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范文
时间:2023-04-08 03:45: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输电检修专业技术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2013年4月毕业于XX学院XX专业。毕业后即进入XX供电公司工作,担任二次检修班作业岗位,在变电检修工区从事继电保护工作。2013年9月至2013年12月参加了国网公司2013年第二期新员工集中培训班,2016年8月参加了XX组织的继电保护专业高级工培训,顺利通过考试,取得了高级工职称。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严格遵守公司及所在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坚决服从公司领导的各项工作安排,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思想上要求进步,工作上积极努力,任劳任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充实完善自己。走出校门,我开始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帮助,让我对将来的工作充满了热情。回顾过去3年的工作,有困难也有收获,经历了从学生到职工的转变,收获了为人处事、专业技术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将这几年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严于律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我以主人翁的意识,时刻关注电力的发展,切身为公司和集体的利益着想,凡事以公司大局着眼考虑,对公司及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在日常检修维护工作中,我时刻以身作则,力争处处起到带头作用。自参加工作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虚心向老师傅求教,持之以恒,尽心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脚踏实地的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每一个工作任务,保证每一次继电保护装置检修质量。
二、积极学习,夯实理论基础
学习是认知的开始,扎实的理论知识是从事生产作业的基本。最早接触的专业知识便是《安规》,在对《安规》越来越深入的学习和记忆过程中,我对检修工作也逐渐有了感性的认识,《安规》不仅是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工具,更是规范各类工作行为的安全线。对《安规》的系统学习让我对检修工作充满了期待和敬畏,更为自己成为一名电力人骄傲和自豪。
在威海供电公司二次检修班工作期间,我跟随师傅学习继电保护、直流和远动三个专业的各项工作,从最简单的保护装置改定值、保护装置校验、直流系统定期校验到后期的大修技改工程和现场消缺,我脚踏实地的学习,对威海51座变电站的设备有了更深入的认知。现场的实践让我在一点一滴的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让我真正开始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电力一线员工,也让我顺利地通过了高级工的定级考试。
这些一边查询、一边学习、一边工作的乐趣伴随着我,扎实的基本功也为我以后承担各项专业管理指标提供了保障。
三、认真工作,积累实践经验
篇2
关键词:持证、培训、探讨、实践
中图分类号:C975文献标识码: A
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描述
1.1技能人员持证培训考试的目的
依托公司培训中心,以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强生产技能人员培训项目开发,大力开展以实际演练为重点的技能实训,推动技能人员培训由“重理论、重证书”向“重技能、重效果”转变,有效提高生产一线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2企业对技能人员现场培训的要求
培训是提高公司员工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一线的生产技能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又是企业培训工作的重点。生产技能人员培训的目的在于促进生产、营销一线人员实操技能水平的提升以及对标准作业流程的履行能力的提高。针对生产技能人员的工作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员工及企业对培训的要求,“现场讲解、现场演示、现场实操、现场考评”、“在讲解中理解、在演示中学习、在实操中消化、在考评中掌握”成为了现代培训模式的组成部分。
1.3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实施周期
为进一步促进技能人员队伍建设, 实现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以技能人员能力建设为核心,以大力开展技能人员培训为手段,建立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制度,统一规范公司技能人员安全和业务的培训与考评。技能人员持证上培训常态实施周期为3年,即:技能人员持证后每3年为一个培训、考试、核证期。
1.4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范围
技能人员指公司主业和集体企业中从电运行与检修、输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电力调度与通信、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运维等生产工作的技能人员。
二、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实施
2.1 现有的培训方式
技能人员的培训历来都是公司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项目,公司近几年来的培训计划及实施情况的数据显示,技能人员的培训项目及人员数量在每年的培训工作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除了课堂教学培训、现场培训以外,公司还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多种方式来巩固检验技能培训的效果。
