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基础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1 01:13: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基础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管理基础论文

篇1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建立节约型社会,而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顺应当下的新形势下,建设节约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的构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是资金的节约,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实施精细化管理能精细到每一笔资金的使用,能理顺每一对财务关系,实施资金运转的最优化,资金使用的最大化,推进节约型高校的构建。

二、当前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构建的会计制度相对简单粗放

高校会计制度是在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等规定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规范、责任和评价机制、岗位分配体系,而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需要规范会计内部的管理制度。但是现实是,很多高校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但是这些制度都较简单粗放,过于笼统,没有精细化的规定。如关于学校专项资金的管理上,虽然规定了自己的使用范围,但是没有明确这些范围之间的资金比例,同样会造成资金使用失衡的问题。

2.会计工作岗位设置和分配的不合理

岗位设置:目前国内高校的财务管理机构和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主要是处办、综合管理、预算管理、资金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等科室,其他如收费、基建财务、产业财务、招标办、固定资产管理以及电算化等科室设置的不多。从这些设置的岗位上可以看出,高校并没有形成内外安全保障的岗位机制,存在岗位重复设置等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岗位分配:高校在岗位分配上同一些企业一样,存在任人唯亲的现象,并没有根据工作人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合理分配。同时,受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素质不高,人员配备不齐全以及校园一卡通、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开展等因素的影响,很多高校的会计人员身兼数岗,严重影响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3.财务数据信息的利用率低

国家财政部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规定,企业、单位及其他组织必须全面实施会计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计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深入到高校,高校数字化校园逐步形成,高校的财务工作除了财务本身,还与教务、人事、水电、房产、图书管理、科研等部门有很强的联系。但是事实是财务部门在信息化的使用和分享上并没有和这些职能部门实现信息对接、共享和利用,在整个精细化管理中的信息利用率较低。同时,随着网上业务的发展,目前高校财务部门提供的网上信息服务还停留在业务的查询功能,还未实现网络交换利用。

4.未形成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工作的缺失制约了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发展,主要原因有会计人员自身以及高校。高校方面,很多高校并没有成立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即便有也大多形式化,没有真正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会计工作人员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业务能力不强,对精细化管理的认识不高,没有形成对会计监督的意识。另一方面是繁琐的账务核算工作,让工作人员缺少开展监督工作的实践,使高校内部的会计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这不仅影响了精细化管理的开展,还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

三、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有效的实施途径

1.建立健全的会计管理制度,保障会计工作精细化

首先,高校管理者和相关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制度,结合本校的工作特点和要求制定的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管理制度。其次,根据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会计工作规范、责任和评价机制、岗位分配体系。最后,必须以规范化为中小,以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为目的,建立一套完善的岗位业务流程,值得注意的是,岗位业务流程必须避免岗位间隙、重叠等现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保障精细化管理在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的运用。

2.细化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和人员的分配岗位设置

(1)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必须要有合理的岗位设置。针对高校的财务工作主要是对学校资金的预算、决算、运用核算以及资金的安全流动管理,高校在设置岗位上可以根据这些情况,以企业财务岗位设置为参照,设置出以财务处为领导,计划科、会计科、资金管理科和综合管理科为主的岗位体系。其中为了促进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会计科的岗位设置上应有会计核算、经费发放、

(2)人员分配。合理的岗位,必须要有合理的人员分配,才能更大的发挥会计工作在高校内部工作中的作用。高校在会计人员岗位分配上,可以在内部控制和会计电算化的要求下,根据高校自身的情况,确定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明确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能和责任,促进岗位工作人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此外,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专业很强的一项技术管理工作,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因此,高校必须通过开展会计培训、业务研讨会、检查业务汇报等形式,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以更好的促进精细化管理在会计基础工作中的顺利开展,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

3.信息共享,提高财务数据信息利用率

首先,高校必须加强对各个职能部门的精细化管理理念的宣传,帮助各部门树立信息和资源共享、全局管理的意识。其次,要大力推进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实施财务、教务、人事、水电、房产、图书管理、科研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再次,在信息的选择上要提供一些使用较为便捷,易于理解的信息。最后,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4.构建监督机制,强化会计监督工作

(1)高校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审计部门,加强内部设计力度。审计部门一旦成立,就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审核、监督;对那些专业性较强、规模较大的业务工作必须跟踪调研,实行全程管理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功能,提高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的水平,保障精细化管理在高校会计基础工作中的有效开展。

(2)高校的各级财务部门必须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加强对各基层会计单位基础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必须定期对会计基础工作进行审核、清查,规范会计行为,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改正措施,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同时,要对各基层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实施奖惩制度,加强对会计工作的监督力度。

四、结语

篇2

关键词:心藏象;文字;文化;发生学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12-2464-02

藏象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是中医对人体生命功能和形态结构的根本认识。心藏象是藏象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在建构过程中涉及古代解剖学,文字发生学,古代社会人事制度,古代哲学的气、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原理的应用,并在观察人体生命的生理、病理现象,反复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得以升华,在方法学方面,以意象思维为核心。现就心藏象有关理论的发生从文字文化方面探讨如下。

1.《内经》心藏象理论的基本内容

《内经》心藏象内容主要见于《素问》的《灵兰秘典论》、《六节藏象论》、《宣明五气论》、《藏气法时论》、《阴阳应象大论》、《金匮真言论》,《灵枢》的《本神》、《本藏》、《邪客》等篇。综观各篇所论,心脏外观色赤,形有大小坚脆之分,位有高下端正偏倾之别。五行之性属火,为阳中之太阳。主要功能:(1)心藏神而为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大主,即心主神明。(2)心合脉、充脉,主血,部于表,华于面,即心主血脉。(3)心在液为汗。(4)心主言,在志为喜,在声为笑。(5)心在窍为耳与舌。另外,心与小肠相合而为表里,与夏气相通而恶热。

2.心主血脉的文字蕴意特点

心是个象形字,甲骨文的形态颇象一颗心的纵向剖面图,清楚地显示出左右心房和心室。殷商甲骨文的5个心字,都是造字者们在详细解剖心脏并进行认真观察后“依类象形”的结果。第1个心字产生年代最早,属甲骨文第2期,它的外周部分代表头和胸腔,胸腔内的“”是简化的心脏,此为造字者立于仰卧体之前连头、胸腔、心脏一起抽象描绘的。其它4个心字,都是将心脏取出体外剖析观察的抽象描绘,这4个心内部都有两点,分析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造字者将心内瓣膜朝上描绘,分析房室瓣的朝下描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发现心内有7个孔窍,即现代解剖所证实的肺动、静脉孔,上、下腔静脉孔,左、右房室孔,主动脉孔。第5个心字底部多了两条线,是造字者对心底部的4条大血管的描绘,即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和上腔静脉。其后春秋时期的齐国有关史料对心的结构与功能继有记载,其一是《管子・内业》所载:“凡心之刑,自充自盈……灵气在心,一来一逝。”恰好从两个方面反映了活体心脏的舒、缩过程。其二是齐灵公时期“叔候镩铭”和“叔候钟铭”的心字,突出了心脏底部的四大脉,是为齐景公时期“心有四支,故心得佚焉”的基础。其三是管子反复强调的“心之在体,君之在位也”(《心术上》),“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流通者也”(《水地》)。可见,心是一个象形字,是实指人体之实体器官的心脏。正如《说文解字》所云:“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荀子・天论》云:“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许翰注扬雄《太玄经・玄数》说:“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承之。”均说明人之心脏位居人体正中,通上引下,且与四大脉相通,产生治五官的天君之用。

又,《白虎通义》:“心之为言任也,任于思也”,《释名》日:“心,纤也,所识纤微,无物不贯也”,《春秋繁露・天地之行》曰:“一国之君,其犹一体之心也,……布恩施惠,若元气之流入皮毛腠理也。”说明心之血脉有任养人体的功能,且能辨别细小的事物,感知、识别各种细小的变动,即《孟子・告子》云:“心之官则思”之义。总之,心的主血脉、君主之能、神思之功的发生均有一定文字学基础。

