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31 20:53: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政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市政专业技术总结

篇1

各县(市、区)政工取评办、市直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做好****年度全市政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

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

全市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申报范围、对象和条件按照渐少

政职[****]**号,浙企政职办[****]*号,政职办[****]*号、政职办[****]*号、职改办[****]*号文件精神执行。

二、申报时间和组织工作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做好申报对象的资格审查工作,于月*O目前

将审核盖章的《申报___职务评审对象花名册》(并带软盘)及相关材料送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干部处),市政工职评办公室将于*月下旬对申报中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月中旬召开评审会进行评审,同时完成申报高级政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推荐工作。

三、报评材料

、高级政工师评审材料仍按浙企政职办[****]*号文件执行

****年度申报高级政工师岗位人员培训班拟定于*月底在杭州举办,

各地各单位要在*月*0日前将本地本单位准备参加培训班

的人员名单报我办。

*、政工师评审材料

()材料清单一式*份(一份贴在材料袋上);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人一式*份。其中呈报

单位意见栏要求概括地反映申报者政治、业务表现情况,表明推荐态度;

(*)业务总结一式*份。内容为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

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字数在*千字以上;

(*)《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

表(公示表)》,一式**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5)学历证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证书、聘书复印件各一

式*份;

(*)有关著作、论文、研究报告、奖励证书等复印件各一式*份。须提供任用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专业论文*篇和三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包括策划和组织的活动、调研报告、工作总结、工件报告、经验推介或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案例等);

()外语考试合格证书(综合C级或省外语等级考核英语二级、日语三级)复印件一式*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破格申报的,还需提交所在单位填写的《破格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审批表人对照破格条件写出破格理批注明符合哪几条破格条件;

(0)与计算机应用能力考核结果挂钩的,需提交相应的证书;

()填报经本人和所在单位领导签名的《如实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保证书》;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所有复印材料必须携带原件,由评委会办公室验审原件。所有申报材料(除《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用A*纸外),须中文打字,统一周A*纸复印。除《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和《晋升(推荐)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外,其它材料一式*份整理成册。

*、助理政工师评审材料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份。

(*)《晋升(推荐)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人员情况综合表(公示表)》一式0份,要求申报对象如实准确地填报并公示有关材料,推荐单位要根据申报对象公示情况如实签署有关意见。

(*)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份。

(*)所在单位是企业的,要如实填写《企业基本情况表》一式

*份,并经主管部门盖章确认。所在单位属事业性质的,必须提供《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一式*份。

(5)必须提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撰写专业论文篇和*个最能反映本人工作实绩的工作成果,并提供复印件*份。

(*)专门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以后获得的荣誉称号的证书或奖状的原件及其复印件一式*份。

()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需确认政工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要填写《思想政治工作专业职务大中专以上毕业生见习期满确定任职资格审批表)》一式*份,并提供学历证书和二寸半身免冠近照*张。

四、材料要求

根据职改办[****]*号文件的要求,各申报对象要翔实、准确地提供能反映本人专业水平、工作业绩和职业道德等方面情况的书面材料和相关证明。对于必须由推荐单位人事部门(职改)部门提供的材料,申报对象不得自行填写;对于要求公示的材料,必须按有关文件要求,全面及时地予以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否则无效。

五、答辩事项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答辩主要是考察评平对象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意识以及提供业绩材料的真实性。答辩时间另行女排。

篇2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及建筑业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尤其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工程建筑越来越具备现代化、国际化的特点,因此提高了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尤其是项目管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及造价工程师等高级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成为热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成为探讨的重点。

1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初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型学科,旨在培养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才,主要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以项目管理为核心,辐射规划、立项、土地、投融资、建设管理等几个方面。通过系统学习,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基础、基本知识,拥有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项目管理的思维及知识体系,成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外向型、开拓型的高级管理人才,以特色专业技能教育在人才市场竞争中为学生拓展就业渠道。这一培养目标突出了技术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中的重要性,需要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造价预算与报价、工程项目融资、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

2专业技术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必要性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大致为建筑及市政相关企业、房地产企业等,大多数学生从事项目造价管理、项目现场建设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进度管理等工作,通常从事技术类的毕业生较少。但是随着建筑企业技术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也应该对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本文选取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昌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长安大学10所高校,通过对近3年该专业学生(除去考研学生)的就业方向进行分析,力图说明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通过调查分析可知,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49%)、房地产企业(16%)、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14%)、政府部门(8%)、其他单位与部门(13%),具体论述如下。建筑或市政施工企业大部分毕业生从事建设施工或市政工程方向,就业比例达到49%。这个方向容纳了该专业的大部分毕业生,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很高,因为主要从事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项目管理及组织协调等工作。但是由于该方向也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就业竞争十分激烈。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该专业的学生更侧重于管理能力,而对于工程技术方面比较逊色,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没有竞争优势。而且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更多的建筑企业需求施工图设计人员,这无疑提高了对学生的工程技术要求。房地产经营开发企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到房地产企业工作的就业人数为16%,一般情况下从事甲方现场代表、房地产项目管理等工作。从事现场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设计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学生技术知识的要求也较高。工程咨询或项目管理公司随着建筑市场的国际化发展,更多的项目管理服务公司产生,这些公司专门从事施工方的项目管理工作,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大量提升,从事项目管理的毕业生人数达到14%。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是通过为客户提供项目规划、组织、资源协调与管理至移交等全过程服务,协助客户实现既定目标,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清楚理解项目从开始到移交到最终结束的每一个细节。对于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或工程咨询来说,需要从事监理、造价、招投标等工作,对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政府部门有少量毕业生毕业之后通过公开应聘或者考公务员的方式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如质量监督站、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等,占毕业生总人数的8%。由于这些单位从事项目审批和管理工作,因此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不高,但是质量监督站还是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较高。此外,工程管理专业还需要具备注册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各种从业资格证书,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大部分毕业生都需要参加这些考试,都需要学生掌握工程技术,并在工作实践中积累大量的从业经验。总结用人单位和职业考试对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知识要求,该专业学生要掌握的技术知识包括建筑结构的选型、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建筑工程常见问题及处理、建筑施工、建筑识图、建筑设备等。

3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技术型应用人才的策略

1)加强教师和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的重视程度。高校应该从学生的培养方案改进入手,加强该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比重,结合自身专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对技术类课程的考核,及时总结教学反馈。

2)培养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完善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推进校企、校地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工程管理专业职业标准和课程内容相结合、教学与工作过程对接,提高实践课比重,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占总学分比例不低于30%,着力开发造价预算与报价、管理信息系统等特色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3)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学校应积极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推进学校与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如与中国建设投资集团、广州建筑集团、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等大型建筑企业合作,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和提升应用技术研创能力为重点,建设一批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示范中心、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人才培养平台,为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4)建设具有高水平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实践水平,鼓励申请主持应用型研究项目,提高该专业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调整教师结构,积极引进建筑行业公认的专才,聘请建筑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作为专业建设带头人、担任专兼职教师;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建筑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提升专业教师整体实践教学水平和应用技术研发能力;采取评优制度,对实践教学水平高、专业素质能力过硬的教师给予奖励。

4结语

现代建筑对技术的要求很高,需要工程管理人才掌握建筑的技术流程,为了确保管理质量,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工程技术。比如:只有学生的识图能力较强,才能更好地理解工程定位。此外,学生还需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实践、房屋建筑学设计、工程测量等专业技术。和国外工程管理教育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十分欠缺,如美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一般隶属于工程学院,毕业生授予建筑工程管理(CEM)学士学位,其中工程和工程设计类的课程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因此,各个高校应该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用技术的培养,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就业十分有益。

参考文献

[1]王彩雪,薛婷.浅谈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策[J].山西建筑,2009,35(3):210-211.