2.2现有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培训主要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虽然在近年开始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课堂教学的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进步,但总的来说还是以老师授课为主,对学员的接受程度以及培训后的效果追踪关注较少,可以说培训流程到下课就基本结束了。
2)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主要是采取竞赛的模式,对某一个具体的工作项目进行工作流程及完成水平的测试。竞赛可以对培训效果进行一个检验,从而促进培训。竞赛的不足则在于由于竞赛的项目针对性非常强,往往只是一个工种所需掌握的技能里很具体的一项,所以对技能培训的整体性不强。
2.3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
通过对现有的培训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我们期望能够在现有的培训方式上有所创新,从而使公司的培训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的开展,正是在这样的思路指导下开始的。
2.3.1 培训需求调查分析
1)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
培训需求分析是实施培训闭环管理流程的前提。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的培
训是盲目的培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由于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整个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是办好培训的基础性工作,所以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需求调查得到了公司分管领导、人力资源部、培训中心及相关专业部室的高度参与。培训需求调查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次培训采取座谈法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模底。
2)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从层次上来划分,可分为三个层面:组织层面分析、职务层面分析和员工个人层面分析(见图1)。
图1 是培训需求分析流程图:
a)组织分析
按照公司统计报表显示,各岗位人员分布为:输电运检主要包括线路巡视检修、电缆工、带电检修类约221人;变电生产主要包括变电运行和变电检修类专业约940人;电力营销类约1421人;配电生产类约614人;电力调度及通信类约181人;农网配电与营业类约471人;集体企业主要生产岗位约1138人,合计约4994人。人员分布如表1:
b)职务分析:
根据技能人员所在岗位工作特性进行分析。技能人员是处于公司生产、营销一线岗位的员工,他们的工作特性就是要会做事、能做事、愿意做事。那么针对技能人员进行的培训,就要以能掌握具体的工作技能为主要目标。
c)员工个人分析
对员工个人层面的分析主要从以下两个维度进行:员工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员工个人的态度和职业素养。在明确了个人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后,应找出员工目前状态和应有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确定培训需求。
2.3.2 制定培训计划
1)培训周期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首轮实施周期为3年,即:2011-2013年。该阶段在公司系统全面建立各技能岗位持证上岗的培训、考试、取证制度,并完成主业和集体企业的全体技能人员首轮持证上岗。
2)培训类别
通过调查分析讨论,我们讲公司系统内所有的技能人员分为了六大专业,32个工种。即电力调度通信、变电运行与检修、输电运行与检修、电力营销、电力工程施工、路灯建设与维护六大类。
3)培训计划及实施安排
培训以基层单位组织自培为主,各岗位技能人员培训由公司统一安排。培训教材使用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考试考核题库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会同有关部室研究制定并统一下发。公司培训中心按照下表时间结点安排专业考试考评工作,安全考试由安监部统一安排。业务考试考评由专业知识考试和实操考核两项组成。
2.3.3培训考核方式
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考核考评由三部分组成:行业取证审核、业务及安全培训、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
1)行业取证审核:人力资源部统一审核岗位行业取证,主要审核内容按照岗位要求,审核技能鉴定等级和专业技术资格。
2)业务及安全培训:人资部将会同专业部室拟定并下发各相关专业的业务知识、安全知识题库,题库下发后,即为各专业培训阶段。培训实施方式分为公司层面集中办班培训和基层单位依据题库和国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养专用教材进行自培两种。
3)业务及安全考试考评:业务考试考评分应知和应会两部分。人资部、培训中心会同各相关部室,按照持证上岗培训的具体实施安排,分步实施业务技能考试考评。参加公司集中培训的员工,在培训班结束直接进行考试考评;参加基层单位自培的,由公司下发考试考评通知,相关部室依据题库出题,基层单位分批次报参考名单,并按时组织员工到培训中心,参加业务技能的应知、应会考试考评。安全考试由安监部负责每年组织各专业进行考试。
2.3.5岗位资格的认证
公司人力资源部依据技能人员的行业取证、安全培训与考评、业务培训与考评情况,对其进行岗位资格认证,认证合格者颁发《岗位资格证》。《岗位资格证》包含以下信息:持证人基本信息、行业取证信息、安全培训考评信息、业务培训考评信息。
首轮持证上岗工作完成后,公司技能人员必须取得《岗位资格证》方可上岗。《岗位资格证》有效期为三年,到期应再次进行持证上岗认证。
三、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保证措施
3.1制度体系的保障
为了使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公司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实施方案》。
3.2组织体系保障
公司各部门、各基层单位加强现场作业的技能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监督检查,确保上岗人员全部持证。公司人力资源部每年会同相关部门对技能人员培训工作进行效果评估,将各基层单位持证上岗率纳入年度业绩考核。