3.心主神明发生的社会官制文化特征

前已述及,心是实指人体实俸脏器之心脏,《说文》所云:“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札记・月令》及《吕氏春秋・十二纪》皆称:“中央土,条先心。”虽然对五行土与五脏相配因从解剖部位与功能特性角度不同出发而有过争论与演变,但五行之土配中央一直稳定,且对土行一直重视。从解剖位置,心居人身正中,五行配土,且由于“中”的位置十分重要,具有“上下通也”、“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作用,故古人“尚中”,“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礼记・中庸》)又“君者中心、臣者外体”(《汉・五子渊・四子讲德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荀子・天论》)“心之在体,君之位也。”(《管子・心术上》)许翰注杨雄《太玄经・玄数》说:“肺极上以覆,肾极下以潜,心居中央以象君德,而左脾右肝乘之,”亦言心居中央而有君德之象。余洞真《悟玄篇・中宫》将心与中央土结合来论其重要性,“土生万物,心主万物,心即土也,土即心也,故日中央戊己土。中央即玄关一窍也。了得土,万物死,了得心,万物息。”董仲舒《春秋繁露》进一步以君民关系喻心与身关系,强调“身以心为本”,可见,心为君主,为身形之主宰,是古代官制文化和尚中思想的文化产物。

心君主神观念,使心由实体向功能转化。《说文解字》云:“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尔雅》释:“神,陈也。神、陈、引、古声亦相近,”郑注《礼运》云:“神声,引物而出。”可见,神具有申、引、陈之义,意为造就万物之主,产生万物之源,成为天地万物之主宰。而人体亦以神为主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皆具,乃成为人。”(《灵枢・天年》)既然神是自然之主宰、人之主宰,而心脏又居人体正中,亦为人之主宰,则心脏与神就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而成为主神之官。《荀子・天论》所论心为“天君”,自然管理着“好恶喜怒哀乐”之“天情”与产生感知觉的“耳目鼻口形”之“天官”。作为人体主宰的心,一方面要主司感官、控制情理;另一方面通过思维、意思支配人的行为,进一步成为“思之官”,主管人之精神意识思维能力。如《孟子・告子》云:“耳耳之官不思,而敝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恩则不能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同时认为心主宰与情性,亦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另外,心为感官之统帅,有征知任物之功。《管子・内生》云:“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官也,安之者心也。”《荀子》进一步提出:“心有征知,

征知则缘耳而知声可也,缘目而知形可也,然而征知必将天官之当薄其类然后可也。五官薄之而不知,心征之而无说,则人莫不然,谓之不知。”(《荀子・正名》)

总之,心是身形之君,主出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其主明则下安,不明则诸官危。《内经》“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理论的产生,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似为藏象理论的社会模式。

4.心与小肠相表里的文字文化特征

“肠”本义指解剖学中的肠,内涵也包括肠系人体消化排泄器官的生理意义。《释名》:“肠,畅也,通畅胃气去滓秽也。”有学者认为,肠或许还有“长”意。又有《白虎通义》云:“肠为心肺主。”“小肠大肠,心肺之府也。”

篇3

论文关键词:千户出口企业经营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经济的下滑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走势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主要经济体增速下滑,一些国家主权债务问题突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已,新兴市场国家通胀压力加大,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明显增多,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解我国出口企业的经营现状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所属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于2011年8月~10月组织实施了“2011?中国企业经营者问卷跟踪调查”。截至10月15日,全国共有1,742家出口企业参与了调查。这些企业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分别占4.6%和95.4%;大、中、小型企业分别占8.2%、41.8%和50%。职务系企业董事长或总经理、厂长、党委书记的占94.9%。为使调查分析更为全面和深入,本报告还采用了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以往的调查结果*(调查样本基本情况见附录1)。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调查是8月至10月进行的,因此调查数据反映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出口企业的相关情况。此外,由于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纺织、服装行业中,因此本报告对这些有代表性的行业进行了分组分析。同时,本报告还对中国主要的出口地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域进行了分组分析。

本报告的主要结论:

调查发现,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比2010年明显回落,其中“珠三角”地区出口企业、小型出口企业和纺织行业出口企业的困难相对较大;与2010年相比,目前出口企业的产品出口数量和生产量增幅放缓,订货减少,设备利用率有所下降,库存略有增加;受到成本上升、税费负担较重和融资难的影响,出口企业的盈利空间缩小、资金紧张状况更加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今年以来出口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基本回落到2009年的水平,不过与当时不同的是,2009年调查反映出来的出口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外需市场明显下滑,造成出口企业的订货减少;而目前出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下滑,主要是由于货币政策偏紧、企业融资难度较大,导致企业资金紧张更加严重,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也可以从目前出口企业订货情况好于2009年,而资金要比2009年更加紧张这一数据中得到印证。

调查还发现,随着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和不确定性不断增加,出口企业对未来国际经济形势较为担忧,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也比前几年更为谨慎。与此同时,面对企业发展中的困难与挑战,加快创新和转型已经成为出口企业经营者的共识,但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加大了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的难度,特别是偏紧的资金环境对企业增加创新投入尤其是长期投入形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企业家希望政府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继续保持外贸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切实减轻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出口企业的税费负担,营造有利于促进出口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出口企业2011年总体经营状况

1、外贸出口需求不足,出口企业经营状况明显回落

今年以来我国企业的外贸出口需求比2010年有所下滑。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目前外贸出口需求“不足”或“严重不足”的企业经营者占58%,比2010年多了6.7个百分点;认为“合适”的占26.3%,认为“很旺”或“较旺”的占15.7%,均低于2010年(见表1)。

表1 2007~2011年企业外贸出口需求情况(%)

 

 

 

很旺

较旺

合适

不足

严重不足

总体

2011年

0.8

14.9

26.3

50.2

7.8

2010年

2.0

18.6

28.1

45.9

5.4

2009年

0.7

2.4

5.5

59.7

31.7

2008年

1.8

14.8

21.8

53.0

8.6

2007年

12.7

48.3

20.9

16.7

1.4

“长三角”地区企业

1.1

15.2

29.2

48.5

6.0

“珠三角”地区企业

1.5

11.3

21.2

56.1

9.9

“京津冀”地区企业

0.6

14.3

24.8

46.6

13.7

大型企业

2.2

16.1

22.6

51.8

7.3

中型企业

1.2

13.6

27.6

49.5

8.1

小型企业

0.4

15.8

26.1

50.0

7.7

纺织业

0.9

10.3

21.6

48.2

19.0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0.9

11.1

26.5

49.5

12.0

机电行业

0.6

15.5

27.9

篇4

关键词: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课程建设及其一般本科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所以,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体系,建立起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以更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这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几年来,作为新建地方院校的广西财经学院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本文结合该校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

一、围绕应用型人才类型定位,科学制定统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教育部统计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经济管理类统计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结合广西财经学院实际,我校统计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和经济学、管理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经济管理类专门人才。具体表现为“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培养目标要求。“宽口径”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既是统计人才又是经济管理人才,其知识结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厚基础”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扎实的经济管理的理论基础、统计学基础、计算机基础和数学基础,增强学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适应性;“重应用”指所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经济管理统计人才,要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包括调查研究、分析和预测和参与政策咨询和决策的能力等,体现了作为方法论、管理工具的统计学学科性质;“高素质”是指所培养的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素养、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获取知识、更新知识和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

