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27 19: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护理体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10年3月~2011年6月,实施剖宫产180例,年龄在22.5-40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经产妇20例,初产妇160例。其中有110例主动要求剖宫产,其余的因各种原因导致不能顺产而进行剖宫产手术,16例因胎儿太大进行剖宫产,8例因妊娠合并心脏病进行剖宫产,6例因高龄产妇进行剖宫产,8例产道异常进行剖宫产。产妇全部正常出院。
2.1 病人做完手术后,与手术护士及麻醉师做好交接班,详细了解患者手术中的情况,以便以后的术后护理。病人回到病室后应立即测量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提问,并注意给产妇保暖。观察刀口敷料有无渗出液污染,覆盖物是否良好。如果是采用硬膜外麻醉者应该让产妇拿掉枕头平卧6个小时,如果是硬膜外麻醉加腰麻的产妇应当拿掉枕头平卧10个小时,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产妇术后头痛。后来可以让产妇采用半卧位,让产妇感到舒适为好,术后2~3天可以坐以及下地活动。这样让产妇积极活动可以改善肠道的通气功能,松弛肌肤,降低疼痛,同时也利于静脉的回流,防止血栓的形成。
2.2 要求产妇在手术当天禁食,可用少量的温水湿润口唇。术后第1-2天可以让产妇食一些流质食品,可采用多次、少量非奶糖的饮食,因为牛奶以及糖容易在体内产生气体引起膨胀。如小米汤,米汤,鸡蛋羹等,可以让产妇营养充足。另外在手术后3~4天,肠蠕动功能恢复,排气后可以让产妇进一些半流食食品,在手术后5天产妇可以正常饮食,为了产妇能更好的分泌乳汁以及因手术造成的创伤,要打破旧的观念,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有利于伤口的愈合以及母体的康复,以便参与到育婴活动中,增强母婴的情感。
2.3 手术后对产妇进行护理,术后半小时用热毛巾擦拭,帮助产妇让新生婴儿早吮吸,从而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刺激乳汁分泌。术后1-2天逐渐增加婴儿吮吸次数,要达到10次以上,尽量让母婴同室。
2.4 剖宫产手术往往造成子宫出血过多,应该密切关注产妇阴道的出血量,帮助产妇更换卫生纸,如果流血量超过月经量,要及时通知医生,明确出血原因,并正确处理。护士在处理时可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可以遵循医嘱通过静脉点滴或者采用肌肉注射,同时也要保持清洁。在拔出导尿管后,尽快促进患者排尿,预防尿潴留。
2.5 产妇在产后生活不能自理,对术后切口留痕的担心,对自己婴儿的状况的担心,以及有些初为人母对母乳喂养的心理负担,产妇往往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护理人员应当多与产妇交流,细心观察,根据不同的产妇心里,给产妇以正确的指导,合理的安慰,全面的解释,使产妇心情轻松愉悦,从而使产妇处于良好的康复状态。也要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早下床活动,可以利于产妇的子宫收缩修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活动也可以让产妇更早的进食,增加乳汁的分泌。
2.6 为了让伤口愈合的快,保持伤口的干燥清洁显得尤为重要。为防止伤口感染,发痒时不要用手去抓,避免伤口感染化脓。伤口若出现红肿热痛的感染化脓,应及时告诉医生诊治。
2.7 产妇应当注意个人卫生,剖宫产手术后的产妇褥汗偏多,因此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做到勤刷牙、勤洗脸、勤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出汗后以及分泌乳汁弄脏了衣物后应当及时更换干净衣物,个人使用的卫生用品要及时更换。
2.8 出院指导加强产妇营养,跟产妇说母乳喂养的好处,让产妇尽量母乳喂养,最好坚持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周左右做产后常规检查,产妇在也坐月子期间禁止性生活。
3 结果
180例剖宫产产妇平均住院4天,经我院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全部治愈出院。
4 体会
产科采用剖宫产的临床应用,使产科得到长足发展和进步,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安全。但是剖宫产手术对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产生影响,容易给产妇带来并发症和后遗症,因此加强对剖宫产手术产妇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剖宫产手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具有很强系统性的工作,剖宫产手术后患者往往会出现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心里接受能力,对婴儿的母乳喂养等等一系列问题。护理工作可以根据这些实时使用合理护理方法。
5 总结
产妇采用剖宫产会使其产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其中紧张、烦躁、焦虑是最长出现的心理问题。将心理护理舒适护理在剖宫产的术后护理中,着重体现了以病人为本的护理思想,从而让产妇处于较佳的康复状态。积极的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手术质量。剖宫产手术有效的解决难产、高危妊娠等。随着技术的进步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不断提高,社会的认可度不断增加,主动要求做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会越来越多,同时对术后护理的要求就越来越高。虽然先进仪器广泛应用到临床,但是还会存在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加强术后的护理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4~227
[2] 顾萍.剖腹产的成功率及术后治疗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2):535~536
[3] 魏淑琴.剖宫产术患者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J].安徽医药,2006,7,10(07):550
篇2
方法:回顾临床资料,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
结果:经早期观察、降颅压治疗及正确护理,9例患者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占29.0%;不同程度的残疾10例,占32.3%;3例处于植物状态,占9.6%;9例因脑疝死亡,占29.0%。
结论:正确观察与护理有利于脑疝的预后。
关键词:脑卒中脑疝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0-0131-02