3.3教材体系保障
为了能使公司技能人员能更好更快的达到《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的要求,培训中心在公司人资部及相关部室的帮助配合下,编写《武汉供电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考核题库》系列丛书(以下简称《题库》)。《题库》共有六本分册,分别是输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变电运行与检修分册、配电线路运行与检修分册、电力调度与通信分册、电力营销分册、电力工程施工分册、路灯建设与运维分册。除了编写《题库》,我们还按照各基层单位所报技能人员的种类和数量印刷并发放了《题库》,确保公司每位在岗技能人员人手一册。
3.4培训设施保障
为配合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顺利开展,培训中心对现有的实训室以及基地进行了改造升级,如电能计量仿真实训室、抄核收仿真实训室、继电保护实训室、变电仿真实训室、配网实训基地。确保各实训室能满足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的需求。
四、评估与改进
4.1实施后取得的成效
1)2011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将公司系统内364名班组长分10批送往山东国网技术学院进行为期一周的班组长管理培训,不仅提高了班组长的管理水平,还让班组长们就专业技能有了相互交流的契机。2011年还完成了变电运行与检修类“工作负责人、工作签发人、工作、安全员”四种人共计369人的持证上岗培训。
2)2012年按照公司技能人员持证上岗培训计划,完成调度信息通信专业214人、变电检修专业185人、输电线路126人、配电线路794人、电力电缆42人、带电作业48人、装表接电127人的培训考核考评。
3)2013年,截至目前为止,完成培训用电检查356人、营销稽查86人、装表接电44人、电能表修校76人、电力负荷控制16人、变电一次安装45人、变电二次安装55人、电缆安装56人、送电线路架设118人的培训考核考评。并完成了第一次补考,包含5个工种共35人。
篇3
1 用电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
关于用电检查,是指供电方依照要求检查用电方是否正确执行国家颁布有关电力供应及电力使用法律、法规及标准政策,检查用户在用电的过程中是否认真履行了用电合同的有关协议情况,是否私搭乱接甚至是违法用电,如擅自接线用电、偷电等情况,检查用户是否存在偷用国家禁止的高能耗电气设备,检查在用电度表装置上是否用国家标准的用电计量表、调度表等安全运行情况,同时,检查用电方历史事故备案,用电设备工程设计图及其相关材料的审核查验等在各个方面的调查与
审查。
2 安全用电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安全用电离不开优质用电检查服务的保驾护航,在检查企业用电的各个环节中检查出企业用电的功率损耗等各个环节,从而找出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甚至在检查的过程中检查人员可以有效的检查出企业用电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的提出有效的方法措施来防止恶性事件的发生,这不仅仅降低了危及电网的安全隐患,提高了稳定运行事故的发生率,有效遏制不正当用电或者是用电电耗损失对人们的造成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致命威胁,从而避免了事故造成企业的损失。用电检查不仅可以对企业用电进行有效的检查、监控,最大程度地保证了企业的安全、合法、合规用电。
3 企业必须掌握的用电检查的功效和价值。
1)如何为用电企业提供优质的用电检查,是用电企业了解和接纳用电检查的关键。用电企业用电量的多少对于供电系统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以及提高对用电设备的利用率意义重大。企业用电功率因数的提升,将有助于提高生产设备的生产能力、减少对线路的消磨损耗,是提高供电系统电压质量、充分发挥用电设备的性能、减少对运输过程中电力损耗的有效措施,从而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提高用电功率因数的主要通过两种手段,第一是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另一个是加装无功补偿装置。在大部企业中,很多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都比较低,所以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潜力非常大。在高质量的用电检查服务开展的过程当中,专门从事用电检查的工作人员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和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企业用户存在的用电情况问题,认真分析存在用电功率因数低的电器设备的运行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给企业提出有效性、实用性的建议和意见,有效推进企业用电的功率因数。在企业的用电设备中,电动机的运用是一种衡量指数和效率的典型应用,通常其负载在额定工作容量的75%以上即视为最佳状态。若在其工作的过程中检查人员发现由于长时间的运用,电动机在低负载情况下运行,因为这样导致了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和功率较低,找到了这一重要原因,供电方专业人员可以按电动机最佳负载为75%及以上这一标准,为企业提出合理方案,例如:降低电动机备用容量及低电压运行等方式有效提高电动机的
功率。
2)良好的用电检查是前提。在供电过程中,用电安全如何得到更好的保障,如何使供电方能提供优良服务,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售后服务基础上,如何实现良好售后服务,这就需要对用电方进行用电安全监察,搞清楚用电方自身存在的用电问题,才能确保售后服务的准确、可靠和有效正常的的用电保障。
4 提高用电检查水平,保障企业安全用电