2.以“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素质、能力一体化教育的思想,在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一是保证统计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学分,夯实专业基础;二是给足统计学专业主干课程学时、学分,力求专业主干课能讲深讲透;三是强化实践教学,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实践相结合;四是突出统计学专业“市场调查与定量分析”核心竞争能力培养要求;五是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要。从2006级统计学专业开始,我们按照学校的统一架框要求,按照“双体系、双平台、多模块”框架构建了应用型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双体系”是指在人才培养中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统一,构建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选修课,其中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数学、计算机和经济学、管理学等重在夯实专业基础;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为学校各专业统一规定的军训、就业指导等实践课程,模块二则是根据统计学专业要求设置的独立实践实验模块。“双平台”是指加强通识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精神和修养的公共基础理论课程平台,以及帮助学生拓宽口径、加厚基础,以适应专业和人生发展的统计学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专业主干课程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多元统计分析等8门,约占理论课程总学分的25%,该模块作为统计学专业核心内容,既保证了统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教学,也突出了统计学专业的核心知识、能力培养。“多模块”是以“双体系”、“双平台”为基础支撑,按照统计学科专业的服务方向和人才规格要求以及学生的兴趣特长、人生志向等,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设计多个不同的学习模块,即“社会经济统计”、“市场调查与数据分析”、“风险管理与精算”三个专业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因材施教。三个方向的课程设置,既突出本方向的知识、能力要求,也考虑到了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二、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

1.整合、优化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突出统计应用主线

从2005级到2009级,我们每年都在不断总结、逐步完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到2008级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实践课程体系,实践实验课程学分超过总学分的26%。实践实验课程包括两方面:一是独立实验实践课。以ERP(企业资源计划)为平台,构建以统计核算、分析为主,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相互支持的企业实践课程群,使学生了解、把握企业的创办与整体运作,用数据解读企业经营,此课程群包括ERP沙盘模拟对抗、创业计划实训等。同时,结合统计工作过程,设置了SPSS软件应用、统计分析综合实训等独立实训课程,从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到分析报告撰写进行强化,加强统计学专业核心能力的掌握。二是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主要包括专业主干课程的课内同步实验实践课,如多元统计分析、计量经济学等课程的课内实验,一般安排本课程总课时的1/4课时,主要实训内容为EXCEL、SPSS应用、课程论文等。

2.加强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为学生提供实战型实训平台

实践教学的基础建设重点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是校内实验室建设。这几年来,我校重点建设了一批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并努力使其成为集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创新实践基地。统计学专业建成了自治区级重点建设实验室――财经科学实验中心分室的统计实验室、数学建模实验室,以及目前广西高校唯一的市场调查与数据挖掘中心,配备了SPSS、CATI(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等先进统计教学软件。二是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实践教学基地等多个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安排统计学专业学生到基地实习,参与实习单位研究项目的数据收集、数据处理等工作。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在共同合作、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我们一方面吸引和聘请基地依托单位的专家和相关人员一起参与实习教学计划的制定与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广西高校唯一经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的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基地依托单位开展职工统计业务及软件应用培训等,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与开发,使实习基地同时成为人才培训和师生科研的基地。

3.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创新平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纳入本科教学全过程

统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需要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训教学等第一课堂,还需要结合统计学专业特点,积极指导、组织学生开展学术讲座、创业大赛、市场调查和数学建模等课外实践活动,使课外实践活动成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和拓展,这对于促进统计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明确统计学专业学习目标,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等具有积极意义。这几年来,我们组织学生开展的主要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有:一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立项,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探究性教学模式。另外,也吸收了一些优秀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研究。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和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技创新活动。三是组织学生参与广西统计信息服务中心、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实习单位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等统计工作,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培养了实际工作能力。四是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如会计从业资格、统计职称等,邀请政府部门、企业高管或相关业务专家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此外,为了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原则,指导学生学习和成才,我们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业和就业等各方面进行更系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起到了教学相长的作用。

4.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现实性和专业特色

针对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毕业实习难、分散形式效果较差的现实,我们在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力度的同时,逐步改革毕业实习方式,变“放羊式”毕业实习为集中实习为主、集中与分散实习相结合,切实提高实习效果。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工作,一是改革毕业论文指导方式,将社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和学生平时的一些竞赛活动与毕业论文紧密结合,使学生较早了解毕业论文的有关要求及素材积累;二是向实习单位或用人单位征集部分毕业论文(设计)现实问题选题,并且适当邀请实践基地部分专家或业务骨干参与学生毕业论文指导,通过毕业论文撰写为实际工作部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强调统计学的专业特色,要求论文必须用数据说话,以检验学生综合统计分析能力,减少抄袭现象的发生。

三、整合教学内容,加强课程建设,突出实践应用

根据统计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要求,以打破“学科本位”,突出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我们对课程体系的各知识点进行合理梳理、归类,特别是对统计专业课程中内容交叉重复部分进行整合,进一步明确各门课程内容归属,合理确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使课程体系中的知识点不重不漏,课程内容更科学适用。之后,将各门课程按照内在联系和教学要求归并成若干个课程模块,分块建设。制定分阶段课程建设规划,重点是专业主干课程建设,明确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具体内容,包括教学大纲、教案、电子课件、参考材料、试题库、课程网站等内容,进而形成了每一门课程完整的课程档案。

在教材的选用与建设方面,对于专业课程,选用理论内容体系较完整、丰富,与经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实践性强,面向21世纪的优秀新教材、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或国外优秀教材;对于实践课程,目前部分选用兄弟院校现成教材、实验指导书,部分实训教材通过自编完成。下一步,我们计划用1-2年时间完成本专业完整的实践教材体系建设,形成本专业特色系列实践教材,如统计学案例教程、商务研究方法与应用等。这些实验(实训)教材可作为一些专业主干课程的同步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统计学专业独立实验教材。

四、以人为本,改革教学方式方法,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确定后,如何教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我们鼓励教师探索不同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近年来,我们尝试对《统计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模块、与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进行教学,即将非统计学专业的《统计学》课程分解为“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统计理论与方法在本专业中的应用”两大模块,前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上课,后一部分内容由统计专业教师和非统计专业的专业教师合作上课,将统计方法教学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分析结合起来。在《统计学》(或《统计学原理》)教学过程中,试行“读(阅读)写(写作)议(讨论)讲(讲课)”教学模式改革。“读”是指在课外阅读统计教材及相关教学资料,通过教师引导,使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奠定学生良好的理论素养和数据意识;“写”是指学生在阅读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撰写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课程小论文等;“议”是组织学生开展案例讨论、课堂辩论,实施交互式教学;“讲”是让学生充当教师角色,就统计教材或现实某一问题进行讲解,之后教师进行评议。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统计理论方法与非统计学专业的专业学习、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分模块教学、“读写议讲”教学方式改革得到了学生普遍好评,教学效果显著。《多元统计分析》、《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业主干课程也借鉴此思路进行了教学改革,采取“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教学+课程论文”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写”(分析)的能力,强调统计理论方法在社会实践和现代经济管理中的运用。目前,我们正在针对不同课程特点,分别制定各门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方案,将“重思想、重应用”的教学理念贯彻到每一门主干课程教学过程中。经过上述训练,学生应用统计理论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研究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相成.经济管理类统计专业的改革发展思路[J].统计研究,2008,(5).

[2] 蔡敬民,魏朱宝.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以合肥学院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08,(6).

[3] 曾五一.关于经济与管理类统计学专业教学规范的若干问题[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4).

篇5

你们好!

