的好评。

3、进行道路绿化和小区景观设计工作

篇2

关键词:林业调查及规划;存在的问题;建议

林业调查规划虽然是一项具有指导性和计划性的理论设计,但它的工作基点却是在实践中落实的,没有严谨求实的林业调查数据,林业调查规划就失去了参考依据,没有可行性。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林业调查及其规划是一个关联密切的整体,规划建立在调查的基础上,没有规划,调查工作也会失去理论指导方向,力不从心。

1林业调查规划工作的意义

与林业有关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调查的基础上展开的,而调查任务工作多在野外进行,受到很多不确定自然因素的影响,天气、季节、地形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拖延了林业调查的时间,调查完成不了,接下来的很多工作无法进行,连锁反应造成的最终结果就是阻碍了林业建设的发展速度。林业建设工作环环相扣,看似各自独立实则紧密关联,必须建立一个完整的林业管理系统,确保林业建设各项工作的实施开展。林业管理包含了调查、规划、监管、检测等多个分支,其中规划工作在林业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对林业的各项工程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理论指导作用,相关林业政策也需要经过细致的调查规划才能顺利落实。

在林业调查规划工作中,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多方面综合素养,它是体力与脑力相结合的工作,不仅需要扎实过硬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野外实践经验。同时,艰苦的工作环境和多变的林区气候又考验着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体能耐力。林业调查规划工作本身就是最有效的人才培训手段,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考量有着深刻意义。

2林业调查与规划中的问题

2.1相对落后的专业技术水平

林业调查需要用到地形图的判读、地物判读、地貌判读等各种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用到罗盘、GPS、测高仪、夹板等技术设备。任何一个概念的模糊混淆,任何调查仪器的操作失误,都会使得最终的数据不够精确。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尽管目前林业调查工作队伍的专业技术有所提高,但远远满足不了林业建设的需求。另外,调查规划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还没有及时更新,部分地区调查装备陈旧过时,甚至出现短缺。

2.2工资待遇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力的日渐强盛,社会各领域都急需具有专业技术的人才,专业人才会给一个企业乃至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因此,人才的价值体现应该与之创造的经济效益成正比。林业调查规划作为一项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的工作,并且需要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艰苦的野外环境,衣食住行的条件相对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林业调查工作者理应有更好的工资待遇,以保证他们的安全与健康,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艰苦的工作条件,长期的野外作业,不高的工资待遇,致使林业建设中各种人才的流失。

2.3没有足够资金的支持

通俗点说,林业调查和规划工作离不开资金。人力物力的开支,仪器设备的开支以及在户外工作的各项日常生活开支等,这些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资金投入不足,林业调查人员在工作中难以展开手脚,常常出现有技术、没设备的尴尬情况。另外,从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不难看出,林业的调查规划,还没有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2.4缺少专业教育

一方面林业调查规划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然而,针对林业调查的教育培训却几乎没有。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重视思想教育培养,工作经验的总结交流等,却没有重视专业人才的培训,加上各种原因造成的人才流失,导致能担负起林业调查工作的技术人员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由于对林业调查及规划不够了解,部分具备专业技术的人员不会轻易选择这项工作。

3林业调查与规划的建议

3.1调查工作的完整性

林业调查根据具体工程建设的不同,调查项目和内容也不同。林业调查过程中需要用到多种技术设备和仪器,加上天气、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干扰,在调查时需要多次反复地测试对比,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和数据的准确。调查步骤和环节要完整,不能因为操作难就不调查。

3.2提高工资待遇

具备专业能力的技术人才理应得到尊重和善待,物质基础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前提,只有实实在在地提高林业调查人员的工资待遇,改善生活条件,减轻生活和生存压力,他们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林业建设事业中。

3.3更新技术装备

目前,一些地区用于林业调查工作的仪器设备等,依然停留在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与目前很多林业建设工程严重脱节。由于设备的老套陈旧,加上年代久远难免会出现技术故障,极大限制了林业调查工作的进展速度。林业调查的资金投入和使用,除了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外,最主要的就是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为林业调查工作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

3.4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科技时代需要技术创新,需要开发新技术。林业调查人员在原有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要借鉴和参考一些发达国家的技术理念,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相结合,提炼出一套适合自身工作性质的技能方法。技术的创新不能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助于工作,有益于林业事业的发展,它就是创新。

