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8 10:2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调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调度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篇1

本人xxxx年7月毕业于xxxx大学xxxxxx学院xxxxxx专业,毕业后先后工作于xxxxxxxx负责现场安全质量生产工作。在此期间,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将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了满腔热情。所在项目部先后被业主单位评为“优秀项目部”称号。在施工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了业务能力。作为项目部的技术管理部门,在项目部经理及总工的直接领导下,对技术管理一丝不苟,对工程质量从严控制。几年来,在为项目部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总之,自己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

    现对这一年多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精品工程

    xx高铁XXXX承担着从XX隧道(IDKXXX+XXX)至XXXX隧道(IDKXXX+XXX)之间共计13.8km的包括17座桥梁,7个隧道的路基、隧道、桥梁工程。

    面对我分局第一条投入施工的的高速铁路,我深知建好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这对我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在这里不但能接触到更多的新工艺、新技术,特别是铁路隧道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桥梁的基础桥墩及连续梁施工,路基开挖、填筑施工,将为分局储备更多的技术参数和经验。然而,从XXXX年XX月投入在新的环境里,一切都要重新打鼓另开张谈何容易,看看图纸的工程量,再看看现场的实际情况,没有施工便道、没有办公条件和场地、征地拆迁量大等重重困难,个个都是张牙舞爪的拦路虎,我别无选择,就像张弓的箭,只有一往无前,才能打赢这场硬仗。为了完成这项光荣而圣神的任务,我白天和技术员一起到施工现场检桩放线,晚上在临时出租屋里重新复核工程量、翻看项目上下发的设计施工方案,这几年XX七月的XX,犹如一个巨大的火炉,连每天吃饭都光着膀子还得流下一身汗,每隔1~2个小时就要用水冲洗一下身上的汗水,就这样他们硬是扛过了3年,终于将XX高铁一分部的工程基本完成,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征地拆迁、地质原因、设计变更等因素影响,XX大桥成为了整个一分部最大的通车断点,被XX公司、XX建设指挥部列为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而在设计方案明确的情况下,XX大桥从桩基施工到桥墩顶的连续梁施工最快需要9个月时间,更是引人格外关注,每次的安全质量检查,该工程为必检项目。眼看架梁工期迫在眉睫如何干好本项目且保证安全、质量,成为我吃不好、睡不着的心病。对于工程的困难我是有思想准备的,然而工程的难度完全超出了我的想象,这使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工期紧、任务重。XX大桥5#墩与6#墩桩基施工时,由于地质情况不好,在桩基打孔时经常性出现塌孔、卡钻,耗时最长的一根桩足足打了一个月。在一次回填片石与混凝土混合且加长钢护臂的情况下重新打孔非常顺利后,我心中顿时豁然一亮,立即组织人员改变施工方案,强化现场管理,制定全新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从项目经理到部门成员全力为大磨2#大桥提供后勤援助,从施工班组到单项工序作业层层交底,层层保证安全质量,保证施工生产的稳步推进,给XX大桥墩身施工和连续梁施工保证了充足的施工时间。

为确保安全质量万无一失,一是要在安全措施上加大监控力度。制定桥梁施工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技术员在进行技术交底时,交底书安全内容必须要有针对性;安全员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形成"人人管安全"的施工氛围。

    在XX大桥连续梁完成后,为保证架梁通道,我又充当了调度的角色,整天忙着为各个工作面的设备协调;在路基附属施工中又充当了质检的角色,为路基附属保证了质量,从而为南广高铁的顺利通车保驾护航!

    二、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工程绘图时变得异常轻松。

篇2

论文关键词: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

一、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现状

未来的五年,国家电网公司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步伐,全面实施人、财、物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即“三集五大”),这将引发电网格局和功能定位的深刻变化和公司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重大变革,这一至上而下的重磅改革举措无疑将对县级供电企业人才队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由于县公司员工普遍文化水平、职称等级、技能等级偏低,加之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专业素质的总体水平与“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相距甚远,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优秀专家人才匮乏;从事电网核心专业人才紧缺;员工总量超员与结构性缺员并存,管理人员冗余相对严重,生产一线留不住人才,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处于公司系统的中下游,普遍文化素质、职称等级和技能等级偏低,管理水平、新技术应用能力、技能水平亟需进一步提升。通过加强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机制,全面加强县级供电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主要做法