脑疝是由颅脑外伤、脑卒中、脑膜炎或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危象。颅内压>700cmH2O持续1h即引起脑疝[1],可导致患者呼吸骤停、昏迷,继之循环衰竭,如不及早诊断和抢救,必将危及患者生命。而积极预防和处理高颅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2]。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笔者共抢救我科脑出血卒中脑疝患者约31例,经加强对脑疝患者的早期观察,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脑疝加重,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11例,女20例;年龄34-89岁,平均59岁。GCS评分:4-12分。死亡9例,存活22例。
2护理
2.1熟悉脑疝的先驱症状。临床上脑疝的种类较多,最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颞叶沟回疝)、枕骨大孔疝(小脑扁桃体疝)[3]。这主要由于脑干受压、扭曲与供血受到影响,加之脑脊液循环通路障碍,使之在头痛、呕吐、视水肿的基础上,表现为头痛呕吐加剧,伴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瞳孔、肌张力等方面的改变。
2.1.1神志改变。神志表示大脑皮层机能状态,是判断病情严重与否、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征之一。而神志的改变是脑疝先驱的一个突出表现。由于脑干功能受损,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受累,早期呈现出烦躁不安,继而意识进行性加重。可通过经常呼唤患者姓名和询问病情,以判断患者的反应;或者可捏患者的皮肤或压迫胸骨柄和眶上神经,以判断对疼痛刺激的反应。
2.1.2瞳孔变化。瞳孔的变化也是颅内压增高的重要指征之一,必须经常观察,反复比较其双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及光反应是否灵敏,包括直接和间接光反应。①颞叶沟回疝时,由于疝入脑组织直接压迫中脑或动眼神经,常出现瞳孔不等大,病侧瞳孔可先缩小后逐渐扩大,至光反应迟钝或消失(排除单纯性动眼神经麻痹)。②枕骨大孔疝,常呈现双侧瞳孔先缩小后逐渐散大至光反应迟钝、消失。双侧瞳孔散大是脑疝晚期标志,表明病情危重预后极差。文献报道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病死率60%~90%[4]。
2.1.3生命体征的改变。生命体征也是一项判断颅压增高的重要依据,当颅内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轻度的脑缺氧对延髓中枢起兴奋作用,表现为呼吸慢而深,脉搏慢而有力,血压升高,即所谓“二慢一高”症状[5],此为颅内压代偿期,如不及时抢救,很快进入失代偿期至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发展急骤的患者,特别是枕骨大孔疝,常会突然进入昏迷,随即呼吸停止以至死亡。
2.1.4肌张力的改变。颞叶沟回疝常出现对侧肢体进行性瘫痪,病理征阳性,而枕骨大孔疝常呈现颈项强硬,四肢强直或瘫痪,双侧病理征阳性。
2.2熟练掌握急救护理技术。脑组织对缺氧的敏感性最高,因而缺氧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脑功能障碍。大脑的血液供应完全停止,则神经细胞受到影响。停止2分钟则神经细胞代谢停止,停止5分钟则神经细胞开始死亡。因此一旦发生脑疝先驱症状,必须进行分秒必争,全力以赴地抢救。
2.2.1协助患者平卧,取头高脚低位,头抬高30度。
2.2.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鼻内容物和呕吐物,有舌后坠者,可托起其下颌,以免阻塞气道。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流量为3~4L/min,氧气浓度为40%左右,不能超过50%,以免造成氧中毒。
2.2.3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保证早期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可选用20%甘露醇250ml加压快速静滴20~30分钟滴完,连续加快静滴至瞳孔开始恢复,呼吸接近正常为止。同时还可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甘露醇内。使患者在颅内压降低,脑组织供血较好的情况下争取早期手术。血脑屏障结构破坏者,建议医生停用甘露醇[6]。同时立即剃头、备皮、抽交叉配血及备血,做好皮试、根据医嘱准备术前和术中用药等。对于呼吸骤停的枕骨大孔疝,可立即作钻颅准备,就地进行颅内钻孔脑室外引流术,以达到迅速降低颅压的目的。
2.2.4给予心电监测,及时纠正各种心律失常。如出现心跳停止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证心脏泵血功能;并根据医嘱给强心剂、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2.2.5血压监测,血压控制在出血前水平或150-160/90-100mmHg左右为宜,不宜将血压降得过低,以防脑供血不足。若血压过高,可适当给予降压药物,同时用利尿药如速尿针20~40mg静注。如血压下降,给予升压药。
2.2.6呼吸监测,观察呼吸速率、节律的改变,防止脑疝压迫延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衰竭。如果出现呼吸骤停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①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②呼吸支持:可行口对口呼吸或应用简易呼吸器或人工呼吸器,加压给氧;③使用呼吸兴奋剂。
2.2.7亚低温治疗:轻中度低温(30~35℃)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后脑神经功能障碍,减轻脑组织损害度[7]。可用冰毯、冰帽4~8d,注意监测体温,加强皮肤护理,患者颅内压恢复正常后立即停止亚低温治疗。
3结果
9例患者恢复良好,生活基本自理,占29.0%;不同程度的残疾10例,占32.3%;3例处于植物状态,占9.6%;9例因脑疝死亡,占29.0%。
4体会
通过对脑疝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深切地体会到:脑疝是严重的颅内压增高危象,说明患者的脑部空间容积代偿机制已经失调,随着病情的发展,脑干受到进一步压迫,必将危及患者生命。张远征等通过实验[8]研究表明:脑疝发生持续时间大于3h,则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可逆。及早发现脑疝的先驱症状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抢救效率就是患者的生命,而娴熟的急救护理技术是取得挽救生命的重要保证。在患者出现脑疝的最短时间内实施上述急救内容,是患者存活及存活质量的关键保证。
参考文献
[1]何家荣,马云祥.实用神经医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3:426
[2]张增良,许海雄,吴育典,等.特重型颅脑损伤62例治疗结果分析.中华创伤杂志,1998,14(6):141
[3]张秋兰.脑疝病人的急救护理体会.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5,12(3):254
[4]贾佐延.影响急性闭合性严重颅脑损伤预后诸因素的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16:345—346
[5]赵法荣.急性颅内血肿并脑疝的抢救与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8(7):4091