3.5增强法律意识

法律知识的欠缺,会让林业调查工作陷入被动,引起不必要的法律纠纷,例如,不能仅凭所谓知情人的片面说辞,就因此确定林权的归属。调查工作要严谨求实,调查结果要有理有据。任何企业、任何员工都不愿意陷入法律纠纷中,在加强专业技术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习林业调查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

3.6提升职业荣誉感

林业调查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技术人员常年处于山区野外、风餐露宿、劳动强度大,经受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使命感和荣誉感”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如果林业调查队伍没有高尚的精神支撑,就无法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工作岗位,常年累月地坚持工作。因此,针对林业调查工作的特殊性,要格外重视和关心调查人员的心理和生活健康,人文关怀同样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国民素养,这应该纳入林业规划中。林业调查工作的质量不是取决于一个人,而是一个团体,只有林业调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以提高,我国的林业建设才能更好地发展。

篇3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绿化造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一项长期的公益性事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而我县地处长江上游,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水土保持区,又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干旱、洪涝等生态灾害时有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与日俱增,造林绿化工作还得加紧步伐,继续前行,加快我县环境改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我们一定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努力,从思想上重视,把绿化造林各项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落实完成任务。

二、务实开展各项工作

(一)、义务植树工作执行情况

参加全民义务植树,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通过对全民义务植树重要性、全民性、法定性和义务性的广泛宣传发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全民义务植树对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提高了参与义务植树的自觉性。我县每年义务植树活动都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各单位及社会广大群众的支持。今年,我县动员全体干部职工集中义务植树共20.5万株,尽责率达到95%。

(二)、退耕还林工程

1.退耕还林工程基本情况

自2000年以来,省、州下达给我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共计7.9万亩,涉及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和退耕农户11588户、,49588人;涉及43457宗地块。1999-2000年40000亩;2001年10000亩;2002年12000亩;2003年15000亩;2004年1000亩;2006年1000亩。经检查验收全部达到国家相关验收标准。

2.后期管护落实及补植补种情况

自2000年以来,省、州下达给我县的退耕还林任务共计7.9万亩,涉及15个乡(镇)、181个行政村和退耕农户11588户,49588人;涉及43457宗地块,为我县绿化造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广泛宣传退耕还林后期抚育管护的重要性,禁止在已退耕还林地中从事滥采、乱挖和复耕、林粮间种等破坏地表植被的活动。组织各乡(镇)人民政府人员适时督促、检查退耕户对退耕还林地的围栏建设,并要求退耕户对退耕还林地实施杂草根除、有害生物防治等各项抚育措施。根据我县退耕还林县级自查验收结果,要求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退耕还林补植补种的组织领导,认真动员和组织退耕农户开展补植补栽。今年四月对半扇门腊月山三村2010年配套荒山造林工程补栽补植5000余株。

3.检查验收情况

就今年四月对我县2009年度配套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0.5万亩接受省林业厅核查验收并顺利通过,核查结果为:面积保存率为100%;苗木保存率为98.8%。

(三)、苗木发放情况

为搞好我县林业绿化造林工作,加强林木种苗监管,创造良好的种苗验收、发放流通环境。经局务会研究,决定成立县林业局种苗现场验收、发放领导小组,发放苗木情况如下:

岷江柏:62000株;梨苗:20000株;月季花:40000株;爬山虎:10000株;栀子花:5000株;桃苗10000株;蜀葵10000株;四季杨:5000株;一串红:5000株;核桃:65000株。

(四)加快发展现代林业2015年林业产业核桃基地建设进展情况

2015年元月,我局按照我县十二五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我县实际,制定了本年度林业产业发展计划,首先在全县15个乡镇下发了要求发展产业的通知,再根据各乡村要求发展核桃基地所申请报告,拟定了我县发展1000亩核桃基地建设计划。2015年2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村进行了实地踏查,落实了地块、面积。与此同时,作好了种苗筹备工作。

2015年3月,派专业技术人员到各乡村进行了实地技术培训,发放了技术资料,并要求农户按照技术资料中建园标准,进行定值穴的开挖,农家肥的准备等前期工作。2015年4月,完成了种苗的发放、定值工作。

(五)、科技推广

进一步抓好对林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实行动态培训管理,大力培养懂科学、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和农村林业实用人才,切实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加速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