福州电业局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在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优势作用,将县公司员工培训纳入全局各专业年度和月度培训计划,采用集中教学、送教上门、跟岗培训、竞赛帮带等方式,将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强化各职能部门对分管专业的帮带责任,根据县公司的薄弱环节和培训需求,制定专门针对县公司的专业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明确培训项目和责任人。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帮带部门预先制定培训策划书和现场技能考核方案,明确培训和考核的目标内容。县公司人员到局本部跟岗学习,每人指定一名导师,开展“师带徒”全过程管理,通过安排承担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其他专业技术工作的方式,强化动手能力,确保工作量饱和,提高县公司员工专业管理和技术水平。

1.建立健全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机制

(1)建立帮带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局总工担任组长,各职能部室和帮带部门行政负责人、分管培训领导担任组员,统筹帮带培训工作相关事项的组织、协调和落实。

(2)制定并下发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管理办法。明确各帮带单位行政负责人作为帮带培训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各班组长作为各帮带培训项目的项目负责人,部门培训员作为本部门全部帮带培训项目的联络人,明确帮带培训工作各方以及参训人员的责任义务,规范帮带培训流程,严格考核管理。

(3)制定并下发全面推进岗位资格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关于开展农村供电所人员岗位资格培训考核工作的通知,修订细化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师徒培训管理办法、《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并要求各县公司遵照执行。

(4)在年初充分调研各基层单位培训需求和职能部室业务培训要求,在逐个县公司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出台《福州电业局加强全员培训工作的方案》,将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列入年度重点培训任务,下达《福州电业局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表》,明确具体帮带项目、帮带方式、时间安排、项目负责人等,作为全年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开展和考核的依据。

(5)根据《培训工作管理办法》要求,稳步推进教育培训积分管理,借助培训管理系统平台,对局属各单位(含)的职业能力培训工作成效和员工的能效进行全面量化管理。将单位培训成效纳入部门年度绩效责任状、月度KPI和月度工作计划合约考核,纳入县公司大培训、大练兵、大比武验收考核,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参与自主培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励和促进员工“岗位成才”。

2.规范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过程管控

(1)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需求定期(年度)征集制度。一是各县公司负责根据本公司人员情况及工作实际,在收集、甄别、分析本公司重点紧缺专业人员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定期向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申报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二是福州电业局相关专业垂直管理部门对各县公司报送的相关专业工种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初步审核把关,并报培训中心审核。

(2)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方案正式行文通知制度。帮带单位负责提早与送培单位就具体帮带培训需求进行对口沟通,结合相关岗位技能要求、计划参培者的工龄结构,把送培单位最盼、最缺的作为帮带培训工作的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培训策划书,明确培养目标、学习和工作任务,并于计划开班前一周向培训中心报送相关帮带培训项目通知文件、帮带培训策划书、现场技能考核方案等,由培训中心统一行文并通知送培单位报名参训,从而保证帮带培训项目的顺利开展。

(3)实行帮带单位为主导、送培单位为主体的考勤管理制度。一是帮带培训单位负责为帮带培训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对帮带培训人员进行统一考勤管理,安排专人负责定点点名签到、集合学员并将学员交接给当天指导人,及时与送培单位沟通联系,协调解决帮扶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各送培单位负责妥善做好参训人员的相关工作交接事宜,保障参训人员在培训期间专心、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和学习任务,定期与送培单位联系,并在参训人员中指定一名负责人,积极配合做好参训人员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做好参训人员业余生活的安排工作,确保参训人员不酗酒、不赌博,保障培训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三是帮带培训原则上不得请假,帮带培训人员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应事先向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提出申请,并履行书面请假手续,再由所在县公司人力资源部门商局培训中心同意后方可请假。

(4)严格履行作业安全资质确认和安全监护制度。一是参培人员经原单位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考试合格,持有相应岗位资格证书,并向帮带单位提交相应证明,帮带单位检查参培人员安规培训考试合格证明、岗位资格证书,确认合格后方可允许参加现场培训,并将参培人员名单报安监部备案。二是进入生产区域,帮带单位指导人负责告知参培人员工作岗位和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紧急处理措施,并做好书面记录,严格落实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加强参培人员作业过程监护,检查督促参培人员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工作规定,对参培人员不符合安全作业的行为进行制止、纠正。三是进入生产区域,参培人员负责自备、正确佩戴、使用全套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服从现场工作负责人指挥,严格遵守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对自己在工作中的行为负责,不允许单独工作。

