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21 16:4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施工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__年既是忙碌又是充实的一年,在学校课本上所学的知都是理论性的知识,现在工作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实践经验,才是我一生享受不尽的宝藏。在这一年里,有困难也有收获,认真工作的结果,是完成了个人职责,也加强了自身能力。将这一年工作简要总结
一、政治、思想
我身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随时___电建__公司发展,切身想到电建__公司、项目部及试验室的利益,坚定电建__公司会不断的发展、壮大,对电建__公司的未来充满了热情与期望。虽然我现在还未加入中国___,但我也将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党员和同事们的监督和帮助,坚持不懈地克服自身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以后漫长的岁月中经得起考验,早日加入伟大的中国___。
我从做好本职工作和日常工作入手,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在本职工作中尽心尽力,孜孜不倦地作出成绩,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岗位本领,努力精通本职的岗位知识,做本职工作的骨干和行家里手,脚踏实地的做好本职工作。
二、工作态度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我一直相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所以我一直在努力,不断努力学习,不断努力工作。热爱自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工作投入,按时出勤,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工期紧,人员少,任务繁多,能够做到跟班作业,保证按时完成检验任务,保证工程检验畅通,表现出我们试验人员责任心强,发扬了我们试验人员连续工作、吃苦耐劳精神。
三、岗位职责
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以及研究开发的方针政策;确实执行本岗位负责监督检测的工程产品的有关标准、试验方法及有关规定,做到所做每项检验都有法可依。做好委托单接受,项目检验,资料,反馈等工作,做好跟踪台帐,便于日后查阅。由于试验检验项目多,项目检验时间不一,提前将工作做到位,避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不了解工程检验要求及技术指标而延误工期,影响进度。我们试验室人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质量方针,落实质量目标,遵守规章制度,全心全意服务于施工现场。
篇2
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于我国的智能化建筑领域许多方面尚不完善,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法规制定也不能完全适应智能化建筑领域的发展要求,要在对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进行充分调查研宄之后,大力推进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以法律形式保障智能化建筑领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由政府启动行政资源,对智能化建筑的技术发展情况和施工管理水平进行充分调査研究,组织各类社科机构和高等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与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将这些交流意见总结成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和推广,为智能化建筑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基础,m要加大气量对智能化建筑领域的专业技术进行总结与归纳,并以法律形式保障这些知识产权的合法利益,涉及到智能化建筑的硬件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与规范执行管理,保证智能化建筑的重要部位安全可靠,还要规范智能化建筑性能考核和建筑质量考核的标准,以法律形式统一规范,促进业内交流沟通、人才流通和资源整合,要保证建筑内部各功能的有效发挥,确保建筑设施齐备,在对智能化建筑进行性能测试和功能评估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对智能化建筑的性能和功效进行准确测量,既保证了施工方利益,也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展。
1.2提高技术人员素质
智能化建筑是对建筑科技含量要求很高的工程,m对建筑施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智能化建筑领域覆盖面广,相关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全面的专业技能,由于智能化建筑专业技术人员工作量大,工作专业化水平高,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对智能化建筑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决定性作用,为确保客户满意程度,必须进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充分认清客户的需求,按照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规划和设计,严格按照既定施工方案,对建筑的各项性能认真考察,当前,我国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人才匮乏,这既需要充分重视并帮扶现有的专业技术人员,又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加大力度培养智能化建筑领域全能型人才。
1.3采取科学方式吸纳人才
由于当前智能化建筑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稀缺,一旦某些专业技术人才离职,将对正在进行的智能化建筑施工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智能化建筑团队的管理层和决策层,要制定科学的经济激励制度,保障专业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对本工作的高度热情,避免因为人才流失而造成工程质量下降和工程竣工日期拖延,要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施工团队对已经形成成熟理论的施工方案,要严格保护其知识产权,以法律形式确保施工方案设计者的合法权益,在征得设计师同意的基础上,将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整合互补,以期形成本公司独有的设计性优势。
2结束语
篇3
关键词:三通三融三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建工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2-0162-02
针对社会需求培养适应建筑行业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提出的客观要求。山东省是建筑业大省,建筑企业数量达到8000多家,从业人员290多万,居全国第三位。作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多年的建设发展中,不断深化“三通三融三证书”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同时,在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索符合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打造专业优势和特色。
根据专业岗位需求和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变“学科为本位”为“能力为本位”,使毕业生具有从事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能力,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一)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
多年以来,建工专业成立了由专业带头人、企业专家和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在委员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回访等方式,确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其中,核心岗位为施工员、质检员,其他岗位为预算员、安全员、资料员、试验员等。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学生应具备的专项核心技能主要涵盖对建筑材料与构造的认识能力、识图与制图能力、工程测量能力、工程试验能力、施工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的检验能力、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以及安全施工的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体系设置
在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公共基础平台、专业技术平台+专业方向模块、个性化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技术平台和专业方向模块中,参照上述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技术标准,总结归纳典型工作任务,把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和技能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毕业证书相融通的课程体系。整合传统的教学内容,淡化课程的学科性,如将建筑施工技术、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钢结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等课程整合为六门施工课程,将房屋建筑学课程调整为建筑构造与识图,增加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开设建筑施工图识读、结构施工图识读等整周教学,并在最后一学期开设综合实训,以完成某一工程的识图、预算、施工组织设计等,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考虑可持续发展和个性化培养的需要,搭建公共基础平台,构筑个性化模块。个性化模块包括主题学习、选修课程、社会实践、创新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项目式、个性化的主题学习,包括建筑结构形式调研、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调研与分析、论文写作等课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实现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指导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选修课程从介绍行业企业先进技术、延伸专业知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设置,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在假期,分别以“思想政治教育”和“技术服务”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创新教育结合学生学习兴趣,设立特长生课题,教师课下引导学生参与,或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个案式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整个课程体系实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通,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为专业建设与建筑企业人才需求对接创造了条件。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进行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建工专业探索以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开发课程,变传授传统知识为提升职业能力。在课程改革中,推行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工作任务,以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根据各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学科特点,确定其课程标准,主要内容有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关联课程、学习内容和学时、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资源、教师任课资质、教学场地和设施要求、考核标准、学习情境设计以及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依托施工技术实训场、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工程测量实训场等校内实训基地以及校外实训基地,以核心专业课程改革为突破点,如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融入行业标准和施工和验收规范等,保持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进行整体教学设计和单元教学设计,涵盖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课程进程表、考核方案、教学材料等。