(六)、林农培训工作情况

绿化造林工作离不开林农,特别是近几年来,种植经济林木受到广大林农的推崇,发展经济林木,不仅能起到绿化造林的作用,还能为林农们带来经济收入。2015年我县结合绿化造林,特色林果建设,低质低效林改造等,加大对林农的使用技术培训。今年我县共培训林农0.2万人次,发放林农培训材料0.2万份。

三、存在的不足

一是我县种植经济林木的林农较多,分散偏远,介于时间紧迫,任务重,工作量大,对于一些很偏远地区的林农,技术指导未到位;二是现今社会信息发达,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很块,在栽培技术上,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和技术还很有限,所以,每一位技术人员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接收新的技术信息,拓展自身专业知识与技术,这样能更好地为广大林农群众服务,为他们带去更多的发财致富的机会;三是由于我县地处干热干旱高山峡谷地带,肥水土涵养不足,造林地块也造完再难找造林地块;四是没有专门的培训经费,活动开展起来很困难,取得的效果也不佳。

篇4

关键词 林业种苗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8-0178-02

木兰国有林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和内蒙古草原接壤,独特的气候与悠久的历史使其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林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森林资源破坏日益加剧,使人类生存环境污染情况严重,各种自然灾害和疾病频繁发生。如今,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国家也在各地大力推进造林绿化的工作,河北省也积极配合强化林业苗木的管理工作。2015年5月27日,木兰林管局及营林科、林科所相关负责人到八英庄林场检查指导工作,听取了该场主要负责人就护林防火、资源培育、种苗基地建设、种苗销售及造林等工作的简要汇报,并深入到朝阳湾营林区光顶山造林施工地点进行检查,对该场光顶山流域建设、低质人工乔林转化、“央补”作业设计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笔者根据木兰林场的实际情况,总结分析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

1 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缺乏

人才缺乏是现代林苗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现在有很多人认为林业种苗培育是一种比较简单而辛苦的农业劳动,劳动量大,薪酬待遇低,一般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往往使林业种苗管理技术成为冷门专业,而真正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又缺少专业知识,只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传统的挖坑种植、施肥和除草等工作,无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进行林业种苗生产,从而无法提高林苗培育的质量和林苗管理的效率[1]。

1.2 设备落后

要提高林业种苗管理的质量,离不开科技的创新和设备的应用。但是由于林业种苗的集约化程度较低和林苗管理理念落后,许多智能化机器和设备没有投入使用,对林苗的种植和管理还是采用原始的方式,这也是现代林业种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3 资金不足

林业种苗的管理工作,在短时间内无法获得有效的收益,它是一项周期较长的工作;林业种苗从种植到林苗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因素会影响林苗的生长,从而对苗木的最终收益产生影响。因此,林业种苗管理也是一项投入风险较高的工作。在林业种苗管理工作中,缺少和投入资金的分配不当,使大部分资金应用到林苗的种植,而管理科研方面投入很少,这也是林业种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1.4 市场信息不对称

林业种苗的交易与一般的商品交易不同,因为林苗的应用受到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林苗的供需不平衡,容易造成种苗资源和土地林业资源的浪费。目前,由于林业种苗管理采用简单粗放型模式,使得林苗供应信息不对称、林苗供求双方信息得不到有效沟通,多数从业人员不专业,也无法鉴别和引进高质量的苗种,造成资源的浪费[2]。

2 林业种苗管理对策

2.1 培养专业人才

提高林业种苗的管理质量,需要有专业的人才。可以在资金方面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比例,在工作中,可以适当提高林业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制订相关的激励措施,以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生活中,可以举行相关的技术讲座和论坛,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和宣传林业发展的重要性。

2.2 优化生产设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增加智能机械化设备和高科技的应用。在林苗的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增加林苗的基础化设备,为林苗管理形成产业化奠定基础;以智能代替人工,提高林苗种植和管理的质量。

2.3 加大投资力度

在提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要加大资金的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为了提高林业种苗对环境的适应性,要增加资金在种苗研发方面的投入,以研发新的苗木品种,提高苗木的生产质量。同时,在苗木的管理方面,也要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吸引更多的专家和人才,研发新的病虫预防管理方法,培养有特色的林苗种植,以提高林苗管理的效率[3]。