1)用电检查严字为先。由供电部门派驻的专业用电检查人员在检查用电企业时,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用电检查和内容开展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察觉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企业也要把做好用电检查宣传教育工作、疏导交流作为保障企业生产生活安全的重要手段,尽全力保障企业用电安全。《用电检查管理办法》中的程序和规则,是在对企业进行用电检查时的重要依据和内容。用电检查工作要时刻注意安全,检查人员与带电设备必须相隔规定安全距离,并且不得擅自启动、使用企业用电设备。发现用电设备确实存在问题的,应填写《用电检查结果通知书》,由用电企业签收并在规定时间内落实整改。与此同时,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还应建立用电检查台账,将该企业存在不安全或者有安全隐患的用电设备统计备案,并跟踪记录用电设备存在的具体问题、责令整改日期、后续整改落实情况等条目。企业用电检查资料作为一项重要依据,必须进行完整保存。因此,用电检查结束后检查人员必须仔细保存检查单,并随时汇总、更新各项数据、表格信息,针对企业设备用电类别发生变更的情况,检查人员应第一时间告知企业,并进行沟通调整,协商重新拟定供用电合同。
2)努力向用电方提供完善配套的解决方案及技术咨询。完善的配套解决方案及技术咨询主要包括对用电企业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培训;指导用电企业节约,规范的进行安全生产;提供用电中各种问题咨询服务;优化用电企业电源管理方法,对用电设备进行周期性维护检查及修理,并对用电企业用电设备及检修工具使用预防周期检验报告进行监督审核,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帮助和指导企业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安全整改。
篇4
关键词:电力抢修;电力安全;应急培训;应急体系;培训管理
电力行业是我国支柱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促进了电力行业的蓬勃发展,随着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加,电网结构和规模变得日益复杂和扩大,电能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电网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遭遇的各类突然事件均会导致生产停顿、人民生活混乱,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损失。为实现电力系统运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强电网风险预警并提高电网应急管理能力对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意义重大。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电网应急管理体系中人员现场救援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应急管理于1991年被学者Drabek定义为一门涵盖了管理方法、应用科学、技术等多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去维持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学科。Health[1]通过几何图形将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分为缩减、预备、反应、恢复四个阶段,在最近几十年里系统的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研究才逐渐发展壮大。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在90年代初开始关注危机管理并对其展开分析[2-4]。电网的应急管理体系大都作为突发事件及灾害的组成部分[5]。突发事件应急现场从应急物资准备、灾难现场情况、设备故障评估等基本程序都与常规检修程序相差甚远。目前我国对于电力应急管理体系的培训至今尚无统一的标准,培训对象也尚不明确,而培训方式包括应急培训方式、培训周期和培训学时也都未能规范。
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及培训的必要性
1.1电力应急管理现状
我国从中央至地方都十分重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虽然已基本建立了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体系,出台了相关的专项法案,且在地方各处基本建立起了应急救援队伍,但现阶段我国的应急管理仍存在应急处理能力不够、统一指挥协调配合不足、与制定目标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各级人员对电力应急管理知识的认识不充分、电力管理工作重心偏移及现阶段应急预案体系不够完善。
1.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的意义
现代社会的生产生活对电力系统依赖越来越强,通过研究调查发现,现有电力系统仍面临风险,开展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培训对减少电力系统的风险、增强社会稳定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电力管理部门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是提高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参与电力应急管理培训,电力从业人员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能立即依据经验及专业知识处理紧急事件,应急系统的管理人员也可基于培训内容实现有效的资源调配。管理培训工作的展开,对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如何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效果这个难题上,管理规范是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为保证培训体系的完整性及科学性,同时满足针对不同部门人员的培训内容。本研究立足电网行业应急抢修及救援经验,通过梳理各级人员的应急预案、应急职责、岗位风险、关键作业,岗位技能、应急处置过程事项等内容,总结提炼出应急知识和技能,建立相应课程名称和课程内容框架,形成了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各级单位可依据标准进行应急培训课程设定,并依此建立具有特色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应急管理课程体系。并将培训对象划分为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技能类,其中管理类细化为6个管理层级的应急指挥人员,专业技术类细化为17个应急办成员部门,技能类细化为42个班组及应急特种部队。
2电力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