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为例,教学目标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构件的受力分析,更要强化识图能力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融入《砼结构设计规范》、《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等,设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识读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分组学习,采用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模拟图纸会审等环节,在识图的基础上,完成梁板配筋图的绘制、钢筋下料计算及模型的配置,同时,撰写学习论文,考核方式包括笔试、汇报答辩等方面。通过改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加强,对专业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综合素质有较大提升。课外根据后续专业课的需要,每学期发放典型建筑的施工图,让学生带任务看图,不断强化学生的识图能力。在课程改革中,体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同、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融的目标。
顶岗实习促进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是培养高职学生与工程实际结合的重要教学环节,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就业能力,促进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
顶岗实习的企业有学校统一安排和学生自主联系学校认可两种方式,参考学生的就业意向,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就业岗位相通。为保证顶岗实习的质量,学生在实习前要安排校内指导教师,实习中有企业现场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岗位制定实习计划,加强实习期间的过程控制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学生每天填写实习日志,从进入工地的第一天开始记录,记录每天在企业进行的实际工作和心得体会。(2)学生将每周的实习情况通过电子邮件、QQ、飞信等方式向指导教师汇报。(3)实习中期教师到主要顶岗实习单位走访检查。(4)实习期末要求学生返校接受全面检查并汇报答辩,检查内容有:顶岗实习情况鉴定、实习日志、实结。实习结束校企双方对学生综合评价,发放工作经历证书,实习企业优先录用顶岗学生。整个顶岗实习过程体现了专业教师与技术专家相融,学校考核与企业评价相融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在校学习期间,学生还可根据职业发展的方向,考取施工员、预算员、测量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生毕业可取得“毕业证+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历证书”,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教师执教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三通三融三证书”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提供了可能性,对教师的执教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是连接学生与企业的中间人,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企业工作实践能力显现出特殊的重要性,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
高职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开放、综合的课程观念,具备开发和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断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学组织领导者转化为课程研究者、设计者、实施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关注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
企业工作能力需要通过企业工作实践获得。从学校方面讲,要建立专业教师经常化、定期化、制度化的挂职锻炼制度,聘请来自一线工作岗位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的实践教学工作,带动并促进高职教师执教能力的提升;从个人角度讲,在教学研究和专业技术上要具备不断进取、不断反思、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经过多年的发展,我院建工专业形成了行业影响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在专任教师中,有国家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2人、注册建造师3人、注册造价师5人、注册安全工程师2人、注册咨询工程师1人,一半以上的教师来自企业,具有高级工程师和工程师职称,工程实践经验丰富,为特色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离不开深度的校企合作和良好的校内外实验实训条件,我院建工专业已在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但特色专业建设是个系统工程,今后还要紧跟时代和企业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武萍萍,孙世永.高职建工专业顶岗实习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0(18):12.
[2]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陈朝晖.高职课程改革与教师胜任能力构建初探[J].价值工程,2010(11):187.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才培训;思考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of the market and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aff, cultivate a skilled, have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of the expert, scholar staff, is an important task facing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raining;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D648.1
陕西建工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55年5月,具有公路、房屋建筑、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公路路基、钢结构、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一级资质;轻型房屋钢结构专项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乙级施工资质;公路养护工程二类甲级施工资质及机场场道、结构吊装、爆破、混凝土构件制作等不同等级的施工专业资质。现有职工2000余名,其中工程技术管理人员1386名,具有正高职高级工程师8名,高级工程师120名,工程师345名;一级建造师98名,二级建造师190名;大专以上学历1500余名。通过企业的改制、承包经营模式的转变,公司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转变成为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技术型密集企业。专业技术管理人才培训现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培训的核心工作。
一、人才培训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1.提高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建筑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建筑企业施工承包管理模式也由原来的大包逐步向劳务分包、平方米包干形式转变。承包模式的转变意味着建筑业不再仅仅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同样需要有大批技术精湛、精通管理的优秀人才来推动它的发展。通过培训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各项专业技能和综合管理素质,从而建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2.为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企业长期发展。企业竞争说穿了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随着市场的开放、信息交流畅通,企业人才流动也变得更加频繁。建筑企业也面临着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的窘境,人才的流失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制约了企业的长期发展。因此,通过企业自身培养的后备力量更能认可企业文化、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是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3.促进企业内部交流,增强凝聚力,增进团队协作力。建筑业施工环境特殊,大多数员工的工作地点比较分散,这就造成了企业内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不仅如此,在平时的工作中,企业内部很多没有业务交叉的部门及员工之间也是很少沟通。通过培训可以加强企业部门之间、员工之间、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往,有利于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团队合作。
二、目前在建筑企业中,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1.培训需求分析过于肤浅。很多企业开展了一定的培训工作,但是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这恰恰是培训的需求工作没有跟上。现有的培训分析中,往往只是部门负责人凭借自己的管理经验或者主观的个人判断就决定了哪些员工进行哪些培训,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培训效果的发挥。
2.培训内容、方式过于单一。建筑企业追求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高超的管理水平,因此培训内容往往只注重对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训。培训课程相对枯燥,形式也多限于传统的授课方式,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无法激发出员工吸收新知识的兴趣,自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3.培训持续性较差,关键细节没有落到实处。很多企业虽然认识到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也注重培训工作的提高,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没有落实到位。究其原因,无外乎以下几点:第一,培训工作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细致、不利于实施。第二,相关责任人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培训工作列入日常管理工作。第三,对于各项培训工作的实施过程,相关责任部门监督、检查、评估工作不够。