2.4 建立健全信息平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不断发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信息交流平台。在林业种苗的管理过程中,建立专业的林业信息交流平台,也是提高林业种苗管理质量、减少资源浪费的重要措施。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平台,可以使不同地区的市场和人才信息得到有效沟通,从而林苗的供求信息得到控制,提高林业种苗管理的效率;而且从业人员在交流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4]。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林业种苗管理措施也会有新的问题。除了以上措施以外,还要立足以下要求:一是林场要立足于资源特点,依托精品流域建设和央补作业项目,结合经营方案,打造经营亮点。二是要继续巩固光顶山流域的打造进程,并要注意林路的维护和沿线的景观打造。三是在人工低质乔林转化过程中,要把握好转化林分的密度,选择好转化的树种和造林密度,并做好对照试验。四是要按照林管局培训的技术要求,按时保质做好2016年“央补”作业设计。

4 参考文献

[1] 吴国文.浅谈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0):261.

[2] 曹林峰,吴智林.林业种苗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82.

篇5

关键词:森林资源;档案;作用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forest resources archives play a dominant role in the work i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he forest resources; Files; role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科技档案分类很多,就林业科技档案来说,它是属于生产记录型和林业自然科学形式、科学技术的范畴。林业科技档案的专业性强、具有真实性,完整性、数量庞大,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同生产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非常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因此,要求管理科技档案的人员要掌握科技档案的技术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否则管理科技档案将无法把森林资源科技档案材料、文件分类进行科学归档和系统立卷。

森林资源档案作为林业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何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的储备和开发,使其为林业科技工作提供科研作用,是森林资源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

1. 森林资源档案是林业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规划和完成林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森林资源档案是用十几年时间(乃至更长时间)把实地调查出来的材料(林业系统定期进行的一、二类资源调查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工程规划等材料)经过分析、归类和筛选,把调查材料按森林类型分为:天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林等分别统计,计算其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盗伐量及病虫鼠害损失量等有关数据,以及其它方面的分析。根据这些调查数据为依据,编写林业局的抚育限额及造林方案,同时制定各林场的经营方案,根据经营方案来制定作业方案。依据作业方案具体指导抚育及营林生产,同时要根据方案规定的技术标准对抚育生产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验收。其结果所得出的数据与材料又反馈到资源档案中来,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上一年的抚育生产的经验、教训,重新编制和调整下一年度的抚育和造林经营方案。由于森林资源档案来源于生产实践,所以它真实地记录了营林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以前段林业工作的考核与经济效益分析对比,对今后继续进行营造林生产、完成各项林业工作任务都有重要的价值,是珍贵的第一手基础性资料。

2. 充分发挥林业科技档案的作用,发掘森林资源档案的社会化服务功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进行了信息数字化时代,作为储存并提供利用的林业科技档案工作,其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档案工作内部的重要性也已经从“档案保管”转向“档案综合利用”这个中心上来了。

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性,确定了它的任务主要是收集、整理、保管和统计本单位、本系统的生产、科研等项材料和文件的立卷、装订、编目及归档。为今后的林业生产与科研开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要认真细致地整理林业生产、建设和科研规划等方面的技术材料及文件,为林业科技档案的社会化服务打好基础。

2.1森林资源档案为林业科研课题提供档案资料及科研信息。

2.2为领导规划、总结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重大战略决策时提供档案资料和文件信息。

2.3为生产经营的财务预决算提供必要的凭证材料。

2.4为基本建设、基建规划统筹管理等提供必要的依据材料和技术资料。

2.5为编写单位年志或行业志提供档案资料。

森林资源档案必须与营林生产密切联系。森林资源档案中,档案是利用,建档是基础,修档是关键,利用是目的。就是用森林资源档案指导营林生产,这是森林资源档案的核心作用。森林资源档案被人们高度重视,就会推动营林生产和林业科学研究。因此,森林资源档案其实质上就是林业各级领导及技术人员的文字及原始数据参谋,科技档案室是参谋室。因此,开发森林科技档案的作用,首要问题是要规范化,建立健全科技档案室,天然次生林的经营和抚育设计是依据森林资源档案,为其科学设计和生产而提供了可靠的材料。无论是搞天然林的抚育、人工林的营造及间伐作业设计,都要依据森林资源档案提供的历史真实的材料和有关数据来完成。