由于各级组织的培养教育,参加工作近年。领导和同志们提携帮助,加之个人不懈努力虚心学习,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工作能力、业务水平有了不断的提高,综合素质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下面将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情况述职如下:

一、从事经济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于1999年10月重组时,调任厂计划财务科科长,从事厂计划财务科的全面管理工作,经过厂领导指导,同事们的帮助,我很快挑起了全厂计划和财务部门管理的这份重担,不仅圆满完成了组织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从经济上保障了采油三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保证了经济的安全。本人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生产)者,2001年被评为油田公司经济工作先进个人。所在财务科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集体、油田公司会计核算先进单位。

二、从事经济工作的学习情况

较大跨度工作岗位的变动,给了自己较大的压力和学习的动力。从事经济工作以后,自己始终重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特别是经济管理的学习。1992年9月-1995年7月参加宁夏自治区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学习,获得经济管理大专文凭。2000年-2003年参加了澳门科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习,获得工商管理硕士文凭和学位。2003年开始参加行政管理专业自学考试,2006年获得行政管理本科文凭。同时,还多次参加了财务管理、经济统计、会计集中核算、内部控制、财务管理高级研讨以及不断的自学等。通过不断地学习,使自己在经济理论以及经济管理实务等诸多方面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促进了在经济管理中的得心应手,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完成。

三、在经济岗位上的理论成果

重组改制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变换,给我们石油单位的经济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促使我们不得不不断地进行创新。

我提出并设计了采油厂“三D”精细成本管理模式,提出了健全成本管理的组织、制度和考核三个成本管理体系;纵向、横向、时间“三维''''分解成本;构建作业区、机关及辅助单位和专项费用三个标准成本管理模式等比较完整的适应采油厂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提出加强成本过程管理的财务监督委派、内部审计、第三方监理、后评估、成本日报监控等一系列措施,并亲自编写了落实这几项措施的有关制度、规定,使这几项措施在成本过程控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出采油基层单位岗位量化考核的思路,亲自到靖三联现场写实,提出了岗位量化考核表的基本框架格式及考核办法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岗位量化考核的顺利开展。

多次到五里湾第一作业区指导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试点,提出了采油作业区内部模拟市场的框架及建立运行机制的思路,保证了试点的成功。

提出了成本管理要由成本节约型向成本避免的转变、“学会花钱为省钱”以及经营工作要与生产、科技、改革、管理紧密结合等成本管理的思路,拓展了成本降低的空间,促进了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

提出了加强成本要素主要项目精细管理的思路,亲自编写了材料、电、井下作业、运费四个成本可控度较大成本项目精细管理的指导性意见,使成本的精细化管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全面组织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提出并参与了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的建设。多次组织了内控测试,促进了内控体系的执行有力。特别是采油作业区内控体系属中石油首家,得到了股份公司的好评。

篇6

关键词: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改革;经济学通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8-0096-02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经济已经为社会接受,越来越多的大学都尝试对人文社科类其他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这些课程大致主要有政治经济学和称之为西方经济学、经济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概论等的西方经济学。对于政治经济学,学生在高中政治课基础上完全可以理解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而言,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由于基础课程安排、专业适应,对西方经济学相关内容和经济学思维方式还未形成,对西方经济学课程很难适应。所以,探讨和分析非经管类专业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一、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重要性

西方经济学作为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运行为背景,全面阐释市场经济一般理论体系的课程,在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位置毋庸置疑,在提高学生市场经济意识,参与市场行为能力提升上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也在尝试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介绍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西方经济学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校毕业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为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由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经验、某一个经济部门或领域中的问题的集中研究成果和经济理论的研究和考察等构成的,其理论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实践紧密结合,无论是什么样的人才都需要参与到市场经济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经济知识,在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中开设西方经济学课程十分有必要。

二、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一)相关基础课程开设不足

西方经济学的开课时间一般为本科的低年级,以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居多。而对于多数人文社科类专业来讲还没有来得及甚至根本就没有计划开设高等数学等相关基础课程。因而非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于西方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与定量分析,微观分析、宏观分析和结构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根本就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对于经济学的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二)西方经济学课程本身特征决定了经济学学习的困难

众所周知经济学流派众多,观点不一甚至经常对立,并时常出现理论与经济生活现象不一致的状况。西方经济学教科书所讲授的许多内容抽象、难懂,主要从概念、特征、作用、性质方面理解问题。它的每一个理论都是在一定假设前提下形成的,假设条件放宽,理论有可能不成立。对于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而言通常无法辨别其内容的是非。

(三)非经管类专业经济学教学通常遇到课时少、内容多的问题,教学质量和教学任务常常打架

例如《西方经济学》作为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一般分为微观和宏观两门课程来讲,安排至少有120学时以上。而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来讲教学计划一般要求一学期54学时讲完微观、宏观内容。教师如果要实现学生理解并保证教学质量,教学任务就难以完成,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少;教师如果赶时间完成教学任务,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学生学的东西多了,但往往似是而非。这样就出现鱼和熊掌不能兼而得之的尴尬局面。

(四)教材的适用性与针对性较差

由于西方经济学主要是从西方引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理论多按照西方社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编写,课程的内容主要侧重于西方经济学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介绍,与中国市场经济运行并不完全吻合。这样的教材本身对中国学生学习经济学就有难度,而目前不少高校的非经济类专业也采用了几乎与经济类专业一样的标准教材,这类经济学教材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非经济类专业的大学生不需要熟悉和掌握的,当这些内容也被放在针对非经济类专业学生的经济学教学内容里边,这就增加了非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难度,容易使学生觉得西方经济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教学的效果难免不佳。

(五)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不够合理

大多数学校经济学授课方式还是按照“老师讲授―学生背诵―做例题―考试―遗忘”的授课方式进行,这样的授课方式容易让学生对经济学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会在学生中形成经济学学好学坏无关紧要,只要应付考试就行,经济学与自己专业相关性不大,使得非经管类专业学生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不尽理想,也就无法实现在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的目的。

三、非经管类专业开设经济学的改进方向

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经济学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整体构架和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促使学生能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考虑现实问题,使学生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更好地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所以对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经济学课程讲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

(一)合理安排教学计划,选择本土化课程教材

结合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实际情况,尽量安排将非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以后。在教学计划中一定要先安排开设高等数学或经济数学等课程,只要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弹性系数、边际分析等知识时能更好的接受。中国现在普遍接受的经济学教材的结论以及案例大多都是来源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实例。对于国内学生来讲对理论知识的解读缺乏感性的认识。为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在教材选择上尽量选择那些本土化教材。在讲授过程上应该更多地结合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以及大学生的实践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倡导互动式教学

在经济领域,本来就没有固定不变的联系,所以对经济学的研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范式。如果把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作为一种范式去讲解,就会使学生对经济学形成一个固定化模式,这必然会限制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维的培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是构建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不可缺少的。除传统的讲授方法外,要引入案例教学,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互动。提倡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案例教学具有传统讲授不具备的优势,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理解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和逻辑关系,使学生明白经济学原理的实际应用之处,激发学生关注社会经济问题的热情。特别是结合中国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案例展开讨论,可以更全面地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实际用途,并引起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例如在讲需求定理时,对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数量呈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很多同学都能用日常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教师就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出需求定理的内容。对于需求定理的例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所闻,教师可以先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讨论,进而总结出需求定理例外的几种情况。让学生多参与教学过程,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学习印象,巩固所学内容。在案例教学时重点关注分析的过程,因为西方经济学很多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并不唯一,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相应的解决方案也不尽相同,教学不是纠正学生的分析结果,而是教会学生使用什么分析方法,从哪里切入进行分析。

(三)减少理论考核,应用性考核方式为主

中国经济类专业教学,一般通过围绕教材而设立的题库来监督与考核教师是否按要求授课、学生是否按要求掌握了基本知识。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容易形成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知识,而不是从经济学理论分析入手,不能达到对经济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考核方式改革,建立学生成绩的以作业、课堂提问、案例讨论、小论文及期末考试等多方面加以确定。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经济理论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作业题,开展案例教学,围绕经济现象让学生参与讨论,就某一经济理论开展教学,并把课堂讨论计入相应成绩,没有参与讨论或者没有自己简介的不给成绩评定,结合经济理论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论文评定论文成绩。这样做可以形成学生重视课堂学习,会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和应用,可以顺利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的。

(四)构建经济学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专业性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识教育的目标不在于教授专业知识,而在于促进学生全面素养的提高。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社会生活事务的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帮助很大。因此对于在高校非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开设经济学通识课程,很有必要和意义。结合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经济能力,应适时在非经管类专业学生中开设经济学通识教育。在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可以将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管理学部分相关基础知识进行整合,培养学生市场经济基础知识,熟悉市场经济运行规律,通过通识教育能够让学生胜任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经济学通识教育理论内容应更具有概括性、基本性,在课堂中只讲授经济学最基本原理,只用保留经济学和管理学完整体系,相关深层次理论可以不用讲授过多。

参考文献:

[1] 王桂霞,刘佳.普通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改进的途径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2] 易杏花,刘云忠.让“沉闷”的经济学生动起来――《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

[3] 杨波.适应经济学发展趋势的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经济,2007,(5).