(5)专家挂帅,严格把关,确保培训实效。一是在综合考虑帮带对象、帮带需求的基础上,抽调责任心强、业务素质好的各级专家人才、劳模、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竞赛教练、个人前六名选手、班组长、业务骨干专工作为指导人,承担理论辅导和现场业务技能训练指导任务,为帮带培训工作提供有效的师资保障。二是采用集中培训和跟岗学习相结合的组织方式以及系统化模块化培训方式,侧重技能操练。根据培训规律,集中培训由易至难循序渐进安排技能项目的操练,采用老师讲解示范,参训人员分组分批操练观摩,老师指导点评的方式帮助学员逐步适应直至熟练掌握相关操作程序步骤、工艺和规范。指导人统一对每个参训人员的技能掌握情况、熟练与否进行总结和记录并及时反馈至参训人员。三是跟岗学习以压担子、交任务、提要求为主要方式,保证一定的工作量,切实提高帮扶人员动手能力,以工作带培训,以工作检验培训成果。

(6)实行跟岗学习一周一总结,期满总考核和日常随访制度。一是指导人负责为每位跟岗学习人员编制《周工作计划》,明确具体的学习与工作任务,并对计划完成情况实施跟踪。跟岗学习人员于每周学习与工作任务完成后认真填写《周工作总结》。本周计划和上周总结于每周二之前报培训中心备案。二是帮带培训期届满时,帮带培训部门会同培训中心和专业职能部门,组织专门针对帮带培训人员的现场技能考核,并对帮带培训人员在培训期间工作态度、工作表现、技能掌握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具鉴定意见。

3.实行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与绩效考核挂钩制度

一是培训中心根据年度县公司人员帮带培训计划按月份下达工作计划合约,帮带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列入月度和年度绩效考核。全年帮带培训项目应于11月之前完成。帮带培训计划中未明确具体帮带培训项目执行时间的,由送培单位和帮带责任单位积极协商确定并报培训中心备案。因送培单位未能按照计划时间送培或怠于送培而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送培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因帮带责任单位原因导致帮带培训计划项目最终无法执行的,列入帮带责任单位12月绩效考核和年度绩效考核。二是经期满考核鉴定优秀的,参照《师徒培训管理办法》给予指导人适度绩效奖励。

4.结合竞赛开展帮带,以赛促培,以考促练

将竞赛调考作为促进县公司帮带培训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构筑“金字塔”型竞赛体系,搭建了相互学习、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海西·榕电杯”竞赛平台,以一个本部单位员工搭配两个县公司员工的方式组队,由各小组组织本小组内县公司竞赛选手跟岗培训,做好赛前集中培训调考、跟岗学习、赛时观摩、赛后总结,以赛促培、以考促练,锻炼新人,促进经验交流和推广。

(1)“海西·榕电杯”继电保护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均已于2011年5月23日至7月13日之间结合营前变验收和鼓山变综自改造等项目分期分批完成了赛前跟岗学习任务,2011年7月14日至8月4日分三批安排至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培训中心县公司大二次实训室进行实操训练,每批一周,对三套线路保护和三套主变保护装置进行试验和调试,以线路保护试验和调试为主。

(2)“海西·榕电杯”送电线路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2011年7月18日至28日统一安排在鼓山输配电实训基地进行第一阶段集中培训;集训技能项目主要为“110kV线路耐张塔更换单串合成绝缘子的操作”、“110kV线路停电补修导线”两项技能项目的竞赛规范化训练;理论辅导以送电线路工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书(高级工部分)所有题库为主要内容。第一阶段集中培训期间每5天安排一次理论笔试,集训结束安排技能考核,于2011年8月1日至14日安排跟岗学习,2011年8月15日至24日安排第二阶段集中培训。

(3)“海西·榕电杯”调度自动化专业竞赛,县公司人员已于2011年7月底分期分批安排跟岗学习,以现场实际操作为主,培训内容包括网络线、2M线制作及测试,调度数据网设备配置,自动化主站系统问题排查,数据库操作,调度画面绘制等。