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森林资源档案的利用效率。

在实际生产工作中,要开拓思想,更新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与参谋,才能更好地提供档案的利用率。对于大量的森林资源档案信息和资料,档案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如何拓展这些资料的综合价值,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档案员是关键。逐步将各类森林资源档案资料录入微机,进行科学系统化科学管理,以便快捷地为各有关单位及部门提供更为完整准确的信息资料。在领导制定工作战略规划时,在单位工作出现问题和难点时,在部门和个人需要提供多种信息时,档案员要主动服务,及时准确提供档案信息,不仅提高了档案的综合作用,而且能够进一步推动档案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篇6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问题;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09-1

1 林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含义

创新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文,究其本质来说,创新是推动一个民族和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著名美籍奥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层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到关于技术上的创新的具体定义。技术创新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方面,如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也包括将这些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在市场上得到实现。依此,林业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林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并体现出规模效益。林业的建设要实现公益性、社会性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发展,因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必须要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实现环境的生态保护,保证国土安全,推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妨碍林业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2.1 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在传统的观念中,林业的经营一直被当做“靠天吃饭”的产业,这种消极观念严重的阻碍着林业技术的创新,技术的运用可以推进林业的发展,有无技术、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普遍忽视林业科技投入、研究开发与应用。

2.2 林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一直依靠与科研机构或者高等院校,然而这种方法不能使技术的创新与企业的需要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在以后的林业科技创新上,应当以企业作为主体,使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保持一致,推进林业技术的不断前进。

2.3 优秀林业科研成果少,成果转化率低等问题

据有关研究测算,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国家70%的水平,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低于农业,只有34%;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3 林业技术创新的发展对策

3.1 要调整林业科技的布局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林业科研机构相对力量分布较散,主要以行政区域设置,个数多,力量薄弱,科研课题少,经济也相对困难,发挥不到林业科研机构应有作用,对其发展调整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对于林业科技力量来说,应将其划分成总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总体是指加强我国林业队伍的建设实力和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其成为林业科技发展的龙头,而局部就是在国内各省、各省区域内设立专业的林业科技研究所。

3.2 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

在林业技术的发展改革中,须对林业科技的体制进行大幅改革。在改革中,本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善精神,对于一些非盈利性和公益性的科研机构改革则需遵循分类指导的改善原则。在改革中,切实做到科技攻关,稳定一部分专业的科研人员来重点从事相关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有关的科学研究;再对于一些具有开发能力的部分组建科技开发公司,将其直接面向市场,加快科研成果的转换,从而实现科研与生产的有机结合,来开发带动科研的新机制。

3.3 加强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在林业科技推广中,由于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的面对面性,其在工作中都与当地农户直接交流,因此,科技推广员的工作业务素养是林业科技进步的过渡和转折,科技推广员工作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林业建设的发展。作为最受地方农户欢迎和尊敬的推广员,在面对机构的改革中,需要进一步充实和加强对工作的认识,要把深切的认识统一到国家对于农村农业的意见、政策上来。

3.4 努力抓好各类林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在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在对于如何发展林业技术创新问题的长效机制中,培养一只高素质和适应能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也是必不可缺的。在对于管理人才的选拔上,本着造就一支高学历、专业性强、职称结构合理的综合型技术队伍,形成一支具有一定的文化技术水平和以林、农技术专业人才为骨干的林、农队伍。若想实现此目标,则需拓宽人才的培养渠道。首先,在现有的队伍中以现有的有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培养对象,充分利用当前社会各种培养教育学校来通过学习成为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和产业人才。最后,是在对于农民技术人才的培训上,对其重点培训农、林业实用技术以及退耕还林等相关技术的培训上,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林业技术意识和了解正确的林业技术知识。

4 总结

综上所述,林业的良性发展对于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盛世兴林,科教为先进,只要我们本着扎实工作、积极进取的向上工作精神,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林业创新之路,为推动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胡晓光.浅析现代林业生态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

篇7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举特色旗,走富民路,建小康市”战略思路的指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一、二、三届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全市主导性的核桃、花椒产业和区域性油橄榄、银杏、苹果等特色产业开发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年底,全市栽植核桃278.67万亩,花椒205.9万亩,油橄榄15.51万亩,苹果45.6万亩,银杏16.99万亩。经济林总面积达600多万亩,规模很大,但由于管理工作跟不上,现有经济林产量小,效益差,效益最大化”任务十分紧迫而艰巨。抓经济林综合管理,提高产值和开发效益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十分紧迫的问题,适时地组织实施经济林综合管理,对挖掘产业效益潜力,实现两个“最大化”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准确判断本县(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主要矛盾,提高认识,采取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推动全市林果特色产业冬季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全市经济林综合管理的重点任务