[4] 李萍,张晓虹.《西方经济学》通识教育案例教学探索[J].人力资源管理,2010,(1).

篇7

人力资源论文2400字(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初探论文

【摘要】事业单位的工作与社会的基础福利息息相关,但是随着市场机制的成熟,事业单位的发展理念和思路逐渐更新。人力资源不仅是单位管理的主要方面,也成为完善公共服务效果的重要支持,所以必须在人资管理中融入信息化思维,借助信息手段实现单位职工的调动、招聘、考核等管理内容,避免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充分开发单位的人力资源价值,配合体制改革的落实。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

在当前的环境中,信息化逐渐融入事业单位的发展中,尤其是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应用非常普遍,借助于信息化的手段就可以强化人资管理的效果,实现人力资源的重大价值。本文简单概述了将信息化融入事业单位人资管理的价值以及信息化管理的现状和优化途径。

一、信息化建设的价值

目前,事业单位在运作和管理方面有所改变,一是源于体制改革的落实和发展观念的更新,二是源于信息技术的深度利用。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发展背景,推动了人资管理方面的网络化,有利于实现当前社会对于事业单位的新要求。总体而言,在信息化的支持下,人资管理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下述几点:一是在以往的管理中,很多人事工作的程序过于复杂,而且舞弊和错误的风险较高,借助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就防止了这些弊端和不足,达到了成本控制和提升效率的目的。二是借助于可靠的信息系统,能够将单位的人事信息纳入统一的管理标准,实现了人事资源的统合,相关人事工作的情况都在平台上反映出来,并且能够形成精准的信息报表,为管理工作的开展与优化提供支持,有利于将人资管理提升到事业单位发展的战略高度。

二、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部分事业单位适应了传统的运作与管理模式,无法及时融入市场机制中,在人资管理方面仍旧使用陈旧的方式,忽视了信息化的建设和应用,限制了管理系统的运行和完善,导致系统的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支持到人资管理的具体工作。同时,信息化管理的落实需要明晰的制度作为支持,但是部分单位的人力资源制度较为匮乏,或者就是制度缺乏适应性,单纯从行为方面管理职工,不太关注职工的个体价值,无法和信息化管理相匹配,限制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另外,在事业单位中,要想展现出人力资源的巨大价值,就需要成熟的管理体系,需要强化单位部门的团结度,重视职工的培养和发展,并且建立科学实用的管理策略,形成可靠的人资管理体系,但是受到认知、资金、制度等方面制约,限制了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与信息化的人资管理相适应,无法发挥单位的人才价值。

三、信息化建设模式的优化

(一)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统

这是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首要步骤,需要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构建稳定的系统平台,为人资管理提供技术支持,这个过程需要注意下述事项:一是考察单位人资管理的情况和需求,结合单位的发展内容和方向,开展针对性的设计,保障管理系统的适应性和科学性。二是重视系统和软件的管理,一方面要做好资源数据的更新,另一方面要按时维护系统,为系统运行创设适宜的条件,同时也要强化系统的科学应用,在借助系统实现单位人资管理的同时,也要结合单位的管理需求,尽量开发系统的功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人资管理方面的优势。

(二)构建人资管理的体系

信息化管理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要充分发挥管理优势,就需要单位在人资管理方面实施全面的更新,形成合理适宜的管理体系,才能保障管理效率,合理安排单位内部的人力资源,做好职工的调动和考核工作。一是要树立信息管理的理念,提升对于信息化的认知,以信息化和人性化为出发点开展人资管理工作,将先进理念落实于系统构建和制度建设等各方面。二是选择适宜的人资管理策略,统合单位的真实状况和发展方向,强化管理制度和方法层面的创新,依托于信息化的管理思维创建出最佳的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的配合,确保信息化人资管理过程的实现。

(三)数据的集中处理

在事业单位中,人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在人事的安排、调动与考核中,会形成很多的人力资源的信息,采取以往的纸质化管理模式,经常发生数据资源混乱的局面,所以在构建信息管理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数据处理工作,借助于高效率的軟件系统,合理分类与处理大量的人力资源数据,将单位内部的相关信息统一整合起来,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统一管理。一方面优化单位内部的人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网路强化对于人资管理的评估,分析不同管理内容的各项信息,然后就单位的各项人资管理工作提出优化改进的方式,发挥数据集中管理的最大优势。

(四)提升相关人员的技术素养

目前,事业单位的发展思路和方式逐渐更新,人力资源不仅是单位管理的主要内容,也成为单位在市场经济中获得发展的动力,所以信息化体系的建立和应用是单位人資管理的重要趋势,不仅是为了扩展各种项目的工作效率,降低项目成本,也能够开发出单位的人力资源价值。因此,为了强化信息化在人资管理方面的作用,就需要发展管理者技术素养,一是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培训,为单位的人资管理做好人才准备,保障人资管理人员在理念认知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提升与更新。二是重视激励机制,制定公正的选拔策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都给予管理人员足够的激励与支持,扩展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保障信息化管理的高效实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是现代化人资管理的有效策略,但由于制度和认知方面的制约,在事业单位中,信息化的应用存在部分缺陷,限制了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价值发挥。因此,必须统合事业单位的发展状况,形成稳定可靠的人资管理系统,并且重视制度完善与人员管理,才能构建适应于事业单位需求的人资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研究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事业单位也在不断进步,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对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是获得有效收益的全力保障。因此,越来越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了在事业单位中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管理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容易忽略的问题,如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工具落后等,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加以重视。文章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应用进行研究,从而提出一套合理健全的管理体系,促进事业单位顺利发展。

现阶段,市场经济发展迅速,事业单位之间的竞争力也不断增加,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要有良好的自我定位,总结相应的问题,发挥优势,在经济市场站稳脚跟,从而达到稳步发展。然而,反观传统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仍然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运转的效率存在很大的威胁。为了保证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运转,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引入新的形式,建构一套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合理的使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加快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和发展趋势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作用

人力资源的工作分为很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与其对应的管理工具,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体系可以提升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绩。首先表现在人才方面,通过应聘选拔适合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建造一支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工作队伍,能够共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出谋献策。其次,通过使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不断提升事业单位工作的管理制度和机制,及时修改有问题的地方,不浪费时间,提升事业单位工作运转的效率。合理的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还可以通过采取科学、有技术性的方法对其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团队整体的精神和能力,还可以减少相应投入的基础。

除此之外,把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应用到事业单位中,除了可以推动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还能够良性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发展趋势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与以往传统的管理方式存在差别。首先,很多事业单位的管理方式呈现更新状态,向集成管理模式发展,给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还利于分析事业单位内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程度,相关员工能够及时调整,达到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和事业单位协调发展的目标。其次,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对象发生变化,就目前形势看来知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要求,管理对象已经向隐形的生产要素靠拢,因此,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调整,逐渐完善信息技术的需求,從而推动事业单位实现长远发展的目标。其三,分配模式发生了改变,按劳分配已经在事业单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按劳分配可以基本解决薪资分配的问题。最后是战略模式发生转变,在进行管理时要合理、科学的规划,满足市场的需求,制定明确的目标,战胜困难,迎接挑战。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问题

和社会发展有很大差别

现如今,全球经济呈现一体化的发展形势,而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管理也变得越来越严格。即使近些年来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发展比较重视,管理措施实施的比较多,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导致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从而给事业单位带来了很多的困扰,甚至影响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的总体发展进程。因此,针对经济管理方式不够完善、不符合科技进展、管理方式落后等情况,事业单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能够改善内部人员的工作模式,探寻新式的经济管理方式,为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提升工作上的时效。

管理体系不健全

无规矩不成方圆,在事业单位中合理的管理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存在管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员工的薪酬和效绩方面,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奖惩制度方面也不够完善,有些员工存在工作懒散的情况,但没有得到管理工具的警告,积极工作的员工也没有获得相应的精神或物质奖励,整个管理体系缺乏规则性,经常出现:临时性、片面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很多员工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从而导致事业单位整体的收益下降,甚至影响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另外,缺乏管理体系还会导致工作氛围过于放松,员工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出现懈怠的情况,所以事业单位必须加强管理体系的机构,激发员工的潜能。