4.培训流于形式,培训效果缺乏考核评估。在企业现行的培训管理中,很多企业并不会去关心培训的效果如何、培训是否还应该改进等问题。做好培训评估工作对提高企业的培训效率非常重要。因为培训的效果有的时候很难衡量,哪些培训是有效的,哪些培训是无效的,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才能为以后改进培训计划、完善培训方法、控制培训进程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完善建筑企业培训工作的主要思路及措施
1.深入研究,加强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提高建筑企业培训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不能简单的仅参考部门负责人的意见,应该从多个层面和多个角度收集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培训计划。具体有是企业层的分析、部门层的分析和员工层的分析。
2.结合实际,制定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培训计划是根据企业近、中、远发展目标制定的员工培训方案。为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培训计划,企业必须对培训需求进行认真分析,对员工培训的内容、方法、师资、课程、经费、时间等,有一个系统、科学地规划和安排。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提出不同的培训目标,设计不同的培训内容,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2012年培训工作可以总结为“走出去,请进来”六个字,具体表现在:
2.1走出去
1)、在集团内部咨询其他兄弟单位在培训工作方面的方法及经验,吸纳其优点进行总结及归纳,修正自己在培训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以便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例如今年的新招收大中专毕业生入厂教育就是吸收安装公司经验延长到了2周时间,增加了新员工上岗前根据需要取得资格证书的培训,往年都是在这些学生来公司后再通过学习取证,延长了取证时间,不利于工作开展。
2)、积极参加总公司牵头举办的培训,例如一级建造师的考前培训,今年在总公司进行的考前培训我公司有18人参加,2012年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通过人员达到了10人,培训效果优于往年。
3)、集团外部,和西工大、省建筑职工大学、安装技校等学校培训部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结合他们的培训计划,并根据我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将我们的培训需求反馈给学校,由学校根据我们的培训计划组织相关的培训。主要培训对象定位在公司、分公司的各级专业技术管理人才。
2.2 请进来
1)、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和部分项目的现场需求邀请具有相应资格或实践经验的教师来公司或者项目现场组织理论或实践指导。例如今年东航新机库项目网架工程开工前就把安装技校有多年教学和实践经验的张志奇老师请到现场,针对项目施工的工艺要求进行了施工工人和现场技术人员的专项培训,并对具体施工的工序安排和材料选用做了指导,对项目施工起到了帮助。
2)、邀请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退休前辈回到公司进行各类专项的讲座和交流。近几年大批年轻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上岗,相比前辈多数缺乏实践经验。经过专项的培训和交流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管理,让创新有了基础。
除了上述的两点,在日常培训工作中还加强了监督检查和培训效果的调查及改进工作。发挥公司对分公司、项目部的管理职能对各级机构该做的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调查,向用人部门进行了解和探讨,综合各部门对培训的方式、内容和效果的意见反馈,找出成功和不足之处,总结后以应用于之后的同类培训中,以便持续提高工作水平。
公司、分公司、项目各司其责不断地深入强化培训效果,目的就是所有人都能安全高效的完成各自的工作。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因为需要由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化,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除了公司、分公司、项目部三级教育外还特别要求每一个新员工到分公司后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指定专人给新员工做指导,当师傅,发挥“传、帮、带”作用,让新员工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工作环境和要求,早日成长为合格的人才。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对员工的素质和管理人员的各项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人员素质向综合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对员工入职之后的持续提高和培训就显得越发重要,对企业培训机构和人员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的管理,致力于将管理工作细化、规范化、科学化。
公司内部联合党政、安全、经营、生产和财务等部门进行专项培训,致力于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监督检查和培训效果跟踪,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培训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争取在今年能更上一个台阶。进一步加强和总公司及兄弟单位在培训工作上的沟通合作,吸取先进的工作经验来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加强大专院校的合作,吸收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理念,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中、高层管理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走科学管理道路。
3.认真总结,客观真实的进行培训评估。企业在培训管理中最容易忽视的环节就是评估,实际上,做好培训评估对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效率有着很大的作用。每次培训工作结束后,可通过调查问卷或访谈的形式全面收集受训人员和有关人员对培训项目的看法,考察培训目标实现程度及员工在接受培训后工作态度、专业水平、工作绩效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对现状与目标之间距离的比较,有效地促使员工达到预定目标,以提高培训质量,并为下一阶段培训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
4.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完善员工培训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调动全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可以防止部分员工在接受培训后跳槽离开。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计,对参加培训并取得较好培训效果的员工给予各种方式的激励。在物质激励方面,可将薪酬与员工知识技能挂钩,定期进行专项管理、专业技能考核,凡通过培训工作绩效明显改善,工作成绩显著提高,达到甚至超出培训目的的员工给予加薪。在精神激励方面,可采用多种方法,如评选学习明星、技术能手、创新能手等并进行表彰。员工培训是企业长期持久的战略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需要企业各方面的配合及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徐郭玲,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施工企业员工培训[J].企业技术开发,2010
[2]王灵芝,建筑施工企业职工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培训,2007
篇5
摘要: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一直存在着许多弊端,由于房屋建筑工程防水质量不过关,影响了房屋的整体质量,对业主的生活造成不便,损害了业主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直接关系到房屋的质量。因此在防水施工上,施工单位要加大力度,针对房屋漏水问题,想好相应的解决对策,提高房屋质量,保障业主的利益。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防水 措施
前言:房屋质量问题关系着民生,随着社会经济生活不断的发展进步,民众对房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房屋防水质量一直是建筑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提高防水技术,延长防水使用寿命是现在房屋建筑工程急需攻克的难题。
1.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1.1施工单位重利益轻质量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商人以逐利为目的,不断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因为过分追求高额利益而牺牲防水施工的质量。选择没有质量保证的材料进行防水施工,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直接影响了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
1.2工程设计存在隐患
房屋建筑设计对于房屋的建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房屋的质量。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经常出现因工程设计不合理,存在隐患,造成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就房屋建筑防水的设计而言,要求设计中设计面广且细致,其中包括施工材料的选择,技术的运用,内部细节的安排,防水排水的设置等,设计中稍有偏差就将直接左右防水施工的质量。
1.3施工人员专业素质低
房屋建筑工程因其属于重体力劳动,且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员工流动性大。招收工人多半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和社会下层人士,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因此在员工方面容易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缺乏专业人才。大多数施工人员仅仅以出卖劳动力为目的,对施工专业技能掌握存在欠缺,甚至毫无经验可言。同时施工单位对员工专业技能的培训又不够重视。而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中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来保障工程的顺利完成,缺乏专业技能和经验的员工在防水施工过程中很难控制防水施工的质量。
1.4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目前在中国建筑行业中,施工单位内部对于工程质量的监管普遍流于表面。施工单位内部没有将质量监管落实到实际中去,仅仅是做表面文章,没有形成切实有效的监管体系。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中很难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为房屋的防水埋下了隐患。
1.5没有创新意识,施工技术落后
现在不少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仍沿用传统的施工技术,缺乏工程技术的创新。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往往消极对待,避重就轻。对于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缺乏主动解决的意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力量。致使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一直维持原状没有大的改观,影响了房屋质量,为业主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针对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要想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就要从防水设计的合理性,防水技术的应用,防水材料的选择,防水施工质量的监管等,多方面下手。才能合理有效的解决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质量问题。