今冬全市经济林综合管理任务640万亩。各县(区)要在前段时间综合管理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进一步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靠实责任,狠抓落实。

一是要突出核桃的综合管理。要狠抓土、肥、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管理环节。把各县(区)核桃采穗园、品种园和市上确定的10个示范乡镇及108户科技示范户建立的示范园作为重中之重,务必靠实抓好。、要抓住冬季病虫防治的有利时机,下大力气抓好核桃食叶害虫—银杏大蚕蛾的防治工作,力争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是要突出花椒的综合管理。继续以“三虫一病”防治、整形修剪、肥水管理环节为重点,范围涉及所有花椒主产县(区)重点区域是一区五片”以清园、施肥、涂白、整形修剪等技术措施全面展开。整形修剪上,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新的整形修剪方法,为今后的机械采摘摸索路子。病虫防治过程中要有绿色食品的观念,合理有效使用农药,避免残留期长农药的使用。

三是要突出油橄榄综合管理。要以白龙江沿岸重点发展的乡镇为重点,抓好病虫防治、清园、施肥、涂白的同时,突出抓好冬季整形修剪和冬季灌溉工作,有条件的地方力争冬灌23次,为明年增产打好基础。最近几年新建园的县冬季综合管理重点要放在越冬管理上,以防寒措施为主并做好观察记载工作。

四是突出苹果的综合管理。重点管理放在水、肥和整形修剪上。

对当年新植果园全面进行定杆、施肥、防病管理。要及时主动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向全市推广。冬季综合管理中,各县(区)要借鉴武都区在花椒综合管理中推广的五个一”施一次肥、浇一次水、剪一次枝、防一次虫、涂一次白)经验,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抓好各自的工作。

三、落实经济林综合管理的主要措施

冬季综合管理任务量大面宽,技术性、时效性强,涉及千家万户,各县(区)要高度重视,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拓宽技术培训覆盖面。

一是要加强乡镇干部和农民技术骨干培训力度。市、县(区)林业局、农牧局要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培训组,深入各乡镇开展培训工作。特别要把乡镇干部作为培训重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场指挥员。

二是要层层举办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现场培训、巡回指导等形式,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农民听得懂学得会的方式言传身教、释疑解难,尽一切可能扩大技术培训覆盖面。

三是市直、各县(区)林业、农牧等部门都要抓35个冬季综合管理示范点,必要时市上将以现场观摩会的形式将好的做法向全市推广,为全市综合管理工作的开展树立样板。

四是市、县(区)林业部门要成立专门机构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加强督促指导,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此项工作。

篇8

一、防治基本情况

在防治*白蛾的工作中,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形

成了全面铺开、分段包干、重点防治的大格局。由于措施得力,全镇境内虽然*白蛾发生严重,但没有成灾。

截至目前,全镇普遍防治2遍,共计投入资金近10万元,购置各类机具40台,出动人工0.6万人次,农药1000公斤,累计防治面积1.5万亩。

二、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由镇长任组长的防治领导小组,分管镇长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林业站。

2、强化责任。签订防治责任状,各村居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包村干部和查防员每天要对所有村所有树木进行查防。排查中发现的所有疫情进行彻底除治,做到发现一处消灭一处,决不留死角、死面。

3、实行虫情日上报制度。各村居的森防员负责虫情上报,每日下午5点前上报林业站。

4、出台鼓励措施。防治机具由镇统一购置,凡是积极参与防治的农户,农药由镇负担。

5、搞好督导。成立防治督导组,由纪委、组织、农办等部门组成,配备照相机、摄像机等设备,检查各包村干部的到位情况。对防治不利的村居或个人采取罚款、通报批评等惩罚措施。

6、实行专业化防治。以农林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成立30人的镇防治专业队,配备烟雾机1台,喷雾机1台,高压喷雾器1台,租用专门车辆,分2个小组,负责全镇*白蛾的防治。各村居也成立了防治小组,负责各村居的防治。

7、加强宣传,进行群众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全镇发放宣传材料3万份,做到了人手一份,家喻户晓,并在各村居轮流播放有关防治方法的宣传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全民动员、全民参战、全民防治。在全镇编织了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防治工作密目网,进行群防群治。