[6]彭寅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内科疾病杂志,2006,9(4):147
[7]江基尧.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7,13(5);317
篇3
【关键词】髌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170-01
髌骨骨折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由于暴力损伤所致,可为直接或间接暴力,常见为摔倒后跪地损伤,约占所有骨折的1-2%,高发年龄段为20-50岁[1]。损伤后大多出现膝关节肿胀,有淤斑形成,膝关节活动困难或不能活动。目前,鉴于髌骨的重要作用,对于髌骨骨折,大多通过手术治疗来恢复髌骨解剖完整性,加速愈合。为保证手术的疗效,有必要做好手前术后的科学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系统康复锻炼。我院对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住的48例髌骨骨折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并对患者术前术后实施护理和康复锻炼,疗效满意。笔者对护理体会做一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7月收住的髌骨骨折患者96例,均行手术治疗。患者中男性58例,女性38例,年龄15-62岁,平均39.21岁;横行骨折56例,粉碎性骨折40例;开放型骨折30例,闭合型骨折66例;陈旧性骨折12例,新鲜骨折84例;交通事故伤60例,摔伤32例,其他4例;手术方法:钢丝环形缝合42例,丝线荷包缝合26例,张力带钢丝固定18例;镍钛合金固定10例。
1.2 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必要的一般护理及术前术后护理;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患者为核心的心理护理以及系统的康复锻炼。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一般护理 由于创伤骨折或伤口感染,部分患者可有剧烈疼痛感,应针对疼痛原因,给予对症处理。对于诊断明确且疼痛严重的患者,可应用吗啡和杜冷丁等镇痛药物,以减轻痛苦。部分患者因神经受压或患肢缺血时间过长等可引起肢体感觉或运动异常[2],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肢体感觉和运动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迅速查清原因并做出处理。由于损伤处存在外固定包扎,其循环情况常无法直接观察,可通过检查肢体远端有无麻木、肿胀和皮温、皮肤颜色来间接检查患肢的血液循环状况。对开放性骨折或已有感染情况的患者,应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1.2.2 术前护理 给予患者加强营养,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和抗病能力;对营养严重缺乏的患者,可补充氨基酸以及白蛋白等。术前3天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防止长期卧床引起的便秘,每天排便两次。
1.2.3 术后护理 由于患者多采取麻醉下手术,返回病房后应采用去枕平卧位6小时,以避免出现头晕头痛和恶心呕吐症状[3]。术后常规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了解患肢皮温、循环以及感觉、运动状况,观察长腿石膏托有无滑脱现象,患者对绷带的松紧度是否满意。如发现患肢循环障碍,应迅速松解所有包扎,给予相应处理。髌骨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大多存在膝关节的肿胀和疼痛现象。因此,术后应将患肢置于伸直位固定牢固,仔细区分患肢的疼痛原因,对于切口疼痛,可遵照医嘱早期给予足量止痛剂;对于患肢肿胀导致的疼痛,止痛剂的效果往往不佳,此时对患肢检查可发现张力过高,应立刻松解包扎,观察患肢循环状况,大部分患者在松解包扎后疼痛可迅速获得缓解。
1.2.4 康复锻炼 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锻炼前应向患者说明各项锻炼的的重要性,以期其主动配合。在患者术后早期,髌骨尚未愈合,不能过早下床活动,更不可强行屈曲膝关节,以防加重韧带断裂。但应告知患者在术后立刻主动活动足趾,患者应在护士的指导下,缓慢用力并尽可能大幅度地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以减轻患肢减轻肿胀,并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2.5 心理护理 髌骨骨折患者大多为突发意外,承受着巨大的身心痛苦,面对伤情和医院的陌生环境,容易产生恐惧不安、焦虑、烦躁等心理,对医嘱依从性差。另外,髌骨骨折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患者行走困难,个人生活难以自理,患者易产生自卑感。对此,护理人员应及时主动对患者给予心理指导,解决患者的心理应激状态,给以精神安慰,减轻其抵触情绪,使其可以配合治疗。
2 统计学处理
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检验水准α=0.05,P
3 结果
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1年并记录恢复情况。以完全恢复和活动后轻微疼痛为有效,以关节屈曲功能部分受限为无效。观察组完全恢复者38例,活动后轻微疼痛者8例,其关节屈曲功能部分受限者2例;观察组完全恢复者21例,活动后轻微疼痛者14例,其关节屈曲功能部分受限者13例。对两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比较,以完全恢复和活动后轻微疼痛为有效,以关节屈曲功能部分受限为无效。差异显著(P
4 讨论
髌骨位置表浅,遭受暴力后易发生骨折。因为髌骨对维护膝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髌骨骨折多需手术治疗,以期达到解剖复位,恢复关节面的形态。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及术后均制订了整体的护理干预方案,包括心理辅导、饮食指导、生活帮助以及康复锻炼项目等,并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得到患者理解和配合。在整个治疗过程,护理人员充分了解患者的心里状况,用安慰、鼓励性语言对患者进行指导,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建立了治疗信心并主动配合治疗和锻炼,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改善护理质量。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手术治疗,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及系统的康复锻炼,症状好转出院。这充分表明了对髌骨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科学合理的护理及早期系统的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詹登钰,李立.髌骨骨折83例术后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 16(27):66-68.