缺乏培养人才的系统

目前,许多事业单位缺乏规范的人才培养系统,人才入职后没有专业系统化的对其工作内容进行培训,导致很多员工在进入事业单位后只是流于形式,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上的内容和要求,无法发挥自己的长处,缺乏完成的培养系统容易造成人才的浪费。其次,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的使用,仍然采取传统的方式,注重证书等方面,忽略了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招聘时,员工面试容易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岗位,如果事业单位不进行系统化,将会使很多员工在职业调动时出现意见不合,制约事业单位的稳步发展。

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建立激励制度和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在注意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有人才激励机制作为动力支撑,约束人力资源管理行为,确保整个流程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而满足事业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在制定约束机制时,相关部门可以从精神和物质两方面进行。在工作环境中适度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组织一些活动,实时对表现好的员工进行夸奖,保持员工们心情愉悦,从而提升工作效率。除此之外,采用适当增加薪酬的方式,让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通过合理的按劳或根据效绩分配,不仅保证了在薪酬方面的公平性,还能够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

采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效率

信息科技水平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作为事业单位要牢牢抓住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因此,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方面,要合理实现信息化,例如:将员工的资料管理、业务考核、发放薪酬等采取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大大缩减时间,还能保证准确性。其次,一些工作资料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保存、检查,加大信息量的保存。除此之外,还要保证每位员工能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应对简单的问题,避免出现错误。

采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在进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时,要注意遵循客观、科学的管理模式,有效调控各项模式,将人力资源经济管理工具发挥其最大的能力。相比过于传统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要根据自身情况大胆创新,引入新的管理技术,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工作模式,要主动将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和人力资源经济管理相结合,员工才能以积极饱满的状态主动为事业单位贡献力量。其此,在进行科学化管理时要循序渐进,不能突然改变工作模式,让很多员工突然无法接受工作内容,影响本阶段的工作效绩,让员工心理产生压力,应该按部就班的实施,同时观察好员工们的反应,沒有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内容。

完善招聘机制和人才培养的模式

在事业单位招聘时,应该依照自己单位的需求选拔人才,因此,建议与其他企业或者高校合作,提前挑选适合本单位岗位的人才,然后根据对其长时间的考察和培训,再确定是否对其进行招聘。这种长期选拔人才的机制可以保证人才的质量,确保引进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其次,在引进人才后要定期对其进行工作内容培训,很多高校生毕业时工作经验不足,事业单位要及时引导他们将文化知识和工作经验结合分析,从而提高员工的整体水平。除此之外,由于许多员工的自身条件很优异,水平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因此,事业单位要挑选此类人才外出继续深造,与成功人士探讨,吸取其他优秀的经验,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篇8

关键词:民办高校 工商管理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生力量,起步晚,综合实力弱,缺乏管理经验,生存与发展的困境更为严重。黑龙江省民办高校观念较为保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办学的实践较弱,因此,必须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探寻出一条有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院校中一个与社会经济联系十分紧密的应用性学科。作为民办高校,所招收的学生入学分数比较低,底子较差,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缺乏积极性,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讲授型”教学模式,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民办高校工商管理教育在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管理者应该高度关注社会经济的走向,在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上应具有前瞻性,积极开拓社会紧缺的而在公办高校又没有的实用型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新方向,以形成能够满足当前企事业单位急需的特色专业方向体系。

二、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操守、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具备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者所需要的分析决策能力、组织沟通能力,以及职能层所需要的创新应变能力和执行能力,能适应中小型企业中高层管理岗位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基于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民办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旨在优化工商管理特色专业的课程体系,搭建优质课程、特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特色实践课程等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与引领未来能力,从而使人才培养特色更加鲜明,毕业生综合素质更加具有比较竞争优势。

三、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1.切实建立基层岗位的参与式认识实习。对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学生学习的知识很宽泛,管理类的几乎所有领域都涉及到,而且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进入企业后,面对的是企业操作层的日常工作,比的是对岗位的适应能力、对业务的理解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沟通、协调能力;只有当条件成熟时,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工作锻炼,企业才会从内部提拔优秀者进入中层管理人员。因此,应当让学生们从思想上进一步深化认识,安排学生到基层岗位进行参与式认识实习,让学生们从基层做起,从点滴做起,比如办公室的文员、产品的销售工作等;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岗位以学生参观和咨询为主;总的实习时间至少应当有一个月。为了更好的组织学生进行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学院经济管理系制定了学生实训手册和实习工作实施细则,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实习真正的学到东西,把自己在书本上学会的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真正成为一个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经济管理系依托学院的资源,尝试在校内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习平台,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依托实验中心开展实习。通过这种模拟实习的平台,把企业真正的“搬进”学校,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掌握企业运作的规律,熟悉企业运作的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学院购置了《因纳特工商管理综合实训软件》,这个软件为更好的模拟企业实际场景,使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为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该模拟实习平台从业务流程安排、工作岗位设置到企业情景设计,都非常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突出模拟实习的高度仿真性。通过该软件的实训,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特点实行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方式。经济管理系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和特点,实行了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大三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由系里安排具有相近科研方向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实行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这种指导方式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学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有计划地安排实习时间,明确专题调查的主题,从而使实习目标更为明确、内容更为充实。同时,这样还可以克服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和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为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今后的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田耘.基于创业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3

[2]杨艳,罗如学.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企业导报,2010/04

篇9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模式;课程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7-0249-02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推动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实现国家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当代科技和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导师队伍建设、办学设施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学位论文管理等。其中,研究生课程教学是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的基础环节,也是研究生教育的重中之重。

与其他学科相比,经济管理类学科的研究生培养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第一,社会需求大,培养速度快。近年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经济、管理等领域结合得更紧密,从而高校也就更直接地担负起为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的重任。中国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专业研究生的需求持续旺盛,在校研究生人数大幅度增长,虽然这种速度和规模的增长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主动适应,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的,但由于规模的扩张和速度的加快,造成了师资力量、教学条件与研究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对人才培养的质量造成一定影响。第二,经管类研究生生源基础参差不齐。由于社会对经管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经管类专业以其就业单位层次高、地区好的优势吸引了众多考生竞相报考,其中不乏跨学科报考的考生,而这部分考生进校后由于并未接受过经济管理知识的系统学习,在专业基础方面有明显欠缺,相应地,科研能力也相对薄弱。第三,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薄弱。当前,经管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主要是一种研究型培养模式,即在本科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相关课程的深度学习,在一定的方向上作理论研究。这实际上是一种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大多数研究生在毕业后并不从事理论研究工作而是面临实际运用这一事实,导致研究生实际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在师资方面,经管类专业的研究生指导教师在数量上虽然每年都有所增长,但相对于研究生数的增长仍是远远不够的,在质量上导师之间也有较大差距,他们在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差距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现行的研究生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已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如何根据培养跨世纪高层次专门人才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国现行的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状况,推进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国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课程设置单一。就全国而言,不同学校的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不尽相同,甚至出现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学校自主设置课程当然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师资力量等特征来自主制定课程设置方案。也正是因为如此,各学校各持己见,在课程设置上各有千秋。致使出现了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的课程内容五花八门。经管类研究生教育在追求课程特色的同时,国家应制定相对统一的课程设置标准。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已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在整个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突显出来的特点就是强调统一。

2.课程内容与本科重复,研究生只是本科学制的一种延长。目前经管类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教学内容重复较为严重,深度差距不大,在教材建设方面内容更新慢,缺乏专门的经管类研究生系列教材。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只是本科学制的一种延长,没有学到真正的知识,研究生自我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他们往往是为完成学分、拿到学位而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与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相背离。此外,经管类专业中跨学科考生较多,而从当前的教学机制来看,课程设置统一化倾向严重,个体针对性不强,选课范围又十分有限,这对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极为不利[2]。