2.1有关部门加大对施工单位监管,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
就目前中国建筑业而言,鱼龙混杂,多数企业施工单位,重视利益忽视房屋质量问题。针对此种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应对建筑行业加大监管力度,对建筑工程材料的选择严把质量关,防止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产品。对于施工单位以次充好的无良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做到严惩不贷。给建筑行业这种不良行为当头棒喝,以起到警示,威慑作用。同时除了在行政上的措施外,还要对企业和施工单位进行良性引导,加大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社会责任感。强调企业和施工单位在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及房屋质量好坏对民众生活的影响。帮助企业在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准平衡感,着力培养企业“良心”。
2.2注重施工前设计方案的复核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的重要不言而喻,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开始施工之前要小心谨慎的对工程设计进行复核。在防水施工设计上要仔细论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探讨,注重对以往施工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以便及时发现防水设计中的不足。施工单位应组织设计单位与施工技术人员进行交流,对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找出最优解决方案。通过仔细认真的复核,确保防水设计的合理性,从源头上减少房屋漏水事故的发生。
2.3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培训
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才能在防水施工中保证防水施工的质量。但是由于现在建筑施工人员大多不具备专业素养,因此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注重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例如,针对没有从业经验,刚刚加入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在开始工作之前,进行基础的专业技术培训,上岗后可以采取一帮一的模式由老员工带新员工,在工作中传授经验。同时还要经常不定期的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学习,不断提高施工队伍的素质。
2.4形成深入实际的监管体系
施工单位内部要加大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监管,做到防患于未然。就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水施工而言,要从防水材料的选择,防水工程的设计,防水工程的具体实施,一条龙地,由始至终认真负责的进行监管。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这对提高防水施工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5积极创新应用新技术
传统的防水施工技术存在诸多弊端,已经无法满足现在人对房屋质量的需求。针对屋面漏雨,厕所浴室漏水,地下室渗漏等问题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来解决。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新技术的创新和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在防水材料的选择上,传统建筑防水材料多选择传统的石油沥青纸胎油毡、沥青涂料等防水材料。这些材料易老化,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延展性差。因此不利于房屋的防水。现在由于进行了技术改革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高其防水性能,同时配合新的施工方法,大大提高了防水工程的质量。
3总结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想要在建筑行业中不断发展进步,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实力,注重技术的创新,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施工问题一直是建筑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作为关系民生的建筑行业应积极解决房屋防水问题,提高房屋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多高品质房屋。
参考文献:
[1]华兴华.关于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水施工的质量控制与解决方法探究[J].材料与装饰,2013(20):12-16.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电工程;施工管理;弱电系统
机电工程施工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其中包括多个专业的内容。比如电器工程、给水工程、弱电工程等等。在众多复杂的施工专业技术要求下,机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对质量管理进行严格把关,对技术管理严格要求。减少质量隐患,提高工程总体质量和总体利润。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分别简要分析一下机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
一、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要点
(一)准备阶段
1.施工设计的图纸管理
在机电工程进行施工前,要对图纸的设计有严格的把关。因为图纸是施工操作的主要依据,如果图纸有问题,那么工程质量一定有问题。施工图纸的设计人员应该具有专业的设计水准,用专业的设计知识结合施工现场指定标准的设计图纸,同时保证图纸设计完毕后,经过专家组的检查和审核,确保没有遗漏和误差后,再投入施工使用中。
2.加强施工原材料和设备管理
施工原材料和设备是影响机电工程施工的直接因素,要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安全,就要保证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质量安全。在进行原料采购和设备购进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要求采购符合标准的施工用品,同时要进行材料检验和施工设备检测。确保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
(二)施工中阶段
1.加强施工中的监督管理工作
对于施工中的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确保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按照施工要求和操作标准进行工作。加强监督施工中的操作顺序,保证每一个操作都是在规定的操作流程下进行的。加强监督施工设备的使用过程,避免错误操作,同时要保证机电设备经常检查检修,避免机电设备的损坏。加强施工环境的监督控制,保证施工现场秩序稳定,施工环境良好。做好各个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这样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
2.加强施工方案的实施管理
机电工程施工不是按照个人意志随意进行施工的,必须要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严格规范施工过程。为了保证施工过程的机电安全,要对施工过程进行预期的分析,将存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施工方案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操作流程等等,将每个环节都加强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质量的安全没有问题。
(三)施工后期阶段
1.加强完工后的检测工作
在机电工程整体完工后,要加强对整体工程的完工测试,进行整体功能测试或者是进行局部功能测试。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和测试机电工程的各个环节,如果有某个环节或者是局部的操作不灵,出现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检测出问题的根源,从而找到最好最快的解决办法,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安全。测试的环节主要包括设备功能测试、通电测试、分系统功能测试以及整个机电系统的系统功能测试等等,同时要对相关的文件和材料进行审查,确保无误。
2.加强机电系统的联网检测
机电工程系统的各个环节完工后,首先要确保工程设备安装已经固定,电源连接已经稳定,然后,要进行联网检测。专业的检测人员应该根据相应的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标准,对联网后的机电系统进行检测,观察机电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如果出现运行故障,就应该及时找到问题的原因,并解决问题。
3.施工材料和文件的整理
机电工程完工后,施工现场的额材料和文件不是就没有用处的了,应该对这些材料和文件进行整理和保留,如果工程项目出现任何问题或纠纷,那么这些材料就是解决问题和纠纷的重要材料。也是保证机电工程质量安全的重要保证。
二、机电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一)加强防雷接地焊接的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对于底板和结构施工设计的时候,首先应该线管和孔洞进行预埋,对线槽进行预设,同时做好桥架穿越楼板、剪力墙处的孔洞预埋工作。建筑系统中的动力、照明与智能化系统电气管线预埋及其防雷接地的焊接工作都需要进行注意安排。这些预埋工作也不是随意进行的,要根据电气专业的相关标准进行,保证操作的准确性。
(二)管理好楼板暗敷管线
因为建筑物的楼板暗敷电气管线有具体的敷设地点,所以不可以随意进行敷设操作,要保证电气管线的敷设地点在楼板内部的两层钢筋网之间的位置。这就要求在楼板的第一层钢筋布置完毕后,给线管的敷设留出预留的位置,并保证在第二层钢筋布置前顺利完工。
(三)加强放线和支架的管理
在进行线管、线槽、桥架安装之前,都会有放线支架安置的过程,要保证放线支架首先进行,然后才能进行线管等的安装操作。线管支架要利用线卡笃定在楼板或墙上,桥架利用铁支架,桥架和母线利用专业的支架,同时保证支架的间距是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电气管线的安装过程是要注意整齐且牢固问题的。线管的管口需要进行特殊处理,让其光滑通顺,并利用防火涂料进行严格密封。
(四)加强机电工程的安装工艺管理
对于机电弱电工程来说,安装工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操作项目。安装设备的技术条件不可被忽视,同时安装过程的技术要求更是重要。安装工艺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装方案的操作要求进行,如果有任何地方需要临时的改动,都需要进行专家的审核和批准,确保可行后方可改动,并保证将改动后的操作详细的记录下来,以备查看和管理。
(五)加强技术文件的管理
建筑机电工程施工中的实际操作技术固然重要,但是技术类文件也是不可以忽视的,它是各个环节进行施工实施和操作的重要依据。包括施工图纸和技术说明等文件,有大量的技术标砖要求,是宝贵的施工参考资源,在施工中要依靠这些技术文件和资料,更要保护这些文件和资料。建立一套完善的技术文件的收发、借阅、修改的呢过管理制度,确保技术文件的安全,避免丢失损坏等问题。
三、总结:
工业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筑业成了发展迅速且代表性很强的行业。建筑机电工程也在不断地发展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了确保机电工程的施工更加顺利安全,加强施工管理是必要地举措。本文从加强建筑机电施工的质量管理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简要的概括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军.建筑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策略研究[J].科技创业家,2011(8)
篇7
收稿日期:2012-07-10