篇4
中图分类号 R56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0-0128-03
小儿肺炎是由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所引起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起病较急,且同时可伴发其他系统疾病而使病情加重、病死率较高。小儿肺炎是儿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四季均易发作,季节交替的时候发生较多。小儿肺炎若治疗不彻底,容易反复发作,会严重影响患儿的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发热。本文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经过对症治疗和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住的130例小儿肺炎患儿。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龄1~14岁,平均(7.5±3.5)岁。所有患儿均因咳嗽、气促发热就诊。肺部?音患儿86例。经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4~10)×109/L 19例,>10×109/L 111例。经X线胸片检查,123例患儿显示双肺可见肺纹理增粗或有不同程度的斑片状阴影。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130例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小儿肺炎诊断标准[1]。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对65例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常规护理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2.1.1 保持小儿肺炎患儿呼吸道畅 通常规护理过程中应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呼吸护理干预,呼吸道的护理是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护理人员必须保证患儿呼吸道处于畅通的状态。护理人员对患儿应该勤拍背、勤吸痰、勤定时或不定时进行雾化吸入。小儿肺炎患儿出现呼吸衰竭时可以使用人工呼吸机进行持续吸氧,指导患儿以半卧位姿势或抬高床头进行氧气吸入,尽量避免患儿哭闹,尽量减少患儿氧的消耗。
1.2.1.2 建立小儿肺炎患儿静脉通道 护理人员应当迅速建立患儿静脉通道,以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患儿体内。护理人员应当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患儿充盈度较好、直、易于固定的部位作为穿刺部位,尽量减少扎针次数,以避免患儿哭闹,造成病情加重。对于呼吸衰竭严重的小儿肺炎患儿,在输液过程中要控制输入液体的量和速度[2]。护理人员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患儿是否有不适和不良反应,若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值班临床医生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
1.2.1.3 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新通畅 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小儿肺炎患儿病房内空气清新,保证室内的通风。保证病房内温度维持在20 ℃左右,湿度6%左右,防止温度过低造成小儿肺炎患儿感冒,导致病情加重,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影响患儿痰液的咳出。护理人员应当根据天气和气温变化指导患儿家属对患儿进行增减衣被,防止患儿过热出汗或者过冷着凉。
1.2.2 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综合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儿给予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如下。
1.2.2.1 规范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强调对患儿的营养护理,加强患儿的营养有助于增强小儿肺炎患儿的免疫力和恢复能力,对于防止病情恶化有着重要的作用[3]。小儿肺炎患儿的发病原因很多是因为患儿的饮食习惯不当造成的,喜好吃甜食和油炸食物的患儿容易导致宿食积滞而产生内热,造成痰热壅盛,遇到风寒容易导致肺气不宣,诱发肺炎。因此患儿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当指导患儿家属给予患儿清淡的饮食,防止患儿过多食用甜食或者油腻食品,每天适当食用蔬菜、水果,保证患儿足够的营养供给,以帮助其更好地恢复。
1.2.2.2 心理护理干预 小儿肺炎患者入院后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通常会抗拒吃药和打针,患儿家属也易出现紧张及焦虑的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安慰,鼓励患儿勇敢面对疾病,利用亲切、有说服力的语言来消除患儿心理上的恐惧。
1.2.2.3 用药护理干预 在小儿肺炎用药的静脉滴注过程中,应把握好合适的输液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对血管造成一定的刺激或产生静脉炎[4]。在患儿用药前,护理人员应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药品知识讲解,告知用药后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紧张、焦虑[5-6]。
1.2.2.4 发热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应叮嘱发热患儿多喝水,若患儿体温高于39 ℃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向值班医生汇报,并遵循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主要症状以及体征明显减轻,7 d内主要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有效:治疗3~5 d后,患儿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减轻,7 d内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无效:治疗3~5 d后,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或者症状和体征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8%,对照组为70.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观察组(n=65) 41(63.08) 21(32.30) 3(4.62) 62(95.38)
对照组(n=65) 27(41.54) 19(29.23) 19(29.23) 46(70.77)
3 讨论
篇5
【关键词】肋骨骨折;护理体会
肋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及时发现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的重要关键。现将我院自2006年10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66例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单纯性肋骨骨折26例、多根单处肋骨骨折30例、多根多处肋骨折1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中肺脏损伤3例、血气胸15例、张力性气胸2例、开放性气胸2例、并发坠积性肺部感染1例、压疮1例,并发症占2.9%。1例为外伤性多脏器官损伤死亡,死亡率占1.5%;其中男性48例、女性18例、男女之比为2.6:1.年龄16岁-74岁之间,平均年龄39岁。
1.1入院时护理
1.1.1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节律、频率,意识、神志、瞳孔,肢体的活动情况。准备好各项急救物品,观察病人是否有气促、发绀、呼吸困难及缺氧的症状,是否并血气胸的表现。
1.1.2观察血压变化,患者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血压进行性下降等失血的征象时,应疑有大血管的损伤和胸腔内活动性的出血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医师,积极给予抗失血性休克治疗,并做好术前准备。
1.1.3多发性的肋骨骨折患者,则应注意连枷胸,表现为吸气时胸廓向外扩大,呼气时胸廓缩小,胸腔内负压减小,胸壁软化区则向外突出,呈现反正呼吸,即连枷胸,这种反常呼吸使得胸腔无法形成负压、潮气量显著减少,气体交换障碍,致机体缺氧进行性加重、二氧化碳潴留、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咳嗽、咳痰无力、痰潴留,甚至出现呼吸窘迫,休克等严重症状。
1.1.4腹部观察注意腹部的变化有腹痛、腹胀、呕吐、呼吸困难,腹部听诊,有肠鸣音亢进或气过水声应疑有外伤性膈疝。
1.2疼痛的护理
1.2.1心理安慰,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疼痛的信心。
1.2.2取正确的卧位,给肋骨护理带外固定。疼痛给止痛药。
1.3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意外受伤所致的肋骨骨折,出现胸部的疼痛、呼吸困难、导致患者的思想比较紧张、恐惧、焦虑等。
1.3.1护士要热情的接待患者,给患者关心体贴安慰,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答。讲解此病的治疗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戒烟酒。天气变化避免受凉感冒。
1.4饮食护理
1.4.1告知患者肋骨骨折的早期(1-2周)内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如新鲜的蔬菜、水果、鱼汤、瘦肉、豆制品等,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不宜过早服用滋补品。