[2]姜保平.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J].中国建设教育,2008(3):37-39.

篇3

(一)项目监管

在对项目进行监管的时候一般会出现的问题就是是否能够选出优秀的前期单位,项目的好坏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由监管单位所决定的。有些监管单位进行监管的时候太过于形式化,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这样就会导致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所下降。单个的市政设施改善专项项目所需要的资金一般都不会很多,周期也较短,这样建设单位自己就可以确定监管单位,但是怎么样确定又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选择资质高、技术与设备较强、有丰富经验的监管单位,第二,要针对每个需要改善项目的特点来制定出详细的监管策划,还需要专家来对监管的方案进行审查,确保方案可行。第三,加大对监管单位工作审查与业绩的考核。

(二)招标监管

在招标管理监控中,一般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质量问题上。应该避免虽然招到价格较低,但是质量却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的项目。所以,在招标的时候就应该要一次成功,也就是报价要合理,质量也可以得到保证的单位。根据这方面的问题,政府单位所提出的一些意见,其实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有些单位在招标的时候是符合程序的,最终它们施工的质量却没有办法令人满意。所以,这里就应该要着重考虑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针对投标文件的控制,要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考虑的尽量详细一些。第二,评标过程中的控制,在招标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评标,评标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招标能否成功。对于一些技术复杂,时间方面等有要求的项目一定要安排好时间,招标的代表人也要仔细的选定,尽可能的选择对于项目实际情况有所了解的人员,这样就会更加凸显出优势来。

二、款项支付与财务决算资金内部监控管理

(一)款项支付

在专项资金内部控制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款项支付,这其中也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款项支付管理中财务人员起到的作用不是很大,仅仅只是起到了记账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没有真正的实施财务监管的作用,因此要加强专项资金项目在款项支付中的作用。

1.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支付审批会签程序。

建立完善的专项资金支付审批会签程序,有利于项目付款控制的支付签单,这其中的内容主要有项目的名称、预算金额等部门意见栏目。财务人员在办理支付款项的时候要将每一笔的项目在申请合同上进行明确记录。

2.设置实用的会计明细账目。

在预算的时候应该要根据相应的核算原则,针对市政改善项目大小的特点等改善项目的计划,对于每个项目中可能会涉及到的项目等都应该要在财务中充分的体现出来,又或者可以在财务明细账目中要有所设置,这样的设置单位在查找的时候也会很方便,同时也会节省单位在竣工时所产生的成本预算,节省了项目在完成之后还需要额外来进行决算的时间。

(二)财务决算内部监控

专项项目财务决算主要就是对项目的投资情况进行总结,这样就可以很准确的编制财务决算,也就更加的方便了单位与上级部门掌握资金使用等情况。在日后的设施改善中合理编制项目资金,有利于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率,也可以为财务部门的绩效提供依据。但是财务决算内部监控中还是存在问题的,施工单位一般都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就会出现向上级多报决算的现象。另外,施工单位为了能够多接项目,一般都会忙于施工,对于决算办理都是能拖欠就拖欠。

1.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

应该要明确好财务决算时间上的要求,财务决算的结果应该与上报预算的差额之间有明确的规定。

2.加强对项目的决算审计。

经过实践证明可以明显的看出,财务决算的时候引用第三方的审计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项目中投资若是高于所规定的金额,这个时候就应该强制的进行审计,但是在很多的市政改善项目中所投资的项目一般都是达不到强制审计的标准,这个时候就可以引用社会审计,社会审计就可以作为第三方。社会审计一方面可以交由管理单位直接委托,这样与施工单位就不会发生任何的直接管理,就会较少出现人为方面的事故。另外,专业的审计单位在人力与专业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也可以提高财务决算的准确性,提高专项项目经费的使用率。内部控制管理是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面所说到只是市政设施改善中的一个部分。在市政设施中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不仅可以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另外对项目资金的安全性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总结

篇4

关键词:道路排水;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排水工程在城市建设中具有不可估量的功效,对城市的正常运转、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道路的恢复情况、汛期的安全等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加强每一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才能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提升城市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良好的市政排水工程,是保障城市交通畅通和路政建设完善的基本保障。

一、市政排水工程施工的重要性

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则更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工程之一,所以,保证市政道路给排水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和质量控制上科学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阻碍,制约了排水工程的发展。正因如此,近几年,在我国各地都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对市政的排水管网进行了改造。由于排水管网系统分布广泛,所以在城市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

当今,因为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不断完善和加强,所以不论是在城市的各个设施处几乎都设有排污管道。但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以及在施工中受管理和操作的失误影响,再加上从事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少,所以,达不到工程的要求;同时,在选择市政排水管的材料时由于选择低质量的排水管材料,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由于施工管理力量薄弱,在建设过程中缺少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所以就大量的使用农民工,因而形成了施工质量不好、粗糙,由于质量的问题导致管道断裂泄露、排水不畅、水倒流的现象,使管道周围不论是在地面上还是在路面上都有沉陷或变形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市政排水管道工程质量没有得到保证。

二、城市道路排水工程常见的问题

迫于城市交通的需要,我国城市排水工程建设的工期一般都很短,并且在城市的道路范围内,也多有各种管线和其他的一些地下设施,这些管线和地下设施的施工都要求与城市排水工程同步进行,使工程施工的难度加大,工程的复杂性加大。在这样短暂的工期内完成这样复杂的施工,使很多施工单位都急于完成工程指标,使工程的质量大打折扣,出现很多工程的质量问题,使市政排水工程在汛期暴雨来临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雨水管与污水管错接严重

我们知道城市道路的排水管道分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污水管道主要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这些污水管道要汇集到污水处理厂对污水统一进行净化处理。而雨水管道是直接与就近的河道相连接的。并且雨水管道的设置还要考虑到暴雨参数来统一设置,吸水的容量要有一定的保障,这样才能够在暴雨来临时,充分发挥排涝的作用,排出路面积水。但是如果在施工中错把排水管道接到污水管道,暴雨来临时,雨水不能够有效的排除,就会使大量的雨水在路面上沉积,形成内涝。

2、检查维护措施不到位

市政人员对这些排水设施的养护维护不到位,加上一些市民的不文明习惯,随意将一些垃圾倾倒进排水管网内,使排水管网发生堵塞,丧失基本的排水功能,暴雨来临时,雨水不能及时通过排水管道排除,而是只能向低洼区域汇聚,就会形成严重内涝,给市民的出行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3、城市建设与管理存在很大缺陷