2.1培训适用对象
为保证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应急培训课程分类分级标准,覆盖各层级人员,各级单位可根据分类分级标准指导各级人员开展相应应急培训,本课题提出的培训体系对以下群体适用:应急指挥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指挥中心指挥人员;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主要负责人;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即省公司、地市及县区供电局应急办成员部门专业应急管理人员及应急专家队伍;应急特勤队,即承担公司属地和跨区域重大突发事件灾情勘查、应急通信系统搭建、水上救援、现场指挥部及重点场所临时供电等危难险重应急抢修、救援任务的应急队伍;应急抢修专业人员,即公司输电、变电、配电(含保供电)、通信、网络信息、试验等专业队伍人员;其他应急人员,即公司各级后勤、财务、安保、监理、用电检查、计量等人员。培训内容通过对受众进行分类,明确了各岗位培训的方向,形成了部门间相关联又权责明确的系统培训体系。这一分类标准补充了现有培训体系中应急管理方面的空白,创新性地解决了应急管理培训不够系统化的问题,并及时支撑了综合应急基地的应用。
2.2培训内容设置
本研究通过查阅国家相关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应急行业发展状况和趋势,形成了12门管理类课程、21门应急专业技术类课程等应急管理专业类课程。通过汇总分析广东省电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数据,根据公司面临的人身、设备、电网、健康、环境和社会责任等六大类57小类风险应急处置能力提升目标,形成技能类课程42门。本研究所开发的课题内容有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培训针对应急人员进行了课程教材大纲的内容设定,明确了每门课程的内容和教材一级大纲,细化了教材知识点,针对不同的应急管理人员划分了不同的课程重点内容,使不同层级的人员学有侧重、学有方向、学有目标。管理类课程设置:针对电力企业中应急管理机制中现存问题,本套培训内容中管理类课程分为应急管理概述、应急管理平台应用及通信实践、危机公关与媒体应对、灾难心理学、应急演练点评及总结、电力企业“三体系一机制”应急体系建设、应急协调管理、保供电管理、供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及评估、应急支援与对接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12门课程。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为保证应急管理人员及救援人员在紧急事件发生后,快速反应并做出较优的资源调配方案,将事故影响最小化。基于对电力企业救灾抢险问题的总结及现有规章制度的规定,对专业技术类课程设置如下: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策划与实施、应急队伍管理、应急装备管理、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机构建设、应急指挥平台应用、电力企业应急能力建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践、应急管理科技及文化、人身事故应急处置、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灾难心理学、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应急处置机制、应急物资管理、应急通信装备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及电网建设规划管理,共计21项专门课程。技能类课程设置:为形成专兼结合、精干高效、反应快速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对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及技能课程的实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套培训课程中技能类课程设置主要包含42类:应急管理概述、应急预案管理、设备火灾应急处置、一次主要设备故障应急处置、绝缘子破裂应急处置、水浸应急处置、应急装备使用、抢险车辆交通事故应急处置、网络攻击应急处置、防风防汛应急处置、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设备故障应急处置、无人机事故应急处置、线路火灾应急处置、雨雪冰冻应急处置、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置、电力监控系统故障应急处置、通信网络故障应急处置、光缆中断应急处置、线路故障应急处置、应急保供电装备运维操作技术及应用、应急协调管理、应急指挥平台应用、反恐防暴应急处置、客户投诉应急处置、在建工程事故应急处置、灾害现场风险辨识与预控、应急物资管理、应急抢修人身风险安全管控、应急特种部队管理、应急救援装备实操、应急救援技术及应用、保供电管理、应急通信技术及应用、后勤应急保障与管理、电网企业舆情危机的应对与处置、灾难心理学、输电应急抢修技能、变电应急抢修技能、配电应急抢修技能、倒杆倒塔应急处置及人身事故应急处置。目前应急培训课程分级标准的提出,使各单位不同岗位人员得以更加便利的利用课程大纲和课程重点内容。因此,该分类分级培训的开展可使电力单位整体综合应急管理能力得以提升。综上,基于已编制好分类分级的培训大纲,公司培训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并逐步完善,各培训工程师及各岗位人员相互配合,培训管理系统可在电力企业中建立并投入使用。可以预见,对电力系统应急管理的分类分级培训,对提升电力企业的综合应急能力起到督促和推进的作用,此套培训体系的提出也可为国内其他电力系统的培训和应急系统建立起到引导和参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ArabA,KhodaeiA,KhatorSK,etal.Electricpowerfridrestorationconsideringdisastereconomics[J]IEEEAccess,2016,4.
[2]于雷.区域电网电力应急管理与评估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
[3]黄幼茹.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4讲基于流程控制的应急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2,9.
[4]田世明,陈希,等.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研究[J].电网技术,2008,1.