(4)“海西·榕电杯”办公应用软件竞赛,县公司人员于2011年6月23日至26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基础应用培训,于2011年7月17至19日统一安排office软件深化应用培训和公文写作培训。

5.将兼职教师培训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定期举办涵盖县公司的兼职教师年度轮训,每年至少举办1期县公司兼职教师技能项目考评工作专项培训,切实提高县公司兼职教师的授课水平,促进县公司技能考评工作的规范化。

6.专家人才传艺授课工作延伸至县公司

根据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排,结合福州电业局专家人才众多的优势和一线员工对技能提升的强烈需求,全面开展专家人才传艺授课活动。认真搭建培训讲座平台,为福州电业局各专业专家提供授课机会,为全局员工(含县公司)提供专业学习、跨专业拓展,专业深入学习机会,开办专家传艺授课24期,授课专家24人次,参训学员638人次,其中3期应县公司要求送教上门。

三、县级供电企业骨干帮带培训成效

篇3

机务技术管理是交通运输类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有效的机务技术管理,不仅可以明显降低企业营运成本,而且能够实现以技术升级带动服务升级和品质升级,为企业制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对于向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服务的交通运输企业来说,2008年经济危机带来了经济压力,更带来了若干具有“危机后”特色的机遇和挑战。2011年起,以清洁能源、物联网为代表的一系列新经济模式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出行安全、服务质量的同时,把目光投向了出行效率和环境保护方面。企业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机务技术管理中融入“节能增效”理念,不仅影响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经营状况,更决定了企业能否完成技术转型升级,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机务、技术、节能、模式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节能增效”,代表了一种企业发展的模式,意味着低消耗、高效益。

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消退,世界经济渐渐复苏,为避免重蹈覆辙,各国都开始探索减轻危机影响的发展模式。进入“十二五”时期,我国提出了低碳发展战略,无锡市亦了低碳城市建设规划,国家范围内的低碳交通体系正在酝酿成型,节能增效的客观需求日益旺盛。作为交通运输国有企业,一方面必须承担节能减排重任,履行社会职责;另一方面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企业管理模式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长远经济效益。因此,推行节能增效的低碳机务管理模式刻不容缓。

本文以无锡市某交通运输企业为例,研究传统机务技术管理工作向节能增效“低碳”模式转型的实际应用,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积累经验。

2.研究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领会“三严三实”讲话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职责,发展低碳绿色交通模式,以“节能”、“降本”、“增效”为重点,加强交通企业成本控制,提升机务管理工作质量,提高车辆、设备的完好率,创新机务管理发展模式,为企业转型发展作出贡献,实现机务运营能耗明显下降、机务管理效率明显提高、机务工作效益明显提升的目标。

3.主要措施

本文所研究的对象为某国有交通运输企业,主要为本地市民提供市内、城际交通出行服务。本文将以节能、降本、增效为目标,从多个角度提出可行的管理改进措施。

3.1坚持机务管理标准化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机务技术的标准化管理,就是要工作中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形成长效机制,将“节能”、“效益”贯穿于管理工作中,为实现节能增效的机务技术管理打好基础。

但是,标准化并不意味着墨守成规。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标准化应当具有动态特征。一方面,管理者应当密切关注机务技术的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公司自身需求,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要求,不断梳理、补充、完善现有的技术标准化体系规范和机务管理标准化的评价、考核、监督三大机制,夯实机务技术节能增效管理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把机务技术管理和拓展公司新经济增长点结合起来,实行提前管理、事前管理,认真研究机务管理的新问题和新形势,充分预判可能发生的各类问题,评估措施有效性,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机务管理对策措施,确保高效的机务管理网络全面覆盖。

3.2加大清洁能源装备投用力度

建立、健全绿色车辆体系是施行节能增效机务管理的物质基础。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在进行装备更新时往往陷入盲目淘汰、过度购买的误区。因此,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理性投入,显得尤为重要。