1.4.2肋骨骨折的中期(2-4周)进食高营养的食物,以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如排骨汤、鸡汤、鱼汤等。
1.5管道的护理
1.5.1保持吸氧管通畅,交代吸氧的相关注意事项。
1.5.2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管道脱落,每30-60分钟挤压引流管一次,避免血液或纤维物堵塞。观察水封瓶内水柱波动情况,每日更换引流瓶一次,更换时严格无菌操作。严密观察引流液性质,认真做好引流量记录。拔管护理,嘱患者深呼吸、吸气末闭气、快速拔管,用凡士林厚敷料封闭胸壁伤口并包扎,拔管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胸闷、呼吸困难、发绀、切口漏气、出血或皮下气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理。
1.6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1.6.1预防肺部感染①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痰粘稠不易咳出者及时吸痰。②每日捶背2-4次。③定时雾化吸入。④病情稳定可做扩胸运动、吹气球等增加肺活量。
1.6.2预防压疮①保持床铺平整及清洁卫生。②定时翻身。用50%红花酒精每日按摩骶尾部3次。
1.6.3出院指导①注意休息、生活规律、戒烟酒,避免去人多空气混浊场所,天气变化避免受凉感冒。②一年内禁止剧烈运动,禁止重身体力劳动。③出院后出现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情况时,立即来医院就诊。④继续胸部肋骨护理带外固定。⑤三个月一次定期来门诊复查,行胸部X线的检查
篇6
【关键词】肝脓肿;治疗;心理护理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和治疗仪器的普遍使用及新型抗生素的不断问世,使大多数肝脓肿病人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并且通过非手术疗法即可达到痊愈,但仍有不少肝脓肿患者未能得到及时的确诊和治疗,从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而需要住院治疗,患者往往病情较重,住院时间比较长,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肝脓肿患者的护理水平,更好的配合治疗,我们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住院的5例肝脓肿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患者资料
我科于2006年~2007年共收治5例肝脓肿病人,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38~56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一例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其余四例患者无特殊病史。其中单个脓肿3例,多个脓肿2例(具体:比方说:3个脓肿灶1例,5个脓肿灶1例),最大脓肿11cm×11cm,最小2.3cm×3.6cm。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8~40度,右上腹痛。查体:肝脏肿大,右上腹有压痛、叩痛。化验血中性白细胞增多,2例患者有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的轻到中度升高,其中1例患者合并有胆红素的轻度升高。5例病人均经B超、CT及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诊断为细菌性肝脓肿,经抗生素、对症支持、脓肿穿刺抽吸等治疗后脓肿吸收,痊愈出院,平均住院天数60天(32~72天?)。
2 护理体会
根据患者在疾病不同阶段所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用了各种护理对策,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提高患者的适应能力,消除了不良情绪,增强了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配合治疗以及心理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2.1 临床护理
2.1.1 寒战、高热的护理 肝脓肿病人发病时由于细菌间断入血,造成菌血症,使病人出现寒战、高热等一系列中毒反应。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发现部分病人治疗早期表现为间隔有规律寒战。医护人员应了解寒战的规律,发热时应首选药物降温,如复方氨基比林肌注,再辅以物理降温包括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防止病人在降温过程中大量出汗,加之呼吸加快,皮肤蒸发水分增多等因素而使体液丢失过多,致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降温后要加强皮肤护理,及时擦干汗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及床单。必要时,可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给予激素类及镇静剂等治疗,如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以减轻患者过强的中毒反应,但要注意静脉滴注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并应注意激素可能的不良反应,包括可能加重感染、反复长期应用有可能诱发血糖、血压升高及骨质疏松等。
2.1.2 抗生素治疗的护理 肝脓肿治疗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脓肿灶数目、大小以及推测的可能敏感抗生素,给予联合、足量、长期广谱抗生素治疗,并根据病人的症状、体征、影像学变化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以及调整方案。抗生素配制要保证无菌、新鲜,时间不超过1小时,用药过程中要保证及时、准确、严格按医嘱时间给药, 输注过程中要匀速输入,同时要注意抗生素的毒副作用,监测血象变化,防止二重感染或霉菌感染等。注意观察黏膜及舌苔的变化,并做好口腔及会的护理[2],予5%碳酸氢钠液漱口每日四次, 应定期做咽拭子、血、尿、便标本检查,必要时,患者可服用双歧杆菌等一些微生态制剂,以利于肠道有益菌群的维护。已出现霉菌感染者可予斯皮仁诺200mg口服每日1次,疗程1周,效果较好。
2.1.3 全身营养支持护理 由于病人高热,造成体内能量大量消耗, 严格记录病人24h液体出入量,做好病人的饮食指导,应吃软质饮食,避免吃生、冷、硬、油炸、高糖或刺激性食物,可进食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饮食,如果患者进食困难或胃肠道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外周途径中心静脉置管后,输入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营养液,以保证患者的正氮平衡,促进患者的恢复。
2.1.4 输液管道的护理 5例病人均采用手背及前臂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置管后要加强管道的观察与护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并更换外贴敷料,2次/周,如有污染或渗出随时更换,如发现穿刺部位皮肤及皮下隧道走行处有红、肿、胀、痛,皮温高或穿刺部位皮肤有脓性分泌物,应及时拨出导管,并做细菌培养。
2.1.5 并发症的护理 肝脓肿出现并发症常使病情加重,且混淆临床征象,导致误诊。常见并发症为脓肿破裂,向邻近脏器穿破,如胸腔、腹腔、心包腔,有时还可穿入胃、十二指肠、结肠、肾、胰腺等器官,因肝脓肿病本身就有右上腹肝区压痛、叩击痛[5]。因此,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及病人的全身反应。嘱病人发病期要卧床休息,不可剧烈活动,可适量床上活动,卧床期间做好四肢的功能锻炼,避免增加腹压,如咳嗽、排便等,不可用力过猛,保护好肝区,避免碰撞,防止脓肿破溃,导致并发症发生。
2.1.6 心理护理 病人入院后,由于角色的转变、环境改变以及家属情绪的变化,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等一系列心理反应,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紧张、焦虑、烦躁不安,甚至失眠[9]。作为护理人员应主动和病人接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要深入病房与病人及其家属交谈,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个性及习惯。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详细、耐心的解释与心理疏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一些疾病的相关知识,如发病特点、预后情况,告诉他们只要病灶清除,积极治疗,肝功能仍可恢复。从而消除病人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使病人的情绪以及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应关怀体贴,及时解决好住院中的生活困难。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首先,了解家属的想法,改变家属的焦虑情绪,避免不良情绪影响患者,指导家属在治疗和护理上密切配合,关心体贴患者,在情绪和情感产生过程中认知起着关键作用[10]。
由于我们严格做好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在治疗的5例患者中无1例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患者均痊愈出院,长期预后良好。
3 结语
加强对肝脓肿病患者寒颤、高热的对症护理,加强营养支持的护理以及强调抗生素治疗中应注意的护理问题,并应关切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和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晓虹主编.护理心理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67:265-266,312-316.