篇5
【关键词】电力工程 智能 信息化
1 前言
电力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在改革开放30年中,电力行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电力硬件设备急速增长的同时,员工数量也得到了壮大,对人员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具有特殊资格证的人员要求更高。目前的管理方式还处于比较落后的人工和半人工管理阶段,特别对野外施工人员的管理更不到位,经常发生串岗、替岗事件的发生,给安全生成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输电检修人员没有登高资格证也上塔冒险作业,发生人身伤亡事故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出现。为了解决串岗、替岗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为了加快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步伐,迫切需要研发人员唯一性身份认证系统,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目的
利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无线通讯网和模数信号处理以及无线射频智能识别等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施工人员唯一性身份管理,规范施工单位施工中用人规范性管理,防止串岗和没有资质的人上岗违规施工。
2.2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意义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可实现智能电网状态检修人员身份认证从传统管理方式向电子信息化管理方式转变,实现智能电网状态检修人员唯一性身份认证,杜绝没有资格的人员上岗,同时也可以防止串岗的情况发生。电力安监督察员通过便携识别仪识别出施工人员或检修人员是否违规操作。为事故划分清责任提供了唯一性证据。对违规施工、违规用人起到了震慑作用。
3 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3.1 三层结构的B/S体系模式
3.1.1 三层体系构造
关于三层体系成分的作用,它基于以前的二层结构体系之上,同时进行开发和不断进步的。在以往应用系统研发时,二层的CLIENT/SERVER体系结构应用得很广泛。其特点为:一般在于客户和服务器的两端,有分布着应用程序逻辑,同时还能看到在客户端,有数据资源访问的要求,于是在服务器端,把结果向客户端进行返回。
然而,此方法Client/Server组成中存在构成体系上,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
(1)服务器端的功能在客户端数目激增时会因为负载过重而大大效率降低。在服务器和客户两端,其于应用需求有了变化的时候,应用程序一般都要进行修复,这样,就给维护,还有升级,都产生了很大的不方便。
(2)因为数据传输的增多,使网络负载也变得越来越重了。
三层体系结构于数据库和客户端间,有一个“中间次层”的加入。通常三层体系表示的是物理三层,而不是简单地把三个层次叠加起来;三层体系层次,不单是B/S的应用,不是说只有这样才能算得上三层体系结构。其应用程序为数据访问、业务规则的处理、合法性校验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中间层次进行这些应用的处理。通常条件下,用户端通过Com/Dcom通讯与中间层建立连接,再经由中间层和数据库做交互,而不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
3.1.2 对三层体系结构的支持
以前我们使用ASP,把WEB页面表现和处理逻辑相互结合起来。如此,一方面对于编辑的调试非常不利,二方面对于扩展也不方便。有两个好处,一是很快地进行编译的执行,二是能够进行页面与代码分离,更有其支持事件的每一样的WEB组成。
此形式与和相比于以往的编写网页的方法,明显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分布式的对象技术慢慢变得进步了很多,多层分布式的应用,这一体系方式得到了很大的应用,非常广泛。应用系统利用于多层次的分布式的变化,后来就能够把C/S组成上的难题给解决了。
利用分布式这一技术,可以把异构平台达到这个目的,它把在对象之间的相互通信变成了可能。把应用系统在分布式系统的情况下集成,如此,把可扩展性也增加了,因为高效性的系统也有了保障。
“应用服务器”是于多层次分布式的应用里面,还有于服务器与客户端的当中,有一层或者二层往上的应用服务程序的加入。利用应用的商业逻辑置于中间层上,开发人员能够把应用的业务逻辑和用户显示界面一一进行区别出来。基于客户端功能的保证,使用户有了一个方便的界面能够显示得出来。从而降低了技术开发人员的工作量,相对的提高技术开发人员的工作效率。让开发人员能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对于应用系统关键的业务逻辑的掌握、研发上,使得应用系统的更新、升级和研发变得不那么紧要了。
3.2 系统可行性分析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带来很高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有效的防止了没有施工资质的人员施工检修,有效防止违规施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人为事故和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施工的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保证了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的研究研制成功并稳定上线运行具有很强的复制性,电力系统任何单位和部门对人员身份要求严格或苛刻的都使用本系统,因为本系统对人员认证唯一性,而且腕带射频标签设计成手表模样,带上美观大方,戴到手腕上后不能自己摘下除非暴力拆除,但是一旦暴力拆除标签立即报警并失去腕带标签内存储的个人身份信息,此标签不能在使用必须从新写入个人身份信息并赋予权限才可以从新使用,不能暴力拆除但可以被授权能打开的人员顺利打开。杜绝身份标签被借用,完全做到唯一本人使用。特别适合无人变电站巡视员,高危险需要特殊资质的人员等等。对电力系统内部安保有重大意义。
3.3 开发方法及总体架构设计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软件的开发是一项涉及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计算机通讯科学与自动识别技术等多个学科深入交叉的系统工程开发课题,需要一套科学、合理、实用的包括人员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开发方法等在内的工程化开发方法和管理制度。确立科学、合理的工程化开发方法,目的在于减少或消除系统开发的风险,保证系统开发成功。智能电网状态检修备件智能管理系统采用自顶而下设计、自底而上实施的原则,开发方法是采用生命周期法和快速原型发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保证系统开发成功。
3.3.1 关于防拆卸报警标签的设计与实现
防拆卸报警标签实现主要采用技术成熟的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实现。防拆腕带采用手表表带型设计,腕带内部有电路一旦被非法打开就立即报警并且这个标签内存储信息丢失标签失去作用,必须从新写入信息才能使用。腕带卡扣采用电子密码锁或机械锁设计只有授权的人员才能打开。
3.3.2 关于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中间件的开发与实现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这些服务具有标准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它们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多种实现。要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方便以后跨平台复制。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扮演射频标签和应用程序之间的中介角色,从应用程序端使用中间件所提供一组通用的应用程序接口(API),即能连到射频标签读写器,读取射频识别标签数据。这样一来,即使存储射频识别标签的数据库软件或后端应用程序增加或改由其他软件取代,或者读写射频识别标签读写器种类增加等情况发生时,应用端不需修改也能处理,省去多对多连接的维护复杂性问题。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遵循EPCglobal标准和OSGi构件化标准的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构件化方案,基于Eclipse开发环境与OSGi框架实现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开发平台,提出了模块化划分方法、构件化设计和实现策略,构建了中间件与典型应用的基础构件库。本平台将支持CBSD流程的各种功能集成到统一的桌面环境中,包括:构件选取、组装、与部署等,支持对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产品及基于无线射频识别中间件的应用系统的开发以及二次开发。