因为城市总体的给水排水管网建设投资巨大,政府不会每年对其进行更新建设,使我国的道路给水排水管网的设计远跟不上城市建设的步伐。其次,这些道路的管道往往与众多的地下设施并行,需要供水、燃气及电信等多方协调,共同完成施工改造,工程巨大,也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还有排水管道的检验工作不好进行,只能用汛期的排水效果来实际检验。使一些质量低下的施工设施蒙混过关,在汛期来临时,不能很好发挥作用,出现城市内涝。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市政排水工程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性问题,直接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针对国内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管理问题分析,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从为民服务、为民负责的角度出发,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与监督。排水工程施工单位也要深刻的认识到城市排水工程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重视工程设计图纸审计与技术交底。在进行市政排水工程项目建设前,施工部门要协同建设、设计以及监理单位共同进行设计图纸的审核工作,特别是对其中存在技术争议的部分要开展研究讨论,最终形成大家公认的施工技术方案。另外,要根据市政排水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及需要,要对施工具体的实际情况与工地实际地形进行全面的了解,保证排水工程施工的科学性。

2、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沟槽开挖质量管理。开进行工程开挖沟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检查井中心桩,根据井基周围尺寸开挖井基,待放置好管材后再调节管道接口,预留好井筒位置之后便可介入砌检查井安装的工序中,具体的施工措施有以下几点:

(1)沟槽开挖与支护施工。在市政排水管理施工过程中,土方的工作量所占整个工程的比重非常大,因此,必须对开挖机械与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尽量的采用机械与人员开挖相结合的施工措施,并在开挖前做好地下管道、线缆等的标记工作,从而进行地下设施的保护,保证开挖工作的顺利开展。

(2)选择、监测使用的管材。管材及主料均由选定的合格提供商提供,带管材进场后,由施工方的监测人员同监理部门一起对管材进行监测。当出现外观无法辨认管材质量时,则需要进行管材内外压的实验。进场的管材必须要求是通过专业实验室批量实验合格并取得实验合格证的产品。

(3)加强管道安装质量控制。管道安装时,要根据测放的中心线用细绳控制好管道一侧边线。最好采用吊车进行下管操作,吊车要沿沟槽行驶,保持与沟槽距离大于一米,从而避免沟槽的塌陷,影响沟槽坡边的稳定。下管时采用柔性吊索或专用吊钩,严禁采用钢丝绳穿过管道起吊,同时,现场必须有专人进行指挥,吊平轻放,避免扰动基底管道相互碰撞。在现场狭窄不便机械施工的地段,要采用人工压绳下管,现场出现架空线路时,需要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

3、建立完善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在目前国内的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工作中,工程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指导。市政排水工程的监理工作人员要总结以往的监理工作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的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讨论与研究,建立起一套符合目前国内施工实际需要的统一行业标准,同时积极的推广到其他相同类型的监理部门中,从而实现市政排水施工质量管理的健康引导,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而道路排水工程又是市政道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排水功能施工的质量将会直接对车辆的行驶和人们的出行生活产生影响。尽管在城市道路排水工程中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因素和较多的问题,但只要在建设过程中积极努力克服各种常见问题,严格按照要求和规范施工,实行有效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城市道路排水工程施工必能达到极高的质量并取得满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春梅.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J].交通世界,2011

篇5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市政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使人们的生活个工作更加地方便、快捷,并且是市政工程是竞争力非常强的工程项目。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形成正确的施工观念,使工程的施工更加地安全化、规范化、科学化,工程的建设质量更加地高。

一、在市政工程建设管理中的新理念

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与管理工作的进行中,不但需要进行认真地组织,缩短工程施工的工期,还需要把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的管理作为工程建设的中心环节,对资源进行最佳地调整,在最大的程度上符合工程的建设需求,并且让工程的施工建设更加的市场化,管理更加地科学化。

(一)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重视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市政工程的组织的过程中,就需要工程的施工建设企业改革传统的人工铺设变为现在的设备摊铺,应用科学技术来提高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根据市政工程的设计图纸所指定的型号进行施工。在进行中,以前的施工的路面的缝隙一般是由施工企业用沥青来处理的,这样会导致一些小块的石头和细沙会进入到缝隙,使混凝土的版块不可以进行伸缩。这样的质量问题,可以聘请专业技术强的路面缝隙处理的施工队,对路面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解决。通过专业的技术的运用,市政的道路工程的建设施工的质量有了很明显的改善。

(二)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中重视工程的质量建设

首先就是那些市政工程的施工中最不好去监督控制的关键部分的管理,就是要进行关键岗位的公开性和平等性的优先的上岗制度,其次就是对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材料的采购方面的质量,一定是所有的工程的参与建设施工管理者来进行监督和审核的。这样能够让采购的材料的过程更加地规范、严格,合理地控制了材料的采购价格与质量。加强企业对合同的重视,避免工程建设施工企业的单方面的管理得不到监督和控制管理的情况。

二、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的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一)市政工程的施工企业对质量管理的问题

1、目前的市政工程项目的承包单位通常都会将建设施工的质量忽视,目光短浅,只注重经济上的效益。就算投入的资金再高,也还是要在施工的建设中偷工减料,如果投入的资金少,就更加会想尽一切的办法来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费用,从中得到最大的利益。能够将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的质量作为施工的中心的建设企业少之又少。

2、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的专业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普遍都很低。大多数的施工的工程部门通常情况下都是没有基本的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的。工程的管理者和工程师通常都是不在施工现场的,有的时候就只是个摆设。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的实际上的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的能力都很差,缺少切实合理的施工的高质量的保障系统。

(二)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建立企业的质量管理的问题

1、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的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大多数都比较低。目前的市政的工程的监理企业有很多,并且监理的工作者的整体素质都参差不齐,专业素质能力高的人是非常少的。有许多的工程的监理工作者都不是为了工程的质量而考虑,而是想要从中赚取利益,腐败的现象非常严重。使得监理工作的难度和责任都大大地提高了。

2、监理企业的管理上毫无条理,工作态度不正确。现在工程施工的监理行业并不是十分专业的,只要有一些监理证书就可以进行公司注册,虽然,现在的工程监理的企业有很多,竞争力很强烈,但是真正在管理的能力上和专业水平上都靠谱的企业没有多少。

三、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的管理对策

(一)健全市政的工程建设的质量的管理系统

1、构建并且健全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体制, 使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从开始一直到竣工的各个部分和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的指导和工作更加地规范化、科学化。

2、改善市政工程建设的招标和投标的管理方式,要不断地开放市场,阻止工程施工建设的招标和投标的个人垄断。

3、构建并且健全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监理企业、设计企业等工作监督和审核的制度,实行评价和择优选择的制度。

4、使得市政工程的质量的管理方面的奖励与惩罚的制度更加完善。

5、健全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的管理企业和个人的工作态度的考核和惩罚的管理制度。

(二)加强质量监督站在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运用

质量监督站需要彻底地实行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的监督的指导的责任,并且能够形成市政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管理的体系。根据市政工程的特征、地方特征来进行计划的制定,还要通过分类来编制监督的方案,宣传并且进行优秀的工程建设质量的活动。实施施工材料的供应企业的信息的记录和使用的记录的制度,工程的建设和监理的企业工作者的登记、工程的建设信息的公布制度,高质量的市政工程的建设制度,工程的建设的监督的控制制度等一些有效的措施。加强各个部门在工程的建设施工中的质量方面的责任和工作状况的监督和控制管理,加强工程施工中所运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宣传力度。对一些出现的违反规定和法律的状况要进行严肃的处理,这样能够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三)在市政工程中的建设中还需要关注勘察的设计工作