基金项目:浙江理工大学校级教改项目;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教改重点项目
作者简介:刘勇(1980-),男,浙江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系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 。
摘要:分析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与特点,归纳与总结目前该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并在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授课方式、理论和实践课教学模式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研究结果应用于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3-0078-04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课程涵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内容庞杂繁多且章节跨度大,具有模块化、专业化的特征。该课程实践性强,“以教师为主体、书本为中心,单纯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工程管理专业教学需求。另外,传统的“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的教学结构体系安排不能反映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与组织、管理并重,“土木工程+管理” 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定位。因此,在工程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的双轨制培养模式下,研究探索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为学生构筑更为坚实的专业技术平台,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文章分析了现行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在系统识别与阐述工程管理专业定位和相关特点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进行一定范围的改革和探讨,以期有效解决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强化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契合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技术过硬、管理突出”的人才需求,提高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
一、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定位及特色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知识结构合理、技术与经济管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据统计,近5年59%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居学校前列[1],工程管理专业日益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 对于普通高校工科教育定位,教育界一直存在争议。学术界在参照发达国家的基础上,认为工程科技人才除精通本专业外,还必须具备深厚的工学基础知识,并对相邻学科有所了解;业界则认为,高校专业设置范围广,重点不够突出,毕业生缺乏相应的专业实践能力,进入企业之后需要重新学习才能胜任工作要求。据笔者了解,一些实践性强的行业(如工程造价行业等)甚至更青睐高职高专学生。
培养模式的争议长期困扰高等学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生。对实践性极强的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冲突尤其严重。一方面,专业化、复合型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其职业规划与未来成长的基础;另一方面,对社会和岗位的适应能力以及在其所从事的工作中是否可以尽快独当一面,是其顺利就业的关键因素。在这个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核心课程,其地位尤其重要。统计表明,虽然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分布广泛,涵盖施工、监理、咨询、房地产等诸多行业,但其就业重心仍然集中在施工领域[1-2]。以浙江理工大学2007级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超过70%的毕业生毕业之后从事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相关工作。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定位及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必须予以重视。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组织与管理问题的初步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有关知识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从课程目标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在强调施工技术的同时,也注重施工组织与管理,要求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根据施工技术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施工方案,这不同于一般的土木工程本科专业。与开设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高职高专的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相比,本科专业的属性又决定了其不可能根据实际岗位问题进行课程组织,也不可能弱化学科知识逻辑体系而强调具体岗位技术或技能的熟练操作。
因此,对比土木工程专业和一般高职高专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具备如下特点。
(1)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管理”的专业特色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同时注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以及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与实践工作。这一点在课程学时分配上体现较为明显。通常,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教学大纲中,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5%以上,这一点迥异于土木工程专业。
(2)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除了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等局部性规律外,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注重章节之间的联系,努力研究土木工程施工的全局性规律,着眼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组织与部署、施工方案选择等问题。
(3)“行业能力导向”特征明显。不同于高职高专的岗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专业将“职业岗位”扩展至“行业领域”。也就是说,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不仅是为施工岗位设置,而是为建筑行业设置,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初步具备在建筑行业不同岗位(如工程估价、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监理、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4)与其他经济、管理课程联系更紧密。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要求学生初步具备技术经济、项目管理等基础知识,能够在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部署、施工组织过程中熟练应用其相关原理。
二、当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讲述,学生课后复习,课程结束后再通过对应的课程设计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极强。对操作性强的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或技术,单纯的课堂理论学习远远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的目的,以讲述、投影、幻灯片为教学手段不如在施工现场的教学效果。然而,目前中国本科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本科院校的学生不能像高职高专学生一样通过顶岗实习等手段获取施工过程的感性认识。因此,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脱节成为土建类专业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
2.课程学时偏少,不足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内容庞杂繁多,涵盖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两大部分共计16章,且每章节内容均不可或缺。以知识层面而言,课程知识结构涵盖力学、材料、测量、施工技术、网络技术、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为满足教学要求,提升教学效果,必须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据分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合理学时(包含实践)应为80学时以上。然而,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多为4学分,64学时[3],课程学时偏少,难以涵盖完整的项目工艺与组织程序。
3.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
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体系多以土木工程技术为主,存在重技术、轻管理的人才培养误区,工程管理专业亦不例外。具体到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课程本身所具备的工科特性使其“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多数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中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块课时在16学时以下,有些甚至只有6个学时。究其原因,一方面,国内建筑行业长时间处于粗放式的增长模式下,建筑行业的快速增长导致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迫切,进而影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高就业率的光环下,工程管理专业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培养模式进展缓慢。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师大部分出身于土建类工科专业,如土木工程等,专业教师的学缘结构也导致工程管理专业教学“重施工技术,轻施工组织与管理”。
4.不同模块之间脱节严重,相互关联少
与基础课不同,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章节之间跨度大、联系少,具有模块化、专业化的特点。例如,土方工程与混凝土工程之间几乎没有知识上的联系。然而,工程建设的复杂性特征使这些原本毫无关联的知识被放到同一课堂进行讲授。因此,传统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同模块之间联系较少,脱节现象严重。然而,工程管理专业的复合型、全局性培养目标使学生必须注重不同施工工艺或者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联系,进而统筹安排,达到建设项目“质量一流,工期、成本合理”的目标。