(1)科学更新清洁能源车辆

目前,适合大规模使用的新能源车辆主要以天然气为燃料,分为压缩天然气(CNG)和液态天然气(LNG)两种。从使用效果来看,CNG车辆适合用于常规城市道路中短途运输,单车燃料消耗较同规格国Ⅲ标准柴油车百公里下降27.1%;LNG车辆适合用于城际或市内中长途快速运输,单车燃料消耗较同规格国Ⅲ标准柴油车百公里下降28.8%。二者尾气均不含氮、硫化合物,兼具理想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但由于CNG、LNG客车采用燃气发动机和单独供气系统,单车购置成本较高:CNG车辆单车购置成本较同类型柴油车高6.5万元,LNG车辆单车购置成本较同类型柴油车高7万余元; CNG、LNG车辆的零配件专业技术要求较高,故维护所需投入资金也较普通柴油车大幅度增加;从长期来看,CNG、LNG车辆的使用受加气站制约,造成淘汰机制过于单一(柴油车有转让可能),折旧成本较高。

因此,企业必须未雨绸缪,突出前期市场调研和“成本―效益”平衡分析,充分考虑企业资金链的承受能力和减排政策的发展趋势,科学加大新能源车辆的采购比例,既避免短时间内资金压力过大,又保证不因政策因素导致二次投入。

(2)逐步加快淘汰现存“黄标车”

2011年,无锡市首次通过设置限行区域来加速淘汰市区内排放标准欧Ⅱ以下的车辆(“黄标车”)。进入“十二五”时期,城市对“黄标车”的限制越来越严格,必然影响交通运输企业的日常经营。

本文认为,合理的淘汰计划应当分为短期和中期两部分。制定计划之前,必须全面摸清现存“黄标车”在用情况,根据淘汰任务时间节点要求,倒排更新计划,确保在期限前全面完成。国有企业由于历史原因,通常在用“黄标车”较多,在考虑资金链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短期内可以通过车辆调整,将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优先安排到限行区域内,缓解限行压力。同时,制定递进式的更新计划,逐步、加速淘汰在用黄标车,实现绿色转型。

3.3开展全方位技术培训

机务技术管理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机务两支队伍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企业始终要把机务技术培训作为提高机务管理效率的重点,分层次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实现机务人员和企业的可持续转型。一是大力开展新设备、新工艺的教育培训,研究新能源车型、大型设备的使用特性,加强专业维护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培训工作;二是在机务维护队伍中开展以“节能降耗”为主题的进阶培训,并制定相关量化实施标准,提高机务队伍的节能意识和节能技术水平;三是制订机务维护队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训计划,培育机务节能增效管理技术专家和领军人才;四是依托省、市劳动技能大赛和公司职工技能竞赛,掀起节油、节材活动,树立节能高效的先进典型,发挥精英团队的标杆作用,推动机务技术管理工作沿着节能增效化道路发展。

3.4建设、健全ERP机务管理体系

计算机技术一直以来都是高效、精确的代名词。随着软硬件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机务技术管理领域也亟需计算机的辅助。

(1)健全ERP管理流程

在传统机务管理中,管、用、养、修四大模块自成一体,独立于企业其它管理之外,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使得车辆维修成本增加、利用率下降,出现重复修理和故障抛锚现象,影响企业安全营运生产秩序和服务质量。而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管理系统可根据车辆管理要求建立基础信息管理、保养管理、维修管理、能耗管理、报表管理等五大模块,将企业的安全、营运、服务等所有资源进行整合,实行统一管理,其管理具有集成性、先进性、统一性、完整性和资源信息共享等特点,能够大大提高机务技术管理的水平。

企业一方面要发挥ERP系统高效的特点,开创、推动运修分离等扁平化管理新模式,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加快响应速度,提高执行力;另一方面,要发挥传统人本管理主观能动性优势,与计算机管理有机结合,统筹协调、合理调配,避免过度依赖计算机造成管理脱节。

(2)提升ERP管理效率

采用ERP管理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机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充分发挥其过程管理和动态管理的优势,企业能够明显提高机务管理的效率,提高养护管理水平。

在维修管理方面,借助ERP系统采集的信息,企业可以制订更加合理的车辆、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对车辆维护和小修的故障报修、进厂检验、过程检验、竣工检验、材料领用、车辆交接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控;车辆维修查询和重复维修查询功能,允许企业对车辆维修质量进行监控,不仅牢牢掌握住了维修中的“三检”关,更促进了维修质量的提高,杜绝机械故障引起的机务事故。