市政工程建设中的勘察工作的认真和细致对建设施工的质量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勘察设计工作的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建设质量。设计在市政工程的施工中的最主要的影响就是在两个阶段,一个是在工程的建设施工之前,主要的工作是关于交通量的调查和预计、设计的方案的调整等。比如,在工程的施工中应用一下新的建设材料、新型工艺以及新型的技术来进行一些道路、管道沉陷等一些工程建设施工中的问题的解决,而第二个阶段就是工程的施工的过程的阶段,通常是比较细致的设计的讨论、建设技术的指导、质量问题的解决等一些服务性的工作。

总结

市政工程的建设对城市的基础建设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工程建设,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尤其重要的。市政工程的建设施工企业一定要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重视质量的管理工作,不能够为了获取个人利益而将集体的利益抛弃,针对一些工程建设施工中常常出现的一些质量管理问题,来进行技术和工艺上的创新,通过新的技术和管理方式来解决市政工程建设施工中出现的一些质量管理问题,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志尧.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

[2] 徐振明.加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有效措施[J].工程管理,2010(1)

[3] 徐华颖.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要点与体系完善[J].中国西部科技,2009(08)

篇6

为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尽快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加快推进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紧紧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加快建立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持可持续的充满活力的新体制机制,提高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幸福”建设。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稳妥有序推进。强化政府职责,完善财政保障机制,进一步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质。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推进改革。

2.坚持综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补偿机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建立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3.坚持绩效考核,提升服务效益。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建立健全以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为重点的绩效考核制度,促进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的转变。

4.坚持群众受益,体现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服务能力,落实公共卫生服务任务,逐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确保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任务目标。全市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立起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多渠道补偿机制等新的体制机制,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医务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二、主要任务

(一)明确机构职责。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所在区(市)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1.乡镇卫生院的职责。乡镇卫生院以维护农村居民健康为中心,综合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承担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公共卫生管理职能,负责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村卫生室所需基本药物的采购配送等工作,对实行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的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方面进行统一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提供与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相关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业务、药品、房屋、设备、财务和绩效考核等实行统一管理。

(二)核定机构编制。乡镇卫生院编制按照省编办、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先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县(市、区)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意见的通知》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编制执行省编办、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转发中央编办、卫生部、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印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和编制标准指导意见的通知》。核定的人员编制,作为其确定岗位数量和核拨人员经费的依据。各区(市)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方式,以区(市)为单位实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总量控制、统筹安排、动态调整。

(三)科学合理设置岗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管理、专业技术、工勤技能三类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以医、药、护、技、公共卫生等岗位为主体,优先满足全科医生、公共卫生专业和中医药岗位需要。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岗位总量的90%,医疗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90%。其中,乡镇卫生院用于全科医师、公共卫生专业、中医药岗位分别不低于专业技术岗位的20%、20%和10%,并逐步到位。

(四)实行竞聘上岗。

1.机构主要负责人的选聘。积极推行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聘任制和任期制,由区(市)级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采取公开招聘或竞争上岗等方式,择优聘任,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每届任期一般为3年,可按规定程序连续聘任。

2.其他人员的竞聘上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根据有关规定,按照核准岗位的设置总量、专业类别、技术等级及数额要求,实行竞争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做到定编定岗不定人,建立优胜劣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符合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进入的人员,以及通过各种公开招聘方式聘用的现职人员中具有相应执业(从业)资格和其它具备同设置岗位专业对应的正规全日制专科以上学历的,均应按照岗位任职条件和规定程序参加竞聘。同等条件下,在编正式工作人员可优先聘用。实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岗位任职条件关。凡不具备执业(从业)资格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有准入要求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优先聘用全科医师、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中医药人员等急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各区(市)要结合实际,根据原省人事厅《关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实行竞聘上岗的指导意见》要求,按照明确竞聘人员范围、确认竞聘人员资格、组织竞聘上岗、签订聘用合同的基本程序,确定岗位竞聘程序和办法,并严格组织实施。

竞聘上岗工作结束后,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人事厅关于省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同竞聘上岗人员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义务、聘期等内容,确立聘用关系,聘期一般为3年。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部门按规定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竞聘上岗和签订聘用合同的情况进行审核认定。

(五)招聘新进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核定的编制限额内出现岗位空缺需补充工作人员时,一律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的相关规定实行公开招聘,优先聘用定向培养的医学生、纳入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培训学员。招聘的医疗、公共卫生人员一般应具备卫生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应具备护理专业学历和护士执业资格,其他紧缺的专业也应具备专科以上学历。鼓励区(市)级探索实施全科医生特设岗位项目、全科医生区(市)乡(镇)联动试点项目,推动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加大全科医生吸引和培养力度。

(六)安置未聘人员。各区(市)政府要按照鼓励竞争、促进流动、提高素质和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维护稳定的原则,切实负起责任,做好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对在编正式人员中的未聘人员,采取系统内统筹调剂、实行三年待聘制、允许提前退休、鼓励自谋职业、支持继续学习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对编制和人事计划外的未聘人员,各区(市)要从当地实际出发,依据事业单位编制和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制定具体政策,妥善处理。

(七)开展绩效考核。在区(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的指导下,区(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工作。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综合管理和满意度评价。其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具体考核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的数量和质量等,基本医疗服务职能具体考核医疗质量、规范用药、医疗费用控制和工作效率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以聘用合同和岗位职责为依据、以工作绩效为重点、以服务对象满意度为基础的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完善考核标准,规范考核程序,定期组织内部绩效考核工作。

(八)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水平由区(市)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各区(市)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具体核定办法。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当地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一般按月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所占比重不低于40%,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适当拉开差距,重点向技术含量高、责任风险大、工作任务重的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

(九)规范药品采购。严格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规范操作,高效运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使用的基本药物要全部通过省基本药物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严格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坚决杜绝网下交易行为。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货款结算制度,按规定及时上缴基本药物货款,确保基本药物足额供应,及时配送。

(十)完善补偿机制。各区(市)要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号文件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加大落实力度,尽快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要充分发挥财政投入对综合改革的助推作用,人员经费补助同核定编制数挂钩,同实有人数脱钩,不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人增效的积极性。市物价局等部门要根据省里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制定一般诊疗费收费标准,同时合理确定一般诊疗费医保支付政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收费和医保报销政策调整的基础上,合理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常性支出,依据绩效考核结果落实经常性收入差额补助。有条件的区(市)可以探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实施步骤

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政府直接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改革任务于2012年9月底前完成,各区(市)政府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加强对综合改革工作组织领导。区(市)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实施主体的责任,按照制定方案、核定编制、设置岗位、竞岗聘用、绩效考核、实施绩效工资、总结验收的顺序,深入扎实地推进综合改革工作。