4 总结
电力工程施工现场人员持票状态智能核查系统投入使用后能带来很高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有效的防止了没有施工资质的人员施工检修,有效防止违规施工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事故隐患,减少人为事故和人身伤亡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施工的进度,保证了施工质量。保证了供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项目研制完成后投入试运行,重点检验和完善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产品改进成型后,通过专业技术杂志宣传及文章交流和研讨会等形式使广大电力局负责人了解该系统,吸引更多单位试用该系统。
参考文献
[1]陈清江.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及应用[J].低碳世界,2013(22).
[2]王文华.浅谈OCR技术的发展和应用[J].福建电脑,2012(06).
[3]李艳红.浅析WebLogic服务器上异步消息的接收.煤炭技术,2013(01).
[4]孙沛.基于Web的ER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信息,2010(04).
[5]刘赛君,常,刘海丰.基于javaEE技术的网络课程资源管理系统设计[D].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8(03).
[6]许延丰.基于SOA框架的售后服务系统设计与实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01).
[7]刘丹.基于B/S结构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研究和开发[D].武汉理工大学,2005(04).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输配电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汪敏(1988-),女,湖北黄冈人,三峡电力职业学院动力工程学院,助理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0)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74-02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是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高等职业院校,被中国电力联合协会认定为首批“电力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专业(以下简称“输配电专业”)是学院受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因此,专业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传统角度讲,实训基地主要承担理论教学之外的实践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是完成本专业中某些课程理论教学后的实践教学,也可以是本专业中的综合训练,即实训基地(实训室)是承担专业实践训练的场所;从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角度来看,实训基地应该成为融合学生、教师和情境三个教学要素的主要场所。本文以输配电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为例,就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建设专业实训基地的必要性
1.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岗位的需求
从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方面来说,任何一个专业的设置都必须通过对社会市场的调研,才能统计和预测社会与企业需要什么类型的高技能人才,通过分析统计从而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划分专业培养人才所能从事的职业岗位,针对不同岗位需求,并结合相应的职业技能工种鉴定,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从而考虑是否建设相关实训场所,而不能盲目的建设没有必要的实训室。以输配电专业为例,学生主要对应的岗位群有线路架设工、配电线路工、送电线路工、电力电缆工、带电检修工、工程测量工和电气测试员等,那么相应的实训基地建设就应与这些岗位相匹配。
2.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设置的需要
从高职教育观念来说,实训基地建设是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鉴于目前普遍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每门课程都会设置相应的学习情境,而学习情境的设置必须要有特定的地点、场所,故此,也凸显出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二、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已达成共识,但由于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中缺少必要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以及企事业单位的指导和参与,导致很多院校对于实训基地的定位不够明确,只是简单地将实训基地当做学生完成实训课程任务的场所,而忽略了实训基地的制度管理、师资管理、实训基地的技能培训和社会服务等作用,甚至有些所谓的实训室、实训基地成了摆设,实训室的构建只是停留在设备的购买上。同时,由于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目前一些专业的实训基地的设施只停留在理论或演示阶段,教师和学生无法利用实训基地完成必要的实践项目,更谈不上实训教学质量,实训基地也因此失去了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重要意义。
三、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功能定位
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输配电专业的重要实训基地,是学生完成实践技能训练和实现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的重要场所。同时它还是针对相应行业及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培养而设立的技能训练场所。其基本功能应该包括理论培训、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和技能竞赛培训四大方面。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按照“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技术先进、资源共享”的原则,采取“一个中心,多点布局”的方式,逐步在全校形成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功能的互补、特色发展的建设格局。以三峡电力职业学院为例,该学校依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同时也是中国能源建设集团的职工培训中心,学校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探索实习实训人才培养模式,在校企合作和实习实训工作上,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工学结合、顶岗实训”为主要模式、辅以“学生一体化实训、职工培训、优势互补”的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实训模式,为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职业能力锻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四、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