8、创新工作方式。我镇及时总结前段的工作经验,不断创新防治方法。采取烟雾机、高压机动喷雾器打上,手动喷雾器打下,严密喷药,不留死角。针对当前*白蛾已进入作蛹孵化阶段,采取在树上捆扎麦秸,引虫下树,在树下清理落叶杂草,收集蛹的方式,将其一网打尽。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9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人才队伍现状调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查目的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我县各类人才特点,分析研究人才基本情况,系统掌握全县人才队伍建设现状,了解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困难,切实摸清我县人才队伍底数,为制定相关的人才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二、调查范围和牵头单位

主要调查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等人才队伍现状。由县科技局牵头负责规划建设、国土资源、交通、旅游、环保、气象等专业的技术人才调查;县经贸局负责企业管理人才、企业科技人才、企业技能人才调查;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县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分别负责教育、卫生、文化、农业、林业、水利、会计、金融等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调查;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牵头负责县机关单位技能人才调查。

三、调查方式

各有关单位要组织力量,通过走访一线科技人员、召开座谈会、制定下发调查问卷等方式对本单位本部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开展调查。通过重点调查和个案分析,了解调查本单位本部门人才总数、结构、需求等情况,总结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典型做法,研究分析人才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四、调查时间和要求

(一)调查时间:6月15日—7月15日。

(二)调查要求:

1、各牵头负责单位要重视本次调查工作。要制定调查工作方案,于6月22日前报县委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电话:6783****,e-mail:********@。联系人:**(虚拟网665798)。

篇10

1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成效

1.1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茯苓、白术、丹参、板蓝根、太子参、勾藤、金银花、百合、天麻、灵芝为主的林药模式。通过在油茶林、果园内套种中药材,共涉及农户1500余户、种植面积3333.33hm2,产值达1亿元以上,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6500余人。如高屯镇绞便村徐绍勇等农户,利用20hm2油茶示范林基地,开展林药种植,在林地内套种白术、丹参、板蓝根等中药材,2013年实现产值60万元,净收入40万元。蔬菜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蔬菜、香菇、木耳、竹荪等为主的林菜模式,该产业涉及农户1000余户,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333.33hm2,总产值4000万元。果品产业,主要发展以种植西瓜、草莓等为主的林果模式。林下种植面积6.67hm2,产值3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400余人。

1.2林下养殖禽类产业,主要发展以土鸡、鸭为主的林禽模式,目前,全县利用森林面积1000hm2,林下养鸡、鸭存栏4.5万余只,产值160万元,受益50多户,解决劳动力就业130余人。畜类产业,利用森林面积666.67hm2,主要发展以山羊、竹鼠为主的林畜模式,共涉及农户300余户,养殖2.6万头(只),产值15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900人。蜂蜜产业,在林地内放养蜜蜂,发展以养蜂为主的林蜂模式。全县有专业养蜂农户10余户,养蜂150余箱,产值3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40人。如岩洞镇竹坪村农户陈明胜2013年在林地内养蜂15箱,产值2万元,纯收入1.2万元。

1.3林下采集与加工竹笋采集:全县境内分布有楠竹、斑竹、水竹及实竹等各种竹类资源6666.67hm2,年产各类竹笋500万kg,产值达5000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5万人。其中,年产楠竹笋400万kg,产值4000万元,受益农户3500余户。同时带动竹筷、竹席等竹类加工产业的发展。如德顺乡楠竹林场太平山有楠竹基地666.67hm2,过去因经营较粗放,效益差。现引进福建一家大户黄世龙等人来承包经营,通过加强抚育管理,并采用竹腔施肥等技术,经近两年的管理,楠竹由原来的低产林逐渐恢复为高产林分,竹笋的产量由原来的450~750kg•hm-2提高到1500~3000kg•hm-2,年产值达600余万元,解决劳动力季节性就业1000余人。辐射带动了周边500余户农户实施低产竹林改造。公司下步将开发竹类产品深加工,提高林分的附加值。野生中药材采集,全县有近6.67万hm2森林中散生着各种野生中药材。如楠竹林场太平山景区森林中,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丰富,林下有种类繁多的野生药材,像羊霍、野三七、见杆风等珍贵药材。经调查,林农们在太平山采挖山药,每年能带来30万元的收入,惠及农户300余户。野生茶叶采集:太平山景区长有野生无污染、无病虫害原始生态有机甜茶6.67hm2,经加工可制成干茶,该茶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年创产值5万余元。蕨类采集:县境内林下野生蕨类资源近4万hm2,每年采集量达100余万kg,年销售近50万kg,产值达250余万元。全县林下产品加工主要有茯苓、松脂和竹笋粗加工,利用森林面积2333.33hm2,年生产2856t,产值达2088万元,解决劳动力就业500余人。