(一)学习培训,制定方案。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学习改革文件,准确把握政策要求,理清工作思路和方法,找准改革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革推进方案。各区(市)政府要于2012年7月31日前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要围绕落实综合改革任务,开展学习培训活动,使广大基层卫生人员明确要求,掌握政策,增强信心,积极投身改革。

(二)核编定岗,竞聘上岗。已完成核编定岗工作的区(市),要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岗位设置方案,并严格按照岗位竞聘规定组织竞争上岗工作;已经开展竞聘上岗工作的区(市),要按照本实施意见要求,补充完善工作方案,规范完成竞聘上岗工作。尚未开展工作的区(市)要尽快组织实施,确保2012年8月5日前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编定岗工作,2012年8月20日前完成竞聘上岗工作。

(三)妥善安置,保持稳定。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省里关于妥善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聘人员安置工作的要求,制定实施意见。各区(市)制定具体办法和工作方案,并于2012年9月中旬完成人员安置工作。

(四)绩效考核,兑现奖惩。市有关部门要指导各区(市)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和绩效工资实施办法。在区(市)卫生行政部门实施考核基础上,由区(市)事业单位考核委员会确定绩效考核等级,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资金安排挂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定期对内部职工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挂钩。各区(市)要于8月底前全面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并规范开展绩效考核工作,9月20日前实现绩效工资制度入轨运行。

(五)考核评估,总结验收。市卫生局牵头制定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考核评价标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成后,各区(市)要及时考核评估,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确保改革成效。各区(市)要进行总结自评,自评结果于9月20日前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将对各区(市)逐一考核验收。

四、保障措施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这项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统筹安排,扎实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搞好部门配合。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和协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各区(市)政府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主要实施者,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工作完成情况将纳入对区(市)政府重点工作考核。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分工落实责任,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把各项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参加改革的各级、各部门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纪律意识,依法办事,确保改革不走形、不变样。要严格责任追究,对违反纪律,在竞争上岗、分流安置、绩效考核、资金管理等方面违反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既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也要追究当地领导责任。

(二)加强财力保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补助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要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强化监管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三)加强监督检查,实行分类指导。各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深入基层,加强对改革各环节的检查指导。要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工作机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规范运行。要创新考核评价方式,逐步建立多方参与、协调高效、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考核评价制度。要结合改革实施进度和遇到的实际困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对改革滞后的区(市)和单位要加大指导帮助力度,必要时建立挂牌督导制度。要层层建立包保责任制,市级按照“一部门包一区(市)”的原则,实行包保责任制;各区(市)政府对辖区内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明确一名县级干部包干负责,确保各项改革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间要求扎实推进。

篇7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理;措施

近几年随着全球科技发展与经济进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提升,随之而来的大量城市污水也给城市居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触发了暴雨洪涝的自然灾害,这些原因造成了城市给排水的问题。为了让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的合理处理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重点在于如何提高生活污水的处理及城市污水的合理净化。从问题的实际根源出发,做出市政给排水管理的合理措施,才能为城市居民带来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一、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及缺陷

现阶段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体系还没有得到很好地完善,针对给排水工程所遇到的状况,发现其中的管理缺陷,具体总结如下:

1、管理缺乏规范性

我国的市政给排水建设大多数是由当地的建设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施工建设,也就促使了施工单位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存在优越性。实际的施工中,存在投机取巧的现象,不准确的按照基本建设章程进行,工程监理部门、合同管理、项目法人制度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性。这些问题是市政给排水管理中存在最大的弊端。进而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的不足,造成排水的瘫痪。

2、施工技术不足

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衍生出城市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建设,也带动了大量的相关施工单位的出现。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由于工程量大,出现了工程分包制度,由于分包施工单位的良莠不齐,管理控制逐层递减,管理难度大;分包单位资质不足等因素导致工程部分工程质量的不达标,出现市政给排水建设的不合格工程投入使用现象。

3、建设监理部门监理力度不够

工程建设中监理部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控制着工程的整体质量。一些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建设中运用各种理由拒绝监理部门的介入,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督部门,出现自行建设现象;还有一些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监理单位,不履行监理的职责和义务,敷衍了事。这些情况导致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质量不合格,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埋下安全隐患。

4、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意识淡薄

市政给排水建设中施工单位对于工程质量意识淡薄,施工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缩短工期,不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施工进度也是持“我行我素”的态度,必要的施工程序和技术持草率处理的工作态度;使用施工材料的质量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这些施工质量问题为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后期投入使用带来了安全隐患。

5、给排水管网后期管理维护不足

在市政给排水工程竣工交付使用以后,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排水管网相关数据管理不到位,出现丢失、错乱现象,市政管网储存资料的不完善,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遇到突发的洪涝灾害事件时,没有可靠地管网资料、图纸及相关的数据作为有效的排水依据,导致排水进程不能有效开展,形成城市内涝,出现排水不畅,使市政给排水工程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

二、市政给排水管理的有效措施

合理有效的市政给排水管理是一个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关乎到一个城市的市容及外界评价指标,结合上述对我国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民计民生问题出发,对加强市政给排水管理措施做出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1、规范市政给排水的建设制度

市政给排水建设主管部门应该严于律己,且规范给排水工程的施工单位,规范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以及严禁工程分包、转包等现象,管理单位要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的抽查,防止违规施工的发生。另外,市政痂皮谁工程项目要设定项目法人制度、合同制度及监理制度,使施工体系更加的完善,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2、监理部门规范监理制度

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要严格按照监理大纲的规定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监理任务,尽到监理的责任和义务,大部分监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及实践经验不足以完全掌握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现场施工质量工作要求,监理人员要进行同行的技术交流及自己查阅资料学习,达到胜任监理工程的标准。另外,监理部门为更好的达到监理任务和工程质量,可以对总给排水管网启动责任制度,各单项工程质量标准与相关的监理人员的薪酬、奖金以及资格评定挂钩,使监理人员能严格监理,确保给排水工程有效进行。

3、严格要求建设材料质量

我国对于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工程质量有着严格标准和规范,质检单位应该清晰理解国家相关规范的标准,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所使用的建设材料要严格检测,确保使用的建设材料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的施工程序及技术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工程安全有效的进行。

4、严格审核设计施工图

设计施工图是市政给排水工程进行施工的保障,对于施工图的审核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设计单位要进行实地勘察、测量,反复审核图纸之后,再出具最终合理的施工图,施工图要标注详细,例如施工管道的具体布置位置、管道直径、埋置深度等都要详细标明,以便于施工的进行。对于施工中出现的图纸不详问题,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四方单位要共同研究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5、信息化管理市政给排水管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延伸,信息化管理市政给排水管网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施工现场的资料整理和编辑,画出城市中各大给排水管网应该有一个科学的效果图,并且详细的标注管网的基本信息(管道的直径、排水流向、管道埋深等),重要的给排水管网要有显著地颜色区分,以便于在特殊的洪涝灾害来临时,可以科学合理的进行排水工作。也为以后的市政给排水改造工作提供可靠地数据和资料。