3.实验教学环节薄弱,不利于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经济管理类学科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归结成“四一”教学模式:即教师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张嘴巴将每门专业课程从头讲到尾(有的以与本科相同的教材,有的甚至没有教材)。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是理论性、课堂性和描述性教学。在这种模式下,教学理念是以教师为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主讲者,研究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教学内容完全由教师设计,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研究生缺乏独立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对经济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没有真正掌握。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大力推广实验教学,推行创新的“四+”实验教学模式,即:经济管理理论+模型定量分析方法+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样本数据,构建经济管理类学科研究生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将经济管理类的“软课程”进行“硬化”。

经济管理类专业以其就业优势吸引了众多的跨专业考生,从而导致其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突出表现为数学功底普遍较差、专业外语基础薄弱,这一方面导致大部分研究生缺乏运用经济数学方法去研究和探索经济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学术前沿问题,尤其是国外经济学、管理学研究最新动态的了解和掌握。此外,部分研究生由于没有受过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的系统熏陶,基础相当薄弱,导致了这部分研究生在重视基础学习的过程中忽略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经管类研究生没有通过实验等各种方式获得数据以继续下一阶段的探索,所以学术论文质量不高、创新不足成为当前经管类研究生的主要弊病。现在研究生发表的文章数量很多,但真正有点新意的却寥寥无几。

4.导师队伍相对薄弱,没有建立真正的导师负责制。一些高校因大规模的扩招而致使导师人数相对过少,学校因为需要盲目扩大导师队伍,但受导师资源所限,一些尚不具备指导能力的老师也加入了研究生导师行列[3],导师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素质显得尤为低下,整个团队的综合科研能力也要大打折扣。因导师资源有限而研究生大幅扩招,师生比例失衡现象严重,这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表现得甚是突出。过去一个导师只带两三个研究生,现在一带一大帮,有的热门专业如国际贸易学、金融学等[4],一个导师同时带30~50个研究生已是常事。有的导师由于年纪较大,对研究生培养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年轻导师则缺乏对研究生的指导经验,导师对研究生“放羊”或让研究生为其“打工”的现象普遍存在。

三、完善中国经管类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要集共性与个性于一体。经管类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要集共性与个性于一体,集博大与精深于一体,集知识与能力于一体。应结合学校自身情况,适当增开选修课,让研究生根据自身基础与自身需要去选修;建设网络课程,重点建设公共课,建设学科系列主干课程,使研究生可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学习;调整部分老化课程,增加“观点新、方法新、内容新”的“三新”课程。增加由学校研究生院直接管理的课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建设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以研究生学位课程为重点,建设校级优秀研究生教材;以课程品牌和特色为核心,建设校级研究生精品课程。进一步严把研究生“出口关”,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应全部实行双盲评审。

2.注重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研究生课程体系要区别于本科生课程体系,由于研究生教学的研究性目标指向和课程以科学研究来组织的教学理念,使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更关注在高深层级上逐步深化和专门化,关注课程在知识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3.注重学科间交叉与融合。经管类研究生可开设专业相关的软件类课程、金融英语、电子会计等。这样的课程更能适应当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当前,以发展新知识、贡献重大科研成果为己任的研究型大学,在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日益注重并强调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在中国研究型大学应积极实施研究生跨学科学习计划,并努力在实践中完善。

4.注重创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世界经济的发展一日千里,古典的经济理论在现代化经济环境中显得难以适应。经济现象日趋复杂化,这就需要更加完善、更能适应全球化现代经济的经济理论。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融入经济全球化,中国金融行业对金融类人才求贤若渴,而对国际化金融人才更是视若珍宝。

篇10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人才培养 能力培养

高等学校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的人才培养依赖于各个环节的工作。无论是课内的学习还是课外的实践,每个方面都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这其中,本科毕业论文的设计和写作就是众多工作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也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最后一环。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甚理想,很多学生和教师对此并不重视,再加上毕业论文管理上的诸多问题,造成了学生抄袭、应付的现象非常普遍。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同时更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必须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给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本文就以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和探讨。

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原因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够理想,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它主要表现为学生论文内容的空洞和缺乏逻辑性,机械拼凑痕迹明显,学生个人工作体现不多。追究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发现,在论文设计和写作过程中的诸多环节皆存在问题,当然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和指导教师的问题,其次是论文管理工作的问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佳的这一普遍现象引起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甚至还出现要不要取消毕业论文这一环节的讨论。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环节不但不应取消,还应重点加强,因此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本科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一般是从大四上学期偏后一些时候开始,直到大学生活的结束。这一期间,通常是学生实习和找工作的时间。由于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基本上将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找工作上,一部分准备考研或出国进修的同学则把时间都分配给了复习或相关准备上面,对论文的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学生甚至认为,无论我毕业论文写得如何,都会顺利拿到毕业证书,特别是经管类的毕业论文,基本不需要实验设计,学生更是认为通过毕业论文并不困难,只要写了总能毕业,这种思想的存在加剧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不重视程度。

2.学生的能力基础较差

当前高校的教学尽管进行了一些教学方法的改革,但本质上还是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对知识的灌输,而不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能够达到的比较好的程度就是理解并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很少能够得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训练。对于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工作,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也很少能够获得亲身参与的体验,对如何选择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得到的训练机会太少,这就造成了学生在进入毕业论文实践环节时,不具备所需要的相关研究能力,研究基础较弱,面对毕业论文的工作,不知从何入手,这客观上也加剧了学生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难度。对于经管类专业来说,专业的实践性特征明显,在平时教学和实践中学生能够接触经济管理实践的机会较少,这也弱化了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3.论文与学生的兴趣存在偏差

尽管在毕业论文环节,通常都是鼓励学生自行选题开展研究,但在时间有限和学生缺乏训练的情况下,很多同学不知道写些什么,结果往往还是采用了教师事先拟定的一些题目。虽然学生可以在给定的题目中按个人兴趣进行选择,但毕竟不是自己提出的,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做不到很好的吻合。而且,教师也做不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特点,并按学生的兴趣特长设计论文题目,这就使得学生在完成论文时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特别是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与自己未来工作没有任何关系,在找工作这一事情的冲击下,毕业论文变成了学生的“负担”。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现实中的问题既多又复杂,学生的知晓度是有限的,不能结合学生兴趣特点的问题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

4.教师的工作压力过大

目前,高校的教师除了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之外,还有繁重的科研工作,工作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扩招的背景下,生师比过大,每个教师被分配指导的本科生非常多,有些教师还有指导研究生的工作。在学生缺乏必要研究训练,并且每个学生论文内容又各不相同的情况下,若想让学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除了要求他们自己更加努力之外,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多的精力,逐一弥补学生由于缺乏相关科研训练而导致的科研能力不足。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安排如此大量的工作,这显然超出了教师的能力范围,于是放松管理和降低要求的情况就自然出现了。

二、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是一种普遍现象,其产生的原因也是客观存在的,而本科毕业论文关乎到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那么改变目前的状况,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由于这一问题的出现不是某一个单一原因造成的,它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必须综合分析各种原因并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特别是要跳出“毕业论文期间”这一界限,从整个大学期间的学生培养工作中寻找对策。

1.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完成必要的基础训练

毕业论文是大学四年学习的一个总结和检验,特别是专业学习结果的检验。它与专业课的学习不是相对独立的,要能够较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必须在以往的专业课程中注重培养和训练完成论文所需的各种能力。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有不知所措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以往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没有很好地进行这方面训练的结果。因此,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必须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研究性教学或者推行PBL教学法等适合培养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多进行自主选题并分析问题,甚至是解决问题的训练。这样,有了平时的积累,毕业论文的难度自然会降低很多。一些专业课上研究或讨论过的问题或进一步引申和发展的问题都可以成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内容。如果这样,论文的写作就会变得轻松一些,论文的研究也容易深入展开。经管类专业与现实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与各专业相关的经济管理热点问题也非常多,从中找出与课程相符并适合学生分析和研究的问题并不困难,在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毕业论文研究的必要训练工作,这既必要又可行。