围绕输配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一个融教学、培训、科研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基地。构建以校企合作为特色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实训模式,即依托学校和企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北超高压宜昌分公司等)两个平台采取实训指导教师与企业技能名师(楚天技能名师)相结合、学生与企业员工相结合、实训车间与校内外实训基地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把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融入到基本技能训练、技能证书培训取证和技能竞赛三个实践环节中去。争取建成满足专业教学、专业研究、技术服务和技能培训四项功能的开放式实习实训基地,其设备、实训教学手段、师资水平和管理模式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真正建成了服务于输配电线路专业方向的现代国家级输配电线路示范性实训基地,继而成为全国同类专业的示范性窗口。
五、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的输配电专业于2012年初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专业建设期两年。为能在验收时达到要求,本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基本思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利用中央和企业同步下拨的专业建设经费,进一步扩大专业实训基地(室)的建设规模,逐步完善实训基地功能,同时购置一些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企业目前在大力推广的新设备,努力创造一个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第二,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要紧跟企业工厂的管理机制,制定完善的现代化的管理制度是保证实训基地正常运转、实训教学培训任务落到实处的关键。第三,注重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在硬件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实训教学改革效率,提高实训师资队伍质量,积极进行社会培训项目及职业技能鉴定项目的开发,使实训基地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1.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建设
实训基地是进行实践教学工作的场所,是进行教学研究、技术服务的重要基地。而实训基地的管理则是反映学校教学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必须重视实训基地管理制度的建设。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应主要从实训场地管理、实训教学管理、实训安全管理、设备管理、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五个方面着手进行,将所有的制度都明文条例规范化,定期对相关内容进行检查考核,以确保实训基地正常运行。
2.实训基地硬件建设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提升技术内涵、拓展服务功能为目标,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和岗位要求,实现实训基地的技术服务和产学结合特性。为了满足各类实训项目的开展,要建设由一批关联性强、贴近生产、反映企业的主流的实训室组成的实训基地。以三峡电力职业学院输配电专业为例,根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专业目前已建成并应该具备以下实训室(基地):电工工艺实训室、电力安全急救实训室、金工实训车间、焊接实训车间、工程测量仪器实训室、高电压实训室、可编程控制器PLC实训室、工程概预算实训室(兼具电气CAD实训)、输电线路施工机械设备及工器具实训室、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仿真实训室、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校外宜昌市紫阳500kV超高压线路13基铁塔实训基地。以上各种实训室不仅能实现资源共享,而且还能实现技能培养的层层递进。
三峡电力职业学院的输配电专业自2007年组建成立并开始招生,在学院教学资源的大力投入下,到现在实训基地已渐有雏形。建成了集理论教学、实操训练、取证培训、技能竞赛功能于一体的实训基地,依据输配电线路实训基地建设的功能定位、目标及基本思路等,构建了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即输配电线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内容,如表1所示。
实训基地建设要向企业实际工作环境靠拢,实训室应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按照专业岗位群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建设成符合学校及专业自身特色的实训基地。
3.实训基地实训师资队伍建设
实训师资之于实训基地如同实训基地之于高职院校一样重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实训师资队伍,是搞好高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条件。在实训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学校应首先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去企业生产一线锻炼学习,给教师提供培训深造的机会。其次还应注重实训指导教师的个人成长,合理建设教师梯队,理性分配教师任务,采取适当的师带徒方式培养后备实训指导教师。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实训基地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及奖惩考核办法,以规范教师的行为规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聘请企业技能名师与校内实训教师一起教学,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从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六、结束语
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的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竞争能力,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应从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职能的高度出发,把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成为促进校企合作的重要因素来考虑,在建设过程中总结经验,创新机制。充分利用好实训基地的各方面功能,既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又为社会人员培训提供服务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国政.高职教育专业实训室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2]方伟中.高职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2,(15).
[3]兰宇飞.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3).
[4]张长学.淄博职业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设计与实施[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
- 上一篇:教室专业技术考核总结
- 下一篇:污水处理专业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