总结

在我国市政给排水管理的过程中,建设单位或者是施工单位要端正自身工作态度,对所建设的工程要认真负责,监理单位及业主对建设项目做好高监督管理工作,把握好工程质量标准,以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一个工程质量好坏紧靠监督管理是不够的,这需要全体建设者共同的责任心,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施工人员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市政给排水管理涉及到许多项目的施工管理,加强每个细节上的质量管理才能合理的控制给排水工程的质量标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为人民带来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罗金水.浅谈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四川建材,2007.4

[2]张闽.浅议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11

[3]张继红.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措施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

[4]城市给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篇8

[关键词]市政工程 施工过程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0-0266-01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步伐,市政基础建设的工程项目也日益增多,然而存在于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的不足也日益突出,应当如何有效地进行市政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现阶段市政工程所急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人口数量较多的区域。因此,本文对市政基础建设工程的施工风险作出深入地分析研究,并阐述了能够增强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

一般地,存在于市政基础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有质量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本文就对以上三种风险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能够提高市政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水平的相关措施。

一、控制质量风险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

工程项目部应当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施工理念,构建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按照国家法律制度来制定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并且严格地依据施工合同制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工艺,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1.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机制

首先,必须把市政工程的项目经理确定为工程的主要负责人,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安排分配工程项目部门的质量管理任务,在整体上控制管理整个施工过程。其次,建立市政工程质量检验部门,主要的组成成员有质量检验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主要是以小组为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的每一阶段、每一环节实施检验工作,从而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质量。再者,创建试验与测量小组,所谓的试验小组主要是对市政工程的建设材料、施工技术进行试验,而测量小组是给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工作给予充分的样式标准,从而给予质量检测部门较为有利的理论依据。最终,建立较为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机制,设置质量验收标准,在正式施工之前要保证建设材料、施工技术、施工方案以及设计图纸都完全依据相关规定来制定与选择的,并且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地建立质量验收等级制度,质量检验部门应当对工程的材料实施质量检验,对施工技术实施水平测试,待以上施工要素的相关检验工作完成并检验结果为合格之后,方能够正式地将其投入施工过程。待竣工完成后,施工单位要对存在于施工过程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且对于每一项问题都尽可能地做出解决方案,能够为往后市政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2.构建标准化的实验室

在实际的施工现场构建标准化的实验室,放置专业化、数量足的设施仪器以及专业的工作人员,让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依据市政基础工程建设质量的相关规定以及施工合同实施具体操作。构建较为完善的市政基础工程建设制度,让工作人员定期地依据相关规定对实验器材或者设施设备实施维修工作,从而保证设备仪器检验的精密度以及数据可靠性。

3.完善建设材料质量检验与运用制度

质量检验部门应当按照合同规定或者国家对市政工程材料质量规定对已经运进施工现场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从而保证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而储存部门则应当加强对储存物品的安全管理,控制物品摆放现场的秩序,预先做好物品防潮防锈的相关工作,把工程的相关物品划分为不同种类,按照种类的不同将其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且实施产品各种性能标记。在正式施工之前,质量检验部门应当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验,按照检验的结果对材料进行筛选,实时地对不达标的材料进行有效地处理,减少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4.隐蔽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在对市政工程进行隐蔽工作之前,质量检验部门应当配置专业化的工作人员,与施工人员、设计人员、测量人员共同对当前的市政建设工程实施隐蔽工作,且对所隐蔽的市政工程制定具体的数据档案,以便于以后的查找与检查,并要将施工方案呈递给监理方的工作人员,待他们同意之后,根据施工合同的相关规定对过程进行严格的隐蔽工作。

二、控制进度风险来实现风险管理

众所周知,工程进度延迟不单单会令工程的施工成本大幅度增大,而且还会令施工企业因工期延迟而造成的违约赔偿,所以对工程施工进度实施有效地控制管理,减少进度风险就显得尤其的关键。按照工程动态质量管理准则,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对市政建设工程进行进度测试,且按照测试的结果对施工进度实施适当地调整,对工程技术进行合理地完善,从而实现缩减施工工期、减少施工成本的目标。

1.在具体的市政施工项目当中,施工单位应当开展一系列专业化的技能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工程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根据施工内容构建专业化、素质高的施工队伍,极大限度地展现现有的施工技术与机器设备的性能,与此同时还应当建立机器设备维修保护部门,且配置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对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保养维修工作,从而保证机器设备的可用性以及效率性,保证市政工程的建设进度。

2.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的繁杂性与施工环境的变化性都直接影响了市政工程的建设进度,因此工程的项目部门应当安排专业化的工作人员对繁杂的施工技术实施分析研究,按照不同的施工环境对施工工艺的影响,适当地对施工方案实施调整工作,从而确保施工工程的进度。

三、控制安全环保风险来实现风险管理

一直以来,安全施工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不单单关乎到参与施工的工作人员的生命产生安全,而且还关乎到市政工程能否保质按期的完成。因此工程的项目部门应当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思想,并且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真正地将其落实到底,建立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且采用恰当地策略,对市政工程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1.建立齐全的市政建设工程安全施工系统,按照国家有关安全施工的相关规定以及施工合同的规定建立符合当前建设工程需求的施工方案,且对参与施工过程的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安全施工教育,务必要让他们在进入施工现场时佩戴安全帽,在高空进行施工时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建立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并且要配置一定量的工作人员,全方位地对市政建设工程的施工过程实施安全管理,并且安排工作人员对存在于施工过程的相关问题进行实时有效地处理,减少存在于施工过程的安全隐患。

2.建立安全施工的管理机制,即是把安全施工的责任制度逐层逐层落实到位,尽可能地将责任制度落实到具体的个人。建立施工规范机制,通过安全施工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的每一环节、每一时期、每一工序进行操作检查,与此同时还应当对当前工程的详细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从而保证每一工程步骤都真正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确保工程施工的规范性。

3.施工单位还应当着重关注施工现场的环境情况,及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将垃圾以及工程废品运载至规定的场地实施掩埋,而且要严格根据环保部门的相关规定以及准则来处理污水,对于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重金属、化学用品实施分类解决,减低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力。

总而言之,实施科学有效的市政工程施工的风险管理,进而能够完成工程的施工目标,如期完成整个施工项目,得到项目业主的肯定,减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作用,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的声誉,提升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 殷坎林.对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些浅析[J].科技资讯.2009(16).

[2] 刘天真.小议市政工程造价的控制[J].企业导报.2011(04).

[3] 汤彩荣,张建平.试述市政工程设计概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2009(07).

[4] 董世波.加强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若干建议[J].才智.2011(08).

[5] 张闽.浅议市政工程施工中质量的影响因素和项目质量控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12).

[6] 胡南梅.高层建筑施工阶段的风险管理实践[J].中国建材科技.2011(03).