同时,ERP系统是一个开放平台,能够与智能化调度中心、电控燃油系统、SCR后处理系统、盘式制动系统等进行对接,实现了车辆营运情况的动态跟踪,进而能够有效改善交通出行服务质量。

(3)拓展ERP管理外延

一直以来,机务管理中数据的作用被大大低估了。根据大数据理论,数据就是资源。大量常见的、容易获得的数据,经过处理后,能够反映出许多超出其表面价值的意义。举例来说,借助ERP管理系统,企业能够轻易收集到所有车辆的机务相关数据。通过分析车辆一维、二次修理次数和两次维修间隔时间,企业能够获取机务维护队伍专业技能的普遍水平,从而为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培训提供参考;或基于能耗管理模块的燃料消耗数据,对燃料消耗超标车辆每次加油(气)后的行驶里程进行燃料分摊计算,确定燃料消耗超标源于人为或机械原因,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因此,ERP系统在机务管理中能够扮演的,远远不止 “统计员”的角色。以机务大数据为基础,分析、研判日常机务管理中节能增效工作的现状和趋势,为机务培训、设备更新、经营决策等提供可靠依据,真正为企业实现节能、高效。

3.5探索QC创新管理

QC是Quality Control(质量控制)的简称。广义上的QC涵盖了经营发展、资源配置、质量改进、成本控制、效率提高、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文明创建等一系列内容,是企业开展技术管理的重要手段。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2014年起,江苏省交通厅科技处将企业QC小组活动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中。由于技术的发展往往超前于应用,企业不应以科技含量、经济效益限制QC小组活动课题,且应设立专门预算资金,积极推广具有实践价值的QC小组活动成果,促使企业的机务管理工作走上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实现创新和发展的良性循环。

3.6拓展机务新增长点

企业一切管理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利润。在过去,机务技术管理工作主要偏向设备保障,随着企业的发展,这一工作重心将逐渐由“保障”向“效益”延伸。为此,企业需要创新机务工作思路,培育和扶持机务技术工作的新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持续提高既有的外修业务水平,依托现有技术力量,结合质量管理工作要求,不断提高修理质量,降低修理成本,以优质的服务和高水平的修理质量巩固现有的消费市场。另一方面是不断拓展业务范围,以企业的优势经营项目为基础,开展机务新经营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发展新项目、开拓新市场,促进企业机务技术经营项目良性、健康发展。

4.应对风险

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受传统管理模式影响较大,在推动机务技术管理向节能增效模式转变之际,一些固有矛盾可能逐渐凸显。

一是机务技术管理“保障”和“创收”的矛盾。长期以来机务技术一直基于“守成”的观念,以合理的投入保障车辆、设备良好运行为主。而基于节能增效理念的机务技术管理则要求机务团队从根本上转变管理理念,主动出击,发挥技术优势,用技术为企业创造效益。

二是“计算机”和“人”的矛盾。随着ERP系统的使用和其他信息管理手段的创新,计算机必将在大部分领域取代人力,成为机务技术管理的主要工具。计算机管理固然准确、快捷,但对网络和设备的过度依赖,可能使原本使用、修理之间的管理空隙进一步扩大。对此,企业必须把人本管理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有效补充,健全机务管理网络;

三是技术人才的“成长”与“需求”的矛盾。随着新清洁能源车辆、ERP系统、QC创新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一线技术员工和管理团队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不能满足管理需求的问题将逐渐显现,企业必须在技术培训和人才储备两方面下功夫,解决专业人才库的结构性问题。

本文是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就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课题低碳绿色理念兴起并蓬勃发展趋势的背景,对转变现有机务技术管理方式,向节能增效要效益的一次专题探索。尽管本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并指出了其中的风险和应对方法,但提倡“低碳”的节能增效管理理念在落实应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难题和困扰,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帮助国有交通运输企业实现转型升级迈出重要一步。

作者:张昊

就职单位:无锡市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江苏省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发展思路[EB/OL]. 218.2.208.140:9002/Gen/KJWEB/SC/KJJY/KJJY2010070611461921867.aspx 2010-03-31

[2]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建设规划[EB/OL]./BA02/C/02/5175020.shtml 2011-11-14

[3]无锡市人民政府. 无锡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EB/OL]./zfxxgk/szfxxgkml/ghjh/zcqgh/6397990.shtml 201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