三、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针对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笔者所在团队申报了2011年度浙江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并获得了校内立项和科研经费支持。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一些新的教学改革措施,并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与时俱进,合理优化专业培养计划
随着建筑业的国际化,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土木工程+管理”的培养模式,复合型的知识体系日益成为相关企业引进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以2012版人才培养模式修订为契机,经过广泛调研,积极修改、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一方面,增加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学时,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计)共计96学时(理论学时64,实践学时2周、2学分),基本涵盖该课程的所有章节与内容;另一方面,调整部分实践课程的授课方式,使其易于进行模块化、专业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如分散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等。
2. 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并重,凸显专业管理特色
为凸显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在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培养计划的基础上,通过修改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的教学大纲,调整了章节、模块之间的学时分配,做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并重。首先,在学时分配上,经过调整,工程技术模块共计40学时,施工组织与管理模块共计24学时,实践模块2周,在学时上保证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教学效果。其次,在施工技术教学模块,穿行相关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类相关知识的教学与实践,由点到面,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环节(课程设计)中,除传统的施工专项方案制定,要求学生进行施工组织与施工部署,按照要求进行流水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编制,设定相应的边界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施工组织优化与施工平面图布置,最终按小组完成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例如,将两个班60位学生分成10个课程设计小组,每个课程设计小组负责编制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包含4个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总平面图、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表等6项主要任务,分别对应6位学生)。每位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由团体成绩和个人成绩两部分组成,团体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质量给出,个人成绩由课程设计小组成员讨论后投票确定。最后,将课程实践环节(课程设计)分散在理论教学中,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理论教学伊始,指导教师同步下发课程设计任务书,组织学生开始进行课程设计,并定期进行课程设计的指导与点评工作。分散课程设计的初衷有三:一是避开学期末实践性教学的高峰,避免因为课程时间冲突而导致课程设计质量下降,确保课程设计教学时间;二是与理论教学同步,便于学生理论结合实际,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三是利用团队作业(团队设计)的思想,利用课程设计小组促使学生进行交流、合作,进而加强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
3.以案例为主线,实训为手段,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
为适应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知识点零散、跨度大等模块化特点,课题组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主线,借助实践性教学环节,以实训为手段,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改革与实践。通过讨论,课题组首先按照课程内容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分解为土方与基础工程等六大模块。其次,以一个施工工程案例为主线,分别针对上述六大模块设计课程实践环节,模拟案例项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施工部署等实训任务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经过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学生反响强烈,效果较为显著。
4.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实践环节一直是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一方面,教师“粉笔+黑板”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另一方面,集中式走马观花的实践性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此,课题组构建了土木工程施工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上述模块化划分,分散完成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性课程,即在完成某一模块理论教学之后,立刻安排专题训练、现场参观等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教学内容和实际工程的紧密结合,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四、结语
土木工程施工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因此,提高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掌握更多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黄鲁成,苗红,罗亚非.我国工程管理本科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大学教育, 2007(3):46-49.
[2]倪国栋,鄢晓非,宁德春.工程管理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 21(1):54-58.
[3] 李立军,杨秋学.土木工程施工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 2011, 20(1):83-85.
Teaching reform of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tion course for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tly
LIU Yong, XU Sen, ZHANG Li
(School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P. R. China)
篇8
关键词: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费用核算
中图分类号:F04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严格控制施工成本和费用核算的前提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的竞争白日化,在无底价招标的前提下,如何在保证企业利润的同时进行低价中标,成为施工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毕竟同质低价则代表着强竞争力,而企业内部素质的高低,特别是基础管理的强弱,则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残酷竞争中取胜。基础管理的中心环节是施工成本控制和费用核算管理,只有最大程度的降低能耗,才能以最少的能耗取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但是目前的建筑施工企业,普遍管理水平低下,特别是一些落后地区的建筑施工企业,还以家族老乡式组织结构进行粗放式管理,劳动无定额,物耗无指标,质量安全检查无奖罚,资金、人力、设备利用率低,浪费严重,而且技术经济核算观念淡薄,材料以次充好现象普遍,安全、质量、工期制约被动,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工程成本核算与管理。因此,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就必须对工程施工管理引入全程造价管理的理念,加强成本控制和费用核算,设立费用控制工程师岗位,严格跟进施工全过程,才能保障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进一步做好施工企业的利润控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费用核算存在问题
1、 工程管理人员沟通脱节,签证工程师对造价管理缺乏控制。
部分施工单位在现场只有专业技术工程师,而没有委派费用控制工程师,造成了工程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脱节。部分设置了费用控制工程师或者造价人员岗位的,造价人员只懂核对图纸计算工程量,不跟进现场施工情况,而施工员只解决技术问题,缺乏对价格管理的控制意识,仅以满足技术需要而不顾成本的随意进行现场工程量的签证,造成资源虚耗浪费。
2、现场费用控制工程师对专业不熟悉,对定额费用组成缺乏了解。
部分施工现场由施工员直接进行签证管理,而施工专业人员往往对定额费用组成不甚了解,对定额中的各项费用项目的概念混淆不清,造成签证错误。比如有些签证把材料按市场价格进行签证并列入直接费用上报业主,而这在造价管理以及合同约定中是不允许的。
3、设计质量差,设计变更多,图纸变动大,重复施工难以索赔。
部分设计单位图纸质量差,出现节点设计不够详细,做法说明不全面,设计粗糙,局部用料计算不合理,经济控制深度不足等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必须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修正。但是在建筑工程合同中缺乏对设计单位的协调和管理,出现漏单缺单的情况,甚至是大量先施工不补单的情况。即便是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进行签字确认,但是却不签署明确意见,也缺乏费用控制工程师及监理单位在设计变更单或者工程联系单上签署费用归属,最终造成施工单位的工程量及费用难以核实。
4、部分材料替代的设计变更无法获得批复,进而形成采购困难延误工期。
由于部分设计单位使用的建筑材料标准陈旧、市场上已经无法购买。而施工单位由于材料的采购困难等实际情况提出材料材质、型号等变更和替代时,由于涉及较大的费用变更以及图纸变更,往往难以获得批复。由于这种材料变更的设计变更单难以获得批复,导致施工单位采购延误,进而造成误工以及费用增加。在大部分的案例中,这部分的费用并没有合同条款进行明确,一般由施工单位承担列入风险费用,成为较大的费用控制难点。
5、部分桩基及土方工程出现遗漏签证的情况。
在部分基础工程以及土方工程中,会出现原先勘察及设计无法预见的情况,因此在实际施工中一般由施工单位进行现场的记录,并以现场签证的方式反映土方施工量或者桩基工程增加的工程量,而监理工程师以及业主现场代表应当对签证情况进行认真核对、仔细签证,避免遗漏或者重复的情况出现造成多方扯皮。
三、工程施工成本核算及费用控制要点
1、明确岗位责任,规范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要按照范围明确责任人,使每位管理人员都必须从大局出发,通过分析比较反映实际核算成果的有关造价控制目标,进而调节和控制自身的施工管理。每当一项工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当要求预算员编制施工预算、工料分析,会同施工员、质检员、工长、会计、材料员、保管员共同研究商讨降低工程成本的控制计划,并将责任成本目标分解到每个人,明确项目部各组成人员成本核算和管理具体范围和内容,以确保成本核算得及时、完整和真实。
2、合理编制施工方案跟施工进度计划,使各个施工节点得以实现。