篇9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施工;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几年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也在不断地增多,在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当中市政给排水系统直接关系到了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建设。假如在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当中出现了问题就可能产生一些噪音、渗漏、管道的堵塞以及二次的污染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会给人们的使用带来各种各样的麻烦。因此必须立足于市政给排水系统的施工对其经常存在的难题进行分析,寻找出应对的策略,在确保市政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同时,建设出来适合于人们生活需要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给排水系统工程。

1、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市政给排水工程是指在城市中,用于给水供给、污水排放以及处理的工程。可分为给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工程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是从目前来看,市政给排水工程在施工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政府管理部门对给排水工程的管理未形成合理完善的体系管理

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未建立起对工程的完善合理的管理体系是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效率不高、质量低下等问题产生的根源。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和质量监管体系,对于工程进度和各阶段建设质量缺乏基本的掌控和管理。

1.2、现状道路改造施工中对地下管线情况摸排不清造成施工困难

在给排水管线施工特别是旧城区现状道路的改造施工中,现状管线较多,且建设年代已久,施工单位对现状管线情况不明,未综合考虑新建排水管线与现状管线的管位、高程等问题,经常出现挖断现状给水、电信管道问题,严重影响沿线居民正常生活。

1.3、给水管线不按照设计施工,未在高点或者长距离不合理设置排气阀

给水管线一般靠压力输水,导致相关部门对其管道坡度没有足够重视,且施工单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使给水管线施工中容易发生平坡甚至与设计坡度发生相反,造成排气阀的设置不合理,影响给水管道的安全运行,同时减小了给水管线的过水断面增加了相应的水头损失。

1.4、管道渗漏及堵塞

在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给排水管道渗漏及堵塞是较为常见的问题,导致此类现象的问题较多,主要有以下两点:

1.4.1、管材质量问题:如果所选用的管材质量及相关配件达不到相关标准,如尺寸不符国标、沙眼等,施工后则会出现渗漏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肉眼通常不易发现,必须要经过严密的检测。

1.4.2、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施工中偷工减料:主要表现在施工前期没有清洁现场,如水泥砂浆、建筑垃圾等杂物会进入到管道当中,遇水积聚并停留在管道三通、弯头等区域造成管道堵塞;另外对管道接口不清理、不养护,检查井内壁不做水泥砂浆层,导致使用时日长久后渗漏而局部沉降,从而也易堵塞管道。

2、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对策略

2.1、做好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质量监理标准

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监理标准是整个工程建设的指导性标准和检验规范,科学合理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理标准的制定需要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监理人员充分利用对不同项目的施工监理经验将经验高度总结以指导今后的工作方向并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另外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将先进工作经验交流和融合,并将这种交流结果应用到与市政给排水建设工程相配套的统一的施工质量监理标准中。

2.2、施工前期与各家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统筹安排管线建设时序

对于现状道路改建工程中,在施工前期施工单位应与各家管线单位做好沟通对接工作,对于一些物探部门提供的探测精度不够的数据,或者由于年代久远,缺乏相应地下管线资料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进行复测,做到对现状管线高程位置心中有底,按照管线埋深“由深到浅”、管径“由大到小”的原则做好各类管线的施工组织方案,避免对管线的不管“深浅大小”随意施工,野蛮施工,造成对现状管线的破坏,也避免了深埋管线破坏浅埋管线的现象。

2.3、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合理进行排气阀的安装

对给水管线的施工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加强监理及相关检测部门的管理职责,在基坑挖好后,根据图纸进行基底检查,对基坑中心线的标高进行复核,保证给水管线的施工坡度满足设计要求,不出现长距离平坡以及与设计反坡,保证在局部最高点、上升坡度变小点、下降坡度变大点高点、以及长距离每隔千米左右的的排气阀设置,避免空气积在管中,使管道的输水能力达到最大化,减少给水管线的水头损失,同时避免管道振动引发水锤,从而保证给水管线的良好运行。

2.4、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渗漏及堵塞的预防

2.4.1对所选用的管材质量及相关配件在采购中严格控制,仔细检查。进场验收时应严格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同证书、性能检验报告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4.2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道德素质,做到施工人员熟悉规范和施工的质量标准,把相关责任落实到个人;另外还需加强监理部门和质检部门的监察力度,对于给排水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管道接口连接、管道位置及高程、沟槽回填与压实等分项工程必须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完成后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减少管道的渗漏及堵塞隐患的目的。

3、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给排水施工中所存在的问题要想得到有效解决,就必须要做好每一环节的控制与管理工作。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市政给排水施工的安全与质量,然后再在具体的使用当中充分发挥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的效用,乃至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福君.浅谈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门窗,2013,03:209+211.

[2]彭湃.市政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解析[J].经营管理者,2013,15:298.

篇10

第一条为实施档案法规,加强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督职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是指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贯彻实施档案法规的监督检查以及依法对违反档案法规行为的查处。

第三条国家档案局和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是国家贯彻并监督执行档案法规的机关,依法行使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权,并依法对违反档案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第二章执法监督检查机构和监督检查员

第四条国家档案局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应设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构,计划单列市、省(自治区)辖市、行署和县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设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构或监督检查员,负责组织、协调各自管辖范围内的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第五条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构的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和其它档案法规规章;

(二)监督检查档案法规的实施情况;

(三)调查处理管辖范围内的违反《档案法》案件;对轻微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或发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见格式一);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四)承担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一组织的案件查处和其他档案执法监督检查任务;

(五)组织总结、交流本行政区域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工作的经验;

(六)对同违反档案法律、法规的行为作斗争表现突出的人员或者集体,提出表扬和奖励的建议。

第六条档案执法监督检查人员,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廉洁正派,秉公执法,并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一)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在本单位工作一年以上的;

(二)具有馆员以上专业职称,熟悉档案法律、法规的;

(三)熟悉档案工作业务,经过法律知识培训,确已掌握与档案有关法律知识的。

第七条专职或兼职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均发给《执法监督检查证》。中央国家机关监督检查员证由国家档案局负责制作与填发;地方监督检查员证分别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档案局及计划单列市档案局负责制作并填发。

第三章档案执法监督检查

第八条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自管辖范围内档案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应与档案业务工作密切结合,检查的内容和重点应根据档案法规实施的情况具体确定。

第九条档案执法监督检查的主要形式为:

一、对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

二、建立档案行政执法情况报告制度;

三、开展各种形式的档案执法检查;

四、受理群众举报、申诉;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形式。

第十条对下列行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机构和执法监督检查员可以发出《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

(一)未建立档案工作或档案管理制度的;

(二)档案保管条件差,危及档案安全的;

(三)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或执行制度不严,可能造成档案损毁的;

(四)发现档案破损、变质、下落不明或泄密等情况,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的;

(五)拒不向本单位档案部门移交应当立卷归档的文件材料的;

(六)不按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档案的;

(七)科研成果、产品试制、基建工程或其他技术项目鉴定验收时,未按规定验收档案,致使档案残缺不全的;

(八)借阅档案未按规定及时归还,且屡催不还的;

(九)在保管或新用档案中涂改、撕毁、丢失档案的;

(十)其它可能导致档案损毁的行为。

《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通知书》应写明被监督检查单位或个人所违反的具体档案法规条款和违法事实以及改进要求。

第十一条本规定所称对违法案件的查处,是指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违反档案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行为的查处。

县级以上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对具有《档案法》第二十四条、《档案法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所列违法行为,应依法查处。

第十二条违反《档案法》案件,按下列分工查处:

(一)各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同级或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必要时会同其上级主管机关查处;

(二)公民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发生违法行为所在地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三)各级档案馆违反《档案法》案件,由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

(四)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违反《档案法》案件,由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或上级主管机关查处。