[2]洪炜主编.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145-159.
[3]王伟智.自理学说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1987,22(11):520.
[4]陈素坤.关于“个人应对无效”护理诊断的应用探讨.中华护理杂志.2000,3.
[5]许爱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护理.1999,34(3):158-160.
[6]吕学正.外科护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3,289-298.
[7]何林丰.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治疗脓肿[J].中华超声医学杂志.2001,17(4):313.
[8]孙兰兰,王玉.超声导向经皮置管负压引流治疗肝脓肿42例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6,(3):115.
篇7
关键词:重症肝炎;护理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6例,符合2000年9月西安第10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重症病毒性肝炎标准,男18例,女8例,年龄 18~45岁,平均31岁。本组26例患者入院时,均出现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尿呈豆油色或浓茶色,肝脏不同程度缩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8~36 s,6例入院当天出现早期昏迷症状,烦躁、尖叫、谵妄、肢紧张等;3例伴有明显的性格行为异常,2例伴有腹水,1例伴有黑便,好转出院18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3例,死亡5例。
2病情观察
2.1生命体征的观察 测1次/4 h生命体征,重症肝炎患者因肝细胞坏死出现持续低热,如突然出现高热,提示有继发感染的可能,有的患者机体免疫力低,反应差,体温虽然不高,但血象持续升高,应考虑感染存在;若血压下降说明已有出血;若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呕吐、剧烈头痛、眼压高、视物模糊,提示脑水肿的发生。
2.2意识和精神状态 注意患者表情、行为、睡眠等,患者若出现嗜睡、睡眠时间颠倒、行为失常、性格改变及胡言乱语、定向力和计算能力减退、反应迟钝、手扑翼样震颤等,提示早期肝性脑病。
2.3黄疸 患者黄疸的深浅变化也是病情好转与恶化的标志之一。观察患者皮肤、巩膜黄染程度和尿色的变化。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0 μmol/L;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顽固性呃逆、中毒性肠麻痹所致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尿色如浓茶样。提示病情进行性加重,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
3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
3.1.1病室要求 安排在抢救室或监护病房,病室定时通风换气,做好病房内物体表面和空气定期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用窗帘遮挡,避免强光照射。保持室内安静、清洁、舒适。
3.1.2绝对卧床休息 采取平卧位休息可以增加肝脏血流量,有利于肝细胞再生。同时进食、大小便均不宜下床。
3.1.3饮食护理 重型肝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食欲差或不能进食者应静脉补充患者每天所需的营养;对有腹水、浮肿、脑水肿者应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有肝昏迷先兆或早期肝昏迷者,禁止食用含有蛋白质的食物,以控制肠道内氨的产生。忌食含防腐剂的饮料和食物,如可口类饮料、方便面、火腿肠等,以防加重肝功能的损害[1]。
3.1.4加强口腔护理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卧床及进食减少易导致口腔内细菌、真菌繁殖而引起口腔炎,口腔感染等并发症。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因此对神志清楚的患者督促进食后漱口,早晚用软毛牙刷刷牙,防止牙龈出血,对生活不能自理和昏迷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2次/d,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3.1.5准确记录 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注意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积极防治脑水肿,预防肺水肿及腹水。有腹水的患者定期测量腹围、体重,以便动态观察患者腹水消长情况
3.2心理护理 重型肝炎患者 由于其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治疗费用贵,患者常产生恐惧、焦虑、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关心体贴患者,最大限度的满足患者的需求,使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提高治疗效果。
3.3并发症的护理
3.3.1出血的护理 肝功能衰竭时凝血因子合成障碍,另外脾功能亢进,血小板减少。导致其出血不止,患者常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齿龈出血、呕血、便血等。嘱患者注意避免碰撞、损伤、用手挖鼻、用牙签剔牙,以免诱发出血;随时注意观察出血情况,局部穿刺、注射后应压迫止血10~15 min[2]。补充凝血因子,血小板等。
3.3.2肾功能衰竭的护理 准确记录出入量,密切观察尿量变化;监测尿常规、尿比重、血尿素氮、肌酐及血清钾、钠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有留置尿管时,应定期进行膀胱冲洗,1次/d,防止逆行感染。
3.3.3肝功能衰竭的护理 禁止蛋白质摄入,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可用泻药或无菌生理盐水加醋酸灌肠排除肠道氨及减少氨的吸收。避免咳嗽,用力排便等使腹内压增高因素,以免诱发消化道出血。注意观察患者意识改变及黄疸情况,以判断病情发展。禁用损害肝脏的药物,定时监测患者的电解质、血氨变化。
4结论
重症肝炎发病急,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临床上治疗比较棘手,在采取有效措施抢救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3]。因重型肝炎患者病情较重,治疗时间长,费用高,常常有较重心理负担。因此,在护理中应多注重心理护理,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以关心和理解鼓励患者建起胜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高度的责任心,重视疾病的观察与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配合与患者积极参与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丽华.刘争艳.周丽娟.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医学,2007,25(8):611.