在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之后,项目负责人应当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明确各级控制节点。并且应当选择最佳施工方法,合理安排劳力,避免出现窝工现象,保证工期按期或提前完工。工程能提前完工,本身就减少了工程中一系列的施工管理费用。预算员完成整个工程施工预算和工料分析的基础上,再按详细的施工作业计划编制并下达定额任务单,经项目负责人核实签字交会计、保管员、材料中、工长各一份,定额任务单必须明确完成该工程量所需定额工日、应耗材料规格种类及数量。材料员根据工料分析表、材料汇总单和定额任务单有计划地采购,保证工地用料需要。作为成本核算中心的财会人员在收到每月耗用工、料的原始材料后,要及时进行成本核算分析,检查用工、用料是否合理,提出能反映盈亏的经验教训、改进措施方法的成本效益报告,报给项目负责人,为领导提供施工管理决策依据。
3、加强施工过程的成本管理,注重实效。
要根据预算成本严格控制费用管理,认真领会和审查设计图纸,按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准确地计算工程量。收集领会编制预算的资料,特别是施工过程中的经济签证资料,按规定的人工、材料、机械预算定额和预算价格及费用标准,正确计算定额直接费和各项取费。调研实地测算材料价差,特别是“三材”的预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价差。
4、严格控制材料费用及机械费用。
材料费在建筑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要下工夫把好材料的采购、保管、发料、耗用、清仓盘点关,从各个关口控制费用的支出。对大宗材料,严格数量严格验收,对钢材、木材等,严格长度、直径及材积的验收。同时健全原始凭证审查和贷款报销管理制度,对材料价款、运费、包装费等各项发票所列品名规格、运输地点及路线,采用运输工具都要严格审查,既要与合同、实物核对,也要审查发票是否合法、合规,计算是否正确。
5、严格控制机械成本,降低能耗。
施工现场要有严格的机械管理制度和措施,明确专人负责,实行专人专机责任制,坚决制止违章作业、盲目蛮干的行为坚决制止,尽量做到合理组织实施,保持机械运转。
6、加强用工管理,核准零散用工。
加强人员用工管理,防止窝工、怠工现象,尽量减少预算外零工,即清理用工、二次搬运用工等,尽量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工作一次到位,确保一次成功、成优率,避免返工用工。
四、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及费用核算的关键核心还是人的管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必须严谨科学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加强成本管理有关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引入系统的理念进行全程跟进和管理,创造适宜的条件,合理确定管理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切实从具体工作做起,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总结,才能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士雪.加强项目施工成本核算努力控制项目工程成本[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30期
[2]李敬.浅议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估算[J].企业研究,2010年02期
[3]何佳宏.论建筑工程管理中成本管理与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2期
篇9
关键词: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关注和投资力度也在不断的提高和扩大。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对施工单位的生存和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漏洞也越来越明显,施工管理作为施工单位进行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这工程建筑物的
安全性和可靠性,改进施工管理措施,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成为提高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创新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深入发展,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基础事业的建设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正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有效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改进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措施,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进行创新和尝试成为我国施工单位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一)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各行各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都取得了一系列十分可喜的成绩,我国广大社会群众的生活水品无论是在物质文化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得到了是十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因此,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过程中就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企业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发展领域越来越广泛等等诸多的方面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施工管理作为施工单位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施工单位结合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实际情况对工程施工过程进行动态的、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在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施工单位能够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工,是施工单位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前提。而现阶段,我国多数的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还是沿用着传统的施工管理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求,施工单位要是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进行创新是根本的方式和途径。
是现代化建筑市场的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几个十分明显的不足和漏洞,建筑市场恶性竞争严重,市场秩序混乱;建筑行业的执法不严,与建筑行业相关的法律还不够完善;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良莠不齐,这三个不利因素是阻碍我国建筑行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障碍。现阶段,我国还有些相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通过采取“暗箱操作”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获取施工任务的中标资格的现象在建筑市场中是十分常见的。同时,业主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责任主体之一,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责任和义务,合同中不合理的规定、条例等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职能的履行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管理创新策略分析
(一)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近些年来由于工程质量存在问题而引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提高工程建筑物的质量成为我国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因此,施工单位在对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将我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以工程项目管理为基本的切入点,加大对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力度,施工单位首先需要和建筑单位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结合工程项目建筑单位的具体要求,制定健全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条例,将施工管理的质量管理进行细化,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加大对技术的创新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筑行业也是如此。我国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乘势而上,发展壮大,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十分优异的成绩。但是,与国外的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结构等方面还是存在的比较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情况,施工单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加大对技术的创新研究力度是十分必要的,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在应用的同时对新技术进行吸收和消化,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关注和投资力度,不断的提高施工单位的施工专业性,提高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管理时的效率和质量,为施工单位的顺利施工提供保障,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对专业技能的关注和投资
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和挑战。其实,从根本上说,无论是经济竞争和市场竞争,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直接代表着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用人原则,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的为施工人员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聘请业内知名的专家向施工人员传授一些经验和技巧,从而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帮助施工人员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自我;同时,定期的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实行竞争上岗的机制管理,完善激励机制,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引进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总结:
总而言之,改进工程项目管理的措施和手段,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尝试,积极的摸索和建立一套健全的、完善的、高效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既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确保工程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提高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为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龙军,原发,曹天强,许传刚.关于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必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2).