2.从科创项目和活动中积累相关实践经验

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展开研究,本质上属于科研活动,并且是独立进行的科研活动。如果具有相关的科研活动经历或已有相关的研究基础,完成论文也就不困难了。而学生的科研能力同样可以在以往的科研实践中锻炼和培养出来,一些研究成果的积累也可以成为论文的研究基础。对于大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各高校都是积极支持的,无论是在学院的层面还是在学校的层面甚至是在更高级别的层面,都有很多鼓励学生进行科研、创业和创新活动的机会和项目资助。它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学生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创业意识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科研实践经验,锻炼了科研创新的能力,学生在活动或项目的进行中对于新问题的敏锐感知、对于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的建立以及动手实践能力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经管类学生来说,很多科研项目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研分析,然后给出对应的策略建议,这无疑为毕业论文的写作积累了充分的实践经验,锻炼了必要的科研能力。凡是积极参加相关活动的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工作。

3.与实习和就业结合开展研究工作

对于大四学生来说,写论文与实习和找工作基本上是同时进行的。如果认为这是三项不同的任务,那么学生一定会将写论文放在最不重要的位置,论文完成的质量也一定会受到影响。而如果能将毕业论文与学生的实习或是找工作结合起来,那样学生就可以同时完成两件或三件事情,完成的效果一定会非常理想。对于经管类的学生来说,学生的实习活动会持续几个月,如果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都满意,学生甚至可以留在实习单位工作,那么以实习单位当前遇到的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问题,或者以实习单位的业务背景或企业的日常经营背景作为论文的研究背景,又或者以未来的工作意向领域作为自己的研究选择,这样的选题显然更有意义。而且,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实际经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熟悉,对论文的研究主题获得了最真切的感受,对相关的研究内容也具有了主动探究的动力,这些都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建立了良好的基础。论文与实习或论文与找工作做到完美结合后,完成论文工作不但不耽误实习和找工作,相反,论文任务的存在会使学生更注重对实习单位和现实经济管理问题的关注和探究,能与找工作相结合的论文选题更会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地去研究。这样,看似相互冲突的几项任务变成了相互促进的几件事情,每件事情都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加强论文管理工作

除了在学生的能力培养、论文研究主题的设计,减轻学生压力这几个方面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之外,论文的质量还与论文的管理工作密不可分。要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就必须加强论文的管理工作,在论文的开题、中期检查和论文的评价上都要给予重点关注。

首先,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不能流于形式。论文开题绝不能是简单填好表格就宣告完成,如果不能进行公开的开题,至少要和导师就论文题目的选择、研究内容的确定,相关资料的检索和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必要沟通,绝不应该是轻易选定题目就开始论文研究工作,待遇到困难后再更换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尽管对于经管类论文更换主题后仍然可以开展研究工作,但这样的做法将严重影响论文的研究进程和研究质量,给论文研究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论文的中期检查是对学生研究工作的一个督促,更是对已发现问题的及时纠正,所以这一环节同样不可忽视,不能将问题留到论文答辩时才发现。

其次,论文的评价要集中在学生的研究工作上。目前的论文评价对格式比较注重,往往忽视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实践的过程,有时论文评价变成了格式上的考评,在格式上达标了就算是论文通过了。实际上,这种做法非常错误。虽然让学生掌握论文的撰写规范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能够建立起比较严谨又合乎逻辑的论文研究框架,并且在论文的研究中要能体现出个人工作和独特观点。机械地拼凑资料虽然可以让论文看起来合乎规范,但没有体现学生个人工作的研究论文达不到人才培养的目的。

三、论文实践与人才培养

整个本科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是学生探寻解决一个比较复杂问题的过程,在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很多能力,比如发现问题的能力、检索资料的能力、实践调查的能力、逻辑分析的能力、文字写作的能力等等,毕业论文环节成为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所以,要在毕业论文的研究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从而更好地践行高校人才培养的使命。

1.论文选题中的能力培养

论文的选题是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论文选题的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论文能否顺利推进,也影响了论文完成的质量。论文选题环节最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让学生自行选定论文研究的主题,最好不要让学生按教师之前准备好的题目进行研究。学生自己选定的研究主题,这一定是他们自己感兴趣的,而感兴趣的问题一定会有研究的动力,而且,自己确定的主题一定是以往有一定的关注的,这也就是说研究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工作的推进会比较容易。在现实的经济管理领域,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层出不穷,学生经常可以获知这些方面的信息,自行选题具有绝对的可行性。

实际上,我们的很多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养成比较自觉的学习习惯,没有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点,没有独立地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经历。他们习惯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堂的学习和课后的作业,而一旦不给他们设定研究的问题,让他们自己选择研究问题时,问题也就真的出现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自行选择研究问题,因为这是大学阶段的最后一次学习机会了。要启发学生尽量做到选定的研究问题与自己以往的专业课结合,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与从事过的科研工作结合,与当前的经济管理热点结合,或者与实习单位的情况结合,甚至可以与未来的工作意向相结合。经过这样的锻炼后,学生就会找到一些如何从现实环境中发现并总结出问题的研究的感觉,以后在工作和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时就能进行一些主动的思考和分析了。

2.论文指导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无论是在论文题目的确定还是在论文定题后的具体研究中,学生都会有很多困惑和迷茫,这时就需要教师给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做出恰当的选择,从而顺利完成论文工作。其中,教师的工作绝不是帮助学生确定论文题目或者帮助学生列出论文的具体提纲,如果教师这样做,那么它将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论文也就变成教师的论文了。对于经济管理领域的问题,没有统一的研究模式,每个研究者都可以从自己关注的角度进行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点和独到见解,教师的作用仅限于对学生遇到问题的分析,可以给出几个备选的方案或给出一些研究方向上的建议,帮助学生理清后续研究的一些思路,然后将决定权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确定未来的工作如何展开。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也只有经过这种自主自觉的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会逐渐增强。

在论文指导的过程中,面谈的指导方式也与学生的能力培养息息相关。由于经管类学生在毕业论文阶段往往在校外实习或找工作,在工作时间内与指导教师联系不是很方便,面谈这一指导方式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现代化的通讯方式不一定能够就论文研究中的问题进行良好沟通,面对面地讨论和交流才是更适合的方式。在面谈的过程中,师生可以就论文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沟通,教师对学生的状况能够获得最准确的把握,对学生在论文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也会给出切实有效的建议,而这都是在启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研究的思路,交流的过程也就变成了学生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3.学生论文交流中的能力培养

学生的论文研究工作是各自独立进行的,每个学生选题的不同决定了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不像在进行小组项目研究时那样有效,但在重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讨论的同时也要重视同学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这同样是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好机会。

教师要鼓励自己指导的学生建立讨论和联系的小组,就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和沟通,交流论文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同学的角度有时也可以给出有益的建议。教师也可以对指导的全部学生安排一些集体指导,包括定期与所有同学同时进行面谈,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进展和问题,从其它同学的研究中获得一些启发。当然,与不同教师的学生也可以适当讨论,尽可能多地接触不同的研究思路,了解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途径。学生的很多进步是在讨论和交流中实现的,一些学生也会主动进行交流,但除了主动交流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引导一些讨论和交流,交流和讨论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得到培养的过程。

综上所述,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环节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在锻炼学生的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上,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上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提升本科论文质量,实际上就是在更好地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毕业论文看似一个孤立的大学课程设置的实践性环节,但实际上它与大学课程的学习和科研创新的实践紧密相关,要解决现有毕业论文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从专业课的讲授、学生科研项目的参与、论文选题的现实背景以及论文的实践教学管理等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样才能既避免论文成为学生的 “负担”,又能达到以论文促人才培养的效果。而在学学生具体的能力培养上,要特别重视论文选题的环节、师生交流的环节以及同学之间交流环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玉志. 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0(9)

[2] 黄萍.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滑坡的原因及对策[J]. 理工高教研究,2004(8)

[3] 刘宝欣. 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