篇8
随着气管切开术适应证的逐渐增加,气管切开患者数量逐年上升,因此,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颅脑重症患者由于意识障碍,咳嗽、吞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并且有部分患者可伴有肺部损伤、呼吸不畅、肺部感染等,气道分泌物无法自行排出,造成患者气道通气不畅甚至梗阻,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加重原有颅脑病情。气管切开术在颅脑重症患者中是一项重要的有效的治疗措施 [1]。它能够有效地改善呼吸,保证呼吸道通畅。但若操作、护理不当,则可加重原有病情,甚至造成严重并发症。我科2005年1月~2011年1月6年间共对260例颅脑重症患者实施了气管切开术,术后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护理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2005年1月~2011年1月,我科共行气管切开260例,其中男145例,女115例,年龄12~78岁,平均45岁。其中所患疾病为:重型颅脑损伤123例,高血压脑出血137例,平均置管时间21天。
1.2 术后观察及处理:专人进入重症监护室护理,多参数监护仪24h动态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动态观察瞳孔,高热患者采用冰毯或冰帽、冰袋降温,呼吸不规律者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定期做痰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1.3 结果:死亡8例,6例自动出院,4例切口皮下气肿,32例伴有肺部感染病例在配合敏感抗生素治疗下症状得到控制,其余病例无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切口或肺部感染。
2 护理体会
2.1 术后的护理观察及处理气管切开的前几个小时应有专人守护、密切观察,观察的内容主要有:(1)生命体征的观察,主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2)并发症的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有无皮下气肿、有无出血等。(3)气道是否通畅的观察,主要包括有无脱管、堵管等情况。术后48小时内,患者床旁必须备好无菌气管切开包一个,以防发生意外时及时应用。如果在此期间发生脱管,及时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不得擅自将套管插回。(4) 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时更换喉垫。出血量多时应及时静脉或局部给予止血药,仍不能控制时需请耳鼻喉科医生处理。
2.2 术后的护理技术
2.2.1 切口护理:目的是预防切口周围皮肤感染,观察导管位置。由于切口属开放性伤口,易发生感染,应根据切口敷料的具体情况,伤口每日换药一次,为预防感染可在伤口部适量应用庆大霉素等抗菌素。
使用金属套管时,内套管应每日清洗、消毒一次。外套管在术后7~10天伤口形成窦道后,每2~4周更换消毒一次。
2.2.2 吸痰护理:气道内盲目地吸引,只能吸除气管分叉部附近的痰液,而不能除去末梢支气管部的痰液,还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支气管哮喘者会因吸痰刺激而诱发支气管痉挛。因此掌握有效的吸痰方法非常必要。注意无菌操作:吸痰过程对吸痰管和气道的污染,会给患者带来肺部感染。因此,吸痰时必须做到无菌操作。掌握吸痰指征: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剧烈咳嗽、喉部痰鸣。要选择合适的负压:成人以40.0~53.3kPa,小儿
2.2.3 气道湿化护理:气管切开后,使患者失去了鼻腔等上呼吸道对吸入气的加温加湿作用。气体直接进入气管内,并且机械通气时,被送入流速、容量较大的气体,使呼吸道失水,痰液变粘稠;损伤粘液纤毛系统的功能,使清除气道分泌物的能力大大降低,痰液不易排出,甚至阻塞人工气道。因此人工加温加湿,对保护呼吸粘膜纤毛及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是非常重要的。采用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配置采用输液的方式直接滴入气管内,调滴速为4~5滴/min。这样可减少污染的机会,达到气道持续湿化的目的,减少了痰痂的形成,减少刺激,同时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同时要对气道进行超声雾化吸入,每6~8h1次,有利于润湿呼吸道、稀释痰液使之易于咳出。
2.2.4 环境的管理:保持病室的安静、清洁,通风效果好,室温宜,调节在18℃~22℃,湿度在60%~70%为宜。病室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30min,每4~6h开窗通风1次;每日用2%过氧乙酸擦地面2次。
2.2.5 口腔及皮肤护理:每天为患者进行早晚各1次常规护理;每天为患者温水擦浴2次,每2h为患者翻身叩背,促进排痰。预防褥疮,保持皮肤完整。
2.2.6 拔管的护理:当患者意识逐渐恢复、咳嗽有力、吞咽反射存在、分泌物减少,且无肺部感染时,可行堵管、拔管。拔管后24h内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要警惕瘘口的出血、粘连、肉芽增生等造成的气道梗阻情况,一旦有异常表现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篇9
【关键词】麻疹;临床特征;并发症;护理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全身皮肤斑丘疹为特征 。传染性极强,易造成流行,且多发于儿童。自1963年起麻疹疫苗逐渐在世界各国推广应用,使麻疹流行情况大为改观,发病率直线下降。近年来麻疹患者有增多趋势,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也在发生变化。我科自2007年4月至8月共收治74例麻疹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74例麻疹患者。其中男35例,女39例,年龄83 d~3岁,有麻疹疫苗接种史1例(占1.35%),接种史不祥20例(占27.02%),无接种史53例(占71.62%)。
1.2 临床表现 本组患者均有发热,体温38~40.7℃之间,发热高峰期均在出现皮疹的第2~3天,热程5~11 d;均有较典型的皮疹、出诊顺序、口腔黏膜斑以及眼结膜充血、流泪、畏光等呼吸道卡他症状,实验室检查麻疹IgM抗体均为阳性。
1.3 并发症 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心肌损害、腹泻、肝功能受损。
2 护理
2.1 做好消毒隔离 因麻疹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误诊为上感、急性咽喉炎、发热性疾病等。忽视了早期隔离,一旦确诊应立即转入传染区隔离。病室应保持清洁,通风,并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2次/d,医护人员必须注意戴口罩,穿隔离衣,洗手等防护措施。密切接触者应作好接触后的检疫,并同时做好人工自动免疫。
2.2 高热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每4 h测体温1次。出疹期不宜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强行降温,尤其是用酒精、冷敷等物理降温,以免影响透疹。体温<39℃时,不宜用退热药,仅嘱患者多饮水,以防体温骤然下降影响出疹,出现其他并发症;体温>40℃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剂计量退热剂。烦躁不安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以防止发生惊厥。
2.3 皮肤、眼及口腔的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出汗多时 及时更换衣裤,禁用肥皂及刺激性药物涂擦皮肤,修剪指甲,局部忌搔抓以防皮肤继发感染。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强光刺激,分泌物多时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水洗眼,角膜干燥时可予金霉素眼膏涂抹,结膜炎者给予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做好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生理盐水或朵贝氏液漱口3~4次,若有口腔溃疡者给予西瓜霜喷涂。
2.4 并发症的护理
2.4.1 并发肺炎的护理表现为出疹后高热持续不退,呼吸加快,X线胸片证实。因此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多饮水,剧烈持续咳嗽者给予适当镇咳药。加强巡视,注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有胸闷、气促、口唇紫绀者及时予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
2.4.2 并发心肌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安静卧床,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测,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防止心力衰竭。
2.4.3 并发腹泻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大便颜色、性状和量,严格记录出入量,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观察有无口渴、烦躁等症状,防止低血容量休克的发生。注意肛周皮肤、黏膜的护理,便后用温水清洗,严重时涂石蜡油保护。
2.4.4 并发肝功能损害的护理 嘱患者卧床休息,监测肝功能情况,观察有无厌油腻,恶心、呕吐;皮肤、巩膜有无黄疸;注意复查功能,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毒性的药物。
2.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成人患麻疹后容易出现紧张、恐惧感,担心自己的容貌受损,要向患者介绍麻疹的特征及治疗和预后,告诉患者单纯的麻疹预后好,皮疹退后一周左右脱屑,无色素沉着,使患者的压力有所减轻,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应针对传染病的特点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卫生知识宣教,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尽快到当地部门接种,防止麻疹的大流行。
3 讨论
篇10
关键词:门诊患者 输液 护理 体会
The outpatient service patient infuses nursing experience
Jin Mianna
Abstract:Increases unceasingly along with the outpatient service infusion patient,the modern nursing pattern transformation,the nursing service object expands day by day,must meet the different patients needs,the outpatient service nursing content is more richly colorful,nursing work gradual systematization,standardization,comprehensive.Also the outpatient service med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quality quality directly will affect patients treatment result,the thought mood and the hospital prestige.Therefore,in the outpatient service infusion nursing service operating process each link all cannot neglect,in order to avoid has each kind to infuse not good the response,guaranteed the patient infuses the treatment smooth development,enable the outpatient service infusion patients nursing quality to obtain the enhancement.