[2]李明新,王俊荣,朱爱华,梁衍德.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的几点体会[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9.
[3]张普生,李佩超,尚艳红.加强施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10.
篇10
关键词:公路桥梁;预制梁;施工管理
引言
目前,预制梁技术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建设中,随着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发展,预制梁的应用范围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实际施工中,由于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预制梁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为保证预制梁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应从工程实际出发,加强对预制梁施工的管理。
1工程概况
某公路桥梁工程要求跨越U型槽,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T型梁(50m长,C40型混凝土)。桥上工程结构为先简支后连续梁,跨宽18cm,每跨设5根T形梁,主梁间距为2.1m,预制梁高2.05m。另外,预应力T梁在工程现场集中预制,由于梁体跨度大,梁高自重大,结构特别复杂,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有必要对其进行管理。
2公路桥梁工程预制梁施工管理
2.1管理要点
2.1.1施工场地建设(1)计算预制梁基础的各种信息数据,以保证施工效果,提高基础结构的整体刚度、承载力和抗压能力,为后续预制梁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2)施工前,应安排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在保证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方可开始后续施工。对预制梁的底部、两侧及表层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使其在施工中能满足工程要求。(3)实施预制梁结构施工时,必须保证全部梁板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和使用性能。为保证基础稳定,在预制梁结构时,还应预留拉杆孔。(4)为了尽量减少各种不利因素对预制梁施工工作的不利影响,应提前进行管道敷设和排水系统的施工,采用混凝土使管道表面硬化,以达到保护管道的目的[1]。
2.1.2施工方法(1)根据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需要,选用合适的预制梁施工。除一般施工方法外,预制梁一般采用前后张法施工。在预制梁施工时应首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参数进行适当调整和维护,以保证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的一致性。(2)预应力钢筋应放置在预制梁的基座上,并采用机械拉拔方式完成施工,还应加强台座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有效地控制预应力钢筋的强度,防止出现不合格桥面。(3)施工结束后,应将预应力钢筋放置在预制梁的台座上,同时对其进行加工。
2.1.3混凝土浇筑技术混凝土的灌注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在浇筑前必须作好充分准备。(1)混凝土的质量、参数、合格证、质检单等都要事先一一检查,做到事先不遗漏,有条不紊。(2)工地上,首先要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干湿比、输送速度等进行精准控制,使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较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对于方量较大的混凝土,要科学计算,分步骤浇筑[2],一次完成,决不允许出现断裂。
2.1.4钢筋施工技术(1)在钢筋施工管理方面,施工单位必须遵守施工安全规程,遵守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基础上,提高施工质量。(2)要保证材料合格,钢筋进入施工现场时,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有关规定,抽取试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以下试样应按单号编号并整理,以免工人误装而造成返工。(3)在安装钢筋后及时派人清理焊渣,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召开安全生产会议,确保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量。
2.1.5模板技术(1)预模塑梁需做好底模基础的施工,对于底模的密实度和平整度要求较高。在进行底模施工时,如果底模密度不够,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沉降,应引起高度重视。针对这一问题,我们通常采用碾压等方法进行整平,然后根据场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施工工具,使基础施工达到设计的平整和密度要求[3]。(2)在制作模具时,应注意底模的刚度和强度的规定,这是制作模具时底模结构的关键。当制作的模具不能满足规定的刚度和强度时,为满足基模基础的施工要求,需由施工人员对钢筋进行配置,应严格控制底模四脚支撑的高度,同时采用科学的平面仪测量高度。(3)边模和端模共同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钢模板。混凝土的外观在一定程度上受模板的影响,因此模板应具有以下特性才能正常使用:表面光滑、无腐蚀、光洁。施工人员还应在安装完成后,测量每组模板的尺寸、顺直度和密封性,确保模板符合设计要求。(4)橡胶芯模也是制造预制梁模板的重要组成部分。胶芯模具制造过程中,施工人员要认真控制好气压准备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气压的变化,同时还要注意防爆,防漏油。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还需测量胶芯尺寸,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4]。
2.2管理方法
2.2.1设计阶段管理(1)建设项目的组织设计,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应全面研究和把握工程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施工技术方案。还要保证每道工序的科学性,不仅要按时完成工程目标,还要保证质量达标。(2)在技术交底过程中,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完成交底书,开工前必须经过总工程师的批准,在技术交底中,不仅要对施工方法、材料、人员进行交底,还要综合考虑验收、应急方案等多种因素。
2.2.2施工阶段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包含多方面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施工人员、建筑设备、监理工作、质量检查等,对各方面的管理都有具体要求,如建筑施工过程中,相关建筑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使用和维修建筑设备等。为达到这一目标,可从三个方面着手:(1)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并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好的管理人员。(2)要赋予管理人员相应的权力,以充分发挥其作用。(3)要有相应的保障措施,防止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不力的现象和问题。另外在质量检验上也要充分注意,做好材料检验和施工质量检验工作。
2.2.3工序管理(1)由于本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工序管理也很重要,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了解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以便对各个工序进行工期预测,以便更好地衔接各工序,在完成相关工序衔接后,应立即对刚成形的零件进行检验、分析,以确定下一步的施工工序,使桥梁的功能更加完善。(2)在管理过程中,应引起有关人员的重视,在不影响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达到合理的要求,同时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2.2.4质量管理对于预制梁施工的质量管理,可以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控制小组,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质量管理小组由班长、技术员、质检员等组成,实行生产责任制,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地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意识[5]。在模板制作过程中,要提前进行技术交底,使模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参数达到要求,选择钢筋加工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定期考核。
2.2.5安全管理(1)为了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可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标识,并以宣传栏等形式,在墙体等部位张贴安全标语。建筑工人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及安全评估。(2)健全施工管理制度,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密切配合,对安全生产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要责令其限期整改。还要为建筑物的故障或事故制定应急计划。
2.2.6设备管理桥机设备是公路桥梁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应重视桥机设备的管理,保证其正常运行,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1)工作人员掌握设备的使用程序、性能和其他特点等,确保工作人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标准化,了解设备发生故障时的基本处理措施,从而提高维修效率,保证工期不受影响。(2)实现设备动态管理的目的,应建立健全设备责任制,使员工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确保各环节高效运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设备安全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以满足当前施工的实际需要。
- 上一篇:电气职称专业技术总结
- 下一篇:高级讲师专业技术总结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建筑工程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