第十三条凡符合本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查处的违反《档案法》案件,查处机关都应受理;如按本规定第十二条规定不应由本单位受理的,要及时移送有权受理的机关。

第十四条上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有权纠正下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的错误或不适当的决定。

第十五条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手续完备。

第四章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的程序

第十六条查处违反《档案法》案件的程序为:

——调查

——处理

——上报备案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应认真审查违反《档案法》案件,并负责组织调查。必要时与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共同进行调查。

调查人员每次不得少于二人,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它关系可能影响查处工作的,应当回避。

第十八条调查违反《档案法》案件时,档案执法监督检查员应出示《执法监督检查员》证。其它调查人员应持有关部门的证明文件。

第十九条依照本规定,对违反《档案法》案件调查清楚后,确认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情节较重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依法提出处理意见,签发《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见格式二),直接通知违法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协助执行。

确认违反档案法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查处机关按法定程序移交发生违法行为地的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有关部门接到《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后,应按通知书提出的意见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回执退回;如对处理意见有异议,应于接到该通知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通知书发出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十五日内既不退回处理结果回执,又不向通知书发出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查处机关有权询问情况和建议其上级机关督促执行。

第二十一条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可以向作出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提出申诉;属于监察机关监察对象的人员,也可以向同级或上级监察机关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关应在三十日内作出决定,并将结果通知申诉人。

申诉期间不停止对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二条查处机关应将结案的违反《档案法》案件的有关材料按规定格式(见格式三)填报,向上一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备案。

广东省人事厅关于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各地级以上市人事局、省直各单位:

为进一步深化我省职称制度改革,拓宽人才评价的服务领域,加强评委会管理,改革评审办法,完善评审标准,规范评审程序,推进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社会化,加快我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现就相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望遵照执行。

一、不论公有制、还是非公有制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评审或报考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的条件上一视同仁,各有关部门、单位要积极为在非公有制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或报考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提供服务。

(一)非公有制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合法取得的专业技术资格,与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资格没有区别,在非公有制单位的任职时间可连续计算,具备条件的,同样可申报评审或报考高一档次资格和职(执)业资格。

(二)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需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或报考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的,相关材料由所在单位审核盖章后,直接报送所在地县(区、市)人事部门。县(区、市)人事部门应及时审核,将符合要求的材料分类报送地级以上市人事部门或评委会。高、中级资格评审结果的公示工作由县(区、市)人事部门负责落实,并将取得资格人员的评审表(原件)移交负责其人事档案管理的机构存档。

(三)为便于非公有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或报考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各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门可按管理权限,在不降低资格条件的前提下,出台相应政策措施,畅通申报途径,精简申报程序,简化评审材料,提高工作效率。

二、未正式办理调动手续的外省专业技术人员,凡与我省企事业单位签有聘约,并工作一年以上,符合申报条件的,可经所在单位,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相应档次的专业技术资格。其在外省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经确认后予以承认。

三、在国外取得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不受资历限制,按其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其在国外取得的业绩视为专业技术业绩。

四、在我省工作的港、澳、台同胞以及外籍人士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按自愿原则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或依据有关规定,报名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专业技术资格以及职(执)业资格考试。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的,按我省现行职称评审的资格条件、评审程序、评审办法等政策规定执行。

五、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向复合型人才方向发展,凡符合申报条件的,可以同时申报评审两个系列(专业)以上的专业技术资格。

六、凡符合申报条件,且身体健康、正受聘于我省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含机构改革离岗退养人员),按照个人自愿原则,可以通过现受聘工作单位,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资格。

离、退休人员评审通过的专业技术资格仅作为其本人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评价,办理离、退休手续时规定的工资福利等各项待遇不变。

七、目前还是工人身份但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凡符合条件的,可以申报评审或报考专业技术资格和职(执)业资格。其获得的资格与专业技术人员一视同仁。

八、我省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乡土人才,可以按实际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申报评审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时可在学历、论文要求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可到各类企事业单位应聘。

九、贯彻业绩优先原则,鼓励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对现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学历、资历条件作如下调整:

(一)凡申报评审中级资格的,不受评审前是否被聘用的限制。同时将学历(学位)(法律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资历条件调整为:

1.硕士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获得硕士学位后3年调整为2年以上;或获得硕士学位前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累计3年以上;

2.研究生班毕业或获得双学士学位,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3年调整为2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4年以上;

3.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4年调整为3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5年以上;

4.大学专科毕业,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年限由5年调整为4年以上;未取得助理级资格的,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

5.中专毕业的,不再执行“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20年以上,其中取得助理级资格后,受聘助理级职务5年以上”的规定,凡从事专业技术工作15年以上者,或取得助理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8年以上者,可申报评审中级资格。

(二)凡申报评审高级资格的,取消破格和评审前是否受聘的限制。具备博士学位,或取得中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取得副高级或不分正副高级资格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3年的人员,达到正高级资格条件的,可按规定程序申报评审正高级资格。

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调整我省职称外语政策,加大对基层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的倾斜力度。

(一)从*年起,我省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和聘任中、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务),凡国家政策规定有外语要求的,均须参加国家人事部统一组织的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不再组织省内的职称古汉语、医古文考试。

(二)在外语成绩要求上,根据系列(专业)、年龄、地域的不同区别对待:

1.高等学校教师(不含党校教师)、自然科学研究、农业科学研究的人员,仍按原规定的外语条件执行。

2.艺术、工艺美术专业人员,其外语成绩,仅作参考。

3.其他系列*年(含*年,下同)以前出生的,以及1977年恢复高考前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且毕业的人员,职称外语考试成绩仅作参考。

4.其他系列*年至*年出生的,以及在县以下基层单位(含行政区辖下的乡镇单位)工作的人员,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达到40分以上,当年有效。

不符合上述2、3、4款规定的人员,外语考试成绩必须达到人事部划定的合格分数线。

十一、对业绩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采取特殊评审的办法,评审高一档次资格。

(一)业绩显著、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范围:

1.中国科学院院士;

2.中国工程院院士;

3.获得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者;

4.经人事部等七部委选拨进入“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者;

5.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二)上述人员(含已离退休人员)申报高一档次资格,按规定提交相关材料,依照现行程序报省人事厅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三)省人事厅负责组建专家评委会,审核申报人员业绩材料,评审确定相应专业技术资格。

十二、为进一步推进职称评审社会化,全省高、中级评委会的组建和运作必须严格执行《广东省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库管理暂行办法》(粤人发〔*〕101号),按规定条件、数量组建评委库,随机抽取当年度评委会组成人员,各评委会必须遵守相关纪律,全程接受监督。

十三、为保证职称评审的公平、公正,全省高、中级评委会的评审结果,必须按照《广东省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人员公示管理办法》(粤人发〔*〕236号),将评审通过人员名单及资格名称,返回所在单位进行公示。对评审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单位和个人均可向高、中级评委会日常工作部门、市人事局以及省人事厅监察室或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举报。省人事厅举报电话:020-83133936(监察室)、020-83133947(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

十四、继续坚持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分开的原则。各级评审组织要严格条件标准,履行评审程序,保证评审质量;用人单位要坚持按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国发〔〕27号),根据工作需要和编制、职数,自主决定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并加强聘任后的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