Keywords:The outpatient service patient Infusion Nursing Experience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0)12-0114-01
随着门诊输液患者不断增加,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要满足不同患者的需要,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护理工作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1]。且门诊医护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思想情绪和医院声誉。因此,门诊输液护理服务的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疏忽,以免发生各种不良输液反应,保证患者输液治疗顺利开展,使门诊输液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现将门诊输液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心理护理
输液前要热情接待病人,主动与病人交流,详细询问病情,有无过敏史以及特殊要求等,同时向病人讲解输液相关知识,输液量及大约时间,讲述输液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消除病人顾虑,为输液治疗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对老人应热情关怀,多交流,耐心听其诉说,了解其困难,并尽力帮助;对小儿患者,首先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根据患儿特点适当鼓励、表扬可以消除患儿紧张、恐惧的心理[2]。
2 为患者提供清洁、舒适、轻松的输液环境[3]
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室内通风良好、空气清新,室温控制在22~26℃,湿度控制在60%~70%,光照柔和,播放悠闲、轻松、愉快的音像节目,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舒适的环境。
3 协助患者满足合理的生理需要
根据患者需要安排合适的输液和部位,对血管充盈不佳的帮助、指导患者进行局部活动或热敷,促使血管暴露;对重症患者给予卧位输液;对生活可以自理、不受限制的患者给与坐位输液,选择上肢静脉,满足患者活动方便的要求;对婴幼儿,原则上选用头皮静脉;告知患者输液室内的排便设施,以备输液中需要。
4 严格制定执行门诊输液核对制度
4.1 医嘱制度 。
凡来输液室治疗的病人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手册或治疗单,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对医嘱内容不明确或有疑问时,应向医生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4.2 查对制度。
与住院病人的输液程序不同,门诊输液从查对医嘱、检查液体和针剂到填写输液贴基本上由一名护士完成,因此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显得尤为重要,接下来的环节是执行配液的护士再次核对治疗单、输液贴与液体针剂,其中任一环节发生疏漏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4.3 双向核对姓名制。
执行输液的护士核对患者的姓名时,不应直呼其名,而应先核对患者的座位号,再让患者自己报出姓名,可防止患者因听错姓名而产生差错。
5 穿刺部位的选择
仔细选择静脉进行穿刺时,尽量选择直、有弹性、不易滑动、易固定的血管。如:手背、前臂、肘部等处。避免使用有病变的部位,避免盲目进针。对较长时间输液者宜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血管,一般从远心端开始,根据输入溶液的特性和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当的部位,针头大小根据患者年龄及用药选择,按无菌操作要求进行穿刺。
6 妥善固定穿刺针[4]
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防止针头位置改变引起输入药液不畅或渗漏。对自控力差、躁动、意识模糊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以防针头脱落或穿通血管后需重新穿刺及渗漏药液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损伤而增加患者痛苦。在操作过程中,边操作边与患者进行温馨的语言交流沟通,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
7 细心严密的观察[5]
输液过程中,护士应细心严密观察患者病情,按时巡视。要注意观察液体输入是否通畅、针头是否脱出、液体流速是否合适。要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护士的巡视、观察,无疑会给患者增强信心,避免因输液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紧张情绪。
8 拔针时的护理
输液后输液完毕,及时拔针,以防空气进入形成栓塞。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针眼。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正常人出血时间为3min,凝血时间为3~5min,建议静脉输液拔针按压时问以4min为宜。因为老年人血管的特点,在拔针后按压时间一般为5~6 min,才能有效地防止皮下出血,不影响下次找血管[6]。对行动不便的患者,护士应主动为其按压,直至注射部位不再出血。
9 不良反应的观察
拔针后确认患者按压正确、无出血情况时护士方可离开,给患者以安全感。对输液疗效的观察,尤其对首次用药的患者,还要询问用药的反应,并嘱有关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提高对输液治疗的认知。拔针后让患者停留5~10min,以确定患者无不适情况发生,视为输液过程的完成。
总之,门诊静脉输液是医院的一个窗口,反映了医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人们多元化的医疗需求,给门诊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应该建立合理的工作制度,加强与患者的心理沟通,保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态度,明确操作的各个环节,主动接受患者的监督,给予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全面细致的护理。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护理差错发生,保证门诊输液安全、快捷、有效,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李秀玲.门诊输液的护理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8,7(14):45-47
[2] 武海霞,王秀桃,赵君,等.门诊输液病人的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9:206
[3] 伍冬梅,陈凤群.门诊输液患者的舒适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7(31):1166
[4] 张.门诊患者输液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4):187-188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护理论文参考文献