1.4森林景观利用目前,全县有规模较大的11个森林旅游景区,景区内共开设休闲山庄、农家乐30多家,涉及森林面积3733.33hm2。森林景观较大的有楠竹林场太平山国家森林公园景观、东风林场国家森林公园景观、弄相山原始森林景观、平甫森林景观、石龙山至八舟河森林景观、天生桥森林景观、飞龙洞森林景观等。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收入1亿元,解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如高屯镇的八舟河-天生桥-飞龙洞景区,每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收入3500万元,辐射带动新建10余户农家乐,解决劳动力就业750余人。

2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林下种养殖经济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县林下种养殖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总量不大。我县作为林业大县,森林资源丰富,有林地面积30.92万hm2,目前开发利用面积不足1.5万hm2,森林利用率较低,林下种养殖经济总量不大。二是我县除了茶叶、油茶形成一定规模,建有龙头企业外,其他林下种养殖业基本上都是农户单打独斗,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难以形成市场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三是缺乏科学技术,管理水平低。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农户大多数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四是资金制约因素大。经调查,大多数农户对发展林下经济热情很高,但由于缺乏启动资金,发展之初就受到限制,而现有的一些种养殖户,由于得不到必要的资金扶持,在做大规模、拉长链条方面也是止步不前,致使林下经济发展缺乏后劲。五是缺乏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林农信息量少,存在盲目跟从现象,抗风险能力差。

3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3.1培育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林下经济的发展,如果没有龙头企业支撑,就没有市场竞争力,规模就很难扩大。我县除了对茶叶、油茶加工企业扶持以外,还要扶持新建1~2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中药材、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积极引进和培育林下种植、养殖专业企业,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扶持鼓励种养户开展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做大做强。林业、科技、农业、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也要创办本部门的示范点,进行重点培育,促进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经济典型,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于林下经济发展,不断扩大林下种养殖面积,提高森林资源利用率。

3.2做好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促进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化经营是林下经济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决林改后有人无山经营或有山无人经营的问题,我县对森林资源流转这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一是建立流转制度。制定了《黎平县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初步明确了物权和债权的各自范围及其管理方式,规定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林权流转程序,为规范林权有序流转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强流转服务。我县有专门的林权管理办公室,有专职的森林资产评估队伍。在2010—2012年期间我县组织具有工程师以上资格的人员,到武汉和贵阳参加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培训,取得评估资格的人员有15人,为森林资源流转提供了技术服务保障。三是建立林业综合交易服务中心。确保了森林资源公开、公平交易,林权流转不断走向规范化,促进了大户承包利用森林资源和林下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四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简化贷款程序,放宽贷款条件,延长林业贴息贷款期限等优惠政策,对林下经济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以解决林下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五是积极开展森林保险工作。公益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和县财政共同解决,商品林保费由国家、省、州、县财政承担80%和个人承担20%。

3.3做好技术和信息平台服务,为林农提供质量保障一是要搞好技术服务。要整合林业、农业、畜牧等专业技术服务资源,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伍,深入实地开展技术服务,加强技术培训,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种养殖户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积极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工作。二是要搞好市场信息服务,搭建市场信息平台。加强市场研究和分析,积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做出产业发展决策调整,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3.4总结经验,不断探索,积极推进林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林下经济,可提高林地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林业生态经济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广大农民看到了新型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效益,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开发林下经济的积极性。由于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全县森林资源稳步增长。发展林下经济,把树枝、木屑等采伐剩余物作为种植、养殖的培养基质,林下种植养殖业的发展又加速了树木的新陈代谢,畜禽粪便为树木提供了良好肥源。同时,林农加大了对林地的劳务投入和物质投入,及时为树木松土、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对树木的生长和林木质量的提高大有好处。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的原则,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果、林下特色养殖等富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林下经济发展进一步激发了农民建设生态、发展林业的积极性。通过不断调整经营方向来盘活林地资源,促进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林地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